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98684B - 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 - Google Patents

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98684B
CN109698684B CN201811221832.0A CN201811221832A CN109698684B CN 109698684 B CN109698684 B CN 109698684B CN 201811221832 A CN201811221832 A CN 201811221832A CN 109698684 B CN109698684 B CN 1096986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current
switches
drive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218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98684A (zh
Inventor
朝子阳介
德舛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6986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86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986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86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08Modifications for protecting switching circuit against overcurrent or overvoltage
    • H03K17/082Modifications for protecting switching circuit against overcurrent or overvoltage by feedback from the output to the control circuit
    • H03K17/0828Modifications for protecting switching circuit against overcurrent or overvoltage by feedback from the output to the control circuit in composite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13Modifications for switching at zero crossing
    • H03K17/133Modifications for switching at zero crossing 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08Modifications for protecting switching circuit against overcurrent or over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08Modifications for protecting switching circuit against overcurrent or overvoltage
    • H03K17/082Modifications for protecting switching circuit against overcurrent or overvoltage by feedback from the output to the control circuit
    • H03K17/0822Modifications for protecting switching circuit against overcurrent or overvoltage by feedback from the output to the control circuit 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12Modifications for increasing the maximum permissible switched current
    • H03K17/122Modifications for increasing the maximum permissible switched current 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12Modifications for increasing the maximum permissible switched current
    • H03K17/127Modifications for increasing the maximum permissible switched current in composite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14Modifications for compensating variations of physical values, e.g. of temperature
    • H03K17/145Modifications for compensating variations of physical values, e.g. of temperature 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18Modifications for indicating state of switch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2217/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 H03K2217/0027Measuring means of, e.g. currents through or voltages across the switch

Landscapes

  • Power Conversion In General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驱动多个开关并将目标阈值设定为与流至切换完成开关的电流相关的物理量进行比较的阈值,切换完成开关被驱动以完成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的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切换。在第一状态下,允许电流流至至少一个开关。在第二状态下,阻止电流流至所有开关。驱动电路在第一接通驱动周期的至少一部分的期间将目标阈值设定为第一目标阈值,在第二接通驱动周期的至少一部分的期间将目标阈值设定为第二目标阈值,其中,在第一接通驱动周期中,仅切换完成开关被接通驱动,在第二接通驱动周期中,多个开关全部被接通驱动。第一目标阈值大于第二目标阈值。

Description

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该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驱动彼此并联连接的多个开关。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这种类型的驱动电路,如JP2016-92907A所描述,已知有包括电流检测单元和过电流判断单元的驱动电路。电流检测单元检测流至彼此并联连接的多个开关中的每个开关的电流。过电流判断单元判断电流检测单元的检测值是否已增大并超过阈值。
在用于驱动彼此并联连接的多个开关的构造中,假定适当的阈值基于每个开关的驱动状态不同而不同。
在此,不仅在对电流检测值是否已增大并超过阈值进行判断的构造中,还在对开关的温度检测值是否已增大并超过阈值进行判断的构造中,都假定适当的电流阈值基于每个开关的驱动状态不同而不同。
发明内容
因此,期望提供一种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其能够基于每个开关的驱动状态适当地设定阈值,该阈值用于判断开关是否处于过电流状态或过热状态。
本公开的一实例性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驱动彼此并联连接的多个开关。驱动电路包括判断单元和设定单元。判断单元判断检测单元的检测值是否超过阈值。检测单元检测与流至多个开关中的至少一个开关的电流相关的物理量。设定单元将目标阈值设定为与物理量进行比较的阈值,该物理量与流至多个开关中的切换完成开关的电流相关。切换完成开关是被驱动以完成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的一个状态向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的另一个状态切换的开关。第一状态是允许电流流至多个开关中的至少一个开关的状态。第二状态是阻止电流流至所有开关的状态。设定单元在第一接通驱动周期的至少一部分的期间将目标阈值设定为第一目标阈值,并且在第二接通驱动周期的至少一部分的期间将目标阈值设定为第二目标阈值,其中,在上述第一接通驱动周期中,仅切换完成开关被接通驱动,在上述第二接通驱动周期中,多个开关全部被接通驱动。第一目标阈值大于第二目标阈值。
在多个开关中仅切换完成开关接通驱动的接通驱动周期的至少一部分的期间,电流集中在多个开关中的切换完成开关处。因此,与多个开关全部接通驱动的接通驱动周期的期间的电流和温度相比,在仅切换完成开关接通驱动的接通驱动周期的至少一部分的期间,流至切换完成开关的电流高且切换完成开关的温度高。
例如,可以考虑参照与切换完成开关接通驱动的接通驱动周期的至少一部分周期期间流至切换完成开关的电流相关的物理量来设定阈值。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多个开关全部接通驱动的接通驱动周期的期间的阈值被设定为比与流至切换完成开关的电流相关的物理量更大。其结果是,例如,可能无法立即判断切换完成开关的过电流状态或过热状态。
同时,例如,也可以考虑参照与多个开关全部接通驱动的接通驱动周期的期间流至切换完成开关的电流相关的物理量来设定阈值。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在仅切换完成开关接通驱动的接通驱动周期的至少一部分的期间的阈值被设定为比与流至切换完成开关的电流相关的物理量更小。
其结果是,例如,尽管切换完成开关不处于过电流状态或过热状态,物理量还是会超过仅切换完成开关接通驱动的接通驱动周期的至少一部分的期间的阈值。可能做出切换完成开关处于过电流状态或过热状态的错误判断。
因而,在本实例性实施方式中,当用于和与流至切换完成开关的电流相关的物理量进行比较的阈值为目标阈值时,多个开关中仅切换完成开关接通驱动的接通驱动周期的至少一部分的期间的目标阈值被设定为大于多个开关全部接通驱动的接通驱动周期的至少一部分的期间的目标阈值。
作为该设定的结果,能够抑制仅切换完成开关接通驱动的接通驱动周期的期间发生错误判断。同时,例如,当在多个开关全部接通驱动的接通驱动周期的期间发生过电流状态或过热状态时,能够立即检测到处于这种状态的切换完成开关。通过这样,作为本公开的结果,能够基于每个开关的驱动状态适当地设定阈值。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的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电流电压特性图;
图3是驱动电路图;
图4是阈值设定处理中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阈值设定模式的时序图;
图6是阈值设定模式的时序图;
图7是阈值设定模式的时序图;
图8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中的阈值设定模式的时序图;
图9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中的阈值设定模式的时序图;
图10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阈值设定处理中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1是阈值设定模式的时序图;
图12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中的阈值设定模式的时序图;
