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28C - 用于纺织机械的输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纺织机械的输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928C
CN1082928C CN97118251A CN97118251A CN1082928C CN 1082928 C CN1082928 C CN 1082928C CN 97118251 A CN97118251 A CN 97118251A CN 97118251 A CN97118251 A CN 97118251A CN 1082928 C CN1082928 C CN 108292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ivery system
cop
switch
bobbin
transmission di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18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2700A (zh
Inventor
F·J·赫尔曼斯
H·科伦
R·格罗仁贝尔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urer Spinning Solutions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W Schlafhorst AG an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 Schlafhorst AG and Co filed Critical W Schlafhorst AG and Co
Publication of CN11827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27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92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2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67/00Replacing or remov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completed packages at paying-out,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6Supplying cores, receptacles, or packages to, or transporting from, winding or depositing stations
    • B65H67/063Marking or identifying devices for pack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1Textiles threads or artificial strands of filaments

Landscapes

  • Replacing, Conveying, And Pick-Finding For Filamentary Materials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特别用于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械的输送系统,其包括用于运输管纱循环运行的传送盘。传送盘总是有一个编码磁体形式的信息储存介质,其铁磁材料具有很高的剩磁感应强度。在输送系统的内部安装有可通电的编码线圈,其可以使编码磁体有一个一定的极性。编码线圈可以由传感器测量到的管纱处理状况所产生的传感信号来控制。此外,在输送系统内部,还安装有用于测定编码磁体极性的霍尔传感器,可开关的电转辙器和使传送盘的编码磁体具有所确定极性的可通电的编码线圈。

