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41515B - 高附着力底漆涂料 - Google Patents

高附着力底漆涂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41515B
CN108641515B CN201810522823.9A CN201810522823A CN108641515B CN 108641515 B CN108641515 B CN 108641515B CN 201810522823 A CN201810522823 A CN 201810522823A CN 108641515 B CN108641515 B CN 1086415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weight
hyperbranched
primer coating
polyester res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228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41515A (zh
Inventor
邓勇
李平
李玉良
王卫国
缪培凯
吕国强
杨波
凌云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Sokan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Sokan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Sokan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Sokan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2282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64151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641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415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415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415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33/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002Priming pai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20Diluents or solv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下列各组分:20~60重量份的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10~50重量份的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0~5重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10~40重量份的稀释剂、0~50重量份的颜料;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中包括碳胺杂环基团。本发明的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包括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其结构中的碳胺杂环基团极性高,对基材润湿性和附着力好;上述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中超支化结构以及碳胺杂环基团保证其在绝大多数有机和无机材质上都具有优异的附着力,且耐水性极佳。

Description

高附着力底漆涂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高附着力底漆涂料。
背景技术
涂料在3C电子产品、日用品、装饰品等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一般起保护和装饰作用,而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涂料在产品基材表面具有稳定的附着力。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基材类型多种多样,从大类上讲有金属、高分子、无机非金属等;金属材料中常用的有铁、不锈钢、铝、镁铝合金等;高分子材料中常用的有PC、PA、ABS、PC+ABS、PC+GF、PA+GF、PPS、PPSU、PAEK、PBT、PET等;无机非金属材料中常用的有玻璃、陶瓷等;但市场上却没有一款能够在常用的上述金属(铁、不锈钢、铝、镁铝合金等)、高分子(PC、PA、ABS、PC+ABS、PC+GF、PA+GF、PPS、PPSU、PAEK、PBT、PET等)、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陶瓷等)上都具有优异附着力的涂料,也没有一种底漆涂料能够在其涂层之上喷涂其他大多数类型的涂料。这就导致了在研发涂料产品时需要针对不同的基材寻找相应的具有附着力的涂料,同时还要验证继续喷涂中漆、面漆的可行性,既费时又费力。另外,近年来塑料、金属共铸的基材以及各种不同的材质组合成一体的基材越来越多了,而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涂料很难实现在复合基材上的高附着力。
专利200910037377.3提出了一种对金属玻璃表面具有强附着力的PU自干漆,但是其效果仅限于不锈钢和玻璃,对于其他金属和高分子材料没有提到有附着力。专利201110227492.4提出了一种3C产品镁铝合金素材专用的溶剂型底漆,但是只能用于镁铝合金基材。并且以上专利都没有提到在其发明的涂料形成的涂层上继续喷涂其他涂料的可行性,而实际应用中产品表面通常需要喷涂好几层不同的涂料来实现最终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附着力底漆涂料,以解决现有的涂料无法在常用的金属、高分子和无机非金属基材上都具有优异附着力同时在其形成的涂层之上无法喷涂其它各种类型涂料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下列各组分:20~60重量份的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10~50重量份的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0~5重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10~40重量份的稀释剂、0~50重量份的颜料;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中包括碳胺杂环基团。
进一步地,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下列各组分:30~50重量份的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20~40重量份的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2~4重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15~35重量份的稀释剂、15~40重量份的颜料。
