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29475B - 部件供给装置以及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带剥离方法 - Google Patents
部件供给装置以及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带剥离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429475B CN109429475B CN201810945148.0A CN201810945148A CN109429475B CN 109429475 B CN109429475 B CN 109429475B CN 201810945148 A CN201810945148 A CN 201810945148A CN 109429475 B CN109429475 B CN 10942947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pe
- opening
- cover
- section
- carrier ta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0/00—Advancing webs
- B65H20/20—Advancing webs by web-penetrating means, e.g. pi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69/00—Unpacking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7/00—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 B65H37/002—Web delivery apparatus, the web serving as support for articles, material or another web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17—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 H05K13/0419—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tape feed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8/00—Ancillary operations in connection with laminating processes
- B32B38/10—Removing layers, or parts of layers, mechanically or chemicall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43/00—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ayered product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repair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32B43/006—Delaminat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4—Moving, forwarding, guiding material
- B65H2301/448—Diverting
- B65H2301/4481—Stripping material from carrier web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1—Modifying a characteristic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1—Processing surface of handled material upon transport or guiding thereof, e.g. cleaning
- B65H2301/51115—Processing surface of handled material upon transport or guiding thereof, e.g. cleaning freeing product contained in handled materi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50—Auxiliary process performed during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51—Modifying a characteristic of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511—Processing surface of handled material upon transport or guiding thereof, e.g. cleaning
- B65H2301/5112—Processing surface of handled material upon transport or guiding thereof, e.g. cleaning removing material from outer surface
- B65H2301/51122—Processing surface of handled material upon transport or guiding thereof, e.g. cleaning removing material from outer surface peeling layer of materi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4—Roller pairs
- B65H2404/147—Roller pairs both nip rollers being drive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70—Other elements in edge contact with handled material, e.g. registering, orientating, guiding devices
- B65H2404/74—Guiding means
- B65H2404/741—Guiding means movable in operation
- B65H2404/7414—Guiding means movable in operation pivotab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6/00—Means using fluid
- B65H2406/10—Means using fluid made only for exhausting gaseous medium
- B65H2406/12—Means using fluid made only for exhausting gaseous medium producing gas blast
- B65H2406/122—Nozz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3—Parts concerned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701/131—Edges
