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92879A - 柔性显示用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柔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柔性显示用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柔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92879A
CN109192879A CN201811016451.9A CN201811016451A CN109192879A CN 109192879 A CN109192879 A CN 109192879A CN 201811016451 A CN201811016451 A CN 201811016451A CN 109192879 A CN109192879 A CN 1091928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ransparent
material layer
flexible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01645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92879B (zh
Inventor
时永祥
蔡宝鸣
卜德军
杜双
张家豪
蔡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01645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192879B/zh
Publication of CN109192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28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928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928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的是柔性显示用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柔性显示装置。所述柔性显示用盖板包含:含有透明柔性聚合物的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含有第一材料的第一材料层;和位于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和第一材料层之间并且与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和第一材料层接触的第一混合层,其中第一混合层含有透明柔性聚合物和第一材料,并且第一材料是透明硬化材料和油墨材料中的一种。通过在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和第一材料层(即透明硬化材料层和/或油墨材料层)之间包含含有透明柔性聚合物和第一材料的第一混合层,可以增加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和第一材料层之间的附着力,并且避免发生透明硬化材料层和/或油墨材料层的开裂。

Description

柔性显示用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柔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柔性显示领域。具体地,本公开涉及柔性显示用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柔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柔性显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大。柔性显示产品依赖OLED显示器件,可实现卷曲性及折叠性。折叠产品要求折叠半径达到3mm,甚至1mm。对于这样的弯折条件,不仅对发光器件本身有较高的耐弯折要求,而且对于模组组件如盖板等都有很高的耐弯折性能要求。
对于柔性显示盖板而言,目前行业内主要采用透明柔性聚合物层作为基材加硬化材料层的结构。透明柔性聚合物层来满足弯折性能,而透明硬化材料层来满足硬度需求,这样的结构可使柔性盖板兼具弯折性能与硬度。
发明内容
因此,需要提供柔性显示用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柔性显示装置,其可以增加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和透明硬化材料层之间的附着力和/或增加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和油墨材料层之间的附着力,并且避免发生透明硬化材料层和/或油墨材料层的开裂。
在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柔性显示用盖板,包含:
含有透明柔性聚合物的透明柔性聚合物层,所述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所述透明柔性聚合物层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
含有第一材料的第一材料层;和
位于所述透明柔性聚合物层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材料层之间并且与所述透明柔性聚合物层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材料层接触的第一混合层,
其中所述第一混合层含有所述透明柔性聚合物和所述第一材料,并且
所述第一材料是透明硬化材料和油墨材料中的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在所述第一混合层中,所述透明柔性聚合物的含量从所述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向所述透明硬化材料层逐渐减少,而所述第一材料的含量从所述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向所述第一材料层逐渐增加。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一混合层的厚度为0.2μm至10μm。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透明柔性聚合物层的厚度为10μm至150μm。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一材料层是透明硬化材料层,并且所述透明硬化材料层的厚度为0.5μm至30μm。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透明柔性聚合物是聚酰亚胺。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一材料是透明硬化材料,并且所述透明硬化材料选自:丙烯酸树脂、聚倍半硅氧烷、环氧聚合物或其任何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一材料层是油墨材料层,并且所述油墨材料层的厚度为2μm至25μm。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柔性显示用盖板还包含:
