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43307A - 摄像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摄像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43307A CN108243307A CN201711400068.9A CN201711400068A CN108243307A CN 108243307 A CN108243307 A CN 108243307A CN 201711400068 A CN201711400068 A CN 201711400068A CN 108243307 A CN108243307 A CN 1082433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ea
- display
- unit
- control unit
- imaging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222—Studio circuitry; Studio devices; Studio equipment
- H04N5/262—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 H04N5/2624—Studio circuits, e.g. for mixing, switching-over, change of character of image, other special effects ; Camera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electronic generation of special effects for obtaining an image which is composed of whole input images, e.g. splitscree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04N23/632—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for displaying or modifying preview images prior to image capturing, e.g. variety of image resolutions or capturing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control or operation of the camer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5—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comprising setting of focusing reg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4—Multi-touch detection in digitiser, i.e. details about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a plurality of touching locations, e.g. multiple fingers or pen and fing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3—Split screen, i.e. subdividing the display area or the window area into separate subarea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6—Zoom, i.e. interaction techniques or interactors for controlling the zooming oper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8—Several contacts: gestures triggering a specific function, e.g. scrolling, zooming, right-click, when the user establishes several contacts with the surface simultaneously; e.g. using several fingers or a combination of fingers and p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Indication In Cameras, And Counting Of Exposur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摄像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本公开能够通过触摸操作实现具有高可操作性的2区域放大显示的处理的方法。在与显示单元接触的同时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操作时,如果分别与2区域放大显示中的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中显示的范围相对应的第一摄像区域和第二摄像区域相互分离,则进行控制以响应于移动操作改变第一摄像区域的位置而不改变第二摄像区域的位置。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操作时,如果在通过移动操作要移动第一摄像区域的方向上第二摄像区域邻接第一摄像区域,则进行控制以响应于移动操作改变第一摄像区域和第二摄像区域的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放大实时取景图像的一部分的显示的技术。
背景技术
当使用照相机时,在一些情况下期望在水平地保持照相机的同时拍摄被摄体。例如,如果在对诸如建筑物或风景的被摄体进行摄像时照相机未被水平保持,则拍摄的图像倾斜而获得不好的结果。为了解决该问题,日本特开2012-060567号公报讨论了一种技术,其用于基于由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重力方向来检测照相机的姿势,并且与实时取景一起显示指示检测到的照相机姿势的水平显示。日本特开2016-163104号公报讨论了一种技术,其用于在实时取景图像上并排显示相互水平分离的两个不同区域的放大图像,使得可以以良好的精度可视地进行水平调整。
日本特开2016-163104号公报中讨论的技术实现了如下处理:通过操作多个操作构件从两个放大位置中选择有效放大位置(框),移动显示范围以及改变放大倍率。因此,如果用户不知道用于进行处理的操作构件,则处理的执行可能花费时间。如果用户以切换方式操作几个操作构件,则用户操作的量可能会增加。此外,可能通过对硬件按键的操作力来改变照相机的调整后的姿势。
发明内容
本公开旨在提供一种用于通过触摸操作以高可操作性来实现2区域放大显示中的处理的摄像控制装置和摄像控制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一种摄像控制装置包括:显示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进行用于在显示单元上并排显示由摄像单元分别在不同水平位置处的第一摄像区域和第二摄像区域中拍摄的实时取景图像的2区域放大显示;触摸检测单元,其被构造为检测显示单元上的触摸操作;以及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进行控制:在与显示单元接触的同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移动操作时,在分别与在2区域放大显示中的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中显示的范围相对应的第一摄像区域和第二摄像区域相互分离的情况下,响应于移动操作改变第一摄像区域的位置而不改变第二摄像区域的位置,并且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操作时,在通过移动操作要移动第一摄像区域的方向上第二摄像区域邻接第一摄像区域的情况下,以响应于移动操作改变第一摄像区域和第二摄像区域的位置。
根据下面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示出数字照相机的外观。
图2是示出数字照相机的构造的框图。
图3是示出摄像模式处理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2区域放大处理的流程图。
图5A至图5E示出摄像模式处理中的显示示例。
图6A至图6F示出2区域放大处理中的显示示例。
图7A和图7B(统称为图7)是示出2区域放大处理中的触摸操作处理的流程图。
图8A至图8H示出根据2区域放大处理中的触摸操作的处理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注意,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仅仅是用于实现本公开的一个示例,并且可以根据应用本公开的装置的各个结构和各种条件来被适当地修改或改变。因此,本公开决不限于以下示例性实施例。
图1A和图1B示出了作为根据本公开的装置的示例的数字照相机100的外观。图1A是示出数字照相机100的前面板的透视图,图1B是示出数字照相机100的后面板的透视图。参照图1A和1B,设置在后面板上的显示单元28显示图像和各种信息。取景器外显示单元43,即设置在顶面上的显示单元,显示照相机100的快门速度、光圈和其它各种设置值。快门按钮61是用于发出摄像指令的操作部分。模式选择开关60是用于在各种模式之间切换的操作部分。端子盖40是用于保护诸如用于连接外部装置和数字照相机100的连接电缆的连接器(未示出)的盖子。主电子拨盘71是包括在操作单元70中的旋转操作构件。转动主电子拨盘71使得能够改变诸如快门速度和光圈的设置值。电源开关72是用于接通和断开数字照相机100的电源的操作构件。副电子拨盘73,即包括在操作单元70中的旋转操作构件,能够移动选择框和馈送图像。包括在操作单元70中的十字键74是可以按压进其上部、下部、右部和左部的十字键(四向键)。可以进行与十字键74上的按压部分对应的操作。包括在操作单元70中的设置(SET)按钮75主要用于确定选择项目。包括在操作单元70中的实时取景(LV)按钮76在静止图像摄像模式下开启和关闭实时取景(LV)。在运动图像拍摄模式中,LV按钮76用于指示照相机100开始和停止运动图像拍摄(记录)。包括在操作单元70中的放大按钮77(操作按钮)在摄像模式下的实时取景显示中开启和关闭放大模式,并改变放大模式中的倍率。在重放图像中,放大按钮77放大重放图像并增大倍率。包括在操作单元70中的缩小按钮78减小放大的重放图像的倍率以缩小显示的图像。包括在操作单元70中的重放按钮79在摄像模式和重放模式之间切换。当用户在摄像模式中按下重放按钮79时,照相机100进入重放模式,并且记录在记录介质200中的图像的最新图像被显示在显示单元28上。在系统控制单元50的指导下,快速返回镜12由致动器(未示出)上下移动。通信端子10被数字照相机100用来与可拆卸地附装的透镜进行通信。目镜取景器16是用于通过观察调焦屏13来确认通过透镜单元150获得的被摄体的光学图像的焦点和构图的查看型取景器。盖202是存储记录介质200的槽的盖。握持部90是当用户握持数字照相机100时具有容易用右手抓握的形状的保持部。
图2是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数字照相机100的构造的示例的框图。
参照图2,透镜单元150安装可更换的摄像透镜。
尽管透镜103包括多个透镜,但是为了简化,图2仅示出了一个透镜。通信端子6被透镜单元150用来与数字照相机100通信。通信端子10被数字照相机100用来与透镜单元150通信。透镜单元150经由通信端子6和10与系统控制单元50通信。在透镜单元150中,透镜系统控制电路4经由光圈驱动电路2控制光圈1,并经由AF驱动电路3改变透镜103的位置以对焦在被摄体上。
自动曝光(AE)传感器17通过透镜单元150测量被摄体的亮度。
焦点检测单元11将离焦量信息输出到系统控制单元50。系统控制单元50基于该信息控制透镜单元150以进行相差自动对焦(autofocus,AF)。
在进行曝光、实时取景摄像和运动图像拍摄时,快速返回镜12(以下被称为反射镜12)在系统控制单元50的指导下由致动器(未示出)上下移动。反射镜12在取景器16和摄像单元22之间切换来自透镜103的入射光束的目的地。在正常状态下,反射镜12通常被设置成反射光束以将其引导到取景器16。在摄像和实时取景显示状态下,反射镜12弹出以将光束引导到摄像单元22,并从光束中退出(反射镜向上移动)。反射镜12的中心部分被构造为半透明反射镜以透射一部分光,使得光束的一部分入射到用于进行焦点检测的焦点检测单元11。
摄影者可以通过经由五棱镜14和取景器16观察调焦屏13来确认通过透镜单元150获得的被摄体的光学图像的焦点和构图。
快门101是能够在系统控制单元50的控制下自由地控制摄像单元22的曝光时间的焦平面快门。
摄像单元22是用于将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的包括电荷耦合器件(CCD)传感器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传感器的图像传感器。模数(A/D)转换器23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A/D转换器23用于将从摄像单元22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图像处理单元24对来自A/D转换器23的数据或来自存储器控制单元15的数据进行预定的像素插值、诸如缩小的尺寸调整处理和颜色转换处理。图像处理单元24通过使用拍摄的图像数据来进行预定的计算处理。系统控制单元50基于获得的计算结果进行曝光控制和测距控制。这使得能够基于通过透镜(TTL)方法进行AF处理、AE处理和预闪(EF)处理。图像处理单元24还通过使用拍摄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定的计算处理,并且基于所获得的计算结果进行基于TTL的自动白平衡(AWB)处理。
