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81884B - 一种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81884B
CN108381884B CN201810420469.9A CN201810420469A CN108381884B CN 108381884 B CN108381884 B CN 108381884B CN 201810420469 A CN201810420469 A CN 201810420469A CN 108381884 B CN108381884 B CN 1083818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sliding
sliding shoe
end wall
mou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2046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81884A (zh
Inventor
张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Meiding Mold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ING MEIDING MOU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ING MEIDING MOU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ING MEIDING MOU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2046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818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81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81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818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818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into the mould
    • B29C45/53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into the mould using injection ram or pist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2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using means movable from outside the mould between mould parts, e.g. robots
    • B29C45/4225Take-off members or carriers for the moulded articles, e.g. gripp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 B29C45/66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mechanical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开口向左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中可上下滑动的有下分模,所述下分模左右对称且前后对称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中滑动配合安装有上下延伸的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上下两端分别于所述第一空腔上下端壁固定连接,所述下分模内设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块;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顶出机构解决设备出模困难问题,利用夹持装置实现了设备的自动取模,各个工序之间相互配合而又不影响,减少了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本发明的设备全程自动化,减少了操作失误,不仅提高了注塑效率与质量,而且提高了装置实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制品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生活中随处可见塑料制品,塑料制品对人类的作用愈发重要,塑料制品在制造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普通注塑机器存在出模困难,还有部分机器无法实现自动化取模,导致效率低下,且工作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出模效果也不佳,此装置有效解决了此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注塑模具,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开口向左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中可上下滑动的有下分模,所述下分模左右对称且前后对称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中滑动配合安装有上下延伸的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上下两端分别于所述第一空腔上下端壁固定连接,所述所述下分模内设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内左右对称设置有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固定安装有上下延伸的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二滑动杆贯穿所述第一滑动腔上下端壁伸入所述第一空腔中,所述第一空腔顶壁内固定安装有上分模,所述上分模内左右对称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向下延伸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分模,所述上分模上方设有左右对称的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动块,所述第一空腔下方设置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底部连通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上下延伸的轴套,所述轴套内设有上下贯穿的螺纹腔,所述螺纹腔内螺纹配合有上下延伸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顶部向上延伸贯穿所述第一传动腔上端壁伸入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一螺纹杆底部向下延伸入所述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所述第一螺纹杆顶部末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分模下端面,所述轴套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轴套左侧可转动的设置有上下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顶部末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腔上端壁内,所述转轴底部末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腔下端壁内的第一电机