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85753A - 阻隔材料、屏障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阻隔材料、屏障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85753A
CN108785753A CN201710307342.1A CN201710307342A CN108785753A CN 108785753 A CN108785753 A CN 108785753A CN 201710307342 A CN201710307342 A CN 201710307342A CN 108785753 A CN108785753 A CN 1087857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ified
hyaluronic acid
adhesion protein
photocrosslinking agent
muss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073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785753B (zh
Inventor
李丽花
朱光林
朱勇军
谭荣伟
佘振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ANDO BIO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ANDO BIO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ANDO BIO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ANDO BIO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0734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78575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7857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857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785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857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31/00Materials for other surgical articles, e.g. stents, stent-grafts, shunts, surgical drapes, guide wires, materials for adhesion prevention, occluding devices, surgical gloves, tissue fixation devices
    • A61L31/04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31/041Mixture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31/00Materials for other surgical articles, e.g. stents, stent-grafts, shunts, surgical drapes, guide wires, materials for adhesion prevention, occluding devices, surgical gloves, tissue fixation devices
    • A61L31/14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injectable or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shape-memory materials, surface modified materi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31/00Materials for other surgical articles, e.g. stents, stent-grafts, shunts, surgical drapes, guide wires, materials for adhesion prevention, occluding devices, surgical gloves, tissue fixation devices
    • A61L31/14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e.g. injectable or 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shape-memory materials, surface modified materials
