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09536A -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309536A
CN103309536A CN2013102324091A CN201310232409A CN103309536A CN 103309536 A CN103309536 A CN 103309536A CN 2013102324091 A CN2013102324091 A CN 2013102324091A CN 201310232409 A CN201310232409 A CN 201310232409A CN 103309536 A CN103309536 A CN 1033095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ubstrate
zone
electrode
drive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2324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309536B (zh
Inventor
刘英明
董学
王海生
郭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23240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3095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3309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09536A/zh
Priority to US14/235,922 priority patent/US9448654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3/085027 priority patent/WO201419809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3095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3095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用以提高触摸屏的触控效果。所述触摸屏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分别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相互交叉设置的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所述第一基板上待形成触摸感应电极的区域设置有不平坦区域,所述触摸感应电极依照所述第一基板的形状设置于其上形成对应的不平坦区域;和/或所述第一基板上待形成触摸驱动电极的区域设置有不平坦区域,所述触摸驱动电极依照所述第二基板的形状设置于其上形成对应的不平坦区域。

Description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触摸功能的触摸显示屏由于其结构简单、轻、薄、成本低等优点,已经逐渐成为显示领域的主流。
触摸屏主要包括电容式触摸屏、电阻式触摸屏,光学式触摸屏等。电容式触摸屏为较常见且较普遍的一种触摸屏。
以下结合触摸屏的结构简单说明电容式触摸屏的触控原理。
参见图1,为电容式触摸屏的俯视示意图,包括多条沿第一方向设置的触摸驱动电极800和沿第二方向设置的触摸感应电极900,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相邻触摸驱动电极800和触摸感应电极900之间耦合产生互电容Cm(mutual capacitance)。当手指触碰屏幕时,手指上的等效电场会改变所述互电容Cm的值,用于检测触摸点的触摸检测装置通过检测触摸点手指触碰前后电容Cm对应的电流的变化量,从而检测出触摸点的位置。
参见图2,为图1所示的触摸驱动电极800和触摸感应电极900的截面示意图,在触摸屏的触摸阶段为触摸驱动电极800和触摸感应电极900施加电压,二者之间形成电场,图2中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电场线。触摸驱动电极800和触摸感应电极900之间形成的电场包括两部分,分别为触摸驱动电极800和触摸感应电极900之间正对交叠面之间形成的正向电场和非交叠面之间形成的投射电场。正向电场对应的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容为对触摸不起有益效果的寄生电容C1。投射电场对应的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之间的电容C0为能够被手指改变的电容,Cm约等于C0+C1。手指只能通过改变投射到触摸驱动电极800和触摸感应电极900之外的电场改变互电容Cm的值。
触摸屏按照结构分类至少包括外挂式触摸屏和内嵌式触摸屏。
无论是外挂式触摸屏还是内嵌式触摸屏,当正向电场与投射电场之间的比值较大时,触摸检测装置检测触摸点手指触碰前后电容Cm对应的电流或电压的变化量不明显,触控效果较差。要想保证触碰前后触摸点电容Cm对应的电流或电压的变化量较大,触控效果较好,需要增加触摸感应电极和触摸驱动电极至少之一的表面积,增加触摸感应电极和/或触摸驱动电极的面积的同时又会增加触摸感应电极和触摸驱动电极之间的垂直交叠面积,增加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难以降低正向电场与投射电场之间的比值,触控效果难以提高。当触摸感应电极和触摸驱动电极内嵌在显示屏中时,面积较大的触摸感应电极和触摸驱动电极与显示屏中的导电功能膜层,例如栅线、数据线和公共电极等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寄生电容,同时还会降低显示屏显示图像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用以实现一种触控效果较好的触摸屏和显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分别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相互交叉设置的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
所述第一基板上待形成触摸感应电极的区域设置有不平坦区域,所述触摸感应电极依照所述第一基板的形状设置于其上形成对应的不平坦区域;和/或
所述第一基板上待形成触摸驱动电极的区域设置有不平坦区域,所述触摸驱动电极依照所述第二基板的形状设置于其上形成对应的不平坦区域。
较佳地,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为不同的基板;
所述不平坦区域为在表面平坦的第一基板上制作出的低于所述第一基板表面所在水平面的凹陷区域;
还包括,黑矩阵和彩色树脂层;
所述黑矩阵依照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凹陷区域设置于其上形成对应的凹陷区域;
所述触摸感应电极依照所述黑矩阵的形状设置于其上形成对应的凹陷区域;
所述彩色树脂层位于所述黑矩阵之上;
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有呈矩阵分布的多个亚像素单元,所述触摸驱动电极设置在所述亚像素单元之上。
