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17438A - 通信单元和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通信单元和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17438A
CN109417438A CN201780039401.XA CN201780039401A CN109417438A CN 109417438 A CN109417438 A CN 109417438A CN 201780039401 A CN201780039401 A CN 201780039401A CN 109417438 A CN109417438 A CN 1094174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error
communication unit
communication
synchro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94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纲本达纪
池谷亮志
中原健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417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743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3/00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B3/00 - H04B11/00
    • H04B13/005Transmission systems in which the medium consists of the human body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09Error detection only, e.g. using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 codes or single parity b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1Error detection c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此通信单元具有:解码部,被构造为能够通过使用第一错误检测码的第一方法和至少使用错误校正码的第二方法解码从相通信的通信设备发送的传输数据;以及确定部,用于确定传输数据是包括第一错误检测码的第一方法的数据还是包括错误校正码的第二方法的数据。

Description

通信单元和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适用于电场通信的通信单元和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利用电场通信技术的通信系统,该技术使用例如人体作为通信介质。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9-21941号
专利文献2:特开2005-311608号
发明内容
在利用电场通信技术的通信系统中,通信性能可能由于诸如存在噪声源等通信环境恶化而降低。
期望提供一种使得可以增强通信性能的通信单元和通信系统。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包括:解码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第一错误检测码的第一方法和至少使用错误校正码的第二方法解码从通信单元发送的传输数据;以及确定部,确定传输数据是包括第一错误检测码的第一方法中的数据还是包括错误校正码的第二方法中的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包括发送传输数据的第一通信单元和接收传输数据的第二通信单元,第二通信单元包括:解码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第一错误检测码的第一方法和至少使用错误校正码的第二方法解码传输数据;以及确定部,确定传输数据是包括第一错误检测码的第一方法中的数据还是包括错误校正码的第二方法中的数据。
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或通信系统中,确定传输数据是包括第一错误检测码的第一方法中的数据还是包括错误校正码的第二方法中的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通信单元或通信系统,传输数据可以通过使用第一错误检测码的第一方法和至少使用错误校正码的第二方法来解码,并且确定是关于传输数据是第一方法中的数据还是第二方法中的数据,从而可以增强通信性能。
应注意,这里描述的效果不必是限制性的,并且可以是本公开中描述的任何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比较例的通信系统的概要的配置图,其利用电场通信技术并使用人体作为通信介质。
图2是示出根据比较例的通信系统的概要的配置图。
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在显示器关闭的情况下的接收信号的实例的示例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在显示器开启的情况下的接收信号的实例的示例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比较例的通信系统中的信号电平的衰减的实例的示例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的配置实例的框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常规方法(第一方法)中的数据的分组配置的实例的示例图。
图8是示意性地示出错误校正方法(第二方法)中的数据的分组配置的实例的示例图。
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常规方法中的同步(Sync)数据和错误校正方法中的同步(Sync)数据中的每一者的实例的示例图。
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曼彻斯特码的信号波形的实例的示例图。
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通信单元的配置实例的配置图。
图12是示意性地示出输入至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通信单元中的检测部的信号与阈值之间的关系的示例图。
图13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通信单元中的检测部的检测结果的处理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14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的配置实例的框图。
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常规方法中的请求-1分组的实例的示例图。
图16是示意性地示出常规方法中的请求-1分组的一组解码结果的示例图。
图17是示出在常规方法中的均有效的分组(作为请求-1分组)中由错误校正号3和CRC8可解码的数据的示例图。
图18是示出在常规方法中的均有效的分组(作为请求-1分组)中由错误校正号4和CRC8可解码的数据的示例图。
图19是示出在常规方法中的均有效的分组(作为请求-1分组)中由错误校正号4和CRC8可解码的数据的示例图。
图20是示意性地示出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中对通信方法的确定处理的实例的流程图。
图21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常规方法中的请求-1分组和错误校正方法中的请求-1分组中的每一者的实例的示例图。
图22是示意性地示出在使用图21中的请求-1分组的情况下,在常规方法中的请求-1分组的一组解码结果的示例图。
图23是示出在使用图21中的请求-1分组的情况下,在常规方法中的均有效的分组(作为请求-1分组)中由错误校正数4和CRC8可解码的数据的示例图。
图24是示出在使用图21中的请求-1分组的情况下,在常规方法中的作为请求-1分组均有效的分组中由具有错误校正号4的CRC8可解码的数据的示例图。
图25是描绘车辆控制系统的示意性配置的实例的框图。
图26是帮助解释车外信息检测部和成像部的安装位置的实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应注意,以下列顺序给出描述。
0.比较例(使用人体作为通信介质的通信系统的概要和问题)(图1至图5)
1.第一实施方式(使用同步数据来确定通信方法的通信单元)
1.1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的配置和操作(图6)
1.2传输数据的分组配置的细节(图7至图10)
1.3效果
