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17522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17522B
CN107017522B CN201710022799.8A CN201710022799A CN107017522B CN 107017522 B CN107017522 B CN 107017522B CN 201710022799 A CN201710022799 A CN 201710022799A CN 107017522 B CN107017522 B CN 1070175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piece
movable plate
pair
protrusion
elastic lo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227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17522A (zh
Inventor
铃木雅和
中居和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175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75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175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175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01R13/447Shutter or cover plate
    • H01R13/453Shutter or cover plate opened by engagement of counterpart
    • H01R13/4538Covers sliding or withdrawing in the direction of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7/00Four or more pol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可提高使阴侧壳体与动板卡定时的作业性。动板(30)具有一对弹性卡定片(34),能以使弹性卡定片(34)的突出方向倾斜的形式弹性地弯曲变形,阴侧壳体(50)通过使卡定部(55)与弹性卡定片(34)卡定而将动板(30)拉回到初始位置。在通过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将动板(30)保持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下,阴侧壳体(50)的卡定部(55)通过使弹性卡定片(34)弹性变形而向与弹性卡定片(34)卡定的卡定位置移位。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在与一对弹性卡定片(34)的分离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空开间隔地成对,且在一对弹性卡定片(34)的分离方向上配置于与一对弹性卡定片(34)不同的位置。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阳侧壳体,其具有罩部;多个阳端子零件,其安装于阳侧壳体;以及动板,其收纳于罩部内,将阳端子零件的突片定位。当进入到罩部内的阴侧壳体向嵌合方向移动时,伴随于此,动板从初始位置向嵌合位置移动。
在罩部的内壁形成有初始位置保持突起,该初始位置保持突起用于限制初始位置的动板落入到嵌合位置。另外,在动板上形成有能弹性变形的壁部。在从两壳体嵌合的状态使阴侧壳体向罩部外脱离时,阴侧壳体通过与壁部卡定从而将动板从嵌合位置拉回到初始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17442号公报
在使阴侧壳体嵌入到罩部内的过程中,壁部在暂时弹性变形后弹性复原并成为与阴侧壳体卡定的状态。通过该卡定,动板成为能被阴侧壳体从嵌合位置拉回到初始位置的状态。
在阴侧壳体和壁部卡定的过程中,产生由于弹性变形的壁部的弹性复原力引起的阻力,因此担心作业性下降。作为其对策,考虑到将壁部和阴侧壳体的卡定量减少。但是,那样的话,在阴侧壳体将动板从嵌合位置拉回到初始位置的过程中,有可能壁部从阴侧壳体脱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高使阴侧壳体与动板卡定时的作业性。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阳侧壳体,其安装有多个阳端子零件;罩部,其形成于所述阳侧壳体,将所述多个阳端子零件的突片包围;动板,其在将多个所述突片定位的状态下收纳于所述罩部内,能在初始位置与嵌合位置之间移动;初始位置保持突起,其形成于所述罩部的内壁,限制初始位置的所述动板落入到嵌合位置;阴侧壳体,其通过在所述罩部内与所述动板平行地移动,从而相对于所述阳侧壳体嵌合/脱离;一对弹性卡定片,其能弹性变形,以从在与所述动板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分离的两位置与所述动板的移动方向大致平行地突出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动板;以及卡定部,其形成于所述阴侧壳体,通过所述卡定部与所述弹性卡定片卡定,从而所述阴侧壳体能将嵌合位置的所述动板拉回到初始位置,且通过使所述弹性卡定片从所述卡定部与所述弹性卡定片不卡定的位置弹性变形,从而所述卡定部能移位到与所述弹性卡定片卡定的卡定位置,所述动板能以使所述弹性卡定片的突出方向倾斜的形式弹性地弯曲变形,所述初始位置保持突起配置成在与所述一对弹性卡定片的分离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空开间隔地成对,且在所述一对弹性卡定片的分离方向上配置于与所述一对弹性卡定片不同的位置。
发明效果
