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675C - 纸张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纸张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675C CN1082675C CN97114800A CN97114800A CN1082675C CN 1082675 C CN1082675 C CN 1082675C CN 97114800 A CN97114800 A CN 97114800A CN 97114800 A CN97114800 A CN 97114800A CN 1082675 C CN1082675 C CN 1082675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etection means
- paper
- face
- file
- grou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7/00—Photographic printing apparatus
- G03B27/32—Projection printing apparatus, e.g. enlarger, copying camera
- G03B27/52—Details
- G03B27/62—Holders for the original
- G03B27/6207—Holders for the original in copying cameras
- G03B27/62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e.g. presence detectors, inverter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17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handling
- G03G2215/00337—Document set detect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veyance By Endless Belt Conveyors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个小型化且成本低廉的纸张检测装置,该装置易于控制、结构简单。而且使可靠地检测纸张的一次循环成为可能。此外,检测构件(65)的运动范围变窄使得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能够小型化。
Description
发明背景
1.发明领域
本发明与纸张检测装置有关,该装置用于装在,举例来说,一台循环型自动文件输送设备(此后称作“RDH”)上,该装置还用于检测纸张是否已完成了一次循环。
2.相关技术阐述
RDH被用于装在,举例来说,复印设备的主体上,其构成中包含RDH的复印设备以及复印设备的主体,该复印设备读取由RDH输送的纸张形式文件的图像,并将该图象复印至预置的记录纸张上。读取图象的读端口设置于复印设备的主体上。光照于已到达读端口的文件上,反射光在一个以预置电热均匀充电的光敏物上成像,并形成与图象对应的静电潜像,静电潜像进而发展为上色图象,并将上色图象送至输送来的纸张上,对输送来的纸张进行加热和固色,接着对所得到的输送纸张放电。
在包含一次循环检测装置的RDH中,叠放的文件由上及下一个接一个地依次传送,传送是在规定的传送通道中进行的。文件在复印设备主体的读端口处使其镜像被读取,然后返回至叠放文件的底面处。当传送操作进行时一次循环检测组件检测文件的传送是否已完成一次循环,传送操作借此得以重复。
图16是说明现有技术的一次循环检测组件构造的侧视图,图17是说明一次循环检测组件中检测构件85的可移动范围84的视图。对于杆状检测构件85,其动力由步进马达88通过皮带89传送过来,检测构件85借此得以完成其绕基端部分85b通过圆周内部进行的旋转运动,圆周的半径是检测构件85的长度。在叠放于文件浅屉91中的文件X之上设有一个收缩位置,传感器87配置于该收缩位置。在叠放的文件组X下设有一个与收缩位置不同的原来位置,此处配置有传感器90。检测构件85总是趋于到达文件组X的顶面。
起初,检测构件85放于其收缩位置(S31)。通过驱动步进马达88并且因此使检测构件85摆动,该检测构件85被放于其原来位置(S32)。检测构件85放于其原来位置由传感器90感知。进一步地,驱动步进马达88而使检测构件85转动,检测构件因而紧靠于文件组的底面(S33),文件的传送操作得以开始。如果检测构件85进一步转动并穿过文件组的顶面X1,检测构件85在弹簧86作用下又一次放于其收缩位置(S31)。检测构件85放于其收缩位置由传感器87感知。
检测构件85绕基端部分85b在半径等于其长度的圆周内进行旋转运动。因此,检测构件85的运动范围相当大,使得一次循环检测组件和RDH的尺寸进一步地变大。
并且,由于收缩位置设于叠放的文件X之上,该处配有传感器87,与收缩位置不同的原来位置设于文件X之下,此处配有传感器90,传感器的数目相当多,构造变得复杂起来。
进而,由于使用了步进马达88,其控制相当复杂。其生产成本也相当昂贵。
并且,参照图17,当定义为位于检测构件85上方的文件组X的顶面X1a、X1b与检测构件85的位置之间夹角的角度θ2相当大时,在传送操作的中间过程中检测构件85不能可靠地紧贴文件X的一面,其后果是尽管文件X仍存在于检测构件85之上,检测构件85把文件X踢起,这样文件传送的一次循环就会被错误检测。在传送大量文件或传送的文件中每个有相当厚度的情况下,这种错误检测的可能性会增加。
为了通过减小θ2角防止上述不便的发生,可考虑增加检测构件85的长度,这进一步导致增大一次循环检测组件尺寸所带来的不便。
在日本的未审查专利公开JP-A61-90930(1986)中公开的现有技术涉及检测定位文件的错误的文件循环设备,该设备采用分规杆来感知文件的一次循环从而控制传送文件。特别地,文件循环设备的分规杆可绕一指定的轴转一圈,并且当采用一个预定的杠杆枢轴将分规杆放于最上边的文件上后,在文件传送时分规杆靠其自重降落。
在日本的未审查专利公开JP-A2-265874(1990)中公开的现有技术涉及循环型文件传送设备,该设备通过分规杆构件来感知文件循环,特别地,其中分规杆可水平和螺旋形旋转,并且分别通过预先确定的驱动力和自由降落来进行上升和下降运动。
进一步地,在日本的未审查专利公开JP-A5-265269(1993)中公开的现有技术涉及包含检测一次文件循环的检测装置的复印设备。当文件传送时,位于该文件组最下边一个文件处的检测激励机构上升,并且当移至最上边的文件时检测执行机构检测到一次文件循环。这样的复印机在日本的未审查专利公开JP-A1-209233(1989)中也曾被公开。
然而,JP-A61-90930中公开的分规杆、JP-A265874中公开的分规杆构件和JP-A5-265269及JP-A1-209233中公开的检测激励机构,它们的移动范围和图16中所示的实施方案一样都相当宽,这导致了设备尺寸的增大。
发明简述
本发明的目标之一就是提供一种小型化、成本低的纸张检测装置,它易于控制、结构简单并且能可靠地检测纸张的一次循环。
本发明提供一种纸张检测装置,该装置用于重复进行由叠放的纸张的一个端面侧一张接一张地送入规定的传送通道并将所送纸张由传送通道返回至与开始的一面相反的另一面侧的传送操作中,以检测纸张传送操作是否已完成了一次循环,该纸张检测装置包含:
一个检测构件,它包含可在纸张叠放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末端,该末端在由一个端面侧移向相反端面侧时可弯曲以经过纸张组的侧面,检测构件由多个杆状构件构成以便当检测构件从纸张组的一个端面侧移向相反端面时检测构件大体变直且末端能紧贴于纸张组的一个侧面;
检测机构,它用于在检测构件开始位于纸张组的相反端面侧的情况下检测到检测构件已经过一个端面侧,从而检测到纸张的传送操作已完成了一次循环。
在本发明中,其末端可沿纸张叠放方向往复移动的检测构件由纸张组的一个端面侧移向相反的端面侧。此时,检测构件弯曲并且其末端经过纸张组的侧面。纸张传送开始时,检测构件放于纸张组的相反端面侧,并且,此时检测构件大体变直,其末端借此得以紧贴于纸张组的端面上。传送操作按这样的方式重复进行。检测机构检测到检测构件已经过一个端面侧,借以检测到纸张的传送操作已完成了一次循环。
