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72242A - 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薄片制造装置、薄片及纸力增强剂涂敷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薄片制造装置、薄片及纸力增强剂涂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72242A
CN109572242A CN201811114112.4A CN201811114112A CN109572242A CN 109572242 A CN109572242 A CN 109572242A CN 201811114112 A CN201811114112 A CN 201811114112A CN 109572242 A CN109572242 A CN 1095722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n slice
reinforcing agent
power reinforcing
liquor
paper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1411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加藤真
加藤真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572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722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41M5/50Recording shee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 used to improve ink, dye or pigment receptivity, e.g. for ink-jet or thermal dye transfer recording
    • B41M5/52Macromolecular coatings
    • B41M5/5236Macromolecular 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tural gums, of proteins, e.g. gelatins, or of macromolecular carbohydrates, e.g. cellulos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5Arrangement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07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 properties
    • B41J2/2114Ejecting specialized liquids, e.g. transparent or processing liquid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19/00Coated paper; Coating material
    • D21H19/10Coatings without pig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19/00Coated paper; Coating material
    • D21H19/66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al visual effect, e.g. patterned, textured
    • D21H19/68Coatings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al visual effect, e.g. patterned, textured uneven, broken, discontinuou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1/00Non-fibrous material added to the pulp,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Paper-impregnating or coat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 D21H21/14Non-fibrous material added to the pulp,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Paper-impregnating or coating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its function, form or properties characterised by function or properties in or on the paper
    • D21H21/18Reinforcing agents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3/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adding material to the pulp or to the paper
    • D21H23/02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adding material to the pulp or to the pape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substances are added
    • D21H23/04Addition to the pulp; After-treatment of added substances in the pulp
    • D21H23/06Controlling the addition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3/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adding material to the pulp or to the paper
    • D21H23/02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adding material to the pulp or to the pape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substances are added
    • D21H23/04Addition to the pulp; After-treatment of added substances in the pulp
    • D21H23/20Apparatus therefor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3/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adding material to the pulp or to the paper
    • D21H23/02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adding material to the pulp or to the pape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substances are added
    • D21H23/22Addition to the formed paper
    • DTEXTILES; PAPER
    • D21PAPER-MAKING; PRODUCTION OF CELLULOSE
    • D21HPULP COMPOSITIONS; PREPARATION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D21C OR D21D; IMPREGNATING OR COATING OF PAPER; TREATMENT OF FINISHED PAPER NOT COVERED BY CLASS B31 OR SUBCLASS D21G; PAP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21H23/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adding material to the pulp or to the paper
    • D21H23/02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adding material to the pulp or to the paper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substances are added
    • D21H23/22Addition to the formed paper
    • D21H23/50Spraying or projec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Ink Jet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例如在对纸制的薄片实施印刷时,抑制来自薄片的纸粉的产生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薄片制造装置、薄片以及纸力增强剂涂敷方法。该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纸力增强剂涂敷部,所述纸力增强剂涂敷部具备对含有纸力增强剂的液剂进行供给的液剂供给部、和具有喷出从所述液剂供给部被供给的所述液剂的喷嘴的喷墨头,并且所述纸力增强剂涂敷部将从所述喷嘴喷出的所述液剂涂敷在薄片上,所述喷墨头优先或选择性地将所述液剂涂敷在所述薄片的边缘部上。

Description

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薄片制造装置、薄片及纸力增强剂涂敷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薄片制造装置、薄片及纸力增强剂涂敷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存在有一种从记录头喷射出油墨液滴,从而在印刷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印刷纸张被供给至具有记录头的图像形成部中,并在图像被形成于该印刷纸张的表面上之后,被排出到排纸托盘上。
如此,虽然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成为印刷纸张通过图像形成部的结构,但是,此时有可能会从印刷纸张的裁断面等上产生纸粉。而且,当产生的纸粉在图像形成装置内飞扬并附着于记录头的喷嘴上时,则有可能会引起喷嘴堵塞。而且,在产生了该堵塞的情况下,油墨将无法被施加到图像上,其结果为,存在被形成于印刷纸张上的图像的质量发生恶化的这类问题。
因此,已知有一种以将防止纸粉飞散用的液体涂敷在印刷纸张的侧面的方式来防止纸粉的飞散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方法中,虽然作为防止纸粉飞散用的液体而使用了水或乙醇,但是这样的液体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蒸发,从而并不足以防止纸粉的飞散。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0722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例如能够在对纸制的薄片实施印刷时,对来自薄片的纸粉的产生进行抑制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薄片制造装置、薄片及纸力增强剂涂敷方法。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发明,且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而实现。
