CN109711230A - 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11230A
CN109711230A CN201711015684.2A CN201711015684A CN109711230A CN 109711230 A CN109711230 A CN 109711230A CN 201711015684 A CN201711015684 A CN 201711015684A CN 109711230 A CN109711230 A CN 1097112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interconnection
top plate
pixel region
fingerprint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156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711230B (zh
Inventor
陈福刚
唐丽贤
林保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Beij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Beij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Beijing Corp filed Critical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nternational Shanghai Corp
Priority to CN20171101568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1123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711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12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7112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112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Length, Angles, Or The Lik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AREA)
  • Internal Circuitry I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包括逻辑区和至少一个像素区;在所述逻辑区形成顶部互连线,在所述像素区形成顶部极板,所述顶部互连线和所述顶部极板位于同一层;在所述像素区的顶部极板上形成表面凹凸不平的互连层,以增加所述互连层的表面积。通过在顶部极板上形成表面凹凸不平的互连层,增加了所述互连层的表面积,相应的增加了指纹识别时所形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值,提高了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的性能,并且由于电容器的电容值增加,使得噪声电容(即前述C钝化层、C聚酰亚胺层)在所测得的电容中占比减小,因而降低了噪声对指纹识别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技术的发展,指纹识别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普及,目前主流的指纹识别技术为电容式指纹识别技术,电容式指纹识别芯片是由电容阵列构成的,内部大约包含例如1万只微型化的电容器,当用户将手指放在正面时,皮肤就组成了电容阵列的一个极板,电容阵列的背面是绝缘极板。由于不同区域指纹的脊和谷之间的距离也不相等,使每个单元的电容量随之而变,由此可获得指纹图像。
其中所述电容式指纹识别芯片中大都存在噪声过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电容式指纹识别芯片的性能。
因此需要对电容式指纹识别芯片的结构和制备方法进行改进,以便消除噪声,提高电容式指纹识别芯片的性能和良率。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针对目前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包括逻辑区和至少一个像素区;
在所述逻辑区形成顶部互连线,在所述像素区形成顶部极板,所述顶部互连线和所述顶部极板位于同一层;
在所述像素区的顶部极板上形成表面凹凸不平的互连层,以增加所述互连层的表面积。
可选地,所述互连层的表面呈波浪形状。
可选地,所述互连层为半球状的铜种晶层。
可选地,在所述逻辑区形成所述顶部互连线,在所述像素区形成所述顶部极板的方法包括:
形成覆盖所述像素区和所述逻辑区的顶部金属层;
图形化所述顶部金属层,以在所述逻辑区形成所述顶部互连线,在所述像素区形成所述顶部极板。
可选地,形成所述互连层的方法包括:
形成覆盖所述顶部极板和所述顶部互连线的第一钝化层;
去除所述第一钝化层位于所述像素区的部分,以露出所述顶部极板;
在露出的所述顶部极板和所述第一钝化层上形成互连材料层;
在所述互连材料层上形成覆盖所述互连材料层的覆盖层;
去除所述逻辑区上的所述覆盖层,以露出所述逻辑区上的所述互连材料层;
去除露出的所述互连材料层,以在所述像素区形成所述互连层。
可选地,所述顶部金属层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底部保护层、铝金属层和顶部保护层。
可选地,在去除所述第一钝化层位于所述像素区的部分之后,在形成所述互连层之前还包括:
去除所述顶部极板表面的所述顶部保护层。
可选地,在形成所述互连层之后,还包括:
形成覆盖所述覆盖层和所述第一钝化层的第二钝化层。
可选地,还包括:
形成覆盖所述第二钝化层的聚酰亚胺层。
