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3296A - 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073296A CN109073296A CN201780021669.0A CN201780021669A CN109073296A CN 109073296 A CN109073296 A CN 109073296A CN 201780021669 A CN201780021669 A CN 201780021669A CN 109073296 A CN109073296 A CN 10907329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frigerant
- liquid storage
- flow path
- storage device
- heat exchan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F25B39/028—Evaporators having distributing me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4—Condens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2—Evapor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7/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apparatus
- F28F27/0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heat-exchange media between different chann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321—Heat exchangers for air-conditioning devices
- B60H1/00335—Heat exchangers for air-conditioning devices of the gas-air typ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39/00—Details of evaporators; 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4—Condensers with an integrated receiver
- F25B2339/0445—Condensers with an integrated receiver with throttle por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39/00—Details of evaporators; 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Details of condensers
- F25B2339/047—Water-cooled condens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18—Optimization, e.g. high integration of refrigeration compon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021/0019—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8D2021/008—Other heat exchanger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Heat exchang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vehicles
- F28D2021/0084—Conden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热交换器(2)具有:使通过内部的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部(3、4);将从热交换部(3)流出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气液分离为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并储存液相制冷剂的储液器(5);以及对通过构成制冷循环的制冷剂流路而流入的制冷剂的流动状态进行调整而向热交换部(3)供给,并对从热交换部(4)或储液器(5)流出的制冷剂的流出状态以及流出目的地进行调整的制冷剂调整部(6),制冷剂调整部(6)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储液器(5)内。
Description
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
本申请基于2016年4月8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078226号、2017年3月3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070724号,主张其优先权的利益,该专利申请的所有内容作为参照引入本说明书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使用这种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装置,例如有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将制冷剂分离为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的气液分离器;将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切换为第一模式的制冷剂回路和第二模式的制冷剂回路中的一方的切换机构。具体而言,该气液分离器能够将从室外热交换器流出的制冷剂分离为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使气相制冷剂从气相制冷剂出口流出,使液相制冷剂从液相制冷剂出口流出。另外,第一模式的制冷剂回路是使液相制冷剂从气液分离器的液相制冷剂出口流出并流入第二减压机构以及蒸发器,进一步被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回路。第二模式的制冷剂回路是使气相制冷剂从气液分离器的气相制冷剂出口流出而被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回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49123号公报