含有第二材料的第二材料层;和
位于所述透明柔性聚合物层的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材料层之间并且与所述透明柔性聚合物层的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材料层接触的第二混合层,
其中所述第二混合层含有所述透明柔性聚合物和所述第二材料,并且
所述第二材料是所述透明硬化材料和所述油墨材料中的另一种。
在另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制备柔性显示用盖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二胺和二酐在第一极性溶剂中的混合物聚合并且亚胺化,得到聚酰亚胺层,其中所述聚酰亚胺层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所述聚酰亚胺层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
在所述聚酰亚胺层的第一表面上,涂布或印刷含有第二极性溶剂和第一材料的混合物,和
将所述含有第二极性溶剂和第一材料的混合物固化或干燥,得到第一材料层;
其中在所述聚酰亚胺层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材料层之间形成了含有聚酰亚胺和第一材料的第一混合层,并且
所述第一材料是透明硬化材料和油墨材料中的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一极性溶剂和所述第二极性溶剂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四氢呋喃、丙酮、二甲基亚砜、氯仿、甲醇、吡啶或其任何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聚酰亚胺层的第二表面上,涂布或印刷含有第三极性溶剂和第一材料的混合物,和
将所述含有第三极性溶剂和第一材料的混合物固化或干燥,得到第二材料层;
其中在所述聚酰亚胺层的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材料层之间形成了含有聚酰亚胺和第二材料的第二混合层,并且
所述第二材料是所述透明硬化材料和所述油墨材料中的另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一极性溶剂和所述第三极性溶剂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四氢呋喃、丙酮、二甲基亚砜、氯仿、甲醇或其任何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所述第一材料或所述第二材料是油墨材料,
其中所述印刷是丝网印刷,并且所述丝网印刷进行至少两次,使得所述油墨材料层的厚度为2μm至25μm。
在再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包含上面任何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用盖板。
通过在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和第一材料层(即透明硬化材料层和/或油墨材料层)之间包含含有透明柔性聚合物和第一材料的第一混合层,可以增加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和第一材料层之间的附着力,并且避免发生透明硬化材料层和/或油墨材料层的开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示例性地显示在相关技术中的柔性显示用盖板的示意图;
图2是示例性地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柔性显示用盖板的示意图;
图3是示例性地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柔性显示用盖板的示意图;
图4是示例性地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再一个实施方案的柔性显示用盖板的示意图;
图5是显示根据本公开的比较例1制备的柔性显示用盖板的扫描电子显微照片;和
图6是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1制备的柔性显示用盖板的扫描电子显微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方案和/或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案和/或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在本公开中,如果没有具体指明,层和膜可以互换地使用。本公开中,所有数值特征都指在测量的误差范围之内,例如在所限定的数值的±10%之内,或±5%之内,或±1%之内。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一个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柔性显示用盖板,包含:
含有透明柔性聚合物的透明柔性聚合物层,所述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所述透明柔性聚合物层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
含有第一材料的第一材料层;和
位于所述透明柔性聚合物层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材料层之间并且与所述透明柔性聚合物层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材料层接触的第一混合层,
其中所述第一混合层含有所述透明柔性聚合物和所述第一材料,并且
所述第一材料是透明硬化材料和油墨材料中的一种。
图1是示例性地显示在相关技术中的柔性显示用盖板的示意图。
如图1中所示,柔性显示用盖板主要采用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作为基材加硬化材料层30的结构。
