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7941A - 一种汽车后盖及其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后盖及其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97941A
CN108297941A CN201711365622.4A CN201711365622A CN108297941A CN 108297941 A CN108297941 A CN 108297941A CN 201711365622 A CN201711365622 A CN 201711365622A CN 108297941 A CN108297941 A CN 1082979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ircular groove
groove
rear cover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6562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97941B (zh
Inventor
曹枢
曹一枢
段玉霞
白瑛
周文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Dawn Die and Stamp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Dawn Die and Stamp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Dawn Die and Stamp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Dawn Die and Stamp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6562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979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97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7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979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79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10Bonnets or lids, e.g. for trucks, tractors, busses, work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5/00Combined processes according to or processes combined with methods covered by groups B21D1/00 - B21D31/00
    • B21D35/002Processes combined with methods covered by groups B21D1/00 - B21D31/00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后盖及其加工方法,包括后盖本体,所述后盖本体为一面具有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后盖本体从开口向后盖本体的底面呈阶梯收缩状延伸,且每一层阶梯的侧面轮廓均呈曲线或圆弧状,所述后盖本体包括连接成一体结构的大壳体和小壳体,所述小壳体与大壳体的连接处的内、外部分均设置有圆角,所述小壳体其中一个外侧面上靠近底面设置有第一弧形凹槽,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相对的另一小壳体的外侧面上靠近底面设置有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凹槽与第二弧形凹槽的内凹方向相同。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后盖及其加工方法,提高了汽车后盖的使用寿命,而且生产出的汽车后盖质量好,合格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后盖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后盖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汽车行业正在蓬勃发展。汽车在制造过程中,涉及到很多零件和工序,每一种零件的设计、制造,都集结了设计者的很多心思,而且在制造过程中运用了很多制造工艺,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实属不易。目前汽车制造行业,在汽车后盖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麻烦,比如汽车后盖形状的设计的偏差,在生产过程中汽车后盖的冲压工序的细微变化,都会对产品造成严重影响,导致生产出不合格的产品。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后盖及其加工方法,对汽车后盖进行了新的设计,提高了汽车汽车后盖的使用寿命,而且生产出的汽车后盖质量好,合格率高。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后盖,包括后盖本体,所述后盖本体为一面具有开口的壳体结构;所述后盖本体从开口向后盖本体的底面呈阶梯收缩状延伸,且每一层阶梯的侧面轮廓均呈曲线或圆弧状。
