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9003A - 一种多色陶瓷产品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色陶瓷产品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99003A
CN108299003A CN201711461244.XA CN201711461244A CN108299003A CN 108299003 A CN108299003 A CN 108299003A CN 201711461244 A CN201711461244 A CN 201711461244A CN 108299003 A CN108299003 A CN 1082990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
adhesion promoter
zirconium oxide
ceramic segment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4612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99003B (zh
Inventor
柯冰
彭毅萍
谢庆丰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anus Intelligent Group Corp Ltd
Dongguan Huajing Powder Metallu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anus Intelligent Group Corp Ltd, Dongguan Huajing Powder Metallu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anus Intelligent Group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46124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9900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990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90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990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90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7/00Joining burned ceramic articles with other burned ceramic articles or other articles by heating
    • C04B37/003Joining burned ceramic articles with other burned ceramic articles or other articles by heating by means of an interlayer consisting of a combination of materials selected from glass, or ceramic material with metals, metal oxides or metal sal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35/00Shaped ceramic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position; Ceramics composition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622Forming processes; Processing powder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preparatory to the manufacturing of ceramic products
    • C04B35/64Burning or sintering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5/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starting mixtures or sintered ceramic products
    • C04B2235/65Aspects relating to heat treatments of ceramic bodies such as green ceramics or pre-sintered ceramics, e.g. burning, sintering or melting processes
    • C04B2235/656Aspects relating to heat treatments of ceramic bodies such as green ceramics or pre-sintered ceramics, e.g. burning, sintering or melting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heating conditions during heat treatment
    • C04B2235/6567Treatment tim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7/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laminates or to joining of ceramic articles with other articles by heating
    • C04B2237/02Aspects relating to interlayers, e.g. used to join ceramic articles with other articles by heating
    • C04B2237/04Ceramic interlayers
    • C04B2237/06Oxidic interlayers
    • C04B2237/068Oxidic interlayers based on refractory oxides, e.g. zircon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37/00Aspects relating to ceramic laminates or to joining of ceramic articles with other articles by heating
    • C04B2237/30Composition of layers of ceramic laminates or of ceramic or metallic articles to be joined by heating, e.g. Si substrates
