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70101A - 旋转组装体及具有其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旋转组装体及具有其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70101A
CN109070101A CN201780023330.4A CN201780023330A CN109070101A CN 109070101 A CN109070101 A CN 109070101A CN 201780023330 A CN201780023330 A CN 201780023330A CN 109070101 A CN109070101 A CN 1090701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upport member
assembled body
rotary assembled
rot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233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70101B (zh
Inventor
丁炯
丁炯一
梁辉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ed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eed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eder Corp filed Critical Feed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070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01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701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701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1/00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1/02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for making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29C41/04Rotational or centrifugal casting, i.e. coating the inside of a mould by rotating the mould
    • B29C41/042Rotational or centrifugal casting, i.e. coating the inside of a mould by rotating the mould by rotating a mould around its axis of symmetry
    • B29C41/045Rotational or centrifugal casting, i.e. coating the inside of a mould by rotating the mould by rotating a mould around its axis of symmetry the axis being placed vertically, e.g. spin cas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BCENTRIFUGES
    • B04B1/00Centrifuges with rotary bowls provided with solid jackets for separating predominantly liquid mixtures with or without solid p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BCENTRIFUGES
    • B04B15/00Other accessories for centrifuges
    • B04B15/08Other accessories for centrifuges for ventilating or producing a vacuum in the centrifu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BCENTRIFUGES
    • B04B5/00Other centrifuges
    • B04B5/04Radial chamber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predominantly liquid mixtures, e.g. butyrome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BCENTRIFUGES
    • B04B5/00Other centrifuges
    • B04B5/04Radial chamber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predominantly liquid mixtures, e.g. butyrometers
    • B04B5/0442Radial chamber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predominantly liquid mixtures, e.g. butyrometers with means for adding or withdrawing liquid substances during the centrifugation, e.g. continuous centrifug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BCENTRIFUGES
    • B04B7/00Elements of centrifuges
    • B04B7/08Rotary bow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1/00Shaping by coating a mould, core or other substrate, i.e. by depositing material and stripping-off the shaped article;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1/3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1/50Shaping under special conditions, e.g. vacuu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7/00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 A61M37/0015Other apparatu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the body; Percutany, i.e. introducing medicines into the body by diffusion through the skin by using microneedles
    • A61M2037/0053Methods for producing micronee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4CENTRIFUGAL APPARATUS OR MACHINES FOR CARRYING-OUT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 B04BCENTRIFUGES
    • B04B5/00Other centrifuges
    • B04B5/04Radial chamber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predominantly liquid mixtures, e.g. butyrometers
