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1422A - 用于中空玻璃板的间距保持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中空玻璃板的间距保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91422A
CN108291422A CN201680066406.7A CN201680066406A CN108291422A CN 108291422 A CN108291422 A CN 108291422A CN 201680066406 A CN201680066406 A CN 201680066406A CN 108291422 A CN108291422 A CN 1082914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section
spacing retainer
reinforcing element
spa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640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彼得·伦策
马克·雷林
尤利亚妮·格鲁贝尔
伯恩哈德·柯尼希斯贝格尔
罗尔夫·沃伦贝格
赖因哈德·隆美尔
海因茨·劳内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singer GmbH
Original Assignee
Ensinger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singer GmbH filed Critical Ensinger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8291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14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66Uni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parallel glass or like panes permanently secured together
    • E06B3/663Elements for spacing panes
    • E06B3/66309Section members positioned at the edges of the glazing unit
    • E06B3/66314Section members positioned at the edges of the glazing unit of tubular shape
    • E06B3/66319Section members positioned at the edges of the glazing unit of tubular shape of rubber, plastics or similar materia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04Wing frame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of movement
    • E06B3/06Single frames
    • E06B3/08Constructions depending on the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s
    • E06B3/20Constructions depending on the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s of plastics
    • E06B3/22Hollow frames
    • E06B3/221Hollow frames with the frame member having local reinforcements in some parts of its cross-section or with a filled cavity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66Uni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parallel glass or like panes permanently secured together
    • E06B3/663Elements for spacing panes
    • E06B3/66309Section members positioned at the edges of the glazing unit
    • E06B3/66328Section members positioned at the edges of the glazing unit of rubber, plastics or similar materia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66Uni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parallel glass or like panes permanently secured together
    • E06B3/663Elements for spacing panes
    • E06B3/66309Section members positioned at the edges of the glazing unit
    • E06B3/66361Section members positioned at the edges of the glazing unit with special structural provisions for holding drying agents, e.g. packed in special contain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66Uni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parallel glass or like panes permanently secured together
    • E06B3/663Elements for spacing panes
    • E06B3/66309Section members positioned at the edges of the glazing unit
    • E06B2003/66385Section members positioned at the edges of the glazing unit with special shap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中空玻璃板的间距保持器,其具有在横截面中基本上呈矩形的、构造为闭合的空心型材的型材体,其中,型材体具有彼此平行且彼此间隔开布置的第一和第二侧壁、在第一和第二侧壁之间延伸的内壁以及从第一侧壁延伸到第二侧壁的、与内壁间隔开的外壁。外壁包括基本上平行于内壁取向的第一壁区段和布置在第一壁区段两侧的第二和第三壁区段,第二和第三壁区段以在垂直于型材体的轴向方向的横截面中来看相对第一壁区段并且相对分别相邻的侧壁成钝角的方式取向并且与它们联接。至少内壁、第一和第二侧壁以及外壁的第二和第三壁区段在使用第一塑料材料的情况下制成。间距保持器还包括从第一侧壁经由外壁延伸直至第二侧壁的、一体式的初级加强元件,其构造为蒸汽扩散阻隔件。为了改善间距保持器使其尤其可以利用传统的设备以冷弯法来变形,提供尽可能大的热传导阻力,并且此外为了改善间距保持器使其也可以经济地制造而提出的是:型材体在外壁的第二和第三壁区段联接到第一或第二侧壁上的壁区域内具有减小的壁厚度,以形成铰接部位。

