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27439A - 图像形成装置、存储介质及图像形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存储介质及图像形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27439A
CN108227439A CN201711316708.8A CN201711316708A CN108227439A CN 108227439 A CN108227439 A CN 108227439A CN 201711316708 A CN201711316708 A CN 201711316708A CN 108227439 A CN108227439 A CN 1082274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value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167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卫藤浩
卫藤浩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82274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274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5Self-diagnostics; Malfunction or lifetime display
    • G03G15/553Monitoring or warning means for exhaustion or lifetime end of consumables, e.g. indication of insufficient copy sheet quantity for a job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6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5Self-diagnostics; Malfunction or lifetime displa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20Humidity or temperature control also ozone evacuation; Internal apparatus environment control
    • G03G21/203Humid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图像形成单元和控制部(70)的图像形成装置(200)、存储介质及图像形成系统,所述控制部构成为控制图像形成单元的动作。图像形成单元包括在图像形成中被供给偏压的导电部件(9)。控制部构成为,计算表示导电部件被使用的时间的比例的运转率,基于计算出的运转率和导电部件的电阻的大小,计算表示导电部件的消耗的程度的值。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存储介质及图像形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特别涉及具备在图像形成中被施加偏压的导电部件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包括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图像形成装置作为在图像形成中被施加偏压的导电部件的一例而具备转印辊。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用于确定导电部件的消耗的程度的技术。例如,日本特开2004-184601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判断图像形成装置的转印辊的寿命期限是否到来的技术。更具体地讲,专利文献1的图像形成装置根据转印电流值和转印电压值计算转印辊的电阻值,在计算出的电阻值超过了基准电阻值的情况下,判断为转印辊的寿命期限到来。
此外,日本特开2003-195700号公报还将图像形成装置内部的湿度用于转印辊的寿命期限的到来的判断。更具体地讲,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将被施加在转印辊上的电压值En及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温度T及湿度H的数据的组,与转印辊的寿命期限是否到来的结果建立关联。并且,图像形成装置依次检测这3种数据,基于与检测到的3种数据建立关联的结果,判断转印辊的寿命期限是否到来。
近年来,对于产品要求关于环境的考虑。要求构成产品的零件的长寿命化、以及这些零件的更换时机的预测精度的提高。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中,还要求更正确地求出导电部件的消耗的程度,由此更正确地求出导电部件的更换时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想到的,其目的是更正确地求出图像形成装置的导电部件的消耗的程度。
按照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形成部;控制部,构成为控制图像形成部的动作。图像形成部包括在图像形成中被供给偏压的导电部件;控制部构成为,计算表示导电部件被使用的时间的比例的运转率;基于计算出的运转率和导电部件的电阻的大小,计算表示导电部件的消耗的程度的值。
控制部也可以构成为,能够对规定与运转率建立了关联的系数的信息进行访问;确定与计算出的运转率建立了关联的系数,通过使用所确定的系数,计算表示消耗的程度的值。
控制部也可以构成为,还使用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温度和湿度,计算表示消耗的程度的值。
控制部也可以构成为,使用图像形成装置从自待机状态恢复时的温度的变化量或从电源接通时的温度的变化量,计算表示消耗的程度的值。
控制部也可以构成为,使用图像形成装置内的空气的绝对湿度或绝对水分量,设定图像形成装置从待机状态恢复时或电源接通时的温度的推测值,使用该推测值和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温度的计测值来设定变化量。
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还具备:温度检测部,用于检测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温度;以及湿度检测部,用于检测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湿度。
控制部也可以构成为,在表示消耗的程度的值超过了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不使图像形成部执行图像形成。
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还具备显示装置。控制部也可以构成为,在表示消耗的程度的值超过了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向显示装置输出表示消耗的程度的值超过了该阈值。
控制部也可以构成为,为了根据导电部件的电阻的值取得表示消耗的程度的值而使用常数;设定常数,以使得在导电部件的电阻的从规定的时刻起的增加量是预先设定的设定值以下的情况下,与超过了该设定值的情况相比,相同的导电部件的电阻的值对应于更低的消耗的程度。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可通信地连接着多个上述那样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系统。一个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部构成为,对具备该控制部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分别赋予关于表示消耗的程度的值的位次;在接收到印刷任务的情况下,预测在印刷任务中被施加在导电部件上的偏压的值越高,在具备该控制部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中,选择表示消耗的程度的值越低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执行印刷任务的图像形成装置。
控制部也可以构成为,在接收到印刷任务的情况下,对于印刷任务的种类预测的偏压越高,在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选择表示消耗的程度的值越低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执行印刷任务的图像形成装置。
印刷任务的种类也可以指定在印刷任务中形成的图像是单色图像,还是彩色图像。对于形成的图像是彩色图像的种类预测的偏压也可以比对于形成的图像是单色图像的种类预测的偏压高。
印刷任务的种类也可以指定印刷任务是在用纸的单面上形成图像、还是在用纸的双面上形成图像。对于在用纸的双面上形成图像的种类预测的偏压比对于在用纸的单面上形成图像的种类预测的偏压高。
控制部也可以构成为,通过印刷任务而形成图像的用纸的张数越多,选择表示消耗的程度的值越低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执行印刷任务的图像形成装置。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为记录有由包括在图像形成中被供给偏压的导电部件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计算机执行的程序的存储介质。程序使计算机执行:计算表示导电部件被使用的时间的比例的运转率的步骤;以及基于运转率和导电部件的电阻的大小,计算表示导电部件的消耗的程度的值的步骤。
