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969C - 用在印章装置内的印章盒 - Google Patents

用在印章装置内的印章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969C
CN1085969C CN95119483A CN95119483A CN1085969C CN 1085969 C CN1085969 C CN 1085969C CN 95119483 A CN95119483 A CN 95119483A CN 95119483 A CN95119483 A CN 95119483A CN 1085969 C CN1085969 C CN 108596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stencil
recess
seal box
perisporium
absorb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19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131A (zh
Inventor
今牧照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0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1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96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96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KSTAMPS; STAMPING OR NUMBE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 B41K1/00Portable hand-operated devices without means for supporting or locating the articles to be stamped, i.e. hand stamps; Inking devices or othe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41K1/32Portable hand-operated devices without means for supporting or locating the articles to be stamped, i.e. hand stamps; Inking devices or other accessories therefor for stencil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N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FOR SURFACES USED IN PRINTING MACHINES FOR PRINTING, INKING, DAMPING, OR THE LIKE; PREPARING SUCH SURFACES FOR USE AND CONSERVING THEM
    • B41N1/00Printing plates or foils; Materials therefor
    • B41N1/24Stencils; Stencil materials; Carriers therefor

Abstract

一种印章盒,它包括一个框架、一个吸墨体和一张热敏蜡纸。框架具有一块平板和一个周壁,该平板和周壁共同将一个第一凹部限定于该平板的第一侧面并将一个第二凹部限定于该平板的第二侧面。吸墨体放在第二凹部内,使周壁支撑该吸墨体的表面。热敏蜡纸覆盖吸墨体的支撑表面和周壁的外周。热敏蜡纸的一部分折入第一凹部内,也可将一个盖部件装在第一凹部内,它将热敏蜡纸的折入第一凹部的部分紧压在周壁的内表面上。

Description

用在印章装置内的印章盒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在模板型印章装置内的印章盒。
具有盖印面的各种印章通常是用橡胶制成的,它用于盖印公司名称、地址或其它印在纸张上的字母组合。由于这些印章通常都是单个定制的,所以较为昂贵,并且从定货到交货需较长时间。
另一方面,一般是采用红外辐射或热能头来贯穿热敏蜡纸,以便在热敏纸上刻上所需的图案。通过使墨透过穿孔的阵列可印像字符串、图形或标记等各种不同的图案。
