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63681B -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63681B
CN108963681B CN201810479734.0A CN201810479734A CN108963681B CN 108963681 B CN108963681 B CN 108963681B CN 201810479734 A CN201810479734 A CN 201810479734A CN 108963681 B CN108963681 B CN 1089636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arm
pair
sticking department
operation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797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63681A (zh
Inventor
崔英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9858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94433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ublication of CN108963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636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636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636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及一种连接器组件。其中,第一连接器(10)的锁定臂(12)包括:锁定部,该锁定部包括锁定片(154),即接合部,该锁定片直接与第二连接器(20)的锁定突起(22)接合;以及操作部(14),包括用于被按压的操作柄(144),即施压部。锁定部(15)包括:一对锁定部连结臂(153a、153b);一对锁定部支持臂(151a、151b);以及一对锁定部支脚(152a、152b),将该对臂连接于第一基座(11)的一上表面(11a)。操作部(14)包括:操作部支持臂(141);一对操作部连结臂(143a、143b);以及操作部支脚(142),将所述臂连接于上表面(11a)。该对锁定部连结臂及该对操作部连结臂分别经由一对连结部(16a、16b)连接。操作部支脚设置于该对锁定部支脚之间。

Description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相关申请
本申请主张于2017年5月1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US62/507965以及2017年10月1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17-198584的优先权,这两个专利申请以其整体通过援引纳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及一种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当一线对线连接器的一插头连接器和一插座连接器对接时,例如,为了防止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非有意地解除接合,已在相关领域采用一锁定结构,以限制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沿插拔方向移动,以用于确保对接。这样一种锁定结构已知为包括:一锁定突起,形成在一连接器基座上;以及一锁定臂,形成在对接连接器基座上,以与锁定突起接合。
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一接合爪4作为一锁定突起形成在一连接器基座上。当接合爪4与作为一锁定臂的形成在对接连接器基座上的一锁定片7接合时,一插座连接器和一插头连接器彼此对接并锁定。其中,形成在锁定片7上的一连结片部11直接与接合爪4接合。连结片部11由支持脚8和各沿连接器的插拔方向延伸的一对锁定臂部10支持,以相对一插头3的基座能够摇摆。经由在两个锁定臂部10外侧延伸的解除杆部16通过三角形状的翼部14,受按压以使锁定片7摇摆的一指钩部17连接于连结片部11。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号JPH2-54180
在采用一锁定结构的情况下,为了充分确保沿拔出方向的阻力(即保持力)以保持一插头连接器和一插座连接器彼此对接,要求锁定结构在刚度上进一步增加。当一锁定臂被操作以解除锁定并拔出对接的连接器时,要求锁定臂应合适地摇摆以与一锁定突起解除接合。
