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87989B - 包括从侧面观察时呈大致l字形的筒状的外壳的线缆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包括从侧面观察时呈大致l字形的筒状的外壳的线缆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87989B
CN108987989B CN201810541917.0A CN201810541917A CN108987989B CN 108987989 B CN108987989 B CN 108987989B CN 201810541917 A CN201810541917 A CN 201810541917A CN 108987989 B CN108987989 B CN 1089879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housing
support portion
connector
cabl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419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87989A (zh
Inventor
山田涉
M·R·宝莱希特
小玉晃弘
沖田宪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ros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987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79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879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79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2Sealing means between parts of housing or between housing part and a wall, e.g. sealing 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8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 H01R13/595Bolts operating in a direction transverse to the cable or wire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该线缆连接器使线缆相对于从侧面观察时呈大致L字形的筒状的外壳的进出变得容易,例如,能够容易地进行使贯穿外壳的线缆通过呈大致直角折弯的部分进出的作业。上述线缆连接器包括从侧面观察时呈大致L字形的筒状的外壳,该外壳能够通过插通口供线缆插通。上述外壳具有线缆支承部,该线缆支承部在沿着线缆的长度方向从插通口连续的状态下向外壳的外部延伸。线缆支承部在线缆的截面方向上敞开。

Description

包括从侧面观察时呈大致L字形的筒状的外壳的线缆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包括从侧面观察时呈大致L字形的筒状的外壳的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5937046号)示出了上述类型的线缆连接器的一例。上述线缆连接器具有外壳,该外壳从侧面观察时具有大致L字形的侧面形状,换言之,具有呈大致直角折弯的侧面形状,线缆在插通于上述呈大致直角折弯的部分的状态下进行使用。
在对上述线缆连接器进行线缆的安装作业中,需要进行将端子安装于线缆的前端的作业。考虑到作业效率和作业的不可避免性,在使线缆贯穿外壳后进行上述端子的安装。更详细而言,以下述步骤进行上述端子的安装:在使线缆贯穿外壳的呈大致直角折弯的筒状的主体并且将端子安装于线缆的前端后,将各端子安装于较小的外壳单元,然后将上述外壳单元安装于外壳。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将端子安装于线缆的前端等情况,使线缆从设置于外壳的开口略微伸出,在完成所有的作业后使线缆返回至外壳,但如上所述可知,上述作业步骤包括使贯穿外壳的线缆通过呈大致直角折弯的部分进出这样不一定高效的步骤。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许第5937046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而形成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该线缆连接器使线缆相对于侧面观察时呈L字的筒状的外壳的进出变得容易,例如,能够容易地进行使贯穿外壳的线缆通过呈大致直角折弯的部分进出的作业。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技术方案的线缆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该外壳具有从侧面观察时呈大致L字形的筒状的主体,线缆能够通过插通口插通该主体,上述外壳具有线缆支承部,该线缆支承部在沿着上述线缆的长度方向与上述插通口连续的状态下从上述主体向外部延伸,上述线缆支承部在上述线缆的截面方向上敞开。