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纸力增强剂涂敷部,所述纸力增强剂涂敷部具备对含有纸力增强剂的液剂进行供给的液剂供给部、和具有喷出从所述液剂供给部被供给的所述液剂的喷嘴的喷墨头,并且所述纸力增强剂涂敷部将从所述喷嘴喷出的所述液剂涂敷在薄片上,
所述喷墨头优先或选择性地将所述液剂涂敷在所述薄片的边缘部上。
由此,能够将液剂涂敷在易于产生纸粉的薄片的边缘部上。该液剂会浸透到薄片的边缘部中,从而能够通过液剂中含有的纸力增强剂而使薄片中含有的纤维素纤维彼此的接合牢固。由此,能够防止由来自薄片的纤维素纤维的脱落造成的纸粉的产生。
优选为,在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中,具有对所述薄片进行输送的输送部,
所述喷墨头被配置于通过所述输送部而被输送的所述薄片的上方,并且包括沿着与所述薄片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而配置有多个所述喷嘴的上方头,
所述上方头在所述薄片通过时,以朝向所述薄片的边缘部的方式从各个所述喷嘴喷出所述液剂。
由此,能够在对薄片进行输送的同时喷出液剂,从而将该液剂迅速地涂敷在薄片的边缘部上。
优选为,在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中,在多个所述喷嘴中具有内侧喷嘴,所述内侧喷嘴在所述薄片通过时面向所述薄片的与边缘部相比靠内侧的内侧部,并且也从所述内侧喷嘴向所述内侧部喷出所述液剂。
由此,能够在对薄片进行输送的同时喷出液剂,从而将该液剂迅速地涂敷在薄片的内侧部上。
优选为,在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中,所述上方头具备调节部,所述调节部以使所述液剂相对于所述薄片的边缘部的喷出量与所述液剂相对于所述内侧部的喷出量不同的方式进行调节。
由此,能够使液剂相对于薄片的边缘部的喷出量多于液剂相对于内侧部的喷出量。因此,喷墨头被构成为,将液剂优先涂敷在薄片的边缘部上。
优选为,在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中,在所述液剂中,具有特性不同的第一液剂和第二液剂,
所述液剂供给部为,对所述第一液剂和所述第二液剂进行供给的部件,
所述纸力增强剂涂敷部具备切换部,所述切换部相对于所述上方头而对所述第一液剂的供给和所述第二液剂的供给进行切换。
由此,能够相对于薄片而涂敷第一液剂或者涂敷第二液剂。
优选为,在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中,在所述上方头中,各个所述喷嘴以相对于所述薄片的输送方向而倾斜的方式开口。
由此,能够将液剂涂敷在薄片的边缘部的端面上。
优选为,在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中,具有对所述薄片进行输送的输送部,
所述喷墨头被配置于通过所述输送部而被输送的所述薄片的侧方,并且包括配置有多个所述喷嘴的侧方头,
所述侧方头在所述薄片通过时,以朝向所述薄片的边缘部的方式从各个所述喷嘴喷出所述液剂。
由此,能够在对薄片进行输送的同时喷出液剂,从而将该液剂迅速地涂敷在薄片的边缘部上。
优选为,在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中,所述纸力增强剂涂敷部具备液剂转移部件,所述液剂转移部件在与所述薄片接触的状态下,将所述液剂转移并涂敷在所述薄片上。
由此,能够将液剂涂敷在例如薄片的一个面(单面)整体上。
优选为,在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中,具有对所述喷墨头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
由此,能够迅速且准确地进行喷墨头的动作。
优选为,在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中,具有位置检测部,所述位置检测部对所述薄片相对于所述喷墨头的位置进行检测,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位置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而对从所述喷嘴喷出所述液剂的喷出定时进行控制。
由此,能够在由纸力增强剂涂敷部向薄片涂敷液剂时,准确地将液剂涂敷在薄片的目的部位(例如薄片的边缘部)上。
优选为,在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中,所述纸力增强剂为干燥纸力增强剂。
由此,能够优选作为纸力增强剂,从而抑制来自薄片的纸粉的产生。
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
由此,能够将液剂涂敷在易于产生纸粉的薄片的边缘部上。该液剂会浸透到薄片的边缘部中,从而能够通过液剂中含有的纸力增强剂而使薄片中含有的纤维素纤维彼此的接合牢固。由此,能够防止由来自薄片的纤维素纤维的脱落造成的纸粉的产生。
本发明的薄片的特征在于,在将纸制的薄片的边缘部处的纸力增强剂的含量(%)设为X,将所述薄片的与所述边缘部相比靠内侧的内侧部处的纸力增强剂的含量(%)设为Y时,
X与Y之比X/Y在1.1以上且100以下。
由此,薄片成为在易于产生纸粉的边缘部上被充分地涂敷了液剂的薄片。该液剂会浸透到薄片的边缘部中,从而能够通过液剂中含有的纸力增强剂而使薄片中含有的纤维素纤维彼此的接合牢固。由此,能够防止由来自薄片的纤维素纤维的脱落造成的纸粉的产生。
本发明的薄片的特征在于,在将纸制的薄片的边缘部的端面处的纸力增强剂的附着面积设为A,将所述薄片的与所述边缘部相比靠内侧的内侧部的横截面处的纸力增强剂的附着面积设为B时,A与B之比A/B在2以上。
由此,薄片成为在易于产生纸粉的边缘部上被充分地涂敷了液剂的薄片。该液剂会浸透到薄片的边缘部中,从而能够通过液剂中含有的纸力增强剂而使薄片中含有的纤维素纤维彼此的接合牢固。由此,能够防止由来自薄片的纤维素纤维的脱落造成的纸粉的产生。
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将含有纸力增强剂的液剂涂敷在纸制的薄片上的涂敷工序,
在所述涂敷工序中,使用喷墨头而将所述液剂优先或选择性地涂敷在所述薄片的边缘部上。
由此,能够将液剂涂敷在易于产生纸粉的薄片的边缘部上。该液剂会浸透到薄片的边缘部中,从而能够通过液剂中含有的纸力增强剂而使薄片中含有的纤维素纤维彼此的接合牢固。由此,能够防止由来自薄片的纤维素纤维的脱落造成的纸粉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按照顺序表示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动作状态的俯视图。
图2为按照顺序表示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动作状态的俯视图。
图3为按照顺序表示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动作状态的俯视图。
图4为按照顺序表示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动作状态的俯视图。
图5为按照顺序表示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动作状态的俯视图。
图6为表示被配置于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下游侧的干燥部以及加压部的动作状态的俯视图。
图7为图3中的A-A线剖视图。
图8为图3中的B-B线剖视图。
图9为图5中的C-C线剖视图。
图10为表示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第一实施方式)所具有的喷墨头中的上方头的喷嘴的配置状态的图。
图11为表示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第一实施方式)所具有的喷墨头中的侧方头的喷嘴的配置状态的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第一实施方式)所具有的喷墨头(上方头以及侧方头)的垂直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第一实施方式)所具有的主要部分的框图。
图14为按照顺序表示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第一实施方式)所执行的工序(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方法)的图。
图15为被实施了纸粉产生防止处理的薄片的横向剖视图。
图16为从图15中的箭头标记D方向进行观察时的图。
图17为图15中的E-E线剖视图。
图18为表示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动作状态的俯视图。
图19为按照顺序表示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第三实施方式)的动作状态的俯视图。
图20为按照顺序表示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第三实施方式)的动作状态的俯视图。
图21为表示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第四实施方式)的动作状态的局部剖面侧视图。
图22为按照顺序表示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第五实施方式)的动作状态的俯视图。
图23为按照顺序表示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第五实施方式)的动作状态的俯视图。
图24为表示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第六实施方式)的概要侧视图。
图25为按照顺序表示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第六实施方式)所执行的工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优选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薄片制造装置、薄片及纸力增强剂涂敷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图5分别为按照顺序表示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动作状态的俯视图。图6为表示被配置于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下游侧的干燥部以及加压部的动作状态的俯视图。图7为图3中的A-A线剖视图。图8为图3中的B-B线剖视图。图9为图5中的C-C线剖视图。图10为表示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第一实施方式)所具有的喷墨头中的上方头的喷嘴的配置状态的图。图11为表示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第一实施方式)所具有的喷墨头中的侧方头的喷嘴的配置状态的图。图12为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第一实施方式)所具有的喷墨头(上方头以及侧方头)的垂直剖视图。图13为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第一实施方式)所具有的主要部分的框图。图14为按照顺序表示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第一实施方式)所执行的工序(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方法)的图。图15为被实施了纸粉产生防止处理的薄片的横向剖视图。图16为从图15中的箭头标记D方向进行观察时的图。图17为图15中的E-E线剖视图。
另外,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说明,而将图1中的左右方向设为x轴,将图1中的上下方向设为y轴,将与纸面垂直的方向,即分别与x轴以及y轴垂直的方向设为z轴。而且,图1以后的各图中的坐标轴与图1中的坐标轴相对应。此外,有时会将各坐标轴的箭头标记所朝向的方向称为“正”,将其相反方向称为“负”。
此外,有时会将图1~图7、图9中(对图18~图24而言也同样)的左侧称为“左”或“上游”,将右侧称为“右”或“下游”。
此外,有时会将图7~图9以及图15~图17(对图21以及图24而言也同样)的上侧称为“上”或“上方”,将下侧称为“下”或“下方”。
此外,在图7~图9(对图21而言也同样)中,为了易于理解,而以夸大的方式对薄片的厚度方向进行了图示。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1具有纸力增强剂涂敷部4,所述纸力增强剂涂敷部4具备对含有纸力增强剂的液剂(以下称为“油墨Q”)进行供给的油墨供给部(液剂供给部)41、和具有喷出从油墨供给部(液剂供给部)41被供给的油墨Q(液剂)的喷嘴45的喷墨头42,并且所述纸力增强剂涂敷部4将从喷嘴45喷出的油墨Q(液剂)涂敷在薄片S上。该喷墨头(液滴喷出头)42能够优先或选择性地将油墨Q(液剂)涂敷在薄片S的边缘部S4上。
