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0383A - 被覆金属板 - Google Patents

被覆金属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90383A
CN108290383A CN201680067779.6A CN201680067779A CN108290383A CN 108290383 A CN108290383 A CN 108290383A CN 201680067779 A CN201680067779 A CN 201680067779A CN 108290383 A CN108290383 A CN 1082903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antistatic
metal plate
coated metal
c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677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90383B (zh
Inventor
金藤泰平
植田浩平
奥村豪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Ste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te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teel Corp filed Critical Nippon Stee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290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03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903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03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5/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 B32B15/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15/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metal comprising metal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26/00Coat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C23C2/00 - C23C24/00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保持优异的加工性及反射率特性并且通过更简便的方法实现更优异的抗静电性。本发明的被覆金属板具备位于金属板的至少一个面的上方的、由1层或多层构成的覆膜层,前述由1层或多层构成的覆膜层具有至少1层含有针状形状的氧化钛作为抗静电剂的抗静电层,所述针状形状的氧化钛的平均长度为1μm~10μm、并且平均粗细度为0.1μm~0.5μm、且表面被具有导电性的导电层被覆,前述覆膜层中的任意1层或多层含有白色涂料,所述白色涂料包含平均粒径为200nm~400nm的氧化钛,前述抗静电层中的前述抗静电剂的含量相对于前述抗静电层的总固体成分为5质量%~30质量%,所述被覆金属板的总光线反射率为85%以上。

Description

被覆金属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覆金属板。
背景技术
各种照明器具、各种影像显示装置等具有通过发出可见光而照亮四周、放映出图像等功能。这些设备通过在光源的周围、背后设置反射板并使光在该反射板上反射而使光的亮度提高、使光的行进方向改变。这种情况下,为了抑制光在反射板上反射时产生的光量降低,反射板的表面要求高可见光反射率。为了应对该需求,以往提出了各种形成有反射率高的白色系涂膜的金属板(涂装金属板)(例如参见以下的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1/034216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3683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14494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49629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1-1537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这里,在将上述那样的反射率高的涂装金属板用于特别是照明器具等时,该涂装金属板常常暴露在空气中。认为这时,如果存在于空气中的灰尘等附着在涂装金属板的表面,则虽然涂装金属板具有高反射率,但是反射性能会因附着的灰尘等而降低。因此,如何才能使灰尘等不附着在具有高反射率的涂装金属板的表面变得重要。
灰尘等附着在涂装金属板的最表面的原因在于,灰尘等、涂装金属板带电。因此,本发明人等想到了提高形成于金属板的涂膜层的抗静电性是很重要的。这里,抗静电性优异的涂膜层也是具有高导电性的涂膜层。作为这样的具有高导电性的涂膜层,广为人知的是通过确保从涂装膜的表层向作为导电体的金属板的深度方向的导通来表现出导电性的技术。但是,对于被绝缘层被覆的金属板上的涂膜层,难以应用上述导电技术。
另一方面,作为得到抗静电性优异的涂膜层的手段,可以应用例如上述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5中公开的技术。
例如,在上述专利文献3中,作为对被绝缘涂膜被覆的涂装金属板赋予抗静电性的手段,公开了通过使绝缘涂膜的带电序列上的位置低位化(即容易带负电)而抑制容易带负电的灰尘附着的方法。但是,上述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方法取决于灰尘等的带电性,因此,存在难以表现出高度的耐灰尘附着性(即优异的抗静电性)的问题。
此外,在上述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在金属基板上隔着绝缘层设置抗静电层的方法,作为抗静电剂,例示出了碳粉、铜粉、其它金属粉、表面活性剂、导电性增塑剂等。但是,以碳粉、铜粉为代表的金属粉等深色系抗静电剂存在使作为基底设置的高反射涂膜的反射率降低的问题。
此外,在上述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通过在涂膜中添加白色导电性晶须而提供能着色为各种颜色的防静电性(抗静电)涂装金属板的技术。但是,上述专利文献5中,作为添加有上述晶须的涂膜的厚度,例示的是40μm~50μm,其大量使用了比其它原料昂贵的晶须,因此,存在不能廉价地提供抗静电金属板的问题。
