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6120A - 便携终端 - Google Patents

便携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6120A
CN109076120A CN201780027847.0A CN201780027847A CN109076120A CN 109076120 A CN109076120 A CN 109076120A CN 201780027847 A CN201780027847 A CN 201780027847A CN 109076120 A CN109076120 A CN 1090761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material
guide member
display
pallet
portab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784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6120B (zh
Inventor
酒卷拓朗
伊藤佑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076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61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61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612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1Enclos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具有显示有识别信息的显示托盘,也可使厚度变薄的便携终端。便携电话(1A)在子天线(5)中内置显示有条形码(21)的显示片材(20),通过从子天线(5)抽出显示片材(20),由用户对条形码(21)进行目视确认。显示片材(20)由具有可挠性的带状的片材部件构成。设置有可沿着抽出方向引导显示片材(20)而将该显示片材(20)抽出至子天线(5)的外部的片材引导部件(10)。

Description

便携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终端,特别涉及内置于便携终端的识别信息的取出。
背景技术
原则上,便携电话或数据通信终端等便携终端各自具有国际移动装置识别码(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fier;终端识别码)。
但是近年来,随着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便携终端的小型化、电池的内置化,逐渐无法腾出IMEI、制造编号等重要信息的显示区域。因此,以往,例如采用如下方法,该方法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所公开,在抽出式的IMEI显示用托盘上显示IMEI等重要信息即识别信息,并仅在有必要时,抽出该抽出式的IMEI显示用托盘进行确认。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5-027009号(2015年2月5日公开)”
[专利文献2]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5-041230号(2015年3月2日公开)”
[专利文献3]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5-133588号公报(2015年7月23日公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所述现有的便携终端中,因为抽出式的IMEI显示用托盘由硬质部件构成,所以必须在便携终端的厚度方向的一部分确保在同一平面上收纳IMEI显示用托盘的区域。因此,存在如下问题点:在使便携终端的厚度变薄的方面存在极限。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现有的问题点而成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具有显示有识别信息的显示托盘,也可使厚度变薄的便携终端。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一方式中的便携终端在框体中内置了显示有识别信息的显示托盘,通过从框体抽出该显示托盘,让用户看到所述识别信息,所述便携终端的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托盘由具有可挠性的带状的片材部件构成,并且设置有可沿着抽出方向引导所述显示托盘而将所述显示托盘抽出至所述框体的外部的引导部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会产生如下效果,即,提供即使具有显示有识别信息的显示托盘,也可使厚度变薄的便携终端。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的便携终端的框体中内置的显示托盘的结构,且表示显示托盘被收纳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b)是表示所述便携终端的框体中内置的显示托盘的结构,且表示显示托盘被抽出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所述便携终端的整体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包括所述框体中内置的显示托盘的便携终端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4(a)是表示固定于所述便携终端的子天线的片材引导部件的结构的平面图,图4(b)是表示受到所述片材引导部件引导的显示托盘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将所述显示片材安装于片材引导部件的方法、及将片材引导部件定位于子天线的方法的立体图。
