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96099A - 遮光片 - Google Patents

遮光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96099A
CN108496099A CN201780007741.4A CN201780007741A CN108496099A CN 108496099 A CN108496099 A CN 108496099A CN 201780007741 A CN201780007741 A CN 201780007741A CN 108496099 A CN108496099 A CN 1084960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ray
visible light
film
penetrating region
inter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77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96099B (zh
Inventor
池上耕司
山崎雄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Electric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4960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960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960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960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02B1/113Anti-reflection coatings using inorganic layer materials only
    • G02B1/115Multi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8Coatings for keeping optical surfaces clean, e.g. hydrophobic or photo-catalytic fil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03Light absorb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8Mirrors
    • G02B5/0816Multilayer mirrors, i.e. having two or more reflecting layers
    • G02B5/0825Multilayer mirrors, i.e. having two or more reflecting layers the reflecting layers comprising dielectric materials only
    • G02B5/0833Multilayer mirrors, i.e. having two or more reflecting layers the reflecting layers comprising dielectric materials only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s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2Absorbing filters
    • G02B5/223Absorbing filters containing organic substances, e.g. dyes, inks or pig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将红外线透过区域与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相邻设置,也能够使红外线透过区域难以肉眼识别的遮光片。遮光片(1)的特征为,具备:具有第一主面(2a)和与第一主面(2a)相反的第二主面(2b)的玻璃板(2);设置在第二主面(2b)上的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膜(3);设置在第一主面(2a)上或第二主面(2b)上并抑制可见光透过的红外线透过膜(4);和设置在第一主面(2a)上或第二主面(2b)上的光吸收性膜(10),上述遮光片(1)具有:由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膜(3)形成并遮蔽可见光和红外线的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B);和红外线可透过的红外线透过区域(C),红外线透过区域(C)位于与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B)相邻的位置,光吸收性膜(10)设置在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B)和红外线透过区域(C),红外线透过膜(4)至少设置在红外线透过区域(C)。

Description

遮光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在需要利用红外线检测的显示器等中使用的遮光片。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用于移动设备的显示器中采用触摸面板。在这样的触摸面板中,为了隐藏周边部的配线等,形成有由遮光性高的材料构成的框部(专利文献1等)。
然而,在车载用显示器等中,由于在驾驶等动作中难以接触面板,还伴有危险,所以需求不接触面板也能够进行操作的方法。作为这样的操作方法,正在探讨通过从面板照射红外线而利用红外线来检测挥手等动作来操作面板的方法。
为了照射红外线而进行检测,需要红外线可透过的窗,而为了使这样的窗不显眼,探讨将其设置在上述框部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991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存在作为与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相邻设置的红外线透过区域的上述窗看起来发红,从而降低高级感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将红外线透过区域与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相邻设置,也能够使红外线透过区域难以肉眼识别的遮光片。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遮光片的特征在于,具备:具有第一主面和与第一主面相反的第二主面的玻璃板;设置在第二主面上的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膜;设置在第一主面上或第二主面上并抑制可见光透过的红外线透过膜;和设置在第一主面上或第二主面上的光吸收性膜,上述遮光片具有:由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膜形成并遮蔽可见光和红外线的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和红外线可透过的红外线透过区域,红外线透过区域位于与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相邻的位置,光吸收性膜设置在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和红外线透过区域,红外线透过膜至少设置在红外线透过区域。
在本发明中,红外线透过膜可以在第二主面上设置于红外线透过区域和与上述红外线透过区域相邻的至少一部分的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在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中,红外线透过膜以重叠在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膜上的方式设置。
