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2504B - 圆织机 - Google Patents

圆织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2504B
CN109072504B CN201780025039.0A CN201780025039A CN109072504B CN 109072504 B CN109072504 B CN 109072504B CN 201780025039 A CN201780025039 A CN 201780025039A CN 109072504 B CN109072504 B CN 1090725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placement
weft
weaving machine
gripper
bob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50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2504A (zh
Inventor
雷恩霍尔德.海罕伯格
菲利普.海罕伯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i EnhuoerdeHaihanboge
Original Assignee
Lei EnhuoerdeHaihanbo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i EnhuoerdeHaihanboge filed Critical Lei EnhuoerdeHaihanboge
Publication of CN1090725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25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25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25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37/00Circular looms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5/00Looms with automatic weft replenishment
    • D03D45/20Changing bobbins, cops, or other shuttle sto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织机(1),其具有‑主轴线(2e);‑圆梳(2);‑用于输入经纱带(4)的经纱带输入装置(3a);‑至少两个沿圆梳(2)环行的织梭(12),所述织梭分别带有用于能围绕纬纱筒的纵轴线(16)转动地固持纬纱筒(13、13a、13b)的筒保持装置(15),其中,所述筒保持装置(15)设置用于在织梭(12)环行时将纬纱筒(13)的纵轴线(16)基本上平行于织梭(12)的环形方向(17)地固持;具有纬纱筒替换装置(18),所述纬纱筒替换装置用于换掉容纳在织梭(12)的筒保持装置(15)中的纬纱筒(13);具有导引装置(19),所述导引装置用于在从所述筒保持装置(15)抬起的等待位置与降到所述筒保持装置(15)的替换位置之间导引所述替换装置(18)。

Description

圆织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织机,其具有
-主轴线;
-圆梳;
-用于输入经纱带的经纱带输入装置;
-至少两个沿圆梳环行的织梭,所述织梭分别带有用于能围绕纬纱筒的纵轴线转动地固持纬纱筒的筒保持装置,其中,所述筒保持装置设置用于在织梭环行时将纬纱筒的纵轴线基本上平行于织梭的环形方向地固持。
背景技术
这种圆织机在现有技术中已知很久了。例如文献EP 0 786 026 B1描述了一种圆织机,其中,多个梭子在两个经纱带束之间的所谓的梭口或行进梭口中在水平的圆形轨道上环绕。梭子带有纬纱筒,纬纱带从纬纱筒输送到生成的管状织物的织物边缘。然后可将管状织物向上拉出并折叠成平的管状织物。在这种现有技术中,纬纱筒的纵轴线基本上沿梭子的圆形环绕运动的切线方向定向。
文献EP 1 967 623 A2公开了一种不同类型的圆织机,其具有经纱提升装置,该经纱提升装置圆形地围绕圆织机的中轴线布置,圆织机还具有分别可以围绕中轴线转动地驱动的第一和第二提升控制凸轮。
文献EP 2 570 530 A1描述了一种用于织机的经纱带监视装置,其具有传感器件,该传感器件具有用于经纱带的通道,其中,传感器件可以在静止位置和工作位置之间来回运动,传感器件被预紧到静止位置中,传感器件通过经所述通道延伸的经纱带的拉应力而移位到工作位置中。
文献CH 199413 A公开了一种用于不同类型的织机的纬纱筒更换装置,其具有固定的筒储存容器。在此,筘座被保持在这种位置中,即带有用完的筒的梭子正好停在新的筒和冲击锤的下方。该冲击锤可以通过推杆、例如通过偏心凸轮操纵,使得用完的筒被新的筒挤出而被替换。
