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12195A - 接合体的制造方法、连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接合体的制造方法、连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12195A
CN109312195A CN201780035930.2A CN201780035930A CN109312195A CN 109312195 A CN109312195 A CN 109312195A CN 201780035930 A CN201780035930 A CN 201780035930A CN 109312195 A CN109312195 A CN 1093121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tting
jointing plate
mentioned
component
conjug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3593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12195B (zh
Inventor
桥本孝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xerial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xerial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xerials Corp filed Critical Dexerial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312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21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121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121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B32B37/1018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using only vacu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01/00Adhesive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5/00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e.g. relating to prim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在真空环境下,经由贴合树脂材料将第1贴合构件与第2贴合构件贴合而制造接合体时,防止贴合位置偏移,并且抑制对第1、第2贴合构件和贴合树脂材料的过大负载。具有如下工序:在真空环境下,经由贴合树脂材料6以规定的贴合压力将由第1贴合板11支撑的第1贴合构件2与由第2贴合板12支撑的第2贴合构件3贴合;在第1、第2贴合构件2、3由第1、第2贴合板11、12夹持的状态下减小贴合压力;将环境设为大气压;以及解除对第1、第2贴合构件2、3的贴合压力。

Description

接合体的制造方法、连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在真空环境下,经由贴合树脂材料将第1贴合构件与第2贴合构件贴合而制造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和经由贴合树脂材料将第1贴合构件与第2贴合构件连接的连接方法。
本申请以2016年6月24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特愿2016-125983为基础主张优先权,该申请以参照的方式援引至本申请中。
背景技术
用于智能手机等的信息终端的液晶显示面板等的图像显示装置通过如下制造:在液晶显示面板或有机EL面板等的图像显示构件与透光性覆盖构件之间,配置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后,向该组合物照射紫外线使其固化而制成透光性固化树脂层,由此将图像显示构件与透光性覆盖构件粘接、层合。
使用真空贴合工艺方法作为经由透光性固化树脂组合物将图像显示构件与透光性覆盖构件连接的方法。图9~图11表示真空贴合工艺方法的一个例子。如图9所示,对于透光性覆盖构件50,向贴合面涂布透光性树脂组合物51,并适当进行预固化之后,在真空室55内,使贴合面朝向下方通过第1贴合板52支撑。另外,对于图像显示构件53,在真空室55内,使贴合面朝向上方通过第2贴合板54支撑。
接着,对真空室55内进行排气将其设为真空环境。其后,如图10所示,第2贴合板54上升,从而图像显示构件53经由透光性树脂组合物51压抵于透光性覆盖构件50。通过使透光性覆盖构件50与图像显示构件53在真空环境下经由透光性树脂组合物51贴合,可防止贴合面或透光性固化树脂层中残存气泡。
接着,如图11所示,解除第1贴合板52对透光性覆盖构件50的支撑,降下第2贴合板54。在该状态下,真空室55内开放至大气压,从真空室55取出透光性覆盖构件50与图像显示构件53的接合体56。
