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87798A - 一种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87798A
CN108987798A CN201810650811.4A CN201810650811A CN108987798A CN 108987798 A CN108987798 A CN 108987798A CN 201810650811 A CN201810650811 A CN 201810650811A CN 108987798 A CN108987798 A CN 1089877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metal
solid
metal battery
anode
organ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6508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艳兵
万子裴
康飞宇
沈璐
郝晓鸽
石凯
李松
李宝华
杨全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65081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87798A/zh
Publication of CN1089877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877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6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s used as electrolytes, e.g. mixed inorganic/organic electroly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1Binders
    • H01M4/622Binders being polym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300/00Electrolytes
    • H01M2300/0017Non-aqueous electrolytes
    • H01M2300/0065Solid electroly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300/00Electrolytes
    • H01M2300/0088Composites
    • H01M2300/0091Composites in the form of mixt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设置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所述负极为金属锂,所述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包括聚氧化乙烯、电解质和均匀分散于所述聚氧化乙烯内的陶瓷纳米线,所述正极中的粘接剂包含聚氧化乙烯和电解质的混合物。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在聚氧化乙烯(PEO)中均匀分散陶瓷纳米线,可以得到高离子电导率和高机械强度的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并使正极中的粘接剂包含聚氧化乙烯和电解质的混合物,有效保证正极中离子的输运和界面的良好接触,从而获得安全性高和电化学性能优异的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背景技术
锂金属电池由于其高能量密度被广泛认为是最有前途之一的下一代能量存贮器件。但是,目前锂金属电池普遍使用的液态有机电解质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比如漏液,锂枝晶刺穿隔膜引起燃烧甚至爆炸。近年来,固态电解质开始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它们的不易燃性能够解决液态电解质导致的安全问题。但是目前固态电解质较低的离子电导率,机械强度差等因素限制了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实际应用。
合格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应该具有几下性能:
1)固态电解质本体的离子电导率大于10-4S/cm;
2)固态电解质与正极有良好的界面接触;
3)固态电解质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抑制锂枝晶,一定的柔韧性缓冲正极和锂金属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
聚氧化乙烯(PEO)基电解质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聚合物电解质,具有柔性、不易燃性和成本低的优势。在60℃下其离子电导率能够达到10-4~10-3S/cm。但是,PEO基聚合物电解质在常温下离子电导率偏低,而且机械性能差不能够有效抑制锂枝晶生长。为了克服PEO基电解质的缺点,通常在电解质中加入快离子导体填料构建复合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快离子导体一般为无机陶瓷填料颗粒,例如:Li7La3Zr2O12(LLZO)及其掺杂物、Li0.33La0.557TiO3(LLTO)及其掺杂物、Li1.3Al0.3Ti1.7(PO4)3(LATP)等。在之前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在PEO基电解质中加入陶瓷填料不仅能够提高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还可以提高电解质膜的机械强度。
除了无机陶瓷颗粒,无机陶瓷纳米线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绝大部分只研究了纳米线陶瓷对电解质膜的电导率提高以及在锂对称电池中对锂枝晶的抑制作用,没有运用到半电池中研究其电化学性能。这是由于正极和电解质的接触性差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实现全固态锂金属电池中电解质的高离子电导率,正极与固态电解质的良好接触减小界面阻抗对全固态电池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高性能的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其通过在聚氧化乙烯(PEO)中均匀分散陶瓷纳米线,可以得到高离子电导率和高机械强度的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并使正极中的粘接剂包含聚氧化乙烯和电解质的混合物,有效保证正极中离子的输运和界面的良好接触,从而获得安全性高和电化学性能优异的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性能的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其通过在聚氧化乙烯(PEO)中均匀分散陶瓷纳米线,可以得到高离子电导率和高机械强度的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并使正极中的粘接剂包含聚氧化乙烯和电解质的混合物,有效保证正极中离子的输运和界面的良好接触,从而获得安全性高和电化学性能优异的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设置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所述负极为金属锂,所述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包括聚氧化乙烯(PEO)、电解质和均匀分散于所述聚氧化乙烯内的陶瓷纳米线,所述正极中的粘接剂包含聚氧化乙烯和电解质。
本发明将陶瓷纳米线作为填料加入到PEO基聚合物电解质中得到高离子电导率和高机械强度的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正极采用电解质组分(聚氧化乙烯和电解质)作为粘结剂,有效保证正极中离子的输运和界面的良好接触,从而可以获得安全性高和电化学性能优异的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作为本发明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电解质为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相比于其他锂盐,LITFSI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
作为本发明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陶瓷纳米线为LLZO纳米线,LLZO体系陶瓷的离子电导率可达10-2S/cm,具有较大优势。