- B65H2701/1311—Edges leading edg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1—Methods of delaminating, per se; i.e., separating at bonding face
- Y10T156/1126—Using direct fluid current against work during delaminating
- Y10T156/1137—Using air blast directly against work during delaminat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1—Methods of delaminating, per se; i.e., separating at bonding face
- Y10T156/1168—Gripping and pulling work apart during delaminating
- Y10T156/1174—Using roller for delamination [e.g., roller pairs operating at differing speeds or directions, etc.]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9—Delaminating means
- Y10T156/1928—Differential fluid pressure delaminating means
- Y10T156/1933—Spraying delaminating means [e.g., atomizer, etc.
- Y10T156/1939—Air blasting delaminating mea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9—Delaminating means
- Y10T156/195—Delaminating roller means
- Y10T156/1956—Roller pair delamin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部件供给装置向部件安装装置供给部件,其中,部件供给装置具有:搬运部,其沿搬运路搬运收纳有部件且上表面由盖带密封的载带;剥离部,其设置在搬运路的上方且经由开口部将盖带从载带剥离;以及盖部,其使开口部的开口状态可变。盖部使开口部的开口状态成为剥离部能够捕捉盖带的第一开口状态、以及开口部的开口尺寸比第一开口状态的开口部的开口尺寸小且不会妨碍从载带剥离的盖带通过的第二开口状态中的任一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部件安装装置供给部件的部件供给装置以及在部件供给装置中从载带剥离盖带的带剥离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向部件安装装置供给部件的部件供给装置,大多使用通过间距进给收纳有部件的载带而使部件位于部件安装机构的部件取出位置的带馈送器。为了对收纳有部件的凹部进行密封而在载带的上表面粘贴有盖带,在带馈送器中,在部件取出位置的带进给方向上的上游侧设置有用于剥离盖带而使部件露出的带剥离机构。作为自动进行这种盖带的剥离的带剥离机构的结构,公知有在一对进给辊之间夹住盖带而在剥离方向上进行带进给的结构(例如参照日本特表2005-539370号公报)。
在该专利文献例所示的现有技术中,记载了如下结构:在自通过真空吸嘴吸附并取出部件的拾取位置向上游侧分开的位置处,具有包含盖带剥下边缘、转向器以及一对驱动齿轮的自动式带剥离机构,通过进给辊即驱动齿轮将由转向器剥下的盖带送往盖带贮藏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部件供给装置向部件安装装置供给部件,其中,所述部件供给装置具有:搬运部,其沿搬运路搬运收纳有所述部件且上表面由盖带密封的载带;剥离部,其设置在所述搬运路的上方且经由开口部将所述盖带从所述载带剥离;以及盖部,其使所述开口部的开口状态可变。所述盖部使所述开口部的开口状态成为所述剥离部能够捕捉所述盖带的第一开口状态、以及所述开口部的开口尺寸比所述第一开口状态的所述开口部的开口尺寸小且不会妨碍从所述载带剥离的盖带通过的第二开口状态中的任一方。
本发明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带剥离方法在向部件安装装置供给部件的部件供给装置中,从收纳有所述部件且上表面由盖带密封的载带剥离所述盖带,其中,所述带剥离方法包含:带搬运工序,沿搬运路搬运所述载带;剥离工序,通过在所述搬运路的上方设置的剥离部经由开口部将所述盖带从所述载带剥离;以及覆盖工序,通过盖部使所述开口部的开口状态可变。在所述覆盖工序中,使所述开口部的开口状态成为所述剥离部能够捕捉所述盖带的第一开口状态、以及所述开口部的开口尺寸比所述第一开口状态的所述开口部的开口尺寸小且不会妨碍从所述载带剥离的盖带通过的第二开口状态中的任一方。
根据本发明,能够同时实现可靠的盖带的剥离和盖带剥离后的部件姿态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例中的部件供给装置的结构说明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例中的部件供给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例中的部件供给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二实施例中的部件供给装置的结构说明图。
图5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二实施例中的部件供给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5B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二实施例中的部件供给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6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二实施例中的部件供给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6B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二实施例中的部件供给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二实施例中的部件供给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8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二实施例中的部件供给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8B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二实施例中的部件供给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二实施例中的部件供给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三实施例中的部件供给装置的结构说明图。
图11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三实施例中的部件供给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图11B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三实施例中的部件供给装置的动作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之前,对现有的问题点进行简单说明。
