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77458A -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77458A
CN108377458A CN201710994322.6A CN201710994322A CN108377458A CN 108377458 A CN108377458 A CN 108377458A CN 201710994322 A CN201710994322 A CN 201710994322A CN 108377458 A CN108377458 A CN 1083774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near fiel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field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943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77458B (zh
Inventor
西田康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377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74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774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774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04W84/20Master-slave selection or change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提供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的技术。无线通信装置与外部装置无线连接,该无线通信装置包括:进行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部;进行能够通信的范围比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窄小的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部;以及在通过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接收到来自所述外部装置的信标的情况下,进行使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成为能够通信的设定的处理的控制部。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外部装置无线连接的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在进行通过高速无线通信将智能手机等这样的无线通信装置靠近打印机等这样的外部装置发送和接收数据。专利文献1所示的信息处理系统在无线通信装置即便携终端装置和外部装置即复合机之间,进行称为NFC(近场通信)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在建立连接之后,切换至蓝牙(注册商标)标准的高速无线通信接收和发送印刷用数据,进行印刷。NFC是通过由用户使便携终端接触复合机的预定接触位置,就是说,使便携终端的NFC通信部靠近复合机的NFC通信部来进行。
此外,为了降低电力消耗和提高安全性,在智能手机等这样的无线通信装置中,NFC也经常被用于关闭(禁用)的设定中。
如果无线通信装置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被设定为关闭,则即使让无线通信装置靠近打印机等这样的外部装置,也不能建立连接,不能接收和发送数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358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的技术。
为达到上述目的之一,本发明具有下述方式,即:
无线通信装置,与外部装置无线连接,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第一无线通信部,进行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第二无线通信部,进行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比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能够通信的范围窄小;控制部,在通过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接收到来自所述外部装置的信标的情况下,进行使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成为能够通信的设定的处理。
此外,本发明具有下述方式,即:
无线通信装置,与外部装置无线连接,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第一无线通信部,进行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第二无线通信部,进行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比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能够通信的范围窄小;控制部,在通过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检测出与所述外部装置的接近时,进行使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成为能够通信的设定的处理。
此外,本发明具有下述方式,即:
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无线通信装置与外部装置的无线连接,无线通信装置包括进行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部和进行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部,其中,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比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能够通信的范围窄小,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在通过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检测出与所述外部装置的接近的情况下,进行使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成为能够通信的设定的处理。
此外,本发明具有下述方式,即:
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程序,控制无线通信装置与外部装置的无线连接,无线通信装置包括:进行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部和进行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部,其中,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比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能够通信的范围窄小,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程序在通过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检测出与所述外部装置的接近的情况下,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功能:进行使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成为能够通信的设定的处理。
此外,本发明具有下述方式,即:
记录介质,是存储与外部装置无线连接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程序的非临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无线通信装置包括:进行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部和进行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部,其中,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比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能够通信的范围窄小,所述控制程序在通过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检测出与所述外部装置的接近的情况下,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功能:进行使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成为能够通信的设定的处理。
上述方式能够提供可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的技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包括无线通信装置的系统的构成例的框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由专用APL显示的各种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3是示出通过无线通信装置进行的印刷控制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4是示意性地示出基于来自外部装置的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标的构造例的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和第三无线通信的设定变化的例子的图。
图6是示出通过无线通信装置进行的其它印刷控制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通过无线通信装置进行的其它印刷控制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通过无线通信装置进行的其它印刷控制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由包括无线通信装置的系统进行的处理的例子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便携终端(无线通信装置);10…BLE部;20…NFC部;30…Wi-Fi部;40…控制器;42…存储器;48…显示操作部;72…接触部;81…菜单画面;82…一览画面;83…预览画面;84…调用画面;85…确认画面;100…打印机(外部装置);110…BLE部;120…NFC部;130…Wi-Fi部;140…控制器;142…存储器;148…显示操作部;150…印刷部;160…扫描部;172…接触部;APL…应用程序;B1…信标;DA1…接续信息;IM1…图像;S02、S03…初始设定;SU2、SU3、SU12…设定;U1…第一无线通信部;U2…第二无线通信部;U3…第三无线通信部;U12…外部装置用无线通信部;UC…控制部;UM…存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当然,以下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举例说明本发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描述的所有构成并非是作为本发明的解决手段所必须的。
