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86649A - 一种由介孔SiO2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由介孔SiO2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86649A
CN108786649A CN201810785435.XA CN201810785435A CN108786649A CN 108786649 A CN108786649 A CN 108786649A CN 201810785435 A CN201810785435 A CN 201810785435A CN 108786649 A CN108786649 A CN 1087866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oporous sio
pickering lotions
surfactant
mesoporous
lo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7854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86649B (zh
Inventor
谢丹华
张云金
蒋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de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ingde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de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ingde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78543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866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86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866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866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866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3/00Silicon; Compounds thereof
    • C01B33/113Silicon oxides; Hydrates thereof
    • C01B33/12Silica; Hydrates thereof, e.g. lepidoic silicic aci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00Use of substances as emulsifying, wetting, dispersing, or foam-producing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P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TRUCTURAL AND PHYSICAL ASPECTS OF SOLID INORGANIC COMPOUNDS
    • C01P2004/00Particle morphology
    • C01P2004/01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 C01P2004/03Particle morphology depicted by an image obtained by SE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ilicates, Zeolites, And Molecular Sieves (AREA)
  • Colloid Chemistry (AREA)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 Cosm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介孔SiO2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Pickering乳液,它包括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介孔SiO2以及油相物质;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浓度为0.6‑3mmol/L;所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与油相物质的体积比为1:1;所述介孔SiO2重量为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重量的0.1%‑2%;该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介孔SiO2的制备;(2)Pickering乳液的制备;本发明通过以CTAC为模板剂,得到了介孔SiO2,并得到了以表面活性剂疏水化改性的介孔SiO2稳定的Pickering乳液体系,该乳液体系在室温条件下稳定时间超过100天。

Description

一种由介孔SiO2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介孔SiO2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乳状液是一种液体以液珠形式分散在与它不相溶的另一种液体中而形成的分散体系。在许多工业过程和商业产品中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乳液一般是通过表面活性剂或者两亲聚合物稳定。然而,通常表面活性剂的成本较高,并且难以回收再利用。
Pickering乳液是用固体微粒取代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的一种新型乳液,较传统的表面活性剂稳定的乳液,具有更好的热力学稳定性,且低毒,对环境友好。其中用作乳化剂的固体粉末主要有黏土、二氧化硅、金属氢氧化物、石墨、炭黑等。在Pickering乳液中,当颗粒亲水性或者亲油性很强时,不能形成稳定的乳液。而市售的纳米颗粒一般亲水性较强,故而需要对其表面进行修饰或改性,从而得到较稳定的乳液体系。介孔材料通常是以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通过模板剂分子和有机/无机水解前驱体之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协同自组装形成有机/无机复合物,在通过“溶胶-凝胶”法或其他方法得到。