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3662B - 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3662B
CN108603662B CN201780008449.4A CN201780008449A CN108603662B CN 108603662 B CN108603662 B CN 108603662B CN 201780008449 A CN201780008449 A CN 201780008449A CN 108603662 B CN108603662 B CN 1086036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ort
furnace
waste
temperature
combustibl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84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03662A (zh
Inventor
金子正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sei Sang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sei Sang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sei Sang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sei Sang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6036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36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036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36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02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with pretreatment
    • F23G5/04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with pretreatment dry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JPRODUCTION OF PRODUCER GAS, WATER-GAS, SYNTHESIS GAS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 OR MIXTURES CONTAINING THESE GASES; CARBURETTING AIR OR OTHER GASES
    • C10J3/00Production of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fuels
    • C10J3/02Fixed-bed gasification of lump fue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JPRODUCTION OF PRODUCER GAS, WATER-GAS, SYNTHESIS GAS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 OR MIXTURES CONTAINING THESE GASES; CARBURETTING AIR OR OTHER GASES
    • C10J3/00Production of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fuels
    • C10J3/72Other features
    • C10J3/721Multistage gasification, e.g. plural parallel or serial gasification stag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JPRODUCTION OF PRODUCER GAS, WATER-GAS, SYNTHESIS GAS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 OR MIXTURES CONTAINING THESE GASES; CARBURETTING AIR OR OTHER GASES
    • C10J3/00Production of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fuels
    • C10J3/72Other features
    • C10J3/723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the gasification proce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02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with pretreatment
    • F23G5/027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with pretreatment pyrolising or gasifying stag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08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having supplementary heating
    • F23G5/14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having supplementary heating including secondary combustion
    • F23G5/16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having supplementary heating including secondary combustion in a separate combustion cha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5/00Incineration of waste; Incinerator constructions; Details, accessories or control therefor
    • F23G5/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JPRODUCTION OF PRODUCER GAS, WATER-GAS, SYNTHESIS GAS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 OR MIXTURES CONTAINING THESE GASES; CARBURETTING AIR OR OTHER GASES
    • C10J2300/00Details of gasification processes
    • C10J2300/09Details of the feed, e.g. feeding of spent catalyst, inert gas or halogens
    • C10J2300/0913Carbonaceous raw material
    • C10J2300/0946Waste, e.g. MSW, tires, glass, tar sand, peat, paper, lignite, oil sha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JPRODUCTION OF PRODUCER GAS, WATER-GAS, SYNTHESIS GAS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 OR MIXTURES CONTAINING THESE GASES; CARBURETTING AIR OR OTHER GASES
    • C10J2300/00Details of gasification processes
    • C10J2300/09Details of the feed, e.g. feeding of spent catalyst, inert gas or halogens
    • C10J2300/0953Gasifying agents