1.4变型例(对信号执行错误校正处理的通信单元)(图11至图13)
2.第二实施方式(使用错误检测码以用于确定通信方法的通信单元)
2.1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的配置和操作(图14)
2.2对通信方法的确定的细节(图15至图20)
3.第三实施方式(使用同步数据和错误检测码以用于确定通信方法的通信单元)(图21至图24)
4.第四实施方式(应用例)(图25至图26)
5.其他实施方式
<0.比较例>
(使用人体作为通信介质的通信系统的概述)
图1和图2分别示出根据比较例的通信系统的概要的配置图,通信系统利用电场通信技术并使用人体30作为通信介质。
根据该比较例的通信系统100包括第一通信单元110和第二通信单元120。
通信系统100可以用于在安装在诸如智能手表93和腕带等可穿戴设备与安装在门90的门把手91、智能手机92等上的通信装置之间进行通信,如例如在图2中所示。例如,第一通信单元110和第二通信单元120中的一者可以设置在智能手表93等处,而另一者可以设置在智能手机92等处。
第一通信单元110包括第一天线部115和第一通信部113。第一天线部115包括第一人体电极111和第一空间电极112。第一通信部113耦接至主机114。
第二通信单元120包括第二天线部125和第二通信部123。第二天线部125包括第二人体电极121和第二空间电极122。第二通信部123耦接至主机124。
第一通信部113和第二通信部123均包括采用电场通信方法的通信电路。
第一通信部113可以至少包括发送电路。第二通信部123可以至少包括接收电路。第一通信部113和第二通信部123均可以包括发送-接收电路,并且在第一通信单元110与第二通信单元120之间可以进行交互式通信。
在从第一通信单元110发送信号的情况下,第一通信部113生成在第一人体电极111与第一空间电极112之间的、包括由预定调制系统调制的信号的电势差的发送信号。第一人体电极111设置在比第一空间电极112更靠近人体30的一侧。由此,第一人体电极111设置成与第一空间电极112相比,与通信介质(人体)30具有更强的电容耦合。
在该通信系统中,通过使人体30的一部分与第二空间电极122相比更靠近第二人体电极121,在第一人体电极111与第二人体电极121之间形成了使用人体30作为通信介质30的人体侧通信路径。另外,在第一空间电极112与第二空间电极122之间形成了使用空间(例如,空气)作为通信介质的空间侧通信路径。
在第二人体电极121与第二空间电极122之间生成了与通过通信介质(人体)30传输的发送信号对应的电势差。第二通信部123检测在第二人体电极121与第二空间电极122之间生成的电势差、执行与第一通信部113的调制系统对应的解调处理以生成接收信号、并输出接收信号作为输出信号。
在电场通信中,当人触摸或接近人体电极时,电场E由此分布在人体表面以进行通信,如图2中所示。因此,只可以在靠近人体30的地方进行通信。此外,与可穿戴设备的兼容性很高。
如上所述的电场通信标准的实例包括ISO/IEC 17982CCCC PHY(闭合电容耦合通信物理层)。ISO/IEC 17982CCCC PHY(以下称为CCCC-PHY)采用错误检测码和重传控制的自动重传控制(ARQ:自动重传请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问题)
在利用如上所述的电场通信技术的通信系统中,通信性能可能由于通信环境的恶化而降低。
例如,如图2中所示,在智能手表93等作为第一通信单元110附接到右手和左手中的一只手并且用另一只手操作安装有第二通信单元120的智能手机92等的情况下,与用该一只手操作智能手机92等的情况相比,通信路径更长。在用相对的手进行这种通信时,信号功率在用作通信路径的人体30中显著衰减,因此另一只手那侧的接收信号的电平可能远小于在该一只手那侧的发送信号的电平,如图5中所示。
此外,例如,在通信系统应用于安装有显示器的诸如智能手机92等装置的情况下,显示器可能成为噪声源。在那种情况下,由于接收信号中包括噪声,通信可能是困难的。
图3和图4均示出了在通信系统应用于安装有显示器的装置的情况下的接收信号的实例。图3示出了在显示器关闭的情况下的接收信号的实例,而图4示出了在显示器开启的情况下的接收信号的实例。图3和图4均示出了接收时分时隙(TDS)分组作为接收信号的情况。如图4中所示,在开启显示器的情况下,可能会生成功率大于信号分量的尖峰状噪声。CCCC-PHY的标准使用错误检测码来定义解码。然而,在生成大噪声的情况下,作为使用错误检测码进行解码的结果,几乎每次都可以检测到错误。
顺便提及,存在已知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reQuest)等,其中,错误校正技术和自动重传控制被结合作为改善通信性能的技术。然而,在CCCC-PHY的标准中,虽然定义了错误检测技术,但是没有定义错误校正技术。为此,在引入错误校正技术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在由典型CCCC-PHY定义的常规通信方法和引入错误校正的通信方法之间进行区分。
作为区分通信方法的技术,可以想到将指示是否允许错误校正的信息添加到分组数据的报头等的方法。同时,除了作为实际数据的有效荷载之外,作为由CCCC-PHY定义的PHY分组的P-PDU(协议数据单元)被提供了属性(attribute)、TDS号和序列号(用于重传的号码)来作为控制报头。但是,这些控制报头的使用是在标准中决定的,因此没有可扩展性。这使得难以添加区分通信方法的信息。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技术,该技术使得可以通过引入错误校正技术来增强通信性能。另外,为了引入错误校正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使得可以在传输数据接收侧上在由典型CCCC-PHY定义的常规通信方法与使用错误校正码的通信方法之间进行区分。具体地,期望提供一种技术:使得可以在不丧失由CCCC-PHY定义的控制报头的可扩展性的情况下对两种方法进行区分。
<1.第一实施方式>
[1.1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的配置和操作]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1的配置实例。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1包括模拟部2、数字部3、模数(AD)转换部4、人体电极11、空间电极12和媒体接入控制(MAC)部25。模拟部2、数字部3和AD转换部4可以被配置为一个半导体器件(IC)5。
通信单元1可以应用于根据上述比较例的通信系统100中的第一通信单元110和第二通信单元120中的一者或两者。第一通信单元110和第二通信单元120中的一者可以被设置为将传输数据发送至通信单元1的通信单元。此外,第一通信单元110和第二通信单元120中的另一者可以是接收来自通信单元的传输数据的通信单元1。
人体电极11和空间电极12可以与根据前述比较例的通信系统100中的第一人体电极111和第一空间电极112、或第二人体电极121和第二空间电极122基本类似地配置。
模拟部2检测由人体电极11和空间电极12接收的信号,并将检测到的信号输出至AD转换部4。模拟部2可以包括限制信号频带的滤波器等。
AD转换部4将由模拟部检测的信号作为传输数据输出至数字部3。
MAC部25是在数字部3与诸如主机等外部网络装置之间的接口。
数字部3包括常规模式相关器21A、错误校正模式相关器21B、最大值检测部22、解码部23和选择部24。
解码部23包括错误检测解码部26、错误校正解码部27和错误检测解码部28。
解码部23被配置为能够通过使用由CCCC-PHY定义的第一错误检测码的常规方法(第一方法)和使用第二错误检测码和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方法(第二方法)来解码传输数据。错误检测解码部26是用于常规方法的解码部。错误校正解码部27和错误检测解码部28是用于错误校正方法的解码部。
错误检测解码部26和错误检测解码部28均使用循环冗余校验(CRC)作为错误检测码来执行解码。错误检测解码部26使用具有16位生成多项式(generator polynomial)的CRC(CRC16)作为第一错误检测码来执行解码。错误检测解码部28使用8位生成多项式的CRC(CRC8)作为第二错误检测码来执行解码。
错误校正解码部27使用BCH(Bose Chaudhuri Hocquenghem)码作为错误校正码来执行解码。
常规模式相关器21A检测传输数据与用于确定常规方法的第一已知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应注意,第一已知信号可以包括稍后描述的第一同步(Sync)数据。
错误校正模式相关器21B检测传输数据与用于确定错误校验方法的第二已知信号之间的相关性。应注意,第二已知信号可以包括稍后描述的第二同步数据。
最大值检测部22是这样的确定部:基于由常规模式相关器21A和错误校正模式相关器21B检测的相关结果,来确定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模式)(即,传输数据是包括第一错误检测码的常规方法中的数据还是包括错误校正码的错误校正方法中的数据)。最大值检测部22将模式确定结果作为选择信息输出至选择部24。另外,最大值检测部22将所提供的用于确定分组报头的分组时间信息输出至错误检测解码部26和错误校正解码部27。
选择部24基于最大值检测部22的确定结果选择性地输出通过常规方法和错误校正方法中的一者来解码的传输数据。
[1.2传输数据的分组配置的细节]
