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884748B - 鞍乘型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鞍乘型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884748B
CN108884748B CN201680083594.4A CN201680083594A CN108884748B CN 108884748 B CN108884748 B CN 108884748B CN 201680083594 A CN201680083594 A CN 201680083594A CN 108884748 B CN108884748 B CN 1088847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or
oil
crankcase
blade
internal combus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359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4748A (zh
Inventor
小林友和
杉浦广之
山西辉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884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47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47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47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5/00Pumping cooling-air or liquid coolants
    • F01P5/02Pumping cooling-air; Arrangements of cooling-air pumps, e.g. fans or blowers
    • F01P5/04Pump-driv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5/00Pumping cooling-air or liquid coolants
    • F01P5/02Pumping cooling-air; Arrangements of cooling-air pumps, e.g. fans or blowers
    • F01P5/06Guiding or ducting air to, or from, ducted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02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cooling-a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针对内燃机的温度变化高精度且快速地驱动致动器的鞍乘型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装置。曲轴箱(34)形成有贮存油的油盘部(76)和从油盘部(76)向被润滑部供给油的油路(65),致动器(104)以使其感温部(104C)面对油路(65)的方式安装于曲轴箱(34)。感温部(104C)能够根据内燃机(31)的温度变化检测流经油路(65)的油的温度。

Description

鞍乘型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鞍乘型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公知一种冷却装置,其具备:冷却风扇,其通过与曲轴联动地旋转来吸入外部空气;风扇罩,其形成有取入外部空气的冷却风取入口,并且覆盖冷却风扇;以及可动遮板,其具有对风扇罩的冷却风取入口进行开闭的叶片,并且该叶片以与冷却风取入口的开口面平行的支承轴为中心转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现有技术中,叶片在致动器作用下转动,但该致动器为感温式,与曲轴箱的油盘内的油温相应地使叶片的转动量变化。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075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致动器检测滞留在油盘内的难以流动的油的温度,因此难以针对内燃机的温度变化高精度且快速地驱动致动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针对内燃机的温度变化高精度且快速地驱动致动器的鞍乘型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是一种鞍乘型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其具备:曲轴箱34,其使曲轴33指向车宽方向,并旋转自如地支承曲轴33;冷却风扇63,其通过与所述曲轴33联动地旋转而吸入外部空气;风扇罩61,其形成有取入外部空气的冷却风取入口61a并覆盖所述冷却风扇63;可动遮板100A,其具有对所述冷却风取入口61a进行开闭的叶片101、102、103,并且该叶片101、102、103以与所述冷却风取入口61a的开口面平行的支承轴111、112、113为中心转动;以及感温式的致动器104,其安装于所述曲轴箱34,并且作为使所述叶片101、102、103转动的动力源发挥作用,所述鞍乘型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箱34形成有贮存润滑用的油的油盘部76和从所述油盘部76向被润滑部供给油的油路65,所述致动器104以使其感温部104C面对所述油路65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曲轴箱34。
在上述结构中,可以设置为:在所述油路65的中途部形成有被安装滤油器142的容纳部34x,所述致动器104被安装成所述致动器104的所述感温部104C配置于所述容纳部34x。
此外,上述结构中,可以设置为:从车辆侧面观察时,所述滤油器142与所述致动器104以重合的方式配置。
此外,上述结构中,可以设置为:所述致动器104被安装于所述曲轴箱34,由此所述滤油器142被保持在所述容纳部34x。
此外,上述结构中,可以设置为:所述滤油器142构成为在一端侧具有底部142d且在另一端侧具有敞开部142e的有底筒状,所述致动器104被安装成所述感温部104C与所述敞开部142e对置。
此外,上述结构中,可以设置为:在所述油路65的中途部形成有排出油的排泄孔34n,所述致动器104和封闭所述排泄孔34n的盖部件67从左右一方的车宽方向外侧被安装于所述曲轴箱34,所述致动器104的安装面34m与所述盖部件67的安装面34p被形成为在车宽方向上相互错开。
此外,上述结构中,可以设置为:在所述油路65的中途部形成有排出油的排泄孔34n,所述致动器104和封闭所述排泄孔34n的盖部件67从左右一方的车宽方向外侧被安装于所述曲轴箱34,从车辆侧面观察时,所述风扇罩61介于所述盖部件67与所述致动器104之间。
此外,上述结构中,可以设置为:所述油盘部76形成在所述曲轴箱34的下部,所述致动器104安装于所述曲轴箱34的下部,在所述曲轴箱34的所述油盘部76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的凹部134d,所述致动器104的从所述油盘部76向外部突出的主体部104E配置于所述凹部134d,由此所述致动器104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凹部134d在车宽方向上重合。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曲轴箱形成有贮存油的油盘部和从油盘部向被润滑部供给油的油路,致动器以使其感温部面对油路的方式安装于曲轴箱,因此流经油路的润滑用的油的温度与内燃机的温度变化相应地快速变化,因此通过由感温部检测油路的温度,能够高精度且快速地使致动器与内燃机的温度变化相应地驱动。
此外,在油路的中途部形成有被安装滤油器的容纳部,致动器被安装成致动器的感温部配置在容纳部,因此,能够利用滤油器的容纳部容纳致动器的感温部,从而能够实现油路结构的简化和内燃机的小型化。
此外,从车辆侧面观察时,滤油器与致动器以重合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实现内燃机的小型化。
此外,致动器被安装于曲轴箱,由此滤油器被保持在容纳部,因此,能够简化滤油器的安装结构,从而能够实现内燃机的零件数的削减及小型化。
此外,滤油器构成为在一端侧具有底部且在另一端侧具有敞开部的有底筒状,致动器被安装成感温部与敞开部对置,因此,能够使感温部与滤油器接近地配置,从而能够实现内燃机的小型化。
此外,在油路的中途部形成有排出油的排泄孔,致动器和封闭排泄孔的盖部件从左右一方的车宽方向外侧被安装于曲轴箱,致动器的安装面与盖部件的安装面被形成为在车宽方向上相互错开,因此当拆下盖部件以排出油时,能够抑制油向致动器飞溅。因此,在使致动器与盖部件接近地配置来实现内燃机的小型化的情况下特别有效。
此外,在油路的中途部形成有排出油的排泄孔,致动器和封闭排泄孔的盖部件从左右一方的车宽方向外侧被安装于曲轴箱,从车辆侧面观察时,风扇罩介于盖部件与致动器之间,因此当拆下盖部件以排出油时,能够防止油向致动器飞溅。因此,在使致动器与盖部件接近地配置来实现内燃机的小型化的情况下特别有效。
此外,油路是为了从油盘部向被润滑部供给油而设置的,因此优选在油盘部的附近安装致动器。此外,油盘部一般设置在曲轴箱的下部,但在该曲轴箱的下部安装致动器的情况下,为了确保鞍乘型车辆的侧倾角,优选抑制向车宽方向外侧的突出量。