Description

用于纺织机械的输送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机械的输送系统,该纺织机械有循环运输纱管的传送盘,其中传送盘有电磁加载的信息载体。
在自动化纺织机械中,大家对那种环锭纺纱机与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的连接都很熟悉,在这种连接内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体循环运转的传送盘有各自的识别标记。
例如,DE3603002C说明了一种具有传送盘的装置,它有形似条形码或磁带型的识别标记。通过识别标记,譬如就能推断该管纱的产地。
然而,这类标记对在纺纱厂或络筒车间的运行中不可避免的飞花是相当敏感的,因此,曾有人建议,在传送盘中安装对灰尘不敏感的电子信息载体。
DE4041713 A1描述了一种输送系统。其中的每一个传送盘都有可编码、可读和可消除的电子信息载体。它可以无接触地与一个静止的读、消除或编码装置配合使用。
信息载体的发射和接收天线是这样安装在传送盘中轴区域的:与传送盘的角度位置无关,它保持与静止的读/消除及编码装置天线的有效传输距离不变。无接触的数据传输是通过感应式、电容式或电磁方式完成的。
EP0593808A1描述了一种装置,其中的传送系统的传送盘中安装有一个所谓的脉冲转发器。
这些被动的电子信息载体将通过传感设施发射的一个独特的、不可改变的电磁识别信号而被激活。每一个特定的管纱的识别信号都被读入到一个存储单元和分析单元。这种存储单元和分析单元有许多的储存器,每一个储存器都有一个自己特有的识别信号。在储存器的存储空间将贮存所涉及管纱的生产、质量数据或与理论值的偏差等。用于收集电子信息载体特有识别信号的传感器元件安装在管纱运输设备的分岔处。通过与存储单元和分析单元所属存储空间中数据的比较,就能将管纱分批分类。
前面所述的这些有电子信息载体的输送系统,虽然工作方式相当可靠,而且也能传送许多数据,但这些装置也的确非常复杂,且相当昂贵。实际生产中,这些装置能提供的多种功能也不是经常需要的。这就意味着这种极为昂贵的装置在许多场合并没有被充分利用。
DE 21 35 33 OA1说明了另一种输送设备的控制装置,其中片状的信息载体安装在输送工具上。在这些信息载体中,二元编码的、固定的磁性标识被写在了相互平行的磁道上。通过一个识别标记的相应的磁性排列就可传送诸如输送目标或类似的信息。其中磁性标记当时的极性可应用霍尔(Hall)传感器测量。
根据前述的技术状况,本发明的主要任务在于,经济地制造出一种适合于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械的输送系统。该系统可根据每个管纱的卷绕状态,可靠地将其分配给相应的加工装置和准备装置。
本发明的结构形式不仅降低了输送系统的成本,而且由于简单的结构使得传送盘或其信息载体坚固耐用,并对诸如在纺纱及络筒车间这样恶劣的环境也不敏感。通过在管纱传送盘中安装作为信息存储介质的编码磁体,实现了在纺织机械输送系统内部管纱的低成本控制循环,至今为止只有在费用很高的情况下采用许多昂贵的元件才能做到。
这样的编码磁体有一个由高剩磁的铁磁性材料制成的磁芯。这就意味着,这些编码磁体可以在一个电场中明确的定向排列,并能可靠地保持所给的极性。
编码磁体的极性决定于一个特殊的编码线圈(权利要求3和4)。这一编码线圈通常有一个被一个可通电线圈包裹的磁铁。按照通电线圈中所通电流的方向,可以得到一个所确定的被激发的磁场的方向,从而能够确定编码磁体的极性。
编码磁体中的每一极性都能够用对应的传感器简单而可靠地测到。其中,传感器暂时由价格上有利的霍尔(Hall)传感器组成。由于霍尔传感器与其安装位置有关,要么对应于编码磁体的“南”极,要么对应于它的“北”极。因此,使用这些价格合理的器件就能很简便地测定到每一个编码磁体的极性。
正在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械输送系统有一个机器长度的管纱输入部分,其中,分支出好几个准备部分。每一个准备部分都有一个管纱准备线站或一个附加准备站。在准备部分中的每一分支前都安装了霍尔传感器,它们与纺织机械的控制设备相连接。根据传送盘中信息载体的极性,通过机器的控制设备,接通在准备部分入口处的电磁转辙器(weichen),从而将传送盘及管纱输入相应的管纱准备站。