介孔材料是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形貌和尺寸可控、孔道排列规则且孔径大小可调的新型纳米材料,在催化、传感、吸附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而目前为止,尚未见到以介孔纳米颗粒稳定的Pickering乳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时间长且由介孔SiO2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利用表面活性剂对介孔SiO2颗粒表面进行原位疏水化改性,从而形成一类稳定的Pickering乳液。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由介孔SiO2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它包括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介孔SiO2以及油相物质;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浓度为0.6-3mmol/L;所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与油相物质的体积比为1:1;所述介孔SiO2的重量为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重量的0.1%-2%。
所述的由介孔SiO2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介孔SiO2的制备: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为模板剂,以正硅酸四乙酯为硅源,在碱性介质下,制备得所述介孔SiO2
(2)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将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形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之后向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加入介孔SiO2,超声分散,再加入油相物质混合均质,即得所述Pickering乳液;
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浓度为0.6-3mmol/L;所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与油相物质的体积比为1:1;所述介孔SiO2的重量为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重量的0.1%-2%。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以CTAC为模板剂,得到了一种粒径在50-60nm左右的介孔SiO2,并得到了以表面活性剂疏水化改性的介孔SiO2稳定的Pickering乳液体系。无论介孔SiO2在体系中所占比例为多少,该乳液体系在室温条件下稳定时间均可以超过100天。该Pickering乳液可拓展介孔SiO2的应用范围,同时拥有介孔特性的Pickering乳液可以应用于吸附、分离和催化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CTAB/介孔SiO2稳定的正癸烷/水乳状液体系放置100天后的宏观照片。
图2是CTAB/介孔SiO2稳定的正癸烷/水乳状液体系放置100天后的显微照片。
图3是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2/介孔SiO2稳定的正癸烷/水乳状液体系放置100天后的宏观照片。
图4是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2/介孔SiO2稳定的正癸烷/水乳状液体系放置100天后的显微照片。
图5是介孔SiO2的SEM图。
图6是实施例1所得的介孔SiO2的N2吸附-脱附曲线,实心符号代表吸附曲线,空心符号代表脱附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由介孔SiO2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它包括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介孔SiO2以及油相物质;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浓度为0.6-3mmol/L;所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与油相物质的体积比为1:1;所述介孔SiO2的重量为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重量的0.1%-2%。
精准称量表面活性剂于样品瓶中,加入超纯水,待表面活性剂完全溶解后,形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因为表面活性剂对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体积影响不大,所以形成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体积计为加入的超纯水的体积。
本发明所述的Pickering乳液是一种由介孔SiO2经过表面活性剂的原位疏水化改性而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利用表面活性剂对介孔SiO2颗粒表面进行原位疏水化改性,从而形成的稳定的Pickering乳液,有利于介孔SiO2在新技术领域的应用。
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所述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2、双子表面活性剂12-4-12或双子表面活性剂12-6-12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2、双子表面活性剂12-4-12以及双子表面活性剂12-6-12的结构式分别为:
所述介孔SiO2是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为模板剂,以正硅酸四乙酯为硅源,在碱性介质下,制备而成的。
所述介孔SiO2的粒径为50-60nm。
所述油相物质为正癸烷、大豆油、橄榄油、蓖麻油、椰子油或茶树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由介孔SiO2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它的稳定时间大于100天。
所述的由介孔SiO2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介孔SiO2的制备: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为模板剂,以正硅酸四乙酯为硅源,在碱性介质下,制备得所述介孔SiO2
(2)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将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形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之后向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加入介孔SiO2,超声分散,再加入油相物质混合均质,即得所述Pickering乳液;