    • B04B5/0442Radial chamber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predominantly liquid mixtures, e.g. butyrometers with means for adding or withdrawing liquid substances during the centrifugation, e.g. continuous centrifugation
    • B04B2005/0492Radial chamber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predominantly liquid mixtures, e.g. butyrometers with means for adding or withdrawing liquid substances during the centrifugation, e.g. continuous centrifugation with fluid conveying umbilicus between stationary and rotary centrifuge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旋转组装体。上述旋转组装体用于形成微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主体,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第一支撑部件,以与上述旋转轴隔开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旋转主体,在外侧面设置有规定的粘性组合物;以及流体连通部,用于使上述旋转主体的内部与外部相连通,当上述旋转主体进行旋转时,上述粘性组合物沿着上述旋转轴的半径的外侧方向被拉伸,并且被拉伸的上述粘性组合物通过上述流体连通部固化,从而可形成微结构体。

Description

旋转组装体及具有其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旋转组装体及具有其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虽然已经开发出许多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及治疗剂等,但在向体内传递药物的过程中,经过生物屏障(biological barrier,例如,皮肤、口腔黏膜及脑血管屏障等)的问题以及药物传递效率问题仍然有待改进。
药物通常以片剂或胶囊的方式口服给药,但是由于许多药物在胃肠道中被消化或吸收或者因肝脏的机制而消失等原因,从而无法仅通过这种给药方法有效传递药物。况且,有些药物无法通过肠黏膜有效扩散。并且,患者的依从性也是一个问题(例如,在需要按特定间隔服药或无法服药的重病患者的情况下等)。
在传递药物的过程中另一种常规技术是利用以往的注射针头(needle)。虽然这种方法比口服给药有效,但它存在伴随注射部位的疼痛以及引起皮肤的局部损伤、出血及注射部位的感染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开发出包括微针(microneedle)在内的多种微结构体。迄今为止开发的微针主要用于向生物体内传递药物、采血、检测体内分析物质等。
但是,虽然使用传统模具的微结构体制造方法是最常用的制造方法,但在利用模具的制造方法的情况下,在与模具分离的过程中,存在发生损失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旋转组装体及具有其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即,通过粘性组合物在无额外模具的情况下可通过旋转来成型粘性组合物,同时引导固化,由于不具有额外的热处理工序或分离工序,因而可在多种条件下保护并控制药物。
并且,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制造具有微单位的直径、足够的有效长度以及硬度的微结构体的旋转组装体及具有其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旋转组装体及具有其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即,可利用离心力选择性地排除高温处理、有机溶剂处理等可破坏药物或美容成分的活性的工序,减少因接触及分离而发生的损失,并可克服所制造出的微结构体的纵横比局限。
并且,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通过装载来增加生产量,并且与以往复杂的模具制造过程不同,可通过简单的制造/组装来使用的旋转组装体及具有其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
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如下的旋转组装体,用于形成微结构体,包括:旋转主体,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第一支撑部件,以与上述旋转轴隔开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旋转主体,在外侧面设置有规定的粘性组合物;以及流体连通部,用于使上述旋转主体的内部与外部相连通,当上述旋转主体进行旋转时,上述粘性组合物沿着上述旋转轴的半径的外侧方向被拉伸,并且被拉伸的上述粘性组合物通过上述流体连通部固化,来形成微结构体。
在此情况下,上述旋转组装体包括第二支撑部件,上述第二支撑部件具有与上述第一支撑部件的外侧面相向的内侧面,并且沿着上述旋转轴的半径方向与上述第一支撑部件隔开配置,当上述旋转主体进行旋转时,上述粘性组合物被拉伸至上述第二支撑部件的内侧面,从而可形成微结构体。
在此情况下,上述流体连通部可由形成于上述旋转主体的外周面的流动孔形成。
在此情况下,在上述旋转主体形成有与上述流动孔相连通的收容槽,在上述收容槽可设置有上述第一支撑部件及上述第二支撑部件中的至少上述第一支撑部件。
在此情况下,上述旋转组装体包括用于在上述收容槽固定上述第一支撑部件及上述第二支撑部件的固定部件,上述固定部件的截面能够以与上述收容槽的截面相对应的方式形成,使得上述固定部件能够插入于上述收容槽。
在此情况下,在上述固定部件的一面形成有朝向半径方向的外侧凹入的结合槽,上述结合槽的内侧面可与上述第一支撑部件及上述第二支撑部件相结合。
在此情况下,上述固定部件可包括引导部件,上述引导部件朝向上述旋转主体的一侧突出形成于上述固定部件的一面的两端部侧,当上述固定部件插入于上述收容槽时,上述引导部件用于引导上述固定部件。
在此情况下,上述固定部件还可包括用于在上述收容槽固定上述固定部件的紧固部件,上述紧固部件为螺栓,在上述固定部件形成有能够使上述螺栓贯通的贯通孔,在上述旋转主体的外周面形成有可使上述螺栓被紧固的结合孔。
在此情况下,上述固定部件的截面可呈“匚”形状。
在此情况下,在上述第一支撑部件与上述第二支撑部件之间还可包括用于维持上述第一支撑部件与上述支撑部件之间的间隔的间隔维持部件。
在此情况下,上述间隔维持部件可以为一面与上述第一支撑部件相接触且另一面与上述第二支撑部件相接触的“匚”形状的间隔框架。
在此情况下,上述间隔框架可以为一面形成有固定槽以固定上述第一支撑部件且上述固定槽的端部与上述第二支撑部件的另一面相接触的的支架部件。
在此情况下,上述第一支撑部件及上述第二支撑部件形成有多个,上述结合槽可包括从上述结合槽的内侧的一面沿着上述结合槽的端部侧并排的多个结合部件,在多个上述结合部件可设置有多个上述第一支撑部件及多个上述第二支撑部件。
在此情况下,多个上述结合部件分别呈板状,并且可包括突出部件,上述突出部件以突出的方式形成于各个上述结合部件的一面,用于维持多个上述结合部件之间的间隔。
在此情况下,上述收容槽朝向上述旋转主体的放射方向形成有多个,在多个上述收容槽中可分别设置有上述第一支撑部件及上述第二支撑部件中的至少一个。
在此情况下,上述第一支撑部件及上述第二支撑部件呈板形态或曲线形态。
在此情况下,上述粘性组合物能够选自由透明质酸及其盐、聚乙烯吡咯烷酮、纤维素聚合物(cellulose polymer)、葡聚糖、明胶、甘油、聚乙二醇、聚山梨醇酯、丙二醇、聚维酮、卡波姆(carbomer)、茄替胶(gum ghatti)、瓜尔豆胶、葡甘露聚糖、氨基葡萄糖、达马树脂(dammer resin)、凝乳酶酪蛋白(rennet casein)、刺槐豆胶(locust bean gum)、微纤化纤维素(microfibrillated cellulose)、洋车前子胶(psyllium seed gum)、黄原胶、阿拉伯半乳abino galactan)、阿拉伯树胶、海藻酸、明胶、结冷胶(gellan gum)、角叉菜胶、刺梧桐树胶(karaya gum)、凝胶多糖(curdlan)、壳聚糖、甲壳素、塔拉胶(taragum),罗望子胶(tamarind gum)、黄蓍胶(tragacanth gum)、红藻胶(furcelleran)、果胶(pectin)、支链淀粉(pullulan)、聚苯乙烯及聚合物组成的组中。