进一步地,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为异氰酸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
进一步地,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下列各组分:40重量份的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30重量份的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3重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25重量份的稀释剂、30重量份的颜料。
进一步地,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三羟甲基丙烷和2,2-二羟甲基丙酸单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得到脂肪族超支化聚酯;S2、在步骤S1中得到的脂肪族超支化聚酯的末端接枝酸酐,得到含端羧基的超支化聚酯;S3、向步骤S2中得到的含端羧基的超支化聚酯中加入碳胺杂环醇,通过酯化反应得到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
进一步地,步骤S1中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三羟甲基丙烷与2,2-二羟甲基丙酸单体的摩尔比为1∶1,反应温度为140℃~170℃。
进一步地,步骤S2中酸酐为丁二酸酐、马来酸酐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地,颜料为钛白粉,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下列各组分:20~40重量份的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10~30重量份的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0~5重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10~30重量份的稀释剂、30~50重量份的钛白粉。
进一步地,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下列各组分:30重量份的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10重量份的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1重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20重量份的稀释剂、40重量份的钛白粉。
进一步地,颜料为黑色浆,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下列各组分:30~50重量份的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10~40重量份的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0~5重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10~30重量份的稀释剂、20~40重量份的黑色浆。
进一步地,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下列各组分:50重量份的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20重量份的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2重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20重量份的稀释剂、30重量份的黑色浆。
进一步地,稀释剂为二丙酮醇、甲基异丁基酮、丙二醇甲醚乙酸酯、乙酸丁酯、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包括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其结构中的碳胺杂环基团极性高,对基材润湿性和附着力好,能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基材;上述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中超支化结构以及碳胺杂环基团保证其在绝大多数有机和无机材质上都具有优异的附着力,且耐水性极佳。另外,本发明的高附着力底漆涂料还包括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其与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相互配合,使上述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具有优异的层间附着力,反应速度快,硬度较高,与常规的PU漆、UV漆、橡胶漆结合力优异。上述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与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按合适的比例结合起来则能够做到既对基材附着好也对上层涂层附着好,如果比例选择不恰当则无法兼顾。
本发明的高附着力底漆涂料通过协调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气相二氧化硅、填料的用量,得到了一种普适性特别强的涂料,在常用基材上如金属、高分子、无机非金属材料上都具有优异的附着力,并且在该涂料形成的涂层上可以继续喷涂PU漆、UV漆、橡胶漆,层间附着力优异。同时,该高附着力底漆涂料所含以及所用溶剂不含苯类等毒性大的成分,对环境友好。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下列各组分:20~60重量份的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10~50重量份的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0~5重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10~40重量份的稀释剂、0~50重量份的颜料;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中包括碳胺杂环基团。
上述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可采用喷涂、印刷或涂布等工艺涂覆于基材表面,形成的涂层经烘烤固化后,分子之间可形成网状交联结构,使涂层紧密地附着在基材表面,并具有优秀的耐水性能。喷涂前将上述高附着力底漆涂料与聚异氰酸酯混合,喷涂在基材上,50~85℃下烘烤即可固化附着在基材上。
上述稀释剂可以为各类常用稀释剂,按上述比例加入稀释剂能避免涂料过稀或过稠,有助于漆膜流平。
上述填料的添加量为0时,可得到透明涂料,透明涂料喷涂在基材上可显示基材本来的颜色。