虽然未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特别记载,但在设置构成制冷循环的阀类的情况下,为了使从储液器流出的制冷剂的压损减少,包含阀类的单元优选设于储液器的附近。然而,由于热交换器以及储液器配置在车辆前方,因此阀类浸水的可能性升高,需要一些对策。另外,特别是在汽车等移动体上搭载制冷循环的情况下,配置空间的限制更严格。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将与热交换器、储液器一起构成制冷循环的阀类配置在附近,也能够减小阀类浸水的可能性,并且即便在配置空间受限制的情况下也能够设置该热交换器。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用于制冷循环的热交换器,具有:热交换部(3、4),所述热交换部使通过内部的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储液器(5),所述储液器沿着所述热交换部的一侧面配置,使从热交换部流出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气液分离为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并储存液相制冷剂;以及制冷剂调整部(6),所述制冷剂调整部对通过构成所述制冷循环的制冷剂流路而流入的制冷剂的流动状态进行调整并向所述热交换部(3)供给,并对从所述热交换部(4)或所述储液器(5)流出的制冷剂的流出状态以及流出目的地进行调整;所述制冷剂调整部的至少一部分插入所述储液器的内部。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制冷剂调整部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储液器内,能够使浸水的防御由储液器负担。另外,制冷剂调整部与各种流路的连接也利用储液器而变得容易。
需要说明的是,“发明内容”以及“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在括号内的附图标记表示与后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对应关系,并不表示“发明内容”以及“权利要求书”限定于后述“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图1的变形例的热交换器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适用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的一例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适用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的一例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适用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的一例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适用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的制冷循环的一例的图。
图7是用于说明由于热损伤导致的气化的影响降低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由于热损伤导致的气化的影响降低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流入口距离芯部的的位置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空隙部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形成制冷剂的导管的示例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制冷剂调整部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图12的C视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比较例的热交换器的图。
图15是表示图14的XXI-XXI截面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图1的XXII-XXII截面的剖视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配管的其他例的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在图17中储液器与配管一体设置的状态的图。
图19是用于说明使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上下翻转的其他例的图。
图20是用于说明空隙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为了容易理解说明,在各附图中,对于相同构成要素尽可能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2具有上游侧热交换部3、下游侧热交换部4、储液器5。上游侧热交换部3具有两个上游侧芯32、34和集液箱31、33、35。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公开了具有两个上游侧芯32、34的结构,芯也可以单一也可以为三个以上。上游侧芯32、34作为在流经内部的制冷剂和流经外部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部分而具有供制冷剂通过的管和在管之间设置的翅片。
在上游侧芯32的上游侧端安装有集液箱31。在上游侧芯34的下游侧端安装有集液箱35。在上游侧芯32的下游侧端以及上游侧芯34的上游侧端,安装有跨过双方配置的集液箱33。
