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603628B - 单元、歧管以及流路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单元、歧管以及流路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3628B
CN108603628B CN201780006379.9A CN201780006379A CN108603628B CN 108603628 B CN108603628 B CN 108603628B CN 201780006379 A CN201780006379 A CN 201780006379A CN 108603628 B CN108603628 B CN 1086036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ing
fitting
tube
manifold
axi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63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03628A (zh
Inventor
川崎哲治
户城贤三
玉田和之
宫泽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kura Rub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kura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kura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kura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6036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36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036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36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41/00Branching pipes; Joining pipes to walls
    • F16L41/02Branch units, e.g. made in one piece, welded, riveted
    • F16L41/03Branch units, e.g. made in one piece, welded, riveted comprising junction pieces for four or more pipe memb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9/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drawing-off water
    • E03B9/02Hydrants; Arrangements of valves therein; Keys for hydr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00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 F16L3/02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partly surrounding the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08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 F16L37/1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using a rotary external sleeve or ring on one part
    • F16L37/113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butting or axially overlapping ends is maintained by locking members using a rotary external sleeve or ring on one part the male part having lugs on its periphery penetrating into the corresponding slots provided in the female par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22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is maintained by means of balls, rollers or helical springs under radial pressure between the parts
    • F16L37/23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is maintained by means of balls, rollers or helical springs under radial pressure between the parts by means of bal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16L37/24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is made by inserting one member axially into the other and rotating it to a limited extent, e.g. with bayonet action
    • F16L37/244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is made by inserting one member axially into the other and rotating it to a limited extent, e.g. with bayonet action the coupling being co-axial with the pipe
    • F16L37/252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in which the connection is made by inserting one member axially into the other and rotating it to a limited extent, e.g. with bayonet action the coupling being co-axial with the pipe the male part having lugs on its periphery penetrating in the corresponding slots provided in the female par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41/00Branching pipes; Joining pipes to walls
    • F16L41/02Branch units, e.g. made in one piece, welded, riveted
    • F16L41/021T- or cross-pieces

Abstract

