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5467B - 带模塑部电线 - Google Patents

带模塑部电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5467B
CN109075467B CN201780022904.6A CN201780022904A CN109075467B CN 109075467 B CN109075467 B CN 109075467B CN 201780022904 A CN201780022904 A CN 201780022904A CN 109075467 B CN109075467 B CN 1090754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p forming
forming member
conductor
electric wire
end 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290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5467A (zh
Inventor
堀尾仁志
福本康治
桥本大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075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54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54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54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70Insulation of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11End pieces or tapping pieces for wir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and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 H01R11/12End pieces terminating in an eye, hook, or for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70Insulation of connections
    • H01R4/72Insulation of connections using a heat shrinking insulating sleeve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Terminals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包括被绝缘的导体的带模塑部电线中,省略去除绝缘包覆的工序。带模塑部电线具备:导体部(1);端子(2),其连接于所述导体部(1)的端部;模塑部(3),以所述端子(2)从一端侧突出并且所述导体部(1)从另一端侧突出的形式覆盖所述导体部(1)和所述端子(2)的连接部分;绝缘性包覆部(4),其覆盖所述模塑部(3)和所述导体部(1)的周围,由热收缩管(40)收缩而成;台阶形成部件(6),其设置于所述模塑部(3)的外周面,包括面向所述一端侧的台阶形成面(61),所述包覆部(4)的端部卡挂于由所述台阶形成面(61)形成的台阶部。

Description

带模塑部电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模塑部以及带端子电线的带模塑部电线。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带模塑部电线具备:带端子电线,其端子连接于具备导体和绝缘包覆部的绝缘电线的端部;及模塑部,其覆盖绝缘电线和端子的连接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8704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例子中,在制造带模塑部电线时,需要有去除绝缘电线的端部的绝缘包覆部的工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包含被绝缘的导体的带模塑部电线中,省略去除绝缘包覆部的工序。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1方式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具备:导体部;端子,其连接于所述导体部的端部;模塑部,以所述端子从一端侧突出并且所述导体部从另一端侧突出的形式覆盖所述导体部和所述端子的连接部;绝缘性包覆部,其覆盖所述模塑部和所述导体部周围,由热收缩管收缩而成;台阶形成部件,其设置于所述模塑部的外周面,包含面向所述一端侧的台阶形成面,所述包覆部的端部卡挂于由所述台阶形成面形成的台阶部。在第1方式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中,所述台阶形成部件由弹性材料形成。
在第2方式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中,所述台阶形成部件嵌入到形成于所述模塑部外周面的定位凹部。
在第3方式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中,所述台阶形成部件相对于所述模塑部分体形成,被安装于所述模塑部的外周面。
第4方式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是第1至第3的任意一个方式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还具备接合部,其被设置于所述台阶形成部件周围,将所述包覆部与所述台阶形成部件之间以及所述模塑部与所述台阶形成部件之间填埋。
第5方式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是第1至第4的任意一个方式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所述台阶形成部件以遍及整个圆周方向连续的方式形成为环状。