    • C04B2237/32Ceramic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ornments (AREA)
  • Compositions Of Oxide Ceramic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色陶瓷产品及制备方法,该多色陶瓷产品包括至少第一色陶瓷部分和第二色陶瓷部分,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与所述第二色陶瓷部分相结合的界面处涂覆一层氧化锆助粘剂,所述氧化锆助粘剂层在烧结时会存在液相和固相并存的现象,利用该氧化锆助粘剂层的液相烧结原理使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和所述第二色陶瓷部分相互紧密连接。该多色陶瓷产品的不同色部分结合十分紧密,不仅不同颜色部分边界效果好,结合强度更是显著提高,有效地避免了不同色的部分发生脱离或分裂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多色陶瓷产品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产品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多色陶瓷产品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氧化锆陶瓷产品,如手表、手环、戒指、项链、手机背板等,基本上都是单一颜色,若采用陶瓷表面处理(pvd等)的方式来增加配色,则达不到陶瓷的高硬度高耐磨等特性。现有工艺都是一种粉料配色后脱脂烧结成产品,没有色彩的多样性,或者是两种颜色的成品黏合在一起,没有一体化效果,两种颜色的成品黏合方式结合并不牢,结构强度低,不同色的部分容易脱离或分裂。因此,亟待以新的方式实现陶瓷双色一体化效果,克服上述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色陶瓷产品及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色陶瓷产品,包括至少第一色陶瓷部分和第二色陶瓷部分,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与所述第二色陶瓷部分相结合的界面处具有氧化锆助粘剂层,所述氧化锆助粘剂层烧结时存在液相和固相并存的现象,利用所述氧化锆助粘剂层的液相烧结原理使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和所述第二色陶瓷部分相互紧密连接。
进一步地:
所述氧化锆助粘剂层的厚度在30微米以内。
所述氧化锆助粘剂层的厚度在5-30微米。
所述氧化锆助粘剂层的厚度在15-25微米。
所述氧化锆助粘剂的粒径为3-10微米。
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和第二色陶瓷部分为不同颜色的纳米级氧化锆粉料形成的氧化锆陶瓷。
所述氧化锆助粘剂包含70-90wt%的ZrO2、3-10wt%的Y2O3、0.8-5wt%的Bi2O3、0.5-5wt%的ZnO、0.6-5wt%的B2O3、0.2-2wt%的SiO2、0.5-3wt%的MgO。
ZrO2与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及所述第二色陶瓷部分采用相同的纳米级氧化锆。
一种制备所述的多色陶瓷产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第一色陶瓷部分;
S2、在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待与第二色陶瓷部分相结合的表面上涂覆氧化锆助粘剂层;
S3、在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上制作第二色陶瓷部分,使所述第二色陶瓷部分与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通过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表面上的所述氧化锆助粘剂层紧密连接。
进一步地:
步骤S2中,通过喷涂方式将氧化锆助粘剂涂覆在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的所述表面上而形成所述氧化锆助粘剂层。
步骤S1和S3中,分别使用单色模具和双色模具,通过干压成型第一色陶瓷部分坯体和第二色陶瓷部分坯体;步骤S3在干压成型之后还包括:
将双色坯体进行等静压处理;
将产品放置于隧道烧结炉中,烧结温度1450℃±10℃,烧结时间24-48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本发明提供的多色陶瓷产品,其至少第一色陶瓷部分与第二色陶瓷部分相结合的界面处具有氧化锆助粘剂层,利用该氧化锆助粘剂层烧结时存在液相和固相并存的现象,利用该氧化锆助粘剂层的液相烧结原理,使第一色陶瓷部分和第二色陶瓷部分能够相当好地相互紧密连接在一起。
以本发明的方式实现多色(如双色)一体化陶瓷产品,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多色陶瓷产品一体化效果差的缺陷,本发明的多色陶瓷产品的不同色部分结合十分紧密,不仅不同颜色部分边界效果好,结合强度更是显著提高,有效地避免了不同色的部分发生脱离或分裂现象。通过本发明来增加陶瓷产品的色彩多样性,有利于保持陶瓷产品的高硬度高耐磨等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成型的第一色陶瓷部分坯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涂覆有氧化锆助粘剂层的第一色陶瓷部分坯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将涂覆有氧化锆助粘剂层的第一色陶瓷部分坯体放入模具内以待结合第二色陶瓷部分坯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色陶瓷部分坯体与第二色陶瓷部分坯体通过氧化锆助粘剂层结合后形成的双色坯体的截面示意图;
图5展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产品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及其应用。
参阅图1至图4,在一种实施例中,一种多色陶瓷产品,包括至少第一色陶瓷部分1和第二色陶瓷部分2,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1与所述第二色陶瓷部分2相结合的界面处具有氧化锆助粘剂层3,所述氧化锆助粘剂层3烧结时存在液相和固相并存的现象,利用该氧化锆助粘剂层3的液相烧结原理使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1和所述第二色陶瓷部分2相互紧密连接。以这种结构实现多色(如双色)一体化陶瓷产品,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的多色陶瓷产品一体化效果差的缺陷,本发明的多色陶瓷产品的不同色部分结合十分紧密,颜色分界质量好。具体来说,该多色陶瓷产品不仅不同颜色部分边界效果好,而且结合强度显著提高,有效地避免了不同色的部分发生脱离或分裂现象。通过本发明来增加陶瓷产品的色彩多样性,有利于保持陶瓷产品的高硬度高耐磨等特性。