Description

用于中空玻璃板的间距保持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中空玻璃板的间距保持器,其以各式各样的方式在制造窗户、门、房屋门面元件等等时投入使用。
背景技术
间距保持器通常包括在横截面方面基本上呈矩形的、构造为闭合的空心型材的型材体,其中,型材体具有彼此平行并且彼此间隔开布置的第一和第二侧壁、在第一和第二侧壁之间延伸的内壁以及从第一侧壁延伸到第二侧壁的外壁。外壁与内壁间隔开并且具有基本上平行于内壁取向的第一壁区段和布置在第一壁区段两侧的第二和第三壁区段,第二和第三壁区段以在垂直于型材体的轴向方向的横截面中来看相对第一壁区段并且相对分别相邻的侧壁成钝角的方式取向并且与它们联接。至少内壁、第一和第二侧壁以及外壁的第二和第三壁区段由第一塑料材料制成。间距保持器还具有从第一侧壁经由外壁延伸直至第二侧壁的、一体式的初级加强元件,初级加强元件构造为蒸汽扩散阻隔件。
这种类型的用于中空玻璃板的间距保持器在现有技术中是公知的,例如从美国专利4719728、WO 2014/005950 A1以及也从DE 10 2010 049806 A1公知。
常常存在如下要求:可以以冷弯法将用于中空玻璃板的间距保持器成形为框架,其中,在该框架的随后构造的角区域内,尤其是在侧壁的区域内,外部几何形状应该尽可能一直保持不变,从而可以确保间距保持器以侧壁准确地贴靠在中空玻璃板的玻璃板上。
此外还重要的是,型材体设计为使得可以使存在于中空玻璃板中的玻璃板空隙基本上保持为没有水蒸气,而且因此可以避免在内外温度的差异很大时的冷凝效应。为此,间距保持器例如在其空心型材中填充有干燥剂,然而为此仅有限的体积是可用的,从而通过间距保持器使玻璃板空隙相对于周围环境的气密的、尤其是防潮密的封闭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间距保持器需要一定的机械稳定性,因此间距保持器可以简单地用常规的冷弯法来处理。
如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那样,替代早期常见的金属间距保持器地,根据本发明的间距保持器用于改善在窗户、门、房屋门面元件以及类似元件的中空玻璃板中的隔热,以便使两块玻璃板保持距离。
在处理时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是用于制造框架的可弯曲性,但是另一方面也非常重要的是间距保持器的纵向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间距保持器,该间距保持器尤其是可以利用传统的设备以冷弯法来变形、提供尽可能大的热传导阻力并且此外也可以经济地制造。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利用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解决。
由于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间距保持器具有初级加强元件,初级加强元件一体式地构造并且从第一侧壁延伸到第二侧壁,初级加强元件同时构造为蒸汽扩散阻隔件,如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那样,与之相结合地设置有形成铰接部位的壁区域,外壁通过铰接部位联接到第一或第二侧壁上,所以一方面可以实现间距保持器的足够的稳定性而另一方面可以实现良好的冷变形性。
尤其是基于在从侧壁到外壁或外壁的第二和第三区段的过渡部中的与一体式的初级加强元件相结合地存在的铰接部位,以受控的方式改善了可冷弯性,从而减小了型材体在弯曲时的机械应力。这允许优化内壁、侧壁的壁厚度,以及只要外壁由塑料材料制成,那么也优化外壁的壁厚度。
这不仅导致热传导阻力的进一步的提高,而且还减小材料成本并且简化操作,尤其是在冷弯法中的操作,例如通过减小所谓的过弯角度来简化操作。
外壁的第二和第三壁区段优选基本上平坦地构造,由此实现了间距保持器的外轮廓,外轮廓提供了在将间距保持器安装在中空玻璃板的玻璃板之间时用于应用密封材料的足够的空间。
初级加强元件优选构造为金属膜,尤其是不锈钢膜。进一步优选地,金属膜的厚度限于大约0.1mm或者更小,尤其是限于大约0.09mm或者更小。这种薄金属膜总是还可以满足其作为初级加强元件的功能,然而同时相对于较厚地确定规格的膜减小了热传导。
关于型材体的由塑料材料制成的区域,至少在部分区域内,内壁和外壁可以多孔地,尤其是闭孔地构造而且例如由发泡塑料材料制成。这些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对热传导阻力的进一步的改善,而在可冷弯性中的处理不承受该热传导阻力或者间距保持器的机械特性没有受到实质损坏。
这些侧壁也可以构造有多孔结构,多孔结构尤其是又被选择为闭孔。在需要时,型材体于是也可以基本上完全以多孔的、尤其是闭孔的结构来制造。
令人惊喜的是,具有部分的或者也在整个横截面中构造的多孔结构(泡沫结构)的型材体具有如下其他的优点:基于该泡沫结构,减小了所谓的过弯角度,或者换言之减小了在冷弯法中进行弯曲时的复位特性。
此外,具有部分的或者也包括在整个横截面中构造的泡沫结构的型材体具有如下优点:间距保持器端部的连接借助于角连接器或者还有纵向连接器更简单地实现并且此外通过泡沫结构的可压缩性能实现与在角连接器和纵向连接器一侧存在的表面结构化的经改善的形状锁合。
在根据本发明的间距保持器的特别的实施方式中设置的是:外壁部分由初级加强元件形成,其中优选地,外壁的至少第一壁区段基本上完全由初级加强元件形成。这一方面不仅节约了塑料材料以及因此节约了成本和重量,而且在相同的结构高度的情况下还在空心型材中得到更大的体积以容纳干燥剂。
如果不需要更大的体积来容纳干燥剂,那么间距保持器的结构高度可以在总体上减小,伴随着如下优点:除了材料节约之外也可以减小型材体的自重。间距保持器的较小的结构高度也减小了中空玻璃板的边缘连接部的热传导系数,其中,对间距保持器的结构高度的减小通过边缘连接部的所需的机械稳定性来设置边界。
替选地可以设置的是:外壁的第一壁区段由第二塑料材料制成,其中,外壁的第一壁区段的第二塑料材料优选地与第一塑料材料兼容或者必要时也是相同的。
进一步优选地,外壁的第一壁区段在其由第二塑料材料制成时与型材体一体式地构造,其中,在此尤其是挤出(Extrusion)或共同挤出(Koextrusion)可供使用。
此外还可以是有利的是:使第一壁区段通过如下壁区域与第二和第三壁区段连接,这些壁区域具有较小的壁厚度并且因此形成铰接部位。在外壁的第一壁区段与第二或第三壁区段之间的铰接部位具有提高外壁的热传导阻力的附加效果。该效果也在较小的范围内,即使在设置在外壁的第二和第三壁区段与分别配属的侧壁之间的铰接部位中也可观察到。
用于形成铰接部位的减小的壁厚度也可以扩展到相邻的壁区域,尤其是外壁的相邻的壁区域,从而使得例如从铰接部位出发分别直至外壁沿间距保持器的横向方向的伸展尺寸的三分之一具有减小的壁厚度。
优选地,构造为铰接部位的壁区域设计为构造在型材体的空心型材内部的槽,从而使得在冷变形期间构造角区域时,在间距保持器变形的情况下,在铰链区域内的塑料材料一侧出现尽可能小的阻力,这是因为通过构造槽节约了尤其是在其他情况下受到顶锻的区域。
此外,通过槽的设计方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间距保持器在冷弯时在其外侧的变形产生影响,从而使得使该区域有针对性地受到变形。
根据间距保持器的大小,尤其是宽度可能是有利的是,在间距保持器的内壁中与间距保持器的轴向方向平行地布置有第一和第二次级加强元件,其中,第一初级加强元件布置在内壁的相邻于第一侧壁的区段中,第二次级加强元件布置在内壁的相邻于第二侧壁的第二区段中。
次级加强元件优选以与各自的侧壁存在一定的间距的方式布置在内壁中,该间距对应于在侧壁之间的间距的大约10%至大约40%,进一步优选大约30%至大约35%。因此,型材几何形状可以与在弯曲过程中使用的工具适配。