包含上述专利文献例在内,在自通过自动式带剥离机构剥离了盖带后的载带吸附保持部件并取出的结构的现有技术中,在以稳定的姿态取出部件时,存在以下这样的课题。即,在从载带剥离盖带的剥离位置,部件成为在载带的凹部内露出上表面的状态,部件的姿态容易紊乱。进而,在剥离了盖带的定时,除了带搬运动作、剥离动作时作用的冲击和振动以外,盖带由于摩擦等带电而产生的静电等外界干扰也作用于部件。因此,盖带剥离后的部件的姿态不稳定,当在该状态下将载带搬运到部件取出位置时,在基于吸附嘴的部件取出时容易产生吸附错误等不良情况。
为了防止这样的不良情况,考虑在上述剥离位置设置对剥离了盖带后的载带的上表面进行覆盖的包覆构件。然而,当设置这种包覆构件时,产生妨碍将剥离后的盖带引导至带进给辊等进给机构的带进给,从而无法进行可靠的盖带剥离这样的不良情况。这样,在现有技术的具有自动式带剥离机构的带馈送器中,难以同时实现盖带剥离后的部件姿态的稳定和可靠的盖带的剥离,期望能够解决这种课题的新方案。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同时实现可靠的盖带的剥离和盖带剥离后的部件姿态的稳定的部件供给装置以及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带剥离方法。
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例中的部件供给装置即带馈送器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带馈送器1装配于向基板安装电子部件的部件安装装置而进行使用,具有在部件安装装置中向部件安装机构的部件取出位置供给载带3(参照图2)中收纳的部件的功能。
在图1中,主体部1a是形成带馈送器1的外形的框架部。在主体部1a的内部,以在带搬运方向上纵贯主体部1a的方式设置有用于搬运收纳有供给对象的部件的载带3的搬运路2。载带3形成为将设置有收纳部件的凹部即压纹部4的基带3a的上表面由盖带3b密封的结构(参照图2)。需要说明的是,压纹部的凹部有时也被称为口袋。
搬运路2于在上游侧(图1中左侧)的侧端面的下部设置的带投入口2a处开口,在主体部1a的中间部成为在斜上方向上设置的倾斜部2b。在倾斜部2b的下游侧,搬运路2沿主体部1a的上表面设置并在下游侧的侧端面处开口。在搬运路2的下游侧,以位于主体部1a的上表面的方式设置有部件取出位置2c。
设置于部件安装装置18的部件安装机构的安装头访问部件取出位置2c,由此通过安装头取出载带3中收纳的部件。在部件取出位置2c的周围,搬运路2被上方的盖构件8覆盖,沿搬运路2搬运的载带3的上表面侧被盖构件8引导。
在搬运路2的部件取出位置2c的下方配置有由第一链轮5A及第一驱动机构6A构成的第一带搬运单元7A。在搬运路2的在带投入口2a的下游侧的附近配置有由第二链轮5B及第二驱动机构6B构成的第二带搬运单元7B。第一链轮5A、第二链轮5B在外周具有与形成于基带3a的进给孔卡合的进给销。需要说明的是,有时也不设置第二带搬运单元7B。
第一驱动机构6A、第二驱动机构6B具有作为驱动源的马达,具有经由齿轮等驱动传递机构将马达的旋转传递到第一链轮5A、第二链轮5B的功能。通过控制部16对第一驱动机构6A、第二驱动机构6B进行控制,从而第一带搬运单元7A、第二带搬运单元7B沿搬运路2搬运载带3。因此,第一带搬运单元7A、第二带搬运单元7B成为沿搬运路2搬运载带3的搬运部。
在该带搬运中,第二带搬运单元7B具有将从带投入口2a插入的载带3沿搬运路2送往下游侧的功能。第一带搬运单元7A具有如下功能:通过使第一链轮5A与从上游侧送来的载带3的基带3a卡合,从而将在基带3a的下表面侧设置的压纹部4的口袋送往部件取出位置2c。
在搬运路2的倾斜部2b中,在部件取出位置2c的上游侧的斜下方设置有由带进给用的一对辊9a、9b构成的剥离部9、以及对剥离部9进行驱动的剥离驱动机构10。剥离驱动机构10具有作为驱动源的马达,具有经由齿轮等驱动传递机构将马达的旋转传递到辊9a、9b的功能。通过控制部16对剥离驱动机构10进行控制,或者安装于辊9a的链轮通过载带3而旋转,使得辊9a旋转,由此执行以下说明的盖带3b的剥离动作。
剥离部9设置在搬运路2的上方,经由在倾斜部2b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开口部2d而与搬运路2连通。从上游侧沿搬运路2搬运的载带3的盖带3b经由开口部2d而被拉入剥离部9,从基带3a剥离。新放置的载带3以在前端部处盖带3b局部从基带3a剥离的状态从搬运路2的带投入口2a送入。需要说明的是,在未设置第二带搬运单元7B的情况下,通过操作员推入载带3。然后,当载带3的前端部到达开口部2d后,局部剥离的盖带3b被剥离部9捕捉。
即,剥离部9夹持盖带3b的前端部并导入辊9a、9b之间。由此,盖带3b从载带3的基带3a剥离。剥离后的盖带3b在远离载带3的方向上进行带进给,收容在设于主体部1a内的盖带回收部14内。即,剥离部9及剥离驱动机构10构成将盖带3b从载带3剥离并进行带进给的带剥离机构11。
这样,通过将将盖带3b从载带3剥离并进行带进给的带剥离机构11配置在部件取出位置2c的上游侧的斜下方,从而不需要在主体部1a的上表面的部件取出位置2c的周边配置机构部分。因此,在部件取出位置2c的周边确保了自由空间,能够提高基于部件安装机构的安装头进行的部件取出动作的自由度。
在搬运路2的倾斜部2b中,在配置有剥离部9的带进给位置的上游侧配置有检测部12。检测部12是透射检测型的光学传感器,对沿搬运路2搬运的载带3的前端部进行检测。检测部12的检测结果被送往控制部16。需要说明的是,在载带3透明的情况下,设置能够与载带3的前端部机械接触的卡爪,利用光学传感器检测载带3与卡爪接触时引起的卡爪的变位,由此能够检测载带3的前端部。
在倾斜部2b的下方的与开口部2d对置的位置,以使空气喷射方向朝向位于开口部2d内的剥离部9的方式配置有喷射空气的空气喷嘴13。空气喷嘴13具有作为喷射用于使剥离部9捕捉盖带3b的气体即空气的喷射部的功能。空气喷嘴13经由空气回路13a而与电磁阀19连接,从空气供给部15经由空气回路15a向电磁阀19供给空气。
通过控制部16对电磁阀19进行控制,由此能够从空气喷嘴13朝向剥离部9在任意定时喷射从空气供给部15供给的空气。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6根据检测部12的检测结果对从空气喷嘴13喷射空气的定时进行控制。
即,控制部16在由检测部12检测到的盖带3b的前端部到达了能够由剥离部9捕捉的位置的定时,从空气喷嘴13喷射空气,以将空气吹到载带3的前端部。通过将空气喷嘴13所喷射的空气吹到载带3的前端部,从而将载带3中被局部剥离的盖带3b按压至位于下游侧的一个辊9a。然后,利用一个辊9a和另一个辊9b夹住被按压至辊9a的盖带3b,并将其向远离基带3a的方向拉入,由此从基带3a剥离盖带3b。
此时,设定空气喷嘴13的喷射方向,以将空气喷嘴13所喷射的空气从载带3的下方吹到载带3的前端部。由此,能够从适合于使剥离部9捕捉盖带3b的目的的方向吹出空气。需要说明的是,从空气喷嘴13喷射空气的定时不限于上述例子。例如,也可以在盖带3b的前端部到达能够由剥离部9捕捉的位置之前,使空气喷嘴13开始喷射空气。在该情况下,在盖带3b的前端部到达能够由剥离部9捕捉的位置时,将空气吹到载带3的前端部。
在图1中,控制部16与第一驱动机构6A、第二驱动机构6B、剥离驱动机构10、检测部12、电磁阀19连接,控制部16对带搬运单元及带剥离机构11进行控制。即,控制部16对第一驱动机构6A、第二驱动机构6B进行控制,由此执行沿搬运路2搬运载带3的带搬运动作。此时,控制部16能够对载带3的搬运定时及搬运量进行控制。
另外,控制部16根据检测部12的检测信号对剥离驱动机构10和电磁阀19进行控制,由此执行从载带3的基带3a剥离盖带3b的剥离动作及将被剥离的盖带3b送往盖带回收部14内的带进给动作。在该剥离动作中,对电磁阀19进行控制而从空气喷嘴13喷射空气,由此使剥离部9捕捉盖带3b。
在控制部16连接有操作部17,并且控制部16通过通信线而与部件安装装置18连接。通过从操作部17输入的操作指令、从部件安装装置18发送的控制指令,执行上述带搬运动作和带进给动作。
