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9570B - 粘接装置和上输送单元 - Google Patents

粘接装置和上输送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19570B
CN109319570B CN201810836767.6A CN201810836767A CN109319570B CN 109319570 B CN109319570 B CN 109319570B CN 201810836767 A CN201810836767 A CN 201810836767A CN 109319570 B CN109319570 B CN 1093195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roller
support arm
conveying
bond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3676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19570A (zh
Inventor
岩越弘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319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95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195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95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7/00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 B65H37/02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for applying adhes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80General aspects of machine operations or constructions and parts thereof
    • B29C66/87Auxiliary operations or devices
    • B29C66/872Starting or stopping proced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APPARATU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C5/00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 B05C5/02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 B05C5/0208Apparatus in which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is projected, poured or allowed to flow on to the surface of the work the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being discharged through an outlet orifice by pressure, e.g.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work for applying liquid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 to separat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48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adhesives, i.e. using supplementary joining material; solvent bonding
    • B29C65/52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adhesives, i.e. using supplementary joining material; solvent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applying the adhesive
    • B29C65/524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adhesives, i.e. using supplementary joining material; solvent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of applying the adhesive by applying the adhesive from an outlet device in contact with, or almost in contact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art to be join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01General aspects dealing with the joint area or with the area to be joined
    • B29C66/05Particular design of joint configurations
    • B29C66/10Particular design of joint configurations particular design of the joint cross-sections
    • B29C66/11Joint cross-sections comprising a single joint-segment, i.e. one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comprising a single joint-segment in the joint cross-section
    • B29C66/112Single lapped joints
    • B29C66/1122Single lap to lap joints, i.e. overlap joi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40General aspects of joining substantially flat articles, e.g. plates, sheets or web-like materials; Making flat seams in tubular or hollow articles; Joining single elements to substantially flat surfaces
    • B29C66/41Joining substantially flat articles ; Making flat seams in tubular or hollow articles
    • B29C66/43Joining a relatively small portion of the surface of sai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80General aspects of machine operations or constructions and parts thereof
    • B29C66/82Pressure application arrangements, e.g. transmission or 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joining tools or clamps
    • B29C66/822Transmission mechanisms
    • B29C66/8221Scissor or lever mechanisms, i.e. involving a pivot poi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80General aspects of machine operations or constructions and parts thereof
    • B29C66/83General aspects of machine operations or constructions and par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ovement of the joining or pressing tools