(1)本发明中包含的技术概要:
首先,参照图1至9所示的例子对本发明包含的技术的概要进行说明。另外,本申请的图是示意性地示出例子的图,各图没有整合。当然,本技术的各要素不限于符号所表示的具体例子。
[方式一]
本技术的一方面涉及的无线通信装置(例如便携终端)具备第一无线通信部U1、第二无线通信部U2以及控制部UC,与外部装置(例如打印机100)无线连接。所述第一无线通信部U1进行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例如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U2进行能够通信的范围比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窄小的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例如,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所述控制部UC在利用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检测到与所述外部装置100的接近时,进行使得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成为能够通信的设定的处理(例如图3的步骤S108)。
上述方式一能够避免在未被设定为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能够通信的状态下,当无线通信装置1和外部装置100接近时,不进行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情况。因此,上述方式一能够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的无线通信装置。
其中,外部装置包括打印机或显示器等图像形成装置、扫描器等图像读取装置、组合了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的复合机等,也包括便携式装置。
无线通信装置包括智能手机等便携电话、平板终端等。
与外部装置的接近包括下述几种情况,即:无线通信装置移动并靠近外部装置、外部装置移动并靠近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无线通信装置和外部装置两者移动并靠近。
利用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检测到与外部装置的接近,包括:检测到来自外部装置的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以及与外部装置的距离在预定范围内的情况。
进行成为能够通信的设定的处理,不仅是将无法通信的设定切换为能够通信的设定,也包括不更改能够通信的设定。
在检测到与外部装置的接近时使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变成能够通信的设定包括下述几种情况,即:检测到与外部装置的接近后,使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变成始终能够通信的设定,以及检测到与外部装置的接近后,限于预定的条件内,使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成为能够通信的设定。
[方式二]
如图1等所示那样,本无线通信装置1也可以具备第三无线通信部U3,其进行能够通信的范围比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例如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更广的第三无线通信(例如,Wi-Fi直连(Wi-Fi Direct)方式的无线通信)。所述控制部UC也可以在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被设定为能够通信后,利用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U2从所述外部装置100接收用于进行所述第三无线通信的接续信息DA1,利用所述第三无线通信部U3根据所述接续信息DA1进行所述外部装置100和所述第三无线通信。由于本方式在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被设定为能够通信之后即与外部装置100进行第三无线通信,因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的技术。
另外,虽然上述方式二并不包括,但本技术也包括无线通信装置中没有第三无线通信部的情况。
[方式三]
所述第三无线通信部U3也可以在所述第三无线通信(例如,Wi-Fi Direct方式的无线通信)被设定为能够通信时,进行该第三无线通信。所述控制部UC在利用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例如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检测到与所述外部装置100的接近时,也可以进行使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成为能够通信的设定的处理。本方式能够避免在第三无线通信未被设定为能够通信的状态下,当无线通信装置1和外部装置100接近时,不进行第三无线通信的情况发生。因此,本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可以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的技术。
其中,进行成为能够通信的设定的处理,不仅包括将不可通信的设定切换为能够通信的设定,还包括不更改能够通信的设定。
另外,虽然上述方式三并不包括,但本技术也包括第三无线通信部始终能够通信的情况。
[方式四]
如图1等所示那样,本无线通信装置1还可以具备存储应用程序(APL)的存储部UM,上述应用程序(APL)使计算机实现下述功能,即:使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例如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成为能够通信的设定,并进行与所述外部装置100进行无线通信的处理。所述控制部UC也可以在利用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例如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检测到与所述外部装置100的接近时,通过使所述应用程序启动,将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设定为能够通信,进行与所述外部装置100进行无线通信的处理。本方式能够在无线通信装置1和外部装置100接近时启动应用程序使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成为能够通信的设定,与外部装置100建立无线通信。因此,本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可以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的无线通信装置。
[方式五]
如图3等所示,所述控制部UC也可以在通过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例如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检测到与所述外部装置100的接近时,存储被设定为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例如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初始的设定S02,进行使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成为能够通信的设定的处理。另外,如果通过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没有检测到与所述外部装置100的接近,则所述控制部UC也可以进行使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成为所述初始的设定S02的处理。如果没有检测到外部装置100的接近,本方式能够使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返回初始的设定S02。因此,本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可以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的无线通信装置。
其中,进行变成初始设定的处理,不仅包括将能够通信的设定切换为不可通信的设定,也包括不更改能够通信的设定。
[方式六]
如图2、图7所示那样,在用于进行需要所述外部装置100与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例如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处理(例如印刷)的画面(例如图2的预览画面83)被显示出的状态下,当通过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例如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检测到与所述外部装置100的接近时,所述控制部UC也可以进行使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成为能够通信的设定的处理。在用于进行需要外部装置100与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处理的画面83被显示出的状态下检测到与外部装置100的接近时,可以推断该情况是很可能进行需要外部装置100与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处理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本方式能够进行使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成为能够通信的设定。因此,本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可以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的无线通信装置。
其中,需要外部装置与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处理包括:外部装置是打印机时的印刷、外部装置是显示器时的显示、外部装置是图像读取装置时的图像读取等。