第6方式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是第1至第5的任意一个方式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在所述导体部与所述包覆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发明效果
根据第1至第6方式,在模塑部和导体部穿过热收缩管的状态下将热收缩管加热,从而形成覆盖模塑部与导体部的周围的包覆部。此时,导体部被包覆部绝缘。此时,包覆部的端部卡挂于台阶部。因此防止包覆部相对于导体部错位,能够更加确保导体部被包覆部绝缘。因此,即使不使用将导体部绝缘包覆的绝缘电线,将裸状态的导体部的端部与端子连接时,也能够确保导体部被包覆部绝缘。如此,能够在包含被绝缘的导体部的带模塑部电线中省略去除绝缘包覆的工序。
尤其根据第2方式,能够抑制在热收缩管收缩时等,台阶形成部件相对于模塑部错位或歪斜,因此能够稳定制品的品质。
尤其根据第4方式,因为具备接合部,所以能够在包覆部与台阶形成部件之间以及在模塑部与台阶形成部件之间更加确切地止水。
尤其根据第1方式,即使一端侧的外径尺寸比模塑部中设有台阶形成部件的部分大,也能够将台阶形成部件容易地随后安装。并且,若台阶形成部件以扩张状态设置,则台阶形成部件将模塑部紧固,从而能够更加确切地在模塑部与台阶形成部件之间止水。
尤其根据第5方式,能够比起台阶形成部件分为2部件以上的时候减少部件数量。
尤其根据第6方式,因为导体部和包覆部之间有间隙,所以能够容易地弯折导体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3是说明实施方式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第1变形例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5是表示第2变形例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6是表示第3变形例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7是表示第4变形例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第5变形例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以下对实施方式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100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100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3是说明实施方式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100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带模塑部电线100具备导体部1、端子2、模塑部3、包覆部4、以及台阶形成部件6。并且,包覆部4的端部卡挂于由台阶形成部件6形成的台阶部S。带模塑部电线100例如被包含于搭载于汽车等车辆的线束。
首先,对带模塑部电线100的导体部1进行说明。导体部1是线形的金属部件。例如,导体部1是以铜或铝等金属为主成分的线形的部件。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导体部1是能够弯曲的柔软的部件。导体部1能够想到是,例如由多个线材绞合而成的绞线或由多个线材编织而成的编织线。另外,导体部1能够是单芯线等,也能够是维持直线形的部件。
导体部1在制造带模塑部电线100时是裸状态。在此,端子2被连接到裸状态的导体部1的端部,之后,导体部1的周围被包覆部4包覆。后述详细情况。
其次,对端子2进行说明。端子2连接在导体部1的端部。由此,导体部1与端子2被电连接。端子2是例如由铜等金属为主成分的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端子2具备连接在导体部1的端部的第一连接部21、以及能够连接在作为端子2的连接对象的对象侧部件的第二连接部22。
在此,第一连接部21包含能够压接于导体部1的端部的压接片。在带模塑部电线100中,第一连接部21的压接片以覆盖导体部1的端部的周围的形式被敛紧。另外,也能够想到第一连接部21以热熔焊接或超声波焊接等的焊接形式被连接。在此情况,能够想到例如第一连接部21被形成为能够与导体部1的端部焊接的平板状。
并且在此,在第二连接部22上形成有能够与对象侧部件螺栓紧固的紧固孔220。另外,能够想到例如端子板等作为端子2的连接对象的对象侧部件。
其次,对模塑部3进行说明。模塑部3以从一端侧突出端子2且从另一端侧突出导体部1的形式覆盖导体部1与端子2的连接部分。具体地讲,模塑部3覆盖导体部1的端部与端子2的第一连接部21。
模塑部3例如以将导体部1和端子2作为嵌件部件覆盖它们的连接部分的形式被嵌件成形。构成模塑部3的树脂能够想到是,例如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PPS(聚苯硫醚)树脂、PPA(聚邻苯二甲酰胺)树脂、LCP树脂(液晶聚合物)、酚类、聚酯类、聚酰胺类或环氧树脂类的树脂等。
在带模塑部电线100中,端子2从模塑部3的一端侧突出。具体地讲,端子2的第二连接部22从模塑部3的一端侧突出。然而,导体部1从模塑部3的另一端侧突出。具体地讲,导体部1的除了端部之外的部分从模塑部3的另一端侧突出。
在此,如图1所示,模塑部3具备:第一部分35,其覆盖导体部1和端子2的连接部分,构成一端侧部分;以及第二部分36,其从第一部分35向导体部1侧突出,构成另一端侧部分。如图1所示,第二部分36也是只覆盖导体部1周围的部分。并且,第二部分36的外径比第一部分35的外径小。第一部分35与第二部分36也能够以同样大的外径形成,也能够使第二部分36的外径更大的方式形成。并且在此,模塑部3的延伸方向与导体部1的延伸方向一致。
如图1所示,台阶形成部件6被设置于模塑部3的外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模塑部3的第二部分36的外周面设有台阶形成部件6。台阶形成部件6包含面向一端侧的台阶形成面61。由此,在模塑部3的外周侧形成台阶部S。也就是说,通过在模塑部3的外周面设置了台阶形成部件6,从而形成有台阶部S。台阶部S以相对于台阶形成面61位于另一端侧的部分比相对于台阶形成面61位于一端侧的部分在模塑部3的径方向上更靠外方的方式突出形成。在此,以台阶形成部件6中的与台阶形成面61的外周侧部分相连的部分比第二部分36的外周面更靠外周侧的形式被突出形成。
