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64592A - 折叠伞 - Google Patents

折叠伞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64592A
CN108464592A CN201810107981.8A CN201810107981A CN108464592A CN 108464592 A CN108464592 A CN 108464592A CN 201810107981 A CN201810107981 A CN 201810107981A CN 108464592 A CN108464592 A CN 1084645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body
shrapnel
reinforcing material
folded umbrella
medium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0798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64592B (zh
Inventor
及川胜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beride Inc
Original Assignee
Globerid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loberide Inc filed Critical Globeride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464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645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645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645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19/00Special folding or telescoping of umbrellas
    • A45B19/04Special folding or telescoping of umbrellas with telescopic sti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5/00Details of umbrell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5/00Details of umbrellas
    • A45B25/02Umbrella fra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5/00Details of umbrellas
    • A45B2025/003Accessori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A45B25/24 - A45B25/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折叠伞,其抑制当与金属制弹片发生接触时中棒发生破损。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折叠伞具备:中棒,具有第1管体、设置成从其顶端侧可收容于该第1管体的第2管体;金属制弹片,设置于所述第2管体;及补强材,设置在所述第1管体的顶端侧。该补强材既可以设置在所述第1管体的内周面上,还可以设置在所述第1管体的外周面上。另外,该补强材还可以设置在所述第1管体的内周面及外周面这双方。

Description

折叠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叠伞。
背景技术
典型地讲,已公知的伞具备:细长的中棒;设置在该中棒下端的手柄;设置在该中棒上部的上巢;从该上巢以放射状延伸的多个主骨;沿着中棒的轴向可滑动地设置于中棒的下巢;在一端收容于该下巢的同时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多个主骨的多个支撑骨;及覆盖所述多个主骨的张紧布。
折叠伞构成为中棒可伸缩,同时主骨及张紧布可折叠。具体而言,折叠伞的中棒具有中空大管及设置成可收容于该大管的小管,当收起折叠伞时,在将该小管收容于该大管内的同时,折叠加强筋、支骨及张紧布,从而将该折叠伞折叠成较小。另一方面,当打开伞时,在从该大管拉出该小管的同时,展开加强筋、支骨及张紧布,从而使该折叠伞处于打开状态。
现有的折叠伞例如公开于日本国特开2015-109942号公报、日本国特开平10-179223号公报、日本国特开平05-220008号公报、日本国特开平04-242603号公报及日本国注册实用新型第3021249号公报中。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5-10994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平10-17922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开平05-22000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国特开平04-24260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国注册实用新型第30212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从轻量性及坚固性的观点考虑,现有的折叠伞的中棒较多的是由铝材、钛材所形成。为了实现进一步的轻量化,本申请发明者对由预浸料材形成折叠伞中棒的技术进行了研究。