图6(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的框体中内置的显示托盘及引导部件的变形例的结构,且表示显示托盘的收纳状态的平面图,图6(b)是表示所述便携终端的框体中内置的显示托盘被抽出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7(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的框体中内置的显示托盘及引导部件的其他变形例的结构,且表示显示托盘的收纳状态的平面图,图7(b)是表示所述便携终端的框体中内置的显示托盘被抽出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中的便携终端的框体中内置的显示托盘及引导部件的结构,且表示引导部件通过单面胶带固定于框体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9是表示所述便携终端的框体中内置的显示托盘及引导部件的变形例的结构,且表示引导部件通过插销固定于框体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中的便携终端的框体中内置的显示托盘及引导部件的结构,且表示所述显示托盘及引导部件设置在显示面板与电路基板之间的结构的便携终端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若基于图1~图7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则如下所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作为便携终端的例如智能手机等便携电话1A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一方式中的便携终端未必限于便携电话,例如可适用于数据通信终端。
基于图2及图3对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中的便携电话1A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所述便携终端的整体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包括所述框体中内置的显示托盘的便携终端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A包括:表面侧机壳3,收容作为例如包含触控面板的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部2;以及背面侧机壳6,覆盖该表面侧机壳3的背面侧。另外,在表面侧机壳3与背面侧机壳6之间,从上到下依次收纳有作为电路基板的电子电路基板4、屏蔽件4d及子天线5。在本实施方式中,表面侧机壳3、背面侧机壳6及子天线5具有作为本发明的一方式中的框体的功能。
在所述电子电路基板4的侧面,安装有可放入取出SD卡4a及SIM卡4b的卡用连接器4c。
另外,在表面侧机壳3的侧面设置有开口部3a,该开口部3a可供朝同一平面方向,向卡用连接器4c安装所述SD卡4a及SIM卡4b。所述开口部3a由连接器盖3b封闭。连接器盖3b会在向卡用连接器4c安装所述SD卡4a及SIM卡4b时或拆除所述SD卡4a及SIM卡4b时,或者在抽出后述的作为显示托盘的显示片材20时被打开。
仍如图1(a)、图1(b)所示,子天线5包括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标准)天线5a等。
一般来说,便携电话或个人手持式电话系统(Personal Handy-phone System,PHS)的移动台(终端)包括主天线与子天线这两个系统的天线。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主天线未图示。
但是原则上,便携电话或数据通信终端等便携终端各自具有国际移动装置识别码(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fier;终端识别码)。
此处,近年来,随着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便携终端的小型化、电池的内置化,逐渐无法腾出IMEI、制造编号等重要信息的显示区域。因此,以往,例如采用如下方法,该方法是在抽出式的显示托盘上显示IMEI等重要信息,并仅在有必要时,抽出该抽出式的显示托盘进行确认。
但是,在现有的便携终端中,因为抽出式的显示托盘由硬质部件构成,所以必须在便携终端的厚度方向的一部分确保在同一平面上收纳显示托盘的区域。因此,存在如下问题点:在使便携终端的厚度变薄的方面存在极限。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A以如下方式解决了该问题。基于图4(a)、图4(b)对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A中的抽出式的显示托盘进行说明。图4(a)是表示固定于所述便携终端的子天线的片材引导部件的结构的平面图。图4(b)是表示受到所述片材引导部件引导的显示托盘的结构的平面图。
本实施方式的作为显示托盘的显示片材20如图4(b)所示,形成为具有可挠性的带状,并且在该显示片材20的表面,一维地显示有作为识别信息的条形码21。而且,如后述的图1(a)、图1(b)所示,该显示片材20一边沿着带状的片材引导部件10受到引导,一边被抽出,由此,使得表面所显示的条形码21能够被看到。在本实施方式中,条形码21印刷于标签,并粘贴于显示片材20。
在该条形码21中,例如显示有国际移动装置识别码。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识别信息由一次元的条形码21显示,但未必限于此,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也可以是二维条形码即所谓的QR码(注册商标)。或者,识别信息也可并非为编码,而是由文字等记载,而且,识别信息还可以是国际移动装置识别码以外的与便携电话1A相关的某些设备信息等识别信息。