如上所述,上述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5中公开的抗静电技术难以简便地实现优异的抗静电性。此外,考虑抗静电性优异的涂装金属板的用途时,优选该涂装金属板的加工性优异。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保持优异的加工性及反射率特性、并且能通过更简便的方法实现更优异的抗静电性的被覆金属板。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完成了以下详细说明的本发明。
本发明的主旨如下。
(1)一种被覆金属板,其具备位于金属板的至少一个面的上方的、由1层或多层构成的覆膜层,前述由1层或多层构成的覆膜层具有至少1层含有针状形状的氧化钛作为抗静电剂的抗静电层,所述针状形状的氧化钛的平均长度为1μm~10μm、并且平均粗细度为0.1μm~0.5μm、且表面被具有导电性的导电层被覆,前述覆膜层中的任意1层或多层含有白色涂料,所述白色涂料包含平均粒径为200nm~400nm的氧化钛,前述抗静电层中的前述抗静电剂的含量相对于前述抗静电层的总固体成分为5质量%~30质量%,所述被覆金属板的总光线反射率为85%以上。
(2)根据(1)所述的被覆金属板,其中,前述抗静电层的表面电阻为1×1013Ω以下。
(3)根据(1)或(2)所述的被覆金属板,其中,前述抗静电层的厚度为2μm~30μm。
(4)根据(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被覆金属板,其中,前述抗静电层中,长轴相对于前述金属板的表面法线方向倾斜的具有前述针状形状的氧化钛的存在比例为抗静电层所含的氧化钛的个数的95%以上。
(5)根据(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被覆金属板,其中,在前述金属板与前述覆膜层之间还具备绝缘层。
(6)根据(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被覆金属板,其中,前述抗静电层位于前述被覆金属板的最表层。
(7)根据(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被覆金属板,其中,前述覆膜层由多层构成,前述覆膜层中比前述抗静电层更靠近表层侧的层为具有导电性的层。
(8)根据(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被覆金属板,其中,前述抗静电层由多层构成,越是位于表层侧的前述抗静电层,前述抗静电剂的浓度越高。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保持优异的加工性及反射率特性,并且能以更简便的方法实现更优异的抗静电性。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意性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被覆金属板的层结构的说明图。
图1B是示意性示出同一实施方式的被覆金属板的层结构的说明图。
图2是示意性示出同一实施方式的被覆金属板的层结构的说明图。
图3是示意性示出同一实施方式的被覆金属板所具备的抗静电层的说明图。
图4是用于对同一实施方式的抗静电层所含有的抗静电剂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5是用于对同一实施方式的抗静电层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6是用于对同一实施方式的抗静电层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7是用于对同一实施方式的抗静电层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8是用于对同一实施方式的抗静电层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9是用于对同一实施方式的抗静电层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适宜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及附图中,对于实质上具有相同的功能构成的构成要素标记相同的符号从而省略重复说明。
<关于被覆金属板的整体结构>
首先,参照图1A~图2,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被覆金属板的整体结构进行简单说明。图1A~图2是示意性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被覆金属板的层结构的说明图。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如图1A及图1B所示,方便起见将被覆金属板的厚度方向作为Z轴方向,将图1A及图1B所示的被覆金属板的宽度方向作为X轴方向,将纵深方向作为Y轴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被覆金属板10如图1A及图1B所示,具备金属板101和位于金属板101的表面上方的作为覆膜层的一例的涂装覆膜层103。
这里,“金属板101的表面上方”是指:不仅包括如图1A示意性所示在金属板101上直接层叠涂装覆膜层103的情况,还包括如图1B示意性所示在金属板101上形成1层或多层105、在1层或多层105的最表面形成涂装覆膜层103的情况。
此外,图1A及图1B中示出了在金属板101的一个面的上方设置涂装覆膜层103的情况,但不言自明的是,也可以如图2示意性示出的那样,对金属板101的两个面设置涂装覆膜层103。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示出了在金属板101上直接设置涂装覆膜层103的情况,但该情况下,也可以如图1B所示,在金属板101与涂装覆膜层103之间存在1层或多层105。
金属板101用作本实施方式的涂装金属板的基材。对该金属板101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各种钢板,也可以为由含有铁的合金制成的金属板,还可以为铝、钛等非铁金属的金属板。金属板101的种类考虑本实施方式的被覆金属板10所要求的强度、加工性等各种特性而从上述金属中适宜选择即可。
上述在金属板101的至少一个面的上方形成的涂装覆膜层103为由1层或多层构成的层,通过在金属板101上涂装包含规定的物质的涂料并使其干燥而形成。本实施方式的被覆金属板10中,作为该涂装覆膜层103之一,形成至少含有抗静电剂的抗静电层。
以下,另行对该涂装覆膜层103及抗静电层进行详细说明。
此外,如图1B示意性示出那样,在金属板101和涂装覆膜层103之间可以形成1层或多层105。对于这样的层105没有特别下限定,只要不阻碍后述涂装覆膜层103的功能就可以形成任意的层。例如,作为基材使用的金属板101为实施了各种表面处理的金属板时,在金属板的表面形成的表面处理层相当于该层105。
以上参照图1A~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被覆金属板10的整体结构进行了简单说明。
<关于涂装覆膜层及抗静电层>
接着,参照图3~图9对本实施方式的被覆金属板10所具备的涂装覆膜层103和该涂装覆膜层103所具备的抗静电层进行详细说明。