接着,参照各图对上述结构的带馈送器1中沿搬运路2搬运载带3的带搬运动作及该带搬运动作中从载带3的基带3a剥离盖带3b的带剥离方法进行说明。
在该带搬运动作中,执行沿搬运路2搬运载带3而将部件送往部件安装机构的部件取出位置2c的带搬运工序。在带搬运行程的开始时,首先,进行从图1所示的带投入口2a将部件供给对象的载带3送入搬运路2内的带投入。此时,在载带3的下游侧的前端部,如图2所示,预先从基带3a的上表面局部剥离规定长度的盖带3b,并进行端部处理以使得剥离部9容易捕捉盖带3b的前端部。
通过该带投入,第二带搬运单元7B起动,如图2所示,投入的载带3沿搬运路2向下游侧进行带搬运(箭头a)。在该带搬运时,在配置于倾斜部2b的剥离部9处,辊9a、9b在能够夹住盖带3b并进行捕捉的方向上处于旋转状态(箭头b、c),进而第一链轮5A也进行旋转以能够对载带3进行带搬运(箭头d)。
在该带搬运的过程中,执行通过检测部12对沿搬运路2搬运的载带3的前端部进行检测的检测工序,该检测结果被送往控制部16。然后,根据该检测结果,执行通过在搬运路2的上方设置的剥离部9从载带3剥离盖带3b的剥离工序。在该剥离工序时,执行通过喷射部即空气喷嘴13朝向剥离部9喷射用于使剥离部9捕捉盖带3b的气体即空气的气体喷射工序。
控制部16根据所述检测工序的检测结果对电磁阀19进行控制,由此进行该气体喷射工序中的气体的喷射。即,如图3所示,在载带3沿搬运路2进一步搬运的过程中(箭头e),在盖带3b的前端部到达了能够由剥离部9剥离的位置的定时,执行气体喷射工序。即,将从空气喷嘴13喷射的空气吹到载带3的前端部(箭头f)。
然后,在该气体喷射工序中,通过将空气喷嘴13所喷射的空气吹到载带3的前端部,将载带3中被局部剥离的盖带3b按压至位于下游侧的一个辊9a。然后,利用一个辊9a和另一个辊9b夹住被按压至辊9a的盖带3b,并将其向远离基带3a的方向拉入,由此从基带3a剥离盖带3b。这样,采用通过空气喷嘴13所喷射的空气使辊9a、9b夹住盖带3b的结构,由此能够可靠地使剥离部9捕捉较薄且刚性较小而难以引导的盖带3b。
在该气体喷射工序中,设定空气喷嘴13的喷射方向,以将所喷射的空气从载带3的下方吹到载带3的前端部。需要说明的是,在气体喷射工序中,从空气喷嘴13喷射空气的定时不限于上述例子,也可以在盖带3b的前端部到达能够由剥离部9捕捉的位置之前,开始基于空气喷嘴13的气体喷射工序。在该情况下,在盖带3b的前端部到达能够由剥离部9捕捉的位置时,将空气吹到载带3的前端部。
通过上述剥离动作而从载带3的基带3a剥离的盖带3b由剥离部9拉入。然后,如图7所示,进一步在远离载带3的方向上进行带进给,收容在盖带回收部14内。沿搬运路2向下游侧搬运载带3中剥离了盖带3b的基带3a(箭头i)。
接着,参照图4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实施例的部件供给装置即带馈送器1A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带馈送器1A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带馈送器1(参照图1)相同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中,对与第一实施例的带馈送器1相同结构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说明。
在图4中,在主体部1a设置有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搬运路2相同结构的搬运路2。通过作为搬运部的第一带搬运单元7A、第二带搬运单元7B沿搬运路2搬运从带投入口2a送入搬运路2的载带3。在搬运路2的倾斜部2b中,在搬运路2的上方设置的剥离部9经由在倾斜部2b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开口部2d而与搬运路2连通。
在开口部2d设置有使开口部2d的开口状态可变的盖部。盖部具有如下功能:使开口部2d的开口状态成为盖部从开口部2d的开口面退避而增大开口尺寸的第一开口状态、以及盖部位于开口部2d的开口面而使开口尺寸比第一开口状态的开口尺寸小的第二开口状态中的任一方。在此,第一开口状态的开口尺寸较大,因此,成为在使剥离部9捕捉盖带3b时不会妨碍向开口部2d导入盖带3b的开口状态。
与此相对,第二开口状态是在盖带3b被剥离部9捕捉后连续执行盖带3b的剥离时的开口状态。在该状态下,为了使部件姿态稳定,要求极力减小剥离了盖带3b的基带3a的上表面露出的范围。因此,使盖部位于开口部2d的开口面而覆盖基带3a的上表面,并且,在不会妨碍盖带3b通过的范围内极力减小开口尺寸。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实施例中,覆盖开口部2d的盖部构成为,使开口部2d的开口状态成为剥离部9能够捕捉盖带3b的第一开口状态、以及开口部2d的开口尺寸比第一开口状态的开口部2d的开口尺寸小且不会妨碍从载带3剥离的盖带3b通过的第二开口状态中的任一方。
而且,带馈送器1A具有对沿搬运路2搬运的载带3的前端部进行检测的检测部12、以及使上述盖部进行动作的动作部。在图4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动作部根据检测部12的检测结果使盖部进行动作,使开口部2d的开口状态成为剥离部9能够捕捉盖带3b的第一开口状态。
在图4中,示出具有上述功能的盖部是设置于开口部2d的翼部20的情况。下面,参照图5A~图7对设置于开口部2d的翼部20的结构及功能进行说明。如图5A所示,在倾斜部2b的上表面侧设置有用于使在搬运路2的上方设置的剥离部9与搬运路2连通的开口部2d。
在开口部2d的一端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设置有盖部即翼部20。如图5B所示,翼部20由薄板状的翼板20a和将翼板20a保持为转动自如的铰链部20b构成。铰链部20b固定于主体部1a的框架部,翼板20a绕铰链部20b转动,由此,开口部2d的开口状态被切换为图6A及图6B所示的第一开口状态以及图5A及图5B所示的第二开口状态中的任一方。
在搬运路2的下方的与开口部2d对置的位置,以使空气喷射方向朝向设于开口部2d的翼部20的方式配置有喷射空气的空气喷嘴13。空气喷嘴13具有作为喷射部的功能,其根据检测部12的检测结果喷射工作用的气体即空气,将所喷射的空气吹到载带3的前端部及翼部20。而且,在该第二实施例中,上述结构的空气喷嘴13相当于根据检测部12的检测结果使盖部进行动作的动作部。
如图6A所示,空气喷嘴13将所喷射的空气从下方吹到载带3的前端部及翼部20(箭头f)。由此,如图6B所示,通过空气的喷射力向上方吹起翼板20a,该翼板20a绕铰链部20b转动(箭头g)。由此,翼板20a从使开口部2d与搬运路2连通的开口面退避,在开口部2d形成足以导入盖带3b的开口尺寸的第一开口空间S1。
然后,在该空气的喷射中将空气吹到载带3的前端部,由此,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地,盖带3b的前端部经由开口部2d而被剥离部9捕捉。即,通过将空气喷嘴13所喷射的空气吹到载带3的前端部,将载带3中被局部剥离的盖带3b按压至位于下游侧的一个辊9a。然后,利用一个辊9a和另一个辊9b夹住被按压至辊9a的盖带3b,并将其向远离基带3a的方向拉入,由此从基带3a剥离盖带3b。
因此,图6A及图6B所示的开口部2d的状态相当于剥离部9能够捕捉盖带3b的第一开口状态。另外,从该状态起,空气喷嘴13停止喷射空气,或者载带3通过而使空气不会碰撞翼板20a,由此翼板20a由于重力而向与图6B所示的箭头g相反的方向转动,恢复到开口部2d的开口面,开口部2d的开口状态成为图5A及图5B所示的第二开口状态。在该第二开口状态下,如图5B所示,翼板20a成为沿搬运路2的上表面的状态。而且,在开口部2d的翼板20a的前端与框架部之间形成不会妨碍从载带3剥离的盖带3b通过的开口尺寸的第二开口空间S2。