此外,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方法具有将含有纸力增强剂的油墨Q(液剂)涂敷在薄片S上的液剂涂敷工序(涂敷工序),并且在液剂涂敷工序(涂敷工序)中,使用喷墨头42来优先或选择性地将油墨Q(液剂)涂敷在薄片S的边缘部S4上。并且,该方法通过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1而被执行。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如后述的那样,能够将油墨Q涂敷在易于产生纸粉的薄片S的边缘部S4上。该油墨Q浸透到边缘部S4中,从而能够通过油墨Q中含有的纸力增强剂来使薄片S(边缘部S4)中所含有的纤维素纤维彼此的键合变得牢固。由此,能够防止由来自薄片S的纤维素纤维的脱落所导致的纸粉的产生。
此外,例如在使用喷墨打印机等的印刷装置向该薄片S实施彩色印刷从而形成图像时,能够防止从薄片S上产生成为印刷装置的喷嘴的堵塞的原因的纸粉。由此,能够稳定地进行针对薄片S的图像形成。此外,由于该图像是从印刷装置的喷嘴充分地喷出了彩色油墨而被形成的,因此成为品质优异的图像。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1。此外,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薄片制造装置100进一步成为具备干燥部(干燥装置)29和加压部(加压装置)30的结构。如图14所示,在薄片制造装置100中,顺序地执行油墨涂敷工序、干燥工序和加压工序。另外,虽然干燥工序和加压工序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汇总(同时地)进行的,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以隔开时间差来进行。
根据这样的本发明,能够享有上述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1(纸力增强剂涂敷方法)的优点,并且例如可获得能够用于喷墨方式的印刷中的薄片S。
另外,作为被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1涂敷油墨Q之前的薄片S,例如能够设为PPC纸张。PPC纸张既可以是对废纸进行解纤而制造出的再生纸(回收纸),也可以是非再生纸。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薄片S的俯视观察时的形状为长方形,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在薄片S于俯视观察时成为长方形的情况下,其尺寸并未被特别限定,例如既可以为A规格尺寸,也可以为B规格尺寸。
如图15所示,薄片S具有面向上方的上表面S1、面向下方的下表面S2、以及面向侧方的端面(裁断面)S3。例如,在薄片S于俯视观察时为长方形的情况下,端面S3存在有四个。而且,所述的“薄片S的边缘部S4”是指,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端面S3起至向薄片S的内侧仅离开距离L的位置为止的带状的范围。因此,薄片S的边缘部S4成为包括上表面S1中的距端面S3距离L的部分、下表面S2中的距端面S3距离L的部分和端面S3的部分。另外,虽然距离L基于薄片S的大小而变化,但是例如优选为0.1mm以上且10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mm以上且5mm以下。
此外,在下文中,将薄片S的与边缘部S4相比靠内侧的部分(图1~图6中的被双点划线包围的部分)称为“内侧部S5”。
如图1~图5所示,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1(以下仅称为涂敷装置1)具有:对薄片S进行输送的输送部3、将油墨Q涂敷在薄片S上的纸力增强剂涂敷部4、和对薄片S的位置进行检测的位置检测部5。
如图13所示,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1(薄片制造装置100)具有控制部28,所述控制部28对该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1所具备的各部分(例如,喷墨头42、纸力增强剂涂敷部4、位置检测部5等)的动作进行控制。控制部28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281和存储部282。CPU281例如能够执行各种判断或各种命令等。存储部282中存储有例如直至制造出薄片S为止的程序等的各种程序。此外,该控制部28既可以被内置在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1中,也可以被设置在外部的计算机等的外部设备中。此外,外部设备例如存在经由电缆等而与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1进行通信的情况、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经由网络(例如互联网)而与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1连接的情况等。此外,CPU281与存储部282例如既可以以一体化的方式被构成为一个单元,也可以是CPU281被内置在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1中,存储部282被设置在外部的计算机等的外部设备中,还可以是存储部282被内置在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1中,CPU281被设置在外部的计算机等的外部设备中。
输送部3具有由无接头带构成的输送带31、和对输送带31进行驱动的驱动部32。
输送带31能够将薄片S载置在其表面侧的面上。并且,能够在该状态下,通过驱动部32进行动作,从而将薄片S朝向x轴方向正侧进行输送。
另外,作为输送带31并未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表面侧的面具有粘着性的胶带。在将胶带用于输送带31中的情况下,能够在薄片S的输送中,防止例如薄片S在输送带31上偏移或卷起。由此,能够在通过纸力增强剂涂敷部4而在薄片S上涂敷油墨Q时,将油墨Q准确地涂敷在薄片S的目的部位(例如边缘部S4)上。
驱动部32具有多个辊321、和与这些辊321中的至少一个辊321连结的作为驱动源的电机(未图示)。通过该驱动部32的动作而使辊321进行旋转,从而输送带31能够规定的速度对薄片S进行输送。驱动部32的动作通过控制部28而被控制(参照图13),例如,也能够将输送带31的输送速度设为可变(设定为多级)。另外,优选为,所述电机与辊321经由变速器而被连结。
另外,虽然输送部3在本实施方式中成为具有输送带31的结构,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还可以为具有对薄片S进行载置并通过抽吸力来保持该载置状态的板状部件、即压印板的结构。
但是,在使用喷墨打印机等的印刷装置向未使用状态的薄片S实施彩色印刷而形成图像时,存在从薄片S(主要是端面S3)上产生纸粉的情况。该纸粉是例如由从薄片S脱落的纤维素纤维构成的物质。纸粉在向薄片S的印刷中在印刷装置内飞扬,从而有可能成为例如在印刷装置的喷嘴中产生堵塞的原因。并且,在产生了堵塞的情况下,从该喷嘴中将无法充分地喷出彩色油墨,其结果为,存在被形成于薄片S上的图像的品质发生恶化的这类问题。
因此,涂敷装置1被构成为,对薄片S实施防止纸粉产生的纸粉产生防止处理。以下,对该结构及其作用进行说明。
纸力增强剂涂敷部4(以下仅称为“涂敷部4”)为,进行将油墨Q涂敷在薄片S上的油墨涂敷工序(涂敷工序)的部分。涂敷部4具备供给油墨Q的油墨供给部41、和将从油墨供给部41供给的油墨Q喷出的喷墨头42。
如图1~图5所示,油墨供给部41具有对油墨Q进行贮留的罐411、和装填有罐411的装填部412。
罐411能够在油墨Q被用尽的情况下更换为充分地贮留有油墨Q的新的罐411。
被贮留于该罐411中的油墨Q为,含有纸力增强剂的油墨。
作为油墨Q,能够使用水系油墨、溶剂系油墨、UV固化性油墨、乳胶油墨等。
水系油墨为,在水系溶剂中溶解有粘结剂树脂的油墨。溶剂系油墨为,在溶剂中溶解有粘结剂树脂的油墨。UV固化性油墨为,在通过UV照射而固化的液状单体中溶解有粘结剂树脂的油墨。乳胶油墨为,在分散剂中分散有粘结剂树脂的油墨。
纸力增强剂为,使薄片S(纸)的强度增大的造纸用药品的一种。虽然作为该纸力增强剂,可列举出干燥纸力增强剂或湿润纸力增强剂,但是在它们之中优选为,使用干燥纸力增强剂。如此,优选为,纸力增强剂为干燥纸力增强剂。干燥纸力增强剂为提高通常的干燥状态下的薄片S的强度的纸力增强剂,适用于实际的薄片S的使用状态(被实施印刷的薄片S)。
另外,作为干燥纸力增强剂,例如可列举出阳离子淀粉、两性淀粉、两性聚丙烯酰胺(两性PAM)、羧甲基纤维素钠盐(CMC)等,特别地,优选羧甲基纤维素钠盐。作为羧甲基纤维素钠盐的分子量,并未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为1000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000以上且70000以下。
此外,作为湿润纸力增强剂,例如可列举出聚酰胺-表氯醇树脂等的环氧氯丙烷类树脂、尿素树脂、酸胶体-三聚氰胺树脂、热交联性赋予聚丙烯酰胺(热交联性赋予PAM)等。
虽然作为上述粘结剂树脂,并不限定于以下物质,但可列举出例如:苯乙烯-丁二烯、氨基甲酸乙酯(urethane)、(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丙烯腈、氰基丙烯酸酯、丙烯酰胺、烯烃、苯乙烯、醋酸乙烯、氯乙烯、乙烯醇、乙烯基醚、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咔唑、乙烯基咪唑、及偏二氯乙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氟树脂、以及天然树脂。其中,优选为,苯乙烯-丁二烯树脂或氨基甲酸乙酯树脂(urethane resin)。另外,上述的共聚物可以为无规共聚物、嵌段共聚物、交替共聚物、以及接枝共聚物中的任意形态。
装填部412为装填有罐411的部件。罐411通过该装填部412而被定位,从而能够稳定地向喷墨头42供给油墨Q。
如图1~图5所示,喷墨头42为,具有(包括)上方头(第一上方头)43a、上方头(第二上方头)43b、侧方头(第一侧方头)44a、侧方头(第二侧方头)44b的喷墨头。上方头43a、上方头43b、侧方头44a以及侧方头44b均具有多个将从油墨供给部41供给的油墨Q朝向薄片S喷出的喷嘴45(参照图10、图11)。
上方头43a经由管46a而被液密性地连接在罐411上。由此,来自罐411的油墨Q被供给至上方头43a。
上方头43b经由管46b而被液密性地连接在罐411上。由此,来自罐411的油墨Q被供给至上方头43b。
侧方头44a经由管46c而被液密性地连接在罐411上。由此,来自罐411的油墨Q被供给至侧方头44a。
侧方头44b经由管46d而被液密性地连接在罐411上。由此,来自罐411的油墨Q被供给至侧方头44b。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侧方头44a与侧方头44b被配置在薄片S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处,上方头43a与上方头43b被配置在下游侧处,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即,上方头43a与上方头43b被配置在薄片S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处,侧方头44a与侧方头44b被配置在下游侧处。
此外,上方头43a、上方头43b、侧方头44a以及侧方头44b均被构成为,通过喷墨方式而将油墨Q作为液滴喷出。关于该结构,以上方头43a为代表来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上方头43a具备:喷嘴板471、空腔基板472、振动板473、和层叠了多个压电元件474a而成的层叠型的压电式致动器475。
在喷嘴板471上,以贯通的方式而形成有喷嘴45。
在空腔基板472的内部,形成有空腔(压力室)476和与其连通的贮液器477。在空腔476的内部填充有油墨Q,并且内部的压力通过振动板473的振动而被增减。此外,喷嘴45与空腔476连通。并且,能够通过空腔476内的压力的增减而将油墨Q作为液滴而喷出。此外,贮液器477经由管46a而与油墨供给部41(罐411)连接。
压电式致动器475为使振动板473进行振动的装置。该压电式致动器475由相置配置的梳齿状的第一电极474b、第二电极474c、和与该第一电极474b、第二电极474c的各梳齿交替配置的压电元件474a构成。此外,压电式致动器475的一端侧经由中间层479而与振动板473接合。