上述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包括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其结构中的碳胺杂环基团极性高,对基材润湿性和附着力好,能够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基材;上述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中超支化结构以及碳胺杂环基团保证其在绝大多数有机和无机材质上都具有优异的附着力,且耐水性极佳。另外,本发明的高附着力底漆涂料还包括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其与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相互配合,使上述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具有优异的层间附着力,反应速度快,硬度较高,与常规的PU漆、UV漆、橡胶漆结合力优异。上述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与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按合适的比例结合起来则能够做到既对基材附着好也对上层涂层附着好,如果比例选择不恰当则无法兼顾。
上述高附着力底漆涂料通过协调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气相二氧化硅、填料的用量,得到了一种普适性特别强的涂料,在常用基材上如金属、高分子、无机非金属材料上都具有优异的附着力,并且在该涂料形成的涂层上可以继续喷涂PU漆、UV漆、橡胶漆,层间附着力优异。同时,该高附着力底漆涂料所含以及所用溶剂不含苯类等毒性大的成分,对环境友好。
优选地,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下列各组分:30~50重量份的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20~40重量份的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2~4重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15~35重量份的稀释剂,15~40重量份的颜料。上述高附着力底漆涂料中,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与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按上述比例混合,形成的涂层经烘烤固化后可以更好地形成网状交联结构,从而增加涂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并且能够与底漆上涂覆的其它涂层形成良好的层间附着,采用上述配比得到的涂料对基材附着力优异,层间附着力也较好。
优选地,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为异氰酸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上述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是羟基丙烯酸树脂中部分羟基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发生了加成反应制备而成的。上述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与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配合,增强涂层的层间附着力,反应速度也相应加快。
优选地,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下列各组分:40重量份的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30重量份的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3重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25重量份的稀释剂,30重量份的颜料。采用上述配比得到的涂料对基材附着力最好,层间附着力也最好。
优选地,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三羟甲基丙烷和2,2-二羟甲基丙酸单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得到脂肪族超支化聚酯;
S2、在步骤S1中得到的脂肪族超支化聚酯的末端接枝酸酐,得到含端羧基的超支化聚酯;
S3、向步骤S2中得到的含端羧基的超支化聚酯中加入碳胺杂环醇,通过酯化反应得到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
上述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步骤少,制备时间短,所得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纯度高。上述制备方法中,碳胺杂环醇可以是1-(2-羟基乙基)-4-甲基-2-咪唑烷酮、1-羟基甲基-4-甲基-2-咪唑烷酮、1-(2-羟基乙基)-4-乙基-2-咪唑烷酮中的一种。
优选地,步骤S1中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三羟甲基丙烷与2,2-二羟甲基丙酸单体的摩尔比为1∶1,反应温度为140℃~170℃。上述催化剂采用对甲苯磺酸,其对于多羟基烷烃与多羟基酸的酯化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酸性适中,无氧化碳化作用,反应较温和。
优选地,步骤S2中酸酐为丁二酸酐、马来酸酐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地,颜料为钛白粉,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下列各组分:20~40重量份的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10~30重量份的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0~5重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10~30重量份的稀释剂、30~50重量份的钛白粉。上述高附着力底漆涂料配方中添加的填料为钛白粉,可得到高遮盖力白色涂料,高遮盖力白色涂料喷涂在基材上可遮盖基材本来的颜色,起到装饰作用。
优选地,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下列各组分:30重量份的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10重量份的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1重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20重量份的稀释剂、40重量份的钛白粉。采用上述配比得到的白色涂料的遮盖力最高,并且对各种类型基材的附着力及层间附着力最优异。
优选地,颜料为黑色浆,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下列各组分:30~50重量份的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10~40重量份的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0~5重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10~30重量份的稀释剂、20~40重量份的黑色浆。上述高附着力底漆涂料配方中添加的填料为黑色浆,可得到高遮盖力黑色涂料,高遮盖力黑色涂料喷涂在基材上可遮盖基材本来的颜色,起到装饰作用。