较佳地,还包括:
位于所述彩色树脂层上的平坦层和位于所述平坦层上的隔垫物。
较佳地,所述不平坦区域为凹陷区域;
所述触摸感应电极对应的区域设置有凹陷区域时,所述凹陷区域为沿所述触摸感应电极延伸的方向设置的凹槽状区域或多个孔状区域;和/或
所述触摸驱动电极对应的区域设置有凹陷区域时,所述凹陷区域为沿所述触摸驱动电极延伸的方向设置的凹槽状区域或多个孔状区域。
较佳地,与所述触摸感应电极对应的凹槽状区域沿与触摸感应电极的短边方向的纵截面为梯形状、三角形状或弧状;
与所述触摸驱动电极对应的凹槽状区域沿与触摸驱动电极的短边方向的纵截面为梯形状、三角形状或弧状。
较佳地,与所述触摸感应电极对应的凹槽状区域,沿与触摸感应电极的短边方向的纵截面为等腰梯形状、等腰三角形状或圆弧状;
与所述触摸驱动电极对应的凹槽状区域,沿与触摸驱动电极的短边方向的纵截面为等腰梯形状、等腰三角形状或圆弧状。
较佳地,与所述触摸驱动电极或触摸感应电极对应的多个孔状区域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孔状区域之间的距离相等。
较佳地,所述触摸感应电极设置在与所述黑矩阵相对应的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方式的触摸屏。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基板上设置与触摸驱动电极和/或触摸感应电极相对应的区域设置不平坦区域,触摸感应电极依照与其对应的不平坦区域形成在基板上,形成对应的不平坦区域,触摸驱动电极依照与其对应的不平坦区域形成在基板上,形成对应的不平坦区域,具有不平坦区域的触摸感应电极在基板上的投影面积小于其表面积;具有不平坦区域的触摸驱动电极在基板上的投影面积小于其表面积;提高触摸驱动电极与触摸感应电极之间的投射电场与正向电场的比值,在基板本体上制作不平坦区域可以降低触摸屏的制作难度,从而降低触摸屏的各种不良现象发生的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为电容式触摸屏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容式触摸屏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具有与触摸感应电极对应的不平坦区域的基板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与触摸驱动电极对应的不平坦区域的基板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与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对应的不平坦区域的基板俯视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的触摸屏在A-A’向的截面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之间形成的电场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具有凹槽状区域的基板俯视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凹陷区域的截面为三角形状的触摸屏;
图10为实施例一提供的凹陷区域的截面为弧状的触摸屏;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与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对应的不平坦区域的基板俯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孔状凹陷结构的触摸屏俯视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二提供的内嵌式触摸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用以降低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之间正向电场与投射电场的比值,提高触摸屏的触控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待形成触摸感应电极和/或触摸驱动电极的基板上,与每一触摸感应电极和/或触摸驱动电极相对应的区域设置不平坦区域,所述触摸感应电极和/或所述触摸驱动电极依照所述基板的形状设置于其上形成对应的不平坦区域。保证触摸驱动电极与触摸感应电极之间的垂直交叠面较小的前提下实现表面积较大的触摸感应电极,从而降低触摸驱动电极与触摸感应电极之间的正向电场和投射电场的比值,提高触摸屏的触控效果。当触摸感应电极和触摸驱动电极内嵌在显示屏中时,还可以减小触摸感应电极或触摸驱动电极与显示屏中的栅线、数据线和公共电极等导电功能膜层之间的寄生电容,提高显示屏显示图像的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基板为未形成任何功能膜层的基板,例如该基板为未形成有任何功能膜层的玻璃基板或其他材质的基板,也就是说,在基板本体上形成不平坦区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可以为任何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可以为外挂式触摸屏(Add on式触摸屏),或集成在显示屏中的内嵌式触摸屏(On Cell或In Cell式触摸屏)。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设置在同一基板上的触摸屏或者设置在不同基板上的触摸屏;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设置在同一基板上具体包括设置在同一基板的一侧或设置在同一基板相对的两侧。上述提到的触摸屏的结构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在基板上设置不平坦区域,即基板的表面为曲面状,而非平面状。所述触摸感应电极和触摸驱动电极至少之一依照所述基板的形状设置于其上形成对应的曲面状电极。
所述不平坦区域可以但不限于为凹陷区域、凸起状区域,或同时包括凹陷区域和凸起状区域。
较佳地,所述基板上的凹陷区域可以但不限于为凹槽状区域或孔状区域。该孔状区域中的孔的深度小于基板的厚度,即该孔不是穿孔。凹槽状区域的凹槽的深度小于基板的厚度。所述凸起状区域可以为条状凸起区域或柱状凸起区域。
本发明将以凹陷区域为例示意性地说明本发明提供的触摸屏和显示装置。
以下将通过不同的实施例说明本发明提供的不同结构的触摸屏。
实施例一:触摸屏为外挂式触摸屏。
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俯视示意图,包括:
基板1;
位于基板1上沿第一方向分布的多条触摸感应电极2;
位于基板1上沿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分布的多条触摸驱动电极3;
触摸驱动电极3和触摸感应电极2保持绝缘;
其中,基板1待形成触摸感应电极2的一侧与触摸感应电极2相对应的区域设置有不平坦区域11;或者如图4所示,基板1待形成触摸驱动电极3的一侧与触摸驱动电极3相对应的区域设置有不平坦区域11;或者如图5所示,基板1待形成触摸感应电极2的一侧与触摸感应电极2相对应的区域设置有不平坦区域,且基板1待形成触摸驱动电极3的一侧与触摸驱动电极3相对应的区域设置有不平坦区域11。