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歧管具备多个配置在包括软管的液体流路中途的单元。单元包括:中空管主体;管座,为三个以上,并与管主体的内部连通;以及结合配件,设置在各管座的各个上,并且能够可解除地结合于相同形状的连接对象上。在多个单元彼此通过结合配件彼此可解除地结合的状态下,该歧管构建连通多个单元的各管座的流路。

Description

单元、歧管以及流路形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置在供水路径的中途以用于分水或集水的歧管。
背景技术
在消防领域,需要平稳且有效地进行作业,因此供水技术变得重要。此外,饮用水或农业用水的供水等其他领域的供水技术为了实现各自的目的而需要发展。
例如,在消防领域,近年来长距离供水和大规模供水引起关注。长距离供水和大规模供水系统基本上如下构成:使用大口径软管(例如,直径100~400mm)将从水源取出的大量水供给到利用场所以进行供水。由软管从水源送出的水根据需要通过具有多个管座的歧管来分成多个流路。此外,由多个软管输送的水有时也可以通过歧管集水。连接到大口径软管的歧管当然也具有大口径的管座。这种歧管重量大,搬运和连结工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另外,如石油储备基地或发电厂等特定设施那样,当可以粗略地指定水源和出火点时,如专利文献1所示,可以预先长期设有被认为是必要的歧管。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4-50268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如市政一般消防那样,当需要根据灾难情况选择水源和供水目的地时,可能会发生用搬运到现场的歧管难以应对的情况。例如,即使根据情况发生需要改变供水路径或增加排水喷嘴数量的情况,如果不能确保设置歧管的足够的场所或者用于将软管连接到歧管的管座的数量不足,则有可能存在阻碍灭火活动的风险。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为了根据利用情况构建灵活的流路而可拆卸地结合多个来使用的单元、结合多个该单元来构成的歧管、以及结合多个单元来组装歧管的流路形成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歧管具备多个配置在包括软管的液体流路中途的单元。上述单元包括中空管主体、与上述管主体的内部连通的三个以上的管座、以及设置在各上述管座的各个上并且可解除地结合于相同形状的连接对象上的结合配件。在多个单元彼此通过上述结合配件彼此可解除地结合的状态下,该歧管构建连通上述多个单元的各上述管座的流路。
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单元配置在包括软管的液体流路中途,上述单元包括中空管主体、与上述管主体的内部连通的三个以上的管座、以及设置在各上述管座的至少一个上并且可解除地结合于相同形状的连接对象上的结合配件。进一步,上述多个管座包括具有平行于第一轴方向的轴的第一管座、具有平行于与上述第一轴方向相交的第二轴方向的轴的第二管座、以及具有平行于第三轴方向的轴的第三管座,上述第三轴方向与包括上述第一轴方向以及上述第二轴方向的平面相交。
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流路形成方法用于通过使用多个单元来形成具有三维流路的歧管,上述单元包括:第一管座,具有平行于第一轴方向的轴;第二管座,具有平行于与上述第一轴方向相交的第二轴方向的轴;第三管座,具有平行于第三轴方向的轴,第三轴方向与包括上述第一轴方向以及上述第二轴方向的平面相交;以及结合配件,设置在上述第一管座、上述第二管座以及上述第三管座的各个上,并且可解除地结合于相同形状的连接对象上。在该流路形成方法中,利用所述单元的上述第一管座的上述结合配件组装在上述第一轴方向上结合至少两个上述单元的主段,利用构成上述主段的各上述单元的上述第二管座的上述结合配件组装在上述第二轴方向上结合至少两个上述主段的次级段,利用构成上述次级段的各上述单元的上述第三管座的上述结合配件在上述第三轴方向上进行结合而组装上述歧管。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根据情况有助于构建灵活的流路的歧管、单元、以及流路形成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单元的概略性构成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彼此结合的一对结合配件的概略性构成的立体图。
图3是放大示出被结合的一对结合配件的一部分的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可应用于转动机构的构造的一例的图。
图5是示出通过使用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单元的流路形成方法所形成的流路的一例的图。
图6是示出放置单元的底座的一例的图。
图7是示出被结合的一对单元放置在底座上的状态的图。
图8是示出未结合的一对单元放置在底座上的状态的图。
图9是概略性地示出沿图7中的IX-IX线的截面的图。
图10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单元的概略性构成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通过使用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单元的流路形成方法所形成的流路的一例的图。
图12是示出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单元的概略性构成的俯视图。
图13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单元以及歧管的概略性构成的俯视图。
图14是示出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歧管的俯视图。
图15是示出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歧管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几个实施方式。
在每个实施方式中,公开了假定主要用于消防领域的歧管、单元、以及流路形成方法。然而,在每个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技术构思也可以适用于饮用水、农业用水、或者工业用水等流过的流路,或者水以外的流体流过的流路为对象的歧管、单元、以及流路形成方法。
(第一实施方式)
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单元1的概略性构成的立体图。该单元1具备中空的管主体2。在图1的示例中,管主体2具有直线状延伸的圆筒形状。然而,管主体2也可以具有其他形状。
进一步,单元1具备从管主体2延伸出的支管3、4。支管3、4例如为圆筒形状,并且在与管主体2的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例如垂直地)延伸。在图1的示例中,支管3、4夹着管主体2以直线状配置。即,图1的单元1整体上为十字型。
管主体2在两端具有管座5A、5B。管座5A、5B是具有平行于第一轴方向的轴的第一管座的一例。支管3在前端具有管座5C(第二管座),支管4在前端具有管座5D。管座5C、5D是具有平行于与第一轴方向相交的第二轴方向的轴的第二管座的一例。各管座5A~5D均与管主体2的内部连通。
管主体2的直径(管座5A、5B的直径)大于支管3、4的直径(管座5C、5D的直径)。作为一例,管主体2的直径为250mm,支管3、4的直径为150mm。然而,管主体2的直径和支管3、4的直径也可以相同。
进一步,单元1具备结合配件6A、6B、6C、6D。结合配件6A设置于管座5A,结合配件6B设置于管座5B,结合配件6C设置于管座5C,结合配件6D设置于管座5D。例如,结合配件6A、6B彼此具有相同形状,结合配件6C、6D彼此具有相同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结合配件6A、6B的外径大于管主体2的外径,结合配件6C、6D的外径大于支管3、4的外径。