与其中检测构件在半径等于检测构件长度的圆的范围内转动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检测构件只在由纸张组的一个端面侧至相反端面侧的范围内往复移动,从而检测纸张的一次循环。于是,检测构件的运动范围变窄,使得有可能使纸张检测装置小型化。
与其中检测机构分别位于收缩位置处的一次端面侧和原来位置处的相反端面侧的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中检测机构中位于一次端面侧,有可能减少检测机构的数目,从而用简单的结构检测一次纸张循环。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当有关的杆状构件成直线放置时由检测构件的基端至末端的长度L1、由检测构件的基端至文件组的侧面的距离L2和检测构件基端侧杆状构件的长度L3经选择满足关系L1>L3。
在本发明中,通过选择上述的长度使其满足关系L1>L2>L3,有可能可靠地得到上述的功能。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含一个恢复弹簧,当弯向相反端面侧的检测构件的末端已滑离纸张组的侧面时,它能使杆状构件恢复为直线形。
在本发明中,当弯向相反端面侧的检测构件的末端已滑离纸张组的侧面时,由于恢复弹簧的作用杆状构件又恢复至直线排列。于是,有可能可靠地防止检测构件误插入纸张上或检测构件卡纸,使得高速操作成为可能。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检测构件可绕其基端摆动式移动。
在本发明中,由于检测构件可绕其基端摆动移动,检测构件的末端可沿纸张叠放方向往复移动。
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纸张检测装置,该装置的构成使得叠放的纸张由顶面侧依次送入传送通道,又返回至底面侧,顶面侧此处为一次端面侧,底面侧此处为相反端面侧,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纸张检测装置包含加力机构和驱动机构,其中加力机构加力于检测构件使之总是趋向于纸张组的顶面侧运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检测构件以使检测构件朝向纸张组的底面侧进行角位移。
在本发明中,当叠放的纸张面顶面侧依次送入传送通道,又返回至其底面侧时,检测构件在驱动机构作用下首先由纸张组的顶面侧移向其底面侧。当检测构件由于传送操作的重复进行而穿过顶面侧时,检测构件由加力机构向纸张组的顶面侧加力,并由检测机构检测到。纸张的一次循环以这种方式被检测到。
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纸张检测装置,该装置的构件使得叠放的纸张由底面侧依次送入传送通道,又返回至顶面侧,底面侧此处为一次端面侧,顶面侧此处为相反端面侧,本发明的特征在于:纸张检测装置包含驱动机构,该机构用于驱动检测构件以使其可朝向纸张组的顶面侧进行角位移。
在本发明中,当叠放的纸张由底面侧被依次送入传送通道又返回至其顶面侧时,在驱动机构作用下检测构件首先由纸张组的底面侧移向其顶面侧。当检测构件由于传送操作的反复进行而穿过底面侧时,检测构件在重力作用下移向纸张组的底面侧并由检测机构检测到。在这种方式下纸张的一次循环可用简单的构造检测到。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有关的杆状构件的连接使得彼此之间可互相有角位移,从而定义为位于检测构件上方的最上端纸的上端面与该检测构件间夹角的角度或定义为位于检测构件下方的最下端纸的下端面与该检测构件间夹角的角度在10°范围内或更小。
在本发明中,通过按使这些构件彼此之间可有角位移的方式连接有关构件使得该角度在上述范围中,检测构件可靠地紧贴靠于纸张组的端面上,这使得,例如,可防止检测构件在纸张仍位于其上时踢起纸张,结果会使得纸张传送的一次循环被错误地检测。即使在传送大量纸张或传送的纸张各自有相当的厚度情况下,仍可以可靠地检测一次纸张循环。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驱动机构是螺线管。
在本发明中,采用螺线管为驱动机构,有可能容易控制检测构件的工作而且以低成本构成该装置。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含控制机构,在收起位置位于纸张组的顶面侧时,在驱动机构作用下,控制机构用于使检测构件朝向纸张组的底面侧进行角位移,在传送操作开始时,在加力机构所加力的作用下检测构件放于其收起位置,控制机构还用于使检测构件紧贴于纸张组的底面上。
在本发明中,当叠放的纸张由顶面侧依次被送入传送通道并且又返回至底面侧时,收缩位置定于纸张组的顶面侧。传送开始阶段放于收缩位置的检测构件朝向纸张组的底面侧角位移,并且因而紧贴于纸张组的底面上。传送操作以这种方式反复进行,借以得到上述的功能。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含控制机构,在收缩位置位于纸张组的底面侧时,在驱动机构作用下,控制机构用于使检测构件朝向纸张组的顶面侧进行角位移,在传送操作开始时,在重力作用下检测构件放于其收缩位置,控制机构还用于使检测构件紧贴于纸张组的顶面上。
在本发明中,当叠放的纸张由底面侧依次被送入传送通道并且又返回顶面侧时,收缩位置定于纸张组的底面侧。传送开始阶段放于收缩位置的检测构件朝向纸张组的顶面侧角位移,并且紧贴于纸张组的顶面上。传送操作以这种方式反复进行,借以得到上述的功能。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含使检测构件基端侧沿纸张叠放方式移动的移动机构。
在本发明中,检测构件的基端侧沿纸张叠放的方向移动。于是,检测构件能够可靠地紧贴于纸张组的端面上,使得有可能防止纸张传送一次循环的错误检测。并且,即使在传送大量纸张或传送相当厚的纸张情况下,仍有可能可靠地检测一次纸张循环。
并且,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含一个位于检测构件的杆状构件的连接部分处的挡块,挡块用来将杆状构件在异于弯曲方向的方向上的角位移限制于预定角度或低于预定角度。
在本发明中,在异于弯曲方向的方向上的角位移被挡块限制于预定角度或低于预定角度。于是,检测构件以适当的角度可靠地紧贴于文件组的端面上,使得可能避免纸张传送一次循环的错误检测。
本发明提供一种纸张检测装置,该装置用于重复进行由叠放的纸张的一个端面侧一张接一张地送入规定的传送通道并将所送纸张从传送通道返回至与开始端面相反的端面侧而的传送操作,以检测纸张传送操作是否已完成了一次循环,该纸张检测装置包含:
一个杆状检测构件;
用于使检测构件在纸张叠放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移动机构;
检测机构,它用于在开始时使检测构件位于纸张组的相反端面侧,以检测到检测构件已经过一个端面侧,从而检测到纸张的传送操作已完成了一次循环。
检测构件固定于移动机构上以便在由一个端面侧移向相反端面侧时检测构件的末端在弯曲并且平行于纸张叠放方向的情况下经过纸张组的表面侧,在由相反端面侧移向一次端面侧时,末端在与纸张叠放方向大体垂直的情况下可以紧贴于纸张组的端面上。
在本发明中,检测构件在移动机构的作用下由纸张组的一次端面侧移向其相反端面侧。此时,检测构件弯曲到与转动机构大体平行并且其末端沿纸张组的侧面滑动。在这种方式下,在纸张传送的开始阶段,检测构件位于纸张组的相反端面侧,此时,检测构件与转动机构大体垂直,其末端得以紧贴于纸张组的端面上。传送操作在这种方式下重复进行。检测机构通过检测检测构件已经过一个端面侧来检测纸张的传送操作已完成了一次循环。
检测构件在由纸张组的一个端面侧至相反端面侧的范围内往复移动以检测纸张的一次循环。于是,检测构件的运动范围变窄,使得有可能使纸张检测装置小型化。并且,由于检测构件位于一个端面侧,有可能减少检测机构的数目,从而用简单的构造检测一次纸张循环。由于由检测构件基端至文件组侧面的距离设定为可使检测构件弯曲的值就足够了,装置的尺寸可进一步减小。
附图简述
本发明其它和进一步的目标,特征和优点在参考以下附图的详细阐述中将显得更加明确:
图1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第一个实施方案中包含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的RDH3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用来在放大的尺度下说明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的侧视图;
图3是用来说明包含RDH3和复印设备主体36的复印设备35的侧视图;
图4是用来说明复印设备35的电气构造的方块图;
图5是用来说明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的工作过程的侧视图;
图6是用来说明检测构件65和文件组X之间位置关系的视图;
图7A和7B是用来说明当检测装置由图5所示的S5状态变至S1状态时工作过程的详细视图,图7A用来说明当杆状构件66和67的构成使得它们在D2方向上可有角位移时操作的情况,图7B用来说明当杆状构件66和67的构成使得它们在D2方向上不能有角位移时操作进行的情况。
图8A和8B是用来说明检测构件移动范围的视图,图8A说明实施方案的移动范围83,图8B说明用作比较例子的现有技术的移动范围84;
图9是用来说明包含RDH102和复印设备主体36的复印设备101的侧视图,RDH102中包含第二个实施方案中的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03;
图10是用来在放大尺度下说明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03的侧视图;
图11是用来说明放大的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中的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21的侧视图;
图12是用来说明复印设备131的电气构造的方块图,复印设备131包含本发明第四实施方案中的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32;
图13A和13B是用来说明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32构造的视图,图13A是其顶视图,图13B是其侧视图;
图14是用来说明复印设备151的电气构造的方块图,复印设备151包含本发明第五实施方案中的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52;
图15是用来在放大尺度下说明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52的侧视图;
图16是用来说明现有技术的一次循环检测组件构造的侧视图;
图17是用来说明一次循环检测组件中检测构件85的可移动范围84的视图。
优选实施方案详述
参照附图,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将在以下加以阐述。
图1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中包含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的RDH3的结构的侧视图。RDH3如图所示装有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和文件传送组件2。
文件传送组件2中叠放于文件浅屉12中的文件组X由纸张输送装置12沿传送方向P1由顶面侧一次一张进行传送,然后送至传送通道16中。纸张输送装置12包含一个纸张输送滚筒14,该滚筒可旋转地固定于支承构件15的一端,支承构件15的另一端固定于轴13处,这样纸张输送滚筒14可沿方向B旋转,因而它可朝向或远离文件组X移动。通过使纸张输送滚筒14紧贴文件组X的上端面并且在这种状态下沿旋转方向A1转动纸张输送滚筒14,旋转方向A1沿着传送方向P1,文件X通过朝向其上端面的传送入口16a被送进传送通道16。
送进传送通道16的文件X经过传送滚筒17和18到达第一个感光滚筒19处。传送滚筒17和18各自都包含一对互相紧贴的滚筒,借此通过分别沿互相反向的方向A1和A2转动该对滚筒文件X就得以传送。沿方向A2转动滚筒19,已经到达第一个感光滚筒19处的文件X就在被紧压于复印设备主体的第一个读端口中第一块感光玻璃20的上端面上的情况下通过,RDH3就装于该复印设备上。在第一个读端口,文件X一面的图象由一个光学系统读取,该光学系统包含一个复印灯21和复印设备主体中的反光镜22。
接着,经过一个由螺线管28切换的门23,文件X到达其构成包含一个翻转滚筒26的翻转部分24,它通过门23经螺线管28切转到翻转部分24,在这种切换方式下可将文件X传送到那里。翻转滚筒26包含一对互相紧贴的滚筒,路径16插入其中。其中的一个滚筒由马达26通过传送带27得到动力,马达26可沿两个方向旋转。在将文件X送入翻转部分24,切换翻转滚筒26的旋转方向并通过螺线管28切换门23使得文件X可由翻转部分24送出之后,文件X到达第二个感光滚筒29处。
沿A2方向转动滚筒29,已经到达第二个感光滚筒29处的文件X就在被紧压于复印设备主体的第二个读端口中第二块感光玻璃30的上端面上的情况下通过。在第二个读端口,文件X另一面的图象由一个复印设备主体中的光学系统读取。需要说明的是,组成复印设备主体中光学系统的复印灯21和反光镜22,其构成使得其在第一个和第二个读端口间是可移动的。
进而,通过传送滚筒31和32,文件X再次被送回文件浅屉11中。传送滚筒31和32各自包含一对互相紧贴的滚筒,通道16插入其中,通过沿互相相反方向A1和A2转动每对滚筒,文件X得以被传送。传送通道16的传送出口16b朝向文件组X的底面,已在外面传送的文件X返回文件组X的底面侧。
在文件传送组件2中,重复上述的传送操作,叠放的文件组X被一张接一张地由顶面侧送入传送通道16,又由传送通道16中返回文件组X的底面侧。当文件传送组件2中进行传送操作时,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检测文件X的传送是否已完成一次循环。检测结果被送至复印设备主体中的控制部分4中。
图2是用来在放大尺度下说明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的侧视图。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包含检测构件65和传感器73。检测构件65包含可在文件组X叠放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末端部分65a。当末端部分65a由顶面X1侧移向文件组X的底面X2侧时检测构件65弯曲,并且在移动时末端部分65a沿文件组X的侧面Xa经过。并且,当末端部分65a由文件组X的底面X2侧移至顶面X1侧时,检测构件基本上又变直了,末端部分65a得以紧贴文件X的端面上。
特别地,当绕固定于,例如,装有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的壳体上的基端部分65b转动时,检测构件65是可转动的,检测构件65由多个杆状构件(在本实施方案中是两个)66和67构成,它们由连接构件68连接。检测构件65通过电线70连接于螺线管69,给螺线管69通电,则检测构件65沿朝向文件底面X2的D1方向移动。此时,杆状构件66和67的连接部分弯向底面X2侧。
并且,连接部分有一个恢复弹簧71,则当弯曲的检测构件65的末端部分65a已经过文件组X的侧面Xa时,相应的杆状构件66和67可变至一条直线上。而且,举例来说,通过固定于壳体的弹簧72,检测构件65的一端总是沿朝向文件顶面X1的D2方向被加力。需要说明的是文件浅屉11中有一个凹进部分以允许检测构件65从中经过。
传感器73检测如下事实,当检测构件65开始放于文件组X的底面X2侧上时,它已从顶面X1侧经过。作为对传感器73输出的响应,控制部分4检测到文件X的传送操作已完成一次循环。在本实施方案中,传感器73装于文件组X的上方,用于检测,例如,由弹簧72拉起并由挡块74制动的检测构件65紧贴于传感器73上。并且,被挡块74制动的位置为收缩位置(原来位置)。所定的收缩位置不妨碍传送文件X进或出文件浅屉11。