这些准备部分段的两端通过两个运输部分,一端与一个分配部分,另一端与管纱的输入部分相连接。在两个运输部分的分岔前面装有一个可打开的转辙器,其作用是根据管纱的准备结果将传送盘按目标准确地分检并送入相应的轨道。其中,管纱的准备结果由一种简单的方式,即与管纱准备站相连接的一个如光学探测设备来监控(专利权项7)。
这种输送系统中,除了有一个正常的准备站外,特别还有一个所谓的附加准备站。那些在正常管纱准备站中不能得到处理的管纱将被送入到附加准备站中。按运输方向在附加准备站后面设有一个编码线圈,其作用是改变那些在附加准备站中也不能处理管纱的传送盘信息载体的极性,从而使这些传送盘在后面的处理过程中能被识别出来。
在横向传输部分的范围也安装有霍尔传感器。这种主要安装在各个络纱锭位的退绕位置上的传感器,测出一个带有一个管纱的传送盘的存在,并进一步在退绕位置进行络筒过程。
其它的霍尔传感器和编码线圈的应用及定位,使得输送系统能够在一个正在生产交叉卷绕筒子的纺织机械范围内迅速按目标准确地导入和处理现有的管纱。
发明的其它细节将在后面借助于示意图所表示的结构例子加以说明。
这两个图是:
图1是本发明的一台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的输送系统的平面图,其中传送盘的信息载体由编码磁体组成;
图2是具有本发明编码磁体形式的信息载体的传送盘和用于确定信息载体极性的编码线圈的侧视图。
图1是一种熟悉的(因此没有画出)自动交叉卷绕络筒机的输送系统21的示意图。在输送系统21中,络筒机的传送盘27循回运转并运载着管纱24或空筒管29。传送盘27内安装有信息载体32,这将在下面进一步论述。
与普通的输送系统一样,该输送系统21也有各种形式的运输部分。
接收部分1构成了本输送系统21(没有表示出来)与在生产过程中按先后排列的纺织机械的输送系统的交接处。这类纺织机械通常是环锭纺纱机。
在接收部分1的范围,应用一个转换器(没有图示出来)就能将环锭纺纱机上完成的,通过连接部分25送过来的管纱24送到络筒机的输送系统21上,或者将退完纱的筒管29送回给连接部分26。
其中,管纱24是装在络筒机本身的传送盘27上,然后在整个机器长的管纱输入部分2内输送到一个或几个准备部分3a、3b和3的范围。在准备部分3a、3b上各定位有一个管纱准备站15a或15b。众所周知,在这些管纱准备站中,管纱的最后卷绕纱圈将得到清理并形成管端纱圈卷绕。在准备部分3的范围内还为有问题的管纱安装了一个附加准备站18。
准备部分3a、3b和3的一端是通过运输部分4a、4b和4与作为构成储存部分的分配部分5相联,另一端则通过输出部分4a′、4b′和4′与管纱输入部分2重新连接在一起。
从可左右交替变转的分配部分5中,那些在传送盘27上直立的管纱24将被送到横向传输部分6的入口处。导向各个络纱锭位的横向传输部分6的两端与回导部分8相连接。回导部分8则在接收部分1中合并。此外,回导部分8也通过连接部分7与管纱导入部分2直接相联。
在输送系统21中还安装有从回导部分8分岔出来的,所谓的通道10、筒管清理部分11以及手工准备部分12。手工准备部分12还通过传输部分13与回导部分8相联。
在准备部分3a、3b、3的入口处和传输部分4a、4a′;4b,4b′;4,4′的分岔处都装有特定可控制的电磁转辙器9a,9b,9或9g,9b,9j。同样类型的电性转辙器9还安装在通道10的入口处(磁性转辙器9d),筒管清理部分11的入口处(磁性转辙器9e)以及传输部分13的两端(磁性转辙器9c或9f)。电磁转辙器9是通过相应的控制线路连接在机器自身的控制装置14上,通过它转辙器就能被控制。
在管纱输入部分2的范围,在每一个准备部分3a,3b,3的分岔前面安装有探测装置16a,16b,16,优选为霍尔传感器。
这种传感器同时也装在传输部分13的入口处前面的回导部分8的区域(霍尔传感器16c),筒管清理部分11区域(霍尔传感器16d),每一个横向传输部分6内的络筒锭位区域(霍尔传感器16e)。
此外,输送系统21还装有用于监控管纱准备站15a,15b以及附加准备18工作状态的探测装置17a,17b和17,它们也能通过控制设备14,在需要时启动电磁转辙器9g,9h和9j来控制输送方向T。
在附加准备18处另外还安装了一个编码线圈19a。其它的两个编码线圈19b和19c则安装在回导部分8中。其中编码线圈19c安装在运输部分13的入口前方,而编码线圈19b则安装在筒管监控器20的后面。
除了上面已提到的管纱准备站15a,15b,附加准备站18和筒管监控器20外,输送系统21中还有筒管清理装置22以及一个手工准备站23。