美国专利US5,285,725描述了一种刻花模板或印章盒,它包括一张热敏蜡纸和一个吸墨的吸墨体。这种印章盒适合放置具有由橡胶制成的盖印表面的传统印章。
该印章盒按下述方法装配。将一个吸了墨的吸墨体插入一个框架内,使该框架包围吸墨体的周边。将合成树脂膜粘在吸墨体和框架的一面上。将热敏蜡纸粘在另一面上。可将可装拆的膜分离器设置在吸墨体与刻花模板之间。
将印章盒通过一种缓冲材料连接在有一个手柄的印章部件的下表面。利用红外辐射或热能头在热敏蜡纸上按所需的字符串或其它图案穿孔。这种印章总成包括一个印章部件和一个印章盒,它能多次在纸上盖印上述所需的字符串或其它图案,就像一个普通的橡皮图章。美国专利US5,463,947中描述了一种与在美国专利US5,285,725中的印章盒类似的印章盒。
还有一种已有的印章盒60显示在图1中,该印章盒60包括一个吸墨体(图中未示出);一个上侧敞开的矩形平行六面体框架61;以及一张热敏蜡纸62。装配印章盒60时,将吸墨体设置在框架61底壁的下表面上,并将热敏蜡纸62固定在框架61上,以便从吸墨体的下表面起,向上覆盖住框架61的外周表面。
将粘合剂涂在热敏蜡纸62上。为了将热敏蜡纸62粘在框架61周壁的外表面上,将热敏蜡纸62适当折叠以形成折角63。另外,将热敏蜡纸62的上边缘与框架61的上边缘对齐并用粘合剂粘在框架61的外周壁上。
如果按上述方式将热敏蜡纸62粘在框架61上,则在使用印章时或在存放印章时就会有如下危险:毛细作用将浸渍在吸墨体中的墨从热敏蜡纸62的内表面与框架61周壁的外表面之间朝上吸,这种向上渗漏的墨就会从热敏蜡纸62的上边缘与框架61的周壁的上边缘之间漏到印章盒60的外部。这样,墨水就会沾污热敏蜡纸62的外表面,从而会沾污印章盖印的字符或图案,或沾污使用者握住印章盒60的手指。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印章盒,其中印章可长期地用于盖印清晰的字符或图案,并且不会沾污盖印的字符或图案,在更换印章盒时也不会沾污使用者的手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印章盒包括一个具有一块平板和一个周壁的框架,该平板和周壁共同将一个第一凹部限定于该平板的第一侧面并将一个第二凹部限定于该平板的第二侧面;一个放置在第二凹部内的吸墨体,使该吸墨体的表面由周壁支撑;以及覆盖吸墨体的被框住的表面和周壁的外周的热敏蜡纸,该热敏蜡纸的一部分折叠成第一凹部。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内容,将一个帽部件装在第一凹部内,以使热敏蜡纸折叠成第一凹部的部分压靠在周壁的内表面上。
按照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内容,将粘合剂涂在热敏蜡纸的一个包括该热敏蜡纸与周壁接触的至少一个表面但不包括该热敏蜡纸与该吸墨体的支撑表面的预定部位。
按照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内容,在热敏蜡纸上靠近预定部位的某位置处开一通孔。另外,将热敏蜡纸折叠,以使在与热敏蜡纸对应部分上的粘合剂层暴露于通孔。该暴露的粘合剂层将热敏蜡纸的对应部分粘在热敏蜡纸与周壁相接触的部分上。
在阅读了下面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后,人们将能对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有更清楚的了解。
图1是传统印章盒的透视图;
图2是使用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印章盒的印章装置透视图;
图3是印章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印章盒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用在印章盒内的热敏蜡纸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沿图4的X-X线取的透视剖面图,它示出了组装印章盒的诸步骤中的一部分;
图7是沿图4的X-X线取的透视剖面图,它表示装配印章盒诸步骤的另一部分;
图8(a)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印章盒与外周保持部件之间连接的分解透视剖面图;以及
