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90422B - 保持构件、印刷装置、图像赋予装置、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保持构件、印刷装置、图像赋予装置、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90422B
CN108790422B CN201810375707.9A CN201810375707A CN108790422B CN 108790422 B CN108790422 B CN 108790422B CN 201810375707 A CN201810375707 A CN 201810375707A CN 108790422 B CN108790422 B CN 1087904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printing
holding member
heating
prin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7570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90422A (zh
Inventor
柳濑德和
见满继赖
中钵耕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2931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88522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790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904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904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904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8Printing on text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5/00Screen printers
    • B41F15/08Machines
    • B41F15/12Machines with auxiliary equipment, e.g. for drying print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6/00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 B41F16/02Transfer printing apparatus for textile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4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conduction means, e.g. by using a heated plate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2Platens
    • B41J11/06Flat page-size platens or smaller flat platens having a greater size than line-size plat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10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20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P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00Other features in dyeing or printing textiles, or dyeing leather, furs, or solid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in any form
    • D06P5/30Ink jet pri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loring (AREA)
  • Ink Jet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减少将图像赋予到布料上时的时间损失的布料保持构件、印刷装置、图像赋予装置、被印刷构件的保持构件、加热装置。卡盒(200)包括有底座构件(201),和以平坦的状态来保持布料(400)中已经印刷了的部分的台板构件(300),以及和台板构件(300)之间夹入布料(400)的外周罩盖构件(202),并能够在将印刷了的布料(400)保持为不变的状态下连同卡盒(200)一起在加热装置(500)中拉出推入,在外周罩盖构件(202)的作为用手握持的部分的可触部(202c)的表面中,设置有热传导率要低于外周罩盖构件的绝热构件(211)。

Description

保持构件、印刷装置、图像赋予装置、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布料保持构件、印刷装置、图像赋予装置、被印刷构件的保持构件、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众所周知的印染装置包括有在被印染介质上涂敷预处理剂的预处理剂涂敷部,和将涂敷有预处理剂的被印染介质一边加热一边压缩的冲压部件,和向被冲压部一边加热一边压缩的被印染介质喷出印刷液的印刷液喷出部,以及对被喷出印刷液的被印染介质加热的加热器(专利文献1)。