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浓度为0.6-3mmol/L;所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与油相物质的体积比为1:1;所述介孔SiO2的重量为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重量的0.1%-2%。
步骤(1)的具体操作方法为:
a.将称取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C),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加热搅拌至溶液澄清,得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
b.将称取的正硅酸四乙酯(TEOS)以及三乙胺(TEA),于90-95℃下,加热混合25-30min,得初混合液;
c.将步骤b所得的初混合液加入到步骤a所得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中,得终混合液,其中,终混合液中正硅酸四乙酯、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三乙胺以及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1:0.170-0.180:7.9-8.1:110-130;之后,将终混合液于室温下搅拌反应3-5h,得到浊液,即粗产品;
d.将步骤c所得的粗产品经乙醇与水洗涤数次至中性,之后置于烘箱中,在60-65℃下干燥1-2h;干燥后的半成品置于马弗炉中,以1-3℃/min的升温速率缓慢升温至550-560℃焙烧5-6h,得到介孔SiO2
步骤(2)的具体操作方法为:
精准称量表面活性剂于样品瓶中,加入超纯水,待表面活性剂完全溶解后,加入准确称取的介孔SiO2,超声分散,之后移取油相物质于所述样品瓶中,接着,在11000~11500r/min的条件下,用均质机对样品瓶中的体系进行机械乳化2~3min,最后,于室温下静置30~45min,即得所述Pickering乳液。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更细致的阐述:
实施例1:介孔SiO2的制备
a.在茄型烧瓶中称取一定质量的CTAC(2.35g,0.007mol),溶解于去离子水(90.5g,5.028mol)中,加热搅拌至溶液澄清,得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
b.称取一定量的TEOS(8.5g,0.040mol)以及TEA(61.2g,0.410mol),于95℃下,加热混合加热25min,得初混合液;
c.将步骤b所得的初混合液加入到步骤a所得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中,得终混合液;其中,终混合液中正硅酸四乙酯、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三乙胺以及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1:0.178:8:120;之后,将终混合液于室温下搅拌反应3h,得到浊液,即粗产品;
d.将步骤c所得的粗产品经乙醇与水洗涤数次至中性,置于烘箱中,在60℃干燥1h;干燥后的半成品置于马弗炉中,以2℃/min的升温速率缓慢升温至550℃焙烧5h,得到介孔SiO2
由图5可知,所得介孔SiO2颗粒的粒径在50nm左右,且分布较为均匀。
图6是实施例1所得的介孔SiO2的N2吸附脱附曲线,该曲线为IV型,即脱附曲线与吸附曲线不一致,出现滞后环,是典型的介孔材料吸脱附曲线,说明实施例1制备出来的介孔材料具有介孔结构。
实施例2:介孔SiO2的制备
a.在茄型烧瓶中称取一定质量的CTAC(2.18g,0.0068mol),溶解于去离子水(79.2g,4.4mol)中,加热搅拌至溶液澄清,得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
b.称取一定量的TEOS(8.3g,0.040mol)以及TEA(47.2g,0.316mol),于90℃下,加热混合加热30min,得初混合液;
c.将步骤b所得的初混合液加入到步骤a所得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中,得终混合液;其中,终混合液中正硅酸四乙酯、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三乙胺以及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1:0.170:7.9:110;
之后,将终混合液于室温下搅拌反应5h,得到浊液,即粗产品;
d.将步骤c所得的粗产品经乙醇与水洗涤数次至中性,置于烘箱中,在65℃干燥2h;干燥后的半成品置于马弗炉中,以1℃/min的升温速率缓慢升温至560℃焙烧6h,得到介孔SiO2。所得介孔SiO2颗粒的粒径在60nm左右,
实施例3:介孔SiO2的制备
a.在茄型烧瓶中称取一定质量的CTAC(2.30g,0.0072mol),溶解于去离子水(93.6g,5.2mol)中,加热搅拌至溶液澄清,得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
b.称取一定量的TEOS(8.3g,0.040mol)以及TEA(48.4g,0.324mol),于92℃下,加热混合加热28min,得初混合液;
c.将步骤b所得的初混合液加入到步骤a所得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中,得终混合液;其中,终混合液中正硅酸四乙酯、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三乙胺以及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1:0.180:8.1:130;之后,将终混合液于室温下搅拌反应4h,得到浊液,即粗产品;
d.将步骤c所得的粗产品经乙醇与水洗涤数次至中性,置于烘箱中,在62℃干燥1.5h;干燥后的半成品置于马弗炉中,以3℃/min的升温速率缓慢升温至555℃焙烧5.5h,得到介孔SiO2。所得介孔SiO2颗粒的粒径在55nm左右,
实施例4:以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进行疏水化改性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精准称量CTAB于10mL的样品瓶中,加入4mL的超纯水,待CTAB完全溶解后,形成浓度为0.6mmol/L的CTAB水溶液;
接着再准确称取实施例1所得的介孔SiO2于所述样品瓶中,超声分散;其中介孔SiO2的重量为CTAB水溶液重量的0.5%;
之后移取4mL的正癸烷于所述样品瓶中作为油相物质,在11000r/min的条件下,用均质机对体系进行机械乳化2min,最后,于室温下静置30min,即得所述Pickering乳液。对Pickering乳液的宏观状态进行拍摄记录,并用超景深显微镜拍摄其显微图片。
实施例5:以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进行疏水化改性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精准称量CTAB于10mL的样品瓶中,加入4mL的超纯水,待CTAB完全溶解后,形成浓度为0.9mmol/L的CTAB水溶液;