进一步的,所述后盖本体包括连接成一体结构的大壳体和小壳体,所述小壳体与大壳体的连接处的内、外部分均设置有圆角;所述小壳体其中一个外侧面上靠近底面设置有第一弧形凹槽,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相对的另一小壳体的外侧面上靠近底面设置有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凹槽与第二弧形凹槽的内凹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后盖本体的开口的边缘向外水平延伸设置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与大壳体的边缘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延伸板的边缘弯折有翻边,所述翻边的弯折方向朝向后盖本体的底面。
进一步的,所述大壳体的侧面向后盖本体内部空腔凹陷的位置的延伸板上设置有多个圆形凹槽,所述圆形凹槽的底面高出于所述延伸板与开口同侧的板面;所述圆形凹槽为五个,且所有圆形凹槽的底面均开设有相同的孔,所述孔与圆形凹槽同心且小于圆形凹槽的直径。
进一步的,五个所述圆形凹槽分别为第一圆形凹槽、第二圆形凹槽、第三圆形凹槽、第四圆形凹槽和第五圆形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凹槽位于第一圆形凹槽与第二圆形凹槽之间,所述第二弧形凹槽位于第三圆形凹槽与第四圆形凹槽之间;
所述第四圆形凹槽和第五圆形凹槽之间的延伸板上设置有圆柱形空腔壳体,所述圆柱形空腔壳体靠近第四凹槽设置,所述第二凹槽与第三凹槽之间的大壳体的外底面设置有弧形空腔壳体,所述弧形空腔壳体与小壳体的侧面连接设置;所述圆柱形空腔壳体和弧形空腔壳体均与后盖本体的内部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加工汽车后盖本体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模结构和设置在其下方的下模结构,所述上模结构与下模结构之间设置有导向块,所述上模结构可沿导向块相对下模结构在竖直方向来回移动;
所述上模结构包括从上到下相对固定的上模板、上垫板和凹模,所述上模板上竖直设置有上模脚,所述凹模的形状为阶梯状;所述下模结构包括从下到上相对固定的下模板、下垫板、下固定板和凸模,所述下模板上竖直设置有下模脚,所述凸模的外形轮廓与凹模对应呈阶梯状。
进一步的,所述凹模内设置有上顶块,所述上顶块上部设置有第一弹簧,在合模状态下,所述上顶块压缩第一弹簧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结构还包括压料板,所述压料板底面设置有第二弹簧,在开模或合模状态下,所述压料板始终拉伸第二弹簧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下模结构还包括用于定位工件的定位块和用于限位的限位柱。
一种汽车后盖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工步骤如下:
步骤1:对原始料坯进行裁剪,完成汽车后盖的落料,得到料片;
步骤2:对步骤1中的料片进行初步成型;
步骤3:对步骤2中初步成型的料片进行第二次成型、第三次成型以及第四次成型,完成最终成型;
步骤4:对步骤3中的最终成型的工件进行定位,对工件的底面进行整形打凸;
步骤5:对整形打凸后的工件进行切边,将切边整圈废料切断,并进行冲孔,完成工件的切边冲孔;
步骤6:对完成切边冲孔的工件进行翻边,完成工件边缘的翻边;
步骤7:对完成翻边的工件进行压孔去毛刺,去除孔内的毛刺,加工完成,得到成品工件。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汽车后盖及其加工方法,汽车后盖本体设计为整体的一体结构,加强了汽车后盖不同形状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对汽车后盖进行了新的设计,提高了汽车汽车后盖的使用寿命,而且汽车后盖的生产方法利用的是冲压工序,对工件进行翻边冲孔和压孔去毛刺的时候加工非常方便,生产出的汽车后盖质量好,合格率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汽车后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汽车后盖的剖视图;
附图3为汽车后盖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一种汽车后盖,包括后盖本体,所述后盖本体为一面具有开口13的壳体结构;所述后盖本体从开口13向后盖本体的底面14呈阶梯收缩状延伸,且每一层阶梯的侧面轮廓均呈曲线或圆弧状,对汽车后盖进行了新的设计,且整体为一体结构,提高了汽车后盖的稳定性,使其具有较高的使用寿命。
所述后盖本体包括连接成一体结构的大壳体2和小壳体3,所述小壳体3与大壳体2的连接处的内、外部分均设置有圆角15,提高大壳体2与小壳体3连接的稳定性;所述小壳体3其中一个外侧面上靠近底面14设置有第一弧形凹槽10,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0相对的另一小壳体3的外侧面上靠近底面14设置有第二弧形凹槽11,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0与第二弧形凹槽11的内凹方向相同。
所述后盖本体的开口13的边缘向外水平延伸设置有延伸板1,所述延伸板1与大壳体2的边缘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延伸板1的边缘弯折有翻边6,所述翻边6的弯折方向朝向后盖本体的底面14。
所述大壳体2的侧面向后盖本体内部空腔凹陷的位置5的延伸板1上设置有多个圆形凹槽7,所述圆形凹槽7的底面高出于所述延伸板1与开口13同侧的板面;所述圆形凹槽7为五个,且所有圆形凹槽7的底面均开设有相同的孔4,所述孔4与圆形凹槽7同心且小于圆形凹槽7的直径,方便进行后盖的固定。
五个所述圆形凹槽7分别为第一圆形凹槽71、第二圆形凹槽72、第三圆形凹槽73、第四圆形凹槽74和第五圆形凹槽75,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0位于第一圆形凹槽71与第二圆形凹槽72之间,所述第二弧形凹槽11位于第三圆形凹槽73与第四圆形凹槽74之间。
所述第四圆形凹槽74和第五圆形凹槽75之间的延伸板1上设置有圆柱形空腔壳体12,所述圆柱形空腔壳体12靠近第四凹槽74设置,所述第二凹槽72与第三凹槽73之间的大壳体2的外底面设置有弧形空腔壳体13,所述弧形空腔壳体13与小壳体3的侧面连接设置;所述圆柱形空腔壳体12和弧形空腔壳体13均与后盖本体的内部连通,圆柱形空腔壳体12和弧形空腔壳体13与后盖本体为一体结构。