图8(b)是表示另一实施例的印章盒与外周保持部件之间连接的分解透视剖面图。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印章装置的印章盒,其中为了避免重复描述,相同的零件或部件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例如这里使用像“上”、“下”、“右”、“左”等表达方式是为了在印章盒和印章装置在设定使用方位上限定它们的不同部分。
本实施例描述了图2和3所示的用在印章装置1中的本发明的印章盒。印章装置1包括一个用手握的握柄部件2、一个连接在该握柄部件2上的盖印部件3、一个覆盖盖印部件3外周的裙座部件6和一个装配在盖印部件3上的可自由分离的保护盖7。
下面将参照图3更详细地描述该装置配置的上述部件。握柄件2由金属或合成树脂材料制成,其形状为下端敞开的中空矩形平行六面体。一对向下突起的右和左支脚部分14设在握柄部件2的下端部。在支脚部分14上开有接合口14a。在握柄部件2的内部,上壁的下表面的中央部分形成一个弹簧支承部分20。
盖印部件3包括一个印章盒4和一个外周保持部件5。如图4所示,印章盒4包括一个合成树脂框架26,它是一个在其上侧和下侧上具有凹部25a和25b的矩形平行六面体;一个吸入油墨并插在框架26的凹部25b内的吸墨体27;以及一个按下述方式覆盖吸墨体27下表面和框架26下表面的热敏蜡纸28(如图4所示)。吸墨体27可利用粘合剂或类似物粘接在框架26的下表面凹部25b上。热敏蜡纸28在吸墨体27的下表面处的部分用作盖印面部分33。如上所述,热敏蜡纸28覆盖框架26的外周表面。利用这种结构,使盖印面部分33差不多覆盖住印章部件3的整个下表面。这样便使盖印时的定位简化。
再回来看图3,外周保持部件5包括一个矩形周壁部分34,印章盒4插在该部分34内,并且在上壁部分35上的与握柄部件2的支脚部分14上的四个接合口14a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接合爪36。在各个接合爪36的外侧上形成一些三角形的突起。每个三角形的接合爪36都有一个下倾表面。通过将接合爪36插入裙座部件6并与握柄部件2的四个接合口14a相接合使这些接合爪固定就位。
裙座部件6包括一个矩形外周壁部分40,外周保持部件5的外周壁部分34插在该外周壁40内,以使它可沿垂直方向自由滑动;一个上壁部分41,它形成于外周壁部分40的上边缘并位于上壁部分35的上方;一个门形部分43,它从上壁部分41的中央部分向上延伸至预定高度并插入握柄部件2内;以及一个弹簧支承部分45,它从门形部分43上端的中央部分伸出。在裙座部件6的上壁部分41上开有一对右和左矩形孔42,并使门形部分43夹在两孔之间。每个矩形孔42的侧面部分的前后分别设有三角形突起46。握柄部件2的支脚部分14从上方插入矩形孔42中,以便在垂直方向上能自由滑动并使突起46能装配在支脚部分14的接合口14a内。一个向上推压握柄部件2的压力弹簧21安装在裙座部件6的弹簧支承部分45和握柄部件2的弹簧支承部分20之间。将裙座部件6的外周壁40的所有四边上的下边缘中央部分切开,以便有助于保护盖7的固定和分离,也有助于在印章盖印时的定位。
保护盖7可自由卸下和盖上,因而它可保护印章盒4的下表面,即保护盖印表面部分33。保护盖7的外周壁部分48与外周保持部件5的外周壁34为同样大小的矩形。当保护盖7插在裙座部件6的外周壁部分40内从而由该部分支承时,保护盖7的上边缘靠近外周壁34的下边缘,同时在保护盖7与盖印表面部分33之间形成一个小间隙。保护盖7靠外周壁48的外表面与裙座部件6的外周壁40的内表面之间的摩擦力支承。因此,即使在安装保护盖的同时向下压握柄部件2,由于保护盖7的上边缘邻接外周壁34的下边缘仍能维持上述间隙,所以墨不会粘在保护盖7上。
为了用上述印章装置1在纸上盖印出理想的字符或图案,利用一个印字机(图中未示出)的热能头在热敏蜡纸28的用作盖印表面部分33的那部分上贯穿出所需的字符或图案。然后,将保护盖7取下,并将裙座部件6放在盖印纸张表面的所需位置上。移动印章装置1同时观察盖印位置,并使盖印表面部分33的边缘穿过裙座部件6的下边缘的切开部分,以此将盖印表面部分33准确地定位在所需的盖印位置上。在以这种方法使盖印表面部分33定位于盖印位置之后,从上向下压握柄部件2。该压力将支脚部分14向下推到外周保持部件5的上壁部分35上,并压缩弹簧21,从而将印章部件3压靠盖印部分并使裙座部件6抬高。这就是说,在利用裙座部件6使盖印表面部分33定位于纸张表面上的所需位置之后,握住握柄部件2并向下推,将盖印表面部分33推到纸的表面上。这时,吸墨体27在框架26和纸之间被挤压,吸墨体27中的墨渗过多个孔眼,使穿孔图案印在纸面上。在盖印之后,当施加给握柄部件2的压力停止时,压力弹簧21将握柄部件2连同盖印部件3一起向上方推,使它们升高并回到原来的位置。这种回位过程加快了盖印表面部分33与纸的分离,因而即使在薄纸上也能盖出清晰的印迹。
采用具有本实施例所述措施的印章装置1内的印章盒4可防止浸渍在吸墨体27中的墨从印章盒4中漏出,同时可连续使用印章盖印字符或图案,或将可更换的印章盒4贮存起来。下面将参照图4至图8详细描述为防止墨的渗漏而采用的特殊结构。如上所述,印章盒4具有框架26、吸墨体27和热敏蜡纸28。