图3是示意性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涂装金属板所具备的抗静电层的说明图。图4是用于对本实施方式的抗静电层所含有的抗静电剂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5~图9是用于对本实施方式的抗静电层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关于抗静电层]
如前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涂装覆膜层103由1层或多层构成,其中的至少1层为含有规定的抗静电剂的抗静电层。
以下,首先参照图3对本实施方式的涂装覆膜层103所具备的抗静电层111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抗静电层111作为由1层或多层构成的涂装覆膜层103为至少形成有1层的层。该抗静电层111如图3示意性所示,作为抗静电剂,至少含有具有针状形状的氧化钛113。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抗静电层111中所含的具有针状形状的氧化钛113的结构。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抗静电剂使用的具有针状形状的氧化钛为了使导电性更高,例如如图4示意性所示,氧化钛的表面被各种导电层被覆。对于被覆氧化钛的表面的导电层也没有特别限定,作为该导电层,例如可以利用掺杂有各种金属的金属氧化物等公知的导电层。以下,将表面被具有导电性的导电层被覆的针状形状的氧化钛简称为“针状形状的氧化钛”。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抗静电层111中所含的针状形状的氧化钛113如图4所示,平均长度(针状形状的氧化钛的长轴方向的平均长度)L为1μm~10μm、并且平均粗细度(针状形状的氧化钛的短轴方向的平均长度)D为0.1μm~0.5μm。
平均长度L小于1μm时,为了实现本实施方式中期望的抗静电层111的导电性,必须含有更多的氧化钛113,这从成本的观点来说是不优选的。此外,平均长度L超过10μm时,本实施方式的抗静电层111的后述的光的透过衰减率变高,进而,在涂料中氧化钛113变得容易沉降,例如在用辊涂机进行涂装时,涂膜中氧化钛导入量发生改变等操作稳定性降低,故而不优选。
平均粗细度D小于0.1μm时,在抗静电层111的内部,不能充分实现具有针状形状的氧化钛113彼此的重叠,难以高效地传递会导致灰尘等附着的表面电荷,故而不优选。此外,平均粗细度D超过0.5μm时,氧化钛113在抗静电层的厚度方向(图3所示的Z轴方向的厚度)所占的含有比例增加,由此,抗静电层111变脆,加工性降低,故而不优选。
本实施方式中,氧化钛113的更优选的平均长度L为3μm~8μm、进一步优选的平均长度L为5μm~6μm。此外,本实施方式中,氧化钛113的更优选的平均粗细度D为0.2μm~0.4μm、进一步优选的平均粗细度D为0.2μm~0.3μm。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抗静电层111中,利用具有上述形状的针状形状的氧化钛113即可,在形成抗静电层111之后测定上述的氧化钛113的平均长度L、平均粗细度D时,利用以下的方法进行测定即可。即,利用根据抗静电层111的表面和截面各自的观察图像测定氧化钛113的平均长度L和平均粗细度D的方法即可。抗静电层111的表面观察可以使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此外,作为抗静电层111的截面观察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利用如下方法即可:在常温干燥型环氧树脂中与涂装膜的厚度方向垂直地嵌入被覆金属板10,对其嵌入面进行机械研磨后进行观察的方法;使用聚焦离子束(Focused Ion Beam:FIB)装置以能看到涂装膜的垂直截面的方式从被覆金属板10切取厚度50~100nm的观察用试样,利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Microscope:TEM)观察涂装膜截面的方法等。
此外,抗静电层111中针状形状的氧化钛113的含量相对于抗静电层111的总固体成分为5质量%~30质量%。针状形状的氧化钛113的含量相对于总固体成分小于5质量%时,抗静电层111中含有的抗静电剂的含量变得过少,难以稳定地实现期望的导电性,故而不优选。此外,针状形状的氧化钛113的含量越多,越能得到高的导电性。但是,针状形状的氧化钛113的含量相对于总固体成分超过30质量%时,在成本方面不利,并且由于坚固的氧化钛113的含有比例增加而导致加工性降低,故而不优选。此外,该情况下,还有后述的光的透过衰减率显著增加的可能性。通过使针状形状的氧化钛113的含量相对于抗静电层111的总固体成分为5质量%~30质量%,能维持程度良好的加工性及适合的光的透过衰减率,并且能实现优异的抗静电性。针状形状的氧化钛113的含量优选相对于总固体成分为10质量%~25质量%、更优选为10质量%~20质量%。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抗静电层111中,除作为抗静电剂的上述氧化钛113以外,也可以含有各种粘结剂树脂。对该粘结剂树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热塑性树脂及热固性树脂的涂料领域中常用的各种树脂。作为这样的树脂,例如可以列举出:聚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丙烯酸类树脂、异氰酸酯树脂、氟树脂、环氧树脂、聚酰胺、聚酯酰胺、聚氯乙烯、聚氨酯、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烯烃、它们的共聚物、混合物等。该粘结剂树脂可以为水系树脂、也可以为溶剂系树脂。
此外,上述粘结剂树脂优选为选自由聚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丙烯酸类树脂、异氰酸酯树脂、氟树脂及环氧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树脂,其中,更优选聚酯树脂。
上述聚酯树脂优选数均分子量为5000~35000、更优选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0~30000。此外,上述聚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10℃~70℃、更优选为-5℃~50℃。
此外,上述抗静电层111除上述以外还可以含有通常对涂装覆膜使用的各种添加材料。作为这样的添加剂,例如可以列举出各种颜料,也可以添加一般的作为白色颜料使用的各种氧化钛。这种情况下,优选以不与作为上述抗静电剂起作用的氧化钛的各条件冲突的方式选择作为颜料使用的氧化钛。
具有以上说明的特定的针状形状的氧化钛113通过以上述的含量包含在抗静电层111中,具有针状形状的氧化钛113如图3示意性所示,相互接触地存在于抗静电层111内。本实施方式的氧化钛113为平均长度L比平均粗细度D大很多的形状,因此,氧化钛113的短轴与抗静电层111的厚度方向(即Z轴方向)大致平行、氧化钛113的长轴横卧的氧化钛的存在比例变高。