在本发明中,红外线透过膜可以在第二主面上设置于红外线透过区域和与上述红外线透过区域相邻的至少一部分的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在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中,红外线透过膜设置于玻璃板与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膜之间。
在本发明中,光吸收性膜可以设置在第二主面上,红外线透过膜在第二主面上设置于红外线透过区域和与上述红外线透过区域相邻的至少一部分的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在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中,红外线透过膜设置于光吸收性膜与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膜之间。
在本发明中,从第一主面侧观察时,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和红外线透过区域优选为黑色系。
在本发明中,可以还具有可见光可透过的可见光透过区域,光吸收性膜还设置在可见光透过区域。
在本发明中,光吸收性膜可以设置在第一主面上,并具备防反射功能。
在本发明中,设有光吸收性膜的区域的波长为550nm的光的反射率优选为1%以下。
在本发明中,光吸收性膜优选具有氮化硅层、和选自铌、钛、锆、钇、钨、铝和铪中的至少1种金属的氮化物层或氮氧化层。此时,优选具有铌的氮化物层和钛的氮化物层作为氮化物层。另外,在光吸收性膜中,优选氮化硅层与氮化物层交替叠层。
在本发明中,光吸收性膜设置在第一主面上,在玻璃板与光吸收性膜之间可以设有防眩层。
在本发明中,光吸收性膜设置在第一主面上,在光吸收性膜上可以还设有防污层。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使红外线透过区域难以肉眼识别。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遮光片的平面图。
图2为沿图1所示II―II线的截面图。
图3为表示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光吸收性防反射膜的截面图。
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遮光片中的框部的照片。
图5为表示比较的遮光片中的框部的照片。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和红外线透过区域的截面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和红外线透过区域的截面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和红外线透过区域的截面图。
图9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和红外线透过区域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以下实施方式仅为例示,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另外,在各附图中,有时将实质上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用相同符号进行参照。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遮光片的平面图。本实施方式的遮光片能够用作显示器用盖板玻璃、前面板。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遮光片1中,在具有相反的2个主面(图2的第一主面2a、第二主面2b)的玻璃板2形成可见光透过区域A、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B、和红外线透过区域C。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B形成在玻璃板2的周缘部,构成所谓框部。红外线透过区域C形成在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B的内侧。即,红外线透过区域C与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B相邻形成。
在遮光片1的框部的左右两侧的边框部,分别设有1对由红外线透过区域C形成的窗。例如,能够设计成从1对窗的一方照射红外线,并由另一方的窗检出红外线。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B和红外线透过区域C分别着色为黑色。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B与红外线透过区域C的L*a*b表色系(CIE1976)的明度指数和色质指数之差小时,更能够使红外线透过区域C更难以肉眼识别,因而优选。例如,明度指数之差优选为0.2以下,更优选为0.1以下。色质指数之差优选为1以下,更优选为0.5以下。位于中央的可见光透过区域A为显示器的显示图像的部分。
可见光透过区域A至少可使可见光透过,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B的可见光透过率比可见光透过区域A低。红外线透过区域C的可见光透过率比可见光透过区域A低,并且红外线透过率比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B高。
在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B中,波长为400nm~750nm的范围中的光的平均透过率优选为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以下。另外,在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B中,波长为850nm~1000nm的范围中的光的平均透过率优选为1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以下。
在红外线透过区域C中,波长为400nm~750nm的范围中的光的平均透过率优选为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以下。红外线透过区域C的波长为400nm~750nm的范围中的光的透过率,特别优选与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B的波长为400nm~750nm的范围中的光的透过率相同。另外,在红外线透过区域C中,波长为850nm~1000nm的范围中的光的平均透过率优选为1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以上,特别优选在75%~90%的范围内。
图2为沿图1所示II―II线的截面图。如图2所示,在玻璃板2的第一主面2a上设有具有凹凸构造的防眩层20。防眩层20是用于赋予抑制外光映入的所谓防眩效果而设置的。在防眩层20上设有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在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上设有防污层30。
在玻璃板2的与第一主面2a相反的第二主面2b上,设有形成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B的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膜3。如上所述,由于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B形成在玻璃板2的周缘部,所以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膜3设置在玻璃板2的周缘部。
如图2所示,在形成红外线透过区域C的区域的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膜3中形成有凹部3a。以填充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膜3的凹部3a的方式设有红外线透过膜4。由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膜3的凹部3a内的红外线透过膜4形成红外线透过区域C。可见光透过区域A为不设置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膜3和红外线透过膜4的区域。
