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88101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388101A CN108388101A CN201711265341.1A CN201711265341A CN108388101A CN 108388101 A CN108388101 A CN 108388101A CN 201711265341 A CN201711265341 A CN 201711265341A CN 108388101 A CN108388101 A CN 1083881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ace
- forming apparatus
- image forming
- opening portion
- ventilation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20—Humidity or temperature control also ozone evacuation; Internal apparatus environment control
- G03G21/206—Conducting air through the machine, e.g. for cooling, filtering, removing gases like ozon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实现冷却效率的提高。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定影部、外装构件、第一通风引导件、第二通风引导件以及送风部。所述外装构件具有向外部开口的第一开口部。所述第一通风引导件配置在所述定影部和所述外装构件之间。所述第一通风引导件在所述第一通风引导件和所述第一外装构件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开口部连通的第一空间。所述第二通风引导件配置在所述定影部和所述第一通风引导件之间并具有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二通风引导件在所述第二通风引导件和所述第一通风引导件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二开口部连通的第二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装构件有时由于从定影部释放的热等而变热。一般地,这种变热的外装构件配置在远离操作者的位置。
但是,从图像形成装置的小型化等观点来看,有时研究变热的外装构件位于操作者附近的构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48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能实现冷却效率的提高的图像形成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定影部、外装构件、第一通风引导件、第二通风引导件以及送风部。所述外装构件具有向外部开口的第一开口部。所述第一通风引导件配置在所述定影部和所述外装构件之间。所述第一通风引导件在所述第一通风引导件和所述外装构件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开口部连通的第一空间。所述第二通风引导件配置在所述定影部和所述第一通风引导件之间。所述第二通风引导件具有与所述第一空间相比位于所述定影部附近的第二开口部。所述第二通风引导件在所述第二通风引导件和所述第一通风引导件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二开口部连通的第二空间。所述送风部排出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内部的空气。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系统构成例的框图。
图3是沿着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的F3-F3线的截面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顶盖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支持构件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排热路径形成构件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截面图。
图8是从斜下方观看第二实施方式的前盖时的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通风路径形成构件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支持构件以及排热路径形成构件的立体图。
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输送引导件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排热路径形成构件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海绵构件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海绵构件的立体图。
图1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冷却风的路径的截面图。
图1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排热风的路径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图像形成装置;13a:手动纸盘;16:控制面板;22:定影部;31:顶盖(第一外装构件);32:支持构件(第一通风引导件);33:排热路径形成构件(第二通风引导件);33a:第一底壁部(第二壁);34:送风部;41:第一开口部;42:第二开口部;43:第三开口部;44:第四开口部;61:前盖(第二外装构件);61a:凹部;61c:顶面;62:通风路径形成构件(第三通风引导件);63:输送引导件(第四通风引导件);81:第一海绵构件(第一弹性构件);81a:第一连通口;82:第二海绵构件(第二弹性构件);82a:第二连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在此先定义本实施方式中所说的“前”、“后”、“左”、“右”。“前”指的是,相对于站在能够在合理的方向看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控制面板16的文字的位置的操作者,比图像形成装置1内部的中央部近的一侧。另一方面,“后”指的是,相对于站在能够在合理的方向看到控制面板16的文字的位置的操作者,比图像形成装置1内部的中央部远的一侧。“左”和“右”分别指的是,相对于站在控制面板16的文字以正确的方向出现的位置的操作者的“左”和“右”。在以下说明的图中,将前侧标注为“前”,将后侧标注为“后”,将左侧标注为“左”,将右侧标注为“右”。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至图6说明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观的立体图。在图1中,省略扫描部12的图示。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1的系统构成例的框图。例如,图像形成装置1是多功能复合机(MFP:Multi Function Peripheral)。然而,图像形成装置1不限于上述例子,也可以是复印机或打印机等。