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线缆连接器,通过利用敞开的线缆支承部,能够使线缆相对于进出较困难的、从侧面观察时呈大致L字形的筒状的外壳的进出变得容易。因此,根据上述线缆连接器,例如,即使在使线缆贯穿外壳的状态下需要在线缆的前端侧设置端子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端子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线缆连接器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将上述线缆支承部的敞开侧关闭的盖构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线缆连接器,通过设置盖构件将敞开的线缆支承部关闭,例如,能够提高线缆支承部的强度。
此外,在上述技术方案的线缆连接器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线缆支承部和上述盖构件由导电性材料形成。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线缆连接器,能够向线缆支承部和盖构件附加屏蔽效果。
此外,在上述技术方案的线缆连接器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包括压接构件,该压接构件使上述线缆支承部和上述盖构件在上述截面方向上彼此压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线缆连接器,通过利用盖构件对线缆进行压接,从而能够将线缆更牢固地固定于外壳。
此外,在上述技术方案的线缆连接器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线缆支承部的一部分以通过上述插通口与上述外壳的内部连续的状态进行设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线缆连接器,通过以使线缆支承部与外壳的内部连续的状态对线缆支承部进行设置,从而能够更加顺畅地对线缆进行支承。
此外,在上述技术方案的线缆连接器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线缆支承部和上述盖构件一体成形。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线缆连接器,通过使线缆支承部和外壳一体成形,从而能够使制造变得容易,进而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在上述技术方案的线缆连接器中,较为理想的是,还具有端子,该端子安装在插通于上述外壳的上述线缆的前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的线缆连接器,通过在线缆的前端设置端子,还能够将上述线缆连接器作为电连接器进行使用。
此外,在上述技术方案的线缆连接器中,上述线缆连接器可以具有防水功能。
由于外壳是筒状的,因而适用于密闭结构,因此,能够容易地附加防水功能。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使线缆相对于从侧面观察时呈大致L字形的筒状的外壳的进出变得容易的线缆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插座式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的Ⅲ-Ⅲ线剖视图。
图4是将外壳的后方立体图和作为周围构件的盖构件一并表示的图。
图5是表示组装工序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组装工序的一例的部分剖视立体图。
图7是插头式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符号说明
β线缆的长度方向;
α-γ 截面方向;
2 插座式连接器;
3 线缆;
6 插头式连接器;
20 外壳;
25 插通口;
26 线缆支承部;
27 盖构件;
30 封闭构件;
34 夹具;
30、34 压接构件;
50 电源端子;
59 信号端子;
60 外壳;
80 电源端子;
90 信号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一实施方式的线缆连接器和线缆连接器装置进行说明。此外,虽然以线缆类的电连接器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电连接器以外的各种类型的线缆连接器装置。
在图1中示出了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装置1的立体图。上述线缆连接器装置1由插座式连接器2和插头式连接器6构成。
插座式连接器2作为能够与电力线缆3的一端连接的线缆连接器进行使用。另一方面,插头式连接器6作为能够利用螺钉92等设置于马达等其它装置的壳体(未图示)的表面的基板连接器进行使用。两者能够以向嵌合方向(图示箭头“α”方向)接近的方式彼此嵌合。图1表示插座式连接器2和插头式连接器6嵌合前的状态。此外,虽然示出了采用两根线缆的类型,但可以采用一根线缆,也可采用三根以上的线缆。
在使插座式连接器2和插头式连接器6嵌合时,为了维持上述插座式连接器2和上述插头式连接器6的嵌合状态,能够使插座式连接器2卡定于插头式连接器6。为了能够进行卡定,分别在插座式连接器2的外壳20设置臂部28以及在插头式连接器6的外壳60设置卡定构件64。