玻璃板2只要能够用于遮光片就没有特别限定。玻璃板2能够由例如无碱玻璃、钠钙玻璃、硼硅酸玻璃、铝硅酸盐玻璃、化学强化玻璃等构成。
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膜3能够由含有炭黑等的碳系黑色颜料、氧化物系黑色颜料的油墨、糊料等形成。粘合剂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例如紫外线固化树脂、抗蚀材料用树脂等。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膜3能够通过光刻法、丝网漏印法等形成。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膜3的波长为400nm~750nm的范围中的光的平均透过率优选为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以下。另外,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膜3的波长为850nm~1000nm的范围中的光的平均透过率优选为1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以下。
红外线透过膜4例如能够由含有混合红色系和蓝色系、或红色系和蓝色系和黄色系的颜料而得到的颜料混合物的油墨、糊料等形成。作为具体的颜料,能够使用专利文献1中列举的颜料。粘合剂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例如紫外线固化树脂、抗蚀材料用树脂等。作为具体的粘合剂,能够使用专利文献1中列举的粘合剂。
红外线透过膜4能够通过光刻法、丝网漏印法等形成。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通过其它方法形成。红外线透过膜4优选由波长为400nm~750nm的范围中的光的平均透过率为3%以下的膜形成,进一步优选1%以下。红外线透过膜4特别优选由波长为400nm~750nm的范围中的光的透过率与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膜3的波长为400nm~750nm的范围中的光的透过率相同的膜形成。另外,红外线透过膜4优选由波长为850nm~1000nm的范围中的光的平均透过率为15%以上的膜形成,进一步优选由50%以上的膜形成,特别优选由75%~90%的范围内的膜形成。
此外,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膜3和红外线透过膜4的光的平均透过率是在厚度1mm的无色钠钙玻璃上形成厚度为1.0μm的膜而测得的值。
在玻璃板2的第一主面2a上设有防眩层20。如上所述,防眩层20是用于对遮光片1赋予防眩效果而设置的。防眩层20的表面的60°镜面光泽度优选为140以下,更优选为13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120的范围。通过设在这样的范围内,能够更加提高防眩效果。
防眩层20的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优选为0.01μm以上,更优选为0.02~0.2μm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0.04~0.1μm的范围。通过设在这样的范围内,能够更加提高防眩效果。
防眩层20优选具有由无机物构成的凹凸。这样的防眩层20能够由无机涂料形成。作为无机涂料的粘合剂,能够使用二氧化硅前体、氧化铝前体、氧化锆前体、二氧化钛前体等。其中,特别优选使用二氧化硅前体。此外,无机涂料中可以包含无机颗粒。
作为二氧化硅前体,可以列举四乙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等烷氧基硅烷、烷氧基硅烷的水解缩合物(溶胶凝胶二氧化硅)、硅氮烷等,从更加提高防眩效果的观点考虑,优选四乙氧基硅烷、四甲氧基硅烷等烷氧基硅烷、它们的水解缩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四乙氧基硅烷的水解缩合物。
作为氧化铝前体,可以列举烃氧基铝、烃氧基铝的水解缩合物、水溶性铝盐、铝螯合物等。
作为氧化锆前体,可以列举烃氧基锆、烃氧基锆的水解缩合物等。
作为二氧化钛前体,可以列举烃氧基钛、烃氧基钛的水解缩合物等。
作为无机颗粒,可以列举例如二氧化硅颗粒、氧化铝颗粒、氧化锆颗粒、二氧化钛颗粒等。其中,特别优选使用二氧化硅颗粒。涂料中的固态成分(100质量%)(其中,前体以氧化物换算计)中,无机颗粒的含有量优选为0.5~10质量%,更优选为1~5质量%。
防眩层20能够通过将上述涂料涂布在玻璃板2上而形成。例如能够通过利用喷嘴将上述涂料向玻璃板2上喷雾从而进行涂布。涂布后,使其干燥并进行烧制,由此形成防眩层20。烧制温度优选为例如100~250℃。
防眩层20的平均厚度优选为0.01~3μm的范围,更优选为0.02~2μm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0.03~1μm的范围。
在防眩层20上设有作为光吸收性膜的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横跨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B、红外线透过区域C和可见光透过区域A设置。通过设有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能够使红外线透过区域C相对于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B更加难以肉眼识别。在本发明中,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优选由波长为550nm的光的透过率在50±20%的范围内的膜形成,更优选由50±15%的范围内的膜形成,特别优选由50±10%的范围内的膜形成。通过设为这样的范围内,能够使红外线透过区域C相对于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B更进一步难以肉眼识别。另外,如本实施方式这样,通过在可见光透过区域A也设有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能够提高影像的对比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可见光透过区域A的波长为550nm的光的透过率为46%。
设有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的区域的波长为550nm的光的反射率优选为1%以下,更优选为0.95%以下,特别优选为0.9%以下。通过设为这样的范围内,能够使红外线透过区域C相对于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B更进一步难以肉眼识别。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的区域的波长为550nm的光的反射率为0.8%。波长为550nm的光的反射率的下限值一般为0.1%。
在可见光透过区域A中,波长为400nm~750nm的范围内的光的平均透过率优选在25~70%的范围内,更优选在35~65%的范围内。另外,在可见光透过区域A中,波长为400nm~750nm的范围内的光的平均反射率优选为1%以下,更优选为0.8%以下。通过设在这样的范围内,能够提高影像的对比度,并且能够使反射光少而鲜明地映射影像。
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例如能够由电介质多层膜形成。作为这样的电介质多层膜,可以列举叠层膜,其具有:氮化硅层;选自铌、钛、锆、钇、钨、铝和铪中的至少1种金属的氮化物层或氮氧化物层;和作为最外层的氧化硅层。作为上述氮化物层,优选具有铌的氮化物层和钛的氮化物层。另外,优选上述氮化硅层与上述氮化物层交替叠层。另外,优选上述氮化硅层与上述氮氧化物层交替叠层。
构成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的各层的厚度优选为5~200nm的范围,更优选为8~150nm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12~110nm的范围。另外,构成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的层的总数优选在2~8的范围内。通过设在这样的范围内,能够设为可以有效且简易地形成的膜。构成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的各层的厚度可以考虑波长为550nm的光的透过率和反射率的设定值等而适宜选择。