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例如是前滚式图像形成装置。片材S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一边经过离操作者近的位置一边形成图像后,向远离操作者的方向排出(参照图1中的箭头P)。因此,定影部22等温度比较高的部件以及加热后的片材S经过的输送路径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配置于离操作者近的一侧。不过,图像形成装置1不限于前滚式图像形成装置。
首先,说明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构成。
如图1及图2所示,例如,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箱体11、扫描部12、供纸部13、打印机部14、排纸部15、控制面板16以及控制部17。
箱体11形成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轮廓。例如,箱体11收纳有供纸部13、打印机部14、排纸部15以及控制部17。另外,箱体11具有前部11a和后部11b。前部11a是相对于站在能够在合理的方向看到控制面板16的文字的位置的操作者,比图像形成装置1内部的中央部更近的位置的区域。另一方面,后部11b是相对于站在能够在合理的方向看到控制面板16的文字的位置的操作者,比图像形成装置1内部的中央部更远的位置的区域。
供纸部13包括供纸盒、手动纸盘13a以及拾取辊。手动纸盘13a相对于箱体11能打开关闭。手动纸盘13a在相对于箱体11打开的状态下载置片材S。拾取辊将载置于手动纸盘13a的片材S向打印机部14输送。
打印机部14基于图像数据在片材S上形成图像。打印机部14包括转印部21和定影部(定影器)22。转印部21包括带电充电器、感光鼓、曝光单元、显影器以及转印辊。转印部21将在感光鼓的表面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片材S。定影部22包括热辊22a和加压辊22b(参照图3)。定影部22对在热辊22a和加压辊22b之间经过的片材S进行加热和加压。定影部22对被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片材S进行加热以及加压,由此使调色剂图像定影到片材S。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影部22配置在箱体11的前部11a。
排纸部15包括第一排纸引导件15a、第二排纸引导件15b以及排纸辊15c(参照图3)。在第一排纸引导件15a和第二排纸引导件15b之间形成输送片材S的输送路径T的一部分。输送路径T包括从供纸部13经过打印机部14而朝向排纸部15的输送路径Ta和当双面打印时片材S所经过的输送路径Tb(反转路径)。排纸辊15c将在第一排纸引导件15a和第二排纸引导件15b之间经过的片材S排出到箱体11的外部。另外,排纸辊15c当双面打印时反向旋转,从而将片材S送到输送路径Tb(反转路径)。
若回到图1进行说明,则控制面板16具有显示部26和输入受理部27。显示部26包括显示画面。显示部26显示各种信息。输入受理部27包括多个按键。输入受理部27受理各种操作指示的输入。不过,输入受理部27也可以通过设于显示画面的触摸面板(触摸传感器)来实现。
控制部17控制整个图像形成装置1。例如,控制部17控制扫描部12、供纸部13、打印机部14、排纸部15以及控制面板16的动作。
接着,说明设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冷却结构30。图3是沿着图1所示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F3-F3线的截面图。如图3所示,冷却结构30包括顶盖31、支持构件32、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以及送风部34(参照图5)。
首先,说明顶盖31。
顶盖31是“第一外装构件”的一例。顶盖31作为箱体11的一部分,形成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轮廓的一部分。例如,顶盖31形成图像形成装置1的上表面(箱体11的上表面)的一部分。顶盖31配置于箱体11的前部11a。顶盖31配置于定影部22的上方。例如,顶盖31以跨过箱体11的左端部和右端部之间的方式遍及箱体11的整个宽度设置(参照图1)。
在本实施方式中,顶盖31具有上壁31a、前壁31b以及后壁31c。上壁31a大致水平地扩展。前壁31b从上壁31a的前端部向前方的斜下方延伸。另一方面,后壁31c从上壁31a的后端部向后方的斜下方延伸。由此,顶盖31形成为下方开放的凹状。
顶盖31具有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部(箱体11的外部)开口的至少1个(例如多个)第一开口部41。例如,第一开口部41设于顶盖31的前壁31b。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面板16配置于顶盖31的上方。例如,控制面板16具有第一面16a和第二面16b。第一面16a包括显示部26以及输入受理部27。第二面16b位于与第一面16a相反的一侧。顶盖31的前壁31b面对控制面板16的第二面16b。在顶盖31的前壁31b和控制面板16的第二面16b之间设有间隙ga。
从另一观点来看的话,如图1所示,顶盖31具有第一端部31e1和第二端部31e2。例如,第一端部31e1是顶盖31的左端部。第二端部31e2是顶盖31的右端部。并且,控制面板16在箱体11的宽度方向上与顶盖31的中央部相比配置于顶盖31的第一端部31e1的附近。“箱体的宽度方向”是指从顶盖31的第一端部31e1朝向第二端部31e2的方向。当控制面板16靠近顶盖31的左右任一端部配置时,就操作者而言,易于向位于控制面板16的背后的排纸部15伸出手。例如,当控制面板16靠近顶盖31的左端部配置时,操作者易于将作为多数操作者惯用的手的右手向排纸部15伸出。
图4是表示拆下了控制面板16的状态下的顶盖31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多个第一开口部41例如在从正面观看控制面板16的情况下设于在顶盖31中被控制面板16覆盖的区域。“从正面观看控制面板的情况”意味着例如从与显示部26大致垂直的方向观看控制面板16时的情况。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开口部41的半数以上在箱体11的宽度方向(顶盖31的长边方向)上与顶盖31的中央部相比位于顶盖31的第一端部31e1的附近。
接着,说明支持构件32。
支持构件32是“第一通风引导件”的一例。本申请所说的“通风引导件”不限于形成管的构件。“通风引导件”广义上意味着引导风的流动的构件。例如,“通风引导件”无需设置为遍及成为通风路径的空间的整个长度和整个宽度,而可以是相对于成为通风路径的空间的整个长度和整个宽度局部地设置的构件。换言之,“通风引导件”只要是规定通风路径的至少一部分的构件即可。
图5是表示顶盖31被拆下后的状态下的支持构件32的立体图。如图5所示,支持构件32是加强图像形成装置1的加强构件之一。例如,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设于箱体11的左端部的第一结构构件51以及设于箱体11的右端部的第二结构构件52。支持构件32以将第一结构构件51和第二结构构件52连结的方式在第一结构构件51和第二结构构件52之间延伸。例如,支持构件32是沿着大致水平方向的平板状金属板构件。另外,若从另一观点看,支持构件32也是安装控制面板16的基座构件。在支持构件32安装支撑控制面板16的支撑构件53(例如固定支架)(参照图3)。
如图3所示,支持构件32配置在定影部22和顶盖31之间。支持构件32从下方面对顶盖31的内部空间。由此,在支持构件32和顶盖31之间形成成为冷却风所流经的第一通风路径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空间S1。例如,第一空间S1是由顶盖31的上壁31a、前壁31b及后壁31c以及支持构件32包围的空间。第一空间S1与顶盖31的第一开口部41连通。第一空间S1沿着顶盖31的内面形成。第一空间S1沿着顶盖31的长边方向形成。
接着,形成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