    • B29C66/834General aspects of machine operations or constructions and part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movement of the joining or pressing tools moving with the parts to be joined
    • B29C66/8341Roller, cylinder or drum types; Band or belt types; Ball types
    • B29C66/83411Roller, cylinder or drum types
    • B29C66/83413Roller, cylinder or drum types cooperating rollers, cylinders or dru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80General aspects of machine operations or constructions and parts thereof
    • B29C66/84Specific machine types or machines suitable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B29C66/845C-clamp type or sewing machine ty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5/00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relating to pri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78Means for handling the parts to be joined, e.g. for making containers or hollow articles, e.g. means for handling sheets, plates, web-like materials, tubular articles, hollow articles or elements to be joined therewith; Means for discharging the joined articles from the joining apparatus
    • B29C65/7858Means for handling the parts to be joined, e.g. for making containers or hollow articles, e.g. means for handling sheets, plates, web-like materials, tubular articles, hollow articles or elements to be joined therewith; Means for discharging the joined articles from the join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the feeding movement of the parts to be joined
    • B29C65/7888Means for handling of moving sheets or webs
    • B29C65/7894Means for handling of moving sheets or webs of continuously moving sheets or web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改善了上输送辊在上片材的输送方向上的移动量相对于上输送辊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量的比例的粘接装置和上输送单元。粘接装置的输送机构具有上输送辊和上输送马达,能够利用驱动器使上输送辊在按压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移动。连杆机构具有第一连杆和设于第一连杆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第二连杆。在上输送辊位于按压位置时,第二连杆从另一端部朝下方向一端部延伸,第一连杆从其另一端部朝输送方向上游侧且是下侧向一端部延伸。在上输送辊位于待机位置时,第二连杆从其另一端部朝输送方向下游侧且是下侧向一端部延伸。

Description

粘接装置和上输送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接装置和上输送单元。
背景技术
公知一种借助粘接剂将两张片材互相粘接起来的粘接装置。日本特许公开2016年第190913号公报的粘接装置具有喷嘴、上输送辊、上臂以及气缸。喷嘴在相对位置向下片材排出粘接剂。上输送辊在其与下输送辊之间一边将上片材和涂布有粘接剂的下片材在按压位置按压,一边输送。上臂从其与上臂基座的前端部的连结部分向前方延伸,然后向斜前下方弯曲并延伸。上臂的前端部以上输送辊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该上输送辊。气缸使上臂以该上臂与上臂基座的前端部的连结部分为中心进行摆动。
按压位置优选在上片材的输送方向上为位于相对位置的喷嘴的下游侧附近。在上述粘接装置中,上臂以其与上臂基座的连结部分为中心进行摆动,因此,在上臂上升时,上输送辊从按压位置向前上方移动。因此,若位于相对位置时的喷嘴与上输送辊的间隔较狭窄,则在上输送辊上升时,喷嘴与上输送辊发生干扰。在优先将喷嘴与上输送辊的间隔设置得较狭窄,并减小了上输送辊的上升量时,将上片材和下片材配置在预定位置时的操作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改善了上输送辊在上片材的输送方向上的移动量相对于上输送辊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量的比例的粘接装置和上输送单元。
技术方案1的粘接装置具有:喷嘴,其具有排出口,该排出口设于下片材与从上侧重叠于所述下片材的上片材之间,能够通过该排出口向所述下片材排出粘接剂;供给机构,其用于向所述喷嘴供给所述粘接剂;以及输送机构,其输送所述上片材和附着有所述粘接剂的所述下片材,所述输送机构具有:下输送辊,其能够在相对于所述喷嘴而言的所述下片材和所述上片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以沿与所述输送方向和上下方向正交的轴向延伸的下辊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并从下侧与所述下片材接触;上输送辊,其能够以沿所述轴向延伸的上辊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在该上输送辊与所述下输送辊之间从上侧夹持所述下片材和所述上片材;下输送马达,其用于驱动所述下输送辊;支承臂部,其在一端部以所述上输送辊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所述上输送辊,且该支承臂部能够以另一端部侧为中心进行摆动;以及上输送马达,其用于驱动所述上输送辊,在粘接装置中,能够利用驱动器使所述上输送辊在按压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按压位置是在所述上输送辊与所述下输送辊之间按压所述上片材和所述下片材时所述上输送辊所在的位置,所述待机位置是所述上输送辊位于比所述按压位置靠上方的位置时所在的位置,该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连杆机构,其具有第一连杆和设于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第二连杆;以及台座部,其用于支承所述连杆机构,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部以所述第一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承臂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臂部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部以所述第一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台座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台座部,所述第一连杆能够以其另一端部为中心进行转动,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部以所述第二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承臂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臂部的一端部与另一端部之间的部位,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部以所述第二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台座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台座部,所述第二连杆能够以其另一端部为中心进行转动,在所述上输送辊位于所述按压位置时,所述第二连杆从其另一端部朝下方向一端部延伸,所述第一连杆从其另一端部朝输送方向上游侧且是下侧向一端部延伸,在所述上输送辊位于所述待机位置时,所述第二连杆从其另一端部朝输送方向下游侧且是下侧向一端部延伸。