图7示意性地示出常规方法中的数据的分组配置的实例。常规方法中的分组是CCCC-PHY的P-PDU包。
常规方法中,数据分组包括前导码、用作第一同步数据的同步(Sync)数据、控制报头组、作为实际数据的32位有效载荷、以及用作第一错误检测码的16位CRC码。控制报头组包括属性(attribute)、TDS号和序列号(用于重传的号码)。常规方法中的数据中的CRC码的错误检测对象的范围从同步数据的最后一位到有效载荷。
图8示意性地示出错误校正方法中的数据的分组配置的实例。
错误校正方法中,数据分组包括前导码、用作第二同步数据的同步(Sync)数据、控制报头组、作为实际数据的16位有效载荷、用作第二错误检测码的8位CRC码、以及用作错误校正码的24位BCH码。控制报头组包括属性(attribute)、TDS号和序列号(用于重传的号码)。
错误校正方法中的数据中的CRC码的生成多项式例如是g(x)=x8+x7+x3+x2+1。
错误校正方法中的数据中的BCH码的原始多项式例如是g(x)=x6+x+1。
在错误校正方法中的数据中,由CRC码进行的错误检测对象的范围从同步数据的最后一位到有效载荷。BCH码错误校正对象的范围是从同步数据的最后一位到CRC码。
在每种方法中的上述分组配置的数据中,每个前导码和同步数据是已知信号。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常规模式相关器21A和错误校正模式相关器21B检测传输数据与每种方法中的已知信号之间的相关性。最大值检测部22基于检测的相关结果确定传输数据的方法。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常规方法中的同步数据(第一同步数据)和错误校正方法中的同步数据(第二同步数据)中的每一者的实例。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曼彻斯特码的信号波形的实例。
常规方法中的数据和错误校正方法中的数据都可以由曼彻斯特码调制。在曼彻斯特码中,如图10中所示,在波形为预定周期为T的前半部分为高和后半部分为低的情况下,该位具有被定义为1(一)的值。另外,在波形为预定周期为T的前半部分为低和后半部分为高的情况下,该位被定义为0(零)的值。
常规方法中的同步数据是由CCCC-PHY定义的已知数据。CCCC-PHY将指示正极性的模式P中的数据和指示负极性的模式Q中的数据均定义为前导码和同步数据。模式P中的数据的最后一位(同步数据的最后一位)的值为1(一),并且模式Q中的数据的最后一位(同步数据的最后一位)的值为0(零)。
本实施方式中的错误校正方法中的同步数据是最后一位的值与常规方法中的同步数据不同的数据。具体地,在常规方法中,最后一位的值相对于同步数据反转,使得模式P中的数据的最后一位(同步数据的最后一位)的值为0(零),并且模式Q中的数据的最后一位(同步数据的最后一位)的值为0(零)。
这使得可以借助于常规模式相关器21A、错误校正模式相关器21B和最大值检测部22来检测传输数据中包括第一同步数据和第二同步数据中的哪一者,从而确定传输数据是常规方法中的数据还是错误校正方法中的数据。此外,原本,在CCCC-PHY中,同步数据的最后一位被视为错误检测码的信息长度的一部分,因此,可以借助于错误检测和错误校正来保护用于进行确定的值。
[1.3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通过使用第一错误检测码的第一方法和至少使用错误校正码的第二方法来解码传输数据,并且确定传输数据是第一方法中的数据还是第二方法中的数据,因此可以增强通信性能。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在不损失由CCCC-PHY定义的控制报头的可扩展性的情况下,在这两种方法之间进行区分。这使得可以通过引入错误校正的技术来增强通信性能。
应注意,本文中描述的效果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可以具有其他效果。这也适用于如下所述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效果。
[1.4变型例]
图1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通信单元1A的配置实例。
与图6中所示的通信单元1相比,根据变型例的通信单元1A还包括数字部3A内的检测部50。
检测部50检测所接收的传输数据的异常。
图12示意性地示出了在要输入至检测部50的信号与阈值之间的关系。
检测部50可以基于输入信号的信号电平来检测异常。当在经解码的传输数据中存在异常时,解码部23执行校正处理。通信单元1A可以包括存储用于异常检测的信息的存储部。用于异常检测的信息可以是关于信号电平的阈值信息。
图13示出了根据检测部50的检测结果的通信单元1A的处理流程的实例。
检测部50确定输入信号是否在预定阈值范围之外(步骤S101)。在检测部50确定输入信号在预定阈值范围之外的情况下(步骤S101;是),解码部23执行校正处理(步骤S102)。
相反,在检测部50确定输入信号不在预定阈值范围之外的情况下(步骤S101;否),解码部23执行常规处理(步骤S103)。换句话说,解码部23执行解码而不执行校正处理。
应注意,图11示出了设置在数字部3A内的检测部50检测AD转换部4之后的信号电平的异常的配置实例,但是检测部50可以设置在数字部3A的外部。此外,检测部50可以被配置为检测AD转换部4之前阶段的信号异常。
此外,检测部50可以设置在半导体器件5的内部,或者可以设置在半导体器件的外部。
此外,检测部50可以被配置为与作为数字部3A的一部分的部件集成在一起。
其他配置、操作和效果可以与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1的配置、操作和效果基本类似。
<2.第二实施方式>
接下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应注意,在下文中,与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部件相同的部件由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并且在适当时省略其描述。
[2.1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的配置和操作]
图1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1B的配置实例。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1B包括数字部3B内的同步序列相关器21、请求-1方法确定器51和格式控制部52,来代替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1中的常规模式相关器21A、错误校正模式相关器21B和最大值检测部22。
本实施方式中的常规方法中的数据的分组配置可以基本上类似于图7中所示的分组配置。本实施方式中的错误校正方法中的数据的分组配置可以基本上类似于图8中所示的分组配置。然而,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常规方法中的数据中的和错误校正方法中的数据中的相应的同步数据的值彼此不同,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常规方法中的数据中的和错误校正方法中的数据中的相应同步数据的值可以是相同的。
同步序列相关器21将所提供的用于确定传输数据的分组报头的分组时间信息输出至错误检测解码部26和错误校正解码部27。
同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常规方法中的分组包括用作第一错误检测码的16位CRC码(CRC16)。此外,错误校正方法中的分组包括用作第二错误检测码的8位CRC码(CRC8)以及用作错误校正码的24位BCH码。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使用第一错误检测码的错误检测结果和使用第二错误检测码的错误检测结果,来确定传输数据是常规方法中的数据还是错误校正方法中的数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传输数据是初始(第一)关联请求(关联请求-1)的分组数据的情况下,确定通信方法。
将通过使用错误检测解码部26的常规方法解码的传输数据的解码结果输入至请求-1方法确定器51。此外,将通过使用错误校正解码部27和错误检测解码部28的错误校正方法解码的传输数据的解码结果输入至请求-1方法确定器51。
经由请求-1方法确定器51将解码的传输数据中的通过常规方法解码的请求-1分组的解码结果输入至格式控制部52。此外,将解码的传输数据中的通过错误校正方法解码的请求-1分组的解码结果输入至格式控制部52。
格式控制部52是这样的确定部:其基于通过常规方法解码的请求-1分组的解码结果和通过错误校正方法解码的请求-1分组的解码结果来确定传输数据的方法(模式),即,传输数据是常规方法中的数据还是错误校正方法中的数据。
在没有检测到错误作为使用第一错误检测码(CRC16)的错误检测的结果的情况下,格式控制部52可以确定传输数据是常规方法中的数据,如后面将描述的图20中所示。此外,在检测到错误作为使用第一错误检测码的错误检测的结果的情况下,格式控制部52可以基于使用第二错误码检测(CRC8)的错误检测的结果,来确定传输数据是否是错误校正方法中的数据,如后面将描述的图20中所示。
应注意,请求-1方法确定器51和格式控制部52可以被配置为一个块。此外,请求-1方法确定器51可以具有作为确定部的功能。
格式控制部52将模式确定结果作为选择信息输出至选择部24。