形成不平坦区域的方式包括多种,例如,可以在未设置任何膜层结构且表面各处平整的基板上制作低于基板表面水平面的凹槽状或孔状的凹陷区域,具体可以通过干法刻蚀或湿法刻蚀在表面平坦的基板上刻蚀凹陷区域,制作出的基板本身表面不平整。或者可以在未设置任何膜层结构且表面各处平整的基板上制作高于基板表面水平面的凸台状或柱状结构,使得基板表面为为凹凸不平状结构。
凹陷区域具体可以为如图3所示的凹槽状区域11或孔状区域。
图3中所述第一方向为纵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横向。
图3以增加触摸感应电极的表面积为例说明本发明,图4以增加触摸驱动电极的表面积为例说明本发明,图5以同时增加触摸感应电极和触摸驱动电极的表面积为例说明。
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摸屏,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可以设置在同一基板上,也可以设置在不同的基板上。
当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设置在不同基板上时,在各基板上分别设置与触摸驱动电极或触摸感应电极相对应的不平坦区域;或者在其中之一的基板上设置与触摸驱动电极或触摸感应电极相对应的不平坦区域。
当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设置在同一基板上时,可以分别设置在基板相对的两侧,也可以设置在基板的同一侧。当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设置在基板相对的两侧时,在基板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与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相对应的不平坦区域。当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设置在基板的同一侧时,在基板的一侧同时设置与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相对应的不平坦区域。当然,也可以在基板上设置与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之一相对应的不平坦区域。只要增加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至少之一的表面积就可以减小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就可以提高触摸屏的触控效果。
当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设置在基板的同一侧时,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可以同层相绝缘设置或不同层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不限于为矩形状,触摸驱动电极和/或触摸感应电极也可以包括多个电极单元,各电极单元可以为矩形、正方形、菱形或正多边形等。
以下将以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设置在同一基板的不同层为例说明。以图3所示的触摸屏为例,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图3所示的触摸屏的结构,如图6所示为图3所示的触摸屏沿A-A’向的截面示意图;
触摸屏包括基板1;
触摸感应电极2位于基板1之上;
第一绝缘层4位于触摸感应电极2之上;
触摸驱动电极3位于第一绝缘层4之上;
基板1上设置有朝向触摸感应电极2的凹陷区域,触摸感应电极2依照基板1的形状设置于其上形成对应的凹陷区域。如图7所示,触摸感应电极2的截面图为曲线状。
图6所示的触摸屏为外挂式触摸屏的一种方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板上设置有凹陷区域的外挂式触摸屏不限于为图6所示的触摸屏,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以下具体说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摸屏可以提高触控效果的原理。
参见图7,为图6所示的触摸屏中的其中一条触摸感应电极2和一条触摸驱动电极3以及二者之间形成的正向电场和投射电场示意图;图7中带箭头的直线或曲线表示电场线。触摸感应电极2位于具有不平坦区域的基板上形成对应的不平坦区域,触摸感应电极2的表面为曲面状,如图7所示,触摸感应电极2沿短边的截面图为曲线状。触摸驱动电极3与触摸感应电极2之间的垂直交叠面积小于触摸感应电极2的表面积。与图2所示的现有触摸驱动电极800和触摸感应电极900的设置方式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触摸感应电极2的设置方式降低了触摸驱动电极3与触摸感应电极2之间的正向电场和投射电场的比值。当手指50触碰触摸屏时,改变所述投射电场的大小,触摸检测装置通过检测触摸点手指触碰前后电流值或电压值的变化量确定触摸点的位置,当正对电场与投射电场之间的比值减小时,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就减小,触摸点触碰前后电流值或电压值的变化量就较大,可以较准确地检测出手指触碰触摸屏后投射电场信号的微弱变化,触摸屏的触控效果更加明显。
当然,凹陷区域也可以设置在基板中的某一绝缘层或其他功能膜层上,但是会存在以下不足:
1、基板上需要单独设置一层绝缘层,触摸屏厚度较厚,不利于实现轻薄的触摸屏。
2、在绝缘层上制作凹陷区域的工艺难度大,容易导致触摸屏出现各种不良现象。
具体地,绝缘层上设置凹陷区域一般通过光刻刻蚀等工艺流程实现,绝缘层较薄的情况下,容易在绝缘层上制作出穿孔(即绝缘层上制作出上下通透的过孔),容易造成位于绝缘层两侧的可导电的功能膜层(例如造成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之间短路。另外,针对内嵌式触摸屏,在制作绝缘层上的凹陷区域之前已经做好了多种功能膜层,在制作绝缘层上的凹陷区域时,光刻刻蚀等工艺很容易造成器件的不良。并且,当绝缘层较厚时,会影响显示屏的光线透光率,影响显示效果;当绝缘层较薄时,容易在绝缘层上制作出穿孔(即绝缘层上制作出上下通透的过孔),容易造成位于绝缘层两侧的可导电的功能膜层短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屏,由于基板相比较绝缘层较厚,无需增加基板的厚度就可以实现现有厚度的基板上制作凹陷区域。制成的触摸屏的厚度不会增加。另外,在制作凹陷区域之前,基板上未形成任何功能膜层,不会因为制作凹陷区域造成触摸屏的不良现象,无任何工艺难度。
参见图7,理论上,第一基板上设置的凹陷区域的深度h越深,触摸感应电极2和/或触摸驱动电极3的表面积越大,触摸驱动电极3与触摸感应电极2之间的垂直交叠面积不因凹陷区域的深度h改变而改变,触摸驱动电极3与触摸感应电极2之间的投射电场就越大,触控效果越好。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基板上形成合适深度的凹陷区域,从而在触摸感应电极上形成相对应的一定深度的凹陷区域,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一提供的触摸屏具体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基板上的凹陷区域。基板上的凹陷区域可以有多种设置方式。例如凹槽状区域或孔状区域等。以下仅以在基板上与触摸感应电极相对应的区域设置凹槽状区域或孔状区域为例示意性地说明本发明。