在粘接装置中,在上输送辊上升时,支承臂部支承第二连杆的一端部的部位利用连杆机构向输送方向下游侧移动,因此,支承臂部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端部不易向输送方向上游侧移动。因此,与以往相比,粘接装置能够减少在上输送辊上升时上输送辊向输送方向上游侧移动的量。与以往相比,在粘接装置中,在上输送辊上升时,上输送辊不易与配置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其他构件发生干扰,与以往相比,粘接装置能够扩大上输送辊上升量。与以往相比,粘接装置能够扩大支承臂部下部的作业空间,能够提高在粘接装置配置上片材和下片材等的操作性。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2的粘接装置的所述上输送马达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支承臂部的连结轴同轴。与上输送马达的输出轴与第二连杆和支承臂部的连结轴不同轴的装置相比,该粘接装置能够减少在上输送辊上升或者下降时上输送马达的重量的影响。在上输送辊位于待机位置的状态下动力不从驱动器向支承臂部传递时,支承臂部的一端部不会因上输送马达的重量急剧地下降。因此,与支承臂部支承上输送马达且上输送马达的输出轴与第二连杆和支承臂部的连结轴不同轴的装置相比,粘接装置的安全性较高。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3的粘接装置的所述上输送马达由所述支承臂部支承。与在除支承臂部之外的部位支承上输送马达的装置相比,该粘接装置能够简化将上输送马达的动力向上输送辊传递的结构。在粘接装置中,在上输送辊上升或者下降时,上输送马达的输出轴的旋转位置与上输送辊的旋转位置的位置关系不易变化。因此,粘接装置能够防止因该位置关系变化导致上输送辊在上升或者下降时旋转。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4的所述驱动器是与所述输送方向平行地延伸的气缸。与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驱动器时相比,该粘接装置成为在上下方向上较小的结构。与以往相比,粘接装置能够扩大支承臂部下部的作业空间,能够提高在粘接装置配置上片材和下片材等的操作性。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5的粘接装置还具有连结连杆机构,该连结连杆机构具有第三连杆,该第三连杆的一端部以该第三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承臂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臂部,且该连结连杆机构与所述气缸的输出轴和所述支承臂部相连结,在所述上输送辊位于所述按压位置时,所述第三连杆从其一端部朝上方向另一端部延伸。该粘接装置在上输送辊位于按压位置时,能够将气缸的驱动力有效率地向下方传递。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6的粘接装置还具有安装部,该安装部与所述台座部相连接,并将包括所述上输送马达和所述支承臂部的上输送单元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粘接装置的主体部。粘接装置能够将安装部相对于粘接装置的主体部装卸。因此,粘接装置仅通过拆下安装部就能够进行上输送单元的维护作业。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7的粘接装置的所述安装部具有能够调整所述上输送单元相对于所述粘接装置在所述轴向上的位置的单元位置调整部。该粘接装置能够调整上输送辊相对于喷嘴在轴向上的位置。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8、9的粘接装置还具有:检测部,其固定于所述台座部,在将所述上输送单元装配于所述粘接装置的所述主体部时,该检测部位于所述喷嘴的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并能够检测所述上片材在所述轴向上的位置;以及检测部位置调整部,其能够调整所述检测部相对于所述安装部在所述轴向上的位置。该粘接装置能够调整检测部相对于喷嘴在轴向上的位置,能够调整上片材的位置。
也可以是,技术方案10的上输送单元是粘接装置的上输送单元,该上输送单元具有:上输送辊,其能够以沿轴向延伸的上辊轴为中心进行旋转;上输送马达,其用于驱动所述上输送辊;以及支承臂部,其在一端部以所述上输送辊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所述上输送辊,且该支承臂部能够以另一端部侧为中心进行摆动,所述上输送辊能够利用驱动器在下位置与比所述下位置靠上方的上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上输送辊位于所述下位置时,所述粘接装置利用粘接剂将下片材和上片材互相粘接起来并沿输送方向输送下片材和上片材,该上输送单元中的特征在于,该上输送单元具有连杆机构,该连杆机构具有第一连杆和设于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第二连杆,且该连杆机构支承于台座部,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部以所述第一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承臂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臂部的另一端部,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部以所述第一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台座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台座部,所述第一连杆能够以其另一端部为中心进行转动,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部以所述第二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承臂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臂部的一端部与另一端部之间的部位,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部以所述第二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台座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台座部,所述第二连杆能够以其另一端部为中心进行转动,在所述上输送辊位于所述下位置时,所述第二连杆从其另一端部朝下方向一端部延伸,所述第一连杆从其另一端部朝输送方向上游侧且是下侧向一端部延伸,在所述上输送辊位于所述上位置时,所述第二连杆从其另一端部朝输送方向下游侧且是下侧向一端部延伸。
上输送单元装配于粘接装置,且在上输送辊上升时,支承臂部支承第二连杆的一端部的部位利用连杆机构向输送方向下游侧移动,因此,支承臂部的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端部不易向输送方向上游侧移动。因此,与以往相比,上输送单元能够减少在上输送辊上升时上输送辊向输送方向上游侧移动的量。与以往相比,在上输送辊上升时,上输送单元不易与配置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其他构件发生干扰,与以往相比,上输送单元能够扩大上输送辊上升量。与以往相比,上输送单元能够扩大支承臂部下部的作业空间,能够提高在粘接装置配置上片材和下片材等的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粘接装置1的立体图。
图2是粘接装置1的后视图。
图3是粘接装置1的左视图。
图4是表示粘接装置1的内部构造的立体图。
图5是上输送辊12位于按压位置时的上输送单元30的立体图。
图6是上输送辊12位于按压位置时的上输送单元30的左视图。
图7是上输送机构31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上输送辊12位于按压位置时的上输送机构31的除了驱动器100之外的部分的右视图。
图9是图8的A-A线的向视方向剖视图。
图10是上输送辊12位于待机位置时(上图)和位于按压位置时(下图)的上输送机构31的除了上输送马达71、支承台座85之外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11是上输送辊12位于待机位置时(上图)和位于按压位置时(下图)的上输送机构31的除了上输送马达71、支承台座85之外的部分的右视图。
图12是上输送辊12位于待机位置时(上图)和位于按压位置时(下图)的上输送机构31的除了上输送马达71、支承台座85之外的部分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说明中使用在图中由箭头表示的左右、前后、上下。粘接装置1利用粘接剂将两张片材互相粘接起来。两张片材为下片材8和上片材6。上片材6相对于下片材8从上侧重叠。作为一例,下片材8和上片材6都是具有挠性的布料。粘接装置1利用粘接剂将下片材8的右端部和上片材6的左端部粘接起来。下片材8和上片材6只图示在图3中。