在集液箱31设有连接流路15。在集液箱35设有连接流路11。从连接流路15流入的制冷剂从集液箱31流入上游侧芯32。在上游侧芯32流动的制冷剂流入集液箱33。在集液箱33内流动的制冷剂流入上游侧芯34。在上游侧芯34流动的制冷剂流入集液箱35。向集液箱35流入的制冷剂向连接流路11流出。连接流路11与储液器5连接。向连接流路11流出的制冷剂流入储液器5的存液部51内部。
储液器5具有存液部51、连接流路11、连接流路12、流出流路13。存液部51是将从连接流路11流入的气液二相制冷剂分离为液相制冷剂和气相制冷剂,并储存液相制冷剂的部分。
在存液部51连接有连接流路11、连接流路12、流出流路13。连接流路11是将上游侧热交换部3与储液器5连接起来的流路。连接流路12是将储液器5与下游侧热交换部4连接起来的流路。从连接流路12流出的液相制冷剂向下游侧热交换部4流入。流出流路13是从储液器5使气相制冷剂流出的流路。
在存液部51形成有储液空间511。以与储液空间511连接的方式形成有流入口512以及流出口513。在流入口512连接有连接流路11。在流出口513连接有连接流路12。
下游侧热交换部4具有集液箱41、下游侧芯42、集液箱43。在集液箱43连接有流出流路14。集液箱43设于下游侧芯42的下游侧端。在下游侧芯42的上游侧端设有集液箱41。在集液箱41连接有连接流路12。
液相制冷剂从连接流路12流入集液箱41,液相制冷剂从集液箱41流入下游侧芯42。下游侧芯42作为在流经内部的制冷剂与流经外部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部分而具有供制冷剂通过的管和在管之间设置的翅片。因此,流入下游侧芯42的液相制冷剂一边被过冷一边流向集液箱43。
从下游侧芯42流入集液箱43的液相制冷剂向流出流路14流出。流出流路14与构成制冷循环装置的膨胀阀连接,在比膨胀阀靠前的位置连接有蒸发器。
在储液器5的上方设有制冷剂调整部6。在制冷剂调整部6连接有流入流路17、连接流路15。流入流路17是供从压缩机流入的高压制冷剂流入的流路。连接流路15是使流入的制冷剂保持高压或者低压,并向上游侧热交换部3流出的流路。
在制冷剂调整部6连接有流出流路13、压缩机方向流路16。流出流路13是使从储液器5流出的气相制冷剂流入的流路。压缩机方向流路16是将流入的制冷剂向压缩机送出的流路。
制冷剂调整部6具有:形成有内部流路,配置有阀芯以及阀座的主体部61;密封部63;驱动阀芯的致动器64。在相邻的密封部63之间形成有空隙部65。空隙部65是制冷剂调整部6与储液器5分离的部分。密封部63作为形成空隙部65的缓冲部件发挥作用,并且作为制冷剂调整部6的内部流路间的制冷剂泄漏防止部件发挥作用。
在如上所述的本实施方式中,具有:使通过内部的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的上游侧热交换部3以及下游侧热交换部4;储液器5;以及制冷剂调整部6。储液器5沿上游侧热交换部3以及下游侧热交换部4的一侧面配置,将从上游侧热交换部3流出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气液分离为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并储存液相制冷剂。制冷剂调整部6对通过构成制冷循环的制冷剂流路而流入的制冷剂的流动状态进行调整而向上游侧热交换部3供给,并对从下游侧热交换部4或储液器5流出的制冷剂的流出状态以及流出目的地进行调整。制冷剂调整部6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到储液器5内。
如图2所示,变形例的热交换器2A具有中间部62。中间部62设于储液器5与制冷剂调整部6之间。中间部62以用于确保制冷剂调整部6侧的内表面与密封部63的密合性的面精度而构成。
参照图3,对适用本实施方式的储液器5的制冷循环的一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制冷循环装置71适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7。车辆用空调装置7是如下装置:通过对向空调对象空间即车室内吹送的送风空气的温度进行调整,而对车室内的温度进行调整。车辆用空调装置7具有制冷循环装置71、冷却水循环回路72、空调单元73。
制冷循环装置71能够选择性地切换通过冷却送风空气而对车室内进行制冷的制冷模式和通过加热送风空气而对车室内进行制热的制热模式。制冷循环装置71是由制冷剂所循环的热泵回路构成的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装置。
制冷循环装置71具有压缩机711,水冷冷凝器712,压力调整部60,热交换器2,流量调整阀607a,流量调整阀604a,减压器713,以及蒸发器714。作为在制冷循环装置71中循环的制冷剂,例如能够使用HFC系制冷剂、HFO系制冷剂。在制冷剂中混入用于润滑压缩机711的油,即制冷机油。因此,制冷机油的一部分与制冷剂一起沿制冷循环装置71循环。
压缩机711在制冷循环装置71中从吸入口吸入制冷剂并压缩,并且将通过压缩而成为过热状态的制冷剂从排出口排出。压缩机711是电动式压缩机。从排出口排出的制冷剂向水冷冷凝器712流动。
水冷冷凝器712是公知的水制冷剂热交换器。水冷冷凝器712具有第一热交换部712a、第二热交换部712b。
第一热交换部712a设于压缩机711的排出口与压力调整部60之间。即,在第一热交换部712a流动有从压缩机711排出的制冷剂。
第二热交换部712b设于供发动机冷却水流动的冷却水循环回路72的中途。在冷却水循环回路72中,利用冷却泵81使冷却水循环。冷却水按照第二热交换部712b,加热器芯80,冷却泵81,发动机82的顺序循环。
在水冷冷凝器712中,通过在流经第一热交换部712a内的制冷剂和流经第二热交换部712b的冷却水之间进行热交换,而利用制冷剂的热对冷却水进行加热,并冷却制冷剂。从第一热交换部712a流出的制冷剂向压力调整部60流动。
在冷却水循环回路72中,通过在发动机82以及第二热交换部712b使加热的制冷剂在加热器芯80流动,而对加热器芯80进行加热。加热器芯80配置在空调单元73的壳体731内。加热器芯80通过在流经其内部的冷却水与在壳体731内流动的送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而对送风空气进行加热。水冷冷凝器712作为使从压缩机711排出并流入第一热交换部712a的制冷剂所具有的热经由冷却水和加热器芯80间接地向送风空气散热的散热器发挥作用。
压力调整部60具有固定节流部601、旁通流路602、开闭阀603。压力调整部60在热交换器2的上游侧热交换部3中相当于如下的压力调整部:对向上游侧热交换部3流入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调整,以使得能够切换使制冷剂从外气吸热的制热模式和使制冷剂向外气散热的制冷模式。