然而,已知的圆织机的缺点在于,更换用过的纬纱筒是麻烦的。到目前为止,必须为此停止圆织机。然后手动更换纬纱筒。在对纬纱筒操作时,必须特别注意避免纬纱筒、织物、可能甚至是圆织机的损坏。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或至少减小现有技术的缺点。因此,本发明特别旨在简化对纬纱筒的操纵,并减少圆织机的停机时间。
上述技术问题通过本发明解决,即一种圆织机,其具有
-主轴线;
-圆梳;
-用于输入经纱带的经纱带输入装置;
-至少两个沿圆梳环行的织梭,所述织梭分别带有用于能围绕纬纱筒的纵轴线转动地固持纬纱筒的筒保持装置,其中,所述筒保持装置设置用于在织梭环行时将纬纱筒的纵轴线基本上平行于织梭的环形方向地固持,
其特征在于配设有
-纬纱筒替换装置,所述纬纱筒替换装置用于换掉容纳在织梭的筒保持装置中的纬纱筒;
-导引装置,所述导引装置用于在从所述筒保持装置抬起的等待位置与降到所述筒保持装置的替换位置之间导引所述替换装置。
按照本发明的圆织机具有纬纱筒替换装置,纬纱筒替换装置用于换掉容纳在织梭的筒保持装置中的纬纱筒,其中设有导引装置,导引装置用于在从筒保持装置抬起的等待位置和降到筒保持装置的替换位置之间导引替换装置。
这样可以有利地明显简化用过的纬纱筒的更换。以此可以降低人员投入,其中,还可以降低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以此一方面提高了运行安全。另一方面可以缩短圆织机的停机时间。因此可以提高圆织机的效率并且可以减少废料。替换装置可以在降至筒保持装置的替换位置和从筒保持装置抬起的等待位置之间变换。
为了可靠地保证替换装置的变位,设有导引装置,导引装置用于在等待位置和替换位置之间导引替换装置。
当纬纱筒被耗尽时,则可以将相关的纬纱筒移动到圆梳上的更换位置。纬纱筒的耗用状态(即缠绕在纬纱筒上的纬纱带的长度)可以用合适的传感器检测。然后可以将上部的经纱带束拉开,以实现能够接触到具有纬纱筒的筒保持装置。替换装置可以首先布置在等待位置中,该等待位置优选完全位于圆梳上方。然后可以将替换装置降低到替换位置中,在替换位置中替换装置可以与用过的纬纱筒作用。通过将替换装置提升到等待位置,然后可以将纬纱筒从织梭的筒保持装置去除。最后,可以将满的纬纱筒插入筒保持装置中,以完成用满的纬纱筒换掉用过的纬纱筒。
纬纱筒的纵轴线基本上沿织梭的圆形环绕运动的切线方向定向,即沿在基本上与圆织机的主轴线垂直的平面内的切线方向定向。
为了本公开的目的,位置信息和方向信息、例如“上”、“下”、“垂直”、“水平”、“向上”、“向下”、“抬”、“降”等涉及的是圆织机的依规定的运行状态。
在运行中,圆织机的主轴优选基本上沿垂直的方向延伸。圆梳基本上围绕圆织机的主轴线对称地布置。
为了容纳布置在筒保持装置中的、用过的纬纱筒,或者为了把满的纬纱筒输送到筒保持装置中,优选的是,替换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与纬纱筒可拆卸地连接的夹具。所述夹具优选设置用于与纬纱筒形状配合地连接。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夹具和纬纱筒具有配合作用的磁性元件,使得可以在夹具和纬纱筒之间建立磁性连接。夹具设计用于在替换装置从等待位置变换到替换位置时携带纬纱筒,以及从替换位置变换到等待位置时也携带纬纱筒。
为了从筒保持装置拾取纬纱筒或者说为了将纬纱筒输送到筒保持装置中,优选的是,夹具具有夹具元件的对,夹具元件用于与纬纱筒的相对置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夹具元件优选作用在纬纱筒的连接元件上,所述连接元件优选关于纬纱筒的纵轴线对称地布置在纬纱筒的长侧的端部处。例如,纬纱筒可以具有两个侧盘,在两个侧盘的背离纬纱带绕组的外侧上设有所述连接元件。连接元件尤其可以具有环绕的凹部,夹具元件可以嵌接在环绕的凹部上。为了将纬纱筒输送到筒保持装置中,夹具元件和连接元件之间的连接被拆卸。相应地当要从筒保持装置取下纬纱筒时,则建立夹具元件和连接部件之间的连接。
优选地,夹具元件相对彼此有间距地布置,该间距与夹具元件在纬纱筒上的抓夹位置之间的间距一致。当筒保持装置被设置用于将纬纱筒的纵轴线基本上沿相对于圆织机的主轴线的切线方向地保持时,则夹具元件优选沿切向相互间隔。
为了能够将纬纱筒安全和可靠地从筒保持装置上提起或者下降到筒保持装置上,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夹具元件都具有两个抓臂,两个抓臂可以在固定在纬纱筒的端部上的抓持位置和放开纬纱筒的端部的释放位置之间相对彼此枢转。在该设计方案中,设有两个分别能围绕枢转轴线枢转的抓臂,所述抓臂可以为了固定或者释放纬纱筒而枢转分开。在优选设计方案中,在织梭的筒保持装置上设有连杆,夹具元件能移到连杆上,以便释放纬纱筒以输送到筒保持装置上。在空纬纱筒的情况中绕线缺失,连杆因此不能作用或咬合,并且纬纱筒可以被拾取。备选地,可以规定例如气动的开启装置用于抓臂的枢转分开。
为了实现存储或替换多个纬纱筒,优选的是,替换装置具有至少两个夹具,用于分别与一个纬纱筒可拆卸地连接。在此设计方案中设有至少两个夹具,这实现了可以布置相应数量的纬纱筒,也就是说至少两个纬纱筒。此外,替换装置以此也被设计为料库。因为至少两个夹具,所以除了待向筒保持装置中输送的或者说从筒保持装置拾取的纬纱筒之外还可以在替换装置上安装至少一个另外的纬纱筒。