    • A61L31/148Materials at least partially resorbable by the bod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ntal Preparation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隔材料、屏障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阻隔材料包括改性透明质酸、改性贻贝黏附蛋白以及光引发剂。改性透明质酸包括透明质酸以及接枝在透明质酸上的第一光交联剂,改性贻贝黏附蛋白包括贻贝黏附蛋白以及接枝在贻贝黏附蛋白上的第二光交联剂。在紫外光照射以及光引发剂的条件下,第一光交联剂能够与第二光交联剂发生的交联反应从而改性透明质酸与改性贻贝黏附蛋白交联固化形成屏障膜。上述阻隔材料形成的屏障膜兼具足够力学强度和可吸收的性能,可应用在口腔材料或医疗器械领。

Description

阻隔材料、屏障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材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阻隔材料、屏障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口腔材料市场空间巨大,据相关部门统计,口腔科市场规模在700亿元到1000亿元之间,并且近年来保持20%以上的增速。作为牙周问题的主要治疗手段,口腔引导组织再生术具有促使牙槽骨、牙周膜再生的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牙周病的治疗中,其原理是利用一个阻隔材料形成的屏障膜来选择性地分隔开不同的牙周组织,阻止牙龈上皮和牙龈结缔组织向牙根面生长,从而保护并促进骨组织的再生修复。
目前临床上所用的阻隔材料,其中一类为惰性不可吸收膜如膨体聚四氟乙烯、钛膜等,这类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使屏障膜能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耐缝合并且维持所覆盖区域的结构稳定性,起到屏障和保护作用。但其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引入剪裁、造型和缝合,对于患者的痛苦承受能力提出考验。此外,该类材料无法被机体吸收或者降解,从而需二次手术取出增加手术流程和病人痛苦,现已被较少采用。另一类为胶原基生物膜、聚酯等可吸收性膜材料,这类材料通常以牛、羊、猪等动物的皮肤、脏器包膜等是动物源性生物膜为原料,经过机械分离、脱细胞、脱除脂肪、脱水、交联、灭活以及辐照灭菌等步骤制备得到,该类产品主要呈现形式为一面光滑一面粗糙的双层结构可吸收胶原基生物膜,其中光滑面在使用过程中面向牙龈组织起屏障作用抑制成纤维细胞的迁移和长入,粗糙面则面向牙槽骨一侧,用于引导成骨细胞的增殖。然而,这种可吸收生物膜除了本身所具有的病原体传播风险需要充分考虑病毒和免疫祛除之外,其产品润湿后通常具有很差的力学性能无法支撑和维持所覆盖空间的稳定,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剪裁和缝合才能与缺损部位周边的组织结合,操作繁琐,对手术操作要求高,手术时间长,使患者经受更多的痛苦。
综上,传统的阻隔材料形成的屏障膜不能兼具足够的力学强度和可吸收的性能,应用在口腔手术操作中时,操作繁琐,对手术操作要求高,手术需求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形成兼具足够力学强度和可吸收性能屏障膜的阻隔材料,以及该阻隔材料形成的屏障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阻隔材料,包括改性透明质酸、改性贻贝黏附蛋白以及光引发剂,所述改性透明质酸包括透明质酸以及接枝在所述透明质酸上的第一光交联剂,所述改性贻贝黏附蛋白包括贻贝黏附蛋白以及接枝在所述贻贝黏附蛋白上的第二光交联剂,其中,在紫外光照射以及所述光引发剂的条件下,所述第一光交联剂能够与所述第二光交联剂发生交联反应。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贻贝黏附蛋白为重组贻贝足丝蛋白-151,所述第二光交联剂接枝在所述重组贻贝足丝蛋白-151的赖氨酸基团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光交联剂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所述第二光交联剂为邻苯二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光交联剂在所述透明质酸上的接枝率为1%~25%;及/或,所述第二光交联剂在所述贻贝黏附蛋白上的接枝率为0.5%~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引发剂包括三联吡啶钌以及与所述三联吡啶钌混合的过硫酸钠,所述三联吡啶钌与所述过硫酸钠的摩尔比为1:3~5:1。
一种屏障膜,所述屏障膜由上述的阻隔材料制备得到。
一种屏障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改性透明质酸、改性贻贝黏附蛋白与光引发剂混合,其中,所述改性透明质酸包括透明质酸以及接枝在所述透明质酸上的第一光交联剂,所述改性贻贝黏附蛋白包括贻贝黏附蛋白以及接枝在所述贻贝黏附蛋白上的第二光交联剂;以及
通过紫外光照射使得所述第一光交联剂与所述第二光交联剂交联反应得到所述屏障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改性透明质酸与所述改性贻贝黏附蛋白的摩尔比为2~15: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引发剂包括三联吡啶钌以及与所述三联吡啶钌混合的过硫酸钠,所述三联吡啶钌与所述过硫酸钠的摩尔比为1:3~5:1,所述三联吡啶钌与所述改性贻贝黏附蛋白的摩尔比为1:5~40。
上述述的阻隔材料或上述的屏障膜作为口腔材料或医疗器械的应用。
