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35409A - 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光敏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光敏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35409A
CN109535409A CN201811391054.XA CN201811391054A CN109535409A CN 109535409 A CN109535409 A CN 109535409A CN 201811391054 A CN201811391054 A CN 201811391054A CN 109535409 A CN109535409 A CN 1095354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ine modified
polyester acrylate
photosensitive resin
acid
modified polye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9105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35409B (zh
Inventor
聂俊
许延卿
朱晓群
刘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qing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qing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qing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qing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9105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354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5354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354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354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354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3/91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G63/914Polymers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derived from 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 C08G63/918Polycarboxylic acids and polyhydroxy compounds in which at least one of the two components contains aliphatic unsatu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67/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67/06Unsaturated polyesters ha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光敏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树脂的结构式如下所示:其中,R1中的一种;R2中的一种;R3 中的一种;R4为H、CH3的一种。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光敏树脂的合成方法。本发明具有减少氧阻聚的影响,提高聚酯丙烯酸酯其固化速率,改善其附着力、光泽、耐磨性、硬度的优点。

Description

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光敏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型聚丙烯酸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光敏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光固化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节能、优质的材料表面处理技术,被誉为面向21世纪绿色工业的新技术。光固化技术被归纳为具有“5E”特点:高效(Efficient),适应性广(Enabling),经济(Economical),节能(Energy Saving),环保(Environmental Friendly)。光固化涂料是光固化技术在工业上大规模成功应用的最早范例,也是目前光固化产业领域产销量最大的产品,规模远大于光固化油墨和光固化胶粘剂,而环氧丙烯酸和聚酯丙烯酸是主要的光固化涂料。