此外,油盘部形成在曲轴箱的下部,致动器安装于曲轴箱的下部,在曲轴箱的油盘部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的凹部,致动器的从油盘部向外部突出的主体部配置于凹部,由此致动器的至少一部分与凹部在车宽方向重合,因此在曲轴箱的下部安装致动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致动器向车宽方向外侧的突出量,从而能够充分确保车辆的侧倾角。此外,还能利用曲轴箱保护致动器的周围。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的机动二轮车的主要部分右侧视图。
图2是示出动力单元及其周围的右侧视图。
图3是示出从风扇罩拆下遮板部件的状态的右侧视图。
图4是示出动力单元的主要部分主视图。
图5是示出机动二轮车的车体后部的仰视图。
图6是示出曲轴箱的右侧视图。
图7是示出内燃机的剖视图。
图8是图7的第1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9是图7的第2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10是示出可动遮板机构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闭合第1叶片、第2叶片及第3叶片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2是放大图11的可动遮板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13是图2的XIII-XIII线剖视图。
图14是图3的XIV-XIV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另外,在说明中,前后左右及上下的方向的记载如果没有特别记载,则认为与相对于车体的方向相同。此外,各图中所示的标号FR表示车体前方,标号UP表示车体上方,标号LH表示车体左方。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内燃机31的冷却装置60的机动二轮车10的主要部分右侧视图。
机动二轮车10是如下的鞍乘型车辆:在车体框架11的下部以能够上下摆动的方式支承有动力单元12,在动力单元12的后端部安装有后轮13,在车体框架11的上部设置有座椅(未图示)。另外,标号13a是后轮13的车轴。
车体框架11具备前低后高地延伸的左右一对后框架21,在左右的后框架21安装有下部支承部件22。动力单元12的下部借助连杆部件24,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承于下部支承部件22。
动力单元12由构成其前部的单元摆动式的内燃机31和一体地设置于内燃机31的后部的无级变速器32(参照图5)构成。
内燃机31具备曲轴箱34,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曲轴33以旋转自如的方式容纳于该曲轴箱34。曲轴箱34在其右侧部设置有对内燃机31的各部分进行空冷的冷却装置60。
图中的标号41是安装于内燃机31的排气装置,排气装置41由排气管42、设置在排气管42的中途的催化剂装置43、以及与排气管42的后端部连接的消音器44构成。标号46是安装于曲轴箱34的后部下部的主支架,47是在比座椅靠下方处覆盖车体的上部、内燃机31的上部等的车体罩。
图2是示出动力单元12及其周围的右侧视图。
内燃机31具备:曲轴箱34,其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并容纳曲轴33;以及气缸部36,其安装于曲轴箱34的前端部。气缸部36前高后低地倾斜,具备以依次重叠的方式组装于曲轴箱34上的气缸体37、气缸盖38及盖罩39。
在曲轴箱34上,在其侧面安装有构成冷却装置60的风扇罩61。此外,在风扇罩61的侧面安装有构成冷却装置60的遮板部件62。
上述的气缸体37中,其一部分被风扇罩61覆盖,气缸体37的其他部分和气缸盖38被上下分为两部分的护罩51覆盖。由此,在气缸体37、气缸盖38与护罩51之间的空间内,由冷却装置60取入到风扇罩61内的空气流通,除了曲轴箱34之外,还能够有效地强制冷却气缸部36。另外,标号52是安装于气缸盖38的右侧面的火花塞。
曲轴箱34在其前部下部具备为了与连杆部件24连结而向前方延伸的左右一对悬臂34a。悬臂34a在其末端部开设有向车宽方向开口的贯通孔34b,贯通孔34b中嵌合有轴承34c。在连杆部件24及轴承34c中贯通有由螺栓构成的摆动轴26。因此,悬臂34a借助摆动轴26及轴承34c能够相对于连杆部件24摆动。
此外,曲轴箱34在其下部设置有油盘部76(参照图7),在油盘部76的侧部下部安装有将排出油盘部76内的润滑用的油(润滑油)的排泄孔(未图示)封闭的排泄螺栓67。
此外,曲轴箱34在其后部具备:油注入口34g,其用于向曲轴箱34内注入油;以及消音器支承部34j、34k,它们借助上部支架44a及下部支架44b来支承消音器44。另外,标号34h是封闭油注入口34g的盖子。
气缸盖38在上部连接有进气装置53、在下部连接有排气装置41。
进气装置53具备:进气管54,其安装于气缸盖38;气节门体56,其与进气管54连接;空气滤清器58,其经由连接管57与气节门体56连接。
风扇罩61形成有将冷却风取入到内部的冷却风取入口61a,在风扇罩61设置有对冷却风取入口61a进行开闭的可动遮板机构100。可动遮板机构100由遮板部件62从侧方覆盖。
可动遮板机构100具备多个叶片、即第1可动叶片110A、第2可动叶片110B及第3可动叶片110C。
遮板部件62是树脂制且从车宽方向外侧隔开间隙地覆盖冷却风取入口61a的保护部件,其利用多个紧固螺栓(未图示)安装在风扇罩61的外侧面。遮板部件62一体地具备:遮板主体部62A,其呈圆筒框形状;以及罩部62B,其覆盖被设置于风扇罩61的前部下部的动力传递机构容纳部61G(参照图3)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开口。
遮板主体部62A一体地具备格子状地设置在遮板开口62L内的固定遮板62J,遮板开口62L以与冷却风取入口61a大致重合的方式设置,遮板主体部62A能够取入外部空气,同时保护内部的冷却风扇(未图示)等。固定遮板62J由以下部分构成:纵遮板62C,其由以前高后低地倾斜的方式延伸的多个遮板构成;以及横遮板62D,其由以前低后高地倾斜、且与纵遮板62C垂直的方式延伸的多个遮板构成。
横遮板62D具备轴上遮板62D1、62D2、62D3,轴上遮板62D1、62D2、62D3指向与后述的第1旋转轴111(参照图3)、第2旋转轴112(参照图3)及第3旋转轴113(参照图3)相同的方向,从车体侧面观察时,与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重合。
利用轴上遮板62D1、62D2、62D3能够保护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避免外部的飞散物,并且抑制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向车宽方向外侧偏移。
图3是示出从风扇罩61拆下遮板部件的状态的右侧视图。
风扇罩61一体地具备:外周覆盖部61A,其覆盖冷却风扇63(参照图7)的外周;以及筒部61B,其在外周覆盖部61A的车宽方向外侧,与外周覆盖部61A相比直径缩小。
筒部61B是在冷却风扇63的车宽方向外侧形成有冷却风取入口61a的部分,形成为以曲轴33的轴线、即曲轴线L1为中心或大致中心的正圆截面的圆筒形状。
此外,风扇罩61具备:可动遮板框体部61K,其形成有冷却风取入口61a;以及动力传递机构容纳部61G,其一体地设置于可动遮板框体部61K的前部斜下部。
可动遮板框体部61K由筒部61B和从筒部61B一体地向后斜上方及前斜下方突出的后侧框部61K1及前侧框部61K2构成。
动力传递机构容纳部61G从车辆侧面观察时形成为如下的框形状:与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延伸的方向相比,在与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垂直的方向上更长。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动遮板框体部61K与动力传递机构容纳部61G一体成型于风扇罩61,但也可以与风扇罩分体地形成这些可动遮板框体部61K、动力传递机构容纳部61G。例如,可以将与风扇罩分体地形成的可动遮板框体部和动力传递机构容纳部一体地安装于风扇罩。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可动遮板框体部和动力传递机构容纳部与风扇罩分体地形成,在被一体地安装的情况下,与风扇罩分体地形成的可动遮板框体部和动力传递机构容纳部也作为风扇罩的一部分被包括。
可动遮板机构100具备:可动遮板100A,其由用于对冷却风取入口61a进行开闭的多个叶片构成;致动器104,其成为可动遮板100A的驱动源;以及动力传递机构105,其在致动器104及可动遮板100A各自之间进行动力传递。
可动遮板100A由第1可动叶片110A、第2可动叶片110B及第3可动叶片110C构成。
第1可动叶片110A由以下部分构成:第1旋转轴111,其前低后高地横贯冷却风取入口61a的中央;以及第1叶片101,其与第1旋转轴111一体成型。第2可动叶片110B由以下部分构成:第2旋转轴112,其在冷却风取入口61a中前低后高地横贯第1旋转轴111的下方;以及第2叶片102,其与第2旋转轴112一体成型。第3可动叶片110C由以下部分构成:第3旋转轴113,其在冷却风取入口61a中前低后高地横贯第1旋转轴111的上方;以及第3叶片103,其与第3旋转轴113一体成型。在图中,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与图2同样地,处于打开冷却风取入口61a的状态。
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在与这些轴111~113垂直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通过插入分别设置于风扇罩61的后侧框部61K1及前侧框部61K2的凹槽61P、61Q、61R而被支承。