动力连接,所述转轴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机身右侧设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腔底部设有与之连通且开口向右的第三滑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腔左侧设有第四滑动腔,所述第四滑动腔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四滑动块,所述第四滑动腔与所述第一空腔之间连通设置有前后对称的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左右延伸的顶杆,所述第一空腔中的顶杆左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夹持装置,所述第四滑动腔中的顶杆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所述所述第四滑动块,所述第四滑动块内设有左右贯穿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配合有左右延伸的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左右两端分别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滑动腔左右端壁中,所述第二螺纹杆向右延伸贯穿所述第四滑动腔右端壁伸入所述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螺纹杆上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内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腔底部连通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三滑动腔,所述第三滑动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五滑动块,所述第五滑动块右端面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右侧动力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配合的第二锥齿轮,第三滑动腔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设置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五通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六滑动块,所述第三滑动腔中的所述第六滑动块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滑动块左端面。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动腔左右端壁中对称设置有开口向里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中滑动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滑动块固定连接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槽上侧端壁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相抵的第一顶压弹簧。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滑动腔顶壁中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中滑动安装有与所述第三滑动块固定连接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槽外侧端壁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相抵的第二顶压弹簧。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滑动腔上下端壁中对称设置有开口向内的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槽中滑动安装有与所述第五滑动块固定连接的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槽左侧端壁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三限位块相抵的第三顶压弹簧。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下分模右侧设有第一顶斜面,所述第六滑动块左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顶斜面相配合的第一顶推面。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第二滑动块顶部设有第二顶斜面,所述第三滑动块内设有与所述第二顶斜面相配合的第二顶推面。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空腔顶部端壁内设有上下延伸的落料槽,所述落料槽左侧设置有连通外部的进料口,所述机身顶部固定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推杆向下延伸入所述落料槽内,所述落料槽内的所述推杆底部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上分模与第一空腔连通设置有第六通孔。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架以及位于所夹持架内的第五滑动腔,所述夹持架左侧铰接连接设置有上下对称的第一夹持臂,所述第五滑动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六滑动块,所述第六滑动块内设有左右贯穿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配合有左右延伸的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左侧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五滑动腔左端壁中,所述第三螺纹杆右侧与固定设置与所述第五滑动腔右端壁内的第三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第六滑动块上铰接连接有上下对称的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二夹持臂向左延伸与所述第一夹持臂铰接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设备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第三电机均处于静止状态,所述下分模与所述上分模分离,所述液压缸处于收缩状态。
当本发明的设备压模时,启动所述第一电机转动,所述第一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带动所述轴套转动,所述轴套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螺纹杆上升,所述第一螺纹杆上升推动所述下分模上升,当所述下分模与所述上分模合模时,所述第二滑动块顶部设置的第二顶斜面推动所述所述第三滑动块内设置第二顶推面,所述第三滑动块向两侧滑动,此时所述液压缸推动所述推板下移,所述推板下移挤压从所述进料口落入所述落料槽内的原料下移,所述原料通过所述第六通孔进入所述下分模与所述上分模之间成型。
当本发明的设备顶模时,成型后的产品冷却凝固,启动所述第一电机反转,所述第一电机反转带动所述第二齿轮反转,所述第二齿轮反转带动所述第一齿轮反转,所述第一齿轮反转带动所述轴套反转,所述轴套反转带动所述第一螺纹杆下降,所述第一螺纹杆下降带动所述下分模下降,由于所述下分模下降,所述第二顶推面与所述第二顶斜面分离,所述第三滑动块在所述第二顶压弹簧作用下相向移动切断原料且封闭所述第六通孔,由于所述下分模下移,所述第二滑动杆与所述第一空腔接触,所述第二滑动杆上移将所述成型产品顶出。
