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51910A - 利用改性二氧化硅提高pet纤维结晶性能和热性能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利用改性二氧化硅提高pet纤维结晶性能和热性能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51910A
CN108251910A CN201810054516.2A CN201810054516A CN108251910A CN 108251910 A CN108251910 A CN 108251910A CN 201810054516 A CN201810054516 A CN 201810054516A CN 108251910 A CN108251910 A CN 1082519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no
pet
silicon dioxide
silica
impro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5451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瑶
崔学伟
唐建国
刘继宪
黄林军
焦吉庆
王彦欣
王薇
王世超
邢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005451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51910A/zh
Publication of CN1082519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519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88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D01F6/92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of polyester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07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for making fire- or flame-proof fila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改性二氧化硅提高PET纤维结晶性能和热性能的方法,步骤包括制备改性后纳米二氧化硅:使用氯化亚砜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进行预活化,将柔性聚二醇类聚合物接枝到含氯的纳米二氧化硅表面,之后将低分子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LMPET)接枝到柔性聚二醇的羟基,即形成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以及将所得的改性后纳米二氧化硅与PET进行造粒共混,按照一定比例制备出含改性二氧化硅的PET纤维。本发明通过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改性,增大了纳米二氧化硅和PET的相容性,以此加入到PET中进行纺丝增加了PET纤维的结晶性能和热性能。这种改性后的PET纤维热稳定性高,结晶性能好,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利用改性二氧化硅提高PET纤维结晶性能和热性能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ET纤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改性二氧化硅提高PET纤维结晶性能和热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又称涤纶或的确良,是热塑性聚酯中最主要的品种。它是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酯交换,或者是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酯化合成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再进行缩聚反应制得。PET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酸碱、耐油,而且耐低温和高温性能也不错,无毒无味、卫生、安全性好,可用于食品包装。它的应用十分广泛,具有优良的性能。
二氧化硅(SiO2)化学性质稳定,不跟水反应,并且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但是,纳米级二氧化硅,比表面积大,在有机物中非常容易团聚,不但不会提高聚合物的性能,反而会使聚合物性能降低。所以为了有效的使二氧化硅在PET中分散,对二氧化硅表面进行修饰,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可以提升PET的结晶和热性能。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利用改性二氧化硅提高PET纤维结晶性能和热性能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利用改性二氧化硅提高PET纤维结晶性能和热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改性二氧化硅提高PET纤维结晶性能和热性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首先在苯中,氮气保护下,使用氯化亚砜对所述纳米二氧化硅表面进行预活化,使所述二氧化硅表面引入氯原子,所述苯洗涤2-4次,离心;然后在甲苯中,所述氮气保护下,将柔性聚二醇类聚合物接枝到含氯的所述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用所述甲苯和丙酮分别洗涤1-3次,离心干燥;之后再在苯酚和四氯乙烷的溶液中,将低分子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LMPET)接枝到柔性聚二醇的羟基,即形成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步骤2、改性后纳米二氧化硅制备PET纤维:首先将所得的所述改性后纳米二氧化硅与所述PET进行造粒共混,之后将所造的粒利用熔融纺丝,按照一定比例制备出含改性二氧化硅的PET纤维。