聚酯丙烯酸酯预聚物通过丙烯酸与多元醇或聚酯反应得到。聚酯丙烯酸酯最大的特点是价格低和粘度低,由于粘度低,聚酯丙烯酸酯既可以作为低聚物,也可以作为活性稀释剂使用。此外,聚酯丙烯酸酯大多具有低气味,低刺激性,较好的柔韧性和颜料的润湿性,适用于色漆和油墨。然而其分子量低,粘度小,故光固化速度受影响,表面氧阻聚较明显,所以固体收缩率大,附着力,光泽和耐磨性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通过在合成聚酯过程中引入二元胺制备改性聚酯,引入双键制备可光固化的具有粘度对温度敏感的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来减少氧阻聚的影响,提高聚酯丙烯酸酯其固化速率,改善其附着力、光泽、耐磨性、硬度。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光敏树脂,所述光敏树脂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其中,R1为中的一种;
R2为中的一种;R3为 中的一种;R4为H、CH3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光敏树脂其结构式中n+m=8-15,其分子量为1000-4000。
优选地,所述光敏树脂其红外光谱中,波数在1600-1700cm-1出现-C=C-的伸缩振动峰,在波数3500cm-1出现-NH-的伸缩振动峰。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光敏树脂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胺改性聚酯多元醇的合成:
将二元酸或酸酐溶解于带水剂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二元醇,二元胺和催化剂,每次反应1h取样,测量此时的酸值,直至两次取样体系中酸值相差≤10mg KOH/g,进行分水,当体系酸值≤5mg KOH/g时,真空蒸馏出溶剂,反应停止,降温出料,得到胺改性聚酯多元醇;
步骤二、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制备:
将步骤一的产物胺改性聚酯多元醇、丙烯酸单体、催化剂、阻聚剂溶于溶剂中,反应后,分水,当体系酸值≤10mg KOH/g时,真空蒸馏出溶剂,停止反应,得到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二元酸或酸酐、二元醇,二元胺三者的摩尔比为1:(1~1.4):(0.1~0.4)。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反应在100-230℃下,进行2-10h;所述步骤二中的反应在温度为90-180℃下进行反应2-12h。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带水剂包括环己烷、三氯甲烷、丙酮、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苯、乙酸乙酯其中的一种;带水剂的加入量与二元酸或酸酐、二元醇,二元胺三者总加入量的质量比为1:10;
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胺改性聚酯多元醇与丙烯酸单体的摩尔比为1:(0.2-1.6)。
所述步骤二中的溶剂包括环己烷、三氯甲烷、丙酮、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苯、乙酸乙酯其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一中的催化剂包括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单丁基氧化锡、钛酸丁酯、磷酸、对甲苯磺酸、醋酸锑中的一种;
所述步骤二中的催化剂包括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单丁基氧化锡、钛酸丁酯、磷酸、对甲苯磺酸、醋酸锑中的一种;
步骤一中的催化剂加入量与二元酸或酸酐、二元醇,二元胺三者总加入量的质量比为(0.1-0.6):100;
步骤二中的催化剂加入量与丙烯酸单体加入量的质量比为(1-5):100。
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阻聚剂为包括对羟基苯甲醚、对苯二酚、叔丁基邻苯二酚、对苯醌中的一种,其加入量与丙烯酸单体加入量的量比为(0.1-0.6):1000。
优选地,所述步骤二中的丙烯酸单体包括以下两种结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在合成聚酯过程中引入二元胺制备改性聚酯,引入双键制备可光固化的具有粘度对温度敏感的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其不仅可以减少氧阻聚的影响、提高固化速率,还可以改善聚酯丙烯酸酯的附着力、光泽、耐磨性、硬度。
聚酯丙烯酸酯由于胺的加入,高温下分子间距离增大,氢键作用急剧下降,使得树脂粘度低,流动性好,利于涂料的喷涂;另外,本发明的产品常温下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氢键作用更加明显,粘度较高,利于喷涂到基材的快速固化。本发明这种具有粘度对温度敏感的聚酯丙烯酸酯树脂作为喷涂涂料方面具有更广泛的应用。
通过实验表明,本发明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光敏树脂的合成方法,其在高温下粘度低,流动性好,在常温下表现出高粘度,氢键作用明显,且其固体体积收缩率为2%,硬度增强,对基材附着力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按对比例2制备的聚酯丙烯酸酯的红外光谱图。
图2位按实施例2制备的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红外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对比例1