在一对凹槽61P、61P、一对凹槽61Q、61Q及一对凹槽61R、61R各自的车宽方向外侧(近前侧)配置有遮板部件62(参照图2),利用遮板部件62,防止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从凹槽61P、61P、61Q、61Q、61R、61R脱落。即,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被夹持在风扇罩61与遮板部件62之间。
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彼此平行地配置,分别以后端比前端位于上方的方式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
第1旋转轴111被配置成为穿过冷却风取入口61a的圆中心C1的旋转轴。此处,圆中心C1从侧面观察时与曲轴线L1一致。第2旋转轴112被配置成为从圆中心C1向一侧(下侧)偏移的旋转轴。第3旋转轴113被配置成为从圆中心C1向另一侧(上侧)偏移的旋转轴。另外,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配置在以第1旋转轴111为基准对称的位置。
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各自的轴线111C、112C、113C彼此平行地配置,分别前低后高地延伸。
圆中心C1从车辆侧面观察时以与曲轴线L1重合的方式配置,但也可以从车辆侧面观察时以相对于曲轴线L1偏移到曲轴线L1的周围的方式配置。
风扇罩61的动力传递机构容纳部61G容纳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的各前端部,并且容纳连结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的前端部且使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旋转驱动的动力传递机构105。动力传递机构容纳部61G一体地具备:第1容纳部61GA,其在冷却风取入口61a的前斜下方容纳动力传递机构105;以及第2容纳部61GB,其在第1容纳部61GA的后斜下方包围并容纳致动器104等。
构成动力传递机构105的各零件(后面详述的放大连杆126、连杆部件127、连结部件125、转动连杆部件121、122、123、多个扭力螺旋弹簧131(参照图9))容纳在动力传递机构容纳部61G内。因此,利用动力传递机构容纳部61G能够保护上述的动力传递机构105的各零件避免周围的飞散物。此外,动力传递机构容纳部61G的车宽方向外侧的开口被遮板部件62(参照图2)覆盖,因此利用遮板部件62也能够保护构成动力传递机构105的上述各零件。
在图2中,在动力传递机构容纳部61G的车宽方向外侧且比风扇罩61的外周覆盖部61A靠下方的位置,前高后低地延伸有排气管42。此外,动力传递机构容纳部61G设置在比设置于曲轴箱34的悬臂34a上的摆动轴26靠后方的位置,且设置在比曲轴线L1靠车辆前方的位置。
在图3中,在动力传递机构容纳部61G的第2容纳部61GB的前后的侧壁61W、61W上形成有载置放大连杆126的连杆载置部61X、61X。在各连杆载置部61X的内侧面形成有凹槽61Y、61Y,凹槽61Y、61Y接受形成于放大连杆126的筒状的轴部126E、126E。
在侧壁61W、61W开设有以前低后高地倾斜的方式贯通的支承轴贯穿插入孔(未图示)。在该支承轴贯穿插入孔和贯通放大连杆126的轴部126E、126E间的支承轴贯穿插入孔126F(参照图10)内贯穿有支承轴61J。在支承轴61J上,在从侧壁61W突出的后端部安装有止动环61L,利用止动环61L防止支承轴61J从支承轴贯穿插入孔脱出。
从车辆侧面观察时,在致动器104的后方斜下方配置有排泄螺栓67,风扇罩61的第2容纳部61GB介于致动器104与排泄螺栓67之间。另外,图中的标号34e是悬臂34a的贯通孔34b的轴线(为黑点表示的部分。),沿车宽方向延伸。
此外,在图2中,从车辆侧面观察时,与内燃机31连接的排气管42被设置成与感温式的致动器104重合。由此,能够实现机动二轮车10(参照图1)的上下方向的小型化,也能够确保侧倾角。
图4是示出动力单元12的主要部分主视图。
内燃机31的曲轴箱34的前部、详细而言气缸部36的右方和气缸部36的周围被护罩51覆盖。护罩51由上下分为两部分的上部护罩51A及下部护罩51E构成。
上部护罩51A由覆盖曲轴箱34的前部的上壳体前覆盖部51B和覆盖气缸部36的上部及气缸部36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上气缸覆盖部51C构成。
下部护罩51E由覆盖曲轴箱34的前部的下壳体前覆盖部51F和覆盖气缸部36的下部及气缸部36的车宽方向两侧的下气缸覆盖部51G构成。
上述的上壳体前覆盖部51B及下壳体前覆盖部51F构成壳体前覆盖部51H。壳体前覆盖部51H覆盖曲轴箱34的右前面。上气缸覆盖部51C及下气缸覆盖部51G构成气缸覆盖部51J。
曲轴箱34的右侧部、详细而言曲轴箱34的右侧面、右上面、右下面被与上述的壳体前覆盖部51H相邻的风扇罩61覆盖。
遮板部件62从车宽方向外侧覆盖于风扇罩61的筒部61E。风扇罩61的下部、即动力传递机构容纳部61G以其下部端面61H随着朝向下方而逐渐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倾斜。伴随于此,遮板部件62的罩部62B也以随着朝向下方而逐渐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倾斜。
排气管42从气缸部36(详细而言气缸盖38(参照图2))的下部向车体右方在正面观察时呈倒S字状弯曲并延伸,比催化剂装置43靠后方的排气管42配置在风扇罩61的筒部61E的下方。如上所述,通过使动力传递机构容纳部61G的下部及遮板部件62的罩部62B的下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倾斜,能够一边避免排气管42与动力传递机构容纳部61G及罩部62B干涉,一边抑制排气管42向车宽方向外侧的突出量。因此,能够容易确保可以使车体向侧方倾斜的车体的侧倾角。
图5是示出机动二轮车10的车体后部的仰视图。
曲轴箱34由左右分为两部分的左壳体34A及右壳体34B构成。
左壳体34A一体地形成有相比于右壳体34B向后方延伸的后方伸出部34C,左壳体34A的后部的一部分与后方伸出部34C构成传动箱主体34D。在传动箱主体34D的左侧安装有传动罩35。这些传动箱主体34D及传动罩35构成无级变速器32具备的传动箱72。无级变速器32是带驱动式的,在传动箱72内具备:驱动带轮,其被内燃机31驱动;从动带轮,其设置在后轮13侧;以及带,其挂在驱动带轮、从动带轮之间。
右壳体34B在其侧部安装有风扇罩61(是与遮板部件62一同,由粗线示出轮廓的部分。)。在右壳体34B的侧面设置有:致动器安装面34m,其安装有致动器104;以及排泄螺栓安装面34p,其形成有与排泄螺栓67螺纹结合的排泄孔34n。排泄孔34n形成有供排泄螺栓67拧入的内螺纹,成为排出油的排出口。安装于致动器安装面34m的致动器104的周围被风扇罩61的动力传递机构容纳部61G、详细而言第2容纳部61GB覆盖。
致动器安装面34m和排泄螺栓安装面34p在仰视(俯视)时在前后方向和车宽方向这两个方向上错开。
图6是示出曲轴箱34的右侧视图。
在右壳体34B的下部且曲轴33所穿过的曲轴贯穿插入孔34q的下方,形成有大致倒三角形状的致动器安装面34m。在致动器安装面34m,在其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凹状的滤油器容纳部34x。
在滤油器容纳部34x中容纳滤油器142和致动器104的一部分。滤油器142与致动器104的大部分被配置成从车辆侧面观察时重合。
在致动器安装面34m的上部开设有供紧固致动器104的多个螺栓(未图示)分别拧入的多个螺纹孔34t。
在致动器安装面34m的前后,形成有相比于致动器安装面34m向车宽方向外侧鼓起的前鼓出部34u及后鼓出部34v。在后鼓出部34v的下方设置有排泄螺栓安装面34p,在排泄螺栓安装面34p开设有排泄孔34n。
油注入口34g形成有用于将油注入油盘部76(参照图7)的油注入孔34w。
图7是示出内燃机31的剖视图。
内燃机31具备曲轴箱34、油盘部76、曲轴33、油泵77、AC发电机78及冷却装置60。
构成曲轴箱34的左壳体34A及右壳体34B借助一对轴承81、82旋转自如地支承曲轴33。在左壳体34A上,以与曲轴33大致垂直的方式设置有成为划分曲轴33的中央部侧和左端部侧的隔壁的油分离板83。相对于油分离板83,曲轴33的中央部侧是曲轴室84,相对于油分离板83,曲轴33的左端部侧是变速器室86。即,曲轴箱34内被油分离板83划分为存在润滑内燃机31内的各部分的油的曲轴室84和未流通曲轴室84内的油的变速器室86。另外,标号87是对曲轴33与油分离板83之间进行密封的油封,88是对左壳体34A与油分离板83之间进行密封的O型圈。曲轴33与右壳体34B之间被油封89密封。
油盘部76是左壳体34A及右壳体34B的下部一体具有的部分,贮存有润滑用的油。
曲轴33在由一对轴承81、82分别支承的左轴部33a及右轴部33b之间嵌合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曲柄销91,并且设置有一对配重33c、33d。在曲柄销91上以能够摆动的方式连结有连杆92的大端部92a。
在左轴部33a固定有油泵驱动齿轮93,油泵驱动齿轮93与油泵被动齿轮94啮合。在油泵被动齿轮94设置有油泵77。
在右壳体34B和右轴部33b设置有AC发电机78。即,在右壳体34B设置有定子支承部34y,在定子支承部34y固定有构成AC发电机78的定子78A。此外,在右轴部33b的末端部,利用螺母96安装有杯状的转子支承部件97,在转子支承部件97的周壁安装有构成AC发电机78的转子78B。AC发电机78具备上述的定子78A及转子78B,通过转子78B在定子78A内旋转来进行发电。
冷却装置60由风扇罩61、遮板部件62、冷却风扇63、可动遮板100A、动力传递机构105及致动器104构成。
冷却风扇63利用多个螺栓98固定于转子支承部件97。