这种结构的压电式致动器475与控制部28电连接(参照图13)。在压电式致动器475中,通过被施加于第一电极474b与第二电极474c之间的来自控制部28(驱动信号源)的驱动信号,从而利用在图12中的上下方向上进行伸缩的模式。此外,由于在压电式致动器475中层叠有压电元件474a,因此能够获得较大的驱动力。并且,当在压电式致动器475上被施加有所述驱动信号时,在振动板473上会产生振动。由此,空腔476内的压力发生变化,从而有油墨Q的液滴从喷嘴45被喷出。此外,能够根据所述驱动信号的强弱,而对从喷嘴45被喷出的油墨Q的喷出量进行调节。如此,压电式致动器475也成为对从喷嘴45被喷出的油墨Q的喷出量进行调节的调节部。
如前文所述,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1具有对薄片S进行输送的输送部3。此外,喷墨头42被配置于通过输送部3而被输送的薄片S的上方、即Z轴方向正侧处,并且具有(包括)沿着与薄片S的输送方向(x轴方向)交叉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与x轴方向正交的y轴方向)而被配置有多个喷嘴45的上方头43a以及上方头43b。
如图1~图5、图7以及图9所示,上方头43a以在输送部3的输送带31的长度方向的中途处被固定在其上方的方式被配置。上方头43b也同样地以在输送部3的输送带31的长度方向的中途处被固定在其上方的方式被配置。此外,上方头43b被配置于上方头43a的下游侧处。
如图7所示,在上方头43a中,各喷嘴45相对于薄片S的输送方向而倾斜,即,在图示的结构中朝向左下侧开口。如图9所示,在上方头43b中,各喷嘴45相对于薄片S的输送方向而向与上方头43a的喷嘴45相反一侧倾斜,即,在图示的结构中朝向右下侧开口。
由于上方头43a与上方头43b除了配置位置与喷嘴45的开口方向不同之外,其余均为相同结构,因此以下代表性地对上方头43a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上方头43a具有多个喷嘴45。这些喷嘴45沿着y轴方向而以等间隔的方式被配置,从而构成了喷嘴列451。
此外,喷嘴列451被设置有多个。并且,这些多个喷嘴列451沿着x轴方向而以等间隔的方式被配置。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喷嘴列451以偏移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喷嘴45的间距的一半距离(半间距)的方式被配置。
另外,虽然喷嘴列451沿着与薄片S的输送方向(x轴方向)正交的y轴方向而形成,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以相对于x轴方向而倾斜的方式来形成。
此外,沿着y轴方向的喷嘴45的形成数量与薄片S的宽度(y轴方向上的长度)的大小无关,并被充分地确保为能够对薄片S喷出油墨Q的程度。
如图1~图5所示,具有这样的喷嘴45的上方头43a被设定为,沿着y轴方向而被划分为多个(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五个)单元。将这些单元从y轴方向正侧起依次称为“第一单元431”、“第二单元432”、“第三单元433”、“第四单元434”、“第五单元435”。
并且,如图3(图7)所示,在薄片S通过时,上方头43a能够以从其输送方向前方朝向薄片S的边缘部S4的方式从第一单元431~第五单元435的各喷嘴45中喷出油墨Q(液剂)。由此,油墨Q被涂敷在薄片S的边缘部S4中的上表面S1侧的部分、和位于输送方向前方的端面S3上。另外,如后文所述那样,上方头43a中的油墨Q的喷出定时是基于位置检测部5的检测结果而被控制部28控制的。
此外,如图4所示,在薄片S通过时,上方头43a也能够从第二单元432~第四单元434的各喷嘴45中向薄片S的内侧部S5喷出油墨Q。如此,在上方头43a的多个喷嘴45中,存在有在薄片S通过时面向薄片S的与边缘部S4相比靠内侧的内侧部S5的内侧喷嘴(第二单元432~第四单元434的各喷嘴45),从而也能够从内侧喷嘴向内侧部S5喷出油墨Q。由此,油墨Q被涂敷在薄片S的内侧部S5中的上表面S1侧的部分上,因此,能够防止来自该部分的纸粉的产生。
另外,还存在根据薄片S的大小,而从第一单元431或第五单元435的一部分的喷嘴45也向薄片S的内侧部S5喷出油墨Q的情况。
如前文所述,压电式致动器475成为对从喷嘴45被喷出的油墨Q的喷出量进行调节的调节部。由此,上方头43a成为具备如下调节部的头,所述调节部以使针对薄片S的边缘部S4的油墨Q(液剂)的喷出量与针对内侧部S5的油墨Q(液剂)的喷出量不同的方式进行调节。由此,能够使针对薄片S的边缘部S4的油墨Q的喷出量多于针对内侧部S5的油墨Q的喷出量。如此,上方头43a(喷墨头42)被构成为,与薄片S的内侧部S5相比优先将油墨Q涂敷在边缘部S4上。
一般情况下,根据经验可知,对于薄片S上的纸粉的产生而言,与内侧部S5相比边缘部S4一方更容易发生。因此,通过将油墨Q优先涂敷在边缘部S4上,从而使油墨Q浸透到边缘部S4中,由此能够利用油墨Q中含有的纸力增强剂而使薄片S(边缘部S4)中含有的纤维素纤维彼此的键合牢固。由此,能够防止由来自薄片S的纤维素纤维的脱落造成的纸粉的产生。
在例如使用喷墨打印机等的印刷装置向该薄片S实施彩色印刷从而形成图像时,能够在防止成为印刷装置的喷嘴的堵塞的原因的纸粉的产生的同时,稳定地进行该图像形成。并且,由于该图像是从印刷装置的喷嘴充分地喷出了彩色油墨而被形成的,因此成为品质优异的图像。
此外,该印刷装置能够省略设置对纸粉进行去除、回收的部分,从而相应地成为被小型化的印刷装置。
另一方面,如图5(图9)所示,上方头43b能够在薄片S通过时,以从其输送方向后方朝向薄片S的边缘部S4的方式从第一单元431~第五单元435的各喷嘴45喷出油墨Q。由此,油墨Q被涂敷在薄片S的边缘部S4中的上表面S1侧的部分、和位于输送方向后方的端面S3上。
如前文所述,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1具有对薄片S进行输送的输送部3。此外,喷墨头42具有(包括)侧方头44a以及侧方头44b,所述侧方头44a以及侧方头44b被配置于通过输送部3而被输送的薄片S的侧方处,并且被配置有多个喷嘴45。
如图1~图5所示,侧方头44a相对于输送带31而被配置于图中的上侧处,即y轴方向正侧处。在侧方头44a中,各喷嘴45以朝向输送带31的方式,即以朝向y轴方向负侧的方式开口。
此外,侧方头44b相对于输送带31而被配置于图中的下侧处,即y轴方向负侧处。在侧方头44b中,各喷嘴45以朝向输送带31的方式,即以朝向y轴方向正侧的方式而开口。
由于侧方头44a与侧方头44b除了配置位置与喷嘴45的开口方向不同之外,其余均为相同结构,因此以下代表性地对侧方头44a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侧方头44a具有多个喷嘴45。这些喷嘴45沿着x轴方向而以等间隔的方式被配置,从而构成了喷嘴列452。
此外,喷嘴列452被设置有多个。并且,这些多个喷嘴列452沿着z轴方向而以等间隔的方式被配置。在z轴方向上相邻的喷嘴列452以仅偏移在x轴方向上相邻的喷嘴45的间距的一半距离(半间距)的方式被配置。
并且,如图3(图8)以及图4所示,在薄片S通过时,侧方头44a能够以从其侧方朝向薄片S的边缘部S4的方式从各喷嘴45喷出油墨Q(液剂)。由此,油墨Q被涂敷在薄片S的边缘部S4中的面向侧方头44a的端面S3上。如此,侧方头44a(喷墨头42)被构成为,将油墨Q选择性地涂敷在薄片S的边缘部S4上。另外,如后文所述的那样,侧方头44a中的油墨Q的喷出定时是基于位置检测部5的检测结果而被控制部28控制的。
通过以上这种结构的喷墨头42,从而能够从薄片S的表面侧涂敷油墨Q。然后,在该涂敷后,使薄片S的表背反转,并以与上述同样的方式,通过喷墨头42而将油墨Q也涂敷在薄片S的背面侧。
位置检测部5为,对薄片S相对于喷墨头42的位置进行检测的部件。位置检测部5以在输送部3的输送带31的长度方向的中途处被固定在其上方的方式被配置。此外,位置检测部5被配置于喷墨头42(侧方头44a、侧方头44b)的上游侧处。
在本实施方式中,位置检测部5为,具有进行发光的发光部、和接收反射来自发光部的光的反射光的光接受部的光反射型的线传感器。并且,能够基于光接受部中的受光量而对输送带31上的薄片S的当前的位置进行检测。此外,如图13所示,位置检测部5与控制部28电连接。并且,位置检测部5的检测结果被传送到控制部28中。控制部28能够基于该检测结果,而对从喷嘴45喷出油墨Q的喷出定时进行控制。
另外,虽然位置检测部5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光反射型的线传感器,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为具有进行发光的发光部、和接收来自发光部的透过光的光接受部的透光型的线传感器。
如图6所示,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干燥部(干燥装置)29与加压部(加压装置)30。
干燥部29为进行使被涂敷了油墨Q的状态的薄片S的油墨Q干燥的干燥工序的部分。该干燥部29被配置于喷墨头42的下游侧处,并且具有腔室291、和被内置于腔室291中的加热器292。
腔室291能够使输送中途的薄片S通过其内部。
加热器292能够在薄片S通过腔室291内时进行加热,从而使油墨Q的液状的成分蒸发。由此,能够使油墨Q干燥。如图13所示,加热器292与控制部28电连接。由此,能够对加热器292施加电压,从而使加热器292动作。另外,加热器292的电压的大小通过控制部28而被控制。
此外,控制部28也与输送部3的驱动部32电连接。由此,能够对薄片S的输送速度、即从薄片S进入腔室291内起至出来为止的通过时间进行控制。并且,能够通过对该通过时间和加热器292的加热温度进行适当设定,从而对油墨Q的干燥条件进行变更。
加压部30为在薄片S的干燥中进行对薄片S加压的加压工序的部分。该加压部30被配置于输送带31的上侧处,且为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收纳在腔室291内的空转辊。加压部30随着薄片S的输送而围绕中心轴O30向箭头标记α30方向上进行旋转,并且成为在与辊321之间连输送带31一起对薄片S进行加压的砑光辊。
通过经由这样的干燥工序与加压工序,从而薄片S成为消除了例如皱褶、起伏、卷曲等这样的无意的变形等,进而适于印刷的状态。
接下来,在参照图1~图6的同时,对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动作,即,通过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1而将油墨Q涂敷在薄片S上,之后,通过干燥部29进行干燥,并且通过加压部30进行加压,直至获得被实施了纸粉产生防止处理的薄片S的一系列工序进行说明。如前文所述,薄片制造装置100的各部分的动作通过控制部28而被控制。
首先,如图1所示,薄片S通过输送部3而被输送至位置检测部5的近前。
然后,如图2所示,薄片S开始通过位置检测部5的正下方。此时,通过位置检测部5对薄片S的边缘部S4中的输送方向前方的部分进行检测。然后,在该检测之后,当经过了第一预定时间时,首先,从侧方头44a与侧方头44b开始进行油墨Q的喷出。并且,该喷出被持续地实施,直至薄片S完全通过侧方头44a与侧方头44b之间(参照图3、图4)。另外,第一预定时间是指,直至薄片S的输送方向前方的边缘部S4到达侧方头44a与侧方头44b之间为止的时间,并且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基于薄片S的输送速度、和位置检测部5与侧方头44a(侧方头44b)的x轴方向上的间距而被预先设定。
此外,在位置检测部5处的检测后,当经过了第二预定时间时,从上方头43a开始进行油墨Q的喷出(参照图3)。并且,该喷出被持续地实施,直至例如薄片S即将完全通过上方头43a之前(稍前)(参照图4)。另外,第二预定时间是指,直至薄片S的输送方向前方的边缘部S4即将到达上方头43a之前(稍前)为止的时间,并且所述第二预定时间基于薄片S的输送速度、和位置检测部5与上方头43a的x轴方向上的间距而被预先设定。
此外,在位置检测部5处的检测后,当经过了第三预定时间时,从上方头43b开始进行油墨Q的喷出(参照图5)。并且,该喷出被持续地实施,直至油墨Q不多不少地涂敷到薄片S的边缘部S4中的输送方向后方的部分上。另外,第三预定时间是指,直至薄片S的输送方向前方的边缘部S4刚刚到达上方头43b之后(稍后)为止的时间,并且所述第三预定时间基于薄片S的输送速度、和位置检测部5与上方头43b的x轴方向上的间距而被预先设定。
接下来,如图6所示,薄片S通过干燥部29而被干燥,并且通过加压部30而被加压。之后,薄片S从薄片制造装置100被排出。采用这种方式被制造出的薄片S成为被实施了纸粉产生防止处理从而皱褶等这样的无意的变形被消除了的状态。并且,能够将薄片S用于例如彩色印刷等中。
如前文所述,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1具有对薄片S相对于喷墨头42的位置进行检测的位置检测部5。而且,在该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1中,控制部28基于位置检测部5的检测结果,而对从喷嘴45喷出油墨Q(液剂)的喷出定时(喷出开始与喷出停止)进行控制。由此,在将油墨Q涂敷在薄片S上时,能够准确且不多不少地将油墨Q涂敷在薄片S的目的部位(例如薄片S的边缘部S4或内侧部S5)上。