本申请发明者发现了如果将折叠伞的中棒做成预浸料材制,则产生在铝制、钛制的中棒上并未产生的问题。本发明者例如发现了由预浸料材构成的中棒的与金属制弹片发生接触的部分容易破损的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叠伞,其缓解或解除因将中棒做成预浸料材制而产生的问题。本发明的具体目的之一为,抑制当与金属制弹片发生接触时中棒发生破损。可参照本说明书整体来明确本发明的所述目的以外的目的。
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折叠伞具备:中棒,具有第1管体、设置成从其顶端侧可收容于该第1管体的第2管体;金属制弹片,设置于所述第2管体;及补强材,设置在所述第1管体的顶端侧。该补强材既可以设置在所述第1管体的内周面上,还可以设置在所述第1管体的外周面上。另外,该补强材还可以设置在所述第1管体的内周面及外周面这双方。
当将第2管体收容于第1管体时,设置于该第2管体的金属制弹片碰撞该第1管体的顶端。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由于在该第1管体的顶端侧设置有补强材,因此能够对第1管体中的与弹片发生碰撞的部分进行补强。由此,能够抑制第1管体的顶端发生破损。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补强材从所述第1管体的顶端延伸到当所述折叠伞处于收起状态时的所述弹片的位置。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能够对第1管体中的与金属制弹片发生接触的部位整体进行补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补强材由第1预浸料片形成,所述第1预浸料片含有朝着所述中棒的周向配置的强化纤维。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由于补强材由预浸料片形成,因此能够实现补强材的轻量化。另外,由于包含于补强材的强化纤维朝着中棒的周向被配置,因此对于当与金属制弹片发生接触时作用的拉伸力,具有较强的拉伸强度。
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抑制当中棒与金属制弹片发生接触时该中棒发生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模式化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折叠伞的主视图。
图2a是模式化表示在图1的折叠伞中当将第2管体2b收容于第1管体2a时的弹片9与第1管体2a的关系的图。图2a中,弹片9并未接触第1管体2a。
图2b是模式化表示在图1的折叠伞中当将第2管体2b收容于第1管体2a时的弹片9与第1管体2a的关系的图。图2b中,第2管体2b比图2a所示的位置更位于第1管体2a的内侧。
图2c是模式化表示在图1的折叠伞中当将第2管体2b收容于第1管体2a时的弹片9与第1管体2a的关系的图。图2c中,将第2管体2b压入至第1管体2a的最里侧。
图3是模式化表示用I-I线切断图2的中棒的截面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折叠伞的中棒管体的制造工序的一部分的模式图。
图5a是模式化表示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折叠伞中当将第2管体2b收容于第1管体2a时的弹片9与第1管体2a的关系的图。图5a中,弹片9并未接触第1管体2a。
图5b是模式化表示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折叠伞中当将第2管体2b收容于第1管体2a时的弹片9与第1管体2a的关系的图。图5b中,第2管体2b比图5a所示的位置更位于第1管体2a的内侧。
图5c是模式化表示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折叠伞中当将第2管体2b收容于第1管体2a时的弹片9与第1管体2a的关系的图。图5c中,将第2管体2b压入至管体2a的最里侧。
图6是模式化表示用II-II线切断图2的中棒的截面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折叠伞;2-中棒;2a-第1管体;2b-第2管体;3-上巢;4-下巢;5-主骨;6-支撑骨;8-下弹片;9-上弹片;20、30-补强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适当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在各附图中,对共通的构成要素标注了相同的参照符号。希望留意为了便于说明各附图并不局限于一定以正確的缩尺进行了记载。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折叠伞1的主视图。图1的折叠伞1是钩扣式折叠伞。本发明不仅可以应用于钩扣式折叠伞,而且还可以应用于无顶(topless)式或除此以外的任意种类的折叠伞。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折叠伞1主要具备中棒2、上巢3、下巢4、多个主骨5、多个支撑骨6、手柄7、下弹片8、上弹片9。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中棒2具备第1管体2a及第2管体2b。第1管体2a及第2管体2b都以中空的细长形状所形成。第2管体2b形成为其外形比第1管体2a的内径更小。由此,第2管体2b从其顶端侧收容于第1管体2a。中棒2还可以具备3根以上的管体。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巢3设置在该中棒2的顶端附近。