此外,次级加强元件优选地可以以与其分别相邻的侧壁间隔大约1mm至大约5mm,进一步优选大约1mm至大约3mm的间距的方式布置在内壁中。
在此,分别将次级加强元件的(在圆形横截面中的)中心点与分别相邻的侧壁的间距定义为间距。在横截面不同于圆形的情况下,替代中心点将该横截面的几何重心考虑用于确定间距。
次级加强元件尤其是可以是线材形式的,其中,在内壁的尽可能小的壁厚度方面,扁线材也被证明为适合的。
加强元件,尤其是以线材形式,也包括以扁线材形式的加强元件在其外侧优选具有结构化部,尤其是槽纹,或者其他的横向于其纵向方向的轮廓化部,从而使得这些加强元件可以抗剪地引入包围的塑料材料中并且因此可以同时承担限制间距保持器的型材的热纵向膨胀的功能。替选地或补充地,次级加强元件也可以配备有增附剂层。此外,次级加强元件也可以配备有例如由所谓的热熔胶-胶粘剂构成的粘合层。
为了在内壁中容纳次级加强元件,该内壁优选地具有延伸到空心型材的空腔中的增厚部或凸起,增厚部或凸起基本上与次级加强元件的轮廓适配。在相对于内壁的相邻的区域具有更大的壁厚度的区域内,次级加强元件可以可靠地被嵌入。尤其是因此避免的是:加强元件在冷弯时必要时从内壁的塑料材料伸出并且在此失去与内壁的实体接触。即使在通过锯削来切断间距保持器时,次级加强元件在内壁中的可靠的嵌入也是有利的,因此在切割区域内的加强元件没有被去除。
在凸起的区域内的较大的壁厚度优选地遵循次级加强元件的根据其方向并且垂直于内壁的表面地测量的厚度。
进一步优选地,内壁至少在其布置有第一和第二加强元件的区域内具有如下厚度,该厚度为初级加强元件的横截面沿该方向的伸展尺寸的大约1.5到大约3.5倍,尤其是大约1.6至大约2.9倍。
为了改善根据本发明的具有次级加强元件的间距保持器的可冷弯性,尤其是为了改善这种使加强元件容纳在延伸到空心型材的空腔中的凸起中的间距保持器而优选地设置的是:外壁在与次级加强元件的定位对置的区域内具有凹陷部,凹陷部优选地对应于次级加强元件的厚度的大约四分之一直至大约一半,进一步优选地对应于次级加强元件的厚度的大约三分之一直至大约一半,并且/或者对应于内壁的凸起的轮廓。
优选地从中选出第一塑料材料或还有第二塑料材料的塑料材料单个地或者也彼此混合地包括:聚丙烯(PP);聚碳酸酯(PC);聚氯乙烯(PVC);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聚酯、尤其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胺(PA)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聚碳酸酯(PC);聚丙烯(PP)和聚酯、尤其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也可以部分地或者以完全地用于回收材料形式的第一和第二塑料材料。这降低了材料成本,而且仍然可以遵循对根据本发明的间距保持器型材的机械强度值的要求。
同样可以使用能生物降解的或基于生物的聚合物,例如低分子量的聚酰胺(PA);聚酯;聚乙烯醇(PV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BAT);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己内酯(PCL)和聚乙交酯(PGA)或淀粉;蔗糖;聚乳酸(PLA);聚羟基丁酸酯(PHB);基于木质素的热塑性塑料以及基于油的环氧丙烯酸酯作为第一和/或第二塑料材料。
这些回收材料和能生物降解的塑料材料优选地与从天然纤维中选择的填料共同使用。优选地使用的天然纤维从椰壳纤维、大麻纤维、剑麻纤维、亚麻纤维和木质纤维中选出。天然纤维虽然没有在与热塑性纤维或甚至玻璃纤维相同的程度中导致机械特性的改善,然而却附加地带来对塑料材料的隔热特性的改善。
优选地,初级加强元件的重量与第一以及必要时还有第二塑料材料的重量的重量比在从大约1:0.75至大约1:3的范围内被选择。
在优选的根据本发明的间距保持器中,机械稳定性以及尤其是也包括其热纵向膨胀特性可以通过将加强纤维添加到塑料材料中来产生积极的影响。这不仅适用于第一塑料材料而且也适用于第二塑料材料。
优选地,鉴于其与塑料材料相比更高的导热性,加强纤维含量为大约20重量%或者更少、尤其是10重量%或者更少。
尤其是使用无机纤维,诸如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碳纤维、硼纤维、陶瓷纤维和硅酸纤维作为加强纤维。作为优选的有机加强纤维使用聚芳基酰胺纤维、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聚烯烃纤维和有机玻璃纤维。
金属纤维,尤其是钢纤维也适合作为加强纤维。
在根据本发明的间距保持器的替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和/或第二塑料材料没有加强纤维,其中,在此实现最优的隔热值。
进一步优选地,在第一和/或第二塑料材料中使用添加剂,添加剂尤其是从填料、颜料、防光剂、增韧改性剂、防静电剂和/或防火剂中选出。
进一步优选的间距保持器可具有内壁,内壁在紧邻于侧壁的区域内与朝型材中心的方向延伸的区域相比具有减小的厚度。具有减小的壁厚度的这些区域也构造出铰接部位,铰接部位使在将间距保持器冷弯成框架时,间距保持器在形成角区域时的变形变得容易,而且有助于构造弯曲的间距保持器的预先给定的、受控的几何形状。
这尤其是当第一和第二次级加强元件布置在内壁中时是适用的。
在针对初级加强元件以及次级加强元件进行材料选择时,优选地注意到的是:初级加强元件的材料具有比次级加强元件更大的断裂伸长率,在间距保持器的外壁的区域内延伸的初级加强元件在冷弯时受到由于拉力引起的伸长期间,次级加强元件在冷弯过程中更早地受到顶锻。
在此尤其是有利的是,初级加强元件的材料具有小的拉伸极限,如其在未进一步冷凝固的材料中存在的那样。这种材料应该在退火之后仅还被调校或被拉伸弯曲地调校,而在此没有明显提高抗拉强度或拉伸极限。
进一步优选的间距保持器设计为使得第一和第二次级加强元件以分别相邻于空心型材的空心体积的一部分的方式布置,在其中,在空心型材为了形成角区域围绕垂直于轴向或纵向方向并且平行于内壁地延伸的弯曲轴线弯曲90°之后,内壁和外壁也彼此间隔开。这具有如下优点:第一和第二次级加强元件在冷弯法的情况下对弯曲过程没有提出超越其固有材料强度的阻力。
特别优选的是如下间距保持器,其中,空心型材在弯曲时具有垂直于纵向方向并且平行于内壁的中立轴线(neutrale Achse)或纤维,中立轴线或纤维在空心型材的总高度的大约40%至大约60%的范围内。
进一步优选的是如下间距保持器,其中,为了以冷弯法制造弯曲90°的区段,空心型材具有过弯角度,过弯角度为大约20°或者更小,进一步优选为大约15°或者更小。
优选的间距保持器具有内壁和/或外壁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壁区段的壁厚度,壁厚度为大约0.7mm至大约1mm,优选为大约0.7mm至大约0.9mm。
此外,至少在一个或多个区域内的壁厚度在型材横截面中来看可以在大约0.3mm至大约0.7mm的范围内。然而,内壁优选地在设置有穿孔的区域内具有正常的壁厚度,例如大约为0.9mm,空心型材的空腔通过穿孔与玻璃板空隙连通。除了进一步改善根据本发明的间距保持器的隔热特性之外,利用减小的壁厚度的区域附加地节约了材料并且减小了间距保持器的自重。
侧壁的壁厚度不那么关键,这是因为该壁厚度关于间距保持器的隔热特性只具有次要作用。
附图说明
在下文依据附图还将详细阐述本发明的这些优点以及其他优点。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间距保持器的第一实施例;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间距保持器的第二实施例;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间距保持器的第三实施例;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间距保持器的第四实施例;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间距保持器的第五实施例;以及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间距保持器的第六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按照第一实施例的间距保持器10,间距保持器具有型材体12,型材体具有第一和第二彼此平行并且彼此间隔开地布置的侧壁14、16,内壁18在它们之间延伸。