固定节流部601对从水冷冷凝器712的第一热交换部712a流出的制冷剂进行减压而排出。作为固定节流部601,能够使用节流开度恒定的喷嘴、节流孔等。从固定节流部601排出的制冷剂向热交换器2流动。
旁通流路602是使从第一热交换部712a流出的制冷剂绕开固定节流部601而向热交换器2引导的制冷剂流路。开闭阀603是开闭旁通流路602的电磁阀。
在压力调整部60中,在制热模式时,开闭阀603成为关闭状态。由此,在制热模式时,从水冷冷凝器712的第一热交换部712a流出的制冷剂通过在固定节流部601流动而被减压,并向热交换器2流动。另一方面,在制冷模式时,开闭阀603成为全开状态。由此,在制冷模式时,从水冷冷凝器712的第一热交换部712a流出的制冷剂绕开固定节流部601而沿旁通流路602流动。即,从水冷冷凝器712的第一热交换部712a流出的制冷剂不被减压地向热交换器2流动。
热交换器2是配置于发动机室内的车辆前方侧的室外热交换器。热交换器2具有上游侧热交换部3、储液器5、下游侧热交换部4。
从压力调整部60流出的制冷剂流入上游侧热交换部3。上游侧热交换部3是在流入的制冷剂与利用未图示的送风风扇吹送的车室外的空气即外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部分。上游侧热交换部3在制热模式时,通过在流入的制冷剂与外气之间进行热交换,而作为使制冷剂蒸发的蒸发器发挥作用。另外,上游侧热交换部3在制冷模式时,通过在流入的制冷剂与外气之间进行热交换,而作为冷却制冷剂的冷凝器发挥作用。
储液器5将从上游侧热交换部3流出的制冷剂分离为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而能够使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分别流出以及储存液相制冷剂。储液器5将被分离的气相制冷剂向压缩机方向流路16排出,并且将被分离的液相制冷剂向连接流路12排出。
压缩机方向流路16连接于制冷剂流路715的中途部分。制冷剂流路715是将从减压器713流出的制冷剂向压缩机711的吸入口导入的流路。压缩机方向流路16是将从储液器5排出的气相制冷剂向压缩机711引导的流路。
从储液器5的液相制冷剂出口排出的液相制冷剂流入下游侧热交换部4。下游侧热交换部4是通过在流入的液相制冷剂与外气之间进行热交换,而使热交换器2中的制冷剂的热交换效率进一步提高的部分。具体而言,下游侧热交换部4在制热模式时,通过在流入的液相制冷剂与外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使液相制冷剂蒸发。由此,能够使在上游侧热交换部3中未被完全蒸发而剩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因此提高了热交换器2中的作为蒸发器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该下游侧热交换部4由于搭载空间的关系,管根数少并且制冷剂流路面积少,因此为了避免制冷剂压损增加,也可以设为不使制冷剂流动的工作。另外,下游侧热交换部4在制冷模式时,通过在流入的液相制冷剂与外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作为进一步冷却液相制冷剂的过冷器发挥作用。由此,提高作为热交换器2中的冷凝器发挥的作用。
下游侧热交换部4经由流出流路14连接于流量调整阀607a。从下游侧热交换部4流出的制冷剂经由流出流路14流入流量调整阀607a。
流量调整阀607a经由流出流路14连接于减压器713。流量调整阀607a对从下游侧热交换部4经由流出流路14流入的制冷剂向减压器713流动的量进行调整。通过关闭该流量调整阀607a而能够使制冷剂不流入减压器713。
从下游侧热交换部4流出的制冷剂经由流出流路14流入减压器713。减压器713对流入的制冷剂进行减压而排出。利用减压器713减压后的制冷剂流入蒸发器714。另外,从蒸发器714排出的制冷剂流入减压器713。减压器713是如下的温度感应型的机械式膨胀阀:利用机械机构使流入蒸发器714的制冷剂减压膨胀,以使从蒸发器714排出的制冷剂的过热度成为预先确定的规定范围。
从减压器713排出的制冷剂流入蒸发器714。蒸发器714是在制冷模式时,通过在流经内部的制冷剂和流经空调单元73的壳体731内的送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而对送风空气进行冷却的热交换器。在蒸发器714中,通过在送风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而使制冷剂蒸发。蒸发的制冷剂从蒸发器714排出,经由减压器713以及制冷剂流路715流入压缩机711的吸入口。
流量调整阀604a设于压缩机方向流路16的中途部分。流量调整阀604a由根据其开度的调整,而能够变更压缩机方向流路16的流路截面积的电磁阀构成。根据流量调整阀604a的开度的调整,能够调整流经压缩机方向流路16的制冷剂的流量。
在制冷循环装置71中,压力调整部60,流量调整阀607a,以及流量调整阀604a一体构成为一个致动器装置,而成为制冷剂调整部6。
空调单元73具有壳体731和送风通路切换门732。在壳体731内流动有送风空气。在壳体731内,从送风空气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向下游侧,按照蒸发器714、加热器芯80的顺序配置。蒸发器714通过在流经内部的制冷剂与送风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而对送风空气进行冷却。在壳体731中的蒸发器714的下游侧设有配置有加热器芯80的温风通路和未配置有加热器芯80的冷风通路。
送风通路切换门732构成为能够在封堵冷风通路而开放温风通路的在图中用实线所示的第一门位置和在封堵温风通路而开放冷风通路的在图中用虚线所示的第二门位置之间位移。在壳体731中的温风通路以及冷风通路的空气流动方向的下游侧形成有向车室内开口的未图示的多个开口部。
在空调单元73中,在制热模式时,送风通路切换门732位于实线的第一门位置。由此,由于通过了蒸发器714的送风空气通过温风通路,因此利用加热器芯80对送风空气进行加热,从而送风空气向下游侧流动。另一方面,在制冷模式时,送风通路切换门732位于虚线的第二门位置。由此,由于通过了蒸发器714的送风空气通过冷风通路,因此被蒸发器714冷却的送风空气保持原状地向下游侧流动。
接下来,参照图4,对本实施方式的储液器5所适用的制冷循环的其他例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制冷循环装置71A适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7A。车辆用空调装置7A具有制冷循环装置71A、冷却水循环回路72、空调单元73。冷却水循环回路72以及空调单元73与车辆用空调装置7同样,因此省略说明。