来自A/D转换器23的输出数据经由图像处理单元24和存储器控制单元15写入存储器32中,或者直接经由存储器控制单元15写入存储器32中。存储器32存储由摄像单元22拍摄并由A/D转换器23转换成数字数据的图像数据,并存储要在显示单元28上显示的图像数据。存储器32配设足够的存储容量,用于存储预定数量的静止图像和预定时间的运动图像以及声音。
存储器32还用作图像显示存储器(视频存储器)。数模(D/A)转换器19将存储在存储器32中的图像显示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并将模拟信号供应给显示单元28。这样,写入存储器32中的图像显示数据经由D/A转换器19被显示在显示单元28上。显示单元28在诸如液晶显示器(LCD)的显示器上显示与来自D/A转换器19的模拟信号相对应的图像。通过由A/D转换器23进行的A/D转换生成并存储在存储器32中的数字信号由D/A转换器19转换为模拟信号,并且被相继地发送到显示单元28。显示单元28显示基于模拟信号的图像,用作能够实时取景显示的电子取景器。
指示当前正在进行自动对焦的聚焦点的框(AF框)和指示照相机100的设置条件的图标经由取景器内显示单元驱动电路42显示在取景器内LCD单元41中。
照相机100的快门速度、光圈和其他各种设置值经由取景器外显示单元驱动电路44显示在取景器外显示单元43上。
非易失性存储器56是电可擦除可记录存储器,例如,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用于系统控制单元50的操作的常数和程序被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6中。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6中的程序是指用于执行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各种流程图(下面描述)的程序。
具有至少一个处理器的系统控制单元50控制整个数字照相机100。当系统控制单元50执行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6中记录的上述程序时,实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下面描述)的各个处理。系统存储器52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用于系统控制单元50的操作的常数和变量以及从非易失性存储器56读取的程序被加载到系统存储器52中。系统控制单元50还控制存储器32、D/A转换器19和显示单元28以进行显示控制。
系统定时器53是用于测量用于各种控制的时间和内置时钟的时间的时间测量单元。
模式选择开关60、第一快门开关62、第二快门开关64和操作单元70是用于向系统控制单元50输入各种操作指令的操作部分。
模式选择开关60将系统控制单元50的操作模式在静止图像记录模式、运动图像拍摄模式和重放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包括在静止图像记录模式中的模式包括自动摄像模式、自动场景确定模式、手动模式、光圈优先模式(Av模式)和快门速度优先模式(Tv模式)。数字照相机100配设有作为用于各个摄像场景的摄像设置的各种场景模式、编程AE模式和自定义模式。模式选择开关60使得用户能够直接选择这些模式之一。可选地,在通过使用模式选择开关60选择摄像模式列表画面之后,用户可以通过使用其它操作构件来选择多个所显示的模式中的任一个。类似地,在运动图像拍摄模式中也可以包括多个模式。
第一快门开关62在配设在数字照相机100上的摄像操作构件(即,快门按钮61)的操作(半按下)的中途接通,以产生第一快门开关信号SW1。半按下是指第一操作,即摄像准备指令。第一快门开关信号SW1使系统控制单元50开始用于包括AF处理、AE处理、AWB处理和EF处理的摄像准备处理的操作。
第二快门开关64在完成快门按钮61的操作(全按下)时接通以产生第二快门开关信号SW2。全按下是指第二操作,即摄像指令操作。第二快门开关信号SW2使系统控制单元50开始从摄像单元22的信号读取到记录介质200中的图像数据写入的摄像处理中的一系列操作。
当用户进行用于选择在显示单元28上显示的各种功能图标中的任何一个的操作时,操作单元70的各个操作构件针对各个场景被适当地分配功能,并且用作功能按钮。功能按钮的示例包括结束按钮、返回按钮、图像前进按钮、跳转按钮、缩小按钮和属性改变按钮。例如,当按下菜单按钮70e时,能够进行各种设置的菜单画面被显示在显示单元28上。用户可以通过使用显示在显示单元28上的菜单画面、十字键74(四向操作键)和SET(设置)按钮75来直观地进行各种设置。
操作单元70包括作为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的输入单元的各种操作构件。操作单元70至少包括以下操作构件:快门按钮61、主电子拨盘71、电源开关72、副电子拨盘73、十字键74、SET按钮75、LV按钮76、放大按钮77、缩小按钮78以及重放按钮79。十字键74是可以被按下其上部、下部、右部和左部的四向按钮。尽管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十字键74被描述为一体形成的操作部分,但是十字键74可以被配设为四个独立的按钮(上、下、右和左按钮)。在下文中,顶部键和底部键被统称为顶部/底部键,并且右键和左键被统称为右/左键。操作单元70还包括以下操作部分。
AF-ON按钮70b是包括在操作单元70中的推入式按钮开关。按下该按钮发出用于执行AF的指令。AF-ON按钮70b的按下方向平行于从透镜103入射到摄像单元22的被摄体光的方向(光轴)。
快速设置键70c(以下称为Q按钮70c)是包括在操作单元70中的推入式按钮开关。按下该键显示快速设置菜单,作为在各个操作模式中可设置的设置项目的列表。例如,在实时取景摄影中,在摄影待机状态下,按下Q按钮70c,将包含电子先导叶片快门、监视器亮度、LV画面WB、2区域放大和静音摄像的设置项目的列表以一行叠加在LV上。当用户通过使用顶部/底部键在所显示的快速设置菜单中选择期望的选项,然后按下SET按钮时,用户可以切换到与所选的设置项目有关的设置改变和操作模式。
活动框改变按钮70d是包括在操作单元70中的推入式按钮开关。在2区域放大处理(在下面描述)中按下该按钮,从两个放大的位置(框)当中选择有效放大位置。该按钮根据操作模式被分配不同的功能。在重放模式下按下此按钮为所显示的图像提供保护属性。
菜单按钮70e是包括在操作单元70中的推入式按钮开关。按下该按钮在显示单元28上显示可进行各种设置的菜单画面。
功能按钮70f是包括在操作单元70中的三个推入式按钮开关。功能按钮70f被分配不同的功能。功能按钮70f设置在可以用握住握持部90的右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操作的位置处。按下方向平行于从透镜103入射到摄像单元22的被摄体光的方向(光轴)。
电源控制单元80包括电池检测电路、直流到直流(DC-DC)转换器以及用于选择要被供电的块的开关电路。电源控制单元80检测电池的存在或不存在、电池类型和剩余电池容量。电源控制单元80还基于检测结果和系统控制单元50的指令来控制DC-DC转换器,以针对所需的时间段向记录介质200和其它组件供应所需电压。
电源单元30包括一次电池(例如,碱性电池和锂电池)、二次电池(例如NiCd电池、NiMH电池和Li电池)和交流(AC)适配器。记录介质接口(I/F)18是与诸如存储卡和硬盘的记录介质200的接口。记录介质200是用于记录拍摄的图像的诸如存储卡之类的记录介质,其包括半导体存储器和磁盘。
通信单元54无线或有线地建立连接以进行图像信号和音频信号的发送和接收。通信单元54还可以与无线局域网(LAN)和因特网连接。通信单元54可以发送由摄像单元22拍摄的图像(包括实时取景图像)和记录在记录介质200中的图像,并且从外部装置接收图像数据和其他各种信息。
姿势检测单元55检测数字照相机100在重力方向上的姿势。系统控制单元50基于由姿势检测单元55检测到的姿势,可以确定由摄像单元22拍摄的图像是水平地保持的数字照相机100拍摄的图像还是竖直保持的数字照相机100拍摄的图像。系统控制单元50可以将与由姿势检测单元55检测到的姿势对应的姿势信息添加到由摄像单元22拍摄的图像的图像文件中,或者在记录之前旋转图像。加速度传感器或陀螺仪传感器可以用作姿势检测单元55。
作为操作单元70的一个组件,数字照相机100配设有能够检测在显示单元28上的接触的触摸面板70a。触摸面板70a和显示单元28可以被一体形成。例如,触摸面板70a被构造为使得光的透射率不会干扰显示单元28的显示,并且触摸面板70a被附接到显示单元28的显示表面的上层。然后,触摸面板79a上的输入坐标与显示单元28上的显示坐标相关联。这使得能够构造使得用户能够具有直接操作在显示单元28上显示的画面的感觉的图形用户界面(GUI)。系统控制单元50可以检测触摸面板70a上的以下操作及其状态。
-用未与触摸面板70a接触的手指或笔开始触摸触摸面板70a的操作(以下称为“触摸着屏(touch-down)”)
-手指或笔与触摸面板70a接触的状态(以下称为“触摸中(touch-on)”)
-在与触摸面板70a接触的同时移动手指或笔的操作(以下称为“触摸移动(touch-move)”)
-将手指或笔从触摸面板70a离开以结束触摸的操作(以下称为“触摸释放(touch-up)”)
-手指或笔与触摸面板70a不接触的状态(以下称为“无触摸(touch-off)”)
当检测到触摸着屏时,同时检测到触摸中。在检测到触摸着屏之后,通常保持检测到触摸中,直到检测到触摸释放。在检测到触摸中的状态下还检测触摸移动。即使检测到触摸中,如果触摸位置不移动,也检测不到触摸移动。在对于与触摸面板70a接触的所有手指或笔检测到触摸释放之后,检测到无触摸。
上述操作和状态以及手指或笔接触触摸面板70a的位置的位置坐标经由内部总线被通知给系统控制单元50。基于通知的信息,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在触摸面板70a上进行了哪种触摸操作。对于触摸移动,可以基于位置坐标的变化,针对触摸面板70a上的竖直和水平分量中的各个确定在触摸面板70a上移动的手指或笔的移动方向。当检测到超过预定距离或更长的触摸移动时,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进行了滑动操作。将手指在与触摸面板70a接触的同时快速移动一定距离然后释放手指的操作称为轻拂(flick)。换句话说,轻拂是手指在触摸面板70a的表面上快速触摸和移动(比如快速刷动)的操作。当检测到以预定速度或更高速度的触摸移动超过预定距离或更长距离并随后检测到触摸释放时,可以确定进行了轻拂(在滑动操作之后进行了轻拂)。同时触摸多个位置(例如,两个位置)并使这些位置彼此接近的触摸操作被称为“捏合(pinch-in)”。将这些位置彼此移开的触摸操作被称为“捏放(pinch-out)”。捏合和捏放统称为捏操作(或简称为“捏”)。触摸面板70a可以是包括电阻膜型、电容型、表面声波型、红外型、电磁感应型、图像识别型和光学传感器型的各种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尽管取决于类型当手指或笔与触摸面板70a接触时或者当手指或笔靠近触摸面板70a时检测到触摸,但是可以使用任何一种类型。
图3是示出数字照相机100的摄像待机状态期间的处理的流程图。当系统控制单元50将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6中的程序加载到系统存储器52中而后执行该程序时,实现该处理。当数字照相机100在摄像模式下启动,然后实时取景摄像被开启时,数字照相机100开始图3所示的处理。
在步骤S301中,系统控制单元50在显示单元28上显示摄像待机画面。图5A示出了摄像待机画面的示例。摄像待机画面显示指示整个摄像范围的实时取景图像501(LV图像501)。指示当前摄像模式的图标502和与摄像设置有关的信息显示503叠加在LV图像501上。
图5B示出了显示其他信息的摄像待机画面的另一示例。可以通过在实时取景图像501上叠加水平仪505来简单地调整照相机100的水平。水平仪505是指示数字照相机100相对于由姿势检测单元55所检测到的重力方向的姿势的电子水平仪。水平仪505指示数字照相机100相对于垂直于重力方向的方向(水平方向)在横向方向(摄像单元22的横向方向)上的倾斜。通过在监视水平仪505的同时调整数字照相机100的姿势使得倾斜变为零,可以获得水平仪图像。水平仪505还指示数字照相机100的光轴(入射到摄像单元22的被摄体光的方向)相对于垂直于重力方向的方向(水平方向)的倾斜,即仰角或俯角。通过按下包含在操作单元70中的信息选择按钮(INFO按钮),可以切换图5A所示的显示状态和图5B所示的显示状态。也可以通过按下信息选择按钮,选择显示实时取景图像501的显示状态,而不显示图标502、与摄像设置有关的信息显示503以及与曝光有关的信息504。
在步骤S302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是否按下AF开启按钮70b。当AF开启按钮70b被按下时(步骤S302中的“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303。另一方面,当没有按下AF开启按钮70b时(步骤S302中的“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306。在步骤S303中,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AF。在步骤S304中,系统控制单元50以AF聚焦状态显示画面。图5C中示出AF聚焦状态下的示例画面。在处于焦点对准(in-focus)的被摄体部分中,指示聚焦状态的框506被叠加在实时取景图像501上。如果作为AF的结果不能获得聚焦状态,则系统控制单元50显示聚焦失败指示。
在步骤S305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AF开启按钮70b的按下状态是否被保持。当保持AF开启按钮70b的按下状态时(步骤S305中的“是”),系统控制单元50继续显示AF聚焦状态画面。另一方面,当AF开启按钮70b被释放时(步骤S305中的“否”),系统控制单元50取消AF聚焦状态画面,并再次显示摄像待机画面。
在步骤S306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Q按钮70c是否被按下。当Q按钮70c被按下(步骤S306中的“是”)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307。另一方面,当Q按钮70c未被按下时(步骤S306中的“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313。在步骤S307中,系统控制单元50在显示单元28上显示快速设置菜单。图5D示出了快速设置菜单的示例画面。快速设置菜单510被叠加在实时取景图像501上。快速设置菜单510显示指示不同项目的图标组。光标511显示在所选图标上。光标511可以通过利用十字键74的竖直移动操作而移动。
