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96726A - 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及其加工方法、系统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及其加工方法、系统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96726A
CN108796726A CN201810866503.5A CN201810866503A CN108796726A CN 108796726 A CN108796726 A CN 108796726A CN 201810866503 A CN201810866503 A CN 201810866503A CN 108796726 A CN108796726 A CN 1087967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tton
ramie
machine
processing
recomb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8665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晋夫
董艺
李丽莎
周衡书
金永禄
汤静
欧清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LI SOCKS CORP OF HUMAN PROVINCE
Original Assignee
SHALI SOCKS CORP OF HUMAN PROVI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LI SOCKS CORP OF HUMAN PROVINCE filed Critical SHALI SOCKS CORP OF HUMAN PROVINCE
Priority to CN20181086650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96726A/zh
Publication of CN1087967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967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0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by the materials from which they are made
    • D02G3/04Blended or other yarns or threads containing components made from different materials
    • D02G3/042Blended or other yarns or threads containing components made from different materials all components being made from natural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21/00Combinations of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e.g. for continuous processing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201/00Cellulose-based fibres, e.g. vegetable fibres
    • D10B2201/01Natural vegetable fibres
    • D10B2201/02Cotton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201/00Cellulose-based fibres, e.g. vegetable fibres
    • D10B2201/01Natural vegetable fibres
    • D10B2201/08Rami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及其加工方法、系统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将苎麻纤维和棉纤维分别采用清梳联技术进行开松和第一次精梳棉处理,然后分别进行预并处理,得到苎麻条子和棉条子;将苎麻条子和棉条子分别进行第二次精梳棉处理,然后混合进行混并处理,再依次进行粗纱处理及细纱处理,得到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如此采用清梳联技术进行开松和梳棉,加强了苎麻纤维和棉纤维的开松和梳理,使得纤维充分分离,并进一步排除了短纤维;然后将苎麻纤维和棉纤维采用预并成条进行二次梳棉,在减少纤维损伤的同时提高了成纱质量,避免了连续两次梳棉处理对纱线的损伤,进而通过混并条、粗纱及细纱处理可纺织得到40S以上高支的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

Description

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及其加工方法、系统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及其加工方法、系统和应用。
背景技术
麻纺织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苎麻在麻类中应用较多,具有挺括、吸湿散热性好等优点,但纯纺苎麻面料手感硬、耐皱性较差。因此苎麻棉混纺纱成为较好的替代品。目前,苎麻棉混纺纱采用的一般工艺流程为:精梳落麻或切断精干麻,再和原棉混合,经过清花、梳棉、并条、粗纱及细纱制得。该工艺流程经过实际生产发现,无法用于生产40S以上的高支苎麻棉混纺纱,只能生产中、低支苎麻棉混纺纱。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用于生产40S以上高支纱的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加工方法。