制冷循环装置71A变更制冷循环装置71的制冷剂调整部6而具有制冷剂调整部6A。
制冷循环装置71A具有压缩机711,水冷冷凝器712,压力调整部60,热交换器2,三通阀607b,流量调整阀604b,减压器713,以及蒸发器714。
压缩机方向流路16连接于制冷剂流路715的中途部分。制冷剂流路715是将从减压器713流出的制冷剂向压缩机711的吸入口引导的流路。压缩机方向流路16是将从储液器5排出的气相制冷剂绕过三通阀607b以及减压器713而向压缩机711引导的流路。
下游侧热交换部4经由流出流路14连接于三通阀607b。从下游侧热交换部4流出的制冷剂经由流出流路14流入三通阀607b。
三通阀607b经由流出流路14连接于减压器713,并且经由旁通流路606连接于压缩机方向流路16的中途部分。三通阀607b将从下游侧热交换部4经由流出流路14流入的制冷剂选择性地切换为向减压器713以及旁通流路606的任一流路流动。
流量调整阀604b设于压缩机方向流路16的中途部分。流量调整阀604b设置在比压缩机方向流路16与旁通流路606的连接部分更靠近上游侧的位置。流量调整阀604b由通过调整其开度而能够变更压缩机方向流路16的流路截面积的电磁阀构成。通过调整流量调整阀604b的开度,能够调整在压缩机方向流路16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
在制冷循环装置71中,压力调整部60,三通阀607b,以及流量调整阀604b一体构成为一个致动器装置,成为制冷剂调整部6。
接下来,参照图5,对适用本实施方式的储液器5的制冷循环的其他例进行说明。如图5所示,制冷循环装置71B适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7B。车辆用空调装置7B具有制冷循环装置71B、冷却水循环回路72、空调单元73。冷却水循环回路72以及空调单元73与车辆用空调装置7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制冷循环装置71B中,在制冷剂流路715的压缩机711的上游侧设有储液部716。如上所述,除了储液器5以外,作为第二个存液机构也可以设置储液部716。
接下来,参照图6,对适用本实施方式的储液器5的制冷循环的其他例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制冷循环装置71C适用于车辆用空调装置7C。车辆用空调装置7C具有制冷循环装置71C、冷却水循环回路72、空调单元73。冷却水循环回路72以及空调单元73与车辆用空调装置7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制冷循环装置71C中,在水冷冷凝器712的下游侧设有接收部717。这样,除了储液器5以外,作为第二个存液机构也可以设置接收部717。
接下来,参照图7,对储液器5以及制冷剂调整部6继续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在制冷剂调整部6设有从构成制冷循环的制冷剂流路朝向上游侧热交换部3的流入流路17,高温的制冷剂流入该流入流路17。因此,制冷剂调整部6成为高温,储存于储液空间511的制冷剂气化,而可能降低储液器5的实际容量。
在此,如图7所示,连接流路11与朝向储液空间511的流入口512连接。流入口512设于靠近流入流路17的一侧。更具体而言,在储液器5的内部,储存制冷剂的储液空间511形成为从流入流路17侧的一端朝向与流入流路17分离的另一端而沿长度方向延伸。使制冷剂从上游侧热交换部3向储液器5流出的连接流路11与比储液空间611的另一端侧更靠近一端侧的的流入口512连接。如上所述,能够减小气化区域,而确保储液器5的实际容量。
作为比较例,图8表示具有储液器5B的热交换器2B。流入口512B形成在靠近远离流入流路17的另一端侧的位置,在流入口512B连接有连接流路11B。这样,从流入口512B到制冷剂调整部6间成为气化区域,储液器5的实际容量降低。
作为流入口512的连接位置,优选比从储液器5的上端到下端的中间位置更靠近上方的位置。如图9所示,考虑到容积利用率,优选流入口512的连接位置位于上方。然而,储液器5的高度通过累计“经年泄漏”“负荷变动吸收”“余量”而设定。“经年泄漏”是指在热交换器2用于制冷循环的情况下,设想由于使用年数而从各部漏出的制冷剂量,而将这部分考虑在内。“负荷变动吸收”是指在运行制冷循环时,将流入的液相制冷剂的量的变动量考虑在内。“经年泄漏”以及“负荷变动吸收”的量为在储液器5的设计上必要的液面高度,因此流入口512优选设置比该高度更靠近上方的位置。作为“余量”,需要考虑容积利用率的25%左右,因此如图9所示,作为流入口512的连接位置,优选比从储液器5的上端到下端的中间位置更靠近上方的位置。
另外,从防止热损伤的观点来看,在储液器5中设置空隙部65。空隙部65通过在制冷剂调整部6与储液器5之间插装作为缓冲部件的密封部63而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制冷剂调整部6与存液部51之间形成有空隙部65,但空隙部65不一定必须直接设置在制冷剂调整部6与储液器5之间,能够设置在图2所示的中间部62与制冷剂调整部6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流入流路17与储液空间511之间,设有将制冷剂调整部6和与制冷剂调整部6抵接的其他部件即与存液部51、中间部62分离的空隙部65、65C。
在图10所示的热交换器2C中,不使用密封部63而设有空隙部65C。空隙部65C通过使主体部61C的一部分后退,而形成空隙部65C。在图20所示的热交换器2M中,在构成制冷剂调整部6M的主体部61M的内部设有空隙部65M。在制冷剂调整部6M中,在流入流路17与储液空间511之间设有空隙部65M。
关于用于解决液面紊流的课题的热交换器2G,参照图11进行说明。热交换器2G具有储液器5G以及制冷剂调整部6G。在制冷剂调整部6G形成有缓冲区域66G。
缓冲区域66G形成于流出流路682G的上方。设有连通孔67G,以使从流入口512流入的制冷剂能够流入缓冲区域66G。连通孔67G设于主体部61G与流入口512相对的位置。
在流出流路682G连接有导管68G。导管68G延伸成将制冷剂引导到至少比储存于储液空间511的制冷剂的液面更靠近下方。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导管68G的下端设置为与流出口513相比更靠近下方的位置。在导管68G的下端形成有制冷剂流出口681G。
从流入口512流入的制冷剂流入缓冲区域66G。暂时储存于缓冲区域66G的制冷剂从流出流路682G顺着导管68G,从制冷剂流出口681G流出到储液空间511。由于能够将制冷剂向比液面靠近下方的位置引导,因此减少液面紊流。另外,制冷剂流出口681G设置为向与流出口513相反的一侧开口,因此能够抑制含有气体的制冷剂从流出口513流出。另外,设置有在制热时用于调整向下游侧热交换部4供给制冷剂的量的阀芯(未图示)或者压差阀(未图示)。