框架26处于与吸墨体27的油基于墨相接触的位置,所以它用具有优良的防油性能的合成树脂材料(如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缩醛或聚乙烯对苯二酸酯)或金属材料制成。框架26包括横板25和一个外周壁26a。该外周壁26a包括宽边26b、长边26c和上边缘26d。横板25的一侧为上表面凹部25a,另一侧为下表面侧凹部25b。上表面凹部25a处于横板25的一侧,下表面侧凹部25b处于横板25的相对一侧,框架26的上表面凹部25a由横板25的上表面和处于横板25的上表面和周壁26a的上边缘26d之间的周壁26a内表面所限定。类似地,下表面侧凹部25b由横板25的下表面和周壁26a的对应内表面所限定。凹部25b可防止吸墨体27位于凹部25b内的时偏移出原位。
吸墨体27由弹性泡沫体或无纺纤维制成。弹性泡沫体可由合成树脂材料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乙烯对苯二酸酯、聚亚胺脂及丁腈橡胶等制成。吸墨体27将油基墨吸到饱和状态,以便在挤压吸墨体27时,可使墨渗出。吸墨体27位于凹部25b内,这样,吸墨体27与盖印表面部分33对应的表面由周壁支撑。
如图5所示,热敏蜡纸28具有一层热塑膜30、一个多孔载体31和一个粘合剂层32,利用该粘合剂层使热塑膜30与多孔载体31互相粘接在一起。热塑膜30由热塑合成树脂膜(例如聚乙烯对苯二酸酯、聚丙烯、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共聚物)制成。热塑膜30的厚度为1-4μm,最好为2μm,因为膜的厚度小于1μm时,其物理强度较差并且制造成本较高,不适于投产,但膜的厚度为4μm或更大时,则厚度过大,以致用额定功率约为50mj/mm2的普通热能头无法将它穿透。多孔载体31由一张薄多孔纸构成,该多孔纸主要由像马尼拉麻、纸构纤维(Broussonetiakazinoki)或结香(mitsumata)(Edgeworthia papyrifera)等天然纤维;像聚乙烯对苯二酸酯、聚乙烯醇,或聚丙烯腈,或像人造纤维这样的半合成纤维制成。
如图4所示,粘合剂被预先涂在热敏蜡纸28的预定部位50内。在预定部位50内的区域52上不涂覆粘合剂。热敏蜡纸28的区域52将不与吸墨体27接触,它将用作盖印表面部分33。为了区别于已涂覆粘合剂的区域,在图4,6和7中,用阴影线表示出预定区域50。将粘合剂预涂在预定部位50,以便使热敏蜡纸28固定在框架26的周壁侧表面、周壁上边缘表面和周壁内侧表面上。这种粘合剂形成紧密的密封,使吸墨体27中的墨不会从框架26与热敏蜡纸28之间漏出。粘合剂也预涂在热敏蜡纸28的内表面处,以便使热敏蜡纸28与其本身相互粘合,从而构成图6中所示的折翼A。
另外,如图4所示,在热敏蜡纸28的四个角附近预先开若干通孔51,以使在热敏蜡纸28折叠成折翼A时,通孔51面对着框架26的长度方向(如图6所示)。并使在预定部位50某些部分的粘合剂从通孔51处露出。
本发明的装配印章盒4的方法即用热敏蜡纸28包住框架26周围并将热敏蜡纸28固定在该框架26上的若干步骤将在下面参照图6和7进行描述。
首先,在步骤(下文称“S”)1中,将框架26放在热敏蜡纸28上面,以使插入框架26的下表面侧凹部分25b内的吸墨体27可定位于区域52内。
在S2中,将热敏蜡纸28沿框架26的下表面,即吸墨体27的朝下的表面与框架26的长边26c之间的交界线折叠。然后使热敏蜡纸28紧贴着长边26c并利用在预定部位50上的粘合剂将其牢固地粘在长边26c上。
在S3中,将热敏蜡纸28沿框架26的下表面与宽边26b之间的交界线折叠。然后使热敏蜡纸28紧贴着宽边26b并利用在预定部位50上的粘合剂将其牢固地粘在宽边26b上。
将热敏蜡纸28顶着宽边26b折叠,这样便形成由热敏蜡纸28的两个三角形重叠层构成的折翼A。利用预定部位50内的粘合剂将该重叠的内表面粘在一起,从而可防止吸墨体27的墨从折翼A的各层之间流出。每个折翼A都与框架26的垂直边缘即与一个长边26c和一个宽边26b之间的交界边缘相接触。粘合剂在与预定部位50对应的部分从通孔51处露出。
现在参见图7,在S4中,将折翼A沿框架26的垂直边缘折叠。然后用从通孔51处暴露的粘合剂将折翼A粘到长边26c上。利用这种方法可临时将折翼A固定到长边26c上,而不用再施加粘合剂,这样可有助于将热敏蜡纸28固定到框架26上,并可简化该工序。正如下面对S6和S7中所述那样,热敏蜡纸28可以很容易和很可靠地被折叠起来并将折翼A固定到凹部25a的内表面上。此外,由于墨不再渗入具有将热敏蜡纸28粘到周壁26a上的粘合剂的部分内,因此,无论哪种情况,都可防止墨漏到印章盒4的外部。