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是“第二通风引导件”的一例。
图6是表示顶盖31和支持构件32被拆下的状态下的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的立体图。如图6所示,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是形成排热路径的构件,上述排热路径将经过定影部22和输送路径T的被片材S加热后的空气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部排出。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在箱体1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
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具有向箱体11的内部开口的至少1个(例如多个)第二开口部42。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二开口部42在箱体11的宽度方向上排列。多个第二开口部42在箱体11的宽度方向上相对于箱体11的中央部左右大致相等地配置。
如图3所示,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配置在支持构件32和定影部22之间。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具有第一底壁部33a、第二底壁部33b、第一立起壁33c以及第二立起壁33d。第一底壁部33a以沿着片材S的输送路径T的倾斜的方式(例如以沿着第一排纸引导件15a的方式)相对于水平面倾斜。例如,第一底壁部33a以随着向箱体11的前侧前进而位于下方的方式倾斜。第二底壁部33b位于比第一底壁部33a靠箱体11的前侧。第二底壁部33b以沿着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详细说明的ADU单元(Automatic Duplex Copy Unit:自动双面复印单元)U的外形的一部分的方式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第二底壁部33b以随着向箱体11的前侧前进而位于上方的方式倾斜。第一底壁部33a以及第二底壁部33b分别倾斜,由此比较宽地形成有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的内部空间。第一立起壁33c从第一底壁部33a的后端部向上方延伸。第二立起壁33d从第二底壁部33b的前端部向上方延伸。由此,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形成为上方开放的凹状。
多个第二开口部42设于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的第一底壁部33a。多个第二开口部42与第一空间S1相比位于定影部22的附近。第二开口部42位于比定影部22以及输送路径T靠上方的位置。例如,第二开口部42位于定影部22的至少一部分的上方。第二开口部42朝向下方开口。第二开口部42经过第一排纸引导件15a和ADU单元U之间的间隙gb等与输送路径T连通。进一步说明的话,第二开口部42经过输送路径T与定影部22周围空间的至少一部分连通。
如图3所示,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配置在定影部22和支持构件32之间。支持构件32从上方面对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的内部空间。由此,在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和支持构件32之间形成成为排热风所流经的第二通风路径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空间S2。例如,第二空间S2是由支持构件32以及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的第一底壁部33a、第二底壁部33b、第一立起壁33c及第二立起壁33d包围的空间。第二空间S2与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的第二开口部42连通。第二空间S2沿着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的内面形成。例如,第二空间S2沿着顶盖31的长边方向形成。
支持构件32以及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将第一空间S1和第二空间S2之间分隔的分隔壁W1。分隔壁W1形成第一空间S1与第二空间S2的边界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隔壁W1由支持构件32形成。分隔壁W1相对于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的第一底壁部33a位于与片材S的输送路径T相反的一侧。换言之,分隔壁W1位于比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的第一底壁部33a相对于片材S的输送路径T更远的位置。分隔壁W1是“第一壁”的一例。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的第一底壁部33a是“第二壁”的一例。
接着,说明送风部34。
送风部34由至少1个风扇形成。例如,送风部34与顶盖31的第二端部31e2相邻。送风部34在箱体11的宽度方向上面对第一空间S1和第二空间S2。送风部34将第一空间S1和第二空间S2内部的空气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部排出。例如,送风部34将第一空间S1和第二空间S2内部的空气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右侧方排出。不过,送风部34也可以由多个风扇形成。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送风部34被驱动时,如在图3中箭头A1所示,箱体11外部的冷空气经过顶盖31的前壁31b和控制面板16的第二面16b之间的间隙ga,作为冷却风从第一开口部41流入第一空间S1。并且,如在图5中用箭头A1所示,从第一开口部41流入第一空间S1的空气沿着顶盖31的长边方向流经第一空间S1。从第一开口部41流入第一空间S1的空气的一部分沿着顶盖31的内面流动。由此,能促进顶盖31的冷却。另外,从第一开口部41流入第一空间S1的空气的一部分沿着将第一空间S1和第二空间S2分隔的分隔壁W1流动。由此,能促进分隔壁W1的冷却。流经第一空间S1的空气通过送风部34从第一空间S1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部排出。
另外,当送风部34被驱动时,如在图3中用箭头B1所示,位于定影部22的周围和输送路径T的空气的一部分作为排热风从第二开口部42流入第二空间S2。并且,如在图6中用箭头B1所示,从第二开口部42流入第二空间S2的空气沿着顶盖31的长边方向流经第二空间S2。流经第二空间S2的空气通过送风部34从第二空间S2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部排出。
根据以上那样的构成,能提高图像形成装置1的冷却性能。