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能够通过例如溅射法、CVD法、真空蒸镀法等形成。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的总厚度优选为0.05~3μm的范围,更优选为0.1~1μm的范围。
图3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光吸收性防反射膜的截面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通过在防眩层20上依次叠层氮化硅层11(厚度48nm)、氮化钛层12(厚度20nm)、氮化硅层13(厚度20nm)、氮化铌层14(厚度24nm)、氮化硅层15(厚度10nm)、和氧化硅层16(厚度95nm)而构成。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由6层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通过利用溅射成膜装置在氮气氛下成膜氮化物层、在氧气氛下成膜氧化物层而形成。
在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上设有防污层30。防污层30优选包含有机硅化合物。通过包含有机硅化合物,能够提高与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的密接性。由此,即使长期使用,防污层30也不易剥离,滑动性不易下降。
作为有机硅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选自硅烷偶联剂、硅油、有机硅树脂、有机硅橡胶、疏水性二氧化硅和含氟有机硅化合物中的1种以上的化合物。其中,优选为含氟有机硅化合物。
作为含氟有机硅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主链中具有-Si-O-Si-单元并且侧链具有含氟的拨水性官能团的聚合物。含氟有机硅化合物例如能够通过使硅烷醇脱水缩合来合成。作为含氟有机硅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KY130(信越化学工业社制)、OPTOOL DSX(大金工业社制)、TSL8257、TSL8233、TSL831(以上由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 Japan合同会社制)、KBM7803(信越化学工业社制)、AY43-158E(Dow Corning Toray Co.,Ltd.制)、KP801M(信越化学工业社制)。
防污层30的厚度优选为0.001~0.05μm的范围,更优选为0.002~0.03μm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0.003~0.01μm的范围。
防污层30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通过利用喷射等涂布含氟有机硅化合物的稀释液而形成。
图4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遮光片1的框部(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B和红外线透过区域C)的照片。图5为表示比较的遮光片的框部(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B和红外线透过区域C)的照片。在比较的遮光片中,不形成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而在防眩层20上直接形成防污层30。
图5为在图1的遮光片中不具有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的遮光片,但如由图5可知,在比较的遮光片中,在框部中,红外线透过区域C比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B亮,成为红外线透过区域C相对于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B能够以肉眼识别的状态。实际上,红外线透过区域C以带红色的状态被识别。相对于此,如由图4可知,本实施方式的遮光片1成为在框部中红外线透过区域C相对于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B难以肉眼识别的状态。
如上所述,按照本发明,通过在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B和红外线透过区域C设有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能够使红外线透过区域C相对于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B难以识别。
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可见光透过区域A、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B和红外线透过区域C的整个面设有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至少在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B和红外线透过区域C设有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即可。
关于本发明的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和红外线透过区域的各种实施方式的构造,以下进一步说明。
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和红外线透过区域的截面图。本实施方式的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和红外线透过区域的构造具有与图1和图2所示实施方式实质上同样的构造。在第一主面2a上仅设有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在本实施方式中,红外线透过膜4在第二主面2b上设置于红外线透过区域和与红外线透过区域相邻的至少一部分的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在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中,以重叠在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膜3上的方式设置。通过采用这样的构造,能够在红外线透过区域无间隙地形成红外线透过膜,能够使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与红外线透过区域的边界进一步难以肉眼识别。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和红外线透过区域的截面图。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主面2b上设有红外线透过膜4,在红外线透过膜4上的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设有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膜3。因此,红外线透过膜4在第二主面2b上设置于红外线透过区域和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在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中设置于玻璃板2与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膜3之间。
通过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在红外线透过区域无间隙地形成红外线透过膜,能够使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与红外线透过区域的边界进一步难以肉眼识别。