    • C10J2300/0959Oxyge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2201/00Pretreatment
    • F23G2201/30Pyrolysing
    • F23G2201/303Burning pyrogas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2202/00Combustion
    • F23G2202/10Combustion in two or more stages
    • F23G2202/103Combustion in two or more stages in separate cha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2207/00Control
    • F23G2207/10Arrangement of sensing devices
    • F23G2207/101Arrangement of sensing devices for 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GCREMATION FURNACES; CONSUMING WASTE PRODUCTS BY COMBUSTION
    • F23G2207/00Control
    • F23G2207/30Oxidant supp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asification And Melting Of Waste (AREA)
  • Incineration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利用该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能够在切换燃烧炉中燃烧的可燃性气体时降低运行成本,并稳定地进行可燃性气体的燃烧。相对于1台燃烧炉(4)具备多台干馏炉(2a,2b)。对干馏炉(2a)内的废弃物A进行干馏而生成可燃性气体,并将该可燃性气体导入燃烧炉(4)使其燃烧时,进行控制使得燃烧炉(4)内的温度Tc成为第1温度。当燃烧炉(4)内的温度Tc为第1温度时,检测出干馏炉2b中收容了废弃物A,对干馏炉(2b)内的废弃物A进行点火,对该废弃物A进行干馏而生成可燃性气体,并开始将该可燃性气体导入燃烧炉(4)。

Description

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废轮胎等废弃物进行干馏焚烧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对废轮胎等废弃物进行焚烧处理的方法,例如已知有如下方法:使收纳于干馏炉内的废弃物的一部分燃烧,并利用其燃烧热使该废弃物的残留部分干馏(热分解),将通过该干馏而生成的可燃性气体从该干馏炉导入燃烧炉进行燃烧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方法中,将由所述可燃性气体的燃烧引起的所述燃烧炉内的温度作为该可燃性气体的燃烧温度进行检测。并且,调整提供给所述干馏炉的氧供给量,并对所述干馏炉内的所述废弃物的干馏气化进行反馈控制,以使所述燃烧炉内的温度成为预先设定的温度(以下有时简称为设定温度)、换言之,以使所述可燃性气体在所述设定温度下进行燃烧。这里,对提供给所述干馏炉的氧的供给量的控制通过在连结氧供给源和该干馏炉的氧供给路中设置阀并调整该阀的开度的方式进行。
另外,由于上述焚烧处理方法属于分批处理,因此公知有如下方法:针对1台上述燃烧炉例如配设2台上述干馏炉,并通过交替运转该2台干馏炉来进行连续处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方法中,在交替运转上述2台干馏炉的情况下,在第1干馏炉内的废弃物的干馏结束阶段,对第2干馏炉内的废弃物进行点火,开始干馏。而且,将在所述燃烧炉中燃烧的可燃性气体从在第1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切换为在第2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13528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0501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将在所述燃烧炉中燃烧的可燃性气体从在1台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切换为在另1台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时,当切换不顺利时,所述燃烧炉内的温度有时会大幅低于所述设定温度。在该情况下,需要燃烧重油等燃料来使所述燃烧炉内的温度维持在所述预先设定的温度上,存在无法避免运行成本增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将在上述燃烧炉中燃烧的可燃性气体从在1台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切换到在另1台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时能够降低运行成本的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的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中,相对于1台燃烧炉具备多台干馏炉,通过依次对收容在各干馏炉内的废弃物进行干馏来生成可燃性气体,在将该可燃性气体导入该燃烧炉进行燃烧时,进行控制使该燃烧炉内的温度成为预先设定的第1温度,
该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下述各步骤:
通过使用从氧供给源经由第1氧供给路供给到该第1干馏炉的氧,对收容在第1干馏炉内的废弃物进行干馏,生成可燃性气体,在将该可燃性气体导入该燃烧炉进行燃烧时,一边控制设置于该第1氧供给路的第1阀的开度,一边将该废弃物的干馏所需的氧供给到该第1干馏炉内,以使通过该可燃性气体的燃烧使该燃烧炉内的温度成为所述第1温度的步骤;
在通过该第1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的燃烧使该燃烧炉内的温度成为所述第1温度后,检测出在第2干馏炉中收容有废弃物,并使用从该氧供给源经由第2氧供给路供给到该第2干馏炉内的氧对该第2干馏炉内收容的废弃物实施点火的步骤;以及
使用从该氧供给源经由该第2氧供给路供给到第2干馏炉的氧对该第2干馏炉内收容的废弃物进行干馏,生成可燃性气体,并将在该第2干馏炉中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导入到该燃烧炉内开始燃烧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燃烧处理方法中,首先,在第1干馏炉中,使用从氧供给源经由第1氧供给路供给到该第1干馏炉的氧,对收纳在炉内的废弃物进行干馏来生成可燃性气体。并且,在将上述可燃性气体导入上述燃烧炉进行燃烧时,一边控制设置于上述第1氧气供给路的上述第1阀的开度,一边将上述废弃物的干馏所需的氧供给上述第1干馏炉。
这里,对所述第1阀的开度进行控制,使得通过在所述第1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在所述燃烧炉内燃烧,该燃烧炉内的温度成为预先设定的第1温度。换言之,将所述第1阀的开度控制成在所述第1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在所述燃烧炉内以预先设定的第1温度燃烧。
接着,当被控制成通过在所述燃烧炉内燃烧在所述第1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使得该燃烧炉内的温度成为所述第1温度时,检测出在第2干馏炉内收纳有废弃物,并对收容在第2干馏炉内的废弃物进行点火。使用从上述氧供给源经由第2氧供给路供给到该第2干馏炉的氧对容纳在上述第2干馏炉内的废弃物实施点火。
接着,在上述第2干馏炉内容纳的废弃物被点火后,使用从上述氧供给源经由上述第2氧气供给路供给到该第2干馏炉的氧,对该废弃物进行干馏。于是,通过将由所述干馏而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导入所述燃烧炉并开始燃烧,能够顺利地将在该燃烧炉中燃烧的可燃性气体顺利地从在第1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切换成在第2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
