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21850B - 一种偶联抗体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偶联抗体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21850B
CN109621850B CN201811525287.4A CN201811525287A CN109621850B CN 109621850 B CN109621850 B CN 109621850B CN 201811525287 A CN201811525287 A CN 201811525287A CN 109621850 B CN109621850 B CN 1096218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body
concentration
polystyrene microspheres
buffer solution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252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21850A (zh
Inventor
李子樵
王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yi Huna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Ailex Pharmaceutical Co ltd
Ailex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Ailex Pharmaceutical Co ltd, Ailex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Ailex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2528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6218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96218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218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218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218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3/00Colloid chemistry, e.g. the production of colloidal materials or their solu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 B01J13/02Making microcapsules or microballoo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偶联抗体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置于缓冲液中,调节羧基聚苯乙烯微球浓度;(2)将抗体加入到步骤(1)缓冲液中,添加偶联剂进行偶联反应;(3)将步骤(2)反应后的溶液混匀,加入封闭试剂;(4)向步骤(3)封闭后的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混匀得到所述偶联抗体的聚苯乙烯微球;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省去了离心和超滤过程,降低了工艺难度,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对于实际应用生产具有较高的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偶联抗体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偶联抗体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用于微球和抗体偶联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使用化学偶联剂在功能化(羧基/氨基/醛基等)与抗体之间产生共价键结合,另一种为物理吸附的方法,依靠静电力使抗体吸附到微球表面。为了将未结合的抗体去除,这两种方式都涉及到过滤和清洗的步骤,在过滤和清洗过程中,一般使用离心和超滤的方法。但是这些清洗和过滤过程耗费时间,生产的批量大小受到离心机或者超滤设备的限制,使成品成本升高。
CN104530459A公开了一种偶联抗体的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活化荧光微球表面的羧基;步骤2,偶联单克隆抗体的氨基与荧光微球表面的羧基;步骤3,封闭荧光微球表面没有完全反应的活化基团;步骤4,保存偶联抗体的聚苯乙烯荧光微球。此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适合产业化。但是此方法在制备过程中需要离心的步骤,具有一定的限制。
CN101871935A公开了一种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与C反应蛋白抗体的共价交联法,包括:选择合适粒径的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将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用缓冲液离心清洗,重悬浮;加入交联剂后混匀,温育后离心清洗;加入酸碱调节剂后加入C反应蛋白抗体和封闭剂,温育;清洗羧基化聚苯乙烯微球;加入缓冲液,重悬浮,储存于缓冲液中。解决了目前已有交联方法存在的交联效率低,稳定性差等问题。由上述方法可以看出,其在制备过程中也需要离心,在实际批量生产中,具有较大限制。
CN102621296A公开了一种带有间隔臂的羧化聚苯乙烯微球上偶联蛋白质的方法,包括:1)微球的活化:采用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硫代琥珀酰亚胺活化羧化聚苯乙烯微球,活化后的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引入了磺酸基;2)蛋白质的偶联;3)切向流过滤分离残留的抗体;4)以及微球的封闭四个步骤。此方法采用具有间隔臂的羧化聚苯乙烯微球,应用化学法将蛋白质(抗体或抗原)偶联于微球表面,从而使其活性位点尽量暴露,提高了抗体的利用率,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此方法将偶联了抗体的胶乳微球与残余的抗体分离时采用了切向流过滤技术,虽然克服了离心分离工艺中抗体易脱落和失活的缺点,但是,其在批量生产中,仍然有所限制。
