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21457B - 电子电路装置及包括该电子电路装置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电子电路装置及包括该电子电路装置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121457B
CN109121457B CN201780018310.8A CN201780018310A CN109121457B CN 109121457 B CN109121457 B CN 109121457B CN 201780018310 A CN201780018310 A CN 201780018310A CN 109121457 B CN109121457 B CN 1091214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switch
inverter
switch element
electric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83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121457A (zh
Inventor
齋藤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de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nden Automotive Conponent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den Automotive Conponents Corp filed Critical Sanden Automotive Conponent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1214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214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1214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1214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5/00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4B35/04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the means being electr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6Cooling; Heating; Prevention of freez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12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F04B39/121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03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physical layout, assembly, wiring or busbar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子电路装置,能在将由无引脚封装部件构成的电开关元件安装在电路基板上的状态下,准确地对元件特性进行测定。逆变器电路部(3)通过在高散热基板(14)上安装无引脚封装构件而形成。无引脚封装部件是电开关元件(13),在高散热基板(14)上,位于电开关元件组(13G)的附近处,将检查用的通孔(64)在上述电开关元件组(13G)的宽度方向形成至少一对。

Description

电子电路装置及包括该电子电路装置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 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电路装置及包括该电子电路装置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上述电子电路装置在电路基板上安装无引脚封装部件。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作为车用的空调装置所使用的电动压缩机,考虑到开关噪声,使用一种将逆变器电路部安装于外壳的一体型的电动压缩机。在这种情况下,逆变器电路部由在电路基板上安装有多个电开关元件的电子电路装置构成,并通过上述电开关元件对外壳内的马达进行驱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近年来,上述电开关元件也逐渐变为无引脚封装部件化。这是由于通过上述无引脚封装部件化,能使导通阻抗减小,从而能实现大电流化、寄生电感的减小等,并能期待性能的提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1905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9-84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将电开关元件进行无引脚封装部件化的情况下,引线端子极短(无引脚),因此,在安装于电路基板上的状态下,电流探针无法穿过端子。因此,存在在开发阶段的评价或量产时的基板检测时等,无法对元件特性进行测定的问题。