图8是图7的第1主要部分放大图。
油泵被动齿轮94由轴部94a和形成在轴部94a的中间部的被动齿轮部94b一体地形成,轴部94a的两端部旋转自如地支承于左壳体34A和油分离板83。
油泵77由以下部分构成:泵凹部34z,其形成于左壳体34A;转子组件77a,其配置在泵凹部34z内,并且与油泵被动齿轮94的轴部94a的一端部卡合;以及保持板77b,其为了从侧方保持转子组件77a而利用螺栓95安装于左壳体34A。
转子组件77a由以下部分构成:外转子77c,其旋转自如地容纳在泵凹部34z内;以及内转子77d,其具有与形成于外转子77c的内周面的齿部啮合的齿部,并配置在外转子77c内。内转子77d与轴部94a的一端部卡合,构成为与油泵被动齿轮94一同自由旋转。
油盘部76形成有贮存油的第1储油室76a及第2储油室76b。第1储油室76a与第2储油室76b经由开口部76c连通。
第2储油室76b在下端部形成有排泄孔34n,排泄孔34n被排泄螺栓67封闭。此外,在第2储油室76b与油泵77之间形成有润滑用的油流动的油路65,在油路65的中途形成有凹状的滤油器容纳部34x。油路65成为将贮存于油盘部76的润滑用的油向被润滑部、例如曲柄销91(参照图7)或设置在气缸盖38(参照图2)的内部的气门传动装置等内燃机31的各滑动部供给的通路。上述的排泄孔34n形成在油路65的中途。
滤油器容纳部34x由以下部分构成:小径孔部34x1,其接近该滤油器容纳部34x的底面;以及大径孔部34x2,其与小径孔部34x1相邻,形成为内径比小径孔部34x1大。在小径孔部34x1连通有油路65。
在滤油器容纳部34x中,橡胶状密封部件141、滤油器142、间隔件143及致动器104以依次重合的方式被插入,致动器104具备的凸缘104a通过多个螺栓135(参照图3)固定于右壳体34B的致动器安装面34m。即,致动器104被安装于曲轴箱34,由此滤油器142被保持于滤油器容纳部34x。因此,能够使滤油器142的保持结构简易,从而能够削减成本及组装工时。橡胶状密封部件141与环状的滤油器载置面34x3抵接。
致动器安装面34m与排泄螺栓安装面34p被形成为在车宽方向上相互错开。即,致动器安装面34m设置在比排泄螺栓安装面34p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
滤油器142是用于过滤流经油路65的油而去除混入物的零件,由以下部分构成:网状的滤油器主体142a,其为金属制,截面为U字形状;以及板状的凸缘部142b,其设置在滤油器主体142a的开口部142e的周围,为环形。
滤油器主体142a由筒状的周壁142c和从周壁142c的一端部呈球面状地鼓起的底部142d一体地形成,在周壁142c的另一端部设置有开口部142e。凸缘部142b通过钎焊或熔接等安装于开口部142e的边缘。
滤油器主体142a的大部分配置在滤油器容纳部34x的小径孔部34x1内,凸缘部142b借助橡胶状密封部件141载置于成为小径孔部34x1与大径孔部34x2之间的阶梯部的滤油器载置面34x3。橡胶状密封部件141是密封滤油器载置面34x3与凸缘部142b之间的部件,防止油不通过滤油器142就流入油路65内。
间隔件143是圆筒状的部件,形成有贯通周壁的多个油流通孔143a和形成在周壁的外周面上的环状槽143b,间隔件143配置在大径孔部34x2内。油流通孔143a构成油路65的一部分。在环状槽143b内嵌有O型圈145,利用O型圈145,密封大径孔部34x2与间隔件143之间。
在间隔件143的内侧嵌合有形成于致动器104的嵌合部104D。嵌合部104D形成有环状的O型圈槽104f,在O型圈槽104f内嵌有O型圈137。因此,间隔件143与嵌合部104D之间被O型圈137密封。
致动器104是因流经油路65的油的温度变化而工作的感温式热敏致动器。在致动器104的一端部设置有感知油的温度的感温部104C。感温部104C以与滤油器142的滤油器主体142a的开口部142e对置的方式配置在滤油器容纳部34x的大径孔部34x2内。滤油器容纳部34x设置在油路65的中途。
在致动器104的内部容纳有:石蜡,其因感温部104C的温度上升或温度下降而膨胀或收缩;活塞,其因为石蜡的膨胀、收缩而移动;以及气缸杆104A的一部分,该气缸杆104A以从活塞延伸的方式设置并进退。
如上所述,通过将感温部104C配置在滤油器容纳部34x,能够利用感温部104C检测流经滤油器容纳部34x的油的温度,从而能够快速且高精度地检测内燃机31的温度变化。因此,能够快速应对内燃机31的温度变化,利用致动器104对可动遮板100A进行开闭。
油盘部76内的油如图中箭头所示,从第1储油室76a穿过开口部76c到达第2储油室76b。然后,油从第2储油室76b穿过间隔件143的多个油流通孔143a,流入滤油器142内。进而,油通过滤油器142,穿过油路65到达油泵77。进而,油从油泵77供给到内燃机31的各部分,不久返回到第1储油室76a。
图9是图7的第2主要部分放大图。
风扇罩61是具有作为向车宽方向右侧方敞开的开口的冷却风取入口61a的大致圆筒状的树脂制罩,覆盖冷却风扇63的周围。
在曲轴33的右轴部33b,与AC发电机78一同固定有离心式冷却风扇63。冷却风扇63与曲轴33一体地旋转,由此能够从冷却风取入口61a吸入外部空气。
在图2中,被取入风扇罩61内的外部空气在冷却动力单元12的曲轴箱34及气缸部36后,从冷却风排出口向外部排出。由此,能够对动力单元12强制进行空冷。
在图9中,在风扇罩61的内部配置有对冷却风取入口61a进行开闭的可动遮板机构100。
可动遮板机构100具备具有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的可动遮板100A。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利用从致动器104经由动力传递机构105传递的动力而开闭。分别与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一体地设置的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构成为通过分别借助转动连杆部件121、122、123连结的连结部件125而联动。连杆部件127的一端与连结部件125连结,在连杆部件127的另一端,经由放大连杆126连结有致动器104的气缸杆104A。
在图9中,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因致动器104的动作而联动,处于打开冷却风取入口61a的状态,详细而言,是与完全打开相比稍微位于关闭侧的状态。当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完全打开时,第1叶片101及第3叶片103的缘部与以向遮板部件62的内表面突出的方式形成的止挡部64D4、64D5抵接,从而被限制转动。
在比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配置有连结部件125及连杆部件127,在比连结部件125及连杆部件127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配置有致动器104。
致动器104被配置成作为其输出轴的气缸杆104A的轴线L3与曲轴33的曲轴线L1平行。
图10是示出可动遮板机构100的立体图,是从前斜下方观察可动遮板机构100的图。另外,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处于关闭的状态。
第1叶片101在第1旋转轴111的两侧分别一体地具有叶片部101A、101B。一个叶片部101A形成为相当于第1旋转轴111与第2旋转轴112之间的冷却风取入口61a(参照图9)的开口形状的板形状。此外,另一个叶片部101B相对于以第1旋转轴111为基准与叶片部101A轴对称的形状,形成有缺口部101C。即,叶片部101B形成为相对于与第1旋转轴111和第3旋转轴113之间的冷却风取入口61a的开口形状相当的板形状,在缺口部101C缺口的形状。
第2叶片102由仅形成在以第2旋转轴112为基准与配置有第1叶片101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下方)的叶片部102A构成。叶片部102A形成为与在第2旋转轴112与冷却风取入口61a的外缘之间形成的向下方呈凸状的开口形状相当的板形状。
此外,第3叶片103具有:叶片部103B,其形成在以第3旋转轴113为基准与配置有第1叶片101的一侧相反的一侧(上方);以及叶片部103A,其形成在以第3旋转轴113为基准的配置有第1叶片101的一侧,并与第1叶片101的缺口部101C的缘部重合。叶片部103B形成为与在第3旋转轴113与冷却风取入口61a的外缘之间形成的向上方呈凸状的开口形状相当的板形状,叶片部103A形成为封闭缺口部101C的形状。
动力传递机构105由以下部分构成:连杆机构106,其由放大连杆126、连杆部件127、连结部件125及转动连杆部件121、122、123构成;以及多个扭力螺旋弹簧131。
在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各自的下端部,转动自如地安装有转动连杆部件121、122、123,转动连杆部件121、122、123以借助单一的杆状的连结部件125联动地转动的方式连结。
转动连杆部件121、122、123分别具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臂部121A、122A、123A,从臂部121A、122A、123A一体地向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的轴向延伸的连结销121B、122B、123B(参照图9)转动自如地与连结部件125连结。
连结部件125沿着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的排列方向,以前高后低地倾斜的方式(还参照图3)延伸。
当连结部件125向上侧移动时,转动连杆部件121、122、123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转动相同的旋转角度。此外,当连结部件125向下侧移动时,转动连杆部件121、122、123沿与箭头A相反的方向转动相同的旋转角度。