当在动板通过与初始位置保持突起的卡定而保持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下阴侧壳体进入到罩部内时,卡定部按压弹性卡定片。此时,动板在与和初始位置保持突起的抵接位置不同的位置上,经由弹性卡定片受到来自阴侧壳体的按压力。于是,根据杠杆原理,动板弯曲。通过该弯曲,弹性卡定片相对于阴侧壳体的卡定部的卡定量减少,所以卡定部到达卡定位置时的弹性卡定片的弹性变形量变小。由此,在使阴侧壳体与动板卡定时,由于弹性卡定片的弹性复原力引起的阻力减小,所以作业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连接器中将阳侧壳体和阴侧壳体嵌合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2是表示阳侧壳体中动板保持于初始位置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3是阳侧壳体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阴侧壳体中将动板卸下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5是动板的主视图。
图6是动板的仰视图。
图7是沿图3的X-X线的剖视图。
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9是表示使阴侧壳体与动板卡定的过程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0是表示阴侧壳体与保持于初始位置的动板卡定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1是表示阴侧壳体和阳侧壳体嵌合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2是在阴侧壳体将动板拉回到初始位置的过程中动板与初始位置保持突起抵接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在阴侧壳体将动板拉回到初始位置的过程中动板开始跨越初始位置保持突起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14是表示阴侧壳体从保持于初始位置的动板开始脱离的状态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也可以为,在所述一对弹性卡定片的分离方向上,所述一对弹性卡定片配置于比所述一对初始位置保持突起靠端部侧。在动板弯曲时,越接近端部则弹性卡定片的倾斜越大,所以着眼于这方面,将弹性卡定片配置于比初始位置保持突起靠端部侧。由此,动板弯曲时的弹性卡定片的倾斜变大,所以弹性卡定片和阴侧壳体的卡定部的卡定量变小。
本发明也可以为,在所述一对弹性卡定片的分离方向上,所述一对弹性卡定片对称地配置,且所述一对初始位置保持突起对称地配置。根据该构成,动板在弯曲时不变形为波形,所以曲率变大。由此,动板弯曲时的弹性卡定片的倾斜变大,所以弹性卡定片和阴侧壳体的卡定部的卡定量变小。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图14对将本发明具体化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前后方向,将图1、2中的右方定义为前方。关于上下方向,将图1-5所表示的方向原样地定义为上方、下方。关于左右方向,将图3-6所表示的方向原样地定义为左方、右方。本实施例1的连接器A构成为具备:阳侧连接器M,如图1、2所示,其安装于电路基板P;以及阴侧连接器F,如图1所示,其相对于阳侧连接器M能嵌合/脱离。
<阳侧连接器M>
阳侧连接器M构成为具备合成树脂制的阳侧壳体10、多个阳端子零件13、以及合成树脂制的动板30。阳侧壳体10具备壁状的端子保持部11、以及从端子保持部11向前方呈大致方筒状突出的罩部12。如图3、4所示,端子保持部11和罩部12的主视形状呈左右方向长的大致长方形。
在端子保持部11处保持有多根细长的阳端子零件13。阳端子零件13是侧视形状弯曲为大致L字形的形状,构成为包括:突片14,其在前后方向延伸并贯通端子保持部11;以及基板连接部15,其从突片14的后端向下方伸出并与电路基板P连接。突片14中突出到比端子保持部11靠前方的部分由罩部12统一包围。罩部12内的空间成为用于使阴侧连接器F嵌合并且使动板30移动的动作空间16。
如图4所示,在构成罩部12的上壁部17的内表面(与动作空间16面对的下表面)形成有左右对称的一对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为从比左右方向上的上壁部17的两端稍微靠中央的位置突出的形式。在构成罩部12的下壁部19的内表面(与动作空间16面对的上表面)也与上壁部17同样,形成有左右对称的一对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为从比左右方向上的上壁部17的两端稍微靠中央的位置突出的形式。并且,上壁部17的左侧的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和下壁部19的左侧的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相同位置。另外,上壁部17的右侧的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和下壁部19的右侧的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也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相同位置。
在构成罩部12的左右两侧壁部20的内表面(与动作空间16面对的面)形成有左右对称的一对防脱突起21。一对防脱突起21配置于上下方向上的中央位置。一对防脱突起21配置于动作空间16中的左右方向最端部。因此,左右空开间隔地成对的上述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比一对防脱突起21靠中央侧。另外,在前后方向上,所有的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位于比防脱突起21靠后方(罩部12的里侧)。
如图1-4所示,在上壁部17形成有从其内表面向下方突出的左右对称的一对肋22。肋22具备:在动作空间16内引导前后移动的动板30和阴侧连接器F的功能;以及限制动板30或阴侧连接器F以不正确的方向收纳到动作空间16内的功能。
如图5所示,动板30是使板面相对于前后方向垂直地朝向的呈大致长方形的板状的构件。动板30在将多个阳端子零件13的突片14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上定位的状态下能在罩部12(动作空间16)内向前后方向平行移动。在动板30上形成有用于使各突片14贯通的多个定位孔31。多个突片14通过与定位孔31嵌合从而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上定位。