方式一:凹陷区域为凹槽状区域。
如图8所示,为基板1上的与触摸感应电极相对应的区域(如封闭的虚线所在区域)设置的凹槽状区域11。
例如在构图工艺允许的前提下,凹槽状区域沿触摸感应电极的短边方向(即图8所示的B-B’向)的纵截面图为梯形状、矩形状、圆弧状、或三角形状等。图3至图7所示的触摸感应电极2沿短边的纵截面图为梯形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凹槽状区域沿凹槽的短边的纵截面图根据构图工艺条件和触摸感应电极的宽度确定,这里不作限制。
图9为图8所示的触摸屏中的基板1在B-B’向的部分截面图,凹槽状区域11沿短边的纵截面图为三角形状。
图10为图8所示的触摸屏中的基板1在B-B’向的截面图,凹槽状区域11沿短边的纵截面图为弧状。
较佳地,为了保证触摸感应电极两侧的投射电场的电场强度尽量一致,保证整个触摸屏上的各处触控效果较一致,所述凹槽状区域沿短边的纵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状、等腰梯形状,或者为圆的一部分(圆弧状)等。
基板上与一条触摸感应电极对应的区域可以设置一个凹槽状区域或设置多个相互平行的凹槽状区域,图3至图10所示的一个凹槽状区域对应一条触摸感应电极。
如图11所示,为在基板1的同一侧与触摸驱动电极2和触摸感应电极3相对应的区域形成不平坦区域11的俯视示意图;与每一触摸驱动电极2或触摸感应电极3相对应的区域形成多个凹陷区域。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板上与一条触摸感应电极相应的区域设置的凹槽状区域的个数可以根据触摸感应电极的宽度和工艺条件设置,这里不作具体限定。
方式二:凹陷区域为孔状区域。
参见图12,为基板1上与触摸感应电极2相对应的区域设置的孔状区域11。触摸感应电极2依照基板1的形状形成在基板1上,形成对应的孔状区域。
较佳地,孔状区域靠近触摸感应电极的一端的孔径大于远离触摸感应电极的一端的孔径,使得孔的表面相对于基板具有一定坡度,最大孔径略小于触摸感应电极两个长边边缘之间的距离;或者所述最大孔径为触摸感应电极两个长边边缘之间的距离的1/2或1/3等,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需求和制图工艺条件确定,这里不予限制。
较佳地,每一触摸感应电极所在区域对应的各孔状区域沿纵向呈一列或者多列排列,图12中仅显示一列孔状区域11。
较佳地,基板上位于同一列上的任意相邻的两个孔状区域之间的间距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孔状区域的排列方式、相邻间距和孔径均为较佳的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工艺条件和触摸感应电极的宽度等因素确定,这里不作任何限制。
实施例二:触摸屏为内嵌式触摸屏。
内嵌式触摸屏为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内嵌在显示屏中的一种触摸屏,显示屏可以为液晶显示屏(LCD)或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屏(OLED)。
实施例二以集成有实施例一提供的具有凹陷区域的触摸感应电极和/或触摸驱动电极为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可以设置在彩膜基板上,也可以设置在阵列基板上,或者触摸感应电极设置在彩膜基板上,触摸驱动电极设置在阵列基板上。
以下以触摸感应电极设置在液晶显示屏的彩膜基板上,触摸驱动电极设置在阵列基板上为例示意性说明本发明。
参见图13,触摸屏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对应实施例一附图中的基板1)和第二基板5;第一基板1用于实现彩膜基板,第二基板5用于实现阵列基板。
位于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5之间的液晶层6;
第一基板1上设置有不平坦区域,该凹陷区域可以为在表面平坦的第一基板上制作出的低于所述第一基板表面所在水平面的凹陷区域;
第一基板1上设置有黑矩阵14、触摸感应电极2和彩色树脂层13;
黑矩阵14依照第一基板1上的凹陷区域设置于其上形成对应的凹陷区域;
触摸感应电极2依照黑矩阵14的形状设置于其上形成对应的凹陷区域;
彩色树脂层13位于黑矩阵14之上;
触摸感应电极2具体位于黑矩阵14所在的区域且沿第一方向分布。
较佳地,参见图13,触摸屏还包括:
位于彩色树脂层13上方的平坦层15,以及位于平坦层15上方的隔垫物16。
所述隔垫物可以为柱状、梳状或其他形状的隔垫物,这里不作限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触摸感应电极和黑矩阵的设置方式还可以为:触摸感应电极依照第一基板上的形状设置于其上形成对应的不平坦区域,黑矩阵依照触摸感应电极上的形状设置于其上形成对应的不平坦区域;
第二基板5上设置有像素阵列51,位于像素阵列51上方沿第二方向分布的触摸驱动电极3,像素阵列51和触摸驱动电极3通过第二绝缘层52相绝缘;
较佳地,第二基板5待形成触摸驱动电极3的区域也可以设置不平坦区域,触摸驱动电极3依照第二基板5的形状设置于其上形成对应的不平坦区域。
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设置,图13中所述第一方向为纵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横向。
较佳地,隔垫物位于与黑矩阵相对应的区域。
实例二提供的第一基板上的不平坦区域与实施例一提供的基板上的不平坦区域的设置方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设置的位置不同,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均不脱离在基板上形成不平坦区域,触摸感应电极和/或触摸驱动电极依照基板的形状设置于其上形成对应的不平坦区域,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提供的触摸屏,触摸感应电极可以设置在黑矩阵上,黑矩阵设置在基板上;或者触摸感应电极也可以设置在黑矩阵与基板之间;或者还可以设置在其他绝缘层上,只要保证触摸感应电极形成对应于基板形状的不平坦区域即可。
较佳地,所述触摸感应电极位于与黑矩阵相对应的区域,不影响像素的开口率和光透过率。
较佳地,图13所示的内嵌式触摸屏,第二基板5上设置有实现图像显示的公共电极,此时液晶显示屏为平面方向转换(In-Plane-Switching,IPS)模式和高级超维场转换(ADvanced Super Dimension Switch,ADS)模式。公共电极分时间驱动,在图像显示阶段,为公共电极施加电压Vcom实现图像显示。在触控阶段,为公共电极施加高频电压信号实现触控。这样的设置方式,简化了内嵌式触摸屏的结构,节约产品的制作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二提供的内嵌式触摸屏,触摸驱动电极设置在第二基板上,触摸感应电极设置在第一基板上。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限于实施例二的设置方式,任何具有本发明所有实施例提供的基板上具有凹陷区域或凸起状区域,触摸感应电极依照基板的结构设置于其上形成对应的不平坦区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这里不再赘述。