图2表示出较大比例的管纱24,它与筒管29的管脚一起定位在传送盘27上。
这种人们熟知的传送盘27通常是用塑料制成的,为了能够使用电磁转辙器9,其外面套有一个金属环28。
传送盘27在输送系统21中将由一个环形的传送带30或类似的装置输送,并被导入熟悉的(因此图上未示出)侧面导向装置中。
在传送盘27的下部有一个开口31,其中放置了编码磁体32。编码磁体32主要由一个具有高剩磁的铁磁性材料构成的铁芯33、磁轭叠片34及一个塑料套35组成。
图2中传送盘27的下面还表示出一个用于编码磁体32磁定向排列的编码线圈19。这种编码线圈19通常由一个铁芯37、磁轭38以及一个围绕铁芯并可通电的绕组39构成。其中绕组39主要用一个塑料套管40来保护。本发明输送系统的工作方式
那些通过连接部分25,从一台环锭纺纱机提供的管纱24将在接收部分1的范围内,通过一个(在这里没有表示出来)转换器放到络筒机自己的传送盘27上,传送盘的编码磁体32总是有一个“南”的磁性方向。
接着传送盘27与管纱24一起将从接收部分1被输送到管纱输入部分2中,这时它们也就处在霍尔传感器16a的工作范围,霍尔传感器16a安装于准备部分3a的分岔前处。根据有关的安装位置,霍尔传感器16a能识别出输送过来的传送盘27中的磁性方向是“南”极,并且通过控制装置14接通电磁转辙器9a。由于装有金属环28,传送盘27将被导入准备部分3a,这样管纱就能在管纱准备站15a中得到准备了,即松开管件上最后卷绕纱圈并进行可在络纱锭位处操作的这种管端纱圈卷绕。
准备完毕后的管纱,是否准备成功由探测装置仔细检查,通过输出部分4a输送到分配部分5中。从那里再送到各个横向传输部分6,并进一步分配到络纱锭位。此时,成功准备好的管纱24的存在将应用例如在络纱锭位的有退绕位置处安装的霍尔传感器16e来探测。
退绕完纱的筒管29被检查后送到回导部分8并送回到接收部分1。在此过程中,将先通过霍尔传感器16c检测所遇到传送盘27中编码磁体32的磁性极向。
那些具有“南”极编码磁体的传送盘,如前所述,不经过进一步的处理就送到筒管监测器20处,有必要时它将检查筒管29的剩余纱线。
如果筒管监测器20确认,所检测的筒管29中仍有可退绕的剩余纱线量,则安装在通道10入口处的磁转辙器9d将被接通,相应的传送盘27将经过通道10送回到管纱导入部分2中。在这里剩余管纱将在管纱准备站15a、15b或附加准备站18中的一个被重新处理,然后再一次地送入络纱锭位。
对于那些带有不可再利用的剩余纱线的筒管,所属传送盘27中编码磁体32的极性将通过一个安装在筒管监测器20后面的编码线圈19c转换为“北”极。此外,安装在通道10入口处的磁转辙器9d和安装在筒管清理部分11入口处的磁转辙器9e也将被接通,这样筒管29将被送到筒管清理装置22。
为了防止那些满卷装的或有较多剩余纱线的管纱被错误地送入清理装置22,这样可能造成很大的困难,在筒管清理装置22前面安装有霍尔传感器16d,它的作用是检查每一个传送盘27的编码状态,当发现磁体极性是错误指示“南”极时就发出警报。
那些经过筒管清理装置22成功处理后的筒管,将由电磁转辙器9f导入运转部分13并进一步送到回导部分8。这些筒管29的绕线状态将接着用筒管监测器20再一次检查。如果筒管监测器20确认,送过来的是一个已清理的筒管29,则所属传送盘27中编码磁体32的极性由装在筒管监测器20后的编码线圈19b改回“南”极。带有干净的传送盘将被送到接收部分1,在这里筒管29经过连接部分26时被运走。
那些例如在第一个准备站15a没有能够成功准备的管纱24,将由探测装置17a识别出来,并由相应的电磁转辙器9d的作用通过输出部分4a′送回到管纱导入部分2。若在随后打开的第二个准备站15b中仍没有准备好,这样的管纱将被送入附加准备站18中。
那些在附加准备站18中成功处理了的管纱将象在准备站15a、15b中那样,通过一个输出部分4送到分配部分5以及相应的络纱锭位。
对于那些探测装置17确定下来的,在附加准备站18中仍没有能够准备好的管纱,将通过编码线圈19a将相应传送盘中编码磁体32的极性改成“北”极。而且传送盘还受到电磁转辙器9j的动作,经过输送部分4′和连接部分7立即输送到回导部分8。安装在回导部分8范围内的霍尔传感器16c能识别出来,这些送过来的传送盘27不是指示“南”极,从而起动电磁转辙器9c。通过转辙器9c这些传送盘27将送到传输部分13和手工准备站23。此外,通过编码线圈19c,有关传送盘27中编码磁体32的极性将被改回到“南”极。也就是,如果管纱离开手工准备站23,有关传送盘27又有了“正常”的南极磁极。