接下来,在参照图15~图17的同时,对实施了纸粉产生防止处理的薄片S进行说明。
在薄片S中,在将纸制的薄片S的边缘部S4处的纸力增强剂的含量(%)设为X,且将薄片S的与边缘部S4相比靠内侧的内侧部S5处的纸力增强剂的含量(%)设为Y时,X与Y之比X/Y为1.1以上且100以下,优选为2以上且3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上且20以下。
此外,在薄片S中,在将纸制的薄片S的边缘部S4的端面S3处的纸力增强剂的附着面积设为A,且将薄片S的与边缘部S4相比靠内侧的内侧部S5的任意位置处的横截面中的纸力增强剂的附着面积设为B时,A与B之比A/B为2以上,优选为2.5以上且1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以上且100以下。
这种薄片S是通过对制造薄片S时的各种制造条件(特别是油墨Q的涂敷条件)进行适当调节而被制造出来的。而且,通过使比X/Y或比A/B落入所述数值范围内,从而能够抑制例如在对该薄片S实施印刷时,来自薄片S的纸粉的产生,因此,能够防止由纸粉造成的印刷装置的喷嘴的堵塞等。
另外,为了对比X/Y或比A/B落入所述数值范围内的情况进行确认,例如能够使用SEM等的这样的电子显微镜来进行该确认。
第二实施方式
图18为表示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动作状态的俯视图。
虽然在下文中将参照该图来对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薄片制造装置、薄片以及纸力增强剂涂敷方法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将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来进行说明,并且相同的事项会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上方头的动作状态有所不同之外,其余均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1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方头43a停止进行向薄片S的内侧部S5的油墨Q的喷出。由此,能够省略向内侧部S5的油墨Q的涂敷。如此,上方头43a(喷墨头42)成为,与薄片S的内侧部S5相比优先将油墨Q涂敷在边缘部S4上的头。
另外,油墨Q的停止是通过如下方式来进行的,即,通过控制部28而对向相当于所述内侧喷嘴的喷嘴45的压电式致动器475的动作进行控制。
此外,能够利用控制部28并根据位置检测部5处的检测结果而求出上方头43a是否接近了薄片S的内侧部S5。
第三实施方式
图19以及图20分别为按照顺序表示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第三实施方式)的动作状态的俯视图。
虽然在下文中将参照这些附图来对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薄片制造装置、薄片以及纸力增强剂涂敷方法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将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来进行说明,并且相同的事项会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涂敷部(纸力增强剂涂敷部)的结构有所不同之外,其余均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19以及图2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油墨Q(液剂)中,存在特性(特别是浸透性)不同的第一油墨Q1(第一液剂)和第二油墨Q2(第二液剂)。虽然第一油墨Q1与第二油墨Q2均含有纸力增强剂,但是二者的浸透性是不同的。第一油墨Q1与第二油墨Q2相比浸透性较高。作为采用这种方式使浸透性不同的方法,并未被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出使用溶剂的种类或组成不同的油墨的方法等。
油墨供给部41为,对第一油墨Q1(第一液剂)和第二油墨Q2(第二液剂)进行供给的部件,且具有对第一油墨Q1进行贮留的罐413、对第二油墨Q2进行贮留的罐414、和装填有罐413与罐413的装填部415。
上方头43a的第一单元431经由管46e而被液密性地连接在罐413上。由此,来自罐413的第一油墨Q1被供给到第一单元431中。
上方头43a的第二单元432经由管46f而被液密性地连接在罐413上。由此,来自罐413的第一油墨Q1被供给到第二单元432中。此外,在管46f的中途设置有电磁阀50f。电磁阀50f的动作通过控制部28而被控制,由此,能够对向第二单元432供给第一油墨Q1、和停止该供给进行切换。
此外,第二单元432经由管46g而被液密性地连接在罐414上。由此,来自罐414的第二油墨Q2被供给到第二单元432中。此外,在管46g的中途设置有电磁阀50g。电磁阀50g的动作通过控制部28而被控制,由此,能够对向第二单元432供给第二油墨Q2、和停止该供给进行切换。
如此,涂敷部(纸力增强剂涂敷部)4具备作为切换部的电磁阀50f以及电磁阀50g,所述切换部对如下供给进行切换,即,相对于上方头43a的第二单元432而进行的第一油墨Q1(第一液剂)的供给(参照图19)、与相对于上方头43a的第二单元432而进行的第二油墨Q2(第二液剂)的供给(参照图20)。
上方头43a的第三单元433经由管46h而被液密性地连接在罐413上。由此,来自罐413的第一油墨Q1被供给到第三单元433中。此外,在管46h的中途设置有电磁阀50h。电磁阀50h的动作通过控制部28而被控制,由此,能够对向第三单元433供给第一油墨Q1、和停止该供给进行切换。
此外,第三单元433经由管46i而被液密性地连接在罐414上。由此,来自罐414的第二油墨Q2被供给到第三单元433中。此外,在管46i的中途设置有电磁阀50i。电磁阀50i的动作通过控制部28而被控制,由此,能够对向第三单元433供给第二油墨Q2、和停止该供给进行切换。
如此,涂敷部(纸力增强剂涂敷部)4具备作为切换部的电磁阀50h以及电磁阀50i,所述切换部对如下供给进行切换,即,相对于上方头43a的第三单元433而进行的第一油墨Q1(第一液剂)的供给(参照图19)、与相对于上方头43a的第三单元433而进行的第二油墨Q2(第二液剂)的供给(参照图20)。
上方头43a的第四单元434经由管46j而被液密性地连接在罐413上。由此,来自罐413的第一油墨Q1被供给到第四单元434中。此外,在管46j的中途设置有电磁阀50j。电磁阀50j的动作通过控制部28而被控制,由此,能够对向第四单元434供给第一油墨Q1、和停止该供给进行切换。
此外,第四单元434经由管46k而被液密性地连接在罐414上。由此,来自罐414的第二油墨Q2被供给到第四单元434中。此外,在管46i的中途设置有电磁阀50k。电磁阀50k的动作通过控制部28而被控制,由此,能够对向第四单元434供给第二油墨Q2、和停止该供给进行切换。
如此,涂敷部(纸力增强剂涂敷部)4具备作为切换部的电磁阀50j以及电磁阀50k,所述切换部对如下供给进行切换,即,相对于上方头43a的第四单元434而进行的第一油墨Q1(第一液剂)的供给(参照图19)、与相对于上方头43a的第四单元434而进行的第二油墨Q2(第二液剂)的供给(参照图20)。
上方头43a的第五单元435经由管46L而被液密性地连接在罐413上。由此,来自罐413的第一油墨Q1被供给到第五单元435中。
根据以上这种结构,能够将浸透性较高的第一油墨Q1涂敷在薄片S的边缘部S4,将浸透性较低的第二油墨Q2涂敷在内侧部S5上。由此,能够重点使第一油墨Q1浸透到易于产生纸粉的边缘部S4中,从而充分地发挥第一油墨Q1中含有的纸力增强剂的功能。此外,内侧部S5为在薄片S内主要被实施印刷的部分。因此,能够通过浸透性较低的第二油墨Q2来防止内侧部S5处的彩色油墨的附着受损。
另外,虽然第一油墨Q1与第二油墨Q2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浸透性不同的油墨,但是并未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干燥速度等这样的各种特性不同的油墨。
第四实施方式
图21为表示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第四实施方式)的动作状态的局部剖面侧视图。
虽然在下文中将参照该图来对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薄片制造装置、薄片以及纸力增强剂涂敷方法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将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来进行说明,并且相同的事项会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涂敷部(纸力增强剂涂敷部)的结构有所不同之外,其余均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2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涂敷部(纸力增强剂涂敷部)4具备在与薄片S接触的状态下,以转移的方式将油墨Q(液剂)涂敷在薄片S上的作为油墨转移部件(液剂转移部件)的辊48、和使辊48在上下方向(z轴方向)上进行移动的移动机构49。辊48是代替上方头43a、上方头43b的部件。
辊48为,具有圆柱状的芯部481、和被设置在芯部481的外周部上的油墨载体482的空转辊(idler roller)。油墨载体482形成层状,且通过载持有油墨Q的多孔质体而被构成。辊48能够在与薄片S接触的状态下,随着薄片S的输送而围绕中心轴O48向箭头标记α48方向进行旋转。由此,被载持在油墨载体482上的油墨Q被转移到薄片S的上表面S1上,从而被涂敷在上表面S1的整体上。
移动机构49为,使辊48移动至第一位置(参照图21中的以实线描绘的辊48)和第二位置(参照图21中的以双点划线描绘的辊48)的部件。作为移动机构49的结构,例如能够采用具有直线引导件等的结构。
辊48在第一位置处成为与薄片S接触的状态,从而能够向上表面S1涂敷油墨Q。辊48在第二位置处成为与薄片S分离的状态,从而能够停止向上表面S1的油墨Q的涂敷。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移动机构49的动作,从而能够对向上表面S1涂敷油墨Q、和停止该涂敷进行选择。
另外,虽然作为使油墨Q以转移的方式涂敷在薄片S上的油墨转移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辊48,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为刷毛、板状的刮板等。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油墨转移部件。在这种情况下,优选为,薄片S为预先在内部添加了纸力增强剂的部件。
第五实施方式
图22以及图23分别为按照顺序表示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第五实施方式)的动作状态的俯视图。
虽然在下文中将参照这些图来对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薄片制造装置、薄片以及纸力增强剂涂敷方法的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将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来进行说明,并且相同的事项会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向薄片涂敷油墨的方法有所不同之外,其余均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22、图2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薄片S被载置在与该薄片S相比较大的树脂制的基底板6上。并且,在该薄片S的周边,油墨Q例如以溢出的状态而被施加于其上。该施加通过喷墨头42而被实施。
此外,在基底板6的周围配置有朝向基底板6上的薄片S输送风WD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送风部7。通过来自各送风部7的风WD,从而使薄片S的周边的油墨Q靠向薄片S侧,进而成为均附着在边缘部S4上的油墨。由此,能够选择性地将油墨Q涂敷在薄片S的边缘部S4上。
第六实施方式
图24为表示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第六实施方式)的概要侧视图。图25为按照顺序表示本发明的薄片制造装置(第六实施方式)所执行的工序的图。