图13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阈值设定处理中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4是阈值设定模式的时序图;
图15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中的阈值设定模式的时序图;
图16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阈值设定处理中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7是阈值设定模式的时序图;
图18是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阈值设定处理中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9是阈值设定模式的时序图;
图20是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中的阈值设定模式的时序图;
图21是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阈值设定处理中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22是阈值设定模式的时序图;
图23是根据第七实施方式的阈值设定处理中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24是阈值设定模式的时序图;
图25是根据第八实施方式的阈值设定模式的时序图;
图26是根据第八实施方式的阈值设定模式的时序图;
图27是根据第九实施方式的驱动电路图;
图28A至图28C是根据第一改型的阈值设定模式的时序图;
图29是根据第二改型的阈值设定模式的时序图;
图30是根据第三改型的阈值设定模式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实施本公开的驱动电路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控制系统包括直流电源10、逆变器20、旋转电机30以及控制装置40。
例如,旋转电机30是车载主机。旋转电机30电连接到直流电源10,在旋转电机30与直流电源10之间设有逆变器20。根据本实施方式,使用三相旋转电机作为旋转电机30。例如,永磁体同步电机可以用作旋转电机30。
另外,例如,直流电源10是具有等于或高于100伏的端电压的蓄电池。例如,直流电源10是诸如锂离子蓄电池或镍氢蓄电池之类的二次电池。电容器11并联连接到直流电源10。
逆变器20包括对应于每个相的上臂开关单元20H和下臂开关单元20L。在每个相中,上臂开关单元20H与下臂开关单元20L串联连接。在每个相中,旋转电机30的绕组31的一端连接到上臂开关单元20H与下臂开关单元20L之间的连接点。每个相的绕组31的另一端连接到中性点。
每个开关单元20H、20L包括并联连接体,该并联连接体包括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在每个相中,直流电源10的正电极侧连接到上臂开关单元20H的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各自的输入端子。在每个相中,直流电源10的负电极侧连接到下臂开关单元20L的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各自的输出端子。在每个相中,下臂开关单元20L的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各自的输入端子连接到上臂开关单元20H的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各自的输出端子。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开关SW1是作为碳化硅(SiC)设备的N通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因此,在第一开关SW1中,输出端子是源极,而输入端子是漏极。另外,第二开关SW2是作为Si设备的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因此,在第二开关SW2中,输出端子是射极,而输入端子是集电极。续流二极管反向并联连接到每个第二开关SW2。另外,在每个第一开关SW1中成型有寄生二极管。在此,续流二极管可以反向并联连接到每个第一开关SW1。
因下面的原因,每个开关单元20H、20L包括具有IGBT和MOSFET的并联连接体。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向小电流区域中具有低接通电阻的MOSFET输送更多电流来减小小电流区域中的损耗。这将在下文中参照图2进行描述。图2是流至开关的电流与穿过开关的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的电压Von之间的关系的图。具体而言,图2示出了MOSFET的源极-漏极电压Vds和漏极电流Id的电压和电流特性,并且示出了IGBT的集电极-射极电压Vce和集电极电流Ic的电压和电流特性。
如图2所示,在电流小于预定电流Iα的小电流区域中,与电流Id相关的漏极-源极电压Vds低于与集电极电流Id相关的集电极-射极电压Vce。即,在小电流区域中,MOSFET的接通电阻低于IGBT的接通电阻。因此,在小电流区域中,更多的电流流至彼此并联连接的MOSFET和IGBT中的MOSFET处。
同时,在电流大于预定电流Iα的大电流区域中,与集电极电流Ic相关的集电极-射极电压Vce低于与漏极电流Id相关的漏极-源极电压Vds。即,在大电流区域中,IGBT的接通电阻低于MOSFET的接通电阻。因此,在大电流区域中,更多的电流流至彼此并联连接的MOSFET和IGBT中的IGBT处。
控制装置40驱动逆变器20,以将旋转电机30的受控变量控制为受控变量的指令值。例如,受控变量是扭矩。控制装置40将与逆变器20的每个开关SW1、SW2对应的驱动信号输出至针对每个开关单元20H、20L单独设置的驱动电路Dr,以执行每个开关SW1、SW2的接通/断开驱动。
例如,控制装置40通过基于三相指令电压大小的比较执行脉宽调制(PWM)处理,来产生与驱动电路Dr对应的驱动信号以及诸如三角波信号之类的载波信号,其中,上述三相指令电压的相位彼此偏移120度的电角度。驱动信号被设定为接通命令或断开命令。作为接通命令的结果,发出执行开关的接通驱动的指令。作为断开命令的结果,发出执行开关的断开驱动的指令。
根据本实施方式,接通命令由逻辑H信号表示。断开命令由逻辑L信号表示。在每个相中,上臂侧的驱动信号和相应的下臂侧的驱动信号被交替设定为接通指令。因此,在每个相中,上臂开关单元20H的开关SW1、SW2和下臂开关单元20L的开关SW1、SW2被交替设定为接通状态。
接着,参照图3,对驱动电路Dr的构造进行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分别对应于开关单元20H、20L的驱动电路Dr基本具有相同的构造。例如,由驱动电路Dr提供的功能可以由记录在有形存储装置的软件和运行该软件的计算机、硬件或是软件和硬件的组合提供。
驱动电路Dr包括控制单元50。控制单元50包括第一驱动单元51a。第一驱动单元51a基于第一驱动信号IN1来执行第一开关SW1的接通/断开驱动,上述第一驱动信号IN1从控制装置40经由驱动电路Dr的第一端子T1输入。当第一驱动信号IN1被获取且获取的第一驱动信号IN1被判断为接通命令时,第一驱动单元51a执行接通驱动,其中,第一开关SW1的栅极经由驱动电路Dr的第二端子T2充电有电荷。作为接通驱动的结果,第一开关SW1的栅极电压变为等于或高于第一阈值Vth1。其结果是,第一开关SW1从断开状态切换到接通状态。
接通状态是允许电流流至开关的状态。断开状态是阻止电流流至开关的状态。第一阈值电压Vth1是第一开关SW1从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中的任一状态向另一状态切换时的电压。当获取的第一驱动信号IN1被判断为断开命令时,第一驱动单元51a执行断开驱动,以经由第二端子T2将电荷从第一开关SW1的栅极放电。作为断开驱动的结果,第一开关SW1的栅极电压变为低于第一阈值电压Vth1。其结果是,第一开关SW1从接通状态切换到断开状态。
第一开关SW1包括第一感测端子St1,该第一感测端子St1输出与流至第一开关SW1自身的漏极电流相关的微小电流。第一电阻器54的第一端连接到第一感测端子St1。驱动电路Dr的第三端子T3和第一开关SW1的源极连接到第一电阻器54的第二端。作为从第一感测端子St1输出的微小电流的结果,在第一电阻器54中出现电压降低。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电阻器54的第一端侧上与第一开关SW1的源极电位相关的电位被称为第一感测电压Vs1。驱动电路Dr的第四端子T4连接到第一电阻器54的第一端。控制单元50经由第四端子T4获取第一感测电压Vs1。
根据本实施方式,当第一开关SW1的源极电位为零且第一电阻器54的第一端侧上的电位高于源极电位时,第一感测电压Vs1被定义为正。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感测端子St1和第一电阻器54对应于与第一开关SW1相应设置的电流检测单元。
控制单元50包括第二驱动单元51b。第二驱动单元51b基于第二驱动信号IN2执行第二开关SW2的接通/断开驱动,上述第二驱动信号IN2从控制装置40经由第一端子T1输入。
当第二驱动信号IN2被获取且获取的第二驱动信号IN2被判断为接通命令时,第二驱动单元51b执行接通驱动,其中,第二开关SW2的栅极经由驱动电路Dr的第五端子T5充电有电荷。作为接通驱动的结果,第二开关SW2的栅极电压变为等于或高于第二阈值Vth2。其结果是,第二开关SW2从断开状态切换到接通状态。第二阈值电压Vth2是第二开关SW2从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中的任一状态向另一状态切换时的电压。
当获取的第二驱动信号IN2被判断为断开命令时,第二驱动单元51b执行断开驱动,以经由第五端子T5将电荷从第二开关SW2的栅极放电。作为断开驱动的结果,第二开关SW2的栅极电压变为低于第二阈值电压Vth2。其结果是,第二开关SW2从接通状态切换到断开状态。
第二开关SW2包括第二感测端子St2,该第二感测端子St2输出与流至第二开关SW2自身的集电极电流相关的微小电流。第二电阻器64的第一端连接到第二感测端子St2。驱动电路Dr的第六端子T6和第二开关SW2的射极连接到第二电阻器64的第二端。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二电阻器64的第一端侧上与第二开关SW2的源极电位相关的电位被称为第二感测电压Vs2。驱动电路Dr的第七端子T7连接到第二电阻器64的第一端。控制单元50经由第七端子T7获取第二感测电压Vs2。
根据本实施方式,当第二开关SW2的射极电位为零且第二电阻器64的第一端侧上的电位高于射极电位时,第二感测电压Vs2被定义为正。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二感测端子St2和第二电阻器64对应于与第二开关SW2相应设置的电流检测单元。
控制单元50包括第一过电流判断单元52a和第一设定单元53a。当判断获取的第一感测电压Vs1超过第一电流阈值Ith1时,第一过电流判断单元52a指令第一驱动单元51a和第二驱动单元51b通过断开驱动强制将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切换到断开状态。第一设定单元53a基于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的驱动状态设定由第一过电流判断单元52a使用的第一电流阈值Ith1。
控制单元50包括第二过电流判断单元52b和第二设定单元53b。当判断获取的第二感测电压Vs2超过第二电流阈值Ith2时,第二过电流判断单元52b指令第一驱动单元51a和第二驱动单元51b通过断开驱动强制将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切换到断开状态。第二设定单元53b基于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的驱动状态设定由第二过电流判断单元52b使用的第二电流阈值Ith2。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流至第二开关SW2的集电极电流Ic的额定值(额定电流)被设定为大于能够流至第一开关SW1的漏极电流Id的额定值(额定电流)。因此,第二电流阈值Ith2被设定为大于第一电流阈值Ith1。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过电流判断单元52a和第二过电流判断单元52b对应于强制断开单元。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二开关SW2的额定电流大于先前描述的图2所示的预定电流Iα。