(1)称取29.4g(0.3mol)马来酸酐和反应物总质量10wt%的二甲苯6.18g于250mL的三口烧瓶中,油浴,加热到60℃使马来酸酐完全溶解于二甲苯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1,4-丁二醇32.4g(0.36mol)及反应物总质量0.5wt%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309g,在180℃反应4h,体系中酸值稳定时(每次反应1h取样,测量此时的酸值,直至两次取样体系中酸值相差≤10mg KOH/g,以下各个实施例、对比例中的体系中酸值稳定鉴定同理),装置加入分水器进行分水,使反应程度提高,当分水器无回流时,补加二甲苯为反应物总质量的5wt%为3.09g,当酸值≤5mg KOH/g时,真空蒸馏出二甲苯的量与加入时的量一致时,反应停止,得到端羟基聚酯。
(2)称取8.64g(0.12mol)丙烯酸、单体质量3wt%催化剂对甲苯磺酸0.2592g、单体质量0.5wt%对羟基苯甲醚0.0432g、与单体质量相当的甲苯8.64g加入到步骤(1)中含有端羟基聚酯55g的三口烧瓶中,于110℃反应4h,加入分水器分水,当体系酸值降低至10mgKOH/g时,真空蒸馏出甲苯,停止反应,得到黄色透明的聚酯丙烯酸酯树脂,分子量为1780(Mn),在25℃下,粘度10750mpa·s;在60℃下,粘度7830mpa·s。固含量95%,接触角54°,铅笔硬度H,附着力0级。
实施例1
(1)称取29.4g(0.3mol)马来酸酐和反应物总质量10wt%的甲苯6.09g于250mL的三口烧瓶中,油浴,加热到60℃使马来酸酐完全溶解于甲苯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1,4-丁二醇29.7g(0.33mol)、乙二胺1.8g(0.03mol)及反应物总质量0.5wt%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3045g,在180℃反应4h,体系中酸值稳定时,装置加入分水器进行分水,使反应程度提高,当分水器无回流时,补加甲苯为反应物总质量的5wt%为3.045g,当酸值≤5mgKOH/g时,真空蒸馏出二甲苯的量与加入时的量一致时,反应停止,得到端羟基聚酯。
(2)称取8.64g(0.12mol)丙烯酸、单体质量3wt%催化剂对甲苯磺酸0.2592g、单体质量0.5wt%对羟基苯甲醚0.0432g、与单体质量相当的二甲苯8.64g加入到步骤(1)中含有端羟基聚酯55g的三口烧瓶中,于110℃反应4h,加入分水器分水,当体系酸值降低至10mgKOH/g时,真空蒸馏出二甲苯,停止反应,得到黄色透明的聚酯丙烯酸酯树脂,分子量为2350(Mn),在25℃下,粘度16400mpa·s;在60℃下,粘度7580mpa·s。固含量97%,接触角63°,铅笔硬度1H,附着力0级。
对比例2
(1)称取29.6g(0.2mol)邻苯二甲酸酐和反应物总质量10wt%的二甲苯5.12g于100mL的三口烧瓶中,油浴,加热到130℃使邻苯二甲酸酐完全溶解于二甲苯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1,4-丁二醇21.6g(0.24mol)及反应物总质量0.5wt%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256g,在180℃反应6h,体系中酸值稳定时,装置加入分水器进行分水,使反应程度提高,当分水器无回流时,补加二甲苯为反应物总质量的5wt%为2.56g,当酸值≤5mgKOH/g时,真空蒸馏出二甲苯的量与加入量一致时,反应停止,得到端羟基聚酯。
(2)称取5.76g(0.08mol)丙烯酸、单体质量3wt%对甲苯磺酸0.1728g、单体质量0.5wt%对羟基苯甲醚0.0288g、与单体质量相当的甲苯5.76g加入到步骤(1)中含有端羟基聚酯45g的三口烧瓶中,于110℃反应4h,加入分水器分水,当体系酸值降低至10mg KOH/g时,真空蒸馏出甲苯,停止反应,得到黄色透明的聚酯丙烯酸酯树脂,在红外光谱图中,波数在1600-1700cm-1出现-C=C-的伸缩振动峰,说明丙烯酸已成功的接入饱和聚酯中。聚酯丙烯酸酯分子量为2522(Mn),在25℃下,粘度32200mpa·s;在60℃下,粘度8230mpa·s。固含量94%,接触角62°,铅笔硬度2H,附着力0级。
实施例2
(1)称取29.6g(0.2mol)邻苯二甲酸酐和反应物总质量10wt%的二甲苯5.12g于100mL的三口烧瓶中,油浴,加热到130℃使邻苯二甲酸酐完全溶解于二甲苯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1,4-丁二醇18g(0.2mol)、乙二胺2.4g(0.4mol)及反应物总质量0.5wt%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256g,在180℃反应6h,体系中酸值稳定时,装置加入分水器进行分水,使反应程度提高,当分水器无回流时,补加二甲苯为反应物总质量的5wt%为2.56g,当酸值≤5mg KOH/g时,真空蒸馏出二甲苯的量与加入量一致时,反应停止,得到端羟基聚酯。
(2)称取5.76g(0.08mol)丙烯酸、单体质量3wt%对甲苯磺酸0.1728g、单体质量0.5wt%对羟基苯甲醚0.0288g、与单体质量相当的甲苯5.76g加入到步骤(1)中含有端羟基聚酯45g的三口烧瓶中,于110℃反应4h,加入分水器分水,当体系酸值降低至10mg KOH/g时,真空蒸馏出甲苯,停止反应,得到黄色透明的聚酯丙烯酸酯树脂,在红外光谱图中,波数在1600-1700cm-1出现-C=C-的伸缩振动峰,说明丙烯酸已成功的接入饱和聚酯中,再者在波数3500cm-1可看到一个宽峰为-NH-的伸缩振动峰,表明胺已成功对聚酯丙烯酸酯进行的改性,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分子量为2578(Mn),在25℃下,粘度35800mpa·s;在60℃下,粘度8140mpa·s。固含量97%,接触角65°,铅笔硬度2H,附着力0级。