这样的抗静电层111的厚度(图3所示的Z轴方向的厚度)d优选为2μm~30μm。抗静电层111的厚度d小于2μm时,抗静电层111不能显示出充分的导电性,可能难以可靠地抑制灰尘等附着在本实施方式的被覆金属板的最表面。此外,抗静电层111的厚度d超过30μm时,氧化钛113的长轴与Z轴方向平行的氧化钛的存在概率变高。此时,位于抗静电层111的Z轴正方向侧的表面的电荷沿着氧化钛113的长轴向抗静电层111的厚度方向移动的可能性变高,可能难以遍及抗静电层111的平面整体(XY平面整体)地实现导电性。
通过使抗静电层111的厚度d为2μm~30μm,如图3示意性所示,具有针状形状的氧化钛113的长轴相对于金属板的表面法线方向(即Z轴)充分倾斜,能够进一步提高氧化钛113的长轴相对于XY平面几乎平行的比例。此时,充分倾斜是指,氧化钛113的长轴相对于Z轴(即抗静电层111的厚度方向)具有45度以上、优选60度以上的倾斜角。其结果,位于抗静电层111的Z轴正方向侧的表面的电荷沿着氧化钛113的长轴在抗静电层111内沿着水平方向移动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能够遍及抗静电层111的平面整体(XY平面整体)地实现更均一的导电性。氧化钛113的长轴相对于金属板的表面法线方向倾斜的氧化钛的存在比例为抗静电层111中所含的氧化钛113的个数的95%以上时,容易得到均一的导电性,是优选的。这里,对上述存在比例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100%。这样的抗静电层111的厚度d更优选为3μm~25μm、进一步优选为5μm~20μm。
需要说明的是,抗静电层111中氧化钛113的长轴相对于金属板的表面法线方向倾斜的氧化钛的存在比例可以以抗静电层111的截面中观察到的氧化钛113的存在比例的形式把握。该存在比例例如可以通过以1000倍左右的倍率对抗静电层111的截面进行显微镜观察,计数视野中所含的氧化钛113的个数和其中长轴发生倾斜的氧化钛的个数来计算。此时,优选将多个视野(例如10视野左右)中的存在比例的平均值作为抗静电层111中长轴相对于金属板的表面法线方向倾斜的氧化钛113的存在比例。
这里,对于抗静电层111的厚度d,例如在用辊涂机形成抗静电层111时,可以通过控制各辊的圆周速度、辊压下条件等来控制为适合的值。此外,事后测定抗静电层111的厚度d时,可以利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以下的方法。即,使用基于抗静电层111的截面观察的测定即可,作为其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利用前述方法等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抗静电层111的内部具有针状形状的氧化钛113以何种方式存在例如可以利用电子显微镜等通过以下的方法来确认。即,使用与事后确认氧化钛113的平均长度L、平均粗细度D的方法同样的方法即可。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抗静电层111,在利用静电衰减仪(Static Hones Meter)来测定其表面电阻(即图3所示的Z轴正方向侧的表面的电阻)时,优选表面电阻为1×1013Ω以下的值。通过使抗静电层111具有1×1013Ω以下的表面电阻,能够更高效地使抗静电层111的表面存在的表面电荷导通。对于表面电阻的下限值,越小越好,没有特别限定,但为1×106Ω以下时,会伴随各种困难,因此,1×106Ω为实质的下限值。抗静电层111的表面电阻更优选为1×106Ω~1×1010Ω。
本实施方式的抗静电层111的波长555nm的光的透过衰减率为5%以下。这里,透过衰减率表示如图3所示入射到抗静电层111的光透过抗静电层111而在抗静电层111的下侧(Z轴负方向侧)的端面反射并返回时被抗静电层111吸收的光的比例。这里,虽然人眼具有个人差异,但是,能感受到380nm~780nm的波长的光,其灵敏度的峰值位于波长555nm附近。因此,通过使波长555nm的光的透过衰减率为5%以下,在可见光透过抗静电层111时人眼会感受到几乎不衰减。本实施方式的抗静电层111通过具有上述这样的透过衰减率,即使将该抗静电层111应用于例如上述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高反射涂装金属板,也不会大幅损害高反射涂装金属板具有的高反射率。波长555nm的光的透过衰减率优选为3%以下。
以上,参照图3~图4对本实施方式的抗静电层111进行了详细说明。
[关于涂装覆膜层]
接着,参照图5~图8对具备以上说明的抗静电层111的涂装覆膜层103进行详细说明。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涂装覆膜层103由1层或多层构成。因此,如图5示意性所示,涂装覆膜层103可以仅由抗静电层111构成。此时,本实施方式的抗静电层111位于金属板101的至少一个表面的正上方。
如参照图3等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抗静电层111包含具有针状形状的氧化钛113,氧化钛113的至少一部分的长轴沿抗静电层111的水平方向横卧。因此,如图5所示,将抗静电层111的端部(例如X轴方向的至少任一个端部)接地时,在抗静电层111的表面存在的电荷边通过具有针状形状的氧化钛113进行传导边沿水平方向在抗静电层111的内部移动。其结果,在抗静电层111的表面产生的表面电荷从抗静电层111的X轴方向的端部向外部逃逸。由此,本实施方式的抗静电层111能够防止灰尘等附着在抗静电层111的表面,实现耐灰尘附着性。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涂装覆膜层103也可以由多层构成。这时,本实施方式的抗静电层111如图7示意性所示,优选位于涂装覆膜层103的最表层。这时,对于抗静电层111的下层(位于Z轴负方向侧的层)121没有特别限定。
此外,也考虑到了本实施方式的涂装覆膜层103由多层构成、且抗静电层111不存在于涂装覆膜层103的最表层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如图8示意性所示,抗静电层111的上层(位于Z轴正方向侧的层)123优选为具有导电性的层。通过在抗静电层111的上方形成这样的具有导电性的上层123,能够将在涂装覆膜层103的最表层产生的表面电荷高效地导通至抗静电层111,能够从抗静电层111的X轴方向的端部释放到外部。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在图8所示的情况下在金属板101与涂装覆膜层103之间也可以存在绝缘层107是不言自明的。
这里,在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涂装覆膜层103的任意1层或多层中含有包含平均粒径为200nm~400nm的氧化钛的白色涂料。含有该白色涂料的层可以为上述的抗静电层111、也可以是抗静电层111以外的层。通过使抗静电层111具有上述的透过衰减率、并且在构成涂装覆膜层103的任意1层或多层中含有包含平均粒径为200nm~400nm的氧化钛的白色涂料,本实施方式的涂装覆膜层103作为具有85%以上的总光线反射率的高反射覆膜层起作用,本实施方式的被覆金属板10的总光线反射率为85%以上。这里,上述的总光线反射率优选为87.5%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此外,对该总光线反射率的上限值没有特别限定,其值越高越好。