因此,如何开发一种能够省去过滤、清洗等具有限制性的步骤,简化生产工艺,对于实际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偶联抗体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简化生产方法,尤其是避免制备过程离心分离、超滤等复杂的步骤,降低生产难度。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偶联抗体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置于缓冲液中,调节羧基聚苯乙烯微球浓度;
(2)将抗体加入到步骤(1)缓冲液中,添加偶联剂进行偶联反应;
(3)将步骤(2)反应后的溶液混匀,加入封闭试剂;
(4)向步骤(3)封闭后的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混匀得到所述偶联抗体的聚苯乙烯微球。
本发明提供的偶联抗体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相比于现有方法中存在由于使用离心、超滤等步骤使得得到的产品容易产生沉淀、易失活的缺陷,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使用合适的流程及配方组合,避免了所使用的离心和超滤过程,降低了工艺难度,同时降低了工艺成本。
本发明中,由于控制抗体和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浓度,实现了对于二者的比例控制,从而实现在偶联过程中能够将抗体直接偶联到微球上,大大简化了操作步骤。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缓冲液为MES缓冲液。
MES的中文名称为2-(N-吗啉代)乙磺酸。配制MES缓冲液时,要用NaOH或KOH调pH到目标pH值。MES易溶于水,呈无色透明状。未调pH之前,MES溶液的pH位于2.5到5之间。0℃时,饱和MES溶液的浓度约为0.65M。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缓冲液的pH值为5.5~6,例如可以是5.5、5.6、5.7、5.8、5.9或6等。
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缓冲液的浓度为40~60mM,例如可以是40mM、42mM、45mM、48mM、50mM、53mM、54mM、56mM、59mM或60mM等。
优选地,步骤(1)中调节羧基聚苯乙烯微球浓度至0.2%~0.3%,例如可以是0.2%、0.21%、0.22%、0.23%、0.24%、0.25%、0.26%、0.27%、0.28%、0.29%或0.3%等。
优选地,调节羧基聚苯乙烯微球浓度至0.25%。
在本发明中,控制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避免后续反应过程中离心超滤的步骤,简化实验操作。以浓度为0.25%为最佳。
优选地,步骤(2)所述抗体为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
优选地,步骤(2)中控制抗体在缓冲液中的终浓度为0.5~1mg/mL,例如可以是0.5mg/mL、0.6mg/mL、0.7mg/mL、0.8mg/mL、0.9mg/mL或1mg/mL等。
本发明中抗体的终浓度一般与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浓度相适应。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偶联剂为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偶联反应的时间为1~24h,例如可以是1h、2h、3h、4h、5h、6h、8h、9h、10h、11h、12h、13h、14h、15h、16h、17h、18h、19h、20h、21h、22h、23h或24h等。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偶联反应在pH值为5.5~6(例如可以是5.5、5.6、5.7、5.8、5.9或6)的条件下进行。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封闭试剂为BSA(牛血清白蛋白)。
优选地,步骤(3)中调节BSA的终浓度达到1.5%~2%,例如可以是1.5%、1.6%、1.7%、1.8%、1.9%或2%等。
在本发明中,控制BSA的终浓度控制在上述范围内,能够达到最佳的封闭效果。BSA的终浓度控制在2%为最佳。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在本发明中,如果不加入合适的表面活性剂(种类和量),后续微球就会沉降。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的终浓度为0.1%~0.5%,例如可以是0.1%、0.2%、0.3%、0.4%或0.5%等。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混匀的时间为4~6h,例如可以是4h、4.5h、5h、5.5h或6h等。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混匀的温度为18~25℃,例如可以是18℃、19℃、20℃、21℃、22℃、23℃、24℃或25℃等。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混匀后还包括使用缓冲液稀释,调节pH值。
优选地,所述缓冲液为MOPSO和Tris组成的混合缓冲液。
MOPSO的中文名称为3-(N-吗啉基)-2-羟基丙磺酸,Tris的中文名称为三羟甲基氨基甲烷。配制上述混合缓冲液,只需将两种物质按配比混合,调节适宜pH值即可,一般混合缓冲液的浓度为50mM。
优选地,所述pH值为7.5~9.0,例如可以是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或9.0等。
在本发明中,制备过程中所涉及到的pH值和缓冲液种类会因抗体不同而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相应条件的优化。
在本发明中,涉及到混匀操作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超声或者搅拌等方式,加快混匀的速度。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置于浓度为40~60mM、pH值为5.5~6的缓冲液中,调节羧基聚苯乙烯微球浓度至0.2%~0.3%;
(2)将抗体加入到步骤(1)缓冲液中,调节抗体终浓度为0.5~1mg/mL,添加偶联剂,在pH值为5.5~6条件下偶联反应1~24h;
(3)将步骤(2)反应后的溶液混匀,加入BSA,使BSA的终浓度达到1.5%~2%;