上述阻隔材料包括改性透明质酸、改性贻贝黏附蛋白以及光引发剂,改性透明质酸包括透明质酸以及接枝在透明质酸上的第一光交联剂,改性贻贝黏附蛋白包括贻贝黏附蛋白以及接枝在贻贝黏附蛋白上的第二光交联剂。改性透明质酸和改性贻贝黏附蛋白两者本身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便于覆盖需要修复的损伤部位。在紫外光照射以及光引发剂的条件下,第一光交联剂能够与第二光交联剂发生的交联反应,从而将改性透明质酸与改性贻贝黏附蛋白交联固化形成具有足够强度的屏障膜。经验证,该阻隔材料形成的屏障膜粘结在组织上后正向拉伸强度达到25Mpa以上,具有足够力学强度,能够支撑并维持覆盖区域的结构稳定;且该屏障膜在体内可被吸收,不需要通过二次手术取出。综上,上述阻隔材料形成的屏障膜兼具足够力学强度和可吸收的性能,当作为口腔材料或医疗器械时,在口腔手术操作中,不需要对膜进行缝合操作,简化了手术的过程缩短手术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屏障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屏障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制备的改性透明质酸的核磁谱图;
图4为实施例1中制备的改性透明质酸在扫描电子显微镜100×放大倍数下的照片;
图5为实施例1制得的改性透明质酸在扫描电子显微镜1000×放大倍数下的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主要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阻隔材料、屏障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实施方式的阻隔材料,包括改性透明质酸、改性贻贝黏附蛋白以及光引发剂,改性透明质酸包括透明质酸以及接枝在透明质酸上的第一光交联剂,改性贻贝黏附蛋白包括贻贝黏附蛋白以及接枝在贻贝黏附蛋白上的第二光交联剂,其中,在紫外光照射以及光引发剂的条件下,第一光交联剂能够与第二光交联剂发生交联反应。
透明质酸为一种酸性粘多糖,对生物体无毒害作用。贻贝黏附蛋白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通过第一光交联剂对透明质酸进行接枝改性,以及第二光交联剂对贻贝黏附蛋白进行接枝改性,使得透明质酸和贻贝黏附蛋白具有可光交联的性能,在紫外光照射以及光引发剂的条件下,第一光交联剂能够与第二光交联剂发生的交联反应,从而将改性透明质酸与改性贻贝黏附蛋白交联固化形成具有足够强度的屏障膜。该阻隔材料应用在口腔手术操作中时,由于改性透明质酸和改性贻贝黏附蛋白本身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便于流入至需要修复的损伤部位,改性透明质酸与改性贻贝黏附蛋白与光引发剂混合后,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即可形成具有良好力学强度的屏障膜,不需要对膜进行缝合操作,简化了手术的过程缩短手术时长。
进一步地,改性透明质酸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能够承担屏蔽成纤维细胞长入的职责,其优异的亲水性使其成为包括成纤维细胞在内的大部分细胞的不利于粘附界面,可以保证屏蔽效果。对于包括成纤维细胞在内的大部分细胞为非友好界面,能够很好地抑制细胞的粘附、迁移和长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贻贝黏附蛋白为重组贻贝足丝蛋白-151(fp-151),第二光交联剂接枝在重组贻贝足丝蛋白-151的赖氨酸基团上。重组贻贝足丝蛋白-151(fp-151)能够赋予屏障膜以优异粘附性能和引导成骨细胞长入能力,加快损伤部位的修复。
具体地,重组贻贝足丝蛋白-151为两段贻贝足丝蛋白-1(fp-1)和一段贻贝足丝蛋白-5(fp-5)形成的重组蛋白,具体可以是按顺序将贻贝足丝蛋白-1(fp-1)的表达片段、贻贝足丝蛋白-5(fp-5)的表达片段以及贻贝足丝蛋白-1(fp-1)的表达片段构建载体,通过体外蛋白重组技术制备获得贻贝足丝蛋白-1(fp-1)-贻贝足丝蛋白-5(fp-5)-贻贝足丝蛋白-1(fp-1)组成的重组贻贝足丝蛋白-151(fp-151)。经蛋白重组技术获得的重组贻贝足丝蛋白-151的赖氨酸基团容易进行修饰改性,第二光交联剂在重组贻贝足丝蛋白-151上的接枝率较高,使得最终形成的屏障膜具有高强度、高韧性以及极强的黏附功能。重组贻贝足丝蛋白-151还能够承担引导成骨细胞长入的任务,贻贝黏附蛋白优异的粘附效果使其紧密贴敷于牙槽骨组织等基底材料并引导成骨细胞像骨粉或其他填充材料内部迁移和长入,从而有利于成骨细胞向所覆盖区骨粉或其他替代材料中长入,实现临床重建效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光交联剂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第二光交联剂为邻苯二酚。经验证,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能够较好的接枝在透明质酸上,形成稳定的改性透明质酸。邻苯二酚能够较好的接枝在贻贝黏附蛋白,形成稳定的改性贻贝黏附蛋白。改性透明质酸和改性贻贝黏附蛋白在紫外光照射以及光引发剂的条件下,通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邻苯二酚交联结合,形成兼具足够力学强度和可吸收性能的屏障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光交联剂在透明质酸上的接枝率为1%~25%,例如3%、5%、8%、15%或20%等等。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光交联剂在贻贝黏附蛋白上的接枝率为0.5%~15%,例如1%、4%、6%、10%或13%等等。