在步骤S308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是否在光标511位于指示快速设置菜单510中显示的多个项目当中的2区域放大项目的图标的状态下(图5E所示)按下了SET按钮75。更具体地,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是否选择了2区域放大项目。当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选择了2区域放大项目时(步骤S308中的“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309。另一方面,当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没有选择2区域放大项目时(步骤S308中的“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310。在步骤S309中,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2区域放大处理。下面将参照图4描述2区域放大处理。
在步骤S310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是否选择了除了2区域放大处理之外的项目。当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选择了除2区域放大处理之外的项目时(步骤S310中的“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311。另一方面,当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未选择除2区域放大处理之外的项目时(步骤S310中的“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312。在步骤S311中,系统控制单元50根据除了2区域放大处理之外的所选择的项目进行处理。例如,当选择了LCD(显示单元28)的亮度调整项目时,系统控制单元50在显示单元28上显示用于LCD的亮度调整的画面,并且响应于用户操作调整显示单元28的亮度。
在步骤S312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Q按钮70c是否被按下。当Q按钮70c被按下时(步骤S312中的“是”),系统控制单元50结束快速设置菜单的显示。另一方面,当Q按钮70c未被按下时(步骤S312中的“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308。然后,系统控制单元50重复后续处理。
在步骤S313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快门按钮61是否被半按下,并且SW1是否被设置为ON(开)。当SW1被设置为ON时(步骤S313中的“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314。另一方面,当SW1未被设置为ON时(步骤S313中的“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319。在步骤S314中,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AF。除了AF之外,系统控制单元50还根据设置进行诸如自动曝光(AE)的其他摄像准备处理。在步骤S315中,当作为AF的结果获得聚焦状态时,系统控制单元50显示AF聚焦状态的画面。在步骤S316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第一快门开关的按压状态(SW1的ON状态)是否被保持。当SW1的ON状态被保持时(步骤S316中的“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317。另一方面,当SW1的ON状态未被保持,即,快门按钮61的半按下状态被取消时(步骤S316中的“否”),系统控制单元50取消AF聚焦状态。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301。在步骤S317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快门按钮61是否被完全按下,并且SW2是否被设置为ON。当SW2被设置为ON时(步骤S317中的“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318。另一方面,当SW2未被设置为ON时(步骤S317中的“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316。在步骤S318中,根据SW2的ON状态,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上述摄像处理(从摄像单元22的信号读取到记录介质200中的图像文件写入的摄像处理中的一系列操作)。当快速复查被设置为ON时,系统控制单元50在显示单元28上将刚在图像处理之后拍摄的图像自动显示预定时段,以使得用户能够确认摄像。在完成摄像处理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301。
在步骤S319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是否发生了模式改变事件。当发生了模式改变事件时(步骤S319中的“是”),系统控制单元50结束摄像模式处理。另一方面,当没有发生模式改变事件时(步骤S319中的“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302。然后,系统控制单元50重复后续处理。模式改变事件包括断电、实时取景模式结束(选择光学取景器摄像模式)以及选择重放模式。
图4是示出步骤S309中的上述2区域放大处理的细节的流程图。当系统控制单元50将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6中的程序加载到系统存储器52中而后执行该程序时,实现该处理。
在步骤S401中,系统控制单元50在显示单元28上进行2区域放大显示。在图6A中示出了2区域放大显示画面的示例。在2区域放大显示中,系统控制单元50并排显示在横向方向(水平方向)或上下方向(竖直方向)上彼此分离的两个区域的实时取景图像。图6A示出在一个画面上并排显示的在水平方向上彼此分离的两个区域的实时取景图像的示例。左侧区域601是用于显示当前正在摄像单元22的左侧区域的一部分中拍摄的实时取景图像的显示区域。右侧区域602是用于显示当前正在摄像单元22的右侧区域的一部分中拍摄的实时取景图像的显示区域。显示在左侧区域601和右侧区域602中的实时取景图像在摄像单元22中具有相同的高度。活动框603是指示左侧区域601和右侧区域602当中的当前操作目标区域(活动区域)的选择框。参照图6A,在左侧区域601上显示活动框603,其指示左侧区域601是左右移动和AF的当前目标。辅助线604显示在左侧区域601的水平和竖直中心。辅助线604的交点是左侧区域601的中心。类似地,在右侧区域602的水平和竖直中心显示辅助线。中心标记605,显示在活动框侧上的标记,指示作为活动框的左侧区域601的中心。辅助线604和中心标记605不显示在活动框的中心,以使得用户能够确认位于中心的被摄体。向导606是指示用于取消2区域放大显示的操作构件(操作方法)的引导显示。向导607是指示用于切换活动框的操作构件(操作方法)的引导显示。放大位置向导610指示在整个摄像范围(由摄像单元22拍摄的整个实时取景图像中或在根据摄像指令拍摄的静止图像中反映的整个摄像范围)中当前被放大为左侧区域601和右侧区域602的部分。换句话说,放大位置向导610指示分别对应于左侧区域601和右侧区域602的两个摄像区域相对于整个摄像范围的位置和尺寸。左侧指示符611指示显示在左侧区域601中的实时取景图像相对于整个摄像范围的范围。右侧指示符612指示显示在右侧区域602中的实时取景图像相对于整个摄像范围的范围。为了指示活动框603显示在左侧区域601中,左侧指示符611以与右侧指示符612不同的颜色或粗细显示。向导606和607以及放大位置向导610叠加在没有活动框603(非活动框)的区域的实时取景图像上,使得这些向导不干扰具有活动框603的区域的实时取景图像的视觉识别。
在步骤S402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放大按钮77或缩小按钮78是否被按下(放大/缩小指令)。当按下放大按钮77或缩小按钮78时(步骤S402中的“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403。另一方面,当既没有按下放大按钮77又没有按下缩小按钮78时(步骤S402中为“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404。
在步骤S403中,系统控制单元50通过操作来改变以2区域放大显示的LV图像的倍率。当按下放大按钮77时,系统控制单元50增加显示在左侧区域601和右侧区域602中的LV图像的各自倍率,并使这些倍率相同(以关联的方式放大显示在左侧区域601和右侧区域602中的LV图像)。当缩小按钮78被按下时,系统控制单元50减小显示在左侧区域601和右侧区域602中的LV图像的各自倍率,并使这些倍率相同。系统控制单元50将改变后的倍率记录在系统存储器52中。即使在2区域放大显示一旦被取消之后,当在没有断开电源的情况下再次进行2区域放大显示时,系统控制单元50以相同的倍率显示两个LV图像。图6B示出当在图6A所示的状态下通过按压放大按钮77来放大LV图像时的示例画面。图6B所示的显示在左侧区域601和右侧区域602中的实时取景图像大于图6A中所示的各实时取景图像。相对于整个摄像范围的显示范围根据放大的程度而减小。因此,图6B所示的放大位置向导610中显示的左侧指示符611和右侧指示符612小于图6A中所示的相应的指示符。
在步骤S404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活动框改变按钮70d是否被按下。当活动框改变按钮70d被按下时(步骤S404中的“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405。另一方面,当活动框改变按钮70d未被按下时(步骤S404中的“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406。
在步骤S406中,系统控制单元50将活动框603从操作之前活动框603所处的区域移动到另一个区域。图6C示出当在图6B所示的状态下按下活动框改变按钮70d并移动活动框603时的示例画面。如图6B所示的位于左侧区域601上的活动框603移动到右侧区域602,如图6C所示。另外,向导606和607以及放大位置向导610以叠加的方式移动到作为非活动框的左侧区域601中的位置。
在步骤S406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十字键74的右/左键是否被操作。当右/左键被操作时(步骤S406中的“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407。另一方面,当水平键未被操作时(步骤S406中的“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408。
在步骤S407中,响应于右/左键的操作,系统控制单元50水平地移动用活动框603显示的区域的显示范围。更具体地,当按下左键时,系统控制单元50将用活动框603显示的区域的显示范围向左移动。当按下右键时,系统控制单元50向右移动用活动框603显示的区域的显示范围。图6D示出了当在图6C所示的状态下右键被按下几次时的示例画面。参照图6D,在右侧区域602中用活动框603显示的放大区域在摄像范围中比图6C中所示的状态更向右移动(即,图像本身向左滚动)。在此时刻,作为非活动框的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保持不变(当左侧区域601和右侧区域602彼此不邻接时,不以关联的方式进行相应的水平移动)。参照图6D所示的放大位置向导610,与图6C所示的状态相比,右侧指示符612进一步向右移动,以指示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进一步向右移动。系统控制单元50将改变的显示范围(显示位置)记录在系统存储器52中。即使在2区域放大显示一旦被取消之后,当在没有断开电源的情况下再次进行2区域放大显示时,系统控制单元50在相同的显示范围上进行2区域放大显示。在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的右端邻接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的左端的情况下,即使活动框603位于左侧区域601上,系统控制单元50也响应于进一步向右移动的指令,以关联的方式将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和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二者均向右移动。然而,当右侧区域602到达整个摄像范围的右端时,显示范围不能再向右移动,使得即使在发出进一步向右移动的指令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也不移动显示范围。相反,在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的左端邻接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的右端的情况下,即使活动框603位于右侧区域602,系统控制单元50也响应于进一步向左移动的指令而将左侧区域601和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二者均向左移动。然而,当左侧区域601到达整个拍摄范围的左端时,显示范围不能再向左移动,使得即使在发出进一步向左移动的指令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单元50也不移动显示范围。
在步骤S408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十字键74的顶部/底部键是否被操作。当顶部/底部键被操作时(步骤S408中的“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409。另一方面,当竖直键未被操作(步骤S408中的“否”)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410。