在此,台阶形成部件6由例如橡胶等的弹性材料构成。另外,台阶形成部件6以在整个圆周方向连续的方式形成为环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台阶形成部件6像O型密封圈一样,由弹性材料形成为连续的圆环状。因此,在此台阶形成面61形成半圆弧状面。并且,被包含在台阶形成部件6中的部分不存在于比起台阶形成面61靠一端侧的位置。在此,台阶形成部件6的外周面比相对于台阶形成部件6位于一端侧的模塑部3的外周面向模塑部3的径方向外方突出,从而形成台阶部S。本实施方式中的台阶部S被沿着模塑部3(第二部分36)的外周面和台阶形成面61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包覆部4的端部卡挂于台阶部S。台阶部S优选包含如台阶形成面61的内周侧(模塑部3侧)的面那样的、与模塑部3的延伸方向正交的面,或随着去向外周侧逐渐向一端侧倾斜的面。这是因为包覆部4的端部能够更加容易地卡挂。
优选使台阶形成部件6的内周面与第二部分36中的设置台阶形成部件6的部分的外周面形成为相似的形状。例如,能够想到第二部分36的外周面和台阶形成部件6的内周面均被形成为圆形状或长方形状等。由此,台阶形成部件6能够容易地与第二部分36密接,实现止水性的提高。并且,优选台阶形成部6的内径与第二部分36中的设置台阶形成部件6的部分的外径相同或比其小。由此,台阶形成部6与第二部分36之间不容易有间隙,能够实现止水性的提高。尤其,在台阶形成部6的内径比第二部分36中的设置台阶形成部件6的部分的外径小的情况下,台阶形成部件6以弹性变形而扩张的状态设置于第二部分36,从而台阶形成部件6紧固第二部分36。由此,能够实现止水性的提高。
其次,对包覆部4进行说明。在带模塑部电线100中,包覆部4覆盖模塑部3和导体部1的周围。具体的讲,在此,包覆部4覆盖模塑部3的另一端侧(第二部分36)与从第二部分36延伸出的导体部1的周围。
并且,包覆部4是热收缩管40收缩而成的绝缘性部件。热收缩管40是由例如聚烯烃类、尼龙类、硅树脂类、氟树脂类或者聚酯弹性体类等的合成树脂构成的筒状部件。热收缩管40是将通过挤压成形而成形为细筒状的树脂部件在加热的状态下拉伸成粗筒状后进行冷却而成。如此形成的热收缩管40具备在被加热时收缩到被拉伸前的细筒状的形状记忆性质。
并且,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包覆部4和导体部1之间没有设置接合部。即,包覆部4和导体部1没有被接合。由此,在带模塑部电线100中,导体部1能够在包覆部4内向导体部1的延伸方向移动。在此情况,能够防止导体部1的柔软性被接合部阻碍。
并且在此,在包覆部4和导体部1之间形成有间隙。即,包覆部4没有密接于导体部1。因此,更加不会阻碍导体部1的柔软性。并且,在此情况,例如能够想到包覆部4和导体部1之间的间隙遍及在导体部1的两侧设置的模塑部3之间的整个部分形成。
为了达成上述状态,在此,能够想到作为包覆部4采用例如在最收缩状态下拥有比导体部1的外径大的内径的热收缩管40。并且,作为其他例子,能够想到通过调整加热热收缩管40的时间以及温度,从而在包覆部4和导体部1之间形成间隙。
<制造方法>
其次,参考图1~图3,对带模塑部电线10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带模塑部电线100的制造方法具备连接工序、模塑成形工序、台阶形成部件安装工序、包覆部形成工序。
连接工序是将端子2连接到线形的导体部1的端部的工序。在此,通过压接作业将端子2的第一连接部21与导体部1的端部压接。
在本实施方式,下一步进行模塑成形工序。模塑成形工序是将以端子2从一端侧突出且导体部1从另一端侧突出的形式覆盖导体部1和端子2的连接部分的模塑部3成形的工序。在此,在将端子2和导体部1的连接部分设置于预定的模具内的状态下,将被熔融的树脂注入模具内。然后,模具内的树脂固化,从而形成覆盖端子2和导体部1的连接部分的模塑部3。
在本实施方式,下一步进行台阶形成部件安装工序。台阶形成部件安装工序是在模塑部3的外周面设置台阶形成部件6的工序。在此,如图3所示,台阶形成部件6被设置于模塑部3的第二部分36的外周面。例如,在台阶形成部件6的内径弹性变形而扩张的状态下,将端子2以及模塑部3插通到台阶形成部件6之后,使台阶形成部件6恢复弹性。在此情况,即使模塑部3的第一部分35相比于第二部分36直径大,也能够将台阶形成部件6容易地随后安装于模塑部3的第二部分36。也能够想到在模塑成形工序前将台阶形成部件6插到导体部1,而在模塑成形工序后将台阶形成部件6从另一端侧安装到模塑部3的第二部分36。
在本实施方式中,下一步进行包覆部形成工序。包覆部形成工序是使热收缩管40收缩而形成覆盖模塑部3与导体部1的周围的包覆部4的工序。在包覆部形成工序中,以将收缩后的热收缩管40的端部卡挂于通过设置台阶形成部件6而形成的台阶部S的形式,使热收缩管40收缩。在此,在台阶形成部件6被设置于第二部分36的状态下,如图3所示,模塑部3的另一端侧的部分、导体部1、以及台阶形成部件6被配置在热收缩管40内。此时,以热收缩管40的模塑部3侧的端部位于比台阶形成部件6靠近一端侧的位置的形式,在热收缩管40内配置模塑部3的另一端侧的部分、以及导体部1和台阶形成部件6。
具体地讲,以热收缩管40的模塑部3侧的端部位于比台阶形成部件6的台阶形成面61靠近模塑部3的一端侧的位置的形式,在热收缩管40内配置模塑部3、导体部1以及台阶形成部件6。然后,在此状态加热热收缩管40。被加热的热收缩管40会收缩而与模塑部3以及台阶形成部件6的外周面密接。
在此,被加热的热收缩管40在径方向收缩并且在延伸方向也收缩。此时,假如热收缩管40在延伸方向过度收缩,很可能会出现导致希望被覆盖的部分的一部分露出的不良情况。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热收缩管40的模塑部3侧的端缘部位于比台阶形成部件6靠近一端侧的位置的状态下,将热收缩管40加热,因此能够防止上述不良情况。即,通过热收缩管40在径方向收缩,从而如图2所示,热收缩管40与模塑部3的外周面以及台阶形成部件6的外周面密接。在此,当热收缩管40将要在延伸方向收缩时,热收缩管40的一部分会与台阶形成面61接触并且被卡挂。由此,限制热收缩管40的模塑部3侧的端部越过包含台阶形成面61的台阶部S向模塑部3的另一端侧移动。在热收缩管40的加热作业中,优选首先将热收缩管40的端部加热,之后将热收缩管40的中间区域加热。在此情况,能够使热收缩管40的端部更加确切地成为卡挂于台阶部S的状态。