图8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和红外线透过区域的截面图。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主面2b上设有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在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上设有红外线透过膜4。进一步,在红外线透过膜4上的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设有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膜3。因此,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设置在第二主面2b上,红外线透过膜4在第二主面2b上设置于红外线透过区域和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并在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中,设置于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与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膜3之间。
通过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在红外线透过区域无间隙地形成红外线透过膜,并且可以使可见光的反射率在整个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与红外线透过区域都是不变的,因此能够使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与红外线透过区域的边界进一步难以肉眼识别。
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和红外线透过区域的截面图。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主面2b上设有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在光吸收性防反射膜10上形成有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构造的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膜3和红外线透过膜4。
通过本实施方式,也能够在红外线透过区域无间隙地形成红外线透过膜,能够使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与红外线透过区域的边界进一步难以肉眼识别。
本发明的片除了能够用于显示器用盖板玻璃以外,还能够用于例如建筑物、汽车、电器制品的外饰。
符号说明
1…遮光片
2…玻璃板
2a…第一主面
2b…第二主面
3…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膜
3a…凹部
4…红外线透过膜
10…光吸收性防反射膜
11…氮化硅层
12…氮化钛层
13…氮化硅层
14…氮化铌层
15…氮化硅层
16…氧化硅层
20…防眩层
30…防污层
A…可见光透过区域
B…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
C…红外线透过区域

Claims (13)

1.一种遮光片,其特征在于,具备:
具有第一主面和与所述第一主面相反的第二主面的玻璃板、
设置在所述第二主面上的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膜、
设置在所述第一主面上或所述第二主面上并抑制可见光透过的红外线透过膜、和
设置在所述第一主面上或所述第二主面上的光吸收性膜,
所述遮光片具有:
由所述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膜形成并遮蔽可见光和红外线的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和
红外线可透过的红外线透过区域,
所述红外线透过区域位于与所述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相邻的位置,
所述光吸收性膜设置在所述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和所述红外线透过区域,
所述红外线透过膜至少设置在所述红外线透过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线透过膜在所述第二主面上设置于所述红外线透过区域和与所述红外线透过区域相邻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在所述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中,所述红外线透过膜以重叠在所述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膜上的方式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外线透过膜在所述第二主面上设置于所述红外线透过区域和与所述红外线透过区域相邻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在所述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中,所述红外线透过膜设置于所述玻璃板与所述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膜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吸收性膜设置在所述第二主面上,
所述红外线透过膜在所述第二主面上设置于所述红外线透过区域和与所述红外线透过区域相邻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在所述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中,所述红外线透过膜设置于所述光吸收性膜与所述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膜之间。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遮光片,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第一主面侧观察时,所述可见光和红外线非透过区域和所述红外线透过区域为黑色系。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遮光片,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可见光可透过的可见光透过区域,所述光吸收性膜还设置在所述可见光透过区域。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遮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吸收性膜设置在所述第一主面上,并具备防反射功能。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遮光片,其特征在于:
设有所述光吸收性膜的区域的波长为550nm的光的反射率为1%以下。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遮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吸收性膜具有:
氮化硅层;和
选自铌、钛、锆、钇、钨、铝和铪中的至少1种金属的氮化物层或氮氧化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遮光片,其特征在于:
具有铌的氮化物层和钛的氮化物层作为所述氮化物层。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遮光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光吸收性膜中,所述氮化硅层与所述氮化物层交替叠层。