(4)向步骤(3)封闭后的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使表面活性剂终浓度为0.1%~0.5%,在18~25℃混匀4~6h,使用MOPSO和Tris组成的混合缓冲液稀释至使用浓度,调节pH值至7.5~9.0,储存,得到所述偶联抗体的聚苯乙烯微球。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偶联抗体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相比于现有方法中存在由于使用离心、超滤等步骤使得得到的产品容易产生沉淀、易失活的缺陷,本发明方法使用合适的流程及配方组合,避免了所使用的离心和超滤过程,降低了工艺难度,同时降低了工艺成本,对于抗体修饰的聚苯乙烯微球大批量制备提供了新的策略,利于大规模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偶联抗体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制备方法:
(1)将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置于浓度为50mM、pH值为5.7的MES缓冲液中,调节稀释羧基聚苯乙烯微球浓度至0.25%;
(2)将抗体加入到步骤(1)缓冲液中,调节抗体终浓度为0.7mg/mL,添加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在pH值为5.7条件下偶联反应12h;
(3)将步骤(2)反应后的溶液超声混匀,加入BSA,使BSA的终浓度达到2%;
(4)向步骤(3)封闭后的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使十二烷基硫酸钠终浓度为0.3%,在25℃搅拌混匀6h,加入50mM的MOPSO和Tris组成的混合缓冲液稀释至使用浓度,调节pH值至8.0,储存,得到偶联抗体的聚苯乙烯微球。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偶联抗体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制备方法:
(1)将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置于浓度为40mM、pH值为5.5的MES缓冲液中,调节稀释羧基聚苯乙烯微球浓度至0.25%;
(2)将抗体加入到步骤(1)缓冲液中,调节抗体终浓度为1mg/mL,添加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在pH值为5.5条件下偶联反应24h;
(3)将步骤(2)反应后的溶液超声混匀,加入BSA,使BSA的终浓度达到1.5%;
(4)向步骤(3)封闭后的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使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终浓度为0.5%,在18℃搅拌混匀4h,加入50mM的MOPSO和Tris组成的混合缓冲液稀释至使用浓度,调节pH值至9.0,储存,得到偶联抗体的聚苯乙烯微球。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偶联抗体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制备方法:
(1)将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置于浓度为60mM、pH值为6的MES缓冲液中,调节稀释羧基聚苯乙烯微球浓度至0.3%;
(2)将抗体加入到步骤(1)缓冲液中,调节抗体终浓度为0.5mg/mL,添加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在pH值为6条件下偶联反应1h;
(3)将步骤(2)反应后的溶液混匀,加入BSA,使BSA的终浓度达到2%;
(4)向步骤(3)封闭后的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使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总的终浓度为0.5%,在25℃混匀4h,加入50mM的MOPSO和Tris组成的混合缓冲液稀释至使用浓度,调节pH值至7.5,储存,得到偶联抗体的聚苯乙烯微球。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偶联抗体的羧基聚苯乙烯微球制备方法:
(1)将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置于浓度为55mM、pH值为5.5的MES缓冲液中,调节稀释羧基聚苯乙烯微球浓度至0.24%;
(2)将抗体加入到步骤(1)缓冲液中,调节抗体终浓度为0.7mg/mL,添加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在pH值为5.6条件下偶联反应18h;
(3)将步骤(2)反应后的溶液混匀,加入BSA,使BSA的终浓度达到1.8%;
(4)向步骤(3)封闭后的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使十二烷基硫酸钠总的终浓度为0.4%,在23℃混匀5h,加入55mM的MOPSO和Tris组成的混合缓冲液稀释至使用浓度,调节pH值至7.8,储存,得到偶联抗体的聚苯乙烯微球。
对比例1
按照CN104530459A实施例1提供的制备方法制备偶联抗体的聚苯乙烯微球
步骤1,以0.01M MES buffer作为活化缓冲液,取100μL表面有羧基的荧光微球加入1.5mL离心管中,用MSE buffer洗涤3次后,用冷冻离心机离心弃上清液,再在离心管中加入MES buffer,按体积比1:2加入新鲜配制的0.5g/mL EDC溶液和0.25g/mL sulfo-NHS溶液,用旋涡混合器振荡混匀,室温下旋转活化微球表面的羧基10分钟,再用MSE buffer洗涤荧光微球2遍。
步骤2,以0.02M BST buffer作为偶联过程的缓冲液,洗涤完成后,加入10μg单克隆抗体,再加入BST buffer,保持荧光微球的浓度为3mg/mL,室温下旋转反应1小时,再用冷冻离心机分离收集上清液,并检测偶联率为82%。
步骤3,向分离后的沉淀中加入BST缓冲液和2.5μL甘氨酸,旋转封闭30分钟,再用冷冻离心机分离弃上清后,加入BSA封闭液(BST缓冲液稀释),室温下旋转反应30分钟。
步骤4,用BST buffer洗涤封闭完成的荧光微球4次,保存于含BSA和NaN3叠氮钠的BST缓冲液的免疫微球保存液中备用。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本对比例中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浓度为0.35%,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得到偶联抗体的聚苯乙烯微球。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本对比例中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的浓度为0.15%,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制备得到偶联抗体的聚苯乙烯微球。