然后,在图7所示的剥离后的盖带3b的带进给中,盖带3b通过开口部2d中形成的第二开口空间S2。然后,利用一个辊9a和另一个辊9b夹住盖带3b并向远离基带3a的方向拉入(箭头h),送入盖带回收部14内。该状态下,翼板20a位于开口部2d的开口面,对剥离盖带3b而使部件露出的状态的基带3a的上表面进行覆盖。由此,能够使剥离了盖带3b后的载带3中的部件的姿态稳定。
在设于开口部2d的翼部20设置有用于对第一开口状态、第二开口状态下的翼板20a的转动位置进行定位的止挡件。在第一开口状态下,翼板20a与在辊9b的圆周面设置的止挡面或在主体部1a的框架部设置的止挡面抵接,由此固定位置。
另外,在第二开口状态下,翼板20a与设于主体部1a的框架部的止挡面抵接,由此固定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构成剥离部9的一对辊9a、辊9b中的、与被吹起的翼部20的翼板20a接近而作为止挡面发挥功能的另一个辊9b的直径设定成比一个辊9a小。换言之,通过空气喷嘴13而按压有盖带3b的一个辊9a的直径比另一个辊9b的直径大。需要说明的是,辊9b的直径也可以与辊9a相同。
图8A及图8B示出在具有所述功能的翼部20中、用于可靠地进行在停止从空气喷嘴13喷射空气后使翼板20a恢复到第二开口状态的转动动作的结构。即,在图5A~图6B所示的例子中,通过基于翼板20a的自重的重力进行使翼板20a恢复到第二开口状态的转动动作。然而,在这种结构中,由于铰链部20b的滑动状态的劣化等而容易使动作不稳定,无法保证可靠的动作。
作为针对这种不良情况的对策,在图8A及图8B所示的例子中,具有作为弹性部的扭簧21,该扭簧21在翼部20中使弹性力作用于被从空气喷嘴13喷射的空气吹起的翼板20a,使开口部2d的开口状态成为第二开口状态。
即,如图8B所示,使扭簧21的线圈部21a与铰链部20b嵌合。然后,将一个臂部21b按压至框架部,并且,使另一个臂部21c的前端与翼板20a抵接,使基于扭簧21的弹性力作用于按下翼板20a的方向(箭头j)。由此,使翼板20a始终位于与第二开口状态对应的位置的弹性力作用于翼部20,实现稳定的针对第二开口状态的恢复动作。需要说明的是,不限于扭簧21,也可以使用压缩弹簧或拉伸弹簧。
另外,图9示出在具有使开口部2d的开口状态可变的盖部的结构中,使用在搬运路2中的搬运方向上滑动而变更开口部2d的开口状态的闸门构件23作为盖部的例子。在图9中,在搬运路2中,闸门构件23位于开口部2d的下游侧,被导轨22a在搬运方向上保持为滑动自如(箭头k)。
闸门构件23通过滑动驱动机构22进行滑动,该滑动驱动机构22构成为通过蜗轮22c、减速齿轮22d使作为驱动源的马达22b的旋转减速。由此,能够将开口部2d的开口尺寸变更为闸门构件23从开口部2d的开口面退避的状态下的第一开口空间S1、以及闸门构件23恢复到开口部2d的开口面的规定位置的状态下的第二开口空间S2。
在此,第一开口空间S1、第二开口空间S2对应于图5A~图6B中的第一开口空间S1、第二开口空间S2。对它们进行比较时,在图5A~图6B所示的例子中,第一开口空间S1、第二开口空间S2的开口尺寸固定,与此相对,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能够任意设定第二开口空间S2的开口尺寸。
在上述结构中,沿搬运路2的搬运方向滑动而变更开口部2d的开口状态的闸门构件23成为使开口部2d的开口状态可变的盖部。另外,使闸门构件23滑动的滑动驱动机构22成为使盖部进行动作的动作部。而且,开口部2d的开口状态成为第一开口空间S1的状态对应于剥离部9能够捕捉盖带3b的第一开口状态。
另外,开口部2d的开口状态成为第二开口空间S2的状态对应于开口尺寸比第一开口状态的开口尺寸小且不会妨碍从载带3剥离的盖带3b通过的第二开口状态。而且,在第二开口状态下,作为盖部的闸门构件23位于开口部2d的开口面,对剥离盖带3b而使部件露出的状态的基带3a的上表面进行覆盖。由此,能够使剥离了盖带3b后的载带3中的部件的姿态稳定。
接着,参照各图对上述结构的带馈送器1A中沿搬运路2搬运载带3的带搬运动作及该带搬运动作中从载带3的基带3a剥离盖带3b的带剥离方法进行说明。
在该带搬运动作中,执行沿搬运路2搬运载带3而将部件送往部件安装机构的部件取出位置2c的带搬运工序。在带搬运行程的开始时,首先,进行从图4所示的带投入口2a将部件供给对象的载带3送入搬运路2内的带投入。此时,在载带3的下游侧的前端部,如图5A所示,预先从基带3a的上表面局部剥离规定长度的盖带3b,进行端部处理以使得剥离部9容易捕捉盖带3b的前端部。
通过该带投入,第二带搬运单元7B起动,如图5A所示,投入的载带3沿搬运路2向下游侧进行带搬运(箭头a)。在该带搬运时,在配置于倾斜部2b的剥离部9处,辊9a、9b在能够夹住盖带3b并进行捕捉的方向上处于旋转状态(箭头b、c),进而第一链轮5A也进行旋转以能够对载带3进行带搬运(箭头d)。需要说明的是,安装于辊9a的链轮通过载带3传递动力,由此使得辊9a旋转。
在该带搬运的过程中,执行通过检测部12对沿搬运路2搬运的载带3的前端部进行检测的检测工序,该检测结果被送往控制部16。然后,根据该检测结果,执行通过在搬运路2的上方设置的剥离部9而经由开口部2d从载带3剥离辊9b的剥离工序。
在该剥离工序的前后执行通过盖部使开口部2d的开口状态可变的覆盖工序。即,在剥离工序之前执行的覆盖工序中,使开口部2d的开口状态成为剥离部9能够捕捉盖带3b的第一开口状态。然后,在剥离工序后的覆盖工序中,使开口部2d的开口状态成为开口尺寸比第一开口状态的开口尺寸小且不会妨碍从载带3剥离的盖带3b通过的第二开口状态。
通过根据所述检测工序中的检测结果使盖部进行动作的动作工序,执行该覆盖工序。即,在动作工序中,根据检测工序中的检测结果使盖部进行动作,使开口部2d的开口状态成为第一开口状态。
在此,在盖部是图5A~图6B所示的翼部20的情况下,根据检测工序中的检测结果,执行使喷射部即空气喷嘴13喷射空气而将所喷射的空气吹到载带3的前端部及翼部20的气体喷射工序。控制部16根据所述检测工序的检测结果对电磁阀19进行控制,由此进行该气体喷射工序中的气体的喷射。
即,如图6A所示,在载带3沿搬运路2进一步搬运的过程中(箭头e),在由检测部12检测到的盖带3b的前端部到达了能够由剥离部9剥离的位置的定时,执行气体喷射工序。即,将从空气喷嘴13喷射的空气从载带3的下方吹到载带3的前端部及翼部20(箭头f)。
这样,通过将空气吹到翼部20,如图6B所示,通过空气的喷射力向上方吹起翼板20a。由此,开口部2d的开口状态成为剥离部9能够捕捉盖带3b的第一开口状态。然后,通过在该空气的喷射中将空气吹到载带3的前端部,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地,盖带3b的前端部经由开口部2d而被剥离部9捕捉。
这样,在盖带3b被剥离部9捕捉后,使开口部2d的开口状态返回图5A及图5B所示的第二开口状态。即,空气喷嘴13停止喷射空气,或者载带3通过而使空气不会碰撞翼板20a,由此,翼板20a由于重力而恢复到图5A及图5B所示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可靠地进行使翼板20a恢复到第二开口状态的转动动作,使用图8B所示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在翼部20中,使作为弹性部的扭簧21的弹性力作用于被从空气喷嘴13喷射的空气吹起的翼板20a,从而使开口部2d的开口状态成为第二开口状态。
在盖带3b被剥离部9捕捉后的盖带3b的带进给中,盖带3b通过成为第二开口状态的开口部2d的第二开口空间S2。然后,如图7所示,进一步向远离载带3的方向进行带进给(箭头h),并送入盖带回收部14内。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9所示,在使用在搬运路2中的搬运方向上滑动而变更开口部2d的开口状态的闸门构件23作为盖部的情况下,在所述覆盖工序中通过动作部即滑动驱动机构22使闸门构件23滑动,变更开口部2d的开口状态。
