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4352B - 端子模块及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端子模块及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14352B
CN109314352B CN201780038003.6A CN201780038003A CN109314352B CN 109314352 B CN109314352 B CN 109314352B CN 201780038003 A CN201780038003 A CN 201780038003A CN 109314352 B CN109314352 B CN 1093143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holding member
terminal holding
housing
outer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800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14352A (zh
Inventor
原照雄
前岨宏芳
一尾敏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314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43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143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43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6Securing by a separate resilient retaining piece supported by base or case, e.g. collar or metal contact-retention cli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1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perpendicular to direction of contact insertion
    • H01R13/4362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perpendicular to direction of contact insertion comprising a temporary and a final locking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2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shielded cable
    • H01R13/6593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the conductive member being a shielded cable the shield being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端子模块(M1),收纳于外壳体(30)内,所述端子模块(M1)具备:阳型端子(20),其与信号线(11)的末端连接;第1端子保持部件(61),其具备收纳凹部(78),在收纳凹部(78)将从与所述端子(20)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插入的所述端子(20)以其顶端部(21)突出的状态收纳;以及第2端子保持部件(65),其与所述第1端子保持部件(61)组合,所述第2端子保持部件(65)能够从端子顶端保护位置向所述信号线(11)的末端侧相对移动,在端子顶端保护位置上,第2端子保持部件(65)将从所述第1端子保持部件(61)突出的所述端子(20)的顶端部(21)覆盖。

Description

端子模块及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端子模块及收纳该端子模块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高频用的屏蔽电线中,通过屏蔽层将多条信号线的周围覆盖,进一步将其周围用绝缘包覆层覆盖,从而使电磁噪声难以辐射到外部,并且难以受到来自外部的电磁噪声的影响。在通过这样的屏蔽电线进行电路连接时使用专用的连接器。作为这样的连接器的一个例子,已知日本特开2013-229255号公报(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屏蔽连接器。
对该屏蔽连接器的组装方法进行说明。在该屏蔽连接器中,在将屏蔽电线的末端的绝缘包覆层剥掉而使屏蔽层露出的状态下,将内导体端子(阳端子)连接到信号线的导体部分。并且,以该内导体端子的顶端突出的状态收纳于合成树脂制的内壳体。然后,将内壳体插入到箱形的外导体外壳(在专利文献1中称为屏蔽外壳),从而将内壳体收纳于外导体外壳的预定位置内。并且,最后,通过将露出的屏蔽层用外导体外壳的筒(在专利文献1中称为筒部)紧固,从而将屏蔽层连接到外导体外壳。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292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日本特开2013-229255号公报(上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屏蔽连接器中,内导体端子的顶端部处于露出的状态,因此在收纳于外导体外壳内时有可能与外部接触而变形。另外,不限于外导体外壳,在收纳于对内壳体进行收纳的外壳体内时,有可能内导体端子的顶端部与外壳体等接触而变形。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端子模块,收纳于外壳体内,所述端子模块具备:阳型端子,其与信号线的末端连接;第1端子保持部件,其具备收纳凹部,在该收纳凹部将从与所述端子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插入的所述端子以使该端子的顶端部突出的状态收纳;以及第2端子保持部件,其与所述第1端子保持部件组合,所述第2端子保持部件能够从端子顶端保护位置向所述信号线的末端侧相对移动,在该端子顶端保护位置上,所述第2端子保持部件将从所述第1端子保持部件突出的所述端子的顶端部覆盖。
根据这样的结构,能收纳端子的端子保持部件分割为第1端子保持部件和第2端子保持部件。并且,从第1端子保持部件突出的端子的顶端部被第2端子保持部件覆盖,第2端子保持部件向信号线的末端侧相对移动,从而形成为端子的顶端部在第2端子保持部件的前方突出并露出的状态。也就是说,端子的顶端部能够在被第2端子保持部件覆盖保护的状态收纳于外壳体内,所以能够抑制收纳于外壳体时等的端子的变形。
作为本说明书公开的端子模块的实施方式,也可以设为以下结构。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端子所述端子为多个,分别收纳于多个所述收纳凹部。
一般而言,信号线通过将多个信号线集中地用屏蔽层覆盖、或者将成对的信号线彼此绞合,从而难以受到噪声的影响。但是,信号线和端子的连接部分需要将屏蔽层剥离或者将绞合解开。并且,在将多个端子收纳于端子保持部件时一个一个地收纳,因此与从端子的延伸方向将端子收纳于端子保持部件的情况下,使其他的端子退避到端子的延伸方向,因此需要将端子的长度尺寸量以上的屏蔽层剥离或者将绞合解开。因此,在如上述结构那样从设置于与端子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开口将端子收纳于端子保持部件的情况下,在将一个端子收纳于对应的收纳凹部时,仅仅使其他的端子退避到收纳凹部的外侧,所以与从端子的延伸方向收纳端子的情况相比,将屏蔽层剥离或者将绞合解开的尺寸可以减小。因此,难以受到噪声的影响。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所述第1及第2端子保持部件具备:临时卡止部,其在所述端子顶端保护位置将所述第1及第2端子保持部件相互卡止;以及正式卡止部,其在已移动到所述信号线的末端侧的位置将所述第1及第2端子保持部件相互卡止。
根据这样的结构,通过临时卡止部,第1端子保持部件和第2端子保持部件以端子的顶端部被第2端子保持部件覆盖的状态(端子顶端保护位置)卡止,所以在向外壳体收纳时等,第1端子保持部和第2端子保持部不会意外地相对移动而使端子的顶端部露出。另外,通过正式卡止部,第1端子保持部件和第2端子保持部件以端子的顶端部露出的状态(移动到信号线的末端侧的位置)卡止,所以第1端子保持部和第2端子保持部不会意外地相对移动而返回到端子的顶端部被覆盖的状态。
另外,作为使用本说明书公开的端子模块的连接器的实施方式,也可以设为以下结构。
也可以构成为,是具备端子模块和收纳所述端子模块的所述外壳体的连接器,所述外壳体是金属制的外导体外壳。
当端子的顶端部露出时,有可能与外导体外壳接触。因此,当使用这样的端子模块时,端子的顶端部被第2端子保持部件覆盖,因此端子的顶端部不可能与外导体外壳接触而变形。
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外导体外壳分割为两个,在一方外导体外壳设置有开口部,该开口部比所述端子的顶端部被所述第2端子保持部件覆盖的状态下的所述第1端子保持部件及所述第2端子保持部件大,另一方外导体外壳覆盖所述开口部。
在这样的结构中,外导体外壳分割为两个,在一方外导体外壳设置有开口部,该开口部比端子的顶端部被第2端子保持部件覆盖的状态下的第1端子保持部件及第2端子保持部件大。因此,容易将第1端子保持部件及第2端子保持部件从开口部插入,所以作业性提高。另外,另一方外导体外壳覆盖开口部,因此能够通过设置开口部来抑制频率特性劣化。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是具备端子模块和收纳所述端子模块的所述外壳体的连接器,所述外壳体为合成树脂制的连接器壳体,具有插入用开口部,该插入用开口部用于将所述端子模块从所述端子的顶端部向所述端子的延伸方向插入。
根据这样的结构,从连接器壳体的在端子的延伸方向设置的插入用开口部将端子模块插入,因此端子的顶端部首先被插入,容易在使端子的顶端部露出的状态下使端子的顶端部与连接器壳体的壁面接触。因此,适合使用端子的顶端部被保护到收纳于预定位置为止的端子模块。
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第2端子保持部件设置有第2卡合部,该第2卡合部能卡合于所述外壳体。
在这样的结构中,在使第2端子保持部件和第1端子保持部件相对移动时,能够将第2端子保持部件固定于外壳体,从而容易使第1端子保持部件相对于第2端子保持部件移动。
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第1端子保持部件上且已移动到所述信号线的末端侧的位置设置有第1卡止部,该第1卡止部能卡止于所述外壳体。
在这样的结构中,在使第1端子保持部件移动、且成为移动到信号线的末端侧的位置从而端子的顶端部在外壳体内从第2端子保持部件突出的状态(能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状态)下,第1端子保持部件卡止于外壳体。因此,能够抑制在变为能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状态后第1端子保持部件意外地移动。
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第1端子保持部件设置有:端子卡止部,其将所述端子卡止;以及第1卡合部,其能卡合于所述外壳体。
在这样的结构中,在使第1端子保持部件相对于第2端子保持部件相对移动时,能够将第1端子保持部件固定于外壳体,从而容易使第2端子保持部件相对于第1端子保持部件移动。另外,端子利用端子卡止部卡止于第1端子保持部件,第1端子保持部件固定于外壳体且不移动,所以能够延迟使第2端子保持部件移动的时机。
发明效果
根据本说明书公的端子模块及连接器,能够保护阳型端子的顶端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中的屏蔽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2是屏蔽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3是屏蔽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4是屏蔽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5是与屏蔽电线连接的端子的仰视图。
图6是下部外导体外壳的俯视图。
图7是下部外导体外壳的侧视图。
图8是下部外导体外壳的仰视图。
图9是上部外导体外壳的俯视图。
图10是上部外导体外壳的侧视图。
图11是上部外导体外壳的仰视图。
图12是下部端子保持部件的后视图。
图13是下部端子保持部件的俯视图。
图14是下部端子保持部件的仰视图。
图15是上部端子保持部件的主视图。
图16是上部端子保持部件的俯视图。
图17是上部端子保持部件的侧视图。
图18是上部端子保持部件的仰视图。
图19是上部端子保持部件的后视图。
图20是图19中的XX-XX位置的剖视图。
图21是将端子组装到下部端子保持部件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2是将端子组装到下部端子保持部件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23是将下部端子保持部件组装到上部端子保持部件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4是将下部端子保持部件组装到上部端子保持部件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25是将端子保持部件组装到下部外导体外壳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6是将端子保持部件组装到下部外导体外壳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27是使下部端子保持部件向前方移动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8是使下部端子保持部件向前方移动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29是将上部外导体外壳组装到下部外导体外壳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0是将上部外导体外壳组装到下部外导体外壳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31是将上部外导体外壳组装到下部外导体外壳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2是实施方式2中的端子模块的分解主视图。
图33是端子模块的分解后视图。
图34是端子模块的分解侧视图。
图35是端子模块的从下方观看的分解立体图。
图36是上部端子保持部件的俯视图。
图37是上部端子保持部件的仰视图。
图38是图37中的AA-AA位置的剖视图。
图39是下部端子保持部件的俯视图。
图40是图39中的AB-AB位置的剖视图。
图41是下部外导体外壳的从下方观看的立体图。
图42是下部外导体外壳的俯视图。
图43是上部外导体外壳的从下方观看的立体图。
图44是上部外导体外壳的侧视图。
图45是连接器壳体的从后上方观看的立体图。
图46是连接器壳体的从后下方观看的立体图。
图47是连接器壳体的主视图。
图48是图47中的AC-AC位置的剖视图。
图49是端子保持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的状态的局部剖开剖视图。