本实施方式的显示片材20包含例如塑料等具有可挠性的材料。但是,显示片材20未必限于塑料,只要具有可挠性,则也可以是纸、橡胶、布、金属等。
在所述显示片材20的图4(b)中的左侧端部即抽出侧前端部设置有夹头22,并且在图4(b)中的右侧端部即抽出侧后端部设置有后端部引导件23。
所述夹头22具有比显示片材20的长边方向的中央部的宽度稍大的扩宽部。由此,当使显示片材20沿着图4(a)所示的形成为带状的片材引导部件10进行进入移动而将该显示片材20收纳于子天线5内时,显示片材20的包含扩宽部的夹头22会被片材引导部件10中的片材引导部11的片材引导部孔11a卡住,使得显示片材20不会进一步深入。
另外,夹头22中形成有夹头孔22a。由此,例如通过将未图示的钩卡用具或用户的指甲卡在该夹头孔22a中,并向图4(b)中的左侧拉动显示片材20,能够向表面侧机壳3的侧方的外侧抽出显示片材20。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显示片材20的后端部引导件23具有形成为滑动配合部的后端部引导孔23a。如图4(a)所示,形成该后端部引导孔23a,供形成为带状的片材引导部件10以滑动配合状态穿过。再者,所谓后端部引导孔23a供片材引导部件10以滑动配合状态穿过,是指如下状态,即,片材引导部件10保持游隙而宽松地嵌合于后端部引导孔23a,片材引导部件10自如地在后端部引导孔23a中移动。
因此,后端部引导孔23a的宽度形成得大于片材引导部件10的与长边方向正交的宽度,并且后端部引导孔23a中的片材引导部件10的长边方向的内尺寸长度大于片材引导部件10的厚度。
其次,如图4(a)所示,向抽出方向引导所述显示片材20的片材引导部件10在本实施方式中,包含形成为带状的例如塑料等具有可挠性的材料。但是,片材引导部件10未必限于塑料,只要具有可挠性,则也可以是纸、橡胶、布、金属等。
所述片材引导部件10比显示片材20的抽出方向的长度更长。由此,当在收纳显示片材20的情况下,使显示片材20沿着收纳方向进行进入移动时,显示片材20的后端部引导孔23a不会脱离片材引导部件10的后端部。
另外,片材引导部件10在图4(a)中的左侧端部具有扩宽部12。关于该扩宽部12,当抽出显示片材20时,显示片材20的后端部引导件23的后端部引导孔23a会卡住该扩宽部12,因此,显示片材20不会进一步被抽出。由此,能够防止在抽出显示片材20时,显示片材20脱离表面侧机壳3。因此,片材引导部件10的扩宽部12具有作为本发明的一方式中的防拔出形状的功能,该防拔出形状防止在抽出显示片材20时,显示片材20穿过片材引导部件10的片材引导部孔11a而脱离片材引导部件10。
如上所述,根据所述显示片材20及片材引导部件10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A中,显示片材20沿着片材引导部件10被抽出,并且沿着片材引导部件10收纳于表面侧机壳3的内部。
详细来说,本实施方式的显示片材20及片材引导部件10如图1(a)、图1(b)所示,收纳于子天线5中形成的子天线凹部5b。
此处,基于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将显示片材20安装于片材引导部件10的方法、以及将片材引导部件10定位及固定于子天线5的方法。图5是表示将显示片材20安装于片材引导部件10的方法、及将片材引导部件10定位于子天线5的方法的立体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在显示片材20已抽出的状态下,片材引导部件10固定于子天线5。
为了将该显示片材20设为抽出状态,首先,如图4(a)、图4(b)所示,将显示片材20的后端部引导件23插入至片材引导部件10的片材引导部11的片材引导部孔11a。接着,使显示片材20向图4(b)的右侧进行进入移动。此处,显示片材20的长度被设定得比片材引导部件10的长度更短。因此,当显示片材20的夹头22的扩宽部成为被片材引导部件10的片材引导部孔11a卡住的状态时,显示片材20的后端部引导孔23a并未到达图4(a)所示的片材引导部件10的右侧端。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此时,因为片材引导部件10也具有可挠性,所以使片材引导部件10弯曲而使片材引导部件10的右侧端部穿过显示片材20的后端部引导孔23a,然后,解除其弯曲状态。由此,显示片材20以沿着片材引导部件10的长边方向自如进退的状态而安装于该片材引导部件10。
在该状态下,暂且向左侧抽出显示片材20。由此,不久之后,显示片材20的后端部引导孔23a会抵接于片材引导部件10的扩宽部12,因此,该位置成为显示片材20的最大限度的抽出位置。在该状态下,进行用以将片材引导部件10固定于子天线5的定位。
如图5所示,使用定位用夹具30将片材引导部件10定位于子天线5的子天线凹部5b。在该定位用夹具30中的预先设定的位置,竖立设置有两个定位插销31、31。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在子天线5的子天线凹部5b中,以与定位插销31、31的设定位置相同的间隔穿设有插销用子天线插入孔5c、5c。另外,如图4(a)所示,在片材引导部件10中,也以与定位插销31、31的设定位置相同的间隔穿设有插销用片材引导部件插入孔13、13。
因此,如图5所示,将子天线5放置在定位用夹具30的上侧,使定位插销31、31穿过子天线5的插销用子天线插入孔5c、5c而穿入至片材引导部件10的插销用片材引导部件插入孔13、13,由此,能够将片材引导部件10定位于子天线5的子天线凹部5b中的所期望的位置。
接着,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该位置,将未图示的双面胶带贴在图4(a)所示的片材引导部件10的宽度扩大部12的背面、及图4(a)所示的片材引导部件10的右端部的胶带粘贴部14,将片材引导部件10固定于子天线5的子天线凹部5b。
由此,通过使显示片材20沿着片材引导部件10的长边方向进退移动,显示片材20可被抽出及收纳。