利用贯穿孔28c且通过设置于外壳20的侧面中央附近的转轴22对臂部28进行轴支承。臂部28能够以上述转轴22为中心沿图示箭头“Y”方向在大致0°~90°的范围内转动。如图1所示,当臂部28位于大致0°的位置时,设置于插头式连接器6的卡定构件64的伸出部64a钩挂于设置在臂部28的槽28d,其结果是,插座式连接器2的臂部28固定于插头式连接器6的外壳60,从而使插座式连接器2卡定于插头式连接器6。
在图2中示出了插座式连接器2的分解立体图,此外,在图3中示出了图1的Ⅲ-Ⅲ线剖视图。插座式连接器2形成为大致左右对称的形状,主要包括:外壳20,该外壳20设置有臂部28;封闭构件30,该封闭构件30利用螺钉35等固定于外壳20的后侧;夹具34和夹持构件32,上述夹具34和夹持构件32以能够对电力线缆进行固定的方式安装于封闭构件30的后侧;端子结构体39,该端子结构体39设置于外壳20的底侧、即插座式连接器2和插头式连接器6的嵌合侧。图4将外壳20的后方立体图和作为周围构件的盖构件27一并进行表示。
外壳20由导电性材料形成。通过采用导电性材料形成上述外壳20,能够附加屏蔽效果。作为导电性材料,可以是金属板,也可以向树脂材料施加金属镀覆。
外壳20具有整体呈大致箱形形状的主体21。从侧面观察时,主体21形成为大致L字状,该主体21包括:长度部分21B,该长度部分21B沿线缆的轴线方向“β”延伸;前壁部分21A,该前壁部分21A在长度部分21B的前侧沿线缆的截面方向延伸;扩径部分21C,该扩径部分21C在长度部分21B的后侧沿宽度方向“γ”扩大。考虑到操作柄40的旋转,前壁部分21A和长度部分21B之间通过光滑的曲面相连。
主体21形成为筒状。进一步而言,L字的一方的端部23A(参照图3)即扩径部分21C的后侧和L字的另一方的端部23B(参照图3)即前壁部分21A的底侧之间形成有供线缆3(参照图1)贯穿的贯穿孔。贯穿孔的一方的端部23A通过插通口25在线缆3侧敞开,贯穿孔的另一方的端部23B通过开口29(参照图3)在插头式连接器6侧敞开。在另一方的端部23B侧配置有端子结构体39。通过使主体21形成为筒状,能够容易地设置成密闭结构,从而能够使主体21获得防水功能。
在主体外壳20的前壁部分21A设置有钩挂部24,该钩挂部24对臂部28相对于主体外壳20的自由的转动进行限制。如图1所示,当臂部28位于大致0°的位置时,臂部28的一部分(被卡定部28b)钩挂于钩挂部24,从而能够防止臂部28相对于主体外壳20进行不必要的转动。
在主体21的扩径部分21C的后侧设置有在沿线缆3的长度方向“β”与插通口25连续的状态下向外壳20的外部延伸的线缆支承部26。通过设置线缆支承部26,能够利用该线缆支承部26对线缆3进行引导,从而能够容易地将线缆3引入主体21的内部。线缆支承部26的截面形成为大致半圆状,该线缆支承部26的内周面26b与线缆的外周面对应地形成为弧状。
藉此,能够增加与线缆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以更加可靠且稳定的状态对线缆进行支承。
线缆支承部26只要以从插通口25连续的状态向外部延伸即可,但此外,较为理想的是,在线缆支承部26的一部分26a通过插通口25与主体21的内部连续的状态下对上述线缆支承部26进行设置。通过在线缆支承部26不仅从插通口25的外侧开始连续而是从主体21的内部开始连续的状态下对线缆支承部26进行设置,从而能够更加顺畅地对线缆进行支承。
线缆支承部26的内径被设定为大致恒定以与线缆对应,另一方面,该线缆支承部26的外径以从前方向后方变小的方式进行设定。利用上述直径之差来形成锥面,从而使线缆支承部26还能够获得与封闭构件30等互动而形成为线缆的压接构件的功能。
线缆支承部26可以与主体外壳20一体成形。通过使上述线缆支承部26和主体外壳20一体成形,能够使制造变得容易,能够降低制造成本。但是,不一定需要使上述线缆支承部26和主体外壳20一体成形,上述线缆支承部26也可以独立于主体外壳20,并且具有能够相对于主体外壳20安装和拆卸的结构。
例如,以使线缆能够容易地进入线缆支承部26的方式使线缆支承部26的位于线缆的截面方向“α-γ”上的上侧敞开。根据上述结构,能够通过线缆支承部26的敞开侧使线缆容易地进入线缆支承部26。
能够利用盖构件27将线缆支承部26的敞开侧关闭。在图5中以立体图的方式示出了将盖构件27安装于线缆支承部26以关闭敞开侧的组装工序的一例。通过设置盖构件27,能够有效地防止水、粉尘以及其它污染物进入插座式连接器2。此外,能够提高线缆支承部26的强度。
盖构件27包括凸缘部27a以及将凸缘部27a彼此相连的连接部27b。凸缘部27a分别具有大致半圆状的截面形状,与线缆支承部26的内周面26b相同,为了与线缆的形状匹配,凸缘部27a的内周面与线缆的外周面对应地形成为弧状。
较为理想的是,与外壳20相同,线缆支承部26和盖构件27由导电性材料形成。通过采用导电性材料形成上述线缆支承部26和盖构件27,能够附加屏蔽效果。
如图3的剖视图所示,在采用盖构件27关闭线缆支承部26的敞开侧时,凸缘部27a和连接部27b的前表面27h与设置于外壳20的扩径部分21C的环状突出部21f的上侧端面21h抵碰。在使这些线缆支承部26和盖构件27内置的状态下,在外壳20安装封闭构件30。封闭构件30包括矩形的主体30a以及从矩形主体30a向后方延伸的两根筒部30b。矩形主体30a在该矩形主体30a的前表面30g与外壳20的扩径部分21C的后表面21e对接。在矩形主体30a的前表面30g设置有锥面30h,该锥面30h用于形成在上述前表面30g与扩径部分21C的后表面21e之间配置密封垫36的间隙。此外,在筒部30b的前端设置有边缘30c,该边缘30c具有与夹持构件32的规定部分(32c)匹配的缺口30d。
封闭构件30的前表面30g在紧贴状态下固定于外壳20的后表面21e,并且留出线缆的引出部分,将外壳20的插通口25关闭。封闭构件30能够利用设置于矩形主体30a的四个角落的螺钉孔30d等固定于外壳20。在矩形主体30a的中央设置有供线缆插通的贯穿孔30e。线缆通过上述贯穿孔30e以及封闭构件30的筒部30b被引出至外部。在筒部30b的外周切有与夹具34螺合的螺纹。