程序也可以使计算机执行:从具备该计算机的图像形成装置及构成为能够与该图像形成装置通信的其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选择执行印刷任务的1个以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步骤。选择1个以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步骤包括:对具备计算机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图像形成装置,分别赋予关于表示消耗的程度的值的位次;以及在接收到印刷任务的情况下,预测在印刷任务中被施加在导电部件上的偏压的值越高,在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选择表示消耗的程度的值越低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执行印刷任务的图像形成装置。
表示消耗的程度的值的计算也可以还使用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温度和湿度。
表示消耗的程度的值的计算也可以还使用从图像形成装置从待机状态恢复时起的温度的变化量或从电源接通时起的温度的变化量。
程序也可以还使计算机执行:使用图像形成装置内的空气的绝对湿度或绝对水分量,设定图像形成装置从待机状态恢复时或电源接通时的温度的推测值的步骤;使用推测值和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温度的计测值来设定变化量的步骤。
程序也可以使计算机在表示消耗的程度的值超过了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使图像形成单元禁止图像形成的执行。
程序也可以使计算机在表示消耗的程度的值超过了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还执行向显示装置输出表示消耗的程度的值超过了该阈值的步骤。
也可以是,通过执行程序,计算机为了根据导电部件的电阻的值取得表示消耗的程度的值而使用常数;设定常数,以使得在导电部件的电阻的从规定的时刻起的增加量是预先设定的设定值以下的情况下,与超过了该设定值的情况相比,相同的导电部件的电阻的值对应于更低的消耗的程度。
按照本发明的再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多个图像形成装置、和能够与多个图像形成装置通信的信息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分别包括:控制部;以及导电部件,在图像形成中被供给偏压。控制部也可以分别构成为,计算表示导电部件被使用的时间的比例的运转率;基于运转率和导电部件的电阻的大小,计算表示导电部件的消耗的程度的值;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指示部,所述指示部构成为,从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选择执行印刷任务的1个以上的图像形成装置。指示部构成为,预测为在印刷任务中被施加在导电部件上的偏压的值越高,在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选择表示消耗的程度的值越低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执行印刷任务的图像形成装置。
按照本发明的再另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由构成为能够与多个图像形成装置通信的信息处理装置的计算机执行的程序。程序使计算机执行:预测为在印刷任务中被施加在导电部件上的偏压的值越高,在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选择表示消耗的程度的值越低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执行印刷任务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图像形成装置中的2次转印辊的偏压及运转率的关系的图。
图2是说明遵循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例的图。
图3是表示图2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2次转印辊附近的结构例的图。
图4是表示图2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部分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5是表示用于设定第1系数的值的表(第1系数表)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用于确定运转率的变形例的值的表(辅助表)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用于设定第2系数的值的表(第2系数表)的一例的图。
图8是表示用于设定第3系数的值的表(第3系数表)的一例的图。
图9是表示利用式(1)计算出的消耗率的图。
图10及图11是表示按照比较例计算出的消耗率的图。
图12是表示对于图9~图11的曲线图的评价的一例的图。
图13是表示第1系数表的变形例的图。
图14是为了2次转印辊的消耗率的计算而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在操作面板上显示的画面的一例的图。
图16是表示在操作面板上显示的画面的另一例的图。
图17是表示在一实施方式中将多个图像形成装置可通信地连接的图。
图18是表示图17的网络系统中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9是由在图17的网络系统中作为打印机服务器而发挥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0及图21是图19的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图22是表示图17所示的网络系统的变形例的系统的一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由这里给出的实施方式限定。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零件或部件赋予相同的标号。它们的名称和功能也相同,所以不做重复的说明。
[发明的概要]
遵循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在图像形成中被供给偏压的导电部件。导电部件的一例是转印辊。图像形成装置取得导电部件的运转率(例如,最近的规定期间中的、导电部件被使用的时间的比例),基于导电部件的电阻的大小和该运转率,计算表示该导电部件的消耗的程度的值。
即使导电部件的消耗的程度相同,也有根据该导电部件被使用的时间的比例变高而该导电部件的电阻的值变高的情况。通过如上述那样计算导电部件的消耗的程度,能够更正确地计算表示导电部件的消耗的程度的值。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作为运转率的一例而采用在2次转印辊上被施加电压的时间的比例。图像形成装置作为运转率的另一例而采用图像形成装置执行了图像形成动作的时间的比例。
[导电部件的运转率和电阻]
图1是用于说明图像形成装置中的2次转印辊的偏压及运转率的关系的图。参照图1,说明导电部件的运转率越高则其电阻越高。
在图1中,实线(线L1)表示作为导电部件的一例的2次转印辊的偏压的设定值的时间变化。虚线(线L2)表示2次转印辊的运转率。
2次转印辊的偏压的值例如用ATVC(Active Transfer Voltage Control,主动转印电压控制)动作来设定。ATVC动作例如每当预先设定的条件(例如对一定张数的用纸形成了图像)成立时被执行。在ATVC动作中,偏压被设定为在2次转印辊中流过适当的转印电流的值。ATVC动作的详细内容在后面叙述。
2次转印辊的运转率表示2次转印辊被使用的比例,例如,表示在2次转印辊上被施加电压的时间的比例。在图1中,两箭头都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状态(是图像形成中还是休止中)。在图像形成中,2次转印辊被施加偏压。
对运转率更具体地进行说明。例如,在将“1小时”设为规定期间的一例的情况下,在上午9时整图像形成动作开始,如果该动作被持续到上午10时,则最新的规定期间(1小时)、即从上午9时到上午10时的运转率是100%。然后,如果从上午10时整到上午10时30分图像形成动作停止,则最新的规定期间(1小时)、即从上午9时30分到上午10时30分的运转率是50%。这是因为,在最新的1小时中,在从上午9时30分到上午10时整的30分钟的期间中,在2次转印辊上被施加偏压,在从上午10时整到上午10时30分的30分钟的期间中,在2次转印辊上没有被施加偏压。
如图1所示,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如果2次转印辊的运转率增加(线L2),则偏压的设定值上升(线L1)。作为其原因之一,可以想到通过对由离子导电性的材料构成的2次转印辊在时间上以较高的密度(连续地、或以较短的时间间隔)施加电压,与2次转印辊的消耗无关地,在2次转印辊的离子的分布中发生偏移。可以考虑这样的离子的分布的偏移在没有对2次转印辊施加电压的期间中被逐渐消除。
[ATVC动作]
图像形成装置在ATVC动作中,设定为了使导电部件(例如2次转印辊)中流过适当的转印电流而施加的偏压的值。执行ATVC动作的时机例如是,向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源接通时的初始设定中、从待机状态的恢复时、用户进行了指示执行的操作时、每当在规定张数的用纸上形成图像时、从前次ATVC动作执行时起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温度变动了规定值以上时、及/或图像形成动作的开始后并且用纸到达2次转印辊之前的期间。图像形成装置如果没有被要求较高的生产性(较快的印刷速度),则也可以每当在用纸上形成图像时执行ATVC动作。