图12所示的热交换器2D具有储液器5D以及制冷剂调整部6D。制冷剂调整部6D具有形成为容易插入储液器5D的主体部61D。在主体部61D与存液部51之间设有中间部62D。如图13所示,插入储液器5D内的插入端部6a侧的投影面积B形成为比露出端部6b侧的投影面积A小。
通过使制冷剂调整部6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储液器5内,能够由储液器5负担浸水的防御。另外,制冷剂调整部6与各种流路的连接也利用储液器5而变得容易。
作为比较例,图14所示的热交换器2H相对于储液器5H不使制冷剂调整部6H插入,而在储液器5H的上方使制冷剂调整部6H分离配置。如图15所示,制冷剂调整部6H需要设置用于将主体部61H固定于上游侧热交换部3的连结部件64H。进一步地,还需要用于将主体部61H固定在连结部件64H的阀连结用部件63H。在主体部61H与阀连结用部件63H之间还需要密封部65H。因此,各部分件专有空间,搭载性差。另一方面,如图1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热交换器2中,通过将制冷剂调整部6的至少一部分插入储液器5内,不需要设置比较例那样的复杂构造,因此搭载性显著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储液器5与制冷剂调整部6之间,设有防止液相制冷剂从储液器5漏出的密封部63。该密封部63能够在储液器5的长度方向设置多级,因此能够在高度方向上延伸防腐蚀距离。这样,通过在高度方向上延伸防腐蚀距离,不增加宽度方向、纵深方向上的专有区域,而能够不对其他车辆搭载部件造成影响地搭载于车辆上。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连接储液器5与制冷剂调整部6而使制冷剂从储液器5向制冷剂调整部6流出的流出流路13。储液器5形成为沿着上游侧热交换部3以及下游侧热交换部4的一侧面的长度方向延伸。制冷剂调整部6从储液器5的一端部插入储液器5内。流出流路13形成为沿着长度方向延伸。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设于储液器5与制冷剂调整部6之间的中间部62。在中间部62以用于确保制冷剂调整部6侧的内表面与密封部63的密合的面精度来构成。通过设置如上所述的中间部62,能够与储液器5内侧的面状态无关地确保密封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冷剂调整部6具有:插入储液器5内的插入端部6a;形成于与插入端部6a相反的一侧并露出的露出端部6b。沿着插入端部6a侧的长度方向的投影面积比沿着露出端部6b侧的长度方向的投影面积小。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将制冷剂调整部6顺畅地插入储液器5内。
另外,作为变形例,如图17所示,能够具有用于使从上游侧热交换部3流出的制冷剂流入储液器5J的流入流路14Ja、14Jb、14Jc。流入流路14Ja的一端与上游侧热交换部3的集液箱35连接,另一端与流入流路14Jb连接。流入流路14Jb沿着储液器5J的长度方向向上方延伸。在流入流路14Jb与储液器5J之间设有流入流路14Jc。
流入流路14Ja、14Jb、14Jc的至少一部分与储液器5J一体设置。为了说明储液器5J与返回流路14Ja、14Jb、14Jc的关系,在图18中示意性地表示从储液器5J的长度方向观察时的位置关系。在图18所示的示例中,流入流路14Jb、14Jc与储液器5J一体设置。在参照图17以及图18说明的示例中,虽然将使制冷剂流入储液器5J的流路与储液器5J一体化,但是也可以将使制冷剂从储液器5J流出的流路与储液器5J一体化。
图19所示的热交换器2K将上游侧热交换部3K配置在下方,将下游侧热交换部4K配置在上方。储液器5K配置为底面为上方,开口端为下方。相对于储液器5K,制冷剂调整部6K从下方插入。连接流路12K弯曲为储液器5K的储液空间与下游侧热交换部4K连接。
以上,参照具体例对本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具体例。在这些具体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了适当设计变更的结构,只要具有本发明的特征,也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前述各具体例所具有的各要素及其配置、条件、形状等不限于例示的结构而能够进行适当变更。前述各具体例所具有的各要素只要不产生技术上的矛盾,能够变更适当组合。
Claims (10)
1.一种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用于制冷循环,所述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具有:
热交换部(3、4),所述热交换部使通过内部的制冷剂与空气进行热交换;
储液器(5),所述储液器沿着所述热交换部的一侧面配置,使从热交换部流出的气液二相制冷剂气液分离为气相制冷剂和液相制冷剂,并储存液相制冷剂;以及
制冷剂调整部(6),所述制冷剂调整部对通过构成所述制冷循环的制冷剂流路而流入的制冷剂的流动状态进行调整并向所述热交换部(3)供给,并对从所述热交换部(4)或所述储液器(5)流出的制冷剂的流出状态以及流出目的地进行调整;
所述制冷剂调整部的至少一部分插入所述储液器的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液器沿着所述热交换部的一侧面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制冷剂调整部设有流入流路(17),所述流入流路(17)供从所述制冷剂流路朝向所述热交换部的制冷剂流入,
在所述储液器的内部,储存制冷剂的储液空间(511)形成为,从所述流入流路侧的一端朝向远离所述流入流路的另一端而沿长度方向延伸,
使制冷剂从所述热交换部流出到所述储液器的连接流路(11)连接于所述储液空间的流入口(512),该流入口位于所述储液空间的与所述另一端侧相比更靠近所述一端侧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流入流路与所述储液空间之间,设有使所述制冷剂调整部与抵接于所述制冷剂调整部的其他部件分离的空隙部(65、65C)。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通过在所述制冷剂调整部与抵接于所述制冷剂调整部的其他部件之间插装缓冲部件(63)而形成所述空隙部(65)。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制冷剂调整部中,在所述流入流路与所述储液空间之间设有空隙部(65M)。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储液器的内部,储存制冷剂的储液空间形成为,从所述流入流路侧的一端朝向与远离所述流入流路的另一端而沿长度方向延伸,