为了提高防水功能,较为理想的是,在封闭构件30和外壳20之间设置密封垫36。密封垫36安装于大致椭圆状的环状突出部21f,该环状突出部21f设置于外壳20的扩径部分21C的后表面21e。环状突出部21f从后表面21e向后方呈圈状地突出,该环状突出部21f的外周面具有对密封垫36进行定位的槽21g。特别地,环状突出部21f的下侧的一部分也成为形成线缆支承部26的外周面的部分。
图6是表示在图5所示的结构中安装有垫圈31、夹持构件32以及夹具34的状态的部分剖视立体图。如图6和图3所示,夹具34是筒状的构件,在夹具34的内周与封闭构件30的筒部30b对应地切有螺纹。夹持构件32包括:环状的主体32a;向主体32a的后侧突出的多个、此处为四个的夹持片32b;从主体32a向前侧突出的多个、此处为两个的弧状的边缘32c。
在线缆3的前端3b与盖构件27的弧状的内部凸缘27d抵碰的状态下并且在使从该线缆3的前端向外部露出的编组3a沿轴线方向“β”贴合于线缆3的外皮的状态下,将该线缆3配置于线缆支承部26。
在使垫圈31与线缆3的外周紧贴的状态下并且在使线缆支承部26的后端面26c与盖构件27的后端面27c双方沿着线缆3的轴线方向“β”抵碰的状态下,通过封闭构件30的筒部30b和夹具34将上述垫圈31以压缩状态进行内置。
在将垫圈31的一部分收容于向前侧突出的弧状的边缘32c的内部的状态并且在将向前侧突出的边缘32c与设置于封闭构件30的筒部30b的缺口30d嵌合且使该边缘32c沿线缆3的轴线方向“β”与垫圈31抵碰的状态下,使夹持构件32内置于夹具34。
在将夹具34拧入封闭构件30的筒部30b时,通过使夹持构件32的夹持片32b的外周面32d和夹具34的内周面34a接触以使夹持片32b压接于线缆3的外皮,从而使夹具34固定于线缆3。以随着夹具34的拧入而使夹持片32b压接于线缆3的方式对夹持片32b的外周面32d和夹具34的内周面34a的直径进行调节,从而形成锥面状的截面。
此外,夹具34和封闭构件30一同起到使线缆支承部26和盖构件27在截面方向“α-γ”彼此压接的压接构件的作用。在将夹具34拧入封闭构件30时,通过使盖构件27的凸缘部27a的外周面27g和封闭构件30的筒部30b的内周面30f接触,从而使凸缘部27a朝向外壳20的线缆支承部26被按压,换言之,利用夹具34和封闭构件30使线缆支承部26和盖构件27彼此压接。
其结果是,能够将线缆3更加牢固地固定于外壳20。以随着夹具34的拧入而产生压接的方式对凸缘部27a的外周面27g以及线缆支承部26的外周面26f与筒部30b的内周面30f的直径进行调节,从而形成锥面状的截面。为了使凸缘部27a与线缆的接触更牢固,使凸缘部27a的后端侧的内周面的一部分27e向中心侧突出。
再次参照图2对端子结构体39的结构进行说明。端子结构体39主要包括:电源端子50和信号端子59;电源外壳单元40A,该电源外壳单元40A对电源端子50进行定位和固定;信号外壳单元40B,该信号外壳单元40B对信号端子59进行定位和固定;框体44,该框体44对电源外壳单元40A和信号外壳单元40B以并列的方式进行支承;屏蔽板42,该屏蔽板42将电源端子50和信号端子59之间屏蔽,此外,上述端子结构体39还包括接地构件43,该接地构件43将屏蔽板42和框体44电连接。
电源外壳单元40A和信号外壳单元40B由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与屏蔽板42和接地构件43相同的是,框体44也由导电性材料形成。
电源端子50和信号端子59在安装于线缆3的前端的状态下进行使用。在使线缆3贯穿主体21的状态下进行安装。为了在线缆3安装各端子50、59,使贯穿主体21的线缆3从设置于主体21的开口29(参照图4)略微伸出,并且在将各端子50、59分别安装于电源外壳单元40A的端子孔41A和信号外壳单元40B的端子孔41B并安装于安装有后述的屏蔽板42的框体44后,使线缆3再次返回至外壳20并进行固定。这样,例如即使在使线缆3贯穿主体21的状态下需要在线缆3的前端侧设置端子50、59的情况下,通过利用线缆支承部26使线缆3从主体21进出,从而也能够容易地将端子50、59和电源外壳40A以及信号外壳40B的绝缘外壳等端子结构体39安装于线缆3并收容于主体21。
框体44在俯视观察时为大致矩形的形状。在框体44的开口44b插入并设置有电源外壳40A和信号外壳40B。
屏蔽板42是通过将金属板冲压、折弯而形成的。屏蔽板42配置于设置在框体44的电源外壳40A和信号外壳40B之间。屏蔽板42与以横跨于电源外壳40A和信号外壳40B的上部的方式配置的接地构件43连接,此外,设置于屏蔽板42的侧面的舌片42a插入并固定于切槽27f并且与该切槽27f电连接。屏蔽板42通过接地构件43与框体44电连接。设置于屏蔽板42的前板42b的舌片42c与框体44的前侧内壁44a连接,并且与框体44导通。此外,通过设置屏蔽板42,能够在外壳20的主体21的内部对与电源端子50连接的线缆和与信号端子59连接的线缆进行电屏蔽。
参照图7对插头式连接器6的结构进行说明。图7是插头式连接器6的分解立体图。插头式连接器6包括:外壳60,该外壳60设置有供接地部28卡定的卡定构件64;各种外壳即电源外壳70A和信号外壳70B,上述电源外壳70A和上述信号外壳70B插入并设置于外壳60;两种端子即接地端子91和电源端子80,上述接地端子91和上述电源端子80固定于电源外壳70A;信号端子90,上述信号端子90固定于信号外壳70B。
与插座式连接器2的外壳20相同,外壳60由导电性材料形成。当插头式连接器6的外壳60和插座式连接器2的外壳20嵌合时,外壳60和外壳20导通。作为导电性材料,可以是金属板,也可以向树脂材料施加金属镀覆。