图3是用来说明包含RDH3和复印设备主体的复印设备35的侧视图。复印设备35读取已由RDH3传送过来的文件X的图象,并可将该图象复制到规定的纸张上去。在复印设备主体36上装有传送片状文件X的RDH3。在该主体的较上部分,第一个读端口放于与RDH3中第一个感光滚筒19相对的位置,那里还有第一块感光玻璃20。第二个读端口放于与第二个感光滚筒29相对的位置,那里还有第二块感光玻璃30。
当由光学系统37中的复印灯21发出的光照至按上述方法到达第一个感光滚筒的文件X上时,复印灯可以是,例如,一个卤素灯,经文件X反射的光经反射镜22、38、39,变焦距透镜43以及反射镜40至42后反射到光敏体44上。
光敏体44以可旋转方式固定,例如,其中一层光敏涂层覆于鼓形基件的表面。并且,光敏体44的表面由充电器45均匀充至规定的电势,借助于反射光,光敏体44上得以形成一个与原图象相应的静电潜像。静电潜像通过显影器46显影成为上色图象。上色图象通过转印器47转印至记录纸张上。记录纸张由给纸器51从记录纸张浅屉中送出并和制动滚筒52转动光敏体44的时间同步。
已转印有上色图象的记录纸由传送装置53传送至定影器54处。定影器54的构成包含加热滚筒54a和压力滚筒54b,加热滚筒54a位于有转印的上色图象一侧并已被加热至规定温度,压力滚筒54b位于相对的另一侧并与加热滚筒54a相配合将记录纸加压至适当的压力水平,从而将上色图象加热和固定于记录纸上。需要说明的是,光敏体44上的上色图象由清除装置48除去,并且光敏体44由静电消除器49除去静电。在只复印于记录纸一面的情况下,记录纸经纸张卸载部分55送入,例如,可相对纸张卸载部分55垂直移动的修整器部分56。
另一方面,例如,在将文件X两面的图象分别复印至记录纸的两面情况下,记录纸由传送装置58将其送至换面传送部分59,在其中记录纸的给纸方向在记录纸的顶端和末端之间倒换,并且记录纸的正、反面彼此翻转,所得到的纸被送至中间浅屉57处。并且,在进一步复印于记录纸的一面情况下,记录纸不经换面传送部分而被直接送至中间浅屉57。
放于中间浅屉57的底板57a上的记录纸由纸张再送装置60由最低部分侧按一张接一张的顺序送至制动滚筒52处,图象得以复印至记录纸反面或尚未复印的一面上。此时,移动的光学系统37中复印灯21发出的光照至已到达第二个感光滚筒29处的文件X上,文件X反射的光经过反射镜22诸如此类的东西后反射到光敏体44上。与复印到一面情况的方式一样将图象复印至其上的记录纸经纸张卸载部分55送入修整器部分56。
并且,在复印机主体的上端面上有一块文件放置底板61,它与RDH3相分离,在复印设备35中文件放于文件放置底板61上以便图象可由此读取。在这种情况下,包含光学系统37中复印灯21和反射镜22的第一个镜座和包含反射镜40和41的第二个镜座沿c方向移动以便对文件放置底板61上的文件进行光学扫描。文件X反射的光经诸如反射镜22此类的东西后成像到旋转的光敏体44上。
图4是用来说明复印设备35的电气构造的方块图。复印设备主体36的构成包含用来完全控制全部操作的控制部分4、其中包含诸如光学系统37等与复印操作直接相关装置的复印组件75、其中包含诸如滚筒等与记录纸传送相关构件的记录纸传送组件76,将复印操作情况告诉相关操作员的显示部分77和用于指明复印操作开始或停止的操作面板78。
RDH3的操作也由控制部分4进行控制,RDH3的构成包含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和文件传送组件2。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包含螺线管69和传感器73。文件传送组件2包含用来驱动送纸装置12的送纸驱动部分79、用于驱动传送滚筒的传送滚筒驱动部分80、用于驱动翻转部分24的翻转部分驱动部分81和螺线管28。
图5是用来说明一次循环检测组1工作过程的侧视图。首先,由于弹簧72的拉力,检测构件65放于其收缩位置(原来位置)(S1)。接着,给螺线管69通电,沿D1方向拉检测构件65的力得以加至该检测构件65上。由于恢复弹簧68的作用,基本上保持成一条直线的检测构件65紧贴于文件组的顶面X1上。拉力的进一步作用导致检测构件65沿D1方向于连接构件68处弯曲(S2)。拉力的更进一步作用使得末端部分65a在检测构件65保持弯曲情况下紧贴于文件侧面Xa,并使得检测构件65绕基端部分65b沿D1方向移动(S3)。
末端部分65a滑离文件侧面Xa后,由于恢复弹簧71的作用,检测构件65基本上重新变直(S4)。这样的结果是,防止检测构件65相对文件X的误插入或检测构件卡纸成为可能,这使得快速操作成为可能。
通过对螺线管69断电,在这种情况下位于文件底面X2侧的检测构件65紧贴于底面X2上(S5)。在这种状态下,文件X的传送操作开始,放于检测构件65上的文件组X按顺序依次放于文件组的下面,接着检测构件65绕基端部分65b沿D2方向移动。当检测构件65经过文件组顶面X1时,由于弹簧72的拉力,检测构件65又一次位于其收缩位置(S1)。传感器73检测到此时这种位置的检测构件65就产生一个指示检测构件的检测情况的电信号,并将该电信号送至控制部分4。控制部分4通过该信号认为文件X的传送已完成一次循环。此后,控制部分4决定,例如,是否进一步传送文件或停止文件传送,进行控制相应构件的操作的控制操作以执行两种操作中的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弹簧72的拉力选择为这样一个值,使得当文件中至少有一张放于检测构件65之上时检测构件65不能升至其收缩位置,当检测构件之上已不存在文件时,检测构件升至其收缩位置。
图6是用来说明检测构件65和文件组X之间位置关系的视图。假设当相应的杆状构件66和67直线排列时由检测构件65的基端部分65b的轴中心至末端部分65a最前端的长度用L1表示,由检测元件65的基端部分65b的轴中心至文件组X的侧面Xa处的距离用L2表示,检测构件65基端侧的杆状构件66的长度用L3表示,相应构件的配置使L1>L2>L3的关系成立。通过这样配置,有可能可靠地执行上述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杆状构件66和67的配置使得,当由图5所示的状态S2变至状态S3时其沿D1方向弯曲,当由状态S5变至状态S1时其可沿D2方向进行角位移。相应地,如图6所示,杆状构件67相对杆状构件66的角位移范围是定义为杆状构件67a和杆状构件67b间夹角的角度θ1。对于杆状构件66和67,有一个挡块82来限制D2方向的角位移。例如,在杆状构件66和杆状构件67端部互相靠近侧有互相配合的配合构件,其可转动一个规定的角度。
图7A和7B是用来说明操作由图5所示的S5状态变至S1状态时工作过程的详细视图。图7A用来说明当杆状构件66和67的构成使得它们在D2方向上可有角位移时操作进行的情况,另一方面,图7B用来说明当杆状构件66和67的构成使得它们在D2方向上不能有角位移时操作进行的情况。
如果假设检测构件65上的文件顶面X1a和该检测构件65在传送操作中间过程中的夹角表示为θ2,检测构件65的构成使得可进行上述的角位移,则角度θ2可以相当小。检测构件65可靠地紧贴于文件组X的端面上,这使得有可能防止检测构件65在文件X仍位于其上时使文件X向上弯曲,并防止检测构件65错误地检测文件传送的一次循环。并且,即使在传送大量文件或所传送文件各自有相当的厚度情况下,仍有可能可靠地检测一次循环。需要加以说明的是,为达到这样的效果,挡块82的选取应使角度θ2在10°以内或更小。
图8A和8B是用来说明检测构件移动范围的视图,图8A说明本实施方案中的移动范围,图8B说明用作比较例子的现有技术的移动范围84。在本实施方案中,检测构件65可绕基端部分65b在由图5中S1所示的收缩位置至图5中S4所示的低于文件X的位置的范围内往复移动,借此检测文件X的一次循环。另一方面,常规检测构件85的构成不能弯曲,通过从步进马达77经传动带89得到动力,它可绕基端部分85b在半径等于检测构件85长度的范围84内做旋转运动。相应地,本实施方案中的检测构件移动范围较常规件要窄,这使得一次循环检测构件1以及RDH3均可小型化。
并且,本实施方案的收缩位置(原来位置)位于文件组X之上并且传感器73放于此处,在现有技术中收缩位置位于文件组X之上并且传感器87放于该处,并且,在文件组下边设有与收缩位置相异的原来位置,且传感器90放于该处。相应地,在本实施方案中,传感器的数目减少了,使得可用简单的结构完成一次文件循环的检测。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案中,由于采用螺线管69代替步进马达88,有可能通过在螺线管69上加以电压的简单控制来响应传感器73的输出从而完成一次文件循环的检测,并且也降低了生成成本。