其后,对于接合体56,通过使透光性树脂组合物51固化,完成经由透光性固化树脂层连接的透光性覆盖构件50与图像显示构件53的图像显示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184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图像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化不断发展,对于透光性覆盖构件50与图像显示构件53的贴合精度的要求变高。然而,在真空贴合工艺方法中,进行大气压开放时,在真空室55内产生急剧的压力变动或湍流,尤其是在透光性树脂组合物51为液状或凝胶状的情况下,透光性覆盖构件50与图像显示构件53的贴合位置会发生偏移。
虽然也能够通过延长大气压的开放时间而减小压力变动或湍流,但难以完全抑制经由未固化的透光性树脂组合物51接合的透光性覆盖构件50的移动,另外,根据缩短制造节拍(Manufacturing tact)的要求,延长大气压的开放时间也有限度。
另外,为了消除大气导入时的影响,也考虑不使贴合板降下而导入大气的工艺方法。然而,该情况下,为透光性覆盖构件50和图像显示构件53负载有贴合压力的状态直到大气导入结束为止,需要所需以上的加压时间。因此,有透光性树脂组合物51中存在残存应力而部分地产生颜色不均之虞,另外也有对于不断薄型化的图像显示构件的负载变得过大而发生翘曲或导致损伤之虞。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在真空环境下,经由贴合树脂材料将第1贴合构件与第2贴合构件贴合而制造接合体时,可防止贴合位置偏移,并且可抑制对第1、第2贴合构件和贴合树脂材料的过大负载;和连接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技术所涉及的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工序:在真空环境下,经由贴合树脂材料以规定的贴合压力将由第1贴合板支撑的第1贴合构件与由第2贴合板支撑的第2贴合构件贴合;在上述第1、第2贴合构件由上述第1、第2贴合板夹持的状态下减小上述贴合压力;将环境设为大气压;以及解除对上述第1、第2贴合构件的贴合压力。
另外,本技术所涉及的连接方法具有如下工序:在真空环境下,经由贴合树脂材料以规定的贴合压力将由第1贴合板支撑的第1贴合构件与由第2贴合板支撑的第2贴合构件贴合;在上述第1、第2贴合构件由上述第1、第2贴合板夹持的状态下减小贴合压力;将环境设为大气压;以及解除对上述第1、第2贴合构件的贴合压力。
发明效果
根据本技术,在第1贴合构件与第2贴合板夹持于一对贴合板间的状态下减小贴合压力,并在该状态下进行大气开放,因此即使在短时间内进行大气开放而在室(chamber)内发生急剧的压力变动或湍流的情况下,也可防止第1贴合构件与第2贴合板的贴合位置偏移。另外,由于在进行大气开放前减小贴合压力,因此即使在大气开放后解除贴合压力,接合体也不发生翘曲,可防止对第1、第2贴合构件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 图1是表示图像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 图2是表示设置有遮光层的透光性覆盖构件的截面图。
[图3] 图3是表示透光性覆盖构件的表面涂布有透光性树脂组合物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4] 图4是表示对涂布于透光性覆盖构件的表面的透光性树脂组合物照射紫外线而形成预固化树脂层的工序的截面图。
[图5] 图5是表示在室内配置图像显示构件和透光性覆盖构件的工序的截面图。
[图6] 图6是表示在将室内设为真空环境后,将图像显示构件与透光性覆盖构件贴合的工序的截面图。
[图7] 图7是表示使第1、第2贴合板完全分开而解除对图像显示构件与透光性覆盖构件的贴合压力的工序的截面图。
[图8] 图8是表示通过对图像显示构件与透光性覆盖构件的接合体照射紫外线而使预固化树脂层正式固化的工序的截面图。
[图9] 图9是表示在室内配置图像显示构件和透光性覆盖构件的工序的截面图。
[图10] 图10是表示在将室内设为真空环境后,将图像显示构件与透光性覆盖构件贴合的工序的截面图。
[图11] 图11是表示在使第1、第2贴合板完全分开而解除对图像显示构件与透光性覆盖构件的贴合压力后进行大气开放的工序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详细地对应用本技术的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和连接方法进行说明。需说明的是,本技术并非仅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当然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的变更。另外,附图是示意性的图,各尺寸的比率等有时与现实物体不同。具体尺寸等应参考以下的说明进行判断。另外,附图相互之间当然也包括相互的尺寸的关系或比率不同的部分。
[接合体的构成]
以下,应用本技术的接合体是经由贴合树脂材料将第1贴合构件与第2贴合构件贴合而成的接合体。以下,作为接合体的一个例子,对图像显示装置1进行说明。图像显示装置1如图1所示,作为第1贴合构件的图像显示构件2与作为第2贴合构件的透光性覆盖构件3经由透光性固化树脂层4层合,该透光性固化树脂层4由作为贴合树脂材料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形成。
[图像显示构件]
作为图像显示构件2,可列举:液晶显示面板、有机EL显示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触摸面板等。在此,触摸面板是指组合液晶显示面板之类的显示元件与触摸板之类的位置输入装置而成的图像显示、输入面板。
[透光性覆盖构件]
作为透光性覆盖构件3,只要具有可视认形成于图像显示构件的图像的透光性即可,可列举:玻璃、丙烯酸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碳酸酯等的板状材料或片状材料。可对这些材料实施单面或双面硬涂层处理、抗反射处理等。透光性覆盖构件3的厚度、弹性等的物性可根据使用目的适当决定。