此外,在为了穿过电流探针而通过将端子延长等方式来设置间隙的情况下,端子的寄生电感会发生变化,因此,会产生与原本的动作不同的动作,从而无法准确地测定元件特性。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电路装置和包括该电子电路装置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上述电子电路装置能在将由无引脚封装部件构成的电开关元件安装于电路基板上的状态下,准确地测定元件特性。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电子电路装置通过在电路基板上安装无引脚封装部件而成的,其特征是,无引脚封装部件是电开关元件,在电路基板上,位于电开关元件的附近处,检查用的通孔在上述电开关元件的宽度方向形成至少一对。
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电子电路装置通过在电路基板上安装无引脚封装部件而形成,其特征是,无引脚封装部件是电开关元件,在电路基板上,电开关元件沿上述电路基板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多个电开关元件相互并联连接,以构成电开关元件组,在电路基板上,位于电开关元件组的附近处,检查用的通孔在上述电开关元件组的宽度方向形成至少一对。
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电子电路装置在上述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是,电开关元件包括:半导体芯片,上述半导体芯片由树脂模塑而成;端子,上述端子从树脂露出;以及配线构件,上述配线构件由树脂模塑而成,并将半导体芯片与端子连接,通孔对应形成于设有配线构件的区域。
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的特征是,包括:外壳,上述外壳内置有马达;以及逆变器电路部,上述逆变器电路部由上述各发明的电子电路装置构成,并向马达供电。
技术方案5的发明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在上述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是,逆变器电路部安装于外壳,并且在此状态下电开关元件配置成经由导热用的填充材料与外壳成为热交换关系。
技术方案6的发明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是,逆变器电路部安装于外壳,并且在此状态下,电开关元件配置成经由导热用片材与外壳成为热交换关系。
技术方案7的发明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基础上,其特征是,逆变器电路部通过利用粘接剂将电路基板粘接于外壳,而被安装于上述外壳。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由于在通过将无引脚封装部件安装于电路基板上而形成的电子电路装置中,无引脚封装部件是电开关元件,在电路基板上,位于电开关元件的附近处,检查用的通孔在上述电开关元件的宽度方向形成至少一对,因此,通过使电流探针穿过上述一对通孔,从而能对安装于电路基板上的状态下的电开关元件的电流进行测定。
由此,在将电开关元件进行无引脚封装部件化的情况下,也能在开发阶段的评价或量产时的基板检查时等,对实际切换电开关元件时的特性(电流及电压)进行检查,并能准确地对原本的动作时的特性进行测定,实现品质的提高。尤其,结构也较为简单,因此,还能抑制生产成本的高涨。
此外,如技术方案2的发明那样,在电路基板上,电开关元件沿上述电路基板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多个,多个电开关元件相互并联连接,以构成电开关元件组的情况下,在电路基板上,位于电开关元件组的附近处,检查用的通孔在上述电开关元件组的宽度方向形成至少一对,因此,通过使电流探针穿过上述一对通孔,从而能对安装于电路基板上的状态下的电开关元件组的电流进行测定。
由此,在将无引脚封装部件化的电开关元件并排设置多个并将多个电开关元件相互并联连接,以构成电开关元件组的情况下,也能在开发阶段的评价及量产时的基板检查时等,对实际切换电开关元件组时的特性进行检查,并能准确地对原本的动作时的特性进行测定,实现品质的提高。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同样由于结构简单,因此,能抑制生产成本的高涨。
尤其,如技术方案3的那样,电开关元件包括:半导体芯片,上述半导体芯片由树脂模塑而成;端子,上述端子从树脂露出;以及配线构件,上述配线构件由树脂模塑而成,并将半导体芯片与端子连接,此时通过将通孔对应形成于设有配线构件的区域,从而能通过电流探针更准确地对在配线构件中流通的电流进行测定。
上述各发明的电子电路装置在构成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的逆变器电路部的情况下尤为合适,其中,上述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如技术方案4那样包括:外壳,上述外壳内置有马达;以及逆变器电路部,上述逆变器电路部向马达供电。
例如,在如技术方案5那样将逆变器电路部安装于外壳,并且在此状态下电开关元件配置成经由导热用的填充材料与外壳成为热交换关系的情况下,能利用通孔来目视确认填充材料是否被充分地填充。由此,能将因由外壳对电开关元件冷却的冷却不良引发起烟、起火等重大故障的不良情况防范于未然。
此外,在如技术方案6那样将逆变器电路部安装于外壳,并且在此状态下电开关元件配置成经由导热用片材与外壳成为热交换关系的情况下,能利用通孔来目视确认导热用片材是否充分地紧贴。由此,能将因由外壳对电开关元件冷却的冷却不良引发起烟、起火等重大故障的不良情况防范于未然。