在步骤S409中,响应于顶部/底部键的操作,系统控制单元50以关联的方式竖直移动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和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更具体地,当按下上键时,系统控制单元50以关联方式向上移动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和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当按下下键时,系统控制单元50以关联方式向下移动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和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图6E示出了当在图6D所示的状态下上键被按下几次时的示例画面。参照图6E,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和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在摄像范围中比在图6D所示的状态下进一步向上移动(即,图像本身向下滚动)。参照图6E所示的放大位置向导610,左侧指示符611和右侧指示符612比图6D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上移动,以指示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和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进一步向上移动了。系统控制单元50将改变的显示范围(显示位置)记录在系统存储器52中。即使在2区域放大显示一旦被取消之后,当在没有断开电源的情况下再次进行2区域放大显示时,系统控制单元50在相同的显示范围上进行2区域放大显示。
在重复上述操作以基于地平线、建筑物的水平轮廓等在两个分离的位置设置用于2区域放大显示的显示范围之后,用户可以在调整照相机100的姿势以使左侧区域601和右侧区域602中的被摄体的线对准之后,拍摄具有通过对被摄体进行摄像而水平地反映的被摄体的线的被摄体图像。图6F示出了在2区域放大显示时的示例画面,其中,左侧区域601被设置为包括水平线621的被摄体部分,并且右侧区域602被设置为包括在与水平线621分离的位置处的水平线622的被摄体部分。尽管水平线621和622实际上是直线,但是在图6F所示的示例中,左侧区域601中的水平线621和右侧区域602中的水平线622不能被识别为一条直线而略有不匹配。通过监视这样的显示,用户可以识别出数字照相机100未被水平地保持。用户可以拍摄这样的图像,其中,在将数字照相机100的姿势调整到可以将水平线621和622视觉识别为一条直线的姿势之后,通过对被摄体进行摄像来水平地反映水平线。
在步骤S410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快门按钮61是否被半按下并且SW1是否被设置为ON。当SW1被设置为ON时(步骤S410中的“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411。另一方面,当SW1未被设置为ON(步骤S410中的“否”)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415。
在步骤S411中,系统控制单元50在不取消2区域放大显示的情况下对活动框603的中心部分(由中心标记605指示的位置)进行AF。当作为AF的结果获得聚焦状态时,在保持SW1的ON状态的同时固定焦点(AF锁定)。
在步骤S412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是否保持SW1的ON状态。当SW1的ON状态被保持时(步骤S412中的“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413。另一方面,当SW1的ON状态未被保持时(步骤S412中的“否”),系统控制单元50取消AF锁定状态。然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402。
在步骤S413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快门按钮61是否被完全按下,并且SW2是否被设置为ON。当SW2被设置为ON时(步骤S413中的“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414。另一方面,当SW2未被设置为ON(步骤S413中的“否”)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412。
在步骤S414中,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上述摄像处理(从摄像单元22的信号读取到记录介质200中的图像文件写入的摄像处理中的一系列操作)。要通过摄像处理拍摄的图像不是经过2区域放大显示的范围,而是摄像范围的图像。在完成摄像处理时,处理返回到步骤S402。可选地,在摄像处理完成时,处理可以不返回到步骤S402。系统控制单元50可以取消2区域放大显示,并返回到整个摄像范围的实时取景显示(未缩放显示,以正常倍率显示)(即,处理可以前进到步骤S301)。
在步骤S415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触摸面板70a上的触摸操作是否被有效。触摸面板70a上的触摸操作可以由用户从设置菜单画面被有效或无效。当触摸操作被有效时,用户可以通过触摸操作来进行各种类型的操作。当触摸操作被无效时,可以防止由于错误的触摸导致的错误操作,并且通过去激活触摸面板70a上的触摸检测操作来降低电力消耗。当触摸操作被有效时(步骤S415中的“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418。另一方面,当触摸操作被无效时(步骤S415中的“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416。
在步骤S416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是否按下了2区域放大结束按钮。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2区域放大结束按钮是Q按钮70c。当Q按钮70c被按下时(步骤S416中的“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417。另一方面,当Q按钮70c未被按下时(步骤S416中的“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402。然后,系统控制单元50重复后续处理。
在步骤S417中,系统控制单元50取消2区域放大显示,恢复整个实时取景图像显示,并且结束2区域放大处理。然后,处理进行到图3所示的步骤S301。
在步骤S418中,系统控制单元50根据触摸操作进行触摸操作处理。下面将参照图7A和图7B(统称为图7)详细描述触摸操作处理。
在步骤S419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在上述触摸操作处理中是否完成了2区域放大显示。当2区域放大显示完成时(步骤S419中的“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417。另一方面,当2区域放大显示没有完成时(步骤S419中的“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402。
图7是示出作为响应于2区域放大处理期间的触摸操作而进行的处理的在步骤S418中的上述触摸操作处理的流程图。当系统控制单元50将记录在非易失性存储器56中的程序加载到系统存储器52中而后执行该程序时,实现该处理。
在步骤S701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是否进行触摸面板70a上的触摸着屏。该步骤还确定是否在触摸面板70a上进行对第一点的触摸着屏。当进行触摸着屏时(步骤S701中的“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702。另一方面,当没有进行触摸着屏(步骤S701中的“否”)时,系统控制单元50结束触摸操作处理。然后,处理进行到图4所示的步骤S418。
在步骤S702中,系统控制单元50在系统存储器52中存储触摸面板70a上的触摸着屏的输入坐标(触摸着屏位置)。要存储在系统存储器52中的信息不限于输入坐标,并且可以是任何信息,只要可以确定触摸着屏位置被包括在左侧区域601和右侧区域602中的哪一个内即可。
在步骤S703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是否进行触摸移动。在没有检测到触摸释放的情况下(在与触摸面板70a接触的同时)当触摸位置从触摸着屏位置移动超过阈值的距离时,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进行了触摸移动。当进行了触摸移动时(步骤S703中的“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704。另一方面,当没有进行触摸移动时(步骤S703中的“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710。
在步骤S704中,系统控制单元50将1赋予给系统存储器52中分配的移动标志变量。该步骤中的处理不限于对移动标志变量的赋值,只要关于触摸移动的信息可被存储并用于确定是否进行触摸移动即可。
在步骤S705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触摸移动的移动方向是否是竖直方向(向上或向下方向)。当触摸位置从触摸着屏位置的移动量达到用于触摸移动的阈值或用于确定移动方向的其他阈值时,系统控制单元50计算触摸着屏位置和当前的触摸位置之间的各个分量的坐标值的差。系统控制单元50比较水平分量(x分量)的移动量和竖直分量(y分量)的移动量。当竖直分量(y分量)的移动量大于水平分量(x分量)的移动量时,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移动方向是竖直方向。另一方面,当水平分量(x分量)的移动量大于竖直分量(y分量)的移动量时,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移动方向是水平方向。可选地,提供水平分量(x分量)的移动量的阈值1和竖直分量(y分量)的阈值2。在从触摸着屏位置起的水平分量的移动量达到了阈值1之前从触摸着屏位置起的竖直分量的移动量达到了阈值2时,系统控制单元50可以确定移动方向是竖直方向。在该确定方法中,在从触摸着屏位置起的竖直分量的移动量达到了阈值2之前从触摸着屏位置起的水平分量的移动量达到了阈值1时,系统控制单元50可以确定移动方向是水平方向。当系统控制单元50一旦确定移动方向是竖直方向时,即使手指或笔水平移动,系统控制单元50也不根据水平移动分量进行处理,直到进行触摸释放。相反,当系统控制单元50一旦确定移动方向是水平方向时,即使手指或笔竖直移动,系统控制单元50也不根据竖直移动分量进行处理,直到进行触摸释放。当移动方向是竖直方向时(步骤S705中的“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706。另一方面,当移动方向是水平方向时(步骤S705中的“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707。
在步骤S706中,响应于作为触摸移动的上移或下移操作,系统控制单元50以关联的方式竖直移动左侧区域601和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换句话说,当作为触摸移动进行上移操作时,系统控制单元50以关联方式向下移动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和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即,图像本身向上滚动)。因此,显示从图6E所示的状态变为图6D所示的状态。相反,当作为触摸移动进行下移操作时,系统控制单元50以关联方式向上移动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和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即,图像本身向下滚动)。因此,显示从图6D所示的状态变为图6E所示的状态。
在步骤S707中,响应于作为触摸移动的水平移动操作,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具有非活动框的区域是否在具有活动框603的区域要移动的方向上接触(邻接)具有活动框603的区域。例如,在图8A所示的状态下,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和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在整个摄像范围内不相互接触(左侧指示符611和右侧指示符612彼此不接触并且在它们之间存在间隙)。换句话说,分别与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和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相对应的左侧摄像区域和右侧摄像区域彼此分离。在图8C所示的状态下,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的右侧和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的左侧在整个摄像范围内相互接触(左侧指示符611和右侧指示符612彼此接触)。换句话说,与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相对应的右侧摄像区域邻接与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相对应的左侧摄像区域的右侧。因此,显示在左侧区域601中的实时取景图像和显示在右侧区域602中的实时取景图像变成水平连接的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当进行向左的触摸移动时,将与活动框603一起显示的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相应的摄像区域)向右移动。由于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邻接左侧区域601的右侧,所以步骤S707中的确定结果为“是”。当具有非活动框的区域在具有活动框603的区域要移动的方向上与具有活动框603的区域邻接时(步骤S707中的“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709。另一方面,当具有非活动框的区域在具有活动框603的区域要移动的方向上与具有活动框603的区域不邻接时(步骤S707中的“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708。