为了准备或完成纬纱筒的替换,优选的是,替换装置具有框架,在所述框架上,夹具可以分别在夹具存放位置和夹具替换位置之间转换。替换装置优选具有至少两个功能位置,其中,在替换装置的每个功能位置中,正好一个夹具布置在夹具替换位置中,并且至少一个另外的夹具布置在夹具存放位置中。在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在从夹具存放位置到夹具替换位置的转换中,夹具枢转一个优选基本上为90°的枢转角。
为了更换用过的纬纱筒,可以将空的夹具(即其上没有固定纬纱筒的夹具)带入夹具替换位置。然后,可以将替换装置从抬起的等待位置设置到降低的替换位置,以使夹具与筒保持装置中的用过的纬纱筒作用。接着可以将替换装置向上转换到等待位置。为了将满的纬纱筒插入筒保持装置中,可以首先将带有满的纬纱筒的夹具转换到夹具替换位置。然后可以将替换装置从等待位置下降到替换位置,并且将满的纬纱筒从夹具输送到筒保持装置中。
当替换装置具有用于将每个夹具在夹具存放位置和夹具替换位置之间转换的输送元件时,可以从根本上简化替换过程,其中,作为输送元件优选采用连续元件、尤其连续带或者连续链,用于在替换装置的框架上环绕行进。在该实施方式中,输送元件支承在框架上,使得夹具可以分别从夹具存放位置转换到夹具替换位置,以及从夹具替换位置转换到夹具存放位置。在具有连续元件的设计方案中,所述框架优选具有上支承元件和下支承元件、尤其是支承辊的形式,在夹具在其存放位置和夹具替换位置之间转换时,连续元件围绕上支承元件和下支承元件环绕行进。
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是,导引装置具有用于将替换装置从等待位置导引到中间位置的第一线性导引件和用于将替换装置从中间位置导引到替换位置的第二线性导引件。在此实施方式中,替换装置向筒保持装置的进给运动分为两个部分。优选替换装置在等待位置中从上方观察至少部分地、优选完全地布置在圆梳的外部。这意味着,替换装置在等待位置中沿径向观察至少突伸超过圆梳。以此使得替换装置容易设置在导引装置上。优选的是,操作者在等待位置中特别容易接近导引装置,从而大大简化了替换装置的操作及其更换。从等待位置出发,替换装置可以沿第一线性导引件、即以第一线性或直线运动,向内向主轴线方向运动,直至替换装置到达中间位置。然后,替换装置沿第二线性导引件、即以第二线性或直线运动,从中间位置下降到替换位置,以便能够将用过的纬纱筒从筒保持装置拾取到替换装置中,或者将满的纬纱筒从替换装置输送到筒保持装置中。该设计方案实现替换装置能由圆织机的操作者特别容易地操纵。此外,实现了简单的构造,其特征在于低维护耗费。
为了实现替换装置首先向主轴线接近和然后将替换装置降低到筒保持装置,尤其优选的是,第二线性导引件基本上与第一线性导引件垂直地延伸。
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是,第一线性导引件基本上垂直于主轴线地延伸,并且第二线性导引件基本上沿主轴线的方向延伸。第一线性导引件优选相对于圆织机的主轴线基本上沿径向延伸,第二线性导引件相对于圆织机的主轴线基本上沿轴向延伸。
为了在进行向替换位置的下降之前将替换装置可靠地布置在中间位置中,优选的是,设有用于将替换装置锁定在中间位置中的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例如可以具有带两个可以相对彼此枢转的夹臂的夹具单元,夹臂可以与相应的配合元件咬合或作用。在此,夹具单元可以被安置在替换装置处,并且配合元件可以被安置在导引装置处。然而相反的布置也是可行的,其中,夹具单元安装在导引装置上并且配合元件安装在替换装置上。
为了辅助替换装置沿第一线性导引件和/或沿第二线性导引件的运动,导引装置可以与第一驱动单元连接。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单元设置用于实现替换装置从中间位置向替换位置的降低。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单元设置为实现替换装置从中间位置向替换位置的降低。第一驱动单元可以例如具有齿条驱动装置。在该设计方案中,可以在没有通过驱动装置辅助的情况下、即手动地实现替换装置沿第一线性导引件的运动。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导引装置具有带第一臂和带第二臂的可移动的导引元件,其中,可移动的导引元件可沿第一固定导引元件在上部位置和下部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可移动的导引元件的第一臂在所述上部位置中布置在第二固定导引元件的延伸部中,其中,在可移动的导引元件的上部位置中替换装置能沿第二固定导引元件并沿可移动的导引元件的第一臂移动到中间位置,并且连同可移动的导引元件一起沿第一固定导引元件从中间位置移动到替换位置。
为了使得替换装置从第一线性导引件转移到第二线性导引件更容易,优选的是,可移动的导引元件的第一臂和第二臂基本上相互垂直地布置。在该设计方案中,第一线性导引件由第二固定导引元件和可移动的导引元件的第一臂构成。第二线性导引件由可移动的导引元件沿第一固定导引元件的线性移动产生。
为了本公开的目的,“固定”意味着第一和第二固定导引元件布置成在替换装置从等待位置转换到替换位置时是不能移动的。