根据本发明的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的制作方法,通过在顶部极板上形成表面凹凸不平的互连层,增加了所述互连层的表面积,相应的增加了指纹识别时所形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值,提高了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的性能,并且由于电容器的电容值增加,使得噪声电容(即前述C钝化层、C聚酰亚胺层)在所测得的电容中占比减小,因而降低了噪声对指纹识别的影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包括:
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包括逻辑区和至少一个像素区,在所述逻辑区形成有顶部互连线,在所述像素区形成有顶部极板,所述顶部极板和所述顶部互连线位于同一层;
互连层,位于所述顶部极板上,所述互连层的表面凹凸不平。
可选地,所述互连层的表面呈波浪形状。
可选地,所述互连层为半球状的铜种晶层。
可选地,所述半导体指纹传感器还包括:
第一钝化层,覆盖所述逻辑区中的顶部互连线以及相邻像素区之间的区域;
覆盖所述互连层的覆盖层,所述覆盖层与所述第一钝化层的顶部平齐。
可选地,还包括:
覆盖所述覆盖层和所述第一钝化层的第二钝化层。
可选地,还包括:
覆盖所述第二钝化层的聚酰亚胺层。
根据本发明的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由于所述互连层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从而增加了互连层的表面积,相应了增加了指纹识别时所形成的电容器的电容,提高了该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的性能,并且由于电容器的电容值增加,使得噪声电容(即前述C钝化层、C聚酰亚胺层)在所测得的电容中占比减小,因而降低了噪声对指纹识别的影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如上述的半导体指纹传感器。
本发明提出的电子装置,由于具有上述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因而具有类似的优点。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发明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发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附图中:
图1A示出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的示意性剖面图;
图1B示出图1A所示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的顶部金属极板上的钝化层堆叠以及指纹识别原理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的制作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4A~图4J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半导体器件的制作方法依次实施各步骤所获得半导体器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以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公开彻底和完全,并且将本发明的范围完全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层和区的尺寸以及相对尺寸可能被夸大自始至终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应当明白,当元件或层被称为“在…上”、“与…相邻”、“连接到”或“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时,其可以直接地在其它元件或层上、与之相邻、连接或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居间的元件或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上”、“与…直接相邻”、“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耦合到”其它元件或层时,则不存在居间的元件或层。应当明白,尽管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这些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教导之下,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可表示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
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为了方便描述而被使用从而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意图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然后,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和“在…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器件可以另外地取向(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制。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明白术语“组成”和/或“包括”,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确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其它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此使用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为了彻底理解本发明,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及步骤,以便阐释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发明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电容式指纹识别芯片中大都存在噪声过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电容式指纹识别芯片的性能,为了解决该问题,发明人对引起噪声的各种原因进行了分析:
图1A示出了目前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的示意性剖面图,该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包括形成在半导体衬底100上的逻辑区100A和像素区100B,在逻辑区(logic)100A形成逻辑电路,在像素区(pixel)100B形成指纹图形采集电路,其中每个像素区100B的顶部金属层(即M6)用作顶部极板,在顶部金属层上形成有钝化层,其包括氧化层101和氮化层102,并且一般地如图1B所示在钝化层上形成有聚酰亚胺层103(polyimide),如图1B所示,当手指104放置在指纹传感器上时,手指104与指纹传感器的顶部极板TM构成电容器(手指相当于上极板,顶部极板相当于下极板),并且不同区域指纹的脊和谷之间的距离也不相等,使每个电容器(图中以两个顶部极板作为示例,因此构成两个电容器)的电容量随之而变,由此便可获得指纹图像。
图1A和图1B所示的这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手指和传感器形成的电容器包括三种电介质:钝化层、聚酰亚胺层和空气,我们在此将该三种电介质对应的电容表示为C钝化层、C聚酰亚胺层和C手指,即我们测得实际电容C=C钝化层+C聚酰亚胺层+C手指,而对于指纹检测而言真正起作用的是C手指,C钝化层、C聚酰亚胺层均为噪声,会对指纹检测造成影响,因此如何改进C手指的检测成为改善指纹传感器性能的重要方向。
发明人通过对噪声问题进行上述研究之后,提出了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包括:
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包括逻辑区和至少一个像素区;
在所述逻辑区形成顶部互连线,在所述像素区形成顶部极板,所述顶部互连线和所述顶部极板位于同一层;
对所述像素区的顶部极板上形成表面凹凸不平的互连层,以增加所述互连层的表面积。
根据本发明的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的制作方法,通过在顶部极板上形成表面凹凸不平的互连层,增加了所述互连层的表面积,相应了增加了指纹识别时所形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值,提高了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的性能,并且由于电容器的电容值增加,使得噪声电容(即前述C钝化层、C聚酰亚胺层)在所测得的电容中占比减小,因而降低了噪声对指纹识别的影响。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包括:
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包括逻辑区和至少一个像素区,在所述逻辑区形成有顶部互连线,在所述像素区形成有顶部极板,所述顶部极板和所述顶部互连线位于同一层;
互连层,位于所述顶部极板上,所述互连层的表面凹凸不平。
根据本发明的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由于所述互连层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从而增加了互连层的表面积,相应了增加了指纹识别时所形成的电容器的电容,提高了该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的性能,并且由于电容器的电容值增加,使得噪声电容(即前述C钝化层、C聚酰亚胺层)在所测得的电容中占比减小,因而降低了噪声对指纹识别的影响。
下面结合附图2对所述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提出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如图2所示,该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包括:
半导体衬底200,该半导体衬底200包括逻辑区(Logic)200A、若干个像素区(Pixel)200B和焊盘区200C。
其中,逻辑区200A用于形成逻辑电路,像素区200B用于形成指纹检测电路,所述焊盘区200C用于形成引出引脚,用于封装。
逻辑区200A和像素区200B均包括形成在半导体衬底200中的器件,例如NMOS和/或PMOS等,以及形成在半导体衬底200之上的互连结构,示例性地,互连结构包括六层金属层M1~M6各层金属层之间通过金属间介质层(IMD1~IMD6)隔离,并通过填充有导电材料(例如钨W)的通孔201电连接。其中金属层M1~M5均形成连接上下层的互连线,逻辑区的顶部金属层M6形成顶部互连线,像素区的顶部金属层M6形成顶部极板202,在所述顶部电极上形成有表面凹凸不平的互连层205,从而使互连层205的表面积增加。此外,该半导体器件还包括第一钝化层204和位于第一钝化层204之上的第二钝化层207。
其中,半导体衬底200可以是以下所提到的材料中的至少一种:Si、Ge、SiGe、SiC、SiGeC、InAs、GaAs、InP或者其它III/V化合物半导体,还包括这些半导体构成的多层结构等或者为绝缘体上硅(SOI)、绝缘体上层叠硅(SSOI)、绝缘体上层叠锗化硅(S-SiGeOI)、绝缘体上锗化硅(SiGeOI)以及绝缘体上锗(GeOI)等。
在半导体衬底中可以形成有隔离结构,例如STI(浅沟槽隔离)、局部场氧等,以及在半导体衬底的中的有源区中形成阱区,例如NWELL和PWELL。在一个示例中,半导体衬底的构成材料选用单晶硅。
金属层M1~M6采用铝金属材料,通过铝的沉积、刻蚀可以形成互连线以及顶部极板202。