12.如权利要求1~3和5~11中任一项所述的遮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吸收性膜设置在所述第一主面上,
在所述玻璃板与所述光吸收性膜之间设有防眩层。
13.如权利要求1~3和5~12中任一项所述的遮光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吸收性膜设置在所述第一主面上,
在所述光吸收性膜上还设有防污层。
CN201780007741.4A 2016-04-18 2017-04-03 遮光片 Active CN1084960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82597 2016-04-18
JP2016082597A JP6707966B2 (ja) 2016-04-18 2016-04-18 遮光プレート
PCT/JP2017/013939 WO2017183432A1 (ja) 2016-04-18 2017-04-03 遮光プレー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96099A true CN108496099A (zh) 2018-09-04
CN108496099B CN108496099B (zh) 2020-12-22

Family

ID=60115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7741.4A Active CN108496099B (zh) 2016-04-18 2017-04-03 遮光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048024B2 (zh)
EP (1) EP3447547B1 (zh)
JP (1) JP6707966B2 (zh)
CN (1) CN108496099B (zh)
WO (1) WO201718343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44991A (ja) * 2016-09-12 2018-03-2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赤外線透過デバイス及び光学ユニット
WO2018105602A1 (ja) * 2016-12-08 2018-06-14 旭硝子株式会社 遮光領域を有する透明基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WO2019111700A1 (ja) * 2017-12-04 2019-06-13 Jsr株式会社 赤外線透過膜形成材、赤外線透過膜及びその形成方法、表示装置用保護板、並びに表示装置
JPWO2019116843A1 (ja) * 2017-12-12 2020-12-17 Jsr株式会社 カバー部材および認証機能付き電子デバイス
KR20200122318A (ko) * 2018-02-16 2020-10-27 에이지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커버 유리, 및 인셀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19144338A (ja) * 2018-02-19 2019-08-29 Agc株式会社 遮光層付き透明板
JP7234514B2 (ja) 2018-06-13 2023-03-08 Agc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
TWI676852B (zh) * 2018-10-31 2019-11-11 白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遮光片
EP3951446A4 (en) * 2019-03-28 2022-12-28 Kimoto Co., Ltd. LOW REFLECTIVE FILM, OPTICAL DETECTION KIT USING THEM, AND LOW REFLECTIVE MOLDED BODY
KR20210038756A (ko) * 2019-09-30 2021-04-0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7444237B2 (ja) 2020-03-11 2024-03-06 Agc株式会社 車両用ガラス、枠部材及び車両用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EP4109143A4 (en) * 2020-03-26 2024-03-13 Tokai Optical Co Ltd PROTECTION ELEMENT AGAINST LIGHT
JPWO2022065000A1 (zh) * 2020-09-23 2022-03-31
CN112799159B (zh) * 2021-01-28 2022-08-05 浙江大学 一种紫外-可见-红外全波段吸收器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3004993A1 (en) * 1991-09-03 1993-03-18 Viratec Thin Films, Inc. An electrically-conductive, light-attenuating antireflection coating
WO1999044080A1 (fr) * 1998-02-24 1999-09-02 Asahi Glass Company Ltd. Corps antireflecteur d'absorption de lumiere et procede de production de celui-ci
WO2005059602A1 (ja) * 2003-12-18 2005-06-30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光吸収性反射防止体
CN102341837A (zh) * 2009-03-25 2012-02-01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JP2012150418A (ja) * 2010-12-27 2012-08-0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表示用前面板、表示用前面板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13094476A1 (ja) * 2011-12-21 2013-06-2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用前面保護板、及び表示装置
WO2014034720A1 (ja) * 2012-08-31 2014-03-06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防眩・反射防止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718069A (zh) * 2012-08-03 2014-04-09 旭硝子株式会社 滤光器
CN203551813U (zh) * 2013-07-08 2014-04-16 旭硝子株式会社 近红外线截止滤波器
WO2015049795A1 (ja) * 2013-10-04 2015-04-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EP2987633A1 (en) * 2014-08-21 2016-02-24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Composite substrate structure and touch-sensitive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42302A (ja) 1999-12-22 2001-09-07 Sony Corp 光吸収性反射防止膜、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2005043749A (ja) 2003-07-24 2005-02-1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反射防止膜、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ハードコート処理物品