在S5中,将热敏蜡纸28沿上边缘26d与宽边26b之间的交界线折叠起来,然后利用预定部位50上的粘合剂将其粘接并固定到框架26的宽边上缘上。
在S6中,将热敏蜡纸28(包括折翼A在内)沿上边缘26d与长边26c之间的交界线折叠起来,然后利用预定部位50上的粘合剂将其粘接并固定到上边缘26d上。
在S5和S6中,将热敏蜡纸28固定在上边缘26d上,这样使热敏蜡纸28在上边缘26d和周壁26a之间即框架26的长边26c与宽边26b之间的交界线处被沿直角折叠起来。
在S7中,将热敏蜡纸28(包括折翼A在内)在上边缘26d上折叠起来并折入凹部25a内。然后使热敏蜡纸28与凹部25a的内表面接触。这样就完成了用热敏蜡纸28覆盖框架26并将热敏蜡纸28固定在框架26上的工序。
这样,热敏蜡纸28绕过框架26的周壁26a的上边缘26d并折入周壁26a的内侧。因此,如果墨要漏出印章盒4就必须从吸墨体27向上进入热敏蜡纸28与框架26的周壁26a之间,然后向下流入周壁26a的内侧。由于利用了热敏蜡纸28折入周壁26a内侧的一段长度,使墨流过的行程加长了,因此可有效地防止墨漏出印章盒4的外部。盖印表面部分33不会被漏出的墨所沾污。另外,可长期清晰地盖印字符或图案,同时不会沾污字符和图案。而且,在更换印章盒4时不会沾污使用者的手指。
另外,用粘合剂将热敏蜡纸28粘在周壁26a上,使墨不会浸入周壁26a和热敏蜡纸28之间。这样就可进一步避免墨从印章盒中漏出。
下面将参照图8(a)和8(b)描述外周保持部件5,该部件5可在将印章盒4插入其内时防止墨漏出。
如图8(a)如示,在外周保持部件5上开有两道槽5b,从而形成槽5b之间的盖部件5a和围绕该盖部件5a的凸缘5c。在将盖部件5a装配到凹部25a时。使框架26的周壁26a插入这些槽5b内。按这种方法,使凸缘5c和盖部件5a与周壁26a接合。用盖部件5a使折入凹部25a内部的热敏蜡纸28固定就位。凸缘5c将热敏蜡纸28的折叠部分夹在盖部件5a和框架26之间,使热敏蜡纸28与框架26之间不会有能使墨流通的间隙。因此,从吸墨体27中渗出的墨被热敏蜡纸28的折叠部分所阻挡,这样就完全消除了墨从折叠部分向印章盒4外部渗漏的情况。
图8(b)示出了印章部件3的另一个实例,盖部件53是用吸墨材料如毛毡制成的,将该材料装入框架26的上表面凹部25a。盖部件53还将热敏蜡纸28压在凹部25a的内部,以防止墨漏出。另外,即使由于某种原因使墨意外地从热敏蜡纸28的折叠部分漏出,则漏出的墨将被毛毡吸入盖部件53内。因此,不管什么情况,这些措施都能确保墨不会漏到印章盒的外部。应注意到,有了盖部件53就不再需要在外周保持部件5上开槽5b。此外,图8(a)所示的外周保持部件5也可设置用于吸收从吸墨体27中渗出的墨的吸墨材料。
尽管上文参照特定的实施例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显然,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构思和由 所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变换和修改。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折翼A可粘到框架26的长边26c上,然后使它与框架26的上表面侧凹部25a的内表面接触。当然,利用具有预定部位50和设在热敏蜡纸28上的通孔51的印章盒4,并使折翼A固定在框架26的宽边26b上,然后使之与凹部25a的内表面接触,也可获得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结果,这也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13)

1.一种印章盒,它包括:
一个具有一块平板和一个外周壁的框架,所述平板和外周壁共同将一个第一凹部限定于所述平板的第一侧面并将一个第二凹部限定于所述平板的第二侧面;
一个放置在所述第二凹部内的吸墨体,使所述吸墨体的表面由外周壁支撑;以及
覆盖所述吸墨体的由框架支撑的表面和外周壁外周的热敏蜡纸,将所述热敏蜡纸的一部分折入所述第一凹部。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印章盒,其特征在于:在于:其还包括一个盖部件,所述盖部件装在所述第一凹部内,以使所述热敏蜡纸折入所述第一凹部的部分压靠在周壁的内表面上。
3.按照权利要求2的印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件具有吸墨材料。
4.按照权利要求3的印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墨材料包括毛毡。
