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03317A - 一种橡胶密封圈失效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橡胶密封圈失效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03317A
CN108303317A CN201810064289.1A CN201810064289A CN108303317A CN 108303317 A CN108303317 A CN 108303317A CN 201810064289 A CN201810064289 A CN 201810064289A CN 108303317 A CN108303317 A CN 1083033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bber seal
thin slice
rubber
bullet
permanent 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642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03317B (zh
Inventor
魏小琴
张伦武
王艳艳
胥泽奇
肖勇
罗天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 59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Ordnance Industry
Original Assignee
No 59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Ordnance Indu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 59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Ordnance Industry filed Critical No 59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Ordnance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181006428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033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303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033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033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033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8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14Type of force applied
    • G01N2203/0016Tensile or compressive
    • G01N2203/0019Compressiv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58Kind of property studied
    • G01N2203/0076Hardness, compressibility or resistance to crushing
    • G01N2203/0085Compressi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ometr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asket Seals (AREA)
  • Sealing Material Composi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橡胶密封圈失效检测方法,步骤包括:通过应力加载、老化试验计算多个橡胶密封圈的残余压缩永久变形率;测定经老化试验后的各个橡胶密封圈表面交联密度和表面氧元素相对原子含量并建立橡胶密封圈残余压缩永久变形率回归分析预测方程,从随弹贮存T时间后的橡胶密封圈表面截取细薄片并测定其表面交联密度X1和表面氧元素相对原子含量X2,将测定出的数据代入回归分析预测方程,求解随弹贮存T时间后的橡胶密封圈残余压缩永久变形率,结合设计失效临界值给出检测结果。采用本发明检测方法,无需将橡胶密封圈从弹药产品上拆解下来,实现了随弹长期贮存的橡胶密封圈的无损检测,且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操作过程简单、快捷。

Description

一种橡胶密封圈失效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随弹药长期贮存的橡胶密封圈,具体涉及该橡胶密封圈失效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常用的橡胶密封圈包括硅橡胶密封圈、氟橡胶密封圈、天然橡胶密封圈以及丁腈橡胶密封圈,这些橡胶密封圈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类弹药贮存结构中。由于橡胶自身分子结构上存在弱点,在随弹药长期贮存过程中,橡胶密封圈极易受机械应力、介质及空气中氧、温度、湿度的作用而发生吸氧老化或水解断链等老化行为,宏观上表现为橡胶密封圈产生累积永久变形,导致其压缩比减小而引起泄漏,丧失密封性能,是影响弹药产品贮存寿命的关键材料和薄弱环节。因此,合理评估随弹长贮的橡胶密封圈失效情况,极为必要。
目前,国内外一般采用两种方法检测随弹长贮的橡胶密封圈贮存失效情况,一是在实验室通过开展橡胶密封圈在3-4个恒定温度条件下的高温加速老化试验,采用阿伦尼乌斯模型外推获得自然贮存状态下的失效情况,二是到了橡胶密封圈设计寿命年限时,直接将其从弹药产品上拆下来,测定压缩永久变形率,判断其是否失效,能否满足使用要求。