以下简单说明制作本发明提供的具有凹陷区域的基板的实现方式。
一般地,基板为玻璃基板或柔性塑料基板,以玻璃基板为例说明。
方式一:在形成玻璃基板的过程中形成位于玻璃基板上的凹陷区域。
例如利用浮法、流孔下引法或溢流熔融法制作本发明所述凹陷区域。
浮法(Float Technology)制作凹陷区域的具体过程:熔融玻璃从池窑中连续流入并漂浮在相对密度较大的锡液表面上,在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玻璃液在锡液面上铺开、此时利用治具在玻璃上表面形成所需要的沟道或者过孔。凹陷区域的具体结构(例如凹槽状区域或孔状区域)由治具的形状决定,玻璃冷却后进行退火、得到具有凹陷区域的平板玻璃。
流孔下引法(Slot Down Draw)制作凹陷区域的具体过程:熔融玻璃从镀了白金的流孔漏板槽中流出,用流孔开孔和下引速度调整玻璃膜层的厚度,利用治具在玻璃上表面形成所需要的沟道或者过孔,玻璃冷却后得到具有凹陷区域的平板玻璃。
溢流熔融法(Ovenflow Fusion Draw)制作凹陷区域的具体过程:将熔融的液态玻璃用管注入到Fusion Machine中,当本体冷却时,会向两侧流出,流出的熔融玻璃会沿着耐火壁流下在壁的末端相互结合,利用治具在玻璃上表面形成所需要的沟道或者过孔,形成位于玻璃基板上的不同区域的凹陷区域。
方式二:
在玻璃基板形成后制作玻璃基板上的凹陷区域。
具体地,在玻璃基板形成后通过包括曝光、显影、光刻和刻蚀等构图工艺形成玻璃基板上的凹陷区域。可以采用干法刻蚀或湿法刻蚀形成玻璃基板上的凹陷区域。干法刻蚀具体可以采用高速度的气体溅射的方法刻蚀,湿法刻蚀可以采用酸液(如氢氟酸HF)刻蚀。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附图中的各膜层的厚度和相对大小不代表实际的厚度和相对大小,目的在于示意性地说明本发明。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到的“之上”“之下”等字眼仅是说明两层膜层的上下位置关系,并不代表两个膜层的图案相同,也不代表两个膜层在基板上的投影重叠。例如,黑矩阵位于基板之上,彩色树脂层位于黑矩阵之上,仅是说明基板,黑矩阵和彩色树脂层之间的上下相对位置,黑矩阵和彩色树脂层的图案并没有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任一种方式的触摸屏和显示面板。当所述触摸屏为外挂式触摸屏时,所述触摸屏外挂在所述显示面板之上。当所述触摸屏为内嵌式触摸屏时,所述触摸屏集成在所述显示面板中。
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液晶面板、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有机电致发光显示OLED面板、OLED显示器、OLED电视或电子纸等显示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触摸屏中的触摸感应电极设置在具有不平坦区域的基板上,增加触摸感应电极的表面积,提高触摸驱动电极与触摸感应电极之间的投射电场。在有限宽的黑矩阵区域设置表面积较大的触摸感应电极,在提高触摸屏的触控效果的同时不影响内嵌式触摸屏的开口率和光线透过率。此外,基板上设置不平坦区域可以降低触摸屏的厚度,降低触摸屏的制作难度,从而降低触摸屏的各种不良现象发生的几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分别位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上相互交叉设置的触摸驱动电极和触摸感应电极;
所述第一基板上待形成触摸感应电极的区域设置有不平坦区域,所述触摸感应电极依照所述第一基板的形状设置于其上形成对应的不平坦区域;和/或
所述第一基板上待形成触摸驱动电极的区域设置有不平坦区域,所述触摸驱动电极依照所述第二基板的形状设置于其上形成对应的不平坦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为不同的基板;
所述不平坦区域为在表面平坦的第一基板上制作出的低于所述第一基板表面所在水平面的凹陷区域;
还包括,黑矩阵和彩色树脂层;
所述黑矩阵依照所述第一基板上的凹陷区域设置于其上形成对应的凹陷区域;
所述触摸感应电极依照所述黑矩阵的形状设置于其上形成对应的凹陷区域;
所述彩色树脂层位于所述黑矩阵之上;
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设置有呈矩阵分布的多个亚像素单元,所述触摸驱动电极设置在所述亚像素单元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彩色树脂层上的平坦层和位于所述平坦层上的隔垫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平坦区域为凹陷区域;
所述触摸感应电极对应的区域设置有凹陷区域时,所述凹陷区域为沿所述触摸感应电极延伸的方向设置的凹槽状区域或多个孔状区域;和/或
所述触摸驱动电极对应的区域设置有凹陷区域时,所述凹陷区域为沿所述触摸驱动电极延伸的方向设置的凹槽状区域或多个孔状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触摸感应电极对应的凹槽状区域沿与触摸感应电极的短边方向的纵截面为梯形状、三角形状或弧状;
与所述触摸驱动电极对应的凹槽状区域沿与触摸驱动电极的短边方向的纵截面为梯形状、三角形状或弧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触摸感应电极对应的凹槽状区域,沿与触摸感应电极的短边方向的纵截面为等腰梯形状、等腰三角形状或圆弧状;
与所述触摸驱动电极对应的凹槽状区域,沿与触摸驱动电极的短边方向的纵截面为等腰梯形状、等腰三角形状或圆弧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触摸驱动电极或触摸感应电极对应的多个孔状区域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孔状区域之间的距离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感应电极设置在与所述黑矩阵相对应的区域。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权项所述的触摸屏。
CN201310232409.1A 2013-06-13 2013-06-13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033095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32409.1A CN103309536B (zh) 2013-06-13 2013-06-13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US14/235,922 US9448654B2 (en) 2013-06-13 2013-10-11 Touch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PCT/CN2013/085027 WO2014198099A1 (zh) 2013-06-13 2013-10-11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232409.1A CN103309536B (zh) 2013-06-13 2013-06-13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309536A true CN103309536A (zh) 2013-09-18