在动板30的外周缘中的上缘部形成有左右对称的一对保持用突部32。在动板30的外周缘中的下缘部也与上缘部同样,形成有左右对称的一对保持用突部32。保持用突部32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与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大致相同的位置。上缘部的左侧的保持用突部32和下缘部的左侧的保持用突部32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相同位置。上缘部的右侧的保持用突部32和下缘部的右侧的保持用突部32也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相同位置。
在动板30的外周缘中的左右两侧缘部形成有左右对称的一对防脱用突部33。一对防脱用突部33配置于上下方向上的中央位置。一对防脱用突部33以与上述的一对防脱突起21对应的方式配置于动板30中的左右方向最端部。因此,左右空开间隔地成对的上述保持用突部32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比一对防脱用突部33靠中央侧。
在动板30上形成有左右对称的一对弹性卡定片34,一对弹性卡定片34呈向前方呈悬臂状伸出的形式。弹性卡定片34形成使板厚方向朝向左右方向的板状。因此,弹性卡定片34能向左右方向(板厚方向)弹性变形。弹性卡定片34的能弹性变形的方向是罩部12内的动板30的移动方向、及相对于罩部12内的阴侧连接器F的移动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
如图7所示,在左侧的弹性卡定片34的伸出端部(前端部)形成有向右方突出的形式的卡定突起35。在右侧的弹性卡定片34的伸出端部(前端部)形成有向左方突出的形式的卡定突起35。如图8所示,在卡定突起35的前表面形成有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的前侧锥面36。在卡定突起35的后表面形成有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的后侧锥面37。
一对弹性卡定片34配置于比上下方向上的中央稍微靠下侧。另外,弹性卡定片34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比动板30的两端稍微靠中央的位置。即,在左右方向上,一对弹性卡定片34位于比左右空开间隔地成对的保持用突部32靠端部侧,并位于比左右空开间隔地成对的防脱用突部33靠中央侧。在将动板30收纳于罩部12(动作空间16)内的状态下,一对弹性卡定片34的卡定突起35位于比左右空开间隔地成对的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靠端部侧,并位于比左右空开间隔地成对的防脱突起21靠中央侧。
如图5、8所示,在动板30上形成有左右对称的一对狭缝38。狭缝38是在上下方向细长、并在前后贯通动板30的形式。狭缝38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弹性卡定片34与防脱用突部33之间。狭缝38在上下方向上的形成范围成为包含弹性卡定片34的区域。另外,在动板30上以在前后贯通的形式形成有左右对称的一对起模孔39。起模孔39是在通过模具将卡定突起35(动板30)成型时形成的,在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上配置于与卡定突起35对应的区域(即,与弹性卡定片34相邻的位置)。
动板30中被狭缝38和起模孔39夹着的宽度狭窄部40容易变形。并且,弹性卡定片34的基端部与该宽度狭窄部40相连。因此,弹性卡定片34能以使弹性卡定片34自身弯曲的方式向左右方向弹性变形,同时能以伴随宽度狭窄部40的弹性变形向左右方向摇动的方式改变方向。
如图3、5所示,在动板30上形成有左右对称的一对第1槽部41。第1槽部41是从动板30的上缘部向下方切入的形式,能在前后方向与罩部12的肋22滑动接触。在动板30上形成有左右对称的一对第2槽部42。第2槽部42是从动板30的下缘部向上方切入的形式。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与第1槽部41相同的位置。第2槽部42的上下方向的长度短于肋22及第1槽部41的上下方向的长度。
一对第1槽部41和一对第2槽部42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相同位置,动板30的上下尺寸在形成有第1槽部41和第2槽部42的部分局部地变小。另外,一对第1槽部41和一对第2槽部42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比一对弹性卡定片34靠中央侧的位置。由此,能以第1槽部41和第2槽部42的形成区域作为边界,将动板30划分为没有形成弹性卡定片34的中央区域43和形成有一对弹性卡定片34的左右一对端部侧区域44。
动板30呈板状,因此能以在整体上使前表面凹陷的形式(即,一对弹性卡定片34的卡定突起35彼此接近的形式)弹性地弯曲变形,并且能以在整体上使后表面凹陷的形式(即,一对弹性卡定片34的卡定突起35彼此分离的形式)弹性地弯曲变形。而且,如上所述,第1槽部41及第2槽部42的形成区域的上下尺寸局部地减小,所以更容易弹性变形。
动板30在阴阳两连接器F、M未嵌合的状态下收纳于罩部12(动作空间16)内,如图2、7、8所示,保持于初始位置。位于初始位置的动板30,通过动板30的两对保持用突部32从前方抵接于罩部12的两对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从而被限制向朝向罩部12的里面的后方(嵌合位置侧)的移动。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和保持用突部32的抵接位置是在左右方向(一对弹性卡定片34分离的方向)上与弹性卡定片34不同的位置,且是在左右方向上比弹性卡定片34靠中央侧的位置。
另外,位于初始位置的动板30通过动板30的一对防脱用突部33从后方与罩部12的一对防脱突起21抵接,从而被限制向从罩部12脱离的前方(嵌合位置侧)的移动。防脱突起21和防脱用突部33的抵接位置是在左右方向(一对弹性卡定片34分离的方向)上与弹性卡定片34不同的位置,且是在左右方向上比弹性卡定片34靠端部侧的位置。