但是目前基材多为有机高分子材料,而硬化材料层30则含有较多的无机成分,因此硬化材料层30在基材上的附着性能通常较差,在弯折过程中容易出现硬化材料层30与基材分离,硬化材料层30开裂后从基材表面脱落的情况,从而影响柔性盖板的使用。
另外,上述的结构明显的缺点是硬度较低,抗冲击性能较差。因此,在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远离硬化材料层30的一例边缘还要进行油墨印刷以包含油墨材料层50,例如作为装饰油墨材料层50。通常要求油墨材料层50的光密度(OD)≥4,为实现满足此项性能要求,需要丝印双层油墨材料层50,而双层油墨材料在弯折过程中易发生开裂,从而失去遮挡功能。另外由于油墨材料层50与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的材料差异性,两者界面的附着力也不如传统的玻璃与油墨之间的附着力,容易出现油墨从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上脱落的情况,造成盖板产品失效。
图2是示例性地显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柔性显示用盖板的示意图。
如图2中所示,柔性显示用盖板可以包含:
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
透明硬化材料层30;和
位于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和透明硬化材料层30之间并且与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和透明硬化材料接触的透明柔性聚合物/透明硬化材料混合层20。透明柔性聚合物/透明硬化材料混合层20含有透明柔性聚合物和透明硬化材料。
通过在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和透明硬化材料层30之间包含含有透明柔性聚合物和透明硬化材料的透明柔性聚合物/透明硬化材料混合层20,可以增加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和透明硬化材料层30之间的附着力,并且避免发生透明硬化材料层30的开裂。
在透明柔性聚合物/透明硬化材料混合层20中,透明柔性聚合物的含量从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向透明硬化材料层30逐渐减少,而透明硬化材料的含量从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向透明硬化材料层30逐渐增加。
通过使柔性聚合物/透明硬化材料混合层中的柔性聚合物的含量和透明硬化材料的含量如上所述变化,可以进一步可以增加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和透明硬化材料层30之间的附着力,并且进一步避免发生透明硬化材料层30的开裂。
透明柔性聚合物/透明硬化材料混合层20的厚度可以为约0.2μm至约10μm,例如约0.4μm至约10μm。通过采用这样的厚度,可以通过材料扩散的方式形成柔性聚合物的含量和透明硬化材料的含量如上所述变化的混合层。
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的厚度可以为约10μm至约150μm。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这样的厚度可以满足弯折性能的要求。
透明硬化材料层30的厚度可以为约0.5μm至约30μm。透明硬化材料层30这样可以满足硬度需求厚度。
透明柔性聚合物可以是聚酰亚胺。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通常采用聚酰亚胺,其具有作为柔性显示用盖板的基材的性能,如透明性和柔性。
透明硬化材料可以选自:丙烯酸树脂、聚倍半硅氧烷、环氧聚合物或其任何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这些材料通常用于透明硬化材料层30,从而使透明硬化材料层30可以具有适宜的硬度。
图2所示的柔性显示用盖板还可以包含位于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上并且远离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一例上的油墨材料层50作为装饰油墨材料层50。
图3是示例性地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案的柔性显示用盖板的示意图。
如图3中所示,柔性显示用盖板可以包含:
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
油墨材料层50;和
位于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和油墨材料层50之间并且与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和油墨材料接触的透明柔性聚合物/油墨材料混合层40。透明柔性聚合物/油墨材料混合层40含有透明柔性聚合物和油墨材料。
通过在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和油墨材料层50之间包含含有透明柔性聚合物和油墨材料的透明柔性聚合物/油墨材料混合层40,可以增加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和油墨材料层50之间的附着力,并且避免发生油墨材料层50的开裂。
在透明柔性聚合物/油墨材料混合层40中,透明柔性聚合物的含量从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向油墨材料层50逐渐减少,而油墨材料的含量从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向油墨材料层50逐渐增加。
通过使柔性聚合物/油墨材料混合层中的柔性聚合物的含量和油墨材料的含量如上所述变化,可以进一步可以增加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和油墨材料层50之间的附着力,并且进一步避免发生油墨材料层50的开裂。
透明柔性聚合物/油墨材料混合层40的厚度可以为约0.2μm至约10μm,例如约0.4μm至约10μm。通过采用这样的厚度,可以通过材料扩散的方式形成柔性聚合物的含量和油墨材料的含量如上所述变化的混合层。
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的厚度可以为约10μm至约150μm,如根据图2中所述。
油墨材料层50的厚度可以为约2μm至约25μm,例如约8μm至约20μm。通过在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和油墨材料层50之间包含含有透明柔性聚合物和油墨材料的透明柔性聚合物/油墨材料混合层40,即使为了满足油墨材料层50的OD≥4的性能要求而丝印双层油墨材料层50,也可以避免双层油墨材料在弯折过程中发生开裂而失去遮挡功能。另外由于油墨材料层50与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具有混合层,两者界面的附着力也得到改善,从而不容易出现油墨从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上脱落而造成盖板产品失效。