在此情况下,在上述旋转主体旋转之后,上述第一支撑部件及上述第二支撑部件可通过旋转来变更位置并重新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如下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上述微结构体制造装置包括:外壳,在内部形成有中空部;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组装体,以可在上述外壳的内部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形成;以及减压部,用于减少上述中空部的压力。
在此情况下,上述微结构体制造装置可包括外壳盖,上述外壳盖可与上述外壳相结合,以可开闭形成于上述中空部的一侧的开口部。
在此情况下,上述减压部使上述中空部处于真空状态。
在此情况下,可调节上述中空部的温度及磁场。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及具有其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可利用离心力通过粘性组合物制造出具有微单位的直径、足够的有效长度及硬度的微结构体。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及具有其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可利用离心力选择性地排除高温处理、有机溶剂处理等可破坏药物或美容成分的活性的工序,减少因接触及分离而发生的损失,并可克服所制造出的微结构体的纵横比局限。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及具有其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中,在旋转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撑部件及第二支撑部件,因而当第一支撑部件及第二支撑部件进行旋转时,可使空气阻力最小化,从而可确保旋转稳定性及安全性,并可防止因空气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及具有其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包括流动孔,从而当粘性组合物G被固化时,可根据流体流入量或排出量来调节粘性组合物的固化时间。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包括盖部件,从而可防止第一支撑部件及第二支撑部件在旋转时的脱离,根据流体的流入量来调节粘性组合物的固化时间,从而可制造精致且均匀的微结构体,并且,可使粘性组合物的浓度多样化。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中,在固定部件形成有把手槽,从而可以容易插入并设置第一支撑部件及第二支撑部件。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包括引导部件,从而当固定部件插入于收容槽时,可引导固定部件。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包括间隔维持部件,来维持第一支撑部件与第二支撑部件之间的间隔,从而当旋转主体进行旋转时,可通过使位于第一支撑部件外侧面的粘性组合物被拉伸至第二支撑部件的内侧面来形成微结构体。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及具有其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包括支架部件,来使第一支撑部件和第二支撑部件相互单独分离,从而当对被第二支撑部件拉伸的粘性组合物进行切割时,可通过使切割方向多样化来调节微结构体的形状或强度。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及具有其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包括多个结合部件,从而可在单一工序中增加微结构体的生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具有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的简图。
图2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的立体图。
图3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4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的固定部件的俯视图。
图5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的第一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的固定部件的第一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7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的固定部件的第一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8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的第二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9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的第二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10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的第二变形例的固定部件的俯视图。
图11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的第一支撑部件及第二支撑部件之间的粘性组合物被拉伸的状态的简图。
图12为示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的工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以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施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的方式体现,因此,并不局限于在此所说明的实施例。而且,为了明确地说明本发明,在附图中省略了与说明无关的部分,在说明书全文中,对相同或类似的结构要素赋予了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说明书中,“包括”或“具有”等术语所要指定说明书中所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动作、结构要素、部件或这些组合的存在,而不得理解为预先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其他特征或数字、步骤、动作、结构要素、部件或这些组合的存在或附加可能性。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当表示膜、层、区域、板等部分位于其他部分之“上”时,这除了包括直接位于其他部分的上部的情况,还包括在中间设置其他膜、层、区域、板等的情况。相反,当表示膜、层、区域、板等部分位于其他部分之“下”时,这除了包括直接位于其他部分的下部的情况,还包括在中间设置其他膜、层、区域、板等的情况。
图1为示出具有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的简图。
参照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包括旋转组装体3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1可包括外壳5、旋转组装体3及外壳盖9。由此,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包括旋转组装体3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1可通过使旋转组装体进行旋转来引导粘性组合物的拉伸,从而容易制造微结构体(未图示)。在此情况下,制造出的微结构体可具有微单位的直径、足够的有效长度及硬度,并可克服纵横比的局限。