<阴侧连接器F>
阴侧连接器F构成为包括阴侧壳体50和多个阴端子零件(省略图示)。阴侧壳体50是将合成树脂制的壳体主体51和安装于壳体主体51的正面52(在以阳侧壳体10为基准的情况下为后表面)的合成树脂制的前置止动体56组装而构成的。形成于壳体主体51内的多个端子收纳室53单个地收纳有多个阴端子零件。
在壳体主体51的左右两端部形成有左右对称的一对卡定空间54。一对卡定空间54在壳体主体51的正面52开口。一对卡定空间54配置于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上与一对弹性卡定片34对应的位置。在一对卡定空间54内形成有左右对称的一对卡定部55。
前置止动体56具有将壳体主体51的正面52覆盖的保持器主体部57。在保持器主体部57上形成有与各端子收纳室53对应的多个端子插入口58。当将阳侧连接器M和阴侧连接器F嵌合时,阳端子零件13的突片14贯通端子插入口58与端子收纳室53内的阴端子零件连接。同样,在保持器主体部57上形成有将一对卡定空间54与阴侧壳体50的外部连通的左右对称的一对连通孔59。在连通孔59的开口缘部中在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上与卡定部55重叠的位置(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锥状的导向缘部60。
<阳侧连接器M和阴侧连接器F的嵌合>
当将阴侧连接器F嵌合于阳侧壳体10时,在动板30保持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下使阴侧连接器F进入到罩部12内。在进入的过程中,前置止动体56的一对导向缘部60与一对弹性卡定片34的前侧锥面36抵接而向后方按压动板30,但是动板30因为使其保持用突部32卡定到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所以不向后方移动。因此,伴随阴侧连接器F的进入进行,弹性卡定片34由于前侧锥面36和导向缘部60的倾斜而向左右方向弹性变形。
并且,如图10所示,在阴侧壳体50达到相对于动板30正确卡定的状态时,前置止动体56的正面61与动板30的前表面抵接,并且弹性卡定片34的卡定突起35进入到卡定空间54内,弹性卡定片34弹性复原,后侧锥面37相对于卡定部55从前方卡定。通过该后侧锥面37和卡定部55的卡定,动板30相对于阴侧壳体50向后方的相对移位被限制。
在一边使弹性卡定片34弹性变形一边使其进入到卡定空间54内时,导向缘部60按压前侧锥面36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比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和保持用突部32的卡定位置靠端部侧。因此,根据杠杆原理,动板30以使其后表面凹陷的形式弹性地弯曲变形。此时,端部侧区域44相对于中央区域43向后方(图9中的下方)相对移位。弹性卡定片34因为从端部侧区域44向前方突出,所以如图9所示,伴随动板30的弯曲而左右倾斜。伴随该倾斜,卡定突起35(前侧锥面36)以相对于导向缘部60相对地向左右方向远离的方式移位,所以卡定突起35和锥面的左右方向的卡定量减少。
因此,前侧锥面36通过卡定突起35所需的弹性卡定片34的弹性变形量减小弹性卡定片34倾斜的量,并且弹性卡定片34的弹性复原力减小。即,阴侧连接器F在一边使弹性卡定片34弹性变形一边与动板30卡定时,由于弹性卡定片34的弹性复原力引起的阻力减小,所以作业性变得良好。
当从阴侧连接器F与动板30卡定的状态开始进一步进行阴侧连接器F的嵌入并按压动板30时,动板30弹性变形,保持用突部32从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脱离,初始位置的动板30与阴侧连接器F成为一体地向嵌合位置侧(罩部12的里侧)移动。并且,如图1、11所示,当动板30的正面与罩部12的里端面(端子保持部11的前表面)抵接而到达嵌合位置时,两连接器F、M(两壳体10、50)成为正规的嵌合状态。
<阳侧连接器M和阴侧连接器F的脱离>
在使嵌合的两连接器F、M脱离时,将阴侧连接器F相对于阳侧连接器M向其前方拉开。此时,阴侧连接器F的卡定部55与动板30的弹性卡定片34的卡定突起35(后侧锥面37)卡定,所以动板30与阴侧壳体50一起向初始位置侧(罩部12的前端侧)移动。在阴侧壳体50将动板30拉回到初始位置的过程中,如图12所示,动板30的保持用突部32相对于罩部12的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从后方抵接,所以限制动板30向初始位置侧的移动。因此,弹性卡定片34通过后侧锥面37的倾斜使卡定突起35向脱离卡定部55的方向弹性变形。
但是,卡定部55与弹性卡定片34卡定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比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和保持用突部32的抵接位置靠端部侧。因此,根据杠杆原理,动板30以使其前表面凹陷的形式弹性地弯曲变形。此时,端部侧区域44向比中央区域43靠前方(图13中的上方)相对移位,所以在动板30的前表面与阴侧壳体50的正面61之间空出间隙Sa。该间隙Sa的动板30的中央区域43比动板30的端部侧区域44大。弹性卡定片34从端部侧区域44向前方突出,所以如图13所示,伴随动板30的弯曲而左右倾斜。
伴随该倾斜,卡定突起35(后侧锥面37)以相对于卡定部55相对地向左右方向接近的方式移位,所以卡定突起35和卡定部55的左右方向的卡定量增大,卡定部55和后侧锥面37(卡定突起35)难以脱离。由此,在动板30的弹性卡定片34和阴侧壳体50的卡定部55保持卡定状态的情况下保持用突部32通过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由此,动板30被阴侧壳体50可靠地拉回到初始位置。
当保持用突部32通过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时,弯曲变形的动板30弹性复原。另外,卡定部55与弹性卡定片34的卡定突起35(后侧锥面37)卡定并保持拉伸弹性卡定片34的状态,所以动板30被阴侧壳体50向前方拉伸。但是,防脱用突部33与防脱突起21卡定,由此动板30被限制该程度以上的前方移位。因此,伴随阴侧连接器F的脱离进行,弹性卡定片34由于后侧锥面37的倾斜而向左右方向弹性变形,并从卡定部55脱离。