[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例]
(概略结构)
图2是说明遵循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200的结构例的图。在一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200是激光打印机或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打印机等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200具备为了图像形成而动作的图像形成单元200X、和用于容纳包括用于控制包括图像形成单元200X的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动作的控制电路(后述的控制器70(控制部))的元件的控制盒700。在控制盒700中,设有用于计测图像形成装置200内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71、和用于计测图像形成装置200内的湿度的湿度传感器72。温度传感器71及/或湿度传感器72的设置场所并不限定于图2所示的场所。
图像形成装置200在内部的大致中央部作为带部件而具备中间转印辊1。在中间转印辊1的下部水平部的下方,沿着中间转印辊1排列配置有与黄(Y)、洋红(M)、蓝绿(C)、黑(K)的各色分别对应的4个成像单元2Y、2M、2C、2K。这些成像单元2Y、2M、2C、2K分别具有可承载调色剂像而构成的感光体3Y、3M、3C、3K。
在作为像载体的各感光体3Y、3M、3C、3K的周围,沿着其旋转方向,依次分别配置有用于使对应的感光体带电的带电辊4Y、4M、4C、4K、打印头部5Y、5M、5C、5K、显影辊6Y、6M、6C、6K、和夹着中间转印辊1而与各感光体3Y、3M、3C、3K对置的1次转印辊7Y、7M、7C、7K。
2次转印辊9被压接在中间转印辊1的被中间转印带驱动辊8支承的部分上,在该区域中进行2次转印。2次转印辊9的材料的一例例如是导电性的橡胶。在2次转印区域后方的输送路径R1的下游位置,配置有包括定影辊10和加压辊11的定影加热部20。定影辊10内包着加热器26。
在图像形成装置200的下部,可拆装地配置有供纸盒30。被积载容纳在供纸盒30内的用纸P通过供纸辊31的旋转而从最上部的用纸起被1张张地向输送路径R1送出。用纸P是记录介质的一例。
在图像形成装置200的上部配置有操作面板80。操作面板80作为一例,由交替地重叠着触摸面板和显示器的画面和物理按钮构成。
在一形态中,中间转印辊1、带电辊4Y、4M、4C、4K、1次转印辊7Y、7M、7C、7K和2次转印辊9分别能够作为离子导电性的导电部件而发挥功能。作为一例,这些导电部件可以包含配合有醇橡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橡胶、环氧氯丙烷橡胶等的离子导电性橡胶。这些导电部件分别根据被要求的特性,可以包含适当的离子导电性的材料。
在上述例子中,图像形成装置200并不限定于采用串列式的中间转印方式。具体而言,只要是包含离子导电性的导电部件的图像形成装置就可以,既可以是采用循环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以是采用从显影装置向印刷介质直接转印调色剂的直接转印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
(概略动作)
接着,对图像形成装置200的概略动作进行说明。如果从外部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等)向图像形成装置200的控制器70(例如设在控制盒700内)输入图像信号,则在控制器70中,制作将该图像信号颜色变换为黄、蓝绿、洋红、黑的数字图像信号,基于被输入的数字信号,使各成像单元2Y、2M、2C、2K的各打印头部5Y、5M、5C、5K发光而进行曝光。
由此,形成在各感光体3Y、3M、3C、3K上的静电潜像被各显影器6Y、6M、6C、6K分别显影而成为各色的调色剂图像。各色的调色剂图像通过各1次转印辊7Y、7M、7C、7K的作用,被依次重叠到向图2中的箭头A方向移动的中间转印辊1上而进行1次转印。
这样,形成在中间转印辊1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2次转印辊9的作用,被一起2次转印到用纸P上。
被2次转印到用纸P上的调色剂图像到达定影加热部20。调色剂图像通过被加热后的定影辊10及加压辊11的作用被定影到用纸P上。被定影了调色剂图像的用纸P经由排纸辊50被向排纸托盘60排出。
(2次转印辊附近的结构)
图3是表示图2的图像形成装置200的2次转印辊9附近的结构例的图。如图3所示,2次转印辊9夹着中间转印辊1而与中间转印带驱动辊8对置。在2次转印辊9上,分别电连接电源装置91和电压计93。在电源装置91与2次转印辊9之间连接电流计92。电流计92计测流到2次转印辊9中的电流的值。电压计93计测被施加在2次转印辊9上的电压的值。电源装置91、电流计92及电压计93被电连接在控制器70上。
控制器70也可以控制电源装置91,对2次转印辊9供给定电流,取得此时的电压计93的计测值。由此,控制器70能够间接地取得2次转印辊9的电阻值。在另一形态中,控制器70也可以对2次转印辊9施加定电压,通过取得此时流过的电流值,来取得2次转印辊9的电阻值。
(部分硬件结构)
图4是表示图2的图像形成装置200的部分硬件结构的一例的图。如图4所示,控制器70作为其主要的控制元件,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310、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320、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330和接口(I/F)340。
CPU310作为图像形成装置200的计算机而动作,通过将存储在ROM330或后述的存储装置370中的控制程序读出并执行,来控制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动作。
RAM320典型的是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RAM320能够暂时存储为了CPU310使程序动作所需要的数据、图像数据。RAM320可以作为所谓的工作存储器而发挥功能。
ROM330典型的是闪存存储器等,能够存储由CPU310执行的程序、有关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动作的各种设定信息。
CPU310经由接口340分别电连接到操作面板80、通信接口350、计时器360和存储装置370上,进行与各种装置的信号的交换。
通信接口350作为一例是无线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卡。图像形成装置200能够经由通信接口350与连接在LAN或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上的外部装置(个人计算机、智能电话、平板电脑等)进行通信而构成。
计时器360将时间计时。作为一例,计时器360由晶体振子构成。
存储装置370典型的是由硬件驱动器构成。存储装置370包括程序存储部371和数据存储部372。程序存储部371也可以存储由CPU310执行的程序。数据存储部372也可以存储在本发明的处理中利用的数据(例如,第1系数表、第2系数表、第3系数表、辅助系数表等)。
图像形成装置200包括在图像形成动作中被驱动的元件。控制器70连接在该元件上,能够控制该元件的动作。该元件例如包括构成成像单元2Y、2M、2C、2K(图2)的各种辊。
如图4所示,CPU310与温度传感器71、湿度传感器72、电源装置91、电流计92及电压计93电连接。
[在2次转印辊9的消耗率中利用的系数]
CPU310计算2次转印辊9的消耗率。CPU310使用计算出的消耗率,预测例如适合于2次转印辊9的更换的时期。
在2次转印辊9的消耗率的计算中,CPU310例如取得2次转印辊9的电阻的大小,还利用系数。作为系数的具体例,可以举出以下说明的第1系数、第2系数、第3系数。
(第1系数)
图5是表示用于设定第1系数的值的表(第1系数表)的一例的图。图5的第1系数表将图像形成装置200内的绝对湿度与运转率建立关联。绝对湿度例如由湿度传感器72计测。运转率例如基于最近的规定期间中的关于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图像形成动作的执行的日志来计算。第1系数表关于运转率,规定9个范围(运转率R:R≥20%、20%<R≤30%、30%<R≤40%、40%<R≤50%、50%<R≤60%、60%<R≤70%、70%<R≤80%、80%<R≤90%、及90%<R≤100%)。
在本发明中,由“规定期间”规定的期间的长度也可以被变更。
例如,在绝对湿度是13g/cm3、最近的规定期间中的运转率是55%的情况下,如在图5中带有阴影的方框中记载那样,第1系数的值被设定为“0.01”。
(运转率的确定的变形例)
图6是表示用于确定运转率的变形例的值的表(辅助表)的一例的图。参照图6,说明运转率的确定方法的变形例。
图6的辅助表将2种时间与“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动作的时间比例”建立关联。2种时间是从电源接通到最新的ATVC动作的经过时间、以及从休眠动作到最新的ATVC动作的经过时间。“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动作的时间比例”是从电源接通时或自休眠动作恢复的时刻到对象的时刻的、图像形成动作被执行的时间的时间比例。
例如,在电源接通后50分钟的期间中,如果执行了图像形成动作的时间的比例是55%,则(在第1系数的设定中利用的)运转率如在图6中带有阴影的方框中记载那样被设定为“30%”。
(第2系数)
图7是表示用于设定第2系数的值的表(第2系数表)的一例的图。图7的第2系数表将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内部的相对湿度与温度建立关联。相对湿度例如由湿度传感器72计测。温度例如由温度传感器71计测。