需说明的是,在透光性覆盖构件3的图像显示部侧表面的周边部,为了提高显示图像的亮度、对比度而设置有遮光层5。遮光层5是利用丝网印刷法等涂布着色为黑色等的涂料并使其干燥、固化而成的层。作为遮光层5的厚度,通常为5~100μm。
[贴合树脂材料]
构成固化树脂层4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6可适合地使用透明且可通过紫外线或可见光固化的光固化性树脂。关于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6,为了不降低液晶显示装置1的透射率,理想的是选择固化后的400nm以上的光透射率为90%以上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另外,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6含有由单体、聚合引发剂、用于调整粘度的聚合物构成的光固化性树脂。
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6可为液状、凝胶状等的任一性状,优选为液状。通过使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6为液状,例如在后述的图像显示装置1的制造方法中,可更加确实地消除由遮光层5与透光性覆盖构件3的遮光层形成侧表面所形成的高低差。在此,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6为液状是指,优选利用B型粘度计所测定的25℃下的粘度显示0.01~100Pa·s。
另外,固化树脂层4也可由将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6成型为片状而得的光学粘合片(OCA,Optical Clear Adhesive)构成。光学粘合片例如通过如下制造:将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6涂布于经脱模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基材并干燥而形成粘合剂层,并根据需要使其进行交联反应。
说明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6的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6含有:光自由基聚合性聚(甲基)丙烯酸酯(成分(a))、光自由基聚合性(甲基)丙烯酸酯(成分(b))、由液状增塑剂(成分(c))或增粘剂(成分(d))构成的柔软剂、和光聚合引发剂(成分(e))。需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酯意指包括丙烯酸酯(Acrylate)与甲基丙烯酸酯(methacrylate)。
[成分(a)]
作为光自由基聚合性聚(甲基)丙烯酸酯(成分(a))的优选具体例,可列举:骨架上具有聚氨酯、聚异戊二烯、聚丁二烯等的(甲基)丙烯酸酯系低聚物。作为具有聚氨酯骨架的(甲基)丙烯酸系低聚物的优选具体例,可列举:脂肪族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EBECRYL 230(分子量5000)、Daicel-Cytec公司;UA-1、Light Chemical公司)等。另外,作为聚异戊二烯骨架的(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的优选具体例,可列举:聚异戊二烯聚合物的马来酸酐加成物与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的酯化物(UC102(聚苯乙烯换算分子量17000)、(株)可乐丽;UC203(聚苯乙烯换算分子量35000)、(株)可乐丽;UC-1(分子量约25000)、(株)可乐丽)等。
[成分(b)]
作为光自由基聚合性(甲基)丙烯酸酯(成分(b))的优选具体例,可列举:(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烯基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等。
[成分(c)]
液状增塑成分(成分(c))是:其自身不会通过紫外线照射而光固化对光固化后的固化树脂层或预固化树脂层赋予柔软性,且使固化树脂层间或预固化树脂层的固化收缩率降低的成分。作为这样的液状增塑成分,可列举:选自液状的聚丁二烯系增塑剂、聚异戊二烯系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系增塑剂和己二酸酯系增塑剂的至少一种。
[成分(d)]
增粘剂(tackifier)(成分(d))与成分(c)同样,对光固化后的固化树脂层或预固化树脂层赋予柔软性,并且使由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6形成的固化树脂层或预固化树脂层的初始粘接强度(所谓粘性)提高。作为增粘剂,例如可使用:萜烯树脂、萜烯酚树脂、氢化萜烯树脂等萜烯系树脂,天然松香、聚合松香、松香酯、氢化松香等松香树脂,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等石油树脂等。作为柔软剂,包含成分(c)或成分(d)的至少任一种即可。
[成分(e)]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成分(e)),例如可列举: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Irgacure184、BASFJapan(株))、2-羟基-1-{4-[4-(2-羟基-2-甲基-丙酰基)苄基]苯基}-2-甲基-1-丙烷-1-酮(Irgacure127、BASF Japan(株))、二苯甲酮、苯乙酮等。