顶部极板202为与每个像素区大小对应的一整块金属板,每个像素区形成一个顶部极板,当手机放置在该半导体指纹传感器上时,每个像素区所在位置即形成一个由顶部极板和手指对应位置构成的微小电容器。
顶部极板202上形成有表面凹凸不平的互连层205,从而使互连层205的表面积增加。当与手指形成电容时,电容增大利于指纹检测。应当明白,表面凹凸不平的互连层205的表面可以是波浪形的,即波峰和波谷相连并且重复循环设置,表面积增大。
可选地,所述互连层为半球状的铜种晶层,例如一个一个的半球状晶粒相连,相邻的半球状晶粒之间形成凹陷的部分,半球状晶粒本身形成凸起的部分,进而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
第一钝化层204覆盖逻辑区以及相邻像素区之间的区域,第一钝化层204可以采用各种合适的材料,示例性地例如为等密度等离子体氧化物。第二钝化层207覆盖像素区和第一钝化层204,第二钝化层207可以采用各种合适的材料,示例性地例如为氮化硅。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半导体指纹传感器还可以包括覆盖第二钝化层207的聚酰亚胺层(polyimide,未示出),以在使用中更好地保护半导体指纹传感器。
根据本发明的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由于所述互连层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从而增加了互连层的表面积,相应了增加了指纹识别时所形成的电容器的电容,提高了该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的性能,并且由于电容器的电容值增加,使得噪声电容(即前述C钝化层、C聚酰亚胺层)在所测得的电容中占比减小,因而降低了噪声对指纹识别的影响。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的制作方法,下面结合图3、4A~图4J对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的制作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其中,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的制作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包括逻辑区和至少一个像素区;
步骤S2:在所述逻辑区形成顶部互连线,在所述像素区形成顶部极板,所述顶部互连线和所述顶部极板位于同一层;
步骤S3:在所述像素区的顶部极板上形成表面凹凸不平的互连层,以增加所述互连层的表面积。
根据本发明的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的制作方法,通过在顶部极板上形成表面凹凸不平的互连层,增加了所述互连层的表面积,相应的增加了指纹识别时所形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值,提高了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的性能,并且由于电容器的电容值增加,使得噪声电容(即前述C钝化层、C聚酰亚胺层)在所测得的电容中占比减小,因而降低了噪声对指纹识别的影响。
下面结合附图对所述方法做进一步的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包括:
步骤S1,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包括逻辑区和像素区,在所述逻辑区和像素区的半导体衬底上形成顶部金属层M6,并图形化所述顶部金属层M6,以在所述逻辑区形成顶部互连线202,在所述像素区形成顶部极板203,所形成的结构如图4A所示。
其中,半导体衬底可以是以下所提到的材料中的至少一种:Si、Ge、SiGe、SiC、SiGeC、InAs、GaAs、InP或者其它III/V化合物半导体,还包括这些半导体构成的多层结构等或者为绝缘体上硅(SOI)、绝缘体上层叠硅(SSOI)、绝缘体上层叠锗化硅(S-SiGeOI)、绝缘体上锗化硅(SiGeOI)以及绝缘体上锗(GeOI)等。
半导体衬底上可以形成有器件,例如NMOS和/或PMOS等。同样,半导体衬底中还可以形成有导电构件,导电构件可以是晶体管的栅极、源极或漏极,也可以是与晶体管电连接的金属互连结构,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图4A~图4J出于简洁目的,仅示出互连结构中的IMD3、M4、IMD4、M5、IMD5和M6,以及连接上下金属层的填充有导电材料的通孔201,而如图2中所示的半导体衬底,以及形成在半导体衬底上的器件和下部的互连结构被省略。
此外,通孔201可以填充有诸如金属钨的导电材料,并且在填充金属钨之前可以在通孔201的表面形成诸如TiN的粘附层,以便于钨的沉积并防止钨向金属间介质层IMD扩散。IMD可以采用常用的介电层材料,例如氧化物、低K介电层或超低K介电层,示例性地为未掺杂硅玻璃、掺氟硅玻璃等。金属层M1~M6采用铝沉积工艺形成,其结构包括底部保护层、铝金属层和顶部保护层,底部保护层例如为TiN,顶部保护层例如为Ti或TiN。
顶部金属层M6的图形化可以通过本领域的常用的光刻、刻蚀工艺完成,例如在顶部金属层M6形成图形化的光刻胶层,该图形化的光刻胶层的定义了顶部互连线202以及顶部极板203的形状和位置,然后以该图形化的光刻胶层为掩膜,通过合适的湿法或干法刻蚀,例如以Cl2为刻蚀气体通过等离子刻蚀图形化顶部金属层M6,从而形成顶部互连线202以及顶部极板203。其中顶部极板203如前所述,每个像素区形成一个顶部极板,其为一整块金属板,大小与每个像素区的大小一致。
步骤S2,形成覆盖所述顶部金属层的第一钝化层204,所形成的结构如图4B所示。
示例性地,第一钝化层204采用氧化物,例如二氧化硅,其通过高密度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工艺(HDP-CVD)形成,以便填充小尺寸间隙。
步骤S3,在所述第一钝化层204之上形成图形化的光刻胶层,光刻胶层暴露像素区而遮蔽其它区域,所形成的结构如图4C所示。
图形化的光刻胶层通过本领域常用的光刻工艺形成,例如涂覆、曝光、显影、烘干等操作。图形化的光刻胶层暴露像素区,而遮蔽其它区域,其它区域例如包括逻辑区,逻辑区和像素区之间的间隔区域,以及相邻像素区之间的间隔区域。
步骤S4,去除第一钝化层204位于像素区的部分以及顶部极板203表面的顶部保护层,所形成的结构如图4D所示。