作为本发明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中,陶瓷纳米线所占质量百分比为5%-15%。
作为本发明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陶瓷纳米线的直径为50-500nm,由陶瓷纳米颗粒组成的陶瓷纳米线,能够形成连续的离子通路。
作为本发明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陶瓷纳米线为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得到的纳米线。静电纺丝工艺具有易成型的优势。
作为本发明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一种改进,所述正极粘接剂中,氧化乙烯单元与锂的摩尔比为(10-20):1。PEO离子电导率不够,LITFSI是锂盐,能够提高电导率。
作为本发明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一种改进,该电池的制备工艺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先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陶瓷纳米线,将该纳米线均匀分散至含有PEO/LITFSI的乙腈溶液中,搅拌,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成型,加热使溶剂挥发,得到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
第二步,正极的制备:将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接剂加入溶剂中搅拌均匀,得到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覆在集流体上,烘干,分切,得到正极片;
第三步,用锂金属作为负极片,将正极片、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和负极片组装成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作为本发明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一种改进,第一步所述静电纺丝的具体步骤为:将硝酸锂、硝酸镧、硝酸锆按摩尔比溶于含有乙酸的DMF溶液中,静电纺丝得到前驱体膜,在空气中600-800℃煅烧1-3h,得到陶瓷纳米线。
作为本发明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一种改进,第三步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镍钴锰酸锂和镍钴氯酸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导电剂为Super-P、碳纳米线、科琴黑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溶剂为NMP或水。
也就是说,本发明制备了一种高性能的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首先制备复合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将静电纺丝制备的LLZO纳米线均匀的分散到PEO/LITFSI中,制备离子电导率高,具有一定机械强度能够抑制锂枝晶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薄膜,得到有机无机复合的全固态电解质薄膜后,用于制备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正极采用PEO/LITFSI作为粘结剂,负极采用锂金属。通过在正极和电解质中采用相同的组分PEO/LITFSI,能够达到增加正极和电解质的融合以减小界面的阻抗实现高的电化学性能。同时,复合电解质膜的机械强度的提高能够有效防止电池运行过程中锂枝晶的刺穿,并且该电池不含任何形式的液态电解液,保障了电池的安全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首先,解决了全固态PEO基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偏低的问题;PEO基电解质具有一定的离子传输能力,但是在较低温度下离子电导率低,并且由于机械性能差导致无法有效抑制锂枝晶。在PEO/LITFSI中均匀分散LLZO纳米线能够有提高离子电导率(常温下达到2.39*10-4S/cm)和机械强度。
其次,解决了正极材料和固态电解质接触性差的问题;通常正极材料使用PVDF作为粘结剂,其缺点是PVDF会和LLZO反生反应从而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采用PEO/LITFSI作为粘结剂,一方面保证正极中离子的传输,另一方面提高正极材料和电解质的融合性,减小界面阻抗。
再次,本发明制备出了性能良好的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基于上述两点,本发明在高温下使正极材料和电解质充分融合,得到一体化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在60℃下(0.1C下循环120圈后容量为162.7mAh/g)和45℃下(0.1C下循环80圈后容量为158.7mAh/g)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简言之,本发明解决了PEO基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低、机械强度差的问题,提高了电解质的电化学窗口;解决了正极与固态电解质接触性差的问题;实现了电池的一体化,拓宽了PEO基电解质全固态电池的工作温度区间,获得了性能优异的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包括正极1、负极2和设置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3,负极2为金属锂,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3包括聚氧化乙烯(PEO)和均匀分散于聚氧化乙烯内的陶瓷纳米线,正极中的粘接剂包含聚氧化乙烯和锂盐。
其中,锂盐为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陶瓷纳米线为LLZO纳米线,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中,陶瓷纳米线所占质量百分比为10%,陶瓷纳米线的直径为50-500nm,陶瓷纳米线为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得到的纳米线。
正极粘接剂中,氧化乙烯单元与锂的摩尔比为16:1。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3在常温下的电导率为2.39*10-4S/cm。
该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制备工艺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先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陶瓷纳米线,将该纳米线均匀分散至含有PEO/LITFSI的乙腈溶液中,搅拌,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成型,加热使溶剂挥发,得到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
第二步,正极的制备:将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接剂加入溶剂中搅拌均匀,得到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覆在集流体上,烘干,分切,得到正极片;
第三步,用锂金属作为负极片,将正极片、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和负极片组装成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第一步静电纺丝的具体步骤为:将硝酸锂、硝酸镧、硝酸锆按摩尔比溶于含有乙酸的DMF溶液中,静电纺丝得到前驱体膜,在空气中700℃煅烧2h,得到陶瓷纳米线。
第三步中,正极活性物质为磷酸铁锂;导电剂为Super-P;溶剂为NMP。
测试该电池在60℃和45℃下的循环性能,结果表明,60℃下在0.1C下循环120圈后容量为162.7mAh/g,45℃下在0.1C下循环80圈后容量为158.7mAh/g,即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设置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负极为金属锂,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包括聚氧化乙烯(PEO)和均匀分散于聚氧化乙烯内的陶瓷纳米线,正极中的粘接剂包含聚氧化乙烯和锂盐。