再者,在所述说明中,在子天线5中穿设插销用子天线插入孔5c、5c,且在片材引导部件10中也穿设插销用片材引导部件插入孔13、13,使用具有定位插销31、31的定位用夹具30对片材引导部件10进行定位后,利用双面胶带将片材引导部件10固定于子天线5。其理由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子天线5的正上方有屏蔽件4d,因此,无法在子天线5上设置决定插销31、31。因此,在子天线5的正上方有设置定位插销的空间的情况下,如后述的实施方式2所示,可在子天线5上竖立设置插销42、42。
基于图1(a)、图1(b)、图2及图3说明所述结构的显示片材20收容于子天线5时与从子天线5抽出时的状态。图1(a)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便携终端的框体中内置的显示托盘的结构,且表示显示托盘被收纳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b)是表示所述便携终端的框体中内置的显示托盘的结构,且表示显示托盘被抽出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1(a)所示,当显示片材20收纳于子天线5时,显示片材20是以沿着上侧重叠于片材引导部件10的状态配置。此时,如图3所示,显示片材20的夹头22位于表面侧机壳3中的开口部3a。另外,片材引导部件10收纳于子天线5的子天线凹部5b,显示片材20的位置成为比开口部3a更低的位置。结果是显示片材20在穿过片材引导部件10的片材引导部11中的片材引导部孔11a后,向上侧倾斜,然后横向延伸,从而夹头22位于所述开口部3a。即,本实施方式的显示片材20具有可挠性,因此,显示片材20中的条形码21的收纳位置可设为比显示片材20的夹头22的位置更低的位置。换句话说,因为使用了包含可使显示托盘弯曲的薄片材部件的显示片材20,所以可获得如下结构,即,抽出位置与收纳位置也可在便携电话1A的厚度方向上错开。
而且,为了从该显示片材20的收纳位置抽出该显示片材20,在打开表面侧机壳3的连接器盖3b后,将用户的指甲等卡在显示片材20的夹头22的夹头孔22a中而抽出显示片材20。由此,如图1(b)所示,显示片材20被抽出至外部,条形码21露出,因此,用户能够对条形码21的显示内容进行目视确认。
再者,在从该状态收纳显示片材20的情况下,推压显示片材20的夹头22而使该显示片材20进行进入移动。此时,显示片材20沿着片材引导部件10而受到显示片材20的后端部引导件23引导,因此,显示片材20会自动被引导至与片材引导部件10重合的位置。然后,在使显示片材20进行进入移动直到夹头22位于开口部3a后,盖上连接器盖3b,由此,显示片材20成为收纳状态。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作为便携终端的便携电话1A将显示有作为识别信息的条形码21的作为显示托盘的显示片材20内置于作为框体的表面侧机壳3、子天线5,通过从表面侧机壳3、子天线5抽出该显示片材20,由用户对条形码21进行目视确认。而且,显示片材20由具有可挠性的带状的片材部件构成,并且设置有作为引导部件的片材引导部件10,该作为引导部件的片材引导部件10可沿着抽出方向引导显示片材20而将该显示片材20抽出至表面侧机壳3、子天线5的外部。
根据所述结构,设置有片材引导部件10,该片材引导部件10可沿着抽出方向引导显示片材20而将该显示片材20抽出至表面侧机壳3、子天线5的外部。因此,当抽出显示片材20时,片材引导部件10以沿着抽出方向将显示片材20抽出至表面侧机壳3、子天线5的外部的方式进行引导。此处,显示片材20由具有可挠性的带状的片材部件构成,因此,即使显示片材20本身不在同一平面上,也可抽出显示片材20,并且可由薄部件构成该显示片材20。
因此,能够提供即使具有显示有条形码21的显示托盘,也可使厚度变薄的便携电话1A。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A中,片材引导部件10由具有可挠性的带状片材部件构成,并且在片材引导部件10中的显示片材20的抽出方向的前端部,设置有供显示片材20沿着长边方向穿过的作为引导部件孔部的片材引导部孔11a。
由此,显示片材20及片材引导部件10均由具有可挠性的带状的片材部件构成,因此,可使显示片材20及片材引导部件10均较薄。
另外,在片材引导部件10中的显示片材20的抽出方向的前端部,设置有供显示片材20沿着长边方向穿过的片材引导部孔11a。因此,当抽出包含带状的片材部件的显示片材20时,该显示片材20会沿着长边方向的抽出方向,切实地受到片材引导部件10的片材引导部孔11a引导。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A在显示片材20的抽出方向的后端部,设置有供片材引导部件10沿着长边方向穿过的作为显示托盘孔部的后端部引导孔23a。
由此,当收纳显示片材20时,显示片材20的抽出方向的后端部的后端部引导孔23a会沿着片材引导部件10移动。结果是当收纳显示片材20时,显示片材20沿着片材引导部件10移动直到深处为止,因此,能够不使显示片材20朝向倾斜方向而将该显示片材20收纳于表面侧机壳3、子天线5的内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A中,片材引导部件10固定于子天线5。
由此,子天线5的区域面积大,因此,即使显示片材20及片材引导部件10大,也可容易地被收纳。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A中,片材引导部件10在显示片材20的抽出方向的至少后端部固定于子天线5。
由此,通过在片材引导部件10的后端部将该片材引导部件10固定于子天线5,当收纳显示片材20时,能够不使显示片材20朝向倾斜方向而将该显示片材20收纳于子天线5的内部。
另外,在片材引导部件10中的显示片材20的抽出方向的后端部与前端部均固定于子天线5的情况下,在收纳及抽出显示片材20时,均能够不使显示片材20朝向倾斜方向而将该显示片材20收纳于子天线5的内部或抽出至外部。
再者,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在显示片材20的整个长边方向上,其宽度即显示片材20的与长边方向正交的宽度大于片材引导部件10的宽度。