以热收缩管40的端部卡挂于台阶部S的状态,完成热收缩管40的收缩作业,能够形成覆盖模塑部3和导体部1的周围的包覆部4,得到带模塑部电线100。如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带模塑部电线100中包覆部4的端部卡挂于台阶部S的状态意味着包覆部4的端部至少包含与台阶形成面61密接的部分的状态。优选包覆部4的端部与存在于台阶部S两侧的双方的台阶形成部件6密接。更加详细地讲,优选与第二部分36之中位于比台阶形成面61靠近一端侧的位置的部分的外周面以及台阶形成部件6的朝向台阶形成面61相反侧的面密接。在此情况,包覆部4的端部更加确切地卡挂于台阶部S。
<効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模塑部3和导体部1插在热收缩管40的状态,将热收缩管40加热,从而形成将模塑部3和导体部1的周围覆盖的包覆部4。在此情况,导体部1被包覆部绝缘。在此,包覆部4的端部卡挂于台阶部S。因此,抑制包覆部4相对于导体部1错位,能够更加确切地通过包覆部4将导体部1绝缘。因此,即使不使用将导体部1绝缘包覆的绝缘电线,将裸状态的导体部1的端部与端子2连接,也能够通过包覆部4将导体部1确切地绝缘。因此,在包含被绝缘的导体部1的带模塑部电线100中,能够省略去除绝缘包覆的工序。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台阶部S沿着模塑部3的外周面和台阶形成部件6的台阶形成面61形成,因此能够抑制台阶形成部件6的形状复杂化以及台阶形成部件6大型化。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台阶形成部件6由弹性材料形成,即使模塑部3中的一端侧的外部尺寸比模塑部3中的设置台阶形成部件6的部分大,也能够将台阶形成部件6容易地随后安装。并且,若台阶形成部件6以扩张的状态设置,则通过台阶形成部件6将模塑部3紧固,从而能够更加确切地在模塑部3和台阶形成部件6之间止水。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台阶形成部件6以沿着整个圆周方向连续的方式形成为环状,与台阶形成部件6成为2个部件以上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部件数量。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导体部1与包覆部4之间形成有间隙,因此能够使导体部1容易地弯折。
{変形例}
其次,对实施方式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100的各变形例进行说明。
{第1变形例}
首先,对第1变形例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进行说明。图4是第1变形例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100A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在图4中,与图1~图3所示的构件相同的构件付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4所示,在本例的带模塑部电线100A中,台阶形成部件6被嵌入于形成在模塑部3A的外周面的定位凹部38。
定位凹部38沿着模塑部3A的圆周方向形成。定位凹部38以从模塑部3A的外周面侧朝向内侧凹陷的方式形成。详细地讲,定位凹部38以向内侧凹陷比台阶形成部件6的高度浅的程度的方式形成。由此,嵌入于定位凹部38的台阶形成部件6的外周侧部分从定位凹部38向外方突出,以至能够形成台阶。
定位凹部38被形成为台阶形成部件6的模塑部3A侧的面(内周面)能够嵌入于定位凹部38的形状即可。在本例中,如图4所示,定位凹部38具备:沿着模塑部3A圆周方向的底面380,其形成定位凹部38的底部;第一壁面381,其在模塑部3A的一端侧与底面380相连;以及第二壁面382,其在模塑部3A的另一端侧与底面380相连。在此,底面380沿着模塑部3A的延伸方向被延伸形成。并且,使第一壁面381以及第二壁面382相对于底面380倾斜。并且,作为定位凹部38的其他例子,能够想到第一壁面381以及第二壁面382与底面380形成的角度为90度的情况。并且,作为其他方式,能够想到第一壁面381以及第二壁面382与底面380通过弯曲面相连等的情况。并且,能够想到第一壁面381以及第二壁面382不经由底面380而相连的情况,即,定位凹部38是沿着模塑部3A的圆周方向的V字形的凹部的情况等。
根据如此的带模塑部电线100A,能够抑制热收缩管40在收缩时等,台阶形成部件6相对于模塑部3A错位。并且,能够抑制热收缩管40在收缩时,台阶形成部件6相对于模塑部3A歪斜,即,能够抑制台阶形成部件6的圆周方向的一部分向模塑部3A的延伸方向错位。因此,能够确保制品的品质。
{第2变形例}
其次,对第2变形例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进行说明。图5是第2变形例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100B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在图5中,与图1~图4所示的构件相同的构件付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5所示,本例的带模塑部电线100B还具备设置于台阶形成部件6周围的接合部5。
在带模塑部电线100B中,接合部5将包覆部4与台阶形成部件6之间以及模塑部3与台阶形成部件6之间的间隙填埋。因此,抑制水等液体沿着模塑部3的外周面向包覆部4的导体部1侧浸入。接合部5能够想到采用例如聚酰胺类、改性烯烃类或聚酯系的接合剂52。作为接合部能够想到采用热熔接合剂。
在本例中,预先在安装于第二部分36之前的台阶形成部件6涂覆热塑性的接合剂52。即,软化的接合剂52被涂布在台阶形成部件6的周面,之后该接合剂52被固化。例如,通过将台阶形成部件6浸泡在装有软化的接合剂52的容器里,从而能够容易地在台阶形成部件6涂覆接合剂52。然后,将涂有固化的热塑性的接合剂52的台阶形成部件6设置于第二部分36,与此同时,在设有收缩前的热收缩管40的状态下,将热收缩管40加热。通过加热,使热收缩管40收缩并且使接合剂52软化,最终热收缩管40的内周面以及第二部分36的外周面被台阶形成部件6的周围的接合剂52接合,形成接合部5。由此,接合部5会介于作为由热收缩管40收缩而成的部件的包覆部4与台阶形成部件6之间、以及模塑部3与台阶形成部件6之间,能够在带模塑部电线100B止水。
作为其他例子,能够想到代替预先在台阶形成部件6设置接合部52,将接合部52预先设置于第二部分36的外周面以及收缩前的热收缩管40的内周面。
