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713611A - 一种茶叶提香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叶提香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713611A CN108713611A CN201810541804.0A CN201810541804A CN108713611A CN 108713611 A CN108713611 A CN 108713611A CN 201810541804 A CN201810541804 A CN 201810541804A CN 108713611 A CN108713611 A CN 10871361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a
- titian
- raising method
- charcoal
- aroma rai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叶提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待提香毛茶或陈茶进行烘焙提香处理,经摊凉得到烘焙茶叶;对所述烘焙茶叶进行炭焙提香处理,经摊凉得到炭焙茶叶;对所述炭焙茶叶进行远红外提香处理,经摊凉得到茶叶成品。本发明所述茶叶提香方法综合了三种提香工艺原理及优势,经提香后的茶叶尤其是夏、秋茶较毛茶内质香气更浓郁持久、汤色更亮,滋味醇厚度增加显著,综合品质突出,加工工艺简单,能有效解决茶叶尤其是夏、秋季茶香气生、短、不纯、滋味生、苦、涩、不醇等品质问题,可单机可联装操作,还能实现清洁化、标准化、连续化生产,对茶叶品质提升尤其是夏秋茶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茶叶提香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茶叶年轻消费市场的不断增大,加之“性温”、“暖胃”、“香高”、“味醇”等品质特点,红茶已渐成品饮潮流。但受国内名优绿茶的主流消费影响,红茶加工原料多为春末或夏、秋季鲜叶,而该季节茶树鲜叶受强烈光照影响其内质成分中具有苦、涩味的多酚类和咖啡碱类物质增加,故按照传统加工工艺所获得的红茶产品多表现出香气低、短、欠纯(甚至粗老)、滋味生、涩、苦等不良感官表现,同时因保存不当或采摘原料标准不高,使红、绿茶产品品质降低,这都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品饮体验。
香气(包括干茶香气和茶汤香气)作为红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不同种类及比例综合作用的结果,可直接影响品饮者对茶叶产品品质喜好的直观判断,尤其是近年来年轻消费者对乌龙茶、茉莉花茶、玫瑰花茶等窨制类再加工茶以及花草茶等替代类茶饮品的喜好,更加证实了香气对品饮者购买欲望的重要影响。已有研究表明,除光照、土壤等自然环境因素及施肥、遮荫等栽培管理与品种因素外,提香作为茶叶精制加工重要工序,对茶叶复杂特征香型形成和滋味改善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因而有必要发展一种茶叶提香方法,用以改善茶叶尤其是夏、秋季红茶滋味、香气等产品品质,实现茶叶的提质增效、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提升茶园综合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组合式茶叶提香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茶叶提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待提香毛茶或陈茶进行烘焙提香处理,经摊凉得到烘焙茶叶;
(2)对所述烘焙茶叶进行炭焙提香处理,经摊凉得到炭焙茶叶;
(3)对所述炭焙茶叶进行远红外提香处理,经摊凉得到茶叶成品。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毛茶为红茶毛茶或绿茶毛茶;所述陈茶为红茶陈茶或绿茶陈茶。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利用旋转烘焙提香机进行烘焙提香处理。
优选的,所述烘焙提香处理的摊叶厚度为1~2cm,温度70~80℃,时间3~4h。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利用程控炭焙提香机进行炭焙提香处理。
优选的,所述炭焙提香处理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温度80℃,转速10~15r/min,运行时间10~20min;第二阶段温度100℃,转速10~15r/min,运行时间15~30min;第三阶段温度110℃,转速10~15r/min,运行时间5~10min。
优选的,所述炭焙提香处理过程中间隔5min翻动茶叶1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利用远红外提香机进行远红外提香处理。
优选的,所述远红外提香处理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温度120~125℃,转速750~1000r/min;第二阶段温度125~135℃,转速750~1000r/min;第三阶段温度110~120℃,转速750~1000r/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茶叶提香方法首先采用烘焙提香工艺,降低茶叶含水量,去除低沸点青草气和不愉悦的杂味物质,同时促进滋味醇化发展;其次借助炭焙提香工艺,提升茶叶香气种类及含量,使得干茶和茶汤香气更为浓郁持久,同时茶汤亮度明显提升,使得香气更纯、滋味更醇;最后利用远红外提香工艺,促进茶叶“表香”形成,利于茶叶包装香气浓度的保持,更使得茶汤香气更加高锐、富有层次感,本发明综合三种提香工艺原理及优势,经提香后的茶叶尤其是夏、秋茶较毛茶内质香气更浓郁持久、汤色更亮,滋味醇厚度增加显著,综合品质突出,加工工艺简单,能有效解决茶叶尤其是夏、秋茶香气生、短、不纯、滋味生、苦、涩、不醇等品质问题,可单机可联装操作,还能实现清洁化、标准化、连续化生产,对茶叶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所述茶叶提香方法综合了三种提香工艺原理及优势,具体如下:
(1)首先采用烘焙提香工艺,该工艺能够降低茶叶含水量,去除茶叶中的低沸点、不愉悦的挥发性杂味物质,醇化滋味物质,降低苦涩味物质含量或组成,使茶汤滋味更醇,但该工艺对早春具有一定成熟度(如一芽二叶、一芽三叶)或夏、秋茶滋味、香气改善不够,同时对茶叶汤色无明显改善作用;
(2)其次采用炭焙提香工艺,该工艺适用于低含水量的茶叶提香,而烘焙提香工艺能够降低茶叶的含水量;所述炭焙提香工艺能够提升茶叶香气种类及含量,促进茶叶烘烤香类物质的高效快速产生,用以去除或覆盖发酵不充分的新制茶叶的青味或具有一定成熟度茶叶的粗老味以及陈茶的陈味;同时提升茶汤色泽的亮度;
(3)最后利用远红外提香工艺,促进茶叶“表香”的形成,利于茶叶包装香气浓度的保持。
由上述内容可知,烘焙提香工艺用于降低茶叶含水量,去除茶叶的杂味和涩味,而炭焙提香工艺用于烘烤香的形成和茶汤亮度的改善,最后远红外提香工艺则是用于茶叶“表香”的形成,通过综合上述三种提香工艺的原理及优势,本发明所述提香方法能有效解决发酵夏、秋茶香气青、短、不纯、滋味生、苦、涩、不醇以及陈茶陈味等品质问题,使其香气更浓郁持久、汤色更亮,滋味醇厚度增加显著,综合品质突出,可单机可联装操作,还能实现清洁化、标准化、连续化生产。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茶叶提香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实施例中所述的红茶毛茶为发酵不充分或鲜叶具有一定成熟度的新制红茶;所述的红茶陈茶为保存不当具有一定陈味的红茶;所述的绿茶毛茶为鲜叶具有一定成熟度的新制绿茶;所述的绿茶陈茶为保存不当具有一定陈味的绿茶。
实施例1
绿茶毛茶(春末一芽二、三叶新制毛峰)的提香
(1)采用JY-6CHZ-7B茶叶旋转烘焙提香机对所述绿茶毛茶进行烘焙提香,摊叶厚度1~2cm,温度70~75℃、时间3~4h,烘焙后茶叶含水量约5%,烘焙后及时下叶摊凉至室温;
(2)炭焙提香采用程控炭焙提香机进行,将上述冷却至室温的烘焙茶叶放入程控炭焙提香机中,提香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温度80℃,转速10~15r/min,运行时间10~20min;第二阶段温度100℃,转速10~15r/min,运行时间15~20min;第三阶段温度110℃,转速10~15r/min,运行时间5~10min;整个提香过程转动1min停5min;炭焙提香后及时下叶摊凉至室温;
(3)利用6CH2TX-C茶叶远红外提香机进行对上述冷却至室温的炭焙茶叶进行远红外提香处理,提香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温度120~125℃,转速750~1000r/min;第二阶段温度125~130℃,转速750~1000r/min;第三阶段温度110~120℃,转速750~1000r/min;远红外提香后将茶叶2min内冷却至室温得绿茶成品。
实施例2
红茶毛茶(夏、秋季一芽二、三叶新制红茶)的提香
(1)采用JY-6CHZ-7B茶叶旋转烘焙提香机对所述红茶毛茶进行烘焙提香,摊叶厚度1~2cm,温度75~80℃、时间3~4h,烘焙后茶叶含水量约5%,烘焙后及时下叶摊凉至室温;
(2)炭焙提香采用程控炭焙提香机进行,将上述冷却至室温的烘焙茶叶放入程控炭焙提香机中,提香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温度80℃,转速10~15r/min,运行时间10~20min;第二阶段温度100℃,转速10~15r/min,运行时间20~30min;第三阶段温度110℃,转速10~15r/min,运行时间8~10min;整个提香过程转动1min停5min;炭焙提香后及时下叶摊凉至室温;
(3)利用6CH2TX-C茶叶远红外提香机进行对上述冷却至室温的炭焙茶叶进行远红外提香处理,提香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温度120~125℃,转速750~1000r/min;第二阶段温度130~135℃,转速750~1000r/min;第三阶段温度110~120℃,转速750~1000r/min;远红外提香后将茶叶2min内冷却至室温得红茶成品。
实施例3
绿茶陈茶(一芽二叶毛峰)的提香
(1)采用JY-6CHZ-7B茶叶旋转烘焙提香机对所述绿茶陈茶进行烘焙提香,摊叶厚度1~2cm,温度70~80℃、时间3.5~4h,烘焙后茶叶含水量约5%,烘焙后及时下叶摊凉至室温;
(2)炭焙提香采用程控炭焙提香机进行,将上述冷却至室温的烘焙茶叶放入程控炭焙提香机中,提香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温度80℃,转速10~15r/min,运行时间10~20min;第二阶段温度100℃,转速10~15r/min,运行时间20~30min;第三阶段温度110℃,转速10~15r/min,运行时间8~10min;整个提香过程转动1min停5min;炭焙提香后及时下叶摊凉至室温;
(3)利用6CH2TX-C茶叶远红外提香机进行对上述冷却至室温的炭焙茶叶进行远红外提香处理,提香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温度120~125℃,转速750~1000r/min;第二阶段温度130~135℃,转速750~1000r/min;第三阶段温度110~120℃,转速750~1000r/min;远红外提香后将茶叶2min内冷却至室温得绿茶成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茶叶提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对待提香毛茶或陈茶进行烘焙提香处理,经摊凉得到烘焙茶叶;