图50是将下部端子保持部件组装到上部端子保持部件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1是将下部端子保持部件组装到上部端子保持部件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2是将下部端子保持部件组装到上部端子保持部件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53是图52中的AD-AD位置的剖视图。
图54是将下部端子保持部件组装到上部端子保持部件后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5是将端子保持部件组装到下部外导体外壳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6是将端子保持部件组装到下部外导体外壳的中途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7是将端子保持部件组装到下部外导体外壳的中途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58是将端子保持部件组装到下部外导体外壳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9是将端子保持部件组装到下部外导体外壳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60是图59中的AE-AE位置的剖视图。
图61是将端子保持部件组装到下部外导体外壳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62是图61中的AF-AF位置的剖视图。
图63是图61中的AG-AG位置的剖视图。
图64是图61中的AH-AH位置的剖视图。
图65是图61中的AI-AI位置的剖视图。
图66是将上部外导体外壳组装到下部外导体外壳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7是将上部外导体外壳组装到下部外导体外壳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8是将上部外导体外壳组装到下部外导体外壳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69是图68中的AJ-AJ位置的剖视图。
图70是图68中的AL-AL位置的剖视图。
图71是将连接器组件组装到连接器壳体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2是将连接器组件组装到连接器壳体后的状态的后视图。
图73是图72中的AM-AM位置的剖视图。
图74是图72中的AN-AN位置的剖视图。
图75是将连接器配设治具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6是将连接器配设于治具的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77是将连接器从治具卸下的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78是图77中的AO-AO位置的剖视图。
图79是图78中的AP-AP位置的剖视图。
图80是将连接器组件配设于治具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1是将连接器组件配设于治具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2是将连接器组件从治具卸下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3是实施方式3中的端子模块的从下方观看的分解立体图。
图84是上部端子保持部件的俯视图。
图85是上部端子保持部件的仰视图。
图86是上部端子保持部件的侧视图。
图87是上部端子保持部件的后视图。
图88是下部端子保持部件的仰视图。
图89是下部端子保持部件的俯视图。
图90是图89中的BA-BA位置的剖视图。
图91是图89中的BB-BB位置的剖视图。
图92是下部端子保持部件的后视图。
图93是连接器壳体的后视图。
图94是图93中的BC-BC位置的剖视图。
图95是端子保持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96是将下部端子保持部件组装到上部端子保持部件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7是将下部端子保持部件组装到上部端子保持部件后的状态的从下方观看的立体图。
图98是将下部端子保持部件组装到上部端子保持部件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99是将下部端子保持部件组装到上部端子保持部件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00是将下部端子保持部件组装到上部端子保持部件后的状态的仰视图。
图101是图100中的BD-BD位置的剖视图。
图102是图100中的BE-BE位置的剖视图。
图103是将端子模块组装到连接器壳体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04是将端子模块组装到连接器壳体后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06是图105中的BG-BG位置的剖视图。
图107是图105中的BH-BH位置的剖视图。
图108是图107中的BI-BI位置的剖视图。
图109是将连接器配设于治具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110是将连接器配设于治具的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11是将连接器从治具卸下的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12是图111中的BJ-BJ位置的剖视图。
图113是图112中的BK-BK位置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参照图1至图31对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端子模块M1及连接器C1使用于具有多条信号线的多极屏蔽电线。如图2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端子模块M1具备:端子20,其与屏蔽电线10的信号线11连接;以及端子保持部件60,其保持该端子20。并且,如图30及图3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C1具备端子模块M1和外导体外壳30。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前后方向,将图2的左侧(连接器C1的嵌合方向)作为前侧,将图2的右侧(屏蔽电线10侧)作为后侧。另外,关于上下方向,以图3为基准,将图3的上侧作为上侧,将图3的下侧作为下侧。
如图5所示,屏蔽电线10通过将多条(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条)信号线11扎在一起并将其周围用屏蔽层13覆盖、进一步将其周围用绝缘包覆层15覆盖而构成。信号线11通过内部导体11A由内部绝缘包覆层11B覆盖而形成。另外,信号线11是用于传输信号的电线,形成为内部导体11A的芯径较细的结构。在屏蔽电线10的末端,为了与端子20连接而将绝缘包覆层15及屏蔽层13剥掉,使信号线11露出。另外,绝缘包覆层15比屏蔽层13更长地被剥掉,从而屏蔽层13也露出。
如图5及图22所示,端子20是阳型端子零件,通过对导电性的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而成形。端子20具备:突片状的电连接部21(“顶端部”的一个例子);压接部23(“连接部分”的一个例子),其压接于信号线11;以及端子被卡止部25,其设置于电连接部21与压接部23之间。另外,端子被卡止部25与电连接部21之间成为越往顶端侧去越小的锥部27。压接部23成为开放筒形式的压接片,具备:线筒23A,其紧固于内部导体11A;以及绝缘筒23B,其紧固于内部绝缘包覆层11B。
如图22所示,端子被卡止部25呈箱形,占端子20的前后方向的尺寸的大致三分之一。在端子被卡止部25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两个凸部25A、25B和设置于两个凸部25A、25B之间的开口状的凹部25C。两个凸部25A、25B中的前方的凸部25A成为其前端部与锥部27相连的倾斜面。另外,如图5所示,端子被卡止部25的凸部25A、25B靠近一个侧方,在端子被卡止部25中的与凸部25A、25B相反的一侧的侧方成为与凹部25C连通的卡止部开口25D。
如图3、图4及图29所示,外导体外壳30在上下方向(与端子20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分割为两个,通过使下部外导体外壳31(“一方外导体外壳”的一个例子)和上部外导体外壳33(“另一方外导体外壳”的一个例子)组合而构成。另外,外导体外壳30具备:方筒状的主体部35,其收纳端子保持部件60;以及筒部37,其与屏蔽电线10的屏蔽层13连接。
下部外导体外壳31通过对导电性板材进行冲压成型而形成。并且,如图7及图29所示,下部外导体外壳31具备:构成主体部35的一部分的方筒状的下部主体部41;以及构成筒部37的一部分的下部筒部43。
如图25及图30所示,下部主体部41呈在前后方向开口的大致方筒状,下部主体部41的前端部41A的四面被包围。另一方面,在下部主体部41的后端部41B设置有向上方全部开口的主体侧开口部41C,后端部41B在剖视时成为
Figure GDA0001911286770000101
字状。另外,在下部主体部41的前端部41A收纳有端子20的电连接部21,在后端部41B收纳有端子保持部件60。下部主体部41的后端部41B的前后方向的尺寸与端子保持部件60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
并且,如图6及图7所示,在下部主体部41的后端部41B的两个侧面设置有朝向内侧敲出的卡止突出部45。另外,在下部主体部41的后端部41B设置有从其两个侧面的上缘向下方呈矩形切割的缺口部47。缺口部47通过将下部主体部41的上下方向的尺寸的大致一半程度切去而构成,设置于主体侧开口部41C所设置的位置的前端部。并且,在下部主体部41的底板设置有被卡止部49,被卡止部49能将后述的端子保持部件60的卡止部75卡止。被卡止部49为大致矩形,成为在板厚方向贯穿的孔。
如图7及图25所示,下部筒部43具备:底板部43A,其从下部主体部41连续设置;以及筒片43B,其从底板部43A向上方立起。另外,下部筒部43的底板部43A在剖视时成为圆弧状,其下端位置比下部主体部41的下端位置靠下。另外,下部筒部43在上方开口,与下部主体部41的主体侧开口部41C合在一起成为能将端子保持部件60插入的下部外导体外壳31的开口部31A。
上部外导体外壳33通过对导电性板材进行冲压成型而形成。并且,如图10及图29所示,上部外导体外壳33具备:上部主体部51,其构成主体部35的一部分;以及上部筒部53,其构成筒部37的一部分。另外,上部外导体外壳33从上方覆盖下部外导体外壳31的开口部31A。
上部主体部51由与下部主体部41的底板大致平行的顶板51A和从顶板51A的侧端折弯成大致L字状的一对侧面板51B形成,在前后方向开口,在剖视时成为呈
Figure GDA0001911286770000111
字状。另外,上部主体部51的顶板51A覆盖下部主体部41的主体侧开口部41C,上部主体部51的两个侧面板51B的外表面与下部主体部41的后端部41B的两个侧面的内表面接触。也就是说,上部主体部51的两个侧面板51B以进入到下部主体部41的后端部41B的内侧的方式重叠。并且,当上部主体部51与下部主体部41重叠时,成为在前后方向开口的方筒状的主体部35。另外,上部主体部51的前后方向的尺寸与端子保持部件60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
另外,上部主体部51的两个侧面板51B的前端部分成为向外侧敲出的敲出片55,敲出片55配置于缺口部47所设置的位置。并且,在上部主体部51的两个侧面板51B且与下部主体部41的卡止突出部45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在板厚方向贯穿的卡止孔57。另外,在上部主体部51的顶板51A的前端位置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矛状部卡止部59。矛状部卡止部59通过将在本实施方式中未图示的连接器壳体的矛状部卡止,从而能在连接器壳体内将外导体外壳30定位。
上部筒部53具备从上部主体部51连续设置的上板部53A和从上板部53A向下方延伸的筒片53B。另外,上部筒部53的上板部53A成为圆弧状截面,其上端位置比上部主体部51的上端位置靠上。并且,当上部筒部53覆盖于下部筒部43时,通过上部筒部53的上板部53A和下部筒部43的底板部43A而成为圆筒形状。在该筒部37的圆筒状的部分紧固各筒片43B、53B,从而筒部37与屏蔽电线10的屏蔽层13连接。
如图23所示,端子保持部件60在上下方向(与端子20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分割为两个,通过将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第1端子保持部件”的一个例子)和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第2端子保持部件”的一个例子)组合而构成。另外,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相对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能沿着端子20的延伸方向滑动移动。
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为合成树脂制,如图12及图21所示,对屏蔽电线10的端子20的压接部23及端子被卡止部25进行保持。另外,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具备底部71和从底部71呈大致L字状立起的一对侧壁部73,在上方及前后方向开口,在主视时呈大致
Figure GDA0001911286770000121
字状。另外,底部71与两个侧壁部73之间的角部的外形形状成为R形状。此外,在底部71的前端部设置有越往前方去越成为上方的锥面71A。并且,在底部71的后端部的下表面设置有朝向下方突出的卡止部75。卡止部75为矩形,与下部外导体外壳31的被卡止部49(参照图6)卡止。
并且,如图13及图22所示,在两个侧壁部73之间设置有将端子20之间分隔的分隔壁77。分隔壁77从底部71向上方突出与两个侧壁部73的上端位置相同的位置。并且,被各侧壁部73、分隔壁77以及底部71包围的区域成为对端子20的压接部23及端子被卡止部25进行收纳的收纳凹部78。收纳凹部78在上方开口,能够以使电连接部21突出的状态从上方收纳端子20。另外,各侧壁部73与分隔壁77之间(收纳凹部78)的前端部分(前方四分之一)的内尺寸与端子被卡止部25的外尺寸大致相同。各侧壁部73与分隔壁77之间(收纳凹部78)的内尺寸随着向后方去而扩大,后半部分(后方2分的1)的内尺寸与压接部23的外尺寸大致相同或者比其稍大。