此时,卡定部55拉伸卡定突起35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比防脱突起21和防脱用突部33的卡定位置靠中央侧。因此,根据杠杆原理,动板30以使其后表面凹陷的形式弹性地弯曲变形。此时,端部侧区域44向比中央区域43靠后方(图14中的下方)相对移位,在动板30的端部侧区域44的前表面与阴侧壳体50的正面61之间空出间隙Sb。
弹性卡定片34因为从端部侧区域44向前方突出,所以如图14所示,伴随动板30的弯曲而左右倾斜。伴随该倾斜,卡定突起35(后侧锥面37)以相对于卡定部55相对地向左右方向远离的方式移位,所以卡定突起35和卡定部55的左右方向的卡定量减少。因此,卡定部55通过卡定突起35所需的弹性卡定片34的弹性变形量减少弹性卡定片34倾斜的量。由此,弹性卡定片34的弹性复原力减小。即,阴侧连接器F在一边使弹性卡定片34弹性变形一边从动板30脱离时,由于弹性卡定片34的弹性复原力引起的阻力减小,所以作业性变得良好。
<实施例的作用及效果>
(1)本实施例的阳侧连接器M包括:阳侧壳体10,其安装有多个阳端子零件13;罩部12,其形成于阳侧壳体10,将多个阳端子零件13的突片14包围;动板30,其在将多个突片定位的状态下收纳于罩部12内,能在初始位置与嵌合位置之间移动;以及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其形成于罩部12的内壁,限制初始位置的动板30落入到嵌合位置。阴侧连接器F(阴侧壳体50)通过在罩部12内与动板30平行且一体地移动,从而相对于阳侧壳体10嵌合/脱离。
在动板30上以从在与移动方向交叉的左右方向分离的两位置与动板30的移动方向大致平行地(向前方)突出的方式形成有一对弹性卡定片34。一对弹性卡定片34能向左右方向弹性变形。另一方面,在阴侧壳体50上形成有卡定部55,通过卡定部55与弹性卡定片34卡定,从而阴侧壳体50能将嵌合位置的动板30拉回到初始位置。该卡定部55通过从不与弹性卡定片34卡定的位置(比弹性卡定片34靠前方的位置)使弹性卡定片34弹性变形,从而能移位到与弹性卡定片34卡定的卡定位置(相对于卡定突起35从后方卡定的位置)。
另外,动板30能以使弹性卡定片34的突出方向左右倾斜的形式弹性地弯曲变形。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配置成在与一对弹性卡定片34的分离方向相同的左右方向上空开间隔地成对。这一对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在一对弹性卡定片34的分离方向(左右方向)上配置于与一对弹性卡定片34不同的位置。
根据该构成,当在动板30通过与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的卡定而保持于初始位置的状态下阴侧壳体50进入到罩部12内时,卡定部55按压弹性卡定片34的卡定突起35。此时,动板30在与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的抵接位置不同的位置上,经由弹性卡定片34受到来自阴侧壳体50的按压力。于是,根据杠杆原理,动板30弯曲。通过该弯曲,弹性卡定片34倾斜,所以弹性卡定片34相对于卡定部55的卡定量减少,卡定部55到达卡定位置(与后侧锥面37卡定的位置)时的弹性卡定片34的弹性变形量变小。因此,在使阴侧壳体50与动板30卡定时,由于弹性卡定片34的弹性复原力引起的阻力减小,所以作业性提高。
另外,在动板30弯曲时,越接近端部则弹性卡定片34的倾斜越大,所以着眼于这方面,在一对弹性卡定片34的分离方向上,将一对弹性卡定片34配置于比一对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靠端部侧。由此,动板30弯曲时的弹性卡定片34的倾斜变大,所以弹性卡定片34和阴侧壳体50的卡定部55的卡定量变小,使阴侧壳体50与动板30卡定时的作业性提高。
另外,在一对弹性卡定片34的分离方向上,一对弹性卡定片34对称地配置,且一对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也对称地配置。根据该构成,动板30因为弯曲时不变形为波形,所以曲率变大。由此,动板30弯曲时的弹性卡定片34的倾斜变大,所以弹性卡定片34和阴侧壳体50的卡定部55的卡定量变小,使阴侧壳体50与动板30卡定时的作业性提高。
(2)另外,在构成本实施例的阴侧连接器F的阴侧壳体50上形成有卡定部55。通过卡定部55与弹性卡定片34卡定,从而阴侧壳体50能使嵌合位置的动板30与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干扰并将其拉回到初始位置。在此基础上,使得动板30能以使弹性卡定片34的突出方向左右倾斜的形式弹性地弯曲变形。并且,将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配置成在与一对弹性卡定片34的分离方向相同的左右方向空开间隔地成对,在一对弹性卡定片34的分离方向(左右方向)上将这一对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配置于与一对弹性卡定片34不同的位置。
根据该构成,在阴侧壳体50将动板30拉回到初始位置的过程中,动板30与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干扰,此时,动板30在与和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的干扰位置不同的位置上经由弹性卡定片34受到来自阴侧壳体50的拉伸力。于是,根据杠杆原理,动板30弯曲。通过该弯曲,弹性卡定片34倾斜,所以弹性卡定片34相对于阴侧壳体50的卡定部55的卡定量增大。由此,动板30不从卡定部55脱离而通过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并返回到初始位置。
另外,在动板30弯曲时,越接近端部则弹性卡定片34的倾斜越大,所以着眼于这方面,在一对弹性卡定片34的分离方向上,将一对弹性卡定片34配置于比一对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靠端部侧。由此,动板30弯曲时的弹性卡定片34的倾斜变大,弹性卡定片34和阴侧壳体50的卡定部55的卡定量变大,所以可保持弹性卡定片34和卡定部55的卡定状态,动板30能可靠地通过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