接着再准确称取实施例1所得的介孔SiO2于所述样品瓶中,超声分散;其中介孔SiO2的重量为CTAB水溶液重量的0.5%;
之后移取4mL的正癸烷于所述样品瓶中作为油相物质,在11000r/min的条件下,用均质机对体系进行机械乳化2min,最后,于室温下静置30min,即得所述Pickering乳液。对Pickering乳液的宏观状态进行拍摄记录,并用超景深显微镜拍摄其显微图片。
实施例6:以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进行疏水化改性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精准称量CTAB于10mL的样品瓶中,加入4mL的超纯水,待CTAB完全溶解后,形成浓度为1mmol/L的CTAB水溶液;
接着再准确称取实施例1所得的介孔SiO2于所述样品瓶中,超声分散;其中介孔SiO2的重量为CTAB水溶液重量的0.5%;
之后移取4mL的正癸烷于所述样品瓶中作为油相物质,在11000r/min的条件下,用均质机对体系进行机械乳化2min,最后,于室温下静置30min,即得所述Pickering乳液。对Pickering乳液的宏观状态进行拍摄记录,并用超景深显微镜拍摄其显微图片。
实施例7:以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进行疏水化改性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精准称量CTAB于10mL的样品瓶中,加入4mL的超纯水,待CTAB完全溶解后,形成浓度为2mmol/L的CTAB水溶液;
接着再准确称取实施例1所得的介孔SiO2于所述样品瓶中,超声分散;其中介孔SiO2的重量为CTAB水溶液重量的0.5%;
之后移取4mL的正癸烷于所述样品瓶中作为油相物质,在11000r/min的条件下,用均质机对体系进行机械乳化2min,最后,于室温下静置30min,即得所述Pickering乳液。对Pickering乳液的宏观状态进行拍摄记录,并用超景深显微镜拍摄其显微图片。
实施例8:以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进行疏水化改性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精准称量CTAB于10mL的样品瓶中,加入4mL的超纯水,待CTAB完全溶解后,形成浓度为3mmol/L的CTAB水溶液;
接着再准确称取实施例1所得的介孔SiO2于所述样品瓶中,超声分散;其中介孔SiO2的重量为CTAB水溶液重量的0.5%;
之后移取4mL的正癸烷于所述样品瓶中作为油相物质,在11000r/min的条件下,用均质机对体系进行机械乳化2min,最后,于室温下静置30min,即得所述Pickering乳液。对Pickering乳液的宏观状态进行拍摄记录,并用超景深显微镜拍摄其显微图片。
如图1为实施例4-8记录的CTAB/介孔SiO2稳定的正癸烷/水乳状液体系放置100天后的宏观照片,图1中从左至右依次为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8制得的Pickering乳液,且从左至右所用的CTAB水溶液的浓度依次为0.6mmol/L、0.9mmol/L、1mmol/L、2mmol/L、3mmol/L。从图1可知,这些Pickering乳液放置100天后,依旧保持极好的稳定性,宏观上没有油相析出。
图2为实施例4-8记录的CTAB/介孔SiO2稳定的正癸烷/水乳状液体系放置100天后的显微照片。其中,图2中的图a、b、c、d、e分别为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实施例7、实施例8制得的Pickering乳液的显微照片,且图a、b、c、d、e所用的CTAB水溶液浓度分别0.6mmol/L、0.9mmol/L、1mmol/L、2mmol/L、3mmol/L;
从图2中可以看出,CTAB水溶液浓度为0.6mmol/L时,形成的Pickering乳液的液滴粒径为29μm,且液滴粒径分布较为均匀;
CTAB水溶液浓度为0.9mmol/L时,形成的Pickering乳液的液滴粒径为33.5μm,且液滴粒径分布较为均匀;
CTAB水溶液浓度为1mmol/L时,形成的Pickering乳液的液滴粒径为19.5μm,且液滴粒径分布较为均匀;
CTAB水溶液浓度为2mmol/L时,形成的Pickering乳液的液滴粒径为11.8μm,且液滴粒径分布较为均匀;
CTAB水溶液浓度为3mmol/L时,形成的Pickering乳液的液滴粒径为18μm,且液滴粒径分布较为均匀;
实施例9:以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进行疏水化改性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精准称量CTAB于10mL的样品瓶中,加入4mL的超纯水,待CTAB完全溶解后,形成浓度为2mmol/L的CTAB水溶液;
接着再准确称取实施例1所得的介孔SiO2于所述样品瓶中,超声分散;其中介孔SiO2的重量为CTAB水溶液重量的0.1%;
之后移取4mL的大豆油于所述样品瓶中作为油相物质,在11500r/min的条件下,用均质机对体系进行机械乳化3min,最后,于室温下静置45min,即得所述Pickering乳液。
实施例10:以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进行疏水化改性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精准称量CTAB于10mL的样品瓶中,加入4mL的超纯水,待CTAB完全溶解后,形成浓度为3mmol/L的CTAB水溶液;
接着再准确称取实施例1所得的介孔SiO2于所述样品瓶中,超声分散;其中介孔SiO2的重量为CTAB水溶液重量的2%;
之后移取4mL的蓖麻油于所述样品瓶中作为油相物质,在11200r/min的条件下,用均质机对体系进行机械乳化3min,最后,于室温下静置40min,即得所述Pickering乳液。
实施例11:以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2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精准称量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2于10mL的样品瓶中,加入4mL的超纯水,待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2完全溶解后,形成浓度为1.5mmol/L的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2水溶液;
接着再准确称取实施例1所得的介孔SiO2于所述样品瓶中,超声分散;其中介孔SiO2的重量为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2水溶液重量的0.6%;
之后移取4mL的正癸烷于所述样品瓶中作为油相物质,在11000r/min的条件下,用均质机对体系进行机械乳化2min,最后,于室温下静置30min,即得所述Pickering乳液。对Pickering乳液的宏观状态进行拍摄记录,并用超景深显微镜拍摄其显微图片。
实施例12:以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2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