在专利文献1的这种结构中,例如,构成锁定臂的一连结片、一指钩部以及一解除杆部经由各从连结片延伸的仅一对锁定臂部通过支持脚被支持在一基座上。为了充分确保保持力,要求锁定臂部和支持脚更厚以用于提高刚度,这导致锁定结构的尺寸增大。在这种情况下,连接器在尺寸上不可能减小。另外,在指钩部经由解除杆部直接连接于连结片而基座不直接支持的结构中,依赖于施加于指钩部上的一按压力的方向或角度,连结片可能沿锁定解除方向不稳定地移动。在连结片未与接合爪解除接合的情况下,接合未被解除,就未能确保实现解除锁定。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化的连接器,具有通过一锁定结构提供的一更高的保持力,锁定结构包括一刚度更大的锁定臂,锁定臂设置于一基座上从而锁定臂能合适地摇摆,以用于确保锁定以及解除锁定。
(1)根据本发明中提出的一实施例的一连接器包括一锁定臂,所述锁定臂设置为与设置在一目标连接器上的一锁定突起接合,以在所述连接器对接所述目标连接器时锁定所述目标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一基座,设有所述锁定臂;以及一端子,收容于所述基座。所述端子将连接于所述目标连接器的一端子。所述锁定臂包括:一锁定部,包括与所述目标连接器的锁定突起接合的一接合部;以及一操作部,包括用于被按压的一施压部。所述锁定部还包括:一对锁定部连结臂,分别从所述接合部沿一背离所述目标连接器的方向延伸;一对锁定部支持臂,分别从所述一对锁定部连结臂沿所述背离所述目标连接器的方向进一步延伸;以及一对锁定部支脚,分别将所述一对锁定部支持臂和所述基座的一外表面连接。所述操作部还包括:一对操作部连结臂,分别从所述施压部沿一朝向所述目标连接器的方向延伸,以分别连接于所述一对锁定部连结臂;一操作部支持臂,连接于所述施压部,以从所述一对操作部连结臂之间沿所述朝向所述目标连接器的方向延伸;以及一操作部支脚,将所述基座的外表面和所述操作部支持臂连接。所述操作部支脚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外表面上且位于所述一对锁定部支脚之间。所述一对操作部连结臂分别设置于所述一对锁定部支持臂外。
(2)在(1)所述的连接器中,所述操作部支脚以及所述操作部支持臂可分别形成为比所述一对锁定部支脚以及所述一对锁定部支持臂厚。
(3)在(1)或(2)所述的连接器中,所述一对锁定部连结臂以及所述一对操作部连结臂可形成为比所述一对锁定部支持臂厚。
(4)在(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中,所述一对锁定部连结臂以及所述一对锁定部支持臂可彼此连接,从而所述一对锁定部支持臂比所述一对锁定部连结臂窄,然而,对于所述一对操作部连结臂以及所述一对锁定部连结臂,所述一对锁定部连结臂可连接于一对连结部,沿着朝向所述目标连接器的插拔方向,各个连结部具有一长度,所述长度等于或长于所述每一个锁定部连结臂的宽度。
(5)根据本发明中提出的一实施例的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相互插入和拔出的一第一连接器和一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是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包括一锁定臂的连接器,所述锁定臂设置为与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上的一锁定突起接合,以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对接所述第二连接器时锁定所述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一端子,用于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一端子;以及一第二基座,设有所述锁定突起,所述第二基座收容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端子。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正对接的一连接器的一立体图。
图2是沿图1所示的线II—II作出的连接器的一剖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用作一锁定结构的一锁定臂的一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用作锁定结构的锁定臂的一俯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用作锁定结构的锁定臂的一侧视图。
图6是沿图4所示的线VI—VI作出的锁定臂的一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说明在本发明中提出的一连接器及一连接器组件的一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不限制于下述的本实施例,且基于本发明的主旨,各种变化是可能的且不排除在基于本发明的专利权利要求的范围外。
在下面的说明中,附图中由Y1和Y2表示的方向分别表示前后。这两个方向分别表示插拔一连接器的方向。附图中由Z1和Z2表示的方向分别表示上下。附图中由X1和X2表示的方向分别表示左右(且有时表示一宽度方向)。注意的是,各种方向仅用于说明构成连接器组件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且由此不表示绝对方向。