光聚合引发剂的添加量若过少,则紫外线照射时会变得固化不足,若过多,则因裂解所致的脱气增加,有发泡缺陷的倾向,因此相对于光自由基聚合性聚(甲基)丙烯酸酯100质量份,优选为0.1~10质量份、更优选为0.2~5质量份。
需说明的是,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6中除上述成分(a)~成分(e)以外,可在不损及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掺混各种添加剂。例如为了调整固化树脂的分子量,可掺混链转移剂,例如2-巯基乙醇、月桂基硫醇、缩水甘油基硫醇、巯基乙酸、巯基乙酸2-乙基己酯、2,3-二巯基-1-丙醇(2,3-ジメチルカプト-1- プロパノール)、α-甲基苯乙烯二聚物等。此外,也可根据需要,含有硅烷偶联剂等粘接改善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等添加剂。这样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6可通过按照公知的混合技术均匀地混合上述的成分(a)~成分(e)与根据需要添加的各种添加剂来制备。这些添加剂的添加量可以获得所需的物性的方式适当设定。需说明的是,作为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市售品,例如可列举:商品名“LCR1000-DM”“HSVR600”“HSVR330”(均为DEXERIALS(株))等。
[接合体的制造工序]
其次,对使用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6向图像显示构件2贴合透光性覆盖构件3而制造图像显示装置1的工序进行说明。首先,在真空环境下,经由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6以规定的贴合压力,将由第1贴合板11支撑的图像显示构件2与由第2贴合板12支撑的透光性覆盖构件3贴合。
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准备具有形成于单面的周边部的遮光层5的透光性覆盖构件3,如图3所示,在透光性覆盖构件3的设置有遮光层5的表面3a,涂布液状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6,而形成光固化性树脂层7。在此,液状是指通过B型粘度计显示0.01~100Pa.s(25℃)的粘度的物质。
另外,在该涂布工序中,优选为将液状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6涂布成较遮光层5的厚度厚。通过将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6涂布成较遮光层5的厚度厚,在后述的贴合工序中,即使在透光性覆盖构件3与遮光层5之间沿厚度方向存在高低差的情况下,已预固化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6的柔软内部也会吸收该高低差,因此可使贴合性提高。需说明的是,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6的涂布也可以获得必需厚度的方式进行多次。
接着,如图4所示,对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6照射紫外线,使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6预固化而形成预固化树脂层8。由此,预固化树脂层8的表面上形成薄膜。预固化树脂层8表面的反应率优选为60~80%以上。由此,可将预固化树脂层8整体的弹性模量维持在可贴合的低弹性模量,同时可抑制下一贴合工序中的溢出,使贴合性提高。
接着,如图5所示,在室10内配置图像显示构件2和透光性覆盖构件3。室10中,设置有能够通过未图示的升降机构而相互接近分开的第1、第2贴合板11、12。就图像显示构件2而言,显示部朝上地由第1贴合板11支撑。另外,就透光性覆盖构件3而言,形成有预固化树脂层8的表面3a朝向下侧而与图像显示构件2的显示部相向地由第2贴合板12支撑。
需说明的是,第1、第2贴合板11、12中之一为金属板,另一为具有粘合性的橡胶板,由橡胶板支撑的贴合构件侧相对于由金属板支撑的贴合构件谋求对准调整。另外,第1、第2贴合板11、12通过真空吸附或机械夹头支撑贴合构件。另外,第1、第2贴合板11、12可采用公知的材质、支撑方法。
[贴合工序]
接着,利用泵等对室10内的空气进行排气,设为规定的真空环境后,如图6所示,通过使第1贴合板11上升等而使第1、第2贴合板11、12接近,仅以规定的压力和规定的时间贴合图像显示构件2与透光性覆盖构件3的形成有预固化树脂层8的表面3a。另外,贴合温度可适当设定,例如设为10℃~80℃。
由于预固化树脂层8在表面形成有薄膜,因此可防止上下反转时未固化树脂的滴落。另外,虽然存在预固化树脂层8上表面的周边部产生因遮光层5和表面张力所致的微小凹凸的情形,但由于预固化树脂层8的内部为接近液状的状态,因此可将预固化树脂层8压入。
另外,通过在真空环境下在图像显示构件2与透光性覆盖构件3之间压入预固化树脂层8,可防止混入气泡。另外,通过预固化树脂层8的压入,预固化树脂层8表面的薄膜追随图像显示构件2表面,因此可抑制气泡的发生并且可使微小凹凸平坦化。
[减压工序]
从贴合开始经过规定时间后,通过使第1贴合板11下降等而使第1、第2贴合板11、12分开一些,从而在图像显示构件2与透光性覆盖构件3由第1、第2贴合板11、12夹持的状态下减小贴合压力。由此,降低施加于图像显示构件2与透光性覆盖构件3的贴合压力。