接着,参照图10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三实施例的部件供给装置即带馈送器1B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带馈送器1B具有与第一实施例中的带馈送器1(参照图1)相同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0中,对与第一实施例的带馈送器1相同结构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适当省略说明。
在图10中,在主体部1a设置有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搬运路2相同结构的搬运路2。通过作为搬运部的第一带搬运单元7A、第二带搬运单元7B沿搬运路2搬运从带投入口2a送入搬运路2的载带3。在搬运路2的倾斜部2b中,在搬运路2的上方设置的剥离部9经由在倾斜部2b的上表面侧开口的开口部2d而与搬运路2连通。与第二实施例同样地,剥离部9具有经由开口部2d从载带3剥离盖带3b的功能。
如图11A所示,在搬运路2内,板状的带盖24位于沿搬运路2搬运的载带3与搬运路2的顶面之间,且沿搬运路2配置。带盖24是对通过剥离部9剥离了盖带3b后的载带3的上表面进行覆盖的包覆部,具有使剥离了盖带3b而上表面露出的基带3a中的部件的姿态稳定的功能。需要说明的是,关于搬运路2中的带盖24的装配状态,可以与载带3的顶面滑动接触,或者也可以与载带3的上表面隔开微小间隙。
如图11B所示,在带盖24中与开口部2d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包含开口部2d的大小的开口24a。在位于开口24a的下游侧的带盖24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实施例中的翼部20相同结构的翼部20A。翼部20A由薄板状的翼板20a及将翼板20a保持为转动自如的铰链部20b构成。铰链部20b固定在带盖24的一端,翼板20a绕铰链部20b转动,由此能够变更开口部2d的开口状态。
在搬运路2的下方的与开口部2d对置的位置,以使空气喷射方向朝向设于带盖24的翼部20A的方式配置有喷射空气的空气喷嘴13。与第二实施例同样地,空气喷嘴13具有作为喷射部的功能,其根据检测部12的检测结果喷射工作用的气体即空气,将所喷射的空气吹到载带3的前端部及翼部20A。而且,在该第三实施例中,上述结构的空气喷嘴13也相当于根据检测部12的检测结果使盖部即翼部20A进行动作的动作部。
在由该动作部执行的动作工序中,根据检测部12在检测工序中的检测结果从空气喷嘴13喷射空气并吹到翼板20a。由此,翼板20a被吹起(箭头m),从开口24a退避。由此,在开口部2d的开口面形成不会妨碍剥离部9捕捉盖带3b的第一开口空间S1。由此,开口部2d成为与第二实施例相似的第一开口状态。
然后,停止从空气喷嘴13喷射空气,或者载带3通过而使空气不会碰撞翼板20a,由此,翼板20a恢复到开口24a的原位置。由此,在开口部2d的开口面中,在同翼板20a与主体部1a的框架端部之间的间隙对应的位置形成开口尺寸比第一开口状态下的第一开口空间S1小的第二开口空间S2。由此,开口部2d成为与第二实施例相似的第二开口状态,得到与所述相同的效果。
如上述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带馈送器1中,在沿搬运路2搬运收纳有部件且上表面由盖带3b密封的载带3的结构中,设置有在搬运路2的上方从载带3剥离盖带3b的剥离部9、喷射用于使剥离部9捕捉盖带3b的空气的空气喷嘴13、以及对沿搬运路2搬运的载带3的前端部进行检测的检测部12。而且,在盖带3b的前端部到达了能够由剥离部9捕捉的位置的定时,使空气喷嘴13喷射空气,将空气吹到载带3的前端部,从而使剥离部9捕捉盖带3b。由此,能够通过空气的喷射将盖带3b的前端部引导至带剥离机构而稳定地进行捕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示的带馈送器1A中,在沿搬运路2搬运收纳有部件且上表面由盖带3b密封的载带3的结构中,设置有在搬运路2的上方设置且经由开口部2d从载带3剥离盖带3b的剥离部9、使开口部2d的开口状态可变的翼部20、以及喷射用于使剥离部9捕捉盖带3b的空气的空气喷嘴13。而且,在盖带3b的前端部到达了能够由剥离部9捕捉的位置的定时,使空气喷嘴13喷射空气,将空气吹到翼部20及载带3的前端部,使开口部2d的开口状态成为剥离部9能够捕捉盖带3b的第一开口状态,并且,使剥离部9捕捉盖带3b。
由此,在通过剥离部9捕捉了盖带3b后,将开口部2d变更为比第一开口状态的开口尺寸小的第二开口尺寸,能够在剥离了盖带3b后通过翼部20覆盖载带3的上表面。因此,能够同时实现可靠的盖带3b的剥离和盖带剥离后的部件姿态的稳定。
本发明的部件供给装置以及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带剥离方法具有能够同时实现可靠的盖带的剥离和盖带剥离后的部件姿态的稳定这样的效果,在将从部件供给装置取出的部件向基板安装的部件安装领域中是有用的。
Claims (16)
1.一种部件供给装置,其向部件安装装置供给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部件供给装置具有:
搬运部,其沿搬运路搬运收纳有所述部件且上表面由盖带密封的载带;
剥离部,其设置在所述搬运路的上方且经由开口部将所述盖带从所述载带剥离;以及
盖部,其使所述开口部的开口状态可变,
所述盖部使所述开口部的开口状态成为所述剥离部能够捕捉所述盖带的第一开口状态、以及所述开口部的开口尺寸比所述第一开口状态的所述开口部的开口尺寸小且不会妨碍从所述载带剥离的盖带通过的第二开口状态中的任一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部件供给装置具有:
检测部,其对沿所述搬运路搬运的所述载带的前端部进行检测;以及
动作部,其使所述盖部进行动作,
所述动作部根据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使所述盖部进行动作,从而使所述开口部的开口状态成为所述第一开口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部件供给装置具有使所述盖部进行动作的动作部,
所述盖部是沿所述搬运路的搬运方向滑动而变更所述开口部的开口状态的闸门构件,
所述动作部是使所述闸门构件滑动的滑动驱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是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开口部的一端的翼部,
所述动作部是喷射部,该喷射部根据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喷射气体,并将喷射的所述气体吹到所述载带的前端部及所述翼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部件供给装置具有包覆部,该包覆部沿所述搬运路配置,且对通过所述剥离部剥离了所述盖带后的所述载带的上表面进行覆盖,
所述盖部是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包覆部的一端的翼部,
所述动作部是喷射部,该喷射部根据所述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喷射气体,并将喷射的所述气体吹到所述载带的前端部及所述翼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部件供给装置具有弹性部,该弹性部使弹性力作用于被喷射的所述气体吹起的所述翼部,从而使所述开口部的开口状态成为所述第二开口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射部将喷射的所述气体从所述载带的下方吹到所述载带的前端部及所述翼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剥离部包含一个辊和另一个辊,