外壁20平行于内壁18地并且与之间隔开地从第一侧壁延伸到第二侧壁,外壁具有在中间的、平行于内壁18地布置的壁区段22并且在第一壁区段两侧具有第二和第三壁区段24、26,第二和第三壁区段以在关于型材体的轴向方向的横截面中来看(如这里所示的那样)相对第一壁区段22并且相对分别相邻的侧壁14、16成钝角的方式取向并且与它们联接。
型材体的侧壁14和外壁20的第二壁区段24在其中彼此联接的壁区域以较小的壁厚来设计,用于形成铰接部位28。第二侧壁16与外壁20的第三壁区段26同样通过具有减小的壁厚度的用于形成铰接部位30的壁区域连接。
在间距保持器10的外表面上,在侧壁14的区域内经由外壁20延伸直至侧壁16地设置有一体式的初级加强元件32,初级加强元件同时承担蒸汽扩散阻隔件的功能。
在间距保持器10的当前的实施例的情况下,初级加强元件32实施为具有大约0.09mm的厚度的不锈钢膜,不锈钢膜的机械特性足以加强间距保持器10,从而使得该间距保持器能以常规的冷弯设备来冷弯,用以构造间距保持器框架的角区域。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间距保持器10的实施例以嵌入在内壁18中的方式还具有第一和第二次级加强元件34、36,第一和第二次级加强元件优选构造为具有施加在外表面上的槽纹或螺纹结构的金属线材。这样抗剪地嵌入到内壁18的塑料材料中的加强元件使该内壁稳定,以防在热作用时出现变形,这是因为在钢的情况下的热膨胀的典型值在大约15.7至大约17*10-6 1/K的范围内,而例如未经加强的聚丙烯(PP)具有在大约130至大约180*10-6 1/K的范围内的热膨胀。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塑料材料可以从聚丙烯共聚物中选择,第一和第二塑料材料也可以以发泡的方式存在于间距保持器的整个横截面中。内壁18、侧壁14、16以及外壁20优选被挤出为一个单元。
型材体12包围出空腔38,空腔仅通过以均匀的间距布置在内壁18的中心的通孔或穿孔40与玻璃板空隙(玻璃板空隙由从间距保持器10形成的间距保持器框架和两个玻璃板在安装状态下形成)连通,而且因此必要时容纳在那里存在或渗入的水蒸气份额,水蒸气份额随后由安置在空腔38中的干燥剂(未示出)结合。
内壁18在布置有可选的次级加强元件34、36的区域内与在其余的壁区域内相比构造有更大的厚度(凸起42、44),其中,紧邻侧壁14和16的内壁18的厚度然而重新减小,从而使得在那里同样存在与铰接部位46、48相比具有更小的壁厚度的壁区段。
可选地,内壁可在其横截面中具有一个或多个区域49(点划线的轮廓),这些区域具有相对于其他区域减小的壁厚度,例如大约0.3mm至大约0.4mm的壁厚度。在其中构造有通孔或穿孔40的区域内,壁厚度优选没有减小并且例如为大约0.9mm。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按照第二实施例的间距保持器50,间距保持器具有型材体52,型材体具有第一和第二彼此平行并且彼此间隔开地布置的侧壁54、56,内壁58在它们之间延伸。
外壁60平行于内壁58地从第一侧壁延伸到第二侧壁54、56,外壁具有在中间的、平行于内壁58地布置的第一壁区段62并且在第一壁区段62两侧具有第二和第三壁区段64、66,第二和第三壁区段以在关于型材体52的轴向方向的横截面中来看(如这里所示的那样)相对第一壁区段62并且相对分别相邻的侧壁54或56成钝角的方式取向并且与它们联接。
第一侧壁54和外壁60的第二壁区段64在其中彼此联接的壁区域以较小的壁厚来设计,用于形成铰接部位68。第二侧壁56与外壁60的第三壁区段66同样通过具有减小的壁厚度的用于形成铰接部位70的壁区域连接。
必要时,第二和第三壁区段64、66可以分别与外壁60的第一壁区段62通过具有减小的壁厚度的用于形成附加的铰接部位的壁区域71连接(在图2中示例性地只在右下方,在第三壁区段到第一壁区段66或62的过渡部上示出)。
在间距保持器50的外表面上,在侧壁54的区域内经由外壁60延伸直至侧壁56地设置有一体式的初级加强元件72,初级加强元件同时承担蒸汽扩散阻隔件的功能。
在间距保持器50的当前的第二实施例的情况下,初级加强元件72实施为具有大约0.09mm的厚度的不锈钢膜,不锈钢膜的机械特性足以加强间距保持器,从而使得该间距保持器能以常规的冷弯设备来冷弯,用以构造用于间距保持器框架的角区域。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间距保持器50的实施例以嵌入在内壁58中的方式还具有第一和第二次级加强元件74、76,第一和第二次级加强元件优选地构造为具有施加在外表面上的槽纹或螺纹结构的金属线材。次级加强元件74、76的横截面的重心或中心与分别相邻的侧壁54或56的间距l优选为大约1mm至大约5mm,进一步优选为大约1mm至大约3mm。
型材体52包围出空腔78,空腔仅通过以均匀的间距布置在内壁58的中心的通孔80与周围环境连通,也就是说在中空玻璃板单元与在此形成的玻璃板空隙的组装状态下与之连通。
通过这些通孔或穿孔80,型材体52的空腔78可以与玻璃板空隙在间距保持器50的安装状态下因此必要时容纳在那里存在或渗入的水蒸气份额,水蒸气份额随后由安置在空腔78中的干燥剂(未示出)结合。
在该实施例中,内壁58两分层地(zweilagig)构造,其中,相邻于空腔78的分层58a与例如由聚丙烯共聚物构成的侧壁54、56和外壁60一体式地构造,而外置的分层58b由优选地以客户期望被染色的聚丙烯均聚物制成,尤其是与内置的分层58a共同挤出。如果存在的话,次级加强元件74、76分别大约一半位于外置的和内置的分层58b或58a中。
在型材体52构造有多孔结构的情况下,相邻于空腔78的分层58a同样可以多孔地、例如发泡地构造,而外置的分层58b优选紧凑地并且不发泡地构造。
内壁58又在布置有次级加强元件74、76的区域内比在其余的壁区域内构造有更大的厚度(凸起82、84),其中,紧邻侧壁54和56的内壁58的厚度然而重新减小,从而使得在那里同样存在具有比铰接部位86、88更小的壁厚度的壁区段。在设置有穿孔80的中间区域内,壁厚度优选地为大约0.9mm。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按照第三实施例的间距保持器100,间距保持器具有型材体102,型材体具有第一和第二彼此平行并且彼此间隔开地布置的侧壁104、106,内壁108在它们之间延伸。
外壁110平行于内壁108地从第一侧壁延伸到第二侧壁104、106,外壁具有在中间的、平行于内壁108地布置的第一壁区段112并且在第一壁区段两侧具有第二和第三壁区段114、116,第二和第三壁区段以在关于型材体102的轴向方向的横截面中来看(如这里所示的那样)相对第一壁区段112并且相对分别相邻的侧壁104或106成钝角的方式取向并且与它们联接。
侧壁104和外壁110的第二壁区段114在其中彼此联接的壁区域以较小的壁厚设计,用于形成铰接部位118。第二侧壁106与外壁110的第三壁区段116同样通过具有减小的壁厚度的用于形成铰接部位120的壁区域连接。
在间距保持器100的外表面上,在从侧壁104经由外壁110延伸直至侧壁106的区域内又设置有一体式的初级加强元件122,初级加强元件同时承担蒸汽扩散阻隔件的功能。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间距保持器100以嵌入在内壁108中的方式还具有第一和第二次级加强元件124、126,第一和第二次级加强元件这里构造为具有施加在外表面上的槽纹的扁线材,槽纹用于抗剪地锚固在周围的塑料材料中。
型材体102包围出空腔128,空腔仅通过以均匀的间距布置在内壁108的中心的通孔或穿孔130与周围环境连通。