另外,如图13及图22所示,在底部71的上表面设置有端子卡止部79,端子卡止部79嵌入到端子被卡止部25的凹部25C及与凹部25C连通的卡止部开口25D。端子卡止部79的上端位置比底部71的锥面71A的上端位置稍低。端子卡止部79具备:窄幅部79A,其宽度尺寸为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的分隔壁77和侧壁部73的内尺寸的三分之一程度;第1拓宽部79B,其宽度尺寸与分隔壁77和侧壁部73的内尺寸相同;以及第2拓宽部79C,其设置于比第1拓宽部79B靠后方,宽度尺寸与分隔壁77和侧壁部73的内尺寸相同。端子卡止部79的窄幅部79A从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的前端设置到端子20的线筒23A所收纳的位置,并嵌入到凹部25C及卡止部开口25D。第1拓宽部79B以第1拓宽部79B的前端与端子被卡止部25的前方的凸部25A的后端卡止的方式设置,第2拓宽部79C以第2拓宽部79B的前端与端子被卡止部25的后方的凸部25B的后端卡止的方式设置。此外,端子被卡止部25的前方的凸部25A的前端部配置于锥面71A上。
并且,如图12及图21所示,以从两个侧壁部73向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有轨道部81。轨道部81沿前后方向(端子20的延伸方向)从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的前端延伸到后端。并且,轨道部81的上端位置与侧壁部73的上端位置,从侧壁部73的上表面朝向轨道部81的侧面描绘R形状。另外,轨道部81的上下方向的尺寸成为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的上下方向的尺寸的一半程度,轨道部81的宽度方向的突出尺寸与侧壁部73的宽度方向的尺寸(板厚)相同。
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为合成树脂制,如图19及图23所示,呈在后方及下方开口的箱形。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能从后方开口65A将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插入。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具备前壁部85、一对侧壁部87以及顶壁部89。前壁部85在主视时呈大致矩形,在其中央部分设置有用于将端子20的电连接部21插通的端子插通孔91。端子插通孔91与端子20的锥部27的形状相应地随着往顶端去而变小。并且,在端子20的电连接部21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突出的状态下,锥部27嵌入到端子插通孔91。
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的侧壁部87覆盖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的侧壁部73。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的侧壁部87的宽度方向的尺寸比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的侧壁部73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的侧壁部87的内表面形状沿着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的外形形状,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的侧壁部87设置有导向槽93,轨道部81与导向槽93嵌合地滑动。
如图1、图18及图23所示,顶壁部89覆盖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的上方,占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的上下方向的尺寸的一半程度。顶壁部89的宽度方向的外形尺寸比上部外导体外壳33的上部主体部51的两个侧面板51B之间的内尺寸稍小。因此,在宽度比顶壁部89宽的侧壁部87之间产生台阶。另外,在顶壁部89的下表面设置有上侧收纳凹部89A,上侧收纳凹部89A沿着端子20的底面的形状。上侧收纳凹部89A的内尺寸与收纳凹部78同样,前端部分与端子被卡止部25的外尺寸大致相同。上侧收纳凹部89A的内尺寸随着往后方去而扩大,后半部分内尺寸与压接部23的外尺寸大致相同或比其稍大。并且,上侧收纳凹部89A的后端部也向上侧逐渐扩大。
并且,如图15及图25所示,在顶壁部89的前端部的侧面设置有卡合部95(“第2卡合部”的一个例子),卡合部95与下部外导体外壳31的缺口部47卡合。卡合部95以顶壁部89与侧壁部73的台阶位置为下端,向比侧壁部73靠宽度方向外侧突出。卡合部95的侧面与下部外导体外壳31的下部主体部41的侧面齐平。另外,卡合部95的前后方向的尺寸与缺口部47的前后方向的尺寸相同,通过缺口部47的孔缘抵接于卡合部95,从而限制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在前后方向移动。
接着,对连接器C1的组装步骤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5所示,将屏蔽电线10的绝缘包覆层15剥掉,使信号线11的末端和屏蔽层13露出。并且,将信号线11连接到端子20。具体地讲,将信号线11的内部导体11A压接于压接部23的线筒23A,并且压接部23的绝缘筒23B紧固到信号线11的内部绝缘包覆层11B。
接着,如图21及图22所示,将与屏蔽电线10的信号线11连接的端子20收纳于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以各端子20收纳于各收纳凹部78的方式从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的上方收纳端子20。在这样将端子20收纳于在上方开口的收纳凹部78的情况下,在将一个端子20收纳于对应的一方收纳凹部78时,只是使其他的端子20退避到一方收纳凹部78的外侧,所以与从端子20的延伸方向收纳端子20的情况相比,将屏蔽层13剥掉的尺寸可以减小。因此,难以受到噪声的影响。
并且,通过端子卡止部79嵌入到端子被卡止部25的凹部25C及卡止部开口25D,端子被卡止部25收纳于收纳凹部78,从而端子20以相对于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不移动的状态被保持。此时,端子20的电连接部21以从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的前端突出的状态被保持。
并且,如图23及图24所示,使收纳有端子20的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组合。具体地讲,将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的后方开口65A插入。并且,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的轨道部81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的导向槽93滑动,同时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向前方压入。并且,如图26所示,在端子20的电连接部21到达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的端子插通孔91的位置(端子顶端保护位置)停止压入。在端子顶端保护位置上,作为从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突出的端子20的顶端部的电连接部21以被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覆盖的状态得到保持。
接着,如图25及图26所示,将端子保持部件60收纳于下部外导体外壳31。以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收纳于下部主体部41内的方式将端子保持部件60从上方插入到下部外导体外壳31的开口部31A。此时,下部外导体外壳31的开口部31A比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向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的后方突出的状态的端子保持部件60大,所以能够简单地将端子保持部件60收纳于下部外导体外壳31内。另外,因为作为端子20的顶端部的电连接部21被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覆盖,所以能够抑制电连接部21与下部外导体外壳31等接触而变形。
并且,如图27及图28所示,将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向前方压入。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的轨道部81(参照图25)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的导向槽93滑动,同时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向前方压入,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在碰撞到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的部位停止。当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到达正规位置(移动到信号线的末端侧的位置)时,端子连接部21从前壁部85突出,并收纳于下部主体部41的前端部41A内。另一方面,端子被卡止部25和压接部23被夹持收纳在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之间。另外,通过卡止部75(“第1卡止部”的一个例子)与被卡止部49(参照图6)卡止,从而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卡止于下部外导体外壳31。
在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相对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向前方移动时,端子被卡止部25嵌合于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的端子卡止部79,所以可抑制在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移动时端子20偏移运动。另外,因为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的卡合部95与下部外导体外壳31的缺口部47卡合,所以即使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移动,也能够防止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移动。因此,容易使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相对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移动。
并且,如图29及图30所示,以覆盖下部外导体外壳31的开口部31A的方式将上部外导体外壳33从上方组装。以上部主体部51的侧面板51B进入到下部主体部41的侧面的内侧的方式将上部外导体外壳33组装。另外,敲出片55覆盖于端子卡止部79及缺口部47。并且,通过卡止突出部45进入到卡止孔57,从而上部主体部51固定于下部主体部41。另一方面,通过下部筒部43和上部筒部53也组合,从而圆筒状的筒部37覆盖屏蔽层13。并且,如图29及图31所示,通过将筒部37的筒片43B、53B紧固于屏蔽层13,从而筒部37和屏蔽层13连接,并且筒部37也由筒片43B、53B相互固定。另外,因为上部外导体外壳33能够覆盖下部外导体外壳31的开口部31A,所以即使设置能将端子保持部件60从上方插入的开口部31A,也能够通过由上部外导体外壳33和下部外导体外壳31将整体覆盖而抑制频率特性劣化。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1中,能收纳端子20且被外导体外壳30覆盖的端子保持部件60分割成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和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并且,在被外导体外壳30覆盖前的状态下,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位于端子顶端保护位置,从而端子20的顶端部(电连接部21)被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覆盖。并且,在被外导体外壳30覆盖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和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相对移动,从而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移动到正规位置,端子20的电连接部21为向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的前方突出而露出的状态。也就是说,在被外导体外壳30覆盖前,端子20的电连接部21被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覆盖而得以保护,因此能够抑制端子20的变形。
<实施方式2>
参照图32至图82对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端子模块M2及连接器C2使用于具有多条信号线的多极屏蔽电线。如图34及图3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端子模块M2具备:端子1120,其与与屏蔽电线1110的信号线1111连接;以及端子保持部件1200,其保持该端子1120。并且,如图66及图7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C2具备由端子模块M2和外导体外壳1300构成的连接器组件S2、以及连接器壳体1400。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前后方向,将图73的左侧(连接器C2的嵌合方向)作为前侧,将图73的右侧(屏蔽电线1110侧)作为后侧。另外,关于上下方向,以图32为基准,将图32的上侧作为上侧,将图32的下侧作为下侧。
如图34及图35所示,屏蔽电线1110通过将多条(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条)信号线1111扎在一起并将其周围用屏蔽层1117覆盖、进一步将其周围用绝缘包覆层1119覆盖而构成。信号线1111通过内部导体1113由内部绝缘包覆层1115覆盖而形成。另外,信号线1111是用于传输信号的电线,形成为内部导体1113的芯径较细的结构。在屏蔽电线1110的末端,为了与端子1120连接而将绝缘包覆层1119及屏蔽层1117剥掉,使信号线1111露出。另外,通过屏蔽层1117在绝缘包覆层1119的末端折返并覆盖于绝缘包覆层1119的外周,从而屏蔽层1117也露出。
如图34及图35所示,端子1120是阳型端子零件,通过对导电性的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而成形。端子1120具备:突片状的电连接部1121(“顶端部”的一个例子);压接部1123(“连接部分”的一个例子),其压接于信号线1111;以及端子被卡止部1130,其设置于电连接部1121与压接部1123之间。另外,端子被卡止部1130与电连接部1121之间成为越往顶端侧去越小的锥部1129。压接部1123成为开放筒形式的压接片,具备:线筒1125,其紧固于内部导体1113;以及绝缘筒1127,其紧固于内部绝缘包覆层1115。