但是,作为向布料等被印刷部件赋予图像的装置,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一个装置中设有预处理剂涂敷部、冲压部、印刷液喷出部及定影用加热器的构成中,随着必要的温度和加热时间的上升,就需要更严格的冷却、绝热等的构成,所以会存在装置大型化的课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833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目的在于提高对布料等被印刷部件赋予图像时的操作性。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在加热布料的加热装置中拉出推入的布料保持构件,其包括:台板构件,其以平坦的状态来保持所述布料中被印刷的部分,和外周罩盖构件,其和所述台板构件一起将所述布料夹入其间,其特征是,在所述外周罩盖构件的表面设置有热传导率要低于所述外周罩盖构件的绝热构件。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高对布料等被印刷部件赋予图像时的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赋予装置(图像赋予系统)的印刷装置中安装卡盒并开始印刷时的斜视说明图。
图2所示是该印刷装置的印刷结束后打开加热装置前门时的斜视说明图。
图3所示是从该印刷装置取下卡盒并在该加热装置中插入卡盒时的斜视说明图。
图4所示是在该加热装置中插入卡盒时的斜视说明图。
图5所示是关闭该加热装置前门来加热时的说明图。
图6所示是安装了本发明所涉及印刷装置的卡盒时的外观斜视说明图。
图7所示是取下该印刷装置外壳状态下的斜视说明图。
图8所示是该印刷装置的载物台处于装卸位置状态下时,喷头下侧的机构部的平面说明图。
图9所示是该印刷装置的载物台移动到最深处的状态下时,喷头下侧的机构部的平面说明图。
图10所示是沿该加热装置的长边方向的截面说明图。
图11所示是沿该加热装置的短边方向的截面说明图。
图12所示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料保持构件的卡盒的外观立体图。
图13所示是打开该卡盒的外周罩盖状态的斜视说明图。
图14所示是沿着该卡盒的短边方向的概要截面说明图。
图15所示是用于说明对该卡盒放置布料的步骤的斜视说明图。
图16所示是图15接下来的步骤的斜视说明图。
图17所示是图16接下来的步骤的斜视说明图。
图18所示是图17接下来的步骤的斜视说明图。
图19所示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料保持构件的卡盒的外观立体图。
图20所示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布料保持构件的卡盒的外观立体图。
图21所示是在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赋予装置(图像赋予系统)的使用方式的一例的斜视说明图。
图22所示是该图像赋予装置的使用方式的其他例子的斜视说明图。
图23所示是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加热装置的外观斜视说明图。
图24所示是该加热装置的前罩盖(前门)打开时的状态的斜视说明图。
图25所示是从背面侧来看该加热装置的斜视说明。
图26所示是用于说明该加热装置的外壳构造的把手部分放大斜视说明图。
图27所示是该把手部分的截面说明图。
图28所示是用于说明其作用的说明图。
图29所示是用于说明该加热装置的上下移动机构的斜视说明图。
图30所示是该上下移动机构内的凸轮机构部分的斜视说明图。
图31所示是该加热装置的操作面板的一例的说明图。
图32所示是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赋予装置的侧面说明图。
图33所示是将该图像赋予装置的印刷装置和加热装置分开成上下状态时的斜视说明图。
图34所示是该加热装置单体时的侧面说明图。
图35所示是用于说明该实施方式中的印刷装置与加热装置的结合结构的加热装置的要部斜视说明图。
图36所示是安装在该加热装置上的凸部的斜视说明图。
图37所示是安装该加热装置的凸部的部分的放大侧面说明图。
图38所示是安装该加热装置的凸部的部分的截面说明图。
图39所示是重叠该印刷装置和加热装置的状态下的凹凸结合部分的截面说明图。
图40所示是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印刷装置的外观斜视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5来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赋予装置(图像赋予系统)进行说明。图1所示是在该图像赋予装置的印刷装置中安装卡盒并开始印刷时的斜视说明图,图2所示是该印刷装置的印刷结束后打开加热装置前门时的斜视说明图。图3所示是从该印刷装置取下卡盒并在该加热装置中插入卡盒时的斜视说明图,图4所示是在该加热装置中插入卡盒时的斜视说明图,图5所示是关闭该加热装置前门来加热时的说明图。
图像赋予装置(图像赋予系统)1000包括有卡盒200、印刷装置1、加热装置500。卡盒200是以平坦的状态来保持作为被印刷构件的布料400的印刷部分的布料保持构件,由印刷装置1和加热装置500双方共用。印刷装置1在卡盒200可以装卸的情况下,在由卡盒200所保持的布料400上印刷图像。加热装置500在卡盒200可以装卸的情况下,将印刷后的布料400按卡盒200来收容,并加热布料400以定影图像。
另外,在这里,虽然是以在加热装置500上设置了印刷装置1的状态来图示,但印刷装置1和加热装置500也可以分开,既可以是并排布置,也可以配置在分开的位置里。通过将印刷装置1和加热装置500重叠地设置,就可以实现设置面积的效率化。
在通过该图像赋予装置1000对布料400赋予图像时,如图1所示,是将保持有布料400的卡盒200设置(安装)到印刷装置1的载物台111上(参照图3),并通过印刷装置1在布料400上印刷图像。
当印刷装置1对布料400的图像印刷结束时,如图2所示,将加热装置500的前门(前罩盖、前门)502打开,并如图3所示,从印刷装置1中取出将布料400保持依旧的卡盒200,并原样不变地将卡盒200插入到加热装置500中。然后,如图4所示,将卡盒200收容到加热装置500内,之后再如图5所示,关闭加热装置500的前门502,通过加热装置500连同卡盒200来加热布料400。通过加热布料400,印刷在布料400上的图像就在布料400上定影了。
这样,作为布料保持构件的卡盒200就能够由印刷装置1和加热装置500的双方来共用。由此,就能够将印刷后的布料400以原样不变地保持为印刷时的状态来放置到加热装置500中,即使搬运了布料400,也不会因为发生皱纹或一部分重叠而导致印刷面紊乱,从而提高了对布料400赋予的图像的操作性。
接着,参照图6至图9来说明印刷装置的一个例子。图6所示是该印刷装置安装卡盒时的外观斜视说明图,图7所示是将该印刷装置的外壳取下的状态的斜视说明图。图8所示是该印刷装置的载物台处于装卸位置状态下时,喷头下侧的机构部的平面说明图,图9所示是该印刷装置的载物台移动到最深处的状态下时,喷头下侧的机构部的平面说明图。另外,图8(a)及图9(a)所示的是没有安装卡盒,图8(b)及图9(b)所示的是安装了卡盒。另外,省略了由卡盒保持的布料。