通过这些通孔130,型材体102的空腔128可以与玻璃板空隙在间距保持器100的安装状态下连通,并且因此必要时容纳在那里出现的水蒸气份额,水蒸气份额随后被安置在空腔128中的干燥剂(未示出)结合。
内壁108在布置有次级加强元件124、126的区域内比在其余的壁区域内构造有更大的厚度(凸起132、134),其中,相邻于侧壁104和106的内壁108然而重新构造有更小的壁厚度,如在内壁的设置有穿孔130的中间区域内那样。
此外,外壁110的第一壁区段112与布置在内壁108中的次级加强元件124、126的定位对置地具有如下壁区域136、138,这些壁区域具有减小的壁厚度,壁区域的轮廓基本上对应于凸起132、134的轮廓。优选地,凸起132、134以如下方式确定规格,即,使得内壁108在这些区域内的壁厚度被选择为比次级加强元件124、126的厚度大大约50%。相应地减小外壁110在回凹部136、138的区域内的壁厚。这使得在使间距保持器冷弯时构造角区域变得容易,其中,内壁108的若干部分与外壁110的部分贴靠。
图4示出了另一根据本发明的按照第四实施例的间距保持器150,间距保持器具有型材体152,型材体具有第一和第二彼此平行并且彼此间隔开地布置的侧壁154、156,内壁158在它们之间延伸。
外壁160平行于内壁158地从第一侧壁延伸到第二侧壁,不同于根据本发明的间距保持器的到目前为止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地,外壁不具有在中间的、平行于内壁158地布置的由塑料材料制成的第一壁区段。然而,如前面那样存在由塑料材料形成的第二和第三壁区段164、166,第二和第三壁区段以在关于型材体152的轴向方向的横截面中来看(如这里所示的那样)相对分别相邻的侧壁154、156成钝角的方式取向并且与它们联接。
侧壁154和外壁160的第二壁区段164在其中彼此联接的壁区域以较小的壁厚来设计,用于形成铰接部位168。第二侧壁156与外壁160的第三壁区段166同样通过具有减小的壁厚度的用于形成铰接部位170的壁区域连接。
在间距保持器150的外表面上,在从侧壁154经由外壁160的第二和第三壁区段164、166延伸至侧壁156的区域内设置有一体式的初级加强元件172,加强元件除了蒸汽扩散阻隔件的功能之外也跨接在外壁160的第二和第三壁区段164、166之间的间距并且因此附加地承担第一壁区段162的功能。
在间距保持器150的当前的第四实施例的情况下,初级加强元件尽管其作为第一壁区段162的附加功能,但还是可以实施为具有大约0.09mm的厚度的不锈钢膜,而且其机械特性也足以加强根据本发明的间距保持器150的该类型,从而使得该间距保持器能以常规的冷弯设备来冷弯,用以构造角区域。在此也实现了型材体的材料节约和更小的自重,而不会由此损害间距保持器150的机械特性。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间距保持器150的该实施例也可以以嵌入在内壁158中的方式还具有第一和第二次级加强元件174、176,第一和第二次级加强元件优选地构造为具有施加在外表面上的槽纹的金属线材(在此形式为扁线材)。
型材体152包围出空腔178,空腔仅通过以均匀的间距布置在内壁158的中心的通孔180与周围环境连通。
内壁158在布置有次级加强元件174、176的区域内比在其余的壁区域内构造有更大的厚度(凸起182、184),其中,紧邻侧壁154和156的内壁158的厚度然而重新减小,从而使得在那里同样存在具有比铰接部位168、170更小的壁厚度的壁区段。在外壁160在第一壁区段162的区域内仅由第一加强元件172形成之后,由于较小的壁厚度而使构造用于容纳凸起182、184的回凹部成为多余。
在需要时,内壁158在此也可以实施为两分层的,如这在图4中用分离线186表示的那样。随后,次级加强元件可以如这里所示的那样完全内接在外置的分层中。
基于通过第一加强元件172承担外壁160的第一壁区段162的功能,在上文已经提及的优点中还附加地实现了针对空腔178的空间增益,从而使得在根据本发明的间距保持器150的与图3的间距保持器100相比相同的结构尺寸的情况下容纳更大量的干燥剂,而且因此可以提供提高的干燥能力。
图5示出了另一根据本发明的按照第五实施例的间距保持器200,间距保持器具有型材体202,型材体具有第一和第二彼此平行并且彼此间隔开地布置的侧壁204、206,内壁208在它们之间延伸。
外壁210平行于内壁208地从第一侧壁延伸到第二侧壁,外壁具有在中间的、平行于内壁208地布置的壁区段212并且在第一壁区段两侧具有第二和第三壁区段214、216,第二和第三壁区段以在关于型材体的轴向方向的横截面中来看(如这里所示的那样)相对第一壁区段212并且相对分别相邻的侧壁204、206成钝角的方式取向并且与它们联接。
侧壁204和外壁210的第二壁区段214在其中彼此联接的壁区域以较小的壁厚设计,用于形成铰接部位218。第二侧壁206同样通过具有减小的壁厚度的用于形成铰接部位220的壁区域联接到外壁210的第三壁区段216上。
在间距保持器200的外表面上,在从侧壁204经由外壁210延伸直至侧壁206的区域内设置有一体式的初级加强元件222,初级加强元件同时承担蒸汽扩散阻隔件的功能。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间距保持器200的实施例也以嵌入在内壁208中的方式还具有第一和第二次级加强元件224、226,第一和第二次级加强元件优选地构造为具有圆形横截面并且具有施加在外表面上的槽纹或螺纹结构的金属线材。
型材体202包围出空腔228,空腔仅通过以均匀的间距布置在内壁208的中心的通孔230与周围环境连通。空腔228用于容纳干燥剂。
内壁208在布置有次级加强元件224、226的区域内比在其余的壁区域内构造有更大的厚度(凸起232、234),其中,紧邻侧壁204和206的内壁208的厚度然而重新减小,从而使得在那里同样存在具有比铰接部位236、238更小的壁厚度的壁区段。
附加地,在外壁210的第二壁区段与第一壁区段214、212之间以及在外壁的第三壁区段与第一壁区段216、212之间形成过渡部的壁区域在其壁厚度方面减小并且因此构造出其他的铰接部位240、242,其此外也还导致热传导阻力的改善。
为了进一步改善热传导阻力可以设置的是:外壁210的第一壁区段212的区域244、246附加地具有减小的壁厚度,例如在大约0.3mm至0.4mm的范围内的壁厚度,区域在指向空腔228的侧面上构造为回凹部。
具有减小的壁厚度的区域附加地提供空腔228的稍微增大的体积,这也适用于铰接部位218、220、236、238、240、242,铰接部位必要时可以补偿或者甚至过度补偿空腔228的被凸起232和234减小的体积份额。
这不仅与该实施例相关联地,而且一般也适用于如下所有实施例,其中,具有减小的壁厚度的铰接部位和/或壁区域以空腔侧构造的回凹部的形式存在。
图6最后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按照第六实施例的间距保持器250,间距保持器具有型材体252,型材体具有第一和第二彼此平行并且彼此间隔开地布置的侧壁254、256,内壁258在它们之间延伸。
外壁260平行于内壁258地从第一侧壁延伸到第二侧壁254、256,外壁具有(在中间的)平行于内壁258地布置的第一壁区段并且在第一壁区段两侧具有第二和第三壁区段264、266,第二和第三壁区段相以在关于型材体252的轴向方向的横截面中来看(如这里所示的那样)对第一壁区段262并且相对分别相邻的侧壁254、256成钝角的方式取向并且与它们联接。
在间距保持器250的外表面上,在从侧壁254经由外壁260延伸直至侧壁256的区域内设置有一体式的初级加强元件272,初级加强元件同时承担蒸汽扩散阻隔件的功能。
在间距保持器250的当前的第六实施例的情况下,初级加强元件实施为具有大约0.09mm的厚度的不锈钢膜,不锈钢膜的机械特性足以加强间距保持器,从而使得该间距保持器能以常规的冷弯设备来冷弯,用以构造角区域。
可选地,根据本发明的间距保持器250的实施例以嵌入在内壁258和外壁260的方式还具有粗纱274、276、278、280,粗纱例如无纺布式地由玻璃纤维构造。
这种粗纱也可以如在图6中用附图标记282、284、286、288示出的那样添加在外壁260中,尤其是添加在其第一壁区段262中。