如图34及图35所示,端子被卡止部1130呈箱形,占端子1120的前后方向的尺寸的大致三分之一。端子被卡止部1130具备向上方突出的两个凸部1131、1133和前止动部1135。两个凸部1131、1133分别成为其前端部越往前侧去上下方向的尺寸越小的倾斜状。另外,端子被卡止部1130的凸部1131、1133靠近一个侧方,在前侧的凸部1131的侧方设置有前止动部1135。前止动部1135比端子被卡止部1130的顶板稍微向上方突出,占端子被卡止部1130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一半程度的尺寸。
如图34及图35所示,端子保持部件1200在上下方向(与端子1120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分割为两个,通过使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第1端子保持部件”的一个例子)和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第2端子保持部件”的一个例子)组合而构成,在整体上成为在前后方向长的箱形。另外,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相对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能够沿着端子1120的延伸方向滑动移动。
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为合成树脂制,如图35及图50所示,对端子1120的压接部1123及端子被卡止部1130进行保持。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具备顶壁部1211、从顶壁部1211垂直突出的一对侧壁部1213、以及上侧前壁部1215,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的上方及后方开口。上侧前壁部1215与后述的下侧前壁部1253成为一体,形成端子保持部件1200的前壁,为了形成能将端子1120的电连接部1121插通的插通孔,在上侧前壁部1215设置有上侧插通槽1216。侧壁部1213从比顶壁部1211的宽度方向的端部靠内侧向下方突出,顶壁部1211与侧壁部1213之间成为R面1217。另外,侧壁部1213的下端位置与收纳的端子1120的端子被卡止部1130的下端位置相同。另外,从顶壁部1211的前端部遍及上侧前壁部1215成为倾斜面1219,倾斜面1219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向前方减小。
并且,如图35及图37所示,在两个侧壁部1213之间设置有将端子1120之间分隔的分隔壁1221。分隔壁1221从顶壁部1211向下方突出到与两个侧壁部1213的下端位置相同的位置。并且,被各侧壁部1213、分隔壁1221以及顶壁部1211包围的区域成为对端子1120的压接部1123及端子被卡止部1130进行收纳的收纳凹部1223。收纳凹部1223在下方开口,能够以使电连接部1121突出的状态从下方收纳端子1120。另外,各侧壁部1213与分隔壁1221之间(收纳凹部1223)的前端部分的内尺寸与端子被卡止部1130的外尺寸大致相同。各侧壁部1213与分隔壁1221之间(收纳凹部1223)的内尺寸随着往后方去而扩大,后半部分的内尺寸与压接部1123的外尺寸大致相同或者比其稍大。
另外,如图37及图54所示,收纳凹部1223的上表面成为沿着端子1120的上方形状的形状。特别是,在收纳端子被卡止部1130的部分的顶壁部1211的下表面(收纳凹部1223的前端部分的上表面)设置有端子被卡止部1130嵌入的端子卡止部1230。
如图37及图54所示,端子被卡止部1130的前端部成为对端子1120的锥部1129及前侧的凸部1131的倾斜面进行收纳的锥面1231。锥面1231从上侧插通槽1216的下端位置越往后方后,顶壁部1211的上下方向的尺寸越小。在锥面1231的前后方向的中途且靠近一个侧方的位置,如图37及图39所示,设置有仰视时为矩形、底面变得平坦的前止动壁部1232。如图37及图54所示,在锥面1231的后方且与前止动壁部1232相反的一侧的侧方设置有对前侧的凸部1131进行收纳的第1收纳部1233。另外,从前止动壁部1232的后方遍及第1收纳部1233的侧方成为对端子1120的前止动部1135进行收纳的第2收纳部1234。并且,第1收纳部1233和第2收纳部1234的后方成为突出到比第1收纳部1233及第2收纳部1234靠下方的第1突出部1235。并且,在第1突出部1235的靠近第1收纳部侧的位置成为对端子1120的后侧的凸部1133进行收纳的第3收纳部1236。第3收纳部1236的前端部成为沿着凸部1133的倾斜面的倾斜状。并且,在第1突出部1235和第3收纳部1236的后方设置有第2突出部1237。第2突出部1237突出到比第1突出部1235靠下方,且突出到与锥面1231的下端位置相同的位置。
另外,如图37及图54所示,收纳凹部1223的收纳内压接部1123的部分以与压接部1123之间设置有间隙的程度与压接部1123的形状相应地凹陷。更具体地讲,通过收纳绝缘筒1127的部分比收纳线筒1125的部分凹陷,从而与端子1120的压接部1123之间空出一定的间隙。
并且,如图35及图37所示,以从两个侧壁部1213向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有导向部1225。导向部1225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的侧壁部1213的前端沿前后方向(端子1120的延伸方向)延伸到后端。并且,导向部1225的下端位置与侧壁部1213的下端位置相同,从侧壁部1213的下表面朝向导向部1225的侧面描绘R形状。另外,导向部1225的上表面成为与侧壁部1213的侧面正交的面。
另外,如图34及图35所示,在各侧壁部1213的前后方向的中途位置设置有卡止板部1227(“正式卡止部”及“临时卡止部”的一部分)。卡止板部1227的板厚比侧壁部1213的板厚稍薄,卡止板部1227在侧视时成为矩形。卡止板部1227向下方突出,在与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组合时以到达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的下端位置的稍上方的程度突出。
并且,如图35及图36所示,在顶壁部1211的前后方向的中央位置的上表面设置有比上表面朝向下方凹陷的卡合凹部1241(“第1卡合部”的一个例子)。卡合凹部1241在俯视时为矩形,与上部外导体外壳1303的卡合用敲出部1361(参照图66)卡合。另外,在顶壁部1211的侧面设置有卡合部1243(“第1卡合部”的一个例子),卡合部1243与下部外导体外壳1301的缺口部1325卡合。卡合部1243设置于顶壁部1211的各侧面,并设置于比顶壁部1211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靠近前方,向宽度方向外侧突出下部外导体外壳1301的板厚量。另外,在卡合部1243的前后设置有设为球体的四分之一的形状的卡合凸部1245(“第1卡合部”的一个例子),卡合凸部1245在各侧面各设置有一对,共设置有四个。卡合凸部1245的宽度方向的突出尺寸比卡合部1243的宽度方向的突出尺寸小。另外,在各侧壁部1213的后端部设置有卡合爪部1247。卡合爪部1247遍及各导向部1225而设置,成为越往上侧去越向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爪状。
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为合成树脂制,如图34及图39所示,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一起收纳端子1120的压接部1123及端子被卡止部1130。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具备底壁部1251、下侧前壁部1253以及轨道壁部1255。底壁部1251在整体上成为上表面平坦的平板状。下侧前壁部1253设置有下侧插通槽1257,下侧插通槽1257与上侧插通槽1216一起形成能将端子1120的电连接部1121插通的插通孔。
如图34及图40所示,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的轨道壁部1255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的侧壁部1213的宽度方向外侧覆盖。轨道壁部1255包括一对臂部1261和与导向部1225嵌合地滑动的轨道部1263,一对臂部1261从以与后述的弹簧部1313不干扰的方式与下侧前壁部1253之间在前后方向设置有一些间隙的位置和与卡合爪部1247组合的位置的前方位置向上方突出。轨道部1263朝向内侧呈爪状突出,在两个臂部1261之间沿前后方向(端子1120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且,从轨道部1263的上端朝向内侧的爪状描绘R形状。另外,轨道部1263的下表面成为与导向部1225的上表面滑动的面。另外,在底壁部1251的臂部1261的内侧位置设置有具有R面的槽部1265。槽部1265在前后方向延伸,通过从下侧前壁部1253的后端位置遍及底壁部1251的后端位置而设置,从而臂部1261容易向宽度方向外侧挠曲变形。
如图35及图59所示,在底壁部1251的前端位置的下表面设置有退避槽1259,用于将后述的下部外导体外壳1301的弹簧部1313退避到退避槽1259。退避槽1259在仰视时呈矩形,从底壁部1251的前端位置设置,通过底壁部1251的下表面向上侧凹陷而设置。
如图39及图40所示,在底壁部1251设置有一对贯穿轨道部1270,卡止板部1227嵌入到贯穿轨道部1270。贯穿轨道部1270在板厚方向贯穿底壁部1251,在一对臂部1261之间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贯穿轨道部1270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与卡止板部1227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相同或者比其稍大。
并且,在贯穿轨道部1270设置有临时卡止凸部1271(“临时卡止部”的一个例子)和正式卡止凸部1273(“正式卡止部”的一个例子)。临时卡止凸部1271设置于从贯穿轨道部1270的后端位置开始隔开卡止板部1227的前后方向的尺寸量的部位,成为与底壁部1251相同的板厚(上下方向的尺寸)。临时卡止凸部1271通过朝向贯穿轨道部1270的内侧从贯穿轨道部1270的侧面突出,且贯穿轨道部1270的宽度变窄,从而抑制卡止板部1227在前后方向移动。并且,临时卡止凸部1271的前后的面成为倾斜面,从而卡止板部1227容易穿过设置有临时卡止凸部1271的部位。
另一方面,正式卡止凸部1273设置于从贯穿轨道部1270的前端位置隔开卡止板部1227的前后方向的尺寸量間的部位,成为与底壁部1251相同的板厚(上下方向的尺寸)。正式卡止凸部1273朝向贯穿轨道部1270的内侧从贯穿轨道部1270的侧面突出,贯穿轨道部1270的宽度变窄,从而抑制卡止板部1227在前后方向移动。并且,正式卡止凸部1273的后侧的面成为倾斜面,另一方面,前侧的面与贯穿轨道部1270的内侧面正交,从而抑制一次通过的卡止板部1227向后方返回。
在贯穿轨道部1270的后端位置设置有导向槽1275,导向槽1275用于在将卡止板部1227嵌入到贯穿轨道部1270时进行引导。导向槽1275通过从宽度方向内侧朝向外侧逐渐地向下侧倾斜,从而容易将卡止板部1227嵌入到贯穿轨道部1270。
如图66及图67所示,外导体外壳1300在上下方向(与端子1120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分割为两个,通过将下部外导体外壳1301(“一方外导体外壳”的一个例子)和上部外导体外壳1303(“另一方外导体外壳”的一个例子)组合而构成。另外,外导体外壳1300具备:方筒状的主体部1305,其收纳端子保持部件1200;以及筒部1307,其与屏蔽电线1110的屏蔽层1117连接。
下部外导体外壳1301通过对导电性板材进行冲压成型而形成。并且,如图66所示,下部外导体外壳1301具备构成主体部1305的一部分的方筒状的下部主体部1310和构成筒部1307的一部分的下部筒部1340。
如图41及图55所示,下部主体部1310呈在前后方向开口的大致方筒状,下部主体部1310的前端部1311的四面被包围。在前端部1311的各面设置有用于与对方侧的外壳接触的弹簧部1313。另一方面,在下部主体部1310的后端部1315设置有全部向上方开口的主体侧开口部1317,后端部1315在剖视时成为
Figure GDA0001911286770000231
字状。另外,下部主体部1310的前端部1311能收纳端子1120的电连接部1121,在后端部1315能收纳端子保持部件1200。下部主体部1310的后端部1315的前后方向的尺寸与端子保持部件1200的前后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
并且,如图55及图63所示,在下部主体部1310的后端部1315的两个侧面设置有朝向内侧敲出的卡止片1321。卡止片1321进入到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的底壁部1251与轨道部1263之间,抑制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在上下方向移动。另外,在卡止片1321的周缘部设置有在板厚方向贯穿的切割冲起孔1323。
另外,如图55及图61所示,在下部主体部1310的后端部1315设置有从其两个侧面的上缘向下方呈矩形切割而成的缺口部1325。通过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的卡合部1243卡合于缺口部1325,从而抑制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在前后方向移动。另外,如图55及图64所示,在后端部1315的两个侧面的缺口部1325的前后设置有卡合凸部1245卡合的一对小孔1327。通过卡合凸部1245卡合于小孔1327,从而抑制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在上下方向移动。并且,如图55及图65所示,在后端部1315的两个侧面设置有卡合爪部1247卡合的卡合孔1329。通过卡合爪部1247卡合于卡合孔1329,从而抑制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在前后及上下方向移动。并且,在后端部1315的两个侧面以在板厚方向贯穿的方式设置有半圆形的半圆孔1331。
如图41及图55所示,下部筒部1340具备从下部主体部1310连续设置的底板部1341和从底板部1341向上方立起的筒片1343。另外,下部筒部1340的底板部1341在剖视时成为圆弧状。另外,下部筒部1340在上方开口,与下部主体部1310的主体侧开口部1317合在一起成为能够将端子保持部件1200插入的下部外导体外壳1301的开口部1309。
上部外导体外壳1303通过对导电性板材进行冲压成型而形成。并且,如图43及图66所示,上部外导体外壳1303具备:上部主体部1350,其构成主体部1305的一部分;以及上部筒部1380,其构成筒部1307的一部分。另外,上部外导体外壳1303将下部外导体外壳1301的开口部1309从上方覆盖。
上部主体部1350由与下部主体部1310的底板平行的顶板1351和从顶板1351的侧端折弯成大致L字状的一对侧面板1353形成,在前后方向开口,剖视时成为
Figure GDA0001911286770000241
字状。并且,上部主体部1350的顶板1351将下部主体部1310的主体侧开口部1317覆盖,上部主体部1350的两个侧面板1353的内表面与下部主体部1310的后端部1315的两个侧面的外表面接触。也就是说,上部主体部1350的两个侧面板1353以将下部主体部1310的后端部1315的外侧覆盖的方式重叠。另外,从顶板1351的前端朝向前方下侧延伸出敲出片1355。敲出片1355通过进入到下部主体部1310的前端部1311的顶板的下侧,从而能够没有间隙地将主体侧开口部1317覆盖。并且,当上部主体部1350与下部主体部1310重叠时,成为在前后方向开口的方筒状的主体部1305。另外,上部主体部1350的除敲出片1355之外的前后方向的尺寸与端子保持部件1200的前后方向的尺寸相同。