虽然在下文中将参照这些图来对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薄片制造装置、薄片以及纸力增强剂涂敷方法的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将以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来进行说明,并且相同的事项会省略其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除了薄片制造装置的结构有所不同之外,其余均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2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前工序用装置200。前工序用装置200为,对被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1涂敷油墨Q之前的薄片S进行制造的装置。
前工序用装置200具备:原料供给部11、粗碎部12、解纤部13、筛选部14、第一料片形成部15、细分部16、混合部17、拆解部18、第二料片形成部19、薄片形成部20、切断部21、堆积部22以及回收部27。此外,前工序用装置200具备:加湿部231、加湿部232、加湿部233、加湿部234、加湿部235以及加湿部236。此外,薄片制造装置100具备鼓风机261、鼓风机262以及鼓风机263。
另外,前工序用装置200所具备的各部分的动作,既可以通过控制部28而被控制,也可以使前工序用装置200具备与控制部28不同的控制部,从而通过该控制部而被控制。此外,该控制部既可以被内置在前工序用装置200中,也可以被设置在外部的计算机等的外部设备中。该外部设备存在例如经由电缆等而与前工序用装置200进行通信的情况、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经由网络(例如互联网)而与前工序用装置200进行连接的情况等。
如图25所示,在前工序用装置200中,原料供给工序、粗碎工序、解纤工序、筛选工序、第一料片形成工序、分割工序、混合工序、拆解工序、第二料片形成工序、薄片形成工序、切断工序以该顺序而被执行。然后,在前工序用装置200中的工序之后,薄片S被转移到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1中,从而经历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1中的工序、即油墨工序以后的工序。
以下,对前工序用装置200所具备的各部分的结构进行说明。
原料供给部11为,实施将原料M1(基材)供给至粗碎部12中的原料供给工序的部分。该原料M1为,含有纤维(纤维素纤维)的薄片状材料。另外,所谓纤维素纤维,只要是以作为化合物的纤维素(狭义的纤维素)为主要成分并呈纤维状的材料即可,除了纤维素(狭义的纤维素)之外,也可以为含有半纤维素、木质素的材料。此外,原料M1可以为织布、无纺布等,其形态没有限制。此外,原料M1例如既可以为将废纸解纤而制造出的(再生的)再生纸、或合成纸的YUPO纸(注册商标),也可以不是再生纸。
粗碎部12为,进行将从原料供给部11被供给的原料M1在大气中(空气中)等的气体中进行粗碎的粗碎工序的部分。粗碎部12具有一对粗碎刃121、以及滑槽(料斗)122。
通过使一对粗碎刃121在彼此相反的方向上进行旋转,从而能够在二者之间对原料M1进行粗碎,即能够将其裁断成为粗碎片M2。粗碎片M2的形状或大小优选为适于解纤部13中的解纤处理,例如,优选为单边的长度在100mm以下的小片,进一步优选为10mm以上且70mm以下的小片。
滑槽122被配置于一对粗碎刃121的下方,并且成为例如形成漏斗状的部件。由此,滑槽122能够接收通过粗碎刃121而被粗碎并落下来的粗碎片M2。
此外,在滑槽122的上方处,以与一对粗碎刃121相邻的方式而配置有加湿部231。加湿部231为,对滑槽122内的粗碎片M2进行加湿的部件。该加湿部231具有含有水分的过滤器(未图示),并且由通过使空气穿过过滤器,从而向粗碎片M2供给提高了湿度的加湿空气的气化式(或温风气化式)的加湿器构成。通过将加湿空气供给到粗碎片M2中,从而能够抑制粗碎片M2由于静电气而附着在滑槽122等上的情况。
滑槽122经由管(流道)241而与解纤部13相连接。被收集在滑槽122中的粗碎片M2穿过管241而被输送到解纤部13中。
解纤部13为,进行在气体中、即以干式的方式对粗碎片M2实施解纤的解纤工序的部分。通过在该解纤部13中的解纤处理,从而能够由粗碎片M2生成解纤物M3。在此,“进行解纤”是指,将多条纤维粘结而成的粗碎片M2拆解为一条一条的纤维。而且,该被拆解出来的物质成为解纤物M3。解纤物M3的形状为线状或带状。此外,解纤物M3彼此也可以以缠绕在一起而成为块状的状态,即形成所谓的“团块”的状态而存在。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解纤部13由具有进行高速旋转的叶轮和位于叶轮的外周的衬里的叶轮研磨机构成。流入到解纤部13中的粗碎片M2被夹持在叶轮与衬里之间从而被解纤。
此外,解纤部13能够通过叶轮的旋转,而产生从粗碎部12朝向筛选部14的空气的流动(气流)。由此,能够将粗碎片M2从管241抽吸到解纤部13中。此外,在解纤处理后,能够将解纤物M3经由管242而输送到筛选部14中。
在管242的中途处设置有鼓风机261。鼓风机261为,产生朝向筛选部14的气流的气流产生装置。由此,可促进向筛选部14的解纤物M3的输送。
筛选部14为,进行根据纤维的长度大小而对解纤物M3实施筛选的筛选工序的部分。在筛选部14中,解纤物M3被筛选为第一筛选物M4-1、和大于第一筛选物M4-1的第二筛选物M4-2。第一筛选物M4-1成为适于此后的薄片S的制造的大小的筛选物。优选为,其平均长度在100μm以上且10mm以下。另一方面,在第二筛选物M4-2中含有例如解纤不充分的物质、或被解纤的纤维彼此过度凝集而成的物质等。
筛选部14具有滚筒部141、和对滚筒部141进行收纳的壳体部142。
滚筒部141为,由形成圆筒状的网体构成且绕其中心轴进行旋转的筛子。解纤物M3会流入到该滚筒部141中。然后,通过滚筒部141进行旋转,从而与网的网眼相比较小的解纤物M3被筛选作为第一筛选物M4-1,网的网眼以上的大小的解纤物M3被筛选作为第二筛选物M4-2。
第一筛选物M4-1将从滚筒部141中落下。
另一方面,第二筛选物M4-2被输送到与滚筒部141连接的管(流道)243中。管243的与滚筒部141相反一侧(下游侧)与管241连接。穿过该管243的第二筛选物M4-2在管241内与粗碎片M2合流,并与粗碎片M2一起流入到解纤部13中。由此,第二筛选物M4-2返回到解纤部13中,并与粗碎片M2一起被解纤处理。
此外,来自滚筒部141的第一筛选物M4-1分散到气体中并落下,并且朝向位于滚筒部141的下方的第一料片形成部(分离部)15。第一料片形成部15为,进行从第一筛选物M4-1形成第一料片M5的第一料片形成工序的部分。第一料片形成部15具有网状带(分离带)151、三个张紧辊152以及抽吸部(抽吸机构)153。
网状带151为无接头带,并且第一筛选物M4-1堆积在其上。该网状带151被挂绕在三个张紧辊152上。而且,通过张紧辊152的旋转驱动,从而使网状带151上的第一筛选物M4-1被输送至下游侧处。
第一筛选物M4-1成为网状带151的网眼以上的大小。由此,第一筛选物M4-1被限制了网状带151的通过,由此能够堆积在网状带151上。此外,由于第一筛选物M4-1堆积在网状带151上,并且连同网状带151一起被输送至下游侧,因此被形成为层状的第一料片M5。
此外,在第一筛选物M4-1中有可能混合有例如灰尘或尘埃等。例如,通过粗碎或解纤而产生灰尘或尘埃。而且,这种灰尘或尘埃会被回收到下文叙述的回收部27中。
抽吸部153能够从网状带151的下方对空气进行抽吸。由此,能够对穿过网状带151的灰尘或尘埃连同空气一起进行抽吸。
此外,抽吸部153经由管(流道)244而与回收部27连接。通过抽吸部153而被抽吸的灰尘或尘埃被回收到回收部27中。
在回收部27上,进一步还连接有管(流道)245。此外,在管245的中途处设置有鼓风机262。通过该鼓风机262的动作,从而能够在抽吸部153中产生抽吸力。由此,可促进网状带151上的第一料片M5的形成。该第一料片M5成为灰尘或尘埃等被去除了的物质。此外,灰尘或尘埃通过鼓风机262的动作,而穿过管244并到达回收部27中。
壳体部142与加湿部232连接。加湿部232由与加湿部231同样的气化式的加湿器构成。由此,在壳体部142内被供给有加湿空气。通过该加湿空气,从而能够对第一筛选物M4-1进行加湿,由此,也能够抑制第一筛选物M4-1因静电力而附着在壳体部142的内壁上的情况。
在筛选部14的下游侧配置有加湿部235。加湿部235由对水进行雾化的超声波式加湿器构成。由此,能够将水分供给至第一料片M5,因此,可调节第一料片M5的水分量。通过该调节,从而能够抑制由静电力引起的第一料片M5的向网状带151的吸附。由此,第一料片M5在网状带151于张紧辊152处折回的位置上,容易从网状带151上剥离。
在加湿部235的下游侧配置有细分部16。细分部16为,进行对从网状带151上剥离的第一料片M5实施分割的分割工序的部分。细分部16具有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被支承的螺旋桨161、和对螺旋桨161进行收纳的壳体部162。而且,通过进行旋转的螺旋桨161,能够将第一料片M5分割。被分割的第一料片M5成为细分体M6。此外,细分体M6在壳体部162内下降。
壳体部162与加湿部233连接。加湿部233由与加湿部231同样的气化式的加湿器构成。由此,在壳体部162内被供给有加湿空气。通过该加湿空气,从而也能够抑制细分体M6因静电力而附着在螺旋桨161或壳体部162的内壁上的情况。
在细分部16的下游侧配置有混合部17。混合部17为,进行对细分体M6与树脂P1实施混合的混合工序的部分。该混合部17具有树脂供给部171、管(流道)172以及鼓风机173。
管172为,对细分部16的壳体部162与拆解部18的壳体部182进行连接并供细分体M6与树脂P1的混合物M7通过的流道。
在管172的中途处连接有树脂供给部171。树脂供给部171具有螺旋加料器174。通过该螺旋加料器174进行旋转驱动,从而能够将树脂P1以粉体或粒子的方式而供给至管172中。被供给至管172中的树脂P1与细分体M6进行混合,从而成为混合物M7。
另外,树脂P1为在之后的工序中使纤维彼此粘结而成的物质,虽然例如能够使用热塑性树脂、固化性树脂等,但是优选为使用热塑性树脂。作为热塑性树脂,例如可列举出AS树脂、ABS树脂、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等的聚烯烃、改性聚烯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的丙烯树脂、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的聚酯、尼龙6、尼龙46、尼龙66、尼龙610、尼龙612、尼龙11、尼龙12、尼龙6-12、尼龙6-66等的聚酰胺(尼龙)、聚苯醚、聚缩醛、聚醚、聚苯醚、聚醚醚酮、聚碳酸酯、聚苯硫醚、热塑性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芳香族聚酯等的液晶聚合物、苯乙烯类、聚烯烃类、聚氯乙烯类、聚氨酯类、聚酯类、聚酰胺类、聚丁二烯类、反式聚异戊二烯类、氟橡胶类、氯化聚乙烯类等的各种热塑性弹性体等,并且能够组合使用从这些物质中选出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物质。优选为,作为热塑性树脂,而使用聚酯或含有聚酯的物质。
另外,作为从树脂供给部171被供给的物质,除了树脂P1之外,还可以包含例如用于对纤维进行着色的着色剂、用于抑制纤维的凝集或树脂P1的凝集的凝集抑制剂、用于使纤维等难以燃烧的阻燃剂等。或者,也可以从树脂供给部171供给预先使上述物质包含在树脂P1中的(进行复合化的)物质。
此外,在管172的中途处,在与树脂供给部171相比靠下游侧设置有鼓风机173。通过鼓风机173所具有的叶片等的旋转部的作用,从而使细分体M6与树脂P1被混合在一起。此外,鼓风机173能够产生朝向拆解部18的气流。通过该气流,从而能够在管172内对细分体M6与树脂P1进行搅拌。由此,混合物M7能够以细分体M6与树脂P1均匀地分散的状态流入到拆解部18中。此外,混合物M7中的细分体M6在穿过管172内的过程中而被拆解,从而成为更加细小的纤维状。
拆解部18为,进行将混合物M7中的相互缠绕的纤维彼此拆解开来的拆解工序的部分。拆解部18具有滚筒部181、和对滚筒部181进行收纳的壳体部182。
滚筒部181为,由形成圆筒状的网体构成并围绕其中心轴进行旋转的筛子。混合物M7流入到该滚筒部181中。并且,通过滚筒部181进行旋转,从而混合物M7中的与网的网眼相比较小的纤维等能够通过滚筒部181。此时,混合物M7被拆解开来。
此外,在滚筒部181中被拆解开来的混合物M7分散到气体中并落下,并且朝向位于滚筒部181的下方的第二料片形成部19。第二料片形成部19为,进行从混合物M7形成第二料片M8的第二料片形成工序的部分。第二料片形成部19具有网状带(分离带)191、张紧辊192以及抽吸部(抽吸机构)193。
网状带191为无接头带,并且混合物M7堆积在其上。该网状带191被挂绕在四个张紧辊192上。而且,通过张紧辊192的旋转驱动,从而使网状带191上的混合物M7被输送至下游侧处。
此外,网状带191上的大部分的混合物M7为网状带191的网眼以上的大小。由此,混合物M7通过网状带191的情况受到限制,由此能够堆积在网状带191上。此外,由于混合物M7堆积在网状带191上,并且连同网状带191一起被输送至下游侧,因此被形成为层状的第二料片M8。