印刷装置1在装置主体100内设有作为将保持被印刷构件的布料400的布料保持构件的卡盒200保持为可以装卸并进退移动的承受构件的载物台111,和对被保持在由载物台111保持的卡盒200上的布料400进行印刷的印刷机构112。
在此,作为布料400不仅是由手帕、毛巾等的一块的布料来形成的,也能够在成为作为T恤、训练装等衣服来加工后的布料、大手提袋等制品的一部分的布料上使用。
载物台111被配置为能够沿着导向构件113在箭头Y方向(搬送方向)上移动。通过移动载物台111,可拆卸地安装在载物台111上的卡盒200也在Y方向上移动了。
印刷机构112具有相对于载物台111在箭头X方向(主扫描方向)上移动的滑架121,并在滑架121上设有液体喷出头。也就是说,该印刷装置1是以喷墨记录方式来形成图像的装置,但不限于此。
在该印刷装置1中,是以在卡盒200的台板构件300上放置布料400的状态,来将卡盒200安装到装置主体100内的载物台111上并保持的。然后,通过重复进行载物台111朝向箭头Y方向的移动和印刷机构112(滑架121)朝向箭头X方向的往复移动,在布料400上印刷所需要的图像。
在此,载物台111也可以在Z方向上升降,根据布料400的厚度来升降载物台111,就能够将布料400和喷头之间的间隙调整到规定的间距里。
这种情况下,既可以将安装了卡盒200的载物台111一边从图8的位置移动到图9的位置一边来印刷,也可以在一旦移动到图9的位置后,一边返回到图8的位置一边来印刷。
接着,参照图10和图11来说明加热装置的一个例子。图10所示是沿该加热装置的长边方向(卡盒的进出方向)的截面说明图,图11所示是沿着该加热装置的短边方向(与卡盒进出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截面说明图。
加热装置500在装置主体501的内部设置了将保持布料400的卡盒200安装为自由装卸(仅包括载置的意思)的承受构件503,和作为对保持在卡盒200上的布料400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的加热器504。
加热器504与卡盒200的台板构件300相向而对,通过接触或非接触方式来加热被保持在台板构件300上的布料400。
另外,在加热器504的卡盒200一侧,还可以设置例如由铝等导热性优良的材料形成的平面构件,来构成通过加热器504的发热使得加热面温度基本为均匀的加热。这样,不管加热器504的加热位置如何,都能够在面内以几乎相同的温度来加热了。
下面,参照图12来对作为布料保持构件的卡盒进行说明。图12所示是该卡盒的外观斜视图。
卡盒200包括有底座构件201,和以平坦的状态来保持布料400中已经印刷了的部分的台板构件300,以及和台板构件300之间夹入布料400的外周罩盖构件202。
外周罩盖构件202具有形成露出台板构件300的开口部202a的框部202b,和在印刷装置1和加热装置500中拉出推入(装卸)卡盒200时作为用手握持的部分的可触部202c。
然后,在外周罩盖构件202中,在进出方向上与成为跟前侧的可触部202c的拉出推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端部里设有热传导率比外周罩盖构件202低的绝热构件211。
作为绝热构件211,例如可以使用纤维构件。作为纤维构件,例如可以使用尼龙、聚酯、人造丝、棉等,并通过静电植毛来将这些纤维构件植毛到外围罩部件202的表面。
因为是这样的构成,特别是在加热装置500加热后从加热装置500取出卡盒200时,通过抓住绝热构件211的区域来取出,就能够在加热后迅速取出卡盒200,从而提高了操作性。
也就是说,如前所述,通过印刷装置1在布料400上印刷图像后,是保持布料400原样不变地连同卡盒200一起放置到加热装置500里来进行加热的。
在此,加热装置500是通过非接触地加热布料400来使得墨水干燥后定影的。在以非接触方式加热布料400的情况下,与接触方式那样限定台板构件300的区域来按压加热构件的情况相比,比台板构件300更大的区域得到了加热。另外,虽然对定影的加热进行了说明,但在印刷之前,加热布料400以提高平坦性的预处理中的加热也是同样的。
这时,在高温下墨水干燥之前的时间内,通过连同卡盒200来加热布料400,当定影刚结束后,卡盒200的台板构件300以外的部分也变得相当热。特别是当卡盒200的外周罩盖构件202的材质为金属或树脂时,表面(与台板构件300的表面相同一侧的表面)会变得相当热。
因此,在取出卡盒200时,在一定程度的温度变低之前是无法从加热装置500取出的,因而就会产生时间损失。另外,这里虽然对进行用于定影的加热的后处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对于印刷之前加热布料400以提高平坦性的预处理的情况也是同样的。
于是,通过在卡盒200的提手部分(手持部分)设置绝热构件211,就能够提高在取出卡盒200时不会对手持部分的温度感到热的温度。例如,如果金属在55℃以上、塑料在85℃以上会感到热时,由于纤维构件(绝热构件211)比金属或塑料的热传导率更低,所以会有接近200℃也不感觉热的构件。
由此,在取出卡盒200时,即使不等到卡盒200整体的温度变低也能够取出,时间损失就会变短。
下面,参照图13和图14来对卡盒200进行详细说明。图13所示是打开该卡盒的外周罩盖状态下的斜视说明图,图14所示是沿着该卡盒的短边方向的截面截面说明图。
台板构件300由台板构造体302和构成以平坦的状态来保持布料400的面的绝热构件301构成。绝热构件301对于加热装置500的加热具有耐热性。
外周罩盖构件202通过铰链等被设置为相对于底座构件201可以在图13中的箭头方向上开关的。外周罩盖构件202如图14所示,是在其和台板构件300的边缘部分的凸缘部300a之间夹着布料400来按压的。
台板构件300相对于底座构件201是通过支承部311来支承的,在台板构件300和底座构件201之间形成了可以容纳布料400的剩余部分400a的容纳空间312。剩余部分400a例如在T恤衫的正面进行印刷的时候,相当于两个袖子和领口、下摆等。
在此,台板构件300相对于底座构件201可以装卸并更换。由此,能够准备多个台板构件300,并在印刷动作中将衣类事先卷放到其他的台板构件300上,印刷、定影(加热)结束后,仅更换台板构件300就能够迅速地开始下一个布料的印刷了。
另外,支撑台板构件300的支承部311不可底座构件201一侧的中空支柱部231,和可以移动地嵌合到中空支柱部231的台板构件300一侧的中空支柱部331,以及配置在中空支柱部231和中空支柱部331之间的压缩弹簧332。