一种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苎麻纤维和棉纤维分别采用清梳联技术进行开松和第一次精梳棉处理,然后分别进行预并处理,得到苎麻条子和棉条子;
将所述苎麻条子和所述棉条子分别进行第二次精梳棉处理,然后混合进行混并处理,再依次进行粗纱处理及细纱处理,得到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
上述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加工方法,将苎麻纤维和棉纤维采用清梳联技术进行开松和梳棉,加强了苎麻纤维和棉纤维的开松和梳理,使得纤维充分分离,并进一步排除了短纤维;然后将苎麻纤维和棉纤维采用预并成条进行二次梳棉,在减少纤维损伤的同时提高了成纱质量,避免了连续两次梳棉处理对纱线的损伤,进而通过混并条、粗纱及细纱处理可纺织得到40S以上高支纱的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混并处理中,经第二次精梳棉处理的苎麻条子和经第二次精梳棉处理的棉条子的质量比为50%~80%:20%~5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将所述苎麻条子和所述棉条子分别进行第二次精梳棉处理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将所述苎麻条子和所述棉条子分别进行条并卷处理的步骤。
所述第一次精梳棉处理和/或所述第二次精梳棉处理时刺辊速度为600~900rpm,锡林速度为300~400rp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并处理采用两道并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苎麻纤维的制备步骤:将苎麻精梳麻条切断,得到所述苎麻纤维。
上述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加工方法制备得到的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
上述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在制备织物中的应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织物为袜子。
一种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加工系统,包括第一清梳联合机、第一预并条机、第二清梳联合机、第二预并条机、第一精梳棉机、第二精梳棉机、混并条机、粗纱机及细纱机,所述第一清梳联合机、所述第一预并条机和所述第一精梳棉机依次相邻设置且用于处理苎麻纤维,所述第二清梳联合机、所述第二预并条机和所述第二精梳棉机依次相邻设置且用于处理棉纤维,所述混并条机与所述第一精梳棉机和所述第二精梳棉机分别相邻设置,所述混并条机、所述粗纱机和所述细纱机依次相邻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条并卷机和第二条并卷机,所述第一条并卷机设于所述第一预并条机和所述第一精梳棉机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预并条机和所述第一精梳棉机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条并卷机设于所述第二预并条机和所述第二精梳棉机之间且与所述第二预并条机和所述第二精梳棉机分别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加工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照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实施方式的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加工系统100,包括第一清梳联合机111、第二清梳联合机112、第一预并条机121、第二预并条机122、第一精梳棉机131、第二精梳棉机132、混并条机140、粗纱机150及细纱机160。
第一清梳联合机111、第一预并条机121和第一精梳棉机131依次相邻设置且用于处理苎麻纤维。
第二清梳联合机112、第二预并条机122和第二精梳棉机132依次相邻设置且用于处理棉纤维。
混并条机140与第一精梳棉机131和第二精梳棉机132分别相邻设置,混并条机140、粗纱机150和细纱机160依次相邻设置。
上述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加工系统100工作时,采用第一清梳联合机111、第一预并条机121和第一精梳棉机131对苎麻纤维进行开松、混合、第一次精梳棉、预并条处理和二次精梳棉处理;采用第二清梳联合机112、第二预并条机122和第二精梳棉机132对棉纤维进行开松、混合、第一次精梳棉、预并条处理和二次精梳棉处理;进而通过混并条机140、粗纱机150及细纱机160处理可纺织得到40S以上高支的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
如此采用清梳联技术进行开松和梳棉,加强了苎麻纤维和棉纤维的开松和梳理,使得纤维充分分离,并进一步排除了短纤维;将苎麻纤维和棉纤维采用预并成条进行二次梳棉,在减少纤维损伤的同时提高了成纱质量,避免了连续两次梳棉处理对纱线的损伤,解决了传统工艺无法纺织40S以上高支苎麻棉混纺纱的问题。