[方式七]
另外,如图2、图7所示那样,在已接受显示操作的图像IM1被显示出的状态下,当利用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例如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检测到与所述外部装置100的接近时,所述控制部UC也可以进行使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例如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成为能够通信的设定的处理。在已接受显示操作的图像IM1被显示出的状态下,当检测到与外部装置100的接近时,推断所显示的图像IM1被发送至外部装置100并在外部装置100被处理的可能性比较高。例如,外部装置100是印刷装置时,可以推断所显示的图像IM1很可能会在印刷装置中被印刷。本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将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设定为能够通信。因此,本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可以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的无线通信装置。
[方式八]
如图8所示那样,所述控制部UC通过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例如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检测到与所述外部装置100的接近时,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部U1从所述外部装置100接收的信息是表示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例如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所对应的信息时,也可以进行使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成为能够通信的设定的处理。该方式能够在外部装置100对应于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情况下,设定为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能够通信。因此,本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可以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的无线通信装置。
[方式九]
如图1所示那样,所述外部装置100在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例如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被设定为能够通信时,也可以具备执行该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外部装置用无线通信部U12。如图9所示那样,当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部U1与所述外部装置100建立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例如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时,所述控制部UC也可以进行下述处理,即: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部U1向所述外部装置100发送使所述外部装置用无线通信部U12成为能够通信的设定的信息。本方式能够在建立与外部装置100的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之后,使用于进行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外部装置用无线通信部U12成为能够通信的设定。因此,本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可以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的无线通信装置。
[方式十]
然而,本技术的一方面的无线通信装置1的控制方法包括下述工序,即:在通过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例如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检测到与所述外部装置100的接近时,进行使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例如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成为能够通信的设定的处理。该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当然,本技术也包括上述方式二至九所对应的控制方法。
[方式十一]
另外,本技术的一方面的无线通信装置1的控制程序在利用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例如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检测到与所述外部装置100的接近时,使计算机实现进行下述处理的功能,即:使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例如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成为能够通信的设定的处理。该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程序。当然,本技术也包括上述方式二至九所对应的控制程序。
而且,本技术还能够应用于包括无线通信装置的复合装置、复合装置的控制方法、复合装置的控制程序、记录无线通信装置及复合装置的控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介质等。上述装置也可以由分散的多个部分构成。
(2)印刷系统的构成的具体例子:
图1示意性地示出包括无线通信装置的印刷系统的构成例。图1所示的印刷系统SY1包括带扫描仪的打印机(外部装置的例子)100和便携终端(无线通信装置的例子)1。
图1所示的打印机100是具备BLE部110、NFC部120、Wi-Fi部130、控制器140、显示操作部148、印刷部150、扫描部160等的复合机。在应用图像形成装置的一种即印刷装置作为本技术的外部装置时,印刷装置除了是带扫描仪的打印机以外,还可以是带传真的打印机、无扫描部的打印机等。
BLE部110根据能够以极低电力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BLE(Bluetooth(注册商标)Low Energy:低功耗蓝牙技术)标准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能够使用2.4GHz(ISM带)的电波,进行最大1Mbps的通信。另外,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是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例子。
NFC部120是与便携终端1进行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NFC标签,具备记录信息的IC(集成电路)、环形天线以及通信电路。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数据传输速度是例如100至400kbps左右。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可通信范围比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可通信范围更窄小。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是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例子。打印机100的箱体171(例如在打印机100的前面构成箱体的一部分的显示操作部148)中设置有用于接触(触碰)便携终端1的接触部172。NFC部120设置在接触部172的背面侧。NFC部120可读取地记录有用于进行基于Wi-Fi部130的无线通信的接续信息DA1,如果便携终端1的NFC部20接近接触部172,则通过NFC方式无线发送接续信息DA1。该接续信息DA1可以使用打印机100本身具有的接入点功能的SSID(服务集标识符)和密码、打印机100的MAC地址(媒体访问控制地址)、打印机的串行编号等用于识别打印机100的识别信息。
Wi-Fi部130是进行比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以及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可通信范围更广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接口。Wi-Fi部130进行Wi-Fi Direct方式的无线通信时,Wi-Fi部130可以使用无线LAN接口。Wi-Fi Direct是不用经由无线LAN接入点或无线LAN路由器等,由设备与设备一对一(peer to peer)进行直接通信的方式。Wi-Fi Direct方式的无线通信的通信范围比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更广,而且,通信速度比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更快。因此,会在根据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识别所接近的便携终端1之后,利用Wi-Fi Direct方式的无线通信接收和发送大量的数据。Wi-Fi Direct方式的无线通信是第三无线通信的例子。以下,将包括Wi-Fi Direct方式在内的Wi-Fi无线通信记载为“Wi-Fi通信”。
控制器140具备CPU(中央处理单元)141、存储器142等。CPU141以打印机100的信息处理或控制为中心进行。存储器142包括,例如,ROM(只读存储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闪存这样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器142存储控制程序PO、对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是启动还是关闭进行设定的设定SU12、读取图像IM1的数据等。控制程序PO使打印机100实现控制各部110、120、130、140、148、150、160的动作的功能。
显示操作部148具备液晶显示面板等显示部、以及多个键盘等这样的操作部,在显示部上显示打印机100的动作状态及各种设定画面等,通过操作部接受用户的操作。如果将液晶显示面板用于显示部,并使用重叠在液晶显示面板上的触摸面板作为操作部,就能够接受用户对液晶显示画面的接触操作。