选择部24基于格式控制部52的确定结果选择性地输出通过第一方法和第二方法中的一者来解码的传输数据。
[2.2对通信方法的确定的细节]
在CCCC-PHY的标准中,提供了以下规范:当在通信单元之间执行数据通信时,首先在两个阶段中建立称为关联的逻辑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发送侧发送第一关联请求(关联请求-1),然后响应于来自接收侧的答复发送第二关联请求(关联请求-2)。
图15示意性地示出基于CCCC-PHY标准的常规方法中的请求-1分组(初始分组)的实例。
在常规方法中作为请求-1分组建立的分组具有以下限制。
属性=00
序列号=00
有效载荷具有由低16位的1(一)的补码(位反转)替换的高16位。
通过使用Sync最后一位、属性、TDS号、序列号和40位有效载荷作为输入计算CRC16来获得CRC码。
当常规方法中的上述请求-1分组被解码为错误校正方法中的请求-1分组时,常规方法中的该请求-1分组可以通过这两种方法部分地解码,但是其数量是有限制的。
因此,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1B中,通过这两种方法解码作为初始分组的请求-1分组,并且取决于哪种方法已成功执行解码,通过已成功执行解码的方法的通信模式来执行用于初始分组和之后分组的通信。在该技术的情况下,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可以在不执行根据该方法改变同步数据的值的处理的情况下确定通信方法。
图16示出了将常规方法中的请求-1分组解码为错误校正方法中的分组的情况下的整组解码结果。在图16中,例如,作为CRC16的错误检测的结果,未检测到错误的情况(使用CRC16成功解码的情况)被表示为CRC16OK,而检测到错误的情况(使用CRC16未成功解码的情况)被表示为CRC16NG。这也适用于下文中提供的其他描述。
如图16中所示,在分组被定义为有效的分组作为请求-1分组的情况下,CRC16OK的集合和BCH校正数为2(或更小)以及CRC8OK的集合不重叠。此外,在该CRC16OK的集合与校正数3和4以及CRC8OK的集合之间存在重叠,但其数量是有限的。
图17至图19分别示出了通过模拟在常规方法和错误校正方法中计算可以通过CRC解码的请求-1分组的所有数据的结果。
如图17中所示,在常规方法中均有效的分组(作为请求-1分组)中,在错误校正数3和CRC8(BCH OK(3)+CRC8OK)能够解码分组的情况下(通过错误校正方法成功解码的情况),具有四种模式。
此外,如图18和图19中所示,在常规方法中均有效的分组中,在错误校正数4和CRC8(BCH OK(4)+CRC8OK)能够解码分组的情况下(通过错误校正方法成功解码的情况),具有53种模式。
图20示出了通信单元1B中对通信方法的确定处理流程的实例。
在通信单元1B中,在实质数据通信之前,与传送单元建立称为与通信单元关联的逻辑连接。从传送单元发送请求-1分组(作为关联的初始分组)。
在通信单元1B中,首先,由错误检测解码部26以CRC16(常规方法)对请求-1分组进行解码(步骤S201)。接下来,在通信单元1B中,通过错误检测解码部26确定CRC16OK是否成立(步骤S202)。在确定CRC16OK(CRC16可以)成立的情况下,则在通信单元1B中,由请求-1方法确定器51或格式控制部52执行对请求-1分组的检查(步骤S203),从而确定是否根据标准接收到请求-1分组(请求-1OK是否成立)(步骤S204)。在通信单元1B中,在步骤S204中确定请求-1OK成立的情况下,通过假设请求-1分组中或之后的传输数据的方法是常规方法来开始接收数据(步骤S205)。在通信单元1B中,在步骤S204中确定请求-1NG成立的情况下,则假定接收NG成立(未建立关联),并且结束处理(步骤S213)。
相反,在通信单元1B中,在步骤S202中确定CRC16NG成立的情况下,接下来由错误校正解码部27执行BCH解码(步骤S206)。接下来,在通信单元1B中,通过错误校正解码部27确定BCH OK是否成立(步骤S207)。在步骤S207中确定BCH NG成立的情况下,则假定接收NG成立(未建立关联)并且结束处理(步骤S213)。
在通信单元1B中,在确定BCH OK成立的情况下,由错误检测解码部28接下来以CRC8(错误校正方法)对请求-1分组进行解码(步骤S208)。接下来,在通信单元1B中,通过错误检测解码部28确定CRC8OK是否成立(步骤S209)。接下来,在通信单元1B中,在确定CRC8OK成立的情况下,接下来由请求-1方法确定器51或格式控制部52执行对请求-1分组的检查(步骤S210),从而确定是否根据标准接收到请求-1分组(请求-1OK是否成立)(步骤S211)。
在通信单元1B中,在步骤S211中确定请求-1OK成立的情况下,通过假设请求-1分组中和之后的传输数据的方法是错误校正方法来开始接收数据(步骤S212)。在通信单元1B中,在步骤S211中确定请求-1NG成立的情况下,假设接收NG成立(未建立关联),并且结束处理(步骤S213)。
如上所述,可以借助于请求-1分组确定通信方法,并且可以将用于请求-1分组及其之后的分组的通信固定为所确定的通信方法。
应注意,如上述图16至图18所示,存在在常规方法和错误校正方法中都可被识别为分组的请求-1分组。然而,在两种方法中其均可被识别为正确的请求-1分组的分组中,对于错误校正方法侧的分组,位错误的数量(校正的数量)至少为三个或更多。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1B中,原则上将通过这两种方法可解码的分组的方法识别为常规方法。在通信单元1B中,即使在第一关联请求中将方法识别为与原始方法相反的方法并且继续后续关联的情况下,错误地建立后续关联的可能性也非常低。因此,即使在将该方法识别为与原始方法相反的方法的情况下,结果也会导致关联失败,并且发生关联的重试。
在通信单元1B中,例如,在原始发送方法是错误校正方法的情况下,当通过两种方法解码请求-1分组时,该方法被暂时地识别为常规方法。然而,在后续关联失败并且发生关联重试的情况下,在重试时,在请求-1分组的确定中,错误方式与重试之前的错误方式不同,除非错误发生点与重试之前完全相同。由于这个原因,可以在重试时,仅通过错误校正方法就可以以高概率识别为正确的请求-1分组。
由于上述原因,在通信单元1B中,即使在存在可通过这两种方法识别的分组时,也可以通过与诸如重传控制的更高级控制相结合来确定正确的方法及系统。
其他配置、操作和效果可以与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1的配置、操作和效果基本类似。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1B还可以包括检测部50,基本上类似于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通信单元1A。
<3.第三实施方式>
接下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应注意,在下文中,与根据上述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部件相同的部件由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并且在适当时省略其描述。
图21示意性地示出了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在常规方法中的请求-1分组和在错误校正方法中的请求-1分组中的每一者的实例。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中,基本上类似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基于使用第一错误检测码的错误检测结果和使用第二错误检测码的错误检测结果,确定传输数据是常规方法中的数据还是错误校正方法中的数据。此外,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中,基本上类似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在传输数据是初始(第一)关联请求(关联请求-1)的分组数据的情况下,执行对通信方法的确定。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常规方法中的数据和错误校正方法中的数据中的相应的同步数据的值被描述为是相同的。然而,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中,同步数据的值在这些方法之间是不同的,基本上类似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具体而言,如图21中所示,错误校正方法中的请求-1分组的同步数据的最后一位的值相对于常规方法被反转。请求-1分组的其他配置可以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配置基本上类似。
以这种方式,基于与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1B中的技术基本上类似的技术的对通信方法的确定,可以在这两种方法中同步数据的最后一位被反转的状态下执行。在这种情况下,与通过使这两种方法中的同步数据相同来执行对通信方法的确定的情况相比,减少了通过这两种方法获得CRC OK的组合的数量,从而使得这些方法更容易区分。