在本发明的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燃烧处理方法中,无需像上述现有技术那样要等到上述第1干馏炉内的废弃物的干馏到达结束阶段,并以该燃烧炉内的温度成为上述第1温度的方式进行控制时,对在收容在所述第2干馏炉内的废弃物实施点火,再将在该第2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导入该燃烧炉,开始其燃烧。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所述燃烧炉内的温度不会大幅低于所述预先设定的第1温度,无需为了将该燃烧炉内的温度维持在所述预先设定的温度上而燃烧重油等燃料,因此能够降低运行成本。
在本发明的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中,在将在所述第2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导入上述燃烧炉进行燃烧时,一边控制设置于所述第2氧气供给路的第2阀的开度,一边将所述废弃物的干馏所需的氧供给到该第2干馏炉,使得通过该燃烧性气体的燃烧使该燃烧炉内的温度成为所述1温度。
另外,在本发明的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燃烧处理方法中,能够将在所述燃烧炉中燃烧的可燃性气体从在第1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切换成在第2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的操作(以下,有时简称为切换操作)设定成以下第一~第三方式中的任一方式。
首先,上述切换操作的第一方式的特征在于具备以下各步骤:
在所述第1阀的开度达到第1规定开度时,对收容在所述第2干馏炉内的废弃物进行点火,并控制所述第2阀的开度来形成火床的步骤;
在形成所述火床后,该第1阀的开度超过该第1规定开度而增大后,再减少而达到比该第1规定开度小的第2规定开度时,使该第2阀的开度减少,将维持该火床所需的充分量的氧从该氧供给源经由该第2氧供给路供给到该第2干馏炉内的步骤;以及
在进行使得通过在所述第1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的燃烧而使所述燃烧炉内的温度成为所述第1温度的控制的期间,该第1阀的开度再次增大而达到比该第2规定开度大的第3规定开度时,增大该第2阀的开度,使用从该氧供给源经由该第2氧供给路而被供给到该第2干馏炉内的氧对该第2干馏炉内收容的废弃物进行干馏来生成可燃性气体,并开始将在该第2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导入到该燃烧炉内的步骤。
在进行使得通过在上述第1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的燃烧而使上述燃烧炉内的温度成为上述第1温度的控制时,上述第1阀的开度随着在该第1干馏炉中收容于炉内的上述废弃物的干馏进行而逐渐增大,能够根据该第1阀的开度获知该第1干馏炉内的废弃物的剩余量。因此,在上述切换操作的第一方式中,在进行使得通过在所述第1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的燃烧而使该燃烧炉内的温度成为所述第1温度的控制的期间,当所述第1阀的开度达到所述第1规定开度时,判断成第1干馏炉中的废弃物干馏接近结束阶段,并对收容在上述第2干馏炉内的废弃物进行点火。在上述第2干馏炉中,在上述点火之后,通过控制设置于上述第2氧气供给路的上述第2阀的开度,使收容在该第2干馏炉内的废弃物的燃烧稳定,并形成火床。
在上述第2干馏炉中,也可以在形成上述火床之后立即开始炉内的废弃物的干馏。但是在该时点,上述第1干馏炉内还充分残留有废弃物,还能够通过该废弃物的干馏来生成上述可燃性气体。
在所述第1干馏炉内充分残留有废弃物的情况下,若向所述燃烧炉过度供给在该第1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则因该燃烧炉内的该可燃性气体的燃烧,该燃烧炉内的温度上升而难以将该温度控制到所述第1温度。因此,在所述第1干馏炉中,所述第1阀的开度超过所述第1规定开度而增大后,再转为减少。
因此,在所述第2干馏炉中,所述第1阀的开度转为减少,并在达到比所述第1规定开度小的第2规定开度时,使所述第2阀的开度减少,向炉内供给维持所述火床所需的足够量的氧。通过这种方式,在上述第2干馏炉中,处于上述火床虽被维持但炉内所收容的废弃物的干馏未开始的状态。换言之,该状态是能够根据需要立即开始进行收纳在炉内的废弃物的干馏的状态(以下,有时称之为待机状态)。
接着,在所述第1干馏炉内,由于能够生成所述可燃性气体的废弃物逐渐减少,所述第1阀的开度逐渐增大,以使通过该可燃性气体的燃烧而引起的所述燃烧炉内的温度成为所述第1温度。并且,最终仅通过在所述第1干馏炉内生成的所述可燃性气体的燃烧无法进行控制使所述燃烧炉内的温度成为所述第1温度。
因此,为了进行控制以使上述燃烧炉内的温度成为上述第1温度,在上述第1阀的开度再次增大而达到比上述第2规定开度大的第3规定开度时,在上述第2干馏炉中,上述第2阀的开度增大,开始对收纳在炉内的废弃物实施干馏。使用从上述氧供给源经由上述第2氧供给路供给到该第2干馏炉的氧进行上述第2干馏炉内的废弃物的干馏。当所述第2干馏炉内的废弃物的干馏开始时,通过该干馏而生成可燃性气体,开始将该可燃性气体导入所述燃烧炉。
其结果,在所述燃烧炉中,在所述第2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与在所述第1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一起燃烧,能够避免该燃烧炉内的温度大幅降低。
另一方面,在所述第1干馏炉中,能够生成所述可燃性气体的废弃物进一步减少,通过该废弃物的干馏而生成的该可燃性气体也逐渐减少。并且,最终通过上述废弃物的干馏而生成的上述可燃性气体消失。
其结果是,能够顺利地将所述燃烧炉中燃烧的可燃性气体从在所述第1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切换成在所述第2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
接着,上述切换操作的第二方式的特征在于具备以下各步骤:
在所述第1阀的开度达到第1规定开度时,对收容在所述第2干馏炉内的废弃物进行点火,控制所述第2阀的开度来形成火床的步骤;
在所述燃烧炉内的温度降低而达到比所述第1温度低的第2规定温度时,对设置于所述燃烧炉的燃烧装置进行点火的步骤;以及
在该燃烧装置点燃后,所述第1干馏炉内的温度转为减少,并达到第3规定温度,另一方面,在该燃烧炉内的温度恢复到该第1温度时,使用从所述氧供给源经由所述第2氧供给路供给到该第2干馏炉的氧对收容在该第2干馏炉内的废弃物进行干馏而生成可燃性气体,并开始将在该第2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导入该燃烧炉的步骤。
在上述切换操作的第二方式中,能够与上述切换操作的第一方式完全相同地对收容在上述第2干馏炉内的废弃物进行点火以及形成火床。但是,根据收纳在所述第2干馏炉内的废弃物的点火时期不同,在所述火床的形成过程中,所述第1干馏炉内能够生成所述可燃性气体的废弃物减少,仅通过在该第1干馏炉内生成的所述可燃性气体的燃烧,有时无法将所述燃烧炉内的温度控制成所述第1温度。
在该情况下,在所述燃烧炉内的温度降低而达到比所述第1温度低的第2规定温度时,通过对设置于所述燃烧炉的燃烧装置进行点火,从而需要控制成将该燃烧炉内的温度成为所述第1温度。另外,在该情况下,随着所述第1干馏炉内能够生成所述可燃性气体的废弃物减少,该第1干馏炉内的温度转为减少,并达到第3规定温度。
因此,在所述切换操作的第二方式中,在对所述燃烧装置进行点火且所述第1干馏炉内的温度降低至所述第3规定温度之后,在所述燃烧炉内的温度恢复至所述第1温度时,立即开始对收纳于该第2干馏炉内的废弃物进行干馏,而不会转移到所述待机状态。当所述第2干馏炉内的废弃物的干馏开始时,通过该干馏生成可燃性气体,并开始将该可燃性气体导入所述燃烧炉。
其结果是,根据上述切换操作的第二方式,能够顺利地将上述燃烧炉中燃烧的可燃性气体从在上述第1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切换成在上述第2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
接着,上述切换操作的第三方式的特征在于具备以下各步骤:
在所述第1阀的开度达到第1规定开度时,对收容在所述第2干馏炉内的废弃物进行点火,控制所述第2阀的开度而形成火床的步骤;以及
在形成所述火床后,该第1阀的开度超过该第1规定开度而增大后,减少至比该第1规定开度大的第4规定开度,另一方面,在所述燃烧炉内的温度暂时减少后,恢复到所述第1温度时,使用从所述氧供给源经由所述第2氧供给路对收容在该第2干馏炉内的废弃物进行干馏而生成可燃性气体,并开始将在该第2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导入该燃烧炉的步骤。
在上述切换操作的第三方式中,能够与上述切换操作的第一方式完全相同地对收容在上述第2干馏炉内的废弃物进行点火以及形成火床。但是,根据收纳在所述第2干馏炉内的废弃物的点火时期不同,在所述火床的形成过程中,所述第1干馏炉内能够生成所述可燃性气体的废弃物减少,为了进行控制使得该可燃性气体的燃烧所引起的上述燃烧炉内的温度成为所述第1温度,所述第1阀的开度有时会逐渐增大。