印刷部150在传真纸、普通纸、OHP(投影仪)纸等这种被印刷物(承印物)上印刷图像。例如,打印机100从便携终端1接收图像IM1的数据时,印刷部150根据所述数据在被印刷物上形成图像IM1。印刷部150可以使用喷墨式印刷装置、电子照片式印刷装置等。
扫描部160例如让来自光源的光照到原稿,读取原稿的图像IM1。扫描部160可以使用在原稿台玻璃和原稿盖之间设置原稿的平台式扫描仪、带原稿输送装置的扫描仪等。
图1所示的便携终端1具备:BLE部10、NFC部20、Wi-Fi部30、控制器40、显示操作部48、语音输出部51、语音输入部52、相机53等。便携终端1包括:智能手机这样的便携电话、平板型个人计算机、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PDA(个人数字助理)、便携式音乐播放器、便携式视频播放设备等。
BLE部10与打印机100等外部装置进行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BLE部10是进行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部U1的例子。
NFC部20是与打印机100等外部装置进行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NFC读取器,具备IC、环形天线以及通信电路。NFC部20在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由便携终端1的设定而开启(启用)时,进行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在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被关闭(禁用)时,不进行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另外,启动意味着能够通信的设定,关闭意味着不能通信的设定。控制器40的存储器42中存储有对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进行启动或关闭的设定SU2。NFC部20以及控制该NFC部20的控制器40是在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被设定为能够通信时,进行该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部U2的例子。便携终端1的箱体71(例如便携终端1的背面)设置有用于使外部装置100接触(触碰)便携终端1的接触部72。NFC部20在便携终端1的内部设置在接触部72的附近。NFC部20接近NFC标签后,利用NFC方式从该NFC标签无线接收信息。另外,NFC读取器也可以是具有将数据写入对方IC的功能的NFC读取器/写入器。
Wi-Fi部30是与外部装置100进行可通信范围比近距离无线通信更广的无线通信的通信接口。在Wi-Fi部30进行Wi-Fi通信时,Wi-Fi部30可以使用无线LAN接口。Wi-Fi部30在Wi-Fi部通信被启动时进行Wi-Fi通信,在Wi-Fi通信被关闭时不进行Wi-Fi通信。控制器40的存储器42中存储有Wi-Fi通信是启动还是关闭的设定SU3。Wi-Fi部30、以及控制该Wi-Fi部30的控制器40是第三无线通信部U3的例子。
控制器40具备CPU41、存储器42等。CPU41以便携终端1的信息处理或控制为中心进行。存储器42包括例如ROM、RAM以及闪存这样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器42中容纳有:操作系统(以下,简称为“OS”。)、应用程序(以下简称为“APL”。)、接续信息DA1、印刷对象的图像IM1的数据、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是启动亦或是关闭的设定SU2、Wi-Fi通信是启动或是关闭的设定SU3、临时存储的初始设定S02、S03等。由于打印机100所对应的打印机用APL被安装在便携终端1里,因而协同OS使便携终端1作为具体例的无线通信装置而发挥作用。存储器42是存储打印机用APL的存储部UM的例子。控制器40是控制部UC的例子。另外,作为控制部,也可以是通过一个或多个CPU、以及ASIC(专用集成电路)等处理电路,或它们的协同工作来实现的构成。另外,作为控制部,也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CPU或者ASIC(专用集成电路)等的处理电路、或者通过它们协同工作而实现的结构。
显示操作部48具备液晶显示面板等这样的显示部、以及触摸面板等这样的操作部,在显示部上显示便携终端1的动作状态及各种设定画面等,通过操作部接受用户的操作。如果使用液晶显示面板作为显示部,使用重叠在液晶显示面板上的触摸面板作为操作部,则能够接受用户对液晶显示画面的接触操作。当然,也可以对操作部使用多个键盘等。
语音输出部51根据来自电话线等的语音信号产生语音。语音输出部51例如能够利用一般的扬声器。语音输入部52将来自用户等的语音转换成语音信号。语音输入部52例如能够使用一般的麦克风。相机53具备包括透镜的光学系统、区域图像传感器、图像处理电路等,生成所拍摄的图像IM1的数字数据。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便携终端1所显示的各种画面的例子。图2所示的画面81至85通过打印机用APL使便携终端1实现的功能而显示。
执行打印机用APL之后,即显示图2所示的菜单画面81。该画面81设置有:当前打印机的显示区域81a、用于选择操作照片文件的操作区域81b、用于选择操作文档文件操作区域81c、用于选择操作主页的操作区域81d、用于设定操作扫描仪的操作区域81e等。当前打印机显示区域81a会显示例如打印机100的机型名称。用户在照片的操作区域81b接触操作之后,会显示照片的一览画面82。在该画面82上会显示多张照片。用户接触操作一览画面82的照片中的任一张之后,会显示被接触操作的照片的预览画面83。将显示在该画面83的照片作为印刷对象的图像IM1。在能够使用打印机100印刷该图像IM1的状态时,会显示用于确认开始图像IM1的印刷的确认画面85。接触操作该画面85的印刷开始区域85a之后,使用打印机100印刷图像IM1。
打印机用APL也能够利用基于其它APL的调用处理而启动。例如,在启动其它APL的状态下选择操作想印刷的图像IM1,使操作菜单84a显示之后,会显示由于安装打印机用APL而追加的印刷操作区域84b。图2所示的调用画面84显示有设置了印刷操作区域84b的操作菜单84a。用户在印刷操作区域84b接触操作之后,即进行启动打印机用APL的调用处理,显示想印刷的图像IM1的预览画面83。
然而,通过使安装在便携终端的NFC部靠近外部装置的NFC部,能够容易地在便携终端和外部装置进行信息的交换,实现各种功能。但是,这些功能只能在便携终端的NFC功能处于启动状态下使用。最近,便携终端被要求节约功耗,因而也出现了利用NFC功能的电子货币被自由使用等安全问题。因此,经常是便携终端的NFC功能默认设定为关闭,或在由于用户操作而被设定为关闭的状态下使用便携终端。NFC功能被设定为关闭之后,即使让便携终端靠近外部装置,也会发生不交换信息,无法使用所安装的功能这样的问题。而且,由于外部装置也无法感知便携终端的靠近,因此,就无法把将便携终端的NFC功能变成启动的意思的信息通知给用户。另外,由于打印机所对应的利用NFC的无线连接方式中,也有使用Wi-Fi功能这样的无线功能的方法,因此,用户也必须知道便携终端的无线功能是启动还是关闭。
但是,在便携终端,将NFC功能切换至启动或关闭的画面往往对用户而言属于难以理解的深层内容。因此,将便携终端的NFC功能切换至启动或关闭,对用户而言经常是很难的,即使能够切换也需要时间和精力。上述情况已成为可用性降低的原因。
近年,作为可通信范围比NFC方式更广的蓝牙(注册商标)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已开始使用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由于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与初始的蓝牙(注册商标)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相比耗电极少,因此,即使安装在便携终端,也能够始终在启动状态下使用。因此,在本具体例中,利用原有蓝牙(注册商标)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无法始终开启的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在装有BLE部的便携终端靠近装有BLE部的外部装置时,会将便携终端的NFC功能和Wi-Fi功能自动地设定为开启。
以下,依次对由上述系统SY1执行的处理的例子进行说明。另外,打印机100及便携终端1通过多任务同时执行多个处理。当然,图3、图6至9所示的处理等为实施本技术而进行的处理,不限于由CPU执行的例子,也可以通过其它电子部件[例如,ASIC(专用集成电路)]执行。另外,为实施本技术而进行的处理,可以通过多个CPU进行分散处理,也可以通过由CPU与电子部件(例如ASIC)协同工作来执行。
(3)无线通信装置的第一处理例:
图3示出了便携终端1向打印机100发送图像IM1并印刷的印刷控制处理的例子。该处理是以打印机用的专用APL被安装在便携终端1为前提,假设便携终端1靠近打印机100至一定距离之后,专用APL启动,使NFC功能和Wi-Fi功能成为启动状态。其中,步骤S102至S104的处理根据OS进行,步骤S106至S122的处理根据专用APL进行。以下,省略“步骤”的记载。图3所示的印刷控制处理在便携终端1的电源接通时重复进行。执行S102至S122的处理的OS以及专用APL将便携终端1作为控制部UC使其发挥作用。另外,将执行OS的便携终端1所进行的处理简单地描述为“OS所进行的处理”,将APL执行的便携终端1所进行的处理简单地描述为“APL所进行的处理”。
便携终端1的BLE部10始终启动,能够接收基于来自打印机100等的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标。OS始终监视是否已检测到基于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标。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来自打印机100的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标的构造例。图4所示的信标B1包括:表示打印机100的机型的机型信息、指定在信标B1被检测时执行的APL的指定APL信息、表示打印机100是否安装有NFC部120的NFC安装信息等。
在开始图3所示的印刷控制处理的状态下,当持有便携终端1的用户靠近打印机100,即便携终端1靠近打印机100时,OS判断是否检测到基于来自打印机100的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标B1(S102),重复S102的判断处理,直至检测到所述信标B1为止。便携终端1靠近打印机100至一定距离之后,BLE部10能够接收来自打印机100的信标B1。接收该信标B1之后,通过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就能够检测到便携终端1已接近打印机100至一定距离。接收信标B1之后,OS即启动包括在信标B1中的指定APL信息所指示的专用APL(S104)。专用APL一启动,即在便携终端1显示图2所示的菜单画面81。
专用APL启动后,专用APL将NFC部20的设定SU2以及Wi-Fi部30的设定SU3存储在存储器42中(S106)。NFC部20的设定SU2是已被设定为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初始设定S02,Wi-Fi部30的设定SU3是已被设定为Wi-Fi通信的初始设定S03。