在这样的带模塑部电线100B中,因为具备接合部5,能够在包覆部4与台阶形成部件6之间以及模塑部3与台阶形成部件6之间更加确切地止水。
{第3变形例}
其次,对第3变形例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进行说明。图6是第3变形例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100C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在图6中,与图1~图5所示的构件相同的构件付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6所示,在本例的带模塑部电线100C中,台阶形成部件6C包含小径部65和大径部66,在小径部65和大径部66之间形成台阶部S,使热收缩管40的端部卡挂于台阶部S。
在本例中,小径部65被形成为圆筒状。大径部66与小径部65连通,被形成为比小径部65大径的圆筒状。小径部65的内径与大径部66的内径是同径,大径部66的外径比小径部65的外径大。以小径部65比大径部66靠一端侧的方式,将台阶形成部件6C设置于第二部分36。大径部66的面向一端侧的面构成台阶形成面61C。台阶形成面61C与小径部65的外周面正交。小径部65的轴心方向的尺寸被设定为能够确保热收缩管40的卡挂量的程度的尺寸。即,被形成为能够收缩到热收缩管40的比大径部66靠一端侧的部分与小径部65的外周面密接的程度的尺寸。
在本例中,也能够在包含被绝缘的导体部1的带模塑部电线100C中省略去除绝缘包覆的工序。
{第4变形例}
其次,对第4变形例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进行说明。图7是第4变形例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100D的俯视图。在图7中,与图1~图6所示的构件相同的构件付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7所示,本例的带模塑部电线100D具备多个(在此,3个)导体部1和多个(在此,3个)端子2。并且,3个导体部1与3个端子2的各连接部分被一个模塑部3D覆盖。
本例的模塑部3D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具备1个第一部分35和3个第二部分36。3个第二部分36以从1个第一部分35突出,并覆盖3个各导体部1的周围的形式形成。并且,在3个第二部分36各设置台阶形成部件6,从而形成台阶部S。
并且,带模塑部电线100D具备3个包覆部4。如图7所示,3个包覆部4覆盖3个第二部分36以及从其延伸的导体部1。
在本例中,也能够在包含被绝缘的导体部1的带模塑部电线100D中省略去除绝缘包覆的工序。
{第5变形例}
其次,对第5变形例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100E进行说明。图8是第5变形例涉及的带模塑部电线100E的局部剖视图。在图8中,与图1~图7所示的构件相同的构件付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如图8所示,本例的带模塑部电线100E具备在模塑部3E的外周面形成的第2台阶部S2。
在此,在第二部分36E的外周面中的比设置台阶形成部件6的部分靠一端侧的位置形成有凹部39。凹部39包含:沿着模塑部3E的圆周方向的底面390,其构成凹部39的底部;第一壁面391,其在模塑部3E的一端侧与所述底面390相连;以及第二壁面392,其在模塑部3E的另一端侧与所述底面390相连。在凹部39中包含第二壁面392的部分构成第2的台阶部S2。并且,热收缩管40的端部卡挂于台阶部S。其外,热收缩管40的端部在比台阶部S靠一端侧的位置卡挂于第2的台阶部S2。
根据如此的带模塑部电线100E,由于热收缩管40的端部卡挂于两个台阶部S、S2,所以热收缩管40更加不容易错位。
{其他变形例}
以上对台阶形成部件6形成为连续的环状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这并不是必须的。台阶形成部件也能够是将多个部品组合而成的环状。
并且,以上对台阶形成部件6遍及模塑部3的整个圆周方向连续形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这并不是必须的。台阶形成部件6也可以只形成于模塑部3的圆周方向的一部分。并且,台阶形成部件6也可以沿着模塑部3的整个圆周方向断续地形成。例如,台阶形成部件6也可以在模塑部3的圆周方向断续地分布。
并且,以上对台阶形成部件6由弹性材料形成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这并不是必须的。台阶形成部件能够由树脂或金属等构成。在此情况,台阶形成部件能够想到例如如上所述由多个部品构成而被安装于模塑部3。并且,台阶形成部件能够想到例如以将已被形成为大径的部件敛紧而变为小径等的形式安装于模塑部3。
并且,以上对在包覆部4和导体部1之间有间隙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这并不是必须的。包覆部4和导体部1可以密接,也可以在包覆部4和导体部1之间隔着接合部。在前者中,包覆部4例如由收缩后的径长与导体部1的径长相同或比其小的热收缩管40收缩而形成。在后者中,包覆部4和接合部例如由在内侧形成有接合剂层的热收缩管40收缩而形成。具体地讲,包覆部4和接合部由包含热收缩管40以及在热收缩管40的内侧面形成的热塑性接合剂层的具有双层构造的止水管被加热收缩而形成。热收缩管40的内侧的接合剂,能够想到是例如聚酰胺类、改性烯烃类或聚酯系的热熔接合剂。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各变形例中所说明的各构造能够在不互相矛盾的范围内被适当的组合。
此发明被如上详细说明,但是上述的说明在所有局面,仅是一例,而非限定此发明的。未示出的无数的变形例被理解成,即使不脱离此发明范围也能够被想到的变形例。
附图标记说明
100、100A、100B、100C、100D、100E 带模塑部电线
1 导体部
2 端子
3、3A、3D、3E 模塑部
35 第一部分
36、36A、36E 第二部分
38 定位凹部
4 包覆部
40 热收缩管
5 接合部
6、6C 台阶形成部件
61、61C 台阶形成面
S 台阶部

Claims (8)

1.一种带模塑部电线,其具备:
导体部;
端子,其连接于所述导体部的端部;
模塑部,以所述端子从一端侧突出并且所述导体部从另一端侧突出的形式覆盖所述导体部和所述端子的连接部分;