优选地,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下列各组分:50重量份的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20重量份的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2重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20重量份的稀释剂、30重量份的黑色浆。采用上述配比得到的黑色涂料的遮盖力最高,并且对各种类型基材的附着力及层间附着力最优异。
优选地,稀释剂为二丙酮醇、甲基异丁基酮、丙二醇甲醚乙酸酯、乙酸丁酯、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上述稀释剂均可以用于上述高附着力底漆涂料中,有助于漆膜流平。
实施例
以下实施例中,除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外,各化学试剂均为市售。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原料采用摩尔比为1∶1的三羟甲基丙烷和2,2-二羟甲基丙酸单体,以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在150℃反应5h得到脂肪族超支化聚酯;
S2、在上述脂肪族超支化聚酯的末端接枝丁二酸酐,原料的摩尔比为1∶12,反应温度为90℃,DMF作为溶剂,并通过酸值滴定法确认反应进度,当酸值为起始值的一半时停止反应,得到含端羧基的超支化聚酯;
S3、以上述含端羧基的超支化聚酯为原料,加入1-(2-羟基乙基)-4-甲基-2-咪唑烷酮,两者的摩尔比为1∶12,在150℃下反应3h,降温加入重量比等量的溶剂兑稀得到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
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中,超支化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原料采用摩尔比为1∶1的三羟甲基丙烷和2,2-二羟甲基丙酸单体,以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在150℃反应5h得到脂肪族超支化聚酯;
S2、在上述脂肪族超支化聚酯的末端接枝丁二酸酐,原料的摩尔比为1∶12,反应温度为90℃,DMF作为溶剂,并通过酸值滴定法确认反应进度,当酸值为起始值的一半时停止反应,得到含端羧基的超支化聚酯。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中,超支化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原料采用摩尔比为1∶1的三羟甲基丙烷和2,2-二羟甲基丙酸单体,以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在150℃反应5h得到脂肪族超支化聚酯;
S2、在上述脂肪族超支化聚酯的末端接枝丁二酸酐,原料的摩尔比为1∶12,反应温度为90℃,DMF作为溶剂,并通过酸值滴定法确认反应进度,当酸值为起始值的一半时停止反应,得到含端羧基的超支化聚酯;
S3、以上述含端羧基的超支化聚酯为原料,加入长碳链醇,两者的摩尔比为1∶12,在150℃下反应3h,降温加入重量比等量的溶剂兑稀得到长碳链改性超支化聚酯树脂。
将实施例1与对比例1、对比例2得到的超支化聚酯,按照以下配方制备成底漆涂料:40重量份的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30重量份的超支化聚酯树脂、3重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25重量份的稀释剂、30重量份的钛白粉;将上述实施例及各对比例的超支化聚酯配制的底漆涂料与聚异氰酸酯混合,将得到的混合液分别涂覆于不锈钢、铝、玻璃、PC、ABS等基材上,分别流平、烘烤固化,烘烤温度为70℃。分别对上述不同基材上的不同涂层进行附着力测试。附着力测试按GB9286-1998标准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参见表1。
表1实施例1及对比例1~2配制的涂料在各种基材上的附着力性能测试结果
编号 不锈钢 玻璃 PC ABS
实施例1 100/100 100/100 100/100 100/100 100/100
对比例1 0/100 0/100 0/100 50/100 100/100
对比例2 0/100 0/100 0/100 100/100 100/100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得到的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在所选择的各种基材上附着力测试效果最佳,在常见典型基材上附着力测试都通过,有力地证明了通过碳胺杂环醇改性的超支化聚酯树脂对于基材的附着力明显增加。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下列组分:50重量份的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30重量份实施例1制备的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2重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30重量份的二丙酮醇。上述涂料为透明高附着力底漆涂料。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下列组分:30重量份的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10重量份实施例1制备的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1重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40重量份的钛白粉、20重量份的甲基异丁基酮。上述涂料为白色高附着力底漆涂料。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下列组分:50重量份的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20重量份实施例1制备的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2重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30重量份的黑色浆、20重量份的乙酸丁酯。上述涂料为黑色高附着力底漆涂料。
将上述实施例2~4中各组分分别按配比混合后得到高附着力底漆涂料,然后加入聚异氰酸酯混合,涂覆在各种类型的基材上,烘烤固化后得到涂层,分别进行附着力测试、水煮测试、高温高湿测试、冷热冲击测试,测试结果参见表2。上述各实施例使用的测试基材包括:铁、不锈钢、铝、镁铝合金、PC、PA、ABS、PC+ABS、PC+GF、PA+GF、PPS、PPSU、PAEK、PBT、PET、玻璃、陶瓷。
表2实施例2~4的性能测试结果
编号 遮盖力 附着力 水煮测试 高温高湿测试 冷热冲击测试
实施例2 100/100 OK OK OK
实施例3 OK 100/100 OK OK OK
实施例4 OK 100/100 OK OK OK
表2显示实施例2~4的高附着力底漆涂料涂覆在各类基材上形成涂层的性能检测结果,由表中数据可知,实施例2~4提供的3种外观效果的高附着力底漆涂料不仅对各种类型基材附着力强,且其它性能也都满足产品的测试要求。