需要说明的是,平均粒径200nm~400nm的氧化钛的含量可以根据需要适宜选择,优选相对于所含有的层中的固体成分为30质量%~60质量%。含量小于30质量%时,存在被覆金属板10的总光线反射率小于85%的可能性。此外,含量超过60质量%时,存在被覆金属板10的加工性降低的可能性。此外,通过使平均粒径200nm~400nm的氧化钛的含量为50质量%,总光线反射率变得最高,故而更优选。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平均粒径200nm~400nm的氧化钛,可以使用通常作为白色颜料市售的颜料、例如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制造的氧化钛“TIPAQUE”系列的任意者。
以上参照图5~图8对具备抗静电层111的涂装覆膜层103进行了说明。
[抗静电层的变形例]
以下,参照图9对本实施方式的抗静电层111的变形例进行简单说明。
在图3等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抗静电层111由1层构成的情况,但本实施方式的抗静电层111也可以由2个以上的多层构成。该情况下,如图9示意性所示,优选越是位于被覆金属板10的最表层侧的抗静电层,作为抗静电剂的氧化钛113的浓度越高。图9所示的例子中,越靠近抗静电层111a侧,氧化钛113的浓度越高,越靠近抗静电层111c侧,氧化钛113的浓度越低。通过设置这样的氧化钛113的浓度梯度,能够使氧化钛113表层富集化,能够以更少的氧化钛113的含量更高效地表现出抗静电性。
[关于绝缘层]
其为如上所述的可以设置在金属板101和涂装覆膜层103之间的绝缘层107,作为该绝缘层107,可以设置上述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公开的具有90%以上的总光线反射率的高反射涂膜层。上述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公开的高反射涂膜层作为绝缘层起作用,因此,通过设置该高反射涂膜层作为绝缘层107,能够实现以85%以上的高反射率反射入射到被覆金属板10的光、并且灰尘等不会附着在最表层的被覆金属板。
此外,在将上述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公开的高反射涂膜层形成为绝缘层107的基础上,本实施方式的形成有涂装覆膜层103的被覆金属板10能够在例如基于JIS K 5600-5-1(该标准为与ISO1519对应的标准。)的20℃下的3T弯曲试验中实现不存在覆膜的剥离这样的优异的加工性。
需要说明的是,不言自明的是,作为本实施方式的金属板101及绝缘层107,可以使用上述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高反射涂装金属板,并在该高反射涂装金属板的最表层形成本实施方式的涂装覆膜层103。
此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绝缘层107,形成上述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高反射涂膜层时,可以对该高反射涂膜层进一步添加之前说明的具有针状形状的氧化钛113,实现作为抗静电层111起作用的高反射覆膜层。
以上参照图1~图9对本实施方式的被覆金属板10进行了详细说明。
<关于被覆金属板的制造方法>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被覆金属板10的制造方法进行简单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被覆金属板10可以如下来制造:准备规定的金属板101,在金属板101上根据需要形成期望的层105,之后,将用于形成抗静电层111的涂料涂布于金属板101的表面,使其干燥·固化,由此制造。
这里,用于形成抗静电层111的涂料可以基于公知的方法来准备。即,准备水或各种有机溶剂作为溶剂,使该溶剂中含有上述具有针状形状的氧化钛和各种粘结剂树脂,制成用于形成抗静电层111的涂料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用作溶剂的有机溶剂也没有特别限定,适宜组合以下物质来利用即可:甲苯、二甲苯等烃系有机溶剂;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异佛尔酮等酮系有机溶剂;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乙二醇单乙醚乙酸酯等酯系有机溶剂;甲醇、乙醇等醇系有机溶剂;乙二醇单乙醚、二乙二醇单丁醚等醚醇系有机溶剂;等。
此外,在金属板101上形成包含抗静电层111的多个层时,如通常进行的那样,对多个层分别反复进行涂装和干燥·烧结,由此形成被覆金属板10即可。但是,从各层的性能方面、加工性及生产率的观点考虑,优选通过使用多层同时涂布或湿碰湿方式将用于形成各种层的涂料和用于形成抗静电层111的涂料涂布于金属板101的表面的一部分或全部来制造。
这里,多层同时涂布是指如下的方法:利用能够从狭缝涂布机或滑动料斗(Slidehopper)式的帘式涂布机等的平行的2个以上狭缝等以层叠不同的涂料的方式喷出的装置,将多种涂布液以同时进行层叠的状态涂布于基材,并使该层叠了的涂布液同时干燥·烧结。
此外,湿碰湿涂装是指如下的方法:在基材上涂装一次涂布液之后,在该涂布液干燥之前的湿式状态下进一步在其上涂布其它涂布液,使层叠的多层涂布液同时干燥·烧结。具体而言,作为湿碰湿涂装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如下的方法等:利用辊涂机、浸渍涂布、淋幕式平面涂布机、辊帘式涂布机等涂装方法涂装1层涂膜层之后,在使该涂膜层干燥烧结之前,进一步在其上利用淋幕式平面涂布机、辊帘式涂布机、滑动料斗式帘式涂布机、狭缝涂布机等能够与基材非接触地进行涂装的方法实施第2层涂装,之后,使层叠的湿式状态的多层涂膜同时干燥烧结。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将多层同时涂布或湿碰湿涂装而成的涂膜同时烧结的方法,可以使用通常公知的涂料用烧结炉、例如热风干燥炉、直接烘烤型加热炉、感应加热炉、红外线加热炉或这些炉组合成的炉等。
如上所述,通过将未干燥状态的涂布液层叠的同时进行涂布,在涂布液的边界部,各层的涂布液仅少量混合,能够控制各层的界面处的微小的凹凸,通过上述凹凸形状的锚固效果来增强各层的密合性,由此,能够使加工性更好。此外,由于统一进行以往对各层分别进行的干燥工序,因此,在生产率、制造成本方面也是有利的,进而,还具有干燥设备较少即可的优点。
以上,对本实施方式的被覆金属板10的制造方法进行了简单说明。
实施例
以下,例示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发明的被覆金属板进行具体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所示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被覆金属板的一例,本发明的被覆金属板不限定于下述例子。
[基材金属板]
为了确认本发明的被覆金属板的性能,将以下所示的金属板作为本发明的被覆金属板的基材金属板。将所使用的金属板的种类示于以下的表1。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了镀覆的金属板的基材使用板厚为0.5mm的软钢板。此外,SUS板基材的板厚也同样使用0.5mm的厚度。这些金属板在对表面进行碱脱脂处理并水洗干燥后使用。
[表1]
表1