所述喷射部通过将所喷射的气体吹到所述载带的前端部,从而将所述盖带按压至所述一个辊,
所述剥离部利用所述一个辊和所述另一个辊夹住并拉入被按压的所述盖带,由此进行所述盖带的剥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所述喷射部而按压有所述盖带的所述一个辊的直径比所述另一个辊的直径大。
10.一种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带剥离方法,在向部件安装装置供给部件的部件供给装置中,从收纳有所述部件且上表面由盖带密封的载带将所述盖带剥离,其特征在于,
沿搬运路搬运所述载带,
通过在所述搬运路的上方设置的剥离部经由开口部将所述盖带从所述载带剥离,
通过盖部使所述开口部的开口状态可变,
使所述开口部的开口状态成为所述剥离部能够捕捉所述盖带的第一开口状态、以及所述开口部的开口尺寸比所述第一开口状态的所述开口部的开口尺寸小且不会妨碍从所述载带剥离的盖带通过的第二开口状态中的任一方。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带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沿所述搬运路搬运的所述载带的前端部进行检测,
使所述盖部进行动作,
根据检测结果使所述盖部进行动作,从而使所述开口部的开口状态成为所述第一开口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带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是沿所述搬运路的搬运方向滑动而变更所述开口部的开口状态的闸门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带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是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开口部的一端的翼部,
根据所述检测结果而通过喷射部喷射气体,并将喷射的所述气体吹到所述载带的前端部及所述翼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带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沿所述搬运路配置的包覆部对通过所述剥离部剥离了所述盖带后的所述载带的上表面进行覆盖,
所述盖部是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包覆部的一端的翼部,
根据所述检测结果而通过喷射部喷射气体,并将喷射的所述气体吹到所述载带的前端部及所述翼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带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弹性部使弹性力作用于被吹起的所述翼部,从而使所述开口部的开口状态成为所述第二开口状态。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带剥离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喷射的所述气体从所述载带的下方吹到所述载带的前端部及所述翼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158336A JP7126056B2 (ja) | 2017-08-21 | 2017-08-21 |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部品供給装置におけるテープ剥離方法 |
JP2017-158336 | 2017-08-2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429475A CN109429475A (zh) | 2019-03-05 |
CN109429475B true CN109429475B (zh) | 2021-03-09 |
Family
ID=65360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945148.0A Active CN109429475B (zh) | 2017-08-21 | 2018-08-17 | 部件供给装置以及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带剥离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414612B2 (zh) |
JP (2) | JP7126056B2 (zh) |
CN (1) | CN10942947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34714A (zh) * | 2022-06-01 | 2022-08-02 | 江门市中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灯珠电子片载带分离机 |
CN117246621B (zh) * | 2023-11-10 | 2024-01-23 | 四川英创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剥离电路板镀金层表面保护胶带的装置及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652706B1 (en) * | 2000-12-01 | 2003-11-25 | Delaware Capital Formation, Inc. | Tape feeder with improved cover tape disposition path and drive |
CN102573438A (zh) * | 2010-11-04 | 2012-07-11 |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 零件安装机 |
CN106686967A (zh) * | 2015-11-11 | 2017-05-17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部件供给装置以及部件供给方法 |
WO2017104031A1 (ja) * | 2015-12-16 | 2017-06-22 |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 テープフィーダ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10154A (en) * | 1988-02-23 | 1989-03-07 | Molex Incorporated | Component feeder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vision-controlled robotic placement system |
US5191693A (en) * | 1989-12-29 | 1993-03-0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Tape type work conveying method and conveying apparatus |
JP3173206B2 (ja) * | 1993-02-08 | 2001-06-04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テープフィーダ |
US5725140A (en) * | 1996-09-09 | 1998-03-10 | Amistar Corporation | Tape feeder for a surface mount placement system |