由此,台板构件300相对于底座构件201就被支承为可以变位位移了。因此,当布料400的厚度变化时,台板构件300与弹簧332的恢复力相抗地下降后,与底座构件201的间隔发生变化,因此也可以对应不同厚度的布料400。
接下来,参照图15至图18来说明对该卡盒200的布料400的放置步骤。图15至图18是用于说明的斜视说明图。
在卡盒200上放置布料400时,如图15所示,是打开外周罩盖构件202来将布料400的印刷部分放置到台板构件300上的。之后,如图16所示,将布料400的多余部分(剩余部分)400a从箭头方向推入到容纳空间312内,并如图17所示地,将剩余部分400a收容到容纳空间312内。然后,如图18所示,关闭外周罩盖构件202。
由此,通过台板构件300,布料400的印刷的部分以平坦的状态来得到保持,剩余部分400a不会露出到外部,被收容到卡盒200内了。
下面,参照图19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作为布料保持部件的卡盒进行说明。图19所示是该卡盒的外观斜视说明图。
在该卡盒200中,在外周罩盖构件202的框部202b的表面也设有绝热构件212。
也就是说,如前所述,在以非接触方式加热布料400的情况下,外周罩盖构件202的表面也被加热,特别是围绕着台板构件300的外周的框部202b会比可触部202c更热。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取出卡盒200时,是在框部202b的表面也设有绝热构件212,以便即使触摸到框部202b的部分也不会热。
另外,绝热构件212既可以是与绝热构件211相同的构件(例如纤维构件),也可以是不同的构件。只是,由于绝热构件212更加接近于加热装置500的加热区域,所以以使用耐热性高于绝热构件211的构件为好。另外,优选的是使得绝热构件212和绝热构件211的颜色为不同,并将绝热构件211显示为是提手的部分。
下面,参照图20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作为布料保持部件的卡盒进行说明。图20所示是该卡盒的外观斜视说明图。
在该卡盒200中,台板构件300将布料400的印刷部分保持为平坦的部分(相当于第1实施方式的绝热构件301的部分)是在表面设有绝热构件213的。
由此,与台板构件300的整体都是绝热构件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
接着,参照图21及图22来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赋予装置(图像赋予系统)进行说明。图21所示是该图像赋予装置的使用方式的一个例子的斜视说明图,图22所示是该图像赋予装置的使用方式的其他例子的斜视说明图。
这里的图像赋予装置(图像赋予系统)1000也包括有卡盒200、印刷装置1、加热装置500。印刷装置1在卡盒200可以装卸的情况下,在由卡盒200所保持的布料400上印刷图像。加热装置500在可以收容卡盒200的情况下,连同对布料400进行保持的卡盒200一起收容,并加热布料400。还有,在加热装置500内设有如前所述的加热器504等的加热装置。另外,加热装置500使用的是接下来说明的第5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500。
这里,图21所示的图像赋予装置1000是将印刷装置1和加热装置500并排配置的构成。另外,图22所示的图像赋予装置1000是将印刷装置1和加热装置500叠加起来的构成。另外,在图22中虽然是在加热装置500上叠加了印刷装置1,但也可以是在印刷装置1上叠加加热装置500的构成。
接着,参照图23至图25来对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装置进行说明。图23所示是该加热装置的外观斜视说明图,图24所示是该加热装置的前罩盖(前门)打开时的状态的斜视说明图,图25所示是从背面侧来看该加热装置的斜视说明。
该加热装置500在装置主体501的前面设有可以打开和关闭的前门502,并在装置主体501内设有作为载放保持布料400的卡盒200的承受构件的工作台553,以及加热布料的加热机构(所述图11的加热器504等)。
在前门502中设有开闭用的把手部502a。另外,在前门502的上方配置有加热装置500的操作面板520。
然后,如前所述地,将保持布料400的卡盒200收容到装置主体501内来加热布料400。另外,卡盒200也可以在保持布料400的状态下,来对印刷布料400的印刷装置1进行使用。
接着,参照图26及图27来说明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加热装置的外壳结构。图26所示是该加热装置的把手部分的放大斜视说明图,图27所示是该把手部分的截面说明图。
在构成加热装置500的装置主体501的外壳510的两侧面(表面)设有与装置主体501内部相通的排气口511。
然后,作为搬运加热装置500时使用的把手部512的凹陷部512a被设置在设有外壳510的排气口511的面上。更进一步地,在凹陷部512a(把手部512)的上侧设有沿着凹陷部512a的突条部513。突条部513与外壳510形成为一体,但也可以是分别来安装。
由于是这样的构成,例如图28所示,即使将加热装置500靠近壁面900来设置,也可以在外壳510和壁面900之间确保有突条部513从外壳510表面的突出量的间隙901。
因此,在设置加热装置500时,即使靠近壁面900设置,排气口511和壁面900之间也能够确保有间隙901来排气。
然后,通过设置突条部513,将大拇指以外的4根手指搭在构成把手部512的凹陷部512a里,将大拇指放在突条部513上,就能够抓住突条部513和凹陷部512a的上面,从而能够稳定地搬运装置。
接着,参照图29及图30来说明上述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所涉及加热装置的上下移动机构。图29该加热装置的上下移动机构的斜视说明图,图30所示是该上下移动机构内的凸轮机构部分的斜视说明图。
工作台553被保持在工作台上下移动机构555上。
工作台上下移动机构555包括有对工作台553进行保持的保持工作台556(参照图24,在图29中省略图示),和使得保持工作台556上下移动的凸轮机构部557。
凸轮机构部557具有在装置主体501的底板部551上被保持为可以在水平方向上转动而作为上下移动操作杆的模式切换杆558。在模式切换杆558中设有在高度不同的第1倾斜凸轮部561和第2倾斜凸轮部562。另外,第1倾斜凸轮部561与第2倾斜凸轮部562相比,其最上面的高度要低。
另一方面,在保持工作台556的底面固定有将对齐第1倾斜凸轮部561的第1滚轮563和对齐第2倾斜凸轮部562的第2滚轮564分别保持为能够旋转的滚轮保持构件567、568。保持工作台556借助于这些第1滚轮563及第2滚轮564来被保持在凸轮机构部557上。