管主体2、支管3、4以及各结合配件6A、6B、6C、6D例如主要使用铝合金或耐腐蚀铝等轻质金属材料形成。
在图1的示例中,管主体2分为第一部分P1、第二部分P2、第三部分P3。各部分P1~P3均为圆筒形状。支管3、4连接到第一部分P1。管座5A以及结合配件6A设置在第二部分P2。管座5B以及结合配件6B设置在第三部分P3。
管主体2具备转动机构7A、7B(回转机构),用于连接结合配件6A、6B和管主体2使其可绕管主体2的轴转动。转动机构7A将第二部分P2相对于第一部分P1进行连接,以在使第一、第二部分P1、P2的轴一致的状态下,可以绕该轴转动。转动机构7B将第三部分P3相对于第一部分P1进行连接,以在使第一、第三部分P1、P3的轴一致的状态下,可以绕该轴转动。此外,支管3、4也可以具备相同的转动机构。
单元1可以经由各结合配件6A~6D与各种附件结合。在图1中,作为这些附件的一例,示出了软管10、20、中继配件30和帽40。
软管10在其端部具备能够与结合配件6A(或者6B)结合的结合配件11。软管10具有例如与管主体2(或者管座5A、5B)相同的直径。软管20在其端部具备能够与结合配件6D(或者6C)结合的结合配件21。软管20具有例如与支管3、4(或者管座5C、5D)相同的直径。
中继配件30是例如具有第一开口31和第二开口32的圆筒形状。第一开口31的直径大于第二开口32的直径。作为一例,第一开口31的直径为250mm,第二开口32的直径为150mm。在图1的示例中,中继配件30具备设置在第一开口31的第一结合构造33和设置在第二开口32的第二结合构造34。第一结合构造33可以与结合配件6B(或者6A)结合。第二结合构造34例如可以与安装在软管35上的结合配件36结合。第二结合构造34也可以与结合配件6C、6D结合。如果使用这种中继配件30,则能够连接直径(口径)不同的结合配件彼此(管路彼此)。
帽40例如为一端开口的圆筒形状,在该开口的一端具备结合构造41。结合构造41例如可以与结合配件6C(或者6D)结合。在使结合构造41与结合配件6C(或者6D)结合的状态下,帽40覆盖管座5C(或者5D)。此外,结合构造41也可以与结合配件6A、6B结合。在这种情况下,在使结合构造41与结合配件6A、6B结合的状态下,帽40覆盖管座5A、5B。
在本实施方式中,单元1的各结合配件6A~6D、附件的结合配件11、21、36以及结合构造33、34、41可以与连接对象的结合配件结合而不分公母。这里,“不分公母”意味着,例如不同于在连接的一对结合配件的一个上形成有公螺纹而在另一个上形成有母螺纹的接头,在结合时不需要使结合配件彼此的种类不同。即,不分公母的结合配件具有与其自身相同形状的结合配件可解除地结合的构造。
参照图2以及图3说明可应用于这种结合配件以及结合构造的具体示例。
图2是示出彼此结合的一对结合配件50A、50B的概略性构成的立体图。结合配件50A、50B具备大致圆筒形状的配件主体51。在配件主体51的内周面配置有圆筒形状的密封部件52。密封部件52的前端面是密封面,安装有橡胶密封环等密封部件。因此,当各结合配件50A、50B彼此轴向嵌合并结合时,这些密封部件52的密封面彼此对接,从而各密封部件52的边界被密封。
在配件主体51的前端部形成有多个(例如六个)突起部53。这些突起部53在周向上以相等间隔排列,并且相对于上述密封部件52的密封面在轴向上突出。在相邻的突起部53之间形成有凹部54。当结合配件50A、50B的各配件主体51在轴向上对接时,一个结合配件的突起部53嵌合到另一个结合配件的凹部54内,并且另一个结合配件的突起部53嵌合到一个结合配件的凹部54内。这样一来,结合配件50A、50B的各配件主体51彼此互补性地嵌合。在图2中,该结合配件50A、50B具有六个突起部53,因此形成为六次旋转对称形状。
此外,凹部54的宽度形成为略大于突起部53的宽度。因此,一个结合配件的突起部53在轴向上嵌合于另一个结合配件的凹部54内,并且还可在周向上自由旋转预定量。
在各突起部53的一个侧面53a上形成有钩55。钩55构成为与对应侧的突起部53的钩55在周向上嵌合,并且沿着轴在彼此远离的方向上卡合。因此,如果在一个结合配件的突起部53在轴向上嵌合于另一个结合配件的凹部54内的状态下,使这些结合配件50A、50B彼此转动而使得结合配件50A、50B的突起部53的侧面53a彼此靠近,则这些突起部53的钩55彼此卡合。通过这种卡合,各突起部53在轴向上的移动被限制,结合配件50A、50B彼此结合。
图3是概略地示出彼此结合的突起部53的附近的图。在该图中,一并示出了突起部53的一部分的局部截面。在图3的示例中,在彼此结合的钩55的根部形成有弯曲部56,该弯曲部56用于防止在该部分应力集中。另外,各突起部53的侧面53b的前端角部被倒圆成圆弧状。
突起部53的侧面53b相对于配件主体51的轴向倾斜。因此,突起部53形成为周向宽度随着朝向其顶端部变窄的锥状。同样地,凹部54也形成为周向宽度随着朝向其里侧变窄的锥状。由此,突起部53和凹部54的嵌合变得容易。
在突起部53的侧面53b设置有施力机构57。施力机构57具备:施力部件57b,其突出或缩回自如地被容纳在圆筒形状的壳部件57a内;以及弹簧57c,将该施力部件57b向突出方向施力。施力部件57b例如是钢铁制的球。施力机构57埋设在突起部53的侧面53b,施力部件57b的一部分从侧面53b突出。如果一个结合配件的突起部53如图3所示那样嵌合到另一个结合配件的凹部54内,则这些结合配件的突起部53的施力部件57b彼此接触并相互推动。由此,保持各突起部53的钩55卡合的状态。
当解除结合配件50A、50B结合时,这些结合配件克服弹簧57c的力在施力机构57的推动力增加的方向旋转。由此,各钩55的卡合被解除,结构,能够解除结合配件50A、50B的结合。
如上所述,图2以及图3中所示的结合配件50A、50B具有包括突起部53以及凹部54等的相同形状,可以不分公母地彼此结合。作为单元1的各结合配件6A~6D、附件的结合配件11、21、36以及结合构造33、34、41,不仅是该结合配件50A、50B,只要是不分公母而能够结合到作为结合对象的对应侧的结合配件上的相同形状的结合配件,则可以应用各种形状的结合配件。
接着,对图1所示的转动机构7A、7B进行说明。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可应用于转动机构7A的构造的一例的图。在该图中,第一部分P1的一部分剖开示出。第二部分P2具有延伸到第一部分P1的内部的圆筒形状的延伸部分71。在延伸部分71的外周面上形成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环状槽72a、72b、72c。在第一部分P1的内周面上形成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环状槽73a、73b、73c。
槽72a与槽73a彼此对置,在它们之间配置有环状的环74。槽72b与槽73b彼此对置,在它们之间配置有环状的环75。环74、75例如为树脂制的。槽72c与槽73c彼此对置,在它们之间排列有隔着一定间隔的多个球76。球76例如为钢铁等金属制的。槽72c、73c以及球76构成轴承机构。
在这样的构成中,延伸部分71的外周面和第一部分P1的内周面的边界由环74、75来密封。第一部分P1和第二部分P2之间主要由环74来密封,用环75来辅助密封。进一步,第一部分P1和第二部分P2可以通过球76在圆周方向上转动。
转动机构7B可以具有与转动机构7A相同的构造。此外,转动机构7A、7B不限于图4所示的构造,也可以应用其他构造。例如,在图4中所示的构造中,延伸部分71也可以设置在第一部分P1。另外,环74、75也可以仅设置任一个。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歧管至少由两个单元1构成。另外,歧管可以适当地包括上述的软管10、20、中继配件30以及帽40等。例如,在将图2以及图3所示的构造应用于结合配件6A~6D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结合多个单元1,来构成具有所期望的形状以及数量的流路的歧管。
图5是示出使用多个单元1并通过流路形成方法来形成具有流路的歧管U的一例的图。在该图的示例中,歧管U包括四个单元1。在本实施方式中,各单元1在管主体2的延伸方向(第一轴方向)上排成一列,相邻的单元1的结合配件6A、6B(即设置在作为第一管座的管座5A、5B上的结合配件)分别结合。各单元1的内部彼此连通。