将上述通过制备方法得到的聚苯乙烯微球进行性能测试。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1-4与对比例1发现,在制备出的微球性能一致的情况下,本发明能够省却离心或超滤步骤,工艺较为简洁,减小了批间差,大大省了人工,而对比例1则需要离心等步骤。
通过实施例1-4与对比例2-3的对比可知,如果羧基聚苯乙烯微球与抗体的比例不合适,会影响二者的偶联效果,并且不能避免离心超滤的步骤。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偶联抗体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法,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法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偶联抗体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置于浓度为40~60mM,pH值为5.5~6的MES缓冲液中,调节羧基聚苯乙烯微球浓度至0.2%~0.3%;
(2)将抗体加入到步骤(1)缓冲液中,控制抗体在缓冲液中的终浓度为0.5~1mg/mL,添加偶联剂进行偶联反应;
(3)将步骤(2)反应后的溶液混匀,加入封闭试剂;
(4)向步骤(3)封闭后的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混匀后使用MOPSO和Tris组成的混合缓冲液调节pH值至7.5~9.0,得到所述偶联抗体的聚苯乙烯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调节羧基聚苯乙烯微球浓度至0.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抗体为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偶联剂为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偶联反应的时间为1~24h。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偶联反应在pH值为5.5~6的条件下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封闭试剂为BS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调节BSA的终浓度达到1.5%~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的终浓度为0.1%~0.5%。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混匀的时间为4~6h。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混匀的温度为18~25℃。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羧基聚苯乙烯微球置于浓度为40~60mM、pH值为5.5~6的缓冲液中,调节羧基聚苯乙烯微球浓度至0.2%~0.3%;
(2)将抗体加入到步骤(1)缓冲液中,调节抗体终浓度为0.5~1mg/mL,添加偶联剂,在pH值为5.5~6条件下偶联反应1~24h;
(3)将步骤(2)反应后的溶液混匀,加入BSA,使BSA的终浓度达到1.5%~2%;
(4)向步骤(3)封闭后的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使表面活性剂终浓度为0.1%~0.5%,在18~25℃混匀4~6h,使用MOPSO和Tris组成的混合缓冲液稀释至使用浓度,调节pH值至7.5~9.0,储存,得到所述偶联抗体的聚苯乙烯微球。
CN201811525287.4A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偶联抗体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096218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25287.4A CN109621850B (zh)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偶联抗体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25287.4A CN109621850B (zh)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偶联抗体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21850A CN109621850A (zh) 2019-04-16
CN109621850B true CN109621850B (zh) 2021-07-27

Family

ID=66073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25287.4A Active CN109621850B (zh) 2018-12-13 2018-12-13 一种偶联抗体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6218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27370A (zh) * 2019-12-12 2020-03-27 蓝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微球试剂的制备方法
CN111856016B (zh) * 2020-07-29 2023-08-01 武汉生之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涎液化糖链抗原测定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83993B (zh) * 2022-10-31 2023-11-14 苏州仝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偶联单克隆抗体的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331681B1 (es) * 2008-06-26 2010-10-14 Universidad De Zaragoza Metodo inmunocromatografico para detectar la presencia de alergenos en alimentos procesados.