在此,如图29所示,模式切换杆558以处于中央的位置作为初始位置,通过将模式切换杆558在箭头HA方向上的旋转操作,来使得第1滚轮563搁置到第1倾斜凸轮构件561上,以使得保持工作台556上升到高度H1。
另外,同样地从初始位置开始通过将模式切换杆558沿箭头HB方向的旋转操作,由于第2滚轮564搁置到第2倾斜凸轮构件562上,保持工作台556就上升到高度H2(H2>H1)了。
如此,因为通过操作模式切换杆558保持工作台556会上下移动,被载置在由保持工作台556保持的工作台553上的卡盒200的高度就会改变,因而就能够改变布料和加热机构之间的间隙乃至按压力。
这里,在模式切换杆558朝箭头HB方向上操作时的保持工作台556的高度下,将加热机构被按压到由卡盒200保持的布料400上来除去褶皱作为褶皱除去(预处理)模式。另外,在模式切换杆558朝箭头HA方向上操作时的保持工作台556的高度下,将加热机构和由卡盒200保持的布料400成为非接触状态,布料400得到加热作为干燥(后处理)模式。
接着,参照图31说明上述第5实施方式的加热装置的操作面板的一个例子。图31所示是该操作面板的说明图。
在操作面板520中设置有对加热动作的开始进行指示的开始按钮(键)521a、对加热动作的停止进行指示的停止按钮521b、电源按钮521c、设定温度切换按钮521d、加热时间设定按钮521e、动作时间的倒计时显示部521f。
另外,在操作面板520上设有显示前门502的锁定状态(动作中)的锁定显示部521g、显示前门502的锁定解除状态(锁定解除中)的锁定解除显示部521h。
另外,在操作面板520中设置有对选择了褶皱除去模式(预处理模式)进行显示的褶皱除去模式显示部521i、对选择了干燥模式(后处理模式)进行显示的干燥模式显示部521j。
另外,在操作面板520中还设有温度显示部521k、时间显示部521l、电源显示部521m、高温显示部521n等。
接着,参照图32至图34来对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赋予装置进行说明。图32所示是该图像赋予装置的侧面说明图,图33所示是将印刷装置和加热装置分开成上下状态时的斜视说明图,图34所示是加热装置单体时的侧面说明图。
该图像赋予装置是在加热装置500上叠加印刷装置1结合而成的结构。
这里,印刷装置1在卡盒拉出推入方向上的长度要比加热装置500的长度来得长。在此,在印刷装置1的下面的四个角里配置有用于设置的脚部170。因此,将印刷装置1叠加到加热装置500上时,印刷装置1后侧(卡盒200的装卸侧为前侧)的脚部170处于从加热装置500脱离的位置。
这时,也可以考虑布置印刷装置1的脚部170来使得印刷装置1的脚部170搭载在加热装置500的装置主体501的顶面上。但是,在单个印刷装置1的情况下,装置主体100的4角以设置在设置面上为好。另外,在印刷装置1上共计设置6个脚部170来使得4个脚部170搭载到加热装置500的装置主体501的顶面上时,就不能够设置在凸部在印刷装置1的中央部那样的设置面中。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印刷装置1的前侧的脚部170直接搭载到加热装置500的装置主体501的顶面上的构成,对于印刷装置1的中央部是在加热装置500的装置主体501的顶面设置凸部590,并使得凸部590嵌入到设置在印刷装置1的装置主体100的下面的凹部190(参照后述的图39)里。
接着,参照图35至图39来说明上述第6实施方式中的印刷装置和加热装置的结合结构。图35所示是加热装置的要部斜视说明图,图36所示是安装在加热装置上的凸部的斜视说明图。图37所示是加热装置的安装了凸部部分的放大侧面说明图,图38所示是加热装置的安装了凸部的部分的截面说明图,图39所示是在叠加印刷装置和加热装置的状态下的凹凸结合部分的截面说明图。
在加热装置500的装置主体501的顶面的2处里设有凸部590。凸部590具有被插入到设在印刷装置1的装置主体100的底板191上的凹部190里的嵌入部590a,和比嵌入部590a的直径大(平面形状不限于圆形),接受印刷装置1的装置主体100的底板191的接受部590b的2段构造。
通过这些凸部590和凹部190来构成结合机构。
在此,凸部590作为装置主体501的外壳510以外的其他构件,是通过螺丝595来固定在外壳510上的。因此,在不需要凸部590时,就如图23所示地,也可以变成取下凸部590的状态。
因为是这样的构成,在将印刷装置1叠加到加热装置500上时,加热装置500的凸部590的嵌入部590a就嵌入到印刷装置1的凹部190里嵌合了。由此,在能够稳定地将印刷装置1放置到加热装置500上的同时,通过凹凸嵌合,还防止了印刷装置1从加热装置500的脱落。
另外,印刷装置和加热装置的结合结构不限于上述那样的凹凸嵌合。例如,也可以是将一方的顶面里的导轨、导向槽等的导向部和另一方的导向部卡合后来构成可以移动的卡合部的构成。
接下来,对于朝着使用前述第6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赋予装置的布料的图像赋予进行说明。这里,图像赋予装置由所述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印刷装置1和所述第5实施方式所说明的加热装置500构成。
首先,将布料400放置到卡盒200上。
接着,进行除去布料400中被印刷部分的褶皱的预处理。在预处理中,
(1-1)打开加热装置500的前门502,将卡盒200放置到工作台553上,并将卡盒200收容到装置主体501内。
(1-2)进行加热装置500的模式切换杆558的操作(在图29的箭头HB方向上的旋转操作),切换到预处理模式里。由此,工作台553上升至被保持在工作台200上的布料400与加热装置500内部的加热器504接触的位置。
(1-3)在开启操作面板520的电源的状态下,按下开始按钮521a开始加热。
(1-4)加热结束后,打开前门502,取出卡盒200。
通过该预处理,由于布料400中的印刷部分在与包括加热器504的加热机构接触的状态下被加热,褶皱得以去除,布料400的印刷区域就得以平坦化了。
接着,进行在布料400上印刷的印刷处理。在印刷处理中,
(2-1)将预处理后的卡盒200直接安置到印刷装置1的载物台111上。
(2-2)按下印刷装置1的操作面板150(参照图33)的开始按钮151a来开始印刷。
(2-3)印刷结束后,从印刷装置1取出卡盒200。
接着,为了在布料400上对印刷结果进行定影而进行后处理。在后处理中,
(3-1)打开加热装置500的前门502,将保持印刷了的布料400的卡盒200放置到工作台553上,并收容到加热装置500内。
(3-2)进行加热装置500的模式切换杆558的操作(在图29的箭头HA方向上的旋转操作),切换到后处理模式里。由此,工作台553上升至被保持在工作台200上的布料400与加热装置500内部的加热器504不接触的位置。
