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49037A -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49037A
CN108649037A CN201810520493.XA CN201810520493A CN108649037A CN 108649037 A CN108649037 A CN 108649037A CN 201810520493 A CN201810520493 A CN 201810520493A CN 108649037 A CN108649037 A CN 1086490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ng line
line segment
insulating layer
display area
underlay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204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49037B (zh
Inventor
廖文骏
张陶然
冯巧
李林宣
尚延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2049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4903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49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4903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74197 priority patent/WO2019227963A1/zh
Priority to US16/471,696 priority patent/US11594557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490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490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00Testing or measuring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Reliability measurements, i.e. testing of parts without further processing to modify the parts as such; Structura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H01L22/30Structural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sting or measuring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liability measurements
    • H01L22/32Additional lead-in metallisation on a device or substrate, e.g. additional pads or pad portions, lines in the scribe line, sacrificed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55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integrated with passive devices, e.g. auxiliary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59Multistep manufacturing metho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显示区域内设置有数据线;所述衬底基板上的非显示区域内设置有检测线;其中,所述检测线由多个导线段搭接而成,且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本申请解决了检测裂纹的准确度较低的问题,提高了检测裂纹的准确度,本申请用于显示面板。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显示面板的制造过程中,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较容易在受到磕碰时出现裂纹。当外界的水分和氧气通过该裂纹进入显示面板内部时,显示面板无法正常使用。
相关技术中,通过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设置检测线,以对非显示区域的裂纹进行检测。示例的,该检测线可以与显示区域内的数据线电连接,在检测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是否出现裂纹时,可以通过该检测线向数据线施加检测信号,并检测显示面板是否显示竖向亮线。需要说明的是,若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在受到磕碰时出现裂纹,则该检测线也会在受到磕碰时发生断裂,该检测信号无法传输至数据线,此时,这些数据线所在的位置会显示竖向亮线。因此,可以通过检测显示面板是否能够显示竖向亮线,来判断非显示区域是否出现裂纹。
但是,检测线在轻微的断裂后往往还可以传输信号,使得在通过该检测线向数据线施加检测信号时,显示面板仍然未显示竖向亮线,因此,相关技术中检测裂纹的准确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检测裂纹的准确度较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
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显示区域内设置有数据线;
所述衬底基板上的非显示区域内设置有检测线;
其中,所述检测线由多个导线段搭接而成,且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多个导线段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线段,以及除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导线段之外的其他导线段,每个所述第一导线段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均设置有隔垫物。
可选的,所述其他导线段包括:多个第二导线段,
所述第一导线段与所述第二导线段一一交替设置,且所述第一导线段搭接在所述第二导线段上。
可选的,所述隔垫物包括:位于所述多个第二导线段上且覆盖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且连通所述多个第二导线段的多个第一过孔;
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段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且通过所述多个第一过孔与所述多个第二导线段搭接。