参照图1~图12说明粘接装置1的结构。如图1~图4所示,粘接装置1具有机座部2、支柱部3、机臂部4、头部5、基座7、装配部41、喷嘴11、供给机构45、输送机构43、上检测部140、上夹持机构130、上支承机构310、下检测机构530以及下夹持机构500。机座部2为长方体状,固定于工作台。支柱部3为柱状,从机座部2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机臂部4从支柱部3的上端部向左方延伸。头部5从机臂部4的左端部向左方突出。基座7在机座部2的左方沿左右方向延伸。基座7由固定于机座部2的左表面的矩形板状的固定部32支承。基座7的上端将支承部52固定。支承部52沿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延伸。支承部52的左部在俯视时呈大致矩形,并从下侧支承下片材8。支承部52与头部5相对。
装配部41设于头部5的大致中央部,以内胆能够装卸的方式装配该内胆。内胆收纳热熔融性的粘接剂。装配部41具有罩411、收纳部412、盖413以及加热器。罩411为大致长方体的箱状,从头部5的上表面向上方延伸。在图1、图2中将罩411的一部分省略地进行图示,在图4中省略罩411。罩411在上下方向上开口。收纳部412设于罩411的内部。收纳部412为大致长方体的箱状,从头部5的内部延伸到罩411的上端。收纳部412向上方开口。收纳部412在内部收纳内胆。粘接剂在预定温度下成为液体,在比预定温度低的温度下成为固体。盖413从上方覆盖收纳部412。加热器设于收纳部412,用于加热粘接剂。粘接剂通过加热从而熔融并成为液体。
喷嘴11设于下片材8与从上侧重叠于下片材8的上片材6之间。喷嘴11具有排出口112,能够通过该排出口112向下片材8排出粘接剂。如图2所示,喷嘴11设于头部5的下方,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矩形形状。喷嘴11具有排出口112和流路113。排出口112是设于喷嘴11的下表面并且在左右方向上大致等间隔地排列的多个圆形孔。流路113沿左右方向延伸。喷嘴11将流路113中的粘接剂从排出口112向下片材8排出。
摆动机构22具有马达221和杆9,摆动机构22能够使杆9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为中心进行摆动。马达221为设于头部5的脉冲马达。马达221的输出轴朝向前后方向。杆9借助连结机构与马达221的输出轴相连结,为从头部5的下端向下侧延伸的臂状。喷嘴11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装配于杆9的下端。如图3所示,杆9在马达221的动力的作用下,能够使喷嘴11在以实线表示的相对位置和以双点划线表示的离开位置之间位移。在喷嘴11位于相对位置时,排出口112朝向下方,并从上侧与下片材8相对。离开位置是相对于相对位置在从左侧观察时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线为中心的逆时针方向侧的位置。在喷嘴11位于离开位置时,排出口112朝向前下方。如图2所示,杆9在内部具有流路37和加热器。杆9的下端部为装配部10。喷嘴11从装配部10向下方突出然后向右方突出。喷嘴11利用螺钉固定于装配部10。喷嘴11的流路113与流路37连通。杆9的加热器对在流路37流动的粘接剂进行加热。粘接装置1能够将大小、形状互不相同的多个种类的喷嘴11择一地装配于装配部10。
如图4所示,供给机构45向喷嘴11供给粘接剂。供给机构45将装配于装配部41的内胆内的粘接剂向喷嘴11供给。供给机构45在机臂部4内具有泵马达114和齿轮泵46。泵马达114的输出轴借助齿轮与齿轮泵46相连结。齿轮泵46从收纳于收纳部412的内胆抽吸粘接剂。齿轮泵46将抽吸来的粘接剂经由杆9向喷嘴11供给。
如图3所示,输送机构43输送上片材6和附着有粘接剂的下片材8。输送机构43将下片材8和上片材6从前侧向后侧输送。即,下片材8和上片材6的输送方向为后方,输送方向上游侧为前侧,输送方向下游侧为后侧。输送机构43具有下输送机构260和上输送机构31。
下输送机构260与头部5相对,并设于机座部2的左方。下输送机构260具有下输送辊270、下输送马达262、带轮264、输送轴268、辊轴269、带266以及喷嘴下辊275。
下输送辊270相对于喷嘴11在下片材8和上片材6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能够以输送轴268为中心进行旋转,并从下侧与下片材8相接触。输送轴268以与输送方向和上下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为轴向延伸。下输送辊270为圆筒状。下输送马达262驱动下输送辊270。下输送马达262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输出轴263。带轮264固定于输出轴263的左端部。输送轴268在设于支承部52的暴露孔229(参照图1)的下方沿左右方向延伸。输送轴268将第一连结带轮固定。
辊轴269沿左右方向延伸。辊轴269设于输送轴268的前方且是支承部52的下方。辊轴269将第二连结带轮固定。第二连结带轮的形状与第一连结带轮的形状相同。带266架设于带轮264、第一连结带轮和第二连结带轮。下输送辊270在第一连结带轮的左方固定于输送轴268,并从暴露孔229向上侧突出。下输送辊270与输送轴268一同以左右方向为轴向进行旋转。下输送辊270从下侧与位于按压位置的后述的上输送辊12接触。
喷嘴下辊275在第二连结带轮的左方固定于辊轴269,与辊轴269一同以左右方向为轴向进行旋转。喷嘴下辊275的外周面在整个周向上具有多个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槽。喷嘴下辊275的外径与下输送辊270的外径相同。在喷嘴11位于相对位置时,喷嘴下辊275的上端空开间隙地与排出口112相对。下输送机构260在下输送马达262的动力的作用下使下输送辊270和喷嘴下辊275旋转。下输送辊270的外周面和喷嘴下辊275的外周面相对于各自的旋转中心以同一方向且是以同一速度进行旋转。
如图1~图3所示,上输送机构31设于上输送单元30。上输送单元30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装配于粘接装置1的主体部33。主体部33是构成头部5的框体。如图5、图6所示,上输送单元30具有台座部61、安装部62、上输送机构31、上检测部140以及上夹持机构130。台座部61为水平延伸的板状。安装部62将含有上输送机构31的上输送单元30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粘接装置1的主体部33。安装部62从台座部61的右后端向上方延伸,在上方向左方弯曲。安装部62在从左侧观察时为在后方具有斜面的直角三角形形状。安装部62的上表面水平延伸。
安装部62具有单元位置调整部65,其能够调整上输送单元30相对于粘接装置1在轴向(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单元位置调整部65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孔67~长孔69和引导部70。长孔67~长孔69为互相相同的形状,并在前后方向上贯通。上输送单元30使穿过长孔67~长孔69的螺钉57~螺钉59紧固于设于粘接装置1的主体部33的螺孔,从而上输送单元30固定于粘接装置1的主体部33。长孔67、长孔68在安装部62的上方沿左右排列。长孔67位于长孔68的右方。长孔69位于长孔67的下方。引导部70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槽状。引导部70在上下方向上设于长孔67和长孔68与长孔69之间。引导部70与设于粘接装置1的主体部33的凸部34卡合。凸部34在头部5的内侧后部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向后方突出。
在将上输送单元30装配于粘接装置1的主体部33时,安装部62位于头部5的内部。单元位置调整部65通过调整长孔67~长孔69相对于螺钉57~螺钉59的位置,能够调整上输送单元30相对于粘接装置1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在调整时,操作者将螺钉57~螺钉59拧松到不会从长孔67~长孔69脱落的程度。这时,上输送单元30能够进行左右运动。操作者使上输送单元30移动到左右方向上的所期望的位置之后,再次紧固螺钉57~螺钉59。操作者通过拆下螺钉57~螺钉59,能够将上输送单元30从粘接装置1的主体部33拆下。
如图3~图8所示,上输送机构31具有上输送辊12、支承臂部16、上输送马达71、连杆机构90以及驱动器100。上输送辊12能够以沿轴向延伸的上辊轴84为中心进行旋转,上输送辊12在其与下输送辊270之间从上侧夹持下片材8和上片材6。上辊轴84的轴向为左右方向。上输送辊12位于比喷嘴11靠后方的位置。上输送辊12与支承臂部16的前端部16A一体地在驱动器100的作用下在按压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移动。如在图3中以实线所示那样,按压位置是上输送辊12在其与下输送辊270之间按压上片材6和下片材8时上输送辊12所在的位置。如在图3中以双点划线所示那样,待机位置是上输送辊12比按压位置靠上方时所在的位置。支承臂部16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以上输送辊12能够转动的方式将该上输送辊12支承于前端部16A。支承臂部16能够以后端部16B侧为中心进行摆动。支承臂部16具有左右一对板部161、板部162。