但是,并不特别限定于此,例如,如图6(a)、图6(b)所示,显示片材20A的宽度与片材引导部件10A的宽度也可相同。但是,在此情况下,使片材引导部件10A中的片材引导部15的片材引导部孔15a大于显示片材20A的宽度。另一方面,使显示片材20A中的后端部引导件24的后端部引导孔24a的内尺寸宽度大于片材引导部件10A的宽度。
由此,即使显示片材20A的宽度与片材引导部件10A的宽度相同,也可沿着片材引导部件10A抽出显示片材20A。另外,此时,如图6(b)所示,当抽出显示片材20A时,显示片材20A的后端部引导件24会抵接于片材引导部件10A的片材引导部15,该显示片材20A无法穿过片材引导部孔15a。因此,因为无法进一步抽出显示片材20A,所以显示片材20A不会被拔出。
另外,例如,如图7(a)、图7(b)所示,显示片材20B的宽度也可小于片材引导部件10B的宽度。在此情况下,如图7(a)、图7(b)所示,使片材引导部件10B中的片材引导部16的片材引导部孔16a大于显示片材20B的宽度。另一方面,使显示片材20B中的后端部引导件25的后端部引导孔25a的内尺寸宽度大于片材引导部件10B的宽度。
由此,即使在显示片材20B的宽度小于片材引导部件10B的宽度的情况下,也可沿着片材引导部件10B抽出显示片材20B。
另外,即使在此情况下,如图7(b)所示,当抽出显示片材20B时,显示片材20B的后端部引导件25无法穿过片材引导部件10B的片材引导部孔16a。因此,因为无法进一步抽出显示片材20B,所以显示片材20B不会被拔出。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A的显示片材20、20A、20B或片材引导部件10、10A、10B中的至少一者形成有防拔出形状,该防拔出形状防止在抽出显示片材20、20A、20B时,显示片材20、20A、20B穿过片材引导部件10、10A、10B的片材引导部孔11a、15a、16a而脱离片材引导部件10、10A、10B。
由此,能够防止在抽出显示片材20、20A、20B时,显示片材20、20A、20B穿过片材引导部件10、10A、10B的片材引导部孔11a、15a、16a而脱离片材引导部件10、10A、10B。
此处,作为防拔出形状的一例,例如有如下形状,即,将片材引导部件10中的处于显示片材20的抽出方向的前端部的片材引导部11的宽度设为扩宽部12,并将其形成得大于显示片材20的后端部引导孔23a的内尺寸宽度。
另外,作为防拔出形状的另一例,例如有如下形状,即,将显示片材20A、20B的抽出方向的后端部的宽度形成得大于片材引导部孔15a、16a的内尺寸宽度。
[实施方式2]
若基于图8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则如下所述。再者,本实施方式中未说明的结构与所述实施方式1相同。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对具有与所述实施方式1的附图所示的部件相同功能的部件标记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所述实施方式1的便携电话1A中,使用了双面胶带来固定片材引导部件10。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B的不同点在于:代替双面胶带而使用单面胶带来固定片材引导部件10。
基于图8及图9对本实施方式的作为便携终端的便携电话1B的结构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便携电话1B的结构,且表示通过单面胶带41固定于子天线5的片材引导部件10及显示片材20的结构的平面图。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便携电话1B的其他结构,且表示通过插销42而位置固定于子天线5的片材引导部件10及显示片材20的结构的平面图。
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B如图8所示,片材引导部件10内置于子天线5,并且该片材引导部件10通过单面胶带41、41固定于子天线5。
由此,在对装入有显示片材20的片材引导部件10进行定位后,只要在该位置,从上方将单面胶带41、41粘贴于片材引导部件10的两端即可,因此,可容易地将片材引导部件10固定于子天线5。
再者,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双面胶带或单面胶带作为将片材引导部件10固定于子天线5时的固定部件,但未必限于此,例如能够使用粘接剂等固定部件。
另外,当将显示片材20及片材引导部件10定位于子天线5时,在所述插销42、42的正下方无组件,且存在无阻碍的例如高度为1mm左右的空间来设置插销42、42的情况下,也可在子天线5上竖立设置插销42、42。
由此,无需如实施方式1所说明,使用定位用夹具30对装入有显示片材20的片材引导部件10进行定位,因此,能够削减工时。
[实施方式3]
若基于图10对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则如下所述。再者,本实施方式中未说明的结构与所述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相同。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对具有与所述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的附图所示的部件相同功能的部件标记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所述实施方式1的便携电话1A及实施方式2的便携电话1B中,将显示片材20固定于子天线5。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C的不同点在于:不将显示片材20固定于子天线5。
基于图10对本实施方式的作为便携终端的便携电话1C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便携电话1C的结构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电话1C如图10所示,显示片材20及片材引导部件10可不固定于子天线5,而是设置在表面侧机壳金属板3c与电子电路基板4之间。即,显示片材20及片材引导部件10能够设置在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部2与作为电路基板的电子电路基板4之间。