Claims (14)

1.一种具有循环运输管纱的传送盘的用于纺织机械的输送系统,其中的传送盘有电磁加载的信息载体,具有下列特征:
-传送盘(27)总是有一个编码磁体(32)形式的信息存储介质(32),其铁磁材料具有很高的剩磁感应强度,
-在输送系统(21)中安装有可通电的编码线圈(19),其作用是能够确定编码磁体(32)的极性,和
-编码线圈(19)是可以通过传感信号控制的,其传感信号决定于传感器测定的所产生管纱(24)的处理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输送系统(21)内部安装有用于测定编码磁体(32)磁极的传感装置(16)。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传感装置是由霍尔传感器(16)组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2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传感装置(16)是与安装其后的转辙器(9)相连接的,它们控制传送盘(27)以后的输送路线。
5.根据权利要求4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一个管纱输入部分(2)至少分岔出一个准备部分(3a;3b),在准备部分的入口处安装有可开关的转辙器(9a;9b),转辙器是通过一个控制装置(14)与一个在传输方向(T)上、在转辙器前面安装的传感装置(16a;16b)相联结。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准备部分(3a;3b)是通过输出部分(4a;4b)与一个可反转部分(5a;5b)连接,并通过一个运输部分(4a′;4b′)与管纱输入部分(2)相连接,其中在运输部分(4a;4a′;4b;4b′)的分岔区域安装有可开关的转辙器(9g;9h)。
7.根据权利要求5的输送系统,其有下列特征在于,在准备部分(3a,3b)范围安装有一个管纱准备站(15a;15b)及用于监控每次管纱准备是否成功的传感器(17a;17b),其中传感器(17a;17b)在传输方向(T)上,通过控制装置(14)与后连接的转辙器(9g;9h)相联。
8.根据权利要求5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管纱输入部分(2)连接有准备部分(3)及附加准备站(18),并在传输方向(T)上,在附加准备站(18)中或它的后面安装有编码线圈(19a)其作用是改变每一个承载不能准备的管纱(24)的传送盘(27)中编码磁体(32)的极性。
9.根据权利要求3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横向传输部分(6)上设置的络纱锭位区域总是安装有一个霍尔传感器(16)。
10.根据权利要求3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回导部分(8)配置有一个霍尔传感器(16c)和编码线圈(19c和19b)。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回导部分(8)配置有一个筒管监控器(20),在传输方向(T)上,在筒管监控器内或它的后面配置有一个编码线圈(19b)。
12.根据权利要求7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回导部分(8)是经过通道(10)与管纱输入部分(2)相连接,并在通道的入口的一边有一个与筒管监控器检测结果有关的,可开关的转辙器(9d)。
13.根据权利要求8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从通道(10)中经过一个可开关的转辙器(9e)分岔出来一个可通行的筒管清理部分(11)。
14.根据权利要求9的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传输方向(T)上,在一个安装在筒管清理部分(11)上的筒管清理装置(22)前面配置有一个霍尔传感器(16d)。
CN97118251A 1996-09-10 1997-09-10 用于纺织机械的输送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292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636661A DE19636661A1 (de) 1996-09-10 1996-09-10 Transportsystem für eine Textilmaschine
DE19636661.5 1996-09-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82700A CN1182700A (zh) 1998-05-27
CN1082928C true CN1082928C (zh) 2002-04-17