其中,锂盐为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陶瓷纳米线为LLZO纳米线,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中,陶瓷纳米线所占质量百分比为12%,陶瓷纳米线的直径为50-500nm,陶瓷纳米线为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得到的纳米线。
正极粘接剂中,氧化乙烯单元与锂的摩尔比为12:1。
该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制备工艺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先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陶瓷纳米线,将该纳米线均匀分散至含有PEO/LITFSI的乙腈溶液中,搅拌,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成型,加热使溶剂挥发,得到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
第二步,正极的制备:将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接剂加入溶剂中搅拌均匀,得到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覆在集流体上,烘干,分切,得到正极片;
第三步,用锂金属作为负极片,将正极片、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和负极片组装成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第一步静电纺丝的具体步骤为:将硝酸锂、硝酸镧、硝酸锆按摩尔比溶于含有乙酸的DMF溶液中,静电纺丝得到前驱体膜,在空气中750℃煅烧2.5h,得到陶瓷纳米线。
第三步中,正极活性物质为锰酸锂;导电剂为碳纳米线;溶剂为NMP。
测试该电池在60℃下的循环性能,结果表明,60℃下在0.1C下循环120圈后容量为110.5mAh/g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设置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负极为金属锂,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包括聚氧化乙烯(PEO)和均匀分散于聚氧化乙烯内的陶瓷纳米线,正极中的粘接剂包含聚氧化乙烯和锂盐。
其中,锂盐为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陶瓷纳米线为LLZO纳米线,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中,陶瓷纳米线所占质量百分比为8%,陶瓷纳米线的直径为50-500nm,陶瓷纳米线为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得到的纳米线。
正极粘接剂中,氧化乙烯单元与锂的摩尔比为14:1。
该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制备工艺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先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陶瓷纳米线,将该纳米线均匀分散至含有PEO/LITFSI的乙腈溶液中,搅拌,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成型,加热使溶剂挥发,得到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
第二步,正极的制备:将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接剂加入溶剂中搅拌均匀,得到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覆在集流体上,烘干,分切,得到正极片;
第三步,用锂金属作为负极片,将正极片、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和负极片组装成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第一步静电纺丝的具体步骤为:将硝酸锂、硝酸镧、硝酸锆按摩尔比溶于含有乙酸的DMF溶液中,静电纺丝得到前驱体膜,在空气中650℃煅烧1.5h,得到陶瓷纳米线。
第三步中,正极活性物质为镍钴锰酸锂;导电剂为科琴黑;溶剂为NMP。
测试该电池在60℃下的循环性能,结果表明,60℃下在0.1C下循环120圈后容量为198.5mAh/g。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设置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负极为金属锂,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包括聚氧化乙烯(PEO)和均匀分散于聚氧化乙烯内的陶瓷纳米线,正极中的粘接剂包含聚氧化乙烯和锂盐。
其中,锂盐为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陶瓷纳米线为LLZO纳米线,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中,陶瓷纳米线所占质量百分比为6%,陶瓷纳米线的直径为50-500nm,陶瓷纳米线为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得到的纳米线。
正极粘接剂中,氧化乙烯单元与锂的摩尔比为18:1。
该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制备工艺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先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陶瓷纳米线,将该纳米线均匀分散至含有PEO/LITFSI的乙腈溶液中,搅拌,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成型,加热使溶剂挥发,得到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
第二步,正极的制备:将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接剂加入溶剂中搅拌均匀,得到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覆在集流体上,烘干,分切,得到正极片;
第三步,用锂金属作为负极片,将正极片、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和负极片组装成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第一步静电纺丝的具体步骤为:将硝酸锂、硝酸镧、硝酸锆按摩尔比溶于含有乙酸的DMF溶液中,静电纺丝得到前驱体膜,在空气中720℃煅烧1.8h,得到陶瓷纳米线。
第三步中,正极活性物质为镍钴铝酸锂;导电剂为Super-P;溶剂为NMP。
测试该电池在60℃下的循环性能,结果表明,60℃下在0.1C下循环120圈后容量为161.8mAh/g。
实施例5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设置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负极为金属锂,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包括聚氧化乙烯(PEO)和均匀分散于聚氧化乙烯内的陶瓷纳米线,正极中的粘接剂包含聚氧化乙烯和锂盐。
其中,锂盐为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陶瓷纳米线为LLZO纳米线,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中,陶瓷纳米线所占质量百分比为6%,陶瓷纳米线的直径为50-500nm,陶瓷纳米线为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得到的纳米线。
正极粘接剂中,氧化乙烯单元与锂的摩尔比为18:1。
该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制备工艺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先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陶瓷纳米线,将该纳米线均匀分散至含有PEO/LITFSI的乙腈溶液中,搅拌,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成型,加热使溶剂挥发,得到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