如上所述,连结部件125与从转动连杆部件121、122、123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臂部121A、122A、123A的连结销121B、122B、123B(参照图9)连结,因此能够将连结部件125配置在比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由此,连结部件125不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而且,即使使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开闭,连结部件125也几乎仅沿上下方向移动,因此连结部件125不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因此,能够抑制连结部件125的向车宽方向外侧的伸出量,容易增大车体的侧倾角。
此外,在转动连杆部件121附近的连结部件125上,一体成型有向车宽方向内侧突出的连结用突出部125A。在连结用突出部125A一体地形成有向前侧突出的连结轴125B(参照图9),在连结轴125B上摆动自如地连结有连杆部件127,连杆部件127将致动器104的动力经由放大连杆126传递到连结部件125。
连杆部件127与连结部件125同样地,形成为在比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前高后低地延伸的杆状的部件,且上端部借助连结轴125B转动自如地与连结部件125连结,下端部转动自如地与放大连杆126的销轴126C(参照图9)连结。
放大连杆126转动自如地设置于在风扇罩61(参照图3)上设置的支承轴61J(参照图3),具有:一对臂部126A、126B,它们成规定的角度(在本结构中为约90度)并从支承轴61J侧向半径方向外侧突出;以及钮部126D,其从臂部126B一体地突出。通过在放大连杆126设置钮部126D,在组装连杆机构106时,能够用手指把持钮部126D,能够使组装作业性提高。另外,标号L2是支承轴61J的轴线,支承轴61J的轴线L2贯通设置于放大连杆126的轴部126E的支承轴贯穿插入孔126F。
臂部126A形成为与作为致动器104的可动部发挥作用的气缸杆104A的末端部104B滑动自如地嵌合的U字形状的叉部,能够将气缸杆104A的末端部104B容易地插入该臂部126A或者从该臂部126A拉出。臂部126B在其末端部一体地具备与轴线L2平行地向上侧延伸的销轴126C(参照图9),销轴126C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设置于连杆部件127的下端部的孔部127A(参照图9)嵌合。
在转动连杆部件121、122、123与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之间设置有过冲吸收机构130,该过冲吸收机构130吸收为了对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在停止于完全闭合位置或完全打开位置的状态下施力而使转动连杆部件121、122、123额外地转动时的过冲量。
在转动连杆部件121侧,过冲吸收机构130由以下部分构成:L字形状的卡定部111K,其与第1旋转轴111一体地形成;卡定部121K,其与转动连杆部件121一体地形成;以及扭力螺旋弹簧131,其夹持各个卡定部111K、121K。
在转动连杆部件122侧,过冲吸收机构130由以下部分构成:L字形状的卡定部112K,其与第2旋转轴112一体地形成;卡定部122K,其与转动连杆部件122一体地形成;以及扭力螺旋弹簧131,其夹持各个卡定部112K、122K。
在转动连杆部件123侧,过冲吸收机构130由以下部分构成:L字形状的卡定部113K,其与第3旋转轴113一体地形成;卡定部123K,其与转动连杆部件123一体地形成;以及扭力螺旋弹簧131,其夹持各个卡定部113K、123K。
卡定部121K、122K、123K相对于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分别设置在与臂部121A、122A、123A相反的一侧,向后斜上方突出并且沿着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延伸。此外,卡定部111K、112K、113K从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向它们的径向外侧突出,进而向前斜下方弯曲。卡定部111K、112K、113K沿着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延伸,并被配置成分别重合于卡定部121K、122K、123K的半径方向外侧。
在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上分别嵌合有扭力螺旋弹簧131的卷绕成圆形的卷绕部,利用扭力螺旋弹簧131的从卷绕部延伸的一端部131a(参照图11)及另一端部131b(参照图11),从转动方向两侧分别夹持卡定部111K和卡定部121K、卡定部112K和卡定部122K、卡定部113K和卡定部123K。
图11是示出闭合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的状态的剖视图。另外,图中所示的黑点表示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各自的轴线111C、112C、113C。
在风扇罩61的筒部61B设置有在关闭冷却风取入口61a的状态时与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各自的缘部抵接的一对凸部61M、61N。
下侧的凸部61M形成为当第2叶片102的闭合的叶片部102A的下缘部向车宽方向外侧转动时与该叶片部102A的下缘部重合并抵接的凸形状,并遍及冷却风取入口61a与叶片部102A的下缘部之间的整个范围而形成,从而封闭叶片部102A与冷却风取入口61a之间的整个间隙。
上侧的凸部61N形成为当第3叶片103的闭合的叶片部103B的上缘部向车宽方向内侧转动时与该叶片部103B的上缘部抵接的凸形状,并遍及冷却风取入口61a与叶片部103B的上缘部之间的整个范围而形成,从而能够封闭叶片部103B与冷却风取入口61a之间的整个间隙。
此外,在筒部61B设置有与第1叶片101的前后缘部重合并抵接的凸部(未图示),从而封闭第1叶片101的前后缘部与冷却风取入口61a之间的整个间隙。
根据上述的封闭结构,利用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能够无间隙地封闭冷却风取入口61a。由此,通过封闭冷却风取入口61a,在冷却风扇63旋转的情况下,能够使曲轴箱34内接近比大气压低的状态(真空状态),从而能够减少空气阻力。由此,能够减少曲轴33的旋转阻力,有利于提高燃油效率。
根据图10及图11说明以上所述的可动遮板机构100的作用。
首先,说明动力传递机构105的作用。
当致动器104的气缸杆104A的末端部104B移动时,放大连杆126以轴线L2为中心转动与该移动量相应的旋转角度。然后,连杆部件127与该转动相应地移动,借助连结部件125使转动连杆部件121、122、123分别绕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第3旋转轴113转动,从而使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转动。
即,致动器104的驱动力经由放大连杆126、连杆部件127、连结部件125、转动连杆部件121、122、123、扭力螺旋弹簧131及卡定部111K、112K、113K依次传递到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其结果是,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被开闭。
即,在图10中,当致动器104的气缸杆104A向箭头B的方向伸出时,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向箭头C的方向转动从而打开。此外,当气缸杆104A从伸出的状态向与箭头B相反的方向收缩时,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向与箭头C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闭合。
接下来说明连杆机构106的作用。
在图11中,气缸杆104A伸出,其末端部104B从图中由实线表示的收缩侧位置(相当于初始位置)移动到由双点划线表示的伸出侧位置(相当于动作位置)。由此,放大连杆126逆时针转动角度θA,伴随于此,销轴126C转动角度θC,所有的转动连杆部件121、122、123转动角度θB。其结果是,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从完全闭合变成完全打开。
此处,放大连杆126形成为,从转动支点(支承轴61J的轴线L2)到销轴126C的中心的距离比例如从转动连杆部件123的旋转中心(第3旋转轴113的轴线113C)到臂部123A与连结部件125连结的部位的中心123C(连结销123B的中心)的距离长。另外,关于转动连杆部件121、122,也与转动连杆部件123同样地形成。因此,能够使转动连杆部件121、122、123的角度θB大于放大连杆126的角度θA。
由此,构成为能够抑制致动器104的气缸杆104A的伸缩量而使致动器104小型化,同时确保转动连杆部件121、122、123的角度θB大。
即,通过设置放大连杆126,能够抑制致动器104的行程量,同时确保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的转动量。
接下来,说明过冲吸收机构130的作用。
在完全闭合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的状态下,转动连杆部件121、122、123处于比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分别与形成于第2旋转轴112的凹槽部112M(也参照图12)、形成于第3旋转轴113的凹槽部113M(也参照图12)及凸部61M、61N抵接的位置进一步向图中逆时针转动的状态。