在与所述长度方向相交的宽度方向上,在所述储液器与所述制冷剂调整部之间,设有防止液相制冷剂从所述储液器漏出的密封部(63),
该密封部设置在所述长度方向上的、所述制冷剂调整部所设有的多个内部流路之间的切换所述内部流路的目的地的部位之间;所述内部流路与外部空气之间;以及所述内部流路与所述储液空间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有设于所述储液器与所述制冷剂调整部之间的中间部(62),
所述中间部以用于确保所述制冷剂调整部侧的内表面与所述密封部的密合性的面精度而构成。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调整部具有:插入于所述储液器的内部的插入端部(6a)、形成在与所述插入端部相反的一侧并露出的露出端部(6b),
所述制冷剂调整部的所述插入端部侧的沿着所述长度方向的投影面积比所述制冷剂调整部的所述露出端部侧的沿着所述长度方向的投影面积小。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具有供从所述储液器流出或向所述储液器流入的制冷剂流动的流路(14Ja、14Jb、14Jc),
所述流路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储液器一体设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078226 | 2016-04-08 | ||
JP2016078226 | 2016-04-08 | ||
JP2017-070724 | 2017-03-31 | ||
JP2017070724A JP6562025B2 (ja) | 2016-04-08 | 2017-03-31 | 熱交換器 |
PCT/JP2017/013977 WO2017175726A1 (ja) | 2016-04-08 | 2017-04-03 | 熱交換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073296A true CN109073296A (zh) | 2018-12-21 |
CN109073296B CN109073296B (zh) | 2020-09-04 |
Family
ID=60084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21669.0A Active CN109073296B (zh) | 2016-04-08 | 2017-04-03 | 热交换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143443B2 (zh) |
JP (1) | JP6562025B2 (zh) |
CN (1) | CN109073296B (zh) |
DE (1) | DE112017001876T5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13020A (zh) * | 2017-10-11 | 2020-05-29 | 株式会社电装 | 热交换器 |
CN115301307A (zh) * | 2021-05-04 | 2022-11-08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热环循装置、检测装置及温度控制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572931B2 (ja) * | 2016-04-08 | 2019-09-11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熱交換器 |
DE102018114762B4 (de) * | 2017-07-10 | 2023-12-28 | Hanon Systems |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Klimaanlage eines Kraftfahrzeuges |
JP6676682B2 (ja) * | 2018-03-09 | 2020-04-08 | マレリ株式会社 | 空調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578A (zh) * | 1993-09-30 | 1995-10-04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致冷循环 |
JP2004069272A (ja) * | 2002-08-09 | 2004-03-04 | Denso Corp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CN102788452A (zh) * | 2011-05-20 | 2012-11-21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车辆的冷凝器和用于车辆的空调系统 |
JP2014149123A (ja) * | 2013-02-01 | 2014-08-21 | Denso Corp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WO2015029421A1 (ja) * | 2013-08-28 | 2015-03-05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統合弁、駆動システ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875309B2 (ja) * | 1989-12-01 | 1999-03-31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空気調和装置とその装置に使用される熱交換器及び前記装置の制御方法 |
JP4569041B2 (ja) * | 2000-07-06 | 2010-10-27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車両用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DE10350192A1 (de) * | 2002-10-30 | 2004-05-19 | Denso Corp., Kariya | Kühlkreissystem |