精准称量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2于10mL的样品瓶中,加入4mL的超纯水,待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2完全溶解后,形成浓度为3mmol/L的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2水溶液;
接着再准确称取实施例1所得的介孔SiO2于所述样品瓶中,超声分散;其中介孔SiO2的重量为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2水溶液重量的0.6%;
之后移取4mL的正癸烷于所述样品瓶中作为油相物质,在11000r/min的条件下,用均质机对体系进行机械乳化2min,最后,于室温下静置30min,即得所述Pickering乳液。对Pickering乳液的宏观状态进行拍摄记录,并用超景深显微镜拍摄其显微图片。
如图3为实施例11、实施例12记录的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2/介孔SiO2稳定的正癸烷/水乳状液体系放置100天后的宏观照片,图3中从左至右依次为实施例11、实施例12制得的Pickering乳液,且从左至右所用的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2水溶液的浓度依次为1.5mmol/L、3mmol/L。从图3可知,这些Pickering乳液放置100天后,依旧保持极好的稳定性,宏观上没有油相析出。
图4为实施例11、实施例12记录的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2/介孔SiO2稳定的正癸烷/水乳状液体系放置100天后的显微照片。其中,图4中的图a、b分别为实施例11、实施例12制得的Pickering乳液的显微照片,且图a、b所用的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2水溶液浓度分别1.5mmol/L、3mmol/L;
从图4中可以看出,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2水溶液浓度为1.5mmol/L时,形成的Pickering乳液的液滴粒径为27.5μm,且液滴粒径分布较为均匀;
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2水溶液浓度为3mmol/L时,形成的Pickering乳液的液滴粒径为10μm,且液滴粒径分布较为均匀;
本发明各原料的上下限取值以及区间值都能实现本发明,以及所列举的各原料都能实现本发明,在此就不一一列举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的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及技术原理,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之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进和改动而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由介孔SiO2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介孔SiO2以及油相物质;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浓度为0.6-3mmol/L;所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与油相物质的体积比为1:1;所述介孔SiO2的重量为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重量的0.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介孔SiO2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季铵盐表面活性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由介孔SiO2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2、双子表面活性剂12-4-12或双子表面活性剂12-6-12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其中,所述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2、双子表面活性剂12-4-12以及双子表面活性剂12-6-12的结构式分别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介孔SiO2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SiO2是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为模板剂,以正硅酸四乙酯为硅源,在碱性介质下,制备而成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介孔SiO2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介孔SiO2的粒径为50-6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介孔SiO2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相物质为正癸烷、大豆油、橄榄油、蓖麻油、椰子油或茶树油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由介孔SiO2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其特征在于:它的稳定时间大于100天。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由介孔SiO2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介孔SiO2的制备: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为模板剂,以正硅酸四乙酯为硅源,在碱性介质下,制备得所述介孔SiO2
(2)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将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形成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之后向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加入介孔SiO2,超声分散,再加入油相物质混合均质,即得所述Pickering乳液;