符号 基材金属板
A1 热浸镀锌钢板(单面镀层附着量40g/m2)
A2 热浸镀Zn-11%Al-3%Mg-0.2%Si钢板(单面镀层附着量40g/m2)
A3 热浸镀Zn-55%Al-1.6%Si钢板(单面镀层附着量45g/m2)
A4 合金化热浸镀锌钢板(Fe:10%、单面镀层附着量45g/m2)
A5 SUS板(铁素体系不锈钢)
[化学转化处理层]
制作含有硅烷偶联剂5g/l、水分散二氧化硅1g/l及水系丙烯酸类树脂25g/l的水溶液,作为化学转化处理剂。需要说明的是,硅烷偶联剂中使用γ-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水分散二氧化硅中使用日产化学工业(株)制造的SNOWTEX N型,水系丙烯酸类树脂中使用聚丙烯酸。对上述基材金属板的表面,以成为100mg/m2的附着量的方式利用辊涂机涂布上述化学转化处理剂,以到达板温度60℃的条件使其干燥,由此,形成基底化学转化处理层。
[底涂涂膜层]
用于形成底涂涂膜层的涂料组合物如下来制备:准备为市售的底涂涂料的NipponFine coatings Co.,Ltd.制造的FL641EU primer的透明涂料,对该涂料添加相对于固体成分为15质量%的以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三聚磷酸二氢铝(TAYCA株式会社制造的K-WHITE#105)和钙离子交换二氧化硅(GRACE制造的SHIELDEX C303)而成者,利用涂料用分散机进行搅拌,由此制备。在上述基底化学转化处理层的上层以成为规定的干燥膜厚的方式通过辊涂机涂布上述底涂涂料,在金属板的到达板温度为210℃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干燥,形成底涂涂膜层。
[面涂涂膜层]
用于形成面涂涂膜层的涂料组合物如下来制备:将作为粘结剂树脂的非晶性聚酯树脂(东洋纺织(株)制造的vylon(商标)630、数均分子量:23×103、玻璃化转变温度:7℃)溶解于以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Esso Sekiyu K.K.制造的Solvesso 150(商品名)和环己酮而成的有机溶剂中,在其中添加相对于聚酯树脂固体成分为15质量%的完全烷基型甲基化三聚氰胺树脂(Mitsui Cytec Ltd.制造的CYMEL(商标)303)作为固化剂的三聚氰胺系树脂,添加相对于全部树脂固体成分为0.5质量%的作为反应催化剂的Mitsui Cytec Ltd.制造的catalyst 6003B(商品名),进而根据需要添加以下的表2所示的颜料,利用涂料用分散机进行搅拌,由此制备。在上述底涂涂膜的上层,以成为规定的膜厚的方式利用辊涂机涂布上述面涂涂料,在金属板的到达板温度为230℃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干燥,形成面涂涂膜层1。
[颜料]
对于添加在上述面涂涂料中的颜料,拍摄各颜料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对得到的图像中的每个样品进行测量,计算出得到的测量值的平均值。具体而言,对于从得到的图像中任意选择的100个左右的氧化钛,分别测量长度及粗细度,分别计算出得到的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平均长度及平均粗细度。此外,根据需要,对上述颜料进行分级,从而调整颜料尺寸,使用调整后的颜料。以下的表2中,B3~B6、B9所示的颜料为作为本发明的针状形状的氧化钛起作用的氧化钛。B1为作为一般的白色颜料使用的不具有导电层的氧化钛,其平均粒径如以下的表2所示。B2、B7~B8、B10为作为本发明规定外的功能性颜料使用的氧化钛。此外,B11为由掺杂有铝的氧化锌形成的粉体导电材料,其平均粒径如以下的表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表2所示的B1及B11的颜料的平均粒径分别为目录值。如后述的比较例1所示,通过以以下的表3所示的添加量含有与B1对应的氧化钛,含有与B1对应的氧化钛的面涂涂膜层如以下的表4所示,作为具有90%以上的总光线反射率的高反射覆膜层起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表2中,石原产业株式会社制造的FT系列及FS系列、大琢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WK-500系列的氧化钛为表面被掺杂有Sb的SnO2被覆的针状形状的氧化钛。
[表2]
表2
[1层涂膜层]
根据需要,在上述基底化学转化处理层的上层以成为规定的膜厚的方式利用辊涂机仅涂布上述面涂涂料,在金属板的到达板温度为230℃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干燥,形成由1层面涂涂膜层1构成的涂膜层。
[3层涂膜层]
此外,根据需要,对在上述基底化学转化处理层的上层层叠有上述底涂涂料和上述面涂涂料的被覆金属板的更上层,以成为规定的膜厚的方式利用辊涂机涂布上述面涂涂料,在金属板的到达板温度为230℃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干燥,形成由底涂涂膜层、面涂涂膜层1、及面涂涂膜层2这3层构成的涂膜层。
此外,上述3层涂膜层中,利用淋幕式平面涂布机同时涂布“面涂涂膜层1”和“面涂涂膜层2”这2层,在金属板的到达板温度为230℃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干燥,形成由底涂涂膜层、“面涂涂膜层1”、及“面涂涂膜层2”这3层构成的涂膜层。
[涂膜层厚度]
将制得的被覆金属板以与涂膜层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式嵌入常温干燥型环氧树脂中,对其嵌入面进行机械研磨之后,利用SEM进行观察。然后,由得到的涂装金属板的截面图像测量涂膜层的厚度。
需要说明的是,同时对涂膜层中所含的针状形状的氧化钛的形态进行观察时,确认到:在制得的所有被覆金属板中,95%以上的具有针状形状的氧化钛的长轴以图3示意性所示的状态相对于金属板的表面法线方向倾斜。需要说明的是,长轴相对于金属板的表面法线方向倾斜的具有针状形状的氧化钛的存在比例基于上述方法进行计算。
将制得的被覆金属板汇总示于表3。
[表3]
[表4]
对表3所示的被覆金属板实施以下的评价试验。需要说明的是,任意试验均将上述涂膜层被覆面作为评价面。
[表面电阻]
使用静电衰减仪(东亚电波制造的SME-8310)对制得的被覆金属板的表面电阻进行测定。将刚对被覆金属板施加60秒500V电压之后的测定值作为表面电阻值,按照以下的基准评价表面电阻。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基准中,评价值为3以上时,确认到表面电阻的相关效果。此外,关于表面电阻,将能更稳定地得到效果的评价值设为4以上。
5:表面电阻值为1×109Ω以下
4:表面电阻值超过1×109Ω且为1×1011Ω以下
3:表面电阻值超过1×1011Ω且为1×1013Ω以下
2:表面电阻值超过1×1013Ω且为1×1015Ω以下
1:表面电阻值超过1×1015Ω
[耐灰尘附着性]