在该情况下,所述第1阀的开度在超过所述第1规定开度而增大后,减少而达到比该第1规定开度大的第4规定开度。另外,所述燃烧炉内的温度暂时减少后,通过增大所述第1阀的开度、换言之通过在所述第1干馏炉内生成的所述可燃性气体的增加来恢复到所述第1温度。
因此,在上述切换操作的第三方式中,上述第1阀的开度达到上述第4规定开度,另一方面,在上述燃烧炉内的温度暂时减少之后恢复到上述第1温度时,立即开始对收纳在第2干馏炉内的废弃物进行干馏,而不会转移到所述待机状态。当所述第2干馏炉内的废弃物的干馏开始时,通过该干馏生成可燃性气体,并开始将该可燃性气体导入所述燃烧炉。
其结果是,根据上述切换操作的第三方式,能够顺利地将上述燃烧炉中燃烧的可燃性气体从在上述第1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切换成在上述第2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
另外,在本发明的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燃烧处理方法中,会有所述燃烧炉内的温度没有被控制成所述第1温度而是大幅上升的情况。
因此,在本发明的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中,优选在所述燃烧炉内的温度达到高于所述第1温度的第4规定温度时,将所述第1阀或所述第2阀固定为规定开度,当所述燃烧炉内的温度成为小于所述第4规定温度的温度时,解除对所述第1阀或所述第2阀的开度的固定。
在本发明的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中,在所述燃烧炉内的温度达到比所述第1温度高的第4规定温度时,通过将所述第1阀或所述第2阀的开度固定为规定开度,能够限制被导入该燃烧炉的所述可燃性气体的量。其结果,能够将所述燃烧炉内的温度控制成所述第1温度。
在所述燃烧炉内的温度达到低于所述第4规定温度的温度时,所述第1阀或所述第2阀的开度被解除所述固定,从而恢复到通常的控制。
在本发明的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燃烧处理方法中,相对于1台上述燃烧炉只要具备多台上述干馏炉即可,也可以是2台或3台以上。这里,例如具备2台上述干馏炉。
此外,本发明的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具备以下步骤:在对所述第2干馏炉内收容的废弃物进行干馏时,在从该第1干馏炉除去在该第1干馏炉内灰化的所述废弃物之后,使该第1干馏炉内重新收容废弃物的步骤,并交替地反复进行该第1干馏炉中的废弃物的干馏和该第2干馏炉中的废弃物的干馏。
在本发明的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燃烧处理方法中,在相对于1台所述燃烧炉具备2台所述干馏炉的情况下,在对所述第2干馏炉内的废弃物进行干馏的期间,所述第1干馏炉中能够生成所述可燃性气体的废弃物消失,并进行该废弃物的灰化。
因此,在进行所述第2干馏炉内的废弃物的干馏时,除去在所述第1干馏炉内灰化的所述废弃物之后,使该第1干馏炉内重新收容废弃物,准备下次的干馏。可以与上述第2干馏炉的情况同样地进行下次的干馏准备,并通过交替地反复进行上述第1干馏炉中的废弃物的干馏和上述第2干馏炉中的废弃物的干馏,能够连续地运转上述燃烧炉。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装置的结构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表示切换操作的第一方式中的燃烧炉内的温度和设置于第1氧供给路及第2氧供给路上的阀的开度的经时变化的图表。
图3是表示切换操作的第二方式中的燃烧炉内的温度、第1干馏炉内的温度以及设置于第2氧供给路的阀的开度的经时变化的曲线图。
图4是表示切换操作的第三方式中的燃烧炉内的温度和设置于第1氧供给路及第2氧供给路的阀的开度的经时变化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使用图1所示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装置1来实施。
干馏气化焚烧处理装置1具备收纳废轮胎等废弃物A并进行其干馏气化以及灰化的2台干馏炉2a、2b以及经由气体通路3a、3b与干馏炉2a、2b连接的燃烧炉4。
在干馏炉2a、2b的上表面部形成有分别具备开闭自如的投入门5a、5b的投入口6a、6b,能够将废弃物A从投入口6a、6b投入到干馏炉2a、2b内。而且,干馏炉2a、2b在关闭其投入门5a、5b的状态下,其内部实质上与外部隔断。在干馏炉2a、2b中,也可以设置计量规定量的废弃物A并从投入口6a、6b投入到干馏炉2a、2b内的计量装置(未图示)。
在干馏炉2a、2b的外周部,作为其冷却结构,形成有与干馏炉2a、2b的内部隔离的水套(未图示)。水套通过未图示的供水装置供水,内部的水量维持在规定水位。
干馏炉2a、2b的下部形成向下方移动自如的底门7a、7b,干馏炉2a、2b在关闭其底门7a、7b的状态下,其内部实质上与外部隔断。在底门7a、7b的下部形成有与干馏炉2a、2b的内部隔离的空室8a、8b,空室8a、8b经由设置于底门7a、7b的多个供气喷嘴9a、9b与干馏炉2a、2b的内部连通。
干馏炉2a、2b的下部的空室8a、8b分别与干馏氧供给路10a、10b连接,干馏氧供给路10a、10b经由氧供给路11与由压入风扇等构成的氧供给源12连接。干馏氧供给路10a、10b分别设有控制阀13a、13b,控制阀13a、13b由阀驱动器14a、14b控制其开度。在该情况下,阀驱动器14a、14b受控制装置15控制。控制装置15由包括CPU等的电子电路构成。
而且,在干馏炉2a、2b的下部分别安装有用于对收纳于干馏炉2a、2b的废弃物A点火的点火装置16a、16b。点火装置16a、16b由点火燃烧器等构成,通过使从燃料供给装置17a、17b经由燃料供给路18a、18b供给的燃料燃烧,向废弃物A供给燃烧火焰。在燃料供给装置17a、17b中贮存有轻油等燃料。
燃烧炉4由燃烧器部19和燃烧部20构成。燃烧器部19将因废弃物A的干馏而产生的可燃性气体与其完全燃烧所需的氧气(空气)混合;燃烧部20使与氧气(空气)混合的可燃性气体燃烧。燃烧部20在燃烧器部19的下游侧与燃烧器部19连通。在燃烧器部19的上游侧分别经由缓冲器21a、21b连接有气体通路3a、3b,通过气体通路3a、3b将通过干馏炉2a、2b中的废弃物A的干馏而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导入燃烧器部19。
在燃烧器部19的外周部形成有与其内部隔离的空室(未图示),该空室经由在燃烧器部19的内周部穿设的多个喷嘴孔(未图示)与燃烧器部19的内部连通。在所述空室上连接有从氧供给路11分支的燃烧氧供给路22。燃烧氧供给路22配设成在中途经由燃烧部20内,在燃烧部20内被预热的氧气(空气)被供给至所述空室。
在燃烧氧供给路22上设有控制阀23,控制阀23由阀驱动器24控制其开度。在该情况下,阀驱动器24由控制装置15控制。
在燃烧器部19的上游侧安装有燃烧装置25。燃烧装置25由点火燃烧器等构成,通过使从燃料供给装置26经由燃料供给路27供给的燃料燃烧,对导入燃烧器部19的可燃性气体点火,或者对燃烧炉4进行加热。在燃料供给装置26中贮存有轻油等燃料。
在燃烧部20的下游侧安装有利用在燃烧炉4内燃烧的燃烧排气而被加热的温水锅炉28。温水锅炉28由未图示的供水装置供水,能够将利用废弃物A的燃烧热而被加热的温水利用于空调等。
在温水锅炉28的出口侧设置有排出由温水锅炉28冷却后的燃烧排气的管道29a,管道29a经由开闭阀30与空冷式热交换器31的上端部连接。从未图示的压入风扇等供给的空气在空冷式热交换器31中流通,与从管道29a导入的燃烧排气进行热交换而对该燃烧排气进行冷却。由空冷式热交换器31冷却后的燃烧排气通过经由开闭阀32而与空冷式热交换器31的下部连接的管道29b取出。
另一方面,管道29c在开闭阀30的上游侧从管道29a分支,管道29c经由开闭阀33与急冷塔34的上端部连接。急冷塔34具备向从管道29c导入的燃烧排气洒水而实施冷却的喷雾器35,喷雾器35与供给冷却水的供水装置(未图示)及空气压缩机(未图示)连接。
受急冷塔34冷却后的燃烧排气通过经由开闭阀36连接在急冷塔34的下部的管道29d取出。管道29d在开闭阀32、36的下游侧与管道29b合流。
管道29b与袋式过滤器37的一个端部连接,从管道29b导入到袋式过滤器37的燃烧排气中混合有从药剂筒仓38供给的消石灰和活性炭,进行脱硫及除臭。
袋式过滤器37具备过滤器部和回收部。回收部对通过滤器部从燃烧废气分离出的灰等进行回收。与过滤器部连接有用于净化该过滤器的空气压缩机(未图示)。在袋滤器37的另一端部连接有管道29e,管道29e经由诱导燃烧炉4内的燃烧排气的引风机39与烟囱40连接。其结果,在管道29e中流通的燃烧排气从烟囱40排放到大气中。
另外,在燃烧炉4的下游侧设置有在不使用温水锅炉28的情况下排出燃烧排气的管道29f。管道29f经由开闭阀41在温水锅炉28的下游与管道29a连接。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装置1中,在燃烧炉4中,检测燃烧炉4内的温度Tc的温度传感器42设置在面向燃烧器部19的下游侧的位置,温度传感器42的检测信号被输入到控制装置15。