另外,在一对弹性卡定片34的分离方向上,一对弹性卡定片34对称地配置,且一对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对称地配置。根据该构成,动板30因为在弯曲时不变形为波形,所以曲率变大。由此,动板30弯曲时的弹性卡定片34的倾斜变大,所以弹性卡定片34和阴侧壳体50的卡定部55的卡定量也变大,能可靠地防止弹性卡定片34和卡定部55的脱离。
(3)另外,在构成本实施例的阳侧连接器M的罩部12的内壁形成有防脱突起21,防脱突起21用于限制初始位置的动板30向脱离到罩部12的外部的方向(前方)移位。在阴侧壳体50上形成有卡定部55,通过卡定部55与弹性卡定片34卡定,从而阴侧壳体50能将嵌合位置的动板30拉回到初始位置。该卡定部55从相对于弹性卡定片34的卡定突起35从后方卡定的位置使弹性卡定片34弹性变形,从而能向不与弹性卡定片34卡定的位置(从卡定突起35向前方脱离的位置)移位。
在此基础上,使得动板30能以使弹性卡定片34的突出方向左右倾斜的形式弹性地弯曲变形。并且,将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配置成在与一对弹性卡定片34的分离方向相同的左右方向空开间隔地成对,将这一对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在一对弹性卡定片34的分离方向(左右方向)上配置于与一对弹性卡定片34不同的位置。
根据该构成,当被阴侧壳体50拉回到初始位置的动板30与防脱突起21抵接时,动板30在与和防脱突起21的抵接位置不同的位置上经由弹性卡定片34受到来自阴侧壳体50的拉伸力。于是,根据杠杆原理,动板30弯曲。通过该弯曲,弹性卡定片34相对于阴侧壳体50的卡定部55的卡定量减少,所以卡定部55到达不与弹性卡定片34卡定的位置(向卡定突起35的前方脱离的位置)时的弹性卡定片34的弹性变形量变小。由此,在使阴侧壳体50从动板30脱离时,由于弹性卡定片34的弹性复原力引起的阻力减小,所以作业性提高。
另外,在动板30弯曲时,越接近端部则弹性卡定片34的倾斜越大,所以着眼于这方面,在一对弹性卡定片34的分离方向上,将一对弹性卡定片34配置于比一对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靠端部侧。由此,动板30弯曲时的弹性卡定片34的倾斜变大,弹性卡定片34和阴侧壳体50的卡定部55的卡定量变小,所以使阴侧壳体50从动板30脱离时的作业性提高。
另外,在一对弹性卡定片34的分离方向上,一对弹性卡定片34对称地配置,且一对初始位置保持突起18也对称地配置。根据该构成,动板30在弯曲时不变形为波形,所以曲率变大。由此,动板30弯曲时的弹性卡定片34的倾斜变大,所以弹性卡定片34和阴侧壳体50的卡定部55的卡定量变小。由此,使阴侧壳体50从动板30脱离时的作业性提高。
<其它的实施例>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述及附图说明的实施例,例如,如下实施例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1)在上述实施例中,一对弹性卡定片配置于比一对初始位置保持突起靠端部侧,但是不限于此,一对弹性卡定片也可以配置于比一对初始位置保持突起靠中央侧。在该情况下,弹性卡定片的突起部只要设为朝外突出的形式即可。
(2)在上述实施例中,一对弹性卡定片配置于比一对防脱突起靠中央侧,但是不限于此,一对弹性卡定片也可以配置于比一对防脱突起靠端部侧。在该情况下,弹性卡定片的突起部只要设为朝外突出的形式即可。
(3)在上述实施例中,一对弹性卡定片对称地配置,但是不限于此,一对弹性卡定片也可以是不对称的配置。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为,一方弹性卡定片配置于比初始位置保持突起靠近端部,另一方弹性卡定片配置于比初始位置保持突起靠近中央。在该情况下,动板以起伏的方式弯曲。
(4)在上述实施例中,一对初始位置保持突起对称地配置,但是不限于此,一对初始位置保持突起也可以是不对称的配置。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为,一方弹性卡定片配置于比初始位置保持突起靠近端部,另一方弹性卡定片配置于比初始位置保持突起靠近中央。在该情况下,动板以起伏的方式弯曲。
(5)在上述实施例中,一对防脱突起对称地配置,但是不限于此,一对防脱突起也可以是不对称的配置。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为,一方弹性卡定片配置于比防脱突起靠近端部,另一方弹性卡定片配置于比防脱突起靠近中央。在该情况下,动板以起伏的方式弯曲。
(6)在上述实施例中,阴侧壳体的卡定部为突起状,但是不限于此,阴侧壳体的卡定部也可以为凹陷的形式。
(7)在上述实施例中,阳侧连接器和阴侧连接器经由杆嵌合/脱离,但是本发明也能适用于不使用杆使阳侧连接器和阴侧连接器嵌合/脱离的连接器。
(8)在上述实施例中,阳侧壳体安装于电路基板上,但是本发明也能适用于阳侧连接器不安装于电路基板的情况。
附图标记说明
A:连接器
10:阳侧壳体
12:罩部
13:阳端子零件
14:突片
18:初始位置保持突起
21:防脱突起
30:动板
34:弹性卡定片
50:阴侧壳体
55:卡定部。

Claims (3)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阳侧壳体,其安装有多个阳端子零件;
罩部,其形成于所述阳侧壳体,将所述多个阳端子零件的突片包围;
动板,其在将多个所述突片定位的状态下收纳于所述罩部内,能在初始位置与嵌合位置之间移动;
初始位置保持突起,其形成于所述罩部的内壁,限制初始位置的所述动板落入到嵌合位置;
阴侧壳体,其通过在所述罩部内与所述动板平行地移动,从而相对于所述阳侧壳体嵌合/脱离;
一对弹性卡定片,其能弹性变形,以从在与所述动板的移动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分离的两位置与所述动板的移动方向大致平行地突出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动板;以及
卡定部,其形成于所述阴侧壳体,通过所述卡定部与所述弹性卡定片卡定,从而所述阴侧壳体能将嵌合位置的所述动板拉回到初始位置,且通过使所述弹性卡定片从所述卡定部与所述弹性卡定片不卡定的位置弹性变形,从而所述卡定部能移位到与所述弹性卡定片卡定的卡定位置,
所述动板能以使所述弹性卡定片的突出方向倾斜的形式弹性地弯曲变形,