作为减压的程度,只要在可维持第1、第2贴合板11、12夹持着图像显示构件2与透光性覆盖构件3的状态的范围内即可,例如可相对于贴合工序中的规定的贴合压力减压5~60%。需说明的是,关于减压的程度,相对于第1、第2贴合板11、12的分开距离的减压率因预固化树脂层8的弹性模量而异,因此根据所使用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6以成为规定减压率的方式适当设定第1、第2贴合板11、12的分开距离。
另外,在使用液状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6的情况下,由于难以准确地测定弹性模量(Pa),因此减压的程度通过第1、第2贴合板11、12的分开距离确定。即,作为减压的程度,是可维持第1、第2贴合板11、12夹持着图像显示构件2与透光性覆盖构件3的状态的范围,例如使第1贴合板与第2贴合板分开5~50μm。
[大气开放工序]
接着,将室10内的环境设为大气压。此时,根据本技术,由于图像显示构件2与透光性覆盖构件3通过第1、第2贴合板11、12分别被卡紧(chucking)并且维持着由第1、第2贴合板11、12夹持的状态,因此可防止图像显示构件2与透光性覆盖构件3的贴合位置发生偏移。因此,即使在通过缩短大气开放时间而在室10内发生急剧的压力变动或湍流的情况下,也可防止图像显示构件2与透光性覆盖构件3的贴合位置偏移,可缩短图像显示装置1的制造节拍。
[贴合压力的解除工序]
接着,如图7所示,通过解除第2贴合板12对透光性覆盖构件3的卡紧并且使第1贴合板11进一步下降等,而使第1、第2贴合板11、12完全分开,解除对图像显示构件2和透光性覆盖构件3的贴合压力。
[正式固化工序]
其后,如图8所示,通过对图像显示构件2与透光性覆盖构件3的接合体进一步照射紫外线,而使预固化树脂层8正式固化。由此,获得经由透光性固化树脂层4使图像显示构件2与透光性覆盖构件3接合而成的图像显示装置1(图1)。而且也可根据需要,对透光性覆盖构件3的遮光层5与图像显示构件2之间的预固化树脂层8照射紫外线,而使预固化树脂层8正式固化。
需说明的是,在正式固化工序中,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6的反应率优选为90%以上、更优选为95%以上。通过使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6充分固化,可使透光性覆盖构件3与图像显示构件2的粘接力提高。
[本技术的效果]
根据应用本技术的接合体的制造工序,在图像显示构件2与透光性覆盖构件3由第1、第2贴合板11、12夹持的状态下减小贴合压力,并在该状态下进行大气开放。因此,即使在透光性树脂组合物6为液状或凝胶状的情况下,也可防止透光性覆盖构件3与图像显示构件2的贴合位置偏移。
另外,由于透光性覆盖构件3与图像显示构件2由第1、第2贴合板11、12夹持,因此即使在缩短大气开放时间而使室10内发生急剧的压力变动或湍流的情况下,也可防止贴合位置偏移,因此可谋求制造节拍的缩短。
而且,由于在使图像显示构件2与透光性覆盖构件3的贴合压力减压的状态下进行大气开放,因此即使由第1、第2贴合板11、12夹持直至大气开放结束,也不会对图像显示构件2与透光性覆盖构件3过量地施加贴合压力。因此,通过应用本技术的制造工序而制造的图像显示装置1不会在固化树脂层4中局部地存在残存应力,可防止发生因固化树脂层4的应力不均所致的颜色不均。另外,也可降低对不断薄型化的图像显示构件2或透光性覆盖构件3的负载,可防止翘曲、损伤。
需说明的是,在上述中,将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6涂布于透光性覆盖构件3,并使其预固化后,上下反转而由第2贴合板12支撑,但也可将液状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6涂布于由第1贴合板支撑的图像显示构件2或透光性覆盖构件3,不经预固化而进行贴合,其后使其光固化。
另外,除使用液状或凝胶状的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6以外,也可使用使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6成型为片状而成的光学粘合片。光学粘合片通过成型过程具备粘性,可保持图像显示构件2与透光性覆盖构件3的贴合位置,如果应用于应用本技术的接合体的制造工序中,则通过在使图像显示构件2和透光性覆盖构件3夹持于第1、第2贴合板11、12间的状态下减小贴合压力并进行大气开放,可确实地防止贴合位置偏移,并且可防止对图像显示构件2和透光性覆盖构件3过量地施加贴合压力。
实施例
接下来,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将液晶显示面板与覆盖玻璃经由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在真空环境下连接,并测定大气开放后的偏移量。覆盖玻璃使用厚度0.7mm、尺寸5英寸(inch)的玻璃。另外,将各实施例和比较例所涉及的液晶显示面板与覆盖玻璃的连接体的样品数设为10个。
[实施例1]
在实施例1中,使用液状的光学弹性树脂(LCR1000-DM、液体粘度4200mPa.sec、DEXERIALS株式会社制造)作为贴合树脂材料。将该液状的光学弹性树脂涂布于覆盖玻璃,于室内在真空环境下一边机械地控制与覆盖玻璃的间隙和树脂厚度,一边载放于液晶显示面板并贴合。光学弹性树脂的涂布厚度设为100μm,室内的真空度设为50Pa。
贴合后,使支撑液晶显示面板的贴合板与支撑覆盖玻璃的贴合板间的距离分开5μm,在经由光学弹性树脂而贴合的液晶显示面板与覆盖玻璃夹持于一对贴合板间的状态下减小贴合压力,并在该状态下进行大气开放。大气开放时间设为1秒。
大气开放后,解除贴合板对液晶显示面板和覆盖玻璃的支撑,并且使一对贴合板分开而完全地解除施加于液晶显示面板与覆盖玻璃的接合体的贴合压力,测定液晶显示面板与覆盖玻璃的位置偏移量,结果未发生偏移。
[实施例2]