接着,参照图1及图2,对使用干馏气化焚烧处理装置1的本实施方式的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的第一方式进行说明。
在干馏气化焚烧处理装置1中,在对废弃物A进行焚烧处理时,首先,在底门7a关闭的状态下打开干馏炉2a的投入门5a,将废轮胎等废弃物A从投入口6a投入到干馏炉2a内。在干馏炉2a具备所述计量装置时,利用该计量装置计量规定量的废弃物A并从投入口6a投入到干馏炉2a内。
接着,通过控制装置15检测到废弃物A向干馏炉2a的投入完成且废弃物A被收容在干馏炉2a中。例如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进行对于废弃物A向干馏炉2a的投入完成的检测:设置在分别关闭投入门5a和底门7a时变为0N的限位开关,并检测该限位开关变为0N来判断投入完成。另外,在干馏炉2a具备上述计量装置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在该计量装置中设置投入完毕按钮,并检测该投入完毕按钮的动作来判断投入完成。进一步地,也可以通过检测上述两限位开关变为0N以及上述投入完毕按钮的工作来进行投入完成的判断。
接着,关闭投入门5a使干馏炉2a内成为密封状态后,在废弃物A的点火之前,通过在图2所示的时刻t0使燃烧炉4的燃烧装置25工作,开始燃烧炉4的预热。
接着,如图2所示,当由温度传感器42检测到的燃烧炉4内的温度Tc因上述燃料的燃烧而逐渐上升,在时刻t1例如达到760℃时,由控制装置15控制驱动阀驱动器14a,使控制阀13a的开度Va成为规定的开度、例如25%。从氧供给源12经由氧供给路11、干馏氧供给路10a开始向干馏炉2a供氧(空气)。
当由控制装置15检测到废弃物A投入干馏炉2完成、废弃物A被收纳在干馏炉2a中且缓冲器21a打开时,从时刻t1起经过规定时间、例如5分钟后的时刻t2,使干馏炉2a的点火装置16a工作。其结果,从燃料供给装置17a经由燃料供给路18a供给的燃料在点火装置16a中燃烧,由此对废弃物A点火,开始废弃物A的部分燃烧。
接着,在干馏炉2a中,由控制装置15控制阀驱动器14a,在时刻t2~t3期间,控制阀13a的开度Va阶段性地增大。伴随于此,干馏炉2a中的废弃物A的部分燃烧由从氧供给源12供给的氧(空气)逐渐扩大而稳定化,在废弃物A的底部形成火床。当形成上述火床时,点火装置16a停止,利用废弃物A的部分燃烧的热量开始废弃物A的其他部分的干馏,并开始生成可燃性气体。例如能够在气体通路3a的面对干馏炉2a的位置配设未图示的温度传感器,通过该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上升来检测出上述可燃性气体的生成。
干馏炉2a的内部空间经由燃烧炉4而受引风机39吸引,因此,上述可燃性气体经由气体通路3a被导入燃烧器部19内。在燃烧器部19中,通过控制装置15驱动阀驱动器24,控制阀23的开度被打开到规定的开度,从氧供给源12经由氧供给路11、燃烧氧供给路22进行供氧(空气)。因此,上述可燃性气体与经由燃烧氧供给路22供给的氧(空气)混合,利用从燃烧装置25供给的燃烧火焰进行点火,开始燃烧部20中的燃烧。
直到形成上述火床为止的期间,上述可燃性气体的燃烧引起的燃烧炉4内的温度Tc暂时在800℃附近上下细微浮动,但是最终该可燃性气体的产生变得活跃,并在自然燃烧开始之后,温度逐渐上升,在时刻t3时达到预先设定的第1温度(以下称为第1设定温度)、例如930℃。
当通过上述可燃性气体的燃烧使燃烧炉4内的温度Tc达到上述第1设定温度时,燃烧装置25停止,在时刻t3以后,控制装置15开始对干馏炉2a中的该可燃性气体的生成进行反馈控制。其结果,通过所述可燃性气体的燃烧来控制控制阀13a的开度Va,以使燃烧炉4内的温度Tc成为所述第1设定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控制装置15对所述可燃性气体的生成进行反馈控制使得燃烧炉4内的温度Tc达到所述第1设定温度的期间,在燃烧炉4内的温度Tc降低而达到比该第1设定温度低的第2设定温度、例如875℃时,燃烧装置25再次工作,利用燃烧装置25的火力加热燃烧炉4。燃烧装置25在燃烧炉4内的温度Tc恢复成上述第1设定温度时停止。
通过燃烧部20中的所述可燃性气体的燃烧而产生的燃烧排气通过在温水锅炉28中与流通于温水锅炉28的水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并被排出至管道29a。或者,所述燃烧排气通过使开闭阀41开阀,以不经由温水锅炉28的方式经由管道29f被排出至管道29a。
排出到管道29a的所述燃烧排气在经由热水锅炉28的情况下,从管道29a被导入空冷式热交换器31,与在空冷式热交换器31中流通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进一步被冷却,并被排出到管道29b。此时,空冷式热交换器31前后的开闭阀30、32开阀,急冷塔34前后的开闭阀33、36闭阀。
另外,在从管道29a排出的上述燃烧排气在未经由温水锅炉28的情况下,从管道29c向急冷塔34导入所述燃烧排气,并通过从喷雾器35洒出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并经由管道29d向管道29b排出。此时,空冷式热交换器31前后的开闭阀30、32闭阀,急冷塔34前后的开闭阀33、36开阀。
接着,排出到管道29b的上述燃烧排气与从药剂筒仓38供给的消石灰及活性炭混合而脱硫及除臭,在导入袋式过滤器37中除去灰、尘埃等之后,被排出至管道29e,进一步从烟囱40释放到大气中。
在干馏炉2a中开始上述可燃性气体的生成的反馈控制的时刻t3之前,为了通过该可燃性气体的燃烧使燃烧炉4内的温度Tc上升,控制阀13a的开度Va阶段性地增大。但是,若在燃烧炉4内的温度Tc达到上述第1设定温度之后依然使开度Va增大,则因为在该时刻干馏炉2a内能够通过干馏而生成可燃性气体的废弃物A还充分残存,燃烧炉4内的温度Tc会超过该第1设定温度而进一步上升。
因此,如图2所示,在时刻t3之后到时刻t4为止的期间,通过控制装置15经由阀驱动器14a进行控制,以使控制阀13a的开度Va反复进行小刻度的增加减少而整体上是示出暂时减少的趋势(第1减少期)。在时刻t3~t4期间,能够在干馏炉2a内通过干馏而生成可燃性气体的废弃物A的残存量逐渐减少,若到达时刻t4时还使控制阀13a的开度Va进一步减少,则燃烧炉4内的温度Tc过度降低,难以将该温度控制到上述第1设定温度。
因此,在时刻t4之后到时刻t5的期间,由控制装置15经由阀驱动器14a进行控制,以使控制阀13a的开度Va在反复进行小刻度的增大减少的同时经过开度Va0(例如50%)、开度Va1(例如53%),且整体上是示出增大的趋势(第1增大期)。在时刻t4~t5期间,能够在干馏炉2a内通过干馏而生成可燃性气体的废弃物A的残留量虽然进一步减少,但在该时期还是残留有通过增大控制阀13a的开度Va生成更多的可燃性气体的废弃物A。其结果,在到达时刻t5时,若使控制阀13a的开度Va进一步增大,则燃烧炉4内的温度Tc过度上升,难以维持在上述第1设定温度。
因此,控制阀13a的开度Va经过开度Va1(例如53%)并在时刻t5处达到极大开度后,在时刻t6之前的期间,由控制装置15经由阀驱动器14a进行控制,以使控制阀13a的开度Va在反复进行小刻度的增大减少的同时经过开度Va2(例如50%),且整体上是示出减少的趋势(第2减少期)。在时刻t5~t6的期间,能够在干馏炉2a内通过干馏而生成可燃性气体的废弃物A的残留量进一步减少,在到达时刻t6时,若使控制阀13a的开度Va进一步减少,则燃烧炉4内的温度Tc过度降低,难以将上述温度控制在所述第1设定温度。
因此,通过控制装置15经由阀驱动器14a进行控制,以使控制阀13a的开度Va经过开度Va2(例如50%)并在时刻t6处成为极小开度后,在反复进行小刻度的增大减少的同时经过开度Va3(例如60%),且整体上是示出急剧增大的趋势,并在时刻t7处达到开度Va4(例如80%)(第2增大期)。在时刻t6~t7之间,能够在干馏炉2a内通过干馏而生成可燃性气体的废弃物A虽然几乎消失,但在时刻t7处,如后所述开始生成由第2干馏炉2b中的废弃物A的干馏而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在第2干馏炉2b中生成的可燃性气体被导入燃烧炉4中。
因此,在开始向燃烧炉4导入由第2干馏炉2b生成的可燃性气体之后,控制装置15控制控制阀13a的开度Va,使得利用第1干馏炉2a生成的可燃性气体的燃烧和由第2干馏炉2b生成的可燃性气体的燃烧的合计燃烧来使燃烧炉4内的温度Tc达到所述第1设定温度。其结果,通过控制装置15经由阀驱动器14a进行控制,以使控制阀13a的开度Va反复进行小刻度的增加减少且整体上是示出减少的倾向(第3减少期)。
但是,在第3减少期中,在第1干馏炉2a中虽然量极少但是还是持续产生上述可燃性气体,并因与在第2干馏炉2b中生成的可燃性气体的相互作用,例如在时刻t8处,有时会出现燃烧炉4内的温度Tc急剧上升而超过上述第1设定温度的可能性。
因此,当燃烧炉4内的温度Tc达到比所述第1设定温度高的规定温度(权利要求6中的第4规定温度)、例如是915℃时,控制装置15经由阀驱动器14a将控制阀13a的开度Va固定为规定开度Va5、例如60%上。通过控制装置15将控制阀13a的开度Va固定为开度Va5的控制在燃烧炉4内的温度Tc恢复到上述第1设定温度时被解除。之后,控制装置15经由阀驱动器14a使控制阀13a的开度Va增大至规定开度Va6、例如80%,并固定该开度Va6,使干馏炉2a内的废弃物A灰化。