CN103309536B CN103309536B (zh) 2016-12-28

Family

ID=49134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32409.1A Active CN103309536B (zh) 2013-06-13 2013-06-13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448654B2 (zh)
CN (1) CN103309536B (zh)
WO (1) WO2014198099A1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98099A1 (zh) * 2013-06-13 2014-12-18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4483776A (zh) * 2014-12-30 2015-04-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彩膜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5159514A (zh) * 2015-09-15 2015-12-1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40360A (zh) * 2014-01-28 2016-09-14 保力马科技(日本)株式会社 含传感器片的外装设备和传感器片单元、以及含传感器片的外装设备的制造方法
CN106293246A (zh) * 2016-08-31 2017-0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屏、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6325640A (zh) * 2016-08-29 2017-01-11 红河以恒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电极结构、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648219A (zh) * 2016-11-11 2017-05-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组件、显示面板及制造触控组件的方法
CN106991361A (zh) * 2016-01-21 2017-07-28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装置
CN107004127A (zh) * 2017-02-08 2017-08-01 深圳市飞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电容式指纹传感器及其感测模块
WO2017128705A1 (zh) * 2016-01-26 2017-08-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8121933A (zh) * 2016-11-28 2018-06-05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装置
CN108388379A (zh) * 2018-03-15 2018-08-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9299629A (zh) * 2017-07-24 2019-02-01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天津)有限公司 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9299630A (zh) * 2017-07-24 2019-02-01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天津)有限公司 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9308433A (zh) * 2017-07-27 2019-02-05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CN109308432A (zh) * 2017-07-27 2019-02-05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CN109711230A (zh) * 2017-10-26 2019-05-03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15173B2 (ja) * 2016-11-17 2021-01-20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タッチセンサ及び表示装置
US10372266B2 (en) * 2017-03-24 2019-08-06 Parade Technologies,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of improved water detection on a touch-sensitive display using directional scanning techniques
CN109375406A (zh) * 2018-11-30 2019-02-2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9669578B (zh) * 2018-12-26 2022-03-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US10739928B1 (en) * 2019-02-28 2020-08-11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3814A (zh) * 2010-07-16 2011-01-12 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触控液晶显示器
KR20120121573A (ko) * 2011-04-27 2012-11-06 주식회사 이노터치테크놀로지 투영 정전용량 터치 패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02792247A (zh) * 2011-01-19 2012-11-21 索尼公司 透明导电元件、输入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3064576A (zh) * 2013-02-07 2013-04-24 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纳米银电极的电容触摸屏
CN103105970A (zh) * 2013-02-06 2013-05-15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感应模组及包含该触摸屏感应模组的显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43027B2 (en) * 2006-06-09 2012-08-14 Apple Inc. Touch scre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1930133A (zh) * 2009-06-19 2010-12-29 台均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和液晶显示器