此外,采用清梳联合机省去了落卷、搬运和上卷等处理,缩短了工艺流程,实现了清梳纺纱生产的连续化、自动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条并卷机123和第二条并卷机124。第一条并卷机123设于第一预并条机121和第一精梳棉机131之间且与第一预并条机121和第一精梳棉机131分别连接。第二条并卷机124设于第二预并条机122和第二精梳棉机132之间且与第二预并条机122和第二精梳棉机132分别连接。
其中,第一清梳联合机111和第二清梳联合机112均包括依次设置的开棉机(图未示)、混棉机(图未示)、清棉机(图未示)及梳棉机(图未示)。第一清梳联合机111和第二清梳联合机112中的梳棉机均为精梳棉机。
具体地,第一清梳联合机111和第二清梳联合机112的开棉机均为单轴流开棉机。更具体地,开棉机为FA101A型单轴流开棉机。
具体地,第一清梳联合机111和第二清梳联合机112的混棉机均为多仓混棉机,实现了多包取用,精细抓棉。更具体地,混棉机为FA028C型多仓混棉机。
具体地,第一清梳联合机111中的清棉机为单辊筒清棉机。更具体地,第一清梳联合机111中的清棉机为FA111A-120型单辊筒清棉机。
具体地,第二清梳联合机112中的清棉机为三辊筒清棉机。更具体地,第二清梳联合机112中的清棉机为FA109A-120型三辊筒清棉机。
进一步地,第一清梳联合机111及第二清梳联合机112均还包括抓棉机。具体地,抓棉机为往复型抓棉机。更具体地,抓棉机为FA006D型往复型抓棉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预并条机121和/或第二预并条机122为FA311预并条机。第一预并条机121和/或第二预并条机122的并合数为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混并条机130的并条道数为两道。
具体地,混并条机130为FA311混并条机。具体地,粗纱机140为FA491型粗纱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加工系统100还包括纤维切断机(图未示)。纤维切断机与第一清梳联合机111相邻设置。纤维切断机用于切断苎麻精梳麻条,得到苎麻纤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细纱机150包括后罗拉、与后罗拉对应的后罗拉上皮辊、中罗拉、与中罗拉对应的中罗拉上皮辊、前罗拉、与前罗拉对应的前罗拉上皮辊、设于前罗拉前面的集聚罗拉及与集聚罗拉对应的集聚罗拉上皮辊。
更具体地,中罗拉与后罗拉之间设有摩擦轮。摩擦轮与中罗拉和后罗拉分别相切设置。摩擦轮可将后罗拉的转动传动给中罗拉,从而使中罗拉与后罗拉同步转动。
更具体地,集聚罗拉的表面设有呈多列分布且间隔设置的人字形齿纹和波浪形齿纹。
具体地,集聚罗拉的直径为28~30mm,集聚罗拉上皮辊的直径为24mm。
具体地,集聚罗拉的圆心与前罗拉的圆心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1mm,集聚罗拉的圆心与前罗拉的圆心之间的垂直距离为20mm。此时的纺纱质量最佳。
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加工方法,采用上述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加工系统100,包括以下步骤S1~S2。
步骤S1:将苎麻纤维和棉纤维分别采用清梳联技术进行开松和第一次精梳棉处理,然后分别进行预并处理,得到苎麻条子和棉条子。
要生产40S以上的高支的苎麻棉混纺纱,因此不能采用容易产生麻粒和硬条的落麻,而选用苎麻纤维。具体地,棉纤维采用长绒棉原料。
步骤S1采用清梳联技术分别对苎麻纤维和棉纤维进行开松、混合、清花和精梳棉处理,然后分别进行预并处理。如此加强了苎麻纤维和棉纤维的开松和梳理,使得纤维充分分离,并进一步排除短纤维,提高了纺纱支数和成纱质量。
步骤S1采用清梳联合机。清梳联合机的占地少,能耗低,纤维损伤小,纤维分离效果好,短绒排除充分。值得说明的是,清梳联技术一般用于棉纺工艺,本发明创造性地将其用于苎麻纤维,与棉纤维分别进行两次精梳,第一次精梳采用清梳棉技术,第二次精梳可采用常规的清花和精梳棉处理,进而得到高支的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采用两种工艺结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占地空间,减小了纤维损伤及能耗,而且避免了清梳棉联合机的设备贵且反复进行开松和混合导致纤维受损伤的问题。
清花是清梳联流程中的主要的开松机械,有较好、较细致的松解作用,合理控制梳针辊筒的速度,避免过度开松,造成纤维损伤。优选地,梳针辊筒的速度为450~550rpm。更优选地,梳针辊筒的速度为500rpm。
梳棉是将开松后的纤维梳理成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次梳棉处理时,应该控制刺辊速度为600~900rpm,锡林速度为300~400rpm。优选地,刺辊速度与锡林速度比为2~3: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苎麻纤维的制备步骤:将苎麻精梳麻条切断,得到苎麻纤维。
步骤S2:将苎麻条子和棉条子分别进行第二次精梳棉处理,然后混合进行混并处理,再依次进行粗纱处理及细纱处理,得到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