在步骤S708中,响应于作为触摸移动的水平移动操作,系统控制单元50水平移动具有活动框603的区域(与要显示的范围相对应的摄像区域)的显示范围。更具体地,当作为触摸移动进行向右移动操作时,系统控制单元50向左移动具有活动框603的区域(相应的摄像区域)的显示范围(即,图像本身向右滚动)。相反,当作为触摸移动进行向左移动操作时,系统控制单元50向右移动具有活动框603的区域(相应的摄像区域)的显示范围(即,图像本身向左滚动)。这里要改变的显示范围(相应的摄像区域)是具有活动框603的区域,而不管触摸着屏位置和当前触摸位置被包括在左侧区域601和右侧区域602中的哪一个中。例如,当在图8A所示的状态下用手指F进行向左的触摸移动时,显示改变到图8B所示的状态。更具体地,系统控制单元50向右移动具有活动框603的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即,部分实时取景图像向左移动)。由于在摄像范围内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和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彼此不接触,所以系统控制单元50不移动具有非活动框的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
当在图8B所示的状态下在没有分离手指F的情况下进一步向左进行触摸移动时,系统控制单元50进一步向右移动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作为结果,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与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接触(左侧指示符611与右侧指示符612彼此接触),导致图8D所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即使在不分离手指F的情况下进一步向左进行触摸移动,系统控制部50既不移动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也不移动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更具体地,当在用于水平移动具有活动框603的区域的显示范围的处理期间,具有活动框603的区域的显示范围与具有非活动框的区域的显示范围接触的情况下,即使发出用于在具有非活动框的区域的显示范围的方向上移动的指令,系统控制单元50也不移动具有活动框603的区域的显示范围。换句话说,当在移动具有活动框603的区域的显示范围的同时具有活动框603的区域的显示范围抵靠另一个区域的显示范围时,移动停止。上述处理使得能够防止具有非活动框的区域的调整的显示范围的无意变化。当手指F一旦被分离,然后再次进行沿相同方向的触摸移动时,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步骤S709中的处理(在下面描述),从而以关联的方式移动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和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此外,当在触摸移动期间移动具有活动框603的区域的显示范围的同时,具有活动框603的区域的显示范围抵靠另一个区域的显示范围时,系统控制单元50可以以关联的方式移动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和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而不停止移动。在步骤S709中,响应于作为触摸移动的水平移动操作,系统控制单元50以关联的方式水平地移动具有活动框603的区域的显示范围和具有非活动框的区域的显示范围。换句话说,响应于作为触摸移动的水平移动操作,系统控制单元50改变分别对应于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和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的摄像区域的位置。更具体地,当作为触摸移动进行向右移动操作时,系统控制单元50以关联的方式向左移动具有活动框603的区域的显示范围以及具有非活动框的区域的显示范围。然而,当具有非活动框的区域的显示范围到达整个摄像范围的左端时,显示范围不能再向左移动,因此,即使发出用于进一步向左移动的指令,系统控制单元50也不移动显示范围。相反,当作为触摸移动进行向左移动操作时,系统控制单元50以关联的方式向右移动具有活动框603的区域的显示范围以及具有非活动框的区域的显示范围。然而,当具有非活动框的区域的显示范围到达整个摄像范围的右端时,显示范围不能再向右移动,因此,即使发出用于进一步向右移动的指令,系统控制单元50也不移动显示范围。例如,当在图8C所示的状态下进行向左的触摸移动时,显示改变到图8D所示的状态。更具体地,系统控制单元50向右移动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和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即,部分实时取景图像向左移动)。上述处理使得用户可以进行用于将具有活动框603的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移动到比移动之前的非活动的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更靠右的位置的操作,而没有麻烦的操作和困惑。更具体地,当将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移动到比移动之前的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更向右的位置时,用户不需要进行用于将活动框603改变为右侧区域602并移动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的操作。另外,左右区域的显示范围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反转,例如,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不比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更靠右。这使得用户可以不会混淆地进行操作。当向右侧区域602提供活动框603时,并且,当将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移动到比移动之前的非活动的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更靠左的位置时,也可以获得类似的效果。在步骤S710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是否检测到对第二点的触摸着屏。当触摸一点后经过一定时间段后触摸第二点时,或者在没有触摸点的状态下同时触摸两点时,步骤S701和S710的确定结果为“是”。当在两个触摸位置上检测到触摸中时,即,当检测到多点触摸时(步骤S710中的“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711。另一方面,当没有检测到多点触摸时(步骤S710中的“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716。
在步骤S711中,系统控制单元50将1赋予给系统存储器52中分配的2点标志变量。该步骤中的处理不限于对2点标志变量的赋值,只要指示关于检测在两个触摸位置上的触摸中(进行多点触摸的状态)的信息即可。可以存储使得可以确定是否在两个触摸位置上检测到触摸的其他信息。
在步骤S712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在检测到对第二点的触摸着屏时两点上的两个触摸位置是否都被包括在左侧区域601或右侧区域602中。当如图8G所示在检测到对第二点的触摸着屏时两点上的两个触摸位置都被包括在左侧区域601或右侧区域602中的任何一个中时(步骤S712中的“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713。另一方面,当如图8E所示对第一点和第二点的触摸位置被包括在不同的区域中时(步骤S712中的“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714。
在步骤S713中,系统控制单元50响应于捏操作来改变经过了2区域放大的LV图像的倍率。在作为捏操作进行捏放操作时,系统控制单元50增大显示在左侧区域601和右侧区域602中的LV图像的各自倍率,并使这些倍率相同(以关联的方式放大左侧区域601和右侧区域602中显示的LV图像)。在捏操作被进行为捏合操作时,系统控制单元50减小在左侧区域601和右侧区域602中显示的LV图像的各自倍率,并使这些倍率相同。例如,当如图8G所示,在左侧区域601中包括在进行对第二点的触摸着屏时的第一点和第二点的触摸位置的情况下,通过使其中两点上的触摸位置彼此接近的随后的捏合,如图8H所示,系统控制单元50减小LV图像的各自倍率。
在步骤S714中,系统控制单元50响应于在近方向或远方向上的捏操作来移动左侧区域601和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使得两点之间的间隙分别减小或增加)。在作为捏操作进行捏合时,系统控制单元50以关联的方式在以移动之前的两点之间的中点为中心的远方向上移动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和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但是,在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和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到达整个拍摄范围的末端时,即使发出用于通过捏合进一步移动的指令,系统控制单元50也不移动到达末端的显示范围,而且只移动尚未到达末端的显示范围。在作为捏操作进行捏放时,系统控制单元50以关联的方式在以移动之前的两点之间的中点为中心的近方向上移动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和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当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和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彼此接触时,即使发出用于通过捏放进一步移动的指令,系统控制单元50也不移动显示范围。例如,当第一点的触摸位置位于左侧区域601,并且,第二点的触摸位置位于右侧区域602时(即,两点位于不同区域时),如图8E所示,其中两点的触摸位置相互移开的后续捏放将显示改变为图8F所示的状态。更具体地,系统控制单元50以关联的方式在以移动之前的两点之间的中点为中心的近方向上移动左侧区域601和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结果,图8E所示的左侧指示符611和右侧指示符612之间的距离与图8F所示的左侧指示符611和右侧指示符612同样地减小。根据捏操作的显示范围的移动方向可以是相反的方向。
在步骤S715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是否进行多点触摸的两个触摸点之一上的触摸释放。当进行对一点的触摸释放时(步骤S715中的“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716。另一方面,当没有进行对一点的触摸释放时(继续多点触摸)(步骤S715中的“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712。
在步骤S716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是否对检测到触摸中的所有点进行了触摸释放(对所有点进行触摸释放)。当对所有点进行了触摸释放时(步骤S716中的“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717。另一方面,当不满足该条件时(当继续对一点的触摸操作时)(步骤S716中的“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703。
在步骤S717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移动标志变量是否是1或者2点标志变量是否是1。当移动标志变量是1或2点标志变量是1时(步骤S717中的“是”),系统控制单元50结束触摸操作处理。另一方面,当不满足该条件时(步骤S717中的“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718。当移动标志变量是1或者2点标志变量是1时,触摸操作是如上所述的用于移动显示范围的操作或者用于改变倍率的操作。因此,系统控制单元50将活动框603的位置保留而不从触摸操作之前的位置改变。
在步骤S718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在步骤S702中存储在系统存储器52中的触摸着屏(触摸着屏位置)的输入坐标是否包括在释放区域中。当输入坐标被包括在释放区域中时(步骤S718中的“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724。另一方面,当输入坐标未被包括在释放区域中时(步骤S718中的“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719。当在触摸着屏之后既没有触摸移动又没有多点触摸的情况下进行触摸释放时,即,在进行释放区域上的轻击(tap operation)操作时,步骤S718中的确定结果为“是”。释放区域被叠加在具有非活动框的区域的LV图像上,使得释放区域不干扰具有活动框603的区域的LV图像的视觉识别。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放大位置向导610和向导606的显示范围被假定为释放区域。只有向导606可以被假定是释放区域。向导606是包括指示释放区域的文本(“取消”)的触摸图标。