第2系数表关于相对湿度规定17个范围。值最高的范围规定相对湿度超过85%的范围。值次高的范围规定相对湿度超过80%且是85%以下的范围。值最低的范围规定相对湿度是10%以下的范围。值次低的范围规定相对湿度超过10%且不到15%的范围。
第2系数表关于温度规定15个范围。值最高的范围规定超过30℃的温度的范围。值次高的范围规定超过28℃且是30℃以下的温度的范围。值最低的范围规定10℃以下的温度的范围。值次低的范围规定超过10℃且是11℃以下的温度的范围。
例如,在相对湿度是62%、温度是23℃的情况下,第2系数如在图7中带有阴影的方框中记载那样被设定为“1.00”。
(第3系数)
图8是表示用于设定第3系数的值的表(第3系数表)的一例的图。图8的第3系数表将图像形成装置200内的绝对湿度与图像形成装置200内的温度的从电源接通时起的上升值建立关联。
第3系数表关于温度的上升值规定12个范围。值最高的范围规定超过10℃的范围。值次高的范围规定超过9℃且是10℃以下的范围。值最低的范围规定是0℃以下的范围。值次低的范围规定超过0℃且是1℃以下的范围。
例如,在绝对湿度是11g/cm3、温度的上升值是7.5℃的情况下,第3系数如在图8中带有阴影的方框中记载那样被设定为“0.01”。
第3系数表还规定与绝对湿度建立了关联的“基准温度”。预想即使图像形成装置200的状态变化,绝对湿度也不会较大地变化。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200中,可以将与图像形成装置200内的绝对湿度对应的基准温度在温度的上升值的计算时代替电源接通时的温度而利用。
例如,在绝对湿度是11g/cm3的情况下,基准温度被设定为21℃。将当前的温度与这样确定的基准温度的差确定为温度的上升值。
第3系数表也可以将基准温度代替绝对湿度而与绝对水分量建立关联。在此情况下,在图像形成装置200中,可以将与图像形成装置200内的绝对水分量对应的基准温度在温度的上升值的计算时代替电源接通时的温度而利用。
[2次转印辊的消耗率的计算方法]
以下的式(1),是在2次转印辊9的消耗率的计算中利用的式的一例。
消耗率=[{(Rmes×C1×C2×C3)-Ri}/(Rmax-Ri)]×100…(1)
在式(1)中,Rmes是2次转印辊9的电阻的计测值。CPU310例如使用电压计93的计测值(Vmes)和电流计92的计测值(Imes),按照以下的式(A),取得2次转印辊9的电阻的计测值。
Imes/Vmes=Rmes…(A)
C1是第1系数。C2是第2系数。C3是第3系数。
Ri是初始的2次转印辊9的电阻值,例如是新品的状态(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出厂时、2次转印辊9的刚更换后等)的2次转印辊9的电阻值。Rmax是关于2次转印辊9的电阻的设定值,是设想2次转印辊9的寿命期限到来时的该2次转印辊9的电阻的值。Ri和Rmax既可以在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出厂时被保存到数据存储部372(图4)中,也可以对于图像形成装置200经由网络下载而被保存到数据存储部372中。
[消耗率的评价]
图9是表示利用式(1)计算出的消耗率的图。图10及图11是表示按照比较例计算出的消耗率的图。以下的式(2)及式(3)分别作为相对于式(1)的比较例而表示在消耗率的计算中使用的式子。
消耗率=[{(Rmes×C2×C3)-Ri}/(Rmax-Ri)]×100…(2)
消耗率={(Rmes-Ri)/(Rmax-Ri)}×100…(3)
相对于式(1)利用第1系数、第2系数及第3系数,式(2)不利用第1系数,式(3)不利用第1系数~第3系数的全部。在图10中,表示利用式(2)计算出的消耗率,在图11中,表示利用式(3)计算出的消耗率。
在图9~图11的各自的曲线图中,横轴表示将2次转印辊9为了图像形成动作而驱动的时间,纵轴表示计算出的消耗率。图9~图11的各自的曲线图包括关于消耗率的计算结果的一次近似线(线L51、L52、L53)。一次近似线例如使用最小二乘法生成。
图12是表示对于图9~图11的曲线图的评价的一例的图。在图12的表中,在项目“利用的数式(系数)”中表示了3种数式(式(1)~式(3))。在图12的表中,将项目“离差最大值”与各数式建立了关联。离差最大值是消耗率的计算结果中的从一次近似线的离开的最大值。例如,关于式(1)的离差最大值,是图9中的距线L51最远的标绘点的消耗率、和对应于与该标绘点对应的相同的驱动时间的线L51上的消耗率的差。
图13是表示第1系数表的变形例的图。与图5相比,在图13的第1系数表中,代替绝对湿度而将绝对水分量与运转率建立了关联。在图13的第1系数表中,关于绝对水分量规定了3个范围。第1个是绝对水分量不到2g/cm3的范围。第2个是绝对水分量为2g/cm3以上且不到14g/cm3的范围。第3个是绝对水分量为14g/cm3以上的范围。按照图13的第1系数表,例如在绝对水分量是12g/cm3、运转率是50%的情况下,第1系数如在图13中带有阴影的方框中记载那样,被设定为0.95。
在图12中,ATVC(电压值、电流值)、环境(温度、湿度、绝对水分量)的各项目分别表示在计算在图9~图11的各自的曲线图中记载的消耗率时是否考虑了各项目。“●”表示被考虑了,“-”表示没有被考虑。
项目“ATVC(电压值)”是指被施加在2次转印辊9上的电压。项目“ATVC(电流值)”是指流到2次转印辊9中的电流。关于项目“ATVC(电压值)”及项目“ATVC(电流值)”,图12的表表示在式(1)~式(3)的哪个中都没有被考虑。在式(1)~式(3)的哪个中都使用电阻值Rmes,这是因为,Rmes在一例中可以根据2次转印辊9的电压值和电流值而求出。
项目“环境(温度)”是指图像形成装置200内的温度。项目“环境(湿度)”是指图像形成装置200内的相对湿度。项目“环境(绝对水分量)”是指图像形成装置200内的绝对水分量。关于项目“环境(温度)”、项目“环境(湿度)”及项目“环境(绝对水分量)”,图12的表表示在式(1)及式(2)中被考虑、而在式(3)中没有被考虑。这意味着,式(3)不包含第1系数、第2系数及第3系数的全部。
项目“运转率”是指2次转印辊9的运转率。图12的表表示虽然在式(1)中项目“运转率”被考虑、但在式(2)及式(3)中项目“运转率”没有被考虑。这对应于第1系数仅在式(1)中被使用。第1系数~第3系数中的基于运转率设定的只是第1系数。第2系数及第3系数基于运转率以外的值来设定。
接着,参照图12,对基于在图12中表示的“离差最大值”的消耗率的计算方法的评价进行说明。本来2次转印辊9的消耗率应该按照随着驱动时间的经过而逐渐上升的趋势来变化。“离差最大值”的值较大的情况,表示从该趋势较大地偏离的值被计算为消耗率的推测值。因此,可以说“离差最大值”的值越大的计算方法则精度越低。
根据图12所示的结果,对应于式(3)的离差最大值与对应于式(1)及式(2)的离差最大值相比具有较大的值。因此,分别利用式(1)及式(2)的计算方法可以说精度比利用式(3)的计算方法高。进而,对应于式(1)的离差最大值与对应于式(2)的离差最大值相比值较小。因此,可以说利用式(1)的计算方法与利用式(2)的计算方法相比精度较高。在式(1)中,考虑了在式(2)及式(3)中没有被考虑的运转率。因而,通过在消耗率的计算中考虑运转率,可以说消耗率的计算的精度提高了。
[处理的流程]
图14是为了2次转印辊9的消耗率的计算而由CPU310(图4)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CPU310例如通过执行保存在程序存储部371中的程序,实现图14所示的处理。开始图14所示的处理的时机,例如是ATVC动作执行时、对操作面板80输入了指示时、及/或在前次图14的处理的执行后经过了一定时间时。
参照图14,在步骤S10中,CPU310对2次转印辊9供给测量用的电流(例如30μA左右)。
在步骤S20中,CPU310通过参照例如电压计93的计测结果,计测2次转印辊9的电压。
在步骤S30中,CPU310判断是否对2次转印辊9供给了被规定为测量用的值的电流。CPU310在判断为被供给了该值的电流之前,将控制返回到步骤S20(步骤S30中否),如果判断为被提供了该值的电流(步骤S30中是),则将控制向步骤S40前进。
在步骤S40中,CPU310停止向2次转印辊9的电流的供给。在步骤S50中,CPU310通过参照例如温度传感器71及湿度传感器72的计测结果,计测图像形成装置200内的温度及湿度。所谓图像形成装置200内,例如是指将图像形成装置200的外壳覆盖的壳体的内侧的空间。
在步骤S60中,CPU310取得上述运转率。在步骤S70中,CPU310取得2次转印辊9的电阻的上升量。所谓电阻的上升量,例如是从2次转印辊9的使用开始时到当前的电阻值的上升量。CPU310例如在2次转印辊9的使用开始时(出厂时、更换时等)计测2次转印辊9的电阻值,作为初始值而保存到数据存储部372中,通过计测当前的2次转印辊9的电阻值,计算与该初始值的差异,取得电阻的上升量。
在步骤S80中,CPU310判断在步骤S70中取得的电阻的上升量是否是预先设定的设定值以下。CPU310如果判断为上升量是设定值以下(步骤S80中是),则将控制向步骤S100前进。CPU310如果判断为上升量超过了设定值(步骤S80中否),则将控制向步骤S90前进。
在步骤S90中,CPU310作为关于2次转印辊9的电阻的上限值(例如,式(1)的Rmax)而设定上限值A。
在步骤S100中,CPU310作为关于2次转印辊9的电阻的上限值而设定上限值B。在步骤S100中设定的上限值B比在步骤S90中设定的上限值A大。
在步骤S90或步骤S100中设定的上限值(上限值A或上限值B)位于式(1)的分母中。上限值越大,按照式(1)计算的消耗率越小。因此,在图14的处理中,2次转印辊9的电阻的上升量越少,对处于某个状态的2次转印辊9,消耗率被计算得越低。在图像形成装置200中,例如在图像形成动作的频度较低的情况下,2次转印辊9的电阻的上升量有变低的趋势。图像形成动作的频度较低的情况下的一例,是不怎么发生连续的图像形成被执行的状况。在图14的处理中,在图像形成装置200中的图像形成动作的频度较低的情况下,使计算的消耗率更低,将到2次转印辊9的更换为止的期间估计得更长。
在步骤S110中,CPU310计算2次转印辊9的消耗率。消耗率例如按照式(1)来计算。
在步骤S120中,CPU310判断在步骤S110中计算出的消耗率是否是在步骤S90或步骤S100中设定的上限值以下。CPU310如果判断为计算出的消耗率是上限值以下(步骤S120中是),则结束图14的处理。CPU310如果判断为计算出的消耗率超过了上限值(步骤S120中否),则将控制向步骤S130前进。