5.按照权利要求2的印章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件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凹部的形状相同。
6.按照权利要求5的印章盒,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个与所述盖部件连接的凸缘,所述凸缘和所述盖与周壁相接合。
7.按照权利要求1的印章盒,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个涂在所述热敏蜡纸的包括所述热敏蜡纸与周壁接触的至少一个表面、但不包括所述热敏蜡纸与所述吸墨体的支撑表面接触的表面的预定部位上的粘合剂层。
8.按照权利要求7的印章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敏蜡纸上靠近预定部位的某位置处开一个通孔,将所述热敏蜡纸折叠,以使在与所述热敏蜡纸对应部分上的粘合剂层曝露于通孔,所述暴露的粘合剂层将所述热敏蜡纸的对应部分粘在所述热敏蜡纸与周壁相触的部分上。
9.按照权利要求8的印章盒,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个装在所述第一凹部内的盖部件,以便将所述热蜡纸折入所述第一凹部的部分压靠在周壁的内表面上。
10.一种装配印章盒的方法,所述印章盒包括一个具有一块平板和一个周壁的框架,所述平板和周壁共同将一个第一凹部限定于所述平板的第一侧面并将一个第二凹部限定于所述平板的第二侧面,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吸墨体插入框架的所述第二凹部,使所述吸墨体的一个表面由周壁支撑;
用热敏蜡纸覆盖吸墨体的支撑表面和周壁的外周;以及
将所述热敏蜡纸折入第一凹部。
11.按照权利要求10的装配印章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在热敏蜡纸的预定部位上涂粘合剂层的步骤,所述预定部位包括热敏蜡纸与周壁接触的至少一个表面,并且不包括热敏蜡纸与所述吸墨体的支撑表面接触的表面。
12.按照权利要求11的装配印章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热敏蜡纸靠近预定部位附近的某位置处开一个通孔;
折叠所述热敏蜡纸,使粘合剂与热敏蜡纸对应的部分从通孔处露出;以及
用暴露的粘合剂层将所述热敏蜡纸的对应部分粘接到所述热敏蜡纸与周壁相接触的部分上。
13.按照权利要求12的装配印章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盖部件装入第一凹部,以便将所述热敏蜡纸折入所述第一凹部的部分压靠在周壁的内表面上的步骤。
CN95119483A 1994-12-28 1995-12-28 用在印章装置内的印章盒 Expired - Lifetime CN108596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6339905A JP2964894B2 (ja) 1994-12-28 1994-12-28 スタンプカートリッジ
JP339905/94 1994-12-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131A CN1130131A (zh) 1996-09-04
CN1085969C true CN1085969C (zh) 2002-06-05

Family

ID=18331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19483A Expired - Lifetime CN1085969C (zh) 1994-12-28 1995-12-28 用在印章装置内的印章盒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5647273A (zh)
EP (1) EP0719653B1 (zh)
JP (1) JP2964894B2 (zh)
KR (1) KR100249724B1 (zh)
CN (1) CN1085969C (zh)
DE (1) DE69508211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77487A (ja) * 1996-02-16 1997-10-28 Riso Kagaku Corp 感熱孔版原紙の製版方法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る感熱孔版原紙及び組成物