此外,在如技术方案7那样逆变器电路部通过利用粘接剂将电路基板粘接于外壳,而被安装于外壳的情况下,也能利用通孔确认粘接剂是否充变硬。由此,能将因逆变器电路部与外壳的安装不良导致在电路元件上发生故障等不良情况防范于未然。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了本发明的电子电路装置的一实施例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的将盖构件拆下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从逆变器收容部一侧观察到的、图1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的将盖构件拆下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A-A线剖视图。
图5是图1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的逆变器电路部的平滑电容器之外的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安装于图5的逆变器电路部的高散热基板的电开关元件组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7是构成图6的电开关元件组的电开关元件的上方立体图。
图8是图7的电开关元件的下方立体图。
图9是图7的电开关元件的B-B线剖视图。
图10是对图7的电开关元件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的透视图。
图11是将单个电开关元件安装在高散热基板上的情况的放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1是构成对未图示的车辆的车室内进行空气调节的车用空调装置的制冷剂回路的一部分的构件,包括:未图示的马达;外壳2,上述外壳2将被上述马达驱动的压缩机构(省略图示)内置;以及逆变器电路部3,上述逆变器电路部3对马达进行驱动。另外,上述逆变器电路部3构成本发明的电子电路装置。
外壳2包括:马达外壳4,上述马达外壳4将上述马达内置;压缩机构外壳6,上述压缩机构外壳6与上述马达外壳4的轴向的一侧连接,并将上述压缩机构内置;压缩机构罩7,上述压缩机构罩7将上述压缩机构外壳6的一侧的开口封闭;逆变器收容部8,上述逆变器收容部8构成在马达外壳4的轴向另一侧;以及盖构件11,上述盖构件11以能开闭的方式将上述逆变器收容部8的另一侧开口9封闭。此外,在上述逆变器收容部8内收容有逆变器电路部3。
另外,在图1和图2中,以将逆变器收容部8设为上方、将压缩机构罩7设为下方的状态表示实施例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1,但实际上是以压缩机构罩7为一侧、逆变器收容部8为另一侧的方式横向配置。
实施例的马达由三相同步马达(无刷DC马达)构成,上述压缩机构是例如涡旋式的压缩机构。压缩机构被马达驱动,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并向制冷剂回路内排出。此外,在马达外壳4中也流通有低温的气体制冷剂,上述低温的气体制冷剂从构成制冷剂回路的一部分的蒸发器(也称作吸热器)吸入。因而,马达外壳4内被冷却。此外,逆变器收容部8通过形成于马达外壳4的分隔壁12而与供马达收容的马达外壳4内区划开,上述分隔壁12也被低温的气体制冷剂冷却。
(1)逆变器电路部3的结构
上述逆变器电路部3具有:高散热基板14(本发明的电路基板),上述高散热基板14安装有电开关元件13(无引脚封装部件),上述电开关元件13构成三相逆变器电路的各相的臂;控制基板17,上述控制基板17安装有控制电路16;母线组件18,上述母线组件18与高散热基板14的电开关元件13连接;以及滤波模塑组件(日文:フィルタモールドアッセンブリ)21,上述滤波模塑组件21安装有平滑电容器19。
上述逆变器电路部3是将从未图示的车辆的蓄电池供给的直流电转换为三相交流电,并向上述马达的定子线圈(省略图示)供电的构件。因而,各相的上臂侧的电开关元件13与下臂侧的电开关元件13的连接点分别经由三块端子板26而与从马达外壳4的分隔壁12引出的引出端子22、23、24连接,上臂侧的电开关元件13的电源端子和下臂侧的电开关元件13的接地端子经由安装于马达外壳4的、连接器壳体27的称作HV连接器的高功率用连接器28(由螺钉构成),而与来自前述的蓄电池的电源线束连接。
在这种情况下,供各相的上臂侧的电开关元件13与下臂侧的电开关元件13的连接点连接的引出端子22~24贯穿分隔壁12,并与马达外壳4内的马达的前述的定子线圈连接。此外,电源端子和接地端子经由滤波模塑组件21的端子板29、称作EMC母线组件的导通构件31、称作EMC板的导通电路基板32、连接器母线33以及前述的高功率用连接器28等,而与电源线束连接。另外,符号34是将连接器母线33内置的、称作EMC滤波器壳体的母线壳体。
(2)高散热基板14的结构
上述高散热基板14由对电路基板进行模塑的树脂成型为厚板状,各电开关元件13及其周边的电路元件配置于一面侧,并且电开关元件13构成为贯穿高散热基板14而能与另一面侧进行热交换。另外,在上述另一面上也配置有电开关元件13周边的电路部件。
此外,在高散热基板14的一面突出有电极端子(螺钉)36、37、38,上述电极端子36、37、38导通于前述的各相的上臂侧的电开关元件13与下臂侧的电开关元件13的连接点,这些电极端子通过后述的母线组件18的母线46、47、48,并经由端子板26而分别与从分隔壁12引出的引出端子22、23、24连接。此外,在高散热基板14的一面突出有电极端子(螺钉)42、43,上述电极端子42、43导通于前述的电源端子与接地端子,这些电极端子通过后述的母线组件18的母线49、50而与滤波模塑组件21的端子板44连接。此外,在高散热基板14的一面的周边部上安装有连接器39,上述连接器39在母线组件18的外侧与控制基板17的控制电路16连接的。
(3)控制基板17的结构
上述控制基板17的控制电路16配置于控制基板17的两个面上,并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对高散热基板14的各电开关元件13进行切换控制。此外,具有将马达的驱动状态发送至外部的功能,并通过印刷配线将微型计算机等电路部件连接而构成的。此外,在控制基板17的周边部配置有连接部41,上述连接部41与前述的高散热基板14的连接器39连接。
(4)滤波模塑组件21的结构