另外,在通过控制装置15将控制阀13a将开度Va固定为规定开度Va6的期间,如图2中虚拟线所示,有可能出现燃烧炉4内的温度Tc上升而达到比上述第1设定温度高的规定温度(权利要求6中的第4规定温度)、例如915℃的情况。此时,由于如后所述对干馏炉2b中的所述可燃性气体的生成进行了反馈控制,可以认为温度Tc的上升是因为干馏炉2a内的废弃物A中还残留有通过干馏能够生成可燃性气体的部分废弃物A。
因此,在该情况下,控制装置15经由阀驱动器14a使控制阀13a的开度Va减少并将其固定在规定开度Va7、例如50%。通过控制装置15将控制阀13a的开度Va固定在开度Va7的控制在燃烧炉4内的温度Tc成为比上述第1设定温度高的规定温度低的温度时被解除。
虽未图示,但在干馏炉2a内的废弃物A灰化后,控制装置15经由阀驱动器14a使其开度Va以规定比例减少直至控制阀13a闭阀。
在干馏炉2a中,当废弃物A的灰化结束,控制阀13a闭阀,则使底门7a下降并将灰化后的废弃物A的排出后,使底门7a恢复到原来的位置。然后,打开投入门5a,将废轮胎等废弃物A从投入口6a投入到干馏炉2a内,准备下次处理。
在本实施方式的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的第一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时刻t3时,在干馏炉2a中生成的所述可燃性气体的燃烧引起的燃烧炉4内的温度Tc达到所述第1设定温度之后,在干馏炉2b的底门7b关闭的状态下打开投入门5b,将废轮胎等废弃物A从投入口6b投入到干馏炉2b内。可以与向干馏炉2a内投入废弃物A的情况同样的方式将废弃物A投入干馏炉2b内。
接着,控制装置15检测到废弃物A投入干馏炉2b完成、废弃物A收容在干馏炉2b中之后,如图2所示,干馏炉2a中的控制阀13a的开度Va在其第1增大期的时刻t41达到规定开度Va0、例如50%时,缓冲器21b打开,通过控制装置15驱动干馏炉2b中的阀驱动器14b,将阀13b的开度Vb控制成规定开度、例如25%,氧气(空气)从氧供给源12经由氧气供给通道11、干馏氧气供给通道10b被供给到干馏炉2b。
接着,当干馏炉2a中的控制阀13a的开度Va在其第1增大期的时刻t42时达到第1规定开度Va1、例如53%时,干馏炉2b的点火装置16b工作。其结果,通过从燃料供给装置17b经由燃料供给路18b供给的燃料的燃烧,对干馏炉2b内的废弃物A点火,开始废弃物A的部分燃烧。
控制装置15对废弃物A投入干馏炉2b完成和废弃物A被收容在干馏炉2b中的检测可以通过与干馏炉2a的情况相同的方式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干馏炉2b中的废弃物A的点火也可以在控制阀13a的开度Va达到第1规定开度Va1且干馏炉2a内的温度达到例如200℃时进行。可以通过同时检测控制阀13a的开度Va和干馏炉2a内的温度,并在适当的时期可靠进行干馏炉2b中的废弃物A的点火。
接着,在干馏炉2b中,通过控制装置15控制阀驱动器14b,使控制阀13b的开度Vb阶段性地增大。伴随于此,干馏炉2b中的废弃物A的部分燃烧由从氧供给源12供给的氧(空气)逐渐扩大而处于稳定化,并在废弃物A的底部形成火床。当形成上述火床时,停止点火装置16b。
接着,当干馏炉2a中的控制阀13a的开度Va在其第2减少期的时刻t51达到比第1规定开度Va1小的第2规定开度Va2、例如50%时,通过控制装置15控制阀驱动器14b,使控制阀13b的开度Vb减少到例如15%,维持上述火床所需的足够量的氧气(空气)从氧供给源12经由氧气供给通道11、干馏氧气供给通道10b而被供给到干馏炉2b。
其结果,干馏炉2b被维持在虽然维持上述火床,但收纳在炉内的废弃物A的干馏还未开始的状态、换言之,是一种根据需要立即能够开始废弃物A的干馏的待机状态。在干馏炉2b处于上述待机状态的期间,控制阀13b的开度Vb维持在能够维持所述火床所需的足够量的氧气(空气)向干馏炉2b供给的开度。
接着,当干馏炉2a中的控制阀13a的开度Va在其第2增大期的时刻t61达到比第2规定开度Va2大的第3规定开度Va3、例如60%时,在干馏炉2b中,通过控制装置15控制阀驱动器14b,控制阀13b的开度Vb增大。其结果是,上述待机状态被解除,收纳在干馏炉2b内的废弃物A的干馏开始,在干馏炉2b中生成的上述可燃性气体经由气体通路3b被导入燃烧炉4的燃烧器部19。例如与干馏炉2a中的情况同样,在气体通路3b的面向干馏炉2b的位置上配设未图示的温度传感器,能够通过由该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的上升检测上述可燃性气体的生成。
接着,当在第2干馏炉2b中生成的可燃性气体被导入燃烧炉4时,控制装置15如上所述对控制阀13a的开度Va进行控制,以使通过第1干馏炉2a生成的可燃性气体的燃烧和由第2干馏炉2b生成的可燃性气体的燃烧的合计燃烧使燃烧炉4内的温度Tc达到所述第1设定温度。其结果,控制阀13a的开度Va超过第3规定开度Va3而达到最大开度Va4、例如80%后,转为减少的倾向(第3减少期)。
接着,在时刻t8,控制装置15经由阀驱动器14a将控制阀13a的开度Va固定成规定开度Va5,另一方面,控制装置15控制控制阀13b的开度Vb,对干馏炉2b中的所述可燃性气体的生成进行反馈控制,以使在干馏炉2b中生成的可燃性气体的燃烧引起的燃烧炉4内的温度Tc成为所述第1设定温度。在此期间,在干馏炉2a中完全没有产生上述可燃性气体,在燃烧炉4中燃烧的可燃性气体从在干馏炉2a中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切换为在干馏炉2b中生成的可燃性气体。
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的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的第一方式中,能够顺利地将燃烧炉4中燃烧的可燃性气体从在干馏炉2a中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切换成在干馏炉2b中生成的可燃性气体。
接着,参照图3,对使用干馏气化焚烧处理装置1的本实施方式的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的第二方式进行说明。
在干馏气化焚烧处理装置1中,如上所述,当干馏炉2a中的控制阀13a的开度Va达到第1规定开度Va1时,控制装置15使点火装置16b工作来进行对干馏炉2b内的废弃物A点火的操作。另外,如上所述,由控制装置15控制阀驱动器14b,使控制阀13b的开度Vb阶段性地增大来进行使干馏炉2b内的废弃物A形成火床的操作。
然而,根据干馏炉2b中的废弃物A点火时期不同,在形成上述火床的过程中,干馏炉2a内能够生成上述可燃性气体的废弃物A减少,仅通过干馏炉2a内生成的该可燃性气体的燃烧,有时无法将燃烧炉4内的温度Tc控制在上述第1设定温度T1、例如955℃。
在该情况下,如图3所示,在燃烧炉4内的温度Tc降低而达到比上述第1设定温度T1低的第2规定温度T2、例如875℃时,通过点燃燃烧装置25,从而燃烧炉4内的温度Tc在温度T2附近上下细微浮动,从而防止温度Tc进一步降低。另外,在该情况下,在干馏炉2a中,由于能够通过干馏而生成所述可燃性气体的废弃物A减少,干馏炉2a内的温度Td在干馏炉2b中的所述火床的形成过程中成为最高温度Td1之后,转为下降。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的第二方式中,燃烧炉4内的温度Tc降低至温度T2而点燃燃烧装置25,干馏炉2a内的温度Td降低到第3规定温度Td2(例如,比最高温度Td1低10℃的温度)后,在时刻t11,燃烧炉4内的温度Tc恢复为所述第1设定温度T1时,立即开始干馏炉2b中的废弃物A的干馏,而不会转移到所述待机状态。当干馏炉2b内的废弃物A的干馏开始时,通过该干馏生成可燃性气体,并开始将该可燃性气体导入燃烧炉4。
其结果,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的第二方式,能够顺利地将在燃烧炉4中燃烧的可燃性气体从在前干炉2a内生成的所述可燃性气体切换成在干馏炉2b内生成的所述可燃性气体。
接着,参照图4,对使用干馏气化焚烧处理装置1的本实施方式的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的第三方式进行说明。
在干馏气化焚烧处理装置1中,如上所述,当干馏炉2a中的控制阀13a的开度Va达到第1规定开度Va1时,控制装置15使点火装置16b工作来进行对干馏炉2b内的废弃物A点火的操作。另外,如上所述,由控制装置15控制阀驱动器14b,使控制阀13b的开度Vb阶段性地增大来进行使干馏炉2b内的废弃物A形成火床的操作。
然而,根据干馏炉2b中的废弃物A点火时期不同,在形成上述火床的过程中,干馏炉2a内能够生成上述可燃性气体的废弃物A减少,为了将燃烧炉4内的温度Tc控制为上述第1设定温度Tc,有时控制阀13a的开度Va会逐渐增大。