在图中左端的单元1的结合配件6A上结合有具有与该结合配件6A相同形状的结合构造41的帽40。在图中右端的单元1的结合配件6B上结合有具有与该结合配件6B相同形状的结合构造33的中继配件30。在该中继配件30上连接有具有与结合构造34相同形状的结合构造或者配件的要素(例如上述的软管35)等。在各单元1的结合配件6C、6D、即设置在作为第二管座的管座5C、5D的结合配件结合有软管20的结合配件21。
这样组装的歧管U如图中虚线所示,形成分支成九个方向的流路FP。图中的箭头表示流入流路FP或者从流路FP流出的水的流动方向。即,在该示例中,九个分支路径中的四个用作向流路FP的流入通路,剩下的五个用作从流路FP的流出通路。
此外,在图5的示例中,由于结合配件6A、6B具有相同形状,因此也可以将结合配件6A彼此或者结合配件6B彼此结合而构成歧管U。在采用图2所示的构造的情况下,使结合配件6A和6B、结合配件6A彼此或者结合配件6B彼此结合时,这些配件中的至少一个需要稍微转动、即钩55彼此嵌合的程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管主体2设置有转动机构7A、7B,因此在该结合时不需要移动整个单元1。另外,结合之后也可以通过转动机构7A、7B来调整各单元1的姿势。
不仅在这里例示的形状,各单元1可以组合成适当的形状。例如,也可以将构成歧管U的至少两个单元1与具有相同形状的结合配件6C彼此、结合配件6D彼此或者结合配件6C和6D结合而构成歧管U。
歧管U也可以具备用于载放单元1的底座。图6是示出底座的一例的图。该底座B具备框架80、一对第一支撑体81和一对第二支撑体82。
框架80由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两根方棒料83和沿第二方向Y延伸的三根方棒料84构成。方棒料83、84由例如铝合金等金属材料的方管形成。第二方向Y是例如与第一方向X垂直相交的方向。各方棒料84分别配置在各方棒料83的图中左侧的端部之间、各方棒料83的图中右侧的端部之间、各方棒料83的中央之间,并通过焊接等适当的方法与各方棒料83连接。方棒料83、84也可以彼此具有插入部,在使用现场组装。
各支撑体81、82例如具有相同形状,由缩醛树脂(例如,POM)、聚酰胺合成树脂等具有优异润滑性的材料形成。各第一支撑体81和各第二支撑体82在第一方向X上线性排列。具体而言,各第一支撑体81彼此平行地分别安装在方棒料83上。同样地,各第二支撑体82彼此平行地分别安装在方棒料83上。各支撑体81、82具有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长的形状。在图6的示例中,各支撑体81、82的上表面被弄圆。
通过在各第一支撑体81之间放置管主体2,由此能够用一对第一支撑体81来支撑一个单元1。同样地,通过在各第二支撑体82之间放置管主体2,由此能够用一对第二支撑体82来支撑一个单元1。
图7是示出在第一支撑体81以及第二支撑体82上分别逐个放置有单元1的状态的图。放置在第一支撑体81上的单元1和放置在第二支撑体82上的单元1是管主体2的轴(结合配件6A、6B的轴、平行于第一轴方向的管座5A、5B的轴)彼此一致,并且结合配件6A彼此、结合配件6B彼此或者结合配件6A、6B对置。在图7中,载放在第一支撑体81上的单元1的结合配件6B与载放在第二支撑体82上的单元1的结合配件6A相结合。
如图6所示,将沿第二方向Y的各第一支撑体81之间的距离、以及各第二支撑体82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一距离D1。进一步,如图7所示,将沿第一方向X的各支撑体81、82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二距离D2,将结合配件6A、6B沿轴向的宽度定义为W,将一个单元1的结合配件6A、6B之间的长度定义为第一长度L1,将各支撑体81、82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定义为第二长度L2。
第二长度L2小于第一长度L1(L2<L1)。此外,第二距离D2大于两个结合配件的宽度W之和(D2>2W)。在这样的构成中,如图8所示,通过使一个单元1沿第一方向X滑动,可以解除被结合的结合配件6A、6B。同样地,通过从两个未结合的单元1放置在各支撑体81、82上的状态使一个单元1朝向另一个单元1滑动,从而能够结合这些结合配件6A、6B。第二长度L2以及第二距离D2的具体值适当地设定,以例如能够顺利地实施单元1的结合和解除结合。
图9是概略地示出沿图7中的IX-IX线的截面的图。第一距离D1小于管主体2的外径R(D1<R)。进一步,第一支撑体81不与支管3、4接触。在这样的构成中,各第一支撑体81与稍微偏离管主体2的正下方的侧方接触,能够稳定地支撑管主体2。此外,在管主体2被放置在第一支撑体81上的状态下,结合配件6A、6B的外周面与框架80的上表面(包含方棒料83、84上表面的平面)之间形成间隙G。因此,结合配件6A、6B处于通过第一支撑体81从框架80浮起的状态,结合配件6A、6B不与框架80接触。由此,可以使单元1在第一支撑体81之上平滑地滑动,直到结合配件6A或者结合配件6B在轴向上与第一支撑体81接触为止。此外,结合配件6C、6D也处于从框架80浮起的状态,在图9中,也处于从第一支撑体81浮起的状态,因此相对于这些结合配件的软管等结合配件的结合作业变得容易。以上对于第二支撑体82也是相同的。
另外,在图6至图9中公开了放置两个单元1的底座B,但是底座B也可以载放更多的单元1。例如,底座也可以构成为可以装配图5中所示的歧管U。
如果使用上述说明的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单元1或者歧管U,则例如在火灾等灾难现场中,可以容易地构建连接任意数量的水源和任意数量的供水目的地的流路。
以往,当在流路中需要多个分支时,必须使用具有多个管座的大型且一体的歧管。然而,如果使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模块化的单元1,则可以不使用大型歧管的情况下容易构造构成具有多个分支的流路的歧管。此外,大型且一体形成的歧管很重,搬运和连结工作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但是如果是如本实施方式这样连结多个模块化的单元1而构成的歧管U,则能够减轻单元1的单独重量,可以大大减轻搬运和连结工作的负担。
进一步,如果使用中继配件30和帽40等附件,则流路构建的灵活性和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此外,如果使用底座B,则可以在构建歧管U时稳定地支撑单元1的状态下进行结合以及解除作业,能够防止单元1结合之后的歧管U由于在内部流动的高压水而移动并对工作人员造成危险的情况。
除此之外,从本实施方式可以获得各种有利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
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公开了单元1的变形例。没有特别提及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对于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或相似功能的要素赋予了相同符号,并且详细说明参考第一实施方式的相应描述。
图10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单元1的概略性构成的立体图。除了图1中所示的要素之外,该单元1还具备与管主体2连接的支管8、9。支管8、9例如为圆筒形状,在与管主体2和支管3、4的延伸方向相交的方向(例如垂直地)上延伸。也就是说,支管8、9沿着第三轴方向AD3延伸,该第三轴方向AD3与包括平行于管主体2的中心轴的第一轴方向AD1以及平行于支管3、4的中心轴的第二轴方向AD2的平面相交。支管8、9夹着管主体2以直线状配置。
支管8在前端具有管座5E(第三管座),支管4在前端具有管座5F(第三管座)。管座5E、5F是具有平行于第三轴方向的轴的第三管座的一例。这些管座5E、5F均与管主体2的内部连通。作为一例,支管3、4、8、9的直径是相同的直径,并且小于管主体2的直径。然而,管主体2的直径和支管3、4、8、9的直径也可以全部相同。