在此,例如根据前滚式图像形成装置1,易于实现图像形成装置1的小型化。而且,根据前滚式图像形成装置1,对卡纸时所需部件的操作变得容易。另一方面,根据前滚式图像形成装置1,由于定影部22和被加热的片材S所经过的输送路径T配置在离操作者近的位置,因此位于离操作者比较近的顶盖31和控制面板16会变热。但是,为了冷却顶盖31和控制面板16,当使冷却风单纯地进入箱体11内时,定影部22的温度有时会下降。当定影部22的温度下降时,定影部22的耗电量增加。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支持构件32、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以及送风部34。支持构件32配置在定影部22和顶盖31之间。支持构件32在支持构件32和顶盖31之间形成与外部连通的第一空间S1。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配置在定影部22和支持构件32之间。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与第一空间S1相比具有位于定影部22的附近的第二开口部42。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在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和支持构件32之间形成与第二开口部42连通的第二空间S2。送风部34排出第一空间S1和第二空间S2内部的空气。
根据这种构成,在箱体11的内部形成2层结构的通风路径。并且,使箱体11外部的冷空气作为冷却风流入作为第一层的第一空间S1,由此能高效地冷却顶盖31。另外,冷却风流经第一空间S1,由此能冷却第一空间S1和第二空间S2之间的边界部(分隔壁W1)。由此,热难以从箱体11内的热空气传递到顶盖31和控制面板16。因此,能抑制顶盖31和控制面板16的温度上升。
另外,使定影部22周围的热空气作为排热风流入作为第二层的第二空间S2后向外部排出,由此能抑制第一空间S1和第二空间S2之间的边界部(分隔壁W1)被定影部22周围的热空气持续加热。由此,能抑制第一空间S1和第二空间S2之间的边界部(分隔壁W1)的温度上升。另外,使定影部22周围的热空气流入位于第一空间S1和定影部22之间的第二空间S2,由此能抑制定影部22的周围被流经第一空间S1的冷却风冷却。由此,能抑制定影部22的温度下降,能抑制耗电量的增加。
在此,箱体11内的空气包含由于片材S被定影部22加热而从片材S蒸发的水分,因此湿度比较高。因此,在箱体11内流动的多个空气流存在温度差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水分有时在热空气所流经的空间与冷空气所流经的空间的边界部结露而附着水滴。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结露导致的水滴附着于第一空间S1和第二空间S2之间的边界部(分隔壁W1)。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空间S1和第二空间S2之间的边界部(相对于设有第二开口部42的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的底壁部33a,在与片材S的输送路径T相反的一侧配置有分隔壁W1。换言之,产生结露的分隔壁W1配置在相对于片材S的输送路径T靠里的位置。即,第一空间S1和第二空间S2之间的边界部(分隔壁W1)由与形成片材S的输送路径T的壁不同的壁形成。因此,能抑制水分附着到经过输送路径T的片材S。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部41设于被控制面板16覆盖的位置。由此,从操作者难以看到第一开口部41。因此,能提高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观的美观性。而且,当第一开口部41设于被控制面板16覆盖的位置时,还能降低误使物体落入第一开口部41的可能性。而且,当第一开口部41设于被控制面板16覆盖的位置时,流入第一开口部41的空气的一部分作为强制对流风也与控制面板16接触。由此,还能更高效地冷却控制面板16。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7至图16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前盖61的背后也形成通风路径。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以下说明以外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对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构成附上同一附图标记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7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截面图。
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冷却结构30包括顶盖31、支持构件32、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ADU单元U、第一海绵构件81、第二海绵构件82以及送风部34。
ADU单元U包括前盖61、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输送引导件63以及搬送辊64。
首先,说明前盖61。
前盖61是“第二外装构件”的一例。前盖61作为箱体11的一部分形成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轮廓的一部分。前盖61沿着大致铅垂方向延伸。例如,前盖61形成图像形成装置1的前面(箱体11的前面)的一部分。前盖61的至少一部分在与定影部22大致水平的方向上排列。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盖61具有收纳手动纸盘13a的凹部61a(参照图1)。凹部61a从前盖61的表面向后方凹陷。手动纸盘13a能以设于该手动纸盘13a的下端部的转动部61b为中心转动。手动纸盘13a能在由凹部61a收纳的收纳位置和向凹部61a的外部弹出的使用位置之间移动。前盖61具有形成凹部61a的上端部的顶面61c(上面)。在顶面61c和手动纸盘13a的前端部之间形成有间隙gc作为用于手动纸盘13a打开关闭的间隙。该间隙gc为大约3mm。
前盖61具有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部(箱体11的外部)开口的至少1个(例如多个)第三开口部43。例如,第三开口部43设于前盖61的顶面61c。第三开口部43朝向下方开口。第三开口部43位于后述的第三空间S3的下端部。
图8表示从斜下方观看前盖61时的图。
如图8所示,多个第三开口部43在前盖61的顶面61c中在箱体11的宽度方向上排列。第三开口部43设于前盖61的顶面61c,由此难以从操作者看到第三开口部43。
接着,说明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
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是“第三通风引导件”的一例。
图9是表示后述的输送引导件63被拆下的状态下的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的立体图。如图9所示,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安装于前盖61的内面。例如,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在箱体11的宽度方向上设于前盖61的中央部。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具有后壁62a、第一侧壁62b以及第二侧壁62c。后壁62a远离前盖61的内面。例如,第一侧壁62b从后壁62a的左端部朝向前盖61延伸。第二侧壁62c从后壁62a的右端部朝向前盖61延伸。由此,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形成为前方开放的凹状。
如图7所示,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配置在前盖61和定影部22之间。前盖61从前方面对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的内部空间。由此,在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和前盖61之间形成成为冷却风流经的第三通风路径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三空间S3。例如,第三空间S3是被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的后壁62a、第一侧壁62b及第二侧壁62c以及前盖61包围的空间。第三空间S3与前盖61的第三开口部43连通。第三空间S3沿着前盖61的内面形成。例如,第三空间S3沿着铅垂方向形成。