当本发明的设备取模时,由于所述下分模下移,所述第一顶斜面与所述第一顶推面配合,所述第六滑动块右移,所述第六滑动块右移推动所述第五滑动块右移,此时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此时启动所述第二电机转动,所述第二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转动,所述所述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螺纹杆转动,所述第二螺纹杆转动带动所述第四滑动块左移,所述第四滑动块左移推动所述顶杆左移,所述顶杆左移推动所述夹持装置左移,当所述左移至所述成型产品右侧,启动所述第三电机转动,所述第三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第六滑动块左移,所述第六滑动块左移推动所述第一夹持臂夹持所述成型产品,启动所述第二电机反转,所述第二电机反转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反转,所述第二锥齿轮反转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反转,所述所述第一锥齿轮反转带动所述第二螺纹杆反转,所述第二螺纹杆反转带动所述第四滑动块右移,所述第四滑动块右移推动所述顶杆右移,所述顶杆右移推动所述夹持装置右移,当所述所述成型产品移出,启动所述第三电机反转,所述第三电机反转带动所述第六滑动块右移,所述第六滑动块右移推动所述第一夹持臂放下所述成型产品。
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顶出机构解决设备出模困难问题,利用夹持装置实现了设备的自动取模,各个工序之间相互配合而又不影响,减少了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本发明的设备全程自动化,减少了操作失误,不仅提高了注塑效率与质量,而且提高了装置实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注塑模具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注塑模具,包括机身100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100内开口向左的第一空腔110,所述第一空腔110中可上下滑动的有下分模125,所述下分模125左右对称且前后对称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中滑动配合安装有上下延伸的第一滑动杆124,所述第一滑动杆124上下两端分别于所述第一空腔110上下端壁固定连接,所述所述下分模125内设有第一滑动腔126,所述第一滑动腔126内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块130,所述第一滑动块130内左右对称设置有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固定安装有上下延伸的第二滑动杆132,所述第二滑动杆132贯穿所述第一滑动腔126上下端壁伸入所述第一空腔110中,所述第一空腔110顶壁内固定安装有上分模123,所述上分模123内左右对称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三通孔113,所述第三通孔113内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动块111,所述第二滑动块111向下延伸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分模125,所述上分模123上方设有左右对称的第二滑动腔119,所述第二滑动腔119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动块115,所述第一空腔110下方设置有第一传动腔101,所述第一传动腔101底部连通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二空腔109,所述第一传动腔101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上下延伸的轴套105,所述轴套105内设有上下贯穿的螺纹腔106,所述螺纹腔106内螺纹配合有上下延伸的第一螺纹杆108,所述第一螺纹杆108顶部向上延伸贯穿所述第一传动腔101上端壁伸入所述第一空腔110,所述第一螺纹杆108底部向下延伸入所述第二空腔109,所述第一空腔110内的所述第一螺纹杆108顶部末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分模125下端面,所述轴套105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104,所述轴套105左侧可转动的设置有上下延伸的转轴102,所述转轴102顶部末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腔101上端壁内,所述转轴102底部末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腔101下端壁内的第一电机107动力连接,所述转轴102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轮104啮合的第二齿轮103,所述机身100右侧设有第二传动腔141,所述第二传动腔141底部设有与之连通且开口向右的第三滑动腔137,所述第二传动腔141左侧设有第四滑动腔139,所述第四滑动腔139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四滑动块142,所述第四滑动腔139与所述第一空腔110之间连通设置有前后对称的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左右延伸的顶杆149,所述第一空腔110中的顶杆149左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夹持装置,所述第四滑动腔139中的顶杆149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所述所述第四滑动块142,所述第四滑动块142内设有左右贯穿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配合有左右延伸的第二螺纹杆138,所述第二螺纹杆138左右两端分别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滑动腔139左右端壁中,所述第二螺纹杆138向右延伸贯穿所述第四滑动腔139右端壁伸入所述第二传动腔141,所述第二螺纹杆138上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141内的第一锥齿轮140,所述第二传动腔141底部连通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三滑动腔137,所述第三滑动腔137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五滑动块153,所述第五滑动块153右端面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152,所述第二电机152右侧动力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140相配合的第二锥齿轮136,第三滑动腔137与所述第一空腔110连通设置有第五通孔157,所述第五通孔157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六滑动块156,所述第三滑动腔137中的所述第六滑动块156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滑动块153左端面。
有益地,所述第一滑动腔126左右端壁中对称设置有开口向里的第一限位槽127,所述第一限位槽127中滑动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滑动块130固定连接的第一限位块129,所述第一限位槽127上侧端壁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129相抵的第一顶压弹簧128。
有益地,所述第二滑动腔119顶壁中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二限位槽122,所述第二限位槽122中滑动安装有与所述第三滑动块115固定连接的第二限位块120,所述第二限位槽122外侧端壁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块104相抵的第二顶压弹簧121。