对比例3
(1)称取29.6g(0.2mol)邻苯二甲酸酐和反应物总质量10wt%的N,N-二甲基甲酰胺5.12g于100mL的三口烧瓶中,油浴,加热到130℃使邻苯二甲酸酐完全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1,4-丁二醇21.6g(0.24mol)及反应物总质量0.5wt%催化剂单丁基氧化锡0.256g,在200℃反应2h,体系中酸值稳定时,装置加入分水器进行分水,使反应程度提高,当分水器无回流时,补加N,N-二甲基甲酰胺为反应物总质量的5wt%为2.56g,当酸值≤5mg KOH/g时,真空蒸馏出N,N-二甲基甲酰胺的量与加入量一致时,反应停止,得到端羟基聚酯。
(2)称取5.76g(0.08mol)丙烯酸、单体质量1wt%醋酸锑0.0576g、单体质量0.2wt%对羟基苯甲醚0.0115g、与单体质量相当的三氯甲烷5.76g加入到步骤(1)中含有端羟基聚酯45g的三口烧瓶中,于110℃反应8h,加入分水器分水,当体系酸值降低至10mgKOH/g时,真空蒸馏出三氯甲烷,停止反应,得到黄色透明的聚酯丙烯酸酯树脂,分子量为1680(Mn),在25℃下,粘度24800mpa·s;在60℃下,粘度7560mpa·s。固含量91%,接触角53°,铅笔硬度H,附着力1级。
实施例3
(1)称取29.4g(0.3mol)马来酸酐和反应物总质量10wt%的环己烷6.09g于250mL的三口烧瓶中,油浴,加热到60℃使马来酸酐完全溶解于环己烷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1,4-丁二醇29.7g(0.33mol)、乙二胺1.8g(0.03mol)及反应物总质量0.3wt%催化剂磷酸0.1827g,在160℃反应6h,体系中酸值稳定时,装置加入分水器进行分水,使反应程度提高,当分水器无回流时,补加环己烷为反应物总质量的5wt%为3.045g,当酸值≤5mgKOH/g时,真空蒸馏出环己烷的量与加入量一致时,反应停止,得到端羟基聚酯。
(2)称取8.64g(0.12mol)丙烯酸、单体质量5wt%钛酸丁酯0.432g、单体质量0.4wt%对羟基苯甲醚0.0346g、与单体质量相当的二甲苯8.64g加入到步骤(1)中含有端羟基聚酯55g的三口烧瓶中,于100℃反应5h,加入分水器分水,当体系酸值降低至10mg KOH/g时,真空蒸馏出二甲苯,停止反应,得到黄色透明的聚酯丙烯酸酯树脂,分子量为2368(Mn),在25℃下,粘度25600mpa·s;在60℃下,粘度8960mpa·s。固含量93%,接触角52°,铅笔硬度HB,附着力1级。
对比例4
(1)称取29.2g(0.2mol)己二酸和反应物总质量10wt%的N,N-二甲基甲酰胺4.408g于100mL的三口烧瓶中,油浴,加热到140℃使己二酸完全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乙二醇14.88g(0.24mol)及反应物总质量0.5wt%催化剂单丁基氧化锡0.2204g,在150℃反应10h,体系中酸值稳定时,装置加入分水器进行分水,使反应程度提高,当分水器无回流时,补加N,N-二甲基甲酰胺为反应物总质量的5wt%为2.204g,当酸值≤5mg KOH/g时,真空蒸馏出N,N-二甲基甲酰胺的量与加入量一致时,反应停止,得到端羟基聚酯。
(2)称取5.76g(0.08mol)丙烯酸、单体质量2wt%对甲苯磺酸0.1152g、单体质量0.6wt%对羟基苯甲醚0.0346g、与单体质量相当的三氯甲烷5.76g加入到步骤(1)中含有端羟基聚酯30g的三口烧瓶中,于130℃反应3h,加入分水器分水,当体系酸值降低至10mgKOH/g时,真空蒸馏出三氯甲烷,停止反应,得到黄色透明的聚酯丙烯酸酯树脂,分子量为1460(Mn),在25℃下,粘度10570mpa·s;在60℃下,粘度4620mpa·s。固含量88%,接触角50°,铅笔硬度B,附着力2级。
实施例4
(1)称取29.2g(0.2mol)己二酸和反应物总质量10wt%的N,N-二甲基甲酰胺5.024g于100mL的三口烧瓶中,油浴,加热到140℃使己二酸完全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乙二醇12.4g(0.2mol)、对苯二胺8.64(0.08mol)及反应物总质量0.5wt%催化剂单丁基氧化锡0.2204g,在100℃反应10h,体系中酸值稳定时,装置加入分水器进行分水,使反应程度提高,当分水器无回流时,补加N,N-二甲基甲酰胺为反应物总质量的5wt%为2.512g,当酸值≤5mg KOH/g时,真空蒸馏出N,N-二甲基甲酰胺的量与加入量一致时,反应停止,得到端羟基聚酯。
(2)称取10.32g(0.12mol)甲基丙烯酸、单体质量4wt%对甲苯磺酸0.4128g、单体质量0.1wt%对羟基苯甲醚0.0103g、与单体质量相当的三氯甲烷10.32g加入到步骤(1)中含有端羟基聚酯40g的三口烧瓶中,于150℃反应12h,加入分水器分水,当体系酸值降低至10mg KOH/g时,真空蒸馏出三氯甲烷,停止反应,得到黄色透明的聚酯丙烯酸酯树脂,分子量为1750(Mn),在25℃下,粘度24230mpa·s;在60℃下,粘度6890mpa·s。固含量89%,接触角51°,铅笔硬度HB,附着力1级。
对比例5
(1)称取29.6g(0.2mol)间苯二甲酸酐和反应物总质量10wt%的N,N-二甲基甲酰胺5.12g于100mL的三口烧瓶中,油浴,加热到130℃使间苯二甲酸酐完全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1,4-丁二醇21.6g(0.24mol)及反应物总质量0.5wt%催化剂单丁基氧化锡0.256g,在200℃反应2h,体系中酸值稳定时,装置加入分水器进行分水,使反应程度提高,当分水器无回流时,补加N,N-二甲基甲酰胺为反应物总质量的5wt%为2.56g,当酸值≤5mg KOH/g时,真空蒸馏出N,N-二甲基甲酰胺与加入量一致时,反应停止,得到端羟基聚酯。