在此,当判断第一感测电压Vs1超过第一电流阈值Ith1时,第一过电流判断单元52a可发出指令以仅将第一开关SW1强制切换到断开状态,而非将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两者强制切换到断开状态。另外,当判断第二感测电压Vs2超过第二电流阈值Ith2时,第二过电流判断单元52b可发出指令以仅将第二开关SW2强制切换到断开状态,而非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两者强制切换到断开状态。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驱动单元51a和第二驱动单元51b通过直流(DC)辅助处理驱动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在DC辅助处理中,首先,第二开关SW2切换到接通驱动。然后,第一开关SW1切换到接通驱动。随后,在对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都执行接通驱动的状态下,第一开关SW1首先切换到断开驱动。然后,第二开关SW2切换到断开驱动。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二开关SW2对应于切换完成开关。第一驱动单元51a和第二驱动单元51b对应于DC接通驱动单元和DC断开驱动单元。
由于第二开关SW2的耐受电流大于第一开关SW1的耐受电流,因此,第二开关SW2首先切换到接通驱动并最后切换到断开驱动。根据本实施方式,耐受电流是大于额定电流的值,并且是能被短暂输送到开关而不会导致开关故障的电流的最大值。
第二设定单元53b将在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中的仅第二开关SW2接通驱动的接通驱动周期(第一接通驱动周期)期间的第二电流阈值Ith2(与第一目标阈值对应的第二大电流侧阈值I2H)设定为,大于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两者接通驱动的接通驱动周期(第二接通驱动周期)的至少中间周期时的第二电流阈值Ith2(与第二目标阈值对应的第二小电流侧阈值I2L)。
其结果是,抑制了对仅第二开关SW2接通驱动的接通驱动周期的期间流有过电流的错误判断的发生。同时,当在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的接通驱动周期的期间发生过电流状态时,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立即切换到断开状态。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二电流阈值Ith2对应于目标阈值。
同时,第一设定单元53a将第一电流阈值Ith1固定为第一小电流侧阈值I1L,并且不改变第一电流阈值Ith1。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一小电流侧阈值I1L小于第二电流阈值Ith2的条件下,第一小电流侧阈值I1L被设定为等于或大于第一开关SW1的额定电流并且等于或小于第一开关SW1的耐受电流的值。
图4示出了由包括第二设定单元53b的控制单元50执行的阈值设定处理中的步骤。控制单元50以预定的控制周期(控制循环)重复执行该处理。第二电流阈值Ith2的初始值被设定为第二大电流侧阈值I2H。
在这一系列的处理中,首先,在步骤S10中,控制单元50判断第一标记F1和第二标记F2是否都被设定为0。第一标记F1被设定为0表示第一驱动信号IN1是断开命令。第一标记F1被设定为1表示第一驱动信号IN1是接通命令。第一标记F1和第二标记F2的初始值是0。
当在步骤S10中判断为“是”(即,第一标记F1和第二标记F2均被设定为0)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11。控制单元50判断在当前控制周期的期间第二驱动信号IN2是否从断开命令切换到接通命令。
当在步骤S11中判断为“否”(即,第二驱动信号IN2未从断开命令切换到接通命令)时,控制单元50暂时结束一系列的处理。同时,当在步骤S11中判断为“是”(即,第二驱动信号IN2从断开命令切换到接通命令)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12。在步骤S12中,控制单元50通过接通驱动将第二开关SW2切换为接通状态。另外,控制单元50将第二标记F2设定为1。然后,控制单元50暂时结束一系列的处理。
当在步骤S10中判断为“否”(即,第一标记F1和第二标记F2未均被设定为0)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13。在步骤S13中,控制单元50判断是否是第一标记F1被设定为0且第二标记F2被设定为1。当在步骤S13中判断为“是”(即,第一标记F1被设定为0且第二标记F2被设定为1)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14。
在步骤S14中,控制单元50判断第二电流阈值Ith2是否为第二大电流侧阈值I2H。控制单元50在步骤S14中执行处理,以确定当前状态是第一开关SW1将被切换到接通状态的状态还是第二开关SW2将被切换到断开状态的状态。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二大电流侧阈值I2H被设定为等于或大于第二开关SW2的耐受电流的值。具体而言,例如,第二大电流侧阈值I2H被设定为与第二开关SW2的耐受电流相同的值。
当在步骤S14中判断为“是”(即,第二电流阈值Ith2为第二大电流侧阈值I2H)时,控制单元50判断当前状态是第一开关SW1将切换到接通状态的状态,并前进到步骤S15。在步骤S15中,控制单元50判断在当前控制周期的期间第一驱动信号IN1是否从断开命令切换到接通命令。
当在步骤S15中判断为“否”(即,第一驱动信号IN1未从断开命令切换到接通命令)时,控制单元50暂时结束一系列的处理。同时,当在步骤S15中判断为“是”(即,第一驱动信号IN1从断开命令切换到接通命令)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16。在步骤S16中,控制单元50通过接通驱动将第一开关SW1切换到接通状态。另外,控制单元50将第一标记F1设定为1。然后,控制单元50暂时结束一系列的处理。
当在步骤S13中判断为“否”(即,第一标记F1未被设定为0或第二标记F2未被设定为1)时,控制单元50判断第一标记F1和第二标记F2均被设定为1,然后前进到步骤S17。在步骤S17中,控制单元50开始计数经过时间Tdelay。
在步骤S18中,控制单元50判断经过时间标记FJ是否被设定为0。经过时间标记FJ被设定为1表示第二电流阈值Ith2将被设定为第二大电流侧阈值I2H的状态。经过时间标记FJ的初始值为0。
当判断经过时间标记FJ被设定为0(在步骤S18中为“是”)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19。在步骤S19中,控制单元50判断经过时间Tdelay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一延迟时间Tα。控制单元50在步骤S19中执行处理,以判断当前时刻是否为第二电流阈值Ith2将要减小的时刻。
当在步骤S19中判断为“是”(即,经过时间Tdelay等于或大于第一延迟时间Tα)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20。控制单元50将第二电流阈值Ith2设定为第二小电流侧阈值I2L。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二大电流侧阈值I2H被设定为等于或大于第二开关SW2的额定电流的值。
在随后的步骤S21,控制单元50判断经过时间Tdelay是否等于或大于比第一延迟时间Tα更长的第二延迟时间Tβ。控制单元50在步骤S21中执行处理,以判断当前时刻是否为第二电流阈值Ith2将要增大的时刻。当在步骤S21中判断为“是”(即,经过时间Tdelay等于或大于第二延迟时间Tβ)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22。在步骤S22中,控制单元50将第二电流阈值Ith2从第二小电流侧阈值I2L切换到第二大电流侧阈值I2H。另外,控制单元50将经过时间标记FJ设定为1,并将经过时间Tdelay重置为0。
在步骤S22中的处理完成后,或是当在步骤S18中判断为“否”(即,经过时间标记FJ未被设定为0)、或在步骤S19中判断为“否”(即,经过时间Tdelay小于第一延迟时间Tα)、或在步骤S21中判断为“否”(即,经过时间Tdelay小于第二延迟时间Tβ)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23。在步骤S23中,控制单元50判断在当前控制周期的期间第一驱动信号IN1是否从接通命令切换到断开命令。
当在步骤S23中判断为“否”(即,第一驱动信号IN1未从接通命令切换到断开命令)时,控制单元50暂时结束一系列的处理。同时,当在步骤S23中判断为“是”(即,第一驱动信号IN1从接通命令切换到断开命令)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24。在步骤S24中,控制单元50通过断开驱动将第一开关SW1切换到断开状态。另外,控制单元50将第一标记F1和经过时间标记FJ设定为0。然后,控制单元50暂时结束一系列的处理。
当判断第二电流阈值Ith2为第二小电流侧阈值I2L(在步骤S14中为“否”)时,控制单元50判断当前状态是第二开关SW2将向断开状态切换的状态。然后,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25。在步骤S25中,控制单元50判断在当前控制周期的期间第二驱动信号IN2是否从接通命令切换到断开命令。
当在步骤S25中判断为“否”(即,第二驱动信号IN2未从接通命令切换到断开命令)时,控制单元50暂时结束一系列的处理。同时,当在步骤S25中判断为“是”(即,第二驱动信号IN2从接通命令切换到断开命令)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26。在步骤S26中,控制单元50通过断开驱动将第二开关SW2切换到断开状态。另外,控制单元50将第二标记F2设定为0。然后,控制单元50暂时结束一系列的处理。
图5示出了第二电流阈值Ith2的设定模式。图5通过(a)示出对应于电流的第一感测电压Vs1和第二感测电压Vs2、作为感测电压Vs1、Vs2的总值的总电压Vtotal以及第一电流阈值Ith1和第二电流阈值Ith2的变化。图5通过(b)示出作为第一开关SW1的栅极信号的第一栅极信号Sg1的变化。图5通过(c)示出作为第二开关SW2的栅极信号的第二栅极信号Sg2的变化。
当第一开关SW1的栅极电压低于第一阈值电压Vth1时,第一栅极信号Sg1为L。当第一开关SW1的栅极电压等于或高于第一阈值电压Vth1时,第一栅极信号Sg1为H。当第二开关SW2的栅极电压低于第二阈值电压Vth2时,第二栅极信号Sg2为L。当第二开关SW2的栅极电压等于或高于第二阈值电压Vth2时,第二栅极信号Sg2为H。
在时刻t1处,第二栅极信号Sg2切换到H。第二感测电压Vs2开始增大。第二感测电压Vs2持续增大直到时刻t2。在时刻t3处,第一栅极信号Sg1切换到H。第一感测电压Vs1开始增大。同时,由于漏极电流开始流动第一开关SW1,因此,第二感测单元Vs2开始减小。第一感测电压Vs1的增大和第二感测电压Vs2的减小持续到时刻t4。
随后,在时刻t5处,控制单元50在图4的步骤S19中做出“是”的判断。因此,第二电流阈值Ith从第二大电流侧阈值I2H切换到第二小电流侧阈值I2L。然后,在时刻t6处,控制单元50在步骤S21中做出“是”的判断。因此,第二电流阈值Ith2切换到第二大电流侧阈值I2H。
随后,在时刻t7处,第一栅极信号Sg1切换到L。第一感测电压Vs1开始朝向零减小。另外,第二感测电压Vs2开始增大。当第一感测电压Vs1达到零时,第二感测电压Vs2的增大停止。然后,在时刻t8处,第二栅极信号Sg2切换到L。第二感测电压Vs2开始朝向零减小。根据本实施方式,从时刻t1到时刻t3的周期和从时刻t7到时刻t8的周期比从时刻t3到时刻t7的周期更短。
图6示出了总电压Vtotal低于图5中的总电压的实例。另外,图7示出了总电压Vtotal低于图6中的总电压的实例。在图7所示的实例中,与总电压Vtotal对应的电流包括在图2的小电流区域中。因此,在图7中,电流流至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中具有更低的接通电阻的第一开关SW1处。