具体地,以图形化的光刻胶层为掩膜,通过合适的湿法或干法刻蚀工艺执行回蚀刻,以去除第一钝化层204位于像素区的部分以及顶部极板203表面的顶部保护层,从而使像素区顶部极板中的铝金属层暴露,并通过图案化的第一钝化层204来在后续工艺中保护其它区域免收损伤。
步骤S5,在所述像素区的顶部极板上形成表面凹凸不平的互连层,以增加所述互连层的表面积。
具体地,形成所述互连层的步骤包括:
步骤S51:在露出的所述顶部极板和所述第一钝化层上形成互连材料层;
步骤S52:在所述互连材料层上形成覆盖所述互连材料层的覆盖层;
步骤S53:去除所述逻辑区上的所述覆盖层,以露出所述逻辑区上的所述互连材料层;
步骤S54:去除露出的所述逻辑区上的所述互连材料层,以在所述像素区形成所述互连层。
具体地,在所述步骤S51中,如图4E所示,在露出的所述顶部极板和所述第一钝化层上形成互连材料层,其中,所述互连材料层的表面凹凸不平,从而使互连层205的表面积增加。当与手指形成电容时,电容增大利于指纹检测。
应当明白,表面凹凸不平的互连材料层的表面可以是波浪形的,即波峰和波谷相连并且重复循环设置,表面积增大。
可选地,所述互连材料层为半球状的铜种晶层,例如一个一个的半球状晶粒相连,相邻的半球状晶粒之间形成凹陷的部分,半球状晶粒本身形成凸起的部分,进而形成凹凸不平的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互连材料层还可以选择其他的种晶层。例如,种晶层可以是(1)常规的种晶层(作为非限制性实例,PVD铜种晶层)。种晶层可以是金属层,诸如铜、钴、镍、金、银、锰、锡、铝、钌及前述材料的合金。种晶层还可为(2)衬里层和种晶层的堆叠膜(作为非限制性实例,CVD Co或Ru衬里层和PVD铜种晶层),或(3)次生(secondary)种晶层(作为非限制性实例,CVD或ALD Co或Ru次生种晶层)。
在一个非限制性示例中,典型的种晶层是铜种晶层。作为其他非限制性实例,种晶层可以是铜合金种晶层,诸如铜锰、铜钴、铜铝和铜镍合金。在将铜沉积在特征结构中的情况下,种晶层有若干示例选择。首先,种晶层可以是PVD铜种晶层。种晶层还可以通过使用其他沉积技术(诸如CVD或ALD)形成。
在所述步骤S52中,如图4F所示,在所述互连材料层上形成覆盖所述互连材料层的覆盖层206。
其中,所述覆盖层206可以选用氧化物和氮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并不局限于某一示例。
在一示例中,所述覆盖层206选用氧化物,例如二氧化硅。
在所述步骤S53中,如图4G所示,在该步骤中去除所述覆盖层位于所述逻辑区上的部分,以露出所述逻辑区上的所述互连材料层,同时保持所述像素区上的所述互连材料层仍然被覆盖。
在所述步骤S54中,去除非像素区以外的所述互连材料层,即去除未被覆盖的所述互连材料层,以在所述像素区形成所述互连层205。
去除所述互连材料层的方法可以包括蚀刻或者平坦化步骤,以使所述覆盖层和所述第一钝化层的顶部平齐,如图4H所示。
由于所述互连层具有凹凸不平的表面,从而增加了互连层的表面积,相应的增加了指纹识别时所形成的电容器的电容,提高了该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的性能,并且由于电容器的电容值增加,使得噪声电容(即前述C钝化层、C聚酰亚胺层)在所测得的电容中占比减小,因而降低了噪声对指纹识别的影响。
步骤S6,形成覆盖剩余的第一钝化层204和覆盖层的第二钝化层207,所形成的结构如图4I。
具体地,第二钝化层207示例性地采用氮化硅,其可以通过PVD(物理气相沉积)、CVD(化学气相沉积)、ALD(原子层沉积)等工艺形成。
步骤S7,形成覆盖第二钝化层207的聚酰亚胺层208,所形成的结构如图4I所示。
聚酰亚胺层208可以通过常规的形成工艺制作,通过聚酰亚胺层208可以使形成的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得到更好地保护。
至此,完成了根据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实施的工艺步骤,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制作方法不仅包括上述步骤,在上述步骤之前、之中或之后还可包括其他需要的步骤,其都包括在本实施制作方法的范围内。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制作方法还可以省略部分步骤,例如在其它示例中可以不形成聚酰亚胺层208,当形成第二钝化层207即完成制作。
本发明的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半导体指纹传感器以及与所述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相连的电子组件。其中,该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包括: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包括逻辑区和至少一个像素区,在所述逻辑区形成有顶部互连线,在所述像素区形成有顶部极板,所述顶部极板和所述顶部互连线位于同一层;互连层,位于所述顶部极板上,所述互连层的表面凹凸不平。
其中,该电子组件,可以为分立器件、集成电路等任何电子组件。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上网本、游戏机、电视机、VCD、DVD、导航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笔、MP3、MP4、PSP等任何电子产品或设备,也可为任何包括该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的中间产品。
其中,图5示出手机的示例。手机300的外部设置有包括在外壳301中的显示部分302、操作按钮303、外部连接端口304、扬声器305、话筒306等。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由于所包含的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的互连层的表面积增大,而降低了噪声对指纹检测的影响,提高了指纹检测性能。因此该电子装置同样具有类似的优点。
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6)