可选的,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显示区域内还设置有依次形成的第一目标导电层、第一目标绝缘层和第二目标导电层,
所述第二导线段与所述第一目标导电层同层形成,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一目标绝缘层同层形成,所述第一导线段与所述第二目标导电层同层形成。
可选的,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显示区域内还设置有顶栅结构的薄膜晶体管和存储电容,
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在衬底基板上依次设置的有源层、第一栅绝缘层、栅极、第二栅绝缘层、源漏极绝缘层以及源漏极图案;所述存储电容包括:在所述衬底基板上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电容绝缘层和第二电极;
所述第一目标导电层包括所述栅极,所述第一目标绝缘层包括所述第二栅绝缘层,所述第二目标导电层包括所述第二电极。
可选的,所述检测线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导线段,所述其他导线段包括:多个第三导线段和多个第四导线段,
所述第一导线段和所述第三导线段一一交替并间隔设置,所述第四导线段搭接在相邻的第一导线段和第三导线段上。
可选的,所述隔垫物包括:位于所述多个第三导线段上且覆盖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第二绝缘层,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段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
所述衬底基板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段上且覆盖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第三绝缘层;
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三绝缘层中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三绝缘层的多个第二过孔,所述第二过孔与相邻的第一导线段和第三导线段连通,所述多个第四导线段设置在所述第三绝缘层上,且通过所述多个第二过孔搭接在所述多个第三导线段和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段上。
可选的,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显示区域内还设置有依次形成的第三目标导电层、第二目标绝缘层、第四目标导电层、第三目标绝缘层以及第五目标导电层,
所述第三导线段与所述第三目标导电层同层形成,所述第二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目标绝缘层同层形成,所述第一导线段与所述第四目标导电层同层形成,所述第三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目标绝缘层同层形成,所述第四导线段与所述第五目标导电层同层形成。
可选的,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显示区域内还设置有顶栅结构的薄膜晶体管和存储电容,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在衬底基板上依次设置的有源层、第一栅绝缘层、栅极、第二栅绝缘层、源漏极绝缘层以及源漏极图案;所述存储电容包括:在所述衬底基板上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电容绝缘层和第二电极;
所述第三目标导电层包括所述栅极,所述第二目标绝缘层包括所述第二栅绝缘层,所述第四目标导电层包括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三目标绝缘层包括所述源漏极绝缘层,所述第五目标导电层包括所述源漏极图案。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显示区域内形成数据线;
在所述衬底基板的非显示区域内形成检测线;
其中,所述检测线由多个导线段搭接而成,且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非显示区域形成隔垫物;
其中,所述多个导线段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线段,以及除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导线段之外的其他导线段,每个所述第一导线段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均设置有所述隔垫物。
可选的,所述其他导线段包括:多个第二导线段,在所述衬底基板的非显示区域内形成检测线,包括:
在所述衬底基板的非显示区域内形成所述多个第二导线段;
在所述衬底基板的非显示区域内形成搭接在所述多个第二导线段上的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段,且所述第一导线段与所述第二导线段一一交替设置。
可选的,在所述衬底基板的非显示区域内形成隔垫物,包括:
在形成所述多个第二导线段后,在所述多个第二导线段上形成覆盖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第一绝缘层;
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形成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且连通所述多个第二导线段的多个第一过孔;
在所述衬底基板的非显示区域内形成搭接在所述多个第二导线段上的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段,包括:
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形成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段,且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段通过所述多个第一过孔与所述多个第二导线段搭接。
可选的,所述其他导线段包括:多个第三导线段和多个第四导线段,在所述衬底基板的非显示区域内形成检测线,包括:
在所述衬底基板的非显示区域内形成所述多个第三导线段;
在所述衬底基板的非显示区域内形成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段,且所述第一导线段和所述第三导线段一一交替并间隔设置;
在所述衬底基板的非显示区域内形成搭接在相邻的第一导线段和第三导线段上的所述第四导线段。
可选的,在所述衬底基板的非显示区域内形成隔垫物,包括:
在形成所述多个第三导线段后,在所述多个第三导线段上形成覆盖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第二绝缘层;