优选地,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为市售纳米二氧化硅,粒径为20-100nm。
优选地,所述LMPET分子量为5000-10000。
优选地,所述氯化亚砜、苯、甲苯、丙酮、苯酚、四氯乙烷均为分析纯。
优选地,所述的柔性聚二醇类聚合物选自聚乙二醇、聚醚二醇、聚丙二醇等二醇类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的PET为市售纤维级PET,特性粘度为0.65-0.68dL/g。
优选地,所述改性二氧化硅在PET纤维中的比例为0.5-2wt%,优选为0.5wt%或1wt%或1.5wt%或2wt%。
优选地,所述离心所用的转速为7000-10000r/min,时间为6-10分钟。
优选地,所述苯酚和四氯乙烷的溶液,质量分数为1:1。
优选地,所述的氯化亚砜对二氧化硅表面预活化的方法如下:
将2g-5g所述表面含氯的纳米二氧化硅添加到20-60mL所述甲苯中,磁力搅拌下在加入20-50mL的所述PEG,所述氮气保护60-70度反应4-7小时。最后离心分离反应混合液,用所述甲苯和所述丙酮洗涤,真空烘干所得产品。
与原有的纯PET纤维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通过对二氧化硅表面进行改性处理,然后添加到PET中,成功将二氧化硅均匀地分散在PET中,很好地提升了PET纤维的结晶性能和热性能,其中极限氧指数(LOI)从22%提升至26%,热分解温度提升了15℃。(2)本发明使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二氧化硅,毒性小、污染低、成本低、效果好,所得到的PET纤维拥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制备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化学方程式以及所得到的PET纤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制备得到的PET纤维的SEM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制备得到的PET纤维的XRD曲线;
图4是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制备得到的PET纤维的TG曲线;
图5是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制备得到的PET纤维的LOI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发明的多个优选实施例,使其技术内容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发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制备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化学方程式以及所得到的PET纤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改性二氧化硅,2是PET纤维。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改性二氧化硅提高PET纤维结晶性能和热性能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改性后纳米二氧化硅:首先在苯中,氮气保护下,使用氯化亚砜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进行预活化,使二氧化硅表面引入氯原子,苯洗涤3次,离心;然后在甲苯中,氮气保护下,将小分子的聚乙二醇(PEG)接枝到含氯的纳米二氧化硅表面(SiO2-PEG),用甲苯和丙酮分别洗涤2次,离心干燥;之后再在质量分数苯酚:四氯乙烷=1:1的溶液中,将低分子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LMPET)接枝到PEG链段的羟基,形成SiO2-PEG-LMPET纳米粒子,即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
利用改性后纳米二氧化硅制备PET纤维:首先将所得的改性后纳米二氧化硅与PET进行造粒共混,之后将所造的颗粒利用熔融纺丝,按照质量分数为1%改性二氧化硅的PET纤维。
其中,氯化亚砜对二氧化硅表面预活化的方法如下:
将2g表面含氯的纳米二氧化硅添加到20mL甲苯中,磁力搅拌下在加入20mL的PEG,氮气保护65度反应5小时。最后离心分离反应混合液,用甲苯和丙酮洗涤,真空烘干所得产品。
其中,将LMPET接枝到SiO2-PEG表面的方法如下:
10g的LMPET溶解在m(苯酚):m(四氯乙烷)=1:1的混合溶剂中,加入2ml分析级乙醇和0.5的催化剂三氧化二锑,同时加入0.5g的SiO2-PEG,升温到100℃继续反应3h,待未反应的LMPET完全溶解后离心分离数次,真空干燥制得SiO2-PEG-LMPET纳米微球。
通过对PET纤维的扫描图分析,见图2,其中,a为纯PET纤维,b为1wt%含量的PET纤维,c为1.5wt%含量的PET纤维,d为2wt%含量的PET纤维。从图中看出纤维为微米级,且几种纤维表面光滑,说明改性二氧化硅在PET中分散较为均匀。
通过XRD和TG的分析,分别见图3和图4,改性二氧化硅的加入,使PET纤维的结晶度有所提高,且热分解温度提升了15℃左右,可见改性二氧化硅的加入对其性能的提升效果显著。
通过极限氧指数(LOI),见图5,可以看出本发明所制备的PET纤维材料的极限氧指数从22%提升至26%,证明了其阻燃效果的提升。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改性二氧化硅提高PET纤维结晶性能和热性能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改性后纳米二氧化硅:首先在苯中,氮气保护下,使用氯化亚砜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进行预活化,使二氧化硅表面引入氯原子,苯洗涤3次,离心;然后在甲苯中,氮气保护下,将小分子的聚丙二醇(PPG)接枝到含氯的纳米二氧化硅表面(SiO2-PPG),用甲苯和丙酮分别洗涤2次,离心干燥;之后再在质量分数苯酚:四氯乙烷=1:1的溶液中,将低分子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LMPET)接枝到PPG链段的羟基,形成SiO2-PPG-LMPET纳米粒子,即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