进一步地,第一光交联剂在透明质酸上的接枝率为1%~25%,第二光交联剂在贻贝黏附蛋白上的接枝率为0.5%~15%,接枝率为1%~25%的改性透明质酸和接枝率为0.5%~15%的改性贻贝黏附蛋白混合后,在紫外光照射以及光引发剂的条件下,形成的屏障膜粘结在组织上后正向拉伸强度约为25Mpa~30Mpa,力学强度和黏度适宜,非常适合用作修复牙齿的植入材料。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引发剂包括三联吡啶钌以及与三联吡啶钌混合的过硫酸钠,三联吡啶钌与过硫酸钠的摩尔比为1:3~5:1。例如三联吡啶钌与过硫酸钠的摩尔比可以为1:1、1:2、3:1等等。具体地,光引发剂可以为三联吡啶钌与硫酸钠按摩尔比为1:3~5:1混合形成的混合液。三联吡啶钌与硫酸钠组合形成的光引发剂能够诱导改性透明质酸和改性贻贝黏附蛋白快速交联固化形成屏障膜,缩短手术时长。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接枝在透明质酸上的第一光交联剂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在贻贝黏附蛋白上的第二光交联剂为邻苯二酚,光引发剂包括三联吡啶钌以及与三联吡啶钌混合的过硫酸钠。该实施方式的阻隔材料,在紫外光照射下,改性透明质酸和改性贻贝黏附蛋白在5min内,甚至1min内完成交联固化形成屏障膜,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长。
具体地,制备屏障膜时,改性透明质酸与改性贻贝黏附蛋白的摩尔比为2~15:1。阻隔材料中光引发剂包括三联吡啶钌以及与三联吡啶钌混合的过硫酸钠,三联吡啶钌与过硫酸钠的摩尔比为1:3~5:1。光引发剂的加入量按三联吡啶钌与改性贻贝黏附蛋白的摩尔比为1:5~40加入。使得改性透明质酸与改性贻贝黏附蛋白交联反应时的产率高,反应时间短。改性透明质酸和改性贻贝黏附蛋白本身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通过调节重组贻贝粘附蛋白的浓度及紫外光照射的时间,使屏障膜具有适当的流动性和弹性,并能铺展成任意缺损区形状形成良好覆盖,光交联固化形成完整屏障膜系统。例如应用在牙齿植入手术中时,相对当前已存同类或近似产品,通过上述阻隔材料形成屏障膜,整个手术过程无需引入剪裁、缝合等操作,大大简化了手术过程,提高了手术效率的同时降低了患者的痛苦。屏障膜在光交联固化以后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很好地维持所覆盖区域的形态和结构,确保内部骨粉或其他填充材料不发生明显位移进而有利于成骨细胞的正常长入,最终实现引导组织再生。
上述阻隔材料包括改性透明质酸、改性贻贝黏附蛋白以及光引发剂,改性透明质酸包括透明质酸以及接枝在透明质酸上的第一光交联剂,改性贻贝黏附蛋白包括贻贝黏附蛋白以及接枝在贻贝黏附蛋白上的第二光交联剂。改性透明质酸和改性贻贝黏附蛋白本身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紫外光照射以及光引发剂的条件下,第一光交联剂能够与第二光交联剂发生的交联反应,从而将改性透明质酸与改性贻贝黏附蛋白交联固化形成具有足够强度的屏障膜。
一实施方式的屏障膜,该屏障膜由上述的阻隔材料制备得到。例如,将改性透明质酸、改性贻贝黏附蛋白以及光引发剂混合,然后在紫外光下照射1min~5min后制得该屏障膜。
具体得,该屏障膜的厚度约为1mm~4mm。
该障膜能够实现更明确地屏障及引导组织再生的效果,亲水性组分改性透明质酸承担屏蔽成纤维细胞长入的职责,其优异的亲水性使其成为包括成纤维细胞在内的大部分细胞的不利于粘附界面,可以保证屏蔽效果。改性贻贝黏附蛋白组分则承担引导成骨细胞长入的任务,贻贝黏附蛋白优异的粘附效果使其紧密贴敷于牙槽骨组织并引导成骨细胞像骨粉或其他填充材料内部迁移和长入。
上述阻隔材料形成的屏障膜兼具足够力学强度和可吸收的性能,粘结在组织上后正向拉伸强度达到25Mpa以上,具有足够力学强度,能够支撑并维持覆盖区域的结构稳定,且该屏障膜在体内可被吸收,不需要通过二次手术取出。可应用在口腔材料或医疗器械领域,例如作为牙齿的植入材料等。在口腔手术操作中,不需要对膜进行缝合操作,简化了手术的过程缩短手术时长。
一实施方式的屏障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屏障膜通过上述阻隔材料形成,包括如下步骤S110~S120。
S110、将改性透明质酸、改性贻贝黏附蛋白与光引发剂混合,其中,改性透明质酸包括透明质酸以及接枝在透明质酸上的第一光交联剂,改性贻贝黏附蛋白包括贻贝黏附蛋白以及接枝在贻贝黏附蛋白上的第二光交联剂。
具体地,可以通过接枝反应将第一光交联剂接枝在透明质酸上得到改性透明质酸,并通过接枝反应将第二光交联剂接枝在贻贝黏附蛋白上得到改性贻贝黏附蛋白。通过第一光交联剂对透明质酸进行接枝改性,以及第二光交联剂对贻贝黏附蛋白进行接枝改性,使得透明质酸和贻贝黏附蛋白具有可光交联的性能。改性透明质酸、改性贻贝黏附蛋白与光引发剂混合后能够快速交联,形成屏障膜。
具体地,如图2所示,一实施方式的屏障膜的制备方法中,将改性透明质酸、改性贻贝黏附蛋白与光引发剂混合的操作S11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11~S112。
S111、将改性透明质酸、光引发剂以及改性贻贝黏附蛋白装入混料器中,该混料器中设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其中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平行排列,且第二通道位于第一通道与第三通道中间,其中,光引发剂置于第二通道内,改性透明质酸置于第一通道内或第三通道内,改性贻贝黏附蛋白置于第一通道内或第三通道内,且改性透明质酸和改性贻贝黏附蛋白不同时置于一个通道内。
混料器例如为三组分胶枪或其他具有至少三个通道的混料器。闲置时,改性透明质酸、光引发剂以及改性贻贝黏附蛋白可以分别储存在混料器内,便于携带,随时随地制备屏障膜。