在步骤S719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在步骤S702中存储在系统存储器52中的触摸着屏的输入坐标(触摸着屏位置)是否被包括在具有活动框603的区域中。当触摸位置被包括在具有活动框603的区域中(步骤S719中的“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721。另一方面,当触摸着屏位置不包括在该区域中时(步骤S719中的“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720。
在步骤S720中,系统控制单元50将活动框603从触摸操作之前的与活动框603一起显示的区域移动到另一区域。这样,通过在非活动区域上进行轻击操作,可以改变要提供有活动框603的区域。
在步骤S721中,系统控制单元50在不取消2区域放大显示的情况下对活动框603的中心部分(由中心标记605指示的位置)进行AF。替代对中心部分的AF,系统控制单元50也可以在触摸着屏位置或触摸释放位置处对被摄体进行AF。以这种方式,可以通过对具有活动框603的区域进行轻击操作来发出用于执行AF的指令。
在步骤S722中,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触摸快门设置是否被有效(ON)。触摸快门设置可以由用户从设置菜单画面预先有效(ON)或无效(OFF(关))。当触摸快门设置被有效(ON)时(步骤S722中的“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723。在步骤S723中,系统控制单元50响应于实时取景图像上的触摸操作来进行摄像处理。当触摸快门设置被无效(OFF)时(在步骤S722中的“否”),即使进行对实时取景图像的触摸操作,系统控制单元50也不进行摄像处理。触摸快门设置对于整个实时取景画面和2区域放大显示可以是共用的。可选地,触摸快门设置可以被有效(ON)或无效(OFF)作为与整个实时取景画面不同的2区域放大显示设置。当触摸快门设置是与整个实时取景画面不同的设置时,可以在整个实时取景画面中将触摸快门设置设置为ON,并在2区域放大显示中将其设置为OFF。相反,在整个实时取景画面中,可以将触摸快门设置设置为OFF,并在2区域放大显示中将其设置为ON。由于整个实时取景画面是当在实时取景摄像模式下启动照相机100时首先显示的摄像待机画面,所以用户可以当在其上显示整个实时取景的状态下使用颈带将照相机100从颈部挂起。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整个实时取景中关闭触摸快门,可以防止由于触摸面板70a触碰到腹部时的错误触碰而导致的无意摄像。另一方面,2区域放大显示不是当在实时取景摄像模式下启动照相机100时首先显示的摄像待机画面。因此,用户很少当在其上显示2区域放大显示的状态下使用颈带将照相机100从颈部挂起。因此,几乎不会发生触摸面板70a接触腹部的错误触摸。将触摸快门设置为ON使得能够优先考虑通过有意触摸进行摄像的便利性。当摄像处理被设置为响应于触摸操作而进行时(当触摸快门设置为ON时)(步骤S722中的“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723。另一方面,当触摸快门设置为OFF时(步骤S722中的“否”),系统控制单元50结束触摸操作处理。然后,处理进行到图4所示的步骤S419。
在步骤S723中,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上述摄像处理(从摄像单元22的信号读取到记录介质200中的图像文件写入的摄像处理中的一系列操作)。可以这样的方式通过触摸释放来发出摄像指令。
在步骤S724中,系统控制单元50取消2区域放大显示,恢复整个实时取景图像显示,并且结束2区域放大处理和触摸操作处理。当进行步骤S724中的处理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419,然后进行到图4中所示的步骤S417。在步骤S417中,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2区域放大处理,并且处理进行到图3所示的步骤S301。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可以根据触摸操作来移动显示范围、改变倍率、改变活动区域、并且在2区域放大显示中进行AF和摄像,然后以良好的可操作性取消2区域放大显示。用户可以用比用于旋转作为硬键的拨盘操作构件的操作和用于按压按钮的操作中更小的力进行操作。因此,这种操作力改变数字照相机100的姿势的可能性低(对姿势的操作的影响小)。因此,根据可以通过触摸操作来进行2区域放大显示中的各种操作的本示例性实施例,可以通过利用2区域放大显示来高精度地调整姿势而不会受操作2区域放大显示的操作力不利地影响装置姿势调整。
在步骤S714的上述示例处理中,当对第一点和第二点的触摸位置被包括在不同区域中时,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与捏操作相对应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当进行用于在相同方向上移动两点的触摸位置的触摸移动而不是捏操作时,系统控制单元50可以在根据触摸移动的方向上移动两个区域的显示范围。更具体地,当进行用于将两点的触摸位置向左移动的触摸移动时,系统控制单元50将这两个区域的显示范围向右移动。当进行用于将两点的触摸位置向右移动的触摸移动时,系统控制单元50将这两个区域的显示范围向左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希望以关联的方式移动左侧区域601的显示范围和右侧区域602的显示范围,同时保持其间的恒定间隙。
在步骤S712至S714中的上述示例性处理中,系统控制单元在第一点和第二点的触摸位置被包括在不同区域中的情况与其触摸位置被包括在相同的区域中的情况之间进行不同处理(S713或S714)。然而,处理并不局限于此。不管第一点和第二点的触摸位置是被包括在不同的区域中还是被包括在相同的区域中,系统控制单元50可响应于捏操作来进行(在步骤S713中描述的)用于以关联的方式改变两个区域的倍率的处理。在这种情况下,省略步骤S712和S714中的处理,即,在完成步骤S711时或者当步骤S715中的确定结果为“否”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713。
在上述示例处理中,将功能赋予给具有触摸移动和多点触摸的操作。因此,为了实现与这些操作一起的触摸着屏,系统控制单元50在仅进行触摸着屏时不发出AF和摄像指令,而是响应于触摸释放进行AF和摄像。然而,当功能没有被赋予给具有触摸移动和多点触摸的操作时,系统控制单元50可以响应于触摸着屏而进行AF和摄像处理(而不用等待接触抬起)。在这种情况下,当系统控制单元50确定进行了触摸着屏时(步骤S701中的“是”),处理前进到步骤S718。然后,系统控制单元50响应于触摸着屏,进行步骤S718至S724中的处理(进行AF和摄像、改变活动区域以及结束2区域放大显示)。要由系统控制单元50进行的上述各种控制处理可以由一个硬件组件进行,并且整个装置可以由共享处理的多个硬件组件控制。
虽然基于示例性实施例具体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而是可以在不脱离其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以各种方式进行修改。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本公开的范围。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可以被适当地组合。
尽管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本公开应用于数字照相机100,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本公开也可应用于能够进行2区域放大显示的摄像控制装置。更具体地,本公开可应用于具有照相机功能的个人计算机和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照相机的移动电话终端,具有照相机的便携式图像浏览器,具有照相机的音乐播放器,具有照相机的游戏机,具有照相机的电子书阅读器等。本公开也可应用于具有照相机的平板终端,具有照相机的智能电话,具有照相机功能和显示器的家用电器和车载装置。本公开还可应用于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接收并显示由数字照相机等拍摄的实时取景图像的智能手机、平板个人计算机(PC)、台式PC等,并远程控制数字照相机(包括网络照相机)。
上述的2区域放大显示也适用于重放图像。更具体地,不限于照相机的电子设备被允许进行2区域放大显示,用于在显示单元上并排显示在整个图像中的不同水平位置处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相应部分图像。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各种操作也是适用的。
根据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可以通过触摸操作以高可操作性来实现2区域放大显示中的处理。
其它实施例
还可以通过读出并执行记录在存储介质(也可更完整地称为“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例如,一个或更多个程序)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并且/或者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的一个或更多个电路(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可以利用通过由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例如读出并执行来自存储介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并且/或者控制一个或更多个电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更多个的功能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计算机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并且可以包括分开的计算机或分开的处理器的网络,以读出并执行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可以例如从网络或存储介质被提供给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例如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存储器、光盘(诸如压缩光盘(CD)、数字通用光盘(DVD)或蓝光光盘(BD)TM)、闪存装置以及存储卡等中的一个或更多个。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虽然针对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应该理解,本公开不限于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下述权利要求的范围应当被赋予最宽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26)
1.一种摄像控制装置,所述摄像控制装置包括:
显示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进行用于在显示单元上并排显示由摄像单元分别在不同水平位置处的第一摄像区域和第二摄像区域中拍摄的实时取景图像;
触摸检测单元,其被构造为检测显示单元上的触摸操作;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进行控制:
在与显示单元接触的同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移动操作时,在分别与2区域放大显示中的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中显示的范围相对应的第一摄像区域和第二摄像区域相互分离时,响应于移动操作改变第一摄像区域的位置而不改变第二摄像区域的位置,并且