上述平滑电容器19连接在三相逆变器电路的电源端子与接地端子之间,并吸收三相逆变器电路的切换电流的高频成分。上述平滑电容器19配置于滤波模塑组件(电路基板)21,上述滤波模塑组件21的端子板29如上述所述与导通构件31连接,并经由导通电路基板32、连接器母线33和高功率用连接器28等与电源线束导通连接,端子板44与前述的高散热基板14的电极端子42、43连接。
(5)母线组件18的结构
上述母线组件18具有构成三相逆变器电路的配线的五根母线46、47、48、49、50。各母线46~50配置在控制基板17位于外侧的位置处,并通过绝缘性的硬质树脂的嵌件成型而被一体化,高散热基板14的各电极端子36、37、38与各端子板26通过母线46~48而被连接在一起,电极端子42、43与滤波模塑组件21的端子板44通过母线49、50而被连接在一起。
(6)逆变器电路部3的组装与装配
接着,对逆变器电路部3的组装步骤进行说明。首先,如图5所示,在通过安装有电开关元件13等的高散热基板14和安装有控制电路16的控制基板17夹着母线组件18的状态下,将上述高散热基板14、母线组件18和控制基板17层叠。
在如上所述层叠的状态下,将由螺钉构成的各电极端子36、37、38和42、43从高散热基板14的另一面侧插入,贯穿高散热基板14,并分别与母线组件18的母线46~50螺合。通过上述螺合,各电极端子36、37、38、42、43导通于高散热基板14的电路基板与母线46~50。
此外,将螺钉51、52从控制基板17的一面侧插入,贯穿控制基板17并与母线组件18螺合。通过上述这种螺纹紧固,使高散热基板14、母线组件18和控制基板17一体化。接着,在将平滑电容器19设在高散热基板14一侧的状态下,通过将滤波模塑组件21的端子板44紧靠于母线组件18的母线49、50的一面侧,将螺钉53、54插入并与母线49、50螺合,从而将滤波模塑组件21螺纹紧固在母线组件18上。在此状态下,端子板44经由母线49、50分别与电极端子42、43导通。由此,包括高散热基板14、控制基板17、母线组件18和滤波模塑组件21(平滑电容器19)的逆变器电路部3被一体化(部件化)。
以高散热基板14为分隔壁12一侧,并将以上述方式一体化的逆变器电路部3收容在马达外壳4的逆变器收容部8内。此时,在与电开关元件13对应的位置处的高散热基板14的另一面填充导热用的填充材料(润滑脂等),隔着上述填充材料使各电开关元件13与分隔壁12紧贴,从而成为热交换关系。此外,平滑电容器19也与分隔壁12紧贴而成为热交换关系。
此外,通过多个螺钉将逆变器电路部3安装于马达外壳4(外壳2)上。随后,将端子板26跨及引出端子22、23、24与母线46、47、48之间并通过螺纹紧固分别进行安装并使端子板26导通。此外,利用螺钉56将滤波模塑组件21的端子板29安装于导通构件31并使端子板29导通(图4、图2)。接着,最后利用多个螺钉将盖构件11安装于逆变器收容部8的开口9,并以能开闭的方式将逆变器收容部8的开口9封闭(图1)。
(7)电开关元件13的结构及其周边的高散热基板14的构造
接着,参照图6~图10,对上述电开关元件13的结构及其周边的高散热基板14的构造进行说明。在本发明的作为电子电路装置(逆变器电路部3)的电路基板的高散热基板14,如前述那样安装有多个电开关元件13。此时,在实施例中,各电开关元件13如图6所示两个一组并排设置,并在电路上相互并联连接,以分别构成电开关元件组13G(图6)。此外,在各相的上臂侧使用三个电开关元件组13G,在各组的下臂侧使用三个电开关元件组13G。
此外,在本发明中,各电开关元件13由无引脚封装部件构成。即,电开关元件13是例如MOSFET,包括:如图7~图10所示那样的半导体芯片57;漏极端子58,上述漏极端子58通过焊锡60连接在上述半导体芯片57的背面上;多个源极端子59;栅极端子61;以及铝线制的多个配线构件62,上述配线构件62分别将半导体芯片57的正面与这些源极端子59及栅极端子61连接。
此外,利用树脂63将半导体芯片57以及配线构件62模塑在一起,源极端子59和栅极端子61在纵向的一侧(电开关元件13的纵向的一侧)并排并从树脂63露出,漏极端子58在背面从树脂63露出。此外,上述各端子58、59、61与高散热基板14的电路基板连接而被安装。
此外,在实施例中,在各电开关元件组13G附近的高散热基板14的、位于电开关元件组13G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处,穿设有检查用的一对通孔64、64。在这种情况下,各通孔64、64对应地形成于如图9、图10所示那样设有配线构件62的区域X1。各通孔64设为具有能插通电流探针的开口尺寸。
根据以上的结构,在开发阶段的评价及量产时的基板检查时等,在对安装于高散热基板14的电开关元件组13G(电开关元件13)的特性进行测定的情况下,使电流探针(一般来说,也称作罗氏线圈电流探针)穿过这一对通孔64进行测定。此外,当像实施例那样在高散热基板14的另一面填充导热用的填充材料并使电开关元件13与分隔壁12紧贴的情况下,通过目视从各通孔64确认上述填充材料。
这样,在高散热基板14上,位于电开关元件组13G的附近,将检查用的通孔64、64在上述电开关元件组13G的宽度方向成对形成,因此,通过使电流探针穿过这一对通孔,从而能对安装于高散热基板14上的状态下的电开关元件组13G的电流进行测定。
由此,在通过将无引脚封装部件化的电开关元件13并排设置多个并将多个上述电开关元件13相互并联连接来构成电开关元件组13G的情况下,能在开发阶段的评价及量产时的基板检查时等,对实际切换电开关元件组13G时的特性进行检查,并能准确地对原本的动作时的特性进行测定,以实现品质的提高。此外,由于能通过穿设通孔64这样简单的结构来实现,因此,还能抑制生产成本的高涨。
尤其,电开关元件13包括:半导体芯片57,上述半导体芯片57由树脂63模塑而成;端子58、59、61,上述端子58、59、61从树脂63露出;以及配线构件62,上述配线构件62由树脂63模塑而成,并将半导体芯片57与端子59、61连接,将通孔64对应地形成于设有配线构件62的区域X1,因此,能通过电流探针更准确地测定在配线构件62中流通的电流。