接着,将与比较实例进行比较,对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描述。
首先,将对比较例进行描述。第二电流阈值Ith2固定为第二大电流侧阈值I2H的构造是比较实例1。在这种情况下,在图5中从时刻t4到时刻t7的周期期间,第二电流阈值Ith2被设定为比第二感测电压Vs2更大。其结果是,例如,当过电流在从时刻T4到时刻t7的周期期间流至第二开关SW2时,无法立即判断第二开关SW2的过电流状态。第二过电流判断单元52b可能无法立即将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切换到断开状态。
同时,第二电流阈值Ith2固定为第二小电流侧阈值I2L的构造为比较实例2。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图5中从时刻t1到时刻t4的周期和时刻t7到时刻t8的周期期间,第二电流阈值Ith2被设定为比第二感测电压Vs2更小。其结果是,尽管第二开关SW2未处于过电流状态,例如,第二感测电压Vs2仍可能在图5中从时刻t1到时刻t4的周期和从时刻t7到时刻t8的周期期间超过第二电流阈值Ith2。其结果是,第二开关SW2可能被错误地判断为处于过电流状态。
鉴于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中仅第二开关SW2接通驱动的接通驱动周期(图5中从时刻t1到时刻t3的周期和从时刻t7到时刻t8的周期)期间的第二电流阈值Ith2被设定为,大于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均接通驱动的接通驱动周期(图5中从时刻t3到时刻t7的周期)的至少中间部分(图5中从时刻t5到时刻t6的周期)时的第二电流阈值Ith2。
因此,能够抑制在仅第二开关SW2接通驱动的接通驱动周期的期间对第二开关SW2处于过电流状态的错误判断的发生。同时,当在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接通驱动的接通驱动周期的期间发生第二开关SW2的过电流状态时,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能够立即切换到断开状态。以这种方式,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基于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的驱动状态适当地设定第二电流阈值Ith2。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
根据下面的各实施方式,将主要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进行描述。为方便起见,根据下面的各实施方式中的、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描述的构造相同的构造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8中时刻t0之前的周期和时刻t9之后的周期所示,在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的断开驱动周期的期间的第二电流阈值Ith2可以被设定为断开周期阈值IM(>0),该断开周期阈值IM小于在仅第二开关SW2接通驱动的接通驱动周期的期间的第二电流阈值Ith2。图8示出了将时刻t0之前的周期和时刻t9之后的周期期间的第二电流阈值Ith2设定为小于第一电流阈值Ith1的断开周期阈值IM的实例。图8中从时刻t1到时刻t8的时刻对应于图5中从时刻t1到时刻t8的时刻。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仅第二开关SW2接通驱动的接通驱动周期的期间的第二电流阈值Ith2被设定为大于在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接通驱动的接通驱动周期或断开驱动周期的至少中间点处的第二电流阈值Ith2。其结果是,例如,能够在时刻t0之前的周期和时刻t9之后的周期的期间立即判断出第二开关SW2的过电流状态。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能够被强制切换到断开状态。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
除了第二电流阈值Ith2之外,还可以改变第一电流阈值Ith1。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第一设定单元53a可以在时刻t1之后且在时刻t3之前的时刻tA将第一电流阈值Ith1从断开周期阈值IM增大到第一小电流侧阈值I1L。第一电流阈值Ith1增大到第一小电流侧阈值I1L的时刻不限于时刻t2之后的时刻,例如可以在时刻t1与时刻t2之间。
另外,第一设定单元53a可以在第一开关SW1切换到断开状态的时刻或该时刻之后的时刻,将第一电流阈值Ith1从第一小电流侧阈值I1L减小到断开周期阈值IM。图9示出了在第一开关SW1切换到断开状态的时刻之后的时刻tB处,第一电流阈值Ith1减小到断开周期阈值IM的实例。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
在图5中,如上所述,第二电流阈值Ith2在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中仅第二开关SW2接通驱动的整个接通驱动周期中被设定为第二大电流侧阈值I2H。作为这种设定的替代,第二电流阈值Ith2可以在仅第二开关SW2接通驱动的接通驱动周期的一部分中被设定为第二大电流侧阈值I2H。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给出图5中的时刻t2或者时刻t1与时刻t2之间的时刻作为第二电流阈值Ith2从第二大电流侧阈值I2H向第二小电流阈值I2L切换的时刻。例如,上述设定是考虑到流至第二开关SW2的电流在紧随第二开关SW2于图5的时刻t1处被切换到接通状态之后的短暂周期(诸如若干微秒)的期间突增的可能性而做出的。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主要着眼于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驱动单元51a和第二驱动单元51b在断开期间执行交流(AC)辅助处理,而非执行DC辅助处理。在这种辅助处理中,在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接通驱动的状态下,对应于先前的断开开关的第二开关SW2首先切换到断开驱动。随后,对应于下文的断开开关的第一开关SW1切换到断开驱动。
执行断开期间的AC辅助处理,以减少在电流流至包括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的并联连接体的状态变化为电流流动受到阻止的状态的情况下的切换损耗。即,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开关SW1的切换速度被设定为高于第二开关SW2的切换速度。
例如,当使用断开周期作为实例进行描述时,切换速度是指当开关的栅极电压由于断开驱动而开始减小直到该栅极电压变得低于阈值电压Vth时所需的时间量。当具有更高切换速度的第一开关SW1变化为阻止电流流动的状态时,实现了降低切换损耗的效果。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驱动单元51a和第二驱动单元52b对应于AC断开驱动单元。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二设定单元53b将第二电流阈值Ith2固定为第二大电流侧阈值I2H。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二大电流侧阈值I2H被设定为等于或大于第二开关SW2的额定电流并且等于或小于第二开关SW2的耐受电流的值。
同时,当第二开关SW2切换为断开驱动之后,第二开关SW2的栅极电压下降到低于第二阈值电压Vth2且第二开关SW2切换到断开状态之前,第一设定单元53a将第一电流阈值Ith1从第一小电流侧阈值I1L增大到第一大电流侧阈值I1H。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大电流侧阈值I1H被设定为等于或大于第一开关SW1的耐受电流的值。具体而言,例如,第一大电流侧阈值I1H被设定为与第一开关SW1的耐受电流相同的值。
图10示出了由控制单元50执行的阈值设定处理中的步骤。控制单元50以预定的控制周期重复执行该处理。第一电流阈值Ith1的初始值被设定为第一大电流侧阈值I1H。
在这一系列的处理中,在步骤S30中,控制单元50判断在当前控制周期的期间第二驱动信号IN2是否从断开命令切换到接通命令。当在步骤S30中判断为“是”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31。控制单元50通过接通驱动将第二开关SW2切换到接通状态。
当在步骤S30中判断为“否”(即,第二驱动信号IN2未从断开命令切换到接通命令)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32。在步骤S32中,控制单元50判断在当前控制周期的期间第一驱动信号IN1是否从断开命令切换到接通命令。当在步骤S32中判断为“是”(即,第二驱动信号IN2从断开命令切换到接通命令)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33。在步骤S33中,控制单元50通过接通驱动将第一开关SW1切换到接通状态。
当在步骤S32中判断为“否”(即,第二驱动信号IN2未从断开命令切换到接通命令)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34。在步骤S34中,控制单元50判断在当前控制周期的期间第二驱动信号IN2是否从接通命令切换到断开命令。当在步骤S34中判断为“是”(即,第二驱动信号IN2从接通命令切换到断开命令)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35。在步骤S35中,控制单元50通过断开驱动将第二开关SW2切换到断开状态。随后,在步骤S36中,控制单元50开始计数第一经过时间Tdelay1。
当在步骤S34中判断为“否”(即,第二驱动信号IN2未从接通命令切换到断开命令)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37。在步骤S37中,控制单元50判断在当前控制周期的期间第一驱动信号IN1是否从接通命令切换到断开命令。同时,当在步骤S37中判断为“是”(即,第一驱动信号IN1从接通命令切换到断开命令)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38。在步骤S38中,控制单元50通过断开驱动将第一开关SW1切换到断开状态。随后,在步骤S39中,控制单元50开始计数第二经过时间Tdelay2。
当在步骤S37中判断为“否”(即,第一驱动信号IN1未从接通命令切换到断开命令)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40。在步骤S40,控制单元50判断第一经过时间Tdelay1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一延迟时间Ts1。控制单元50在步骤S40中执行处理,以判断当前时刻是否为第一电流阈值Ith1将要增大的时刻。例如,第一延迟时间Ts1可以被设定为如下的时间量:该时间量比从第二开关SW2在步骤S35中被断开驱动的时刻到第二开关SW2的栅极电压减小并下降到低于第二阈值电压Vth2的时刻为止的时间量更短。
当在步骤S40中判断为“是”(即,第一经过时间Tdelay1等于或大于第一延迟时间Ts1)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41。在步骤S41处,控制单元50将第一电流阈值Ith1设定为第一大电流侧阈值I1H。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大电流侧阈值I1H大于第二大电流侧阈值I2H。另外,第一经过时间Tdelay1被重置为零。
当在步骤S40处判断为“否”(即,第一经过时间Tdelay1小于第一延迟时间Ts1)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42。在步骤S42中,控制单元50判断第二经过时间Tdelay2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二延迟时间Ts2。控制单元50在步骤S42中执行处理,以判断当前时刻是否为第一电流阈值Ith1将要减小的时刻。例如,第二延迟时间Tdelay2可以被设定为如下时间量:该时间量是当能够检测到第一开关SW1在步骤S38中被断开驱动之后,第一开关SW1的栅极电压减小并且下降到低于第一阈值电压Vth1的时间量。