为了更容易地操纵替换装置,替换装置优选地具有用于与导引装置、尤其与第二固定导引元件可拆卸地连接的支承元件。支承元件尤其设计用于悬挂到导引装置中、尤其悬挂到第二固定导引元件中。
为了辅助夹具从夹具存放位置转移到夹具替换位置和从夹具替换位置转移到夹具存放位置,替换装置的输送元件优选地与第二驱动单元连接或可连接。
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是,第二驱动单元安装在导引装置上,其中,第二驱动单元在替换装置的等待位置中与输送元件分离并且在中间位置与输送元件连接。因此,在替换装置从等待位置转移到中间位置时,可以在第二驱动单元和输送元件之间建立传递力的连接,使得输送元件在替换装置的中间位置的环绕运动可以借助第二驱动单元进行。因此有利地可以减小替换装置的重量,使得替换装置在其安装在导引装置上之前的使用被从根本上简化。此外有利的是,替换装置本身可以保持不需要供电。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根据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图中:
图1a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圆织机的示意图,圆织机具有用于把用完的纬纱筒换成满的纬纱筒的替换装置,其中,示出在圆梳上方的外部的等待位置中的替换装置;
图1b、1c分别示出根据图1a的等待位置中的圆织机的详细视图;
图2示出了图1a、1b、1c所示的圆织机的详细视图,其中,替换装置已经沿第一线性导引件沿径向方向向内移动到中间位置;
图3a示出了图1a至1c和图2的圆织机的示意图,其中,替换装置已降低到替换位置,以便抓取用完的纬纱筒;
图3b示出了圆织机的另一个示意图,其中,替换装置如图3a一样在替换位置中;
图4示出了在等待位置(参见图1a、1b、1c)的按照本发明的圆织机的替换装置的视图,其中,八个满的纬纱筒已被布置到侧向的存放位置中,并且用于用完的纬纱筒的空夹具已被布置到下方的夹具替换位置中;
图5示出了在中间位置的根据图4的替换装置的视图,其中,空夹具位于上方并且与筒保持装置(图5中未示出)上的用完的纬纱筒间隔一个距离;
图6示出了在替换位置的根据图5的替换装置的视图,其中,在替换装置的底侧上的夹具已经抓取了用完的纬纱筒;
图7a示出了替换装置的视图,该替换装置已经从图6的位置向上移动到中间位置,其中,空的纬纱筒仍然布置在夹具替换位置中;
图7b示出了在根据图7a的位置中的替换装置的侧视图;
图8示出了替换装置的另一视图,其中,从根据图7a和图7b的位置出发,一个满的纬纱筒已被引入夹具替换位置,并且用完的纬纱筒已被引入夹具存放位置;和
图9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圆织机的替换装置的另一视图,其中可以看到纬纱筒在替换装置的夹具上的固持。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示出了圆织机1,圆织机1的基本结构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很熟悉(参见例如EP 0 786 026 B1或EP 2 829 645 A1)。圆织机1被规定用于使用带、线、单丝和复丝作为经纱带和纬纱带。
圆织机1具有圆梳2,圆梳2围绕主轴线2e布置,主轴线2e在所示的运行位置中基本上是垂直延伸的。主轴线2e通常沿机器轴(未示出)延伸。
圆织机1具有经纱带输入装置3a,经纱带输入装置3a具有多个经纱带导引元件3b,经纱带导引元件3b设计为长度均衡补偿器,其分别包括弹簧杆和位于弹簧杆上端部的孔眼,用于经纱带4的穿导和转向。经纱带导引元件3b围绕圆织机1的圆梳2分布地布置。为了清楚起见,仅示意性地示出了一个经纱带输入装置3a。圆梳2包括上箍2a和下箍2b,在上箍2a和下箍2b之间均匀分布地布置有多个梳杆段2d,相邻的梳杆之间具有间隙。经纱带4从未示出的经纱带筒导引通过经纱带导引元件3并且继续导引通过梳杆之间的间隙。
在经纱带导引元件3b和圆梳2之间,围绕圆梳2分布地布置有梭口构成装置5。梭口构成装置5包括多个第一绞线6和多个第二绞线7,多个第一绞线6和多个第二绞线7在其端部上相互连接并且缠绕上辊以及下辊8a。每个第一绞线6都具有孔眼,经纱带4被导引通过该孔眼。被导引通过第一绞线6的孔眼的所述经纱带4构成第一经纱带束10。每个第二绞线都具有孔眼,经纱带4被导引通过该孔眼。被导引通过第二绞线7的孔眼的经纱带构成第二经纱带束11。备选地可以使用孔眼带。在一种设计方案中,由偏心件致动的杠杆使围绕位置固定的辊子的孔带或绞线带向上或向下运动(未示出)。通过这种方式,两个经纱带束10、11能够向上或向下地相互相反地往复运动,由此打开和闭合梭口9(也称为行进梭口)。在打开状态中,梭口9构成由两个经纱带束10、11限定的空间,在其中,带有纬纱带筒(下文中简称为纬纱筒)13的织梭12在沿圆梳2的圆形轨道上运行,并且在此从织梭12承载的纬纱筒13上拉出未示出的纬纱带并且加到梭口9中。当绞线6、7处于中间位置时,其中,在中间位置中第一绞线6的和第二绞线的孔眼在相同高度上,使得两个经纱带束10、11位于相同的面中或者说两个经纱带束10、11共同构成该面,则梭口9关闭。换句话说,关闭的梭口9的面基本上是第一经纱带束10和第二经纱带束11之间的角平分线,第一经纱带束10是图1a中上部的经纱带束,第二经纱带束11是图1a中下部的经纱带束。因此即,第一经纱带束10与所述面之间的角度等于第二经纱带束11与所述面之间的角度。同时,所述面被定义为包含经纱带导引元件3b和编织环14之间的几何连接线的面。