一种汽车后盖的加工方法,加工步骤如下:
步骤1:对原始料坯进行裁剪,完成汽车后盖的落料,得到料片;
步骤2:对步骤1中的料片进行初步成型;
步骤3:对步骤2中初步成型的料片进行第二次成型、第三次成型以及第四次成型,完成最终成型;
步骤4:对步骤3中的最终成型的工件进行定位,对工件的底面进行整形打凸;
步骤5:对整形打凸后的工件进行切边,将切边整圈废料切断,并进行冲孔,完成工件的切边冲孔;
步骤6:对完成切边冲孔的工件进行翻边,完成工件边缘的翻边;
步骤7:对完成翻边的工件进行压孔去毛刺,去除孔内的毛刺,加工完成,得到成品工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汽车后盖,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盖本体,所述后盖本体为一面具有开口(13)的壳体结构;所述后盖本体从开口(13)向后盖本体的底面(14)呈阶梯收缩状延伸,且每一层阶梯的侧面轮廓均呈曲线或圆弧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本体包括连接成一体结构的大壳体(2)和小壳体(3),所述小壳体(3)与大壳体(2)的连接处的内、外部分均设置有圆角(15);所述小壳体(3)其中一个外侧面上靠近底面(14)设置有第一弧形凹槽(10),与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0)相对的另一小壳体(3)的外侧面上靠近底面(14)设置有第二弧形凹槽(11),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0)与第二弧形凹槽(11)的内凹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本体的开口(13)的边缘向外水平延伸设置有延伸板(1),所述延伸板(1)与大壳体(2)的边缘连接为一体结构;所述延伸板(1)的边缘弯折有翻边(6),所述翻边(6)的弯折方向朝向后盖本体的底面(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壳体(2)的侧面向后盖本体内部空腔凹陷的位置(5)的延伸板(1)上设置有多个圆形凹槽(7),所述圆形凹槽(7)的底面高出于所述延伸板(1)与开口(13)同侧的板面;所述圆形凹槽(7)为五个,且所有圆形凹槽(7)的底面均开设有相同的孔(4),所述孔(4)与圆形凹槽(7)同心且小于圆形凹槽(7)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后盖,其特征在于:五个所述圆形凹槽(7)分别为第一圆形凹槽(71)、第二圆形凹槽(72)、第三圆形凹槽(73)、第四圆形凹槽(74)和第五圆形凹槽(75),所述第一弧形凹槽(10)位于第一圆形凹槽(71)与第二圆形凹槽(72)之间,所述第二弧形凹槽(11)位于第三圆形凹槽(73)与第四圆形凹槽(74)之间;
所述第四圆形凹槽(74)和第五圆形凹槽(75)之间的延伸板(1)上设置有圆柱形空腔壳体(12),所述圆柱形空腔壳体(12)靠近第四凹槽(74)设置,所述第二凹槽(72)与第三凹槽(73)之间的大壳体(2)的外底面设置有弧形空腔壳体(13),所述弧形空腔壳体(13)与小壳体(3)的侧面连接设置;所述圆柱形空腔壳体(12)和弧形空腔壳体(13)均与后盖本体的内部连通。
6.一种汽车后盖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工步骤如下:
步骤1:对原始料坯进行裁剪,完成汽车后盖的落料,得到料片;
步骤2:对步骤1中的料片进行初步成型;
步骤3:对步骤2中初步成型的料片进行第二次成型、第三次成型以及第四次成型,完成最终成型;
步骤4:对步骤3中的最终成型的工件进行定位,对工件的底面进行整形打凸;
步骤5:对整形打凸后的工件进行切边,将切边整圈废料切断,并进行冲孔,完成工件的切边冲孔;
步骤6:对完成切边冲孔的工件进行翻边,完成工件边缘的翻边;
步骤7:对完成翻边的工件进行压孔去毛刺,去除孔内的毛刺,加工完成,得到成品工件。
CN201711365622.4A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汽车后盖及其加工方法 Active CN1082979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65622.4A CN108297941B (zh)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汽车后盖及其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65622.4A CN108297941B (zh)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汽车后盖及其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7941A true CN108297941A (zh) 2018-07-20
CN108297941B CN108297941B (zh) 2023-11-17

Family

ID=62870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65622.4A Active CN108297941B (zh) 2017-12-18 2017-12-18 一种汽车后盖及其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9794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8434A (zh) * 2018-12-17 2019-03-19 无锡曙光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出气端锥及其加工方法
CN109555588A (zh) * 2018-12-18 2019-04-02 无锡曙光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出气端锥上壳体外壳及其加工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54449A (ja) * 2001-06-05 2003-02-26 Toyota Motor Corp 車体パネル