Family

ID=7805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1825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2928C (zh) 1996-09-10 1997-09-10 用于纺织机械的输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5845864A (zh)
EP (1) EP0827933B1 (zh)
JP (1) JP3679562B2 (zh)
CN (1) CN1082928C (zh)
DE (2) DE19636661A1 (zh)
ES (1) ES2164965T3 (zh)
IN (1) IN1925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54375A1 (de) * 1998-11-25 2000-05-31 Schlafhorst & Co W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Kreuzspulautomaten bei Partiewechsel
DE19855126A1 (de) * 1998-11-30 2000-05-31 Schlafhorst & Co W Kreuzspulautomat sowi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Kreuzspulautomaten
EP2161826B1 (de) * 2008-09-09 2011-03-1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Transfervorrichtung mit dynamisch veränderbaren Antriebsbereichen
JP5655860B2 (ja) * 2010-10-26 2015-01-21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搬送システム
IT1403277B1 (it) * 2010-12-20 2013-10-17 Savio Macchine Tessili Spa Dispositivo e procedimento per il controllo e l'alimentazione ad una roccatrice automatica di spole provenienti alla rinfusa dalla filatura
DE102016007779A1 (de) 2016-06-24 2017-12-28 Saurer Germany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Überwachen des ordnungsgemäßen Arbeitens der Spinnstellen einer Ringspinnmaschine
CN107521955A (zh) * 2017-07-18 2017-12-29 响水县恒泰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用传输机械
CN109941834A (zh) * 2019-03-30 2019-06-28 杭州锐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纱棒输送装置
CN110255293B (zh) * 2019-06-05 2023-09-22 青岛宏大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络筒机的位置识别装置和方法
DE102021107062A1 (de) * 2021-03-22 2022-09-22 Saurer Spinning Solutions Gmbh & Co. Kg Spinnkops- und Hülsentransportsystem für eine automatische Spulmaschine
DE102021113506A1 (de) 2021-05-26 2022-12-01 Rieter Automatic Winder GmbH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Kreuzspulautomate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60370A (en) * 1985-01-31 1987-04-28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Spinning frame control system
EP0593808A1 (de) * 1992-10-22 1994-04-27 W. SCHLAFHORST AG & CO. 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 von auf Textilmaschinen hergestellten oder zu bearbeitenden Textilspulen und/oder Leerhülsen
US5359160A (en) * 1990-12-24 1994-10-25 W. Schlafhorst Ag & Co. Peg tray type yarn tube carrier with transmitting-receiv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7009614A (zh) * 1970-06-30 1972-01-03
US3784942A (en) * 1972-11-17 1974-01-08 Rex Chainbelt Inc Ternary escort memory system
NL7603705A (nl) * 1976-04-08 1977-10-11 Ir Rudolph Abraham Hulscher Werkwijze voor het sorteren van spincops, en spin- hulzen ten gebruike daarbij.
US4681231A (en) * 1982-12-08 1987-07-21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Article selecting and conveying system
JPS6241117A (ja) * 1985-08-14 1987-02-23 Murata Mach Ltd 玉揚パツケ−ジの搬送システム
JPH0726263B2 (ja) * 1985-08-19 1995-03-22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精紡機の管理方法
US4940127A (en) * 1986-12-12 1990-07-10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Wound yarn package transporting system
JPH0633135B2 (ja) * 1987-10-19 1994-05-02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自動ワインダのロットチェンジ方法
US5058816A (en) * 1988-09-23 1991-10-22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Cops preparation station
DE3841812A1 (de) * 1988-12-12 1990-07-12 Zinser Textilmaschinen Gmbh Transportelement mit huelsenzapfen zum aufnehmen und transportieren von auf huelsen angeordneten kopsen oder leerhuelsen
EP0402703B1 (de) * 1989-06-10 1995-02-15 W. SCHLAFHORST AG & CO. Textilmaschine mit einem automatischen Transportsystem zum Transport von Textilspulen beziehungsweise Hülsen
DE4009318A1 (de) * 1989-06-15 1990-12-20 Schlafhorst & Co W Automatische spulmaschine mit einem geschlossenen kops- und huelstentransportsystem
DE4005548A1 (de) * 1990-02-22 1991-08-29 Schlafhorst & Co W Transportpaletten fuer kopse und huelsen