1.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包括逻辑区和至少一个像素区;
在所述逻辑区形成顶部互连线,在所述像素区形成顶部极板,所述顶部互连线和所述顶部极板位于同一层;
在所述像素区的顶部极板上形成表面凹凸不平的互连层,以增加所述互连层的表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连层的表面呈波浪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连层为半球状的铜种晶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逻辑区形成所述顶部互连线,在所述像素区形成所述顶部极板的方法包括:
形成覆盖所述像素区和所述逻辑区的顶部金属层;
图形化所述顶部金属层,以在所述逻辑区形成所述顶部互连线,在所述像素区形成所述顶部极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互连层的方法包括:
形成覆盖所述顶部极板和所述顶部互连线的第一钝化层;
去除所述第一钝化层位于所述像素区的部分,以露出所述顶部极板;
在露出的所述顶部极板和所述第一钝化层上形成互连材料层;
在所述互连材料层上形成覆盖所述互连材料层的覆盖层;
去除所述逻辑区上的所述覆盖层,以露出所述逻辑区上的所述互连材料层;
去除露出的所述互连材料层,以在所述像素区形成所述互连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金属层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底部保护层、铝金属层和顶部保护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去除所述第一钝化层位于所述像素区的部分之后,在形成所述互连层之前还包括:
去除所述顶部极板表面的所述顶部保护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所述互连层之后,还包括:
形成覆盖所述覆盖层和所述第一钝化层的第二钝化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形成覆盖所述第二钝化层的聚酰亚胺层。
10.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包括逻辑区和至少一个像素区,在所述逻辑区形成有顶部互连线,在所述像素区形成有顶部极板,所述顶部极板和所述顶部互连线位于同一层;
互连层,位于所述顶部极板上,所述互连层的表面凹凸不平。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连层的表面呈波浪形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连层为半球状的铜种晶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指纹传感器还包括:
第一钝化层,覆盖所述逻辑区中的顶部互连线以及相邻像素区之间的区域;
覆盖所述互连层的覆盖层,所述覆盖层与所述第一钝化层的顶部平齐。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覆盖所述覆盖层和所述第一钝化层的第二钝化层。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覆盖所述第二钝化层的聚酰亚胺层。
16.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半导体指纹传感器。
CN201711015684.2A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Active CN1097112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15684.2A CN109711230B (zh)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15684.2A CN109711230B (zh)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1230A true CN109711230A (zh) 2019-05-03
CN109711230B CN109711230B (zh) 2023-05-02

Family

ID=66252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15684.2A Active CN109711230B (zh) 2017-10-26 2017-10-26 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1123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3039A (zh) * 2019-08-22 2019-11-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传感器、显示组件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2227346A1 (zh) * 2021-04-30 2022-11-03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8916A (zh) * 2005-02-28 2006-09-06 美格纳半导体有限会社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09536A (zh) * 2013-06-13 2013-09-18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5789036A (zh) * 2014-12-25 2016-07-20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06865486A (zh) * 2015-12-10 2017-06-20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电容式指纹传感器及其形成方法和电子产品