透明柔性聚合物可以是聚酰亚胺,如根据图2中所述。
图3所示的柔性显示用盖板还可以包含位于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上并且远离油墨材料层50一侧上的透明硬化材料层30。
图4是示例性地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再一个实施方案的柔性显示用盖板的示意图。
如图4中所示,柔性显示用盖板可以包含:
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其中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对;
透明硬化材料层30;
位于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的第一表面和透明硬化材料层30之间并且与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的第一表面和透明硬化材料接触的透明柔性聚合物/透明硬化材料混合层20;
油墨材料层50;和
位于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的第二表面和油墨材料层50之间并且与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的第二表面和油墨材料接触的透明柔性聚合物/油墨材料混合层40。
图4中所示的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透明硬化材料层30和透明柔性聚合物/透明硬化材料混合层20可以是上面根据图2中所述的那些;并且图4中所示的油墨材料层50和透明柔性聚合物/油墨材料混合层40可以是上面根据图3中所述的那些。
即图4中所示的柔性显示用盖板可以包含根据图2中所述的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在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的一个表面上的根据图2所述的透明柔性聚合物/透明硬化材料混合层20和在透明柔性聚合物/透明硬化材料混合层20上的透明硬化材料层30;和在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的另一个表面上的根据图3的透明柔性聚合物/油墨材料混合层40和在透明柔性聚合物/油墨材料混合层40上的油墨材料层50。
这些层的厚度和材料选择也如上所述。
通过在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和透明硬化材料层30之间包含含有透明柔性聚合物和透明硬化材料的透明柔性聚合物/透明硬化材料混合层20和在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和油墨材料层50之间包含含有透明柔性聚合物和油墨材料的透明柔性聚合物/油墨材料混合层40,可以增加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和透明硬化材料层30之间以及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和油墨材料层50之间的附着力,并且避免发生透明硬化材料层30和油墨材料层50的开裂。
通过使透明柔性聚合物/透明硬化材料混合层20和透明柔性聚合物/油墨材料混合层40中的透明柔性聚合物的含量和透明硬化材料的含量以及油墨材料的含量如上所述变化,可以进一步增加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和透明硬化材料层30之间以及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和油墨材料层50之间的附着力,并且进一步避免发生透明硬化材料层30和油墨材料层50的开裂。
图2至图4中所示的柔性显示用盖板还可以包含位于透明硬化材料层30远离透明柔性聚合物层10一例上的抗眩光层。
对抗眩光层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抗眩光层可以包括热塑性树脂组合物或光化学辐射固性树脂组合物。
抗眩光层背离透明硬化材料层30的一例可以具有多个凸起结构。抗眩光层可以包括若干防眩光粒子。当光线通过防眩光粒子时会产生漫反射作用。这种漫反射作用可以使显示器件在阳光充足的户外依然可以保持清晰的显示图像。同时,抗眩光层可以消除镜面反射所产生的折叠区与非折叠区的边界效应,使整合后的柔性显示器件的光学效果均一化。
透明柔性聚合物层通常采用聚酰亚胺,其制备是通过在极性溶剂中加入单体进行低温聚合,随后进行酰亚胺化反应即可得到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即聚酰亚胺基材。这种方法得到的聚酰亚胺能够溶解于制备时用到的极性溶剂或相似的极性溶剂中。然后,将硬化材料涂布到基材上得到硬化材料层。硬化材料层的涂布是将硬化材料溶解在溶剂里,随后涂布于基材表面,随后经过热固化、UV固化等,在基材表面得到硬化材料层。而将油墨材料印刷到基材远离硬化材料层的一例上。
因此,在另一个方面,可以提供一种制备柔性显示用盖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二胺和二酐在第一极性溶剂中的混合物聚合并且亚胺化,得到聚酰亚胺层,其中聚酰亚胺层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聚酰亚胺层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对;
在聚酰亚胺层的第一表面上,涂布或印刷含有第二极性溶剂和第一材料的混合物,和
将混合物固化或干燥,得到第一材料层;
其中在聚酰亚胺层的第一表面和第一材料层之间形成了含有聚酰亚胺和第一材料的第一混合层,并且
第一材料是透明硬化材料和油墨材料中的一种。
亚胺化可以包括化学亚胺化和热亚胺化。
这种方法得到的聚酰亚胺能够溶解于制备时用到的极性溶剂或相似的极性溶剂中,因此可以在聚酰亚胺层的第一表面和第一材料层之间含有聚酰亚胺和第一材料的第一混合层。
第一混合层可以是图2或图3所示的混合层。因此,通过在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和第一材料层(即透明硬化材料层和/或油墨材料层)之间包含含有透明柔性聚合物和第一材料的第一混合层,可以增加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和第一材料层之间的附着力,并且避免发生透明硬化材料层和/或油墨材料层的开裂。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聚酰亚胺层的第二表面上,涂布或印刷含有第三极性溶剂和第一材料的混合物,和
将含有第三极性溶剂和第一材料的混合物固化或干燥,得到第二材料层;