实施例5
以实施例2得到的透明高附着力底漆涂料作为底漆,涂覆于各种类型的基材上,烘烤固化形成涂层,再在上述涂层上分别涂覆PU面漆、UV面漆、橡胶漆面漆。
实施例6
以实施例3得到的白色高附着力底漆涂料作为底漆,涂覆于各种类型的基材上,烘烤固化形成涂层,再在上述涂层上分别涂覆PU面漆、UV面漆、橡胶漆面漆。
实施例7
以实施例4得到的黑色高附着力底漆涂料作为底漆,涂覆于各种类型的基材上,烘烤固化形成涂层,再在上述涂层上分别涂覆PU面漆、UV面漆、橡胶漆面漆。
实施例5~7使用的测试基材包括:铁、不锈钢、铝、镁铝合金、PC、PA、ABS、PC+ABS、PC+GF、PA+GF、PPS、PPSU、PAEK、PBT、PET、玻璃、陶瓷。
实施例5~7中涂覆各种面漆之后,对基材表面的涂层进行附着力测试、水煮测试、高温高湿测试、冷热冲击测试,测试结果参见表3。
表3实施例5~7的性能测试结果
编号 外观 附着力 水煮测试 高温高湿测试 冷热冲击测试
实施例5 OK 100/100 OK OK OK
实施例6 OK 100/100 OK OK OK
实施例7 OK 100/100 OK OK OK
表3为实施例5~7中在各类基材上所得涂层的性能测试结果,由表中数据可知,实施例2~4提供的3种外观效果的高附着力底漆涂料与各种类型面漆的层间结合力优异,满足测试要求,且其它测试结果也OK,能够满足产品的测试要求。
上述各种测试标准如下:
附着力测试:按GB9286-1998标准测试。
水煮测试:在85℃的水浴锅中浸泡30分钟,然后观察涂层表面情况并进行附着力测试。
高温高湿测试:在85℃,85%湿度的恒温恒湿箱中放置500小时,然后观察涂层表面情况并进行附着力测试。
冷热冲击测试:以-40℃保存5小时后再85℃保存5小时为一个循环,共计50个循环,然后观察涂层表面情况并进行附着力测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下列各组分:
20~60重量份的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10~50重量份的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0~5重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10~40重量份的稀释剂、0~50重量份的颜料;
所述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为异氰酸酯改性的羟基丙烯酸树脂;是羟基丙烯酸树脂中部分羟基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发生了加成反应制备而成的;
所述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中包括碳胺杂环基团;
所述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三羟甲基丙烷和2,2-二羟甲基丙酸单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得到脂肪族超支化聚酯;
S2、在所述步骤S1中得到的脂肪族超支化聚酯的末端接枝酸酐,得到含端羧基的超支化聚酯;
S3、向所述步骤S2中得到的含端羧基的超支化聚酯中加入碳胺杂环醇,通过酯化反应得到所述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
碳胺杂环醇是1-(2-羟基乙基)-4-甲基-2-咪唑烷酮、1-羟基甲基-4-甲基-2-咪唑烷酮、1-(2-羟基乙基)-4-乙基-2-咪唑烷酮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下列各组分:
30~50重量份的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20~40重量份的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2~4重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15~35重量份的稀释剂、15~40重量份的颜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下列各组分:
40重量份的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30重量份的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3重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25重量份的稀释剂、30重量份的颜料。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1中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所述三羟甲基丙烷与所述2,2-二羟甲基丙酸单体的摩尔比为1∶1,反应温度为140℃~170℃;和/或
所述步骤S2中酸酐为丁二酸酐、马来酸酐中的一种或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颜料为钛白粉,所述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下列各组分:
20~40重量份的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10~30重量份的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0~5重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10~30重量份的稀释剂、30~50重量份的钛白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下列各组分:
30重量份的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10重量份的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1重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20重量份的稀释剂、40重量份的钛白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颜料为黑色浆,所述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下列各组分:
30~50重量份的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10~40重量份的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0~5重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10~30重量份的稀释剂、20~40重量份的黑色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重量份计的下列各组分:
50重量份的改性弱羟基丙烯酸树脂、20重量份的超支化改性聚酯树脂、2重量份的气相二氧化硅、20重量份的稀释剂、30重量份的黑色浆。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或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附着力底漆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剂为二丙酮醇、甲基异丁基酮、丙二醇甲醚乙酸酯、乙酸丁酯、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CN201810522823.9A 2018-05-28 2018-05-28 高附着力底漆涂料 Active CN1086415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22823.9A CN108641515B (zh) 2018-05-28 2018-05-28 高附着力底漆涂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22823.9A CN108641515B (zh) 2018-05-28 2018-05-28 高附着力底漆涂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41515A CN108641515A (zh) 2018-10-12
CN108641515B true CN108641515B (zh) 2020-10-27

Family

ID=63758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22823.9A Active CN108641515B (zh) 2018-05-28 2018-05-28 高附着力底漆涂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6415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64428B (zh) * 2019-12-19 2022-04-29 株洲市九华新材料涂装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城轨及动车车体用双组分超支化聚酯树脂高固体分高光清漆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58610A (zh) * 2020-08-21 2020-12-11 嘉兴巨标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吊顶面板生产工艺
CN112708336B (zh) * 2020-12-02 2021-11-09 广东深展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亚克力真空镀膜涂料及其涂装工艺
CN113717628A (zh) * 2021-09-18 2021-11-30 湖南松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水性pu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163885A (zh) * 2021-12-23 2022-03-11 深圳邦荣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电镀银油漆、制备方法及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91156A1 (en) * 2005-10-20 2007-04-26 Christian Jackson Inkjet ink
JP5501311B2 (ja) * 2011-08-24 2014-05-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セット、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N105694018B (zh) * 2014-11-27 2017-05-17 合众(佛山)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mdi改性聚酯光固化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5622914B (zh) * 2014-11-27 2017-12-19 合众(佛山)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hdi改性聚酯光固化树脂的制备方法
CN105713178B (zh) * 2014-12-01 2018-08-24 合众(佛山)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水性脂环族异氰酸酯改性聚酯光固化树脂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41515A (zh) 2018-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41515B (zh) 高附着力底漆涂料
AU2006311222A1 (en) Epoxy based coatings
CN106010176B (zh) 多成分型有机溶剂系的下涂涂料组合物以及使用其的修补涂装方法
WO2015033624A1 (ja) 塗料組成物及び塗装物品
JP5324715B1 (ja) 複層塗膜形成方法
JP5221822B1 (ja) 複層塗膜形成方法
JP6641389B2 (ja) 自動車用水溶性塗料組成物
JP5614537B2 (ja) 耐チッピング性塗料組成物
KR20170130210A (ko) 투명 도료 조성물
JPS63301215A (ja) プレコートメタル用一液性熱硬化型樹脂組成物
CA1334038C (en) Coating compositions and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a multicoat protective and/or decorative coating on a substrate surface
JP6632870B2 (ja) 1回塗装用ソフトフィール塗料組成物
US6749946B1 (en) Method and composition for metallic finishes
JP2008142701A (ja) 看板用または内装板用の塗膜形成方法および多層複合板
EP3548572B1 (en) Silicone-containing polyesters, coating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 same, and coatings formed therefrom
JP4279408B2 (ja) 成形加工性に優れた1コートプレコート鋼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115648B1 (ko) 단일-성분의 높은 항-부식성 속건성 에폭시 코팅 조성물
JP2001009366A (ja) 成形加工性に優れた1コートプレコート鋼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495085B1 (en) Metallic finish
JPH04246483A (ja) 塗料組成物
JPWO2013031976A1 (ja) クリヤー塗料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複層塗膜の形成方法
KR20120045074A (ko) 탄성변성과 우레탄 변성 그리고 이소시아네이트 블로킹을 동시 개질한 폴리에스테르와 이를 이용한 프리 코티드용 자동차 강판 도료의 제조 방법
KR102002359B1 (ko) 부착성과 경화성이 개선된 분체도료용 레벨링제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JPH04367766A (ja) 塗装方法
KR102358215B1 (ko) 도료 키트, 이를 이용한 다층 보호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