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80960A - 卡缘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卡缘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780960A
CN108780960A CN201780015652.4A CN201780015652A CN108780960A CN 108780960 A CN108780960 A CN 108780960A CN 201780015652 A CN201780015652 A CN 201780015652A CN 108780960 A CN108780960 A CN 1087809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compression zone
substrate holder
storage sp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56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守安圣典
田端正明
石田英敏
青山雅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7809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7809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02Details

Abstract

提高接触稳定性的卡缘连接器(A)具备:电路基板(30),其具有卡缘部(32),在卡缘部(32)中平行地设置有多个触点(33);合成树脂制的基板保持件(10),其收纳电路基板(30);受压部(34),其形成于电路基板(30);以及夹压部(20),其以隔着比受压部(34)的板厚窄的间隔相对的方式形成于基板保持件(10),通过以加压状态夹住受压部(34)从而将受压部(34)保持为移动限制状态。

Description

卡缘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卡缘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卡缘连接器,在有底的呈扁平的筒状的盖体的内部收纳电路基板,并且将填充剂充填到盖体与电路基板的间隙。电路基板中的配置了端子的卡缘部从盖体的正面突出而成为露出状态。在盖体的前端部嵌合有对方侧连接器,被设置于对方侧连接器的触点弹性地接触于卡缘部的端子。在盖体的内部,电路基板通过被形成于盖体的导向件被定位,并且电路基板通过已固化的填充剂而被限制移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822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因为被形成于盖体的导向件是在将电路基板插入到盖体内时与电路基板滑接的部件,虽然是一点点,但是在导向件与电路基板之间存在间隙。因此,电路基板相对于盖体的定位精度低,与对方侧连接器的触点之间的接触压力有可能产生偏差。
另外,盖体和填充剂因为要求具有绝缘性,所以将合成树脂作为材料。因此,在卡缘连接器在温度变化较大的环境下使用的情况下,电路基板伴随盖体与填充剂的热膨胀以及热收缩而移动,由此卡缘部的端子和对方侧连接器的触点滑动。当发生这样的滑动时,卡缘连接部的端子与对方侧连接器的触点之间的接触电阻变得不稳定,所以期望改进。
本发明是基于如上述的实情完成的,其目的为提高接触稳定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电路基板,其具有卡缘部,在该卡缘部中平行地设置有多个触点;合成树脂制的基板保持件,其收纳所述电路基板;受压部,其形成于所述电路基板;以及夹压部,其以隔着比所述受压部的板厚窄的间隔相对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基板保持件,通过以加压状态夹住所述受压部从而将所述受压部保持为移动限制状态。
发明效果
因为夹压部以隔着比电路基板的受压部的板厚窄的间隔相对的方式形成,所以通过基板保持件的弹性变形和夹压部的塑性变形,能够将电路基板相对于基板保持件确实地进行定位。由此,因为以基板保持件为基准的触点的位置稳定,所以触点的接触稳定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将实施例1的卡缘连接器嵌合到对方侧连接器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2是示出将没有安装电路基板的卡缘连接器嵌合到对方侧连接器的状态的俯视剖视图。
图3是示出卡缘连接器的俯视剖视图。
图4是图3的X-X线剖视图。
图5是示出将卡缘连接器嵌合到对方侧连接器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将卡缘连接器嵌合到对方侧连接器的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基板保持件的前端部形成有嵌合部,该嵌合部用于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所述对方侧连接器具有能够与所述触点连接的端子零件,所述卡缘部配置于所述电路基板的前端缘部,所述受压部配置于比所述电路基板的后端部靠前方的位置。在受压部配置于电路基板的后端部的情况下,因为卡缘部伴随基板保持件热膨胀以及热收缩而向前后移动,所以在对方侧连接器的端子零件与触点之间产生滑动从而接触阻力变得不稳定。但是,因为受压部在比电路基板的后端部靠前方的位置、也就是说比较接近于卡缘部的位置被夹压部夹住,所以卡缘部向前后的移动量被抑制得小。由此,因为触点与端子零件之间的滑动也被抑制,所以接触稳定性良好。