S112、打开混料器,使得改性透明质酸、光引发剂以及改性贻贝黏附蛋白分别从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以及第三通道流出并进行混合。
按压打开混料器,改性透明质酸、光引发剂以及改性贻贝黏附蛋白在三个通道的出口处混合,光引发剂在改性透明质酸和改性贻贝黏附蛋白的中间,促进改性透明质酸和改性贻贝黏附蛋白发生光交联反应。
改性透明质酸、光引发剂以及改性贻贝黏附蛋白三者均呈液态状,分别储存在混料器内,便于携带。例如在做牙齿植入手术中,可将混料器的出口对准需要设置阻隔的部位,按压打开混料器,使得改性透明质酸、光引发剂以及改性贻贝黏附蛋白在三个通道的出口处混合,紫外光照射后即可形成兼具足够力学强度和可吸收性能屏障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贻贝黏附蛋白为重组贻贝足丝蛋白-151(fp-151),第二光交联剂接枝在重组贻贝足丝蛋白-151的赖氨酸基团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光交联剂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第一光交联剂在透明质酸上的接枝率为1%~25%。第二光交联剂为邻苯二酚。第二光交联剂在贻贝黏附蛋白上的接枝率为0.5%~15%。
此外,其他的改性透明质酸、光引发剂以及改性贻贝黏附蛋白的具体材料及配比均可参照上述阻隔材料中的描述,在此不作过多赘述。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改性透明质酸与改性贻贝黏附蛋白的摩尔比为2~15:1,例如2:1、5:1、7:3或10:1等等。具体地,改性透明质酸与改性贻贝黏附蛋白的摩尔比为2~15:1,使得改性透明质酸与改性贻贝黏附蛋白交联反应时的产率高,制得的屏障膜力学强度和黏度适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阻隔材料中光引发剂包括三联吡啶钌以及与三联吡啶钌混合的过硫酸钠,三联吡啶钌与过硫酸钠的摩尔比为1:3~5:1。制备屏障膜时,光引发剂的加入量按三联吡啶钌与改性贻贝黏附蛋白的摩尔比为1:5~40加入,例如1:10、1:20、1:30或1:40等等。使得改性透明质酸与改性贻贝黏附蛋白交联反应时的产率高,反应时间短,在1min~5min内形成屏障膜。
S120、通过紫外光照射使得第一光交联剂与第二光交联剂交联反应得到屏障膜。
将改性透明质酸、改性贻贝黏附蛋白与光引发剂混合后,通过紫外光照射,第一光交联剂与第二光交联剂迅速发生交联反应,从而将改性透明质酸与改性贻贝黏附蛋白交联固化形成具有足够强度的屏障膜。
一般地,紫外光的波长为200nm~280nm,照射1min~5min即可形成屏障膜。
具体地,该屏障膜的厚度约为1mm~4mm,进一步的该屏障膜呈可塑形的膏状或半凝胶状。
上述屏障膜的制备方法,通过在紫外光照射以及光引发剂的条件下,促进第一光交联剂与第二光交联剂发生的交联反应,从而将改性透明质酸与改性贻贝黏附蛋白交联固化形成具有足够强度的屏障膜。制备方法简便迅速,随时随地制备屏障膜。
上述阻隔材料形成的屏障膜兼具足够力学强度和可吸收的性能,经验证,该阻隔材料形成的屏障膜粘结在组织上后正向拉伸强度达到25Mpa以上,具有足够力学强度,能够在交联完成之后起到足够的支撑作用,稳定所覆盖部位的骨粉或其他替代材料,因而能够在非凹陷型牙周或种植体开裂缺损的修复过程中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实现良好的临床效果。且该屏障膜在体内可被吸收,不需要通过二次手术取出,临床操作简易。改性透明质酸、改性贻贝黏附蛋白与光引发剂在使用前为具有一定流动性的胶体,具有优异的可塑性,能够很好地匹配缺损部位的形态。相对于胶原膜,该屏障膜无需剪裁,与此同时,凝胶中改性重组贻贝黏附蛋白组分能够紧密粘附基底材料或组织从而降低缝合带来的手术操作难度,有效降低手术难度和时长。因此,上述阻隔材料或屏障膜可广泛应用在制备口腔材料或医疗器械领域中。
下面为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将透明质酸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以8:1的比例投料进行接枝反应,制备得到改性透明质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接枝率为3%。反应化学式如下:
制得的改性透明质酸通过核磁共振(NMR)获得的核磁谱图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看出,已经有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在透明质酸酸上。将改性透明质酸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观察,100×的倍数下如图4所示,1000×的倍数如图5所示。由图4和图5可以看出,改性透明质酸具有多孔纤维结构,能够吸收水分,具有良好的亲水性。
通过体外重组蛋白技术构建重组贻贝足丝蛋白-151(fp-151),本实施例所用fp-151由德泰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提供。将重组贻贝足丝蛋白-151进行改性,得到邻苯二酚接枝率为1%的改性贻贝黏附蛋白。
将三联吡啶钌和过硫酸钠按1:2的比例配制成光引发剂混合液。
将改性透明质酸、引发剂混合液和改性贻贝黏附蛋白分别封装于简易三组分胶枪的三个通道中,将简易胶枪出料口剪开,按标识手动挤压将三组分混合液涂覆于缺损部位,其中改性透明质酸:改性贻贝黏附蛋白:光引发剂的摩尔比例为50:10:1。光引发剂的摩尔数按三联吡啶钌的摩尔数计算。涂覆厚度约为2mm,以紫外光照射2min,交联固化后形成屏障膜。通过拉力机测试屏障膜粘结在表皮组织上的正向拉伸强度约为30Mpa。