型材体252包围出空腔290,空腔仅通过以均匀的间距布置在内壁258的中心的通孔292与周围环境连通。
通过这些通孔292,型材体252的空腔290可以与玻璃板空隙在间距保持器250的安装状态下连通,并且因此必要时容纳在那里出现的水蒸气份额,水蒸气份额随后被安置在空腔290中的干燥剂(未示出)结合。
在图1至5的根据本发明的间距保持器10、50、100、150和200的实施方式中,初级加强元件32、72、122、172和222齐平地整合到各自的型材体中,而图6的间距保持器250的初级加强元件272放置在型材体252的表面上。
侧壁254、256到外壁260的第二和第三壁区段264、266的过渡部必要时可以构造有更大的壁厚度,如在该实施例中示出的那样,以便使空腔290的横截面与现有的角连接器适配,如果间距保持器没有以冷弯法弯曲成框架,而是裁剪成框架大小并且在角区域内通过插接来彼此连接,那么就使用角连接器。
如果如在该实施例中示出的那样,在侧壁254、256上分别设置有一个或两个肋294、296,肋从侧壁254、256凸出到空腔290中,那么可以进一步改善间距保持器相对于角连接器的卡夹连接。必要时,也可以在外壁的第一壁区段262上设置其他的凸出到空腔290中的肋(未示出)。

Claims (26)

1.用于中空玻璃板的间距保持器,所述间距保持器包括:
在横截面中基本上呈矩形的、构造为闭合的空心型材的型材体,
其中,所述型材体具有彼此平行且彼此间隔开布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延伸的内壁以及从所述第一侧壁延伸到所述第二侧壁的、与所述内壁间隔开的外壁,
其中,所述外壁具有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内壁取向的第一壁区段和布置在所述第一壁区段两侧的第二壁区段和第三壁区段,所述第二壁区段和所述第三壁区段以在垂直于所述型材体的轴向方向的横截面中来看相对所述第一壁区段并且相对分别相邻的侧壁成钝角的方式取向并且与所述第一壁区段和所述分别相邻的侧壁联接,
其中,至少所述内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以及所述外壁的第二壁区段和第三壁区段在使用第一塑料材料的情况下制成,
并且其中,所述间距保持器包括从所述第一侧壁经由所述外壁延伸直至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体式的初级加强元件,所述初级加强元件构造为蒸汽扩散阻隔件,
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体在所述外壁的第二壁区段和第三壁区段联接到所述第一侧壁或所述第二侧壁上的壁区域内具有减小的壁厚度,以形成铰接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距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壁区段和所述第三壁区段平坦地构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间距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加强元件构造为金属膜,尤其是构造为不锈钢膜,所述金属膜优选具有大约0.1mm或者更小的厚度,尤其具有大约0.09mm或者更小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间距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体至少在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的部分区域内多孔地,尤其是闭孔地构造。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间距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部分地由所述初级加强元件形成,其中优选的是,至少所述外壁的第一壁区段基本上完全由所述初级加强元件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间距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的第一壁区段由第二塑料材料制成,其中,所述外壁的第一壁区段的第二塑料材料优选与所述第一塑料材料兼容或相同,其中更优选的是,所述外壁的第一壁区段与所述型材体一体式地构造,尤其是与所述型材体一起挤出,并且其中可选的是,所述型材体在所述外壁的第一壁区段联接到所述第二壁区段和所述第三壁区段上的壁区域内构造有减小的壁厚度,以形成铰接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间距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构造为铰接部位的壁区域在所述空心型材的内侧或者在型材体外侧构造为槽。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间距保持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壁中平行于间距保持器型材的轴向方向地布置有第一次级加强元件和第二次级加强元件,其中,所述第一次级加强元件布置在所述内壁的相邻于所述第一侧壁的第一区段中,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次级加强元件布置在所述内壁的相邻于所述第二侧壁的第二区段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间距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元件的横截面面积与所述第二加强元件的横截面面积之和的面积比为大约1:1至大约4:1。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间距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加强元件与各自的侧壁具有对应于所述侧壁之间的间距的大约10%至大约40%,优选大约30%至大约35%的间距。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间距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次级加强元件以与分别相邻的侧壁间隔大约1mm至大约5mm,优选大约1mm至大约3mm的间距的方式布置在所述内壁中。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间距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加强元件以线材形式构造。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间距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在所述次级加强元件的区域内具有延伸到所述空心型材的空腔中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内壁的相邻区域相比具有更大的壁厚度,其中,所述更大的壁厚度优选大约对应于所述次级加强元件的垂直于所述内壁的表面测量的厚度与所述内壁的相邻区域的厚度之和。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间距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在与所述内壁的容纳所述次级加强元件的区段对置的区域内具有凹陷部,尤其是,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内壁的区域的增厚部互补地构造,并且优选的是,所述凹陷部具有大约对应于所述次级加强元件的厚度的一半的深度。