阿伦尼乌斯模型外推法具有快速的优点,但由于阿伦尼乌斯模型中的表观活化能带有一定的假定性质,即加速老化试验采用的3-4个试验温度与外推贮存温度条件下的活化能不变,也即是活化能是与温度无关的常数,但这与实际情况是有出入的,一是在试验温度与贮存温度的差值较大时,加速老化机理与实际贮存老化机理可能不一致,表观活化能在加速老化过程中会发生变化,二是大量文献报道了橡胶密封圈在老化降解过程中的非阿伦尼乌斯行为,也即是在老化降解过程中表观活化能是变化的,因此这些情况都会导致高温加速老化外推获得的常温贮存寿命准确性不高。此外,采用3-4个温度点老化试验,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物力、人力。通过拆除橡胶密封圈并测定其压缩永久变形情况虽然具有准确性高的特点,但由于弹药属于“长期贮存、一次使用”产品,容易造成弹药浪费,拆卸费用太高,实际操作性极低。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弹长贮橡胶密封圈失效检测方法。
除特殊说明外,本发明所述高度是指橡胶密封圈本体截面的高度。
本发明目的是采用如下所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随弹长贮橡胶密封圈失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选取不少于5个用于弹药贮存的全新橡胶密封圈,采用与随弹贮存过程中相同的施压方向和压缩比进行应力加载;压缩比计算公式:
P=(h0-h1)/h0*100% [1]
式中h0为橡胶密封圈初始高度,h1为橡胶密封圈经应力加载后达到的规定高度;
本步骤中,应力加载所用工具可以采用国标GB/T 5720-2008《O形橡胶密封圈试验方法》中的标准压缩夹具,也可以根据橡胶密封圈的规格制作非标夹具,不论选用何种夹具,都需要确保施压方向与橡胶密封圈在使用过程中的受压方向相同;当随弹使用的橡胶密封圈为径向受压时,采用径向施压进行应力加载;当随弹使用的橡胶密封圈为轴向受压时,采用轴向施压进行应力加载;
步骤2:对步骤1中处于加载状态下的橡胶密封圈分别进行不同老化周期的老化试验,在不同老化周期,每次取出一个橡胶密封圈,先在标准温、湿度环境下恢复1小时,然后采用橡胶测厚仪测量橡胶密封圈高度h2(即橡胶密封圈恢复到自由状态后的高度),精确到0.01mm,并计算其残余压缩永久变形率y;残余压缩永久变形率计算公式:
y={1-(h0-h2)/(h0-h1)}*100% [2]
式中,h0为橡胶密封圈初始高度,h1为橡胶密封圈经应力加载后达到的规定高度;
本步骤中,老化试验采用湿热老化试验或高温老化试验,其中,湿热老化试验的试验条件为80℃、90%RH,高温老化试验的试验条件为80℃;
步骤3:从步骤2中经老化试验后的各个橡胶密封圈表面分别截取细薄片,单个橡胶密封圈的细薄片截取量为50mg-150mg,精确到0.1mg,采用核磁共振交联密度仪测定细薄片表面交联密度X1,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测定细薄片表面氧元素相对原子含量X2
步骤4:基于一对多线性回归分析的数学模型,对步骤2、步骤3中各个橡胶密封圈残余压缩永久变形率y、细薄片表面交联密度X1、细薄片表面氧元素相对原子含量X2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残余压缩永久变形率回归分析预测方程
式中b0、b1、b2均为回归系数;
步骤5:从已随弹贮存T时间后的橡胶密封圈表面截取细薄片,截取量50mg-60mg,精确到0.1mg,采用核磁共振交联密度仪测定细薄片表面交联密度X1,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测定细薄片表面氧元素相对原子含量X2
步骤6:将步骤5中测得的数据代入步骤4的回归分析预测方程式[3]中,求解出随弹贮存了T时间后的橡胶密封圈残余压缩永久变形率,结合设计失效临界值εc,给出检测结果,若则检测结果为未失效,若则检测结果为已失效。
本发明通过建立橡胶密封圈微观损伤情况与残余压缩永久变形率(宏观性能退化)的关联模型,深入揭示了其老化过程中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能够真实、有效地检测随弹长贮的橡胶密封圈失效情况。
采用本发明检测方法,无需将橡胶密封圈从弹药产品上拆解下来,只需要在处于使用状态下的橡胶密封圈表面截取微量(50mg-60mg)细薄片,截取微量细薄片后的橡胶密封圈可以继续使用,实现了随弹长期贮存的橡胶密封圈的无损检测。
采用本发明检测方法,操作过程简单、快捷,检测费用低。
采用本发明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与实测结果非常接近,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实测结果通过“将橡胶密封圈从弹药产品上拆下来,采用橡胶测厚仪测其高度,并计算其残余压缩永久变形率”的方法获得。
采用本发明检测方法,不会造成弹药浪费,实际操作性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在此指出以下实施例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内容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一种随弹长贮橡胶密封圈失效检测方法,该方法依次以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1:选取6个用于弹药包装筒上的全新丁腈橡胶密封圈(高度3mm),采用与随弹贮存过程中相同的施压方向和压缩比进行应力加载,具体地,采用非标夹具先对每个全新橡胶密封圈进行径向应力加载,其压缩比为22.3%,压缩比计算公式为P=(h0-h1)/h0*100%,式中h0为橡胶密封圈初始高度,h1为橡胶密封圈经应力加载后达到的规定高度;
步骤2:将步骤1中处于加载状态下的6个丁腈橡胶密封圈分别放入湿热试验箱,设定湿热试验条件为80℃、90%RH,分别开展不同老化周期的湿热老化试验;待6个丁腈橡胶密封圈分别在湿热试验箱中老化0天、10天、20天、30天、47天、75天时(即第1个丁腈橡胶密封圈的老化周期为0天、第2个丁腈橡胶密封圈老化周期为10天,以此类推),每次取出一个橡胶密封圈置于标准温、湿度环境下恢复1小时,然后采用橡胶测厚仪测量丁腈橡胶密封圈高度h2,即丁腈橡胶密封圈恢复到自由状态后的高度,精确到0.01mm,并根据公式y={1-(h0-h2)/(h0-h1)}*100%计算残余压缩永久变形率y,结果见表1;