如图1所示,一连接器组件1包括一第一连接器10以及一第二连接器20(目标连接器)。例如,第一连接器10可为一插座连接器,而第二连接器20可为一插头连接器。然而,本发明不必限制于此。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器10包括一第一基座11,而第二连接器20具有一第二基座21。第一基座11形成为能够沿一前后方向插入和拔出第二基座21。
如图2所示,一连接器锁定结构R设置在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之间,以确保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对接,以免非有意地解除接合,即限制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沿插拔方向分离。连接器锁定结构R可包括:一锁定臂12,设置于第一连接器10的第一基座11上;以及一锁定突起22,设置于第二连接器20的第二基座21上。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连接器10的第一基座11可由诸如树脂的一绝缘材料制成,且可以一大致圆筒状整体形成。对接于第二基座21的一对接部43以及覆盖对接部43的具有一大致圆筒状的一外壳体部44可形成在第一基座11的前侧。一收容空间S1可形成在对接部43和外壳体部44之间。收容空间S1向前开口,以与第二基座21对接。
沿前后方向贯通的一孔部(未示出)可形成在第一基座11的对接部43上。所述孔部可收容与一导线连接的一第一端子(例如插座端子,未示出)。一对接用密封元件40可安装在对接部43上。对接用密封元件40以包围对接部43的一圆筒状形成,以例如防止水在对接部43和第二基座21之间进入。
第一基座11的后侧也可以一大致圆筒状形成,以形成向后开口的一收容空间S2。一密封部件41可收容在收容空间S2内,密封部件41设置为例如防止水在一线缆和第一基座11之间进入。一固持元件42可进一步安装在密封部件41的后方,固持元件42设置为防止密封部件41脱出。锁定臂12可形成在第一基座11的一上表面11a上。锁定臂12的结构将在后面详细说明。
第一基座11内部的诸如端子、端子密封部件41以及对接部43的结构不直接影响本发明的揭示,但是可为常规结构。由此,省略它们的示出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与第一基座11一样,第二连接器20的第二基座21可由诸如树脂的一绝缘材料制成,且可以一大致圆筒状整体形成。如图2所示,第二基座21的一后侧可向后开口,以在内部形成一收容空间S3。收容空间S3可收容第一基座11的对接部43。(第二基座21的)所述圆筒状的后侧可对接于第一基座11,从而对接用密封元件40如上所述地防止例如水进入。与一导线连接的用作一插头端子的一第二端子(未示出)可沿前后方向收容在收容空间S3内,以对接并连接第一基座11的对接部43内的第一端子。
第二连接器20内部的结构也不直接影响本发明的揭示,但可为一常规结构。由此,省略它的示出和说明。
向上突出的锁定突起22可形成在第二基座21的一上表面21a上。锁定突起22可与锁定臂12接合,以锁定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锁定突起22的后侧可具有一倾斜面而前侧可具有从上表面21a立设的一直立面。
已说明了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21。然而,本发明不必限制于上述的形状、构件和构件的布局。例如,本实施例以左右对称形状形成。然而,本实施例可以左右不对称形状形成。分别形成在两个基座11、21的上表面11a和上表面21a上的锁定臂12和锁定突起22的任一个或两者也可形成在诸如一下表面和左右表面的一外表面上。当多个锁定臂12形成在第一基座11上时,第二基座21可在对应的接合位置形成有多个锁定突起22。
如图3和图4所示,形成在第一基座11的上表面11a上的锁定臂12可设置成使得多个杆状的臂各处于一单个面上且多个臂中的每一个的一端部经由一支脚连接于第一基座11的上表面11a以与第一基座11成为一体。
锁定臂12可设置成其后侧设有一操作部14而其前侧设有一锁定部15,操作部14形成有作为一施压部被按压的一操作柄144,锁定部15形成有直接与锁定突起22接合的一锁定片154(即接合部)。
操作部14可包括操作柄144、一操作部支持臂141以及左右一对操作部连结臂143a、143b。操作柄144设置于锁定臂12的后侧。操作部支持臂141从操作柄144的一中央向前延伸。左右一对操作部连结臂143a、143b分别从操作柄144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向前延伸。操作部连结臂143a、143b有时将统称为操作部连结臂143。
操作柄144可以一平板状形成,所述平板状具有的宽度大于将一操作部支脚142和后述的一对锁定部支脚152a、152b沿宽度方向设置于内的宽度。