其中,所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浓度为0.6-3mmol/L;所述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与油相物质的体积比为1:1;所述介孔SiO2的重量为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重量的0.1%-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由介孔SiO2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具体操作方法为:
a.将称取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加热搅拌至溶液澄清,得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
b.将称取的正硅酸四乙酯以及三乙胺,于90-95℃下,加热混合25-30min,得初混合液;
c.将步骤b所得的初混合液加入到步骤a所得的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水溶液中,得终混合液,其中,终混合液中正硅酸四乙酯、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三乙胺以及去离子水的摩尔比为1:0.170-0.180:7.9-8.1:110-130;之后,将终混合液于室温下搅拌反应3-5h,得到浊液,即粗产品;
d.将步骤c所得的粗产品经乙醇与水洗涤数次至中性,之后置于烘箱中,在60-65℃下干燥1-2h;干燥后的半成品置于马弗炉中,以1-3℃/min的升温速率缓慢升温至550-560℃焙烧5-6h,得到介孔SiO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由介孔SiO2稳定的Pickering乳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具体操作方法为:
精准称量表面活性剂于样品瓶中,加入超纯水,待表面活性剂完全溶解后,加入准确称取的介孔SiO2,超声分散,之后移取油相物质于所述样品瓶中,接着,在11000~11500r/min的条件下,用均质机对样品瓶中的体系进行机械乳化2~3min,最后,于室温下静置30~45min,即得所述Pickering乳液。
CN201810785435.XA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由介孔SiO2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87866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85435.XA CN108786649B (zh)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由介孔SiO2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785435.XA CN108786649B (zh)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由介孔SiO2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86649A true CN108786649A (zh) 2018-11-13
CN108786649B CN108786649B (zh) 2021-03-02

Family

ID=64077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785435.XA Active CN108786649B (zh) 2018-07-17 2018-07-17 一种由介孔SiO2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86649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9028A (zh) * 2019-01-21 2019-05-14 河南永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印迹皮克林乳液聚合物合成方法
CN110511397A (zh) * 2019-09-02 2019-11-2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油水界面氧化聚合法原位合成聚邻苯二胺纤维制备Pickering乳液的方法
CN111701586A (zh) * 2020-06-09 2020-09-25 山西大学 一种光催化还原CO2制备甲醇的Pickering微泡体系构建方法及应用
CN111804284A (zh) * 2020-07-06 2020-10-23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 一种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该吸附剂的口罩
CN111992132A (zh) * 2020-07-21 2020-11-27 宁德师范学院 一种具有酸碱调控性的复合乳化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46198A (zh) * 2020-12-04 2021-04-1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头发护理的纤维素纳米晶须稳定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4965A (zh) * 2008-01-11 2008-07-09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大孔-介孔二氧化硅空心微球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249248A (zh) * 2011-06-11 2011-11-23 中国海洋大学 单分散球形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2502660A (zh) * 2011-10-18 2012-06-20 苏州大学 一种表面开裂的螺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7062A (zh) * 2015-05-06 2015-09-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泰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高内相乳液模板和界面接枝法制备多级孔泡沫材料的方法
CN106496365A (zh) * 2016-10-13 2017-03-15 复旦大学 一种稳定的油包水型Pickering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80867A (zh) * 2017-09-22 2018-04-0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Pickering乳液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4965A (zh) * 2008-01-11 2008-07-09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大孔-介孔二氧化硅空心微球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249248A (zh) * 2011-06-11 2011-11-23 中国海洋大学 单分散球形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2502660A (zh) * 2011-10-18 2012-06-20 苏州大学 一种表面开裂的螺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7062A (zh) * 2015-05-06 2015-09-02 中华人民共和国泰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高内相乳液模板和界面接枝法制备多级孔泡沫材料的方法