在步骤S130中,CPU310用操作面板80报告2次转印辊9的寿命期限到来、及/或2次转印辊9的更换的催促。
图15是表示在步骤S130中显示在操作面板80上的画面的一例的图。图15的画面IMG01包含消息“请更换转印辊。”。然后,图14的处理结束。
在图14的处理中,CPU310在步骤S120中判断为消耗率超过了上限值的情况下,也可以保留图像形成动作直到被输入表示2次转印辊9已被更换的信息。由此,能够避免在2次转印辊9的更换时期到来的状态下图像形成动作被执行。在被输入表示2次转印辊9已被更换的信息之前,CPU310在被输入了印刷指示的情况下,也可以报告在2次转印辊9被更换之前图像形成动作被保留。
图16是表示在操作面板80上显示的画面的另一例的图。图16的画面IMG02包括消息“在转印辊被更换之前,印刷任务被保留。”。
在图14的处理中,CPU310也可以将计算出的消耗率,不论是否达到了上限值都报告。在一例中,CPU310在操作面板80上显示计算出的消耗率的值。
[网络系统]
图17在一实施方式中,多个图像形成装置被可通信地连接。图17所示的网络系统包括4台图像形成装置200A、200B、200C、200D。图像形成装置200A~200D分别例如也可以具有与到此为止说明的图像形成装置200同样的硬件结构。
图像形成装置200A经由网络NT接受印刷任务的执行指示。图像形成装置200A的CPU310既可以将由接收到的指示规定的印刷任务的执行对该图像形成装置200A的图像形成单元(图2的图像形成单元200X)指示,也可以向其他图像形成装置200B~200D的任一个指示。
图18是在图17的网络系统中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在图18中,框PR1~PR4分别表示由图像形成装置200A~200D分别执行的处理。例如,框PR1内的处理由图像形成装置200A的CPU310执行。框PR2内的处理由图像形成装置200B的CPU310执行。
框PR1~PR4分别除了图14的步骤S10~步骤S60以外还包括步骤S110及步骤S150。在框PR1~PR4的各自的处理中,各图像形成装置的CPU310在步骤S60中计算各图像形成装置的2次转印辊9的运转率。然后,控制向步骤S110前进。
在步骤S110中,CPU310按照式(1)计算2次转印辊9的消耗率。
在步骤S150中,CPU310将在步骤S110中计算出的消耗率向各图像形成装置的数据存储部372保存。
在图17的系统中,图像形成装置200A的CPU310也能够作为打印机服务器而发挥功能。CPU310作为打印机服务器,除了框PR1内的处理以外,还执行步骤S160及步骤S170。
在步骤S160中,CPU310将在图像形成装置200A~200D的各自中计算出的消耗率进行比较。
在步骤S170中,CPU310基于步骤S160中的比较的结果,对于图像形成装置200A~200D赋予关于消耗率的位次。对消耗率第一高的图像形成装置赋予“消耗率1位”。对消耗率次高的图像形成装置赋予“消耗率2位”。位次越高,意味着2次转印辊9的消耗的程度越深。
图19是由在图17的网络系统中作为打印机服务器而发挥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200A的CPU310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在步骤S210中,CPU310例如经由网络NT(图17)接收印刷任务。
在步骤S220中,CPU310判断步骤S210的印刷任务是否是单色印刷的印刷任务。CPU310如果判断为该印刷任务是单色印刷的印刷任务(步骤S220中是),将控制向步骤S230前进。CPU310如果判断为该印刷任务不是单色印刷的印刷任务(例如是彩色印刷任务)(步骤S220中否),则将控制向步骤S270前进。
在步骤S230中,CPU310判断通过步骤S210的印刷任务而印刷的用纸的张数(印刷张数)。如果印刷张数是规定张数以上,则CPU310将控制向步骤S260前进。如果印刷张数不到规定张数,则CPU310将控制向步骤S240前进。确定“规定张数”的信息例如被保存在数据存储部372中。
在步骤S240中,CPU310判断步骤S210的印刷任务是否是单面印刷的印刷任务。CPU310如果判断为该印刷任务是单面印刷的印刷任务(步骤S240中是),则将控制向步骤S250前进。CPU310如果判断为该印刷任务不是单面印刷的印刷任务(步骤S240中否),则将控制向步骤S260前进。
在步骤S250中,CPU310将指示步骤S210的印刷任务的图像形成装置设定为在网络系统中消耗率1位的图像形成装置。
在步骤S260中,CPU310将指示步骤S210的印刷任务的图像形成装置设定为在网络系统中消耗率3位的图像形成装置。
在步骤S270中,CPU310判断通过步骤S210的印刷任务而印刷的用纸的张数(印刷张数)。如果印刷张数是规定张数以上,则CPU310将控制向步骤S300前进。如果印刷张数不到规定张数,则CPU310将控制向步骤S280前进。
在步骤S280中,CPU310判断步骤S210的印刷任务是否是单面印刷的印刷任务。CPU310如果判断为该印刷任务是单面印刷的印刷任务(步骤S280中是),则将控制向步骤S290前进。CPU310如果判断为该印刷任务不是单面印刷的印刷任务(步骤S280中否),则将控制向步骤S300前进。
在步骤S290中,CPU310将指示步骤S210的印刷任务的图像形成装置设定为在网络系统中消耗率2位的图像形成装置。
在步骤S300中,CPU310将指示步骤S210的印刷任务的图像形成装置设定为在网络系统中消耗率4位的图像形成装置。
在步骤S310中,CPU310对在步骤S250、步骤S260、步骤S290或步骤S300中设定的图像形成装置指示步骤S210的印刷任务的执行,结束图19的处理。
在图19的处理中,关于印刷任务进行了3个判断。即,在图19的处理中,第1,在步骤S220中判断“单色/彩色”;第2,在步骤S230或步骤S270中判断印刷张数;第3,在步骤S240或步骤S280中判断“单面/双面”。这3个判断的顺序也可以变更。图20及图21是图19的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在图20的处理中,第1,在步骤S220A中判断“单面/双面”;第2,在步骤S230或步骤S270中判断印刷张数;第3,在步骤S240A或步骤S280A中判断“单色/彩色”。
图20的步骤S220A的判断例如与图19的步骤S240或步骤S280中的判断是同样的。图20的步骤S240A及步骤S280A的判断例如与图19的步骤S220中的判断是同样的。
在图21的处理中,第1,在步骤S220中判断“单色/彩色”;第2,在步骤S230B或步骤S270B中判断“单面/双面”;第3,在步骤S240B或步骤S280B中判断印刷张数。
图21的步骤S230B及步骤S270B的判断例如与图19的步骤S240或步骤S280中的判断是同样的。图21的步骤S240B及步骤S280B的判断例如与图19的步骤S230及步骤S270中的判断是同样的。
在图17所示的网络系统中,图像形成装置200A的CPU310是指示部的一例,所述指示部构成为,从多个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200A~200D)中选择指示印刷任务的1个以上的图像形成装置。
图22是表示图17所示的网络系统的变形例的系统的一例的图。图17所示的网络系统如图22所示,也可以与图像形成装置200A不同地还包括作为打印机服务器而发挥功能的信息处理装置900。信息处理装置900是执行程序的计算机的一例。在图22的网络系统中,信息处理装置900执行图18的步骤S160及步骤S170、以及图19的全部步骤。在此情况下,信息处理装置900中包含的执行程序的处理器(例如CPU)构成指示部的一例,所述指示部构成为,从多个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200A~200D)中选择指示印刷任务的1个以上的图像形成装置。
在图17或图22所示的网络系统中,也可以是,作为打印机服务器而发挥功能的计算机代替各图像形成装置的CPU310而计算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2次转印辊9的消耗率。
[发明的要点]
(结构1)
在本发明中,消耗率是表示导电部件的消耗的程度的值的一例。该值只要表示导电部件的消耗的程度,也可以用式(1)以外的方式来计算。图像形成装置200的CPU310至少使用2次转印辊9的运转率及2次转印辊9的电阻的大小(Rmes)来计算该值。
(结构2)
CPU310也可以能够对规定与运转率建立了关联的系数(第1系数)的信息(第1系数表)进行访问,确定与2次转印辊的运转率建立了关联的系数,通过使用所确定的系数,来计算表示2次转印辊的消耗的程度的值。
(结构3)
CPU310也可以还使用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温度和湿度来计算表示消耗的程度的值(第2系数,图7)。
(结构4)
CPU310也可以还使用图像形成装置从待机状态恢复时的温度的变化量或从电源接通时起的温度的变化量,来计算表示消耗的程度的值(第3系数,图8)。
(结构5)
CPU310也可以使用图像形成装置内的空气的绝对湿度或绝对水分量,来设定图像形成装置从待机状态恢复时或电源接通时的温度的推测值(图8的“基准温度”)。CPU310也可以使用该推测值和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温度的计测值来设定变化量。
(结构6)
图像形成装置200也可以具备用于检测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温度的温度检测部(温度传感器71)、和用于检测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湿度的湿度检测部(湿度传感器72)。
(结构7)
CPU310也可以在表示消耗的程度的值超过了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不使图像形成单元执行图像形成。即,CPU310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禁止由图像形成单元进行的图像形成。在此情况下,CPU310也可以报告没有执行图像形成(图16)。
(结构8)
CPU310也可以在表示消耗的程度的值超过了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向显示装置输出表示该消耗的程度的值超过了该阈值(图15)。