KR101073280B1 (ko) * 2010-04-01 2011-10-12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이를 구비한 영상표시장치
CN103309536B (zh) * 2013-06-13 2016-12-28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203299797U (zh) 2013-06-13 2013-11-20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3814A (zh) * 2010-07-16 2011-01-12 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触控液晶显示器
CN102792247A (zh) * 2011-01-19 2012-11-21 索尼公司 透明导电元件、输入装置及显示装置
KR20120121573A (ko) * 2011-04-27 2012-11-06 주식회사 이노터치테크놀로지 투영 정전용량 터치 패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03105970A (zh) * 2013-02-06 2013-05-15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感应模组及包含该触摸屏感应模组的显示器
CN103064576A (zh) * 2013-02-07 2013-04-24 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纳米银电极的电容触摸屏

Cited B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48654B2 (en) 2013-06-13 2016-09-20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4198099A1 (zh) * 2013-06-13 2014-12-18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10266301B (zh) * 2014-01-28 2023-10-03 积水保力马科技株式会社 含传感器片的电子设备用壳体及传感器片用的安装板
CN105940360B (zh) * 2014-01-28 2019-06-07 积水保力马科技株式会社 含传感器片的外装设备和传感器片单元、以及含传感器片的外装设备的制造方法
CN105940360A (zh) * 2014-01-28 2016-09-14 保力马科技(日本)株式会社 含传感器片的外装设备和传感器片单元、以及含传感器片的外装设备的制造方法
CN110266301A (zh) * 2014-01-28 2019-09-20 积水保力马科技株式会社 含传感器片的电子设备用壳体及传感器片用的安装板
US10779411B2 (en) 2014-01-28 2020-09-15 Sekisui Polymatech Co., Ltd. Sensor sheet-containing exterior component, sensor sheet uni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nsor sheet-containing exterior component
CN104483776A (zh) * 2014-12-30 2015-04-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彩膜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WO2016107312A1 (zh) * 2014-12-30 2016-07-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10564333B2 (en) 2014-12-30 2020-02-18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olor filter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04483776B (zh) * 2014-12-30 2017-10-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彩膜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WO2017045238A1 (zh) * 2015-09-15 2017-03-2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59514B (zh) * 2015-09-15 2019-03-1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59514A (zh) * 2015-09-15 2015-12-1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91361A (zh) * 2016-01-21 2017-07-28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装置
WO2017128705A1 (zh) * 2016-01-26 2017-08-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US10928664B2 (en) 2016-01-26 2021-02-23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325640A (zh) * 2016-08-29 2017-01-11 红河以恒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电极结构、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293246A (zh) * 2016-08-31 2017-01-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屏、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6648219A (zh) * 2016-11-11 2017-05-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组件、显示面板及制造触控组件的方法
CN106648219B (zh) * 2016-11-11 2020-03-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组件、显示面板及制造触控组件的方法
US10481715B2 (en) 2016-11-11 2019-11-19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assembly, display panel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ouch assembly