(2)称取6.88g(0.08mol)甲基丙烯酸、单体质量1wt%醋酸锑0.0688g、单体质量0.2wt%对羟基苯甲醚0.0138g、与单体质量相当的丙酮6.88g加入到步骤(1)中含有端羟基聚酯45g的三口烧瓶中,于90℃反应2h,加入分水器分水,当体系酸值降低至10mg KOH/g时,真空蒸馏出丙酮,停止反应,得到黄色透明的聚酯丙烯酸酯树脂,分子量为1476(Mn),在25℃下,粘度9800mpa·s;在60℃下,粘度3660mpa·s。固含量93%,接触角54°,铅笔硬度H,附着力1级。
实施例5
(1)称取29.6g(0.2mol)己二酸和反应物总质量10wt%的二甲苯5.488g于100mL的三口烧瓶中,油浴,加热到130℃使间苯二甲酸酐完全溶解于二甲苯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1,6-己二醇18.8g(0.16mol)、对苯二胺6.48g(0.06mol)及反应物总质量0.5wt%催化剂单丁基氧化锡0.2744g,在230℃反应3h,体系中酸值稳定时,装置加入分水器进行分水,使反应程度提高,当分水器无回流时,补加二甲苯为反应物总质量的5wt%为2.744g,当酸值≤5mg KOH/g时,真空蒸馏出二甲苯的量与加入量一致时,反应停止,得到端羟基聚酯。
(2)称取3.44g(0.04mol)甲基丙烯酸、单体质量1wt%醋酸锑0.0344g、单体质量0.2wt%对羟基苯甲醚0.0688g、与单体质量相当的丙酮3.44g加入到步骤(1)中含有端羟基聚酯50g的三口烧瓶中,于90℃反应5h,加入分水器分水,当体系酸值降低至10mg KOH/g时,真空蒸馏出丙酮,停止反应,得到黄色透明的聚酯丙烯酸酯树脂,分子量为1673(Mn),在25℃下,粘度10340mpa·s;在60℃下,粘度6180mpa·s。固含量90%,接触角52°,铅笔硬度1H,附着力0级。
实施例6
(1)称取27g(0.3mol)乙二酸和反应物总质量10wt%的二甲苯5.444g于100mL的三口烧瓶中,油浴,加热到110℃使乙二酸完全溶解于二甲苯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1,6-己二醇18.8g(0.16mol)、对苯二胺8.64g(0.08mol)及反应物总质量0.5wt%催化剂单丁基氧化锡0.2722g,在210℃反应3h,体系中酸值稳定时,装置加入分水器进行分水,使反应程度提高,当分水器无回流时,补加二甲苯为反应物总质量的5wt%为2.722g,当酸值≤5mgKOH/g时,真空蒸馏出二甲苯的量与加入量一致时,反应停止,得到端羟基聚酯。
(2)称取5.76g(0.08mol)丙烯酸、单体质量1wt%醋酸锑0.0576g、单体质量0.2wt%对羟基苯甲醚0.0135g、与单体质量相当的丙酮5.76g加入到步骤(1)中含有端羟基聚酯50g的三口烧瓶中,于100℃反应4h,加入分水器分水,当体系酸值降低至10mg KOH/g时,真空蒸馏出丙酮,停止反应,得到黄色透明的聚酯丙烯酸酯树脂,分子量为1560(Mn),在25℃下,粘度11320mpa·s;在60℃下,粘度7650mpa·s。固含量93%,接触角55°,铅笔硬度H,附着力2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光敏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树脂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其中,R1中的一种;
R2中的一种;R3 中的一种;R4为H、CH3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光敏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树脂其结构式中n+m=8-15,其分子量为1000-4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光敏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树脂其红外光谱中,波数在1600-1700cm-1出现-C=C-的伸缩振动峰,在波数3500cm-1出现-NH-的伸缩振动峰。
4.一种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光敏树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胺改性聚酯多元醇的合成:
将二元酸或酸酐溶解于带水剂中,在氮气的保护下,加入二元醇,二元胺和催化剂,反应直至体系中酸值稳定,进行分水,当体系酸值≤5mg KOH/g时,真空蒸馏出溶剂,反应停止,降温出料,得到胺改性聚酯多元醇;
步骤二、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制备:
将步骤一的产物胺改性聚酯多元醇、丙烯酸单体、催化剂、阻聚剂溶于溶剂中,反应后,分水,当体系酸值≤10mg KOH/g时,真空蒸馏出溶剂,停止反应,得到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光敏树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二元酸或酸酐、二元醇,二元胺三者的摩尔比为1:(1~1.4):(0.1~0.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光敏树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反应在100-230℃下,进行2-10h;所述步骤二中的反应在温度为90-180℃下进行反应2-12h。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光敏树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带水剂包括环己烷、三氯甲烷、丙酮、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苯、乙酸乙酯其中的一种;带水剂的加入量与二元酸或酸酐、二元醇,二元胺三者总加入量的质量比为1:10;