步骤3:从步骤2中经老化试验后的丁腈橡胶密封圈表面分别截取细薄片,单个丁腈橡胶密封圈的细薄片截取量为100-150mg,精确到0.1mg,采用核磁共振交联密度仪测定细薄片表面交联密度X1,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测定细薄片表面氧元素相对原子含量X2,测试数据见表1;
表1丁腈橡胶密封圈残余压缩永久变形率、表面交联密度与表面氧元素相对原子含量
步骤4:基于一对多线性回归分析的数学模型,对步骤2和步骤3中经老化试验后的丁腈橡胶密封圈残余压缩永久变形率y(随机变量)、细薄片表面交联密度X1(自变量)、细薄片表面氧元素相对原子含量X2(自变量)进行相关关系统计分析,建立残余压缩永久变形率回归分析预测方程,即:经计算:
于是,正规方程组为
解此方程组,得回归系数值为
b1=-1.63,b2=-3.98
因此,所求预测回归方程为:
步骤5:从已随弹贮存10年时间的丁腈橡胶密封圈表面截取细薄片,截取量50mg,精确到0.1mg,采用核磁共振交联密度仪测得该细薄片表面交联密度X1为12.91*10-5mol/cm3,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测得该细薄片表面的氧元素相对原子含量X2为19.2%;
步骤6:将步骤5中测定出的数据代入步骤4式的回归分析预测方程式[4]中,求解出随弹贮存10年时间后的丁腈橡胶密封圈残余压缩永久变形率为63.41%,结合设计失效临界值εc=50%,可见说明该丁腈橡胶密封圈未失效,不需更换橡胶密封圈,可继续使用。
对比实施例1,采用实测法检测随弹长贮橡胶密封圈的失效情况。将已随弹贮存10年时间的丁腈橡胶密封圈(该丁腈橡胶密封圈对应的原始高度h0为3mm,使用过程中受压时的高度h1为2.33mm,压缩比为22.3%)从弹药产品上拆下来,均匀选取五个部位,采用橡胶测厚仪测量其恢复到自由状态时的高度h2,并计算其残余压缩永久变形率,结果见表2;
表2随弹贮存10年时间的丁腈橡胶密封圈残余压缩永久变形率
比较实施例1步骤6中的检测结果与对比实施例1中的检测结果可知,随弹贮存了10年时间的丁腈橡胶密封圈残余压缩永久变形率误差较小,差值为4.61%。
实施例2
一种随弹长贮橡胶密封圈失效检测方法,该方法依次以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1:选取6个用于弹药驾驶仪上的新丁腈橡胶密封圈(高度2.5mm),采用与随弹贮存过程中相同的施压方向和压缩比进行应力加载,具体地,采用非标夹具先对每个全新橡胶密封圈进行径向应力加载,其压缩比为25%,压缩比计算公式为P=(h0-h1)/h0*100%,式中h0为丁腈橡胶密封圈初始高度,h1为丁腈橡胶密封圈经应力加载后达到的规定高度;
步骤2:将步骤1中处于加载状态下的6个丁腈橡胶密封圈分别放入高温老化试验箱,设定高温试验条件为80℃,分别开展不同老化周期的高温老化试验;待6个丁腈橡胶密封圈分别在高温老化试验箱中老化0天、3天、17天、32天、59天、94天后(即第1个丁腈橡胶密封圈的老化周期为0天、第2个丁腈橡胶密封圈的老化周期为3天,以此类推),每次取出一个橡胶密封圈置于标准温、湿度环境下恢复1小时,然后采用橡胶测厚仪测量丁腈橡胶密封圈高度h2,即丁腈橡胶密封圈恢复到自由状态后的高度,精确到0.01mm,并根据公式y={1-(h0-h2)/(h0-h1)}*100%计算残余压缩永久变形率y,结果见表3;
步骤3:从步骤2中经老化试验后的丁腈橡胶密封圈表面分别截取细薄片,单个丁腈橡胶密封圈的细薄片截取量为50-150mg,精确到0.1mg,采用核磁共振交联密度仪测定细薄片表面交联密度X1,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测定细薄片表面的氧元素相对原子含量X2,测试数据见表3;
表3丁腈橡胶密封圈残余压缩永久变形率、表面交联密度与表面氧元素相对原子含量
步骤4:基于一对多线性回归分析的数学模型,对步骤2和步骤3中经老化试验后的丁腈橡胶密封圈残余压缩永久变形率y(随机变量)、细薄片表面交联密度X1(自变量)、细薄片表面氧元素相对原子含量X2(自变量)进行相关关系统计分析,建立残余压缩永久变形率回归分析预测方程,即:经计算:
于是正规方程组为
解此方程组,得回归系数值为
b1=-10.16,b2=-5.62
因此所求预测回归方程为:
步骤5:从已随弹贮存10年时间的丁腈橡胶密封圈表面截取细薄片,截取量60mg,精确到0.1mg,采用核磁共振交联密度仪测得该细薄片表面交联密度X1为12.65*10-5mol/cm3,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测得该细薄片表面氧元素相对原子含量X2为17.21%;
步骤6:将步骤5中测定出的数据代入步骤4的回归分析预测方程式[5]中,求解出随弹贮存10年时间后的丁腈橡胶密封圈残余压缩永久变形率为56.53%,结合设计失效临界值εc=50%,可见说明该丁腈橡胶密封圈未失效,不需更换橡胶密封圈,可继续使用。
对比实施例2,采用实测法检测随弹长贮橡胶密封圈的失效情况。将已随弹贮存了10时间的丁腈橡胶密封圈(该丁腈橡胶密封圈对应的原始高度h0为2.5mm,使用过程中受压时的高度h1为1.875mm,压缩比为25%)从弹药产品上拆下来,均匀选取五个部位,采用橡胶测厚仪测量其恢复到自由状态时的高度h2,并计算其残余压缩永久变形率,结果见表4;
表4随弹贮存10年时间的丁腈橡胶密封圈残余压缩永久变形率
比较实施例2步骤5中的检测结果与对比实施例2中的检测结果可知,随弹贮存了10年时间的丁腈橡胶密封圈残余压缩永久变形率误差较小,差值为4.53%。
参照实施例1或实施例2,弹药产品上硅橡胶密封圈、氟橡胶密封圈和天然橡胶密封圈的失效情况均可以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检测。

Claims (1)

1.一种橡胶密封圈失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选取不少于5个用于弹药贮存的全新橡胶密封圈,采用与随弹贮存过程中相同的施压方向和压缩比进行应力加载;压缩比计算公式:
P=(h0-h1)/h0*100% [1]
式中h0为橡胶密封圈初始高度,h1为橡胶密封圈经应力加载后达到的规定高度;
步骤2:对步骤1中处于加载状态下的橡胶密封圈分别进行不同老化周期的老化试验,在不同老化周期,每次取出一个橡胶密封圈,先在标准温、湿度环境下恢复1小时,然后采用橡胶测厚仪测量橡胶密封圈高度h2,精确到0.01mm,并计算其残余压缩永久变形率y;残余压缩永久变形率计算公式:
y={1-(h0-h2)/(h0-h1)}*100% [2]
式中,h0为橡胶密封圈初始高度,h1为橡胶密封圈经应力加载后达到的规定高度;
步骤3:从步骤2中经老化试验后的各个橡胶密封圈表面分别截取细薄片,单个橡胶密封圈的细薄片截取量为50mg-150mg,精确到0.1mg,采用核磁共振交联密度仪测定细薄片表面交联密度X1,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测定细薄片表面氧元素相对原子含量X2
步骤4:基于一对多线性回归分析的数学模型,对步骤2、步骤3中各个橡胶密封圈残余压缩永久变形率y、细薄片表面交联密度X1、细薄片表面氧元素相对原子含量X2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残余压缩永久变形率回归分析预测方程
式中,b0、b1、b2均为回归系数;
步骤5:从已随弹贮存T时间后的橡胶密封圈表面截取细薄片,截取量50mg-60mg,精确到0.1mg,采用核磁共振交联密度仪测定细薄片表面交联密度X1,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测定细薄片表面氧元素相对原子含量X2
步骤6:将步骤5中测定出的数据代入步骤4的回归分析预测方程式[3]中,求解出随弹贮存T时间后的橡胶密封圈残余压缩永久变形率,结合设计失效临界值εc,给出检测结果,若则检测结果为未失效,若则检测结果为已失效。
CN201810064289.1A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橡胶密封圈失效检测方法 Active CN1083033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64289.1A CN108303317B (zh)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橡胶密封圈失效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64289.1A CN108303317B (zh)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橡胶密封圈失效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03317A true CN108303317A (zh) 2018-07-20
CN108303317B CN108303317B (zh) 2020-04-07

Family

ID=628662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64289.1A Active CN108303317B (zh) 2018-01-23 2018-01-23 一种橡胶密封圈失效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03317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4077A (zh) * 2018-08-14 2019-02-1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交联凝胶热稳定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9470793A (zh) * 2018-12-21 2019-03-15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电子元器件灌封胶贮存环境损伤机理分析方法
CN110889187A (zh) * 2018-09-10 2020-03-17 湖南银杏可靠性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基于等退化量时间Pearson系数的加速贮存与自然贮存退化数据一致性检验法
CN113267285A (zh) * 2021-05-31 2021-08-17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管廊安装防水胶圈截面应力检测方法
CN113295400A (zh) * 2021-05-24 2021-08-24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一种橡胶密封寿命评估方法
CN113916763A (zh) * 2021-10-22 2022-01-11 山东大学 一种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湿热老化寿命预测的方法
CN113960298A (zh) * 2021-10-22 2022-01-21 山东大学 一种硅橡胶湿热老化性能预测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6889A (zh) * 2014-09-11 2014-12-24 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试验中心 橡胶密封圈的贮存寿命优化设计方法
CN104634950B (zh) * 2014-06-30 2016-04-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利用变活化能分析硅橡胶老化机理的方法
JP2017187404A (ja) * 2016-04-06 2017-10-1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ゴムの歪み予測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34950B (zh) * 2014-06-30 2016-04-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利用变活化能分析硅橡胶老化机理的方法
CN104236889A (zh) * 2014-09-11 2014-12-24 航天科工防御技术研究试验中心 橡胶密封圈的贮存寿命优化设计方法