第二步,正极的制备:将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接剂加入溶剂中搅拌均匀,得到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覆在集流体上,烘干,分切,得到正极片;
第三步,用锂金属作为负极片,将正极片、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和负极片组装成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第一步静电纺丝的具体步骤为:将硝酸锂、硝酸镧、硝酸锆按摩尔比溶于含有乙酸的DMF溶液中,静电纺丝得到前驱体膜,在空气中720℃煅烧1.8h,得到陶瓷纳米线。
第三步中,正极活性物质为硫;导电剂为碳纳米管;溶剂为NMP。
测试该电池在60℃下的循环性能,结果表明,60℃下在0.1C下循环100圈后容量为805.2mAh/g。
对比例1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设置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负极为金属锂,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包括聚氧化乙烯(PEO)和均匀分散于聚氧化乙烯内的陶瓷纳米线,正极中的粘接剂为PVDF。
其中,锂盐为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陶瓷纳米线为LLZO纳米线,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中,陶瓷纳米线所占质量百分比为10%,陶瓷纳米线的直径为50-500nm,陶瓷纳米线为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得到的纳米线。
该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制备工艺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先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陶瓷纳米线,将该纳米线均匀分散至含有PEO/LITFSI的乙腈溶液中,搅拌,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成型,加热使溶剂挥发,得到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
第二步,正极的制备:将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接剂加入溶剂中搅拌均匀,得到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覆在集流体上,烘干,分切,得到正极片;
第三步,用锂金属作为负极片,将正极片、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和负极片组装成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第一步静电纺丝的具体步骤为:将硝酸锂、硝酸镧、硝酸锆按摩尔比溶于含有乙酸的DMF溶液中,静电纺丝得到前驱体膜,在空气中700℃煅烧2h,得到陶瓷纳米线。
第三步中,正极活性物质为磷酸铁锂;导电剂为Super-P;溶剂为NMP。
测试该电池在60℃和45℃下的循环性能,LLZO与PVDF反应,电池库仑效率低。
对比例2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设置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负极为金属锂,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包括聚氧化乙烯(PEO)和均匀分散于聚氧化乙烯内的陶瓷微米颗粒,正极中的粘接剂为PEO/锂盐。该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在常温下的电导率为7.34*10-5S/cm。
其中,锂盐为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陶瓷纳米颗粒为LLZO微米颗粒,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中,陶瓷微米颗粒所占质量百分比为10%,陶瓷微米颗粒的粒径为3-5μm。
该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制备工艺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将LLZO微米颗粒均匀分散至含有PEO/LITFSI的乙腈溶液中,搅拌,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成型,加热使溶剂挥发,得到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
第二步,正极的制备:将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接剂加入溶剂中搅拌均匀,得到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覆在集流体上,烘干,分切,得到正极片;
第三步,用锂金属作为负极片,将正极片、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和负极片组装成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第三步中,正极活性物质为磷酸铁锂;导电剂为Super-P;溶剂为NMP。
测试该电池在60℃和45℃下的循环性能,结果表明,60℃下在0.1C下循环120圈后容量为155.2mAh/g,45℃下在0.1C下循环80圈后容量为144.0mAh/g。
对比例3
本对比例提供了一种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设置于正极和负极之间的固态电解质,负极为金属锂,固态电解质包括聚氧化乙烯(PEO)和锂盐,正极中的粘接剂为PEO/锂盐。固态电解质在常温下的电导率为3.57*10-5S/cm。
该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制备工艺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将LITFSI均匀分散至含有PEO的乙腈溶液中,搅拌,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成型,加热使溶剂挥发,得到固态电解质;
第二步,正极的制备:将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接剂加入溶剂中搅拌均匀,得到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覆在集流体上,烘干,分切,得到正极片;
第三步,用锂金属作为负极片,将正极片、固态电解质和负极片组装成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第三步中,正极活性物质为磷酸铁锂;导电剂为Super-P;溶剂为NMP。
测试该电池在60℃,结果表明,60℃下在0.1C下循环120圈后容量为150.2mAh/g,45℃下在0.1C下循环80圈后容量为135.3mAh/g。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负极和设置于所述正极和所述负极之间的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所述负极为金属锂,所述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包括聚氧化乙烯(PEO)和均匀分散于所述聚氧化乙烯内的陶瓷纳米线,所述正极中的粘接剂包含聚氧化乙烯和锂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为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锂(LITFS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纳米线为LLZO纳米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中,陶瓷纳米线所占质量百分比为5%-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纳米线的直径为50-5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纳米线为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得到的纳米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粘接剂中,氧化乙烯单元与锂的摩尔比为(10-20):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制备工艺至少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先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陶瓷纳米线,将该纳米线均匀分散至含有PEO/LITFSI的乙腈溶液中,搅拌,倒入聚四氟乙烯模具成型,加热使溶剂挥发,得到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