在所述衬底基板的非显示区域内形成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段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段上形成覆盖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第三绝缘层;
在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三绝缘层中形成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三绝缘层的多个第二过孔,所述第二过孔与相邻的第一导线段和第三导线段连通;
在所述衬底基板的非显示区域内形成搭接在相邻的第一导线段和第三导线段上的所述第四导线段,包括:
在所述第三绝缘层上形成所述多个第四导线段,且所述多个第四导线段通过所述多个第二过孔搭接在所述多个第三导线段和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段上。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位于非显示区域的检测线由多个导线段搭接而成,因此,在非显示区域出现轻微的断裂时,该多个导线段的搭接处的应力较大,该搭接处容易发生较为严重的断裂,此时,该断裂部由于断裂程度较严重,因此,无法通过该检测线向数据线输入检测信号,此时,这些数据线所在的位置会显示竖向亮线,所以能够有效的检测到非显示区域的轻微断裂,提高了裂纹检测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相关技术提供的一种检测线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流程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显示面板的制造过程中,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较容易在受到磕碰时出现裂纹,该裂纹会影响显示面板的正常使用。相关技术中的检测线可以如图1所示,将检测线设置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内,并将检测线与显示面板中显示区域内的几根数据线电连接,当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断裂后,检测线也相应发生断裂,此时无法通过检测线向数据线施加检测信号,此时,这些数据线所在的位置会显示竖向亮线,以此提示该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已经发生断裂。该检测线也可以称为面板裂纹检测器(英文:Panel CrackDetector;简称:PCD)信号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中设置有检测线,通过该检测线能够对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的裂纹进行检测。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请结合图2和图3,该显示面板0可以包括:衬底基板01。该衬底基板01包括显示区域(图2中未示出)和非显示区域(如图2所示的区域),该非显示区域可以位于显示区域周边。
该衬底基板01上的显示区域内设置有数据线(图2中未示出);衬底基板01上的非显示区域内设置有检测线03。其中,检测线03由多个导线段搭接而成,且与数据线电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位于非显示区域的检测线由多个导线段搭接而成,因此,在非显示区域出现轻微的断裂时,该多个导线段的搭接处的应力较大,该搭接处容易发生较为严重的断裂,此时,该断裂部由于断裂程度较严重,因此,无法通过该检测线向数据线输入检测信号,此时,这些数据线所在的位置会显示竖向亮线,所以能够有效的检测到非显示区域的轻微断裂,提高了裂纹检测的准确度。
可选的,在检测裂纹时,不仅可以通过检测显示面板是否能够显示竖向亮线,还可以通过检测该检测线上的电阻来实现。示例的,当检测线发生断裂后,检测线上的电阻会增高,一旦检测到电阻高于预设电阻,就可以确定当前检测线发生了断裂,进而确定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发生了断裂。但是,相关技术中,由于检测线为单层信号线,在显示面板受到外力的作用时,该信号线较不容易断裂,或者该信号线只会发生轻微的断裂,此时,检测线中的电阻仍然较小,无法检测出裂纹。示例的,如下表1所示,在以下的12种情况中,第1、2、3、10、11和12种情况中,是否检测到裂纹的结果以及检测线的电阻均与显示面板中是否出现裂纹的结果一致,而在第4至第9种情况中,虽然显示面板出现了裂纹,但是却通过检测线并未检测到裂纹,且检测线的电阻也较小,因此,在这几种情况中并未检测到裂纹。
表1
情况 显示面板中是否出现裂纹 是否检测到裂纹 检测线的电阻
1 24.1千欧
2 25.1千欧
3 22.1千欧
4 22.2千欧
5 42.5千欧
6 30.7千欧
7 30.1千欧
8 22.8千欧
9 27.8千欧
10 1871兆欧
11 1035兆欧
12 239.3兆欧
而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多层导线段搭接成检测线,在显示面板受到外力而发生轻微断裂时,多层导线段的搭接处会发生较严重的断裂,此时,检测线中的电阻较大,能够检测出裂纹。
可选的,搭接成该检测线03的多个导线段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线段031,以及除该至少一个第一导线段031之外的其他导线段,每个第一导线段031与衬底基板01之间均设置有隔垫物04。
由于在第一导线段031下方放置隔垫物04,能够增高第一导线段031的高度,并增大第一导线段031与其搭接的导线段的段差,从而使得在显示面板受到外力的作用时,该较大的段差所在处的应力较大,使得该段差所在处更加容易断裂。这样一来,就能够更加有效的检测到非显示区域的轻微断裂,从而进一步的提高裂纹检测的准确度。
需要说明的是,该多个导线段可以具有多种搭接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以下述两种搭接方式进行讲解。
一方面,多个导线段的第一种搭接方式可以如图2和图3所示,在第一种搭接方式中,该其他导线段可以包括:多个第二导线段032,第一导线段031与第二导线段032一一交替设置,且第一导线段031搭接在第二导线段032上。
该隔垫物04可以包括:位于多个第二导线段032上且覆盖非显示区域的第一绝缘层041,第一绝缘层041上设置有贯穿该第一绝缘层041且连通多个第二导线段032的多个第一过孔G1;多个第一导线段031设置在第一绝缘层041上,且通过多个第一过孔G1与多个第二导线段032搭接以实现电连接。
可选的,衬底基板上的显示区域内可以设置有多个膜层,该多个膜层可以包括:依次形成的第一目标导电层、第一目标绝缘层和第二目标导电层,也即,在第一目标导电层、第一目标绝缘层和第二目标导电层中,第一目标导电层第一个形成,第一目标绝缘层第二个形成,第二目标导电层第三个形成。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导线段可以与第一目标导电层同层形成,第一绝缘层可以与第一目标绝缘层同层形成,第一导线段与第二目标导电层同层形成。也即,该非显示区域中需要形成的第一导线段、第二导线段以及第一绝缘层均可以与显示区域的膜层同层形成,这样一来能够同时同层形成的膜层,从而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制造效率。