在实施例2中,使用液状的光学弹性树脂(HSVR330、DEXERIALS株式会社制造)作为贴合树脂材料。将该液状的光学弹性树脂涂布于覆盖玻璃,并通过照射紫外线而使其预固化,形成预固化树脂层。接着,于室内在真空环境下与液晶显示面板贴合。光学弹性树脂的涂布厚度设为100μm,预固化树脂层的弹性模量设为1.60E+4(Pa),室内的真空度设为50Pa,贴合的推力设为500N。
贴合后,使支撑液晶显示面板的贴合板与支撑覆盖玻璃的贴合板间的距离分开,在液晶显示面板与覆盖玻璃夹持于一对贴合板间的状态下减小30%的贴合压力,并在该状态下进行大气开放。大气开放时间设为1秒。
大气开放后,解除贴合板对液晶显示面板和覆盖玻璃的支撑,并且使一对贴合板分开而完全地解除施加于液晶显示面板与覆盖玻璃的接合体的贴合压力,测定液晶显示面板与覆盖玻璃的位置偏移量,结果未发生偏移。
[实施例3]
在实施例3中,使用液状的光学弹性树脂(HSVR600、DEXERIALS株式会社制造)作为贴合树脂材料。将该液状的光学弹性树脂涂布于覆盖玻璃,并通过照射紫外线而使其预固化,形成预固化树脂层。接着,于室内在真空环境下与液晶显示面板贴合。光学弹性树脂的涂布厚度设为100μm,预固化树脂层的弹性模量设为5.10E+4(Pa),室内的真空度设为50Pa,贴合的推力设为500N。
贴合后,使支撑液晶显示面板的贴合板与支撑覆盖玻璃的贴合板间的距离分开,在液晶显示面板与覆盖玻璃夹持于一对贴合板间的状态下减小30%的贴合压力,并在该状态下进行大气开放。大气开放时间设为1秒。
大气开放后,解除贴合板对液晶显示面板和覆盖玻璃的支撑,并且使一对贴合板分开而完全地解除施加于液晶显示面板与覆盖玻璃的接合体的贴合压力,测定液晶显示面板与覆盖玻璃的位置偏移量,结果未发生偏移。
[比较例1]
在比较例1中,贴合后解除贴合板对覆盖玻璃的支撑,使一对贴合板分开而完全地解除施加于液晶显示面板与覆盖玻璃的接合体的贴合压力后进行大气开放。其他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
在比较例1中,测定液晶显示面板与覆盖玻璃的位置偏移量,结果发生0.5~3mm的偏移。
[比较例2]
在比较例2中,贴合后解除贴合板对覆盖玻璃的支撑,使一对贴合板分开而完全地解除施加于液晶显示面板与覆盖玻璃的接合体的贴合压力后进行大气开放。其他条件与实施例2相同。
在比较例2中,测定液晶显示面板与覆盖玻璃的位置偏移量,结果发生0.03~0.3mm的偏移。
[比较例3]
在比较例3中,贴合后解除贴合板对覆盖玻璃的支撑,使一对贴合板分开而完全地解除施加于液晶显示面板与覆盖玻璃的接合体的贴合压力后进行大气开放。其他条件与实施例3相同。
在比较例3中,测定液晶显示面板与覆盖玻璃的位置偏移量,结果发生0.03~0.1mm的偏移。
[比较例4]
在比较例4中,贴合后继续向液晶显示面板与覆盖玻璃的接合体施加贴合压力直至大气开放结束,其后解除贴合板对液晶显示面板和覆盖玻璃的支撑,并且使一对贴合板分开而完全地解除施加于液晶显示面板与覆盖玻璃的接合体的贴合压力。其他条件与实施例2相同。
在比较例4中,测定液晶显示面板与覆盖玻璃的位置偏移量,结果未发生偏移,但接合体发生翘曲。
[表1]
如表1所示,在实施例1~3中,由于在液晶显示面板与覆盖玻璃夹持于一对贴合板间的状态下减小贴合压力,并在该状态下进行大气开放,因此尽管以1秒的短时间进行大气开放从而室内发生急剧的压力变动或湍流,也可防止液晶显示面板与覆盖玻璃的贴合位置偏移。
另外,由于在大气开放之前减小贴合压力,因此即使在大气开放后解除贴合压力,接合体也不会发生翘曲,也不存在对液晶显示面板或覆盖玻璃造成损伤之虞。
另一方面,比较例1~3中,在解除对液晶显示面板和覆盖玻璃的贴合压力后进行大气开放,因此,由于短时间内的大气开放所导致发生的室内的急剧的压力变动或湍流,而使液晶显示面板与覆盖玻璃的贴合位置发生偏移。在比较例1中,由于使液状的光学弹性树脂居间,因此与使光学弹性树脂预固化的比较例2、比较例3相比,位置偏移量变大。
另外,比较例4中,从贴合起直至大气开放结束为止对液晶显示面板和覆盖玻璃施加有贴合压力,因此,虽然可防止因大气开放所致的位置偏移,但对液晶显示面板和覆盖玻璃过量地施加贴合压力,从而发生翘曲。
符号说明
1 图像显示装置、2 图像显示构件、3 透光性覆盖构件、4 固化树脂层、5 遮光层、6 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7 光固化性树脂层、8 预固化树脂层、10 室、11 第1贴合板、12 第2贴合板。

Claims (6)

1.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如下工序:
在真空环境下,经由贴合树脂材料以规定的贴合压力将由第1贴合板支撑的第1贴合构件与由第2贴合板支撑的第2贴合构件贴合;
在上述第1、第2贴合构件由上述第1、第2贴合板夹持的状态下减小上述贴合压力;
将环境设为大气压;以及
解除对上述第1、第2贴合构件的贴合压力。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贴合树脂材料是预固化的,且在减小对上述第1、第2贴合构件的贴合压力的工序中,相对于规定的上述贴合压力减小5~60%。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贴合树脂材料为液状,且在减小对上述第1、第2贴合构件的贴合压力的工序中,使上述第1贴合板和上述第2贴合板分开5~50μm。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在将上述第1、第2贴合构件贴合之后使上述贴合树脂材料固化的工序。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合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贴合树脂材料成型为膜状。
6.连接方法,其具有如下工序:
在真空环境下,经由贴合树脂材料以规定的贴合压力将由第1贴合板支撑的第1贴合构件与由第2贴合板支撑的第2贴合构件贴合;
在上述第1、第2贴合构件由上述第1、第2贴合板夹持的状态下减小贴合压力;
将环境设为大气压;以及
解除对上述第1、第2贴合构件的贴合压力。