参照图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可在外壳5的内部形成有中空部,可在中空部的中心部形成有旋转轴部件7。在此情况下,在外壳的内部,旋转组装体3可通过与旋转轴部件7相结合来进行旋转。
并且,如图1所示,在外壳5的中空部的一侧,例如,在外壳的上部侧可以形成有开口部(未图示)。在此情况下,可借助外壳盖9来开闭开口部。
当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3在外壳5的内部进行旋转时,在使外壳的内部处于真空状态的情况下,使旋转组装体进行旋转,从而可缩短粘性组合物G的固化时间。并且,当旋转组装体3高速旋转时,可通过减少空气阻力来确保旋转稳定性及安全性,并且可防止因空气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在外壳的内部处于真空状态的情况下,使位于旋转组装体内部的粘性组合物顺畅地蒸发,从而可调节固化时间。
无需使外壳的内部必须处于真空状态,即使在外壳内部的压力小于旋转组装体内部压力的情况下,也可达到上述效果。并且,在通过降低外壳内部的压力来固化粘性组合物的情况下,可制造出比通过流动进行固化时更加均匀的微结构体。
并且,通过调节外壳内部的温度及磁场来在旋转组装体3高速旋转时减少空气阻力,由此可确保旋转稳定性及安全性,并且可防止因空气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图2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的立体图。图3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的固定部件的俯视图。
参照图2,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3可包括旋转主体10、第一支撑部件30及第二支撑部件40。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可在旋转主体10形成有中心孔(未图示),以便能够使其中心部与旋转轴部件7相结合来以圆筒形状进行旋转。旋转主体10能够以形成于旋转轴部件7的延长线上的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
参照图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可在旋转主体10形成有“匚”形状的收容槽12。在此情况下,收容槽12可形成于旋转主体10的上部面。
并且,在旋转主体10的收容槽12设置有第一支撑部件30及第二支撑部件40,从而当第一支撑部件及第二支撑部件进行旋转时,可使空气阻力最小化。即,当第一支撑部件30及第二支撑部件40设置在旋转主体10的内部来进行旋转时,通过使空气阻力最小化,从而可确保旋转稳定性及安全性,并可防止因空气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收容槽12可沿着旋转主体10的圆周方向隔开配置有4个,但并不局限于此,只要能够使旋转主体10的重量均衡,就可形成有多个。
另一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可包括用于使旋转组装体的内部与外部相连通的流体连通部。流体连通部可由管部件、流动孔或旋转主体与盖部件之间的隔开空间等可使流体在旋转组装体的内部与外部之间流动的结构形成。
作为一例,流体连通部可由形成于旋转主体10的外周面的流动孔形成。流动孔可形成有多个,多个流动孔可沿着旋转主体的外周面并排配置。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3包括流体连通部,从而可根据在粘性组合物G被固化时流体通过流体连通部向收容槽12流入或排出的量来调节粘性组合物的固化时间。
并且,通过流体连通部蒸发的粘性组合物可向旋转组装体的外部排出,从而使粘性组合物被固化,由此可形成微结构体。
参照图2及图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件30能够以与旋转轴隔开的方式形成于旋转主体10的收容槽12。在此情况下,可在第一支撑部件30的外侧面设置有规定的粘性组合物G。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件40可沿着旋转轴的半径方向与第一支撑部件30隔开配置。在此情况下,第二支撑部件40可具有与第一支撑部件30的外侧面相向的内侧面。并且,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件30及第二支撑部件40可呈方形板、圆形板、半圆形板形态。并且,第一支撑部件30及第二支撑部件40可呈曲面形态,但并不局限于此。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3中,当旋转主体10进行旋转时,位于第一支撑部件30的外侧面的粘性组合物沿着旋转轴的半径方向的外侧被拉伸至第二支撑部件40的内侧面,从而可形成微结构体。
由此,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3可利用离心力通过粘性组合物制造出具有微单位的直径、足够的有效长度及硬度的微结构体。
并且,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3可排除高温处理、有机溶剂处理等能够破坏药物或美容成分的活性的工序,可减少因接触及分离而引起的损失,并且可克服制造出的微结构体的纵横比局限。
参照图2及图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可包括盖部件20,以能够开闭旋转主体10的收容槽12。在此情况下,盖部件20可呈圆板形状,并且可在中心部与结合螺栓22相结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螺栓22通过与形成在旋转主体10的旋转轴的延长线上的螺纹孔14相结合,从而可使收容槽12被开闭。由此,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3包括盖部件20,从而可防止第一支撑部件30及第二支撑部件40在旋转时的脱离。
并且,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3包括盖部件20,从而当粘性组合物被固化时,通过盖部件调节流入收容槽12的流体的量,来调节粘性组合物固化时间。
参照图3及图4,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3包括固定部件50,从而可将第一支撑部件30及第二支撑部件40固定于收容槽12。
在此情况下,固定部件的截面能够以与收容槽的截面相对应的方式形成,使得固定部件50能够插入于收容槽12。因此,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固定部件50的截面可呈“匚”形状,但并不局限于此。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可在固定部件50的一面,例如,在固定部件的内侧面形成有朝向半径方向的外侧凹入的结合槽52。并且,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槽52的内侧面可与第一支撑部件30及第二支撑部件40相结合。
参照图3,在固定部件50的结合槽52的上部侧形成有把手槽54,从而可容易通过插入来设置第一支撑部件30及第二支撑部件40。在此情况下,把手槽54能够以“∟”形状横跨结合槽52的内侧面和固定部件50的上部面来设置。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固定部件50的两端部侧可具有引导部件56。在此情况下,如图3所示,引导部件56可在固定部件50的一面,例如,可在固定部件的内侧面的两端部侧朝向旋转主体10的内侧方向突出而成。
由此,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3包括引导部件56,从而当固定部件50插入于收容槽12时,可引导固定部件。
参照图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固定部件50还可包括用于在收容槽12固定固定部件的紧固部件(未图示)。在此情况下,紧固部件可以为螺栓,但并不局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可在固定部件50的两端部侧形成有可使螺栓贯通的贯通孔58。并且,可在旋转主体10的外周面形成有可使螺栓被紧固的结合孔(未图示)。