示例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衬底基板01上的显示区域内还可以设置有顶栅结构的薄膜晶体管(英文:Thin FilmTransistor;简称:TFT)05和存储电容06。其中,薄膜晶体管05可以包括:在衬底基板01上依次设置的有源层051、第一栅绝缘层052、栅极053、第二栅绝缘层054、源漏极绝缘层055以及源漏极图案056;存储电容06可以包括:在衬底基板01上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D1、电容绝缘层D3和第二电极D2。
第一目标导电层可以包括栅极,第一目标绝缘层可以包括第二栅绝缘层,第二目标导电层可以包括第二电极。请结合图2、图3和图4,该第一导线段031可以与存储电容06中的第二电极D2同层形成,第二导线段032可以与薄膜晶体管05中的栅极053同层形成,第一绝缘层041可以与第二栅绝缘层054同层形成。
可选的,非显示区域内的膜层还可以与显示区域内的其他膜层同层形成,如第二导线段还可以与源漏极图案同层形成,此时第二目标导电层可以包括源漏极图案;显示区域内的薄膜晶体管可以不为顶栅结构的薄膜晶体管,如显示区域内的薄膜晶体管还可以为底栅结构的薄膜晶体管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均不作限定。
可选的,该第一导线段的长度可以为10微米,该第二导线段的长度可以为10微米。
另一方面,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多个导线段的第二种搭接方式可以如图5所示,如图5所示,该其他导线段可以包括:多个第三导线段033和多个第四导线段034。第一导线段031和第三导线段033一一交替并间隔设置,第四导线段034搭接在相邻的第一导线段031和第三导线段033上。
可选的,隔垫物04包括:位于多个第三导线段033上且覆盖非显示区域的第二绝缘层042,多个第一导线段031设置在第二绝缘层042上;衬底基板01上还设置有位于多个第一导线段031上且覆盖非显示区域的第三绝缘层043;第二绝缘层042和第三绝缘层043中设置有贯穿第二绝缘层042和第三绝缘层043的多个第二过孔G2,每个第二过孔G2与相邻的第一导线段031和第三导线段033连通,多个第四导线段034设置在第三绝缘层043上,且通过多个第二过孔G2搭接在多个第三导线段033和多个第一导线段031上以实现电连接。
衬底基板上的显示区域内可以设置有多个膜层,该多个膜层可以包括:依次形成的第三目标导电层、第二目标绝缘层、第四目标导电层、第三目标绝缘层以及第五目标导电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三导线段与第三目标导电层同层形成,第二绝缘层与第二目标绝缘层同层形成,第一导线段与第四目标导电层同层形成,第三绝缘层与第二目标绝缘层同层形成,第四导线段与第五目标导电层同层形成。也即,该非显示区域中需要形成的第一导线段、第二导线段以及第一绝缘层均可以与显示区域的膜层同层形成,这样一来能够同时同层形成的膜层,从而能够提高显示面板的制造效率。
示例的,请结合图4、图5和图6,衬底基板01上的显示区域内还可以设置有薄膜晶体管05和存储电容06。第三目标导电层可以包括栅极053,第二目标绝缘层可以包括第二栅绝缘层054,第四目标导电层可以包括第二电极D2,第三目标绝缘层可以包括源漏极绝缘层055,第五目标导电层可以包括源漏极图案056。也即,第一导线段031可以与第二电极D2同层形成,第三导线段033与薄膜晶体管05中的栅极053同层形成,第四导线段034可以与源漏极图案056同层形成,第二绝缘层042与第二栅绝缘层054同层形成,第三绝缘层043可以与薄膜晶体管05中的源漏极绝缘层055同层形成。
可选的,显示区域内的薄膜晶体管可以不为顶栅结构的薄膜晶体管,如显示区域内的薄膜晶体管还可以为底栅结构的薄膜晶体管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该第一导线段的长度可以为10微米,该第三导线段的长度可以为10微米,第四导线段的长度可以为3微米。
另外,请结合图2至图5,显示面板上还可以设置有:缓冲层08和聚酰亚胺层09,且薄膜晶体管中的第一栅绝缘层052可以延伸至非显示区域。如图5所示,在非显示区域内,第一栅绝缘层052、缓冲层08和聚酰亚胺层09均位于衬底基板01和多个第三导线段033之间,且聚酰亚胺层靠近衬底基板01设置。如图2所示,在非显示区域内,第一栅绝缘层052、缓冲层08和聚酰亚胺层09均位于衬底基板01和多个第二导线段032之间,且聚酰亚胺层靠近衬底基板01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英文: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面板或者液晶显示面板。并且,OLED显示面板包括OLED材料,由于OLED材料对水、氧极度敏感,微量的水、氧侵蚀都会导致OLED显示面板的显示失效。当显示面板受到磕碰、弯曲等外力作用时,显示面板的边缘容易产生微裂纹,当裂纹扩展至显示区域时,即成为水氧进入并侵蚀显示区域的OLED材料的通道,最终导致显示产品失效。本发明申请中能够通过信号线有效的检测出显示面板是否发生了破裂,进而能够防止显示面板失效。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位于非显示区域的检测线由多个导线段搭接而成,因此,在非显示区域出现轻微的断裂时,该多个导线段的搭接处的应力较大,该搭接处容易发生较为严重的断裂,此时,该断裂部由于断裂程度较严重,因此,无法通过该检测线向数据线输入检测信号,此时,这些数据线所在的位置会显示竖向亮线,所以能够有效的检测到非显示区域的轻微断裂,提高了裂纹检测的准确度。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该显示面板可以为图2或图5所示的显示面板,如图7所示,该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701、在衬底基板的显示区域内形成数据线;
步骤702、在衬底基板的非显示区域内形成检测线;其中,检测线由多个导线段搭接而成,且与数据线电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所制造的显示面板中,位于非显示区域的检测线由多个导线段搭接而成,因此,在非显示区域出现轻微的断裂时,该多个导线段的搭接处的应力较大,该搭接处容易发生较为严重的断裂,此时,该断裂部由于断裂程度较严重,因此,无法通过该检测线向数据线输入检测信号,此时,这些数据线所在的位置会显示竖向亮线,所以能够有效的检测到非显示区域的轻微断裂,提高了裂纹检测的准确度。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该显示面板可以为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如图8所示,该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801、在衬底基板的显示区域内形成数据线。