JP2013182358A (ja) * 2012-03-01 2013-09-12 Alps Electric Co Ltd 入力装置及び入力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019958B2 (ja) * 2012-09-06 2016-11-0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用前面保護板、及び表示装置
JP2014099159A (ja) * 2012-10-16 2014-05-29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用前面板、こ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用前面板と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ーとの一体型センサー基板
JP6136286B2 (ja) * 2013-01-17 2017-05-3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用前面保護板、及び表示装置
CN104064622A (zh) * 2013-03-21 2014-09-24 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抗电势诱导衰减的太阳能电池片及其制作方法
JP2015041021A (ja) * 2013-08-23 2015-03-0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用前面保護板及び表示装置
JP2017090637A (ja) * 2015-11-09 2017-05-2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加飾部材
WO2018105602A1 (ja) * 2016-12-08 2018-06-14 旭硝子株式会社 遮光領域を有する透明基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19144338A (ja) * 2018-02-19 2019-08-29 Agc株式会社 遮光層付き透明板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3004993A1 (en) * 1991-09-03 1993-03-18 Viratec Thin Films, Inc. An electrically-conductive, light-attenuating antireflection coating
WO1999044080A1 (fr) * 1998-02-24 1999-09-02 Asahi Glass Company Ltd. Corps antireflecteur d'absorption de lumiere et procede de production de celui-ci
WO2005059602A1 (ja) * 2003-12-18 2005-06-30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光吸収性反射防止体
CN102341837A (zh) * 2009-03-25 2012-02-01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JP2012150418A (ja) * 2010-12-27 2012-08-09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表示用前面板、表示用前面板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13094476A1 (ja) * 2011-12-21 2013-06-27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用前面保護板、及び表示装置
CN103718069A (zh) * 2012-08-03 2014-04-09 旭硝子株式会社 滤光器
WO2014034720A1 (ja) * 2012-08-31 2014-03-06 日本電気硝子株式会社 防眩・反射防止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3551813U (zh) * 2013-07-08 2014-04-16 旭硝子株式会社 近红外线截止滤波器
WO2015049795A1 (ja) * 2013-10-04 2015-04-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EP2987633A1 (en) * 2014-08-21 2016-02-24 TPK Touch Solutions (Xiamen) Inc. Composite substrate structure and touch-sensitive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83432A1 (ja) 2017-10-26
US11048024B2 (en) 2021-06-29
JP6707966B2 (ja) 2020-06-10
JP2017194489A (ja) 2017-10-26
CN108496099B (zh) 2020-12-22
EP3447547A4 (en) 2019-12-04
EP3447547B1 (en) 2021-11-03
EP3447547A1 (en) 2019-02-27
US20190107649A1 (en) 2019-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96099A (zh) 遮光片
FI120038B (fi) Lasisubstraatti, joka on varustettu heijastamattomalla pinnoitteella
JP4122010B2 (ja) 赤外線受発光部
KR100474585B1 (ko) 반사방지코팅을갖는창유리
CN112492066B (zh) 具有带粘附层的覆盖组件的电子设备
JP5849970B2 (ja) 低反射膜を有する物品
JP6881172B2 (ja) 反射防止膜付透明基体、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KR102179361B1 (ko) 내스크래치성 반사 방지 코팅
US9599872B2 (e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support for a glazing unit having liquid-crystal-mediated variable scattering properties and such a glazing unit
DK3089948T3 (en) LIGHTING PANEL WITH OPTICAL ISOLATOR AND MANUFACTURING THEREOF
US20070273973A1 (en) Optical layer system having antireflection properties
JP2008160115A (ja) 赤外線受発光部
CN1326689C (zh) 反射紫外线及红外线的光学涂层
CN110248906B (zh) 低反射涂膜玻璃
WO2000007955A1 (fr) Article en verre revetu d'un film anti-reflet colore et filtre optique pour panneau d'affichage a plasma
JP6186805B2 (ja) タッチパネル
JP2023509167A (ja) 車両用積層グレージングおよび関連する近赤外線ビューイングシステムを伴うデバイス、ならびにその製造
KR20070101001A (ko) 무색의 반사색상을 갖고 내스크래치성이 우수한 저반사필름
CN104603644A (zh) 光学制品以及眼镜塑料镜片
CN210005721U (zh) 用于基板的抗反射涂层
WO2014042129A1 (ja) 低反射膜を有する物品
JPWO2019039163A1 (ja) 透明スクリーン、及びディスプレイシステム
CN115474433B (zh) 具有近红外视觉系统的车辆玻璃窗和相关联的装置
CN117209164A (zh) 包含功能涂层的层压发光窗玻璃
EP1385797A1 (en) Bent glass sheet equipped with optical instrument for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