所述初始位置保持突起配置成在与所述一对弹性卡定片的分离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空开间隔地成对,且在所述一对弹性卡定片的分离方向上配置于与所述一对弹性卡定片不同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对弹性卡定片的分离方向上,所述一对弹性卡定片配置于比所述一对初始位置保持突起靠端部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对弹性卡定片的分离方向上,所述一对弹性卡定片对称地配置,且所述一对初始位置保持突起对称地配置。
CN201710022799.8A 2016-01-27 2017-01-12 连接器 Active CN10701752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13320A JP6213583B2 (ja) 2016-01-27 2016-01-27 コネクタ
JP2016-013320 2016-01-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17522A CN107017522A (zh) 2017-08-04
CN107017522B true CN107017522B (zh) 2019-06-21

Family

ID=59295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22799.8A Active CN107017522B (zh) 2016-01-27 2017-01-12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038279B2 (zh)
JP (1) JP6213583B2 (zh)
CN (1) CN107017522B (zh)
DE (1) DE102017000151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932930B2 (ja) * 2017-01-13 2021-09-0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JP6794954B2 (ja) * 2017-07-31 2020-12-0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EP3544125B1 (en) * 2018-03-19 2022-12-07 Tyco Electronics AMP Korea Co., Ltd. Connector assembly comprising a male connector
JP2019212404A (ja) * 2018-06-01 2019-12-1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20080267A (ja) * 2018-11-14 2020-05-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232406B2 (ja) * 2019-06-25 2023-03-0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KR20210011257A (ko) * 2019-07-22 2021-02-0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커넥터의 단자 보호 장치
JP7226196B2 (ja) * 2019-08-30 2023-02-2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17442A (ja) * 2006-05-24 2007-12-0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CN102171894A (zh) * 2008-08-06 2011-08-31 Fci公司 具有端子保护和对中装置的电连接器
JP2014241253A (ja) * 2013-06-12 2014-12-2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4577513A (zh) * 2013-10-21 2015-04-2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5191012A (zh) * 2013-05-08 2015-12-2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264201B (en) * 1992-02-13 1996-06-05 Swift 943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H06231833A (ja) 1993-02-01 1994-08-19 Fujitsu Ltd コネクタ
US5466164A (en) * 1993-03-09 1995-11-14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having a protective hood
US5501606A (en) * 1993-04-01 1996-03-26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ontact guide member
JP3237580B2 (ja) * 1997-08-18 2001-12-1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US6409525B1 (en) * 2000-12-11 2002-06-25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Terminal position housing assembly
US6422881B1 (en) * 2001-02-27 2002-07-23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blade stabilizer
JP2002343483A (ja) * 2001-05-11 2002-11-29 Yazaki Corp ホルダ付きコネクタ