在此情况下,如图10所示,显示片材20及片材引导部件10固定设置在卡用连接器4c的上侧。
结果是显示片材20及片材引导部件10成为沿着同一平面方向延伸设置的状态,此时,显示片材20的夹头22面对表面侧机壳3的开口部3a。
因此,通过在同一平面上抽出显示片材20,能够容易地将显示片材20抽出至表面侧机壳3的外部。
另外,可将显示片材20及片材引导部件10设置于子天线5以外的部位。
如上所述,作为本实施方式中的便携终端的便携电话1C中,显示片材20及片材引导部件10、设置在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部2与作为电路基板的电子电路基板4之间。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显示片材20及片材引导部件10薄且具有可挠性,所以未必设置于子天线5,时常也可设置在液晶显示部2与电子电路基板4之间。
[总结]
本发明的方式1中的便携终端(便携电话1A、1B、1C)在框体(表面侧机壳3、背面侧机壳6、子天线5)中内置显示有识别信息(条形码21)的显示托盘(显示片材20),通过从框体(表面侧机壳3、背面侧机壳6、子天线5)抽出该显示托盘(显示片材20),由用户对所述识别信息(条形码21)进行目视确认,该便携终端的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托盘(显示片材20)由具有可挠性的带状的片材部件构成,并且设置有可沿着抽出方向引导所述显示托盘(显示片材20)而将所述显示托盘(显示片材20)抽出至所述框体(表面侧机壳3、背面侧机壳6、子天线5)的外部的引导部件(片材引导部件10)。
根据所述发明的一方式,设置有可沿着抽出方向引导显示托盘而将该显示托盘抽出至框体的外部的引导部件。因此,当抽出显示托盘时,引导部件以沿着抽出方向将显示托盘抽出至框体的外部的方式进行引导。此处,显示托盘由具有可挠性的带状的片材部件构成,因此,即使显示托盘本身不在同一平面上,也可抽出该显示托盘,并且可由薄部件构成该显示托盘。
因此,能够提供即使具有显示有识别信息的显示托盘,也可使厚度变薄的便携终端。
根据方式1中的便携终端,本发明的方式2中的便携终端(便携电话1A、1B、1C)优选所述引导部件(片材引导部件10、10A、10B)由具有可挠性的带状的片材部件构成,并且在所述引导部件(片材引导部件10、10A、10B)中的所述显示托盘(显示片材20、20A、20B)的抽出方向的前端部,设置有供所述显示托盘(显示片材20、20A、20B)沿着长边方向穿过的引导部件孔部(片材引导部孔11a、15a、16a)。
由此,显示托盘及引导部件均由具有可挠性的带状的片材部件构成,因此,可使显示托盘及引导部件均较薄。
另外,在引导部件中的显示托盘的抽出方向的前端部,设置有供显示托盘沿着长边方向穿过的引导部件孔部。因此,当抽出包含带状的片材部件的显示托盘时,该显示托盘会沿着长边方向的抽出方向,切实地受到引导部件的引导部件孔部引导。
根据方式2中的便携终端,本发明的方式3中的便携终端(便携电话1A、1B、1C)优选在所述显示托盘(显示片材20、20A、20B)或引导部件(片材引导部件10、10A、10B)中的至少一者形成有防拔出形状(扩宽部12),该防拔出形状(扩宽部12)防止在抽出所述显示托盘(显示片材20、20A、20B)时,所述显示托盘(显示片材20、20A、20B)穿过所述引导部件(片材引导部件10、10A、10B)的所述引导部件孔部(片材引导部孔11a、15a、16a)而脱离所述引导部件(片材引导部件10、10A、10B)。
由此,能够防止在抽出显示托盘时,显示托盘穿过引导部件的所述引导部件孔部而脱离引导部件。再者,防拔出形状例如有将引导部件中的显示托盘的抽出方向的前端部的宽度形成得大于后述的显示托盘的显示托盘孔部的内尺寸宽度的形状、或将显示托盘的抽出方向的后端部的宽度形成得大于引导部件孔部的内尺寸宽度的形状。
根据方式1、2或3中的便携终端,本发明的方式4中的便携终端(便携电话1A、1B、1C)优选在所述显示托盘(显示片材20、20A、20B)中的抽出方向的后端部,设置有供所述引导部件(片材引导部件10、10A、10B)沿着长边方向穿过的显示托盘孔部(后端部引导孔23a、24a、25a)。
由此,当收纳显示托盘时,显示托盘中的抽出方向的后端部的显示托盘孔部会沿着引导部件移动。结果是当收纳显示托盘时,显示托盘沿着引导部件移动直到深处为止,因此,能够不使显示托盘朝向倾斜方向而将该显示托盘收纳于框体的内部。
根据方式1~方式4中的任一个方式的便携终端,本发明的方式5中的便携终端(便携电话1A、1B)的所述引导部件(片材引导部件10)固定于子天线5。
由此,子天线的区域面积大,因此,即使显示托盘及引导部件大,也可容易地被收纳。
根据方式1~方式5中的任一个方式的便携终端,本发明的方式6中的便携终端(便携电话1A、1B)的所述引导部件(片材引导部件10)在所述显示托盘(显示片材20)中的抽出方向的至少后端部固定于所述框体(子天线5)。再者,作为固定方法,能够使用胶带,此外能够使用粘接剂等。
由此,通过在引导部件的至少后端部将该引导部件固定于框体,当收纳显示托盘时,能够不使显示托盘朝向倾斜方向而将该显示托盘收纳于框体的内部。
根据方式1~方式4中的任一个方式的便携终端,本发明的方式7中的便携终端(便携电话1C)的所述显示托盘(显示片材20)及引导部件(片材引导部件10)设置在显示面板(液晶显示部2)与电路基板(电子电路基板4)之间。
由此,在本发明的一方式中,因为显示托盘及引导部件薄且具有可挠性,所以未必设置于子天线,也可设置在显示面板与电路基板之间。
再者,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各实施方式,可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不同实施方式所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加以组合而获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一方式的技术范围。而且,通过将各实施方式所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加以组合,能够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附图标记说明