在该状态下,转动连杆部件121、122、123的各卡定部121K、122K、123K处于按压各扭力螺旋弹簧131的一端部131a的状态。此外,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的卡定部111K、112K、113K处于静止状态。其结果是,扭力螺旋弹簧131的一端部131a与另一端部131b的距离扩大,在扭力螺旋弹簧131的弹性力的作用下,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分别被按压于凹槽部112M、113M、凸部61M、61N。
因此,防止了转动连杆部件121、122、123及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上施加有过大的载荷,并且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被赋予相对于凹槽部112M、113M、凸部61M、61N的适度的闭合力,从而能够使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与凹槽部112M、113M、凸部61M、61N紧贴。由此,能够使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的密闭性提高,并且使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的间隙消失。
此外,在图9及图11中,在完全打开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时,当利用过冲吸收机构130使转动连杆部件121、122、123转动时,借助扭力螺旋弹簧131,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转动,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转动。然后,当第1叶片101及第3叶片103与遮板部件62的止挡部64D4、64D5抵接而不再旋转时,转动连杆部件121、122、123的卡定部121K、122K、123K克服扭力螺旋弹簧131的弹性力而按压扭力螺旋弹簧131的另一端部131b。其结果是,转动连杆部件121、122、123顺时针空转,扭力螺旋弹簧131的一端部131a与另一端部131b的距离扩大。由此,能够防止转动连杆部件121、122、123及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上施加有过大的载荷,并且能够向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赋予按压止挡部64D4、64D5的适度的按压力。
由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过冲吸收机构130,当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完全闭合及完全打开时,能够防止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上作用有过大的载荷,并且能够利用扭力螺旋弹簧131的弹性力无间隙且可靠地完全闭合或完全打开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
图12是放大图11的可动遮板100A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在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设置有凹槽部112M、113M,在关闭冷却风取入口61a(参照图11)的状态时,第1叶片101的叶片部101A、101B的缘部与该凹槽部112M、113M重合并抵接。
凹槽部112M是以向车宽方向外侧且下侧凹陷的方式形成于第2旋转轴112的槽,第1叶片101的叶片部101A的下缘部当向关闭冷却风取入口61a的方向、即车宽方向外侧转动时与凹槽部112M抵接,在闭合第1叶片101的状态下定位。凹槽部112M遍及第2旋转轴112中的与冷却风取入口61a的整个范围对应的范围而形成。通过实现第1叶片101的叶片部101A与凹槽部112M抵接的状态,能够封闭第2旋转轴112与叶片部101A之间的整个间隙。
凹槽部113M是以向车宽方向内侧且上侧凹陷的方式形成于第3旋转轴113的槽,第1叶片101的叶片部101B的上缘部当向关闭冷却风取入口61a的方向、即车宽方向内侧转动时与凹槽部113M抵接,在闭合第1叶片101的状态下定位。
如图10及图12所示,凹槽部113M遍及第3旋转轴113中的与冷却风取入口61a(参照图11)的整个范围对应的范围而形成,通过实现叶片部101B与凹槽部113M抵接的状态,能够封闭第3旋转轴113与叶片部101B之间的整个间隙。
根据上文,在图12中,第1叶片101被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的凹槽部112M、113M在闭合的状态下定位。
闭合的叶片部101A的下缘部形成为相对于轴线112C向车宽方向内侧偏移。因此,能够使与叶片部101A的下缘部抵接的凹槽部112M的向车宽方向外侧的深度浅偏移的量,从而容易确保第2旋转轴112的刚性。
此外,闭合的叶片部101B的上缘部形成为相对于轴线113C向车宽方向外侧偏移,因此能够使与叶片部101B的上缘部抵接的凹槽部113M的向车宽方向内侧的深度浅偏移的量,从而也容易确保第3旋转轴113的刚性。
图13是图2的XIII-XIII线剖视图。
在风扇罩61的动力传递机构容纳部61G(详细而言,第1容纳部61GA)配置有动力传递机构105,在动力传递机构105连结有第1可动叶片110A、第2可动叶片110B及第3可动叶片110C。
遮板部件62的遮板主体部62A在动力传递机构105的转动连杆部件121、122、123的后方设置有壁部62K,壁部62K用于与风扇罩61的前侧框部61K2夹持并支承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壁部62K形成为划分冷却风取入口61a侧的空间与第1容纳部61GA侧的空间。在动力传递机构容纳部61G的第2容纳部61GB的车宽方向外侧,在遮板主体部62A的下方配置有排气管42。
动力传递机构105的连杆部件127以下端比上端位于车宽方向内侧的方式倾斜。如此配置连杆部件127是因为放大连杆126及致动器104配置在了曲轴箱34的更靠车宽方向内侧的位置。
在风扇罩61的动力传递机构容纳部61G(详细而言,第2容纳部61GB)配置有致动器104,致动器104利用多个螺栓135安装于构成曲轴箱34的右壳体34B的下部的形成于油盘部76的侧面的致动器安装面34m。
在致动器安装面34m与第2容纳部61GB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面61C之间设置有距离CL的间隙138。由此,通过在风扇罩61的下部(第2容纳部61GB)与油盘部76的下部之间设置间隙138,能够从间隙138排出进入风扇罩61内的泥水、雨水等。例如,与在风扇罩61上设置排出泥水、雨水等的特别的排水孔相比,不需要加工排水孔,能够降低风扇罩61的成本。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借助间隔件143使致动器104与滤油器容纳部34x嵌合,可以不使致动器104的外形形状符合滤油器142的必要大小的外形形状,能够增加致动器104的外形形状的自由度。例如,仅变更间隔件143的形状,就能够将相同的致动器104沿用于不同的内燃机的滤油器容纳部,能够削减成本。
图14是图3的XIV-XIV线剖视图。
致动器104中,位于比凸缘104a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的主体部104E和气缸杆104A被风扇罩61的第2容纳部61GB从前方、后方及下方覆盖。而且,第2容纳部61GB被从油盘部76的下部侧面向车宽方向外侧鼓出的前鼓出部34u及后鼓出部34v从前方及后方覆盖。
前鼓出部34u及后鼓出部34v比致动器安装面34m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由此致动器104的凸缘104a及主体部104E配置在由前鼓出部34u的侧面134b、后鼓出部34v的侧面134c、以及致动器安装面34m形成的凹部134d。
如上所述,致动器104的周围被前鼓出部34u及后鼓出部34v、风扇罩61、遮板部件62覆盖,因此能够针对飞石等向致动器104的飞散以及来自地面侧的干涉而保护致动器104。
此外,凹部134d与第2容纳部61GB之间的空间、及第2容纳部61GB内的空间形成迷宫结构,因此即使具有间隙138,也能够抑制石头、水花等从外部、特别是车体前后方向进入第2容纳部61GB内。由此能够保护致动器10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3、图6及图14中,致动器104设置在曲轴箱34的下部的油盘部76,并且设置在油盘部76的侧面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此外,致动器104配置在曲轴33的下方,并且设置在前后方向上与曲轴线L1及冷却风取入口61a的圆中心C1重合的位置。
油盘部76是在上下方向上扁平的部分,油盘部76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与油盘部76的前端侧及后端侧相比,油的流动不易停滞,而且,容易形成滤油器容纳部34x。因此,通过在设置于这样的油盘部76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的滤油器容纳部34x设置致动器104,能够利用致动器104快速且高精度地检测内燃机31(参照图2)的温度。