如图66及图73所示,在上部主体部1350的顶板1351设置有向下侧敲出的卡合用敲出部1361。通过卡合用敲出部1361收纳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的卡合凹部1241,且卡合用敲出部1361的前端与卡合凹部1241的端面卡合,从而抑制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相对于上部外导体外壳1303在前后方向移动。如图66所示,在上部主体部1350的两个侧面分别设置有以设为球体的四分之一的形状的方式向内侧敲出的一对敲出凸部1363。通过如图66及图69所示,前侧的敲出凸部1363与下部外导体外壳1301的半圆孔1331的上孔缘卡止,并如图66及图70所示,后侧的敲出凸部1363与切割冲起孔1323的上孔缘卡止,从而上部外导体外壳1303与下部外导体外壳1301卡止。
另外,如图66及图73所示,在上部主体部1350的顶板1351的前端部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矛状部卡止部1365。矛状部卡止部1365将通过后述的连接器壳体1400的矛状部1413卡止,从而能在连接器壳体1400内将外导体外壳1300固定。如图66及图74所示,在上部主体部1350的两个侧面板1353设置有向外侧敲出的敲出部1367。敲出部1367通过其成为面状的前端缘与连接器壳体1400内的抵接面1417接触,从而使外导体外壳1300停止向前。
如图43及图66所示,上部筒部1380具备从上部主体部1350连续设置的上板部1381和从上板部1381向下方外侧延伸的筒片1383。另外,上部筒部1380的上板部1381成为圆弧状截面。并且,当上部筒部1380覆盖于下部筒部1340时成为圆筒形状。另外,通过各筒片1343、1383分别紧固,从而筒部1307与屏蔽电线1110的屏蔽层1117连接。
连接器壳体1400为合成树脂制,如图71及图72所示,成为在前后方向开口的方筒状。连接器壳体1400具备收纳连接器组件S2的连接器主体部1410和将对方侧连接器外嵌的罩部1430。如图73及图74所示,在罩部1430配置有下部外导体外壳1301的前端部1311。
如图47及图74所示,在连接器主体部1410以在前后方向贯穿的方式设置有收纳连接器组件S2的腔1411。腔1411与罩部1430连通,成为沿着连接器组件S2的外形形状的形状。在腔1411的上壁设置有矛状部1413,矛状部1413能向上下方向弹性变形。另外,在腔1411的侧壁,从后端的插入用开口部1419向前方延伸出后视时为半圆形的插通槽部1415,插通槽部1415能将上部外导体外壳1303的敲出部1367插通。并且,插通槽部1415的前端部成为敲出部1367抵接的抵接面1417。此外,腔1411的后端的开口成为能够将连接器组件S2从后方向前方(端子1120的延伸方向)插入的插入用开口部1419。
接着,对连接器C2的组装步骤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34及图35所示,将屏蔽电线1110的绝缘包覆层1119剥掉,使信号线1111的末端露出,将屏蔽层1117折回到绝缘包覆层的外周而对其覆盖。并且,将信号线1111连接到端子1120。具体地讲,将信号线1111的内部导体1113压接于压接部1123的线筒1125,并且在信号线1111的内部绝缘包覆层1115将压接部1123的绝缘筒1127紧固。
接着,如图35所示,将与屏蔽电线1110的信号线1111连接的端子1120收纳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以各端子1120收纳于各收纳凹部1223的方式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的下方收纳端子1120。在这样将端子1120收纳于在下方开口的收纳凹部1223的情况下,在将一个端子1120收纳于对应的一方收纳凹部1223时,仅仅使其他的端子1120退避到一方收纳凹部1223的外侧,与从端子1120的延伸方向收纳端子1120的情况相比,将屏蔽层1117剥掉的尺寸可以减小。因此,难以受到噪声的影响。
并且,当端子1120配置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的预定位置时,如图49及图50所示,通过端子被卡止部1130卡止于端子卡止部1230,从而端子1120相对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以不移动的状态得以保持。具体地讲,端子1120的锥部1129配置于端子卡止部1230的锥面1231,端子被卡止部1130的前侧的凸部1131收纳于第1收纳部1233,前侧的凸部1131的后端卡止于第1突出部1235。同时,后侧的凸部1133收纳于第3收纳部1236,后侧的凸部1133的后端及端子被卡止部1130的后端卡止于第2突出部1237。另外,端子1120的前止动部1135的前端抵接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的前止动壁部1232。并且,前止动部1135收纳于第2收纳部1134。此外,此时端子1120的电连接部1121以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的前端突出的状态被保持。
并且,如图50所示,使收纳有端子1120的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与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组合。具体地讲,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的下方将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嵌入。通过一边使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的导向部1225向内侧变形,一边使轨道部1263向外侧变形,从而越过彼此,导向部1225和轨道部1263形成为能滑动移动的状态。并且,如图53所示,成为轨道部1263的上侧的R形状沿着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的R面1217的状态,轨道部1263的下端面和导向部1225的上表面以滑动的方式相互嵌合,从而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和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不能在上下方向相对移动,而能在前后方向相对移动。
另外,如图52及图53所示,卡止板部1227被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的导向槽1275引导而嵌入到贯穿轨道部1270的后端部,并与临时卡止凸部1271卡止。并且,在卡止板部1227与临时卡止凸部1271卡止的端子顶端保护位置上,如图54所示,作为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突出的端子1120的顶端部的电连接部1121以被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覆盖的状态保持。另外,电连接部1121的顶端部配置于下侧前壁部1253的下侧插通槽1257内。另一方面,端子1120的压接部1123不被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覆盖,而成为露出的状态。
接着,如图55至图57所示,将端子保持部件1200收纳于下部外导体外壳1301。以端子保持部件1200的前端成为下方的倾斜姿势将端子保持部件1200从上方插入到下部外导体外壳1301的开口部1309。并且,以端子1120的电连接部1121以倾斜姿势配置于下部外导体外壳1301的前端部1311的方式收纳端子保持部件1200。此时,下部外导体外壳1301的开口部1309比端子顶端保护位置的端子保持部件1200大,所以能够简单地将端子保持部件1200收纳于下部外导体外壳1301内。并且,因为在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设置有倾斜面1219,所以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不可能挂到前端部1311的后端缘。另外,因为作为端子1120的顶端部的电连接部1121被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覆盖,所以即使是倾斜姿势,也能抑制电连接部1121与下部外导体外壳1301等接触而变形。
并且,如图58至图65所示,在端子保持部件1200收纳于下部外导体外壳1301内的状态下,通过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的卡合部1243卡合于缺口部1325,从而抑制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在前后方向移动。另外,通过卡合凸部1245卡合于小孔1327,从而抑制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在上下方向移动。并且,通过卡合爪部1247卡合于卡合孔1329,从而抑制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在前后及上下方向移动。此外,因为在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设置有退避槽1259,所以前端部1311的弹簧部1313不可能接触。
并且,如图66所示,在将下部外导体外壳1301的下部筒部1340的筒片1343紧固于屏蔽电线1110的屏蔽层1117后,以将下部外导体外壳1301的开口部1309覆盖的方式将上部外导体外壳1303从上方组装。以上部主体部1350的敲出片1355进入到下部主体部1310的前端部1311的下侧的方式,且以上部主体部1350的侧面板1353将下部主体部1310的侧面的外侧覆盖的方式组装上部外导体外壳1303。此外,因为在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的前端部设置有倾斜面1219,所以在敲出片1355进入时不可能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干扰。
并且,如图66至图70及图73所示,通过卡合用敲出部1361收纳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的卡合凹部1241,且卡合用敲出部1361的前端卡合于卡合凹部1241的端面,从而抑制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相对于上部外导体外壳1303在前后方向移动。这样,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卡止于上部外导体外壳1303及下部外导体外壳1301,可抑制相对于外导体外壳1300相对移动。另外,通过上部主体部1350的前侧的敲出凸部1363卡止于下部外导体外壳1301的半圆孔1331的上孔缘,且后侧的敲出凸部1363卡止于切割冲起孔1323的上孔缘,从而上部外导体外壳1303卡止于下部外导体外壳1301。
另一方面,通过上部筒部1380也覆盖于下部筒部1340上,从而圆筒状的筒部1307覆盖屏蔽层1117。并且,如图67所示,通过将上部筒部1380的筒片1383紧固,从而上部筒部1380也局部地通过下部筒部1340而连接到屏蔽层1117。并且,上部筒部1380和下部筒部1340也被固定。
另外,能够用上部外导体外壳1303将下部外导体外壳1301的开口部1309覆盖,在上部外导体外壳1303几乎没有设置贯穿孔、开口部,因此即使设置能够将端子保持部件1200从上方插入的开口部1309,也能通过用上部外导体外壳1303和下部外导体外壳1301覆盖整体来抑制频率特性劣化。
并且,如图71至图73所示,将已组装的连接器组件S2组装到连接器壳体1400内。从腔1411的后端的插入用开口部1419将连接器组件S2插入,并向前方压入。此时,通过敲出部1367将插通槽部1415插通,从而可限制连接器组件S2在连接器壳体1400内倾斜。并且,当敲出部1367抵接于抵接面1417而停止向前方的插入时,连接器壳体1400的矛状部1413卡止于矛状部卡止部1365,且连接器组件S2卡止于连接器壳体1400。
并且,如图75及图76所示,将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向后方压入。将治具1500从连接器壳体1400的罩部1430的前方嵌入。治具1500具备:一对端子保护部1510,其对端子1120的顶端部进行保护;平板状的压入部1530;以及治具罩部1540,其能将罩部1430外嵌。并且,在将罩部1430嵌合到治具罩部1540内、且端子1120的顶端与端子保护部1510碰撞的状态下将压入部1530向后方压入。于是,压入部1530与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的前端面接触,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的导向部1225和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的轨道部1263相互滑动,同时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向后方压入。
在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向后方压入时,如图78所示,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的卡止板部1227越过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的贯穿轨道部1270的临时卡止凸部1271而相对地向前方移动。并且,当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进一步向后方压入时,则越过正式卡止凸部1273。并且,当卡止板部1227抵接于贯穿轨道部1270的前端位置而停止时,则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也不能在此以上进一步向上方移动,从而停止压入。
当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完全重叠而达到正规位置时,如图77所示,电连接部1121以从端子保持部件1200突出的状态收纳于下部主体部1310的前端部1311内。另一方面,端子被卡止部1130和压接部1123被夹持收纳于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之间。另外,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配置于下部主体部1310的后端部1315内。此时,卡止板部1227配置于贯穿轨道部1270的前端位置,以相对地不向后方返回的状态卡止于正式卡止凸部1273,从而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相对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固定。