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操作时,在通过移动操作要移动第一摄像区域的方向上第二摄像区域邻接第一摄像区域时,响应于移动操作改变第一摄像区域和第二摄像区域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控制装置,其中,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操作时,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响应于移动操作改变第一摄像区域和第二摄像区域的位置,而不管第一摄像区域和第二摄像区域是否彼此邻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控制装置,其中,当在第一显示区域中通过多点触摸进行捏合或捏放时,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关联的方式改变分别显示在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中的实时取景图像的倍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控制装置,其中,当在第一显示区域中对第一点进行触摸并且在第二显示区域对第二点进行触摸的多点触摸时,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分别响应于通过多点触摸进行的捏合或捏放,使第一摄像区域和第二摄像区域的位置沿相互接近的方向或相互分离的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控制装置,其中,在作为响应于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操作改变第一摄像区域的位置而不改变第二摄像区域的位置的结果,在通过移动操作要移动第一摄像区域的方向上第二摄像区域邻接第一摄像区域时,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在进一步进行移动操作而在移动操作中没有释放触摸时,不改变第一摄像区域和第二摄像区域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控制装置,还包括被构造为选择第一显示区域或第二显示区域的选择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控制装置,其中,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操作时,在分别与2区域放大显示中的分别显示在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中的范围相对应的第一摄像区域和第二摄像区域彼此分离时,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改变与选择单元所选择的显示区域相对应的摄像区域的位置,而不管移动操作中的触摸的位置如何。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控制装置,其中,响应于在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当中的未被选择单元选择的区域上的、未伴随移动操作的特定触摸操作,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改变选择单元所选择的显示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控制装置,其中,响应于在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当中的被选择单元选择的区域上的、未伴随移动操作的特定触摸操作,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对选择单元所选择的显示区域中显示的被摄体进行自动对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控制装置,其中,响应于在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当中的被选择单元选择的区域上的、未伴随移动操作的特定触摸操作,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对要被记录为图像文件的图像进行摄像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特定触摸操作是进行触摸且既不伴随移动操作也不伴随多点触摸而后触摸被释放的操作。
12.一种摄像控制装置,所述摄像控制装置包括:
显示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进行用于在显示单元上并排显示由摄像单元分别在不同水平位置处的第一摄像区域和第二摄像区域中拍摄的实时取景图像;
触摸检测单元,其被构造为检测显示单元上的触摸操作;
选择单元,其被构造为在2区域放大显示中选择对应于第一摄像区域的第一显示区域或对应于第二摄像区域的第二显示区域;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进行控制:
响应于未被选择单元选择的区域上的特定触摸操作,改变被选择单元选择的显示区域,并且
响应于被选择单元选择的区域上的特定触摸操作,对被选择单元选择的显示区域中显示的被摄体进行自动对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特定触摸操作是开始触摸。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特定触摸操作是进行触摸且既不伴随用于在与显示单元接触的同时移动触摸位置的操作也不伴随多点触摸而后触摸被释放的操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摄像控制装置,其中,响应于通过多点触摸进行的捏合或捏放,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关联的方式改变分别显示在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中的实时取景图像的倍率。
16.一种摄像控制装置,所述摄像控制装置包括:
显示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进行用于在显示单元上并排显示由摄像单元分别在不同水平位置处的第一摄像区域和第二摄像区域中拍摄的实时取景图像;
触摸检测单元,其被构造为检测显示单元上的触摸操作;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进行控制:
响应于通过多点触摸进行的捏合或捏放,以关联的方式改变分别显示在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中的实时取景图像的倍率,并且
响应于不伴随多点触摸的特定触摸操作,进行自动对焦。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控制装置,其中,响应于预定的触摸操作,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取消2区域放大显示,并且将摄像单元所拍摄的整个实时取景图像显示在显示单元上。
18.一种摄像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进行显示控制,以进行用于在显示单元上并排显示由摄像单元分别在不同水平位置处的第一摄像区域和第二摄像区域中拍摄的实时取景图像的2区域放大显示;
检测显示单元上的触摸操作;以及
进行控制:
在与显示单元接触的同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移动操作时,在分别与2区域放大显示中的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中显示的范围相对应的第一摄像区域和第二摄像区域相互分离时,响应于移动操作改变第一摄像区域的位置而不改变第二摄像区域的位置,并且
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操作时,在通过移动操作要移动第一摄像区域的方向上第二摄像区域邻接第一摄像区域时,响应于移动操作改变第一摄像区域和第二摄像区域的位置。
19.一种摄像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进行显示控制,以进行用于在显示单元上并排显示由摄像单元分别在不同水平位置处的第一摄像区域和第二摄像区域中拍摄的实时取景图像的2区域放大显示;
检测显示单元上的触摸操作;
在2区域放大显示中选择对应于第一摄像区域的第一显示区域或对应于第二摄像区域的第二显示区域;以及
进行控制:
响应于未被选择的区域上的特定触摸操作来改变所选择的显示区域,并且
响应于所选择的区域上的特定触摸操作,对显示在所选择的显示区域中的被摄体进行自动对焦。
20.一种摄像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进行显示控制,以进行用于在显示单元上并排显示由摄像单元分别在不同水平位置处的第一摄像区域和第二摄像区域中拍摄的实时取景图像的2区域放大显示;
检测显示单元上的触摸操作;以及
进行控制:
响应于通过多点触摸进行的捏合或捏放,以关联的方式改变分别显示在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中的实时取景图像的倍率,并且
响应于不伴随多点触摸的特定触摸操作,进行自动对焦。
21.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使计算机执行用于控制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摄像控制装置的方法的程序。
22.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使计算机执行用于控制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摄像控制装置的方法的程序。
23.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使计算机执行用于控制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摄像控制装置的方法的程序。
24.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
显示控制单元,其进行用于在显示单元上并排显示整个图像中的在不同水平位置处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相应部分图像的2区域放大显示;
触摸检测单元,其被构造为检测显示单元上的触摸操作;以及
控制单元,其被构造为进行控制:
在与显示单元接触的同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移动操作时,在整个图像中的分别与2区域放大显示中的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中显示的范围相对应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位置相互分离时,响应于移动操作改变第一区域的位置而不改变第二区域的位置,并且
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操作时,在通过移动操作要移动第一区域的方向上第二区域邻接第一区域时,响应于移动操作改变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位置。
25.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进行显示控制,以进行用于在显示单元上并排显示整个图像中的在不同水平位置处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中的相应部分图像的2区域放大显示;
检测显示单元上的触摸操作;以及
进行控制:
在与显示单元接触的同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移动操作时,在整个图像中的分别与2区域放大显示中的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中显示的范围相对应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位置相互分离时,响应于移动操作改变第一区域的位置而不改变第二区域的位置,并且
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操作时,在通过移动操作要移动第一区域的方向上第二区域邻接第一区域时,响应于移动操作改变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位置。
26.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用于使计算机执行用于控制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电子装置的方法的程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254229 | 2016-12-27 | ||
JP2016254229A JP6833507B2 (ja) | 2016-12-27 | 2016-12-27 | 撮像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43307A true CN108243307A (zh) | 2018-07-03 |
CN108243307B CN108243307B (zh) | 2020-06-23 |
Family
ID=62630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400068.9A Active CN108243307B (zh) | 2016-12-27 | 2017-12-22 | 摄像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447918B2 (zh) |
JP (1) | JP6833507B2 (zh) |
CN (1) | CN10824330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987931B2 (ja) * | 2015-02-09 | 2016-09-0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映像表示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映像表示方法、映像表示プログラム、映像処理装置、映像処理方法および映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
JP6808529B2 (ja) | 2017-02-14 | 2021-01-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6914669B2 (ja) * | 2017-02-14 | 2021-08-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US11137903B2 (en) * | 2017-05-01 | 2021-10-05 | Pathway Innovations and Technologies, Inc | Gesture-based transitions between modes for mixed mode digital boards |
JP7565505B2 (ja) * | 2020-01-20 | 2024-10-11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と撮像装置のための相対位置または相対サイズ調整の支援装置 |