JP2013023184A (ja) * 2011-07-26 2013-02-04 Toyota Industries Corp 輸送機器用外板パネル及び輸送機器用外板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203637952U (zh) * 2013-12-16 2014-06-11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后盖外板结构
CN104815923A (zh) * 2015-04-28 2015-08-05 中山鑫辉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密封盖的冲压工序
CN105081131A (zh) * 2015-08-25 2015-11-25 无锡贺邦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轮辐板冲压工艺
CN205227121U (zh) * 2015-11-11 2016-05-11 广州纽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与安定器一体式安装的汽车大灯后盖
CN207889831U (zh) * 2017-12-18 2018-09-21 无锡曙光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盖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54449A (ja) * 2001-06-05 2003-02-26 Toyota Motor Corp 車体パネル
JP2013023184A (ja) * 2011-07-26 2013-02-04 Toyota Industries Corp 輸送機器用外板パネル及び輸送機器用外板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203637952U (zh) * 2013-12-16 2014-06-11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后盖外板结构
CN104815923A (zh) * 2015-04-28 2015-08-05 中山鑫辉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密封盖的冲压工序
CN105081131A (zh) * 2015-08-25 2015-11-25 无锡贺邦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轮辐板冲压工艺
CN205227121U (zh) * 2015-11-11 2016-05-11 广州纽威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与安定器一体式安装的汽车大灯后盖
CN207889831U (zh) * 2017-12-18 2018-09-21 无锡曙光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后盖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88434A (zh) * 2018-12-17 2019-03-19 无锡曙光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出气端锥及其加工方法
CN109555588A (zh) * 2018-12-18 2019-04-02 无锡曙光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出气端锥上壳体外壳及其加工方法
CN109555588B (zh) * 2018-12-18 2023-11-17 无锡曙光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出气端锥上壳体外壳及其加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7941B (zh) 2023-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824495U (zh) 环形拉伸翻孔成形类级进模
CN113478184B (zh) 一种生产异形双层金属真空保温杯的工艺
CN103624145A (zh) 轿车地板零件上向上翻边孔的成型冲压工艺
CN108297941A (zh) 一种汽车后盖及其加工方法
CN205800288U (zh) 一种刹车片制备机构
CN207071626U (zh) 一种多方向压筋成型五金件的冲压模具
CN204396633U (zh) 制造前围侧内板的模具
CN208743486U (zh) 汽车天窗加强板拉延模具
CN207508087U (zh) 金属板材的冲压模具
CN207889831U (zh) 一种汽车后盖
CN205110542U (zh) 一种土司盒的卷圆模具
CN207508096U (zh) 一种冲压模具
CN205056800U (zh) 汽车车身铰链支架级进连续模具
CN204294760U (zh) 门槛板内板拉延模具
CN108215246B (zh) 多孔复材制件的成型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CN207508079U (zh) 一种金属板材的冲压模具
CN106925675A (zh) 一种卡套式模具及用其制造凸形截面板材件的方法
CN106994494A (zh) 用于偏心螺栓冷镦加工的模具
CN110496898B (zh) 一种车身侧围结构及其成型方法、车辆
CN207057417U (zh) 一种修冲类模具中的定位翻边成型结构
CN205599760U (zh) 槽型挂片级进模凸模板
CN106626245A (zh) 壳体成型方法
CN205816547U (zh) 一种3c电子产品冷冲压模具
CN211758022U (zh) 一体式1出4仿形拉伸高压成型模具
CN107584016A (zh) 金属板材的冲压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