尤其,在将如实施例那样包括内置有马达的马达外壳4和向马达供电的逆变器电路部3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1的上述逆变器电路部3由本发明的电子电路装置构成,将逆变器电路部3安装于马达外壳4,并且在此状态下电开关元件13配置成经由导热用的填充材料与马达外壳4之间成为热交换关系的情况下,能利用通孔64来目视确认填充材料是否被充分地填充。由此,能将因由马达外壳4对电开关元件13冷却的冷却不良而引发起烟、起火等重大故障的不良情况防范于未然。
在此,在实施例中,并排设置两个电开关元件13,上述两个电开关元件13并联连接以构成电开关元件组13G,但在各相的上臂侧使用三个电开关元件13(单体),在各相的下臂侧使用三个电开关元件13(单体)的情况下,只要如图11所示那样位于安装于高散热基板14的电开关元件13附近的高散热基板14上,在上述电开关元件13的宽度方向上穿设一对检查用的通孔64即可。在这种情况下,各通孔64、64也对应地形成于设有配线构件62的区域X1。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使电流探针穿过一对通孔64、64,从而能对安装于高散热基板14上的状态下的电开关元件13的电流进行测定,即使在将电开关元件13无引脚封装构件化的情况下,也能在开发阶段的评价及量产时的基板检查时等,对实际切换电开关元件13时的特性(电流及电压)进行检查。由此,能准确地对原本的动作时的特性进行测定,并实现品质的提高,并且由于结构也较为简单,因此,还能抑制生产成本的高涨。
另外,在实施例中,在电开关元件组13G(电开关元件13)附近形成一对通孔64,但也可以形成更多对的通孔。此外,在实施例中,由铝线构成配线构件62,但也可以由薄的金属(例如铜)板构成。
此外,在实施例中,在高散热基板14的另一面上填充导热用的填充材料并使电开关元件13与分隔壁12紧贴,但也可以在与电开关元件13对应的位置处的高散热基板14的另一面上设置导热用片材(固体),并使各电开关元件13隔着上述导热用片材与分隔壁12紧贴,而形成热交换关系。在上述情况下,也能利用通孔64目视确认导热用片材是否充分紧贴。由此,能将因由马达外壳4对电开关元件13冷却的冷却不良引发起烟、起火等重大故障的不良情况防范于未然。
此外,在实施例中,通过螺钉将逆变器电路部3安装于马达外壳4,但也可以通过将粘接剂涂覆在高散热基板14的另一面上并粘接于马达外壳4从而进行安装。在这种情况下,能利用通孔64确认粘接剂是否充分变硬,因此,能将因逆变器电路部3与马达外壳4的安装不良而在电路元件中发生故障等不良情况防范于未然。
此外,实施例所示的逆变器电路部3及马达外壳4、电开关元件13的形状、结构并不局限于此,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这点是自不待言的。此外,本发明的电子电路装置并不局限于实施例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在各种电气设备中也是有效的。
(符号说明)
1 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
2 外壳;
3 逆变器电路部(电子电路装置);
4 马达外壳;
6 压缩机构外壳;
8 逆变器收容部;
12 分隔壁;
13 电开关元件(无引脚封装部件);
13G 电开关元件组;
14 高散热基板(电路基板);
17 控制基板;
18 母线组件;
19 平滑电容器;
21 滤波模塑组件;
22~24 引出端子;
46~50 母线;
57 半导体芯片;
58 漏极端子;
59 源极端子;
61 栅极端子;
62 配线构件;
63 树脂;
64 通孔。

Claims (8)

1.一种电子电路装置,通过在电路基板上安装无引脚封装部件而形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引脚封装部件是电开关元件,
在所述电路基板上,位于所述电开关元件的附近处,将用于对所述电开关元件的特性进行测定的检查用的通孔在所述电开关元件的宽度方向形成至少一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开关元件包括:半导体芯片,所述半导体芯片由树脂模塑而成;端子,所述端子从所述树脂露出;以及配线构件,所述配线构件由所述树脂模塑而成,并将所述半导体芯片与端子连接,
所述通孔对应形成于设有所述配线构件的区域。
3.一种电子电路装置,通过在电路基板上安装无引脚封装部件而形成,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引脚封装部件是电开关元件,在所述电路基板上,所述电开关元件沿所述电路基板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多个,多个所述电开关元件相互并联连接,以构成电开关元件组,
在所述电路基板上,位于所述电开关元件组的附近处,用于对所述电开关元件的特性进行测定的检查用的通孔在所述电开关元件组的宽度方向形成至少一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电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开关元件包括:半导体芯片,所述半导体芯片由树脂模塑而成;端子,所述端子从所述树脂露出;以及配线构件,所述配线构件由所述树脂模塑而成,并将所述半导体芯片与端子连接,
所述通孔对应形成于设有所述配线构件的区域。
5.一种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置有马达;以及逆变器电路部,所述逆变器电路部由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电路装置构成,并向所述马达供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逆变器电路部安装于所述外壳,并且在此状态下,所述电开关元件配置成经由导热用的填充材料与所述外壳成为热交换关系。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逆变器电路部安装于所述外壳,并且在此状态下,所述电开关元件配置成经由导热用片材与所述外壳成为热交换关系。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逆变器电路部通过利用粘接剂将所述电路基板粘接于所述外壳,而被安装于所述外壳。