绝缘性包覆部,其覆盖所述模塑部和所述导体部的周围,由热收缩管收缩而成;以及
台阶形成部件,其相对于所述模塑部分体形成,被安装于所述模塑部的外周面,包含面向所述一端侧的台阶形成面,
所述包覆部的端部卡挂于由所述台阶形成面形成的台阶部,
所述台阶形成部件由弹性材料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模塑部电线,其中,
还具备接合部,其被设置于所述台阶形成部件的周围,将所述包覆部与所述台阶形成部件之间以及所述模塑部与所述台阶形成部件之间填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模塑部电线,其中,
所述台阶形成部件以遍及整个圆周方向连续的方式形成为环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模塑部电线,其中,
在所述导体部与所述包覆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5.一种带模塑部电线,其具备:
导体部;
端子,其连接于所述导体部的端部;
模塑部,以所述端子从一端侧突出并且所述导体部从另一端侧突出的形式覆盖所述导体部和所述端子的连接部分;
绝缘性包覆部,其覆盖所述模塑部和所述导体部的周围,由热收缩管收缩而成;以及
台阶形成部件,其设置于所述模塑部的外周面,包含面向所述一端侧的台阶形成面,
所述包覆部的端部卡挂于由所述台阶形成面形成的台阶部,
所述台阶形成部件嵌入到形成于所述模塑部的外周面的定位凹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模塑部电线,其中,
还具备接合部,其被设置于所述台阶形成部件的周围,将所述包覆部与所述台阶形成部件之间以及所述模塑部与所述台阶形成部件之间填埋。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带模塑部电线,其中,
所述台阶形成部件以遍及整个圆周方向连续的方式形成为环状。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带模塑部电线,其中,
在所述导体部与所述包覆部之间形成有间隙。
CN201780022904.6A 2016-04-13 2017-03-28 带模塑部电线 Active CN1090754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80028 2016-04-13
JP2016080028A JP6645329B2 (ja) 2016-04-13 2016-04-13 モールド部付電線
PCT/JP2017/012606 WO2017179410A1 (ja) 2016-04-13 2017-03-28 モールド部付電線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5467A CN109075467A (zh) 2018-12-21
CN109075467B true CN109075467B (zh) 2020-03-27

Family

ID=60041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2904.6A Active CN109075467B (zh) 2016-04-13 2017-03-28 带模塑部电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76182B2 (zh)
JP (1) JP6645329B2 (zh)
CN (1) CN109075467B (zh)
WO (1) WO20171794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00613B2 (ja) * 2017-03-22 2020-05-2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導電線
JP2020162274A (ja) * 2019-03-26 2020-10-0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512832A (de) * 1971-04-28 1971-09-15 Raychem Gmbh Wärmeschrumpfbare Manschette und deren Verwendung als Endgehäuse eines Steckers
JP2008258103A (ja) * 2007-04-09 2008-10-23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モールドコネクタおよびモールド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CN201323238Y (zh) * 2008-11-20 2009-10-07 安费诺科耐特(西安)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防水功能的压接型电缆连接器
CN201364963Y (zh) * 2009-03-06 2009-12-16 台湾云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将两根电线进行电连接的接头装置
EP2219267A1 (en) * 2009-02-13 2010-08-18 Alcatel Lucent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a connection between a coaxial cable and a coaxial connector and a coaxial cable with a terminating coaxial connector thereof
FR2966648B1 (fr) * 2010-10-26 2012-10-26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Cable electrique a cosse a fut serti a protuberance de retenue de gaine d'etancheite thermo-retractee
JP2013187041A (ja) * 2012-03-08 2013-09-19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端子付電線
JP2014116216A (ja) * 2012-12-11 2014-06-2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端子金具