此外,在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相对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向前方移动时,端子1120的端子被卡止部1130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的端子卡止部1230嵌合,所以可抑制在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移动时端子1120偏移运动。另外,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在多处与外导体外壳1300卡合,且外导体外壳1300被连接器壳体1400的矛状部1413卡止。因此,即使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移动,也能防止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外导体外壳1300移动。因此,在利用治具1500将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压入时容易使其相对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使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移动的时机,可以是连接器组件S2已组装且插入到连接器壳体1400前的时机。关于该情况的步骤,使用图80至图82进行说明。
将治具1550从下部外导体外壳1301的前方嵌入。治具1550具备压入部1560和能将下部外导体外壳1301的前端部1311外嵌的治具罩部1570。并且,在下部外导体外壳1301的前端部1311嵌合到治具罩部1570内的状态下将压入部1560向后方压入。于是,压入部1560与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的前端面接触,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的导向部1225和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的轨道部1263相互滑动,同时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向后方压入。
当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向后方压入时,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的卡止板部1227越过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的贯穿轨道部1270的临时卡止凸部1271而相对地向前方移动。并且,当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进一步向后方压入时,则越过正式卡止凸部1273。并且,当卡止板部1227抵接于贯穿轨道部1270的前端位置而停止时,则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也不能在此以上进一步向上方移动,从而停止压入。
当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完全充电而达到正规位置时,电连接部1121以从端子保持部件1200突出的状态收纳于下部主体部1310的前端部1311内。另一方面,端子被卡止部1130和压接部1123被夹持在收纳在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之间。另外,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配置于下部主体部1310的后端部1315内。此时,也可以为,卡止板部1227配置于贯穿轨道部1270的前端位置,以相对地不向后方返回的状态卡止于正式卡止凸部1273,从而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相对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固定。这样,在电连接部1121以露出的状态收纳在前端部1311内后,将连接器组件S2收纳于连接器壳体1400内,从而组装连接器C2。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C2及端子模块M2,能收纳端子1120的端子保持部件1200分割为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和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并且,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突出的端子1120的电连接部1121被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覆盖,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相对移动到信号线1111的末端侧,从而成为端子1120的电连接部1121在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的前方突出并露出的状态。也就是说,端子1120的电连接部1121能够在被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覆盖而得以保护的状态下收纳于下部外导体外壳1301内,所以能够抑制收纳于下部外导体外壳1301时等的端子1120的变形。
另外,通过卡止板部1227卡止于临时卡止凸部1271,从而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和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以端子1120的电连接部1121被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覆盖的状态(端子顶端保护位置)卡止,所以在向下部外导体外壳1301收纳时等,有可能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和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意外地相对移动,从而端子1120的电连接部1121露出。另外,通过卡止板部1227卡止于正式卡止凸部1273,从而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和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以端子1120的电连接部1121露出的状态(正规位置)卡止,所以不会发生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和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意外地相对移动,从而返回到端子1120的电连接部1121被覆盖的状态。
<实施方式3>
参照图83至图113对实施方式3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3的连接器C3中,不使用外导体外壳而是端子模块M3直接收纳于连接器壳体1400,这方面与实施方式2不同。此外,关于端子1120,因为与实施方式2相同,所以省略说明。另外,关于连接器壳体1400也使用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连接器壳体。并且,对具有与实施方式2相同功能的部件、部位标注相同附图标记,从而省略或者简化说明。此外,关于上下前后方向,设为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端子模块M3及连接器C3使用于具有多条信号线的屏蔽电线。如图8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端子模块M3具备:端子1120,其与电线2110的信号线2111连接;支架2150,其组装到电线2110;以及端子保持部件2200,其保持该端子1120。并且,如图103及图10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C3具备端子模块M3和连接器壳体1400。
如图83及图95所示,电线2110通过将多条(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条)信号线2111绞合、并将其周围用外部包覆层2119覆盖而构成。信号线2111通过内部导体2113被内部绝缘包覆层2115覆盖而形成,形成为内部导体2113的芯径较细的结构。内部导体2113紧固于线筒1125,内部绝缘包覆层2115紧固于绝缘筒1127。在电线2110的末端,为了与端子1120连接而将外部包覆层2119剥掉,使信号线2111露出。另外,在信号线2111露出的部分,绞合解开。
支架2150被电线2110插通,组装到使信号线2111露出的外部包覆层2119的端部。支架2150在主视时成为扁平的菱形,上下方向的尺寸比宽度方向的尺寸小。支架2150的宽度方向的端部成为将两片板重叠得到的平坦部2151,另一方面,支架2150的上下方向的端部成为弯曲部2153,弯曲部2153成为R形状。并且,能够将两条信号线2111插通。
如图83所示,端子保持部件2200在上下方向(与端子1120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分割为两个,通过将上部端子保持部件2210(“第1端子保持部件”的一个例子)和下部端子保持部件2250(“第2端子保持部件”的一个例子)组合而构成,在整体上成为在前后方向长的箱形。另外,下部端子保持部件2250相对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2210能沿着端子1120的延伸方向滑动移动。
上部端子保持部件2210为合成树脂制,如图83所示,对端子1120的压接部1123及端子被卡止部1130和支架2150进行保持。上部端子保持部件2210具备顶壁部2211、从顶壁部2211垂直突出的一对侧壁部2213、上侧前壁部2215以及上侧支架保持部2240,上部端子保持部件2210的下方及后方开口。顶壁部2211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与实施方式2中的外导体外壳1300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相同,并与连接器壳体1400的腔1411的内尺寸相同或者比其稍小。上侧前壁部2215与后述的下侧前壁部2253成为一体,形成端子保持部件2200的前壁,为了形成能将端子1120的电连接部1121插通的插通孔,在上侧前壁部2215设置有上侧插通槽2216。侧壁部2213从比顶壁部2211的宽度方向的端部靠内侧向下方突出,顶壁部2211与侧壁部2213之间成为R面2217。另外,侧壁部2213的下端位置与收纳的端子1120的端子被卡止部1130的下端位置相同。
并且,如图83及图85所示,在两个侧壁部2213之间设置有将端子1120之间分隔的分隔壁2221。分隔壁2221从顶壁部2211向下方突出到与两个侧壁部2213的下端位置相同的位置。此外,分隔壁2221的前后方向的尺寸比两个侧壁部2213的前后方向的尺寸短,其后端位置不同。并且,被各侧壁部2213、分隔壁2221以及顶壁部2211包围的区域成为对端子1120的压接部1123及端子被卡止部1130进行收纳的收纳凹部2223。收纳凹部2223在下方开口,能够以使电连接部1121突出的状态从下方收纳端子1120。另外,各侧壁部2213与分隔壁2221之间(收纳凹部2223)的前端部分的内尺寸与端子被卡止部1130的外尺寸大致相同。各侧壁部2213与分隔壁2221之间(收纳凹部2223)的内尺寸随着向后方去而扩大,后半部分的内尺寸与压接部1123的外尺寸大致相同或者比其稍大。
另外,如图83及图85所示,收纳凹部2223的下表面成为沿着端子1120的上方形状的形状。特别是,在收纳端子被卡止部1130的部分的顶壁部2211的下表面(收纳凹部2223的前端部分的下表面)设置有端子被卡止部1130嵌合的端子卡止部1230。关于端子卡止部1230的形状,因为与实施方式2同样,所以省略其说明。
另外,如图83及图105所示,收纳凹部2223的收纳内压接部1123的部分以在压接部1123之间设置间隙的程度与压接部1123的形状相应地凹陷。更具体地讲,通过收纳绝缘筒1127的部分比收纳线筒1125的部分凹陷,从而在端子1120的压接部1123之间空开一定的间隙。
并且,如图85及图86所示,以从上侧前壁部2215的侧面及两个侧壁部2213的下端部向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有导向部2225。导向部2225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2210的上侧前壁部2215的前端沿前后方向(端子1120的延伸方向)延伸到侧壁部2213的后端。并且,导向部2225的下端位置与侧壁部2213的下端位置相同,从侧壁部2213的下表面朝向导向部2225的侧面描绘R形状。另外,导向部2225的上表面成为与侧壁部2213的侧面正交的面。
另外,如图83及图86所示,在各侧壁部2213的前端位置设置有卡止板部2227(“正式卡止部”及“临时卡止部”的一部分)。卡止板部2227在侧视时成为矩形。卡止板部2227向下方突出,在与下部端子保持部件2250组合时以到达下部端子保持部件2250的下端位置的稍上方的程度突出。
并且,如图84及图86所示,在顶壁部2211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上侧突出的矛状部卡止部2228(“第1卡合部”的一个例子)。另外,在矛状部卡止部2228的后方且向宽度方向外侧偏移的位置设置有一对卡合部2229(“第1卡合部”的一个例子)。卡合部2229成为在前后方向延伸的肋状,矛状部卡止部2228的上端位置和卡合部2229的上端位置相同。
如图83及图85所示,上侧支架保持部2240设置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2210的后端部。上侧支架保持部2240的顶壁与顶壁部2211相比上下方向的尺寸变大,上侧支架保持部2240的上表面位于比顶壁部2211的上表面靠上的位置。另一方面,上侧支架保持部2240的顶壁的宽度尺寸与顶壁部2211的宽度尺寸相同。
并且,如图83及图85所示,上侧支架保持部2240具备收纳支架2150的支架收纳部2241和保持电线2110的电线保持部2243。支架收纳部2241呈其侧壁越往上方去宽度越窄的锥形,侧壁的宽度最宽的下端部成为与支架2150的平坦部2151抵接的抵接部2245。另外,在支架收纳部2241的侧壁的宽度最窄的上端位置,设置有如贯穿其顶壁的露出孔2247。并且,在该露出孔2247中嵌入支架2150的弯曲部2153。电线保持部2243在下方开口,在后视时成为半圆形,在其端部设置有卡止爪2249。
下部端子保持部件2250为合成树脂制,如图83所示,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2210一起对端子1120的压接部1123及端子被卡止部1130进行收纳。下部端子保持部件2250具备底壁部2251、下侧前壁部2253以及轨道壁部2255。底壁部2251在整体上成为上表面平坦的平板状。下侧前壁部2253设置有下侧插通槽2257,下侧插通槽2257与上侧插通槽2216一起形成能将端子1120的电连接部1121插通的插通孔。
如图96及图98所示,下部端子保持部件2250的轨道壁部2255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2210的侧壁部2213的宽度方向外侧覆盖。轨道壁部2255包括:臂部2261,其从下部端子保持部件2250的前端位置向上方突出;后端侧壁部2267,其设置于下部端子保持部件2250的后端部;以及轨道部2263,其与导向部2225嵌合地滑动。轨道部2263朝向内侧呈爪状突出,从臂部2261遍及后端侧壁部2267的后端位置不间断地在前后方向(端子1120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且,从轨道部2263的上端朝向内侧的爪状描绘R形状。另外,轨道部2263的下表面成为与导向部2225的上表面滑动的面。另外,在底壁部2251的臂部2261及后端侧壁部2267的内侧的位置设置有具有R面的槽部2265。槽部2265在前后方向延伸,通过从下侧前壁部2253的前端位置遍及底壁部2251的后端位置而设置,从而臂部2261及后端侧壁部2267容易向宽度方向外侧挠曲变形。