梭口9的由两个经纱带束10、11限定的空间的尺寸随两个经纱带束10、11的相对的运动而持续变化,在梭口关闭时从零开始。当两个经纱带束10、11处于它们方向相反的往复运动的相对的折返点时,梭口9的空间达到最大值,如图1a所示。在这些折返点处,通过经纱带束10、11反向的运动的反转使得所谓的梭口变换开始进行。由于梭口变换,最后加入梭口9的纬纱带被固定在织物中,下一个纬纱带可以通过下一个梭子12加入梭口。如图1a所示,有偶数个织梭12、例如八个织梭12在圆梳2中以相互相同的间距环行(在图1a中,为了清楚起见仅示出了两个梭子12)。所生产的管状织物被导引向内向居中布置的编织环14,在编织环14处,所述管状织物朝向拉出辊(未示出)转向。
如图1a中示意性所示,织梭12具有筒保持装置15,筒保持装置15保持纬纱筒13的纵轴线16基本上平行于圆梳2上的织梭12的环绕方向17的切线,即基本上相对于主轴线2e沿切线方向。
从图中可以看出,圆织机1还具有用于更换筒保持装置15中用完的纬纱筒13a(参见例如图3b)的纬纱筒-替换装置18。根据图1a,示出在等待位置中的替换装置18,在等待位置中替换装置18可由圆织机1的操作者可拆卸地与导引装置19连接。在等待位置中,替换装置18相对于主轴线2e沿径向位于圆梳2的外部。此外,在等待位置,替换装置18还是相对于主轴线2e沿轴向布置在圆梳2的上方。由此,替换装置18可以从外部带到导引装置19处或从导引装置19移开。导引装置19具有第一线性导引件20,用于将替换装置18从等待位置以相同的高度位置向内导引到中间位置,导引装置19具有第二线性导引件21,用于将替换装置18从中间位置向下导引到替换位置。第二线性导引件21基本上与第一线性导引件20垂直地延伸。在所示设计方案中,第一线性导引件20基本上与主轴线2e垂直地沿径向延伸,相反第二线性导引件20基本上沿主轴线2e的方向、即沿轴向延伸。替换装置18因而可以沿第一线性导引件20从等待位置沿径向向内移位到中间位置,然后沿轴向从中间位置向下移位到替换位置。在所示设计方案中,导引装置19具有两个第一线性导引件20和两个第二线性导引件21,它们被设计用于导引替换装置18的相对的纵向侧。下述设计方案对两个第一线性导引件20和第二线性导引件21同样适用。
替换装置18具有多个用于抓取和固持纬纱筒13的夹具22。在所示设计方案中,替换装置18具有九个夹具22,相应数量的纬纱筒13可以固定到所述夹具上。在如图1a所示的状态中,八个满的纬纱筒13b布置在替换装置18上,其中,在替换装置18的底侧上的夹具22是空的、即没有纬纱筒13。
每个夹具22具有一对夹具元件23,夹具元件23用于可拆卸地与纬纱筒13的相对置的端部连接。夹具元件23分别具有两个抓臂24a,两个抓臂24a一起设计有凹部24b,凹部24b构造用于容纳纬纱筒13的连接元件24c(参见图9)。
在图9中可以看到纬纱筒13的结构和纬纱筒13在替换装置18上的固持,其中,为了更好地理解单个夹具23,仅示出纬纱筒13的单个部件。因此,沿纵轴线16观察,纬纱筒13具有两个端部,连接元件24c布置在所述两个端部处。连接元件24c从纬纱筒13的侧盘13c向外突出。在连接元件24c上构造有环绕的凹槽24d,凹槽24d构造为用于抓臂24a的接合点。在连接状态下,纬纱筒13经由连接元件24c固定在夹具22的夹具元件23上。
抓臂24a可以在固持在纬纱筒的纵向侧的端部上的连接元件24c上的抓持位置和放开纬纱筒的连接元件24c的释放位置之间相对彼此枢转。
特别是如图4至图9所示,替换装置具有框架25,夹具22在框架25上可以分别在夹具存放位置和夹具替换位置之间转换。在图4的图示中,具有八个满纬纱筒13b的夹具22分别布置在夹具存放位置中,而在底侧上的夹具22布置在夹具替换位置中。
为了将夹具22从夹具存放位置转换到夹具替换位置,替换装置18具有输送元件26,在所示的设计方案中,输送元件26构造为连续带并设置用于在替换装置18的框架25上围一整圈。以此,每个夹具22都可以被带入八个夹具存放位置之一或者带入夹具替换位置。沿输送或环行方向观察,夹具22间隔地布置在输送元件26上。在夹具存放位置中,纬纱筒13水平地上下叠地布置在替换装置18的框架25的两个纵向侧上。在所示设计方案中,在框架25的每个纵向侧上各构造有四个夹具存放位置并且在框架25的底侧上构造正好一个夹具替换位置。
图4至图9还以较大比例示出了导引装置19,导引装置19用于在等待位置和替换位置之间导引替换装置18。
如图所示,导引装置19具有由第一臂27a和第二臂27b组成的可移动的导引元件27,其中,第一臂27a和第二臂27b基本上相互垂直地布置。可移动导引元件27可以沿第一固定导引元件28在上部位置和下部位置之间移动。在上部位置,可移动导引元件27的第一臂27a使第二固定导引元件29延长。在可移动导引元件27的上部位置中,替换装置18可以从等待位置(参见图4)沿第二固定导引元件29和可移动导引元件27的第一臂27a移动到中间位置(参见图5),然后替换装置18与可移动导引元件27一起沿第一固定导引元件28从中间位置移动到替换位置(参见图6)。