单元1还具备结合配件6E、6F。结合配件6E设置在管座5E,结合配件6F设置在管座5F。例如,结合配件6E、6F彼此具有相同的形状。各支管8、9以及各结合配件6E、6F主要使用例如铝合金或耐腐蚀铝等轻质的金属材料形成。例如与结合配件6A~6D相同,结合配件6E、6F具有不分公母的相同形状的结合构造。
进一步,单元1具备设置于支管3的转动机构7C、设置于支管4的转动机构7D、设置于支管8的转动机构7E和设置于支管9的转动机构7F。转动机构7C、7D分别围绕支管3、4的轴可转动地连结管座5C、5D以及结合配件6C、6D。转动机构7E、7F分别围绕支管8、9的轴可转动地连结管座5E、5F以及结合配件6E、6F。
这里,如图10所示,定义第一轴方向AD1、第二轴方向AD2以及第三轴方向AD3。第一轴方向AD1是平行于管座5A、5B的轴A1(管主体2的轴)的方向。第二轴方向AD2是平行于管座5C、5D的轴A2(支管3、4的轴)的方向。第三轴方向AD3是平行于管座5E、5F的轴A3(支管8、9的轴)的方向。各轴方向AD1、AD2、AD3彼此相交。进一步,第三轴方向AD3与包括第一轴方向AD1以及第二轴方向AD2的平面平行。在图10的示例中,各轴方向AD1、AD2、AD3彼此垂直地相交。
这样一来,当单元1具备分别具有平行于至少三个轴方向AD1、AD2、AD3的轴的多个管座时,通过将多个单元1在沿三个轴方向AD1、AD2、AD3的方向上组装,由此可以构建具有三维流路的歧管U。
图11是示出使用多个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单元1并通过流路形成方法组装具有三维流路的歧管U的一例的图。在该图11的示例中,歧管U包括八个单元1(1A、1B、1C、1D、1E、1F、1G、1H)。这里,沿一个方向排列的多个单元1彼此(例如,沿第一轴方向排列的单元1A和1B、1C和1D、1E和1F、1G和1H,沿第二轴方向排列的单元1A和1C、1B和1D、1E和1G、1F和1H,沿第三轴方向排列的单元1A和1E、1B和1F、1C和1G、1D和1H)构成彼此连结的主段。单元1A~1D构成安设在地面等载放面上的下部次级段。单元1E~1H构成配置在单元1A~1D上的上部次级段。此外,次级段也可以由单元1A-1B-1E-1F、单元1C-1D-1G-1H构成,也可以由单元1A-1C-1E-1G、单元1B-1D-1F-1H构成。
说明具有如图11所示的流路的歧管U的形成方法的一例。首先,将单元1A和单元1B、以及单元1C和单元1D分别通过这些结合配件在第一方向X(第一轴方向)上结合而构建主段。接着,将由单元1A-1B构成的主段和由单元1C-1D构成的主段通过这些结合配件在与第一方向X(第一轴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Y(第二轴方向)上结合而构建次级段。由此,完成下部的次级段。此外,主段也可以在第二方向Y或者第三方向Z上连结单元1来构成。
之后,以相同的顺序组装单元1E~1H以构建上部次级段。虽然结合顺序是任意的,但是例如首先将单元1A和单元1E通过这些结合配件在第三方向Z(第三轴方向)上结合。第三方向Z是与包括第一方向X以及第二方向Y的平面相交的方向。在图11的示例中,各方向X、Y、Z彼此垂直地相交。进一步,将单元1F与单元1B结合,将单元1G与单元1C结合,将单元1H与单元1D结合。仅通过将上部次级段搭乘在下部次级段上,它们可以通过其自身重量同时连接。此外,次级段也可以在第一方向X或者第二方向Y上组合。
可以使用结合配件6A~6F中的任一个来结合各单元1A~1H。通过这样将单元1A~1H结合,能够形成具有三维流路的歧管U,三维流路是水在这些内部三维地流动。结合配件6A~6F可分别通过转动机构7A~7F来转动,因此无论使用哪一个结合配件,单元1A~1H的结合以及解除都极容易。
另外,在下部的单元1A~1D的结合配件6A~6F中,在与载放面接触的结合配件6A~6F上安装有帽40。这些帽40用作歧管U的脚部发挥功能。
在如图11那样组装的歧管U中,未使用于单元1A~1H彼此的结合且未结合有帽40的管座总共有20个。这些管座只要适当地结合软管、中继配件、压力计单元、阀单元等,就能够容易地构建具有所期望的流路的歧管U。
如果将单元1三维组装而构建具有三维流路的歧管U,则能减小歧管U的载放面积(占用地面面积)。因此,当在设置场所受限的现场利用歧管U时,本实施方式的构成特别有效。此外,在图11的示例中,上部的单元1E~1H的空着的管座从载放面具有一定高度,因此在这些管座上结合或者解除软管等的工作变得容易。
另外,从本实施方式可以获得各种有利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
对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公开了单元的变形例。图1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单元100的概略性构成的俯视图。该单元100具备直线状延伸的管主体102和与管主体102连接的多个支管103、104、105。在图12的示例中,支管103、104、105分别设置有三个。
管主体102具有例如沿第一轴方向AD1的圆筒形状,在两端部具有管座106A、106B。各支管103具有例如沿第二轴方向AD2的圆筒形状,在前端部具有管座106C。各支管104具有例如沿第三轴方向AD3的圆筒形状,在前端部具有管座106D。各支管105具有例如沿第四轴方向的圆筒形状,在前端部具有管座106E。
在管座106A、106B、106C、106D、106E分别安装有结合配件107A、107B、107C、107D、107E。例如与上述的结合配件6A~6D等相同地,这些结合配件107A~107E具有不分公母的相同形状的结合构造。管主体102和支管103~105优选具有与上述转动机构7A、7B等相同的转动机构。
这里,如图12所示,定义第一轴方向AD1、第二轴方向AD2、第三轴方向AD3以及第四轴方向AD4。第一轴方向AD1是平行于管座106A、106B的轴A1(管主体102的轴)的方向。第二轴方向AD2是平行于管座106C的轴A2(支管103的轴)的方向。第三轴方向AD3是平行于管座106D的轴A3(支管104的轴)的方向。第四轴方向AD4是平行于管座106E的轴A4(支管105的轴)的方向。各轴方向AD1~AD4彼此相交。在图12的示例中,以第一轴方向AD1为基准,第二轴方向AD2沿逆时针方向以锐角倾斜,以第一轴方向AD1为基准,第三轴方向AD3沿顺时针方向以锐角倾斜。进一步,各轴方向AD1~AD3是包含于同一平面上的方向,但是第四轴方向AD4与该平面例如垂直地相交。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平行于管主体102的轴(管座106A、106B)的第一轴方向,管座106C的轴以及管座106D的轴是与第一轴方向交叉的第二轴方向,管座106E的轴可以被视为与包含第一轴方向以及第二轴方向的平面相交的第三轴方向。
即使是包括多个如上构成的单元100的歧管U,也可以通过适当地结合结合配件107A~107E来构建具有任意形状的三维流路的歧管U。此外,单元100也可以三维组装。
(第四实施方式)
对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公开了单元的其他变形例。图13是示出包含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单元200的歧管U的概略性构成的俯视图。单元200具备管主体202以及与管主体202连接的支管203、204。
管主体202具有例如以圆弧状延伸的圆筒形状,在两端部具有管座205A、205B。支管203具有例如以直线状延伸的圆筒形状,在前端部具有管座205C。支管204具有例如以直线状延伸的圆筒形状,在前端部具有管座205D。
在管座205A、205B、205C、205D分别安装有结合配件206A、206B、206C、206D。例如与上述结合配件6A~6D等相同地,这些结合配件206A~206E具有不分公母的相同形状的结合构造。管主体202和支管203、204也可以具备与上述转动机构7A、7B等相同的转动机构。
这里,如图13所示,定义第一轴方向AD1、第二轴方向AD2、第三轴方向AD3以及第四轴方向AD4。第一轴方向AD1是平行于管座205A的轴A1的方向。第二轴方向AD2是平行于管座205B的轴A2的方向。第三轴方向AD3是平行于管座205C的轴A3(支管203的轴)的方向。第四轴方向AD4是平行于管座205D的轴A4(支管204的轴)的方向。各轴方向AD1~AD4彼此相交。在图13的示例中,以第三轴方向AD3为基准,第一轴方向AD1沿逆时针方向以锐角倾斜,以第三轴方向AD3为基准,第二轴方向AD2沿顺时针方向以锐角倾斜。进一步,各轴方向AD1~AD3是包含于同一平面上的方向,但是第四轴方向AD4与该平面例如垂直地相交。