此外,在图2及图3中,冷却装置60具备将来自致动器104的动力向可动遮板100A传递的连杆机构106,在风扇罩61形成有:可动遮板框体部61K,其枢转支承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以及作为连杆容纳部的动力传递机构容纳部61G,其设置在可动遮板框体部61K的前方,在动力传递机构容纳部61G容纳有连杆机构106,动力传递机构容纳部61G以与其后部相比前部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地设置,从车辆侧面观察时,设置于与内燃机31连接的排气管42中的作为催化剂的催化剂装置43设置在动力传递机构容纳部61G的前斜下方。
由此,能够在通过形成动力传递机构容纳部61G而设置的动力传递机构容纳部61G的前斜下方的空间中高效地配置催化剂装置43。由此,能够接近内燃机31地设置催化剂装置43,能够利用从内燃机31向催化剂装置43的传热来提高催化剂装置43的温度,还能够实现催化剂装置43的提早活化。
此外,在曲轴箱34的前斜下部形成有具有贯通孔34b的悬臂34a,该贯通孔34b作为以相对于车体框架11摆动自如的方式枢转支承曲轴箱34的轴承孔,从车辆侧面观察时,催化剂装置43以与其后部相比前部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并且设置在动力传递机构容纳部61G的前斜下方且比贯通孔34b的轴线34e靠后方的位置。在机动二轮车10(参照图1)中,一般而言,与形成于曲轴箱34的前斜下部的悬臂34a的贯通孔34b的轴线34e相比,后方侧向车辆上方的摆动量大,而前方侧向车辆下方的摆动量大。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上述结构,能够在动力传递机构容纳部61G与作为枢轴的摆动轴26之间的空间中高效地配置催化剂装置43,并且当曲轴箱34摆动时,能够使催化剂装置43的摆动相比于接近地面的方向向远离地面的方向更大幅度地摆动,在悬臂34a附近配置催化剂装置43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催化剂装置43与地面干涉。
如上述的图2、图3及图8所示,作为鞍乘型车辆的机动二轮车10用的内燃机31的冷却装置60具备:曲轴箱34,其使曲轴33指向车宽方向,并旋转自如地支承曲轴33;冷却风扇63(参照图7),其通过与曲轴33联动地旋转而吸入外部空气;风扇罩61,其形成有取入外部空气的冷却风取入口61a并覆盖冷却风扇63;可动遮板100A,其具有对冷却风取入口61a进行开闭的叶片、即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并且该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以与冷却风取入口61a的开口面平行的支承轴、即第1旋转轴111、第2旋转轴112及第3旋转轴113为中心转动;以及感温式的致动器104,其安装于曲轴箱34,并且作为使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转动的动力源发挥作用,该冷却装置60中,曲轴箱34形成有贮存油的油盘部76和从油盘部76向被润滑部供给油的油路65,致动器104以使其感温部104C面对油路65的方式安装于曲轴箱34。
根据该结构,流经油路65的油的温度与内燃机31的温度变化相应地快速变化,因此通过由感温部104C检测油路65的温度,能够高精度且快速地使致动器104与内燃机31的温度变化相应地驱动。其结果是,能够与内燃机31的温度相应地高精度且快速地变更第1叶片101、第2叶片102及第3叶片103的开度,从而能够高效地进行内燃机31的空冷。
此外,如图8所示,在油路65的中途部形成有作为被安装滤油器142的容纳部的滤油器容纳部34x,致动器104被安装成致动器104的感温部104C配置在滤油器容纳部34x,因此,能够利用滤油器142的滤油器容纳部34x容纳致动器104的感温部104C,从而能够实现油路结构的简化和内燃机31的小型化。
此外,如图6及图14所示,从车辆侧面观察时,滤油器142与致动器104以重合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实现内燃机31的小型化。
此外,如图8所示,致动器104被安装于曲轴箱34,由此滤油器142被保持在滤油器容纳部34x,因此,能够简化滤油器142的安装结构,从而能够实现内燃机31的零件数的削减及小型化。
此外,滤油器142构成为在一端侧具有底部142d且在另一端侧具有作为敞开部的开口部142e的有底筒状,致动器104被安装成感温部104C与开口部142e对置,因此,能够使感温部104C与滤油器142接近地配置,从而能够实现内燃机31的小型化。
此外,在油路65的中途部形成有排出油的排泄孔34n,致动器104和作为封闭排泄孔34n的盖部件的排泄螺栓67从左右一方的车宽方向外侧被安装于曲轴箱34,作为致动器104的安装面的致动器安装面34m与作为排泄螺栓67的安装面的排泄螺栓安装面34p被形成为在车宽方向上相互错开,因此当拆下排泄螺栓67以排出油时,能够抑制油向致动器104飞溅。因此,在使致动器104与排泄螺栓67接近地配置来实现内燃机31的小型化的情况下特别有效。
此外,如图3所示,在油路65的中途部形成有排出油的排泄孔34n,致动器104和封闭排泄孔34n的排泄螺栓67从左右一方的车宽方向外侧被安装于曲轴箱34,从车辆侧面观察时,风扇罩61介于排泄螺栓67与致动器104之间,因此当拆下排泄螺栓67以排出油时,能够利用风扇罩61防止油向致动器104飞溅。因此,在使致动器104与排泄螺栓67接近地配置来实现内燃机31的小型化的情况下特别有效。
此外,如图6及图14所示,油盘部76形成在曲轴箱34的下部,致动器104安装于曲轴箱34的下部,在曲轴箱34的油盘部76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的凹部134d,致动器104的从油盘部76向外部突出的主体部104E配置于凹部134d,由此致动器104的至少一部分与凹部134d在车宽方向重合。
油路65是为了从油盘部76向被润滑部供给油而设置的,因此优选在油盘部76的附近安装致动器104。此外,油盘部76一般设置在曲轴箱34的下部,但在该曲轴箱34的下部安装致动器104的情况下,为了确保机动二轮车10(参照图1)的侧倾角,优选抑制向车宽方向外侧的突出量。
如上所述,在曲轴箱34的油盘部76形成凹部134d,在该凹部134d配置致动器104的主体部104E,由此使得致动器104的至少一部分与凹部134d在车宽方向上重合,因此在曲轴箱34的下部安装致动器104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致动器104的向车宽方向外侧的突出量,从而能够充分确保车辆的侧倾角。此外,还能利用曲轴箱34保护致动器104的周围。
上述的实施方式仅仅示出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任意地变形及应用。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如图7及图8所示,致动器104以面对形成在油盘部76与油泵77之间的油路65、即比油泵77靠上游侧的油路65的方式设置,但也可以设置为使致动器104面对比油泵77靠下游侧的油路。
本发明的冷却装置60不限于应用于机动二轮车10的情况,也可以应用于机动二轮车10以外的鞍乘型车辆。另外,所谓鞍乘型车辆包括跨越车体而乘坐的全部车辆,不仅包括机动二轮车(还包括带原动机的自行车),也包括分类为ATV(全地形车辆)的三轮车辆或四轮车辆。
标号说明
10:机动二轮车(鞍乘型车辆);
33:曲轴;
34:曲轴箱;
34m:致动器安装面;
34n:排泄孔;
34p:排泄螺栓安装面(盖部件的安装面);
34x:滤油器容纳部(容纳部);
60:冷却装置;
61:风扇罩;
61a:冷却风取入口;
63:冷却风扇;
65:油路;
67:排泄螺栓(盖部件);
76:油盘部;
100A:可动遮板;
101:第1叶片(叶片);
102:第2叶片(叶片);
103:第3叶片(叶片);
104:致动器;
104C:感温部;
111:第1旋转轴(支承轴);
112:第2旋转轴(支承轴);
113:第3旋转轴(支承轴);
134d:凹部;
142:滤油器;
142d:底部;
142e:开口部(敞开部)。

Claims (8)

1.一种鞍乘型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其具备:
曲轴箱(34),其使曲轴(33)指向车宽方向,并旋转自如地支承曲轴(33);冷却风扇(63),其通过与所述曲轴(33)联动地旋转而吸入外部空气;风扇罩(61),其形成有取入外部空气的冷却风取入口(61a)并覆盖所述冷却风扇(63);可动遮板(100A),其具有对所述冷却风取入口(61a)进行开闭的叶片(101、102、103),并且该叶片(101、102、103)以与所述冷却风取入口(61a)的开口面平行的支承轴(111、112、113)为中心转动;以及感温式的致动器(104),其安装于所述曲轴箱(34),并且作为使所述叶片(101、102、103)转动的动力源发挥作用,