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上巢3设置在位于中棒2顶端侧的第2管体2b的顶端附近。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下巢4以中空的圆筒形状所形成。下巢4沿着中棒2的轴向可滑动地设置于中棒2。下巢4被中棒2所穿通。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主骨5分别具有:从上巢3以放射状延伸的本主骨5a;销支撑于该本主骨5a顶端的顶端主骨5b;连接支撑骨6的销钉5c;及设置于顶端主骨5b的珠尾5d。本主骨5a相对于中棒2的轴向可倾斜活动地销支撑于上巢3。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在该多个主骨5上安装张紧布。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支撑骨6的各自一端收容于该下巢4,同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多个主骨5中的对应的主骨5。
第2管体2b上形成有在轴向上延伸的2个较细的穿通孔(未图示)。在该2个穿通孔中的位于手柄侧的穿通孔中设置下弹片8,在位于顶端侧的穿通孔中设置上弹片9。下弹片8及上弹片9都是由金属制的板材所构成。下弹片8及上弹片9以从第2管体2b的该穿通孔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始终承受力。下弹片8还可以被省略。
下巢4上设置有上弹片9发生配合的狭缝(未图示)。当打开折叠伞1时,如果将下巢4滑动至上弹片9的位置,则上弹片9配合于下巢4的该狭缝,将折叠伞1保持在打开的状态(打开状态)。
在从图1的姿势打开折叠伞1时,从第2管体2b拉出第1管体2a,另外,将下巢4滑动至上弹片9的位置。通过向上方移动下巢4,从而展开主骨5及支撑骨6。即,通过向上方(顶端侧)移动下巢4,从而加大主骨5、支撑骨6与中棒2的轴向之间的角度。当主骨5被展开时,安装于该主骨5的张紧布也被展开。如上所述,如果将下巢4滑动至上弹片9的位置,则上弹片9配合于下巢4的该狭缝。由此,将折叠伞1保持在打开状态。
另一方面,在从图1的姿势折叠折叠伞1时,通过向手柄侧滑动下巢4来解除上弹片9与下巢4的配合,同时能够折叠主骨5及支撑骨6。即,通过向下方(手柄侧)移动下巢4,从而减小本主骨5a、支撑骨6与中棒2的轴向之间的角度,另外,顶端主骨5b向图1的上方发生折曲。另外,在向手柄侧滑动下巢4的同时,或与下巢4向手柄侧的滑动无关而将第2管体2b收容于第1管体2a的内部。
接下来,参照图2a~图2c及图3,对在将第2管体2b收容于第1管体2a时的上弹片9与第1管体2a的关系进行说明。图2a~图2c都是切断第1管体2a来表示第1管体2a与第2管体2b的接合部位的模式图。如这些图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第1管体2a的内周面上设置片状的补强材20。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补强材20从第1管体2a的顶端2a1朝着手柄侧仅延伸规定长度。补强材20还可以在第1管体2a的全长的跨度上延伸。
图2a中,由于第2管体2b从第1管体2a被拉出一定程度,因此上弹片9并不接触第1管体2a。当第2管体2b从图1的位置进一步朝着第1管体2a内部移动时,如图2b所示,上弹片9在第1管体2a的顶端2a1附近碰撞于补强材20。当第2管体2b进一步朝着第1管体2a内部移动时,上弹片9通过补强材20对抗施加力而被压入第2管体2b的内侧。能够到图2c所示的位置为止将第2管体2b压入第1管体2a的内部。即,图2c中,第2管体2b收容至第1管体2a的最内侧。如图2c所示,补强材20延伸到当第2管体2b收容至第1管体2a的最里侧时的上弹片9的位置。
这样,在将第2管体2b收容于第1管体2a时,上弹片9碰撞于该第1管体2a的顶端。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由于在该第1管体2a的顶端侧设置有补强材20,因此能够对第1管体2a中的与上弹片9发生碰撞的部分进行补强。由此,能够抑制第1管体2a的顶端发生破损。另外,由于补强材20延伸到当第2管体2b收容至第1管体2a的最里侧时的上弹片9的位置,因此能够对第1管体2a中的与上弹片9发生接触的部位整体进行补强。
当折叠伞1具有下弹片8时,在将第2管体2b收容于第1管体2a时,下弹片8接触第1管体2a的顶端及内周面。补强材20还可以延伸到当第2管体2b收容至第1管体2a的最里侧时的下弹片8的位置。例如,当第2管体2b收容至第1管体2a的最内侧时,在下弹片8位于第2管体2b内周面的手柄侧端部时,补强材20还可以在第1管体2a的全长的跨度上被设置。
接下来,参照图4对折叠伞1的第1管体2a及补强材20的制作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准备朝着顶端平缓缩径的心轴100及预浸料片102a、120。心轴100还可以构成为在其全长的跨度上呈相同直径。预浸料片102a对应于第1管体2a,预浸料片120对应于补强材20。预浸料片102a、120由在朝着规定方向配置的强化纤维中含浸有基质树脂的预浸料片所形成。作为该强化纤维例如可使用碳纤维、玻璃纤维及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等各种强化纤维。作为基质树脂例如可使用环氧、双马来酰亚胺、聚酰亚胺及苯醛等的热固化性树脂。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预浸料片102a的强化纤维朝着平行于心轴轴向的方向被配置。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预浸料片120的强化纤维朝着垂直于心轴轴向的方向被配置。