其中在聚酰亚胺层的第二表面和第二材料层之间形成了含有聚酰亚胺和第二材料的第二混合层,并且
第二材料是透明硬化材料和油墨材料中的另一种。
因此,形成的柔性显示用盖板是图4所示的柔性显示用盖板。通过在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和透明硬化材料层之间包含含有透明柔性聚合物和透明硬化材料的透明柔性聚合物/透明硬化材料混合层和在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和油墨材料层之间包含含有透明柔性聚合物和油墨材料的透明柔性聚合物/油墨材料混合层,可以增加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和透明硬化材料层之间以及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和油墨材料层之间的附着力,并且避免发生透明硬化材料层和油墨材料层的开裂。
另外,通过上面所述的方法形成混合层,可以进一步增加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和透明硬化材料层之间和/或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和油墨材料层之间的附着力,并且进一步避免发生透明硬化材料层和/或油墨材料层的开裂。
第一极性溶剂和第三极性溶剂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NMP)、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四氢呋喃、丙酮、二甲基亚砜、氯仿、甲醇或其任何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这些极性溶剂可以用于溶解聚酰亚胺。
例如,第一极性溶剂和第三极性溶剂相同,从而可以更通过在极性溶剂中聚合得到的聚酰亚胺能够溶解于制备时用到的极性溶剂中。
第一材料或第二材料是油墨材料。印刷可以是丝网印刷。丝网印刷进行至少两次,使得油墨材料层的厚度为约2μm至约25μm。
通过采用上面所述的方法,即使为了满足油墨材料层的OD≥4的性能要求而丝印双层油墨材料层,也可以避免双层油墨材料在弯折过程中发生开裂而失去遮挡功能。另外由于油墨材料层与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具有混合层,两者界面的附着力也得到改善,从而不容易出现油墨从透明柔性聚合物层上脱落而造成盖板产品失效。
图2所示的柔性显示用盖板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方法制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二胺和二酐在第一极性溶剂中的混合物聚合并且亚胺化,得到聚酰亚胺层:
在聚酰亚胺层上,涂布含有第二极性溶剂和透明硬化材料的混合物,和
将含有第二极性溶剂和透明硬化材料的混合物固化,得到透明硬化材料层。
因此,图3所示的柔性显示用盖板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方法制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二胺和二酐在第一极性溶剂中的混合物聚合并且亚胺化,得到聚酰亚胺层;
在聚酰亚胺层上,打印含有第二极性溶剂和油墨材料的混合物,和
将含有第二极性溶剂和油墨材料的混合物干燥,得到油墨材料层。
因此,图4所示的柔性显示用盖板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方法制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二胺和二酐在第一极性溶剂中的混合物聚合并且亚胺化,得到聚酰亚胺层,其中聚酰亚胺层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聚酰亚胺层的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对;
在聚酰亚胺层的第一表面上,涂布含有第二极性溶剂和透明硬化材料的混合物;
将含有第二极性溶剂和透明硬化材料的混合物固化,得到透明硬化材料层;
在聚酰亚胺层的第一表面上,打印含有第三极性溶剂和油墨材料的混合物.和
将含有第三极性溶剂和油墨材料的混合物干燥,得到油墨材料层。
二胺的实例可以包括芳香族二胺如对苯二胺、间苯二胺、邻苯二胺、3,3’-二叔丁基-4,4’-二氨基二苯基-4”-叔丁基苯基甲烷(TADBP)等。
二酐的实例可以包括芳香族二酐如均苯四甲酸二酐、二苯酮四甲酸二酐、联苯四甲酸二酐(BPDA)、二苯醚四甲酸二酐等。
在再一个方面,可以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包含上面任何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用盖板。显示装置还包括显示器件。柔性显示用盖板的硬化材料层相对于油墨材料层更远离显示器件。
实施例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但是,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举例说明本公开,而不应当理解为限制本公开。
比较例1
1.将BPDA和TADBP在摩尔比1∶1的条件下加入到NMP中,使两者在溶液中的摩尔浓度分别为40%,使其在80℃反应2h并且在120℃反应10h,得到聚酰胺酸溶液;
2.将聚酰胺酸溶液涂布到玻璃板上,在80℃进行热固化20h,得到聚酰亚胺柔性膜,厚度为80μm;
3.将体积浓度为9.3%的聚倍半硅氧烷在丙酮中的涂布液涂布在聚酰亚胺柔性膜表面,使得涂布液的厚度为100μm;
4.随后将其在150℃固化15min,得到硬化涂层,其厚度为9.26μm。
图5中示出了比较例1得到的柔性显示用盖板的扫描电子显微照片。从图5中可以看出,在聚酰亚胺层和透明硬化材料层之间没有形成混合层。在图5中,PI表示聚酰亚胺层,并且HC表示硬化材料层。
实施例1
1.将BPDA和TADBP在摩尔比1∶1的条件下加入到NMP中,使两者在溶液中的摩尔浓度分别为40%,使其在80℃反应2h并且在120℃反应10h,得到聚酰胺酸溶液;
2.将聚酰胺酸溶液涂布到玻璃板上,在80℃进行热固化20h,得到聚酰亚胺柔性膜,厚度为80μm;
3.将体积浓度为9.3%的聚倍半硅氧烷在NMP中的涂布液涂布在聚酰亚胺柔性膜表面,使得涂布液的厚度为100μm;和
4.随后将其进行两个阶段的固化工艺,其中在第一阶段,将温度保持60℃静置30min,并且在第二阶段,在150℃固化15min,得到硬化涂层及混合层,其中硬化涂层的厚度为8.7μm,并且混合层且其厚度为1μm。
图6中示出了实施例1得到的柔性显示用盖板的扫描电子显微照片。从图6中可以看出,在聚酰亚胺层和透明硬化材料层之间形成了混合层。在图6中,PI表示聚酰亚胺层,HC表示硬化材料层(即硬化涂层,HC层),并且PI&HC表示混合层。
实施例1与比较例1相比,动态弯折性能提高,实施例可以承受10万次以上的弯折,比较例只能承受1万次的弯折就发生HC层断裂。
比较例2