图22示出了在提供了上述分组配置并且将常规方法中的请求-1分组解码为错误校正方法中的分组的情况下的整组解码结果。如图22中所示,在这两种方法中反转同步数据的最后一位的情况下,CRC16OK集合与BCH校正数为3(或更小)以及CRC8OK集合不重叠。相应方法的集合之间的重叠小于这两个方法中的同步数据相同的情况下的重叠(图16)。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相比,这使得可以增强确定通信方法的准确性。
图23和图24示出了在提供本实施方式中的分组配置的情况下,通过模拟在常规方法和错误校正方法中计算CRC可解码的请求-1分组的所有数据的结果。
如图23和图24中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常规方法中的均有效的分组(如请求-1分组)中,如果以错误校正数4和CRC8(BCH OK(4)+CRC8OK)解码(通过错误校正方法成功解码的情况),则存在44种模式。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确定技术和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确定技术结合为用于通信方法的确定技术,从而使得可以高准确性地执行对通信方法的确定。结合这两种确定技术使得即使在存在大量噪声的情况下也可以高准确性地执行对通信方法的确定。
其他配置、操作和效果可以与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1或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1B的配置、操作和效果基本类似。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1B还可以包括检测部50,基本上类似于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例的通信单元1A。
<4.第四实施方式(应用例)>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技术可应用于各种产品。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技术可以以要安装到任何类型的移动体的装置的形式实现。移动体的非限制性实例可以包括汽车、电动车辆、混合动力电动车辆、摩托车、自行车、任何个人移动设备、飞机、无人驾驶飞行器(无人机)、船只、机器人、施工机械和农业机械(拖拉机)。
应注意,在以下描述中,GSM和HDMI均是注册商标。
图25是示出了作为可应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技术的移动体控制系统的实例的车辆控制系统7000的示意性配置的实例的框图。车辆控制系统7000包括经由通信网络7010彼此连接的多个电子控制单元。在图25中所示的实例中,车辆控制系统7000包括驱动系统控制单元7100、车身系统控制单元7200、电池控制单元7300、车外信息检测单元7400、车内信息检测单元7500和集成控制单元7600。将多个控制单元彼此连接的通信网络7010可以是例如符合诸如控制器局域网(CAN)、本地互连网络(LIN)、局域网(LAN)、FlexRay等任意标准的车载通信网络。
每个控制单元包括:根据各种程序执行算术处理的微计算机;存储由微计算机执行的程序、用于各种操作的参数等的存储部;以及驱动各种控制对象设备的驱动电路。每个控制单元还包括:用于经由通信网络7010与其他控制单元进行通信的网络接口(I/F);以及用于通过有线通信或无线电通信在车辆内或车辆外与设备、传感器等进行通信的通信I/F。图25中示出的集成控制单元7600的功能配置包括微计算机7610、通用通信I/F7620、专用通信I/F 7630、定位部7640、信标接收部7650、车内设备I/F7660、声音/图像输出部7670、车载网络I/F 7680和存储部7690。其他控制单元类似地包括微计算机、通信I/F、存储部等。
驱动系统控制单元7100根据各种程序来控制与车辆的驱动系统相关的设备的操作。例如,驱动系统控制单元7100用作用于以下设备的控制设备:生成车辆驱动力的诸如内燃发动机、驱动电机等驱动力生成设备;用于将驱动力传递至车轮的驱动力传递机构;用于调节车辆的转向角的转向机构;用于生成车辆的制动力的制动设备等。驱动系统控制单元7100可以具有如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电子稳定性控制(ESC)等的控制设备的功能。
驱动系统控制单元7100与车辆状态检测部7110连接。车辆状态检测部7110例如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检测车身的轴向旋转运动的角速度的陀螺仪传感器;检测车辆的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加速器踏板的操作量、制动踏板的操作量、方向盘的转向角、发动机速度或车轮的转速等的传感器。驱动系统控制单元7100使用从车辆状态检测部7110输入的信号执行算术处理,并控制内燃发动机、驱动电机、电动助力转向设备、制动设备等。
车身系统控制单元7200根据各种程序来控制提供给车身的各种设备的操作。例如,车身系统控制单元7200用作用于无钥匙进入系统、智能钥匙系统、电动车窗设备或诸如前照灯、倒车灯、制动灯、转弯信号灯、雾灯等各种灯的控制设备。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钥匙或各种开关信号的替代方案,从移动设备发送的无线电波可以被输入至车身系统控制单元7200。车身系统控制单元7200接收这些输入的无线电波或信号,并控制车辆的门锁设备、电动车窗设备、灯等。
电池控制单元7300根据各种程序来控制作为用于驱动电机的电源的次级电池7310。例如,从包括次级电池7310的电池设备向电池控制单元7300提供关于电池温度、电池输出电压、电池中剩余电量等信息。电池控制单元7300使用这些信号执行算术处理,并且执行用于调节次级电池7310的温度的控制或者控制为电池设备设置的冷却设备等。
车外信息检测单元7400检测关于包括车辆控制系统7000的车辆的外部的信息。例如,车外信息检测单元7400与成像部7410和车外信息检测部7420中的至少一者连接。成像部7410包括飞行时间(ToF)相机、立体相机、单目相机、红外相机和其他相机中的至少一者。车外信息检测部7420例如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用于检测当前大气条件或天气条件的环境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在包括车辆控制系统7000的车辆周边的另一车辆、障碍物、行人等的周边信息检测传感器。
环境传感器例如可以是检测雨水的雨滴传感器、检测雾的雾传感器、检测日照度的阳光传感器和检测降雪的雪传感器中的至少一者。周边信息检测传感器可以是超声波传感器、雷达设备和LIDAR设备(光检测及测距设备、或激光成像检测及测距设备)中的至少一者。成像部7410和车外信息检测部7420中的每一者可以被设置为独立的传感器或设备,或者可以被设置为其中集成了多个传感器或设备的设备。
图26示出了成像部7410和车外信息检测部7420的安装位置的实例。成像部7910、7912、7914、7916和7918例如被设置在车辆7900的前鼻部、侧视镜、后保险杠和后门中的至少一个位置处以及车辆内部的挡风玻璃的上部的位置处。设置到前鼻部的成像部7910和设置到车辆内部的挡风玻璃的上部的成像部7918主要获得车辆7900前部的图像。设置到侧视镜的成像部7912和7914主要获得车辆7900侧面的图像。设置到后保险杠或后门的成像部7916主要获得车辆7900后部的图像。设置到车辆内部的挡风玻璃的上部的成像部7918主要用于检测前方车辆、行人、障碍物、信号、交通标志、车道等。
顺便提及,图26示出了相应成像部7910、7912、7914和7916的拍摄范围的实例。成像范围a表示设置在前鼻部的成像部7910的成像范围。成像范围b和c相应地表示设置在侧视镜的成像部7912和7914的成像范围。成像范围d表示设置到后保险杠或后门的成像部7916的成像范围。例如,通过叠加由成像部7910、7912、7914和7916成像的图像数据,可以获得从上方观察的车辆7900的鸟瞰图像。
设置到车辆7900的前部、后部、侧面和拐角以及车辆内部的挡风玻璃的上部的车外信息检测部7920、7922、7924、7926、7928和7930可以是例如超声波传感器或雷达设备。设置到车辆7900的前鼻部、车辆7900的车辆后部保险杠、后门以及车辆内部的挡风玻璃的上部的车外信息检测部7920、7926和7930可以是例如LIDAR设备。这些车外信息检测部7920至7930主要用于检测前方车辆、行人、障碍物等。
回到图25,将继续进行描述。车外信息检测单元7400使成像部7410成像车辆外部的图像,并接收成像的图像数据。另外,车外信息检测单元7400从连接到车外信息检测单元7400的车外信息检测部7420接收检测信息。在车外信息检测部7420是超声波传感器、雷达设备或LIDAR设备的情况下,车外信息检测单元7400发送超声波、电磁波等,并接收收到的反射波的信息。基于所接收的信息,车外信息检测单元7400可以执行检测诸如人、车辆、障碍物、标志、路面上的特征等物体的处理,或检测到其的距离的处理。车外信息检测单元7400可以基于所接收的信息执行识别降雨、雾、路面条件等的环境识别处理。车外信息检测单元7400可以基于所接收的信息计算到车辆外部的物体的距离。
另外,基于所接收的图像数据,车外信息检测单元7400可以执行识别人、车辆、障碍物、标志、路面上的特征等的图像识别处理,或检测到其的距离的处理。车外信息检测单元7400可以对所接收的图像数据进行诸如失真校正、对准等处理,并且将由多个不同的成像部7410成像的图像数据结合以生成鸟瞰图像或者全景图像。车外信息检测单元7400可以使用由包括不同成像部的成像部7410成像的图像数据来执行视点转换处理。