CN201780018310.8A 2016-03-24 2017-02-24 电子电路装置及包括该电子电路装置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 Active CN1091214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60663A JP6646491B2 (ja) 2016-03-24 2016-03-24 電子回路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JP2016-060663 2016-03-24
PCT/JP2017/008389 WO2017163811A1 (ja) 2016-03-24 2017-02-24 電子回路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121457A CN109121457A (zh) 2019-01-01
CN109121457B true CN109121457B (zh) 2020-09-22

Family

ID=59901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8310.8A Active CN109121457B (zh) 2016-03-24 2017-02-24 电子电路装置及包括该电子电路装置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646491B2 (zh)
CN (1) CN109121457B (zh)
DE (1) DE112017000818T5 (zh)
WO (1) WO20171638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69387A1 (ja) * 2017-10-03 2019-04-11 新電元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モジュール及び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JP7047445B2 (ja) * 2018-02-16 2022-04-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力変換装置
JP6936168B2 (ja) * 2018-02-23 2021-09-15 サンデ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電動圧縮機
JP7334595B2 (ja) 2019-11-28 2023-08-29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電動圧縮機
JP2021169788A (ja) * 2020-04-15 2021-10-2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電動圧縮機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78684A2 (en) * 1981-10-30 1983-05-11 Fujitsu Limited A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a leadless chip carrier
JPH0513611A (ja) * 1991-07-05 1993-01-22 Nec Corp リードレスチツプキヤリア型ハイブリツドic
JPH05275561A (ja) * 1992-03-25 1993-10-22 Nec Corp リードレスチップキャリア基板
JP2007060733A (ja) * 2005-08-22 2007-03-08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パワーモジュール
CN101512759A (zh) * 2005-06-10 2009-08-19 万国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可降低电阻的双向无引脚半导体封装结构
CN201523005U (zh) * 2009-10-17 2010-07-07 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排引脚的四面扁平无引脚封装件
CN102184917A (zh) * 2011-03-25 2011-09-14 锐迪科创微电子(北京)有限公司 采用四方扁平无引脚封装的gsm射频发射前端模块
CN102209850A (zh) * 2008-11-10 2011-10-05 三电有限公司 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
CN102449305A (zh) * 2009-05-29 2012-05-09 三电有限公司 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
CN102842549A (zh) * 2012-08-23 2012-12-26 苏州固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四方扁平无引脚的功率mosfet封装体
CN103222176A (zh) * 2010-10-15 2013-07-24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逆变器模块和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