第二步,正极的制备:将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剂和粘接剂加入溶剂中搅拌均匀,得到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涂覆在集流体上,烘干,分切,得到正极片;
第三步,用锂金属作为负极片,将正极片、有机无机复合固态电解质和负极片组装成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其特征在于,第一步所述静电纺丝的具体步骤为:将硝酸锂、硝酸镧、硝酸锆按摩尔比溶于含有乙酸的DMF溶液中,静电纺丝得到前驱体膜,在空气中600-800℃煅烧1-3h,得到陶瓷纳米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其特征在于,第三步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硫、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镍酸锂、镍钴锰酸锂和镍钴氯酸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导电剂为Super-P、碳纳米线、科琴黑、碳纳米管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溶剂为NMP或水。
CN201810650811.4A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Pending CN1089877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50811.4A CN108987798A (zh)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650811.4A CN108987798A (zh)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87798A true CN108987798A (zh) 2018-12-11

Family

ID=64538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650811.4A Pending CN108987798A (zh) 2018-06-22 2018-06-22 一种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87798A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1985A (zh) * 2018-12-15 2019-04-2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一体化结构在固态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09818051A (zh) * 2019-01-04 2019-05-28 南方科技大学 锂镧锆氧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09818048A (zh) * 2019-03-04 2019-05-28 江西星盈科技有限公司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及其制备工艺
CN109860595A (zh) * 2018-12-26 2019-06-0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一种固态锂电池用复合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92173A (zh) * 2019-08-20 2019-11-22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阵列结构的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制备方法
CN110504481A (zh) * 2019-09-12 2019-11-26 深圳大学 盐掺聚合物型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
CN110767936A (zh) * 2019-10-25 2020-02-07 浙江锋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金属负极用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31845A (zh) * 2019-11-04 2020-03-27 浙江锋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正极片、制备方法及固液混合锂蓄电池
CN111653819A (zh) * 2020-06-09 2020-09-11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69252A (zh) * 2020-08-31 2020-11-20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18392A (zh) * 2020-08-20 2020-12-0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以peo基聚合物电解质为粘接剂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制备方法
CN112349956A (zh) * 2020-10-28 2021-02-09 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12421103A (zh) * 2020-09-23 2021-02-26 济宁克莱泰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93410A (zh) * 2021-02-09 2021-06-18 深圳市齐得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大容量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CN113471523A (zh) * 2021-07-09 2021-10-01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335696A (zh) * 2021-12-28 2022-04-12 天津工业大学 膜电极一体化结构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765275A (zh) * 2021-01-15 2022-07-19 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应用
CN114765274A (zh) * 2021-01-15 2022-07-19 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固态电池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9467A (zh) * 2016-09-13 2017-01-04 清华大学 复合固态电解质和柔性全固态电池及制备方法、可穿戴电子设备
CN107162049A (zh) * 2017-06-05 2017-09-15 清华大学 锂镧锆氧基氧化物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9467A (zh) * 2016-09-13 2017-01-04 清华大学 复合固态电解质和柔性全固态电池及制备方法、可穿戴电子设备
CN107162049A (zh) * 2017-06-05 2017-09-15 清华大学 锂镧锆氧基氧化物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UN (KELVIN) FU 等: ""Flexible, solid-state, ion-conducting membrane with 3D garnet nanofiber networks for lithium batteries"", 《PNAS》 *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71985A (zh) * 2018-12-15 2019-04-2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一体化结构在固态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09860595B (zh) * 2018-12-26 2022-03-04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一种固态锂电池用复合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60595A (zh) * 2018-12-26 2019-06-07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一种固态锂电池用复合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18051A (zh) * 2019-01-04 2019-05-28 南方科技大学 锂镧锆氧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09818048A (zh) * 2019-03-04 2019-05-28 江西星盈科技有限公司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及其制备工艺