如图5和图6所示,操作部支持臂141为以一大致方柱形形成的使厚度接近等于操作柄144沿上下方向的厚度的一臂。所述臂从操作柄144的中央向前延伸。所述臂具有一前端部,所述前端部经由操作部支脚142连接于第一基座11的上表面11a。操作部支脚142可形成为在上表面11a附近沿前后方向扩大并加宽,从而操作部支脚142的基部保持足够的强度。操作部支脚142还可形成为从第一基座11的上表面11a向上延伸。操作部支脚142还可形成为向后弯折,以连接于操作部支持臂141。一空间S4可设置在上表面11a和操作柄144之间,从而当操作柄144被向下按压时,锁定臂12摇摆且锁定片154与锁定突起22解除接合。
如图4所示,操作部支持臂141和操作部支脚142沿宽度方向位于后述的锁定部15的锁定部支持臂151a、151b之间,具体而言位于锁定部支脚152a、152b之间。操作部支持臂141和操作部支脚142以及锁定部支持臂151和锁定部支脚152具有相同的厚度。然而,操作部支持臂141和操作部支脚142中的每一个的宽度形成为比锁定部支持臂151和锁定部支脚152中的每一个的宽度宽,以用于增加刚度。
操作部连结臂143a、143b可为以一大致方柱形形成的使厚度接近等于操作柄144的沿上下方向的厚度的臂。操作部连结臂143a、143b可分别从操作柄141的两端部向前延伸。操作部连结臂143a、143b可分别在后述的锁定部15的锁定部支持臂151a、151b外出来,以经由连结部16a、16b连结于锁定部连结臂153a、153b。换句话说,操作部14和锁定部15可一体形成。在本实施例中,锁定臂12可以一左右对称形状形成,但左右方向上的操作部连结臂143a、143b可各形成为具有相同的宽度和相同的厚度,即,可在尺寸上相同。
如图3和图4所示,锁定部15可形成为沿左右方向延伸以具有设置在锁定臂12的前端部的一方柱形的锁定片154。如图6所示,锁定片154包括一突出片154a,突出片154在厚度上比锁定部连结臂153中的每一个的厚度突出得长。突出片154a形成为与第二基座21的上表面21a接触。
如图4所示,锁定部15可形成有锁定部连结臂153a、153b和锁定部支持臂151a、151b。锁定部连结臂153a、153b从锁定片154的宽度方向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向后延伸。锁定部支持臂151a、151b从锁定部连结臂153a、153b进一步向后延伸。锁定部连结臂153a、153b和锁定部支持臂151a、151b有时分别统称为锁定部连结臂153和锁定部支持臂151。因为锁定臂12以左右对称形状形成,所以锁定部支持臂151a、151b沿左右方向具有相同的宽度,且锁定部连结臂153a、153b沿左右方向具有相同的宽度。
如图6所示,锁定部连结臂153和锁定部支持臂151均可为以一大致方柱形形成的使厚度接近等于锁定片154的沿上下方向的厚度的臂。锁定部连结臂153a、153b和锁定部支持臂151a、151b可分别经由倾斜部17a、17b彼此连接,且可形成为锁定部支持臂151a、151b在宽度上分别比锁定部连结臂153a、153b窄。采用这样一种结构,使得两个锁定部支持臂151中的每一个的刚度比两个锁定部连结臂153中的每一个的刚度低。
如图3和图4所示,锁定部支持臂151a、151b的后端部可分别经由锁定部支脚152a、152b连接于第一基座11的上表面11a。两个锁定部支脚152可分别形成为在上表面11a附近沿前后方向扩大并加宽从而各自的基部保持足够的强度。两个锁定部支脚152还可形成为从第一基座11的上表面11a向上延伸。两个锁定部支脚152还可形成为向前弯折,以分别连接于锁定部支持臂151a、151b的后端部。
如上所述,操作部支持臂141位于沿左右方向的锁定部支持臂151a、151b之间、处于更靠近中央的内侧位置,而操作部支脚142位于沿左右方向的锁定部支脚152a、152b之间、处于更靠近中央的位置以连接于第一基座11的上表面11a。如上所述,锁定臂12在三个部位(即操作部支脚142和锁定部支脚152a、152b)连接于第一基座11的上表面11a。与在相关领域中锁定臂12在两个部位被连接的情况相比,在三个部位将锁定臂12连接于第一基座11的上表面11a增加了锁定臂12的刚度和将锁定臂12保持在一初始位置的力,从而实现连接器的更高的保持力。与两个操作部支脚分别设置于锁定部支脚152a、152b外的情况相比,沿锁定臂12的左右方向将操作部支脚142设置在锁定部支脚152a、152b之间的一空间内允许空间的有效利用,避免锁定臂12沿左右方向在尺寸上增加。
如上所述,操作部连结臂143a、143b可分别经由连结部16a、16b连结于锁定部连结臂153a、153b。如图3所示,可形成使操作柄144、操作部连结臂143a、锁定部连结臂153a、锁定片154、锁定部连结臂153b以及操作部连结臂143b成为一体的一框体F。框体F设有沿上下方向的一预定厚度和沿左右方向的一预定宽度,以确保刚度,从而操作柄144在被按压时不变形但操作合适。沿左右方向的两个操作部连结臂143中的每一个的宽度和厚度可分别与两个锁定部连结臂153中的每一个的宽度和厚度相同。
如图4所示,连结部16a、16b可分别形成为:在沿前后方向的一连接长度L1内,至少锁定部连结臂153a、153b被包括,且锁定部支持臂151a、151b和倾斜部17a、17b也被包括。尽管锁定部连结臂153a、153b分别沿倾斜部17a、17b在宽度上逐渐减小且分别连接于锁定部支持臂151a、151b,但是如上所述,能确保框体F的刚度,只要至少锁定部连结臂153a、153b和倾斜部17a、17b被包括在连接长度L1内,且连接长度L1比两个锁定部连结臂153a、153b中的每一个的宽度大(例如大致两倍)。为了减少两个锁定部连结臂153中的每一个的宽度,可不设倾斜部17,但台阶部均可形成在两个锁定部连结臂153上。在这种情况下,两个连结部16中的每一个的连接长度L1可至少相同于或长于两个锁定部连结臂153中的每一个的宽度,以不包括锁定部支持臂151。