导引装置18与第一驱动单元30连接,利用第一驱动单元30驱动替换装置18沿第二线性导引件21的过渡。在所示实施方式中,第一驱动单元30具有电动机31,电动机31通过输出轴32和齿轮33与可移动导引元件27的构造为齿条的第二臂27b连接(参见图4)。齿轮33布置为与可移动导引元件27的第二臂27b的齿条啮合,以便将输出轴32的旋转运动实现为可移动导引元件27沿第一固定导引元件28的线性运动。
替换装置18具有支承元件34,支承元件34用于与导引装置19的第二固定导引元件29可拆卸地连接。在所示设计方案中,采用运转辊子作为支承元件34,运转辊子沿第二固定导引元件29和可移动导引元件27的第一臂27a运转。为此,第二固定导引元件29和可移动导引元件27的第一臂27a分别设计为导轨。固定导引元件28、29固定在框支架35上。
此外,附图示出了锁定装置36,在到达中间位置时,替换装置19可以利用锁定装置36锁定。锁定装置36具有夹具单元37,夹具单元37具有两个夹臂38,夹臂38可相对于彼此枢转,夹臂38可与相应的配合元件39嵌接。在此,夹具单元37安装在替换装置18上以及配合元件39安装在导引装置19上。
在所示设计方案中,还设有第二驱动单元40,利用第二驱动单元40驱动输送元件26在替换装置18的框架25上的环行运动。在此,第二驱动单元40安装在导引装置19的可移动导引元件27上,其中,第二驱动单元40在替换装置18的等待位置中与输送元件26分离,并且在中间位置中与输送元件26连接。为此,第二驱动单元40具有驱动装置、尤其电驱动装置41,其输出轴可以通过在所示设计中锥形的连接元件42与输送元件26的驱动轴耦连。连接元件42可以在中间位置伸出,以便与输送元件26构成传递扭矩的连接。
在附图中仅示出了圆织机1的对于理解本发明所需部件,其中为了清楚起见,省略或仅示意性地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已知的许多部件。例如,附图示出了抽吸装置43,利用抽吸装置43可以从纬纱筒13吸入纬纱带。

Claims (14)

1.一种圆织机(1),其具有
-主轴线(2e);
-圆梳(2);
-用于输入经纱带(4)的经纱带输入装置(3a);
-至少两个沿圆梳(2)环行的织梭(12),所述织梭分别带有用于能围绕纬纱筒的纵轴线(16)转动地固持纬纱筒(13、13a、13b)的筒保持装置(15),其中,所述筒保持装置(15)设置用于在织梭(12)环行时将纬纱筒(13)的纵轴线(16)基本上平行于织梭(12)的环形方向(17)地固持,
其特征在于配设有
-纬纱筒替换装置(18),所述纬纱筒替换装置用于换掉容纳在织梭(12)的筒保持装置(15)中的纬纱筒(13);
-导引装置(19),所述导引装置用于在从所述筒保持装置(15)抬起的等待位置与降到所述筒保持装置(15)的替换位置之间导引所述替换装置(18)。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织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替换装置(18)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与纬纱筒(13)可拆卸地连接的夹具(22)。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织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22)具有夹具元件(23)的对,所述夹具元件(23)用于与纬纱筒(13)的相对置的端部可拆卸地连接。
4.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圆织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替换装置(18)具有至少两个用于分别与一个纬纱筒(13)可拆卸地连接的夹具(22)。
5.按照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圆织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替换装置(18)具有框架(25),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夹具(22)能够分别在夹具存放位置和夹具替换位置之间转换。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织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替换装置(18)具有用于每个夹具(22)在夹具存放位置与夹具替换位置之间转换的输送元件(26)。
7.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圆织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装置(19)具有用于将所述替换装置(18)从等待位置导引到中间位置的第一线性导引件(20)和用于将所述替换装置(18)从中间位置导引到替换位置的第二线性导引件(21)。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织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性导引件(21)基本上与第一线性导引件(20)垂直地延伸。