当在步骤S42中判断为“是”(即,第二经过时间Tdelay2等于或大于第二延迟时间Ts2)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43。在步骤S43中,控制单元50将第一电流阈值Ith1设定为第一小电流侧阈值I1L。另外,控制单元50将第二经过时间Tdelay2重置为零。
图11示出了第一电流阈值Ith1的设定模式。图11通过(a)示出第一感测电压Vs1和第二感测电压Vs2、总电压Vtotal以及第一电流阈值Ith1和第二电流阈值Ith2的变化。图11通过(b)和(c)示出第一驱动信号IN1和第二驱动信号IN2的变化。
在时刻t1处,第二驱动信号IN2在第一驱动信号IN1之前被切换到接通命令。其结果是,随后处于接通状态的第二开关SW2的第二感测电压Vs2开始增大。在时刻t2处,第一驱动信号IN1切换到接通命令。随后处于接通状态的第一开关SW1的第一感测电压Vs1开始增大。此时,第二感测电压Vs2随着第一感测电压Vs1增大而减小。
在时刻t3处,第二驱动信号IN2在第一驱动信号IN1之前切换到断开命令。随后,在第二感测电压Vs2开始减小之前的时刻t4处,控制单元50在图9的步骤S40中做出“是”的判断。因此,第一电流阈值Ith1从第一小电流侧阈值I1L切换到第一大电流侧阈值I1H。
在时刻t5处,第一驱动信号IN1切换到断开命令。随后,在时刻t6处,控制单元50在步骤S42中做出“是”的判断。因此,第一电流阈值Ith1切换到第一小电流侧阈值I1L。其结果是,能够在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断开驱动的断开驱动周期的期间立即判断出过电流状态。
根据上面描述的本实施方式,参照第二驱动信号IN2被切换到断开命令的时刻,第一电流阈值Ith1从第一小电流侧阈值I1L增大到第一大电流侧阈值I1H。与第二栅极信号Sg2切换到L的时刻相比,控制单元50能够更快地确定第二驱动信号IN2被切换到断开命令的时刻。因此,当第二开关SW2在第一开关SW1之前被设定为断开状态且电流集中在第一开关SW1处之前,可以准确地增大第一电流阈值Ith1。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
在图11中,如上所述,第一电流阈值Ith1在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中仅第一开关SW1接通驱动的整个接通驱动周期中被设定为第一大电流侧阈值I1H。作为上述设定的替代,第一电流阈值Ith1可以在仅第一开关SW1接通驱动的接通驱动周期的一部分中被设定为第一大电流侧阈值I1H。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
如图12所示,除了第一电流阈值Ith1之外,还可以改变第二电流阈值Ith2。在图12中,(a)至(c)分别对应于上面描述的图11中的(a)至(c)。
具体而言,第二设定单元53b在第二开关SW2切换到断开状态之后,将第二电流阈值Ith2从第二大电流侧阈值I2H减小到断开周期阈值IM。另外,第二设定单元53b在第二开关SW2切换到接通状态之前,将第二电流阈值Ith2从断开周期阈值IM增大到第二大电流侧阈值I2H。
在图2所示的大电流区域中,如上所述,电流集中在具有比第一开关SW1更低的接通电阻的第二开关SW2处。因此,在大电流区域中,当从断开状态切换到接通状态时,第二开关SW2的集电极电流的增大量很大。所以,如图12的(a)至(c)所示的第二电流阈值Ith2的改变是非常有利的。
另外,如图12所示,可以改变第一电流阈值Ith1的设定模式。具体而言,在时刻6处,第一设定单元53a将第一电流阈值Ith1从第一大电流侧阈值I1H减小到断开周期阈值IM。另外,第一设定单元53a在第一开关SW1切换到接通状态之前,将第一电流阈值Ith1从断开周期阈值IM增大到第一小电流侧阈值I1L。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主要着眼于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设定单元53a在第二开关SW2切换到断开状态的时刻增大第一电流阈值Ith1。
图13示出了由控制单元50执行的阈值设定处理中的步骤。控制单元50以预定的控制周期重复执行上述处理。第一电流阈值Ith1的初始值被设定为第一大电流侧阈值I1H。
在这一系列的处理中,在步骤S50中,控制单元50判断在当前控制周期的期间第二栅极信号Sg2是否从H切换到L。当在步骤S50中判断为“是”(即,第二栅极信号Sg2从H切换到L)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51。在步骤S51中,控制单元50将第一电流阈值Ith1切换为第一大电流侧阈值I1H。随后,在步骤S52中,控制单元50开始计数第一经过时间CT1。
在步骤S53中,控制单元50开始滤波处理,该滤波处理防止第一过电流判断单元52a使用第一感测电压Vs1。在滤波处理的期间,即使第一感测电压Vs1超过第一电流阈值Ith1,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也不会被强制切换到断开状态。从在步骤S53中的滤波处理的开始到后续的在步骤S55中的滤波处理的取消为止对应于滤波单元。
当在步骤S50中判断为“否”(即,第二栅极信号Sg2未从H切换到L)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54。在步骤S54中,控制单元50判断第一经过时间CT1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一过滤时间TF1。当在步骤S54中判断为“是”(即,第一经过时间CT1等于或大于第一过滤时间TF1)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55。
在步骤S55中,控制单元50取消过滤处理。另外,控制单元55将第一经过时间CT1重置为零。例如,第一滤波时间TF1可以被设定为如下的时间量:该时间量比从第二栅极信号Sg2切换到L的时刻到紧随其后的第一栅极信号Sg1切换到L的时刻为止的时间量更短。
当在步骤S54中判断为“否”(即,第一经过时间CT1小于第一过滤时间TF1)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56。控制单元50判断在当前控制周期的期间第一栅极信号Sg1是否从H切换到L。当在步骤S56中判断为“是”(即,第一栅极信号Sg1从H切换到L)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57。在步骤S57中,控制单元50开始计数第二经过时间CT2。
当在步骤S56中判断为“否”(即,第一栅极信号Sg1未从H切换到L)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58。在步骤S58中,控制单元50判断第二经过时间CT2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三延迟时间Ts3。例如,第三延迟时间Ts3可以被设定为如下时间量:该时间量是在能够检测到第一开关SW1被断开驱动之后,第一开关SW1的栅极电压减小并且下降到低于第一阈值电压Vth1的时间量。
当在步骤S58中判断为“是”(即,第二经过时间CT2等于或大于第三延迟时间Ts3)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59。在步骤S59中,控制单元50将第一电流阈值Ith1切换到第一小电流侧阈值I1L。另外,控制单元50将第二经过时间CT2重置为零。
图14示出了第一电流阈值Ith1的设定模式。图14通过(a)示出了第一感测电压Vs1和第二感测电压Vs2、总电压Vtotal以及第一电流阈值Ith1和第二电流阈值Ith2的变化。图14通过(b)和(c)示出第一栅极信号Sg1和第二栅极信号Sg2的变化。
在时刻t1处,第二栅极信号Sg2切换到H。随后,第一栅极信号Sg1切换到H。然后,在时刻t3处,第二栅极信号Sg2切换到L。控制单元在图13的步骤S50中做出“是”的判断。因此,第一电流阈值Ith1从第一小电流侧阈值I1L切换到第一大电流侧阈值I1H。另外,开始滤波处理。
由于控制单元50在步骤S54中做出“是”的判断(即,第一经过时间CT1等于或大于第一过滤时间TF1),因此,在时刻t4处,滤波处理被取消。然后,在时刻t5处,第一栅极信号Sg1切换到L。在时刻t6处,控制单元50在步骤S58中做出“是”的判断(即,第二经过时间CT2等于或大于第三延迟时间Ts3)。因此,第一电流阈值Ith1切换到第一小电流侧阈值I1L。
根据上面描述的本实施方式,第一电流阈值Ith1在第二开关SW2切换到断开状态的时刻增大。另外,在仅第一开关SW1被接通驱动的周期期间,在从第二开关SW2切换到断开状态时的第一滤波时间TF1中执行滤波处理。其结果是,能够实现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类似的效果。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
在图14中,如上所述,第一电流阈值Ith1在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中仅第一开关SW1接通驱动的整个接通驱动周期中被设定为第一大电流侧阈值I1H。作为这种设定的替代,第一电流阈值Ith1可以在仅第一开关SW1接通驱动的接通驱动周期的一部分期间被设定为第一大电流侧阈值I1H。
<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
如图15所示,除了第一电流阈值Ith1之外,可以以与上述图12类似的方式改变第二电流阈值Ith2。在图15中,(a)至(c)分别对应于上述图14中的(a)至(c)。
另外,如图15所示,可以以与上述图12类似的方式改变第一电流阈值Ith1的设定模式。
<第四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主要着眼于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图10的步骤S41中的处理的替代,如图16中的步骤S60所示,第一电流阈值Ith1增大到比假定为第一感测电压Vs1的最大值的值更大的值。
具体而言,例如,第一电流阈值Ith1增大到大于能够输入到控制单元50的第一感测电压Vs1的最大值的值。为了方便起见,图16中的、与上面描述的图10所示的处理相同的处理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7示出了第一电流阈值Ith1的设定模式。在图17中,(a)至(c)分别对应于上述图11中的(a)至(c)。如图17所示,在从时刻t4到时刻t6的屏蔽周期的期间,第一电流阈值Ith1增大到不与第一感测电压Vs1相交的值。根据上面描述的本实施方式,能够实现与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效果类似的效果。
<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除了第一电流阈值Ith1之外,可以以与上述图12类似的方式改变第二电流阈值Ith2。另外,关于第一电流阈值Ith1,第一小电流侧阈值I1L可以被设定为断开周期阈值IM。
<第五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主要着眼于与第二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对第五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驱动单元51a和第二驱动单元51b在接通期间执行AC辅助处理,而非在断开期间执行AC辅助处理。在这种辅助处理中,在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断开驱动的状态下,对应于先前的接通开关的第一开关SW1首先切换到接通驱动。随后,对应于下文的接通开关的第二开关SW2切换到接通驱动。
执行接通期间的AC辅助处理,以减少在阻止电流流至包括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的并联连接体的状态向电流流动的状态转变的情况下的切换损耗。根据第五实施方式,以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类似的方式,第一开关SW1的切换速度被设定为高于第二开关SW2的切换速度。
例如,当使用接通周期作为实例进行描述时,切换速度是指当开关的栅极电压由于接通驱动而开始从零增大直到该栅极电压达到阈值电压Vth时所需的时间量。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驱动单元51a和第二驱动单元52b对应于AC接通驱动单元。