将制得的被覆金属板在使面涂涂膜层接地的基础上以相对于地面为90°的角度贴附于设置在办公室内的复印机(Fuji Xerox Co.,Ltd.制造的ApeosPort C5540I)的背面上方30cm位置的壁上,暴露在屋内,经时6个月之后回收。然后,与上述反射率的测定方法同样地测定暴露前后的被覆金属板的反射率,按照以下的基准评价耐灰尘附着性。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基准中,评价值为2以上时,确认到耐灰尘附着性的相关效果。此外,关于耐灰尘附着性,将能更稳定地获得效果的评价值设为3以上。
5:暴露前后的反射率变化小于1.0%
4:暴露前后的反射率变化为1.0%以上且小于1.5%
3:暴露前后的反射率变化为1.5%以上且小于2.0%
2:暴露前后的反射率变化为2.0%以上且小于2.5%
1:暴露前后的反射率变化为2.5%以上
[加工性]
基于JIS K 5600-5-1对制得的被覆金属板进行180℃弯曲试验。被覆金属板的180℃弯曲试验以在20℃下于中间夹持任意片数的涂装金属板的状态(分别是,1片的情况称为1T弯曲、2片的情况称为2T弯曲、3片的情况称为3T弯曲、4片的情况称为4T弯曲、5片的情况称为5T弯曲。)来进行,然后,观察在180℃弯曲部贴附胶带并强制剥离之后涂膜有无剥离,按照以下的基准评价加工性。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基准中,将评价值3以上设为合格。
5:1T弯曲时涂膜不发生剥离
4:1T弯曲时涂膜发生剥离,但2T弯曲时涂膜不发生剥离
3:2T弯曲时涂膜发生剥离,但3T弯曲时涂膜不发生剥离
2:3T弯曲时涂膜发生剥离,但4T弯曲时涂膜不发生剥离
1:4T弯曲时涂膜发生剥离
[反射率]
利用基准板使用压紧有硫酸钡粉末的物质的分光光度计(岛津制作所制造的UV-2600)的积分球测定制得的被覆金属板的总光线反射率(以下称为“反射率”。)。然后,按照以下的基准评价反射率。在以下的基准中,将评价值3以上设为对期望反射率的用途而言优选的水平。
5:反射率为90.0%以上且小于92.5%
4:反射率为87.5%以上且小于90.0%
3:反射率为85.0%以上且小于87.5%
2:反射率为80.0%以上且小于85.0%
1:反射率小于80.0%
将制得的被覆金属板的评价结果汇总示于以下的表4。
[表5]
表4
[表6]
表4(续)
由表4汇总的评价结果可知,本发明的被覆金属板显示出优异的表面电阻值、耐灰尘附着性及加工性,通过组合使用通常作为白色颜料已知的氧化钛,获得了兼具评价值3以上的反射率的被覆金属板。而比较例的被覆金属板不能兼具优异的表面电阻率、反射率及加工性。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适宜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例子。具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常规知识的人员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想到各种变形例或修改例是不言自明的,这些变形例或修改例理所当然地被认为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附图标记说明
10 被覆金属板
101 金属板
103 涂装覆膜层
107 绝缘层
111 抗静电层
113 针状形状的氧化钛

Claims (8)

1.一种被覆金属板,其具备位于金属板的至少一个面的上方的、由1层或多层构成的覆膜层,
所述由1层或多层构成的覆膜层具有至少1层含有针状形状的氧化钛作为抗静电剂的抗静电层,所述针状形状的氧化钛的平均长度为1μm~10μm、并且平均粗细度为0.1μm~0.5μm、且表面被具有导电性的导电层被覆,
所述覆膜层中的任意1层或多层含有白色涂料,所述白色涂料包含平均粒径为200nm~400nm的氧化钛,
所述抗静电层中的所述抗静电剂的含量相对于所述抗静电层的总固体成分为5质量%~30质量%,
所述被覆金属板的总光线反射率为85%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覆金属板,其中,所述抗静电层的表面电阻为1×1013Ω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被覆金属板,其中,所述抗静电层的厚度为2μm~3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被覆金属板,其中,所述抗静电层中,长轴相对于所述金属板的表面法线方向倾斜的具有所述针状形状的氧化钛的存在比例为抗静电层所含的氧化钛的个数的95%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被覆金属板,其中,在所述金属板与所述覆膜层之间还具备绝缘层。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被覆金属板,其中,所述抗静电层位于所述被覆金属板的最表层。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被覆金属板,其中,所述覆膜层由多层构成,
所述覆膜层中比所述抗静电层更靠近表层侧的层为具有导电性的层。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被覆金属板,其中,所述抗静电层由多层构成,
越是位于表层侧的所述抗静电层,所述抗静电剂的浓度越高。
CN201680067779.6A 2015-11-26 2016-11-28 被覆金属板 Active CN1082903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31142 2015-11-26
JP2015-231142 2015-11-26
PCT/JP2016/085239 WO2017090775A1 (ja) 2015-11-26 2016-11-28 被覆金属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0383A true CN108290383A (zh) 2018-07-17
CN108290383B CN108290383B (zh) 2020-05-05

Family

ID=58763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67779.6A Active CN108290383B (zh) 2015-11-26 2016-11-28 被覆金属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540825B2 (zh)
CN (1) CN108290383B (zh)
WO (1) WO201709077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34747A (zh) * 2019-09-20 2021-04-09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02267A (ja) * 2010-03-26 2011-10-13 Kobe Steel Ltd 表面処理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材、および該合金材を用いた接合体