15.根据权利要求8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间距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次级加强元件的表面是结构化的,尤其是经滚花、经开槽的或者设有螺纹结构,并且/或者配备有增附剂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间距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塑料材料基于聚烯烃、尤其是聚丙烯(PP);聚碳酸酯(PC);聚氯乙烯(PVC);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聚苯醚(PPE);聚酯、尤其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胺(PA)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或者这些材料中的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间距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加强元件的重量与塑料材料的重量的重量比为大约1:0.75至大约1:3。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间距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塑料材料以及必要时还有所述第二塑料材料具有大约5重量%或更多至大约20重量%或更少,尤其是大约10%或更少的加强纤维含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间距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塑料材料以及必要时还有所述第二塑料材料没有加强纤维。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间距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塑料材料和/或所述第二塑料材料包括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尤其是从填料、颜料、防光剂、增韧改性剂、防静电剂和/或防火剂中选出。
21.根据权利要求8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间距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的紧邻于所述侧壁的厚度相对于所述内壁的朝型材中心的方向联接在其上的区域减小,其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次级加强元件和所述第二次级加强元件以其横截面完全布置在所述内壁的区域内。
22.根据权利要求8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间距保持器,其特征在于,布置在所述外壁的区域内或者部分地形成所述外壁的初级加强元件与布置在所述内壁的区域内的次级加强元件相比具有更大的断裂伸长率。
23.根据权利要求8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间距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级加强元件和所述第二次级加强元件以分别相邻于所述空心型材的空心体积的一部分的方式布置,在其中,在所述空心型材围绕垂直于纵向方向且平行于所述内壁延伸的弯曲轴线弯曲90°之后,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彼此间隔开。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间距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型材在弯曲时具有垂直于纵向方向且平行于所述内壁的中立轴线,所述中立轴线在所述空心型材的总高度的大约40%至大约60%的范围内。
25.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间距保持器,其特征在于,为了制造弯曲90°的区段,所述空心型材具有过弯角度,所述过弯角度为大约20°或者更小,优选为大约15°或者更小。
26.根据权利要求1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间距保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和/或所述外壁的第一壁区段和/或所述外壁的第二壁区段和第三壁区段至少在由所述第一塑料材料和/或所述第二塑料材料形成的型材横截面的一个或多个区域内具有在大约0.3mm至大约0.7mm的范围内的壁厚度。
CN201680066406.7A 2015-12-23 2016-11-04 用于中空玻璃板的间距保持器 Pending CN10829142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5122714.2 2015-12-23
DE102015122714.2A DE102015122714A1 (de) 2015-12-23 2015-12-23 Abstandhalter für Isolierglasscheiben
PCT/EP2016/076656 WO2017108241A1 (de) 2015-12-23 2016-11-04 Abstandhalter für isolierglasscheibe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1422A true CN108291422A (zh) 2018-07-17

Family

ID=57223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6406.7A Pending CN108291422A (zh) 2015-12-23 2016-11-04 用于中空玻璃板的间距保持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550628B2 (zh)
EP (1) EP3394377A1 (zh)
CN (1) CN108291422A (zh)
DE (1) DE102015122714A1 (zh)
RU (1) RU2018121061A (zh)
WO (1) WO20171082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869897T3 (es) * 2016-04-05 2021-10-26 Saint Gobain Unidad de vidrio aislante para armario frigorífico
EP3394379B1 (en) * 2017-03-10 2020-02-05 Allmetal, Inc. Insulating glass spacer construction
JP2024517557A (ja) 2021-05-25 2024-04-23 サン-ゴバン グラス フランス 遮断グレージング用スペーサー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56243A (en) * 1988-07-25 1989-08-15 Owens-Corning Fiberglas Corporation Assemblies for windows and doors