将该预浸料片120及预浸料片102a以该顺序卷绕于心轴100周围。接下来,对卷绕于心轴100的预浸料片120及预浸料片102a进行烧成而得到烧成体。接下来,从烧成体对心轴100进行脱芯,适当进行研磨处理、涂装处理而得到在顶端侧的内周面上形成有补强材20的第1管体2a。烧成的预浸料片102a成为第1管体2a,烧成的预浸料片120成为补强材20。
与第1管体2a同样,第2管体2b也可以由预浸料片形成。
由于能够通过已公知的方法来形成上巢3、下巢4、主骨5、支撑骨6、手柄7、下弹片8、上弹片9,因此省略具体说明。
包含于这样形成的第1管体2a的强化纤维朝着第1管体2a的轴向被配置。通过朝着第1管体2a的轴向配置强化纤维,从而能够强化第1管体2a的弯曲刚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包含于补强材20的强化纤维朝着围绕第1管体2a的周向被配置。如图2b、图2c所示,当下弹片8、上弹片9抵接于补强材20时,周向拉伸力作用于补强材20。通过朝着第1管体2a的周向配置补强材20的强化纤维,能够强化对周向拉伸力的拉伸强度。包含于补强材20的强化纤维还可以朝着第1管体2a的轴向被配置。另外,包含于补强材20的强化纤维还可以是通过平纹编织、交叉编织或除此以外的方法编织的编织物。
根据所述实施方式,由于补强材20由预浸料片形成,因此与由金属形成时相比能够进一步实现轻量化。
接下来,参照图5a~图5c及图6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折叠伞进行说明。在图5a~图5c及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替代补强材20而设置有补强材30。该补强材30在设置于第1管体2a的外周面的这点上不同于补强材20。关于配置位置以外,补强材30与补强材20相同。即,补强材30也可以由预浸料片形成且该预浸料片的强化纤维朝着周向被配置。
当第2管体2b朝着第1管体2a的内部移动时,如图5b所示,下弹片8碰撞于第1管体2a的顶端2a1。在第1管体2a的顶端2a1附近设置有补强材30,通过该补强材30对第1管体2a的顶端2a1附近进行补强。
当第2管体2b从图5b的位置进一步朝着第1管体2a内部移动时,下弹片8被补强材20压入第2管体2b内侧。能够到图5c所示的位置为止将第2管体2b压入第1管体2a的内部。图5c中,第2管体2b收容至第1管体2a的最里侧。如图5c所示,补强材20延伸到当第2管体2b收容至第1管体2a的最里侧时的下弹片8的位置。这样,能够通过补强材30对第1管体2a中的与下弹片8发生接触的部位整体进行补强。
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构成要素的尺寸、材料及配置并不局限于实施方式中明确说明的内容,能够以具有可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任意尺寸、材料及配置的方式改变该各构成要素。另外,既可以将本说明书中并未明确说明的构成要素附加于已说明的实施方式,还可以省略各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构成要素的一部分。
例如,当中棒2由3根以上的管体所构成且在设置有上弹片9的管体收容于其他管体时该上弹片9碰撞该其他管体时,可以在该其他管体的顶端侧设置补强材。

Claims (6)

1.一种折叠伞,其特征为,
具备:中棒,具有第1管体、设置成从其顶端侧可收容于该第1管体的第2管体;
金属制弹片,设置于所述第2管体;
及补强材,设置在所述第1管体的顶端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伞,其特征为,所述补强材从所述第1管体的顶端延伸到当所述第2管体收容至所述第1管体的最里侧时的所述弹片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伞,其特征为,所述补强材设置在所述第1管体的内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伞,其特征为,所述补强材设置在所述第1管体的外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意1项所述的折叠伞,其特征为,
所述补强材由第1预浸料片形成,
所述第1预浸料片含有朝着所述中棒的周向配置的强化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意1项所述的折叠伞,其特征为,
所述第1管体由第2预浸料片形成,
所述第2预浸料片含有朝着所述中棒的轴向配置的强化纤维。
CN201810107981.8A 2017-02-03 2018-02-02 折叠伞 Active CN1084645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18761A JP7060325B2 (ja) 2017-02-03 2017-02-03 折畳み傘
JP2017-018761 2017-02-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64592A true CN108464592A (zh) 2018-08-31
CN108464592B CN108464592B (zh) 2019-11-19

Family

ID=63108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07981.8A Active CN108464592B (zh) 2017-02-03 2018-02-02 折叠伞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060325B2 (zh)
CN (1) CN108464592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12916Y (zh) * 1994-11-25 1995-11-22 张惠超 伞中棒装置