因此,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螺栓插入于形成在旋转主体10的结合孔以及形成在固定部件50的贯通孔(未图示),从而可使固定部件与旋转主体的收容槽12相结合。
另一方面,参照图3,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3包括间隔维持部件60来维持第一支撑部件30与第二支撑部件40之间的间隔,从而使位于第一支撑部件的外侧面的粘性组合物在旋转主体10旋转时被拉伸至第二支撑部件40的内侧面,由此可形成微结构体。
参照图3及图4,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间隔维持部件60可位于第一支撑部件30与第二支撑部件40之间。在此情况下,如图3所示,间隔维持部件60的一面,例如,间隔维持部件的内侧面可与第一支撑部件30相接触,另一面,例如,间隔维持部件的外侧面可与第二支撑部件40相接触。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间隔维持部件的截面呈“匚”形状,并且间隔维持部件可以为间隔框架60。在此情况下,第一支撑部件30及第二支撑部件40可以隔开相当于间隔框架60的厚度的距离。
图5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的第一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图6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的固定部件的第一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图7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的固定部件的第一变形例的俯视图。
另一方面,参照图5,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间隔维持部件可以为支架部件62。在此情况下,如图5及图6所示,在支架部件62的一面,例如,可在支架部件的外侧面形成有固定槽(未图示)。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支架部件62的截面呈“匚”形状,如图5所示,固定槽的端部可与第二支撑部件40的另一面,例如,与第二支撑部件的外侧面相接触。
在此情况下,参照图6,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可在支架部件62的两侧端部面形成有圆形截面的插入槽(未图示)。在此情况下,通过向插入槽插入形成于固定部件50的结合槽52的销部件(未图示)来使插入槽结合,从而可使支架部件62与固定部件相结合。
参照图7,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支架部件62的固定槽与第一支撑部件30相结合,支架部件62的两侧端部与第二支撑部件40相接触,来维持第一支撑部件及第二支撑部件之间的间隔,从而使位于第一支撑部件的外侧面的粘性组合物在旋转主体10旋转时被拉伸至第二支撑部件40的内侧面,由此可形成微结构体。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支架部件62与第一支撑部件30相结合,固定部件50与第二支撑部件40相结合,从而使第一支撑部件和第二支撑部件相互单独分离,由此,当对被拉伸至第二支撑部件的粘性组合物进行切割时,可以克服因切割过程而发生的损失及制造收率的局限。
图8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的第二变形例的立体图。图9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的第二变形例的分解立体图。图10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的第二变形例的固定部件的俯视图。
参照图8及图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固定部件150的结合槽52中,多个结合部件70可从结合槽的内侧面朝向结合槽的端部侧并排。
在此情况下,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旋转组装体可以不包括流体连通部,在此情况下,可在无盖部件20的状态下进行旋转,使得旋转组装体内部的粘性组合物与旋转组装体的外部相连通。
参照图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件30及第二支撑部件40可形成有多个,在多个结合部件71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部件30及第二支撑部件40,因此可在单一工序中增加微结构体的生产量。
另一方面,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多个结合部件70可分别呈板状,多个结合部件之间可设置有突出部件72。在此情况下,突出部件72可在结合部件70的两端部侧形成有一对,并朝向半径方向的内侧突出而成。
参照图10,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100通过包括突出部件72来维持多个结合部件70之间的间隔,从而可维持第一支撑部件30与第二支撑部件40之间的间隔。
参照图9及图1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结合部件70及形成于结合部件的两端部侧的一对突出部件72可形成为一体,但并不局限于此。
参照图8及图9,旋转主体110可包括外部主体111及内部主体113。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可在外部主体111的内部形成有中空部,可在中空部的一侧形成有第二开口部。
在此情况下,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内部主体113与外部主体111的内部相结合,从而可与外部主体111一同旋转。
参照图9,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内部主体113可呈环状,内部主体的外侧面可呈八角形。在此情况下,可在内部主体113沿着半径方向形成有多个收容槽12。
并且,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多个收容槽12可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部件30及第二支撑部件40。
图11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的第一支撑部件及第二支撑部件之间的粘性组合物被拉伸的状态的简图。
参照图11,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粘性组合物G能够选自由透明质酸及其盐、聚乙烯吡咯烷酮、纤维素聚合物(cellulose polymer)、葡聚糖、明胶、甘油、聚乙二醇、聚山梨醇酯、丙二醇、聚维酮、卡波姆(carbomer)、茄替胶(gum ghatti)、瓜尔豆胶、葡甘露聚糖、氨基葡萄糖、达马树脂(dammer resin)、凝乳酶酪蛋白(rennet casein)、刺槐豆胶(locustbean gum)、微纤化纤维素(microfibrillated cellulose)、洋车前子胶(psyllium seedgum)、黄原胶、阿拉伯半乳聚糖(arabino galactan)、阿拉伯树胶、海藻酸、明胶、结冷胶(gellan gum)、角叉菜胶、刺梧桐树胶(karaya gum)、凝胶多糖(curdlan)、壳聚糖、甲壳素、塔拉胶(taragum)、罗望子胶(tamarind gum)、黄蓍胶(tragacanth gum)、红藻胶(furcelleran)、果胶(pectin)、支链淀粉(pullulan)、聚苯乙烯及聚合物组成的组中。
以下,参照图12,对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进行说明。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2可包括:外壳5;旋转组装体3、100,配置于外壳的内部;驱动部8;以及减压部4,用于降低外壳5内部的压力。
如图12所示,在外壳5的内部形成有中空部6,并且形成比外壳5外部的压力相对低的压力,或者优选地,可处于真空状态。可以与用于降低外壳5内部的压力的减压部4相连接。