实施例2
将透明质酸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以5:1的比例投料进行接枝反应,制备得到改性透明质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接枝率为8%。
通过体外重组蛋白技术构建重组贻贝足丝蛋白-151(fp-151),将重组贻贝足丝蛋白-151进行改性,得到邻苯二酚接枝率为3%的改性贻贝黏附蛋白。
将三联吡啶钌和过硫酸钠按1:2的比例配制成光引发剂混合液。
将改性透明质酸、引发剂混合液和改性贻贝黏附蛋白分别封装于简易三组分胶枪的三个通道中,将简易胶枪出料口剪开,按标识手动挤压将三组分混合液涂覆于缺损部位,其中改性透明质酸:改性贻贝黏附蛋白:光引发剂的摩尔比例为40:10:1。光引发剂的摩尔数按三联吡啶钌的摩尔数计算。涂覆厚度约为2mm,以紫外光照射100s,交联固化后形成屏障膜。通过拉力机测试屏障膜粘结在表皮组织上的正向拉伸强度约为25Mpa。
实施例3
将透明质酸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以3:1的比例投料进行接枝反应,制备得到改性透明质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接枝率为15%。
通过体外重组蛋白技术构建重组贻贝足丝蛋白-151(fp-151),将重组贻贝足丝蛋白-151进行改性,得到邻苯二酚接枝率为6%的改性贻贝黏附蛋白。
将三联吡啶钌和过硫酸钠按1:1的比例配制成光引发剂混合液。
将改性透明质酸、引发剂混合液和改性贻贝黏附蛋白分别封装于简易三组分胶枪的三个通道中,将简易胶枪出料口剪开,按标识手动挤压将三组分混合液涂覆于缺损部位,其中改性透明质酸:改性贻贝黏附蛋白:光引发剂的摩尔比例为40:20:1。光引发剂的摩尔数按三联吡啶钌的摩尔数计算。涂覆厚度约为2mm,以紫外光照射90s,交联固化后形成屏障膜。通过拉力机测试屏障膜粘结在表皮组织上的正向拉伸强度约为26Mpa。
实施例4
将透明质酸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以5:2的比例投料进行接枝反应,制备得到改性透明质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接枝率为18%。
通过体外重组蛋白技术构建重组贻贝足丝蛋白-151(fp-151),将重组贻贝足丝蛋白-151进行改性,得到邻苯二酚接枝率为10%的改性贻贝黏附蛋白。
将三联吡啶钌和过硫酸钠按1:1的比例配制成光引发剂混合液。
将改性透明质酸、引发剂混合液和改性贻贝黏附蛋白分别封装于简易三组分胶枪的三个通道中,将简易胶枪出料口剪开,按标识手动挤压将三组分混合液涂覆于缺损部位,其中改性透明质酸:改性贻贝黏附蛋白:光引发剂的摩尔比例为70:30:3。光引发剂的摩尔数按三联吡啶钌的摩尔数计算。涂覆厚度约为2mm,以紫外光照射60s,交联固化后形成屏障膜。通过拉力机测试屏障膜粘结在表皮组织上的正向拉伸强度约为28Mpa。
实施例5
将透明质酸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以12:1的比例投料进行接枝反应,制备得到改性透明质酸,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接枝率为2%。
通过体外重组蛋白技术构建重组贻贝足丝蛋白-151(fp-151),将重组贻贝足丝蛋白-151进行改性,得到邻苯二酚接枝率为7%的改性贻贝黏附蛋白。
将三联吡啶钌和过硫酸钠按1:2的比例配制成光引发剂混合液。
将改性透明质酸、引发剂混合液和改性贻贝黏附蛋白分别封装于简易三组分胶枪的三个通道中,将简易胶枪出料口剪开,按标识手动挤压将三组分混合液涂覆于缺损部位,其中改性透明质酸:改性贻贝黏附蛋白:光引发剂的摩尔比例为150:40:3。光引发剂的摩尔数按三联吡啶钌的摩尔数计算。涂覆厚度约为2mm,以紫外光照射120s,交联固化后形成屏障膜。通过拉力机测试屏障膜粘结在表皮组织上的正向拉伸强度约为26Mpa。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阻隔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改性透明质酸、改性贻贝黏附蛋白以及光引发剂,所述改性透明质酸包括透明质酸以及接枝在所述透明质酸上的第一光交联剂,所述改性贻贝黏附蛋白包括贻贝黏附蛋白以及接枝在所述贻贝黏附蛋白上的第二光交联剂,其中,在紫外光照射以及所述光引发剂的条件下,所述第一光交联剂能够与所述第二光交联剂发生交联反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阻隔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贻贝黏附蛋白为重组贻贝足丝蛋白-151,所述第二光交联剂接枝在所述重组贻贝足丝蛋白-151的赖氨酸基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阻隔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交联剂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所述第二光交联剂为邻苯二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阻隔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交联剂在所述透明质酸上的接枝率为1%~25%;及/或,所述第二光交联剂在所述贻贝黏附蛋白上的接枝率为0.5%~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阻隔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包括三联吡啶钌以及与所述三联吡啶钌混合的过硫酸钠,所述三联吡啶钌与所述过硫酸钠的摩尔比为1:3~5:1。