所述多色陶瓷产品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的壳体部件,如手机的背板。
在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1与所述第二色陶瓷部分2相结合的界面为阶梯形状。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氧化锆助粘剂层3的厚度在30微米以内。
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氧化锆助粘剂层3的厚度在5-30微米。
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氧化锆助粘剂层3的厚度在15-25微米。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氧化锆助粘剂的粒径最大为3-10微米。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1和所述第二色陶瓷部分2为不同颜色的纳米级氧化锆粉料形成的氧化锆陶瓷。
例如,可配制两种不同颜色的纳米级氧化锆粉料,如黑色和蓝色等,不同颜色粉料须采用同一规格氧化锆粉体进行调色,以分别制备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和第二色陶瓷部分。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氧化锆助粘剂包含70-90wt%的ZrO2、3-10wt%的Y2O3、0.8-5wt%的Bi2O3、0.5-5wt%的ZnO、0.6-5wt%的B2O3、0.2-2wt%的SiO2、0.5-3wt%的MgO。经验证,采用该配方的氧化锆助粘剂层优势突出,烧结时液、固相并存且液相烧结所产生的连接效果最为有利,使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1和所述第二色陶瓷部分2能够充分地紧密连接,并且两部分的色边界区分明显,参阅图5所示。
优选地,ZrO2与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及所述第二色陶瓷部分采用相同的纳米级氧化锆。
参阅图1至图4,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一种制备所述的多色陶瓷产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第一色陶瓷部分1;
S2、在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1待与第二色陶瓷部分2相结合的表面上形成氧化锆助粘剂层;
S3、在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1上制作第二色陶瓷部分2,使所述第二色陶瓷部分1与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2通过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1表面上的所述氧化锆助粘剂层3紧密连接。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氧化锆助粘剂层3的厚度在30微米以内。
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氧化锆助粘剂层3的厚度在5-30微米。
在进一步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氧化锆助粘剂层3的厚度在15-25微米。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氧化锆助粘剂的粒径最大为3-10微米。
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氧化锆助粘剂为包含70-90wt%的ZrO2、3-10wt%的Y2O3、0.8-5wt%的Bi2O3、0.5-5wt%的ZnO、0.6-5wt%的B2O3、0.2-2wt%的SiO2、0.5-3wt%的MgO。
在优选实施例中,ZrO2与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及所述第二色陶瓷部分采用相同的纳米级氧化锆。
在优选实施例中,步骤S2中,通过喷涂方式将氧化锆助粘剂涂覆在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的所述表面上而形成所述氧化锆助粘剂层。
在优选实施例中,步骤S1和S3中,分别使用单色模具和双色模具,通过干压成型第一色陶瓷部分坯体和第二色陶瓷部分坯体。
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3在干压成型之后还包括:
将双色坯体进行等静压处理;
将产品放置于隧道烧结炉中,烧结温度1450℃±10℃,烧结时间24-48小时。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制备方法的具体实例。
以双色陶瓷为例,一种多色陶瓷产品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一、配料:配制两种不同颜色的纳米级氧化锆粉料,如黑色和蓝色等,不同颜色粉料须采用同一规格氧化锆粉体进行调色。
二、准备两套干压模具,其中一套为双色成品模,另一套为双色其中一色结构模具。
三、一次干压:把单色模具置于干压机中,将其中一种颜色的粉料填入单色模具中干压成型,单色坯脱模。
四、涂覆:采用喷涂方式将包含70-90wt%的ZrO2、3-10wt%的Y2O3、0.8-5wt%的Bi2O3、0.5-5wt%的ZnO、0.6-5wt%的B2O3、0.2-2wt%的SiO2、0.5-3wt%的MgO的氧化锆助粘剂涂覆在不同色陶瓷交界处。氧化锆助粘剂粒径最大为3-10微米,涂覆厚度为30微米以内。利用烧结时存在液相和固相并存的现象,利用该氧化锆助粘剂的液相烧结原理,实现多色陶瓷紧密连接。
五、二次干压:把双色成品模具置于另一台干压机中,将已制作的单色坯体放入双色模具中,填入另一种颜色粉料干压成型,双色坯脱模。
六、等静压处理:将双色坯置于等静压机中,通过湿式等静压法使双色坯更致密、更均匀。
七、烧结:将产品放置于隧道烧结炉中,针对内部形成有氧化锆助粘剂盐层的多色陶瓷产品,优选的烧结参数为:烧结温度1450℃±10℃,烧结时间24-48小时。
八、CNC处理:将烧结坯体通过CNC加工中心使用200#-800#金刚石磨头按要求加工产品外形等结构。
九、研磨:将CNC处理后的产品通过离心研磨机用高频瓷及120#绿碳化硅研磨72小时以上;或铜盘研磨配3-7μm钻石液研磨0.5-1小时,去除CNC工序产生的砂线。
十、曲面抛光:将研磨好的产品通过曲面抛光机,使用1-3μm钻石液以毛刷盘转速扫光0.5-1小时达到高光效果
十一、平面抛光:通过平面抛光机使用80-120nm硅溶胶配以聚氨酯磨皮抛光0.5-1.5小时达到高光效果。
一个产品实例如图5所示。