CN108121933B (zh) * 2016-11-28 2022-02-25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装置
CN108121933A (zh) * 2016-11-28 2018-06-05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装置
CN107004127A (zh) * 2017-02-08 2017-08-01 深圳市飞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电容式指纹传感器及其感测模块
CN109299629B (zh) * 2017-07-24 2022-03-25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天津)有限公司 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9299629A (zh) * 2017-07-24 2019-02-01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天津)有限公司 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9299630A (zh) * 2017-07-24 2019-02-01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天津)有限公司 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CN109308433A (zh) * 2017-07-27 2019-02-05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CN109308432A (zh) * 2017-07-27 2019-02-05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CN109308432B (zh) * 2017-07-27 2022-06-28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CN109308433B (zh) * 2017-07-27 2022-09-20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CN109711230B (zh) * 2017-10-26 2023-05-02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CN109711230A (zh) * 2017-10-26 2019-05-03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装置
CN108388379A (zh) * 2018-03-15 2018-08-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US10795474B2 (en) 2018-03-15 2020-10-0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control panel,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08388379B (zh) * 2018-03-15 2021-05-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50253912A1 (en) 2015-09-10
US9448654B2 (en) 2016-09-20
CN103309536B (zh) 2016-12-28
WO2014198099A1 (zh) 2014-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09536A (zh)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3309503A (zh)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2937845B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3268178B (zh) 水平电场驱动模式的阵列基板及触摸屏
CN103279217A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3049155A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3135292A (zh) 具有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装置
CN103294273A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3809316A (zh) 集成有触摸屏的显示设备
CN102955635A (zh) 一种电容式内嵌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8663837A (zh) 触控显示单元、触控显示基板、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2855038B (zh) 一种触摸显示屏及触摸显示驱动方法
CN105824158A (zh) 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阵列基板制作方法
CN104991388A (zh) 显示面板、触控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CN103699261A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5116585A (zh) 一种触摸面板、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3299797U (zh)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2945094A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203311397U (zh) 一种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203299777U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3970353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3799352U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2854766U (zh) 一种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105117073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4182084B (zh) 一种触控黑白板及其驱动方法、触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