1.将BPDA和TADBP在摩尔比1∶1的条件下加入到NMP中,使两者在溶液中的摩尔浓度分别为40%,使其在80℃反应2h并且在120℃反应10h,得到聚酰胺酸溶液;
2.将聚酰胺酸溶液涂布到玻璃板上,在80℃进行热固化20h,得到聚酰亚胺柔性膜,厚度为80μm;
3.将体积浓度为10%的聚倍半硅氧烷在丙酮中的涂布液涂布在聚酰亚胺柔性膜表面,使得涂布液的厚度为100μm;
4.随后将其在150℃固化15min,得到硬化涂层,其厚度为10μm;
5.将精工油墨1300系列(市购)通过丝网印刷在聚酰亚胺柔性膜的未涂布硬化涂层的表面,将其在80℃条件下烘干5min,得到油墨材料层,其厚度为4μm。
实施例2
1.将BPDA和TADBP在摩尔比1∶1的条件下加入到NMP中,使两者在溶液中的摩尔浓度分别为40%,使其在80℃反应2h并且在120℃反应10h,得到聚酰胺酸溶液;
2.将聚酰胺酸溶液涂布到玻璃板上,在80℃进行热固化20h,得到聚酰亚胺柔性膜,厚度为80μm;
3.将体积浓度为10%的聚倍半硅氧烷在丙酮中的涂布液涂布在聚酰亚胺柔性膜表面,使得涂布液的厚度为100μm;
4.随后将其在150℃固化15min,得到硬化涂层,其厚度为10μm;
5.将精工油墨1300系列(市购)通过溶剂置换使在固含量不变的情况下含有40体积%的DMF,得到含DMF的油墨。将含DMF的油墨通过丝网印刷在聚酰亚胺柔性膜的未涂布硬化涂层的表面,随后将其进行两个阶段的固化工艺,其中在第一阶段,将温度保持60℃静置30min,并且在第二阶段,在80℃固化5min,得到油墨材料层及油墨材料/聚酰亚胺混合层,其中油墨材料层的厚度为3.8μm,并且油墨材料/聚酰亚胺混合层的厚度为0.4μm。
实施例2与比较例2相比,动态弯折性能提高,实施例可以承受10万次以上的弯折,比较例只能承受3万次的弯折就发生油墨材料层断裂。
通过在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和第一材料层(即透明硬化材料层和/或油墨材料层)之间包含含有透明柔性聚合物和第一材料的第一混合层,可以增加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和第一材料层之间的附着力,并且避免发生透明硬化材料层和/或油墨材料层的开裂。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公开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公开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公开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柔性显示用盖板,包含:
含有透明柔性聚合物的透明柔性聚合物层,所述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所述透明柔性聚合物层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
含有第一材料的第一材料层;和
位于所述透明柔性聚合物层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材料层之间并且与所述透明柔性聚合物层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材料层接触的第一混合层,
其中所述第一混合层含有所述透明柔性聚合物和所述第一材料,并且
所述第一材料是透明硬化材料和油墨材料中的一种。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用盖板,其中所述第一混合层中,所述透明柔性聚合物的含量从所述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向所述透明硬化材料层逐渐减少,而所述第一材料的含量从所述透明柔性聚合物层向所述第一材料层逐渐增加。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用盖板,其中所述第一混合层的厚度为0.2μm至10μm。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用盖板,其中所述透明柔性聚合物层的厚度为10μm至150μm。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用盖板,其中所述第一材料层是透明硬化材料层,并且所述透明硬化材料层的厚度为0.5μm至30μm。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用盖板,其中所述透明柔性聚合物是聚酰亚胺。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用盖板,其中所述第一材料是透明硬化材料,并且所述透明硬化材料选自:丙烯酸树脂、聚倍半硅氧烷、环氧聚合物或其任何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
8.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用盖板,其中所述第一材料层是油墨材料层,并且所述油墨材料层的厚度为2μm至25μm。
9.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用盖板,还包含:
含有第二材料的第二材料层;和
位于所述透明柔性聚合物层的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材料层之间并且与所述透明柔性聚合物层的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材料层接触的第二混合层,
其中所述第二混合层含有所述透明柔性聚合物和所述第二材料,并且
所述第二材料是所述透明硬化材料和所述油墨材料中的另一种。
10.一种制备柔性显示用盖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二胺和二酐在第一极性溶剂中的混合物聚合并且亚胺化,得到聚酰亚胺层,其中所述聚酰亚胺层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其中所述聚酰亚胺层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相对;
在所述聚酰亚胺层的第一表面上,涂布或印刷含有第二极性溶剂和第一材料的混合物,和
将所述含有第二极性溶剂和第一材料的混合物固化或干燥,得到第一材料层;
其中在所述聚酰亚胺层的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一材料层之间形成了含有聚酰亚胺和第一材料的第一混合层,并且
所述第一材料是透明硬化材料和油墨材料中的一种。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极性溶剂和所述第二极性溶剂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四氢呋喃、丙酮、二甲基亚砜、氯仿、甲醇、吡啶或其任何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