所述鞍乘型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曲轴箱(34)形成有贮存油的油盘部(76)和从所述油盘部(76)向被润滑部供给油的油路(65),所述致动器(104)以使其感温部(104C)面对所述油路(65)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曲轴箱(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油路(65)的中途部形成有被安装滤油器(142)的容纳部(34x),所述致动器(104)被安装成所述致动器(104)的所述感温部(104C)配置于所述容纳部(34x)。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车辆侧面观察时,所述滤油器(142)与所述致动器(104)以重合的方式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动器(104)被安装于所述曲轴箱(34),由此所述滤油器(142)被保持在所述容纳部(34x)。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滤油器(142)构成为在一端侧具有底部(142d)且在另一端侧具有敞开部(142e)的有底筒状,所述致动器(104)被安装成所述感温部(104C)与所述敞开部(142e)对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油路(65)的中途部形成有排出油的排泄孔(34n),所述致动器(104)和封闭所述排泄孔(34n)的盖部件(67)从左右一方的车宽方向外侧被安装于所述曲轴箱(34),所述致动器(104)的安装面(34m)与所述盖部件(67)的安装面(34p)被形成为在车宽方向上相互错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油路(65)的中途部形成有排出油的排泄孔(34n),所述致动器(104)和封闭所述排泄孔(34n)的盖部件(67)从左右一方的车宽方向外侧被安装于所述曲轴箱(34),从车辆侧面观察时,所述风扇罩(61)介于所述盖部件(67)与所述致动器(104)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鞍乘型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盘部(76)形成在所述曲轴箱(34)的下部,所述致动器(104)安装于所述曲轴箱(34)的下部,在所述曲轴箱(34)的所述油盘部(76)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的凹部(134d),所述致动器(104)的从所述油盘部(76)向外部突出的主体部(104E)配置于所述凹部(134d),由此所述致动器(104)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凹部(134d)在车宽方向上重合。
CN201680083594.4A 2016-03-30 2016-03-30 鞍乘型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Active CN1088847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60312 WO2017168605A1 (ja) 2016-03-30 2016-03-30 鞍乗型車両用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884748A CN108884748A (zh) 2018-11-23
CN108884748B true CN108884748B (zh) 2021-03-16

Family

ID=59963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3594.4A Active CN108884748B (zh) 2016-03-30 2016-03-30 鞍乘型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6574896B2 (zh)
CN (1) CN108884748B (zh)
BR (1) BR112018069593B1 (zh)
MY (1) MY187054A (zh)
PH (1) PH12018501921B1 (zh)
WO (1) WO20171686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56765B2 (ja) * 2018-03-30 2020-09-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り型車両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7020A (zh) * 2010-06-11 2011-12-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用内燃机
JP2012207574A (ja) * 2011-03-29 2012-10-25 Hond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CN102953795A (zh) * 2011-08-22 2013-03-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强制空冷式内燃机
CN102996219A (zh) * 2011-09-13 2013-03-2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CN103511055A (zh) * 2012-06-22 2014-01-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强制风冷式发动机的冷却结构
JP2016035267A (ja) * 2015-12-15 2016-03-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ユニットスイング式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96179B2 (ja) * 2014-03-26 2017-09-1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7020A (zh) * 2010-06-11 2011-12-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鞍乘型车辆用内燃机
JP2012207574A (ja) * 2011-03-29 2012-10-25 Honda Motor Co Ltd エンジンの冷却装置
CN102953795A (zh) * 2011-08-22 2013-03-06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强制空冷式内燃机
CN102996219A (zh) * 2011-09-13 2013-03-2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CN103511055A (zh) * 2012-06-22 2014-01-1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强制风冷式发动机的冷却结构
JP2016035267A (ja) * 2015-12-15 2016-03-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ユニットスイング式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Y187054A (en) 2021-08-27
JP6574896B2 (ja) 2019-09-11
CN108884748A (zh) 2018-11-23
JPWO2017168605A1 (ja) 2018-11-29
BR112018069593B1 (pt) 2022-12-20
BR112018069593A2 (pt) 2019-01-29
WO2017168605A1 (ja) 2017-10-05
PH12018501921A1 (en) 2019-06-17
PH12018501921B1 (en) 2019-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137940A1 (en) Oil strainer support structure in engine
CN101683847B (zh) 动力单元的驱动轮速度检测传感器保护结构
US7942645B2 (en) Oil pump assembly
CN108884748B (zh) 鞍乘型车辆用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KR100688221B1 (ko) 내연기관의 보조 기구 부착 구조
ES2812803T3 (es) Transmisión
JP5192332B2 (ja) 内燃機関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車両
JP5923020B2 (ja) 内燃機関
JP4850096B2 (ja) 内燃機関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車両
JP6383094B2 (ja) 内燃機関
US6883485B2 (en) OHV and gear mechanism for engine
JP6102468B2 (ja) エンジンのブリーザ構造
JP4748272B1 (ja) 自動二輪車のクランクケース構造
US20160215688A1 (en) Engine supercharger
US6186844B1 (en) Outboard motor
JP5724357B2 (ja) エンジンのブリーザ装置
CN101375022B (zh) 用于内燃发动机的凸轮轴支撑结构
JP4360932B2 (ja) 内燃機関本体へのラジエータ取り付け構造
JP5936973B2 (ja) オイルレベル検出装置
JP3329331B2 (ja) 自動二輪車用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ブリーザ装置
JP6254572B2 (ja) ユニットスイング式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JP5998788B2 (ja) オイルポンプ構造
JP6349425B2 (ja) 4ストローク内燃機関のロッカー軸配置構造
JP6254571B2 (ja) ユニットスイング式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JP2016166554A (ja) ユニットスイング式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