CN106496365A (zh) * 2016-10-13 2017-03-15 复旦大学 一种稳定的油包水型Pickering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80867A (zh) * 2017-09-22 2018-04-06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Pickering乳液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丽等: "纳米二氧化硅的疏水改性及其对Pickering 乳液的稳定作用", 《精细化工》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9028A (zh) * 2019-01-21 2019-05-14 河南永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印迹皮克林乳液聚合物合成方法
CN109749028B (zh) * 2019-01-21 2021-04-20 河南永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印迹皮克林乳液聚合物合成方法
CN110511397A (zh) * 2019-09-02 2019-11-29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油水界面氧化聚合法原位合成聚邻苯二胺纤维制备Pickering乳液的方法
CN111701586A (zh) * 2020-06-09 2020-09-25 山西大学 一种光催化还原CO2制备甲醇的Pickering微泡体系构建方法及应用
CN111804284A (zh) * 2020-07-06 2020-10-23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 一种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该吸附剂的口罩
CN111992132A (zh) * 2020-07-21 2020-11-27 宁德师范学院 一种具有酸碱调控性的复合乳化剂、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46198A (zh) * 2020-12-04 2021-04-13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头发护理的纤维素纳米晶须稳定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应用
CN112646198B (zh) * 2020-12-04 2022-03-2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头发护理的纤维素纳米晶须稳定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86649B (zh) 2021-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86649A (zh) 一种由介孔SiO2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38969B (zh) 介孔二氧化硅及其制备方法
US20190329211A1 (en) Thermosensitive nanocapsules and preparing method thereof
CN103011182A (zh) 一种囊泡状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方法
CN102432024A (zh) 一种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5949720B (zh) 纳米复合发泡剂、发泡制品及其制法和应用
CN102585064A (zh) 一种多孔磁性各向异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87691B (zh) 一种空心聚苯乙烯塑料小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570090A (zh) 一种基于纤维素纳米晶稳定的Pickering乳液制备微胶囊的方法
CN108751208A (zh) 一种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制备的单分散二氧化硅纳米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80859B (zh) 一种多糖基银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CN104448168A (zh) 一种有机无机杂化中空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产物和应用
CN105218845B (zh) 一种改性石墨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
CN108559094A (zh) 一种刺球状Yolk-shell结构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372000A (zh) 一种多级孔结构沸石纳米片的合成方法
CN110371992B (zh) 一种调控微乳液合成单分散二氧化硅球的方法及其产品和用途
CN104746178A (zh) 一种具有多级结构的硅酸盐双层空心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5860634B (zh) 一种美术颜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36272A (zh) 一种高比表面积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99597A (zh) 一种银粘土用微米银粉和该银粘土制品的制备方法
CN106185969B (zh) 一种2MgO·B2O3·1.5H2O纳米短棒的制备方法
CN105883829A (zh) 一种洋葱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
CN105016347B (zh) W/O/W多相乳液及以其为模板制备多级孔SiO2微球的方法
CN104892716A (zh) 胆固醇衍生物及其制备的o/w/o多相凝胶乳液和采用乳液制备多孔二氧化硅块材的方法
CN105688766B (zh) 一种微米级空心干凝胶球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