DE69923599T2 (de) * | 1998-12-22 | 2006-03-23 | Mydata Automation Ab | Verfahren zur übertragung von bauteilträgerband-informationen zu einem bauteil-bestückungsapparat und vorrichtung dafür |
US7220095B2 (en) | 2001-05-24 | 2007-05-22 | Lyndaker David W | Self-threading component tape feeder |
JP4695534B2 (ja) * | 2006-03-24 | 2011-06-08 | 山形カシオ株式会社 | テープ式部品供給装置 |
DK2118669T3 (da) * | 2007-03-09 | 2013-04-29 | Nexus Biosystems Inc | Indretning og fremgangsmåde til fjernelse af en aftrækkelig forsegling |
JP4321610B2 (ja) * | 2007-03-09 | 2009-08-26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テープフィーダ |
US8353424B2 (en) * | 2009-01-27 | 2013-01-15 |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 Component feeder |
JP2012004286A (ja) | 2010-06-16 | 2012-01-05 |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 フィーダ及び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
WO2013132599A1 (ja) * | 2012-03-06 | 2013-09-12 |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 テープ自動セット装置 |
WO2013136423A1 (ja) | 2012-03-13 | 2013-09-19 |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 作業ヘッド、および、トップテープ剥離装置 |
KR101929527B1 (ko) * | 2012-09-17 | 2018-12-1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필름 박리 장치 |
JP5958707B2 (ja) * | 2012-10-22 | 2016-08-02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部品供給方法 |
JP6166624B2 (ja) * | 2013-09-05 | 2017-07-19 |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 部品供給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部品実装装置 |
JP5919481B2 (ja) * | 2013-11-28 | 2016-05-18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テープフィーダ、部品実装装置および部品供給方法 |
-
2017
- 2017-08-21 JP JP2017158336A patent/JP7126056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8-06 US US16/055,520 patent/US10414612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8-17 CN CN201810945148.0A patent/CN109429475B/zh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7-27 JP JP2022119314A patent/JP7390533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652706B1 (en) * | 2000-12-01 | 2003-11-25 | Delaware Capital Formation, Inc. | Tape feeder with improved cover tape disposition path and drive |
CN102573438A (zh) * | 2010-11-04 | 2012-07-11 |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 零件安装机 |
CN106686967A (zh) * | 2015-11-11 | 2017-05-17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部件供给装置以及部件供给方法 |
WO2017104031A1 (ja) * | 2015-12-16 | 2017-06-22 |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 テープフィーダ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414612B2 (en) | 2019-09-17 |
JP2022136223A (ja) | 2022-09-15 |
US20190055101A1 (en) | 2019-02-21 |
JP2019036669A (ja) | 2019-03-07 |
JP7390533B2 (ja) | 2023-12-04 |
CN109429475A (zh) | 2019-03-05 |
JP7126056B2 (ja) | 2022-08-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429476B (zh) | 部件供给装置以及部件供给装置中的带剥离方法 | |
JP7390533B2 (ja) |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部品供給方法 | |
JP6363606B2 (ja) | 部品実装装置 | |
JP7170198B2 (ja) | 部品供給装置、部品供給装置におけるテープ剥離方法 | |
US10426069B2 (en) | Feeder | |
JP7198973B2 (ja) | 部品供給装置 | |
JP7117509B2 (ja) | 部品供給装置 | |
CN114451078A (zh) | 部件供给装置以及盖带的剥离方法 | |
JP2021125625A (ja) | テープフィーダおよび部品装着装置 | |
CN109417867B (zh) | 供料器 | |
JP7232979B2 (ja) | 部品供給装置 | |
JP2022077859A (ja) | テープフィーダおよび部品搭載装置 | |
JP6950057B2 (ja) | フィーダ | |
JP7312933B2 (ja) | 部品供給装置 | |
JP2021125627A (ja) | テープフィーダおよび部品装着装置 | |
JP2019149586A (ja) | 部品実装装置 | |
JP2002094293A (ja) | チップ部品装着装置におけるチップ部品供給装置 | |
JP2003095373A (ja) | 部品搬送テープおよび表面実装機 | |
JP2001237594A (ja) | チップ部品供給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