可选的,还可以在衬底基板的显示区域内形成栅线、顶栅结构的薄膜晶体管以及存储电容。需要说明的是,制造显示面板中显示区域内的各个结构的过程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可选的,显示区域内的薄膜晶体管可以不为顶栅结构的薄膜晶体管,如显示区域内的薄膜晶体管还可以为底栅结构的薄膜晶体管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802、在衬底基板的非显示区域内形成多个第二导线段。
如图9所示,在步骤802前,衬底基板01的非显示区域内还可以依次形成有聚酰亚胺层09、缓冲层08和第一栅绝缘层052。
在步骤802中,可以在第一栅绝缘层052上形成多个第二导线段032。示例的,形成该多个第二导线段032的过程可以包括:在衬底基板01的非显示区域内通过溅射的方式沉积一个导线层,如采用涂覆或溅射的方式形成该导线层;然后,可以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对该导线层进行图案化处理,以得到多个第二导线段032。
其中,一次构图工艺包括:光刻胶涂覆、曝光、显影、刻蚀和光刻胶剥离,因此,采用一次构图工艺对导线层进行处理包括:在导线层上涂覆一层光刻胶,然后采用掩膜版对光刻胶进行曝光,使光刻胶形成完全曝光区和非曝光区,之后采用显影工艺进行处理,使完全曝光区的光刻胶被去除,非曝光区的光刻胶保留,之后对完全曝光区在导线层上的对应区域进行刻蚀,刻蚀完毕后剥离非曝光区的光刻胶即可得到多个第二导线段。
步骤803、在多个第二导线段上形成覆盖非显示区域的第一绝缘层。
如图10所示,在形成多个第二导线段032后,可以在多个第二导线段032上形成覆盖非显示区域的第一绝缘层041。且形成该第一绝缘层的步骤包括:通过等离子体增强化学的气相沉积法(英文:Plasma Enhanced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简称:PECVD)的方式沉积绝缘材质层,以得到该第一绝缘层041。
步骤804、在第一绝缘层上形成连通多个第二导线段的多个第一过孔。
如图11所示,在步骤804中可以对第一绝缘层041采用一次构图工艺进行处理,以在第一绝缘层041上形成多个第一过孔G1,且每个第一过孔G1均与第二导线段032电连接,该多个第一过孔G1连通步骤802中形成的多个第二导线段032。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某一膜层采用一次构图工艺进行处理的过程,均可以参考步骤802中对导线层采用一次构图工艺进行处理的过程,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805、在第一绝缘层上形成多个第一导线段,且多个第一导线段通过多个第一过孔与多个第二导线段搭接,且第一导线段与第二导线段一一交替设置。
如图2所示,在形成第一过孔之后,可以在第一绝缘层041上通过溅射的方式沉积一个导线层,并对该导线层采用一次构图工艺进行处理,以得到多个第一导线段031,且该多个第一导线段031通过步骤804中形成的多个第一过孔与步骤802中形成的多个第二导线段032搭接,且第一导线段031与第二导线段032一一交替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线由多个第一导线段和多个第二导线段搭接而成,且与数据线电连接。每个第一导线段与衬底基板之间均设置有隔垫物(也即第一绝缘层)。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所制造的显示面板中,位于非显示区域的检测线由多个导线段搭接而成,因此,在非显示区域出现轻微的断裂时,该多个导线段的搭接处的应力较大,该搭接处容易发生较为严重的断裂,此时,该断裂部由于断裂程度较严重,因此,无法通过该检测线向数据线输入检测信号,此时,这些数据线所在的位置会显示竖向亮线,所以能够有效的检测到非显示区域的轻微断裂,提高了裂纹检测的准确度。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该显示面板可以为图5所示的显示面板,如图12所示,该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201、在衬底基板的显示区域内形成数据线。
可选的,还可以在衬底基板的显示区域内形成栅线、顶栅结构的薄膜晶体管以及存储电容。需要说明的是,制造显示面板中显示区域内的各个结构的过程可以参考相关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可选的,显示区域内的薄膜晶体管可以不为顶栅结构的薄膜晶体管,如显示区域内的薄膜晶体管还可以为底栅结构的薄膜晶体管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1202、在衬底基板的非显示区域内形成多个第三导线段。
如图13所示,在步骤1202前,还可以在衬底基板01的非显示区域内依次形成聚酰亚胺层09、缓冲层08和第一栅绝缘层052。
在步骤1202中,可以在第一栅绝缘层052上形成多个第三导线段033。形成第三导线段033的过程可以参考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802,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1203、在多个第三导线段上形成覆盖非显示区域的第二绝缘层。
如图14所示,在步骤1203中,可以在多个第三导线段033上形成覆盖非显示区域的第二绝缘层042。形成第二绝缘层042的过程可以参考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803,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1204、在衬底基板的非显示区域内形成多个第一导线段,且第一导线段和第三导线段一一交替并间隔设置。
如图15所示,在步骤1204中,可以在衬底基板01的非显示区域内形成多个第一导线段031。形成第一导线段031的过程可以参考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802,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且第一导线段031和第三导线段033一一交替并间隔设置。
步骤1205、在多个第一导线段上形成覆盖非显示区域的第三绝缘层。
如图16所示,在步骤1205中,可以在多个第一导线段031上形成覆盖非显示区域的第三绝缘层043。形成第三绝缘层043的过程可以参考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803,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1206、在第二绝缘层和第三绝缘层中形成多个第二过孔,每个第二过孔与相邻的第一导线段和第三导线段连通。
如图17所示,在步骤1206中,可以在第二绝缘层042和第三绝缘层043中形成多个第二过孔。形成第二过孔的过程可以参考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804,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每个第二过孔与相邻的第一导线段031和第三导线段033连通。
步骤1207、在第三绝缘层上形成多个第四导线段,且多个第四导线段通过多个第二过孔搭接在多个第三导线段和多个第一导线段上以实现电连接。