(结构9)
CPU310也可以根据导电部件的电阻的值,设定为了取得表示消耗的程度的值而使用的常数(Rmax)。
CPU310也可以在导电部件的电阻的从规定的时刻起的增加量是预先设定的设定值以下的情况下,以与超过了该设定值的情况相比而相同的导电部件的电阻的值对应于更低的消耗的程度的方式设定常数。
例如,CPU201在上述增加量是设定值以下的情况下,作为Rmax而设定上限值B(图14的步骤S100)。CPU310在上述增加量超过了设定值的情况下,作为Rmax而设定上限值A(图14的步骤S90)。上限值B比上限值A大。如果设定了上限值B,则与设定上限值A相比,式(1)的第1项的分母变大。由此,如果设定了上限值B,则与设定上限值A相比,对于相同的Rmes的值而计算出的消耗率的值变小。
(结构10)
CPU310也可以对多个图像形成装置分别赋予关于表示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之中的消耗的程度的值的位次(图18的步骤S160、S170)。
CPU310也可以在接收到印刷任务的情况下,预测在印刷任务中被施加到导电部件上的偏压的值越高,在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选择表示消耗的程度的值越低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执行印刷任务的图像形成装置(图19)。
(结构11)
CPU310也可以在接收到印刷任务的情况下,对印刷任务的种类(单色/彩色、单面/双面)预测的偏压越高,在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选择表示消耗的程度的值越低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执行印刷任务的图像形成装置。
(结构12)
印刷任务的种类也可以指定在印刷任务中形成的图像是单色图像还是彩色图像。也可以将对于形成的图像是彩色图像的种类预测的偏压设定为比对于形成的图像是单色图像的种类预测的偏压高。
由此,如果印刷任务的种类是彩色图像,则与是单色图像的情况相比,选择关于消耗率的位次较低的(2次转印辊9的消耗的程度较低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执行该印刷任务的图像形成装置。即,在图20的步骤S240A中,CPU310关于彩色图像的印刷任务选择消耗率3位的图像形成装置200,关于单色图像的印刷任务选择消耗率1位的图像形成装置200。在图20的步骤S280A中,CPU310关于彩色图像的印刷任务选择消耗率4位的图像形成装置200,关于单色图像的印刷任务选择消耗率2位的图像形成装置200。
(结构13)
印刷任务的种类也可以指定印刷任务是在用纸的单面上形成图像、还是在用纸的双面上形成图像。也可以将对于在用纸的双面上形成图像的种类预测的偏压设定为比对于在用纸的单面上形成图像的种类预测的偏压高。
由此,如果印刷任务的种类是双面印刷,则与是单面印刷的情况相比,选择关于消耗率位次较低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执行该印刷任务的图像形成装置。即,在图19的步骤S240及步骤S280中,CPU310关于双面印刷的印刷任务选择消耗率3位的图像形成装置200,关于单面印刷的印刷任务选择消耗率1位的图像形成装置200。在图19的步骤S280中,关于双面印刷的印刷任务选择消耗率4位的图像形成装置200,关于单面印刷的印刷任务选择消耗率2位的图像形成装置200。
(结构14)
CPU310也可以由印刷任务形成图像的用纸的张数越多,选择表示消耗的程度的值越低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执行印刷任务的图像形成装置。例如,在图21的步骤S240B中,如果印刷任务的印刷张数是规定张数以上,则CPU310选择消耗率3位的图像形成装置200,如果不到规定张数,则选择消耗率1位的图像形成装置200。在图21的步骤S280B中,如果印刷任务的印刷张数是规定张数以上,则CPU310选择消耗率4位的图像形成装置200,如果不到规定张数,则选择消耗率2位的图像形成装置200。
这里关于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及详细说明,但应清楚理解的是这些只是例示而不是限定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来解释。

Claims (24)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具备:
图像形成单元;以及
控制部,构成为控制前述图像形成单元的动作;
前述图像形成单元包括在图像形成中被供给偏压的导电部件;
前述控制部构成为,
计算表示前述导电部件被使用的时间的比例的运转率;
基于计算出的前述运转率和前述导电部件的电阻的大小,计算表示前述导电部件的消耗的程度的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前述控制部构成为,
能够对规定与运转率建立了关联的系数的信息进行访问;
确定与计算出的前述运转率建立了关联的系数,通过使用所确定的前述系数,计算表示前述消耗的程度的值。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前述控制部构成为,还使用前述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温度和湿度,计算表示前述消耗的程度的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前述控制部构成为,还使用前述图像形成装置从自待机状态恢复时的温度的变化量或从电源接通时的温度的变化量,计算表示前述消耗的程度的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前述控制部构成为,使用前述图像形成装置内的空气的绝对湿度或绝对水分量,设定前述图像形成装置从待机状态恢复时或电源接通时的温度的推测值,使用该推测值和前述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温度的计测值来设定前述变化量。
6.如权利要求3~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还具备:
温度检测部,用于检测前述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温度;以及
湿度检测部,用于检测前述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湿度。
7.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前述控制部构成为,在表示前述消耗的程度的值超过了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不使前述图像形成单元执行图像形成。
8.如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还具备显示装置;
前述控制部构成为,在表示前述消耗的程度的值超过了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向前述显示装置输出表示前述消耗的程度的值超过了该阈值。
9.如权利要求7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前述控制部构成为,
为了根据前述导电部件的电阻的值取得表示前述消耗的程度的值而使用常数;
设定前述常数,以使得在前述导电部件的电阻的从规定的时刻起的增加量是预先设定的设定值以下的情况下,与超过了该设定值的情况相比,相同的前述导电部件的电阻的值对应于更低的前述消耗的程度。
10.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可通信地连接着多个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9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一个图像形成装置的前述控制部构成为,
对具备该控制部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其他图像形成装置,分别赋予关于表示前述消耗的程度的值的位次;
在接收到印刷任务的情况下,预测在前述印刷任务中被施加在导电部件上的偏压的值越高,在具备该控制部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其他图像形成装置中,选择表示前述消耗的程度的值越低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执行前述印刷任务的图像形成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前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接收到前述印刷任务的情况下,对于前述印刷任务的种类预测的偏压越高,在前述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选择表示前述消耗的程度的值越低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执行前述印刷任务的图像形成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前述印刷任务的种类指定在印刷任务中形成的图像是单色图像,还是彩色图像;
对于形成的图像是彩色图像的种类预测的偏压比对于形成的图像是单色图像的种类预测的偏压高。
13.如权利要求11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前述印刷任务的种类指定印刷任务是在用纸的单面上形成图像,还是在用纸的双面上形成图像;
对于在用纸的双面上形成图像的种类预测的偏压比对于在用纸的单面上形成图像的种类预测的偏压高。
14.如权利要求10~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系统,其中,