在此情况下,旋转组装体3、100配置于外壳的内部,可通过驱动部8旋转。在旋转组装体3、100的内部可设置粘性组合物。通过流体连通部可使流体在旋转组装体3、100的内部与外壳的内部连通。并且,如上所述,流体连通部可由流动孔、管部或用于隔开旋转组装体3、100之间的部件等用于使旋转组装体3、100的内部与外壳5的内部相连通的多种形式形成。
旋转组装体3、100的具体结构如上所述,因此将省略对其的具体说明。
减压部4可配置于外壳5的外部,可通过吸入外壳5内部的流体来降低外壳5内部的压力。减压部4可由真空泵形成。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2可通过减压部4减少外壳内部的压力。若外壳内部的压力减少,则粘性组合物可从旋转组装体3、100蒸发并向旋转组装体3、100的外部,即,向外壳的内部排出。在此情况下,可在旋转组装体3、100开始旋转之后减少外壳内部的压力,或者可同时进行。并且,也可在停止旋转后减少外壳内部的压力。
在此情况下,蒸发的粘性组合物可通过流体连通部向外壳5的内部排出,通过粘性组合物的蒸发,在旋转组装体3、100的内部进行固化,最终,可在旋转组装体3、100的内部生成微结构体。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2可通过降低旋转组装体3、100外部的外壳5内部的压力,来促进在旋转组装体3、100的内部被拉伸的粘性组合物的固化。在此情况下,可通过形成不同的外壳5内部的压力来制造出多种形状的微结构体。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2可通过减压部4形成多种外壳5内部的压力来固化粘性组合物。
在此情况下,像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可通过使旋转组装体3、100快速旋转来使粘性组合物蒸发,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具有如下效果,即,除了基于旋转的蒸发之外,还可利用旋转组装体3、100内部与外部的压力差来使粘性组合物蒸发。
尤其,具有无需旋转组装体3、100的旋转,也可以对旋转组装体3、100内部的粘性组合物进行固化的优点。旋转组装体3、100的旋转速度与粘性组合物的蒸发速度有关,但可能与微结构体的形状有密切关联。在此情况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即,通过控制旋转速度来调节微结构体的形状,可通过控制外壳内部的压力来调节粘性组合物的固化速度。
另一方面,若使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3、100旋转,则位于第一支撑部件30的粘性组合物G在水滴形状下被拉伸至第二支撑部件40的内侧面,从而可通过对形成于被拉伸的粘性组合物中间的部分进行切割来制造微结构体。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及具有其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可利用离心力通过粘性组合物制造出具有微单位的直径、足够的有效长度及硬度的微结构体。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及具有其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可利用离心力排除高温处理、有机溶剂处理等可破坏药物或美容成分的活性的工序,减少因接触及分离而发生的损失,并可克服所制造出的微结构体的纵横比局限。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及具有其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中,在旋转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撑部件及第二支撑部件,从而当第一支撑部件及第二支撑部件进行旋转时,可使空气阻力最小化。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及具有其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包括流动孔,从而当粘性组合物G被固化时,可根据流体流入量或排出量来调节粘性组合物的固化时间。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包括盖部件,从而可防止第一支撑部件及第二支撑部件在旋转时的脱离,可根据流体的流入量来调节粘性组合物的固化时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中,在固定部件形成有把手槽,从而可以容易插入并设置第一支撑部件及第二支撑部件。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包括引导部件,从而当固定部件插入于收容槽时,可引导固定部件。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包括间隔维持部件,从而维持第一支撑部件与第二支撑部件之间的间隔,由此当旋转主体进行旋转时,可通过将位于第一支撑部件外侧面的粘性组合物被拉伸至第二支撑部件的内侧面来形成微结构体。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及具有其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包括支架部件,来使第一支撑部件和第二支撑部件相互单独分离,从而当对被第二支撑部件拉伸的粘性组合物进行切割时,可克服因切割过程而发生的损失及制造收率的局限。
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旋转组装体及具有其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包括多个结合部件,从而可在单一工序中增加微结构体的生产量。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思想并不局限于本说明书中所提出的实施例,理解本发明思想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在相同的思想范畴内通过对结构要素进行附加、变更、删除、追加等来容易提出其他实施例,但这也属于本发明的思想范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旋转组装体,用于形成微结构体,其特征在于,
包括:
旋转主体,能够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
第一支撑部件,以与上述旋转轴隔开的方式设置于上述旋转主体,在外侧面设置有规定的粘性组合物;以及
流体连通部,用于使上述旋转主体的内部与外部相连通,
当上述旋转主体进行旋转时,上述粘性组合物沿着上述旋转轴的半径的外侧方向被拉伸,并且被拉伸的上述粘性组合物通过上述流体连通部固化,来形成微结构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包括第二支撑部件,上述第二支撑部件具有与上述第一支撑部件的外侧面相向的内侧面,并且沿着上述旋转轴的半径方向与上述第一支撑部件隔开配置,
当上述旋转主体进行旋转时,上述粘性组合物被拉伸至上述第二支撑部件的内侧面,来形成微结构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组装体,其特征在于,上述流体连通部由形成于上述旋转主体的外周面的流动孔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旋转主体形成有与上述流动孔相连通的收容槽,在上述收容槽设置有上述第一支撑部件及上述第二支撑部件中的至少上述第一支撑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旋转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在上述收容槽固定上述第一支撑部件及上述第二支撑部件的固定部件,上述固定部件的截面以与上述收容槽的截面相对应的方式形成,使得上述固定部件能够插入于上述收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固定部件的一面形成有朝向半径方向的外侧凹入的结合槽,上述结合槽的内侧面与上述第一支撑部件及上述第二支撑部件相结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部件包括引导部件,上述引导部件朝向上述旋转主体的一侧突出形成于上述固定部件的一面的两端部侧,当上述固定部件插入于上述收容槽时,上述引导部件用于引导上述固定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部件还包括用于在上述收容槽固定上述固定部件的紧固部件,