JP2014038548A (ja) * 2012-08-20 2014-02-27 Sanden Corp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JP2014082824A (ja) * 2012-10-15 2014-05-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機電一体型駆動装置
CN204204837U (zh) * 2014-11-17 2015-03-1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散热结构
CN104517762A (zh) * 2014-12-22 2015-04-15 一二三电气有限公司 具有报警装置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CN104883076A (zh) * 2009-03-06 2015-09-02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逆变器模块及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
CN205069614U (zh) * 2015-10-29 2016-03-02 江苏矽莱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扁平封装的碳化硅无触点交流开关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1988U (ja) * 1981-08-03 1983-02-1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Lsi用ソケツト
JPH0231138U (zh) * 1988-08-19 1990-02-27
JPH0436271U (zh) * 1990-07-24 1992-03-26
JPH098444A (ja) 1995-04-20 1997-01-10 Sony Corp 電子回路装置
CN1659442A (zh) * 2002-06-03 2005-08-24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电子部件的装置和方法
JP2004190547A (ja) 2002-12-10 2004-07-08 Denso Corp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コンプレッサ及び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JP5522504B2 (ja) * 2008-09-29 2014-06-18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電動工具
US8847408B2 (en) * 2011-03-02 2014-09-30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Corporation III-nitride transistor stacked with FET in a package
JP6037809B2 (ja) * 2012-12-07 2016-12-0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CN203054015U (zh) * 2013-01-30 2013-07-10 贝迪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引线电阻器温度系数测试的工装夹具
US9576884B2 (en) * 2013-03-09 2017-02-21 Adventive Ipbank Low profile leaded semiconductor package
JP2016161418A (ja) * 2015-03-02 2016-09-05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部品測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078684A2 (en) * 1981-10-30 1983-05-11 Fujitsu Limited A semiconductor device having a leadless chip carrier
JPH0513611A (ja) * 1991-07-05 1993-01-22 Nec Corp リードレスチツプキヤリア型ハイブリツドic
JPH05275561A (ja) * 1992-03-25 1993-10-22 Nec Corp リードレスチップキャリア基板
CN101512759A (zh) * 2005-06-10 2009-08-19 万国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可降低电阻的双向无引脚半导体封装结构
JP2007060733A (ja) * 2005-08-22 2007-03-08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パワーモジュール
CN102209850A (zh) * 2008-11-10 2011-10-05 三电有限公司 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
CN104883076A (zh) * 2009-03-06 2015-09-02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逆变器模块及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
CN102449305A (zh) * 2009-05-29 2012-05-09 三电有限公司 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
CN201523005U (zh) * 2009-10-17 2010-07-07 天水华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排引脚的四面扁平无引脚封装件