并且,由于在本实施方案中位于文件组X之上并在图5中以S1表示的位置定为收缩位置,给螺线管69断电可使得检测构件65保持在收缩位置,这就有可能降低能耗。另一方面,图5中以S4表示的位置也可定为收缩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在将文件组置于浅屉11上后文件传送操作可立即开始,这使得可进行高速文件传送操作。
图9是用来说明包含RDH102和复印设备主体36的复印设备101的侧视图,RDH102包含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中的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03。复印设备主体36的构成方式与上述的相同,其说明此处省略。在本实施方案的RDH102中,传送操作重复进行,与上述的RDH1相反,它由底面侧一张接一张地将叠放的文件组X送入传送通道,并由传送通道将文件X再次送回文件组X的顶面侧。图示的RDH102包含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03和文件传送组件104。
在文件传送组件104中,叠放于文件浅屉111上的文件组X由文件输送带112从底面侧沿P2方向逐张传送并送入传送通道115。纸张输送带112的放置使得它紧贴于文件组X的底面上。由朝向文件组X底面的传送入口送入传送通道115的文件X经传送滚筒113和114后到达感光皮带116处。已到达感光皮带116处的文件X就在由皮带116紧压于复印设备主体的读端口中感光玻璃117表面上的情况下通过,RDH102就装于该复印设备上。在读端口中,文件X一面的图象由复印设备主体的光学系统读取。然后,经传送滚筒118至120后文件X又被送回至文件浅屉111。传送通道115的传送出口朝向文件组X的顶面,已传送到外边的文件X返回至文件组X的顶面侧。
当文件传送组件104中进行传送操作时,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03检测文件X的传送是否已完成其传送。检测结果送至控制部分4中。
图10是用来在放大尺度下说明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03的侧视图。该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03的构成除弹簧72外与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有相同的构件,并且其组成的构件被标以相同的参考符号。检测构件65包含可在文件组X叠放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末端部分65a。在该检测构件65中,当末端部分65a由底面X2侧移向文件组X的顶面X1侧时,检测构件65弯曲使得尖端部分65a可沿文件组X的侧面Xa经过。并且,当末端部分65a由文件组X的顶面X1侧移向底面X2侧时,检测构件65又基本上变直使得末端部分65a紧贴于文件X的端面上。
特别地,检测构件65是可绕固定于壳体上的基端部分65b摇摆地移动的,检测构件65由通过连接构件68彼此连接的多个杆状构件(在本实施方案中是两个)66和67构成的。检测构件65通过电线70连接于螺线管69,给螺线管69通电,则检测构件65沿朝向文件顶面X1侧的D2方向移动。此时,杆状构件66和67的连接部分弯向顶面X1侧。
并且,当弯曲的检测构件65的末端部分65a已经过文件组X的侧面Xa时,相应的杆状构件66和67在恢复弹簧71的作用下又恢复到一条直线上。而且,在沿D1方向的重力作用下检测构件65总是趋于朝向文件底面X2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文件浅屉111有一个凹进部分以允许检测构件65从中经过。
传感器73检测如下事实,当检测构件65开始放于文件组X的顶面X1侧情况下,它已从底面X2侧经过。作为对该传感器73的响应,控制部分4检测到文件的传送操作已完成一次循环。在本实施方案中,传感器73装于文件组X的下方,用于检测到被向下拉并由挡块74制动的检测构件65已紧贴于传感器73上。并且,被挡块74限制的位置定为收缩位置(原来位置)。所定的收缩位置不阻碍传送文件X进或出文件浅屉111。
接着,将说明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03的工作过程。首先,由于重力的作用检测构件65放于其收缩位置(原来位置)(S11)。接着,给螺线管69通电,沿D2方向拉检测构件65的力得以加至构件上。由于恢复弹簧68的作用,基本保持成一条直线的检测构件65紧贴于文件组的底面X2上。拉力的进一步作用导致检测构件65沿D2方向于连接构件68处弯曲(S12)。拉力的更进一步作用使得检测构件65的末端部分65a在检测构件65保持弯曲的情况下紧贴于文件侧面Xa,并使得检测构件65绕基端部分65b沿D2方向转动(S13)。
末端部分65a移离文件组侧面Xa时,由于恢复弹簧71的作用,检测构件65立即重新变直(S14)。其结果是,使防止检测构件65相对于文件X的误插入或检测构件的卡纸成为可能,这使快速操作成为可能。
通过对螺线管69断电,在这种情况下位于文件顶面X1侧的检测构件65紧贴于文件顶面X1上(S15)。在该状态下,文件X的传送操作开始,放于检测构件65下的文件组X按顺序依次放于文件组的上面,接着检测构件65绕基端部分65b沿D1方向移动。当检测构件65经过文件组底面X2后,由于重力的作用,检测构件65又一次位于其收缩位置(S11)。传感器73检测到此时这种位置的检测构件65就产生一个指示已检测到检测构件的电信号,并将该电信号送至控制部分4。控制部分4通过该信号认为文件X的传送已完成一次循环。此后,控制部分4决定,例如,是否进一步传送文件或停止文件传送,并且通过控制相应构件的操作来完成其控制操作以执行两种操作中的一种。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可靠地执行上述操作,当相应的杆状构件66和67直线排列时由检测构件65的末端部分65最前端至基端部分65b的轴中心的长度L1、由检测构件65的基端部分65b的轴中心至文件组X的侧面Xa处的距离L2和检测构件65基端侧的杆状构件66的长度L3的选择使与图6中说明的方式相同的关系L1>L2>L3成立。
并且,杆状构件66和67的构成使得,当由图10所示的状态S12变至状态S13时其沿方向D2弯曲,当由状态S15变至状态S11时其可沿D1方向进行角位移。相应地,如图6所示,杆状构件67相对杆状构件66的角位移可行范围是角度θ1。对于杆状构件66和67,有一个挡块82,例如,以以前所陈述的相同方式来限制D1方向的角位移。
如果检测构件65的构成使得可进行上述的角位移,可使定义为检测构件65下所放文件的底面和该检测构件65间夹角的角θ2在传送操作中间过程中很小。相应地,检测构件65可靠地紧贴于文件组X端面上,这使得有可能防止检测构件65在文件X仍位于其下时踢落文件X,并防止检测构件65错误地检测文件传送的一次循环。并且,即使在传送大量文件或所传送文件各自有相当的厚度情况下,仍有可能可靠地检测一次循环。需要加以说明的是,为达到这样的效果,挡块82的选取应使角度θ2在10°以内或更小。
并且,在本实施方案中,检测构件65可绕基端部分65b在由图10中S11所示的收缩位置至图10中S14所示的高于文件组X位置的范围内反复移动,检测构件65借此检测文件X的一次循环。相应地,本实施方案中检测构件的移动范围较常规要窄,这使得一次循环检测构件103以及RDH102均可小型化。
并且,由于本实施方案中的收缩位置(原来位置)位于文件组X之下并且传感器73放于此处,传感器的数目得以减少,使得可用简单的结构完成一次文件循环的检测。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案中,由于采用螺线管69代替步进马达88,有可能通过简单控制完成一次文件循环的检测,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并且,由于在本实施方案中位于文件组X之下并在图10中以S11表示的位置定为收缩位置,给螺线管69断电可使得检测构件65保持在收缩位置,这有可能降低能耗。另一方面,图10中以S14表示的位置也可定为收缩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在将文件组X放于浅屉111上后文件传送操作可立即开始,这使得可进行高速文件输送操作。