DE4112073A1 (de) * 1990-04-12 1991-10-17 Murata Machinery Ltd Anlage zur produktionsueberwachung in einer spinnerei
US5289983A (en) * 1990-04-12 1994-03-01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Production control system in spinning mill
DE4309582A1 (de) * 1993-03-24 1994-09-29 Schlafhorst & Co W Automatische Spulmaschine, die mehrere, teilweise gemeinsame Transportwege aufweisende Transportschleifen für Textilspulen besitz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60370A (en) * 1985-01-31 1987-04-28 Murata Kikai Kabushiki Kaisha Spinning frame control system
US5359160A (en) * 1990-12-24 1994-10-25 W. Schlafhorst Ag & Co. Peg tray type yarn tube carrier with transmitting-receiving device
EP0593808A1 (de) * 1992-10-22 1994-04-27 W. SCHLAFHORST AG & CO. Vorrichtung zum Transport von auf Textilmaschinen hergestellten oder zu bearbeitenden Textilspulen und/oder Leerhüls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9636661A1 (de) 1998-03-12
JP3679562B2 (ja) 2005-08-03
US5845864A (en) 1998-12-08
IN192567B (zh) 2004-05-01
EP0827933A2 (de) 1998-03-11
ES2164965T3 (es) 2002-03-01
EP0827933A3 (de) 1998-04-29
JPH1087177A (ja) 1998-04-07
DE59705512D1 (de) 2002-01-10
CN1182700A (zh) 1998-05-27
EP0827933B1 (de) 2001-1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928C (zh) 用于纺织机械的输送系统
US4940127A (en) Wound yarn package transporting system
CN104826805B (zh) 一种基于rfid的快递物流自动分拣系统及其分拣方法
US4854439A (en) Doffed package transporting system
US5497952A (en) Automatic bobbin winder having processors for yarn end preparation information
US20240106364A1 (en) Method for identifying a carriage of a linear transport system
CN101780875B (zh) 传送带裂口探测系统
CN108212803A (zh) 分拣控制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33080C (zh) 用于检测磁标记体的读取器
CN106592026B (zh) 具有服务机组的纺织机和在工位之前定位服务机组的方法
CN207690139U (zh) 智能仓储装置和系统
JPH06191734A (ja) 繊維機械で製造されたまたは処理すべき繊維ボビンおよび/または空ボビンケースの搬送装置
JPH038670A (ja) 各1つのまたは複数個の紡糸機と巻き取り機との間の結合装置機構部の内部における情報装置
KR20210122094A (ko) 리니어모터반송시스템 및 그 운용방법
CN208938119U (zh) 基于二维码技术的铁钢包号识别系统
JPH06298460A (ja) 繊維ボビンを搬送するキャリアの位置の捕捉検出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9926353A (zh) 一种集散中心自动分拣系统及其方法
CN107521955A (zh) 一种纺织用传输机械
CN109146877B (zh) 一种基于管纱等级的智能分类络筒方法及其实现装置
US2015004794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bined optical and ultra sonic detection of bank notes
CN2430403Y (zh) 非接触式电子皮带保护装置
CN112389774B (zh) 吊挂系统分拣线的进出站控制方法
CN207981645U (zh) 物品分拣系统
EP4198662A1 (en) An electronic device for keeping track of assembly parameters of transportable textile assemblies of a spinning mill and a method for keeping track of the same
US20220242666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production supermarket, device for operating a production supermarket, trolley and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SCHLAFHORST + CO. W

Owner name: SCHLAFHORST & CO. W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W. SCHLAFHORST AG + CO.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Monchengladbach

Patentee after: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KG

Address before: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Monchengladbach

Patentee before: SAURER GmbH & Co.KG

Address after: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Monchengladbach

Patentee after: SAURER GmbH & Co.KG

Address before: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Monchengladbach

Patentee before: W. Schlafhorst Ag & Co.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AURER GERMANY GMBH + CO. K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Effective date: 2013102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1021

Address after: The German city of Remscheid

Patentee after: Saurer Germany GmbH & Co.KG

Address before: The German city of Remscheid leiwo Guselu No. 65

Patentee before: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K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417

Termination date: 201609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