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织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性导引件(20)基本上垂直于主轴线(2e)地延伸,并且第二线性导引件(21)基本上沿主轴线(2e)的方向延伸。
10.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织机(1),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将替换装置(18)锁定在中间位置中的锁定装置(36)。
11.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织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装置(19)具有带第一臂(27a)和带第二臂(27b)的可移动的导引元件(27),其中,所述可移动的导引元件(27)可沿第一固定导引元件(28)在上部位置和下部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可移动的导引元件(27)的第一臂(27a)在所述上部位置中布置在第二固定导引元件(29)的延伸部中,其中,在所述可移动的导引元件(27)的上部位置中替换装置能沿所述第二固定导引元件(29)和可移动的导引元件(27)的第一臂(27a)移动到中间位置,并且连同所述可移动的导引元件(27)一起沿第一固定导引元件(28)从中间位置移动到替换位置。
12.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圆织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替换装置(18)具有用于与导引装置(19)可拆卸地连接的支承元件(34)。
13.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圆织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替换装置(18)的输送元件(26)与第二驱动单元(40)连接或可连接。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圆织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40)安装在导引装置(19)上,其中,所述第二驱动单元(40)在所述替换装置(18)的等待位置中与所述输送元件(26)分离并且在中间位置与所述输送元件(26)连接。
CN201780025039.0A 2016-04-22 2017-04-21 圆织机 Active CN10907250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TA50361/2016 2016-04-22
ATA50361/2016A AT518070B1 (de) 2016-04-22 2016-04-22 Rundwebmaschine
PCT/AT2017/060103 WO2017181212A1 (de) 2016-04-22 2017-04-21 Rundwebmas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2504A CN109072504A (zh) 2018-12-21
CN109072504B true CN109072504B (zh) 2021-04-13

Family

ID=58640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5039.0A Active CN109072504B (zh) 2016-04-22 2017-04-21 圆织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445902B1 (zh)
CN (1) CN109072504B (zh)
AT (1) AT518070B1 (zh)
BR (1) BR112018071443B8 (zh)
WO (1) WO20171812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68541A (zh) * 2019-04-04 2019-06-11 山东绿城家居有限公司 经纬线送线装置
CN115323585B (zh) * 2022-08-29 2023-07-1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圆织机的自动换梭装置及换梭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27780C (de) * 1932-06-23 1936-03-23 Mario Bulckaen Vorrichtung zum Auswechseln der Schussspulen an Rundwebstuehlen
CH199413A (de) * 1937-08-14 1938-08-31 Zangs Ag Maschf Schussspulenauswechselvorrichtung.