JP4457927B2 (ja) * 2005-03-14 2010-04-2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4752750B2 (ja) * 2006-12-15 2011-08-1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DE102008015214A1 (de) * 2007-03-28 2008-10-09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Yokkaichi Verbinder
JP4950797B2 (ja) * 2007-07-31 2012-06-1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可動ガイド部材付きコネクタ
JP4914848B2 (ja) 2008-02-08 2012-04-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アライニングプレート付きコネクタ
JP2010205552A (ja) * 2009-03-03 2010-09-16 Yazaki Corp ロックアーム付き樹脂成形部品、それを用いたコネクタ、及び、ロックアーム付き樹脂成形部品の成形方法
WO2014192800A1 (ja) * 2013-05-30 2014-12-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9520669B2 (en) * 2014-05-19 2016-12-13 Yazaki North America, Inc.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male terminal protector
JP2016012472A (ja) * 2014-06-30 2016-01-2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280080B2 (ja) * 2015-06-19 2018-02-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アライニングプレート付きコネクタ
JP6210391B2 (ja) * 2016-01-27 2017-10-1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17442A (ja) * 2006-05-24 2007-12-0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CN102171894A (zh) * 2008-08-06 2011-08-31 Fci公司 具有端子保护和对中装置的电连接器
CN105191012A (zh) * 2013-05-08 2015-12-2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JP2014241253A (ja) * 2013-06-12 2014-12-2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4577513A (zh) * 2013-10-21 2015-04-2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7000151A1 (de) 2017-07-27
US10038279B2 (en) 2018-07-31
US20170214180A1 (en) 2017-07-27
DE102017000151B4 (de) 2019-03-28
JP6213583B2 (ja) 2017-10-18
JP2017134981A (ja) 2017-08-03
CN107017522A (zh) 2017-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17522B (zh) 连接器
CN107017504B (zh) 连接器
CN107528153B (zh) 连接器
JP4207952B2 (ja) コネクタ
US721715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938695B2 (en) Terminal fitting
CN207353508U (zh) 连接器
CN107017523B (zh) 连接器
US9509077B2 (en) Connector with locking lance and terminal fitting with deflection regulating portion for regulating deflection of the locking lance
JP2016213080A (ja) コネクタ
US8454394B2 (en) Terminal fitting having an auxilary resilient piece
US10644427B2 (en) Connector
US792254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ontacts each with free guiding end
CN105210239A (zh) 阴端子接头
US9240639B2 (en) Card edge connector with a lock mechanism
JP5999510B2 (ja) 雌端子金具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482557B2 (ja) 端子金具及びコネクタ
US9559460B2 (en) Lever-type connector with regulating protrusion on male housing that engages lever on female housing to achieve connection without inclination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housings
US8784133B2 (en) Connector
CN108780960A (zh) 卡缘连接器
JP2011253717A (ja) コネクタ
US20160043499A1 (en) Connector housing
JP4304478B2 (ja) コネクタ
US11646521B2 (en)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fitting
US20200303858A1 (en)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