CN201780035930.2A 2016-06-24 2017-05-25 接合体的制造方法、连接方法 Active CN1093121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25983A JP6692709B2 (ja) 2016-06-24 2016-06-24 接合体の製造方法、接続方法
JP2016-125983 2016-06-24
PCT/JP2017/019509 WO2017221625A1 (ja) 2016-06-24 2017-05-25 接合体の製造方法、接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2195A true CN109312195A (zh) 2019-02-05
CN109312195B CN109312195B (zh) 2021-11-23

Family

ID=60784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35930.2A Active CN109312195B (zh) 2016-06-24 2017-05-25 接合体的制造方法、连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692709B2 (zh)
KR (2) KR102483283B1 (zh)
CN (1) CN109312195B (zh)
TW (1) TWI763676B (zh)
WO (1) WO201722162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27218A (zh) * 2018-05-18 2018-08-21 深圳市永顺创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高稳定性的真空压合设备
CN110282598A (zh) * 2019-07-10 2019-09-27 苏州美图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真空环境下晶圆低温键合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99130A (ja) * 1990-11-29 1992-07-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439919A (zh) * 2002-02-22 2003-09-03 芝浦机械电子装置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粘合装置及基板粘合方法
JP2004145096A (ja) * 2002-10-25 2004-05-20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装置の基板貼り合わせ装置及び液晶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6235603A (ja) * 2005-01-27 2006-09-07 Shibaura Mechatronics Corp 基板貼り合わせ装置、基板貼り合わせ判定方法及び基板貼り合わせ方法
CN1957457A (zh) * 2004-05-25 2007-05-02 有限会社都波岐精工 胶带粘结装置及胶带粘结方法
CN101211049A (zh) * 2006-12-25 2008-07-02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2549481A (zh) * 2009-09-25 2012-07-04 旭硝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4678612A (zh) * 2013-11-29 2015-06-03 芝浦机械电子装置株式会社 基板贴合装置、显示面板制造装置及显示面板制造方法
JP2015151472A (ja) * 2014-02-14 2015-08-24 株式会社巴川製紙所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用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型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及び硬化型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JP2015166426A (ja) * 2014-03-04 2015-09-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接合方法、接合体の製造装置および接合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94618B2 (ja) 2012-12-14 2016-09-21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99130A (ja) * 1990-11-29 1992-07-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液晶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439919A (zh) * 2002-02-22 2003-09-03 芝浦机械电子装置股份有限公司 基板粘合装置及基板粘合方法
JP2004145096A (ja) * 2002-10-25 2004-05-20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装置の基板貼り合わせ装置及び液晶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957457A (zh) * 2004-05-25 2007-05-02 有限会社都波岐精工 胶带粘结装置及胶带粘结方法