所述步骤二中胺改性聚酯多元醇与丙烯酸单体的摩尔比为1:(0.2-1.6);
所述步骤二中的溶剂包括环己烷、三氯甲烷、丙酮、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苯、乙酸乙酯其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光敏树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催化剂包括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单丁基氧化锡、钛酸丁酯、磷酸、对甲苯磺酸、醋酸锑中的一种;
所述步骤二中的催化剂包括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单丁基氧化锡、钛酸丁酯、磷酸、对甲苯磺酸、醋酸锑中的一种;
步骤一中的催化剂加入量与二元酸或酸酐、二元醇,二元胺三者总加入量的质量比为(0.1-0.6):100;
步骤二中的催化剂加入量与丙烯酸单体加入量的质量比为(1-5):100。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光敏树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阻聚剂为包括对羟基苯甲醚、对苯二酚、叔丁基邻苯二酚、对苯醌中的一种,其加入量与丙烯酸单体加入量的量比为(0.1-0.6):1000。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光敏树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的丙烯酸单体包括以下两种结构:
CN201811391054.XA 2018-11-21 2018-11-21 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光敏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Active CN1095354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1054.XA CN109535409B (zh) 2018-11-21 2018-11-21 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光敏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91054.XA CN109535409B (zh) 2018-11-21 2018-11-21 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光敏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35409A true CN109535409A (zh) 2019-03-29
CN109535409B CN109535409B (zh) 2021-05-11

Family

ID=65848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91054.XA Active CN109535409B (zh) 2018-11-21 2018-11-21 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光敏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3540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2127A (zh) * 2021-12-28 2022-06-28 深圳市纵维立方科技有限公司 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25026A (ja) * 1990-12-27 1992-08-14 Nippon Kayaku Co Ltd (メタ)アクリレート化合物、これを用いた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物
EP0942022A1 (de) * 1998-03-12 1999-09-15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Härtbares Polyurethanpolymerisat, Dispersion auf Basis dieses Polymerisats,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CN101085821A (zh) * 2007-06-11 2007-12-12 扬州雅致达板饰有限公司 氯化聚酯丙烯酸酯及其合成方法、用途
CN101168595A (zh) * 2006-10-27 2008-04-30 湖南大学 可降解的不饱和聚酯酰胺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CN101475502A (zh) * 2009-01-16 2009-07-08 北京化工大学 含氮多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514276A (zh) * 2008-12-30 2009-08-26 上海新天和树脂有限公司 无溶剂不饱和聚酯亚胺漆包线漆的制备方法