本发明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嵌合部形成为朝前方呈筒状地突出,所述嵌合部的内部成为连接器收纳空间,该连接器收纳空间用于收纳所述对方侧连接器,所述夹压部配置于比所述连接器收纳空间的后端靠后方的位置。根据此结构,不需要在连接器收纳空间的内部设置用于配置夹压部的空间,所以能够避免嵌合部的大型化。
本发明也可以构成为在所述电路基板相对于所述基板保持件被收纳于正规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受压部的前端配置于在前后方向上与所述连接器收纳空间的后端大致相同的位置。根据此结构,能够通过目视确认电路基板相对于基板保持件是否安装到正规的位置。
本发明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嵌合部成为用于将所述电路基板插入到所述基板保持件内的插入口。根据此结构,因为嵌合部还兼备作为电路基板的插入口的功能,能够将基板保持件形成为后端部被封闭的有底筒状的单一部件。
本发明也可以构成为所述受压部从所述电路基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侧缘部局部地突出。根据此结构,在将电路基板安装到基板保持件时,只有在安装过程的最后阶段在夹压部与受压部之间产生摩擦阻力,因此作业性良好。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图6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关于前后方向,将图1-图3、图5、图6的左方定义为前方。关于上下方向,将图1、图4、图6示出的朝向原样地定义为上方、下方。
本实施例的连接器具备卡缘连接器A、对方侧连接器B以及嵌合弹簧50。卡缘连接器A构成为具备合成树脂制的基板保持件10和电路基板30。如图3所示,基板保持件10为只有前端面开口的呈有底筒状的单一部件,基板保持件10具备基板收纳部11和嵌合部23。基板收纳部11构成基板保持件10的后端侧部分,其整体呈扁平的有底筒状,基板收纳部11的上下尺寸比宽度尺寸(左右尺寸)小。
如图3、图4所示,基板收纳部11具备:一对侧壁部12,其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细长且左右对称;上壁部13,其将两个侧壁部12的上端缘彼此连结;下壁部14,其将两个侧壁部12的下端缘彼此连结;以及后壁部15,其与上述4个壁部12、13、14的后端缘相连。也就是说,基板收纳部11形成为后端被封闭的有底筒状。基板收纳部11的内部空间成为基板收纳空间16。
在左右两个侧壁部12的内侧面形成有一对导向槽17,导向槽17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细长且左右对称的形状。导向槽17在从比基板收纳部11的前端稍微靠后方的位置到基板收纳部11的最后端为止的区域连续地形成。导向槽17的上下间隔设定为与后述的电路基板30的板厚尺寸相同或者比电路基板30的板厚尺寸稍微大的尺寸。
在左右两个侧壁部12的内侧面的最前端部形成有一对引导槽18,引导槽18配置于比导向槽17靠左右方向的外侧的位置。一对引导槽18的俯视形状形成为两个引导槽18的左右间隔朝向后方逐渐变窄的锥形。引导槽18的前端向后述的连接器收纳空间26的后端部开口。引导槽18的后端位于比导向槽17的前端稍微靠前方的位置。
在左右两个侧壁部12形成有左右对称的一对夹压部20,夹压部20以使侧壁部12的内侧面凹陷的方式形成。夹压部20以在前后方向上介于导向槽17的前端与引导槽18的后端之间的方式配置。夹压部20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与导向槽17以及引导槽18大致相同的高度。夹压部20的内部空间(一对夹压面21之间的空间)在侧壁部12的内侧面朝基板收纳空间16开放。夹压部20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比导向槽17靠外侧(与导向槽17相比从侧壁部12的内侧面远离的一侧)。也就是说,左侧的夹压部20的整体配置于比左侧的导向槽17的左侧缘靠左方的位置,右侧的夹压部20的整体配置于比右侧导向槽17的右侧缘靠右方的位置。
夹压部20的前端与引导槽18的后端相连。夹压部20的内部空间通过引导槽18而朝比基板收纳部11的前端靠前方的空间(后述的连接器收纳空间26)开放。夹压部20的后端面成为止动部22,止动部22与电路基板30插入到基板收纳部11的方向形成直角。在将电路基板30插入到基板收纳部11时,若电路基板30到达正规插入位置,止动部22则对电路基板30的进一步插入进行限制。
各个夹压部20分别具有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的一对夹压面21。夹压面21为与电路基板30插入到基板收纳部11的插入方向平行的平坦面。在夹压面21与其他部件一次都没有接触的未接触状态(电路基板30一次都没有插入到基板收纳部11内的状态)下,一对夹压面21的上下尺寸(间隔)设定为比电路基板30的受压部34的板厚尺寸稍微小的尺寸。