当在第二开关SW2切换到接通驱动之后,第二开关SW2的栅极电压变为等于或高于第二阈值电压Vth2且第二开关SW2被切换到接通状态之后,第一设定单元53a将起到目标阈值作用的第一电流阈值Ith1从第一大电流侧阈值I1H减小到第一小电流侧阈值I1L。
图18示出了由控制单元50执行的阈值设定处理中的步骤。控制单元50以预定的控制周期重复执行上述处理。为了方便起见,图18中的、与上面描述的图10所示的处理相同的处理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步骤S31中的处理完成之后,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61。在步骤S61中,控制单元50开始计时第二经过时间Tdelay2。在步骤S61中的处理完成之后,控制单元50暂时结束一系列的处理。
当在步骤S37中判断为“否”(即,第一驱动信号IN1未从接通命令切换到断开命令)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62。在步骤S62中,控制单元50判断第一经过时间Tdelay1是否等于或大于第四延迟时间Ts4。当在步骤S62中判断为“是”(即,第一经过时间Tdelay1等于或大于第四延迟时间Ts4)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41。
当在步骤S62中判断为“否”(即,第一经过时间Tdelay1小于第四延迟时间Ts4)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63。在步骤S63中,控制单元50判断第二经过时间Tdelay2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五延迟时间Ts5。当在步骤S63中判断为“是”(即,第二经过时间Tdelay2等于或大于第五延迟时间Ts5)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43。
图19示出了第一电流阈值Ith1的设定模式。在图19中,(a)至(c)分别对应于上述图11中的(a)至(c)。
在时刻t1处,控制单元50在图18中的步骤S63处做出“是”的判断。因此,第一电流阈值Ith1从第一小电流侧阈值I1L切换到第一大电流侧阈值I1H。随后,在时刻t2处,第一驱动信号IN1切换到接通命令。
在时刻t3处,第二驱动信号IN2切换到接通命令。因此,开始第二经过时间Tdelay2的计时。然后,在时刻t4处,控制单元50在步骤S63中做出“是”的判断。因此,第一电流阈值Ith1从第一大电流侧阈值I1H切换到第一小电流侧阈值I1L。
随后,在时刻t5处,第一驱动信号IN1切换到断开命令。随后,在时刻t6处,第二驱动信号IN2切换到断开命令。因此,开始第一经过时间Tdelay1的计时。
根据上面描述的本实施方式,能够实现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类似的效果。
<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
在图19中,如上所述,第一电流阈值Ith1在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中仅第一开关SW1接通驱动的整个接通驱动周期中被设定为第一大电流侧阈值I1H。作为这一设定的替代,第一电流阈值Ith1可以在仅第一开关SW1接通驱动的接通驱动周期的一部分中被设定为第一大电流侧阈值I1H。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作为第一电流阈值Ith1从第一大电流侧阈值I1H切换到第一小电流侧阈值I1L的时刻,能够列举如下的例子:在从第一感测电压Vs1从零开始增大的时刻到第一感测电压Vs1达到总电压Vtotal的时刻为止的周期期间的时刻;或者是第一感测电压Vs1达到总电压Vtotal的时刻。
<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
如图20所示,除了第一电流阈值Ith1之外,还可以改变第二电流阈值Ith2。在图20中,(a)至(c)分别对应于上述图19中的(a)至(c)。
具体而言,第二设定单元53b在第二开关SW2切换到接通状态之前,将第二电流阈值Ith2从断开周期阈值IM增大到第二大电流侧阈值I2H。
另外,紧随着第二开关SW2切换到断开状态且第二感测电压Vs2变为零的时刻,第二设定单元53b将第二电流阈值Ith2从第二大电流侧阈值I2H减小到断开周期阈值IM。在这种情况下,在大电流区域中,当从断开状态切换到接通状态时,第二开关SW2的集电极电流的增大量很大。所以,如图20中的(a)至(c)所示的第二电流阈值Ith2的改变是非常有利的。
另外,关于第一电流阈值Ith1,第一小电流侧阈值I1L可以被设定为断开周期阈值IM。
<第六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主要着眼于与第五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对第六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第一设定单元53a在第二开关SW2切换到接通状态的时刻减小第一电流阈值Ith1。
图21示出了由控制单元50执行的阈值设定处理中的步骤。控制单元50以预定的控制周期重复执行上述处理。为了方便起见,图21中的、与上面描述的图13所示的处理相同的处理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一系列的处理中,在步骤S70中,控制单元50判断在当前控制周期期间第二栅极信号Sg2是否从L切换到H。当在步骤S70中判断为“是”(即,第二栅极信号Sg2从L切换到H)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71。在步骤S71中,控制单元50将第一电流阈值Ith1切换到第一小电流侧阈值I1L。然后,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52。
当在步骤S70中判断为“否”(即,第二栅极信号Sg2未从L切换到H)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72。在步骤S72中,控制单元50判断第一经过时间CT1是否等于或大于第二滤波时间TF2。
当在步骤S54中判断为“是”(即,第一经过时间CT1等于或大于第二过滤时间TF2)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55。在步骤S55处,控制单元50取消滤波处理。另外,控制单元50将第一经过时间CT1重置为零。例如,第二滤波时间TF2可以被设定为如下的时间量:该时间量比从第二栅极信号Sg2切换到H的时刻到紧随其后的第一栅极信号Sg1被切换到L的时刻为止的时间量更短。
当在步骤S72中判断为“否”(即,第一经过时间CT1小于第二滤波时间TF2)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73。在步骤S73中,控制单元50判断在当前控制周期的期间第二栅极信号Sg2是否从H切换到L。当在步骤S73中判断为“是”(即,第二栅极信号Sg2从H切换到L)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57。
当在步骤S50中判断为“否”(即,第二栅极信号Sg2未从H切换到L)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74。在步骤S74中,控制单元50判断第二经过时间CT2是否等于或大于第六延迟时间Ts6。当在步骤S74中判断为“是”(即,第二经过时间CT2等于或大于第六延迟时间Ts6)时,控制单元50前进到步骤S75。在步骤S75中,控制单元50将第一电流阈值Ith1切换到第一大电流侧阈值I1H。另外,控制单元50将第二经过时间CT2重置为零。
图22示出了第一电流阈值Ith1的设定模式。在图22中,(a)至(c)分别对应于上述图14中的(a)至(c)。
在时刻t1处,控制单元50在图21中的步骤S74中做出“是”的判断(即,第二经过时间CT2等于或大于第六延迟时间Ts6)。因此,第一电流阈值Ith1从第一小电流侧阈值I1L切换到第一大电流侧阈值I1H。然后,在时刻t2处,第一栅极信号Sg1切换到H。
在时刻t3处,第二栅极信号Sg2切换到H。因此,控制单元50在步骤S70中做出“是”的判断(即,第二栅极信号Sg2从L切换到H)。第一电流阈值Ith1从第一大电流侧阈值I1H切换到第一小电流侧阈值I1L。另外,开始第一延迟时间Tdelay1的计时和滤波处理。
在时刻t4处,第一栅极信号Sg1切换到L。然后,在时刻t5处,第二栅极信号Sg2切换到L。因此,控制单元50在步骤S73中做出“是”的判断(即,第二栅极信号Sg2从H切换到L)。开始第二经过时间Tdelay2的计时。
根据上面描述的本实施方式,第一电流阈值Ith1在第二开关SW2切换到接通状态的时刻减小。另外,在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被接通驱动的周期的期间,在从第二开关SW2切换到接通状态时的第二滤波时间TF2中执行滤波处理。其结果是,能够实现与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效果类似的效果。
<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除了第一电流阈值Ith1之外,可以以与上述图20类似的方式改变第二电流阈值Ith2。另外,关于第一电流阈值Ith1,第一小电流侧阈值I1L可以被设定为断开周期阈值IM。
<第七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主要着眼于与第五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对第七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作为图18的步骤S41中的处理的替代,如图23中的步骤S76所示,第一电流阈值Ith1增大到比假定为第一感测电压Vs1的最大值的值更大的值。为了方便起见,图23中的、与上面描述的图18所示的处理相同的处理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24的(a)至(c)示出了第一电流阈值Ith1的设定模式。在图24中,(a)至(c)分别对应于上述图19中的(a)至(c)。如图24所示,在从时刻t1到时刻t4的屏蔽周期的期间,第一电流阈值Ith1增大到不与第一感测电压Vs1相交的值。根据上面描述的本实施方式,能够实现与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效果类似的效果。
<根据第七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除了第一电流阈值Ith1之外,可以以与上述图20类似的方式改变第二电流阈值Ith2。另外,关于第一电流阈值Ith1,第一小电流侧阈值I1L可以被设定为断开周期阈值IM。
<第八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主要着眼于与第五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对第八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中仅切换完成开关接通驱动的接通驱动周期的期间进行设定的目标阈值随后逐渐减小。
具体而言,如图25所示,在从第二开关SW2切换到接通驱动的时刻t1到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切换到接通状态之后的时刻t2为止的周期的期间,第一设定单元53a将第一电流阈值Ith1从第一大电流侧阈值I1H分阶段地(逐级地)减小到第一小电流侧阈值I1L。
在图25所示的实例中,第一设定单元53a分两个阶段减小第一电流阈值Ith1。在此,在时刻t3处,第一开关SW1切换到断开状态。在时刻t4处,第二开关SW2切换到断开状态。第一电流阈值Ith1减小的阶段的数量不限于两个阶段,可以是三个阶段以上。
第一电流阈值Ith1减小的模式不限于分阶段地(逐级地)减小。例如,如图26所示,第一电流阈值Ith1可以连续地减小。图26中的时刻t1到时刻t4对应于上述图25中的时刻t1到时刻t4。
同样,根据本实施方式,除了第一电流阈值Ith1之外,还可以改变第二电流阈值Ith2。
<第九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主要着眼于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对第九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当开关处于过热状态而非开关处于过电流状态时,开关被强制切换到断开状态。开关的温度是与流至开关的电流正相关的物理量。