在此,第三空间S3与上述的第一空间S1连通。以下说明使第三空间S3与第一空间S1连通的连通结构的一例。
如图7所示,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具有位于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和顶盖31之间的伸出部33e。伸出部33e具有与第一空间S1连通的至少1个(例如多个)第一孔71。第一孔71位于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的上方。
图10是表示顶盖31被拆下的状态下的支持构件32和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的立体图。如图10所示,多个第一孔71在箱体11的宽度方向上排列。
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的上端部具有与第三空间S3连通的至少1个(例如多个)第二孔72。第二孔72与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的第一孔71相对。多个第二孔72以与多个第一孔71对应的方式在箱体11的宽度方向上排列。由此,第三空间S3经过第一孔71和第二孔72与第一空间S1连通。第二孔72是使第三空间S3与第一空间S1连通的开口部的一例。在此,例如多个第二孔72的开口面积的合计大于多个第三开口部43的开口面积的合计。由此,在第三空间S3内难以发生压力损失。
接着,说明输送引导件63。
输送引导件63是“第四通风引导件”的一例。
图11是表示输送引导件63的立体图。如图11所示,输送引导件63以覆盖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的方式安装于前盖61的内面或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例如,输送引导件63在箱体11的宽度方向上设于前盖61的中央部。输送引导件63具有后壁63a、第一侧壁63b以及第二侧壁63c。后壁63a远离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的后壁62a。后壁63a规定双面打印时的片材S的输送路径Tb(反转路径)的一个面。即,后壁63a通过双面打印时接触片材S来引导片材S。第一侧壁63b从后壁63a的左端部朝向前盖61延伸。第二侧壁63c从后壁63a的右端部朝向前盖61延伸。由此,输送引导件63形成为前方开放的凹状。
如图7所示,输送引导件63的后壁63a具有向箱体11的内部开口的至少1个(例如多个)第四开口部44。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四开口部44在箱体11的宽度方向上排列。第四开口部44与第三空间S3相比在定影部22的附近开口。第四开口部44与输送路径Tb连通。例如,第四开口部44向输送路径Tb直接露出。第四开口部44通过输送路径T与定影部22周围空间的至少一部分连通。例如,第四开口部44设于比定影部22靠上方的位置。
如图7所示,输送引导件63配置在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和定影部22之间。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从前方面对输送引导件63的内部空间。由此,在输送引导件63和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之间形成成为排热风流经的第四通风路径的至少一部分的第四空间S4。例如,第四空间S4是被输送引导件63的后壁63a、第一侧壁63b及第二侧壁63c以及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包围的空间。第四空间S4与输送引导件63的第四开口部44连通。第四空间S4沿着输送引导件63的内面形成。例如,第四空间S4沿着铅垂方向形成。
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和输送引导件63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将第三空间S3和第四空间S4之间分隔的分隔壁W2。分隔壁W2形成第三空间S3与第四空间S4的边界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隔壁W2由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形成。分隔壁W2相对于输送引导件63的后壁63a位于与片材S的输送路径T相反的一侧。换言之,分隔壁W2相对于片材S的输送路径T位于更远离输送引导件63的后壁63a的位置。分隔壁W2是“第三壁”的一例。输送引导件63的后壁63a是“第四壁”的一例。
在此,第四空间S4与上述的第二空间S2连通。以下说明使第四空间S4和第二空间S2连通的连通结构的一例。
如图7所示,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的第二底壁部33b具有与第二空间S2连通的至少1个(例如多个)第三孔73。第三孔73位于输送引导件63的上方。
图12是表示顶盖31以及支持构件32被拆下的状态下的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的立体图。如图12所示,多个第三孔73在箱体11的宽度方向上排列。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具有在第一孔71和第三孔73之间的位置立起的分隔壁W3。分隔壁W3将第一孔71和第三孔73之间分隔。
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输送引导件63的上端部具有与第四空间S4连通的至少1个(例如多个)第四孔74。第四孔74与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的第三孔73相对。多个第四孔74以与多个第三孔73对应的方式在箱体11的宽度方向上排列。由此,第四空间S4通过第三孔73以及第四孔74与第二空间S2连通。第四孔74是使第四空间S4与第二空间S2连通的开口部的一例。在此,例如多个第四孔74的开口面积的合计大于多个第四开口部44的开口面积的合计。由此,在第四空间S4内难以发生压力损失。
以上说明的ADU单元U能以设于ADU单元U的下端部的转动轴Ua为中心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剩余部分转动(参照图7)。由此,例如在发生了卡纸的情况下,操作者能通过使ADU单元U向箱体11的前方转动来操作箱体11的内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允许ADU单元U的转动,因此在排气路径形成构件33和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之间(顶盖31或支持构件32和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g1。同样地,由于允许ADU单元U的转动,因此在排气路径形成构件33和输送引导件63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g2。这些第一间隙g1以及第二间隙g2分别被第一海绵构件81和第二海绵构件82堵住。
接着,说明第一海绵构件81。