有益地,所述第三滑动腔137上下端壁中对称设置有开口向内的第三限位槽133,所述第三限位槽133中滑动安装有与所述第五滑动块153固定连接的第三限位块135,所述第三限位槽133左侧端壁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三限位块135相抵的第三顶压弹簧134。
有益地,所述下分模125右侧设有第一顶斜面154,所述第六滑动块156左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顶斜面154相配合的第一顶推面155。
有益地,第二滑动块111顶部设有第二顶斜面,所述第三滑动块115内设有与所述第二顶斜面相配合的第二顶推面114。
有益地,所述第一空腔110顶部端壁内设有上下延伸的落料槽118,所述落料槽118左侧设置有连通外部的进料口151,所述机身100顶部固定设置有液压缸117,所述液压缸117推杆向下延伸入所述落料槽118内,所述落料槽118内的所述推杆底部固定连接有推板116,所述上分模123与第一空腔110连通设置有第六通孔112。
有益地,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架150以及位于所夹持架150内的第五滑动腔143,所述夹持架150左侧铰接连接设置有上下对称的第一夹持臂146,所述第五滑动腔143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六滑动块144,所述第六滑动块144内设有左右贯穿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配合有左右延伸的第三螺纹杆147,所述第三螺纹杆147左侧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五滑动腔143左端壁中,所述第三螺纹杆147右侧与固定设置与所述第五滑动腔143右端壁内的第三电机148动力连接,所述第六滑动块144上铰接连接有上下对称的第二夹持臂145,所述第二夹持臂145向左延伸与所述第一夹持臂146铰接连接。
本发明的设备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电机107、第二电机152以及第三电机148均处于静止状态,所述下分模125与所述上分模123分离,所述液压缸117处于收缩状态。
当本发明的设备压模时,启动所述第一电机107转动,所述第一电机107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103转动,所述第二齿轮103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齿轮104转动,所述第一齿轮104转动带动所述轴套105转动,所述轴套105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螺纹杆108上升,所述第一螺纹杆108上升推动所述下分模125上升,当所述下分模125与所述上分模123合模时,所述第二滑动块111顶部设置的第二顶斜面推动所述所述第三滑动块115内设置第二顶推面114,所述第三滑动块115向两侧滑动,此时所述液压缸117推动所述推板116下移,所述推板116下移挤压从所述进料口151落入所述落料槽118内的原料下移,所述原料通过所述第六通孔112进入所述下分模125与所述上分模123之间成型。
当本发明的设备顶模时,成型后的产品冷却凝固,启动所述第一电机107反转,所述第一电机107反转带动所述第二齿轮103反转,所述第二齿轮103反转带动所述第一齿轮104反转,所述第一齿轮104反转带动所述轴套105反转,所述轴套105反转带动所述第一螺纹杆108下降,所述第一螺纹杆108下降带动所述下分模125下降,由于所述下分模125下降,所述第二顶推面114与所述第二顶斜面分离,所述第三滑动块115在所述第二顶压弹簧121作用下相向移动切断原料且封闭所述第六通孔112,由于所述下分模125下移,所述第二滑动杆132与所述第一空腔110接触,所述第二滑动杆132上移将所述成型产品顶出。
当本发明的设备取模时,由于所述下分模125下移,所述第一顶斜面154与所述第一顶推面155配合,所述第六滑动块156右移,所述第六滑动块156右移推动所述第五滑动块153右移,此时所述第一锥齿轮140与所述第二锥齿轮136啮合,此时启动所述第二电机152转动,所述第二电机152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136转动,所述第二锥齿轮136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140转动,所述所述第一锥齿轮140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螺纹杆138转动,所述第二螺纹杆138转动带动所述第四滑动块142左移,所述第四滑动块142左移推动所述顶杆149左移,所述顶杆149左移推动所述夹持装置左移,当所述左移至所述成型产品右侧,启动所述第三电机148转动,所述第三电机148转动带动所述第六滑动块144左移,所述第六滑动块144左移推动所述第一夹持臂146夹持所述成型产品,启动所述第二电机152反转,所述第二电机152反转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136反转,所述第二锥齿轮136反转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140反转,所述所述第一锥齿轮140反转带动所述第二螺纹杆138反转,所述第二螺纹杆138反转带动所述第四滑动块142右移,所述第四滑动块142右移推动所述顶杆149右移,所述顶杆149右移推动所述夹持装置右移,当所述所述成型产品移出,启动所述第三电机148反转,所述第三电机148反转带动所述第六滑动块144右移,所述第六滑动块144右移推动所述第一夹持臂146放下所述成型产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设备在初始状态时,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以及第三电机均处于静止状态,所述下分模与所述上分模分离,所述液压缸处于收缩状态。
当本发明的设备压模时,启动所述第一电机转动,所述第一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带动所述轴套转动,所述轴套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螺纹杆上升,所述第一螺纹杆上升推动所述下分模上升,当所述下分模与所述上分模合模时,所述第二滑动块顶部设置的第二顶斜面推动所述所述第三滑动块内设置第二顶推面,所述第三滑动块向两侧滑动,此时所述液压缸推动所述推板下移,所述推板下移挤压从所述进料口落入所述落料槽内的原料下移,所述原料通过所述第六通孔进入所述下分模与所述上分模之间成型。
当本发明的设备顶模时,成型后的产品冷却凝固,启动所述第一电机反转,所述第一电机反转带动所述第二齿轮反转,所述第二齿轮反转带动所述第一齿轮反转,所述第一齿轮反转带动所述轴套反转,所述轴套反转带动所述第一螺纹杆下降,所述第一螺纹杆下降带动所述下分模下降,由于所述下分模下降,所述第二顶推面与所述第二顶斜面分离,所述第三滑动块在所述第二顶压弹簧作用下相向移动切断原料且封闭所述第六通孔,由于所述下分模下移,所述第二滑动杆与所述第一空腔接触,所述第二滑动杆上移将所述成型产品顶出。
当本发明的设备取模时,由于所述下分模下移,所述第一顶斜面与所述第一顶推面配合,所述第六滑动块右移,所述第六滑动块右移推动所述第五滑动块右移,此时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此时启动所述第二电机转动,所述第二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所述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转动,所述所述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所述第二螺纹杆转动,所述第二螺纹杆转动带动所述第四滑动块左移,所述第四滑动块左移推动所述顶杆左移,所述顶杆左移推动所述夹持装置左移,当所述左移至所述成型产品右侧,启动所述第三电机转动,所述第三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第六滑动块左移,所述第六滑动块左移推动所述第一夹持臂夹持所述成型产品,启动所述第二电机反转,所述第二电机反转带动所述第二锥齿轮反转,所述第二锥齿轮反转带动所述第一锥齿轮反转,所述所述第一锥齿轮反转带动所述第二螺纹杆反转,所述第二螺纹杆反转带动所述第四滑动块右移,所述第四滑动块右移推动所述顶杆右移,所述顶杆右移推动所述夹持装置右移,当所述所述成型产品移出,启动所述第三电机反转,所述第三电机反转带动所述第六滑动块右移,所述第六滑动块右移推动所述第一夹持臂放下所述成型产品。