车内信息检测单元7500检测关于车辆内部的信息。车内信息检测单元7500例如与检测驾驶员状态的驾驶员状态检测部7510连接。驾驶员状态检测部7510可以包括对驾驶员进行成像的相机、检测驾驶员的生物信息的生物传感器、在收集车辆内部的声音的麦克风等。生物传感器例如被设置在座椅表面、方向盘等中,并检测坐在座椅中的乘员或握住方向盘的驾驶员的生物信息。基于从驾驶员状态检测部7510输入的检测信息,车内信息检测单元7500可以计算驾驶员的疲劳程度或驾驶员的集中程度,或者可以确定驾驶员是否在打瞌睡。车内信息检测单元7500可以对通过声音收集获得的音频信号进行诸如噪声消除处理等处理。
集成控制单元7600根据各种程序来控制车辆控制系统7000内的常规操作。集成控制单元7600与输入部7800连接。输入部7800由能够由乘员进行输入操作的设备实现,诸如,触摸面板、按钮、麦克风、开关、控制杆等。可以向集成控制单元7600提供对通过麦克风输入的语音进行语音识别获得的数据。输入部7800例如可以是使用红外线或其他无线电波的遥控设备,或者是支持车辆控制系统7000的操作的外部连接设备(诸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等)。输入部7800可以是例如相机。在这种情况下,乘员可以通过手势输入信息。或者,可以输入通过检测乘员佩戴的可穿戴设备的移动而获得的数据。此外,输入部7800可以例如包括输入控制电路等,其使用上述输入部7800基于乘员等输入的信息生成输入信号并将生成的输入信号输出至集成控制单元7600。乘员等通过操作输入部7800来输入各种数据或者向车辆控制系统7000给出用于处理操作的指令。
存储部7690可以包括存储由微计算机执行的各种程序的只读存储器(ROM)和存储各种参数、操作结果、传感器值等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另外,存储部7690可以由诸如硬盘驱动器(HDD)等的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磁光存储设备等来实现。
通用通信I/F 7620是广泛使用的通信I/F,该通信I/F解调与存在于外部环境7750中的各种装置的通信。通用通信I/F 7620可以实现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长期演进(LTE)、高级LTE(LTE-A)等蜂窝通信协议,或诸如无线LAN(也称为无线保真(Wi-Fi))、蓝牙等其他无线通信协议。通用通信I/F 7620可以例如经由基站或接入点连接到存在于外部网络(例如,互联网、云网络或公司特定网络)上的装置(例如,应用服务器或控制服务器)。另外,通用通信I/F 7620可以例如使用对等(P2P)技术连接到存在于车辆附近的终端(该终端例如是驾驶员、行人或商店的终端,或者机器类型通信(MTC)终端)。
专用通信I/F 7630是支持为车辆使用而开发的通信协议的通信I/F。专用通信I/F7630可以实现诸如车辆环境中的无线接入(WAVE)(其是下层的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p与作为更高层的IEEE 1609的组合)的标准协议、专用短程通信(DSRC)或蜂窝通信协议。专用通信I/F 7630通常执行V2X通信,其概念包括车辆与车辆之间的通信(车辆到车辆)、道路和与车辆之间的通信(车辆到基础设施)、车辆与家之间的通信(车辆到家)、以及行人与车辆之间的通信(车辆到行人)中的一者或多者。
定位部7640例如通过从GNSS卫星接收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信号(例如,来自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的GPS信号)来执行定位,并生成包括车辆的纬度、经度和海拔的位置信息。顺便提及,定位部7640可以通过与无线接入点交换信号来识别当前位置,或者可以从诸如具有定位功能的移动电话、个人手持电话系统(PHS)或智能电话等终端获得位置信息。
信标接收部7650例如接收从安装在道路等上的无线电台发送的无线电波或电磁波,从而获得关于当前位置、拥堵、封闭道路、必需时间等的信息。顺便提及,信标接收部7650的功能可以被包括在上述专用通信I/F7630中。
车内设备I/F 7660是通信接口,其调解微计算机7610与车辆内存在的各种车内设备7760之间的连接。车内设备I/F 7660可以使用诸如无线LAN、蓝牙、近场通信(NFC)或无线通用串行总线(WUSB)等无线通信协议来建立无线连接。另外,车内设备I/F 7660可以经由图中未描绘的连接终端(以及必要时的电缆)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SB)、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DMI)、移动高清晰度链路(MHL)等建立有线连接。车内设备7760可以例如包括乘员拥有的移动设备和可穿戴设备中的至少一者以及携带或附接到车辆的信息设备。车内设备7760还可以包括搜索到任意目的地的路径的导航设备。车内设备I/F 7660与这些车内设备7760交换控制信号或数据信号。
车载网络I/F 7680是调解微计算机7610与通信网络7010之间的通信的接口。车载网络I/F 7680根据通信网络7010支持的预定协议发送和接收信号等。
集成控制单元7600的微计算机7610基于经由通用通信I/F 7620、专用通信I/F7630、定位部7640、信标接收部7650、车内设备I/F 7660和车载网络I/F 7680中的至少一者获得的信息根据各种程序来控制车辆控制系统7000。例如,微计算机7610可以基于所获得的关于车辆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来计算用于驱动力生成设备、转向机构或制动设备的控制对象值,并且向驱动系统控制单元7100输出控制命令。例如,微计算机7610可以执行旨在实现高级驾驶员辅助系统(ADAS)的功能的协同控制,其功能包括车辆的碰撞避免或缓冲、基于跟随距离的跟随驾驶、车辆速度保持驾驶、车辆碰撞警告、车辆偏离车道警告等。另外,微计算机7610可以执行旨在用于自动驾驶的协同控制,其基于所获得的关于车辆周围环境的信息通过控制驱动力生成设备、转向机构、制动设备等使车辆自主行驶而不依赖于驾驶员的操作等。
微计算机7610可以在车辆与诸如周围结构、人等物体之间生成三维距离信息,并且基于经由通用通信I/F 7620、专用通信I/F 7630、定位部7640、信标接收部7650、车内设备I/F 7660和车载网络I/F 7680中的至少一者获得的信息来生成包括关于车辆的当前位置的周围环境的信息的本地地图信息。另外,微计算机7610可以基于所获得的信息来预测诸如车辆碰撞、行人等接近、进入封闭道路等危险,并生成警告信号。警告信号例如可以是用于产生警告声音或点亮警告灯的信号。
声音/图像输出部7670将声音和图像中的至少一者的输出信号发送到能够视觉地或听觉地将信息通知给车辆乘员或车辆外部的输出设备。在图25的实例中,音频扬声器7710、显示部7720和仪表板7730被示出为输出设备。显示部7720可以例如包括车载显示器和平视显示器中的至少一者。显示部7720可以具有增强现实(AR)显示功能。输出设备可以是除了这些设备之外的设备,并且可以是诸如耳机、如由乘员等佩戴的眼镜型显示器之类的可穿戴设备、投影仪、灯等另外的设备。在输出设备是显示设备的情况下,显示设备以各种形式(诸如文本、图像、表格、图标等)视觉地显示通过微计算机7610执行的各种处理获得的结果或从另一控制单元接收的信息。另外,在输出设备是音频输出设备的情况下,音频输出设备将由再现的音频数据或声音数据等构成的音频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且听觉地输出模拟信号。
顺便提及,经由图25所示的实例中的通信网络7010彼此连接的至少两个控制单元可以集成为一个控制单元。或者,每个单独的控制单元可以包括多个控制单元。此外,车辆控制系统7000可以包括图中未描绘出的另一控制单元。另外,在以上描述中由控制单元之一执行的部分或全部功能可以被分配给另一控制单元。也就是说,只要经由通信网络7010发送和接收信息,就可以由任何控制单元执行预定的算术处理。类似地,连接到一个控制单元的传感器或设备可以连接到另一控制单元,并且多个控制单元可以经由通信网络7010相互发送和接收检测信息。
在上述车辆控制系统7000中,本公开的通信单元和通信系统可应用于例如经由通用通信I/F 7620与诸如存在于车辆附近的终端等外部环境7750的通信。此外,通信单元和通信系统可应用于经由车内设备I/F 7660与诸如乘员所拥有的移动设备或可穿戴设备等车内设备7760的通信。
另外,例如,使用图6描述的数字部1的至少一部分部件等可以在用于图25中所示的集成控制单元7600的模块中(例如,由一个芯片配置的集成电路模块)实现。或者,数字部1的至少一部分部件等可以由图25中所示的车辆控制系统7000的多个控制单元实现。
<5.其他实施方式>
根据本公开的技术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的描述,并且可以以各种方式进行修改。
例如,在上述第一和第三实施方式中,描述了使用同步数据来确定通信方法的实例,但是除了同步数据之外,可以通过改变例如控制报头的值来确定通信方法。
此外,在有效载荷中可以包括指示通过切换到错误校正方法来执行通信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以常规方法执行一次通信,并且在有效载荷内检测到指示通过切换到错误校正方法来执行通信的数据的情况下,可以执行切换到错误校正方法中的通信。