第一海绵构件81是“第一弹性构件”的一例。例如,第一海绵构件81位于顶盖31和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海绵构件81位于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的伸出部33e和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之间,由此位于顶盖31和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之间。第一海绵构件81被夹在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和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之间,在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和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之间弹性变形。由此,第一海绵构件81在第一孔71以及第二孔72的周围将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和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之间的第一间隙g1堵住。第一海绵构件81具有使第一孔71和第二孔72连通的第一连通口81a。第三空间S3通过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的第二孔72、第一海绵构件81的第一连通口81a以及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的第一孔71与第一空间S1连通。
图13是表示第一海绵构件81的立体图。图13是从斜下方观看第一海绵构件81被拆下后的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的图。如图13所示,第一海绵构件81安装于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的下表面。例如,第一海绵构件81通过粘接剂或双面胶带等固定到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的下表面。
接着,说明第二海绵构件82。
第二海绵构件82是“第二弹性构件”的一例。第二海绵构件82位于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和输送引导件63之间。第二海绵构件82被夹在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和输送引导件63之间,在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和输送引导件63之间弹性变形。由此,第二海绵构件82在第三孔73和第四孔74的周围将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和输送引导件63之间的第二间隙g2堵住。第二海绵构件82具有使第三孔73和第四孔74连通的第二连通口82a。第四空间S4通过输送引导件63的第四孔74、第二海绵构件82的第二连通口82a以及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的第三孔73与第二空间S2连通。
图14是表示第二海绵构件82的立体图。图14是从斜下方观看第二海绵构件82被拆下后的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时的图。如图14所示,第二海绵构件82安装于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的下面。例如,第二海绵构件82通过粘接剂或双面胶带等固定到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的下面。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作用。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送风部34被驱动时,除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箭头A1的空气的流动以外,如在图15中用箭头A2所示,箱体11外部的冷空气作为冷却风从第三开口部43流入第三空间S3。并且,从第三开口部43流入第三空间S3的空气朝向上方在第三空间S3内流动。从第三开口部43流入第三空间S3的空气的一部分沿着前盖61的内面流动。由此,能促进前盖61的冷却。另外,从该第三开口部43流入第三空间S3的空气的一部分沿着将第三空间S3和第四空间S4分隔的分隔壁W2流动。由此,能促进分隔壁W2的冷却。流经第三空间S3的空气通过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的第二孔72、第一海绵构件81的第一连通口81a以及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的第一孔71流入第一空间S1。流入第一空间S1的空气与通过第一开口部41流入第一空间S1的空气合流后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部排出。
另外,当送风部34被驱动时,除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箭头B1的空气的流动以外,如在图16中用箭头B2所示,位于定影部22的周围以及输送路径T的空气的一部分作为排热风从第四开口部44流入第四空间S4。并且,从第四开口部44流入第四空间S4的空气朝向上方在第四空间S4内流动。流入第四空间S4的空气通过输送引导件63的第四孔74、第二海绵构件82的第二连通口82a以及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的第三孔73流入第二空间S2。流入第二空间S2的空气与通过第二开口部42流入第二空间S2的空气合流后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部排出。
根据以上那样的构成,能进一步高效地冷却图像形成装置1。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配置在定影部22和前盖61之间。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在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和前盖61之间形成与外部连通的第三空间S3。输送引导件63配置在定影部22和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之间。输送引导件63与第三空间S3相比具有位于定影部22的附近的第四开口部44。输送引导件63在输送引导件63和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之间形成与第四开口部44连通的第四空间S4。
根据这种构成,在箱体11的前面部也形成2层结构的通风路径。并且,使箱体11外部的冷空气作为冷却风流入作为第一层的第三空间S3,由此能高效地冷却前盖61。另外,在第三空间S3内冷却风流动,由此能冷却第三空间S3与第四空间S4之间的边界部(分隔板W2)。由此,热难以从箱体11内的热空气传递到前盖61。因此,能抑制前盖61的温度上升。
另外,使定影部22周边的热空气作为排热风流入作为第二层的第四空间S4后向外部排出,由此能抑制第三空间S3和第四空间S4之间的边界部(分隔板W2)的温度上升。另外,使定影部22周围的热空气流入位于第三空间S3和定影部22之间的第四空间S4,由此能抑制定影部22的周围被流经第三空间S3的冷却风冷却。由此,能抑制定影部22的温度下降,能抑制耗电量的增加。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结露导致的水滴附着到第三空间S3和第四空间S4之间的边界部(分隔壁W2)。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空间S3和第四空间S4之间的边界部(分隔壁W2)相对于设有第四开口部44的输送引导件63的后壁63a,配置在与片材S的输送路径T相反的一侧。换言之,产生结露的分隔壁W2相对于片材S的输送路径T配置于靠里的位置。即,第三空间S3和第四空间S4之间的边界部(分隔板W2)由与形成片材S的输送路径T的壁不同的壁形成。因此,能抑制水分附着到经过输送路径T的片材S。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开口部43设于形成前盖61的凹部61a的上端部的顶面61c。由此,难以从操作者看到第三开口部43。因此,能提高图像形成装置1的外观的美观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海绵构件81不是安装于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而是安装于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因此,即使在ADU单元U已打开的情况下,第一海绵构件81也留在箱体11的内侧。因此,能抑制操作者误将第一海绵构件81拆下。这种情况对于第二海绵构件82也是相同的。