抽吸部193能够从网状带191的下方抽吸空气。由此,能够将混合物M7抽吸到网状带191上,因此可促进混合物M7的向网状带191上的堆积。
在抽吸部193上,连接有管(流道)246。此外,在该管246的中途处设置有鼓风机263。通过该鼓风机263的动作,从而能够在抽吸部193中产生抽吸力。
壳体部182与加湿部234连接。加湿部234由与加湿部231同样的气化式的加湿器构成。由此,在壳体部182内被供给有加湿空气。通过该加湿空气,从而能够对壳体部182内进行加湿,由此,也能够抑制混合物M7因静电力而附着在壳体部182的内壁上的情况。
在拆解部18的下游侧配置有加湿部236。加湿部236由与加湿部235同样的超声波式加湿器构成。由此,能够向第二料片M8供给水分,因此,可对第二料片M8的水分量进行调节。通过该调节,从而能够抑制由静电力引起的第二料片M8的向网状带191的吸附。由此,第二料片M8在网状带191于张紧辊192处折回的位置处,容易从网状带191上剥离。
另外,加湿部231至加湿部236为止所添加的水分量(合计水分量)优选为,例如相对于加湿前的材料100重量份而为0.5重量份以上且20重量份以下。
在第二料片形成部19的下游侧配置有薄片形成部20。薄片形成部20为,进行从第二料片M8形成薄片S的薄片形成工序的部分。该薄片形成部20具有加压部201和加热部202。
加压部201具有一对砑光辊(calender roller)203,并且能够在不加热的条件下(在不使树脂P1熔融的条件下)在砑光辊203之间对第二料片M8进行加压。由此,可提高第二料片M8的密度。并且,该第二料片M8以朝向加热部202的方式被输送。另外,一对砑光辊203中的一方为通过电机(未图示)的动作而进行驱动的主动辊,另一方为从动辊。
加热部202具有一对加热辊204,并且能够在加热辊204之间在对第二料片M8进行加热的同时进行加压。通过高加热加压,从而树脂P1在第二料片M8内熔融,进而纤维彼此经由该熔融的树脂P1而粘结。由此,薄片S被形成。并且,该薄片S以朝向切断部21的方式被输送。另外,一对加热辊204的一方为通过电机(图示省略)的动作而进行驱动的主动辊,另一方为从动辊。
在薄片形成部20的下游侧配置有切断部21。切断部21为,进行切断薄片S的切断工序的部分。该切断部21具有第一切断器211和第二切断器212。
第一切断器211为,在与薄片S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将薄片S切断的部件。
第二切断器212为,在第一切断器211的下游侧处,在与薄片S的输送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将薄片S切断的部件。
通过这样的第一切断器211和第二切断器212的切断,从而能够获得所需的大小的薄片S。并且,该薄片S被进一步地输送至下游侧处,并储存在堆积部22中。
并且,被储存在堆积部22中的薄片S在此之后被移送到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1中,从而成为被涂敷有油墨Q的薄片。
虽然在上文中针对图示的实施方式而对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薄片制造装置、薄片以及纸力增强剂涂敷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此外,构成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薄片制造装置的各部分能够置换为可发挥同样的功能的任意结构。此外,也可以添加任意的结构物。
此外,本发明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薄片制造装置、薄片以及纸力增强剂涂敷方法也可以组合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两个以上的结构(特征)。
此外,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也可以具有对薄片的厚度进行检测的厚度检测部。在该情况下,控制部能够基于厚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而对从喷墨头的喷嘴被喷出的油墨的喷出量进行调节。由此,能够进行与薄片的厚度相对应的纸力增强剂的涂敷。
此外,虽然上方头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被固定的部件,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以能够在y轴方向上移动(往复移动)的方式被支承。
此外,虽然侧方头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为被固定的部件,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以能够在x轴方向或y轴方向上移动的方式被支承。
符号说明
100…薄片制造装置;1…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涂敷装置);3…输送部;31…输送带;32…驱动部;321…辊;4…纸力增强剂涂敷部(涂敷部);41…油墨供给部;411…罐;412…装填部;413…罐;414…罐;415…装填部;42…喷墨头;43a…上方头(第一上方头);43b…上方头(第二上方头);431…第一单元;432…第二单元;433…第三单元;434…第四单元;435…第五单元;44a…侧方头(第一侧方头);44b…侧方头(第二侧方头);45…喷嘴;451…喷嘴列;452…喷嘴列;46a…管;46b…管;46c…管;46d…管;46e…管;46f…管;46g…管;46h…管;46i…管;46j…管;46k…管;46L…管;471…喷嘴板;472…空腔基板;473…振动板;474a…压电元件;474b…第一电极;474c…第二电极;475…压电式致动器;476…空腔(压力室);477…贮液器;479…中间层;48…辊;481…芯部;482…油墨载体;49…移动机构;50f…电磁阀;50g…电磁阀;50h…电磁阀;50i…电磁阀;50j…电磁阀;50k…电磁阀;5…位置检测部;6…基底板;7…送风部;11…原料供给部;12…粗碎部;121…粗碎刃;122…滑槽(料斗);13…解纤部;14…筛选部;141…滚筒部(筛部);142…壳体部;15…第一料片形成部;151…网状带;152…张紧辊;153…抽吸部(抽吸机构);16…细分部;161…螺旋桨;162…壳体部;17…混合部;171…树脂供给部;172…管(流道);173…鼓风机;174…螺旋加料器;18…拆解部;181…滚筒部;182…壳体部;19…第二料片形成部;191…网状带(分离带);192…张紧辊;193…抽吸部(抽吸机构);20…薄片形成部;201…加压部;202…加热部;203…砑光辊;204…加热辊;21…切断部;211…第一切断器;212…第二切断器;22…堆积部;231…加湿部;232…加湿部;233…加湿部;234…加湿部;235…加湿部;236…加湿部;241…管(流道);242…管(流道);243…管(流道);244…管(流道);245…管(流道);246…管(流道);261…鼓风机;262…鼓风机;263…鼓风机;27…回收部;28…控制部;281…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282…存储部;29…干燥部(干燥装置);291…腔室;292…加热器;30…加压部(加压装置);200…前工序用装置;L…距离;M1…原料;M2…粗碎片;M3…解纤物;M4-1…第一筛选物;M4-2…第二筛选物;M5…第一料片;M6…细分体;M7…混合物;M8…第二料片;O30…中心轴;O48…中心轴;P1…树脂;Q…油墨;Q1…第一油墨;Q2…第二油墨;S…薄片;S1…上表面;S2…下表面;S3…端面(裁断面);S4…边缘部;S5…内侧部;α30…箭头标记;α48…箭头标记。

Claims (15)

1.一种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纸力增强剂涂敷部,所述纸力增强剂涂敷部具备对含有纸力增强剂的液剂进行供给的液剂供给部、和具有喷出从所述液剂供给部被供给的所述液剂的喷嘴的喷墨头,并且所述纸力增强剂涂敷部将从所述喷嘴喷出的所述液剂涂敷在薄片上,
所述喷墨头优先或选择性地将所述液剂涂敷在所述薄片的边缘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其中,
具有对所述薄片进行输送的输送部,
所述喷墨头被配置于通过所述输送部而被输送的所述薄片的上方,并且包括沿着与所述薄片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而配置有多个所述喷嘴的上方头,
所述上方头在所述薄片通过时,以朝向所述薄片的边缘部的方式从各个所述喷嘴喷出所述液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其中,
在多个所述喷嘴中具有内侧喷嘴,所述内侧喷嘴在所述薄片通过时面向所述薄片的与边缘部相比靠内侧的内侧部,并且也从所述内侧喷嘴向所述内侧部喷出所述液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其中,
所述上方头具备调节部,所述调节部以使所述液剂相对于所述薄片的边缘部的喷出量与所述液剂相对于所述内侧部的喷出量不同的方式进行调节。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其中,
在所述液剂中,具有特性不同的第一液剂和第二液剂,
所述液剂供给部为,对所述第一液剂和所述第二液剂进行供给的部件,
所述纸力增强剂涂敷部具备切换部,所述切换部相对于所述上方头而对所述第一液剂的供给和所述第二液剂的供给进行切换。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其中,
在所述上方头中,各个所述喷嘴以相对于所述薄片的输送方向而倾斜的方式开口。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其中,
具有对所述薄片进行输送的输送部,
所述喷墨头被配置于通过所述输送部而被输送的所述薄片的侧方,并且包括配置有多个所述喷嘴的侧方头,
所述侧方头在所述薄片通过时,以朝向所述薄片的边缘部的方式从各个所述喷嘴喷出所述液剂。
8.如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其中,
所述纸力增强剂涂敷部具备液剂转移部件,所述液剂转移部件在与所述薄片接触的状态下,将所述液剂转移并涂敷在所述薄片上。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其中,
具有对所述喷墨头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其中,
具有位置检测部,所述位置检测部对所述薄片相对于所述喷墨头的位置进行检测,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位置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而对从所述喷嘴喷出所述液剂的喷出定时进行控制。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其中,
所述纸力增强剂为干燥纸力增强剂。
12.一种薄片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
13.一种薄片,其特征在于,
在将纸制的薄片的边缘部处的纸力增强剂的含量(%)设为X,将所述薄片的与所述边缘部相比靠内侧的内侧部处的纸力增强剂的含量(%)设为Y时,
X与Y之比X/Y在1.1以上且100以下。
14.一种薄片,其特征在于,
在将纸制的薄片的边缘部的端面处的纸力增强剂的附着面积设为A,将所述薄片的与所述边缘部相比靠内侧的内侧部的横截面处的纸力增强剂的附着面积设为B时,A与B之比A/B在2以上。
15.一种纸力增强剂涂敷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将含有纸力增强剂的液剂涂敷在纸制的薄片上的涂敷工序,
在所述涂敷工序中,使用喷墨头而将所述液剂优先或选择性地涂敷在所述薄片的边缘部上。
CN201811114112.4A 2017-09-28 2018-09-25 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薄片制造装置、薄片及纸力增强剂涂敷方法 Pending CN1095722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89223 2017-09-28
JP2017189223A JP2019064034A (ja) 2017-09-28 2017-09-28 紙力増強剤塗布装置、シート製造装置、シートおよび紙力増強剤塗布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72242A true CN109572242A (zh) 2019-04-05

Family