上输送马达71驱动上输送辊12。上输送马达71设于支承臂部16。如图7、图9所示,上输送马达71的输出轴711向右方突出,并借助连结轴87、连结构件86、第一带轮81、第二带轮82以及同步带83与上辊轴84相连结。连结轴87在输出轴711的右方沿左右方向延伸。连结构件86是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孔88的筒状构件,在孔88中贯穿输出轴711和连结轴87,并将输出轴711的右端与连结轴87的左端连结。连结轴87与输出轴711一体地旋转。连结轴87借助轴承89和轴承94支承于支承臂部16。支承臂部16的板部161、板部162具有在左右方向上贯通的圆状的孔163、孔164。轴承89、轴承94分别嵌于孔163、孔164,从而支承于板部161、板部162。连结轴87利用轴承89、轴承94相对于支承臂部16进行转动。第一带轮81设于连结轴87的位于轴承89、轴承94之间的部分。第二带轮82支承于上辊轴84,并与上输送辊12沿左右方向排列。同步带83架设于第一带轮81和第二带轮82。第一带轮81、第二带轮82、同步带83设于板部161和板部162之间。
如图7~图9所示,连杆机构90具有第一连杆91和第二连杆92。以第一连杆91能够相对于支承臂部16转动的方式将第一连杆91的下端部91A支承于支承臂部16的后端部16B,第一连杆91能够以上端部91B为中心进行转动。第一连杆91在主视时呈倒U字状,并具有主体部915、凹部911、臂部912、臂部913、连结轴914以及连结轴95。主体部915是第一连杆91的上部。凹部911是从第一连杆91的下端向上方凹陷的部分。凹部911在左右方向上位于臂部912和臂部913之间。臂部912从主体部915的左下部向下方延伸。臂部913从主体部915的右下部向下方延伸。第一连杆91在凹部911配置支承臂部16。臂部912位于板部161的左方。臂部913位于板部162的右方。连结轴95在臂部912与臂部913之间沿左右方向延伸。连结轴95贯穿板部161的孔、板部162的孔。第一连杆91从支承臂部16的左右方向的两侧支承支承臂部16。连结轴914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呈棒状。连结轴914贯穿主体部915的上部的孔。如图5、图6所示,连结轴914支承于台座部61的凹部611。凹部611设于台座部61的左后部,是从台座部61的后端部向前方凹陷的部分。台座部61以第一连杆91能够以连结轴914为中心进行转动的方式支承该第一连杆91。
以第二连杆92能够相对于支承臂部16转动的方式将第二连杆92的下端部92A支承于支承臂部16的前端部16A与后端部16B之间的部位,第二连杆92能够以第二连杆92的上端部92B为中心进行转动。第二连杆92相对于第一连杆91设于输送方向上游侧。第二连杆92在主视时呈倒U字状,并具有主体部927、凹部921、臂部922、臂部923、连结轴926以及连结轴87。主体部927为第二连杆92的上部。凹部921是从第二连杆92的下端向上方凹陷的部分。凹部921在左右方向上位于臂部922和臂部923之间。臂部922从主体部927的左下部向下方延伸。臂部923从主体部927的右下部向下方延伸。第二连杆92在凹部921配置支承臂部16。臂部922位于板部161的左方。臂部923位于板部162的右方。
臂部922的下端部具有保持部924。保持部924为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孔925的筒状。保持部924在孔925中保持输出轴711、连结轴87以及连结构件86。即,上输送马达71的输出轴711与第二连杆92和支承臂部16的连结轴87同轴。保持部924的左端部借助轴承93支承于支承台座85。支承台座85是设于上输送马达71的右方并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孔851的筒状构件。上输送马达71利用螺钉855~螺钉858将四个角固定于支承台座85的左部。轴承93嵌于孔851。支承台座85借助轴承93将第二连杆92的保持部924保持。即,上输送马达71借助支承台座85、轴承93、第二连杆92、连结构件86、连结轴87、轴承89以及轴承94设于支承臂部16。
如图9所示,臂部923支承轴承96。连结轴87的右端支承于轴承96。即,连结轴87贯穿保持部924、板部161、板部162以及臂部923。连结轴87位于比支承臂部16的前后方向的中心靠后方的位置。第二连杆92从支承臂部16的左右方向的两侧将支承臂部16支承。连结轴926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呈棒状。连结轴926贯穿主体部927的上部的孔。如图5所示,连结轴926支承于台座部61的孔部612。孔部612是沿上下方向贯通台座部61的部分,在俯视时呈大致矩形。孔部612设于凹部611的前方。台座部61以第二连杆92能够以连结轴926为中心进行转动的方式将该第二连杆92支承。
如图8所示,第一连杆91和第二连杆92与支承臂部16一同构成四连杆机构。第一连杆91的连结轴914和第二连杆92的连结轴926是固定端。第一连杆91与支承臂部16的连结轴95和第二连杆92与支承臂部16的连结轴87是自由端。
如图7、图11所示,驱动器100借助连结连杆机构120将动力向支承臂部16传递,从而能够使支承臂部16的前端部16A上下移动。驱动器100是与上片材6的输送方向平行地延伸的气缸。驱动器100具有连接口101、连接口102、活塞、输出轴103以及固定部104。连接口101、连接口102经由管与压缩机相连接。粘接装置1的控制部对设于管的电磁阀进行控制,从而对驱动器100的驱动进行控制。活塞设于驱动器100的内部,并与输出轴103相连结。输出轴103朝向前方。输出轴103利用经由连接口101、连接口102排出和吸入的空气进行前后移动。固定部104是设于驱动器100的后部并向上方延伸的部分,固定部104将驱动器100固定于台座部61的下表面。
如图8、图10、图11所示,连结连杆机构120与驱动器100的输出轴103和支承臂部16相连结。连结连杆机构120具有第三连杆125、第四连杆122、第五连杆126、连结轴123、连结轴127、连结轴124、连结轴128以及连结部129。连结轴123、连结轴127、连结轴124以及连结轴128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呈棒状。第三连杆125的下端部125A以第三连杆125能够相对于支承臂部16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支承臂部16。第三连杆125为在支承臂部16的左右方向两侧沿上下延伸的左右一对的板状,并在下端部125A具有朝向支承臂部16突出的连结轴128。连结轴128贯穿沿左右方向贯通支承臂部16的板部161的孔、板部162的孔。第三连杆125的上端部125B利用连结轴124与第五连杆126的后端相连结。第五连杆126为板状构件,并位于左右一对第三连杆125之间。第五连杆126的前端部固定于连结轴127,利用连结轴127与第四连杆122的上端相连结。连结轴127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于台座部61。第四连杆122位于左连杆部121的右方。左连杆部121是包括第三连杆125、第五连杆126以及连结轴124的连杆。第四连杆122是矩形的板状构件,在下端部具有向上方凹陷的凹部。第四连杆122的下端部利用连结轴123与连结部129的前端相连结。第四连杆122在凹部配置连结部129。连结部129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与驱动器100的输出轴103相连结。
粘接装置1根据上检测部140的检测结果,利用上夹持机构130调整上片材6的左端部的左右方向位置。如图5、图6所示,上夹持机构130具有固定台131、马达132、连结机构133、臂部134以及辊135。固定台131是板状构件。固定台131将上夹持机构130固定于台座部61的右端。马达132是能够正转反转的步进马达。马达132的输出轴朝向前方。连结机构133与马达132的输出轴和臂部134相连结。臂部134从其与连结机构133的连结部向左下方延伸,以辊135能够转动的方式将该辊135支承于臂部134的左端部。臂部134在内部具有与马达132的输出轴和辊135的轴136相连结的传递机构。马达132的动力借助传递机构向辊135传递。在将上输送单元30装配于粘接装置1的主体部33时,上检测部140位于喷嘴11的输送方向上游侧即喷嘴11的前侧。上检测部140能够检测上片材6的左端部是否位于特定位置的上方。特定位置是成为位于相对位置的喷嘴11的排出口112与辊135之间的预定的前后方向位置且是辊135的左侧的位置。上检测部140是公知的光学式传感器,并具有发光部和光接收部。发光部和光接收部设于彼此相同的高度位置。发光部向下方的特定位置发出光。光接收部能够接收发光部发出的光。在上片材6不在特定位置时,发光部发出的光被设于后述的支承台305的上表面的反射部反射,光接收部能够接收到发光部发出的光。在上片材6位于特定位置时,上片材6阻断发光部发出的光,光接收部接收不到发光部发出的光。因此,上检测部140能够对上片材6的左端部是否位于特定位置上方进行检测。