6.一种屏障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屏障膜由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阻隔材料制备得到。
7.一种屏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改性透明质酸、改性贻贝黏附蛋白与光引发剂混合,其中,所述改性透明质酸包括透明质酸以及接枝在所述透明质酸上的第一光交联剂,所述改性贻贝黏附蛋白包括贻贝黏附蛋白以及接枝在所述贻贝黏附蛋白上的第二光交联剂;以及
通过紫外光照射使得所述第一光交联剂与所述第二光交联剂交联反应得到所述屏障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屏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透明质酸与所述改性贻贝黏附蛋白的摩尔比为2~15:1。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屏障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包括三联吡啶钌以及与所述三联吡啶钌混合的过硫酸钠,所述三联吡啶钌与所述过硫酸钠的摩尔比为1:3~5:1,所述三联吡啶钌与所述改性贻贝黏附蛋白的摩尔比为1:5~40。
10.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阻隔材料或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屏障膜作为口腔材料或医疗器械的应用。
CN201710307342.1A 2017-05-04 2017-05-04 阻隔材料、屏障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87857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7342.1A CN108785753B (zh) 2017-05-04 2017-05-04 阻隔材料、屏障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07342.1A CN108785753B (zh) 2017-05-04 2017-05-04 阻隔材料、屏障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85753A true CN108785753A (zh) 2018-11-13
CN108785753B CN108785753B (zh) 2021-01-29

Family

ID=64054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07342.1A Active CN108785753B (zh) 2017-05-04 2017-05-04 阻隔材料、屏障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78575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8812A (zh) * 2004-09-15 2007-08-15 生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光反应性多糖,光交联的多糖产品,其制备方法和从交联多糖制备的医药材料
WO2012048289A1 (en) * 2010-10-08 2012-04-12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Anti-adhesive barrier membrane using alginate and hyaluronic acid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CN103071190A (zh) * 2013-01-25 2013-05-01 广州华美康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织引导再生用胶原基复合生物膜的制备方法
KR101260757B1 (ko) * 2012-04-30 2013-05-06 오스템임플란트 주식회사 다중층 흡수성 치주조직재생유도막
CN103520766A (zh) * 2013-09-25 2014-01-22 高敏 贻贝粘蛋白液体产品、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8812A (zh) * 2004-09-15 2007-08-15 生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光反应性多糖,光交联的多糖产品,其制备方法和从交联多糖制备的医药材料
WO2012048289A1 (en) * 2010-10-08 2012-04-12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Anti-adhesive barrier membrane using alginate and hyaluronic acid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KR101260757B1 (ko) * 2012-04-30 2013-05-06 오스템임플란트 주식회사 다중층 흡수성 치주조직재생유도막
CN103071190A (zh) * 2013-01-25 2013-05-01 广州华美康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织引导再生用胶原基复合生物膜的制备方法