JP2024010449A (ja) * | 2022-07-12 | 2024-01-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55249A (zh) * | 2012-05-30 | 2013-12-18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分屏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US20140160233A1 (en) * | 2012-12-11 | 2014-06-12 | Sony Corporatio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
CN105812650A (zh) * | 2015-06-29 | 2016-07-2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图像获取方法及电子设备 |
US20160295130A1 (en) * | 2013-05-31 | 2016-10-06 | Apple Inc. | Identifying Dominant and Non-Dominant Images in a Burst Mode Captur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489608B2 (ja) | 2004-03-31 | 2010-06-23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ディジタル・スチル・カメラ,画像再生装置および顔画像表示装置ならびにそれらの制御方法 |
JP4507281B2 (ja) | 2006-03-30 | 2010-07-21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画像表示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方法 |
JP4724890B2 (ja) | 2006-04-24 | 2011-07-13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画像再生装置、画像再生方法、画像再生プログラム及び撮像装置 |
JP4875942B2 (ja) * | 2006-07-31 | 2012-02-15 | イーストマン コダック カンパニー | 複数光学系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
JP2008072261A (ja) * | 2006-09-13 | 2008-03-27 | Casio Comput Co Ltd | カメラ装置、及び画像表示方法、画像表示装置 |
JP4995059B2 (ja) * | 2007-12-17 | 2012-08-08 | ペンタックスリコー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 デジタルカメラ |
JP5502584B2 (ja) * | 2010-04-26 | 2014-05-28 | ローム株式会社 | デジタルカメラ |
JP5566229B2 (ja) | 2010-09-13 | 2014-08-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2012186670A (ja) * | 2011-03-07 | 2012-09-27 | Ricoh Co Ltd | 撮像装置と撮像方法並びに撮像プログラム |
US9001255B2 (en) | 2011-09-30 | 2015-04-07 | Olympus Imaging Corp. | Imaging apparatus, imag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for trimming and enlarging a portion of a subject image based on touch panel inputs |
US20130155308A1 (en) * | 2011-12-20 | 2013-06-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nhance details in an image |
KR102084582B1 (ko) | 2012-02-24 | 2020-03-04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화면에 표시된 개체의 크기 조정 방법 및 장치 |
JP2013225020A (ja) * | 2012-04-20 | 2013-10-31 | Xacti Corp | 電子カメラ |
US9098192B2 (en) * | 2012-05-11 | 2015-08-04 | Perceptive Pixel, Inc. | Oversca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
KR102034621B1 (ko) * | 2012-07-13 | 2019-10-21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셔터 구동 시스템과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장치 및 카메라 구동 방법 |
JP2015036845A (ja) * | 2013-08-12 | 2015-02-23 | 株式会社ニコン | 電子機器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US9152191B1 (en) * | 2013-08-13 | 2015-10-06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Mobile soft duct system |
JP6642420B2 (ja) | 2014-02-26 | 2020-02-05 | 株式会社ニコン | 撮像装置 |
JP2015172836A (ja) | 2014-03-11 | 2015-10-0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
KR102216246B1 (ko) * | 2014-08-07 | 2021-02-1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JP5987931B2 (ja) * | 2015-02-09 | 2016-09-0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映像表示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映像表示方法、映像表示プログラム、映像処理装置、映像処理方法および映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
JP6589294B2 (ja) * | 2015-02-27 | 2019-10-16 | 株式会社ニコン | 画像表示装置 |
KR101678861B1 (ko) * | 2015-07-28 | 2016-11-2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KR20170014356A (ko) * | 2015-07-29 | 2017-02-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
JP6757140B2 (ja) | 2016-01-08 | 2020-09-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
JP6647103B2 (ja) | 2016-03-23 | 2020-02-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KR20170123125A (ko) * | 2016-04-28 | 2017-11-0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JP6833506B2 (ja) | 2016-12-27 | 2021-02-2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2016
- 2016-12-27 JP JP2016254229A patent/JP6833507B2/ja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12-19 US US15/847,321 patent/US10447918B2/en active Active
- 2017-12-22 CN CN201711400068.9A patent/CN10824330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55249A (zh) * | 2012-05-30 | 2013-12-18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分屏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US20140160233A1 (en) * | 2012-12-11 | 2014-06-12 | Sony Corporatio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
US20160295130A1 (en) * | 2013-05-31 | 2016-10-06 | Apple Inc. | Identifying Dominant and Non-Dominant Images in a Burst Mode Capture |
CN105812650A (zh) * | 2015-06-29 | 2016-07-2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图像获取方法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6833507B2 (ja) | 2021-02-24 |
US20180183993A1 (en) | 2018-06-28 |
US10447918B2 (en) | 2019-10-15 |
JP2018107713A (ja) | 2018-07-05 |
CN108243307B (zh) | 2020-06-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43307A (zh) | 摄像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JP5306266B2 (ja) |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CN106817536B (zh) | 摄像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JP2018107711A (ja) | 撮像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JP6742730B2 (ja) |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CN108429880A (zh) |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
CN109479096A (zh) |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JP2019074928A (ja) |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CN107450827A (zh) |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JP2018107710A (ja) |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JP2018107709A (ja) | 撮像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JP2017073092A (ja) |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 |
JP2019075699A (ja) |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JP2021145191A (ja) |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 |
US11184528B2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 |
JP2013201528A (ja) |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18107712A (ja) | 撮像制御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JP6701027B2 (ja) |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US11496667B2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 |
JP2014067316A (ja) | 表示制御装置 | |
US10924680B2 (en) | Image capture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 |
JP2019022116A (ja) |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 |
JP2013178520A (ja) |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JP6708516B2 (ja) | 電子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21012619A (ja) |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