此外,与第一实施方案相比,由于采用重力代替弹簧使检测构件65进行工作,可以简化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03的结构。
图11是用来在放大尺度下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中的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21的侧视图。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21的构成除检测构件122由三个杆状构件123至125构成外与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的构成方式相同,相同的组成构件标以相同的参考符号并且省略了说明。
检测构件122的末端部分122a可在文件组X叠放方向上往复移动。当其末端部分122a由文件组X的顶面X1侧移向底面X2侧时检测构件122弯曲,并且在移动时末端部分122a沿文件组X的侧面Xa经过。并且,当末端部分122a由文件组X的底面X2侧移至顶面X1侧时,检测构件122基本上又变直了,末端部分122a得以紧贴文件组X的面上。
特别地,当绕固定于壳体上的基端部分122b转动时,检测构件122是可转动的,检测构件122的构成包含由连接构件68a互相连接的杆状构件123和124以及由连接构件68b互相连接的杆状构件124和125。检测构件122通过线70连接于螺线管69,给螺线管69通电,则检测构件122沿朝向文件底面X2的D1方向移动。此时,杆状构件123至125的连接部分弯向底面X2侧。
并且,连接部分有恢复弹簧71,则当弯曲的检测构件122的末端部分122a已经过文件组X的侧面Xa时,相应的杆状构件123至125可恢复至一条直线上。而且,检测构件122总是沿D2方向由弹簧72加力而朝向文件组的顶面X1运动。
在本实施方案中,检测构件122的移动范围很窄,使得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21以及RDH均可小型化。并且,本实施方案中的检测构件122被巧妙地分段,使得角θ2很小并且检测构件122可以可靠地紧贴于叠放的文件组X的面上。于是,这使得可以更可靠地防止文件传送循环的错误检测。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三实施方案中尽管说明是按照检测构件122的构成包含彼此连接的三个杆状构件123至125的例子给出的,但是检测构件的构成可以按相同方式包含四个或更多个杆状构件。并且,还可以这样配置它,使得由文件组的底面侧向顶面侧传送文件。
图12是用来说明复印设备131的电气构造的方块图,复印设备131包含本发明第四实施方案中的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32。该复印设备的构成除了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32进一步包含螺线管133外与复印设备35的构成情况相同。构成相似的方块被标以相同的参考符号并且省略了说明。
图13A和13B是用来说明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32构造的视图,图13A是其顶视图,图13B是其侧视图。检测构件65通过转动构件141和齿轮142而不是电线70连接于螺线管69。给螺线管69通电则沿E1方向牵动该配置,此时检测构件141沿F1方向转动,通过齿轮142传动检测构件65得以沿D1方向移动,齿轮142与检测构件141侧面上的齿轮相啮合。此时,杆状构件66和67的连接部分弯向文件组的底面X2侧。
并且,由于一端固定于壳体的弹簧72的作用,转动构件141总是沿F2方向被加力1,从而检测构件65总是沿D2方向被加力。相应地,给螺线管69断电,则转动构件沿F2方向运动,使得检测构件65沿D2方向移动。
并且,由于传感器73放于文件组X之下并用于检测弹簧72在F2方向上对转动构件141的牵拉,传感器73检测如下事实:开始时放于文件组X的底面X2侧的检测构件65已经过其顶面X1侧。
需要加以说明的是,检测构件65的末端部分65a可做成盘片状,它可平行于文件组X的面放置。由于这种形状的构造,检测构件65可以可靠地紧贴于文件组X的端面,有可能防止检测构件65从文件间经过。
并且,本实施方案中的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32进一步包含一个用于文件组X的纸张推挤机构。特别地,该机构包含螺线管133、转动构件143、支承构件144、纸张保持构件145和齿轮146。给螺线管133通电则沿E1方向牵动该机构,转动构件143沿F1方向转动,通过齿轮146纸张保持构件145得以沿D1方向移动,齿轮146与检测构件143侧面上的齿轮相啮合,齿轮146固定于支承构件144上。纸张保持构件145由支承构件144的末端部分支持并且可以转动。
在一端固定于壳体的未示出弹簧作用下,转动构件143总是沿F2方向被加力,使得纸张保持构件145总是沿D2方向被加力。于是,给螺线管133断电时,转动构件143沿F2方向转动,并且纸张保持器145沿D2方向移动。
在这种方式的构造下,该一次循环检测组件的工作方式和第一实施方案情况相同,使得得到的效果也相同。
图14是用来说明复印设备151的电气构造的方块图,复印设备151包含本发明第五实施方案中的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52。该复印设备的构成除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52进一步包含上移/下移(垂直移动)驱动部分153外,与复印设备131的构成情况相同。相同的方块被标以相同的参考符号并且省略了其说明。
图15是用来在放大尺度下说明一次循环检测组件152的侧视图。该组件152以包含一个可引起检测构件159上移/下移的机构为特征。特别地,该组件包含沿文件组X叠放方向放置的滚筒154和155以及用于转动滚筒154的驱动滚筒157,传送带156绕于滚筒154和155上。杆状检测构件159的基端部分由支承构件158固定于传送带156上,靠驱动传送带156使得检测构件159上移和下移。
并且,检测构件159的固定方式使得其可相对于传送带156弯曲。特别地,当检测构件159由顶面X1侧移向底面X2侧时,检测构件159大体上平行于传送带156弯曲以使其末端部分经过文件组X的侧面。当检测构件159由底面X2侧移向顶面X1侧时,检测构件159又大体上垂直传送带156以使其末端部分紧贴于文件X的面上。
首先,检测构件159放于其在文件组X的顶面X1侧上方的收缩位置(原来位置)(S21)。接着,驱动传送带156使检测构件159沿G1方向下移,检测构件159大体上保持垂直于传送带156而紧贴于文件的顶面X1上。当使检测构件159进一步下移时,检测构件159沿G1方向弯曲并且因而大体上平行于传送带156(S22)。更进一步地使检测构件159下移,使得在检测构件159弯曲并移向文件组底面的侧面Xa时其末端部分紧贴于文件的侧面Xa上(S23)。
当末端部分移离文件组底面的侧面Xa时,检测构件159又立即变为大体上垂直于传送带156(S24)。该机构可用恢复弹簧加以实现。在文件组的底面X2侧放置的检测构件159通过驱动传送带156使其沿G2方向上移,并因而使其紧贴于文件组的底面X2上(S25)。在这种状态下,文件X的传送操作开始,在检测构件159上方的文件组X被依次置于该检测构件159下方。与该操作相应,检测构件159沿G2方向上移。检测构件159穿过文件组的顶面X1后,检测构件159又一次放于其收缩位置(S21)。此时,传感器73检测到检测构件159。
当检测构件159以这种方式上移/下移时,定义为位于检测构件159上的文件组的顶面与该检测构件159间夹角的角度θ2在传送操作的中间过程中大体上为0°。于是,检测构件159可靠地紧贴靠于文件组X的面上,从而有可能使检测构件159避免在文件组仍在其上情况下踢起文件组X,从而错误地检测文件传送的循环。这样,即使在传送大量文件纸张或传送的文件纸张厚度相当厚时,也可能可靠地检测循环。
并且,从检测构件159的轴中心至文件组X的侧面Xa的距离L2只要有一个使检测构件159能够弯曲的尽量小的值就足够了。因此,与第一实施方案相比有可能缩短距离L2,从而减小一次循环检测组件的尺寸。