如图5所示,在步骤1207中,可以在第三绝缘层043上形成多个第四导线段034。形成第四导线段044的过程可以参考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步骤802,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检测线由多个第一导线段、多个第三导线段和多个第四导线段搭接而成,且与数据线电连接。每个第一导线段与衬底基板之间均设置有隔垫物(也即第二绝缘层)。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所制造的显示面板中,位于非显示区域的检测线由多个导线段搭接而成,因此,在非显示区域出现轻微的断裂时,该多个导线段的搭接处的应力较大,该搭接处容易发生较为严重的断裂,此时,该断裂部由于断裂程度较严重,因此,无法通过该检测线向数据线输入检测信号,此时,这些数据线所在的位置会显示竖向亮线,所以能够有效的检测到非显示区域的轻微断裂,提高了裂纹检测的准确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图2或图5所示的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以可以为:液晶显示装置、电子纸、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施例能够与相应的显示面板实施例相互参考,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施例步骤的先后顺序能够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能够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
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显示区域内设置有数据线;
所述衬底基板上的非显示区域内设置有检测线;
其中,所述检测线由多个导线段搭接而成,且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导线段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线段,以及除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导线段之外的其他导线段,每个所述第一导线段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均设置有隔垫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导线段包括:多个第二导线段,
所述第一导线段与所述第二导线段一一交替设置,且所述第一导线段搭接在所述第二导线段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垫物包括:位于所述多个第二导线段上且覆盖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上设置有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层且连通所述多个第二导线段的多个第一过孔;
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段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且通过所述多个第一过孔与所述多个第二导线段搭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显示区域内还设置有依次形成的第一目标导电层、第一目标绝缘层和第二目标导电层,
所述第二导线段与所述第一目标导电层同层形成,所述第一绝缘层与所述第一目标绝缘层同层形成,所述第一导线段与所述第二目标导电层同层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显示区域内还设置有顶栅结构的薄膜晶体管和存储电容,
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在衬底基板上依次设置的有源层、第一栅绝缘层、栅极、第二栅绝缘层、源漏极绝缘层以及源漏极图案;所述存储电容包括:在所述衬底基板上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电容绝缘层和第二电极;
所述第一目标导电层包括所述栅极,所述第一目标绝缘层包括所述第二栅绝缘层,所述第二目标导电层包括所述第二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导线段包括:多个第三导线段和多个第四导线段,
所述第一导线段和所述第三导线段一一交替并间隔设置,所述第四导线段搭接在相邻的第一导线段和第三导线段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垫物包括:位于所述多个第三导线段上且覆盖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第二绝缘层,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段设置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
所述衬底基板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段上且覆盖所述非显示区域的第三绝缘层;
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三绝缘层中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三绝缘层的第二过孔,所述第二过孔与相邻的第一导线段和第三导线段连通,所述多个第四导线段设置在所述第三绝缘层上,且通过所述多个第二过孔搭接在所述多个第三导线段和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段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显示区域内还设置有依次形成的第三目标导电层、第二目标绝缘层、第四目标导电层、第三目标绝缘层以及第五目标导电层,
所述第三导线段与所述第三目标导电层同层形成,所述第二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目标绝缘层同层形成,所述第一导线段与所述第四目标导电层同层形成,所述第三绝缘层与所述第二目标绝缘层同层形成,所述第四导线段与所述第五目标导电层同层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显示区域内还设置有顶栅结构的薄膜晶体管和存储电容,
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在衬底基板上依次设置的有源层、第一栅绝缘层、栅极、第二栅绝缘层、源漏极绝缘层以及源漏极图案;所述存储电容包括:在所述衬底基板上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电容绝缘层和第二电极;
所述第三目标导电层包括所述栅极,所述第二目标绝缘层包括所述第二栅绝缘层,所述第四目标导电层包括所述第二电极,所述第三目标绝缘层包括所述源漏极绝缘层,所述第五目标导电层包括所述源漏极图案。
11.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衬底基板的显示区域内形成数据线;
在所述衬底基板的非显示区域内形成检测线;