CN106199000A (zh) * 2016-07-07 2016-12-07 四川新健康成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抗体的包被工艺以及该工艺制成的肌红蛋白测定试剂盒
CN108107201A (zh) * 2017-12-20 2018-06-01 青岛汉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胱抑素c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63516A (zh) * 2018-03-22 2018-10-16 吉林基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致敏胶乳的制备方法及试剂盒
CN108828209A (zh) * 2018-06-29 2018-11-16 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免疫检测的微球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331681B1 (es) * 2008-06-26 2010-10-14 Universidad De Zaragoza Metodo inmunocromatografico para detectar la presencia de alergenos en alimentos procesados.
CN106199000A (zh) * 2016-07-07 2016-12-07 四川新健康成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抗体的包被工艺以及该工艺制成的肌红蛋白测定试剂盒
CN108107201A (zh) * 2017-12-20 2018-06-01 青岛汉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胱抑素c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63516A (zh) * 2018-03-22 2018-10-16 吉林基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致敏胶乳的制备方法及试剂盒
CN108828209A (zh) * 2018-06-29 2018-11-16 迈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免疫检测的微球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21850A (zh) 2019-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21850B (zh) 一种偶联抗体的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
Jagendorf et al. Use of antibody bound to modified cellulose as an immunospecific adsorbent of antigens
CN111239406B (zh) 一种肝细胞生长因子胶乳免疫比浊检测试剂盒及其应用
JP2000206115A (ja) 抗体断片を用いた免疫凝集反応試薬
CN108107201A (zh) 一种胱抑素c检测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WO2017206713A1 (zh) 一种磁微粒偶联抗体分子的方法
CN108663516B (zh) 一种致敏胶乳的制备方法及试剂盒
CN111617746B (zh) 聚离子液体改性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富集磷酸化肽中的应用
JP2012022005A (ja) 凝集反応安定化方法
CN106093377A (zh) 一种用于蛋白、抗体、酶及核酸快速偶联的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79767A (zh) 一种羧基微球偶联氨基的方法、致敏胶乳及试剂盒
CN111596072A (zh) 一种基于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pth的试剂盒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CN103333299B (zh)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187069B (zh) 一种碱裂解工艺的大肠杆菌hcp检测方法
CN108303530B (zh) 一种猪伪狂犬gB抗体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13125741A (zh) 降钙素原的检测试剂、试剂盒、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07855115B (zh) 亲和层析柱、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8303540B (zh) 一种猪伪狂犬gE抗体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08303541B (zh) 一种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JP4432252B2 (ja) タンパク質吸着担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担体を用いた測定方法
CN115356477A (zh) 一种链霉亲和素磁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S6342229B2 (zh)
CN112710826A (zh) 一种提高试剂稳定性的包被和封闭方法
CN117554621A (zh) 快速检测n末端b型脑钠肽的均相免疫试剂盒、制备方法、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7976539B (zh) 一种降低酶联免疫法包被后本底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6

Address after: 201108 Lane 152, 468, Beihengsha River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AILEX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AILEX MEDICAL Co.,Ltd.

Patentee after: Lanyi (Hunan)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108 Lane 152, 468, Beihengsha River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AILEX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AILEX MEDICAL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22

Address after: 410201 No. 101-14, building 1, military civilian integration technology city, No. 769, Qingzhuhu Road, Qingzhuhu street, Kaifu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anyi (Hunan)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108 Lane 152, 468, Beihengsha River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AILEX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AILEX MEDICAL Co.,Ltd.

Patentee before: Lanyi (Hunan)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