需要加以说明的是,尽管本实施方案加以说明的例子中由单个杆状构件组成检测构件159,和上述的实施方案一样,检测构件159可由多个杆状构件组成,然而,在本实施方案的情况下,当检测构件159只由单个杆状构件组成时长度L2最短,使得一次循环检测组件可以小型化。
并且,收缩位置也可设于文件组的底面侧。还可以通过配置使得由底面侧向顶面侧传送文件。此时,可将收缩位置定于文件组的底面侧和顶面侧中的任一侧。
在不偏离其基本特征精神的前提下本发明也可以用其它特定形式加以实施。因此所提出的实施方案应从说明性且不加限制的各个角度加以考虑,由所附权利要求而非前边的叙述性指明的本发明的范围以及在权利要求的等价含义和范围中的各种变化此处都应加以包含。
Claims (13)
1.纸张检测装置(1,103),该装置用于将叠放的纸张(X)由纸张组(X)的一个端面侧一张接一张地送入规定的传送通道(16)并将所送纸张(X)由传送通道(16)返回至纸张组(X)的相反面侧而重复进行的传送操作中,以检测纸张传送操作是否已完成了一次循环,纸张检测装置(1,103)包含:
检测构件(65),它包含可沿纸张(X)叠放方向往复运动并且当由一个端面侧移向相反端面侧时沿纸张组(X)的侧面Xa经过的末端(65a),检测构件(65)中的多个杆状构件(66,67)互相连接使得当检测构件(65)由纸张组(X)的相反端面侧移向一次端面侧时其末端(65a)能够紧贴于纸张组(X)的端面上;
检测机构(73,4),它用于在开始阶段使检测构件(65)位于纸张组(X)的相反端面侧,以检测到检测构件(65)已经过一个端面侧,借以检测纸张的传送操作已完成了一次循环;
加力机构(72),它沿着将检测构件(65)的末端向纸张组(X)移近的方向给检测构件(65)加力;
驱动机构(69),它沿着将检测构件(65)的末端背离纸张组(X)的方向移动检测构件(65);以及
控制机构,它用于判断纸张的传送操作是否已经根据检测机构的控制纸张传送操作的输出完成了其一次循环。
2.权利要求1中的纸张检测装置(1,103),其中当有关杆状构件(66,67)成直线排列时由检测构件(65)的基端(65b)至其末端(65a)的长度L1、由检测构件(65)的基端(65b)至纸张组(X)的侧面(Xa)的距离L2和检测构件(65)基端侧杆状构件(66)的长度L3的选择满足关系L1>L2>L3。
3.权利要求1中的纸张检测装置(1,103),它包含当弯向相反端面侧的检测构件(65)的末端(65a)已滑离纸张组(X)的侧面(Xa)时使杆状构件(66,67)恢复为直线排列的恢复弹簧(71)。
4.权利要求1中的纸张检测装置(1,103),其中的检测构件(65)可绕基端(65b)侧转动。
5.权利要求1中的纸张检测装置(1,103),其中叠放的纸张(X)由顶面(X1)侧被依次送入传送通道(16)并又返回至底面(X2)侧,顶面(X1)侧即为一个端面侧,底面(X2)侧即为相反端面侧,
所述加力机构(72)给检测构件(65)加力,使得其末端移向纸张组(X)的顶面(X1)侧;
所述驱动机构(69)用于使检测构件(65)进行角位移以使检测构件(65)的末端移向纸张组(X)的底面(X2)侧。
6.权利要求1中的纸张检测装置(103),其中叠放的纸张(X)由底面(X2)侧被依次送入传送通道(16)并又返回至顶面(X1)侧,底面(X2)侧即为一个端面侧,顶面(X1)侧即为相反端面侧,
所述驱动机构(69)用于使检测构件(65)进行角位移以使检测构件(65)的末端移向纸张组(X)的顶面(X2)侧。
7.权利要求5或6中的纸张检测装置(1,103),其中的有关杆状构件(66,67)的连接使得它们可互相有角位移,以使检测构件(65)上方的最上端纸张的上端面(X1a)和该检测构件的夹角(θ2)或检测构件(65)下方的最下端纸张的下端面和该检测构件的夹角(θ2)为10°或更小。
8.权利要求5或6中的纸张检测装置(1,103),其中的驱动机构(69)为螺线管。
9.权利要求5中的纸张检测装置(1),其中在纸张组(X)的顶面(X1)侧上设置一个收缩位置,并且
所述控制机构(4)在驱动机构(69)的作用下,用于使检测构件(65)朝向纸张组(X)的底面(X2)侧角位移,传送操作开始时,在加力机构(72)所加力的作用下检测构件(65)位于收缩位置,从而使检测构件(65)紧贴于纸张组(X)的底面上。
10.权利要求6中的纸张检测装置(103),其中在纸张组(X)的底面(X1)侧上设置一个收缩位置,并且
所述控制机构(4)在驱动机构(69)作用下,用于使检测构件(65)朝向纸张组(X)的顶面(X1)侧角位移,传送操作开始时,在重力作用下检测构件(65)位于收缩位置,以使检测构件(65)紧贴于纸张组(X)的顶面上。
11.权利要求1中的纸张检测装置(152),其中
所述移动机构(153)用于使检测构件(159)的基端侧沿纸张(X)的叠放方向运动。
12.权利要求1中的纸张检测装置(1,103),其中的挡块(82)用于将杆状构件(66,67)向异于弯曲方向的方向的角位移限制于预定角度或小于预定角度,该挡块位于检测构件(65)的杆状构件(66,67)的连接部分处。
13.权利要求1中的纸张检测装置(152),其中所述驱动机构用于使检测构件(159)沿纸张组(X)的叠放方向往复移动;
所述检测构件(159)固定于驱动机构上,使得当由一个端面侧移向相反端面侧时,在检测构件(159)被弯曲成平行于纸张组(X)叠放方向的条件下检测构件(159)的末端沿纸张组(X)的侧面(Xa)经过,当由相反端面侧移至所述一个端面侧时,在检测构件件(159)大体垂直于纸张组叠放方向的条件下,所述末端能够紧贴于纸张组(X)的端面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9645296A JP3365712B2 (ja) | 1996-07-25 | 1996-07-25 | シート検知装置 |
JP196452/96 | 1996-07-2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2064A CN1172064A (zh) | 1998-02-04 |
CN1082675C true CN1082675C (zh) | 2002-04-10 |
Family
ID=16358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711480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2675C (zh) | 1996-07-25 | 1997-07-25 | 纸张检测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076818A (zh) |
EP (1) | EP0821264B1 (zh) |
JP (1) | JP3365712B2 (zh) |
CN (1) | CN1082675C (zh) |
DE (1) | DE69730919T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328482A (ja) * | 1998-05-13 | 1999-11-30 | Fuji Electric Co Ltd | 金銭処理装置および金銭処理方法 |
WO2002051150A2 (en) * | 2000-12-18 | 2002-06-2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Encryption transmission system |
JP4261826B2 (ja) * | 2002-06-12 | 2009-04-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1057432A (ja) * | 2009-09-14 | 2011-03-24 | Brother Industries Ltd | シート送り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244721A (ja) * | 1984-05-18 | 1985-12-04 | Ricoh Co Ltd | 複写機の原稿処理装置 |
JPH04328586A (ja) * | 1991-04-30 | 1992-11-17 | Ricoh Co Ltd | 自動原稿循環装置 |
US5169135A (en) * | 1989-04-06 | 1992-12-08 | Konica Corporation | Recirculating document handler |