即使是包括如上构成的单元200的歧管U,也可以通过适当地结合结合配件206A~206D来构建任意形状的流路。
例如,如图13所示,可以将多个单元200的管主体202组装成圆形。在图13的示例中,相同形状的三个单元200组装成圆形。即,各单元200的管主体202相当于120°的圆弧。除此之外,如果管主体202是90°的圆弧,则四个单元200能够组装成圆形,如果是180°的圆弧,则两个单元200能够组装成圆形。
另外,单元200可以三维的立体组装。例如,如果将图13所示的两个歧管U以与第四轴方向AD4重叠地结合,则能够构建在内部具有圆形流路三维地重叠的流路的歧管U。
(第五实施方式)
对第五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公开了单元1的变形例。图14是示出将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单元1组合多个来形成流路的歧管U的概略性构成的俯视图。该歧管U通过将第三实施方式的单元100的一部分分成单元1而构成。单元1具有管主体102、支管103、104、105、管座106A~106E和结合配件107A~107E。
管主体102具有例如沿第一轴方向的圆筒形状,在两端具有作为第一管座的管座106A、106B。支管103具有例如沿第二轴方向AD2的圆筒形状,在顶端部具有作为第二管座的管座106C。支管104具有例如沿第三轴方向AD3的圆筒形状,在顶端部具有作为第二管座的管座106D。支管105具有例如沿第四轴方向的圆筒形状,在顶端部具有作为第三管座的管座106E。
结合配件107A~107E分别安装在管座106A~106E。结合配件107A~107E具有不分公母的与作为连结对象的结合配件相同形状的结合构造。在该实施方式中,结合配件107A、107B具有相同尺寸,因此可以使用结合配件107A、107B在第一轴方向上连结多个单元1。
此外,该单元1在管座106A~106E具备与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动机构7A~7F相同的转动机构,以便连结单元1彼此时结合配件107A~107E分别转动。
此外,在图14中,分别定义第一轴方向AD1、第二轴方向AD2、第三轴方向AD3、第四轴方向AD4。此时,第二轴方向AD2相对于第一轴方向AD1沿逆时针方向以锐角配置,第三轴方向AD3相对于第一轴方向AD1沿顺时针方向以锐角配置。第一轴方向AD1、第二轴方向AD2和第三轴方向AD3配置在相同平面上。因此,相对于平行于管主体102的轴(管座106A、106B)的第一轴方向,管座106C的轴(第二轴方向AD2)以及管座106D的轴(第3的轴方向AD3)是与第一轴方向相交的第二轴方向,管座106E的轴(第四轴方向AD4)可以被视为与包含第一轴方向以及第二轴方向的平面相交的第三轴方向。
也就是说,如果将本实施方式的管座106A、106B作为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管座,则管座106C、106D是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管座,管座106E相当于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三管座。
如图14所示,如上所述构成的单元1构建连结多个以形成三维流路的歧管U。在图14中,在单元1和单元1之间具有阀单元301。阀单元301能够进行歧管U内的流路切断或者流量调整。由于设置有阀单元301,因此当根据情况需要重新改换歧管U时,可以通过该阀单元301断开歧管U的下游侧部分。
此外,如果认为图14所示的歧管U具有相当于第二实施方式的主段的构成,则以连接配置在第二轴方向AD2上的管座106C的结合配件107C彼此或者配置在第三轴方向AD3上的管座106D的结合配件107D彼此的方式连结歧管U,由此能够构建第二实施方式的次级段。进一步,通过使用配置在第四轴方向AD4上的管座106E的结合配件107E来将次级段的歧管U连结成上部和下部,由此能够构建更大的歧管U。
(第六实施方式)
对第六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公开了歧管U的变形例。图15所示的歧管U在单元1和单元1之间具有阀单元301以及测量单元302。测量单元302组装有例如压力计、流量计、水温计、pH计等中的至少一个。通过在构成歧管U的单元1之间配置测量单元302,能够测量歧管U使用中的压力、流量、水温、pH等。
如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的单元1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流路形成方法彼此三维连结,能够构建具有三维流路的本发明的歧管U。
本发明可以对以上说明的各实施方式的构成添加各种变形而实施。例如,在各实施方式中公开的构成可以适当地组合。在不脱离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的变形的方式包含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例如,可以从各实施方式中公开的单元适当减少管座,也可以增加管座。
此外,单元和附件所具备的结合配件并不限于能够不分公母的结合的情况,也可以包括区分公母的情况。
此外,歧管所包含的附件并不限于软管、帽、中继配件、底座,可以采用各种物体。例如,附件也可以增加将具有能够与单元的管座的任一个结合的结合构造的压力计、压力阀、阀等。此外,附件也可以增加通过相同的结合构造结合于单元的过滤器。该过滤器可以用于例如从流过单元的流体去除异物的用途。
符号说明
1、1A~1H…单元,2…管主体,3、4…支管,5A~5D…管座,6A~6D…结合配件,7A、7B…转动机构,10、20…软管,40…帽,81…第一支撑体,82…第二支撑体,U…歧管,B…底座。

Claims (11)

1.一种歧管,具备多个配置在包括软管的液体流路中途的单元,
所述单元分别包括:
中空管主体;
管座,所述管座为三个以上,用于连通所述管主体的内部与外部;以及
结合配件,所述结合配件设置在各所述管座的各个上,并且可解除地结合于相同形状的连接对象上,
在多个所述单元彼此通过所述结合配件彼此可解除地结合的状态下,形成连通多个所述单元的所述管座的流路,
所述结合配件包括圆筒形状的配件主体、在所述配件主体的端部沿周向排列的多个突起部、以及形成在相邻的所述突起部之间的凹部,所述突起部的侧面形成有钩,
当在所述结合配件的所述突起部嵌合到所述连接对象的所述结合配件的所述凹部的状态下所述结合配件相对于所述连接对象的所述结合配件沿周向转动时,所述结合配件的所述钩彼此嵌合,并且
三个以上所述管座中的至少两个管座中的每一者包括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将所述管座的所述结合配件和所述管主体绕所述管座的轴可转动地连接,并且当所述结合配件被所述转动机构转动时,所述结合配件和所述连接对象的所述结合配件能结合或者解除结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歧管,其中,
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支撑至少两个所述单元,以使得各个所述管主体的轴一致的方式使各个所述结合配件对置,并且使得这些结合配件处于浮起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歧管,其中,
所述管主体为圆筒形状,
所述结合配件为圆筒形状,其外径大于所述管主体的外径,
所述底座包括:一对第一支撑体,所述一对第一支撑体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在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上隔开第一距离平行地配置;以及一对第二支撑体,所述一对第二支撑体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隔开所述第一距离平行地配置,