图27示出了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驱动电路Dr。为了方便起见,图27中的、与上面描述的图3所示的构造相同的构造被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第一温度检测单元56和第二温度检测单元66设置在驱动电路Dr附近。
第一温度检测单元56检测第一开关SW1的温度。第二温度检测单元66检测第二开关SW2的温度。例如,每个温度检测单元56、66包括温敏二极管。第一温度检测单元56的检测值经由第八端子T8输入到控制单元50。第二温度检测单元66的检测值经由第九端子T9输入到控制单元50。
控制单元50包括第一过热判断单元55a。第一过热判断单元55a基于所获取的第一温度检测单元56的检测值来计算第一开关SW1的温度TD1。当判断为第一开关SW1的计算温度TD1超过第一温度阈值Tth1时,第一过热判断单元55a指令第一驱动单元51a和第二驱动单元51b通过断开驱动将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强制切换到断开状态。
控制单元50包括第二过热判断单元55b。第二过热判断单元55b基于所获取的第二温度检测单元66的检测值来计算第二开关SW2的温度TD2。当判断为第二开关SW2的计算温度TD2超过第二温度阈值Tth2时,第二过热判断单元55b指令第一驱动单元51a和第二驱动单元51b通过断开驱动将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强制切换到断开状态。
在此,可以通过与根据第一至第八实施方式描述的第一电流阈值Ith1和第二电流阈值的设定模式类似的模式,来基于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的驱动状态执行第一温度阈值Tth1和第二温度阈值Tth2的设定。
<其它实施方式>
上面描述的各实施方式能通过下述方式改型。
图28A至图28C示出了第一改型。如图28A至图28C所示,可以基于开关的切换速度来规定第一电流阈值Ith1的改变模式。图28A至图28C示出了执行根据第五实施方式描述的在接通期间的AC辅助处理的情况。图28B和图28C中的时刻t1到时刻t5对应于图28A中的时刻t1到时刻t5。
在接通和断开期间均可以执行AC辅助处理。
第一电流阈值Ith1逐渐减小的根据第八实施方式的构造可以应用于接通期间的AC辅助处理。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当感测电压被判断为在一定的时间量内超过电流阈值时,开关可被强制切换到断开状态。
流至切换完成开关的电流可以基于流至彼此并联连接的多个开关中除了切换完成开关之外的开关的电流来估计。然后可以将估计的电流与阈值进行比较。
例如,当要经历关于过电流是否流至其的判断的开关为第一开关SW1时,可以基于流至第二开关SW1的电流来估计流至第一开关SW1的电流。可以基于估计的电流判断过电流是否流至第一开关SW1。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基于第一开关SW1的接通电阻与第二开关SW1的接通电阻的比率,来估计与流至第一开关SW1的电流相关的第一感测电压Vs1。
可以使用如下的构造,其中,例如,当过电流判断单元判断为过电流流至开关时,过电流正在流动的通知在开关未被强制切换到断开状态的情况下被赋予外部装置。
开关的组合不限于包括MOSFET和IGBT的开关。
并联连接的开关的数量不限于图2所示的两个开关。可以并联连接三个以上的开关。下面将对三个开关并联连接的情况进行描述。在此,三个开关为第一开关SW1至第三开关SW3。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与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描述的开关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具有与第二开关SW2相同的电流和电压特性的IGBT被用作第三开关SW3。
图29示出了第二改型,其是接通期间的AC辅助处理的实例。在图29中,(a)至(c)分别对应于上述图19中的(a)至(c)。图29通过(d)示出用于接通/断开驱动第三开关SW3的第三驱动信号IN3。在图29中,符号Vs3表示第三感测电压,该第三感测电压是与第三开关SW3对应的感测电压。
如图29所示,第一开关SW1至第三开关SW3从所有第一开关SW1至第三开关SW3被断开驱动的状态连续地切换到接通驱动。在此,在第一开关SW1切换到接通状态之后,开始第二开关SW2的接通驱动。在第二开关SW2切换到接通状态之后,开始第三开关SW3的接通驱动。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个切换到接通驱动的第一开关SW1对应于切换完成开关。在上述假定的构造中,随着接通驱动的开关的数量增大,第一电流阈值Ith1从第一大电流侧阈值I1H分阶段地(逐级地)减小到第一小电流侧阈值I1L,再减小到第一极小电流侧阈值I1VL(<I1L)。
电流阈值随着接通驱动的开关的数量增多而减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四个以上的开关并联连接的构造。另外,电流阈值随着接通驱动的开关的数量增多而减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接通期间的AC辅助处理和DC辅助处理。
另外,当第一开关SW1至第三开关SW3从所有第一开关SW1至第三开关SW3被接通驱动的状态连续地切换到断开驱动时,电流阈值可以随着断开驱动的开关的数量增多而增大。具体而言,例如,电流阈值可以逐级地(分阶段地)增大。
阈值随着接通驱动的开关的数量增多而减小的构造和阈值随着断开驱动的开关的数量增多而增大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根据第九实施方式描述的温度阈值。
图30示出了第三改型。第一开关SW1的栅极电压在时刻t1之前开始增大。如图30所示,第一感测电压Vs1在时刻t1开始增大。同时,第二开关SW2的栅极电压在从时刻t1到时刻t2的周期的中间从零开始增大。在第一开关SW1的栅极电压增大的时刻t2执行控制,以将第二开关SW2切换到接通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从时刻t1到时刻t2的仅第一开关SW1接通的接通周期的期间的第一电流阈值Ith1,可以被设定为小于从时刻t2到时刻t3的第一开关SW1和第二开关SW2均接通的接通周期的期间的第一电流阈值Ith1。在图30所示的实例中,第一电流阈值Ith1在时刻t3进一步增大。
逆变器不限于三相逆变器,可以是两相逆变器或具有四相以上的逆变器。设置有开关的功率转换器不限于逆变器。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驱动彼此并联连接的多个开关,所述驱动电路包括:
判断单元,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检测单元的检测值是否超过阈值,所述检测单元检测与流至多个所述开关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开关的电流相关的物理量;以及
设定单元,所述设定单元将目标阈值设定为与所述物理量进行比较的阈值,所述物理量与流至多个所述开关中的切换完成开关的电流相关,
所述切换完成开关是被驱动以完成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的一个状态切换到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中的另一个状态的开关,其中,所述第一状态是允许电流流至多个所述开关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开关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是阻止电流流至全部所述开关的状态,
所述设定单元在第一接通驱动周期的至少一部分的期间将所述目标阈值设定为第一目标阈值,在第二接通驱动周期的至少一部分的期间将所述目标阈值设定为第二目标阈值,其中,在所述第一接通驱动周期中,仅切换完成开关被接通驱动,在所述第二接通驱动周期中,多个所述开关全部被接通驱动,所述第一目标阈值大于所述第二目标阈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直流接通驱动单元,所述直流接通驱动单元在首先将第二开关切换到接通驱动之后,将第一开关切换到接通驱动,
所述第一开关在多个所述开关中是具有如下特性的开关:在小于预定电流的小电流区域中的接通电阻是最低的,
所述第二开关是用作所述切换完成开关的开关,且具有如下特性:在等于或大于所述预定电流的大电流区域中的接通电阻是最低的;以及
直流断开驱动单元,在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均被所述直流接通驱动单元接通驱动的状态下,所述直流断开驱动单元在首先将所述第一开关切换到断开驱动之后,将所述第二开关切换到断开驱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单元不改变与对应于所述第一开关的所述检测单元的所述检测值进行比较的所述阈值。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单元在所述第二开关的栅极电压变为等于或高于所述第二开关的阈值电压且所述第二开关通过所述直流接通驱动单元被切换到接通状态之后,增大与对应于所述第一开关的所述检测单元的所述检测值进行比较的所述阈值,并且所述设定单元在所述第一开关的栅极电压下降到低于所述第一开关的阈值电压且所述第一开关通过所述直流断开驱动单元切换到断开状态之后,减小所述阈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后断开开关的切换速度高于先断开开关的切换速度,所述后断开开关用作多个所述开关的所述切换完成开关,所述先断开开关是多个所述开关中除了所述切换完成开关之外的开关,
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交流断开驱动单元,在多个所述开关全部被接通驱动的状态下,所述交流断开驱动单元在首先将所述先断开开关切换到断开驱动之后,将所述后断开开关切换到断开驱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先断开开关通过所述交流断开驱动单元切换到断开驱动之后,所述设定单元在所述先断开开关的栅极电压下降到低于所述先断开开关的阈值电压且所述先断开开关切换到断开状态之前,增大所述目标阈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单元将所述目标阈值增大到比假定为所述检测单元的所述检测值的最大值的值更大的值。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单元在所述先断开开关通过所述交流断开驱动单元切换到断开状态的时刻,增大所述目标阈值,
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滤波单元,所述滤波单元在多个所述开关中仅所述后断开开关被接通驱动的周期的期间,防止所述判断单元在从所述先断开开关切换到断开驱动的时刻开始的预定周期的期间,使用所述检测单元的所述检测值。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单元不改变与对应于所述先断开开关的所述检测单元的所述检测值进行比较的所述阈值。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单元在所述先断开开关的栅极电压下降到低于所述先断开开关的阈值电压且所述先断开开关切换到断开状态之后,减小与对应于所述先断开开关的所述检测单元的所述检测值进行比较的所述阈值。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断开开关是在多个所述开关中具有如下特性的开关:在低于预定电流的小电流区域中的接通电阻是最低的,
所述先断开开关是具有如下特性的开关:在等于或大于所述预定电流的大电流区域中的接通电阻是最低的,
所述先断开开关的额定电流大于所述预定电流。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先接通开关的切换速度高于后接通开关的切换速度,所述先接通开关用作多个所述开关中的所述切换完成开关,所述后接通开关是除了所述切换完成开关之外的开关,