以上虽然说明了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但是实施方式不限定上述例子。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顶盖31和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形成为凹状。代替该内容,也可以是支持构件32以从多个方向面对第一空间S1或第二空间S2的方式形成为凹状。同样地,前盖61也可以以从多个方向面对第三空间S3的方式形成为凹状。另外,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也可以以从多个方向面对第四空间S4的方式形成为凹状。
例如,第一孔71也可以取代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而设于顶盖31或支持构件32。第二孔72也可以取代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而设于前盖61。第三孔73也可以取代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而设于支持构件32。第四孔74也可以取代输送引导件63而设于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
而且,第一海绵构件81只要位于顶盖31以及支持构件32中的至少一方与前盖61以及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中的至少一方之间即可。第二海绵构件82只要位于支持构件32以及排热路径形成构件33中的至少一方与通风路径形成构件62以及输送引导件63中的至少一方之间即可。
根据以上说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具备在与第一外装构件之间形成了第一空间的第一通风引导件和在与上述第一通风引导件之间形成了第二空间的第二通风引导件,由此能提高图像形成装置的冷却效率。
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示例而提出的,并非旨在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方式进行实施,能够在不脱离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被包括在发明的范围和宗旨中,同样地被包括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定影部;
第一外装构件,具有向外部开口的第一开口部;
第一通风引导件,配置在所述定影部和所述第一外装构件之间,在和所述第一外装构件的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一开口部连通的第一空间;
第二通风引导件,配置在所述定影部和所述第一通风引导件之间,具有与所述第一空间相比位于所述定影部附近的第二开口部,在和所述第一通风引导件的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二开口部连通的第二空间;以及
送风部,将所述第一空间以及所述第二空间内部的空气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外装构件配置于所述定影部的上方,
所述第一空间沿着所述第一外装构件的内面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通风引导件以及所述第二通风引导件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将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之间分隔的第一壁,
所述第二通风引导件具有设有所述第二开口部的第二壁,
所述第一壁相对于所述第二壁位于与输送片材的输送路径相反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外装构件具有第一端部和位于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侧的第二端部,
所述送风部与所述第一外装构件的所述第二端部相邻,
所述第一开口部与所述第一外装构件的中央部相比位于所述第一端部的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配置于所述第一外装构件的上方,接受操作指示的输入,
所述第一开口部设于被所述控制面板覆盖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
第二外装构件,具有向外部开口的第三开口部,所述第二外装构件至少一部分在与所述定影部大致水平的方向上排列;
第三通风引导件,配置在所述定影部和所述第二外装构件之间,在和所述第二外装构件的之间形成与所述第三开口部连通的第三空间;以及
第四通风引导件,配置在所述定影部和所述第三通风引导件之间,与所述第三空间相比具有位于所述定影部附近的第四开口部,所述第四通风引导件在和所述第三通风引导件之间形成与所述第四开口部连通的第四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外装构件以及所述第三通风引导件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使所述第三空间连通于所述第一空间的开口部,
所述第三通风引导件以及所述第四通风引导件中的至少一方具有使所述第四空间连通于所述第二空间的开口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第一弹性构件以及第二弹性构件中的至少一方,其中
所述第一弹性构件位于所述第一外装构件以及所述第一通风引导件中的至少一方和所述第二外装构件以及所述第三通风引导件中的至少一方之间,具有使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三空间连通的第一连通口,
所述第二弹性构件位于所述第一通风引导件以及所述第二通风引导件中的至少一方和所述第三通风引导件以及所述第四通风引导件中的至少一方之间,具有使所述第二空间和所述第四空间连通的第二连通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019075 | 2017-02-03 | ||
JP2017019075A JP7088630B2 (ja) | 2017-02-03 | 2017-02-03 | 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88101A true CN108388101A (zh) | 2018-08-10 |
CN108388101B CN108388101B (zh) | 2022-05-24 |
Family
ID=63076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265341.1A Active CN108388101B (zh) | 2017-02-03 | 2017-12-05 | 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088630B2 (zh) |