在该情况下,控制阀13a的开度Va在超过第1规定开度Va1后没有减少直至成为开度Va2,而是持续增加后,开度减少而到达比第1规定开度Va1大的规定开度Va11。另外,此时,燃烧炉4内的温度Tc暂时减少后,控制阀13a的开度增大、换言之在干馏炉2a内生成的所述可燃性气体的增加,由此来恢复所述第1设定温度T1。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的第三方式中,在控制阀13a的开度Va超过开度Va1后没有减少直至成为开度Va2,而是持续增加后,开度减少而到达比第1规定开度Va1大的规定开度Va11。另一方面,在燃烧炉4内的温度Tc暂时减少后,恢复到上述第1设定温度T1时,立即开始干馏炉2b中的废弃物A的干馏,而不会转移到所述待机状态。当干馏炉2b内的废弃物A的干馏开始时,通过该干馏生成可燃性气体,并开始将该可燃性气体导入燃烧炉4。
其结果,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的第三方式,能够顺利地将在燃烧炉4中燃烧的可燃性气体从在干炉2a内生成的所述可燃性气体切换为在干馏炉2b内生成的所述可燃性气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中,能够与在干馏炉2a中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切换成在干馏炉2b中生成的可燃性气体的情况同样地进行将燃烧炉4中燃烧的可燃性气体从在干馏炉2b中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切换成在干馏炉2a生成的可燃性气体的切换。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中,通过对1台燃烧炉4交替地反复进行2台干馏炉2a、2b中的废弃物A的干馏,能够使干馏气化焚烧处理装置1连续地运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中,通过单个的控制装置15对阀驱动器14a、14b进行控制,但也可以设置多个控制装置,分别对阀驱动器14a、14b进行控制。
符号说明
1干馏气化焚烧处理装置;2a,2b干馏炉、4烧炉;10a,10b氧供给路;12氧供给源;15控制装置;A废弃物。

Claims (6)

1.一种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相对于1台燃烧炉具备多台干馏炉,通过依次对收容在各干馏炉内的废弃物进行干馏来生成可燃性气体,在将该可燃性气体导入该燃烧炉进行燃烧时,进行控制使该燃烧炉内的温度成为预先设定的第1温度,
该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以下各步骤:
通过使用从氧供给源经由第1氧供给路供给到第1干馏炉的氧,对收容在该第1干馏炉内的废弃物进行干馏,生成可燃性气体,在将该可燃性气体导入该燃烧炉进行燃烧时,一边控制设置于该第1氧供给路的第1阀的开度,一边将该废弃物的干馏所需的氧供给到该第1干馏炉内,以使通过该可燃性气体的燃烧使该燃烧炉内的温度成为所述第1温度的步骤;
在通过该第1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的燃烧使该燃烧炉内的温度成为所述第1温度后,检测出在第2干馏炉中收容有废弃物,并在所述第1阀的开度达到表示所述第1干馏炉中的废弃物干馏接近结束阶段的第1规定开度时,使用从该氧供给源经由设有第2阀的第2氧供给路供给到该第2干馏炉内的氧对该第2干馏炉内收容的废弃物实施点火的步骤;
使用从该氧供给源经由该第2氧供给路供给到该第2干馏炉的氧对该第2干馏炉内收容的废弃物进行干馏,生成可燃性气体,并将在该第2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导入到该燃烧炉内开始燃烧的步骤;
对收容在所述第2干馏炉内的废弃物进行点火,并控制所述第2阀的开度来形成火床的步骤;
在形成所述火床后,该第1阀的开度超过该第1规定开度而增大后,再减少而达到比该第1规定开度小的第2规定开度时,使该第2阀的开度减少,将维持该火床所需的充分量的氧从该氧供给源经由该第2氧供给路供给到该第2干馏炉内的步骤;以及
在进行使得通过在所述第1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的燃烧而使所述燃烧炉内的温度成为所述第1温度的控制的期间,该第1阀的开度再次增大而达到比该第2规定开度大的第3规定开度时,增大该第2阀的开度,使用从该氧供给源经由该第2氧供给路而被供给到该第2干馏炉内的氧对该第2干馏炉内收容的废弃物进行干馏来生成可燃性气体,并开始将在该第2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导入到该燃烧炉内的步骤。
2.一种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相对于1台燃烧炉具备多台干馏炉,通过依次对收容在各干馏炉内的废弃物进行干馏来生成可燃性气体,在将该可燃性气体导入该燃烧炉进行燃烧时,进行控制使该燃烧炉内的温度成为预先设定的第1温度,
该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以下各步骤:
通过使用从氧供给源经由第1氧供给路供给到第1干馏炉的氧,对收容在该第1干馏炉内的废弃物进行干馏,生成可燃性气体,在将该可燃性气体导入该燃烧炉进行燃烧时,一边控制设置于该第1氧供给路的第1阀的开度,一边将该废弃物的干馏所需的氧供给到该第1干馏炉内,以使通过该可燃性气体的燃烧使该燃烧炉内的温度成为所述第1温度的步骤;
在通过该第1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的燃烧使该燃烧炉内的温度成为所述第1温度后,检测出在第2干馏炉中收容有废弃物,并在所述第1阀的开度达到表示所述第1干馏炉中的废弃物干馏接近结束阶段的第1规定开度时,使用从该氧供给源经由设有第2阀的第2氧供给路供给到该第2干馏炉内的氧对该第2干馏炉内收容的废弃物实施点火的步骤;
使用从该氧供给源经由该第2氧供给路供给到该第2干馏炉的氧对该第2干馏炉内收容的废弃物进行干馏,生成可燃性气体,并将在该第2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导入到该燃烧炉内开始燃烧的步骤;
对收容在所述第2干馏炉内的废弃物进行点火,控制所述第2阀的开度来形成火床的步骤;
在所述燃烧炉内的温度降低而达到比所述第1温度低的第2规定温度时,对设置于所述燃烧炉的燃烧装置进行点火的步骤;以及
在该燃烧装置点火后,所述第1干馏炉内的温度转为减少,并达到第3规定温度,另一方面,在该燃烧炉内的温度恢复到该第1温度时,使用从所述氧供给源经由所述第2氧供给路供给到该第2干馏炉的氧对收容在该第2干馏炉内的废弃物进行干馏而生成可燃性气体,并开始将在该第2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导入到该燃烧炉的步骤。
3.一种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相对于1台燃烧炉具备多台干馏炉,通过依次对收容在各干馏炉内的废弃物进行干馏来生成可燃性气体,在将该可燃性气体导入该燃烧炉进行燃烧时,进行控制使该燃烧炉内的温度成为预先设定的第1温度,
该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以下各步骤:
通过使用从氧供给源经由第1氧供给路供给到第1干馏炉的氧,对收容在该第1干馏炉内的废弃物进行干馏,生成可燃性气体,在将该可燃性气体导入该燃烧炉进行燃烧时,一边控制设置于该第1氧供给路的第1阀的开度,一边将该废弃物的干馏所需的氧供给到该第1干馏炉内,以使通过该可燃性气体的燃烧使该燃烧炉内的温度成为所述第1温度的步骤;
在通过该第1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的燃烧使该燃烧炉内的温度成为所述第1温度后,检测出在第2干馏炉中收容有废弃物,并在所述第1阀的开度达到表示所述第1干馏炉中的废弃物干馏接近结束阶段的第1规定开度时,使用从该氧供给源经由设有第2阀的第2氧供给路供给到该第2干馏炉内的氧对该第2干馏炉内收容的废弃物实施点火的步骤;
使用从该氧供给源经由该第2氧供给路供给到该第2干馏炉的氧对该第2干馏炉内收容的废弃物进行干馏,生成可燃性气体,并将在该第2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导入到该燃烧炉内开始燃烧的步骤;
对收容在所述第2干馏炉内的废弃物进行点火,控制所述第2阀的开度而形成火床的步骤;以及,
在形成所述火床后,该第1阀的开度超过该第1规定开度而增大后,减少至比该第1规定开度大的第4规定开度,另一方面,在所述燃烧炉内的温度暂时减少后,恢复到所述第1温度时,使用从所述氧供给源经由所述第2氧供给路供给到该第2干馏炉的氧对收容在该第2干馏炉内的废弃物进行干馏而生成可燃性气体,并开始将在该第2干馏炉内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导入到该燃烧炉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燃烧炉内的温度达到高于所述第1温度的第4规定温度时,将所述第1阀或所述第2阀的开度固定为规定开度,
当所述燃烧炉内的温度达到小于所述第4规定温度的温度时,解除对所述第1阀或所述第2阀的开度的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1台所述燃烧炉具备2台所述干馏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备以下步骤:
在对所述第2干馏炉内收容的废弃物进行干馏时,在从所述第1干馏炉除去在该第1干馏炉内灰化的所述废弃物之后,使该第1干馏炉内重新收容废弃物的步骤,
交替地反复进行该第1干馏炉中的废弃物的干馏和该第2干馏炉中的废弃物的干馏。
CN201780008449.4A 2016-01-29 2017-01-27 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 Active CN1086036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PCT/JP2016/052725 2016-01-29
PCT/JP2016/052725 WO2017130388A1 (ja) 2016-01-29 2016-01-29 廃棄物の乾溜ガス化焼却処理方法
PCT/JP2017/002930 WO2017131158A1 (ja) 2016-01-29 2017-01-27 廃棄物の乾溜ガス化焼却処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3662A CN108603662A (zh) 2018-09-28
CN108603662B true CN108603662B (zh) 2020-06-12

Family

ID=59397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8449.4A Active CN108603662B (zh) 2016-01-29 2017-01-27 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612777B2 (zh)
JP (1) JP6745535B2 (zh)
KR (1) KR102609636B1 (zh)
CN (1) CN108603662B (zh)
WO (2) WO20171303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4013B (zh) * 2019-02-14 2020-11-17 林庆樵 一种垃圾焚烧炉与裂解出油设备的能源互相利用组合系统
EP3951265A4 (en) * 2019-05-08 2022-11-23 Kinsei Sangyo Co., Ltd. DRY DISTILLATION AND GASIFICATION INCINERATION PLA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13069A (en) * 1989-03-17 1990-04-03 Surface Combustion, Inc. Batch pyrolysis system
CN1123384A (zh) * 1994-09-22 1996-05-29 株式会社金正产业 通过干馏和气化焚烧废物的方法
CN1314983A (zh) * 1998-08-27 2001-09-26 株式会社金正产业 废物的焚烧处理方法
CN1446299A (zh) * 2000-08-11 2003-10-01 株式会社金正产业 废弃物的焚烧处理方法
JP2005009830A (ja) * 2003-06-20 2005-01-13 Kinsei Sangyo:Kk 廃棄物の乾留ガス化焼却処理方法
JP2005345078A (ja) * 2004-06-07 2005-12-15 Kinsei Sangyo:Kk 乾留ガス化焼却処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35280A (ja) 1988-11-16 1990-05-24 Masamoto Kaneko 焼却処理における乾溜ガス化方法及び装置
JP2830392B2 (ja) 1990-06-19 1998-12-02 旭硝子株式会社 化合物半導体単結晶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US5313894A (en) * 1991-07-23 1994-05-24 Kankyouhozen Kotobuki-Seisakusyo Co., Ltd. Structure of incinerator plant
JP3243654B2 (ja) * 1992-06-30 2002-01-07 ヤンマー農機株式会社 移植機の苗植付装置
JP3152586B2 (ja) * 1995-06-29 2001-04-03 株式会社キンセイ産業 廃棄物の乾留ガス化焼却処理装置
EP1509726A1 (en) * 2002-05-17 2005-03-02 Senreq, LLC Improved apparatus for waste gasification
WO2006117855A1 (ja) * 2005-04-27 2006-11-09 Kinsei Sangyo Co., Ltd. 焼却処理装置の遠隔操作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13069A (en) * 1989-03-17 1990-04-03 Surface Combustion, Inc. Batch pyrolysis system
CN1123384A (zh) * 1994-09-22 1996-05-29 株式会社金正产业 通过干馏和气化焚烧废物的方法
CN1314983A (zh) * 1998-08-27 2001-09-26 株式会社金正产业 废物的焚烧处理方法
CN1205435C (zh) * 1998-08-27 2005-06-08 株式会社金正产业 废物的焚烧处理方法
CN1446299A (zh) * 2000-08-11 2003-10-01 株式会社金正产业 废弃物的焚烧处理方法
JP2005009830A (ja) * 2003-06-20 2005-01-13 Kinsei Sangyo:Kk 廃棄物の乾留ガス化焼却処理方法
JP2005345078A (ja) * 2004-06-07 2005-12-15 Kinsei Sangyo:Kk 乾留ガス化焼却処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108692A (ko) 2018-10-04
JPWO2017131158A1 (ja) 2018-11-15
WO2017130388A1 (ja) 2017-08-03
CN108603662A (zh) 2018-09-28
WO2017131158A1 (ja) 2017-08-03
US20190032917A1 (en) 2019-01-31
JP6745535B2 (ja) 2020-08-26
US10612777B2 (en) 2020-04-07
KR102609636B1 (ko) 2023-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62713B2 (ja) 乾溜ガス化焼却処理装置
US5619938A (en) Method of incinerating waste material by way of dry distillation and gasification
WO2000012938A1 (fr) Procede d'elimination de dechets par incineration
CN108603662B (zh) 废弃物的干馏气化焚烧处理方法
RU2503886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несгораемыми остатками в рекуперативных горелках, включающих так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JP6318052B2 (ja) 廃棄物の乾溜ガス化焼却処理方法
JP4050189B2 (ja) 廃棄物の乾留ガス化焼却処理方法
JP7402519B2 (ja) 乾溜炉
JP5890050B2 (ja) 乾溜ガス化焼却処理装置
JP3549805B2 (ja) 廃棄物の焼却処理方法
JP5762714B2 (ja) 乾溜ガス化焼却処理装置
JPH08334218A (ja) 乾留ガス化焼却処理装置
JP3583043B2 (ja) 廃棄物の焼却処理方法
JP2022054142A (ja) 乾溜ガス化焼却処理装置
JPH08278014A (ja) 廃棄物の焼却処理方法
JP2022078901A (ja) 乾溜ガス化焼却処理装置
JP7440066B2 (ja) 尿素水の製造方法
JP2022021448A (ja) 焼却炉への廃棄物の投入方法
KR0138508B1 (ko) 폐기물의 건류가스화 소각 처리장치
JP2022073259A (ja) 乾溜ガス化焼却処理装置のデータ処理方法
JP2006046867A (ja) 燃焼システムの着火方法
JP4231820B2 (ja) 乾留ガス化焼却処理装置
JP2022069207A (ja) 乾留ガス化焼却処理装置
JPH0914623A (ja) 廃棄物の乾留ガス化焼却処理装置
JP2004053141A (ja) 廃棄物焼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