其中,所述检测线由多个导线段搭接而成,且与所述数据线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非显示区域形成隔垫物;
其中,所述多个导线段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线段,以及除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导线段之外的其他导线段,每个所述第一导线段与所述衬底基板之间均设置有所述隔垫物。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导线段包括:多个第二导线段,在所述衬底基板的非显示区域内形成检测线,包括:
在所述衬底基板的非显示区域内形成所述多个第二导线段;
在所述衬底基板的非显示区域内形成搭接在所述多个第二导线段上的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段,且所述第一导线段与所述第二导线段一一交替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导线段包括:多个第三导线段和多个第四导线段,在所述衬底基板的非显示区域内形成检测线,包括:
在所述衬底基板的非显示区域内形成所述多个第三导线段;
在所述衬底基板的非显示区域内形成所述多个第一导线段,且所述第一导线段和所述第三导线段一一交替并间隔设置;
在所述衬底基板的非显示区域内形成搭接在相邻的第一导线段和第三导线段上的所述第四导线段。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1810520493.XA 2018-05-28 2018-05-28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Active CN1086490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20493.XA CN108649037B (zh) 2018-05-28 2018-05-28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PCT/CN2019/074197 WO2019227963A1 (zh) 2018-05-28 2019-01-31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US16/471,696 US11594557B2 (en) 2018-05-28 2019-01-31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20493.XA CN108649037B (zh) 2018-05-28 2018-05-28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49037A true CN108649037A (zh) 2018-10-12
CN108649037B CN108649037B (zh) 2020-12-11

Family

ID=63758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20493.XA Active CN108649037B (zh) 2018-05-28 2018-05-28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594557B2 (zh)
CN (1) CN108649037B (zh)
WO (1) WO2019227963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0286A (zh) * 2019-03-28 2019-06-2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0246885A (zh) * 2019-06-28 2019-09-17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WO2019227963A1 (zh) * 2018-05-28 2019-12-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1261045A (zh) * 2018-11-30 2020-06-09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包括破裂检测布线的电子设备
CN111366619A (zh) * 2020-03-18 2020-07-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裂纹检测方法、显示装置
WO2023000122A1 (zh) * 2021-07-19 2023-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16912359A (zh) * 2023-08-10 2023-10-20 领悦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车辆、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0455A (zh) * 2010-04-23 2010-09-22 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 一种tft有源阵列周边电路的设计方法
CN103345914A (zh) * 2013-07-19 2013-10-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检测电路
CN104503622A (zh) * 2015-01-04 2015-04-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驱动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
US20160162080A1 (en) * 2014-12-05 2016-06-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Touch panel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22211A1 (en) 2013-07-19 2015-01-22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etection circuit for display panel
KR102439673B1 (ko) * 2017-06-19 2022-09-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108649037B (zh) 2018-05-28 2020-12-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0455A (zh) * 2010-04-23 2010-09-22 汕头超声显示器(二厂)有限公司 一种tft有源阵列周边电路的设计方法
CN103345914A (zh) * 2013-07-19 2013-10-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显示面板的检测电路