如图89及图97所示,在底壁部2251设置有卡止板部2227嵌入的一对贯穿轨道部2270。贯穿轨道部2270在板厚方向贯穿底壁部2251,在臂部2261与后端侧壁部2267之间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且,贯穿轨道部2270的宽度方向的尺寸与卡止板部2227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相同或者比其稍大。
并且,在贯穿轨道部2270设置有卡止用凸部2271。卡止凸部2271设置于从贯穿轨道部2270的后端位置隔开卡止板部2227的前后方向的尺寸量、且从贯穿轨道部2270的前端位置隔开卡止板部2227的前后方向的尺寸量的部位。卡止用凸部2271的上下方向的尺寸比底壁部2251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小,卡止用凸部2271的下表面与底壁部2251的下表面齐平。卡止用凸部2271从贯穿轨道部2270的侧面朝向内侧突出,贯穿轨道部2270的宽度变窄,从而抑制卡止板部2227在前后方向移动。更具体地讲,卡止用凸部2271的后端面成为随着往前侧去而进入到内侧的倾斜面2273(“临时卡止部”的一个例子),卡止板部2227卡止于该倾斜面2273,并且,在施加卡止板部2227向前方移动的力时,后端面成为倾斜面2273,从而卡止板部2227容易在设置有临时卡止凸部2271的部位穿过。另一方面,卡止用凸部2271的前端面成为与贯穿轨道部2270的内侧面正交的正交面2275(“正式卡止部”的一个例子),从而抑制一次通过的卡止板部2227向后方返回。此外,倾斜面2273与正交面2275之间成为比倾斜面平缓地逐渐缩窄宽度的面。
在贯穿轨道部2270的后端位置设置有导向槽2277,导向槽2277用于在将卡止板部2227嵌入到贯穿轨道部2270时进行引导。导向槽2277的下端位置成为卡止用凸部2271的上下方向的一半。导向槽2277通过从宽度方向内侧朝向外侧逐渐地向下侧倾斜,从而容易将卡止板部2227嵌入到贯穿轨道部2270。
并且,如图96及图97所示,在底壁部2251的后端部设置有支架用缺口部2280。支架用缺口部2280从底壁部2251的后端位置朝向前方切除,并切除到与在正规位置组合时的上部端子保持部件2210的露出孔2247的前端位置相同的位置。支架用缺口部2280的内侧面呈越往上方去宽度越宽的锥形。另外,在支架用缺口部2280能够收纳支架2150的下半部。
连接器壳体1400与实施方式2相同。在此,对在实施方式2中没有使用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93及图94所示,在腔1411的顶壁设置有嵌合槽部1421。嵌合槽部1421在矛状部1413的两个侧方设置有一对。嵌合槽部1421的内尺寸与卡合部2229的外尺寸相同。另外,在嵌合槽部1421的后方设置有将一对嵌合槽部1421连结的连结槽部1423。连结槽部1423在使一对嵌合槽部1421向后方延伸的期间也凹陷。
接着,对连接器C3的组装步骤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83及图95所示,将使支架2150先通过的电线2110的外部包覆层2119剥掉,使信号线2111的末端露出,将露出的部分的信号线2111的绞合解开。并且,将信号线2111连接到端子1120。具体地讲,将信号线2111的内部导体2113压接于压接部1123的线筒1125,并且在信号线2111的内部绝缘包覆层2115将压接部1123的绝缘筒1127紧固。
接着,如图83及图95所示,将与电线2110的信号线2111连接的端子1120收纳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2210。以各端子1120收纳于各收纳凹部2223的方式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2210的下方收纳端子1120。这样,在将端子1120收纳于在下方开口的收纳凹部2223的情况下,在将一个端子1120收纳于对应的一方收纳凹部2223时,仅仅使其他的端子1120退避到一方收纳凹部2223的外侧,所以与从端子1120的延伸方向收纳端子1120的情况相比,将绞合解开的尺寸可以减小。因此,难以受到噪声的影响。并且,当端子1120配置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2210的预定位置时,通过端子被卡止部1130卡止于端子卡止部1230,从而端子1120相对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2210以不移动的状态被保持。
并且,如图96所示,将收纳有端子1120的上部端子保持部件2210与下部端子保持部件2250组合。具体地讲,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2210的下方将下部端子保持部件2250嵌入。通过一边使上部端子保持部件2210的导向部2225向内侧变形一边使轨道部2263向外侧变形,从而越过彼此,形成为导向部2225和轨道部2263能够滑动移动的状态。如图102所示,通过轨道部2263的下端面和导向部2225的上表面以滑动的方式相互嵌合,从而上部端子保持部件2210和下部端子保持部件2250不能在上下方向相对移动。
另外,如图100及图101所示,卡止板部2227被下部端子保持部件2250的导向槽2277引导,嵌入到贯穿轨道部2270的后端部,并与卡止用凸部2271的倾斜面2273卡止。并且,在卡止板部2227与倾斜面2273卡止的端子顶端保护位置上,如图99所示,作为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2210突出的端子1120的顶端部的电连接部1121以被下部端子保持部件2250覆盖的状态得到保持。另外,电连接部1121的顶端部配置于下侧前壁部2253的下侧插通槽2257内。另一方面,电线2110的支架2150不被下部端子保持部件2250覆盖,成为露出的状态。
接着,如图103、图105以及图107所示,在连接器壳体1400内组装端子模块M3。从腔1411的后端的插入用开口部1419将端子模块M3插入并向前方压入。此时,通过卡合部2229被连结槽部1423定位,从而可限制端子模块M3在连接器壳体1400内倾斜。并且,通过卡合部2229嵌入到嵌合槽部1421内,从而抑制端子模块M3在连接器壳体1400内向宽度方向移动。并且,连接器壳体1400的矛状部1413卡止于矛状部卡止部2228,从而端子模块M3卡止于连接器壳体1400。
并且,如图109及图110所示,将下部端子保持部件2250向后方压入。将治具1500从连接器壳体1400的罩部1430的前方嵌入。并且,在将罩部1430嵌合到治具罩部1540内、端子1120的顶端与端子保护部1510碰撞的状态下,将压入部1530向后方压入。于是,压入部1530与下部端子保持部件2250的前端面接触,上部端子保持部件2210的导向部2225和下部端子保持部件2250的轨道部2263相互滑动,同时下部端子保持部件2250向后方压入。
在下部端子保持部件2250向后方压入时,如图112所示,上部端子保持部件2210的卡止板部2227越过下部端子保持部件2250的贯穿轨道部2270的卡止用凸部2271的倾斜面2273而相对地向前方移动。并且,当卡止板部2227抵接于贯穿轨道部2270的前端位置而停止时,下部端子保持部件2250也不能在此以上进一步向上方移动,从而停止压入。
当下部端子保持部件2250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2210完全重叠而达到正规位置时,如图111及图112所示,端子连接部1121以从端子保持部件2200突出的状态收纳于连接器壳体1400的罩部1430内。另一方面,端子被卡止部1130和压接部1123被夹持收纳在下部端子保持部件2250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2210之间。另外,如图114所示,支架2150被夹持收纳在支架收纳部2241与支架用缺口部2280之间。支架收纳部2241的卡止爪2249卡止于轨道部2263的后端部,从而抑制上部端子保持部件2210和下部端子保持部件2250的后端部在上下方向分离。另外,卡止板部2227配置于贯穿轨道部2270的前端位置,以相对地不向后方返回的状态卡止于卡止用凸部2271的正交面2275,从而下部端子保持部件2250相对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2210在前后方向固定。
此外,在下部端子保持部件2250相对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2210向前方移动时,端子1120的端子被卡止部1130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2210的端子卡止部1230嵌合,所以可抑制在下部端子保持部件2250移动时端子1120偏移运动。另外,上部端子保持部件2210被连接器壳体1400的矛状部1413卡止,从而卡合部2229保持于嵌合槽部1421内。因此,即使下部端子保持部件2250移动,也能防止上部端子保持部件2210移动。因此,在利用治具1500将下部端子保持部件2250压入时容易使其相对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2210移动。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3的连接器C3及端子模块M3,从连接器壳体1400的在端子1120的延伸方向设置的插入用开口部1419将端子模块M3插入,因此作为端子1120的顶端部的电连接部1121首先被插入,容易在使端子1120的电连接部1121露出的状态下使电连接部1121与连接器壳体1400的壁面接触。因此,适合使用端子1120的电连接部1121被保护到收纳于预定位置为止的端子模块M3。另外,在本实施方式3中,虽然没有使用外导体外壳,但是与如实施方式2那样使用外导体外壳的情况共用连接器壳体1400,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其他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述及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下面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技术范围。
(1)在上述实施方式1及2中,外导体外壳30、1300分割成下部外导体外壳31、1301和上部外导体外壳33、1303,但是也可以成为一体。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从在后方等设置的开口将端子保持部件60、1200插入。
(2)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通过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的卡合部95卡合于下部外导体外壳31的缺口部47,从而相对于下部外导体外壳31以不能在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固定,但是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限制向前后方向的移动。另外,也可以不设限制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向前后方向的移动的方法。
(3)在上述实施方式2、3中,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2210相对于外导体外壳1300或者连接器壳体1400以不能在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固定,但是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或者一部分方法来限制向前后方向的移动。另外,也可以不设限制上部端子保持部件1210、2210向前后方向的移动的方法。
(4)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通过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的卡止部75卡止于下部外导体外壳31的被卡止部49,从而到达正规位置的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被固定,但是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固定。另外,下部端子保持部件61也可以相对于上部端子保持部件65固定。另外,在实施方式2及实施方式3中,也可以设置下部端子保持部件与外壳体之间的卡止结构。
(5)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没有设置正式卡止部和临时卡止部,但是也可以设置。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2及3中,通过卡止板部1227、2227卡止于贯穿轨道部1270、2270内的凸部1271、1273、2271,从而形成为正式卡止部和临时卡止部,但是也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卡止。
(6)在上述实施方式1~3中,信号线成为两条,但是也可以为一条,而且也可以为三条以上。
(7)在上述实施方式1~3中,通过端子被卡止部25、1130卡止于端子卡止部79、1230,从而端子20、1120保持于端子保持部件60、1200、2200,但是也可以利用其他的结构来保持。
(8)在上述实施方式2、3中,利用治具1500、1550使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2250移动,但是也可以通过在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时按压到对方侧连接器的连接器壳体等而使下部端子保持部件1250、2250移动。
附图标记说明
10…屏蔽电线
11…信号线
20…端子
21…电连接部(顶端部)
23…压接部(连接部分)
25…端子被卡止部
30…外导体外壳
31…下部外导体外壳(一方外导体外壳)
31A…开口部
33…上部外导体外壳(另一方外导体外壳)
41…下部主体部
43…下部筒部
47…缺口部
49…被卡止部
51…上部主体部
53…上部筒部
53A…上板部
57…卡止孔
59…矛状部卡止部
60…端子保持部件
61…下部端子保持部件(第1端子保持部件)
65…上部端子保持部件(第2端子保持部件)
75…卡止部(第1卡止部)
78…收纳凹部
79…端子卡止部
95…卡合部(第2卡合部)
C1…连接器
M1…端子模块
1110…屏蔽电线
1111…信号线
2110…电线
2111…信号线
1120…端子
1121…电连接部(顶端部)
1123…压接部(连接部分)
1130…端子被卡止部
2150…支架
1200、2200…端子保持部件
1210、2210…上部端子保持部件(第1端子保持部件)
1223、2223…收纳凹部
1227、2227…卡止板部(正式卡止部、临时卡止部)
2228…矛状部卡止部(第1卡合部)
2229…卡合部(第1卡合部)
1230…端子卡止部
1241…卡合凹部(第1卡合部)
1243…卡合部(第1卡合部)
1245…卡合凸部(第1卡合部)
1247…卡合爪部(第1卡合部)
1250、2250…下部端子保持部件(第2端子保持部件)
1270、2270…贯穿轨道部
1271…临时卡止凸部(临时卡止部)
1273…正式卡止凸部(正式卡止部)
2271…卡止用凸部
2273…倾斜面(临时卡止部)
2275…正交面(正式卡止部)
1300…外导体外壳
1301…下部外导体外壳(一方外导体外壳)
1303…上部外导体外壳(另一方外导体外壳)