1A、1B、1C:便携电话(便携终端)
2:液晶显示部(显示面板)
3:表面侧机壳(框体)
3a:开口部
4:电子电路基板(电路基板)
4c:卡用连接器
5:子天线(框体)
5b:子天线凹部
6:背面侧机壳(框体)
10、10A、10B:片材引导部件(引导部件)
11、15、16:片材引导部
11a、15a、16a:片材引导部孔(引导部件孔部)
12:扩宽部(防拔出形状)
20、20A、20B:显示片材(显示托盘)
21:条形码(识别信息)
23、24、25:后端部引导件
23a、24a、25a:后端部引导孔(显示托盘孔部)
31:定位插销
41:单面胶带
42:插销

Claims (7)

1.一种便携终端,其在框体中内置显示有识别信息的显示托盘,通过从框体抽出所述显示托盘,由用户对所述识别信息进行目视确认,所述便携终端的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托盘由具有可挠性的带状的片材部件构成,
并且设置有可沿着抽出方向引导所述显示托盘并抽出至所述框体的外部的引导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由具有可挠性的带状的片材部件构成,
并且在所述引导部件中的所述显示托盘的抽出方向的前端部,设置有供所述显示托盘沿着长边方向穿过的引导部件孔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托盘或引导部件中的至少一者形成有防拔出形状,所述防拔出形状防止在抽出所述显示托盘时,所述显示托盘穿过所述引导部件的所述引导部件孔部而脱离所述引导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托盘中的抽出方向的后端部,设置有供所述引导部件沿着长边方向穿过的显示托盘孔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固定于子天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至少在所述显示托盘中的抽出方向的后端部固定于所述框体。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托盘及引导部件设置在显示面板与电路基板之间。
CN201780027847.0A 2016-05-09 2017-03-02 便携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0761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94110 2016-05-09
JP2016-094110 2016-05-09
PCT/JP2017/008345 WO2017195439A1 (ja) 2016-05-09 2017-03-02 携帯端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6120A true CN109076120A (zh) 2018-12-21
CN109076120B CN109076120B (zh) 2021-01-01

Family

ID=60266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784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076120B (zh) 2016-05-09 2017-03-02 便携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30823B2 (zh)
JP (1) JP6602965B2 (zh)
CN (1) CN109076120B (zh)
WO (1) WO2017195439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9910A (zh) * 2006-05-25 2007-11-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便携式终端的sim卡结合/分离导向装置
CN102348040A (zh) * 2010-08-02 2012-02-08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KR20140068473A (ko) * 2012-11-28 2014-06-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
JP2014116917A (ja) * 2012-12-07 2014-06-26 Uju Electronics Co Ltd ナノsimカード用のソケット
CN204305126U (zh) * 2015-01-19 2015-04-29 成都数字媒体产业化基地有限公司 具有sim卡固定装置的手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31134B2 (en) * 2001-10-31 2008-02-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eployable label display system
TWI224922B (en) * 2003-10-15 2004-12-01 Benq Corp Scanner
US20080203721A1 (en) 2007-02-28 2008-08-28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Information carrying device
JP4362613B2 (ja) * 2007-07-20 2009-11-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スキャナ装置、同スキャナ装置を備えた情報表示システム