此外,可以预先决定用于数据的方法。例如,可以通过假设所有传输数据都是错误校正方法中的数据来执行通信。
此外,可以使用诸如蓝牙低功耗(BLE)等不同通信方法来决定通信方法。
此外,在上述每个实施方式中,描述了用于区分错误校正方法和符合CCCC-PHY标准的常规方法的技术,但是该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切换到除了存在或不存在错误校正之外的通信模式。
此外,在上述第一和第三实施方式中,描述了在用作已知信号的前导码和同步数据中,仅改变已知信号的特定部分(同步数据的最后一位)以确定错误校正方法的实例,但是可以在很大地改变除已知信号的特定部分之外的值。这使得可以增强用于方法确定的相关值检测的准确性。
此外,在上述每个实施方式中,作为实例描述了分组中的错误检测码的长度和位置是在两种方法之间不同的数据的情况,但是分组中的错误检测码的长度和位置在两种方法之间可以均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两种方法之间生成多项式不同的多个错误检测码,并且可以根据解码错误检测码的方法来执行对通信方法的确定。或者,错误检测码的生成多项式在两种方法之间可以是相同的,并且初始值可以在两种方法之间变化。可以根据解码错误检测码的初始值来执行对通信方法的确定。
例如,该技术可以具有以下配置。
(1)一种通信单元,包括:
解码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第一错误检测码的第一方法和至少使用错误校正码的第二方法解码从通信单元发送的传输数据;以及
确定部,确定传输数据是包括第一错误检测码的第一方法中的数据还是包括错误校正码的第二方法中的数据。
(2)根据(1)所述的通信单元,进一步包括选择部,选择部基于确定部的确定结果选择性地输出通过第一方法和第二方法中的一者来解码的传输数据。
(3)根据(1)或(2)所述的通信单元,其中,
第一方法中的数据进一步包括第一同步数据,
第二方法中的数据进一步包括与第一同步数据不同的第二同步数据,并且
确定部基于检测第一同步数据和第二同步数据中的哪一者被包含在传输数据中的结果,确定传输数据是第一方法中的数据还是第二方法中的数据。
(4)根据(3)所述的通信单元,其中,第二同步数据是最后一位的值与第一同步数据不同的数据。
(5)根据(1)或(2)所述的通信单元,其中,
第二方法中的数据进一步包括与第一错误检测码不同的第二错误检测码,
解码部被配置为使用第二错误检测码和错误校正码通过第二方法进行解码,并且
确定部基于使用第一错误检测码和第二错误检测码的错误检测的结果,执行关于传输数据是第一方法中的数据还是第二方法中的数据的确定。
(6)根据(5)所述的通信单元,其中,在传输数据是关联请求的分组数据的情况下,确定部执行确定。
(7)根据(5)或(6)所述的通信单元,其中,
在未检测到错误作为使用第一错误检测码的错误检测的结果的情况下,确定部确定传输数据是第一方法中的数据,并且
在检测出错误作为使用第一错误检测码的错误检测的结果的情况下,确定部基于使用第二错误检测的错误检测结果来确定传输数据是否是第二方法中的数据。
(8)根据(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单元,其中,
第一方法中的数据进一步包括第一同步数据,并且
第二方法中的数据进一步包括第二同步数据,在第二同步数据中最后一位具有与第一同步数据不同的值。
(9)根据(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单元,进一步包括借助于电场方法通过人体来执行与通信单元的通信的人体电极和空间电极。
(10)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第一通信单元,发送传输数据;以及
第二通信单元,接收传输数据,
第二通信单元包括
解码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第一错误检测码的第一方法和至少使用错误校正码的第二方法解码传输数据,以及
确定部,确定传输数据是包括第一错误检测码的第一方法中的数据还是包括错误校正码的第二方法中的数据。
(11)根据(10)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第一通信单元包括借助于电场方法通过人体来执行与第二通信单元的通信的第一人体电极和第一空间电极,并且
第二通信单元包括借助于电场方法通过人体来执行与第一通信单元的通信的第二人体电极和第二空间电极。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8月1日提交到日本专利局的日本优先权专利申请JP 2016-151259的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只要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物的范围内,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改变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发生。

Claims (11)

1.一种通信单元,包括:
解码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第一错误检测码的第一方法和至少使用错误校正码的第二方法,解码从通信单元发送的传输数据;以及
确定部,确定所述传输数据是包括所述第一错误检测码的所述第一方法中的数据还是包括所述错误校正码的所述第二方法中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单元,进一步包括选择部,所述选择部基于所述确定部的确定结果,选择性地输出通过所述第一方法和所述第二方法中的之一来解码的所述传输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方法中的数据进一步包括第一同步数据,
所述第二方法中的数据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同步数据不同的第二同步数据,并且
所述确定部基于检测所述第一同步数据和所述第二同步数据中的哪一个被包含在所述传输数据中的结果,确定所述传输数据是所述第一方法中的数据还是所述第二方法中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单元,其中,所述第二同步数据是最后一位的值与所述第一同步数据不同的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方法中的数据进一步包括与所述第一错误检测码不同的第二错误检测码,
所述解码部被配置为使用第二错误检测码和所述错误校正码通过所述第二方法进行解码,并且
所述确定部基于使用所述第一错误检测码和所述第二错误检测码的错误检测结果,确定所述传输数据是所述第一方法中的数据还是所述第二方法中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单元,其中,在所述传输数据是关联请求的分组数据的情况下,所述确定部执行所述确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单元,其中,
在未检测到错误作为使用所述第一错误检测码的错误检测结果的情况下,所述确定部确定所述传输数据是所述第一方法中的数据,并且
在检测到错误作为使用所述第一错误检测码的错误检测的结果的情况下,所述确定部基于使用所述第二错误检测的错误检测结果,来确定所述传输数据是否是所述第二方法中的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方法中的数据进一步包括第一同步数据,并且
所述第二方法中的数据进一步包括第二同步数据,在所述第二同步数据中最后一位具有与所述第一同步数据不同的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单元,进一步包括借助于电场方法通过人体来与所述通信单元通信的人体电极和空间电极。
10.一种通信系统,包括:
第一通信单元,发送传输数据;以及
第二通信单元,接收所述传输数据,
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包括
解码部,被配置为通过使用第一错误检测码的第一方法和至少使用错误校正码的第二方法解码所述传输数据,以及
确定部,确定所述传输数据是包括所述第一错误检测码的所述第一方法中的数据还是包括所述错误校正码的所述第二方法中的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包括借助于电场方法通过人体来与第二通信单元通信的第一人体电极和第一空间电极,并且
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包括借助于所述电场方法通过所述人体来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通信的第二人体电极和第二空间电极。
CN201780039401.XA 2016-08-01 2017-07-06 通信单元和通信系统 Withdrawn CN10941743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51259 2016-08-01
JP2016-151259 2016-08-01