1309…开口部
1310…下部主体部
1340…下部筒部
1350…上部主体部
1380…上部筒部
1400…连接器壳体
1500、1550…治具
C2、C3…连接器
M2、M3…端子模块
S2…连接器组件

Claims (10)

1.一种端子模块,收纳于外壳体内,所述端子模块具备:
阳型端子,其与信号线的末端连接;
第1端子保持部件,其具备收纳凹部,在该收纳凹部将从与所述端子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插入的所述端子以使该端子的顶端部突出的状态收纳;以及
第2端子保持部件,其与所述第1端子保持部件组合,
所述第2端子保持部件能够从端子顶端保护位置向所述信号线的末端侧相对移动,在该端子顶端保护位置上,所述第2端子保持部件将从所述第1端子保持部件突出的所述端子的顶端部覆盖,
所述第1端子保持部件及第2端子保持部件具备:临时卡止部,其在所述端子顶端保护位置将所述第1端子保持部件及第2端子保持部件相互卡止;以及正式卡止部,其在已移动到所述信号线的末端侧的位置将所述第1端子保持部件及第2端子保持部件相互卡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模块,其中,所述端子为多个,分别收纳于多个所述收纳凹部。
3.一种连接器,具备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模块和收纳所述端子模块的所述外壳体,
所述外壳体为金属制的外导体外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外导体外壳分割为两个,
在一方外导体外壳设置有开口部,该开口部比所述端子的顶端部被所述第2端子保持部件覆盖的状态下的所述第1端子保持部件及所述第2端子保持部件大,
另一方外导体外壳覆盖所述开口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第2端子保持部件设置有第2卡合部,该第2卡合部能卡合于所述外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第1端子保持部件设置有:端子卡止部,其将所述端子卡止;以及第1卡合部,其能卡合于所述外壳体。
7.一种连接器,具备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模块和收纳所述端子模块的所述外壳体,
所述外壳体是合成树脂制的连接器壳体,具有插入用开口部,该插入用开口部用于将所述端子模块从所述端子的顶端部向所述端子的延伸方向插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第2端子保持部件设置有第2卡合部,该第2卡合部能卡合于所述外壳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第1端子保持部件且已移动到所述信号线的末端侧的位置设置有第1卡止部,该第1卡止部能卡止于所述外壳体。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第1端子保持部件设置有:端子卡止部,其将所述端子卡止;以及第1卡合部,其能卡合于所述外壳体。
CN201780038003.6A 2016-06-29 2017-06-12 端子模块及连接器 Active CN10931435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28583 2016-06-29
JP2016-128583 2016-06-29
PCT/JP2017/021579 WO2018003466A1 (ja) 2016-06-29 2017-06-12 端子モジュール及び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4352A CN109314352A (zh) 2019-02-05
CN109314352B true CN109314352B (zh) 2020-06-02

Family

ID=60787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8003.6A Active CN109314352B (zh) 2016-06-29 2017-06-12 端子模块及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41957B2 (zh)
JP (1) JP6680359B2 (zh)
CN (1) CN109314352B (zh)
WO (1) WO201800346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1849B (zh) 2018-01-05 2021-11-19 莫列斯有限公司 带有差分对线缆接口的低高度电连接器系统
JP7129010B2 (ja) * 2018-12-21 2022-09-0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構造体
JP7047753B2 (ja) 2018-12-28 2022-04-0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構造体
JP6997954B2 (ja) * 2018-12-28 2022-01-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モジュールおよびコネクタ
WO2020185978A1 (en) 2019-03-13 2020-09-17 Molex,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with differential pair cable interface
EP3723212B1 (en) * 2019-04-11 2024-05-29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Network connector module for a network connector
DE102019112576B3 (de) 2019-05-14 2020-10-08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Verbindergehäuse, Gegenverbindergehäuse und System
JP7116896B2 (ja) * 2019-05-31 2022-08-1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169525B2 (ja) * 2019-08-09 2022-11-1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JP7216895B2 (ja) * 2019-08-28 2023-02-0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および端子付き電線
JP7563321B2 (ja) * 2021-07-27 2024-10-0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DE102022131951A1 (de) 2022-12-02 2024-06-13 Md Elektronik Gmbh Steckverbinder, gegensteckverbinder und steckverbindersystem
KR102686456B1 (ko) * 2024-03-20 2024-07-19 한국단자공업 주식회사 동축케이블용 커넥터 어셈블리 및 그의 커넥터 하우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54242U (ja) * 1992-12-26 1994-07-22 株式会社茂治 コネクタプラグ
CN2277126Y (zh) * 1996-10-30 1998-03-25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653740Y (zh) * 2003-09-02 2004-11-03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插头
CN1720645A (zh) * 2003-01-10 2006-01-11 菱星电装株式会社 电插接件
CN102474051A (zh) * 2009-12-03 2012-05-2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L字型连接器
CN102891388A (zh) * 2011-07-19 2013-01-2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屏蔽连接器
CN103378496A (zh) * 2012-04-26 2013-10-3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屏蔽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4983A (ja) 1984-07-13 1986-02-03 川崎炉材株式会社 工業窯炉の炉壁補修方法
JPS6124983U (ja) * 1984-07-18 1986-02-14 星電器製造株式会社 ピンプラグ
US4915641A (en) * 1988-08-31 1990-04-10 Molex Incorporated Modular drawer connector
US5236375A (en) * 1991-05-09 1993-08-17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ies
JP3114376B2 (ja) 1992-08-03 2000-12-0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ホン装置
JP2001015225A (ja) * 1999-06-28 2001-01-19 Yazaki Corp 合体コネクタ
US7753717B2 (en) * 2006-05-17 2010-07-13 Bel Fuse Ltd. High speed data plug and method for assembly
CN201130758Y (zh) * 2007-08-15 2008-10-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
EP2413431B1 (en) * 2010-07-30 2015-03-11 Tyco Electronics AMP Italia S.r.l.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n outer housing, an inner housing and an indicator sleeve
CN102487166B (zh) * 2010-12-06 2016-03-16 Bks工程公司 用于导体连接系统的多极输出口及其连接系统
JP5756700B2 (ja) * 2011-07-19 2015-07-2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及びシールドコネクタの組立方法
JP5712074B2 (ja) 2011-07-20 2015-05-07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走査透過電子顕微鏡
JP5771094B2 (ja) * 2011-08-25 2015-08-2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5934568B2 (ja) 2012-04-26 2016-06-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54242U (ja) * 1992-12-26 1994-07-22 株式会社茂治 コネクタプラグ
CN2277126Y (zh) * 1996-10-30 1998-03-25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720645A (zh) * 2003-01-10 2006-01-11 菱星电装株式会社 电插接件
CN2653740Y (zh) * 2003-09-02 2004-11-03 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插头
CN102474051A (zh) * 2009-12-03 2012-05-2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L字型连接器
CN102891388A (zh) * 2011-07-19 2013-01-2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屏蔽连接器
CN103378496A (zh) * 2012-04-26 2013-10-3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屏蔽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680359B2 (ja) 2020-04-15
US10741957B2 (en) 2020-08-11
CN109314352A (zh) 2019-02-05
JPWO2018003466A1 (ja) 2019-01-17
WO2018003466A1 (ja) 2018-01-04
US20190319389A1 (en) 2019-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14352B (zh) 端子模块及连接器
US10644416B2 (en) Connector
US10601153B2 (en) Coaxial connector assembly
US10511116B2 (en) Connector
US10770822B2 (en) Shield terminal
US10741977B2 (en) Shield terminal
US10833456B2 (en) Shield terminal
JP5333632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2002319456A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US6129574A (en) Connector having a construction for preventing an erroneous assembling of a connector housing and a cover
CN111201678A (zh) 连接器
JP5598849B2 (ja)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ハウジング、および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JP5764546B2 (ja) コネクタ
JP5048580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7169525B2 (ja) コネクタ
KR20170072756A (ko) 커넥터
JP7274007B2 (ja) ケーブル保持部材、及びケーブル保持部材を有するケーブルコネクタ装置
US20230101364A1 (en) Connector
JP2007207516A (ja) 配線装置
JP2017199617A (ja) コネクタ組立方法及びコネクタ
KR20240067000A (ko) 커넥터, 케이블이 부착된 커넥터 및 커넥터 장치
JP2022108785A (ja) コネクタ
JP2023098003A (ja) コネクタ
JP2023115589A (ja) コネクタ
JP2005149905A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