JP2015135793A (ja) * 2014-01-20 2015-07-27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導出部の封止構造、センサ付きケーブル、及び端子金具付きケーブル
CN105281109A (zh) * 2014-06-26 2016-01-2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线末端的止水构造和电线末端的止水加工装置
WO2016027649A1 (ja) * 2014-08-22 2016-02-2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モジュール及び配線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18097A (en) * 1976-12-29 1978-10-03 Altek Systems, Inc. Battery cable terminal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5137478A (en) * 1991-04-01 1992-08-11 National Standard Parts, Inc. Sealed solder wire connect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use
JP2002231394A (ja) * 2001-01-30 2002-08-16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986686B2 (en) * 2001-02-23 2006-01-17 Olympu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plug for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rom a power supply to a medical instrument
US20030236016A1 (en) * 2002-06-20 2003-12-25 The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 Tubular bus bar, insulating coating method therefor, and insulating coating structure therefor
JP4680231B2 (ja) * 2007-04-18 2011-05-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308935B2 (ja) * 2009-06-30 2013-10-0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一体成形方法
DE112011102236T5 (de) * 2010-08-06 2013-04-18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Elektrischer Draht mit Anschluss und Verbinder
JP5800590B2 (ja) * 2011-06-17 2015-10-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線接続端子および当該電線接続端子を備えたワイヤハーネス
US8857367B2 (en) * 2011-08-31 2014-10-14 Apple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moisture control and moisture indication features
DE202012008242U1 (de) * 2012-02-26 2012-11-09 Kromberg & Schubert Kg Verbindung eines ersten metallischen Bauteils mit einemumhüllten zweiten metallischen Bauteil
JP2013246886A (ja) * 2012-05-23 2013-12-09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端子付き電線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治具
JP5543638B1 (ja) * 2013-05-31 2014-07-09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被覆電線の端末構造
US9634538B2 (en) * 2013-07-31 2017-04-25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Terminal assembly for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JP6372404B2 (ja) * 2015-03-27 2018-08-1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モールド部付電線
DE102016100978A1 (de) * 2015-03-31 2016-10-06 Jens Trimborn Kunststoff-Dichtungshülle für eine Leiterverbindung, Verbindungsteil, Abdeckmutter sowie abgedichtete Verbindung zwischen zwei Leitern
JP6164257B2 (ja) * 2015-07-10 2017-07-1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モールド部付電線及びモールド部付電線製造方法
CN107735907B (zh) * 2015-07-10 2019-07-23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带树脂模塑件的电线及带树脂模塑件的电线的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512832A (de) * 1971-04-28 1971-09-15 Raychem Gmbh Wärmeschrumpfbare Manschette und deren Verwendung als Endgehäuse eines Steckers