外壳60主要由通过垫圈99B固定于装置的壳体等的主体61以及与卡定构件64一同从主体61沿垂直方向延伸的框体65构成。
能够利用螺钉孔61a将框体65固定于壳体等。在框体65相邻地配置有开口62和开口63,上述开口62供电源外壳70A从插头式连接器6和插座式连接器2的嵌合侧插入和设置,上述开口63供信号外壳70B插入和设置。当电源外壳70A插入于开口62时,在框体65的内壁设置有供电源外壳70A的弹性卡定片73A卡定的被卡定片62a。也可在框体65设置供垫圈99A嵌入的环状的凹陷65a。当插头式连接器6的外壳60和插座式连接器2的外壳20嵌合时,垫圈99A对可能在外壳60的框体65和外壳20的开口29(参照图4)之间产生的间隙进行填埋。
电源外壳70A和信号外壳70B由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与屏蔽板42和接地构件43相同的是,框体44也由导电性材料形成。
在电源外壳70A设置有供接地端子91固定的端子孔71A和供电源端子80固定的端子孔72A。接地端子91从插头式连接器6和插座式连接器2的嵌合侧、电源端子80从与插头式连接器6和插座式连接器2的嵌合侧相反的一侧固定于各自的孔。
在信号外壳70B设置有供信号端子90固定的端子孔71B。与电源端子80相同的是,信号端子90从与插头式连接器6和插座式连接器2的嵌合侧相反的一侧固定于各自的孔。

Claims (8)

1.一种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外壳,该外壳具有从侧面观察时呈大致L字形的筒状的主体,在该主体的一方的端部,线缆能够通过插通口插通该主体,
所述外壳具有线缆支承部,该线缆支承部在沿着所述线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插通口连续的状态下从所述主体向外部延伸,
所述线缆支承部在所述线缆的截面方向上敞开,
相对于从侧面观察时呈大致L字形的所述主体的另一方的端部,所述线缆支承部向相反的方向敞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将所述线缆支承部的敞开侧关闭的盖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缆支承部和所述盖构件由导电性材料形成。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压接构件,该压接构件使所述线缆支承部和所述盖构件在所述截面方向上彼此压接。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缆支承部的一部分以通过所述插通口与所述主体的内部连续的状态进行设置。
6.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缆支承部和所述外壳一体成形。
7.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端子,所述端子安装在插通于所述主体的所述线缆的前端。
8.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缆连接器是防水连接器。
CN201810541917.0A 2017-05-31 2018-05-30 包括从侧面观察时呈大致l字形的筒状的外壳的线缆连接器 Active CN1089879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07426A JP6931295B2 (ja) 2017-05-31 2017-05-31 側面視略l字の筒状のハウジングを備える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JP2017-107426 2017-05-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7989A CN108987989A (zh) 2018-12-11
CN108987989B true CN108987989B (zh) 2021-04-27

Family

ID=64542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41917.0A Active CN108987989B (zh) 2017-05-31 2018-05-30 包括从侧面观察时呈大致l字形的筒状的外壳的线缆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931295B2 (zh)
KR (1) KR102302298B1 (zh)
CN (1) CN10898798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35858B2 (en) * 2020-07-14 2023-08-22 J.S.T. Corporation Elastomer seal spring
JP7479996B2 (ja) * 2020-08-27 2024-05-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57985A (ja) 2021-04-01 2022-10-14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装置
JP2022185986A (ja) 2021-06-04 2022-12-15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コネクタ