在存储了NFC部20和Wi-Fi部的设定之后,专用APL进行使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以及Wi-Fi通信开启(ON)的处理(S108)。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在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和Wi-Fi通信均默认为关闭(OFF)的设定时,NFC部20的设定SU2和Wi-Fi部30的设定SU3根据便携终端1的位置改变的情形。图5所示的例子,在S106的处理过程中,NFC部20的关闭的设定被存储为初始设定S02,Wi-Fi部30的关闭的设定被存储为初始设定S03。便携终端1接近打印机100之后,在S108的处理过程中,NFC部20的设定SU2被从关闭切换至开启,Wi-Fi部30的设定SU3也被从关闭切换至开启。因此,通过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检测到与打印机100的接近之后,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就被设定为开启,Wi-Fi通信也被设定为开启。
当然,如果NFC部20的初始设定S02是开启,则NFC部20的设定SU2为开启状态,如果Wi-Fi部30的初始设定S03是开启,则Wi-Fi部30的设定SU3为开启状态。
然后,用户使便携终端1的接触部72接近打印机100的接触部172之后,专用APL通过NFC部20与打印机100进行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从打印机100接收用于进行Wi-Fi通信的接续信息DA1并存储在存储器42中(S110)。这时,打印机100的NFC部120利用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发送打印机100的识别信息这样的接续信息DA1。通过由便携终端1的NFC部20接收接续信息DA1,从而在便携终端1和打印机100之间建立了初期阶段的连接。
接收接续信息DA1之后,专用APL利用Wi-Fi部30基于接续信息DA1与打印机100建立无线连接(S112)。例如,便携终端1的Wi-Fi部30发送包括接续信息DA1(SSID以及密码)的连接请求,打印机100的Wi-Fi部130一接收连接请求,就在便携终端1和打印机100之间建立基于Wi-Fi通信的连接。例如,在接续信息DA1中包含的SSID和密码是打印机自身具有的接入点的SSID和密码时,在便携终端和打印机之间,可以不通过外部的接入点而建立直接的无线连接(Wi-Fi Direct连接)。另外,也可以将接续信息DA1中包含的SSID和密码作为打印机连接的外部接入点的SSID和密码,在便携终端和打印机之间,建立通过外部接入点的Wi-Fi的无线连接。当然,为建立基于Wi-Fi通信的连接,接续信息DA1以外的信息也可以由便携终端的Wi-Fi部30发送,由打印机的Wi-Fi部130接收。
建立基于Wi-Fi通信的连接之后,接收印刷对象的图像IM1的指定,从印刷对象的图像IM1生成符合打印机100的标准的印刷用数据,利用Wi-Fi通信发送至打印机100(S114)。例如,在图2所示的菜单画面81显示在便携终端1时,照片的操作区域81b被接触操作之后,专用APL显示照片的一览画面82,一览画面82的照片中的任一张被接触操作之后,专用APL显示所示被接触操作的照片的预览画面83。通过S112的处理建立Wi-Fi通信之后,专用APL就显示用于确认开始印刷预览画面83所显示的图像IM1的确认画面85。该画面85的印刷开始区域85a被接触操作之后,专用APL从确认画面85所显示的图像IM1生成印刷用数据并发送至打印机100。打印机100通过Wi-Fi通信接收印刷用数据,印刷用数据的接收结束之后,向打印机100发送已通过Wi-Fi通信完成接收的通知。
便携终端1通过Wi-Fi通信接收上述完成接收的通知之后,即证实了印刷用数据的发送已完成(S116)。这时,专用APL也可以显示表明图像IM1的数据发送已完成的内容。接收了印刷用数据的打印机100在印刷部150根据印刷用数据在被印刷物上印刷图像IM1。
在确认了图像IM1的印刷的用户手持便携终端1远离打印机100时,也就是说,在便携终端1远离打印机100时,专用APL判断是否已检测到基于来自打印机100的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标B1(S118),重复S118的判断处理,直至没有检测到所述信标B1为止。S118的处理可以通过接收表示是否已从OS检测到打印机100的信标B1的信息来进行。如果便携终端1远离打印机100而超过一定距离,BLE部10就不能接收来自打印机100的信标B1。如果没有接收到该信标B1,就不能通过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检测到便携终端1已接近打印机100至一定的距离。这种情况下,专用APL进行使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以及Wi-Fi通信回到初始设定S03、S03的处理(S120)。
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如果便携终端1远离打印机100,则在S120的处理过程中,NFC部20的设定SU2从开启切换至默认的关闭,Wi-Fi部30的设定SU3从开启切换至默认的关闭。因此,如果通过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没有检测到与打印机100的接近,则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回到关闭状态,Wi-Fi通信也回到关闭状态。
当然,如果NFC部20的初始设定S02是开启,则NFC部20的设定SU2为开启状态,如果Wi-Fi部30的初始设定S03是开启,则Wi-Fi部30的设定SU3也为开启状态。
然后,专用APL结束(S122),印刷控制处理完成。另外,也可以取消从图3所示的印刷控制处理至S122的处理,不终止专用APL。
如以上说明所述,在本具体例中,如果在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及Wi-Fi通信被关闭的状态(未设定可通信的状态)便携终端1靠近打印机100,则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Wi-Fi通信被切换至开启(可通信设定)。由此,在便携终端1靠近打印机100时,可避免不能进行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及Wi-Fi通信的情况。这时,用户无需为寻找使NFC功能及Wi-Fi功能切换至开启或关闭的画面而进行挖掘深层的繁琐操作。因此,本具体例能够提供一种可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的技术。
另外,也可以进行下述处理,即:从图3所示的印刷控制处理中取消S118的处理,在S116将从打印机100接收了印刷用数据的接收完成通知作为触发器,在S120使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及Wi-Fi通信返回初始设定S02、S03。这种情况下,即使便携终端1在距离打印机100一定距离的范围内,印刷控制处理也会暂时终止,但如果便携终端1在距离打印机100一定距离的范围内,则OS会使印刷控制处理再次开始。
(4)无线通信装置的第二处理例:
图6示出印刷控制处理的其它例子。该处理是以打印机用的专用APL被安装在便携终端1并启动为前提,假定在便携终端1靠近打印机100至一定距离时,专用APL使NFC功能和Wi-Fi功能开启。通过专用APL的启动,图2示出的菜单画面81显示在便携终端1上。图6所示的印刷控制处理在专用APL启动时重复进行。与图3示出的印刷控制处理相比,图6所示的印刷控制处理取消了S102至S104、S122的处理,在S106前追加S132的处理。进行S132、S106至S120的处理的专用APL将便携终端1作为控制部UC而发挥作用。
在图6所示的印刷控制处理开始的状态下,便携终端1靠近打印机100时,专用APL判断是否已检测到基于来自打印机100的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标B1(S132),重复S132的判断处理,直至检测到所述信标B1为止。如果便携终端1靠近打印机100至一定距离,检测到所述信标B1,则专用APL将NFC部的设定SU2以及Wi-Fi部30的设定SU3存储在存储器42(S106)。然后,专用APL进行使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及Wi-Fi通信开启的处理,通过NFC部20接收接续信息DA1,建立Wi-Fi通信,向打印机100发送印刷用数据(S108至S114)。例如,专用APL从图2所示的菜单画面81通过一览画面82在便携终端1上显示预览画面83之后,通过建立Wi-Fi通信而显示确认画面85。该画面85的印刷开始区域85a被接触操作后,专用APL从显示在确认画面85的图像IM1生成印刷用数据并发送至打印机100。
如果便携终端1通过Wi-Fi部的无线通信接收来自打印机100的接收完成通知(S116),则在便携终端1远离打印机100时,专用APL会判断是否已检测到基于来自打印机100的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标B1(S118)。如果没有检测到该信标B1,则专用APL进行使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及基于Wi-Fi部的无线通信的设定回到初始设定S02、S03的处理(S120),结束印刷控制处理。
如上所述那样,即使是第二处理例,在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及Wi-Fi通信被关闭的状态下,当便携终端1靠近打印机100时,也可避免不进行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及Wi-Fi通信的情况。因此,第二处理例也能够提供一种可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的技术。
(5)无线通信装置的第三处理例:
图7示出印刷控制处理的其它例子。该处理是以打印机用的专用APL被安装在便携终端1并启动为前提,假定便携终端1在显示菜单画面83的状态下靠近打印机100至一定距离,则专用APL使NFC功能和Wi-Fi功能开启。图7所示的印刷控制处理在专用APL启动时重复进行。与图6示出的第二处理例的印刷控制处理相比,图7所示的印刷控制处理在S132前追加了S202至S204的处理。进行S202至S204、S132、S106至S120的处理的专用APL将便携终端1作为控制部UC而发挥作用。
在开始图7所示的印刷控制处理的状态下,专用APL根据是否已显示印象对象的图像IM1的预览画面83来分支处理(S202)。其中,“印刷”是需要与打印机100进行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处理的例子,预览画面83是用于进行需要与打印机100进行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处理的例子,预览画面83的图像IM1是已接受将要显示的操作的图像的例子。在未显示预览画面83时,专用APL进行与S132、S106至S120的处理不同的处理(S204),使处理回到S202。在显示预览画面83时,专用APL和第二处理例同样,进行S132、S106至S120的处理并结束印刷控制处理。
如上所述,在显示出已接受显示操作的图像IM1这样的预览画面83的状态下,如果通过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检测到与打印机100的接近,则进行使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及Wi-Fi通信开启的处理。在预览画面83未被显示的状态,即使检测到与打印机100的接近,也可维持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以及Wi-Fi通信的设定。