DE29912141U1 (de) * 1999-07-12 1999-10-28 Yen, Wei-Chieh, Shu-Lin Chen, Taipeh Querschnitts-Stoff-Aufroll-Maschine
AT504348B8 (de) * 2007-03-07 2008-09-15 Starlinger & Co Gmbh Rundwebmaschine
KR200465047Y1 (ko) * 2011-06-23 2013-02-07 (주)유성특수산업 고밀도 관형 직물 제직용 원형직기
EP2570530B1 (de) * 2011-09-14 2014-01-01 Starlinger & Co Gesellschaft m.b.H. Kettbändchenwächter und Rundwebmaschine
EP2829645B1 (de) * 2013-07-24 2018-09-05 Starlinger & Co Gesellschaft m.b.H. Rundwebmaschine
EP3159441A1 (de) * 2015-10-21 2017-04-26 Starlinger & Co. Gesellschaft m.b.H. Rundwebmas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45902B1 (de) 2020-11-04
CN109072504A (zh) 2018-12-21
BR112018071443B8 (pt) 2022-10-11
WO2017181212A1 (de) 2017-10-26
BR112018071443A2 (pt) 2019-02-05
EP3445902A1 (de) 2019-02-27
AT518070A4 (de) 2017-07-15
AT518070B1 (de) 2017-07-15
BR112018071443B1 (pt)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22820B (zh) 用于纱线重新成束的带有专用元件纺纱机的方法及纺纱机
US7178558B2 (en) Modular weaving for short production runs
CN101513967B (zh) 绕线机
CN109072504B (zh) 圆织机
US7318456B2 (en) Modular weaving system with individual yarn control
CN108622738B (zh) 纺织机器和用于运行纺织机器上的纱管运输设备的方法
CN113602865A (zh) 一种筒织机下引卷筒收料装置
CN109208158B (zh) 在片梭织机中不使用假边的纬纱操作装置
CN109402820B (zh) 整经辅助设备及整经系统
US20210285131A1 (en) Spinning Machine
KR20210098870A (ko) 제직 방법, 이러한 제직 방법을 구현하기 위한 위사 선택기, 및 이러한 위사 선택기를 포함하는 제직기
US3729915A (en) Automatic device for loading textile machine spindles
EP0295700B1 (en) Automatic cop exchanging apparatus for shuttle loom
KR101576346B1 (ko) 제직기와 동 제직기에 의한 제직 방법
SE520492C2 (sv) 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för textiltillverkning
TW201715112A (zh) 圓形梭織機
ITFI960256A1 (it) Sistema per il rientro rapido del filo nei canali degli orditoi con sistema di orditura filo-filo
CN112981691B (zh) 一种针织电脑提花机驱动系统
CZ2015321A3 (cs) Způsob hromadného zapřádání příze na pracovních místech rotorového dopřádacího stroje a zařízení k jeho provádění
JP7511586B2 (ja) 織アクセサリのハンドリング装置及び方法
CN101454491B (zh) 用于在剑杆织机上形成织物边的方法和装置
CN111058163A (zh) 自动穿综设备
CN221192486U (zh) 一种可稳定引纬的织带机
CN115369530B (zh) 一种将接头纱绕到纱管上的装置
TW201305405A (zh) 具單一挾紗器之織布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