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顶出机构解决设备出模困难问题,利用夹持装置实现了设备的自动取模,各个工序之间相互配合而又不影响,减少了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本发明的设备全程自动化,减少了操作失误,不仅提高了注塑效率与质量,而且提高了装置实用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注塑模具,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所述机身内开口向左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中可上下滑动的有下分模,所述下分模左右对称且前后对称设置有上下贯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中滑动配合安装有上下延伸的第一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上下两端分别于所述第一空腔上下端壁固定连接,所述所述下分模内设有第一滑动腔,所述第一滑动腔内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内左右对称设置有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固定安装有上下延伸的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二滑动杆贯穿所述第一滑动腔上下端壁伸入所述第一空腔中,所述第一空腔顶壁内固定安装有上分模,所述上分模内左右对称设有上下贯通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向下延伸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下分模,所述上分模上方设有左右对称的第二滑动腔,所述第二滑动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三滑动块,所述第一空腔下方设置有第一传动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底部连通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一传动腔内可转动的设置有上下延伸的轴套,所述轴套内设有上下贯穿的螺纹腔,所述螺纹腔内螺纹配合有上下延伸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顶部向上延伸贯穿所述第一传动腔上端壁伸入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一螺纹杆底部向下延伸入所述第二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的所述第一螺纹杆顶部末端固定连接所述下分模下端面,所述轴套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轴套左侧可转动的设置有上下延伸的转轴,所述转轴顶部末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腔上端壁内,所述转轴底部末端与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腔下端壁内的第一电机动力连接,所述转轴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机身右侧设有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腔底部设有与之连通且开口向右的第三滑动腔,所述第二传动腔左侧设有第四滑动腔,所述第四滑动腔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四滑动块,所述第四滑动腔与所述第一空腔之间连通设置有前后对称的第四通孔,所述第四通孔内可滑动的设置有左右延伸的顶杆,所述第一空腔中的顶杆左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夹持装置,所述第四滑动腔中的顶杆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所述所述第四滑动块,所述第四滑动块内设有左右贯穿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配合有左右延伸的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左右两端分别转动配合连接于所述第四滑动腔左右端壁中,所述第二螺纹杆向右延伸贯穿所述第四滑动腔右端壁伸入所述第二传动腔,所述第二螺纹杆上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第二传动腔内的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传动腔底部连通设置有开口向右的第三滑动腔,所述第三滑动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五滑动块,所述第五滑动块右端面内固定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右侧动力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配合的第二锥齿轮,第三滑动腔与所述第一空腔连通设置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五通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左右延伸的第六滑动块,所述第三滑动腔中的所述第六滑动块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滑动块左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腔左右端壁中对称设置有开口向里的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中滑动安装有与所述第一滑动块固定连接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槽上侧端壁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相抵的第一顶压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腔顶壁中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中滑动安装有与所述第三滑动块固定连接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槽外侧端壁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相抵的第二顶压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动腔上下端壁中对称设置有开口向内的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槽中滑动安装有与所述第五滑动块固定连接的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三限位槽左侧端壁上固定安装有与所述第三限位块相抵的第三顶压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分模右侧设有第一顶斜面,所述第六滑动块左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顶斜面相配合的第一顶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二滑动块顶部设有第二顶斜面,所述第三滑动块内设有与所述第二顶斜面相配合的第二顶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顶部端壁内设有上下延伸的落料槽,所述落料槽左侧设置有连通外部的进料口,所述机身顶部固定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推杆向下延伸入所述落料槽内,所述落料槽内的所述推杆底部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上分模与第一空腔连通设置有第六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夹持架以及位于所夹持架内的第五滑动腔,所述夹持架左侧铰接连接设置有上下对称的第一夹持臂,所述第五滑动腔内可左右滑动的设置有第六滑动块,所述第六滑动块内设有左右贯穿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配合有左右延伸的第三螺纹杆,所述第三螺纹杆左侧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五滑动腔左端壁中,所述第三螺纹杆右侧与固定设置与所述第五滑动腔右端壁内的第三电机动力连接,所述第六滑动块上铰接连接有上下对称的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二夹持臂向左延伸与所述第一夹持臂铰接连接。