JP2006235603A (ja) * 2005-01-27 2006-09-07 Shibaura Mechatronics Corp 基板貼り合わせ装置、基板貼り合わせ判定方法及び基板貼り合わせ方法
CN101211049A (zh) * 2006-12-25 2008-07-02 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2549481A (zh) * 2009-09-25 2012-07-04 旭硝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4678612A (zh) * 2013-11-29 2015-06-03 芝浦机械电子装置株式会社 基板贴合装置、显示面板制造装置及显示面板制造方法
JP2015151472A (ja) * 2014-02-14 2015-08-24 株式会社巴川製紙所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用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型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及び硬化型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JP2015166426A (ja) * 2014-03-04 2015-09-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接合方法、接合体の製造装置および接合体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27218A (zh) * 2018-05-18 2018-08-21 深圳市永顺创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高稳定性的真空压合设备
CN110282598A (zh) * 2019-07-10 2019-09-27 苏州美图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真空环境下晶圆低温键合方法
CN110282598B (zh) * 2019-07-10 2021-12-28 苏州美图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真空环境下晶圆低温键合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12195B (zh) 2021-11-23
KR20190007001A (ko) 2019-01-21
JP6692709B2 (ja) 2020-05-13
JP2017226806A (ja) 2017-12-28
KR20210072148A (ko) 2021-06-16
TW201803961A (zh) 2018-02-01
KR102483283B1 (ko) 2022-12-30
TWI763676B (zh) 2022-05-11
WO2017221625A1 (ja) 2017-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24514B (zh)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CN105001790B (zh) 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及使用其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KR101483385B1 (ko) 화상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03756600B (zh) 图像显示装置构成用叠层体的制造方法、及图像显示装置
JP6220123B2 (ja)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671375B (zh) 光硬化型接著組成物
CN106896551B (zh) 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N108250367B (zh) 光固化组合物与光学膜片及其制造方法
CN107848275B (zh) 光学部件的制造方法
WO2018163820A1 (ja) 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TW201726876A (zh)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CN110093109A (zh) 粘着片、结构体及其制造方法
KR20230019176A (ko) 화상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9312195A (zh) 接合体的制造方法、连接方法
TW201532833A (zh) 積層體之製造方法、積層體、及附黏著層之透明面材
JP6762033B2 (ja) 相溶組成物、接着剤組成物、複合構造物、複合構造物の製造方法及び解体方法、チップの表面加工方法並びに複合体の製造方法
US10647895B2 (en) Interlayer filler material for touch panels, and touch panel laminate
TW201925368A (zh) 光學膜片
KR20170113804A (ko) 점착제 조성물 및 점착 테이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