嵌合部23构成为具备凸缘部24和周壁部25。凸缘部24以从基板收纳部11的前端部外周缘遍及整个周向地向外表面侧呈肋状地凸出。凸缘部24的正视形状为横长的大致方形。周壁部25形成为从凸缘部24的外周缘朝前方延伸的大致方筒状。周壁部25的上下尺寸比基板收纳部11的上下尺寸大,周壁部25的左右尺寸比基板收纳部11的左右尺寸大。
嵌合部23的内部空间成为连接器收纳空间26,连接器收纳空间26用于收纳对方侧连接器B。连接器收纳空间26的前端朝基板保持件10的前方开放,连接器收纳空间26的后端与基板收纳空间16连通。在嵌合部23的左右两个外侧面形成有左右对称的一对被按压面27。被按压面27相对于前后方向(与两个连接器A、B的嵌合方向平行的方向)倾斜。
嵌合部23的前端面成为嵌合基准抵接面28,嵌合基准抵接面28在卡缘连接器A和对方侧连接器B正规嵌合时,与对方侧连接器B的嵌合基准接受面45抵接。因为连接器收纳空间26的上下尺寸比基板收纳空间16的上下尺寸大,连接器收纳空间26的左右尺寸比基板收纳空间16的左右尺寸大,所以凸缘部24的前表面与连接器收纳空间26相对。该凸缘部24的前表面(连接器收纳空间26的底端面)成为用于确认电路基板30插入到基板收纳空间16的插入深度的插入确认基准面29。上述夹压部20的整体配置于比插入确认基准面29(连接器收纳空间26的后端)靠后方的位置。
电路基板30由平板构成,平板的俯视形状的整体呈大致方形,平板的板厚尺寸(上下尺寸)设定为整体大致恒定的尺寸。电路基板30由基板主体部31和卡缘部32构成。基板主体部31整体被收纳于基板收纳空间16内。在基板主体部31配置有印刷电路(省略图示)或者半导体等实装电子部件等。在卡缘部32配置有沿左右方向排列的多个触点33。在触点33的表面(与后述的端子零件48接触的面)实施了镀锡(省略图示)的表面处理。卡缘部32配置于比基板收纳部11靠前方的位置、即连接器收纳空间26内。
在基板主体部31的左右两个侧缘的前端部形成有左右对称的一对受压部34。受压部34从基板主体部31的侧缘朝左右方向外方呈对齐状地突出。受压部34的俯视形状为方形。受压部34的前端缘与前后方向形成为大致直角,在将电路基板30插入到基板收纳空间16内时作为插入确认缘部34F发挥作用。受压部34的后端缘与前后方向形成大致直角,在将电路基板30插入到基板收纳空间16内时作为抵接缘部34R发挥作用。另外,基板主体部31的左右两个侧缘部中的比受压部34靠后方的细长的区域作为在将电路基板30插入到基板收纳空间16内时与导向槽17滑接的滑接缘部35发挥作用。
在将电路基板30组装到基板保持件10时,从基板保持件10的前方插入电路基板30。此时,嵌合部23的连接器收纳空间26作为用于将电路基板30插入到基板收纳空间16内的插入口23E发挥作用。已插入到嵌合部23内的电路基板30从其后端部侧收纳于基板收纳空间16内。此时,因为将左右两个滑接缘部35嵌入到导向槽17并且与其滑接,所以电路基板30在基板收纳空间16内且在上下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被定位,从而以稳定的姿势插入到基板收纳空间16内。此时,在滑接缘部35与导向槽17之间不会产生较大的摩擦。
当到达电路基板30插入到基板收纳空间16内的插入过程的最后阶段时,一对受压部34被压入到一对夹压部20内。此时,因为受压部34的前端部位于比夹压部20的前端靠前方的位置,所以被夹压部20夹住的部分只是受压部34中的后端侧区域。通过该压入,基板收纳部11以整体将上壁部13与下壁部14的间隔扩大的方式弹性变形,并且夹压面21与受压部34摩擦而产生塑性变形。由此,虽然在夹压部20与受压部34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阻力,但是该较大的摩擦阻力仅在电路基板30的插入过程的最后阶段产生。
当电路基板30插入到正规位置为止时,因为受压部34的抵接缘部34R从前方抵接于夹压部20的止动部22,所以限制电路基板30进一步的插入动作。另外,受压部34的插入确认缘部34F在俯视时与基板保持件10的插入确认基准面29呈对齐状地排列。因此,基于插入确认缘部34F相对于插入确认基准面29的在前后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关系,能够目视确认电路基板30是否插入到正规位置。
在将电路基板30插入到正规插入位置的状态下,通过如上述那样的基板收纳部11的弹性变形,受压部34成为在上下一对夹压面21之间以加压状态在板厚方向上被夹住的压入状态。通过因压入(加压)而在夹压面21(夹压部20)与受压部34之间产生的较大的摩擦力,从而限制电路基板30相对于基板收纳部11(基板保持件10)朝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相对移位。另外,通过夹压面21夹住电路基板30,从而限制电路基板30相对于基板收纳部11(基板保持件10)朝上下方向的相对移位。
对方侧连接器B具备合成树脂制的壳体40和多个端子零件48,多个端子零件48沿左右方向并列地收纳于壳体40内。在端子零件48的表面(上述的与触点33接触的面)实施了镀锡(省略图示)的表面处理。壳体40具备端子收纳部41和将端子收纳部41的前端侧区域包围的罩部42。在端子收纳部41内形成有呈横长狭缝状的基板插入槽43,基板插入槽43的正面(在与卡缘连接器A嵌合时与卡缘连接器A相对的面)开口。端子零件48的弹性接触部(省略图示)面向基板插入槽43内。