在显示出已接受显示操作的图像IM1这样的预览画面83的状态下检测到与打印机100的接近时,可以推断是一种执行印刷的可能性高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由于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及Wi-Fi通信被设定为开启,因此,第三处理例能够提供一种可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的技术。
(6)无线通信装置的第四处理例:
图8示出印刷控制处理的其它例子。该处理限于打印机100安装有NFC部120的情况,假定如果便携终端1靠近打印机100至一定距离,则专用APL使NFC功能和Wi-Fi功能开启。图8所示的印刷控制处理在专用APL启动时重复进行。与图6所示的第二处理例的印刷控制处理相比,图8所示的印刷控制处理在S132、S106之间追加S302至S304的处理。进行S132、S302至S304、S106至S120的处理的专用APL将便携终端1作为控制部UC而发挥作用。
在S132,专用APL检测到基于来自打印机100的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标B1之后,专用APL判断打印机100是否安装有NFC部120(S302)。例如,图4所示的信标B1包括表示打印机100是否安装有NFC部120的NFC安装信息。这种情况下,专用APL判断信标B1中包含的NFC安装信息是否是表示安装有NFC部120的信息即可。打印机100未安装NFC部120的情况下,专用APL进行与S106至S120的处理不同的处理(S304)。打印机100安装有NFC部120的情况下,专用APL和第二处理例同样,进行S106至S120的处理并结束印刷控制处理。
如上所述,通过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检测到与打印机100的接近之后,如果利用NFC部20从打印机100接收的信息是表示对应于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息时,进行使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以及Wi-Fi通信开启的处理。在打印机100不与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对应的情况中,即使便携终端1和打印机100接近,也可以维持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及Wi-Fi通信的设定。
在打印机100与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不对应的情况下,使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以及Wi-Fi通信开启,耗电会增大,安全性会降低。第四处理例限于打印机100与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对应的情况,能够使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开启。因此,第四处理例能够提供一种可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的技术。
另外,如图3所示那样,也可以将第四处理例变更为使专用APL启动的处理。
(7)无线通信装置的第五处理例:
图9示出打印机100与便携终端1进行的处理的例子。该处理以打印机100的NFC部120以例如通过用户对显示控制部等的操作而能够设定为开启(启用)或关闭(禁用)的构成为前提,假定通过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从便携终端1向打印机100发送使打印机100的NFC部120开启的信息,使打印机100的NFC部120开启。另外,控制器140的存储器142中存储有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为开启或关闭的设定SU12。控制NFC部120、以及该NFC部120的控制器140是外部装置用无线通信部U12的例子。重复进行图9所示的处理。便携终端1进行的印刷控制处理与图6所示的第二处理例的印刷控制处理相比,在S132、S106之间追加了S402的处理。进行S132、S402、S106至S120的处理的专用APL将便携终端1作为控制部UC发挥作用。
在S132,专用APL检测到基于来自打印机100的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标B1之后,专用APL通过BLE部与打印机100建立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利用BLE部10进行向打印机100发送使打印机100的NFC部120开启的信息即NFC开启指示的处理(S402)。打印机100通过BLE部110接收NFC开启指示之后,将NFC部120的设定SU12存储在存储器142中(S412)。
发送NFC开启指示之后,专用APL和图6的S106至S114同样进行处理,进行使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以及Wi-Fi通信开启的处理,利用Wi-Fi通信向打印机100发送印刷用数据。打印机100通过Wi-Fi通信接收印刷用数据(S414),印刷用数据的接收完成之后,通过Wi-Fi通信向便携终端1发送接收完成通知(S416)。便携终端1通过Wi-Fi通信接收上述接收完成通知之后,就能够确认印刷用数据已发送完毕(S116)。然后,专用APL和图6的S118至S120同样地进行处理,并结束印刷控制处理。
发送接收完成通知之后,打印机100在印刷部150根据印刷用数据在被印刷物上印刷图像IM1(S418)。然后,打印机100进行使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返回存储器142中的初始设定的处理(S420),并结束印刷处理。
如上所述,便携终端1通过BLE部10建立与打印机100的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并通过BLE部10进行向打印机100发送NFC开启指示的处理之后,打印机100的BLE部110被开启,便携终端1和打印机100无线连接。因此,第五处理例能够提供一种可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的技术。
另外,如图3所示那样,也可以使第五处理例的印刷控制处理变更为由OS启动专用APL的处理。
(8)其它变形例
本发明可以考虑各种变形例。
例如,外部装置可以是单功能的扫描仪等这样的图像读取装置,也可以是MFP或传真机。
上述处理可以适当改变,如改变顺序等。例如,在图9的打印机100的印刷处理中,可以在S416的接收完成通知的处理前进行印刷图像IM1的S418的处理。
在便携终端1的Wi-Fi通信始终被设定为开启的情况下,在图3、图6至9的S106的处理中可以不存储Wi-Fi通信的设定,在图3、图6至9的S108的处理过程中可以不使Wi-Fi通信开启,在图3、图6至9的S120的处理中,也可以不使Wi-Fi通信返回初始设定。
在来自外部装置的信标中包含表示便携装置和外部装置的距离的信息的情况下,当检测到该信息表示的距离在预定范围内时,可以进行使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开启的处理,当检测到所述信息表示的距离在预定范围之外时,可以维持NFC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设定。
另外,本技术也包括在便携终端和外部装置之间不进行Wi-Fi通信,通过BLE方式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的情况。
(9)结论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各种方式提供一种可提高用户的便利性的技术等。当然,仅由独立权利要求项的构成要素构成的技术也可得到上述基本作用、效果。
另外,也可以实施下述构成,即:彼此取代在上述例子中所公开的各种构成,或改变组合之后的构成;彼此取代在公知技术及上述例子中公开的各种构成,或改变组合之后的构成等。本发明也包括这些构成。

Claims (12)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与外部装置无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
第一无线通信部,进行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
第二无线通信部,进行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比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能够通信的范围窄小;以及
控制部,在通过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接收到来自所述外部装置的信标的情况下,进行使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成为能够通信的设定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通过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接收到来自所述外部装置的信标的情况下,若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设定为关闭,则将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所述设定变更为开启,若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设定为开启,则保持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所述设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第三无线通信部,所述第三无线通信部进行比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能够通信的范围更广的第三无线通信,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被设定为能够通信时,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信部从所述外部装置接收用于进行所述第三无线通信的接续信息,通过所述第三无线通信部,根据所述接续信息与所述外部装置进行所述第三无线通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无线通信部在所述第三无线通信被设定为能够通信时进行所述第三无线通信,
所述控制部在通过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检测到与所述外部装置的接近的情况下,进行使所述第三无线通信成为能够通信的设定的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具备存储应用程序的存储部,所述应用程序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功能:将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设定为能够通信,并进行与所述外部装置无线通信的处理,