CN102653595A (zh) * 2012-04-28 2012-09-05 英德市波特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改性羟基聚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及含有聚酯改性羟基聚丙烯酸酯的涂料
CN102676030A (zh) * 2012-05-15 2012-09-19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一种利用紫外光聚合低温制备uv塑料涂料的方法
CN106317389A (zh) * 2016-08-18 2017-01-11 广东伊诗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v固化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06397678A (zh) * 2016-08-31 2017-02-15 广州昊江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丙烯酸改性的水性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6750140A (zh) * 2016-12-08 2017-05-31 天津久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胺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光固化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29004A (zh) * 2015-04-13 2017-12-01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轮胎胎面用橡胶组合物及无钉轮胎
CN107652433A (zh) * 2017-10-25 2018-02-02 湖北鼎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
CN107840951A (zh) * 2016-09-20 2018-03-27 长沙香溪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自引发可见光固化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25026A (ja) * 1990-12-27 1992-08-14 Nippon Kayaku Co Ltd (メタ)アクリレート化合物、これを用いた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硬化物
EP0942022A1 (de) * 1998-03-12 1999-09-15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Härtbares Polyurethanpolymerisat, Dispersion auf Basis dieses Polymerisats,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CN101168595A (zh) * 2006-10-27 2008-04-30 湖南大学 可降解的不饱和聚酯酰胺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CN101085821A (zh) * 2007-06-11 2007-12-12 扬州雅致达板饰有限公司 氯化聚酯丙烯酸酯及其合成方法、用途
CN101514276A (zh) * 2008-12-30 2009-08-26 上海新天和树脂有限公司 无溶剂不饱和聚酯亚胺漆包线漆的制备方法
CN101475502A (zh) * 2009-01-16 2009-07-08 北京化工大学 含氮多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653595A (zh) * 2012-04-28 2012-09-05 英德市波特化工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聚酯改性羟基聚丙烯酸酯的制备方法及含有聚酯改性羟基聚丙烯酸酯的涂料
CN102676030A (zh) * 2012-05-15 2012-09-19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一种利用紫外光聚合低温制备uv塑料涂料的方法
CN107429004A (zh) * 2015-04-13 2017-12-01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轮胎胎面用橡胶组合物及无钉轮胎
CN106317389A (zh) * 2016-08-18 2017-01-11 广东伊诗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uv固化粉末涂料的制备方法