倾斜部17a、17b各形成为使倾斜部17a、17b之间的一间隙W朝向锁定部支脚152a、152b扩大。换句话说,锁定部支持臂151a、151b之间的间隙和锁定部支脚152a、152b之间的间隙各形成为比锁定部连结臂153a、153b之间的间隙宽。采用这种结构,能使两个锁定部支持臂151a、151b中的每一个的刚度比两个锁定部连结臂153a、153b中的每一个的刚度低。由此,将操作部支持臂141和操作部支脚142设置于内的空间的宽度W能被加大。结果,在不使锁定臂12的总宽度加大的情况下,操作部支持臂141能在宽度上加大以更厚。通过使操作部支持臂141和操作部支脚142在宽度上加大以更厚,锁定臂12在三个部位能连接于第一基座11,以用于进一步增加刚度,并用于提高连接器的保持力。
如图6所示,操作柄144、操作部支持臂141以及操作部支脚142共用一摇摆中心C1,摇摆中心C1在位置上沿上下方向位于第一基座11的上表面11a和操作柄144的下表面之间且相对操作部支脚142的前后方向的中央位置更靠后。如图5和图6所示,锁定片154、两个锁定部连结臂153、两个锁定部支持臂151以及两个锁定部支脚152共用摇摆中心C2、C3,摇摆中心C2、C3分别在位置上相对两个锁定部支脚152中的各自一个的中央位置更靠前。当从侧面观察时,如图5所示,操作部支脚142和左右锁定部支脚152a、152b设置为彼此重叠。摇摆中心C1和摇摆中心C2、C3在前后方向上的布置位置大致彼此相同。由此,三个摇摆中心C1、C2、C3以一单个摇摆中心C挥发作用,以用于整个锁定臂12。在操作柄144和摇摆中心C之间的距离L2可比锁定片154和摇摆中心C之间的距离L3短。摇摆中心C可位于比连结部16a、16b靠后。采用这种结构,框体F和锁定片154能依据操作柄144的一按压操作移动得更大。由此,能确保锁定突起22能解除接合。
接下来,将说明上述第一连接器10和上述第二连接器20之间的插入和拔出操作和保持力。
当第二连接器20插入第一连接器10时,形成在锁定片154上的突出片154a骑在锁定突起22的倾斜面上。相应地,锁定臂12围绕摇摆中心C从初始位置摇摆。当锁定片154越过锁定突起22且位于锁定突起22前方时,锁定臂12恢复至初始位置。由此,锁定片154和锁定突起22沿上下方向彼此重叠,即彼此接合。如上所述,当锁定臂12与锁定突起22接合时,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彼此对接并锁定。尽管锁定突起22和锁定臂12彼此接合,即彼此锁定,甚至当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被移动以彼此解除接合时,锁定片154的包括突出片154a的一后表面接触锁定突起22的一前表面,即,后表面被限制相对前表面移动,这防止了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彼此脱离。
此时,分别在宽度上扩大且在刚度上增加的操作部支持臂141和操作部支脚142能增加确保锁定臂12在初始位置的力,这提高了保持力。如上所述,除了锁定部支脚152a、152b外,还有锁定臂12经由操作部支脚142连接于第一基座11。由此,甚至当彼此锁定的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被强制分离且锁定片154被锁定突起22拉拽时,施加于锁定臂12上的负载能被分散至这些支脚142、152a、152b,从而提高了保持力。
为了使第一连接器10和第二连接器20解除锁定,按压操作柄144。当操作柄144被按压时,锁定臂12围绕摇摆中心C摇摆从而锁定片154抬起。此时,比两个锁定部支持臂151的刚度大的框体F的刚度允许整个框体F依据操作柄144的操作而摇摆。由此,锁定片154抬起到高于锁定突起22,以解除接合。在框体F的刚度比锁定部支持臂151a、151b的刚度低的情况下,当操作柄144被按压时,两个操作部连结臂143可能变形。在这种情况下,构成框体F的锁定片154可能未被抬起到高于锁定突起22。结果,接合可能未被解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上所述,以使框体F的刚度高于锁定部支持臂151和锁定部支脚152的刚度,以确保实现解除接合。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两个锁定部支持臂151中的每一个和两个锁定部支脚152中的每一个在宽度上已减小,以使一对锁定部支持臂151a和锁定部支脚152a与一对锁定部支持臂151b和锁定部支脚152b之间的间隙W扩大。操作部支持臂141和操作部支脚142在宽度上也加大,以使它们的刚度相比锁定部支持臂151和锁定部支脚152的刚度增加。由此,在不加大锁定臂12的总宽度的情况下,能增加操作部支持臂141和操作部支脚142的刚度。
锁定部连结臂153被包括在沿两个连结部16a、16b中的每一个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接长度L1内,两个连结部16a、16b分别连接左右操作部连结臂143a、143b和左右锁定部连结臂153a、153b。另外,连接长度L1至少设为相同于或长于两个锁定部连结臂153a、153b中的每一个的宽度。由此,框体F的刚度能进一步增加。