前述控制部构成为,通过前述印刷任务而形成图像的用纸的张数越多,选择表示前述消耗的程度的值越低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执行前述印刷任务的图像形成装置。
15.一种存储介质,记录有由包括在图像形成中被供给偏压的导电部件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其中,
前述程序使前述计算机执行:
计算表示前述导电部件被使用的时间的比例的运转率的步骤;以及
基于前述运转率和前述导电部件的电阻的大小,计算表示前述导电部件的消耗的程度的值的步骤。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存储介质,其中,
前述程序使前述计算机执行:
从具备该计算机的图像形成装置及构成为能够与该图像形成装置通信的其他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选择执行印刷任务的1个以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步骤;
前述选择1个以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步骤包括:
对具备前述计算机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前述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图像形成装置,分别赋予关于表示前述消耗的程度的值的位次;以及
在接收到印刷任务的情况下,预测在前述印刷任务中被施加在导电部件上的偏压的值越高,在前述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选择表示前述消耗的程度的值越低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执行前述印刷任务的图像形成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5或权利要求16所述的存储介质,其中,
表示前述消耗的程度的值的计算还使用前述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温度和湿度。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存储介质,其中,
表示前述消耗的程度的值的计算还使用从前述图像形成装置从待机状态恢复时起的温度的变化量或从电源接通时起的温度的变化量。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存储介质,其中,
前述程序还使前述计算机执行:
使用前述图像形成装置内的空气的绝对湿度或绝对水分量,设定前述图像形成装置从待机状态恢复时或电源接通时的温度的推测值的步骤;以及
使用前述推测值和前述图像形成装置内的温度的计测值来设定前述变化量的步骤。
20.如权利要求15~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存储介质,其中,
前述程序使前述计算机
在表示前述消耗的程度的值超过了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使前述图像形成单元禁止图像形成的执行。
21.如权利要求15~权利要求20中任一项所述的存储介质,其中,
前述程序使前述计算机
在表示前述消耗的程度的值超过了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还执行向显示装置输出表示前述消耗的程度的值超过了该阈值的步骤。
22.如权利要求20或权利要求21所述的存储介质,其中,
通过执行前述程序,前述计算机
为了根据前述导电部件的电阻的值取得表示前述消耗的程度的值而使用常数;
设定前述常数,以使得在前述导电部件的电阻的从规定的时刻起的增加量是预先设定的设定值以下的情况下,与超过了该设定值的情况相比,相同的前述导电部件的电阻的值对应于更低的前述消耗的程度。
23.一种图像形成系统,包括多个图像形成装置、和能够与前述多个图像形成装置通信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前述图像形成装置分别包括:
控制部;以及
导电部件,在图像形成中被供给偏压;
前述控制部分别构成为,
计算表示前述导电部件被使用的时间的比例的运转率;
基于前述运转率和前述导电部件的电阻的大小,计算表示前述导电部件的消耗的程度的值;
前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指示部,所述指示部构成为,从前述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选择执行印刷任务的1个以上的图像形成装置;
前述指示部构成为,
预测为在前述印刷任务中被施加在导电部件上的偏压的值越高,在前述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选择表示前述消耗的程度的值越低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执行前述印刷任务的图像形成装置。
24.一种存储介质,记录有由构成为能够与多个图像形成装置通信的信息处理装置的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其中,
前述程序使前述计算机执行:
预测为在印刷任务中被施加在导电部件上的偏压的值越高,在前述多个图像形成装置中选择表示前述消耗的程度的值越低的图像形成装置作为执行前述印刷任务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步骤。
CN201711316708.8A 2016-12-15 2017-12-12 图像形成装置、存储介质及图像形成系统 Pending CN10822743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43675 2016-12-15
JP2016243675A JP6965513B2 (ja) 2016-12-15 2016-12-15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27439A true CN108227439A (zh) 2018-06-29

Family

ID=62561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16708.8A Pending CN108227439A (zh) 2016-12-15 2017-12-12 图像形成装置、存储介质及图像形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03102B2 (zh)
JP (1) JP6965513B2 (zh)
CN (1) CN108227439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55560B2 (ja) * 2018-03-22 2022-10-19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7206107B2 (ja) * 2018-12-25 2023-01-17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314692B2 (ja) 2019-07-31 2023-07-26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診断システム
JP7423945B2 (ja) 2019-09-13 2024-01-3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診断システム
JP7379977B2 (ja) * 2019-09-17 2023-11-1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診断システム
JP7384673B2 (ja) * 2020-01-09 2023-11-21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印字記録システム及び印字記録システムの管理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95700A (ja) * 2001-12-26 2003-07-09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492287A (zh) * 2002-08-30 2004-04-28 ������������ʽ���� 图像形成装置、盒式组件及存储介质
US20070081828A1 (en) * 2005-10-11 2007-04-12 Xerox Corporation Printing system with balanced consumable usage
CN102387274A (zh) * 2010-08-25 2012-03-2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预测装置和系统、图像形成装置、介质传送器及预测方法
CN102621846A (zh) * 2011-01-28 2012-08-01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盒
CN103660641A (zh) * 2012-08-29 2014-03-26 株式会社理光 移动终端装置、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03905682A (zh) * 2012-12-26 2014-07-02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系统