罩部42从端子收纳部41的外周向前方突出。端子收纳部41的外周与罩部42的内周之间的空间成为朝壳体40的前方开放的嵌合空间44。当两个连接器A、B正规嵌合时,端子收纳部41被收纳于卡缘连接器A的连接器收纳空间26内,卡缘连接器A的嵌合部23被嵌入于嵌合空间44内。当两个连接器A、B正规嵌合时,卡缘连接器A的嵌合基准抵接面28与抵接嵌合空间44的底端面的嵌合基准接受面45抵接。由此,两个连接器A、B在前后方向上被定位。另外,在两个连接器A、B嵌合的状态下,卡缘部32插入到基板插入槽43,从而端子零件48的弹性接触部从上方或者下方弹性地抵接于触点33。
在构成罩部42的上表面壁形成有弹簧接受部46。在构成罩部42的侧面壁形成有连通槽47,连通槽47从罩部42的外周面连通到嵌合空间44内。在两个连接器A、B嵌合的状态下,连通槽47和被按压面27位于在前后方向上相对应的位置。嵌合弹簧50由细长的具有弹簧性的棒材构成,具备左右对称的一对细长的腿部51和将两个腿部51的上端部彼此连结的连结部52。在将两个连接器A、B嵌合后,将嵌合弹簧50的连结部52卡止于对方侧连接器B的弹簧接受部46,并且将两个腿部51收纳于连通槽47而使其弹性地抵接于被按压面27。由此,两个连接器A、B被保持为使嵌合基准抵接面28和嵌合基准接受面45抵接的状态。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卡缘连接器A具备:电路基板30,其具有卡缘部32,在卡缘部32中平行地设置有多个触点33;合成树脂制的基板保持件10,在其内收纳电路基板30;受压部34,其形成于电路基板30;以及夹压部20,其形成于基板保持件10。夹压部20形成为以隔着比受压部34的板厚窄的间隔相对的方式形成,通过以加压状态夹着受压部34从而保持为移动限制状态。因为夹压部20以隔着比电路基板30的受压部34的板厚窄的间隔相对的方式形成,所以通过基板保持件10的弹性变形和夹压部20的塑性变形,能够将电路基板30相对于基板保持件10确实地进行定位。由此,因为以基板保持件10为基准的触点33的位置稳定,所以触点33的接触稳定性提高。
另外,在基板保持件10的前端部形成有嵌合部23,嵌合部23用于与对方侧连接器B嵌合,对方侧连接器B具有能够与触点33连接的端子零件48,卡缘部32配置于电路基板30的前端缘部。因此,在受压部34配置于电路基板30的后端部的情况下,因为卡缘部32伴随基板保持件10热膨胀以及热收缩而向前后移动,所以在对方侧连接器B的端子零件48与触点33之间,有可能产生滑动而使得端子零件48与触点33之间的接触阻力不稳定。
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因为受压部34在比电路基板30的后端部靠前方的位置、也就是说比较接近于卡缘部32(触点33与端子零件48的接触位置)的位置被夹压部20夹住,所以卡缘部32向前后的移动量被抑制得小。由此,因为触点33与端子零件48之间的滑动也被抑制,所以接触稳定性良好。另外,虽然在触点33与端子零件48的接触面实施了镀锡,但是因为如上述那样地在触点33与端子零件48之间的微动磨损被抑制,所以即使实施比较廉价的镀锡也不会产生接触不良。如此,由于不必在触点33与端子零件48的接触面实施昂贵的镀金即可,所以实现成本降低。
另外,嵌合部23形成为从基板收纳部11朝前方呈筒状地突出,嵌合部23的内部成为用于收纳对方侧连接器B的连接器收纳空间26。并且,夹压部20配置于比连接器收纳空间26的后端(插入确认基准面29)靠后方的位置。根据此结构,不需要在连接器收纳空间26的内部设置用于配置夹压部20的空间,所以能够避免嵌合部23的大型化。
另外,在电路基板30相对于基板保持件10被收纳于正规位置的状态下,位于受压部34的前端的插入确认缘部34F配置于在前后方向上与位于连接器收纳空间26的后端的插入确认基准面29大致相同的位置。根据此结构,能够从基板保持件10的前方通过目视确认电路基板30相对于基板保持件10是否安装到正规位置。
另外,嵌合部23成为用于将电路基板30插入到基板保持件10内的插入口23E。也就是说,嵌合部23不仅具有作为与对方侧连接器B的嵌合单元的功能,而且还兼备作为电路基板30的插入口23E的功能。由此,实现将基板保持件10形成为后端部被封闭的有底筒状的单一部件。
另外,受压部34从电路基板30的宽度方向上的侧缘部局部地突出。根据此结构,在将电路基板30安装于基板保持件10时,只有在安装过程的最后阶段在夹压部20与受压部34之间产生摩擦阻力,因此作业性良好。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不限定为根据上述描述以及附图说明的实施例,例如以下的实施例也被包括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在上述实施例中,受压部配置于比电路基板的后端部靠前方的位置,但是受压部也可以配置于电路基板的后端部。
(2)在上述实施例中,将夹压部配置于比连接器收纳空间的后端靠后方的位置,但是夹压部也可以配置于比连接器收纳空间的后端靠前方的位置。
(3)在上述实施例中,受压部的前端在前后方向上配置于与连接器收纳空间的后端大致相同的位置,但是受压部的前端也可以配置于在前后方向上比连接器收纳空间的后端靠前方的位置或者比连接器收纳空间的后端靠后方的位置。
(4)在上述实施例中,将电路基板从前方插入到基板保持件,但是也可以将电路基板从后方插入基板保持件。
(5)在上述实施例中,嵌合部形成为朝前方呈筒状突出的形状,但是嵌合部也可以形成为使基板保持件的前表面凹陷的形式或者从基板保持件的前端部外周呈凸缘状凸出的形式。
附图标记说明
A…卡缘连接器
B…对方侧连接器
10…基板保持件
20…夹压部