DE102010049806A1 (de) * 2010-10-27 2012-05-03 Technoform Glass Insulation Holding Gmbh Abstandshalterprofil und Isolierscheibeneinheit mit einem solchen Abstandshalterprofil
WO2014005950A1 (de) * 2012-07-04 2014-01-09 Ensinger Gmbh Abstandhalter für isolierglasscheib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453108B (sv) 1984-08-10 1988-01-11 Lars Eriksson Distansorgan for bildande av ett slutet utrymme mellan tva glasskivor
US4890438A (en) * 1988-09-30 1990-01-02 Odl, Incorporated Insulated glass construction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5106663A (en) * 1989-03-07 1992-04-21 Tremco Incorporated Double-paned window system having controlled sealant thickness
US5079054A (en) * 1989-07-03 1992-01-07 Ominiglass Ltd. Moisture impermeable spacer for a sealed window unit
US5962090A (en) * 1995-09-12 1999-10-05 Saint-Gobain Vitrage Suisse Ag Spacer for an insulating glazing assembly
DE19805348A1 (de) * 1998-02-11 1999-08-12 Caprano & Brunnhofer Abstandhalterprofil für Isolierscheibeneinheit
PL1797271T3 (pl) * 2004-09-09 2010-06-30 Technoform Glass Insulation Holding Gmbh Profil dystansowy do ramy dystansowej do izolacyjnego zespołu okiennego i izolacyjny zespół okienny
DE102010015836A1 (de) * 2010-04-20 2011-10-20 S & T Components Gmbh & Co. Kg Abstandhalter
CN104736788B (zh) * 2012-10-22 2017-10-24 泰诺风玻璃隔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加强元件的间隔型材及具有该型材的中空玻璃单元
GB2527731A (en) * 2014-04-10 2016-01-06 Thermoseal Group Ltd Glazing spacer ba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56243A (en) * 1988-07-25 1989-08-15 Owens-Corning Fiberglas Corporation Assemblies for windows and doors
DE102010049806A1 (de) * 2010-10-27 2012-05-03 Technoform Glass Insulation Holding Gmbh Abstandshalterprofil und Isolierscheibeneinheit mit einem solchen Abstandshalterprofil
WO2014005950A1 (de) * 2012-07-04 2014-01-09 Ensinger Gmbh Abstandhalter für isolierglasscheib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08241A1 (de) 2017-06-29
RU2018121061A (ru) 2020-01-23
EP3394377A1 (de) 2018-10-31
DE102015122714A1 (de) 2017-07-27
US10550628B2 (en) 2020-02-04
WO2017108241A9 (de) 2017-09-08
RU2018121061A3 (zh) 2020-01-23
US20180298674A1 (en) 2018-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8479B (zh) 用于绝缘玻璃片的间距保持器
CN108291422A (zh) 用于中空玻璃板的间距保持器
CN101147036B (zh) 用于高隔热性冰箱箱体的双密封垫圈
EP1910639B1 (en) Spacer arrangement with fusable connector for insulating glass units
CN100575812C (zh) 利用太阳能的空腔型材
US7086454B1 (en) Wick structure of heat pipe
EP1907645A1 (en) A composite thermally insulating material
KR101841653B1 (ko) 방화문
CN108350721A (zh) 用于隔热玻璃板的间距保持器
CN101194136A (zh) 具有内室照明的制冷设备
US8376453B2 (en) Hollow double-walled panel and interior panel for vehicle made using same
KR20190022179A (ko) 다중 챔버를 구비한 창짝과 이를 포함한 창호
KR101203997B1 (ko) 냉장고
KR20150004055A (ko) 도어
ITMI932664A1 (it) Procedimento e dispositivo per il collegamento di almeno due elementi
ITBZ980040A1 (it) Tubazione flessibile per liquidi per apparecchi domestici ad acqua, come lavatrici e lavastoviglie e simili.
KR20180108770A (ko) 초저온 프리저
WO2008049526A1 (de) Polymere hohlkörper mit schaumfüllung
EP2490576A1 (de) Gehäuserahmen einer temperiervorrichtung und diesen umfassende temperiervorrichtung
US20050260912A1 (en) Mechanically and thermally responsive polymer yarn for industrial fabric application
CZ20023740A3 (cs) Konstrukční prvek, použití nosníku a způsob výroby fasádového prvku
KR20210123867A (ko) 단열 블레이드 및 이를 이용한 단열 루버창
KR102429753B1 (ko) 창호 프레임
JP6971803B2 (ja) 内装用中空構造板
KR20180137375A (ko) 이종재질로 이루어지는 창틀 프레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