WO2015079650A1 (en) * 2013-11-29 2015-06-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31692A (ja) * 1998-02-10 1999-08-27 Konica Corp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US6546212B1 (en) * 1999-10-15 2003-04-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unit detachably attachable to the sam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displaying system related to unit detachably attachable to the sam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2278307A (ja) * 2001-03-22 2002-09-2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除電手段のバイアス制御方法
JP4136629B2 (ja) 2002-12-02 2008-08-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記録装置
KR100485840B1 (ko) * 2003-01-15 2005-04-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사롤러의 수명 검출방법 및 이를 채용한 전자사진방식화상형성장치
JP2005077842A (ja) * 2003-09-01 2005-03-2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072002A (ja) * 2005-09-05 2007-03-22 Seiko Epson Corp 画像形成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7316217A (ja) 2006-05-24 2007-12-06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775150B2 (ja) * 2006-07-19 2011-09-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8582988B2 (en) * 2010-09-27 2013-11-12 Eastman Kodak Company Effectively using a consumable in two printers
JP5630708B2 (ja) * 2011-01-17 2014-11-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3083695A (ja) * 2011-10-06 2013-05-09 Canon Inc 管理システム、管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5528418B2 (ja) * 2011-11-30 2014-06-25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422299B2 (ja) * 2013-12-19 2018-1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303706B2 (ja) * 2014-03-28 2018-04-0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59692B2 (ja) * 2014-08-04 2017-07-0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603942B2 (ja) * 2015-03-26 2019-11-13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750458B2 (ja) * 2016-10-31 2020-09-02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寿命予測方法
JP2018116223A (ja) * 2017-01-20 2018-07-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95700A (ja) * 2001-12-26 2003-07-09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CN1492287A (zh) * 2002-08-30 2004-04-28 ������������ʽ���� 图像形成装置、盒式组件及存储介质
US20070081828A1 (en) * 2005-10-11 2007-04-12 Xerox Corporation Printing system with balanced consumable usage
CN102387274A (zh) * 2010-08-25 2012-03-2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预测装置和系统、图像形成装置、介质传送器及预测方法
CN102621846A (zh) * 2011-01-28 2012-08-01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盒
CN103660641A (zh) * 2012-08-29 2014-03-26 株式会社理光 移动终端装置、图像形成方法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03905682A (zh) * 2012-12-26 2014-07-02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和信息处理系统
WO2015079650A1 (en) * 2013-11-29 2015-06-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173148A1 (en) 2018-06-21
US10303102B2 (en) 2019-05-28
JP2018097269A (ja) 2018-06-21
JP6965513B2 (ja) 2021-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27439A (zh) 图像形成装置、存储介质及图像形成系统
JP575916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05337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6015847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16046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storing information in memory on removable cartridge
KR101912687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 현상기 제어 방법
JP675045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寿命予測方法
JP2006323151A (ja) 画像形成装置、カートリッジ、記憶装置及び現像剤補給方法
US914107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leaning member capable of reliably cleaning image bearing member
US20060099002A1 (en) Fixing unit,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fixing unit
US8842301B2 (en) Supply control device, image-forming device, supply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JP201322510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04909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13669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0891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898960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preference control unit
JP696193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01660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59539A (ja) トナー残量表示方法
KR102247149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JP201319075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97724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寿命予測方法
US1144238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ransfer unit and capable of determining lifetime of transfer unit
JP201508208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44365A (ja)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29