所述一对第一支撑体和所述一对第二支撑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隔开第二距离并沿所述第一方向以直线状排列,
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所述管主体的外径,
所述第二距离大于一对所述结合配件的轴向上的宽度之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歧管,其中,
还包括帽,所述帽具备能够与所述结合配件结合的结合构造并覆盖所述管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歧管,其中,
还包括中继配件,所述中继配件包括:
第一开口;
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并且所述第二开口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开口的直径不同;
第一结合构造,所述第一结合构造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处,并且能够与所述结合配件结合;以及
第二结合构造,所述第二结合构造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处,并且能够与直径和所述结合配件的直径不同的结合配件结合。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歧管,其中,
至少三个所述管座包括:
第一管座,所述第一管座具有平行于第一轴方向的轴;
第二管座,所述第二管座具有平行于与所述第一轴方向相交的第二轴方向的轴;以及
第三管座,所述第三管座具有平行于第三轴方向的轴,所述第三轴方向与包括所述第一轴方向以及所述第二轴方向的平面相交,其中
所述第一管座、所述第二管座和所述第三管座中的每一者包括所述转动机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歧管,其中,
所述管主体为在其两端形成有所述管座的圆弧状,在其两端的所述管座上分别设置有所述结合配件,
当通过所述两端的所述结合配件结合所述多个单元时,由这些单元各自的所述管主体来形成圆形流路。
8.一种单元,配置在包括软管的液体流路中途,
所述单元包括:
中空管主体;
管座,所述管座为三个以上,与所述管主体的内部连通;以及
结合配件,所述结合配件设置在各所述管座的至少一个上,并且可解除地结合于相同形状的连接对象上,
所述管座包括:
第一管座,所述第一管座具有平行于第一轴方向的轴;
第二管座,所述第二管座具有平行于与所述第一轴方向相交的第二轴方向的轴;以及
第三管座,所述第三管座具有平行于第三轴方向的轴,所述第三轴方向与包括所述第一轴方向以及所述第二轴方向的平面相交,其中
所述结合配件包括圆筒形状的配件主体、在所述配件主体的端部沿周向排列的多个突起部、以及形成在相邻的所述突起部之间的凹部,所述突起部的侧面形成有钩,
当在所述结合配件的所述突起部嵌合到所述连接对象的所述结合配件的所述凹部的状态下所述结合配件相对于所述连接对象的所述结合配件沿周向转动时,所述结合配件的所述钩彼此嵌合,并且
三个以上所述管座中的至少两个管座中的每一者包括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将所述管座的所述结合配件和所述管主体绕所述管座的轴可转动地连接,并且当所述结合配件被所述转动机构转动时,所述结合配件和所述连接对象的所述结合配件能结合或者解除结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元,其中,所述第一管座、所述第二管座和所述第三管座中的每一者包括所述转动机构。
10.一种流路形成方法,用于通过使用多个单元来形成具有三维流路的歧管,每个所述单元包括:
中空管主体;
第一管座,所述第一管座设置在所述管主体上,并具有平行于第一轴方向的轴;
第二管座,所述第二管座设置在所述管主体上,并具有平行于与所述第一轴方向相交的第二轴方向的轴;
第三管座,所述第三管座具有平行于第三轴方向的轴,所述第三轴方向与包括所述第一轴方向以及所述第二轴方向的平面相交;以及
结合配件,所述结合配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管座、所述第二管座以及所述第三管座的各个上,并且可解除地结合于相同形状的连接对象上,其中
所述结合配件包括圆筒形状的配件主体、在所述配件主体的端部沿周向排列的多个突起部、以及形成在相邻的所述突起部之间的凹部,所述突起部的侧面形成有钩,
当在所述结合配件的所述突起部嵌合到所述连接对象的所述结合配件的所述凹部的状态下所述结合配件相对于所述连接对象的所述结合配件沿周向转动时,所述结合配件的所述钩彼此嵌合,并且
三个以上所述管座中的至少两个管座中的每一者包括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将所述管座的所述结合配件和所述管主体绕绕所述管座的轴可转动地连接,并且当所述结合配件被所述转动机构转动时,所述结合配件和所述连接对象的所述结合配件能结合或者解除结合,
所述方法包括:
利用所述单元的所述第一管座的所述结合配件组装在所述第一轴方向上结合至少两个所述单元的主段,
利用构成所述主段的各所述单元的所述第二管座的所述结合配件组装在所述第二轴方向上结合至少两个所述主段的次级段,
利用构成所述次级段的各所述单元的所述第三管座的所述结合配件在所述第三轴方向上进行结合而组装所述歧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流路形成方法,其中
具有可连接到所述结合配件的结合结构的帽安装到构成所述歧管的所述单元的所述结合配件中与载放面接触的结合配件,并且
所述帽用作所述歧管的脚部发挥作用。
CN201780006379.9A 2016-01-14 2017-01-12 单元、歧管以及流路形成方法 Active CN1086036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05307 2016-01-14
JP2016005307 2016-01-14
PCT/JP2017/000833 WO2017122726A1 (ja) 2016-01-14 2017-01-12 ユニット、マニホールド、及び流路形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3628A CN108603628A (zh) 2018-09-28
CN108603628B true CN108603628B (zh) 2020-07-10

Family

ID=59312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6379.9A Active CN108603628B (zh) 2016-01-14 2017-01-12 单元、歧管以及流路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995894B2 (zh)
EP (1) EP3404306B1 (zh)
JP (1) JP6686047B2 (zh)
CN (1) CN108603628B (zh)
CA (1) CA3009783C (zh)
WO (1) WO201712272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12747B2 (en) * 2016-09-22 2019-12-24 Amico Interiors Corporation Gas outlet extender
DE102017122034A1 (de) * 2017-09-22 2019-03-28 Vermes Microdispensing GmbH Dosiersystem mit Aktoreinheit und lösbar koppelbarer Fluidikeinheit
EP3773936A4 (en) * 2018-03-26 2022-04-20 Fire & Flood Emergency Services Ltd. FIRE SUPPRESS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DEPLOYMENT