CN103467937A (zh) * 2013-09-22 2013-12-25 江苏启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吸波防辐射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6089A (zh) * 2015-07-30 2015-09-30 李梦燕 一种复合树脂型防静电涂料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53764A (ja) * 1987-12-11 1989-06-15 Nisshin Steel Co Ltd 制電性塗装金属板
JPH11106683A (ja) * 1997-09-30 1999-04-20 Nippon Paint Co Ltd 静電塗装用粉体塗料組成物及びその塗装方法
US6218446B1 (en) * 1999-01-11 2001-04-17 Dymax Corporation Radiation curable formulation for producing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resinous material, method of use, and article produced
JP4780969B2 (ja) * 2005-02-08 2011-09-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水性導電プライマー塗料組成物及び塗装物品
JP4782589B2 (ja) * 2006-03-07 2011-09-28 日本ビー・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導電性プライマー塗料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る塗膜形成方法
JPWO2008023605A1 (ja) * 2006-08-23 2010-01-07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光反射体、およびそれを含む光源
JP2008249820A (ja) * 2007-03-29 2008-10-16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光反射板、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JP5477525B2 (ja) * 2008-03-05 2014-04-23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帯電防止膜及びその形成方法
TWI428237B (zh) * 2009-09-17 2014-03-01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 Coated metal material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02267A (ja) * 2010-03-26 2011-10-13 Kobe Steel Ltd 表面処理アルミニウム合金材、および該合金材を用いた接合体
CN103467937A (zh) * 2013-09-22 2013-12-25 江苏启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吸波防辐射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46089A (zh) * 2015-07-30 2015-09-30 李梦燕 一种复合树脂型防静电涂料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34747A (zh) * 2019-09-20 2021-04-09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2634747B (zh) * 2019-09-20 2023-04-18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90775A1 (ja) 2017-06-01
JP6540825B2 (ja) 2019-07-10
CN108290383B (zh) 2020-05-05
JPWO2017090775A1 (ja) 2018-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16973B1 (ko) 도장강판, 이 도장강판제의 텔레비전용 패널 및 도장강판의 제조방법
KR101277778B1 (ko) 도장 금속재 및 그 제조 방법
RU2592895C2 (ru) Металлический лист с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ым покрытием для применения в автомобилях, имеющий превосходную пригодность к контактной сварке, коррозионную стойкость и формуемость
JP4616651B2 (ja) 高い拡散反射率を有する被覆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042098B2 (ja) 導電性に優れた樹脂塗装金属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2576181B (zh) 光学设备用遮光部件
CN105793468B (zh) 耐黑变性和耐腐蚀性优异的镀锌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KR101365279B1 (ko) 도장 금속재와 그 제조 방법
JP4844295B2 (ja) 塗装鋼板、加工品及び薄型テレビ用パネル
JP4844296B2 (ja) 塗装鋼板、加工品及び薄型テレビ用パネル
JP5369986B2 (ja) 塗装金属材とそれを用いてなる筐体
CN108290383A (zh) 被覆金属板
KR102157565B1 (ko) 프리코팅 금속판
JP5176890B2 (ja) 塗装鋼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てなる電子機器用筐体
KR101199693B1 (ko) 프리코트 금속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4730245B2 (ja) 塗装鋼板、加工品および薄型テレビ用パネル
TWI830412B (zh) 塗裝金屬板
JP4777171B2 (ja) 塗装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519678B (zh) Galvanized steel sheet with excellent blackening resistance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4685685B2 (ja) 被覆基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290293A (ja) 高い拡散反射率を有する被覆基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Nippon Iron & Steel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