US20160162080A1 (en) * 2014-12-05 2016-06-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Touch panel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4503622A (zh) * 2015-01-04 2015-04-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驱动方法和触控显示装置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27963A1 (zh) * 2018-05-28 2019-12-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US11594557B2 (en) 2018-05-28 2023-02-28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261045A (zh) * 2018-11-30 2020-06-09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包括破裂检测布线的电子设备
US11670205B2 (en) 2018-11-30 2023-06-06 Samsung Displa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crack detection wiring
CN109950286A (zh) * 2019-03-28 2019-06-2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09950286B (zh) * 2019-03-28 2021-04-06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0246885A (zh) * 2019-06-28 2019-09-17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N110246885B (zh) * 2019-06-28 2021-10-01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CN111366619A (zh) * 2020-03-18 2020-07-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裂纹检测方法、显示装置
WO2023000122A1 (zh) * 2021-07-19 2023-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GB2618025A (en) * 2021-07-19 2023-10-25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6912359A (zh) * 2023-08-10 2023-10-20 领悦数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信息处理装置、车辆、计算机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49037B (zh) 2020-12-11
WO2019227963A1 (zh) 2019-12-05
US20210343748A1 (en) 2021-11-04
US11594557B2 (en) 2023-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49037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JP5579250B2 (ja) 有機発光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574390B1 (ko)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터치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05575961B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KR20180123284A (ko) 표시 장치
CN107527931A (zh) 显示装置
CN105161495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
CN106896609A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CN107452808A (zh) 薄膜晶体管及其制备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2656698B (zh) 有源矩阵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6910750A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以及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
WO2017031867A1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US10644037B2 (en) Via-hole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array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9671726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0368909C (zh)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液晶显示器件及其制造和检测方法
KR102649110B1 (ko) 터치표시장치용 어레이기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482494B1 (ko) 터치 센서를 가지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JP2019036016A (ja) 表示装置
CN208157407U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0124791A1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465652B (zh)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阵列基板的制作方法
US10963113B2 (en) Touch panel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3489874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KR102162580B1 (ko) 터치전극 내장형 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1893799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