DE202018001710U1 (de) * 2018-04-03 2018-06-12 Hytrans Beheer B.V. Kupplungsteil und damit ausgestattete Schlauchkupplung, ausgelegt für die Kupplung eines Schlauchs oder Schlauchteils
US20240027010A1 (en) * 2022-07-21 2024-01-25 Applied System Technologies, Inc. Coupling for connecting two sections of pip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727986C (de) * 1940-06-21 1942-11-17 Siemens Ag Vorrichtung zum gleichmaessigen Aufteilen eines Fluessigkeits-, Dampf- oder Gasstromes
US4127141A (en) * 1977-05-31 1978-11-28 Coupling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opping fluid escape from pipe mains
JPS58184387A (ja) * 1982-04-19 1983-10-27 株式会社 大平工業所 パイプ継手
JPH03114694U (zh) * 1990-03-06 1991-11-26
JP3162143B2 (ja) * 1991-12-06 2001-04-25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繊維強化樹脂製管継手の製造方法
JP3183013B2 (ja) * 1994-01-25 2001-07-03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管固定具
DE4443081A1 (de) 1994-12-03 1996-06-05 Mueller A & K Gmbh Co Kg Einrichtung zum Zusammenschalten mehrerer Elektromagnetventile
JPH08199662A (ja) * 1995-01-26 1996-08-06 Ryohei Ito 排水設備管における継手受口の構造
JPH08270876A (ja) * 1995-03-30 1996-10-15 Ohbayashi Corp ヘッダ工法におけるヘッダ
JP3375315B2 (ja) * 1995-10-24 2003-02-10 櫻護謨株式会社 ホースの結合金具
JP3107507B2 (ja) 1995-10-24 2000-11-13 櫻護謨株式会社 ホースの結合金具
JPH09196252A (ja) * 1996-01-12 1997-07-29 Sekisui Chem Co Ltd 管継手
JP2000179778A (ja) * 1998-12-15 2000-06-27 Osaka Gas Co Ltd 配管接続用継手及びバルブ継手
ITMI20010637U1 (it) * 2001-12-05 2003-06-05 Marzorati Laura Elettrovalvola per irrigazione a montaggio rapido e semplificato
JP4834423B2 (ja) * 2006-03-03 2011-12-14 櫻護謨株式会社 安全機構付き接続金具及び送水ホース
GB2451699B (en) * 2007-08-10 2009-06-24 Brightwell Dispensers Ltd Manifold apparatus
JP5364493B2 (ja) * 2009-07-29 2013-12-11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ヘッダー固定具、及び、ヘッダー固定構造
KR200467280Y1 (ko) * 2010-02-19 2013-06-04 최육남 분기용 배관
EP2649245B1 (en) 2010-12-09 2021-04-28 Tyco Fire Products LP Swiveled hydrant manifold
JP5256311B2 (ja) * 2011-01-31 2013-08-07 櫻護謨株式会社 結合金具
CA2740132A1 (en) * 2011-05-11 2012-11-11 Daniel Mckenzie Water manifol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04306A1 (en) 2018-11-21
CA3009783C (en) 2021-03-09
CA3009783A1 (en) 2017-07-20
JP6686047B2 (ja) 2020-04-22
JPWO2017122726A1 (ja) 2018-09-20
EP3404306A4 (en) 2019-08-14
US10995894B2 (en) 2021-05-04
CN108603628A (zh) 2018-09-28
EP3404306B1 (en) 2022-11-23
WO2017122726A1 (ja) 2017-07-20
US20180320809A1 (en) 2018-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03628B (zh) 单元、歧管以及流路形成方法
EP2957804B1 (en) Double wall tube assemblies
CN100515533C (zh) 快速更换式过滤器及具有键合系统和通用选择键的支撑系统
KR20150115656A (ko) 이중벽 연료 공급 라인 요소 및 이를 위한 연결 플랜지
CN101583819A (zh) 用于输送管和管形构件的封套连接系统
CN101283211A (zh) 用于流体管路的耦联组件
JP6378756B2 (ja) 高温加水分解反応器で使用する加熱モジュール
ES2361251T5 (es) Cesta de apoyo para tubos flexibles de filtro
JP2007146917A (ja) 連結送水管設備
US20080230132A1 (en) Fluid and gas distribution manifolds to which connectors and valves bodies are joined with brazed, silver-soldered or chemically-bonded connections
JP2006320386A (ja) 消火栓装置
US10240701B2 (en) Hose coupler for transferring fluids from a machine
ES2746041T3 (es) Equipo de filtración que incluye módulos de filtración de membranas y conjunto de módulos para tal equipo
KR20100007251A (ko) 파이프 접속장치
CN210716473U (zh) 双壁管路结构及管路输送系统
JP3118890U (ja) 連結送水管設備
JP6188972B1 (ja) 水吸引ホースにおける又は関連する改良
CN211232013U (zh) 一种管接头连接件及管道连接结构
NO346745B1 (en) Coupling for fluid conduits
CN219530080U (zh) 一种管道密封件以及下进下出的分流柜
JP2015128515A (ja) 遊技媒体流通管用管路可変装置
JP2008121316A (ja) 緊急用臨時給水栓
CN208185707U (zh) 管道连接件
JP6955980B2 (ja) 分岐継手ユニット
US20110180168A1 (en) True Union Quick-Disconnect Cam-Lock End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