本发明仅示范出示例。例如,本实施例公开的锁定臂12以一左右对称形状形成,同时操作部连结臂143a、143b、锁定部支持臂151a、151b以及锁定部连结臂153a、153b例如各以相同的形状形成以分别构成多对。然而,甚至当这些臂构成多对时,成对的臂中的每一对不必以相同的或对称的形状形成。注意的是,保持本发明的主旨的任何合适的变化且能容易地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变化均应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此外,附图中示出的各部分的宽度、厚度、形状等均是示意地表达且不限制本公开内容的解释。

Claims (5)

1.一种连接器,包括一锁定臂,所述锁定臂设置为与设置在一目标连接器上的一锁定突起接合,以在所述连接器对接所述目标连接器时锁定所述目标连接器,
所述连接器包括:
一基座,设有所述锁定臂;以及
一端子,收容于所述基座,用于连接于所述目标连接器的一端子;
其中,
所述锁定臂包括:
一锁定部,包括与所述目标连接器的锁定突起接合的一接合部;
以及
一操作部,包括用于被按压的一施压部;
所述锁定部还包括:
一对锁定部连结臂,各自从所述接合部沿一背离所述目标连接器的方向延伸;
一对锁定部支持臂,分别从所述一对锁定部连结臂沿所述背离所述目标连接器的方向进一步延伸;以及
一对锁定部支脚,分别将所述一对锁定部支持臂和所述基座的一外表面连接;
所述操作部还包括:
一对操作部连结臂,从所述施压部沿一朝向所述目标连接器的方向延伸,所述一对操作部连结臂分别连接于所述一对锁定部连结臂;
一操作部支持臂,连接于所述施压部,所述操作部支持臂从所述一对操作部连结臂之间沿所述朝向所述目标连接器的方向延伸;以及
一操作部支脚,连接在所述基座的外表面和所述操作部支持臂;
所述操作部支脚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外表面上、且位于所述一对锁定部支脚之间,以及
所述一对操作部连结臂分别设置于所述一对锁定部支持臂的外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操作部支脚以及所述操作部支持臂分别形成为比所述一对锁定部支脚以及所述一对锁定部支持臂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一对锁定部连结臂以及所述一对操作部连结臂形成为比所述一对锁定部支持臂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一对锁定部连结臂以及所述一对锁定部支持臂彼此连接,从而所述一对锁定部支持臂比所述一对锁定部连结臂窄,以及,
对于所述一对操作部连结臂以及所述一对锁定部连结臂,所述一对锁定部连结臂连接于一对连结部,沿着朝向所述目标连接器的插拔方向,各个连结部具有一长度,所述长度等于或长于所述每一个锁定部连结臂的宽度。
5.一种连接器组件,包括:
一第一连接器;以及
一第二连接器;
其中,
所述第一连接器和所述第二连接器相互插入和拔出,
所述第一连接器是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包括一锁定臂的连接器,所述锁定臂设置为与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上的一锁定突起接合,以在所述第一连接器对接所述第二连接器时锁定所述第二连接器,以及
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
一端子,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一端子;以及
一第二基座,设有所述锁定突起,所述第二基座收容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端子。
CN201810479734.0A 2017-05-18 2018-05-18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Active CN1089636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07965P 2017-05-18 2017-05-18
US62/507,965 2017-05-18
JP2017-198584 2017-10-12
JP2017198584A JP6944331B2 (ja) 2017-05-18 2017-10-12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63681A CN108963681A (zh) 2018-12-07
CN108963681B true CN108963681B (zh) 2019-08-06

Family

ID=64499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79734.0A Active CN108963681B (zh) 2017-05-18 2018-05-18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6368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01275A (en) * 1987-11-30 1989-01-31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lock device