上检测部140借助支承构件141和固定构件145固定于台座部61。支承构件141具有检测部位置调整部142,能够调整上检测部140相对于安装部62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支承构件141是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板状构件。支承构件141在设于左端部且沿上下方向贯通的孔中贯穿上检测部140,以使发光部和光接收部朝向下方的姿态来支承上检测部140。支承构件141在上检测部140的右方设置检测部位置调整部142。检测部位置调整部142是沿左右方向延伸且沿前后方向贯通的长孔。固定构件145是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板状构件。固定构件145的左右方向位置位于比上检测部140和上输送辊12靠右方的位置。固定构件145具有以越向下方越靠前方的方式弯曲的形状。固定构件145的上端利用左右一对螺钉146、螺钉147固定于台座部61的前端。固定构件145在下端部具有左右一对螺孔。贯穿检测部位置调整部142的两个螺钉143、螺钉144分别紧固于左右一对螺孔。因此,支承构件141固定于固定构件145。
在调整上检测部140相对于安装部62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时,操作者将螺钉143、螺钉144拧松到不会从检测部位置调整部142脱落的程度。支承构件141能够相对于安装部62进行左右运动。操作者在将支承构件141移动到左右方向上的所期望的位置之后,再次紧固螺钉143、螺钉144。
如图3所示,上支承机构310设于基座7,并具有支承台305。支承台305沿水平延伸且呈板状,用于支承上片材6。支承台305能够沿左右方向位移。下检测机构530能够检测下片材8的右端部是否位于特定位置。下检测机构530具有固定构件535和下检测部532。下检测部532是固定于固定构件535的公知的光学式传感器,具有发光部和光接收部。发光部和光接收部设于彼此相同的高度位置。发光部朝向设于支承部52并沿上下方向贯通的贯通孔的内侧区域发光。在该贯通孔的上部没有下片材8时,发光部发出的光被设于支承台305的下表面的反射部反射,光接收部能够接收发光部发出的光。在该贯通孔的上部有下片材8时,下片材8阻断发光部发出的光,光接收部接收不到发光部发出的光。因此,下检测部532能够对在贯通孔上方的特定位置是否有下片材8的右端部进行检测。
下夹持机构500能够使下片材8的右端部进行左右运动。下夹持机构500具有马达505、臂部、连结机构以及辊501。马达505是能够正转反转的马达。马达505的输出轴朝向后方。臂部从马达505的后方向右上延伸,在内部具有与马达505的输出轴和辊501的轴相连结的传递机构。马达505的动力借助传递机构向辊501传递。即,马达505能够驱动辊501。
参照图10~图12,说明使上输送机构31的上输送辊12进行上下运动的动作。在如图11的下侧、图12的下侧所示那样上输送辊12位于按压位置时,第三连杆125从下端部125A朝上方向上端部125B延伸。这时,第二连杆92从上端部92B朝大致下方向下端部92A延伸,第一连杆91从与台座部61相连结的上端部91B朝输送方向上游侧且是下侧向与支承臂部16相连结的下端部91A延伸。从这时的第二连杆92的固定端朝向自由端的方向不必是严格的下方。从第二连杆92的固定端朝向自由端的方向在上输送辊12位于按压位置时比该上输送辊12位于待机位置时更接近垂直。第三连杆125从下端部125A向上端部125B延伸的方向不必是严格的上下方向。
如图10~图12所示,在粘接装置1使上输送辊12从按压位置向待机位置移动时,驱动器100使输出轴103向后方移动。在输出轴103向后方移动时,借助连结部129与输出轴103相连结的连结连杆机构120的连结轴127绕从左侧观察时的顺时针方向转动,连结轴123、连结轴124、连结轴128分别向后方、上方、后上方移动。在连结轴128向后上方移动时,连杆机构90的自由端即连结轴95、连结轴87分别向后下方、后上方移动,支承臂部16的前端部16A向上方移动。这时,连杆机构90的自由端即连结轴95、连结轴87向后方移动,因此,支承臂部16的前端部16A不易向前方移动。如图11的上侧、图12的上侧所示,在上输送辊12位于待机位置时,驱动器100的输出轴103位于可移动范围的后端。第三连杆125从连结轴124向后下方延伸。在上输送辊12位于待机位置时,第二连杆92从连结轴926朝输送方向下游侧且是下侧向连结轴87延伸。粘接装置1使上输送辊12从待机位置向按压位置移动时的动作是粘接装置1使上输送辊12从按压位置向待机位置移动时的相反的动作,因此省略说明。
说明粘接装置1的粘接动作。在完成了粘接准备的状态下,上输送辊12位于按压位置,并处于在上输送辊12和下输送辊270的压接点将下片材8的右端部和上片材6的左端部叠合的状态。粘接装置1同步驱动上输送马达71和下输送马达262。上输送辊12绕从左侧观察时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下输送辊270绕从左侧观察时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下片材8和上片材6从输送方向上游侧向下游侧移动。粘接装置1根据上检测部140的检测结果,驱动上夹持机构130,沿左右方向调整上片材6的左端部的位置。粘接装置1根据下检测部532的检测结果,驱动下夹持机构500,沿左右方向调整下片材8的右端部的位置。在上输送马达71和下输送马达262的驱动的同时,粘接装置1驱动供给机构45的泵马达。在驱动泵马达时,供给机构45的齿轮泵驱动,从装配于装配部41的内胆抽吸适量的粘接剂,向杆9的内部的流路37供给粘接剂。粘接剂从流路37向喷嘴11的内部的流路113流动。粘接剂从喷嘴11的排出口112排出。粘接装置1利用上输送辊12和下输送辊270夹持下片材8和上片材6的粘接部分,按压涂布有粘接剂的粘接面,将该下片材8和上片材6的粘接部分粘贴在一起,同时将下片材8和上片材6从前方向后方输送。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粘接装置1、排出口112、喷嘴11、供给机构45、输送机构43分别是本发明的粘接装置、排出口、喷嘴、供给机构、输送机构的一例。输送轴268、下输送辊270、上辊轴84、上输送辊12、下输送马达262、支承臂部16、上输送马达71、驱动器100分别是本发明的下辊轴、下输送辊、上辊轴、上输送辊、下输送马达、支承臂部、上输送马达、驱动器的一例。第一连杆91、第二连杆92、连杆机构90、连结轴87、第三连杆125、连结连杆机构120分别是本发明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连杆机构、连结轴、第三连杆、连结连杆机构的一例。上输送单元30、粘接装置1的主体部33、安装部62、单元位置调整部65、上检测部140、检测部位置调整部142分别是本发明的上输送单元、粘接装置的主体部、安装部、单元位置调整部、检测部、检测部位置调整部的一例。
以往的粘接装置通过使支承臂部以设于支承臂部的轴为中心进行摆动,使设于支承臂部的一端的上输送辊上升。在以往的粘接装置中,在输送辊上升时,上输送辊以设于支承臂部的轴为中心地呈圆弧状移动,因此也向前方移动。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粘接装置1中,在上输送辊12上升时,对于支承臂部16而言,支承第二连杆92的下端部92A的连结轴87利用连杆机构90向后方移动,因此支承臂部16的前端部16A不易向前方移动。因此,与以往相比,粘接装置1能够减少在上输送辊12上升时上输送辊12向输送方向上游侧移动的量。因此,与以往相比,在粘接装置1中,在上输送辊12上升时,上输送辊12不易与配置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其他构件(例如喷嘴11)发生干扰,与以往相比,粘接装置1能够扩大上输送辊12的上升量。因此,与以往相比,粘接装置1能够扩大支承臂部16的下部的作业空间,能够提高在粘接装置1配置上片材6和下片材8等的操作性。
粘接装置1的上输送马达71的输出轴711与第二连杆92和支承臂部16的连结轴87同轴。与上输送马达71的输出轴711与第二连杆92和支承臂部16的连结轴87不同轴的装置相比,粘接装置1能够减少在上输送辊12上升或者下降时上输送马达71的重量的影响。在粘接装置1中,在上输送辊12位于待机位置的状态下动力不从驱动器100向支承臂部16传递时,支承臂部16的前端部16A不会因上输送马达71的重量急剧地下降。因此,与支承臂部16支承上输送马达71且上输送马达71的输出轴711与第二连杆92和支承臂部16的连结轴87不同轴的装置相比,粘接装置1的安全性较高。
粘接装置1的上输送马达71由支承臂部16支承。与在除支承臂部16之外的部位支承上输送马达71的装置相比,粘接装置1能够简化将上输送马达71的动力向上输送辊12传递的结构。在粘接装置1中,在上输送辊12上升或者下降时,上输送马达71的输出轴711的旋转位置与上输送辊12的旋转位置的位置关系不易变化。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防止因该位置关系变化导致上输送辊12在上升或者下降时旋转。在粘接装置1中,支承臂部16借助轴承89和轴承94支承连结轴87。粘接装置1借助轴承93将支承台座85和第二连杆92连结。在粘接装置1中,第二连杆92借助轴承96支承连结轴87的右端。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利用比较简单的结构将支承臂部16支承上输送马达71的结构和使上输送马达71的输出轴711与第二连杆92与支承臂部16的连结轴87同轴的结构设为较小。
粘接装置1的驱动器100是与上片材6的输送方向平行地延伸的气缸。与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驱动器时相比,粘接装置1成为在上下方向上较小的结构。与以往相比,粘接装置1能够扩大支承臂部16的下部的作业空间,能够提高在粘接装置1配置上片材6和下片材8等的操作性。