上述紧固部件为螺栓,在上述固定部件形成有能够使上述螺栓贯通的贯通孔,
在上述旋转主体的外周面形成有能够使上述螺栓紧固的结合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组装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部件的截面呈“匚”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支撑部件与上述第二支撑部件之间还包括用于维持上述第一支撑部件与上述支撑部件之间的间隔的间隔维持部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旋转组装体,其特征在于,上述间隔维持部件为一面与上述第一支撑部件相接触且另一面与上述第二支撑部件相接触的“匚”形状的间隔框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旋转组装体,其特征在于,上述间隔框架为一面形成有固定槽以固定上述第一支撑部件且上述固定槽的端部与上述第二支撑部件的另一面相接触的支架部件。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支撑部件及上述第二支撑部件形成有多个,
上述结合槽包括从上述结合槽的内侧的一面沿着上述结合槽的端部侧并排的多个结合部件,
在多个上述结合部件设置有多个上述第一支撑部件及多个上述第二支撑部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旋转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多个上述结合部件分别呈板状,
并且包括突出部件,上述突出部件以突出的方式形成于各个上述结合部件的一面,用于维持多个上述结合部件之间的间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旋转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收容槽朝向上述旋转主体的放射方向形成有多个,
在多个上述收容槽中分别设置有上述第一支撑部件及上述第二支撑部件中的至少一个。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旋转组装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支撑部件及上述第二支撑部件呈板形态或曲线形态。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组装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粘性组合物能够选自由透明质酸及其盐、聚乙烯吡咯烷酮、纤维素聚合物、葡聚糖、明胶、甘油、聚乙二醇、聚山梨醇酯、丙二醇、聚维酮、卡波姆、茄替胶、瓜尔豆胶、葡甘露聚糖、氨基葡萄糖、达马树脂、凝乳酶酪蛋白、刺槐豆胶、微纤化纤维素、洋车前子胶、黄原胶、阿拉伯半乳、阿拉伯树胶、海藻酸、明胶、结冷胶、角叉菜胶、刺梧桐树胶、凝胶多糖、壳聚糖、甲壳素、塔拉胶、罗望子胶、黄蓍胶、红藻胶、果胶、支链淀粉、聚苯乙烯及聚合物组成的组中。
1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组装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旋转主体旋转之后,上述第一支撑部件及上述第二支撑部件通过旋转来变更位置并重新旋转。
19.一种微结构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在内部形成有中空部;
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旋转组装体,以能够在上述外壳的内部以旋转轴为中心进行旋转的方式形成;以及
减压部,用于减少上述中空部的压力。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盖,上述外壳盖能够与上述外壳相结合,以能够开闭形成于上述中空部的一侧的开口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减压部使上述中空部处于真空状态。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能够调节上述中空部的温度及磁场。
CN201780023330.4A 2016-04-12 2017-04-12 旋转组装体及具有其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 Active CN1090701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6-0044918 2016-04-12
KR20160044918 2016-04-12
PCT/KR2017/003969 WO2017179909A1 (ko) 2016-04-12 2017-04-12 회전 조립체 및 이를 구비한 마이크로 구조체 제조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70101A true CN109070101A (zh) 2018-12-21
CN109070101B CN109070101B (zh) 2020-10-27

Family

ID=60041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23330.4A Active CN109070101B (zh) 2016-04-12 2017-04-12 旋转组装体及具有其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20200230846A1 (zh)
EP (1) EP3444037B1 (zh)
JP (1) JP6626221B2 (zh)
KR (1) KR101935378B1 (zh)
CN (1) CN109070101B (zh)
WO (1) WO201717990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4190A (zh) * 2020-06-19 2020-10-16 甘肃普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酪蛋白生产用离心除渣装置表面的杂质持续去除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056053A1 (en) * 2016-08-26 2018-03-01 Juvic Inc. Protruding microstructure for transdermal delivery
KR102466265B1 (ko) * 2020-09-22 2022-11-11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마이크로 니들 제조기판 합착모듈, 마이크로 니들 제조기판 합착장비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CN115137964B (zh) * 2022-05-31 2023-07-25 优微(珠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微针制备模具及其制备微针方法和微针制备生产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73772A (ja) * 2008-05-16 2009-11-26 Kyokko Seiko Co Ltd マイクロニードルシート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101935011A (zh) * 2010-09-16 2011-01-05 上海交通大学 异平面载药微针阵列的制备方法
CN102300601A (zh) * 2009-01-30 2011-12-28 久光制药株式会社 微针装置
CN103170055A (zh) * 2011-12-23 2013-06-26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微针阵列施放器以及施放微针阵列的方法