CN106397678A (zh) * 2016-08-31 2017-02-15 广州昊江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丙烯酸改性的水性聚氨酯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7840951A (zh) * 2016-09-20 2018-03-27 长沙香溪涂料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自引发可见光固化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0140A (zh) * 2016-12-08 2017-05-31 天津久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胺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光固化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52433A (zh) * 2017-10-25 2018-02-02 湖北鼎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聚酰亚胺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HMET NEBRIGLU,等: "investigation of the properties of UV-curong acrylate-terminated unsaturated polyester coatings by utilizing an experimental design methodology", 《J.COAT.TECHNOL.RES》 *
刘跃军,等: "可降解聚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功能材料》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2127A (zh) * 2021-12-28 2022-06-28 深圳市纵维立方科技有限公司 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35409B (zh) 202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50314B (zh) 可固化聚合物
CN101289533B (zh) 一种聚乙二醇单甲醚甲基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
JP2019522002A (ja) ハイブリッド型感光性樹脂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4029118A2 (en) Liquid uncrosslinked michael addition oligomers prepared in the presence of a catalyst having both an epoxy moiety and a quaternary salt
WO2012032876A1 (ja) ポリエステル組成物の製造方法
CN104211863B (zh) 一种氮氧自由基聚合物刷阻聚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1864204A (zh) 一种高性能汽车车灯反射镜专用紫外光固化真空镀膜底漆
CN102516326A (zh) 一种单宁基超支化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
CN103641696A (zh) 一步法合成双羟丙基双酚a醚的方法
CN109535409A (zh) 胺改性聚酯丙烯酸酯的光敏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CN111978444B (zh) 一种基于有机多元酸的光固化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452191B (zh) 一种改性丙烯酸酯、制备方法及其导电胶粘剂的应用
CN114773512B (zh) 一种高耐磨性氟碳树脂及使用其的太阳能背板用涂料
CN100556925C (zh) 氯化聚酯丙烯酸酯的合成方法
CN112552483B (zh) 一种自感光环氧甲基丙烯酸酯树脂及其合成方法
US20200299462A1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ultraviolet (uv) curing polymethyl siloxane containing acrylate structure
CN104559868A (zh) 一种酚醛树脂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CN113087964A (zh) 热固型树脂的降解方法、所使用的催化剂组合物及所得的树脂组合物
US7141642B2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merizable polybranched polyester
CN105061738A (zh) 一种聚酯型丙烯酸uv固化单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974724B (zh) 一种紫外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3900313B2 (ja) 変性共重合体の製造方法
JP2003147072A (ja) (メタ)アクリレート系化合物、組成物、硬化物及び(メタ)アクリレート系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JP2008138034A (ja) 環境対応型粘着剤の製造方法
CN116715580A (zh) 一种乙烯基环氧树脂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