23…嵌合部
23E…插入口
26…连接器收纳空间
30…电路基板
32…卡缘部
33…触点
34…受压部
48…端子零件

Claims (6)

1.一种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电路基板,其具有卡缘部,在该卡缘部中平行地设置有多个触点;
合成树脂制的基板保持件,其收纳所述电路基板;
受压部,其形成于所述电路基板;以及
夹压部,其以隔着比所述受压部的板厚窄的间隔相对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基板保持件,通过以加压状态夹住所述受压部从而将所述受压部保持为移动限制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板保持件的前端部形成有嵌合部,该嵌合部用于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所述对方侧连接器具有能够与所述触点连接的端子零件,
所述卡缘部配置于所述电路基板的前端缘部,
所述受压部配置于比所述电路基板的后端部靠前方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合部形成为朝前方呈筒状地突出,
所述嵌合部的内部成为连接器收纳空间,该连接器收纳空间用于收纳所述对方侧连接器,
所述夹压部配置于比所述连接器收纳空间的后端靠后方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路基板相对于所述基板保持件被收纳于正规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受压部的前端配置于在前后方向上与所述连接器收纳空间的后端大致相同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合部成为用于将所述电路基板插入到所述基板保持件内的插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卡缘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压部从所述电路基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侧缘部局部地突出。
CN201780015652.4A 2016-03-11 2017-02-20 卡缘连接器 Pending CN1087809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48204 2016-03-11
JP2016048204A JP2017162762A (ja) 2016-03-11 2016-03-11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PCT/JP2017/006050 WO2017154530A1 (ja) 2016-03-11 2017-02-20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780960A true CN108780960A (zh) 2018-11-09

Family

ID=59789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5652.4A Pending CN108780960A (zh) 2016-03-11 2017-02-20 卡缘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17162762A (zh)
CN (1) CN108780960A (zh)
WO (1) WO201715453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41071A (zh) * 2019-02-07 2020-08-14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连接器组件
CN111668638A (zh) * 2019-03-08 2020-09-15 株式会社三国 电子元件模块及其连接器壳体
CN112839455A (zh) * 2019-11-22 2021-05-25 新电元工业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75253A1 (de) * 2004-02-04 2005-08-18 Conti Temic Microelectronic Gmbh Metallisches gehäuse
CN201041841Y (zh) * 2007-03-09 2008-03-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CN202872086U (zh) * 2012-08-27 2013-04-10 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03423298U (zh) * 2013-07-30 2014-02-05 东莞市奕联实业有限公司 迷你sas接口连接器