一般地,对于生产质量要求较高的纱线或高支纱线,均要经过精梳,以进一步去除纤维中的短绒和杂质,使纤维伸直平行度更好,步骤S2对苎麻条子和棉条子分别进行二次精梳棉处理,然后混合进行混并处理、粗纱处理及细纱处理,得到的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结合了两者的优点,具有挺括、吸湿散热性、面料手感和耐皱性好的优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混并处理中,经第二次精梳棉处理的苎麻条子和经第二次精梳棉处理的棉条子的质量比为50%~80%:20%~50%。优选的,在混并处理中,经第二次精梳棉处理的苎麻条子和经第二次精梳棉处理的棉条子的质量比为55%:45%。如此以苎麻纤维主导作用,以稳定成纱强力和条干,保持较好的挺括和吸湿散热性;以棉纤维作为辅助原料,提高其手感和耐皱性,得到混纺比为50%~80%:20%~5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将苎麻条子和棉条子分别进行第二次精梳棉处理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将苎麻条子和棉条子分别进行条并卷处理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应该控制刺辊速度为600~900rpm,锡林速度为300~400rpm。优选地,刺辊速度与锡林速度比为2~3:1。
由于苎麻纤维的伸直度较好,基本无卷曲,纤维抱合力一般,因此并合次数不宜过多。优选地,并条处理采用两道并条。
优选地,在并条处理中总量6根的苎麻条子和棉条子并成一根。
具体地,第一道并条的输出定量为18.68g/5m,牵伸倍数为7,并合数为6根,罗拉隔距为54×46。第二道并条的输出定量为18.68g/5m,牵伸倍数为6,并合数为6根,罗拉隔距为54×46mm。
粗纱处理主要是使纱线拉细到规定的细度,加上适当的捻度以增加纤维之间的抱合力,使其具有一定的强度以承受粗纱卷绕和退绕时的张力,并卷绕呈一定的卷装,以便于搬运、储存和细纱的加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粗纱处理的条件为:罗拉隔距为34×47×38mm,粗纱定量为6g/10m,捻系数为92,锭速为700~750rpm,总牵伸倍数为7。
细纱是纺纱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即将粗纱纺织成一定细度、并具有一定强度和光泽等物理机械性能的细纱。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细纱为环锭纺细纱处理。细纱处理的条件为:罗拉隔距为30×47mm,锭速为8000~10000rpm,总牵伸倍数为27。
上述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加工方法,将苎麻纤维和棉纤维采用清梳联技术进行开松和梳棉,加强了苎麻纤维和棉纤维的开松和梳理,使得纤维充分分离,并进一步排除了短纤维;并分别预并制成苎麻条子和棉条子,然后二次梳棉处理,采用预并成条进行二次梳棉,在减少纤维损伤的同时提高了成纱质量,避免了连续两次梳棉处理对纱线的损伤,进而通过混并条、粗纱及细纱处理可纺织得到40S以上高支的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
此外,采用上述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加工方法制得的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成纱质量高,可在保证断裂强度基本不变的基础上,提高断裂伸长率提升,降低纱线强度不匀,故而使得制得的高纱支的苎麻棉混纺纱,既不容易断裂,手感柔软不硬;其强度不匀低至18%,断裂伸长率高达3.6%。
此外还提供了上述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加工方法制备得到的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
上述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的强度不匀低至18%,断裂伸长率高达3.6%。
此外还提供了上述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在制备织物中的应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织物为袜子。可以理解,该织物也可服装、围巾等。
以下为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使用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加工系统100,将苎麻精梳麻条在纤维切断机170切断,得到苎麻纤维。苎麻纤维进入第一清梳联合机111采用清梳联技术进行开松、混合、清花和梳棉处理,再进入第一预并条机121进行预并条处理,得到苎麻条子。再依次在第一条并卷机123及第一精梳棉机131进行条并卷处理和精梳棉处理。第一清梳联合机111的梳针辊筒的速度均为500rpm。第一清梳联合机111及第一精梳棉机131的刺辊速度均为700rpm,锡林速度为320rpm。
将长绒棉加入第二清梳联合机112采用清梳联技术进行开松、混合、清花和梳棉处理,再依次进入第二预并条机122进行预并条处理,得到棉条子。再依次在第二条并卷机124及第二精梳棉机132进行条并卷处理和精梳棉处理。第二清梳联合机112的梳针辊筒的速度均为450rpm。第二清梳联合机112及第二精梳棉机132的刺辊速度均为600rpm,锡林速度为300rpm。
将第一精梳棉机131和第二精梳棉机132中的条子混合进行两道并条处理、粗纱处理及细纱处理,得到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
其中经第二次精梳棉处理的苎麻条子和经第二次精梳棉处理的棉条子的质量比为55:45。第一道并条的输出定量为18.68g/5m,牵伸倍数为7,并合数为6根,罗拉隔距为54×46。第二道并条的输出定量为18.68g/5m,牵伸倍数为6,并合数为6根,罗拉隔距为54×46mm。
粗纱处理的条件为:罗拉隔距为34×47×38mm,粗纱定量为6g/10m,捻系数为92,锭速为700rpm,总牵伸倍数为7。细纱处理的条件为:罗拉隔距为30×47mm,锭速为11000rpm,总牵伸倍数为27。
实施例2~5
实施例2~5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经第二次精梳棉处理的苎麻条子和经第二次精梳棉处理的棉条子的质量比分别为50:50、80:20、65:35、70:30。
实施例6