CN103520766A (zh) * 2013-09-25 2014-01-22 高敏 贻贝粘蛋白液体产品、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UAN YANG ET AL,: "Jack of all trades: versatile catechol crosslinking mechanisms",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
JUNG KYU PARK ET AL: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 by 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grafted hyaluronic acid bi-layer films for periodontal barrier applications", 《ACTA BIOMATERIALIA》 *
P. KARTHIK ET AL: "A visible-light active catechol–metal oxide carbonaceous polymeric material for 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
周珊珊: "《高分子材料》", 30 June 199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85753B (zh) 2021-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81550B (zh) 一种促进软骨损伤修复的共交联双网络水凝胶支架的制备方法
CN106039412B (zh) 使用生物砖制备构建体的方法
JP3962715B2 (ja) 皮膚および軟組織の欠損修復のための自己皮膚繊維芽細胞の使用
ES2710024T3 (es) Biotejido de colágeno y uso del mismo
CN106860919B (zh) 交联脱细胞羊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366979B (zh) 一种组织补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68671A (zh) 一种水凝胶负载细胞的3d骨修复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JP2003010313A (ja) 粘膜の再生を促進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粘膜再生調製物
CN1735685A (zh) 用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治疗组织
JP2020142114A (ja) 細胞外基質組成物
CN113318274B (zh) 一种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571835A (zh) 在创伤治疗中可用作生物活性物质的角质细胞
JP4982865B2 (ja) 皮膚組織改善材及びその利用
FR2639958A1 (fr) Support biologique pour cultures cellulaires constitue de proteines plasmatiques coagulees par la thrombine, son utilisation pour la culture des keratinocytes, leur recuperation et leur transport a des fins d'utilisation therapeutique
CN110478528A (zh) 一种新型的促组织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1450319B (zh) 一种仿生的预脉管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261557B (zh) 一种用于伤口愈合的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259980C (zh) 一种生物医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Luczyszyn et al. Histologic analysis of the acellular dermal matrix graft incorporation process: a pilot study in dogs.
CN108210995A (zh) 一种新型的复合生物组织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K3072535T3 (en) METHOD OF RECONSTRUCTION OF SKIN
JP5154434B2 (ja) 非無機化(non‐mineralized)結合組織の工学のためのビブリオ・ディアボリカス(Vibriodiabolicus)種により分泌される多糖の使用
CN108785753A (zh) 阻隔材料、屏障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6549731A (zh) 一种基于颗粒状骨替代物/丝素蛋白/透明质酸水凝胶的光固化复合成骨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1234429C (zh) 一种人工皮肤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