ID=63685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14112.4A Pending CN109572242A (zh) 2017-09-28 2018-09-25 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薄片制造装置、薄片及纸力增强剂涂敷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092066A1 (zh)
EP (1) EP3461950A1 (zh)
JP (1) JP2019064034A (zh)
CN (1) CN109572242A (zh)
TW (2) TWI7243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95154A1 (ja) 2019-03-28 2020-10-01 有限会社セレンディップ研究所 像データの取得方法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24234A (ja) * 2001-01-30 2002-08-13 Mikawa Development Service:Kk 消火器の携帯用取っ手並びに安全栓自動解除及び収納ケース
JP2003326214A (ja) * 2002-05-09 2003-11-18 Sanpack:Kk 紙粉発生防止方法および該方法により紙粉発生防止処理が施された段ボール材
US20040163784A1 (en) * 2002-12-31 2004-08-26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Non-impact printing method for applying compositions to webs and products produced therefrom
US20050045292A1 (en) * 2003-09-02 2005-03-03 Lindsay Jeffrey Dean Clothlike pattern densified web
JP2006181950A (ja) * 2004-12-28 2006-07-13 Sanwa Shiki Kk 段ボール材における紙粉発生防止方法
CN1834792A (zh) * 2005-03-16 2006-09-2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记录用纸及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931583A (zh) * 2005-09-15 2007-03-21 株式会社理光 记录头的维持恢复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479428A (zh) * 2006-06-27 2009-07-08 巴斯夫欧洲公司 整理纸和纸制品的方法
US20090303305A1 (en) * 2008-06-06 2009-12-10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capsulating edges of paper in printers
WO2012002192A1 (ja) * 2010-06-30 2012-01-05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薬液塗工連続シート中の薬液塗工量を搬送過程で測定する方法、ティシュペーパー製品用二次原反ロールの製造設備及び薬液が塗工されたティシュペーパー製品の製造方法
CN102369324A (zh) * 2009-03-31 2012-03-07 日本制纸株式会社 纸容器用原纸及使用该纸容器用原纸的纸容器用层压片材
CN102724902A (zh) * 2010-01-29 2012-10-10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和薄页纸制品制造方法
JP2013107221A (ja) * 2011-11-17 2013-06-0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640337A (zh) * 2013-12-11 2014-03-19 晏石英 一种喷墨打印头
CN103963461A (zh) * 2013-01-29 2014-08-0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JP2016141068A (ja) * 2015-02-03 2016-08-08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積層体の端面保護方法、端面保護装置及び端面が保護された積層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32819B1 (ja) * 2002-07-31 2003-08-04 株式会社メンテック 液体吹付付与装置、それを使用した液体の吹き付け付与方法、及び薬液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24234A (ja) * 2001-01-30 2002-08-13 Mikawa Development Service:Kk 消火器の携帯用取っ手並びに安全栓自動解除及び収納ケース
JP2003326214A (ja) * 2002-05-09 2003-11-18 Sanpack:Kk 紙粉発生防止方法および該方法により紙粉発生防止処理が施された段ボール材
US20040163784A1 (en) * 2002-12-31 2004-08-26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Non-impact printing method for applying compositions to webs and products produced therefrom
US20050045292A1 (en) * 2003-09-02 2005-03-03 Lindsay Jeffrey Dean Clothlike pattern densified web
JP2006181950A (ja) * 2004-12-28 2006-07-13 Sanwa Shiki Kk 段ボール材における紙粉発生防止方法
CN1834792A (zh) * 2005-03-16 2006-09-20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记录用纸及使用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931583A (zh) * 2005-09-15 2007-03-21 株式会社理光 记录头的维持恢复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1479428A (zh) * 2006-06-27 2009-07-08 巴斯夫欧洲公司 整理纸和纸制品的方法
US20090303305A1 (en) * 2008-06-06 2009-12-10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capsulating edges of paper in printers
CN102369324A (zh) * 2009-03-31 2012-03-07 日本制纸株式会社 纸容器用原纸及使用该纸容器用原纸的纸容器用层压片材
CN102724902A (zh) * 2010-01-29 2012-10-10 大王制纸株式会社 薄页纸制品用二次纸卷的制造方法和薄页纸制品制造方法
WO2012002192A1 (ja) * 2010-06-30 2012-01-05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薬液塗工連続シート中の薬液塗工量を搬送過程で測定する方法、ティシュペーパー製品用二次原反ロールの製造設備及び薬液が塗工されたティシュペーパー製品の製造方法
JP2013107221A (ja) * 2011-11-17 2013-06-0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963461A (zh) * 2013-01-29 2014-08-06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装置
CN103640337A (zh) * 2013-12-11 2014-03-19 晏石英 一种喷墨打印头
JP2016141068A (ja) * 2015-02-03 2016-08-08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積層体の端面保護方法、端面保護装置及び端面が保護された積層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14831A (zh) 2019-04-16
EP3461950A1 (en) 2019-04-03
TWI724330B (zh) 2021-04-11
TW201936414A (zh) 2019-09-16
JP2019064034A (ja) 2019-04-25
TWI743513B (zh) 2021-10-21
US20190092066A1 (en) 2019-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12629B (zh) 片材制造装置、片材制造方法和片材
CN107428024B (zh)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方法
US9463579B2 (en) Sheet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sheet manufacturing method
US11338471B2 (en) Sheet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US20150247286A1 (en) Sheet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CN107250453B (zh) 薄片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方法
US11072888B2 (en) Fiber processing device and fibrous feedstock recycling device
CN110202904A (zh) 料片形成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JP6798485B2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
JP2020016004A (ja) 処理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CN109572242A (zh) 纸力增强剂涂敷装置、薄片制造装置、薄片及纸力增强剂涂敷方法
CN109322196A (zh) 解纤物制造装置、以及薄片制造装置
TWI715836B (zh) 處理裝置、片材製造裝置、處理方法及片材之製造方法
CN108724988A (zh) 处理装置、薄片制造装置、处理方法以及薄片的制造方法
US11214924B2 (en) Vaporization type humidification unit, control method of vaporization type humidification unit, and sheet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CN109750544A (zh) 分离装置以及纤维原料再生装置
US11802377B2 (en) Fibrous bod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fibrous body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JP2018185355A (ja) 処理装置、シート製造装置、処理方法および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CN111216269A (zh) 纤维体成形方法以及纤维体成形装置
JP2020090762A (ja) シート加工装置およびシート加工方法
JP7424088B2 (ja) 繊維体堆積装置および繊維構造体製造装置
CN111218829A (zh) 纤维体成形方法以及纤维体成形装置
JP2019163147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およびシート製造装置
JP7021494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シート製造装置およびシート処理方法
JP6634793B2 (ja) シート製造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0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