CN102148915A (zh) * 2010-02-04 2011-08-10 鸿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切换图像处理模式的扫描装置
KR20130098053A (ko) * 2012-02-27 2013-09-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JP2015027009A (ja) 2013-07-29 2015-02-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
JP2015041230A (ja) 2013-08-21 2015-03-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
JP2015133588A (ja) 2014-01-10 2015-07-2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樹脂製ホルダ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JP6270137B2 (ja) * 2014-03-12 2018-01-3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222941A (ja) * 2014-04-28 2015-12-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KR101836396B1 (ko) * 2016-06-03 2018-04-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KR102604966B1 (ko) * 2017-02-24 2023-11-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79910A (zh) * 2006-05-25 2007-11-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便携式终端的sim卡结合/分离导向装置
CN102348040A (zh) * 2010-08-02 2012-02-08 夏普株式会社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KR20140068473A (ko) * 2012-11-28 2014-06-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단말기
JP2014116917A (ja) * 2012-12-07 2014-06-26 Uju Electronics Co Ltd ナノsimカード用のソケット
CN204305126U (zh) * 2015-01-19 2015-04-29 成都数字媒体产业化基地有限公司 具有sim卡固定装置的手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7195439A1 (ja) 2019-03-07
WO2017195439A1 (ja) 2017-11-16
CN109076120B (zh) 2021-01-01
JP6602965B2 (ja) 2019-11-06
US20190149642A1 (en) 2019-05-16
US10630823B2 (en) 2020-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25222B2 (en) Payment-enabled mobile telephone assembly
US8061620B2 (en) Removably securing small contactless payment card to electronic device
US20160132700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8851386B2 (en) Removably securing small contactless payment card via removable accessory to electronic device
WO2016172449A1 (en) Disablement indicator on a programmable smart card
WO2004027689A3 (en) A data input device
US20130082933A1 (en) Mobile computer with keypad-embedded rfid antenna
US10579838B2 (en) Integrated card swiping device
CN109076120A (zh) 便携终端
JP2007004501A (ja) 電子機器
JP4530318B2 (ja) プラグイン型icカード用アダプタ
JP2015041230A (ja) 携帯端末
JP2011181303A (ja) 蓋体係止構造、電池収容構造及びカード型電子機器
JP5585124B2 (ja) 携帯端末、タグ読取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256293B2 (ja) Icカード保持具
JP2007004502A (ja) 電子機器
JP3807719B2 (ja) Icカード
KR101031236B1 (ko) 휴대용 카드 리더기
US2013033554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JP6332486B2 (ja) データ読取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685462B (zh) 一种一体机
CN211860196U (zh) 一种电子设备
JP4324180B2 (ja) 非接触icカード式乗車券用パスケース
CN202736061U (zh) 一种带有非接触卡射频天线的手持终端
JP2015215919A (ja) データ読取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