KR20240019314A (ko) 2021-06-11 2024-02-14 타이코 일렉트로닉스 저팬 지.케이. 전기 커넥터 유닛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7046B2 (ja) 1981-06-08 1984-09-07 東明興業株式会社 農業用ハウスの硬質フイルム展張方法
FR2632458B1 (fr) * 1988-06-01 1992-02-14 Borloz Didier Connecteur electrique
CN2491982Y (zh) * 2001-04-28 2002-05-15 莫列斯公司 电缆连接器
CN2697904Y (zh) * 2004-02-26 2005-05-04 曹家宏 同轴电缆连接器
JP4281970B2 (ja) * 2007-02-06 2009-06-17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8109789B2 (en) * 2008-12-12 2012-02-07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strain relief
JP5046406B2 (ja) * 2010-03-26 2012-10-1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937046B2 (ja) * 2013-09-04 2016-06-2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係止手段を備えたコネクタ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コネクタ
DE102014104446A1 (de) * 2014-03-28 2015-10-01 Telegärtner Karl Gärtner GmbH Elektrischer Steckverbinder
JP2016048654A (ja) * 2014-08-28 2016-04-07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コネクタ組立体
CN204668575U (zh) * 2015-06-23 2015-09-23 安费诺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快速分离圆形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931295B2 (ja) 2021-09-01
KR20180131394A (ko) 2018-12-10
CN108987989A (zh) 2018-12-11
KR102302298B1 (ko) 2021-09-14
JP2018206501A (ja) 2018-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87989B (zh) 包括从侧面观察时呈大致l字形的筒状的外壳的线缆连接器
JP5680114B2 (ja) シールドケーブルの一端に取り付ける接触手段
US8992249B2 (en) Shielded connector
US7018220B2 (en) Multiple pole connector
JP4968344B2 (ja) コネクター保持装置
US7927136B2 (en) Connector with shielding connecting portion and press-crimping member
KR101083543B1 (ko) 소형 원형 커넥터 시스템
US6506078B1 (en) Equipment direct-mounting-type shield electric connector
JP5512365B2 (ja) 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JPH0468752B2 (zh)
WO2015005436A1 (ja) コネクタ
US7347730B2 (en) Grommet
CN113795982A (zh) 连接器
CN108987977B (zh) 具有电源端子的电连接器
CN107819251B (zh) 连接器
US11742608B2 (en) Connector
US20110223783A1 (en) Armore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982100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2010140873A (ja) 機器用コネクタの防水構造
JP7428633B2 (ja) コネクタの防水構造
US20240170877A1 (en) Connector
JP7418390B2 (ja) シールドシェルの製造方法及びコネクタ
JP2019079621A (ja) 同軸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KR102657454B1 (ko) 수직형 커넥터
JP2010140706A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及びシール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rose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rose Electric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