12.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聚酰亚胺层的第二表面上,涂布或印刷含有第三极性溶剂和第一材料的混合物,和
将所述含有第三极性溶剂和第一材料的混合物固化或干燥,得到第二材料层;
其中在所述聚酰亚胺层的所述第二表面和所述第二材料层之间形成了含有聚酰亚胺和第二材料的第二混合层,并且
所述第二材料是所述透明硬化材料和所述油墨材料中的另一种。
13.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极性溶剂和所述第三极性溶剂相同或不同,并且各自独立地选自: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四氢呋喃、丙酮、二甲基亚砜、氯仿、甲醇或其任何两种或更多种的组合。
14.权利要求10或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材料或所述第二材料是油墨材料,
其中所述印刷是丝网印刷,并且所述丝网印刷进行至少两次,使得所述油墨材料层的厚度为2μm至25μm。
15.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包含权利要求1至9任何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用盖板。
CN201811016451.9A 2018-08-31 2018-08-31 柔性显示用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柔性显示装置 Active CN1091928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6451.9A CN109192879B (zh) 2018-08-31 2018-08-31 柔性显示用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柔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016451.9A CN109192879B (zh) 2018-08-31 2018-08-31 柔性显示用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柔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2879A true CN109192879A (zh) 2019-01-11
CN109192879B CN109192879B (zh) 2021-01-29

Family

ID=649177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016451.9A Active CN109192879B (zh) 2018-08-31 2018-08-31 柔性显示用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柔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19287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74604A (zh) * 2019-09-27 2021-03-30 新恒东薄膜材料(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耐紫外湿热老化的透明pi硬化膜用预涂液及其应用
CN112876989A (zh) * 2021-01-19 2021-06-01 拓米(成都)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抗冲击超薄玻璃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53663A (zh) * 2019-03-29 2022-08-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盖板、显示装置及柔性盖板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27085A1 (en) * 2009-03-09 2010-09-09 Toppan Printing Co., Ltd. Anti-Reflection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Polarizing Plate and Transmission Type LCD
WO2012144509A1 (ja) * 2011-04-22 2012-10-2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
WO2012144508A1 (ja) * 2011-04-22 2012-10-2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
CN103135148A (zh) * 2011-08-03 2013-06-0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带涂层的膜的制造方法
CN104155707A (zh) * 2013-05-13 2014-11-19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硬涂膜、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04246541A (zh) * 2012-04-27 2014-12-24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硬涂膜及具备该硬涂膜的触摸面板显示装置
CN105378519A (zh) * 2013-07-08 2016-03-0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膜、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及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CN105622938A (zh) * 2016-04-06 2016-06-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聚酰亚胺、其组合物及制备方法、配向膜、显示装置
CN108269824A (zh) * 2016-12-30 2018-07-10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柔性显示器件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27085A1 (en) * 2009-03-09 2010-09-09 Toppan Printing Co., Ltd. Anti-Reflection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Polarizing Plate and Transmission Type LCD
