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26177U - 一种应用在模具上的绞牙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在模具上的绞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26177U
CN210026177U CN201920913459.9U CN201920913459U CN210026177U CN 210026177 U CN210026177 U CN 210026177U CN 201920913459 U CN201920913459 U CN 201920913459U CN 210026177 U CN210026177 U CN 2100261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
rod
meshed
driving
driv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1345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珩
张海辉
周金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gtairui Precision Industry (Guangdo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gtairui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gtairui Precision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gtairui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1345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261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261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261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s, Ca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在模具上的绞牙机构,包括:传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并插入至模腔中的绞牙杆;所述传动齿轮为两个,其镜像对称设置;所述传动齿轮包括主动轮,设置在主动轮下方且与主动轮啮合的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的下方两侧对称的啮合有两个第二从动轮,两个所述第二从动轮分别啮合有一绞牙杆;所述主动轮还与一液压马达连接,所述液压马达用于驱动主动轮转动;所述绞牙杆包括底座部、牙杆部及驱动部,所述底座部与牙杆部可活动的螺纹连接,所述驱动部套设在牙杆部上、且与第二从动轮啮合。本实用新型脱模快速方便,能实现安全脱模且成本低,并且与模具的干涉小,便于安装和维护。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在模具上的绞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在模具上的绞牙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模具制造中,对工件的成型已经达到的很高的技术水平,但是针对一些带螺纹的工件而言,还是无法达到很好的脱模效果。
传统脱模方式中,一是采用人工脱模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脱模费时费力,且易于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另一种则是通过一机构自动旋转脱模,但是大多机构结构复杂成本高,最大的问题是和模具产生太多的干涉,从而在维护或更换该机构时过于复杂,降低生产效率,不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因此,现在市面上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一个或者多个问题的绞牙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在模具上的绞牙机构。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在模具上的绞牙机构,其包括:传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并插入至模腔中的绞牙杆;所述模腔由一上模芯与一下模芯组合限制而成;所述传动齿轮为两个,其镜像对称设置;所述传动齿轮包括主动轮,设置在所述主动轮下方且与所述主动轮啮合的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的下方两侧对称的啮合有两个第二从动轮,两个所述第二从动轮分别啮合有一所述绞牙杆;所述主动轮还与一液压马达连接,所述液压马达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所述绞牙杆包括底座部、牙杆部及驱动部,所述底座部与牙杆部可活动的螺纹连接,所述驱动部套设在所述牙杆部上、且与所述第二从动轮啮合。
较佳的,所述液压马达上设置有一液压入口及一液压出口。
较佳的,所述底座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针,用以限制所述底座部的周向转动。
较佳的,所述底座部背离所述牙杆部的一端设置有一缓冲装置。
较佳的,所述绞牙机构还包括一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绞牙杆接触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绞牙杆的线长。
较佳的,所述传感器还与一处于外界的PLC连接,所述PLC还与所述液压马达连接,用于控制液压马达的启动与关闭。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绞牙机构通过液压马达驱动主动轮,该主动轮带动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又带动两个第二从动轮链动的转动以驱动绞牙杆进行合模与脱模;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绞牙机构独立于模具设计,以便于对该绞牙机构进行维护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传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绞牙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绞牙杆与下模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浅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在模具上的绞牙机构,其包括:
传动齿轮10,与所述传动齿轮10啮合并插入至模腔中的绞牙杆20;所述模腔由一上模芯30与一下模芯40组合限制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模腔是模具的内腔,模具中成型工件的空间,即容纳胶料和注压胶料的空间;在一些特定的成型工件中是具有内螺纹部的,在本实施例中即通过将所述绞牙杆20插入至模腔当中(其中插入模腔中的绞牙杆部分带有第一外螺纹27),然后合模并注塑液体胶料,当液体胶料固化后,成型工件对应所述第一外螺纹27的部分即成型有一内螺纹部,然后所述传动齿轮10驱动所述绞牙杆20转动,直到第一外螺纹27与成型工件上的内螺纹部分离后,上模芯与下模芯分离,即可将成型工件取下。
所述传动齿轮10为两个,其镜像对称设置;
以上所述的传动齿轮10可为一个或者多个,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较佳的为两个,两个所述传动齿轮10上下镜像对称设置。
所述传动齿轮10包括主动轮11,设置在所述主动轮11下方且与所述主动轮11啮合的第一从动轮12,所述第一从动轮11的下方两侧对称的啮合有两个第二从动轮13,两个所述第二从动轮13分别啮合有一所述绞牙杆20;所述主动轮11还与一液压马达连接14,所述液压马达14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轮11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绞牙杆20为四个,通过两个传动齿轮10驱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齿轮10与模具的干涉少,易于与模具进行分离;
而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绞牙杆20为四个,所述传动齿轮10则为一个,通过一个传动齿轮10联动的带动四个绞牙杆20转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的传动齿轮10具体结构为:所述主动轮11处于四个绞牙杆20的中心处,所述主动轮11的上方与下方均啮合有一第一从动轮12,而所述第一从动轮12背离所述主动轮11的一方两侧则均啮合有一第二从动轮13,所述第二从动轮13则分别啮合有一绞牙杆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齿轮10与模具的干涉稍多,占用模具空间且不易拆除;
所述传动齿轮10的具体运行方式为:所述液压马达14驱动主动轮11转动,与所述主动轮11啮合的第一从动轮12被带着转动,所述第一从动轮12再带动所述第二从动轮13转动,所述第二从动轮13再带动所述绞牙杆20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绞牙杆20包括底座部21、牙杆部25及驱动部24,所述底座部21与牙杆部25可活动的螺纹连接,所述驱动部24套设在所述牙杆部25上、且与所述第二从动轮13啮合;
具体的,所述底座部21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针22,该定位针22与模具进行干涉,以使所述底座部21只可做轴向运动;所述底座部21靠近所述牙杆部25的一端还开设有一内螺纹孔23,所述内螺纹孔23用于与所述牙杆部25连接;
具体的,所述牙杆部25上还设置有第一外螺纹27与第二外螺纹26,所述第一外螺纹27插入至模腔当中,所述第二外螺纹26用于与内螺纹孔23可活动的螺纹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底座部21为不可转动的,所述牙杆部25上的第二外螺纹26与内螺纹孔23可活动的螺纹连接(不拧紧),所述第一外螺纹27插入模腔当中,当上模芯与下模芯合模时,所述驱动部24带动所述牙杆部25逆时针转动,所述第一外螺纹27即伸出至到模腔中的预定位置进行生产成型工件,当成型工件固化后,所述驱动部24带动所述牙杆部25顺时针转动,即可将第一外螺纹27与成型工件上进行分离,然后上模芯与下模芯分离;
其中,所述驱动部24为一齿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牙杆部25与其他部件为分离的设置,易于对所述牙杆部25进行更换和维护(处于模腔内的牙杆部25需要经常保养)。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马达14上设置有一液压入口16及一液压出口17;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所述液压入口16注入液体(该液体一般为机油)时,经过液压马达14,再经过液压出口17将该液体排出,即可驱动所述液压马达14启动,从而使所述液压马达14可驱动所述主动轮11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部2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针22,用以限制所述底座部21的周向转动;具体如上所述。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部21背离所述牙杆部25的一端设置有一缓冲装置15;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缓冲装置15具有弹力,其一端固定在处于外界的模具上,另一端则抵接在所述底座部21背离所述牙杆部25的一端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绞牙机构还包括一传感器50,所述传感器50与所述绞牙杆20接触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绞牙杆20的线长;所述传感器50还与一处于外界的PLC连接,所述PLC还与所述液压马达14连接,用于控制液压马达14的启动与关闭;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50用于检测所述牙杆部25的转动线长,所述PLC中预先设置有两个预定线长,其中一预定线长为使所述第一外螺纹27处于模腔中进行生产成型工件,另一预定线长为使所述第一外螺纹27与成型工件进行分离;当上模芯与下模芯合模时,PLC控制所述液压马达14启动,进而使所述传动齿轮10带动所述牙杆部25逆时针转动,以便于模具生产成型工件;当上模芯与下模芯需要分离之前(成型工件固化后),PLC控制所述液压马达14启动,进而使所述传动齿轮10带动所述牙杆部25顺时针转动,以使上模芯与下模芯可以分离(第一外螺纹27与成型工件分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在模具上的绞牙机构,包括:传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并插入至模腔中的绞牙杆;所述传动齿轮为两个,其镜像对称设置;所述传动齿轮包括主动轮,设置在主动轮下方且与主动轮啮合的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的下方两侧对称的啮合有两个第二从动轮,两个所述第二从动轮分别啮合有一绞牙杆;所述主动轮还与一液压马达连接,所述液压马达用于驱动主动轮转动;所述绞牙杆包括底座部、牙杆部及驱动部,所述底座部与牙杆部可活动的螺纹连接,所述驱动部套设在牙杆部上、且与第二从动轮啮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绞牙机构通过液压马达驱动主动轮,该主动轮带动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又带动两个第二从动轮链动的转动以驱动绞牙杆进行合模与脱模;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绞牙机构独立于模具设计,以便于对该绞牙机构进行维护和更换。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应用在模具上的绞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牙机构包括:
传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并插入至模腔中的绞牙杆;所述模腔由一上模芯与一下模芯组合限制而成;
所述传动齿轮为两个,其镜像对称设置;所述传动齿轮包括主动轮,设置在所述主动轮下方且与所述主动轮啮合的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的下方两侧对称的啮合有两个第二从动轮,两个所述第二从动轮分别啮合有一所述绞牙杆;所述主动轮还与一液压马达连接,所述液压马达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
所述绞牙杆包括底座部、牙杆部及驱动部,所述底座部与牙杆部可活动的螺纹连接,所述驱动部套设在所述牙杆部上、且与所述第二从动轮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马达上设置有一液压入口及一液压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针,用以限制所述底座部的周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绞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部背离所述牙杆部的一端设置有一缓冲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绞牙机构还包括一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绞牙杆接触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绞牙杆的线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绞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还与一处于外界的PLC连接,所述PLC还与所述液压马达连接,用于控制液压马达的启动与关闭。
CN201920913459.9U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应用在模具上的绞牙机构 Active CN2100261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3459.9U CN210026177U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应用在模具上的绞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3459.9U CN210026177U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应用在模具上的绞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26177U true CN210026177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48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13459.9U Active CN210026177U (zh) 2019-06-17 2019-06-17 一种应用在模具上的绞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2617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0399A (zh) * 2022-03-07 2022-06-28 昱高精密制造(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塑胶成型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0399A (zh) * 2022-03-07 2022-06-28 昱高精密制造(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塑胶成型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53619U (zh) 内螺纹注塑模具脱模结构和内螺纹注塑模具
CN210026177U (zh) 一种应用在模具上的绞牙机构
CN202572871U (zh) 双链轮绞牙机构模具
CN104589595B (zh) 一种开模时能够同时抽出行位镶件的模具
CN202318672U (zh) 内螺纹脱模机构
CN206528021U (zh) 内螺纹注塑模具脱模结构和内螺纹注塑模具
CN208324043U (zh) 动模模芯和塑料螺帽成型模具
CN206598466U (zh) 一种采用牙套使螺牙型芯后退的机构
CN109130115A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1221825U (zh) 一种用于螺纹产品的脱模结构
CN210758992U (zh) 一种带双方向内螺纹孔塑件的自动注塑模具
CN209987324U (zh) 滑块脱螺纹注塑模具
CN103737866A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螺纹脱模机构
CN204921899U (zh) 一种用于注塑制品旋转脱螺纹的滚珠丝杠传动机构
CN209440675U (zh) 一种线束注塑机
CN102814945A (zh) 自动脱螺纹装置及具有该自动脱螺纹装置的注塑模具
CN202895623U (zh) 一种旋转脱模机构
CN209141345U (zh) 一种自动脱螺纹的模具机构
CN205238442U (zh) 注塑模具的绞牙机构
CN220784732U (zh) 进退牙模具
CN205326185U (zh) 旋转退螺纹机构
CN111016042A (zh) 一种一体式塑料压缩成型模具
CN216782530U (zh) 内螺纹侧向旋转抽芯机构
CN219466903U (zh) 自动脱模模具
CN211416154U (zh) 一种便于开合的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101, building a, No. 11, Tianyang 5th Road, Dongfang Avenue, Songg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ngtairui Precision Industry (Guangd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101, building a, No. 11, Tianyang 5th Road, Dongfang Avenue, Songgang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OLDKING MOULD INDUSTRIAL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