JP2017187404A (ja) * 2016-04-06 2017-10-12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ゴムの歪み予測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封先河,等: "压缩氟硅橡胶O形密封圈蠕变/老化行为研究", 《中国科学: 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
魏小琴,等: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研究氟硅橡胶的热氧老化机理", 《橡 胶 工 业》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4077A (zh) * 2018-08-14 2019-02-1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交联凝胶热稳定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9324077B (zh) * 2018-08-14 2022-03-29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物交联凝胶热稳定性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889187A (zh) * 2018-09-10 2020-03-17 湖南银杏可靠性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基于等退化量时间Pearson系数的加速贮存与自然贮存退化数据一致性检验法
CN109470793A (zh) * 2018-12-21 2019-03-15 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九研究所 电子元器件灌封胶贮存环境损伤机理分析方法
CN113295400A (zh) * 2021-05-24 2021-08-24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一种橡胶密封寿命评估方法
CN113295400B (zh) * 2021-05-24 2022-05-24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一种橡胶密封寿命评估方法
CN113267285A (zh) * 2021-05-31 2021-08-17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管廊安装防水胶圈截面应力检测方法
CN113267285B (zh) * 2021-05-31 2022-07-26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管廊安装防水胶圈截面应力检测方法
CN113916763A (zh) * 2021-10-22 2022-01-11 山东大学 一种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湿热老化寿命预测的方法
CN113960298A (zh) * 2021-10-22 2022-01-21 山东大学 一种硅橡胶湿热老化性能预测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03317B (zh) 2020-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03317A (zh) 一种橡胶密封圈失效检测方法
CN108700485B (zh) 泄漏检查装置及方法
CN108279162B (zh) 一种橡胶密封圈压力加载装置及压力加载试验方法
CN111458225B (zh)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密封材料的寿命预测方法
CN102073006B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电性能标定方法
CN102564696A (zh) 便携式真空规校准系统及方法
CN115266731B (zh) 一种o型密封圈生产合格的检测方法
US20190339155A1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equipment leaks
CN108387346B (zh) 一种液体火箭发动机推进剂供应管路的气密检漏方法
JP2004132245A (ja) タービンの点検診断方法及び点検診断装置
CN102589809A (zh) 一种便携式检漏仪校准系统及方法
US674562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specting dovetail slot width for gas turbine engine disk
CN111380772A (zh) 长期贮存产品内部的橡胶类密封件贮存寿命的测定方法
CN202442842U (zh) 一种便携式真空规校准装置
US20210148783A1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leaks from pressurized equipment
CN202420769U (zh) 一种便携式检漏仪校准装置
CN104132707A (zh) 一种密闭容器的容积标定系统及方法
CN115165582A (zh) 一种核电站大口径真空系统爆破膜剩余寿命评估方法
CN116104750A (zh) 一种测试水泵流量扬程的方法及装置
CN112560237B (zh) 一种燃气胶管的寿命快速测试方法及其测试系统
CN109580118A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用金属密封圈密封性检测的方法
CN111024297B (zh) 一种基于多压力传感器的内腔压力检测校准方法
CN111473833A (zh) 一种容积替代法真空腔体容积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108572134B (zh) 管材剩余寿命的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
CN110736671B (zh) 一种管件硬度异常部位的监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