所述控制部在通过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接收到来自所述外部装置的信标的情况下,通过启动所述应用程序而将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设定为能够通信,从而进行与所述外部装置进行无线通信的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通过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接收到来自所述外部装置的信标的情况下,进行以下处理:存储设定在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中的初始设定,将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设定为能够通信,
如果通过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检测不到来自所述外部装置的信标,则进行以下处理:将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设定为所述初始设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用于进行需要外部装置与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处理的画面被显示出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接收到来自所述外部装置的信标的情况下,进行以下处理:将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设定为能够通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显示出已接受所显示的操作的图像的状态下,通过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接收到来自所述外部装置的信标的情况下,进行以下处理:将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设定为能够通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通过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接收到来自所述外部装置的信标时,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部从所述外部装置接收的信息是表示对应于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息的情况下,进行以下处理:将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设定为能够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装置具备外部装置用无线通信部,所述外部装置用无线通信部在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被设定为能够通信时,进行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
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部与所述外部装置建立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之后,进行以下处理: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部向所述外部装置发送将所述外部装置用无线通信部设定为能够通信的信息。
1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控制无线通信装置与外部装置的无线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进行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部和进行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部,其中,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比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能够通信的范围窄小,
所述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在通过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检测到与所述外部装置的接近的情况下,进行使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成为能够通信的设定的处理。
12.一种记录介质,是存储与外部装置无线连接的无线通信装置的控制程序的非临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进行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的第一无线通信部和进行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第二无线通信部,其中,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比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能够通信的范围窄小,
所述控制程序在通过所述第一近距离无线通信检测到与所述外部装置的接近的情况下,使计算机执行以下功能:进行使所述第二近距离无线通信成为能够通信的设定的处理。
CN201710994322.6A 2016-11-01 2017-10-23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Active CN1083774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14058A JP6801375B2 (ja) 2016-11-01 2016-11-01 無線通信装置、並びに、そ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16-214058 2016-11-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77458A true CN108377458A (zh) 2018-08-07
CN108377458B CN108377458B (zh) 2020-12-15

Family

ID=60268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94322.6A Active CN108377458B (zh) 2016-11-01 2017-10-23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124847A1 (zh)
EP (1) EP3316604B1 (zh)
JP (1) JP6801375B2 (zh)
CN (1) CN10837745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5130A (zh) * 2020-08-25 2022-03-0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控制通信服务状态的方法、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79157B2 (ja) * 2013-03-27 2017-08-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装置のプログラム
JP6293247B1 (ja) * 2016-11-29 2018-03-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15414B2 (ja) * 2017-07-05 2021-08-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JP2019121875A (ja) * 2017-12-28 2019-07-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47073B2 (ja) * 2018-02-20 2021-10-13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WO2019221696A1 (en) * 2018-05-14 2019-11-2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Activate scanners for printer beacons
KR102652811B1 (ko) * 2018-09-04 2024-04-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및 그에 따른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7176454B2 (ja) * 2019-03-27 2022-11-22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2021150764A (ja) * 2020-03-18 2021-09-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端末装置の通信設定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3937062B1 (en) * 2020-07-09 2024-04-10 Lumos Holdings US Acquisition Co. Electronic tag for data management
JP2022156689A (ja) * 2021-03-31 2022-10-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送信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2318A (zh) * 2007-12-26 2009-07-01 索尼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程序
US20150296427A1 (en) * 2014-04-14 2015-10-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delivering policy information for offloading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same
CN205179370U (zh) * 2015-12-03 2016-04-20 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的蓝牙快速连接系统