CN110492173A (zh) * 2019-08-20 2019-11-22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反阵列结构的固态锂离子电池及制备方法
CN110504481A (zh) * 2019-09-12 2019-11-26 深圳大学 盐掺聚合物型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
CN110767936A (zh) * 2019-10-25 2020-02-07 浙江锋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金属负极用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31845A (zh) * 2019-11-04 2020-03-27 浙江锋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正极片、制备方法及固液混合锂蓄电池
CN111653819A (zh) * 2020-06-09 2020-09-11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18392A (zh) * 2020-08-20 2020-12-0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以peo基聚合物电解质为粘接剂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制备方法
CN112018392B (zh) * 2020-08-20 2022-12-09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以peo基聚合物电解质为粘接剂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制备方法
CN111969252A (zh) * 2020-08-31 2020-11-20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21103A (zh) * 2020-09-23 2021-02-26 济宁克莱泰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49956A (zh) * 2020-10-28 2021-02-09 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CN114765275A (zh) * 2021-01-15 2022-07-19 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应用
CN114765274A (zh) * 2021-01-15 2022-07-19 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膜及其固态电池制备方法
CN112993410A (zh) * 2021-02-09 2021-06-18 深圳市齐得隆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大容量固态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CN113471523A (zh) * 2021-07-09 2021-10-01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335696A (zh) * 2021-12-28 2022-04-12 天津工业大学 膜电极一体化结构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87798A (zh) 一种一体化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Li et al. Sphere-like SnO2/TiO2 composites as high-performance anode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CN111276690B (zh) 一种低孔隙率正极极片、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固态锂金属电池中的应用
CN111952663B (zh) 一种界面修饰的固态石榴石型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187273A1 (zh) 一种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5591154B (zh) 聚碳酸酯类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及其构成的全固态二次锂电池及其制备和应用
WO2020073915A1 (zh)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非水电解质电池
CN105355880B (zh) 一种LiFePO4/C改性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6159318A (zh) 石榴石型固体电解质支撑的新型片式固态二次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46834A (zh) 无锂盐添加复合固态电解质材料、电解质膜及其制备方法
Li et al. New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s based on metallic lithium anode—the research status,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of lithium-sulfur, lithium-oxygen and all solid state batteries
CN111463403A (zh) 复合人工固态电解质界面膜修饰的负极材料及其电池应用
CN105870449B (zh) 一种全固态锂-空气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全固态锂-空气电池
CN106299267B (zh) 一种磷酸钛锂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WO2013185629A1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充放电锂电池
CN104157909B (zh) 一种锂硫电池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CN108172893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09103399A (zh) 一种锂硫电池用功能性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CN109004201A (zh) 一种适用于聚合物基固态电解质的核-壳结构的高电压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5428614A (zh) 一种氮元素掺杂多孔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04481A (zh) 盐掺聚合物型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
Xie et al. Microbelt–void–microbelt-structured SnO 2@ C as an advanced electrode with outstanding rate capability and high reversibility
CN109686920A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165152A (zh) 固态正极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186243A (zh) 一种卤盐修饰的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