多色陶瓷产品的制备工艺类似如上,增开多色模具,工艺中顺序重复步骤四和五。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其还可以对这些已描述的实施方式做出若干替代或变型,而这些替代或变型方式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色陶瓷产品,包括至少第一色陶瓷部分和第二色陶瓷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与所述第二色陶瓷部分相结合的界面处具有氧化锆助粘剂层,所述氧化锆助粘剂层烧结时存在液相和固相并存的现象,利用所述氧化锆助粘剂层的液相烧结原理使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和所述第二色陶瓷部分相互紧密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色陶瓷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锆助粘剂层的厚度在30微米以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色陶瓷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锆助粘剂层的厚度在5-30微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色陶瓷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锆助粘剂层的厚度在15-25微米。
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多色陶瓷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锆助粘剂最大的粒径为3-10微米。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多色陶瓷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和第二色陶瓷部分为不同颜色的纳米级氧化锆粉料形成的氧化锆陶瓷。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多色陶瓷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锆助粘剂包含70-90wt%的ZrO2、3-10wt%的Y2O3、0.8-5wt%的Bi2O3、0.5-5wt%的ZnO、0.6-5wt%的B2O3、0.2-2wt%的SiO2、0.5-3wt%的MgO;优选地,ZrO2与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及所述第二色陶瓷部分采用相同的纳米级氧化锆。
8.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多色陶瓷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第一色陶瓷部分;
S2、在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待与第二色陶瓷部分相结合的表面上涂覆氧化锆助粘剂层;
S3、在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上制作第二色陶瓷部分,使所述第二色陶瓷部分与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通过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表面上的所述氧化锆助粘剂层紧密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通过喷涂方式将氧化锆助粘剂涂覆在所述第一色陶瓷部分的所述表面上而形成所述氧化锆助粘剂层。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和S3中,分别使用单色模具和双色模具,通过干压成型第一色陶瓷部分坯体和第二色陶瓷部分坯体;步骤S3在干压成型之后还包括:
将双色坯体进行等静压处理;
将产品放置于隧道烧结炉中,烧结温度1450℃±10℃,烧结时间24-48小时。
CN201711461244.XA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多色陶瓷产品及制备方法 Active CN1082990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61244.XA CN108299003B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多色陶瓷产品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61244.XA CN108299003B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多色陶瓷产品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9003A true CN108299003A (zh) 2018-07-20
CN108299003B CN108299003B (zh) 2020-04-07

Family

ID=62867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61244.XA Active CN108299003B (zh) 2017-12-28 2017-12-28 一种多色陶瓷产品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99003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66931A (zh) * 2019-10-31 2020-01-10 东莞信柏结构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多色陶瓷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92364A (zh) * 2019-02-20 2020-08-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2518947A (zh) * 2020-12-01 2021-03-19 深圳陶陶科技有限公司 陶瓷壳体的制备方法、制备模具及陶瓷壳体
CN113860884A (zh) * 2020-06-30 2021-12-3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色陶瓷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19158A1 (de) * 1982-05-21 1983-12-01 Dornier System Gmbh, 7990 Friedrichshafen Verbindungsmasse
JP2750790B2 (ja) * 1991-11-29 1998-05-13 菊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状接着材および接合方法
CN1687992A (zh) * 2005-05-13 2005-10-26 范琳 一种无铅银电极浆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1014552A (zh) * 2004-07-12 2007-08-08 通用电气公司 陶瓷粘结组合物、制造方法,以及包含它的制品
CN101265119A (zh) * 2008-04-29 2008-09-17 天津大学 氧化锆烧结体的粘结方法
CN101269989A (zh) * 2008-05-05 2008-09-24 天津大学 氧化铝陶瓷的微波辅助连接方法