CN107342300A (zh) * 2016-01-15 2017-11-10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及制造图像传感器器件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28916A (zh) * 2005-02-28 2006-09-06 美格纳半导体有限会社 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09536A (zh) * 2013-06-13 2013-09-18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5789036A (zh) * 2014-12-25 2016-07-20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06865486A (zh) * 2015-12-10 2017-06-20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电容式指纹传感器及其形成方法和电子产品
CN107342300A (zh) * 2016-01-15 2017-11-10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器件及制造图像传感器器件的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03039A (zh) * 2019-08-22 2019-11-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传感器、显示组件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0503039B (zh) * 2019-08-22 2022-11-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纹传感器、显示组件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2227346A1 (zh) * 2021-04-30 2022-11-03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11230B (zh) 202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41715B2 (en) Crack stop and moisture barrier
TW200812063A (en)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having high-Q wafer back-side capacitors
CN109711230A (zh) 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JP2008085173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990222B (zh) 半导体器件制作方法、半导体器件及电子装置
CN108615732B (zh) 半导体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8121933B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装置
CN106032264B (zh) 一种cmems器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装置
US10879247B2 (en) Semiconductor constructions, and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methods
CN109308432A (zh) 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CN107481929A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装置
CN108735711B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装置
CN105845663B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07482010B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CN106032267B (zh) 一种mems器件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09308433A (zh) 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US7759189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dual contact trench capacitor
CN108573953A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装置
CN102299111B (zh) 制作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结构的方法
CN107403754A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CN109285822A (zh) 一种焊盘、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CN107416758A (zh) 一种mems器件及制备方法、电子装置
TWI534995B (zh) 電子裝置及其製法
CN107527814A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制备方法、电子装置
CN107527809A (zh)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制备方法、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