CN (1) | CN108388101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27730A (ja) * | 1999-02-08 | 2000-08-15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0293089A (ja) * | 1999-04-06 | 2000-10-20 | Matsushita Graph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 定着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
CN1900832A (zh) * | 2005-07-22 | 2007-01-24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片材载体和成像装置 |
JP2008268643A (ja) * | 2007-04-23 | 2008-11-06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3186336A (ja) * | 2012-03-08 | 2013-09-19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4151607A (ja) * | 2013-02-13 | 2014-08-25 | Seiko Epson Corp | プリンターおよび電子機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352907A (ja) * | 1999-06-11 | 2000-12-19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KR100867126B1 (ko) * | 2007-06-11 | 2008-11-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화상형성장치 |
JP5917476B2 (ja) * | 2013-11-29 | 2016-05-1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04950653B (zh) * | 2014-03-26 | 2019-02-05 | 株式会社理光 | 排热隔热组件及其图像形成装置 |
-
2017
- 2017-02-03 JP JP2017019075A patent/JP7088630B2/ja active Active
- 2017-12-05 CN CN201711265341.1A patent/CN10838810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27730A (ja) * | 1999-02-08 | 2000-08-15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0293089A (ja) * | 1999-04-06 | 2000-10-20 | Matsushita Graph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 定着装置及び記録装置 |
CN1900832A (zh) * | 2005-07-22 | 2007-01-24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片材载体和成像装置 |
JP2008268643A (ja) * | 2007-04-23 | 2008-11-06 |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3186336A (ja) * | 2012-03-08 | 2013-09-19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4151607A (ja) * | 2013-02-13 | 2014-08-25 | Seiko Epson Corp | プリンターおよび電子機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88101B (zh) | 2022-05-24 |
JP2018124522A (ja) | 2018-08-09 |
JP7088630B2 (ja) | 2022-06-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223275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106217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5988352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6060298B (zh) |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 |
US20060269321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duplex printing | |
US11693360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fan to suck air through a gap between exterior covers | |
CN102193453A (zh) |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8388101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US7447462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exhaust duct | |
JP4890935B2 (ja) | 排熱構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5180913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11740586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10191448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ventilation guides for exhausting air and method associated with the same | |
JP200302197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3195756A (ja) | 用紙冷却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44084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H11338331A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の遮熱装置 | |
JP449690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929836B2 (ja) | 像形成装置 | |
JP6072656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の排気構造 | |
JP565337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239738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683544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0197447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617137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