US5409203A (en) * | 1991-12-25 | 1995-04-25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Copying machin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69320A (en) * | 1982-05-03 | 1984-09-04 | Xerox Corporation | Dual mode stack sensor |
JPS6190930A (ja) * | 1984-09-22 | 1986-05-09 | Canon Inc | 原稿循環装置 |
JPS63208460A (ja) * | 1987-02-20 | 1988-08-29 | Minolta Camera Co Ltd | 画像作成装置の再給紙装置 |
US4893804A (en) * | 1987-07-01 | 1990-01-16 | Nec Corporation | Apparatus for feeding sheet articles |
JPH0745311B2 (ja) * | 1988-02-15 | 1995-05-1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循環式自動原稿供給装置および該装置を備えた両面複写装置 |
JPH07106837B2 (ja) * | 1989-01-31 | 1995-11-1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シート状体の循環式供給装置 |
JPH02265874A (ja) * | 1989-04-06 | 1990-10-30 | Konica Corp | 循環式原稿搬送装置 |
US5088714A (en) * | 1989-09-21 | 1992-02-18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Recirculating sheet feeder |
US5076559A (en) * | 1990-11-23 | 1991-12-31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Separation member for an improved recirculating document feeder |
JP2812835B2 (ja) * | 1992-03-19 | 1998-10-2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複写機 |
JP3112389B2 (ja) * | 1994-12-27 | 2000-11-2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原稿供給装置 |
-
1996
- 1996-07-25 JP JP19645296A patent/JP336571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7
- 1997-07-08 DE DE69730919T patent/DE69730919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7-07-08 EP EP97111566A patent/EP0821264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07-09 US US08/890,551 patent/US6076818A/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7-07-25 CN CN97114800A patent/CN108267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244721A (ja) * | 1984-05-18 | 1985-12-04 | Ricoh Co Ltd | 複写機の原稿処理装置 |
US5169135A (en) * | 1989-04-06 | 1992-12-08 | Konica Corporation | Recirculating document handler |
JPH04328586A (ja) * | 1991-04-30 | 1992-11-17 | Ricoh Co Ltd | 自動原稿循環装置 |
US5409203A (en) * | 1991-12-25 | 1995-04-25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Copying machin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69730919D1 (de) | 2004-11-04 |
EP0821264B1 (en) | 2004-09-29 |
US6076818A (en) | 2000-06-20 |
JP3365712B2 (ja) | 2003-01-14 |
EP0821264A1 (en) | 1998-01-28 |
JPH1036013A (ja) | 1998-02-10 |
CN1172064A (zh) | 1998-02-04 |
DE69730919T2 (de) | 2006-02-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49532C (zh) | 纸张处理设备和具有该设备的成像系统 | |
KR101038400B1 (ko) | 시트 공급 장치 및 화상 판독 장치 | |
CN2784984Y (zh) | 记录介质进给装置及成像设备 | |
CN1524777A (zh) | 纸张装载整合装置和纸张处理装置以及图象形成装置 | |
CN1275451C (zh) | 图象读取装置以及图象形成装置 | |
CN1861505A (zh) | 成像设备 | |
CN1526622A (zh) | 纸张叠放装置 | |
CN1661487A (zh) | 片材排出装置及具有其的片材处理装置 | |
JPH02295827A (ja) | 給紙装置 | |
CN1677258A (zh) | 记录介质进给装置及成像设备 | |
CN1804734A (zh) | 成像设备 | |
CN101075103A (zh) | 片材供给装置和成像装置 | |
CN1260672C (zh) | 图像读取装置及具有图像读取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
CN1313340C (zh) | 成像装置的送纸机构 | |
CN1991602A (zh) | 文档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 |
CN1526626A (zh) | 片处理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
CN1808296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EP2319784A1 (en) | Sheet feed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082675C (zh) | 纸张检测装置 | |
CN1577130A (zh) | 能平稳送纸的成像装置 | |
CN1583535A (zh) | 纸张输送装置、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JP5163525B2 (ja) | 給紙装置 | |
CN1526621A (zh) | 纸张处理装置及纸张处理方法 | |
CN1572687A (zh) | 送纸装置、图像读取设备和成像设备 | |
US6456801B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sheet-size specifying func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