利用改性后纳米二氧化硅制备PET纤维:首先将所得的改性后纳米二氧化硅与PET进行造粒共混,之后将所造的颗粒利用熔融纺丝,按照质量分数为2%改性二氧化硅的PET纤维。
其中,氯化亚砜对二氧化硅表面预活化的方法如下:
将3g表面含氯的纳米二氧化硅添加到25mL甲苯中,磁力搅拌下在加入25mL的PPG,氮气保护65度反应5小时。最后离心分离反应混合液,用甲苯和丙酮洗涤,真空烘干所得产品。
其中,将LMPET接枝到SiO2-PPG表面的方法如下:
10g的LMPET溶解在m(苯酚):m(四氯乙烷)=1:1的混合溶剂中,加入2ml分析级乙醇和0.5的催化剂三氧化二锑,同时加入0.5g的SiO2-PPG,升温到100℃继续反应3h,待未反应的LMPET完全溶解后离心分离数次,真空干燥制得SiO2-PPG-LMPET纳米微球。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改性二氧化硅提高PET纤维结晶性能和热性能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制备改性后纳米二氧化硅:首先在苯中,氮气保护下,使用氯化亚砜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进行预活化,使二氧化硅表面引入氯原子,苯洗涤3次,离心;然后在甲苯中,氮气保护下,将小分子的聚醚二醇接枝到含氯的纳米二氧化硅表面(二氧化硅-聚醚二醇),用甲苯和丙酮分别洗涤2次,离心干燥;之后再在质量分数苯酚:四氯乙烷=1:1的溶液中,将低分子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LMPET)接枝到聚醚二醇链段的羟基,形成二氧化硅-聚醚二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纳米粒子,即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
利用改性后纳米二氧化硅制备PET纤维:首先将所得的改性后纳米二氧化硅与PET进行造粒共混,之后将所造的颗粒利用熔融纺丝,按照质量分数为2%改性二氧化硅的PET纤维。
其中,氯化亚砜对二氧化硅表面预活化的方法如下:
将3g表面含氯的纳米二氧化硅添加到25mL甲苯中,磁力搅拌下在加入30mL的聚醚二醇,氮气保护65度反应5小时。最后离心分离反应混合液,用甲苯和丙酮洗涤,真空烘干所得产品。
其中,将LMPET接枝到二氧化硅-聚醚二醇表面的方法如下:
8-12g的LMPET溶解在m(苯酚):m(四氯乙烷)=1:1的混合溶剂中,加入2-3ml分析级乙醇和0.5的催化剂三氧化二锑,同时加入0.4-1.2g的二氧化硅-聚醚二醇,升温到100℃继续反应3h,待未反应的LMPET完全溶解后离心分离数次,真空干燥制得二氧化硅-聚醚二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纳米微球。
其中用的纳米二氧化硅为市售纳米二氧化硅,粒径为20-100nm;LMPET分子量为5000-10000;所用的氯化亚砜、苯、甲苯、丙酮、苯酚、四氯乙烷均为分析纯;所用的PET为市售纤维级PET,特性粘度为0.65-0.68dL/g;离心所用的转速为7000-10000r/min,时间为6-10分钟。
该发明通过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改性,使其表面活性羟基减少,从而增大了纳米二氧化硅和PET的相容性,以此加入到PET中进行纺丝增加了PET纤维的结晶性能和热性能。这种改性后的PET纤维热稳定性高,结晶性能好,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利用改性二氧化硅提高PET纤维结晶性能和热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首先在苯中,氮气保护下,使用氯化亚砜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进行预活化,使所述纳米二氧化硅表面引入氯原子形成含氯的纳米二氧化硅,用苯洗涤,离心;然后在甲苯中,氮气保护下,将柔性聚二醇类聚合物接枝到所述含氯的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用甲苯和丙酮分别洗涤,离心干燥;之后再在苯酚和四氯乙烷的混合溶液中,将低分子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LMPET接枝到所述柔性聚二醇类聚合物的羟基,即形成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步骤2、利用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制备PET纤维:首先将步骤1所得的所述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与PET进行造粒共混,之后将所造的粒利用熔融纺丝制备出含所述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PET纤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二氧化硅为市售纳米二氧化硅,粒径为20-100n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MPET分子量为5000-100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氯化亚砜、所述苯、所述甲苯、所述丙酮、所述苯酚、所述四氯乙烷均为分析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聚二醇类聚合物选自聚乙二醇、聚醚二醇和聚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ET为市售纤维级PET,特性粘度为0.65-0.68dL/g。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在PET纤维中的比例为0.5-2wt%。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所用的转速为7000-10000r/min,时间为6-10分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苯酚和四氯乙烷的混合溶液中两者的质量分数为1:1。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氯化亚砜对二氧化硅表面进行预活化的方法如下:
将2-5g所述含氯的纳米二氧化硅添加到20-60mL甲苯中,磁力搅拌下再加入20-50mL的PEG,氮气保护下60-70度反应4-7小时;最后离心分离反应混合液,用甲苯和丙酮洗涤,真空烘干所得产品即为所述含氯的纳米二氧化硅。
CN201810054516.2A 2018-01-19 2018-01-19 利用改性二氧化硅提高pet纤维结晶性能和热性能的方法 Pending CN10825191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4516.2A CN108251910A (zh) 2018-01-19 2018-01-19 利用改性二氧化硅提高pet纤维结晶性能和热性能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54516.2A CN108251910A (zh) 2018-01-19 2018-01-19 利用改性二氧化硅提高pet纤维结晶性能和热性能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51910A true CN108251910A (zh) 2018-07-06

Family

ID=62726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54516.2A Pending CN108251910A (zh) 2018-01-19 2018-01-19 利用改性二氧化硅提高pet纤维结晶性能和热性能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51910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05843A (zh) * 2019-01-22 2019-05-03 青岛大学 二氧化硅改性的铽络合物pet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53083A (zh) * 2018-12-28 2019-06-07 青岛科凯达橡塑有限公司 一种水溶性可降解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52416A (zh) * 2019-06-21 2019-11-15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酰氯化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基多元醇及二氧化硅/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93844A (zh) * 2020-07-03 2020-10-20 宁波超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聚酯废料pet瓶片制备的涤纶长丝及其制备工艺
CN111943606A (zh) * 2020-08-26 2020-11-17 刘士英 一种轻质、节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18577A (zh) * 2022-02-22 2022-04-12 青岛大学 利用GO-SiO2复合成核添加剂提高涤纶纤维结晶性能的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0443A (zh) * 2005-09-29 2006-04-19 上海交通大学 可用于深染色纤维的聚酯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CN104695043A (zh) * 2015-02-12 2015-06-10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接枝SiO2粒子簇取向增强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5622913A (zh) * 2016-02-29 2016-06-01 青岛大学 一种溶液法合成嵌段聚合物接枝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
CN106084196A (zh) * 2016-08-12 2016-11-09 青岛大学 一种两嵌段低分子聚合物接枝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制备方法和聚酯
CN107189051A (zh) * 2017-07-06 2017-09-22 青岛大学 一种二醇类小分子改性并接枝的pet成核添加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573655A (zh) * 2017-09-01 2018-01-12 青岛大学 一种利用改性后氧化石墨烯提高涤纶材料性能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0443A (zh) * 2005-09-29 2006-04-19 上海交通大学 可用于深染色纤维的聚酯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CN104695043A (zh) * 2015-02-12 2015-06-10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接枝SiO2粒子簇取向增强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5622913A (zh) * 2016-02-29 2016-06-01 青岛大学 一种溶液法合成嵌段聚合物接枝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
CN106084196A (zh) * 2016-08-12 2016-11-09 青岛大学 一种两嵌段低分子聚合物接枝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制备方法和聚酯