WO2012144509A1 (ja) * 2011-04-22 2012-10-2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
WO2012144508A1 (ja) * 2011-04-22 2012-10-2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
CN103135148A (zh) * 2011-08-03 2013-06-0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带涂层的膜的制造方法
CN104246541A (zh) * 2012-04-27 2014-12-24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硬涂膜及具备该硬涂膜的触摸面板显示装置
CN104155707A (zh) * 2013-05-13 2014-11-19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硬涂膜、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05378519A (zh) * 2013-07-08 2016-03-0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膜、偏振片、图像显示装置及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CN105622938A (zh) * 2016-04-06 2016-06-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聚酰亚胺、其组合物及制备方法、配向膜、显示装置
CN108269824A (zh) * 2016-12-30 2018-07-10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柔性显示器件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53663A (zh) * 2019-03-29 2022-08-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盖板、显示装置及柔性盖板的制备方法
CN114953663B (zh) * 2019-03-29 2024-04-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盖板、显示装置及柔性盖板的制备方法
CN112574604A (zh) * 2019-09-27 2021-03-30 新恒东薄膜材料(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耐紫外湿热老化的透明pi硬化膜用预涂液及其应用
CN112574604B (zh) * 2019-09-27 2022-06-14 新恒东薄膜材料(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耐紫外湿热老化的透明pi硬化膜用预涂液及其应用
CN112876989A (zh) * 2021-01-19 2021-06-01 拓米(成都)应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抗冲击超薄玻璃盖板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92879B (zh) 2021-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38489B2 (ja) 多層ポリイミ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多層ポリイミドフィルム
TWI485069B (zh) 消光表面聚醯亞胺薄膜及其相關方法
CN109192879A (zh) 柔性显示用盖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柔性显示装置
US8993108B2 (en) Multilayer polyimide film, laminate, and metal-clad laminate
KR20140027185A (ko) 폴리이미드 필름
WO2010126047A1 (ja) 多層ポリイミドフィルム
TW201341436A (zh) 聚醯亞胺膜、其製造方法及包含其之聚醯亞胺膜積層板
US9285680B2 (en) Photosensitive polyimide composition, base agent thereof, method of making the base agent, and solder-resistant polyimide thin film made from the composition
CN101400752A (zh) 粘接膜
CN109021236B (zh) 聚酰亚胺或聚(酰胺-酰亚胺)膜、包括其的显示设备、和其制备方法
KR19980081168A (ko) 유전율이 낮은 수지와 파라배향 방향족 폴리아미드로 이루어진복합 필름
DE112019005698T5 (de) Mehrschichtiger Polymerfilm
TW200825123A (en) Flexible light guide and laminate board for optical/electrical composite wiring board
JP5254752B2 (ja) 多層ポリイミドフィルム
Xing et al. Preparation of waterborne polyimide‐modified epoxy resin with high thermal properties and adhesion properties
JP2008188843A (ja) ポリイミド前駆体溶液の多層膜、多層ポリイミドフィルム、片面金属張積層板、および多層ポリイミ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943953B2 (ja) 耐熱性接着剤
JP2010264655A (ja) 多層ポリイミドフィルム
CN102687244A (zh) 使用溶液法制作柔性板的方法
CN106800908A (zh) 一种二层法挠性覆铜板用热塑性聚酰亚胺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TWI709614B (zh) 包括氟類樹脂的黑色聚醯亞胺薄膜及其製備方法、包含此聚醯亞胺膜的覆蓋膜以及包含此覆蓋膜的電子裝置
JP3356096B2 (ja) 接着剤の必須成分として使用されるポリイミドシロキサン
JP3161601B2 (ja) Tab用銅張基板および接着剤シ−ト
JPS59182851A (ja) ペ−スト組成物
JP3819057B2 (ja) 印刷用樹脂組成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