PCT/JP2017/024831 WO2018025570A1 (ja) 2016-08-01 2017-07-06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17438A true CN109417438A (zh) 2019-03-01

Family

ID=61072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9401.XA Withdrawn CN109417438A (zh) 2016-08-01 2017-07-06 通信单元和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848271B2 (zh)
JP (1) JPWO2018025570A1 (zh)
CN (1) CN109417438A (zh)
DE (1) DE112017003859T5 (zh)
WO (1) WO20180255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77372B2 (ja) * 2019-07-01 2022-11-24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通信方式判定装置、通信方式判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7444255B2 (ja) 2020-06-25 2024-03-06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生体センサ情報収集システム、生体センサ情報収集方法及び生体センサ情報収集ハブ端末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62630A (ja) 1991-02-15 1992-09-18 Fujitsu Ltd 衛星通信方式
JPH0964851A (ja) 1995-08-25 1997-03-07 Fujitsu Ltd 自律的に誤り処理機能を選択する通信方法、その送信装置、その受信装置及び伝送状態判定回路
JP2001007785A (ja) 1999-06-18 2001-01-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TWI231109B (en) 2002-07-18 2005-04-11 Ntt Docomo Inc Electric field communication system, electric fiel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electrode allocation method
JP3930446B2 (ja) * 2003-03-13 2007-06-13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装置
JP4013153B2 (ja) 2004-04-20 2007-11-28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0856129B1 (ko) * 2006-12-29 2008-09-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오정정 확률을 줄이는 에러 정정 회로, 그 방법 및 상기회로를 구비하는 반도체 메모리 장치
JP2008198137A (ja) 2007-02-15 2008-08-28 Sharp Corp データ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方法、データ送信装置、データ送信方法、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それ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2009021941A (ja) 2007-07-13 2009-01-29 Rohm Co Ltd 情報通信端末、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ネットワーク
JP2009157493A (ja) * 2007-12-25 2009-07-16 Sharp Corp データ転送制御装置及びicカード
JP5303325B2 (ja) * 2009-03-18 2013-10-02 ルネサス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
JP2011130333A (ja) * 2009-12-21 2011-06-30 Fujitsu Ltd 巡回冗長検査符号生成回路及び巡回冗長検査符号生成方法
JP6507703B2 (ja) 2015-02-19 2019-05-08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燃料噴射制御装置
KR102466239B1 (ko) * 2016-04-05 2022-11-14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메모리 컨트롤러를 포함하는 메모리 시스템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KR20180009558A (ko) * 2016-07-19 2018-01-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저밀도-패리티 체크 코드를 이용하는 디코더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메모리 컨트롤러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848271B2 (en) 2020-11-24
US20190181978A1 (en) 2019-06-13
JPWO2018025570A1 (ja) 2019-05-30
WO2018025570A1 (ja) 2018-02-08
DE112017003859T5 (de) 2019-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33171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ponding to hacking on autonomous vehicle
US20210150236A1 (en) Remote control method of the vehicle and a mixed reality device and a vehicle
KR20190100104A (ko) 자율주행시스템에서 차량에 구비된 v2x 통신 장치의 bsm 메시지 전송 방법
US20220018932A1 (en) Calibration apparatus, calibration method, program, and calibration system and calibration target
US10911159B2 (en) Communication unit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90296833A1 (en) Terminal apparatus and apparatus system
JPWO2020116194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移動体制御装置、及び、移動体
US11006283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417438A (zh) 通信单元和通信系统
US11348657B2 (en) Storage control circuit, storage apparatus, imag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control method
KR20210106598A (ko) 자율주행 제어방법 및 제어장치
US10797804B2 (en) Communication unit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999131B (zh) 通信装置、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KR20210103607A (ko) 자율주행시스템에서 차량의 교통 신호정보를 비교하는 방법
EP3528404A1 (en)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23286341A1 (ja) 車載通信装置、車載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US20200359412A1 (en) Communication unit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90173591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9167578A1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17280720A (zh)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