CN105263561A (zh) * 2013-05-06 2016-01-20 延世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使用离心力制造微型结构体的方法和由其制造的微型结构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876261A (en) * 1929-12-03 1932-09-06 Pemetzrieder Georg Apparatus for casting metals and metalloids
US4063863A (en) * 1976-04-15 1977-12-20 Larry James Hilmoe Centrifugal casting machine having vacuum assist
US4167381A (en) * 1977-10-04 1979-09-11 Hilmoe Lawrence J Centrifugal casting equipment having an interchangeable
JP3547685B2 (ja) * 2000-03-30 2004-07-28 新潟原動機株式会社 遠心分離装置
US20080031987A1 (en) * 2006-08-02 2008-02-07 Yuh-Hwai Huang Cotton candy making machine
JP2009195583A (ja) * 2008-02-25 2009-09-03 Bioserentack Co Ltd 微小針状突起物製剤を集積させたシートを製造する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US20100167900A1 (en) * 2008-12-30 2010-07-01 Labnet International, Inc. Vertical plate centrifuge
RU2598584C2 (ru) 2011-03-09 2016-09-27 Борд Оф Риджентс Оф Дзе Юниверсити Оф Техас Систем Устройства и способы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волокон
EP2841147A4 (en) * 2012-05-01 2016-04-13 Univ Pittsburgh MICRO-NEEDLES NETWORKS WITH CHARGED END FOR TRANSDERMAL INSERTION
JP2015009211A (ja) * 2013-06-28 2015-01-19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遠心機
US9943674B2 (en) * 2014-02-14 2018-04-17 Juvic Inc. Microstructure-based drug delivery system comprising microporous structur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73772A (ja) * 2008-05-16 2009-11-26 Kyokko Seiko Co Ltd マイクロニードルシート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102300601A (zh) * 2009-01-30 2011-12-28 久光制药株式会社 微针装置
CN101935011A (zh) * 2010-09-16 2011-01-05 上海交通大学 异平面载药微针阵列的制备方法
CN103170055A (zh) * 2011-12-23 2013-06-26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微针阵列施放器以及施放微针阵列的方法
CN105263561A (zh) * 2013-05-06 2016-01-20 延世大学校产学协力团 使用离心力制造微型结构体的方法和由其制造的微型结构体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4190A (zh) * 2020-06-19 2020-10-16 甘肃普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酪蛋白生产用离心除渣装置表面的杂质持续去除机构
CN111774190B (zh) * 2020-06-19 2021-10-01 甘肃普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酪蛋白生产用离心除渣装置表面的杂质持续去除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04044B2 (en) 2021-08-31
EP3444037A1 (en) 2019-02-20
WO2017179909A1 (ko) 2017-10-19
JP2019518490A (ja) 2019-07-04
EP3444037A4 (en) 2020-01-15
KR101935378B1 (ko) 2019-01-04
EP3444037B1 (en) 2021-03-24
KR20170116990A (ko) 2017-10-20
CN109070101B (zh) 2020-10-27
JP6626221B2 (ja) 2019-12-25
US20200230846A1 (en) 2020-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70101A (zh) 旋转组装体及具有其的微结构体制造装置
CN105263561B (zh) 使用离心力制造微型结构体的方法和由其制造的微型结构体
CN103501852B (zh) 微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CN1214785C (zh) 一种用于保护眼睛的透皮控穴位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EP1928557B1 (en) Reflux resistant cannula and system for chronic delivery of therapeutic agents using convection-enhanced delivery
CN103429214B (zh) 氧运输体给予系统、氧运输体氧合装置及氧运输体用收容体
CN101068506A (zh) 一种控制眼和眼周围组织温度以及治疗眼疾病的医疗装置和使用方法
CN106413642A (zh) 真空辅助药物递送装置
JP6572394B2 (ja) マイクロニードルの製造方法
CN102580232A (zh) 一种丝素微针系统和丝素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JP2001501931A (ja) 蛋白質安定化した薬理学的活性薬剤、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使用方法
WO2011138689A2 (en) Releasing device for administering a bio-active agent
CN108472424A (zh) 膜式导管
AU2015346130A1 (en) Intraosseous infusion ports and methods of use
CN102791324B (zh) 医疗用针和穿刺器具
CN105771082A (zh) 一种空管丝素微针给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Wang et al. Microneedles with two-stage glucose-sensitive controlled release for long-term insulin delivery
CN1858067A (zh) 自玉足海参中提取玉参多糖的方法,该玉参多糖及其药物用途
CN106659688A (zh) 包含第一生物降解性微珠及第二生物降解性微珠的化疗栓塞用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73102B (zh) 透皮贴装置
CN108670374A (zh) 一种用于心血管的介入治疗装置
Chi et al. Intelligent drug-delivery devices based on micro-and nano-technologies
JP2019006798A (ja) 針状体
CN107669637A (zh) 一种注射用蒿甲醚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9009659A1 (ko) 마이크로니들 디바이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