CN103222176A (zh) * 2010-10-15 2013-07-24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逆变器模块和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
CN102184917A (zh) * 2011-03-25 2011-09-14 锐迪科创微电子(北京)有限公司 采用四方扁平无引脚封装的gsm射频发射前端模块
JP2014038548A (ja) * 2012-08-20 2014-02-27 Sanden Corp 自動販売機の商品搬出装置
CN102842549A (zh) * 2012-08-23 2012-12-26 苏州固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四方扁平无引脚的功率mosfet封装体
JP2014082824A (ja) * 2012-10-15 2014-05-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機電一体型駆動装置
CN204204837U (zh) * 2014-11-17 2015-03-11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散热结构
CN104517762A (zh) * 2014-12-22 2015-04-15 一二三电气有限公司 具有报警装置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CN205069614U (zh) * 2015-10-29 2016-03-02 江苏矽莱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扁平封装的碳化硅无触点交流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63811A1 (ja) 2017-09-28
JP6646491B2 (ja) 2020-02-14
DE112017000818T5 (de) 2018-10-25
CN109121457A (zh) 2019-01-01
JP2017175807A (ja) 2017-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21457B (zh) 电子电路装置及包括该电子电路装置的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
US8257060B2 (en) Inverter-integrated electric compressor
WO2017163828A1 (ja)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US8097992B2 (en) Electric compressor
JP5861614B2 (ja) 高電圧電気装置及び電動圧縮機
JP4898931B2 (ja)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US20160020657A1 (en) Inverter-integrated electric compressor
US9059620B2 (en) Inverter and integrated-inverter electric compressor
JP5221935B2 (ja)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WO2011037136A1 (ja)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US20160020680A1 (en) Inverter-integrated electric compressor
CN111344823B (zh) 直流链路电容器模块、电力电子模块和电力电子设备
WO2015141272A1 (ja)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US20160111942A1 (en) Inverter-integrated electric compressor
US20110217191A1 (en) Inverter-Integrated Electric Compressor
JP2010093202A (ja) 電子機器
CN109072894B (zh) 逆变器一体型电动压缩机
CN107148731B (zh) 电力转换装置
JP6754252B2 (ja)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10144887A1 (en) Power converter device for a vehicle, and vehicle
JP6544201B2 (ja) 車載用の空調装置
JP2013021918A (ja)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WO2017221854A1 (ja) 電装部品の設置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CN115224955A (zh) 功率转换装置
US20100028173A1 (en) Inverter-integrated electric compress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20

Address after: Gunma

Patentee after: SANDEN Corp.

Address before: Gunma

Patentee before: SANDEN AUTOMOTIVE CONPONENTS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