CN103880462A (zh) * 2012-12-21 2014-06-25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氧化锆陶瓷的低温粘结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19158A1 (de) * 1982-05-21 1983-12-01 Dornier System Gmbh, 7990 Friedrichshafen Verbindungsmasse
JP2750790B2 (ja) * 1991-11-29 1998-05-13 菊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ト状接着材および接合方法
CN101014552A (zh) * 2004-07-12 2007-08-08 通用电气公司 陶瓷粘结组合物、制造方法,以及包含它的制品
CN1687992A (zh) * 2005-05-13 2005-10-26 范琳 一种无铅银电极浆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1265119A (zh) * 2008-04-29 2008-09-17 天津大学 氧化锆烧结体的粘结方法
CN101269989A (zh) * 2008-05-05 2008-09-24 天津大学 氧化铝陶瓷的微波辅助连接方法
CN103880462A (zh) * 2012-12-21 2014-06-25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氧化锆陶瓷的低温粘结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方梦琪等: "谈创意在陶瓷设计中的作用", 《研究与探讨》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92364A (zh) * 2019-02-20 2020-08-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1592364B (zh) * 2019-02-20 2022-05-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陶瓷结构件的制作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0666931A (zh) * 2019-10-31 2020-01-10 东莞信柏结构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多色陶瓷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60884A (zh) * 2020-06-30 2021-12-3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色陶瓷及其制作方法
CN113860884B (zh) * 2020-06-30 2023-01-0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色陶瓷及其制作方法
CN112518947A (zh) * 2020-12-01 2021-03-19 深圳陶陶科技有限公司 陶瓷壳体的制备方法、制备模具及陶瓷壳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9003B (zh) 2020-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99003A (zh) 一种多色陶瓷产品及制备方法
CN103435369B (zh) 耐磨防滑干粒陶瓷砖的制造方法
CN105125413B (zh) 微创磨牙玻璃陶瓷贴面的制作方法
CN101935219A (zh) 一种高效碳化硅刚玉稀土陶瓷复合砂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5837206A (zh) 一种氧化锆陶瓷大型薄件器件制作方法
CN108298954A (zh) 一种陶瓷制作工艺流程
CN103449809B (zh) 一种氧化锆陶瓷质棋子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62977B (zh) 一种干式磨轮及其制作方法
CN204183374U (zh) 一种获得哑光效果抛釉砖的抛磨设备
CN109262477B (zh) 一种陶瓷金属复合结合剂、利用其得到的金刚石修整滚轮及该滚轮的制备方法
CN108685618A (zh) 一种烤瓷牙的制备工艺
CN105541322A (zh) 生产氧化锆基有色,特别是灰色,制品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得到的氧化锆基有色装饰制品
CN102233384A (zh) 陶瓷压盖模及其制造方法
CN104772693A (zh) 一种用于加工超硬陶瓷的金刚石研磨垫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14343A (zh) 一种梯度喷嘴的制备方法
CN112940535B (zh) 一种氧化锆陶瓷用红色色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204954602U (zh) 一种改进的陶瓷盘结构
CN104130033B (zh) 一种抛釉瓷砖的镀金工艺
CN107382311A (zh) 一种陶瓷器件的制备方法
CN104440612B (zh) 一种百洁布拉丝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09694A (zh) 一种绿珍珠花釉
CN106747473B (zh) 制作氮化硅陶瓷微珠的生产工艺
JP7292009B2 (ja) セラミックス接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08530033A (zh) 一种竹节插花瓶钧瓷工艺品的制作方法
CN108247814A (zh) 陶瓷后盖的制作方法及陶瓷后盖的制作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812

Address after: 523843 No. 2 Weifeng Road, Niushan External Economic Industrial Park, Dongcheng Stree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Dongguan Hua Jing powder metallurgy company limited

Address before: 523843 No. 2 Weifeng Road, Niushan External Economic Industrial Park, Dongcheng Stree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Dongguan Hua Jing powder metallurgy company limited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wins smart group Limited by Share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