粘接装置1还具有连结连杆机构120,该连结连杆机构120具有以能够相对于支承臂部16转动的方式被支承臂部16支承的第三连杆125,该连结连杆机构120与驱动器100的输出轴103和支承臂部16相连结。粘接装置1在上输送辊12位于按压位置时,第三连杆125从下端部125A朝上方向上端部125B延伸。即,第三连杆125沿上下方向延伸。与在上输送辊12位于按压位置时第三连杆125不沿上下方向延伸时相比,粘接装置1能够将驱动器100的驱动力有效率地向下方传递。
粘接装置1具有安装部62,该安装部62能够将包括上输送马达71和支承臂部16的上输送单元30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粘接装置1的主体部33。粘接装置1能够将上输送单元30相对于粘接装置1的主体部33装卸。因此,粘接装置1能够将上输送单元30拆下并进行维护作业,上输送单元30的维护作业易于进行。
粘接装置1的安装部62具有能够调整上输送单元30相对于粘接装置1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的单元位置调整部65。粘接装置1能够相对于喷嘴11调整上输送辊12的左右方向位置。粘接装置1能够择一地装配多个种类的喷嘴11。粘接装置1能够根据装配于装配部10的喷嘴11的大小、形状或者粘接剂在下片材8的涂布位置来调整上输送辊12的左右方向位置。
粘接装置1在上输送单元30设置上检测部140和检测部位置调整部142。在将上输送单元30装配于粘接装置1的主体部33时,上检测部140位于喷嘴11的前侧,能够检测上片材6的位置。检测部位置调整部142能够调整上检测部140相对于安装部62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即,粘接装置1能够相对于喷嘴11调整上检测部140的左右方向位置。粘接装置1能够根据装配于装配部10的喷嘴11的大小、形状来调整上片材6的左右方向位置。
本发明除了上述实施方式之外能够进行多种变更。也可以适当变更粘接装置的上输送辊的轴向与下片材8和上片材6的输送方向。也可以是,粘接装置设为上输送单元无法相对于粘接装置的主体部装卸。也可以是,上输送单元不具有单元位置调整部,无法相对于粘接装置的主体部沿上输送辊的轴向移动。上输送单元也可以适当省略上夹持机构、上检测部、检测部位置调整部。喷嘴11既可以是无法相对于装配部10装卸,也可以适当变更大小、形状等。也可以分别适当变更单元位置调整部65、检测部位置调整部142的结构。安装部62也可以不具有单元位置调整部65。单元位置调整部65也可以省略引导部70。也可以适当变更单元位置调整部65的长孔67~长孔69的数量、形状、配置。上检测部140也可以是图像传感器等除了光传感器之外的公知的传感器。
也可以适当变更下输送机构的下输送辊和下输送马达以外的结构。上输送机构只要具有上输送马达、上输送辊、连杆机构和驱动器即可,其他结构也可以适当变更。例如上输送马达的输出轴也可以不与第二连杆和支承臂部的连结轴同轴。上输送马达也可以不由支承臂部支承。也可以是,上输送马达设于粘接装置的主体部,在上输送马达的输出轴设置带轮,在该带轮与第一带轮81之间架设同步带。上输送马达也可以由第二连杆支承。驱动器既可以是电磁元件,也可以是沿与上片材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气缸或者电磁元件。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也可以只与支承臂部的左右方向的一端侧相连结。驱动器的输出轴也可以与支承臂部直接连结。
也可以适当变更用于将驱动器的动力向支承臂部传递的机构。粘接装置也可以不具有连结连杆机构。在上输送辊位于按压位置时,连结连杆机构的第三连杆也可以沿与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

Claims (10)

1.一种粘接装置,
该粘接装置(1)具有:
喷嘴(11),其具有排出口(112),该排出口设于下片材(8)与从上侧重叠于所述下片材的上片材(6)之间,能够通过该排出口向所述下片材排出粘接剂;
供给机构(45),其用于向所述喷嘴供给所述粘接剂;以及
输送机构(43),其输送所述上片材和附着有所述粘接剂的所述下片材,
所述输送机构具有:
下输送辊(270),其能够在相对于所述喷嘴而言的所述下片材和所述上片材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以沿与所述输送方向和上下方向正交的轴向延伸的下辊轴(268)为中心进行旋转,并从下侧与所述下片材接触;
上输送辊(12),其能够以沿所述轴向延伸的上辊轴(84)为中心进行旋转,在该上输送辊与所述下输送辊之间从上侧夹持所述下片材和所述上片材;
下输送马达(262),其用于驱动所述下输送辊;
支承臂部(16),其在一端部(16A)以所述上输送辊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所述上输送辊,且该支承臂部能够以另一端部(16B)侧为中心进行摆动;以及
上输送马达(71),其用于驱动所述上输送辊,
在粘接装置中,能够利用驱动器(100)使所述上输送辊在按压位置和待机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按压位置是在所述上输送辊与所述下输送辊之间按压所述上片材和所述下片材时所述上输送辊所在的位置,所述待机位置是所述上输送辊位于比所述按压位置靠上方的位置时所在的位置,
该粘接装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
连杆机构(90),其具有第一连杆(91)和设于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第二连杆(92);以及
台座部(61),其用于支承所述连杆机构,
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部(91A)以所述第一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承臂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臂部的另一端部,
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部(91B)以所述第一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台座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台座部,
所述第一连杆能够以其另一端部为中心进行转动,
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部(92A)以所述第二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承臂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臂部的一端部与另一端部之间的部位,
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部(92B)以所述第二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台座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台座部,
所述第二连杆能够以其另一端部为中心进行转动,
在所述上输送辊位于所述按压位置时,所述第二连杆从其另一端部朝下方向一端部地延伸,所述第一连杆从其另一端部朝输送方向上游侧且是下侧向一端部延伸,
在所述上输送辊位于所述待机位置时,所述第二连杆从其另一端部朝输送方向下游侧且是下侧向一端部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输送马达的输出轴(711)与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支承臂部的连结轴(87)同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输送马达由所述支承臂部支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器是与所述输送方向平行地延伸的气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粘接装置还具有连结连杆机构(120),该连结连杆机构具有第三连杆(125),该第三连杆的一端部以该第三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承臂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臂部,且该连结连杆机构与所述气缸的输出轴(103)和所述支承臂部相连结,
在所述上输送辊位于所述按压位置时,所述第三连杆从其一端部(125A)朝上方向另一端部(125B)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粘接装置还具有安装部(62),该安装部与所述台座部相连接,并将包括所述上输送马达和所述支承臂部的上输送单元(30)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粘接装置的主体部(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具有能够调整所述上输送单元相对于所述粘接装置在所述轴向上的位置的单元位置调整部(6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粘接装置还具有:
检测部(140),其固定于所述台座部,在将所述上输送单元装配于所述粘接装置的所述主体部时,该检测部位于所述喷嘴的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并能够检测所述上片材在所述轴向上的位置;以及
检测部位置调整部(142),其能够调整所述检测部相对于所述安装部在所述轴向上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粘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粘接装置还具有:
检测部(140),其固定于所述台座部,在将所述上输送单元装配于所述粘接装置的所述主体部时,该检测部位于所述喷嘴的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并能够检测所述上片材在所述轴向上的位置;以及
检测部位置调整部(142),其能够调整所述检测部相对于所述安装部在所述轴向上的位置。
10.一种上输送单元,其是粘接装置(1)的上输送单元(30),
该上输送单元具有:
上输送辊(12),其能够以沿轴向延伸的上辊轴(84)为中心进行旋转;
上输送马达(71),其用于驱动所述上输送辊;以及
支承臂部(16),其在一端部(16A)以所述上输送辊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所述上输送辊,且该支承臂部能够以另一端部(16B)侧为中心进行摆动,
所述上输送辊能够利用驱动器(100)在下位置与比所述下位置靠上方的上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上输送辊位于所述下位置时,所述粘接装置利用粘接剂将下片材(8)和上片材(6)互相粘接起来并沿输送方向输送下片材和上片材,
该上输送单元的特征在于,
该上输送单元具有连杆机构(90),该连杆机构具有第一连杆(91)和设于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第二连杆(92),且该连杆机构支承于台座部,
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部(91A)以所述第一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承臂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臂部的另一端部,
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部(91B)以所述第一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台座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台座部,
所述第一连杆能够以其另一端部为中心进行转动,
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部(92A)以所述第二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承臂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支承臂部的一端部与另一端部之间的部位,
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部(92B)以所述第二连杆能够相对于所述台座部转动的方式支承于所述台座部,
所述第二连杆能够以其另一端部为中心进行转动,
在所述上输送辊位于所述下位置时,所述第二连杆从其另一端部朝下方向一端部延伸,所述第一连杆从其另一端部朝输送方向上游侧且是下侧向一端部延伸,
在所述上输送辊位于所述上位置时,所述第二连杆从其另一端部朝输送方向下游侧且是下侧向一端部延伸。
CN201810836767.6A 2017-07-31 2018-07-26 粘接装置和上输送单元 Active CN1093195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48420 2017-07-31
JP2017148420A JP6946828B2 (ja) 2017-07-31 2017-07-31 接着装置及び上搬送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9570A CN109319570A (zh) 2019-02-12
CN109319570B true CN109319570B (zh) 2020-09-25

Family

ID=63077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36767.6A Active CN109319570B (zh) 2017-07-31 2018-07-26 粘接装置和上输送单元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437742A1 (zh)
JP (1) JP6946828B2 (zh)
CN (1) CN1093195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164274A (ja) * 2019-03-28 2020-10-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接着装置
JP2021110060A (ja) * 2020-01-09 2021-08-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接着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55213A (ja) * 1999-11-29 2001-06-08 Glory Ltd 循環式紙幣入出金機
JP4498622B2 (ja) * 2001-01-23 2010-07-07 株式会社イシダ シールチェック装置
TWM426591U (en) * 2011-10-26 2012-04-11 Tzu-Che Lin Paper material conveying apparatus
JP5831293B2 (ja) * 2012-02-29 2015-12-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6252300B2 (ja) * 2014-03-28 2017-12-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布接着装置
JP6600963B2 (ja) * 2015-03-31 2019-11-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布接着装置
JP6565270B2 (ja) * 2015-03-31 2019-08-2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接着装置
JP6582789B2 (ja) * 2015-09-18 2019-10-0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接着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37742A1 (en) 2019-02-06
JP6946828B2 (ja) 2021-10-06
JP2019026442A (ja) 2019-02-21
CN109319570A (zh) 2019-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9570B (zh) 粘接装置和上输送单元
EP2923983B1 (en) Cloth bonding apparatus and cloth feed mechanism of cloth bonding apparatus
EP2923984B1 (en) Cloth feed mechanism and cloth bonding apparatus
CN110318247B (zh) 粘接装置
JP2016190695A (ja) 布接着装置と布接着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7179671A (ja) 布接着装置
JP2018172830A (ja) 接着装置
JP6252300B2 (ja) 布接着装置
WO2013136383A1 (ja) 装着ヘッド及び部品装着装置
CN110313670B (zh) 布料粘接装置和送布机构
CN111584698B (zh) 固晶设备
CN115632028B (zh) 引线框架输送装置
JP2016003045A (ja) 袋搬送装置
JP6600963B2 (ja) 布接着装置
KR100732918B1 (ko) 자동식 스크린 인쇄기
KR20170019856A (ko) 라벨 분리 기능이 향상된 라벨 피더
CN109531987B (zh) 一种全自动化贴膜机
JP2013115346A (ja) 基板作業装置
CN212475535U (zh) 粘接装置
CN212065822U (zh) 粘接装置
CN110313671B (zh) 布料粘接装置
CN113170937B (zh) 粘接装置
JP2018090361A (ja) 接着装置、及び接着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13171932A (zh) 粘接装置
KR100562584B1 (ko) 패널 이송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