(2)对所述烘焙茶叶进行炭焙提香处理,经摊凉得到炭焙茶叶;
(3)对所述炭焙茶叶进行远红外提香处理,经摊凉得到茶叶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提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毛茶为红茶毛茶或绿茶毛茶;所述陈茶为红茶陈茶或绿茶陈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提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利用旋转烘焙提香机进行烘焙提香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叶提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焙提香处理的摊叶厚度为1~2cm,温度70~80℃,时间3~4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提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利用程控炭焙提香机进行炭焙提香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茶叶提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炭焙提香处理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温度80℃,转速10~15r/min,运行时间10~20min;第二阶段温度100℃,转速10~15r/min,运行时间15~30min;第三阶段温度110℃,转速10~15r/min,运行时间5~10mi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茶叶提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炭焙提香处理过程中间隔5min翻动茶叶1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提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利用远红外提香机进行远红外提香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茶叶提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提香处理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温度120~125℃,转速750~1000r/min;第二阶段温度125~135℃,转速750~1000r/min;第三阶段温度110~120℃,转速750~1000r/mi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41804.0A CN108713611A (zh) | 2018-05-30 | 2018-05-30 | 一种茶叶提香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41804.0A CN108713611A (zh) | 2018-05-30 | 2018-05-30 | 一种茶叶提香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713611A true CN108713611A (zh) | 2018-10-30 |
Family
ID=63911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541804.0A Pending CN108713611A (zh) | 2018-05-30 | 2018-05-30 | 一种茶叶提香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713611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62904A (zh) * | 2018-11-20 | 2019-02-22 | 厦门底蕴实业有限公司 | 乌龙茶的烘焙方法 |
CN109362903A (zh) * | 2018-11-20 | 2019-02-22 | 厦门底蕴实业有限公司 | 红茶的烘焙方法 |
CN110679678A (zh) * | 2019-11-13 | 2020-01-14 | 常思桂 | 一种茶叶提香方法 |
CN111543509A (zh) * | 2020-06-23 | 2020-08-18 | 浙江骆驼九宇有机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蒸青焙茶的滚筒和远红外复合烘焙提香方法 |
CN111903777A (zh) * | 2020-07-15 | 2020-11-10 | 詹庆娘 | 一种乌龙茶的烘焙方法 |
CN113545401A (zh) * | 2021-07-16 | 2021-10-26 | 岳西县长城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茶叶提香的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206843A (ja) * | 1990-01-08 | 1991-09-10 | Kisakuen:Kk | 茶の製造方法 |
CN101904369A (zh) * | 2010-07-21 | 2010-12-08 | 周宗明 | 一种茶叶的制作方法 |
CN104605041A (zh) * | 2015-02-06 | 2015-05-13 | 铜仁市茶叶行业协会 | 一种古茶树红茶的加工方法 |