JPH0950862A (ja) * 1995-08-07 1997-02-1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US6146183A (en) * 1998-11-10 2000-11-14 Yazaki Corporation Lock structure
CN1610191A (zh) * 2003-10-16 2005-04-27 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658442A (zh) * 2003-12-05 2005-08-2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锁定结构、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05914526A (zh) * 2015-02-19 2016-08-31 第精工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01275A (en) * 1987-11-30 1989-01-31 Yazaki Corporation Connector lock device
JPH0950862A (ja) * 1995-08-07 1997-02-1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US6146183A (en) * 1998-11-10 2000-11-14 Yazaki Corporation Lock structure
CN1610191A (zh) * 2003-10-16 2005-04-27 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658442A (zh) * 2003-12-05 2005-08-2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锁定结构、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105914526A (zh) * 2015-02-19 2016-08-31 第精工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63681A (zh) 2018-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27869B1 (ko) 리셉터클 컨택트
CN202855982U (zh) 插座端子和插座端子连接器
US9362676B2 (en) Connector with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device
US7950972B1 (en) Electrical female terminal
JP4920745B2 (ja) コネクタ端子及び該コネクタ端子を備えたコネクタ
KR102168847B1 (ko) 단자 피팅
JP5630655B2 (ja) 多接点型端子金具
CN107851919A (zh) 端子接头件
CN103811929B (zh) 电连接器
JP5005822B2 (ja)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012150938A (ja)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6445376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EP3120419B1 (en) Connector with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KR102010700B1 (ko) 커넥터 및 커넥터 조립체
CN108963681B (zh) 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JP5761035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2014053076A (ja) 雌型端子
TWM283352U (en) Board attachment typ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10644449B2 (en) Connector with lock arm
CN207368274U (zh) 导电端子及具有该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JP2022037547A (ja) 端子金具および連鎖端子
JP2006190496A (ja) 合体コネクタ
KR200405284Y1 (ko) 전기 커넥터용 접촉자
JP7098471B2 (ja) 端子接続構造、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5923389B2 (ja) 端子接続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