实施例6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苎麻纤维在进入第一精梳棉机131进行精梳棉处理之前,省去了在第一条并卷机123中进行条并卷处理的步骤。
实施例7
实施例7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苎麻纤维在进入第一精梳棉机131进行精梳棉处理之前,省去了在第一条并卷机123中进行条并卷处理的步骤;
在长绒棉进入第二精梳棉机132进行精梳棉处理之前,省去了在第二条并卷机124中进行条并卷处理的步骤。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将苎麻纤维和棉纤维分别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开松和普梳棉处理,然后省去预并条处理和第二次精梳棉处理,直接进行混并处理,再依次进行粗纱处理及细纱处理,得到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省去了将苎麻条子和棉条子分别进行第二次精梳棉处理的步骤,直接将苎麻条子和棉条子混合进行混并处理,再依次进行粗纱处理及细纱处理,得到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
实施例1~7及对比例1~2得到的苎麻棉混纺纱的纱支、断裂强度、强度不匀及断裂伸长率等性能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的数据说明,采用本发明的方法不仅可制备高纱支的苎麻棉混纺纱,且相比于传统的较低纱支的苎麻棉混纺纱,其可在保证断裂强度基本不变的基础上,提高断裂伸长率提升,降低纱线强度不匀,故而使得制得的高纱支的苎麻棉混纺纱,既不容易断裂,手感柔软不硬。
表1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苎麻纤维和棉纤维分别采用清梳联技术进行开松和第一次精梳棉处理,然后分别进行预并处理,得到苎麻条子和棉条子;
将所述苎麻条子和所述棉条子分别进行第二次精梳棉处理,然后混合进行混并处理,再依次进行粗纱处理及细纱处理,得到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并处理中,经第二次精梳棉处理的苎麻条子和经第二次精梳棉处理的棉条子的质量比为50%~80%:20%~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苎麻条子和所述棉条子分别进行第二次精梳棉处理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将所述苎麻条子和所述棉条子分别进行条并卷处理的步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并处理采用两道并条。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苎麻纤维的制备步骤:将苎麻精梳麻条切断,得到所述苎麻纤维。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加工方法制备得到的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在制备织物中的应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在制备织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为袜子。
9.一种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清梳联合机、第二清梳联合机、第一预并条机、第二预并条机、第一精梳棉机、第二精梳棉机、混并条机、粗纱机及细纱机,所述第一清梳联合机、所述第一预并条机和所述第一精梳棉机依次相邻设置且用于处理苎麻纤维,所述第二清梳联合机、所述第二预并条机和所述第二精梳棉机依次相邻设置且用于处理棉纤维,所述混并条机与所述第一精梳棉机和所述第二精梳棉机分别相邻设置,所述混并条机、所述粗纱机和所述细纱机依次相邻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加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条并卷机和第二条并卷机,所述第一条并卷机设于所述第一预并条机和所述第一精梳棉机之间且与所述第一预并条机和所述第一精梳棉机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条并卷机设于所述第二预并条机和所述第二精梳棉机之间且与所述第二预并条机和所述第二精梳棉机分别连接。
CN201810866503.5A 2018-08-01 2018-08-01 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及其加工方法、系统和应用 Pending CN1087967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66503.5A CN108796726A (zh) 2018-08-01 2018-08-01 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及其加工方法、系统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66503.5A CN108796726A (zh) 2018-08-01 2018-08-01 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及其加工方法、系统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96726A true CN108796726A (zh) 2018-11-13

Family