CN107439717A (zh) * | 2017-08-29 | 2017-12-08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直条形毛峰及其制备方法 |
-
2018
- 2018-05-30 CN CN201810541804.0A patent/CN10871361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206843A (ja) * | 1990-01-08 | 1991-09-10 | Kisakuen:Kk | 茶の製造方法 |
CN101904369A (zh) * | 2010-07-21 | 2010-12-08 | 周宗明 | 一种茶叶的制作方法 |
CN104605041A (zh) * | 2015-02-06 | 2015-05-13 | 铜仁市茶叶行业协会 | 一种古茶树红茶的加工方法 |
CN107439717A (zh) * | 2017-08-29 | 2017-12-08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直条形毛峰及其制备方法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62904A (zh) * | 2018-11-20 | 2019-02-22 | 厦门底蕴实业有限公司 | 乌龙茶的烘焙方法 |
CN109362903A (zh) * | 2018-11-20 | 2019-02-22 | 厦门底蕴实业有限公司 | 红茶的烘焙方法 |
CN110679678A (zh) * | 2019-11-13 | 2020-01-14 | 常思桂 | 一种茶叶提香方法 |
CN111543509A (zh) * | 2020-06-23 | 2020-08-18 | 浙江骆驼九宇有机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蒸青焙茶的滚筒和远红外复合烘焙提香方法 |
CN111543509B (zh) * | 2020-06-23 | 2022-11-29 | 浙江骆驼九宇有机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蒸青焙茶的滚筒和远红外复合烘焙提香方法 |
CN111903777A (zh) * | 2020-07-15 | 2020-11-10 | 詹庆娘 | 一种乌龙茶的烘焙方法 |
CN113545401A (zh) * | 2021-07-16 | 2021-10-26 | 岳西县长城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茶叶提香的方法 |
CN113545401B (zh) * | 2021-07-16 | 2023-12-19 | 岳西县长城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茶叶提香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13611A (zh) | 一种茶叶提香方法 | |
CN102919403B (zh) | 夏暑红茶的优质生产方法 | |
CN102783532B (zh) | 乌龙红茶的制作工艺 | |
CN103355632B (zh) | 土家水豆豉的加工方法 | |
CN103734364B (zh) | 一种鲜香绿茶的制备方法 | |
CN102919396B (zh) | 一种红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6561847A (zh) | 一种天然花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3583729B (zh) | 一种果味红茶浓缩汁的加工方法 | |
CN103478313B (zh) | 一种壮乡红茶的制作工艺 | |
CN105145944A (zh) | 一种红茶茶饼的制作方法 | |
CN107467227A (zh) | 一种珠形绿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4904890A (zh) | 一种花香红茶制作方法 | |
KR101602679B1 (ko) | 그라비올라 액상차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그라비올라 액상차 | |
CN106615387A (zh) | 一种桂花红茶的制作方法 | |
CN105211354B (zh) | 一种提高红茶品质的工艺 | |
CN112167383A (zh) | 一种果香红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6173046A (zh) | 一种茉莉花老鹰茶的制备方法 | |
CN104938666A (zh) | 一种红银针茶及其加工工艺 | |
KR101732693B1 (ko) | 황칠된장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로 제조된 황칠된장 | |
KR102325580B1 (ko) | 호두를 포함한 된장 소스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KR101602681B1 (ko) | 그라비올라 고형차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그라비올라 고형차 | |
KR102280632B1 (ko) | 올리브 잎을 이용한 올리브 커피의 제조방법 | |
KR102284919B1 (ko) | 쑥 발효숙성 차 제조방법 | |
CN111466468A (zh) | 一种烟熏茶的加工方法 | |
CN110279012A (zh) | 一种陈皮祁红砖茶及其制作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1030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