CN103858286A (zh) * 2011-10-05 2014-06-1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能够外部连接的电子电路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76790U (zh) * 2009-10-22 2010-09-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JP5880427B2 (ja) * 2012-12-28 2016-03-0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JP2015185210A (ja) * 2014-03-20 2015-10-22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JP6229610B2 (ja) * 2014-07-18 2017-11-1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75253A1 (de) * 2004-02-04 2005-08-18 Conti Temic Microelectronic Gmbh Metallisches gehäuse
CN201041841Y (zh) * 2007-03-09 2008-03-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卡缘连接器
CN103858286A (zh) * 2011-10-05 2014-06-1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能够外部连接的电子电路单元
CN202872086U (zh) * 2012-08-27 2013-04-10 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03423298U (zh) * 2013-07-30 2014-02-05 东莞市奕联实业有限公司 迷你sas接口连接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41071A (zh) * 2019-02-07 2020-08-14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连接器组件
CN111541071B (zh) * 2019-02-07 2024-03-15 泰科电子日本合同会社 连接器组件
CN111668638A (zh) * 2019-03-08 2020-09-15 株式会社三国 电子元件模块及其连接器壳体
CN111668638B (zh) * 2019-03-08 2024-04-02 株式会社三国 电子元件模块及其连接器壳体
CN112839455A (zh) * 2019-11-22 2021-05-25 新电元工业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
CN112839455B (zh) * 2019-11-22 2022-10-28 新电元工业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54530A1 (ja) 2017-09-14
JP2017162762A (ja) 2017-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87475B1 (ko) 커넥터 조립체
CN107528153B (zh) 连接器
CN107017522B (zh) 连接器
CN108780960A (zh) 卡缘连接器
KR20080026043A (ko) 전기 커넥터
JP2016213080A (ja) コネクタ
KR101595657B1 (ko) 커넥터
US10553997B2 (en) Connector mateable with a mating connector and including a contact with a narrow portion to achieve a reduced contact width
US10454221B2 (en) Connector mountable on an upper surface of a circuit board
KR20160118145A (ko) 전기 커넥터
US9905965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CN105207006A (zh) 电连接器组合
JP5999510B2 (ja) 雌端子金具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281075A (zh) 连接器
CN107017523B (zh) 连接器
US9853395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JP2019160697A (ja) コネクタ
TWI472094B (zh) 連接器
CN103427311B (zh) 夹具及连接器
JP2012054106A (ja) コネクタ
JP6215119B2 (ja) Usbレセプタクル
JP4168911B2 (ja) コネクタ
CN105826732A (zh) 连接器
JP2013165019A (ja) コネクタ
JP2016207253A (ja) コネクタと端子金具の接続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10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