(3-3)在开启操作面板520的电源的状态下,按下开始按钮521a开始加热。
(3-4)加热结束后,打开前门502,取出卡盒200。
这样,由于布料400和包括加热器504的加热装置是以非接触状态来加热的,所以就能够在不会因为加热器504等与印刷面接触导致印刷结果紊乱的情况下来对印刷结果进行定影。
在此,通过将印刷装置1和加热装置500叠加的设置,在将预处理完成后的卡盒200从加热装置500取出并安装到印刷装置1的载物台111上时,将印刷结束后的卡盒200从印刷装置1取出放置到加热装置500里时的操作就变得容易了。
这种情况下,为了使卡盒200相对于印刷装置1的拉出推入方向和卡盒200相对于加热装置500的拉出推入方向相同,以将印刷装置1和加热装置500叠加地设置为好。
由此,只要将卡盒200从下往上或从上往下地移动,就能够在印刷装置1和加热装置500里交替地安装卡盒200,操作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下面,参照图40说明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印刷装置。图40所示是该印刷装置的外观斜视说明图。
该印刷装置1在构成装置主体100的外壳101的表面设有排气口104。然后,在外壳101上设有排气口104的面里设置有作为搬运印刷装置时所使用的把手部102的凹陷部102a。更进一步地,在凹陷部102a(把手部102)的上侧设有沿着凹陷部102a的突条部103。突条部103与外壳101形成为一体,但也可以是分别来安装。
由于是这样的构成,在搬运印刷装置1时,就能够用手指握住把手部102的凹陷部102a和突条部103,从而能够稳定地搬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主要以布料来说明,但在将印刷对象和加热对象作为介质(介质)的情况下,也可以同样地适用本发明。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实施方式的“布料”为介质。另外,包括布料和介质,是作为被印刷构件的。
另外,设置把手部和突条部的构成只要是具有可搬性的装置,就没有特别的限制。

Claims (18)

1.一种能够在加热布料的加热装置中拉出推入的布料保持构件,其包括:
台板构件,其以平坦的状态来保持所述布料中被印刷的部分,和
外周罩盖构件,其和所述台板构件一起将所述布料夹入其间,
所述布料保持构件可装卸地连接到打印装置,以在由所述布料保持构件所保持的所述布料上进行打印,并且所述布料保持构件可装卸地连接到与所述打印装置为分开的所述加热装置,以在由所述布料保持构件所保持的所述布料上进行打印之后,加热由所述布料保持构件所保持的所述布料,
所述布料保持构件的特征是,在所述外周罩盖构件的表面设置有热传导率要低于所述外周罩盖构件的绝热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热构件被设置在所述外周罩盖构件的跟前侧的能够触及部位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布料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热构件被设置在所述外周罩盖构件的框部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布料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部的所述绝热构件的耐热性要高于所述能够触及部位的所述绝热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料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部的所述绝热构件和所述能够触及部位的所述绝热构件的颜色是不同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布料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热构件是纤维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布料保持构件,其特征在于:
具有保持所述台板构件的基底构件,并在所述基底构件和所述台板构件之间设置收容所述布料的剩余部分的空间。
8.一种印刷装置,其包括:
承受构件,其将布料保持构件保持为能够装卸,所述布料保持构件保持赋予有图像的布料,和
印刷机构,其在所述布料上印刷,
所述印刷机构的特征是,所述布料保持构件是权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布料保持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外壳表面设有排气口,并在设有所述排气口的所述外壳的面上设置有作为把手部的凹陷部和在所述凹陷部的上方沿着所述凹陷部的突条部。
10.一种图像赋予装置,其包括:
保持布料的布料保持构件;
在所述布料上印刷的印刷装置,和
加热所述布料的加热装置,
所述图像赋予装置的特征是,所述布料保持构件是权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布料保持构件,并在保持所述布料不变的情况下,为所述印刷装置和所述加热装置的双方共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赋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印刷装置和所述加热装置是将一方叠加到另一方上来设置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赋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料保持构件相对于所述印刷装置的装置主体以及所述加热装置的装置主体的拉出推入的方向是相同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赋予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将所述印刷装置和所述加热装置结合为能够装卸的结合机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赋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合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的上面及所述印刷装置的下面的某一方里的凸部,和设置在另一方里的所述凸部所嵌入的凹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赋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部是具有嵌入到所述凹部的嵌入部和承受所述印刷装置下面的承受部的两段构造。