JP3651184B2 (ja) * 1997-06-13 2005-05-2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スタンプ装置
WO2005007417A1 (de) 2003-07-17 2005-01-27 Trodat Gmbh Stempelkassette
CN100431847C (zh) * 2005-11-29 2008-11-12 倪明华 底槽型防脱落印泥盛放盒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86175A (en) * 1984-09-28 1991-01-22 Boehringer Laboratories Ink stamp apparatus and kit
CN2114556U (zh) * 1991-11-18 1992-09-02 杨敏郎 连续式印章的改进结构
US5285725A (en) * 1992-01-20 1994-02-1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Heat sensitive stenci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18836B2 (ja) * 1993-07-15 2000-03-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孔版印刷用原版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86175A (en) * 1984-09-28 1991-01-22 Boehringer Laboratories Ink stamp apparatus and kit
CN2114556U (zh) * 1991-11-18 1992-09-02 杨敏郎 连续式印章的改进结构
US5285725A (en) * 1992-01-20 1994-02-1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Heat sensitive stenci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249724B1 (ko) 2000-03-15
JP2964894B2 (ja) 1999-10-18
DE69508211T2 (de) 1999-08-05
JPH08183236A (ja) 1996-07-16
EP0719653A3 (en) 1997-03-26
DE69508211D1 (de) 1999-04-15
US5647273A (en) 1997-07-15
EP0719653B1 (en) 1999-03-10
EP0719653A2 (en) 1996-07-03
CN1130131A (zh) 1996-09-04
KR960021554A (ko) 1996-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69C (zh) 用在印章装置内的印章盒
US4128057A (en) Stencil paper assembly
JPH0726127Y2 (ja) 開閉式印鑑
JP2947332B2 (ja) スタンプ装置
JPH09141991A (ja) スタンプ
JP2964997B2 (ja) スタンプ
JP3238206U (ja) 紙製スタンプセット
JPS59159388A (ja) 印鑑
JP3079373U (ja) 印 判
JPS58146274U (ja) シ−ル材
WO1998010937A1 (fr) Dispositif a timbrer
JP3006600U (ja) スタンプ台
KR200339966Y1 (ko) 제본용 표지 구조
KR200314905Y1 (ko) 도장 날인기
JP2577296Y2 (ja) 感熱性孔版スタンプカセット
JPH06166254A (ja) 押し印具
JPH0234053Y2 (zh)
JP3010425U (ja) 携帯用朱肉スタンプ台
JP2582731Y2 (ja) 印刷用原板用カバー
JP3292435B2 (ja) スタンプカートリッジ
JPS60169148U (ja) インナ−シ−ル材
JPH0335570Y2 (zh)
JPS5961965U (ja) 押圧式孔版印刷器
JPH1029363A (ja) スタンプの製版方法及びスタンプ用基板
JPS621969U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60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