JP4179231B2 (ja) * | 2004-06-09 | 2008-11-12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圧力制御弁と蒸気圧縮式冷凍サイクル |
JP4803199B2 (ja) | 2008-03-27 | 2011-10-26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CN105562801A (zh) | 2014-10-17 | 2016-05-11 | 基准精密工业(惠州)有限公司 | 铣刀 |
JP2017070724A (ja) | 2016-09-07 | 2017-04-13 | 京楽産業.株式会社 | 遊技機 |
-
2017
- 2017-03-31 JP JP2017070724A patent/JP656202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7-04-03 CN CN201780021669.0A patent/CN109073296B/zh active Active
- 2017-04-03 DE DE112017001876.5T patent/DE112017001876T5/de active Pending
- 2017-04-03 US US16/091,944 patent/US11143443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578A (zh) * | 1993-09-30 | 1995-10-04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致冷循环 |
JP2004069272A (ja) * | 2002-08-09 | 2004-03-04 | Denso Corp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CN102788452A (zh) * | 2011-05-20 | 2012-11-21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车辆的冷凝器和用于车辆的空调系统 |
JP2014149123A (ja) * | 2013-02-01 | 2014-08-21 | Denso Corp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WO2015029421A1 (ja) * | 2013-08-28 | 2015-03-05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統合弁、駆動システム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13020A (zh) * | 2017-10-11 | 2020-05-29 | 株式会社电装 | 热交换器 |
CN111213020B (zh) * | 2017-10-11 | 2021-09-21 | 株式会社电装 | 热交换器 |
CN115301307A (zh) * | 2021-05-04 | 2022-11-08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热环循装置、检测装置及温度控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7190945A (ja) | 2017-10-19 |
US11143443B2 (en) | 2021-10-12 |
DE112017001876T5 (de) | 2018-12-13 |
US20190128575A1 (en) | 2019-05-02 |
CN109073296B (zh) | 2020-09-04 |
JP6562025B2 (ja) | 2019-08-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073296A (zh) | 热交换器 | |
CN105008820B (zh) | 空调装置 | |
CN104781627B (zh) | 热交换器 | |
US772156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 of carbon dioxide gas cooler pressure by use of a capillary tube | |
CN102788452B (zh) | 用于车辆的冷凝器和用于车辆的空调系统 | |
CN106030219B (zh) | 空气调节装置 | |
CN109383226A (zh) | 用于车辆的回路系统和用于其的方法 | |
JP2013535372A (ja) | 冷媒を受け入れるための装置を備える空調ループ | |
JP2007521456A (ja) | 冷凍システム | |
KR102250000B1 (ko) | 차량용 히트 펌프 시스템 | |
CN108885034A (zh) | 热交换器 | |
CN102563946A (zh) | 制冷循环装置 | |
WO2009135297A1 (en) | Multiple mode refrigeration | |
JP5034435B2 (ja) | 自動販売機 | |
JP6614184B2 (ja)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及び熱交換器 | |
CN203671981U (zh) | 制冷循环装置 | |
WO2017175726A1 (ja) | 熱交換器 | |
WO2014097484A1 (ja)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JP6695447B2 (ja) | 流路切替装置、冷凍サイクル回路及び冷蔵庫 | |
KR101382055B1 (ko) | 공기 조화기 | |
JP2004232924A (ja) |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JP5625734B2 (ja) | 冷凍装置 | |
JP6537928B2 (ja) | 熱交換器及び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 |
US9194614B2 (en) | Air-conditioning loop provided with a solenoid valve and operating as a heat pump | |
JP7229348B2 (ja) | 冷蔵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