16.一种能够在加热被印刷构件的加热装置中拉出推入的被印刷构件的保持构件,其包括:
台板构件,其以平坦的状态来保持所述被印刷构件中已被印刷的部分,和外周罩盖构件,其和所述台板构件之间具有夹入所述被印刷构件的框部,
所述被印刷构件的保持构件可装卸地连接到打印装置,以在由所述被印刷构件的保持构件所保持的所述被印刷构件上进行打印,并且所述被印刷构件的保持构件可装卸地连接到与所述打印装置为分开的所述加热装置,以在由所述被印刷构件的保持构件所保持的所述被印刷构件上进行打印之后,加热由所述被印刷构件的保持构件所保持的所述被印刷构件,
所述被印刷构件的保持构件的特征是,在所述外周罩盖构件的表面设置有热传导率要低于所述外周罩盖构件的绝热构件。
17.一种能够收容保持布料的布料保持部件、并具有对被所述布料保持构件保持的所述布料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布料保持构件是权利要求1至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布料保持构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外壳表面设有排气口,并在设有所述排气口的所述外壳的面上设置有作为把手部的凹陷部和在所述凹陷部的上方沿着所述凹陷部的突条部。
CN201810375707.9A 2017-05-01 2018-04-18 保持构件、印刷装置、图像赋予装置、加热装置 Active CN1087904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91057 2017-05-01
JP2017-091057 2017-05-01
JP2017129313A JP6885225B2 (ja) 2017-05-01 2017-06-30 布地保持部材、印刷装置、画像付与装置、被印刷部材の保持部材、加熱装置
JP2017-129313 2017-06-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90422A CN108790422A (zh) 2018-11-13
CN108790422B true CN108790422B (zh) 2020-10-27

Family

ID=61913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75707.9A Active CN108790422B (zh) 2017-05-01 2018-04-18 保持构件、印刷装置、图像赋予装置、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36099B2 (zh)
EP (1) EP3399837B8 (zh)
CN (1) CN1087904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138362A (ja) * 2017-02-24 2018-09-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支持ユニット、印刷装置及び摩擦部材の着脱方法
US11084277B1 (en) * 2018-07-03 2021-08-10 Randall W. Cook Apparel straightener for heat transfer printing
JP2020146975A (ja) * 2019-03-15 2020-09-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印刷装置
JP7216331B2 (ja) 2019-03-19 2023-02-01 株式会社リコー 記録媒体保持部材、画像付与システム
TWI719770B (zh) * 2019-12-20 2021-02-21 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布料定位治具以及電子布料的製造方法
CN113015332B (zh) * 2019-12-20 2022-06-21 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 布料定位治具以及电子布料的制造方法
US11633958B2 (en) 2020-02-05 2023-04-25 Ricoh Company, Ltd.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US11400718B2 (en) 2020-03-12 2022-08-02 Ricoh Company, Ltd.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CN112319022A (zh) * 2020-10-22 2021-02-05 岳阳宝丽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毛巾纺织生产用印花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013344T2 (de) * 1999-03-26 2005-09-01 Seiko Epson Corp. Bildlesevorrichtung und Bildverarbeitungsvorrichtung
DE10008165A1 (de) * 2000-02-23 2001-08-30 Lohmann Therapie Syst Lts Verpackung flächenförmiger Gegenstände mit verbesserter Aufreisseigenschaft
JP4053720B2 (ja) 2000-09-22 2008-02-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JP3969168B2 (ja) 2002-04-23 2007-09-0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のプラテン装置
US20070103529A1 (en) * 2003-06-16 2007-05-10 Kornit Digital Ltd. Process and system for printing images on absorptive surfaces