ID=64078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866503.5A Pending CN108796726A (zh) 2018-08-01 2018-08-01 复精梳苎麻棉混纺纱及其加工方法、系统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96726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1890A (zh) * 2009-08-31 2010-03-17 邓州市雪阳棉纺集团有限公司 天然彩棉、苎麻和白棉纤维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
CN101962842A (zh) * 2010-08-10 2011-02-02 际华三五零九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CN103485016A (zh) * 2013-10-21 2014-01-01 湖南瑞亚高科集团有限公司 混纺纱的生产方法、混纺纱及混纺面料
CN103952824A (zh) * 2014-05-15 2014-07-30 安徽泰鸿嘉纺织有限公司 棉麻竹混纺本色纱线及其生产工艺
CN105350135A (zh) * 2015-12-11 2016-02-24 江南大学 一种罗布麻/长绒棉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
CN106906546A (zh) * 2017-02-28 2017-06-30 江苏泗水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
CN107130332A (zh) * 2017-05-31 2017-09-05 湖南莎丽袜业股份有限公司 苎麻棉混纺纱及其制备方法、系统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1890A (zh) * 2009-08-31 2010-03-17 邓州市雪阳棉纺集团有限公司 天然彩棉、苎麻和白棉纤维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
CN101962842A (zh) * 2010-08-10 2011-02-02 际华三五零九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圣麻纤维与棉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CN103485016A (zh) * 2013-10-21 2014-01-01 湖南瑞亚高科集团有限公司 混纺纱的生产方法、混纺纱及混纺面料
CN103952824A (zh) * 2014-05-15 2014-07-30 安徽泰鸿嘉纺织有限公司 棉麻竹混纺本色纱线及其生产工艺
CN105350135A (zh) * 2015-12-11 2016-02-24 江南大学 一种罗布麻/长绒棉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
CN106906546A (zh) * 2017-02-28 2017-06-30 江苏泗水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
CN107130332A (zh) * 2017-05-31 2017-09-05 湖南莎丽袜业股份有限公司 苎麻棉混纺纱及其制备方法、系统和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80163C (zh) 超细柔软毛纱线的生产方法
CN101608367B (zh) 一种350支纱线的生产方法
CN102719961B (zh) 一种抗菌混纺纱线及其纺纱工艺
CN105350135B (zh) 一种罗布麻/长绒棉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
CN106048801B (zh) 一种汉麻与长绒棉混纺80支纱及其生产方法
CN106637563B (zh) 一种纯天然色纺纱的生产方法
CN105755622B (zh) 一种粗纱法ab纱生产工艺
CN103132198B (zh) 蚕蛹蛋白纤维天丝棉混纺纱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79735A (zh) 竹纤维与精梳棉紧密赛络纺纱线工艺
CN102465377A (zh) 木棉纤维混纺纱制造工艺
CN102719960A (zh) 一种棉纤维、芦荟纤维、粘胶纤维混纺纱线及其纺纱工艺
CN102358972A (zh) 一种丝光毛与锦纶、抗起球腈纶的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99897B (zh) 一种粘胶纤维、丽彩纤维混纺纱线及其纺纱工艺
CN101671893A (zh) 天丝和亚麻混转杯纺纱的生产方法
CN103485016B (zh) 混纺纱的生产方法、混纺纱及混纺面料
CN103320926A (zh) 一种羊毛气流混纺工艺
CN103572447A (zh) 一种复合包芯缝纫线的制造方法
CN105401291A (zh) 一种罗布麻/长绒棉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
CN103132208A (zh) 汉麻棉涡流纺纱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81612A (zh) 一种ab竹节复合纱及其生产方法
CN109267202A (zh) 一种混纺纱线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CN102605502A (zh) 蜂窝结构聚酯改性纤维纯纺、混纺纱及其生产工艺
CN105525406B (zh) 一种薄荷纤维与棉纤维混纺纱线及其纺纱工艺
CN107130332A (zh) 苎麻棉混纺纱及其制备方法、系统和应用
CN110079909B (zh) 双丝包芯包缠纱的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