JP2008258103A (ja) * 2007-04-09 2008-10-23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モールドコネクタおよびモールド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CN201323238Y (zh) * 2008-11-20 2009-10-07 安费诺科耐特(西安)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防水功能的压接型电缆连接器
EP2219267A1 (en) * 2009-02-13 2010-08-18 Alcatel Lucent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a connection between a coaxial cable and a coaxial connector and a coaxial cable with a terminating coaxial connector thereof
CN201364963Y (zh) * 2009-03-06 2009-12-16 台湾云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将两根电线进行电连接的接头装置
FR2966648B1 (fr) * 2010-10-26 2012-10-26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Cable electrique a cosse a fut serti a protuberance de retenue de gaine d'etancheite thermo-retractee
JP2013187041A (ja) * 2012-03-08 2013-09-19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端子付電線
JP2014116216A (ja) * 2012-12-11 2014-06-2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端子金具
JP2015135793A (ja) * 2014-01-20 2015-07-27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導出部の封止構造、センサ付きケーブル、及び端子金具付きケーブル
CN105281109A (zh) * 2014-06-26 2016-01-27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线末端的止水构造和电线末端的止水加工装置
WO2016027649A1 (ja) * 2014-08-22 2016-02-2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モジュール及び配線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131725A1 (en) 2019-05-02
JP2017191695A (ja) 2017-10-19
US10476182B2 (en) 2019-11-12
CN109075467A (zh) 2018-12-21
WO2017179410A1 (ja) 2017-10-19
JP6645329B2 (ja) 2020-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64257B2 (ja) モールド部付電線及びモールド部付電線製造方法
US8011976B2 (en) Waterproof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US7164217B2 (en) Lead frame and distributing part using same
US9281101B2 (en) Electric wire with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WO2011001840A1 (ja) コネクタの一体成形方法、およびコネクタ
US10468832B2 (en) Connector
JP6142807B2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US9312647B2 (en) Connection of a first metal component to a covered second metal component
US10096986B2 (en) Device for sealing an electrical connection
CN108352631B (zh) 带模塑部的布线部件
CN109075467B (zh) 带模塑部电线
US20070176595A1 (en) Transmission sensor with overmolding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13120699A (ja) 端子付電線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431356B2 (en) Molded part-equipped electrical cable and molded part-equipped electrical cable manufacturing method
WO2014084032A1 (ja) 端子付電線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30101845A1 (en) Electric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Electrical Device
JP6417738B2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2016131455A (ja) モールド部付電線
JP2008312353A (ja) 蛇行環状コイ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