CN201810420469.9A 2018-05-04 2018-05-04 一种注塑模具 Active CN1083818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20469.9A CN108381884B (zh) 2018-05-04 2018-05-04 一种注塑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20469.9A CN108381884B (zh) 2018-05-04 2018-05-04 一种注塑模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81884A CN108381884A (zh) 2018-08-10
CN108381884B true CN108381884B (zh) 2018-11-30

Family

ID=63070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20469.9A Active CN108381884B (zh) 2018-05-04 2018-05-04 一种注塑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818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8188B (zh) * 2018-10-17 2023-09-22 久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顶出机构及其顶出方法
CN109687381B (zh) * 2018-12-28 2021-08-13 固安县朔程燃气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线缆接头保护盒制备装置
CN109910235B (zh) * 2019-03-11 2020-12-18 浙江德硕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对流道进行清理的注塑用模具
CN109834906B (zh) * 2019-04-02 2021-01-15 广东乐奇婴童用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塑料制品成型的加工装置
CN110014107B (zh) * 2019-04-22 2020-08-11 安徽正荣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成型模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24906Y (zh) * 2002-02-04 2002-12-11 鸣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射出成型自动植入零件机械手臂装置
CN102990865B (zh) * 2012-11-28 2016-01-20 珠海三威注塑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管子注塑模具
CN207105453U (zh) * 2017-09-09 2018-03-16 遂宁市互惠光电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取出注塑件的注塑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81884A (zh) 2018-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81884B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108481681B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109940731A (zh) 一种制作压力注浆模具的工作台
CN208148388U (zh) 一种内螺纹旋转出模模具
CN213166606U (zh) 一种塑料注塑模具用脱模机构
CN108000788B (zh) 一种鞋子成型设备中的注塑模具开合控制机构
CN109203381A (zh) 一种螺纹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0360730U (zh) 一种模具打磨装置
CN208263362U (zh) 一种方便调节松紧的注塑模具用合模开模装置
CN110281458A (zh) 一种无毛边玩具零件快速注塑机
CN109130107A (zh) 一种高精度注塑模具
CN109130108A (zh) 一种集成化注塑模具
CN212603094U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注塑模具
CN112497651A (zh) 一种注射成型模具加工用制品推出装置
CN213107921U (zh) 一种脱螺牙模具结构
CN214820544U (zh) 一种血糖计用注塑成型装置
CN211616411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注塑模具
CN210026177U (zh) 一种应用在模具上的绞牙机构
CN208807626U (zh) 一种用于自动挤饼机的制饼模具
CN220562055U (zh) 一种箱体模具出料结构
CN209552227U (zh) 一种汽车内饰泡沫脱模装置
CN208324043U (zh) 动模模芯和塑料螺帽成型模具
CN110524786A (zh) 双头多功能箱盖挤塑机
CN110900967A (zh) 一种便于注塑脱模的模具
CN218460814U (zh) 一种吸尘器吸头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019

Address after: 315612 No. 120, Jiashan Tuen Road, Qiang Jiao Town, Ninghai County, Ningbo, Zhejiang

Applicant after: HAINING MEIDING MOULD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7600 Dongqing village, Yucheng street, Yuhuan City, Taizhou, Zhejiang

Applicant before: Yuhuan Hanxin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5612 No. 120, Jiashan Tuen Road, Qiang Jiao Town, Ninghai County, Ningbo,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Ningbo Meiding Mol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612 No. 120, Jiashan Tuen Road, Qiang Jiao Town, Ninghai County, Ningbo,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HAINING MEIDING MOULD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