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交流接通驱动单元,在多个所述开关全部被断开驱动的状态下,所述交流接通驱动单元在首先将所述先接通开关切换到接通驱动之后,将所述后接通开关切换到接通驱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后接通开关通过所述交流接通驱动单元切换到接通驱动之后,所述设定单元在所述后接通开关的栅极电压变为等于或高于所述后接通开关的阈值电压且所述后接通开关切换到接通状态之后,减小所述目标阈值。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单元在从所述先接通开关切换到接通驱动到所述后接通开关的栅极电压变为等于或高于所述后接通开关的阈值电压且所述后接通开关切换到接通状态为止的周期的期间,将所述目标阈值增大到比假定为所述检测单元的所述检测值的最大值的值更大的值。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单元在所述后接通开关通过所述交流接通驱动单元切换到接通状态的时刻,减小所述目标阈值,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滤波单元,所述滤波单元在多个所述开关全部被接通驱动的周期的期间,防止所述判断单元在从所述后接通开关切换到接通驱动的时刻开始的预定周期的期间,使用所述检测单元的所述检测值。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单元不改变与对应于所述后接通开关的所述检测单元的所述检测值进行比较的所述阈值。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设定单元在所述后接通开关的栅极电压变为等于或高于所述后接通开关的阈值电压且所述后接通开关切换到接通状态之前,增大与对应于所述后接通开关的所述检测单元的所述检测值进行比较的所述阈值。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先接通开关是在多个所述开关中具有如下特性的开关:在低于预定电流的小电流区域中的接通电阻是最低的,
所述后接通开关是具有如下特性的开关:在等于或大于所述预定电流的大电流区域中的接通电阻是最低的,
所述后接通开关的额定电流大于所述预定电流。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开关为彼此并联连接的三个以上的开关,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接通驱动单元,所述接通驱动单元将所述开关从所述开关被断开驱动的状态连续地切换到接通驱动,
所述设定单元随着通过所述接通驱动单元接通驱动的所述开关的数量增加而减小所述目标阈值。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强制断开单元,在所述判断单元判断为超过所述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强制断开单元将所述开关强制切换到断开状态。
CN201811221832.0A 2017-10-20 2018-10-19 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 Active CN1096986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03244 2017-10-20
JP2017203244A JP6930361B2 (ja) 2017-10-20 2017-10-20 スイッチの駆動回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98684A CN109698684A (zh) 2019-04-30
CN109698684B true CN109698684B (zh) 2023-09-05

Family

ID=66169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21832.0A Active CN109698684B (zh) 2017-10-20 2018-10-19 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541681B2 (zh)
JP (1) JP6930361B2 (zh)
CN (1) CN1096986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107112B3 (de) * 2019-03-20 2020-07-09 Lisa Dräxlmaier GmbH Schaltvorrichtung, Spannungsversorgungssystem,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Schaltvorrichtung und Herstellverfahren
DE102020214607A1 (de) * 2020-11-19 2022-05-19 Zf Friedrichshafen Ag Topologischer Halbleiterschalter, Halbleiterpackage, Halbbrückenmodul, B6-Modul, Inverter, Elektromotoranordnung sowie Kraftfahrzeug
CN113114061B (zh) * 2021-03-26 2022-06-24 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变换器及抑制变换器的环流干扰的方法
DE102021203863A1 (de) * 2021-04-19 2022-10-20 Zf Friedrichshafen Ag Gate-Treiber-Baustein zur Ansteuerung eines topologischen Halbleiterschalters für eine Leistungselektronik
DE102021203854A1 (de) * 2021-04-19 2022-10-20 Zf Friedrichshafen Ag Verfahren zur zustandsabhängigen Ansteuerung eines topologischen Halbleiterschalters für eine Leistungselektronik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2005005822D1 (de) * 2005-09-29 2008-05-1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chaltkreis und adaptives Verfahren zum Antrieb einer Halbbrückenschaltung
CN101795076A (zh) * 2009-01-29 2010-08-04 富士电机系统株式会社 功率变换器以及控制功率变换器的方法
JP2014217249A (ja) * 2013-04-30 2014-11-1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対象スイッチング素子の駆動回路
CN106134079A (zh) * 2014-03-27 2016-11-16 株式会社电装 驱动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35710A1 (en) * 2011-03-15 2012-09-20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Circuit Arrangement with a MOSFET and an IGBT
JP5854895B2 (ja) * 2011-05-02 2016-02-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用半導体装置
JP6402591B2 (ja) 2014-10-31 2018-10-10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
JPWO2016103328A1 (ja) * 2014-12-22 2017-04-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装置、モータ駆動装置、電力変換装置およびスイッチング方法
JP6492965B2 (ja) * 2015-05-22 2019-04-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パワートランジスタ駆動装置
JP6398872B2 (ja) * 2015-05-27 2018-10-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
US10291110B2 (en) * 2016-04-19 2019-05-14 Denso Corporation Driving circuit for switching element and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2005005822D1 (de) * 2005-09-29 2008-05-1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Schaltkreis und adaptives Verfahren zum Antrieb einer Halbbrückenschaltung
CN101795076A (zh) * 2009-01-29 2010-08-04 富士电机系统株式会社 功率变换器以及控制功率变换器的方法
JP2014217249A (ja) * 2013-04-30 2014-11-1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対象スイッチング素子の駆動回路
CN106134079A (zh) * 2014-03-27 2016-11-16 株式会社电装 驱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080371A (ja) 2019-05-23
US10541681B2 (en) 2020-01-21
CN109698684A (zh) 2019-04-30
US20190123732A1 (en) 2019-04-25
JP6930361B2 (ja) 2021-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98684B (zh) 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
JP4432215B2 (ja) 半導体スイッチング素子のゲート駆動回路
US9112344B2 (en) Driver for switching el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for rotary machine using the same
JP6351736B2 (ja) 自己消弧型半導体素子の短絡保護回路
US9419508B2 (en) Driving apparatus for driving switching elements of power conversion circuit
JP5831528B2 (ja) 半導体装置
CN109756012B (zh) 过电流判断装置和使用该过电流判断装置的驱动单元
US10823768B2 (en) Overcurrent detection circuit for switches
JP6582764B2 (ja) 半導体素子の駆動装置
JPH0947015A (ja) 自己消弧形半導体素子の駆動回路
JP6575230B2 (ja) 半導体素子の駆動装置
CN111106741B (zh) 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
WO2018230196A1 (ja) 駆動装置及び電力変換装置
US9628073B2 (en) Current control circuit
CN113544953B (zh) 开关的驱动装置
CN113711481B (zh) 驱动电路
CN111106742B (zh) 用于开关的驱动电路
CN112640276B (zh) 开关的驱动电路
US10855269B2 (en) Drive circuit
CN113169662A (zh) 电力转换装置
JP7088115B2 (ja) スイッチの駆動回路
JP7243156B2 (ja) スイッチング素子の駆動回路
JP2020043626A (ja) スイッチの駆動装置
CN117981224A (zh) 半导体装置及过电流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