CN105631658A (zh) * 2014-11-21 2016-06-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991165A (zh) * 2015-03-20 2016-10-0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35865A (ja) 2007-07-30 2009-06-18 Ricoh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経路探索装置、家電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506856B2 (ja) * 2008-03-10 2010-07-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20110028091A1 (en) * 2009-08-03 2011-02-03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near-field wireless device pairing
US8358596B2 (en) * 2010-09-20 2013-01-22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Communications system providing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application module associations for respecti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ormats and related methods
US8462734B2 (en) * 2010-10-20 2013-06-11 Nokia Corporation Wireless docking with out-of-band initiation
US10453067B2 (en) * 2011-03-11 2019-10-22 Bytemark, Inc. Short range wireless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hands-free fare validation
US8690412B2 (en) * 2012-03-15 2014-04-08 Apple Inc. Backlight structures and backlight assemblies for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s
JP6031899B2 (ja) * 2012-09-03 2016-11-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258712B2 (en) * 2012-09-04 2016-02-09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haring wireless network configurations
US20140075523A1 (en) * 2012-09-10 2014-03-1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haring wireless network credentials
US9066197B2 (en) * 2013-01-22 2015-06-2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ower save control for tethering connections
US10243786B2 (en) * 2013-05-20 2019-03-26 Citrix Systems, Inc. Proximity and context aware mobile workspaces in enterprise systems
US9319828B2 (en) * 2013-06-24 2016-04-19 Csr Technology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US9037082B2 (en) * 2013-08-28 2015-05-19 Ebay Inc. Wireless technology bridging system
JP2015180043A (ja) * 2014-02-25 2015-10-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312503B2 (ja) * 2014-04-01 2018-04-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478539B2 (ja) * 2014-09-18 2019-03-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71534B2 (ja) * 2015-02-26 2019-02-2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6178385A (ja) * 2015-03-18 2016-10-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763028B2 (en) * 2015-04-03 2017-09-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teroperability
US9819789B2 (en) * 2016-01-22 2017-11-14 1943596 Alberta Ltd. Anti-distracted driving systems and method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2318A (zh) * 2007-12-26 2009-07-01 索尼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程序
US20150296427A1 (en) * 2014-04-14 2015-10-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delivering policy information for offloading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same
CN105631658A (zh) * 2014-11-21 2016-06-0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991165A (zh) * 2015-03-20 2016-10-05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
CN205179370U (zh) * 2015-12-03 2016-04-20 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nfc的蓝牙快速连接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5130A (zh) * 2020-08-25 2022-03-0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控制通信服务状态的方法、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25130B (zh) * 2020-08-25 2022-12-1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控制通信服务状态的方法、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01375B2 (ja) 2020-12-16
EP3316604B1 (en) 2019-08-21
US20180124847A1 (en) 2018-05-03
JP2018074458A (ja) 2018-05-10
CN108377458B (zh) 2020-12-15
EP3316604A1 (en) 2018-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77458A (zh) 无线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JP6650004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JP5991733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04079740B (zh) 功能执行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4951255B (zh) 打印装置和打印方法
CN104022926B (zh) 通信装置
JP5941300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3401903B (zh) 通信系统、通信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05323761B (zh) 设备控制装置以及设备控制方法
CN101267470B (zh) 通信装置和通信系统
US9367269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o implement charging control for printing a print data transmitted by 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JP6454075B2 (ja) 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037427A (ja) 情報処理装置、表示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8141896A (zh) 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08702399A (zh) 程序、信息处理方法和信息处理装置
CN107404595B (zh) 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JP6476748B2 (ja) デバイス制御装置、デバイス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253919A (zh) 通信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10221793A (zh) 搜索图像形成设备的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JP6833493B2 (ja) 印刷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2078092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7203347A (zh) 信息处理设备、图像形成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JP6827800B2 (ja) 印刷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074137A (ja) プログラム及び携帯端末
CN106797237A (zh) 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和图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