CN2221326Y (zh) * 1995-05-05 1996-03-06 施吉 带纵向加强肋的伞骨
US5617889A (en) * 1996-05-28 1997-04-08 Wu; Woh-Wen Multiple-fold automatic umbrella with reinforced ribs and simplified mechanism
CN2281686Y (zh) * 1997-04-14 1998-05-20 张益充 伞骨强化件
CN2303497Y (zh) * 1997-09-09 1999-01-13 张益充 铝合金伞骨中棒强化结构
CN2322443Y (zh) * 1998-01-06 1999-06-09 福太洋伞工厂股份有限公司 轻质槽骨与补强弹性骨结合的伞骨强化装置
US6209556B1 (en) * 1998-12-29 2001-04-03 Kuo-Pin Yu Umbrella skeleton made of composite material
CN2935909Y (zh) * 2006-09-11 2007-08-22 厦门福太洋伞有限公司 具有强化装置的伞中棒
CN200990929Y (zh) * 2007-01-04 2007-12-19 吴增荣 伞主杆结构
CN201039800Y (zh) * 2007-05-22 2008-03-26 厦门福太洋伞有限公司 用于可环保分解伞的下巢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17625U (ja) 1995-05-02 1995-10-31 オーロラ株式会社 折り畳み傘
JP2001205710A (ja) 2000-01-26 2001-07-31 Daiwa Seiko Inc 非接着frp継構造体
JP2003111608A (ja) * 2001-10-05 2003-04-15 Kawamasa Shoji Kk 長 傘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12916Y (zh) * 1994-11-25 1995-11-22 张惠超 伞中棒装置
CN2221326Y (zh) * 1995-05-05 1996-03-06 施吉 带纵向加强肋的伞骨
US5617889A (en) * 1996-05-28 1997-04-08 Wu; Woh-Wen Multiple-fold automatic umbrella with reinforced ribs and simplified mechanism
CN2281686Y (zh) * 1997-04-14 1998-05-20 张益充 伞骨强化件
CN2303497Y (zh) * 1997-09-09 1999-01-13 张益充 铝合金伞骨中棒强化结构
CN2322443Y (zh) * 1998-01-06 1999-06-09 福太洋伞工厂股份有限公司 轻质槽骨与补强弹性骨结合的伞骨强化装置
US6209556B1 (en) * 1998-12-29 2001-04-03 Kuo-Pin Yu Umbrella skeleton made of composite material
CN2935909Y (zh) * 2006-09-11 2007-08-22 厦门福太洋伞有限公司 具有强化装置的伞中棒
CN200990929Y (zh) * 2007-01-04 2007-12-19 吴增荣 伞主杆结构
CN201039800Y (zh) * 2007-05-22 2008-03-26 厦门福太洋伞有限公司 用于可环保分解伞的下巢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60325B2 (ja) 2022-04-26
JP2018122047A (ja) 2018-08-09
CN108464592B (zh) 2019-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76451B2 (en) Extendible structure
JP4784968B2 (ja) 釣り竿用の竿体
CN108464592B (zh) 折叠伞
KR101198119B1 (ko) 초릿대
TW200307503A (en) Fishing rod
JP4726112B2 (ja) 穂先竿
JP2009039011A (ja) 船竿用の穂先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0934115B (zh) 钓竿及竿体
US8783275B2 (en) Compact folding umbrella with hybrid ribs to resist damage due to inversion
CN108378499B (zh) 折叠伞
JP5570178B2 (ja) 釣り竿
JP4900638B2 (ja) 穂先竿用竿体
JP7025127B2 (ja) 折畳み傘
JP2013202004A (ja) 釣竿及び物品取付構造
CN110934114B (zh) 钓竿及竿体
CN112721341B (zh) 一种轻质抗弯扭仿生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5171607B2 (ja) 釣り用スプールの製造方法
US11519454B2 (en) Hybrid metallic/composite tube design to transfer bending, axial, and flexural shear
JP2009095302A (ja) 釣り竿用竿体及び釣り竿
JP2018122049A (ja) 折畳み傘
JP5112284B2 (ja) 釣り用スプール
JP2003079280A (ja) 穂先竿
JP3246729U (ja) 釣竿用リールシート構造
JP7467388B2 (ja) 傘及び傘用親骨
JP2001314139A (ja) 竿 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