JP2007038079A (ja) * 2005-08-01 2007-02-15 Fujifilm Holdings Corp 塗布方法及び装置
US20070261568A1 (en) * 2006-05-10 2007-11-15 Milton Smothers Triangular frying pan
US20100092677A1 (en) 2006-12-26 2010-04-15 Chizuo Ozawa Clothing print method employing inkjet printer, and clothing print system
CN201685516U (zh) * 2010-03-19 2010-12-29 晋江市联盟服装织造有限公司 用于丝印机的布料印花承印台板装置
US8356263B1 (en) * 2011-06-30 2013-01-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Yield based flop hold time and setup time definition
JP5928684B2 (ja) * 2011-09-26 2016-06-0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被捺染材の前処理方法、前処理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装置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捺染方法
JP6269232B2 (ja) 2014-03-25 2018-01-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捺染装置
US20160220057A1 (en) 2015-01-31 2016-08-04 Spectrum Brands, Inc. Cooking appliance with different modes for cooking different types of food products
JP6460327B2 (ja) 2015-02-25 2019-01-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媒体支持ユニット及び記録装置
CN105711269B (zh) * 2016-02-29 2018-01-30 佛山市顺德区意锦数码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结构的双面印花数字喷墨印花机
US10625522B2 (en) 2016-05-06 2020-04-21 Ricoh Company, Ltd. Image adding system, printer, cloth holder, and holder with cloth
CN205768125U (zh) * 2016-07-06 2016-12-07 江南大学 一种具有按压整理功能的滚动式介质传送平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99837A1 (en) 2018-11-07
US10336099B2 (en) 2019-07-02
EP3399837B8 (en) 2019-12-25
EP3399837B1 (en) 2019-07-17
US20180313033A1 (en) 2018-11-01
CN108790422A (zh) 2018-11-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90422B (zh) 保持构件、印刷装置、图像赋予装置、加热装置
US10625522B2 (en) Image adding system, printer, cloth holder, and holder with cloth
JP7136295B2 (ja) 印刷装置、布地保持部材、布地付き保持部材
US10632761B2 (en) Printer, cloth holder, holder with cloth, and cloth printing system
JP6922285B2 (ja) 画像付与システム、印刷装置、布地保持部材、布地付き保持部材
CN108099417B (zh) 布料打印、加热装置及保持构件、对布料赋予图像的方法
JP6238033B1 (ja) 捺染用加熱装置及び捺染方法と捺染装置
US10532591B2 (en) Cloth holder stacker, fabric printing apparatus, and heating device
US20180217536A1 (en) Hea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JP5348214B2 (ja) ネイルプリンター
CN110550474B (zh) 印刷对象保持构件、印刷装置、加热装置及图像赋予装置
JP6885225B2 (ja) 布地保持部材、印刷装置、画像付与装置、被印刷部材の保持部材、加熱装置
CN109677129B (zh) 加热装置、图像赋予装置、图像赋予方法
US11059303B2 (en) Recording medium holder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CN110549750B (zh) 找位用构件、图像赋予装置、印刷对象设置方法及记录介质
JP2018127753A (ja) 加熱装置、布地保持部材、画像付与装置、画像付与方法
JP6859873B2 (ja) 布地に印刷する装置、布地保持部材、布地を加熱する装置、布地に画像を付与する方法
JP5338871B2 (ja) ネイルプリント装置
JP7302361B2 (ja) 保持装置、印刷装置、定着装置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JP2019073829A (ja) 加熱装置、画像付与装置、画像付与方法
JP2019131936A (ja) 布地保持部材、印刷装置、加熱装置、印刷システム
JP2019073826A (ja) 加熱装置、画像付与装置、画像付与方法
JP3656593B2 (ja) コードレスアイロン
JP2018090929A (ja) 布地を保持するトレイ、布地に印刷する装置、布地を加熱する装置、布地に画像を付与す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