CN107189051A (zh) * 2017-07-06 2017-09-22 青岛大学 一种二醇类小分子改性并接枝的pet成核添加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573655A (zh) * 2017-09-01 2018-01-12 青岛大学 一种利用改性后氧化石墨烯提高涤纶材料性能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永继等: "《PET /SiO2复合纤维结晶性能及力学性能研究》", 《纺织科技进展》 *
潘才元: "《高分子化学》", 31 July 20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3083A (zh) * 2018-12-28 2019-06-07 青岛科凯达橡塑有限公司 一种水溶性可降解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53083B (zh) * 2018-12-28 2022-05-31 青岛科凯达橡塑有限公司 一种水溶性可降解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05843A (zh) * 2019-01-22 2019-05-03 青岛大学 二氧化硅改性的铽络合物pet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05843B (zh) * 2019-01-22 2022-03-08 青岛大学 二氧化硅改性的铽络合物pet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52416A (zh) * 2019-06-21 2019-11-15 福建师范大学 一种酰氯化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基多元醇及二氧化硅/聚氨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93844A (zh) * 2020-07-03 2020-10-20 宁波超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聚酯废料pet瓶片制备的涤纶长丝及其制备工艺
CN111943606A (zh) * 2020-08-26 2020-11-17 刘士英 一种轻质、节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18577A (zh) * 2022-02-22 2022-04-12 青岛大学 利用GO-SiO2复合成核添加剂提高涤纶纤维结晶性能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51910A (zh) 利用改性二氧化硅提高pet纤维结晶性能和热性能的方法
CN102791911B (zh) 纤维素纳米纤维及其制造方法、复合树脂组合物、成型体
CN105585701B (zh) 一种聚醚改性共聚酯连续式制备方法
CN102702496B (zh) 高粘、耐磨、抗静电及阻燃复合功能聚酯的制备方法
Gan et al. Focus on gradientwise control of the surface acetylation of cellulose nanocrystals to optimize mechanical reinforcement for hydrophobic polyester-based nanocomposites
CN103159948B (zh) 一种低介电常数poss/含氟聚芳醚酮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89051B (zh) 一种二醇类小分子改性并接枝的pet成核添加剂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1671862A (zh) 一种抗紫外线辐射的可降解纤维
CN106084196B (zh) 一种两嵌段低分子聚合物接枝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制备方法和聚酯
CN105622913A (zh) 一种溶液法合成嵌段聚合物接枝纳米二氧化硅的方法
CN109369898B (zh) 一种高流动性导电聚酯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66097A (zh) 一种具有超疏水、催化、抗菌功能的涤纶纤维的制备方法
EP3202848A1 (en) Composite polyester material, composite polyester fibr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use thereof
CN110078973A (zh) 含磷共聚型纳米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47071A (zh) 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JP2022524650A (ja) 再加熱エネルギー消費を改善するためのグラフェン・ポリエ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複合材料
CN107573655A (zh) 一种利用改性后氧化石墨烯提高涤纶材料性能的方法
CN106591997B (zh) 一种提高热致性液晶聚芳酯纤维热处理效率的方法
TW201211102A (en) 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
JP7059450B2 (ja) 染色、生分解しやすいポリエステルfdy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053960B2 (ja) 生分解可能な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方法
CN109467683B (zh) 一种改性聚酯切片的制备方法、聚酯切片和聚酯纤维
JP4523933B2 (ja) モジュラスが向上したポリエチレンテレフタレートナノ複合繊維の製造方法
CN103469355B (zh) 一种含氟pet-pet共混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09456586A (zh) 熔融共混法改性碳纳米粒子/聚碳酸酯纳米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